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箋-「薛濤箋」是由「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做成的/謝公箋/唐代女詩人薛濤晚年隱居成都浣花溪畔,溪水宜造紙,當地人多以此為業。薛濤因喜寫小詩,嫌市間箋紙面幅過大,又生性愛紅,乃請工匠專門製作“深紅小彩箋”,“裁書共吟,獻酬賢傑”,遂風行一時,流傳後世,人稱“薛濤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efBqfZ


韋皋/玉簫女兩世姻緣-《兩世姻緣》/中國第一個女「校書郎」 薛濤的愛情故事/樂山大佛即由唐玄宗開元初年(713年)凌雲寺的海通和尚發起造像,直到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才由韋皋完成,歷時 九十年。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vPXpKj

姜子牙封神轉世6次三千年/姜子牙-王詡-諸葛亮-韋皋-劉基(伯溫)-周恩來/《滴天髓》是命學重要專著「劉伯溫 著/韋皋的另一件千古不朽之事,是繼前人自己捐款50萬,完成了樂山大佛的修鑿,並撰寫碑文銘記樂山大佛的修建過程,為後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歷史文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sifxsQ

《十離詩》是薛濤寫給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的-兵荒馬亂,走在如此荒涼的路上,薛濤內心非常恐懼。用詩記錄下自己的感受:“聞道邊城苦,而今到始知。卻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她開始後悔自己的輕率與張揚,於是將那種感觸訴諸筆端,寫下了動人的《十離詩》。《十離詩》送到了韋皋手上,他的心一下子就軟了,於是一紙命令,又將薛濤召回了成都


中國第一個女「校書郎」 薛濤的愛情故事。
2016-07-27 由 千古愛情詩詞 發表于美文
她本是千金女,容姿既麗,通音律,善辯慧,工詩賦。
家父正直,得罪權貴貶謫四川,一家人跋山涉水,從繁華的京城搬到了遙遠的成都。他又因出使南詔,染上瘴癘,命喪黃泉。
生計所逼,她十六歲加入樂籍。因才情絕然,聲名鵲起,成為西川節度使韋皋身邊的紅人
偶然一天,韋皋突發奇想,為她申請作「校書郎」一職。「校書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官階僅從九品,但門檻卻很高,按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大詩人白居易、王昌齡、李商隱、杜牧等都是從這職位做起,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哪一個女子擔任過「校書郎」。
她性亦狂逸,且此時紅得發紫,不免有些恃寵而驕,一朝被韋皋發配松州。
松州地處西南邊陲,人煙稀少,兵荒馬亂,她內心恐懼,感觸訴諸筆端,寫下了動人的《十離詩》。
韋皋見詩心軟,召其回成都,不久,她脫去樂籍,那一年,她二十歲。
她就驚才絕艷---薛濤,中國第一個女「校書郎」,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唐代女詩人。她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等人有過戀情戀愛期間,在成都浣花溪採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後多人仿製,用於寫情詩、情書,表達愛慕思念之情,風靡一時,稱「薛濤箋」薛濤脫樂籍後終身未嫁,與劉采春、魚玄機、李冶,並稱唐朝四大女詩人,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
元和四年三月,當時正如日中天的詩人元稹,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聞薛濤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後,特地約她在梓州相見。與元稹一見面,就被這位年僅31歲的年輕詩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
薛濤的愛情之火一經燃燒,就極為熾烈。儘管她已經步入中年,但那種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激情告訴她,這個男人就是她夢寐以求的人,於是她便不顧一切,如同飛蛾撲火般將自己投身於愛的烈焰中。第二天,她滿懷真情地寫下了《池上雙鳥》,完全一副柔情萬種的小女子神態。
遲來的愛情讓薛濤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兩個人流連在錦江邊上,相伴於蜀山青川。那段時光,是薛濤一生最快活的日子。然而幸福總是最為短暫,這年7月,元稹調離川地,任職洛陽,細算起來,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不過3個月而已。
分別已不可避免,薛濤十分無奈。令她欣慰的是,很快她就收到了元稹寄來的書信,同樣寄託著一份深情。勞燕分飛,兩情遠隔,此時能夠寄託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詩了。
可惜,元稹是個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談戀愛的人。才子多情,也花心。但薛濤對他的思念還是刻骨銘心,她朝思暮想,滿懷的幽怨與渴盼,匯聚成了流傳千古的名詩《春望詞》
《春望詞》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
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
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
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
這首詩融情於景,開頭四句描繪花開花落之景,抒發相思之情。「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不管是花開還是花落,薛濤之情惟自知,此時最相思,相思無人解,何處話淒涼?悲矣!
