柯文哲-醫師生涯有三個階段,就如佛家所言的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終而回歸見山就是山-無論是創業,還是工作,都不可能「零挫折」,但他認為,只要具備自己的人生觀和核心價值(core value),就有辦法撐下去/醫生是人、不是神,凡事「心存善念,盡力而為」。 但老實講,在台北政壇要心存善念不容易,每天要面對妖魔鬼怪。我有做到盡力而為,但如果沒有每天唸《金剛經》,心存善念撐不到一個禮拜。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EDPptr


佛家語…
語出《指月錄》卷二十八。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
第一個時期是凡夫的時候,一個修行人還沒有修行的時候,他看到一個漂亮的女生,他馬上感覺到這是個漂亮的女生,馬上他就被迷惑了。這個就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境界。 
第二個時期是在修行之中,這個修行人因為修了「白骨觀」,他已經入門了,他看到每一個漂亮的女生統統都變成白骨,一個一個都是粉面的骷禳C「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表示說他已經跟女生隔離了。 
到了第三個時期,是開悟了以後,這個時候他看到的漂亮女生仍然是漂亮的女生,但是他的心已經不動了,已經不受這個女生的影響,這個就是「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其實第一個狀況就是凡夫的「境殺心」(完全受環境影響);第二個境界是修行已經入了門,心跟環境已經隔離,儘量避免環境來影響;第三個境界就是「心殺境」,修行者開悟的心,已經可以把環境統統殺掉。
-----------------------------------------------------
六祖壇經裡面,早就都有了。結果,自己還去找那第三道偈語幹嘛?哈!
五祖要大家作偈語,來看看修禪的成果。
神秀作了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個可以跟「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境界呼應。
五祖跟神秀說,此偈只到門外,未入門內,要他再作一偈試試。
後來惠能也作了一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個可以跟「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境界呼應。
這一偈讓大家驚呆了,五祖看了,說亦未見性,隨手就將它給擦掉。
那天晚上,五祖叫惠能來替他講解《金剛經》,講到了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
這句就是跟「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這境界呼應。
而我也終於懂了,呵!已經放在我心中二十多年了。
第三境界,就我的理解,其實就是「不著相」。既然都「不著相」,當然也不用有那第三道偈語囉!
釋迦牟尼佛曾說:「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也是說明這啦!
後來,惠明不是有跟惠能問法。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也是在說明第三境界。
甚至,惠能開始要弘揚佛法時,「風動,幡動,心動」也是在在印證這第三境界。
------------------------------------------
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大境界:
「古今之成大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是說明凡能夠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須立志嚮往,但
在此段會有曲高和寡的孤獨,就如「獨上高樓,望盡天涯
路」
第二境是要有艱苦卓絕,勇往無悔的探索。即「衣帶漸寬
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做學問或寫作雖受重重挫折。但要意志要堅定,有無悔的情懷,勇於向前!
第三境是說明經過熱切追尋,一旦成功時的驚喜之情!作
者在全心奮力寫作,追尋之標的,竟然悄悄地出現在「燈
火闌珊處」! 
二、見山不是山的三境界!
青原惟信禪師「上堂法語」有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觀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舊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
此說明未修道前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在修道過程中,便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最後經歷悟道後,又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歷歷分明.又復真我!
三、少年不識愁滋味的三境界! 
詩人辛棄疾所寫的的「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
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
好個秋。 上片寫少年登高望遠,氣壯如山,不識愁為何物。無愁說
愁,無病呻吟,是初寫作者常見的習氣。下片寫而今歷盡
艱辛,「識盡愁滋味」。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經歷。在涉世
既深又飽經憂患之餘, 真正識得「愁滋味」後,還是不說
的好!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因為說之亦復何益! 只能故
作瀟灑狀的「卻道新涼好個秋」了! 
四、少年、壯年和老年三境界 
虞美人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本詞以[聽雨]為線索,貫串了作者少年、壯年和老年三
個不同時期的環境、生活和心情,以及三階段的人生巨變,
少年時的歡樂,壯年時的愁恨,都隨著一點一滴的雨聲而
滴盡了。當萬念俱灰、身在空門時,即使孤寂中聽到雨聲
,也已經木然無情、無動於衷了:就「一任階前,點滴到
天明」去吧!
人生由少年,中年到老年,經歷過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到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境界,最後在望盡天涯路後,卻發現追尋的標的,竟然悄地出現在[燈火闌柵處]的驚喜!
