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5日 04:11 中國時報 李義/高雄報導
「同學,好久不見」、「同學,我是你國小老師」,高雄市右昌國小第23屆校友日前舉辦同學會,師生相見歡;當年甫步出師專的老師僅年長學生約10歲,如同手足,畢業50年再重逢都已逾花甲,弄錯身分也炒熱同學會氣氛。
「妳是我高中同學」、「我是你高中老師」,四五年級生耳熟能詳的化妝品廣告詞,真的發生了,不是刻意安排的橋段,卻喚醒童年的浮光掠影。
校友林秀麗轉述這段有趣的畫面,並回憶當年老師在同學眼中有著崇高地位,但年齡又彷彿是哥哥姊姊,老師有教學的熱情,學生下課也總愛黏著,老師長老師短的。
民國57年畢業,童年結束,猶記得離情依依,師生都紅了眼眶,那年又是舊制初中改制國中第一屆,白老鼠忐忑不安心情,離愁中還帶著不安。畢業後,有空回校找老師聊聊,也成了一種紓壓方式。
同學們依稀辨識出記憶中的童顏後,陌生感瞬間消失,吐嘈童年糗事,也一幕幕浮出,旁聽沉默同學的記憶也似突然被喚醒:「還有我啊!」。
當年教過這一屆的李焴煌、李明家、林貴美、林秋金、許碧華、蔡文雄等老師都回到學校。今年12月8日右昌國小將舉辦慶祝建校100周年校友辦桌活動,這場第23屆同學會提前暖身,還相約要找回其他失聯校友一起回母校。50年後重逢 國小師被誤認成同學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3iGPcN


南一中百年校慶校友會辦桌晚宴, 預計席開250桌 ,即日起開放認桌捐款。圖/ 南一中校友總會提供
南一中百年校慶晚宴 開放認桌捐款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4DNEsp
文/葉圳轍、翁婉茹
臺南一中創校至今(2022)年屆滿100年,慶祝活動去(2021)年即陸續展開,重頭戲是4月16日的「百年校慶慶祝大會」,當晚將舉行校友大團圓辦桌晚宴,預計席開250桌;南一中校友總會表示,即日起至3月10日止開放校友和貴賓認桌捐款。
南一中秉持五育均衡的全人教育精神,走過一世紀,培育無數精英,在各領域發光發熱,欣逢百週年校慶,訂於4月16日(六)晚上6時,在校內二部運動場舉辦「校友大團圓辦桌晚宴暨晚會」,邀請校友、教職員、學生家長和貴賓齊聚團圓,共同歡慶南一中百年輝煌。
南一中校友總會指出,該晚宴經費採「認桌捐款」方式進行,以每桌(10人) 1萬5千元為單位,認捐人可選擇是否參加餐會(葷素食皆有),由認捐人自行邀請餐會來賓;或者僅認捐金額,出席人員委由校方安排。該認捐金額指定支應餐會活動使用,不足部分則由校友總會的百年校慶經費支應。
南一中校友總會說,校友和貴賓認桌捐款方式,請先匯款後再上網登記,待匯款與登記皆確認,始完成報名手續。匯款戶名:「中華民國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校友總會」,屆時將由校友總會開立捐款收據。活動登記至3月10日截止,若提早額滿即停止登記。詳細辦法可至https://reurl.cc/jklZ61查詢,或電洽校友總會秘書林小姐0975-586693。
據悉,4月16日的「南一中百年校慶慶祝大會」包含:校慶園遊會、第十五屆校友傑出成就獎頒獎典禮、沈光文傳奇布袋戲公演及各項工程的揭幕式,有:沈光文銅雕、校友文學家銅雕、百年校慶紀念藝術牆、新建紅樓景觀園區、新建大榕樹景觀園區、新建校史館等。壓軸是晚間的校友大團圓辦桌晚宴暨晚會,邀請校友返校,重溫校園回憶,並共同見證母校的百年輝煌。
南一中百年校慶晚宴 開放認桌捐款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4DNEsp
臺南一中百年校慶活動官網 www.tnfsh.tn.edu.tw/anniversary/ 。臺南一中百年校慶系列報導 https://ctwebevent.wixsite.com/tnfsh100
同學會年年凋零 心理師授走過孤單3招
2025/08/11 09:26
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提醒,感到孤單時首要穩定自己。(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人愈聚愈少,是孤單也是提醒。」銀髮族該如何重新安頓生活?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分享個案轉述,同學會只剩兩桌、甚至只剩兩人……年紀漸長,如何走過「同溫層凋零」的孤單?他提醒,感到孤單時第一步是穩定自己,作息規律、保持節奏;再來是重新找回快樂,畫畫、種菜等可以多嘗試,最後是參加社團認識新朋友。
黃閎新在臉書專頁「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提到,一位長輩參加小學同學會時說:「人愈來愈少了,但再怎麼少,我也想來看看大家,就算只剩兩個人,也要相聚。」這句話聽來平淡,卻說中了很多銀髮族的心情。熟悉的朋友慢慢離開,有的是健康不便,有的搬離原本生活圈,也有些人,已經不在人世了。從前再忙也知道對方「在那裡」,現在卻只剩自己靜靜數著每年少了幾個人。
黃閎新說明,這份孤單,不是脆弱,而是面對關係凋零的真實哀傷。我們其實還是渴望陪伴、期待有熟人可以說說話,但同溫層正在縮小,要怎麼安頓自己?
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提醒,如果渴望有人陪,參加社區課程、學習團體、志工活動。(圖取自freepik)
黃閎新分享,第一步,是穩定自己。規律作息、維持體力、保持生活節奏,看似簡單,卻是心理健康的根本。日子若沒有重心,情緒很容易一點小事就被擊潰,像是朋友沒來、活動取消,都可能變成深深的失落。
第二步,是重新找回能讓自己快樂的事。年輕時把生活都留給別人,現在終於可以問問自己:「我喜歡什麼?我想試什麼?」可以是散步、看書、學畫畫、種菜等,只要是自己也能享受的活動,都是晚年生活的支柱。
黃閎新提醒,如果渴望有人陪,也不一定只能等舊朋友出現。參加社區課程、學習團體、志工活動,這些地方都能認識新朋友。友情不是只有長久才算,願意傾聽、願意見面的當下,就是真實的陪伴。即使人數越來越少,只要願意走出去,關係的「溫度」就還在。願我們都能陪自己走過這段變動的歲月,也有能力向世界說一句:「我還在,我還想被好好陪伴。」
"健康網》同學會年年凋零 心理師授走過孤單3招 - 自由健康網"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3797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