薛濤和元稹的愛情,雖然轟轟烈烈,卻並沒有完美的結局。

元稹沒有回來,有著自己的理由。兩人年齡懸殊過大,31歲正是男人的風華歲月,而薛濤即便風韻綽約,畢竟大了11歲。另外更重要的是,薛濤樂籍出身,相當於一個風塵女子,對元稹的仕途只有負作用,沒有正能量。對於這些,薛濤也能想明白,並不後悔,很坦然,沒有一般小女子那種一失戀便尋死覓活的做派。
只是,從此她脫下了極為喜愛的紅裙,換上了一襲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從熾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車馬喧囂,人來人往,但她的內心卻堅守著一方凈地。此時,她寫了一首《牡 丹 》來寄託相思之情。
《牡 丹 》
去春零落暮春時,
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
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
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
夜深閒共說相思。
別後重逢,有太多的興奮,亦有無限的情思。詩人面對眼前盛開的牡丹花,從去年與牡丹的分離落墨,把人間的深情厚意濃縮在別後重逢的特定場景中。「紅箋」,是詩人薛濤自製的深紅小箋。「淚濕紅箋」,詩人自己進入了角色,化牡丹為情人,筆觸細膩而傳神。
詩人擔心與情人的離別,就象巫山的雲雨那樣,一散而不復聚,望眼欲穿而倍感失望。在極度痛苦之中,幻想有一天能突然不期而遇,讓人感到再度相逢的喜悅。
花以馨香傳情,人以信義見著。花與人相通,人與花同感,所以「不語還應彼此知。」 「安枕席」於欄邊,和心上人抵足而臥,情同山海。深夜說相思,可見相思之渴,相慕之深。此詩將牡丹比作情人,傾訴衷腸,新穎別致,親切感人。
人生垂暮,薛濤逐漸厭倦了世間的繁華與喧囂。她離開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雞坊,築起了一座吟詩樓,獨自度過了最後的時光。
大和六年夏,薛濤安詳地閉上了雙眼,一代才女走完了她的傳奇一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essay/alnbn6.html
--------------------------------
薛濤(768年-831年),唐代女詩人、歌妓、名媛。字洪度,一作宏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後薛濤居於成都,與當時名士元稹、牛僧孺、張籍、白居易、令狐楚、劉禹錫、張祜、段文昌有往來,與元稹交情最篤,死後段文昌為其撰寫墓誌銘[1]。在其住處,成都現存有望江樓公園,內有薛濤紀念館、薛濤井。
生平
薛濤自小聰慧,八九時就能作詩,據《名媛詩歸》記載「濤八九歲知音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令濤續之,即應聲曰『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父愀然久之。父親死後,薛濤與母親居於成都,二人相依為命,生活窘困,十六時頗有姿色,通音律,善詩文,迫於生計而淪為樂妓
唐德宗貞元年間,當時的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十分喜愛薛濤,多次將其召到帥府侍宴賦詩,還突發奇想授予薛濤「校書」一職,雖然上表朝廷未被准奏,但「薛校書」之名不脛而走,廣為流傳。[2]王建有《寄蜀中薛濤校書》詩云「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知。」韋皋死後,武元衡來到成都任職,他聽聞薛校書的名聲,便准許薛濤脫離樂籍。薛濤雖然離籍,但早已艷名遠播,在她的交際圈中有權傾一方的節度使、著名文人、幕府佐僚、貴胄公子和禪師道流,可謂名動一方。此後薛濤和著名詩人元稹還有一段情,但最終無果而終。[3]晚年的薛濤,身著女冠服,深居簡出,以制箋為生,孤獨終老。
薛濤的詩以清麗見長,如《送友人》、《題竹郎廟》等篇,有《錦江集》5卷,今佚。《全唐詩》錄存其詩1卷。
相傳薛濤容貌美麗,天資聰穎,並且精通音樂。其著有《錦江集》5卷,但已散佚。《全唐詩》中有其詩1卷。後人張蓬舟編有《薛濤詩箋》。有薛濤箋(「十色小箋」)[4]傳世,所謂的薛濤箋以胭脂木浸泡搗拌成漿,加上雲母粉,滲入井水,製成粉紅色的紙張,紙張風乾後有松花紋路,世謂「南華經、相如賦、班固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少陵詩、摩詰畫、屈子離騷」,乃古今絕藝。
成都望江樓公園薛濤紀念館
成都望江樓公園薛濤井
成都望江樓公園薛濤像