----------------------------------------
日本的禪宗同中國有些講禪學的,常常引用這三句話:「未悟道以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道以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最後大徹大悟以後,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這個查《指月錄》、《傳燈錄》,不是大祖師的話。這是偶然用功境界。
人入了靜(正)定呢,「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那是他下的語句用錯了應該是「見山非山,見水非水」,進入夢幻境界可以。
那麼徹悟了以後,「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還是」兩個字也下錯了。徹悟的人啊,隨時在夢幻空花境界,說它是山也可,說它是非山也可。
南懷瑾師:「見山不是山 見水不是水」 引用來講禪很危險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np2KoC
---------------------------------------------------------------
聖嚴法師說明: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它是在用功時的一種情況,正如《論語》中所說的: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也就是當行者工夫成片時,只有專心在所觀所修的方法上,
此時只有方法,沒有外境,所以看到山不知是山,
看到水不知是水,因他的心裡除了方法之外,
已無暇對外境起了別觀察作用。這是向內觀照的
工夫做得非常深沉的情形下,才會發生的。
當禪境到達內外統一的程度時,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動的,
但並不是真的見性,
還只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不動。
不動心並不等於智慧心。所以定不等於慧。
但在離執以後的清淨心,也是永恆不動的,
那便是見性悟道的心了。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當修行到一定程度時,漸漸減少兩元的對立,對一切外境不再起分別與執著,知道萬物都是暫時的形象,只是眾生肉眼所觀之六塵現象,而非真正的實像。因此有「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感觸,但這還是偏於一邊,最究竟的境界還是【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所以最終又是回到「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但已非最初執著山、水的分別心了。
如一心菩薩所發表
針對星星菩薩的提問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個問題,
聖嚴法師的說明深入淺出讓人易懂,
聖嚴法師也說,經歷過「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禪修功夫,
還要放下執著心與分別心,回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智慧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以修行的層次來分析:
第一種情況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情形
是還沒有修行的時候。
第二種情況是太用功了,忘記外在的環境。
為什麼?
因為自己的身心與外邊的環境統一,
前念與後念統一,沒有念頭的起伏,
所見到的看起來完全一樣,
因此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第三種情況可能是他不用功了,又意識到外在環境了;
但也可能是真的開悟了  ──  如今不再執著山水,
不像在開悟前對山水有所執著,有所不捨。
禪的修行方法有三階段:
第一階段,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譬如念佛、拜佛、持咒或打坐,從妄念紛飛到集中於一。
第二階段,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由參話頭開始,使產生疑團,再破疑團,即從一到無。
第三階段,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既不執著「一」、「多」,更把「無」也放下,
回歸於現實的世界,和一般人生活一樣,
以智慧心、清淨心,在人間廣度眾生。
禪修應該先在價值觀念上,有所體認和釐清,
才會有真正的成效,否則只是做做表面工夫,
如果內在心靈上沒有感受,所學得的禪修觀念蕩然無存,
原有的問題還是會再發生。
推動禪修是一個全面性的工作,需要大家長期來共同推動,
很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倒要有百年樹人的心理準備,
想要推動禪修也不是只有在禪修時,或親近師父時才做,
否則風氣過後,又沒有了,終究還是應該靠大家長時間
共同努力的修行: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法鼓山心靈環保學習網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 https://goo.gl/oB6xds
--------------------------------------------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意思《指月錄》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涉世之初,還懷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新鮮,對一切事物都用一種童真的眼光來看待,萬事萬物在我們的眼裡都還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對許多事情懵懵 懂懂,卻固執地相信所見到就是最真實的,相信世界是按設定的規則不斷運轉,並對這些規則有種信徒般的崇拜,最終在現實里處處碰壁,從而對現實與世界產生了懷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 紅塵之中有太多的誘惑,在虛偽的面具後隱藏著太多的潛規則,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一切如霧裡看花,似真似幻,似真還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 我們在現實裡迷失了方向,隨之而來的是迷惑、徬徨、痛苦與掙扎,有的人就此沉淪在迷失的世界裡,我們開始用心地去體會這個世界,對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與現實的思考,山不再是單純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單純意義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是一種洞察世事後的反璞歸真,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這一境界。 人生的經歷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的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認識到「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要放棄 的是什麼,這時,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只是這山這水,看在眼裡,已有另一種內涵在內了。
===================
禪語中「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譬喻說就如人的思考會經過三個不同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見山是山,就是你以為看到了山,可是事實上未必,就如同一般人認為知道了答案,但他所看的只是表面,也許事實跟他所了解的有很大的差距。
必須經歷過見山不是山的階段,就是經過困惑、懷疑,好像對又好像不對的階段,要仔細推敲,思考,心中似乎已找到答案,卻又不敢肯定的過程。
最後是見山是山,就是禪宗所謂的直指人心,事物本來很簡單,只要看到問題的關鍵、核心。一切就迎刃而解,但這是必須經歷觀察、閱讀、思考的過程,才能進入到直指人心的層次。
==================
語出《指月錄》卷二十八。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這故事是這麼說的…
青原惟信禪師曾對門人說:
老僧三十年前未曾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後來參禪悟道,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這是何解?
這是指人的三種境界…
所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這是指一般人的境界, 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並不知覺你所看到的事物,
其中有多少是真的?
多少是錯的或虛的?
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是追求知識者的境界,懷疑批判, 就如胡適說的:
做學問須於無疑處存疑,剝開事物的表象,去探究其本質。
最後「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這是悟道者的境界,經過懷疑、批判、辯證後,透徹瞭解事物的本質


筆者說: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少年--眼識階段
中年--眼識階段+意識階段
老年--意識階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