薛濤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vQsM1F
-------------------------------------------------
才藝雙絕的名妓薛濤 為何會與渣男元稹在一起
2017-04-05 由 史說古今 發表于歷史
薛濤雖然是位風月女子,可她才情過人,容貌更是讓人見之難忘,因為才情和美貌,她和當代的眾多才子都相互交好,杜牧,劉禹錫,張籍,白居易都曾與她往來過。
薛濤的父親在她年幼時就不幸離世了,父親的死亡導致了薛濤家中一時很貧窮,薛濤在十六歲的時候就入了樂籍,姿容過人,天生聰慧的薛濤很快就在歡場上有了一席之地。
薛濤雖然是名詩妓,但是她憑藉著橫溢的才華,在唐德宗時就被提拔成了成都的營妓,本來薛濤還能成為校書郎,可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實現,在當時的社會,薛濤作為有官職在身的名妓,日子過的可是比一般的歡場妓女要舒適的多。
薛濤42歲時,命運讓她結識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那就是元稹,元稹比薛濤小11歲,當時的元稹是東川的監察御史,一個是艷名遠揚的絕色名妓,一個是縱情風月的才子,他們的愛情故事很快在雙方第一面後就正式上演了。
元稹和薛濤兩個人一見如故,二人在一起纏綿了一年,一年之後元稹就回到了長安,元稹一開始時還對薛濤念念不忘,因為思念薛濤,還特地寫了信給她。
可惜,人心易變,元稹沒過多久就與其他年輕美麗的女子在了一起,薛濤日日夜夜都盼望著元稹歸來,可是元稹一次又一次的令她失望,元稹在離開薛濤之後,官職頻繁調動,元稹42歲時,他的官路也越發通順了,官職一升再升。
那時的元稹已經是位極人臣,有了高官厚祿的他身邊自然是不缺美人的,而薛濤也就成了他人生中一段小小的插曲,心灰意冷的薛濤最後終身未嫁,孤獨終老。薛濤在64歲時因病去世,薛濤坎坷的一生從此也畫上了一個句號。
才女薛濤除了悽美的愛情故事為世人所知外,還發明了「薛濤箋」,薛濤箋又叫紅箋,是薛濤嫌當時的信箋太寬,不美觀也不利於使用,就親手改造了一番,將信箋染成了各種色彩的,精美的薛濤箋配上薛濤創作的詩詞,一時間讓文人爭相追捧。
比較同為名妓的魚玄機,薛濤更多了一份淡然,在看透自己的愛人不會回來之後,就坦然地接受了現實。安然自處,自尊自立,溫婉而又剛烈的女詩人薛濤在後世的文人墨客中也留下了濃重的一筆,成為了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nml9lk5.html
---------------------------------------------

成都·文化|當薛濤邂逅愛情一寸相思一寸灰
原創   佚名發佈時間:2017-04-22 17:30:37
  『薛濤是唐代著名的女詩人,她創制了風行一時、流傳千古的薛濤箋,有“巴蜀第一才女的美譽,可是在這光鮮亮麗的榮譽背後卻是一個遍體鱗傷、無法擺脫命運的淒苦女人。』
成都·文化
  薛濤很小的時候就隨父親流落成都,在她八九歲的時候就能作詩,並且通曉音律,可見天分這種東西真的很重要,可是美貌和才華並沒有給薛濤帶來幸運,這些只能成為她生計的資本。在薛濤14歲時父親去世了,為了維持自己與母親的生計,她進入樂籍,成為一代名妓,這樣的人生注定了身不由己。
  她深切明白自己的處境,所以從不輕言說愛,或者說妓女這個身份讓薛濤失去了擁有愛情的資格,畢竟一個妓女即使再美貌、再有才華也不能擺脫被人歧視的尷尬身份。可是感情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在薛濤四十歲的時候遇見了她一生的魔障——元稹,那年元稹三十歲,這場愛情不僅要跨越身份地位的阻礙,還要克服年齡的差距,其實在一開始就已經知道了結局。
成都·文化
  當才子遇見佳人,當才華撞見火花,這一刻薛濤和元稹都有了相見恨晚的感覺,兩人吟詩作詞好不愜意。估計這時候的薛濤是真的動了託付終身的心思,她把心裡的感覺寫成了一首詩:
《池上雙鳧》
雙棲綠池上,朝去暮飛還。
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這首詩中的場景就是薛濤這一生最甜蜜的時光,她向元稹訴說了心中的情感,可是元稹卻不是薛濤能夠託付終身的良人。元稹本身就是一個浪子,浪子的心是不會為任何人而停留的,他或許愛過薛濤,但這只是停留在紅顏知己的位置上。元稹終有一天要離開,元稹走的匆忙,甚至都沒有當面告別,只留下了一首《寄贈薛濤》,“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 一句表達對薛濤的喜愛,說薛濤如卓文君那般有才華,“ 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云高。 ” 一句則是像薛濤告別,這一去再相見就難了,但是我會想你的。
成都·文化
  可是浪子注定不會長情,離開薛濤後元稹移情別戀了,他納妾安仙嬪,寵愛劉采春,這讓薛濤傷透了心,她憤而作《柳絮詠》:
二月楊花輕复微,春風搖盪惹人衣。
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薛濤只是元稹的一段露水情緣,而元稹卻帶走了薛濤左右的愛戀,薛濤對元稹的思念卻是刻骨銘心的,她用自己的全部身心等待能與心上人再度相逢,直到她終於明白自己只是他生命中的一個小插曲。晚年的薛濤索性穿起道袍,過著隱居的生活,不再參與詩酒花韻之事。
  情之一字最傷人,美麗的容貌,滿腹的才情,這對任何一個女子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吧?可是縱觀薛濤這一生,莫名的感到一陣心痛,成為妓女是身不由己,愛上元稹是情難自禁,被拋棄也是命運捉弄,當最終失去一切,或許才能安度晚年,這就是一代名妓的一生。
---------------------------------------
如果要問我對你的情意有多深、相思有多濃
那就猶如一朵含苞花開直到它凋謝為止
真難用白話文翻譯,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個字、可是卻道盡了薛濤無限滄桑,此為元稹與薛濤分手後時期的作品,似乎對元稹仍相當癡情。
春望詞:
<其二> 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其三> 風花月將老,佳期猶渺渺;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其四> 那堪花滿枝,翻作雨相思;玉筯垂朝鏡,春風知不知?
薛濤:
唐代女詩人字洪度,人稱女校書。是才華出類拔萃的奇女子,父薛鄖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亂後居成都,薛濤于唐代宗大曆三年出生。 薛濤幼時即顯過人天賦,八歲能詩,其父曾以“詠梧桐”爲題,吟了兩句詩:
庭除一古桐
聳幹入雲中
薛濤應聲即對:
枝迎南北鳥
葉送往來風
薛濤的對句似乎預示了她一生的命運。
十四歲時,薛鄖逝世,薛濤與母親裴氏相依爲命,迫于生計,薛濤憑自已過人的美貌及精詩文、通音律的才情開始在歡樂場上侍酒賦詩、彈唱娛客,被稱爲"詩伎"
  唐德宗時,朝廷拜中書令韋臯爲劍南節度使,統略西南,韋臯是一位能詩善文的儒雅官員,他聽說薛濤詩才出衆,而且還是官宦之後,就破格把樂伎身份的她召到帥府侍宴賦詩,薛濤遂成爲成都著名營伎(供鎮守各地的軍事武官娛樂所用的樂伎)。
一年後,韋臯惜薛濤之才,準備奏請朝廷讓薛濤擔任校書郎官職,後雖未付諸現實,但“女校書”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時也被世人稱爲“掃眉才子”。後來,韋臯因鎮邊有功而受封爲南康郡王,離開了成都。
繼任劍南節度使的李德裕,同樣非常欣賞薛濤之才,在薛濤的有生之年,劍南節度使總共換過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對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遠遠地超過了一般的絕色紅伎。
薛濤聲名遠播,和她所往來的,不是一班慕名的文人學士,就是高級官吏,如元稹、白居易、牛增孺、令狐楚、斐度、嚴綬、張籍、杜牧、劉禹錫、張祐等...都與她有所唱和;其中,它與元稹交情最為深厚。元稹妻子韋叢正是在他慕名去找薛濤的那一年去世的,那一年薛濤四十歲,元稹三十一歲。
《贈遠》詩︰
芙蓉新落蜀山秋
錦字開緘到是愁
閨閣不知戎馬事
月高還上望夫樓
可見她那時是把元稹當丈夫的。
只可惜這個薄情郎、從21歲就始亂終棄(崔鶯鶯),為求取功名,赴長安並做大了官,漸漸淡忘了鶯鶯。24歲又迷上了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季女韋叢並取之為妻,31歲上遇到薛濤,但也只是逢場作戲,妻子死後兩年,元稹在江陵貶所納妾安仙嬪;36歲時續娶裴淑,亦為大家閨秀,之後又遇劉採春...在仕途上常常依附宦官為了地位不惜攀龍附鳳,但始終無所作為。元稹寫過最美麗的謊言:
曾經滄海難爲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 萬里橋邊女校書 >>
    唐朝是詩的黃金時代,而薛濤正是一位善於此道的風塵才女,又因氣度不凡,艷名四播。當時四川節度使韋皋,召令她侍酒賦詩,從此出入幕府,凡有宴會酬唱,她成為官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韋皋寵愛她,趁且想以校書郎的官職奏請,推護軍認為前無女校書之力而作罷論。如此一來,薛濤女校書之名,竟不脛而走。
<<浣花牋紙桃花色 >>薛濤箋
 唐末五代名紙。是一種加工染色紙,又名「浣花箋」因為由薛濤創製,所以得名。薛濤,唐長安人,幼年隨父親宦居四川,后父逝,淪落風塵成為樂妓。她善作詩填詞,感當時紙幅太大,親自指導工人改製小幅紙。
薛濤與當時詩人所唱和的詩,是寫在特製的松花紙上的,時人謂之薛濤牋。薛濤並非造紙專家,所謂薛濤牋,就是由薛濤「躬撰深紅」色與「命匠人狹小之」而已,但因為她名氣大,經她一首倡,深紅色的松花小牋,就很時髦的流行起來。因而關於薛濤造紙的許多故事,流傳下來,以致於如今所用八行紅牋,稱為薛濤牋,名妓韻事根植人心。
薛濤箋的造紙原料為木芙蓉,曾住在成都東南郊岷江支流百花溪,或名浣花溪並取薛濤宅旁浣花溪水製紙,又名浣花牋,呈紅色或粉紅色,是薛濤喜歡的顏色。
相傳薛濤曾把植物花瓣撒在紙面上加工製成彩箋。這種紙色彩斑讕,精致玲瓏,又稱“松花箋”。後歷代有仿製。薛濤晚年,屏居浣花溪,穿戴起女道士的裝束,建吟詩樓,棲息其上。
李商隱有詩云:「浣花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
<<望江樓 >>
望江樓公園位于成都錦江西岸,相傳唐代女詩人薛濤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詩箋,留下了許多幽怨動人的詩句。園內崇麗閣俗稱“望江樓”,高達30余米,一度成為成都的象征。薛濤愛竹,公園也以竹為特色,品种多達100余种。其中不乏海內珍品,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四季蒼翠,情趣無窮,徜佯其詛使人俗念頓消。
相關成語:
林下風致
【釋義】:指女子態度嫻雅、舉止大方。同"林下風氣"
【出處】: 宣和書譜˙卷十˙行書四˙婦人薛濤:"婦人薛濤,成都倡婦也。以詩名當時,雖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風致。
枇杷門巷
【釋義】: 唐代蜀中名妓薛濤居成都萬里栯邊,能詩善文,人稱女校書。因居處植枇杷樹,後遂以比喻妓院。
【出處】: 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門裏閉門居。
掃眉才子
【釋義】: 比喻通曉文學的女子,形容傑出的女性
【出處】: 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掃眉才子于今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唐進士胡曾詩云:
萬里橋邊女校書
枇杷花下閉門居
掃眉才子知多少
管領春風總不如
----------------------------------------------
薛濤是誰? 唐代著名女詩人大才女薛濤生平介紹
2015年06月02日 人物簡介 暫無評論 閱讀 571 次
  薛濤簡介: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後薛濤居於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後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上,製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後人仿製,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薛濤父薛鄖,仕宦入蜀,死後,妻女流寓蜀中。幼年隨父鄖流寓成都,八九歲能詩,父死家貧,十六歲遂墮入樂籍,脫樂籍後終身未嫁。後定居浣花溪。薛濤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通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德宗貞元(785~804)中,韋皋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召令賦詩侑酒,遂入樂籍。後袁滋、劉□、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簡、王播、段文昌、杜元穎、郭釗、李德裕相繼鎮蜀,她都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韋皋曾擬奏請朝廷授以秘書省校書郎的官銜,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往往稱之為「女校書」。後世稱歌伎為「校書」就是從她開始的。薛濤生年不詳。其卒年當在段文昌再度鎮蜀期間,即大和六年(832)至九年(835)之間。舊說她和高駢有交往,考高駢任四川節度,在僖宗乾符元年(874),時代遠不相及,顯誤。
  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晚年好作女道士裝束,建吟詩樓於碧雞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過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稱道:「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在唐代女詩人中,薛濤和李冶、魚玄機最為著名。薛濤與劉采春,魚玄機,李冶,並稱唐朝四大女詩人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薛濤的詩,不僅如世所傳誦的《送友人》、《題竹郎廟》等篇,以清詞麗句見長,還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關懷現實的作品。在封建時代婦女,特別是像她這一類型婦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過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詩,其第一首說:「聞說邊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對防守邊疆士兵的艱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楊慎說它「有諷諭而不露,得詩人之妙」(《升庵詩話》)。《四庫全書總目》也認為她的《籌邊樓》「托意深遠」,「非尋常裙屐所及」。有《錦江集》5卷,今佚。《全唐詩》錄存其詩1卷。近人張蓬舟有《薛濤詩箋》。事跡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據《名媛詩歸》說:「濤八九歲知音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令濤續之,即應聲曰『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父愀然久之」可見其才思之敏捷。其父聞後,除了訝異她的才華,更覺得這是不祥之兆,恐其女今後淪為迎來送往的風塵女子。濤早年喪父,母孀居,二人相依為命,生活極其窘困,及她到十六歲時,詩名已遐邇皆聞,因其有姿色,通音律,善辯慧,工詩賦,迫於生計,遂入樂籍,成為當時著名的女詩人。
-----------------------------------------------------------
 新窗口打開
1、《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2、《牡丹》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只欲...
3、《籌邊樓》
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4、《蟬》
露滌清音遠,風吹數葉齊。聲聲似相接,各在一枝棲。
5、《月》
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細影將圓質,人間幾處看。
6、《春望詞四首》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春愁正斷絕,春鳥复哀吟。風花...
7、《謁巫山廟》
亂猿啼處訪高唐,路入煙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猶是哭襄王。朝朝夜夜陽台下,為雨為云楚國亡。惆悵...
8、《風》
獵蕙微風遠,飄弦唳一聲。林梢鳴淅瀝,松徑夜淒清。
9、《寄舊詩與元微之》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月夜詠花憐暗澹,雨朝題柳為欹垂。長教碧玉藏深處,總向紅箋寫自...
10、《酬人雨後玩竹》
南天春雨時,那鑑雪霜姿。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11、《贈遠二首》
擾弱新蒲葉又齊,春深花發塞前溪。知君未轉秦關騎,月照千門掩袖啼。芙蓉新落蜀山秋,錦字開緘到是愁。閨閣...
12、《棠梨花和李太尉》
吳鈞蕙圃移嘉木,正及東溪春雨時。日晚鶯啼何所為,淺深紅膩壓繁枝。
13、《棠梨花和李太尉》
吳均蕙圃移嘉木,正及東溪春雨時。日晚鶯啼何所為,淺深紅膩壓繁枝。
14、《贈遠二首》
芙蓉新落蜀山秋,錦字開緘到是愁。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擾弱新蒲葉又齊,春深花落塞前溪。知君...
15、《秋泉》
冷色初澄一帶煙,幽聲遙瀉十絲弦。長來枕上牽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16、《秋泉》
泠色初澄一帶煙,幽聲遙瀉十絲弦。長來枕上牽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17、《海棠溪》
春教風景駐仙霞,水面魚身總帶花。人世不思靈卉異,競將紅纈染輕沙。
18、《送盧員外》
玉壘山前風雪夜,錦官城外別離魂。信陵公子如相問,長向夷門感舊恩。
19、《試新服裁制初成三首》
紫陽宮裡賜紅綃,仙霧朦朧隔海遙。霜兔毳寒冰繭淨,嫦娥笑指織星橋。九氣分為九色霞,五靈仙馭五云車。春風...
20、《金燈花》
闌邊不見蘘蘘葉,砌下惟翻艷艷叢。細視欲將何物比,曉霞初疊赤城宮。
21、《春郊遊眺寄孫處士二首》
低頭久立向薔薇,愛似零陵香惹衣。何事碧雞孫處士,伯勞東去燕西飛。今朝縱目玩芳菲,夾纈籠裙繡地衣。滿袖...
22、《江月樓》
秋風彷彿吳江冷,鷗鷺參差夕陽影。垂虹納納臥譙門,雉堞耽耽俯漁艇。陽安小兒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
23、《金燈花》
闌邊不見蘘蘘葉,砌下惟翻艷艷叢。細視欲將何物比,曉霞初疊赤城宮。
24、《朱槿花》
紅開露臉誤文君,司蒡芙蓉草綠雲。造化大都排比巧,衣裳色澤總薰薰。
25、《九日遇雨二首》
萬里驚飆朔氣深,江城蕭索晝陰陰。誰憐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茱萸秋節佳期阻,金菊寒花滿院香。神女...
26、《罰赴邊上韋相公二首》
螢在荒蕪月在天,螢飛豈到月輪邊。重光萬里應相照,目斷雲霄信不傳。按轡嶺頭寒复寒,微風細雨徹心肝。但得...
27、《柳絮》
二月楊花輕复微,春風搖盪惹人衣。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28、《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二首》
黠虜猶違命,烽煙直北愁。卻教嚴譴妾,不敢向松州。聞道邊城苦,而今到始知。卻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
29、《詠八十一顆》
色比丹霞朝日,形如合浦圓璫。開時九九知數,見處雙雙頡頏。
30、《酬文使君》
延英曉拜漢恩新,五馬騰驤九陌塵。今日謝庭飛白雪,巴歌不復舊陽春。
31、《贈蘇十三中丞》
洛陽陌上埋輪氣,欲逐秋空擊隼飛。今日芝泥檢徵詔,別須台外振霜威。
32、《句》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33、《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僚同》
西陸行終令,東籬始再陽。綠英初濯露,金蕊半含霜。自有兼材用,那同眾草芳。獻酬樽俎外,寧有懼豺狼。
34、《鴛鴦草》
綠英滿香砌,兩兩鴛鴦小。但娛春日長,不管秋風早。
35、《鄉思》
峨嵋山下水如油,憐我心同不繫舟。何日片帆離錦浦,棹聲齊唱發中流。
36、《別李郎中》
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淒涼。安仁縱有詩將賦,一半音詞雜悼亡。
37、《酬雍秀才貽巴峽圖》
千疊雲峰萬頃湖,白波分去繞荊吳。感君識我枕流意,重示瞿塘峽口圖。
38、《和劉賓客玉蕣》
瓊枝玓瓅露珊珊,欲折如披雲彩寒。閒拂朱房何所似,緣山偏映日輪殘。
39、《和劉賓客玉蕣》
瓊枝的皪露珊珊,欲折如披玉彩寒。閒拂朱房何所似,緣山偏映月輪殘。
40、《池上雙鳧》
雙棲綠池上,朝去暮飛還。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41、《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1]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2]
42、《酬祝十三秀才》
浩思藍山玉彩寒,冰囊敲碎楚金盤。詩家利器馳聲久,何用春闈榜下看。
43、《賊平後上高相公》
驚看天地白荒荒,瞥見青山舊夕陽。始信大威能照映,由來日月借生光。
44、《西岩》
憑闌卻憶騎鯨客,把酒臨風手自招。細雨聲中停去馬,夕陽影裡亂鳴蜩。
45、《魚離池》
跳躍深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綸鉤。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遊。
46、《江亭餞別》
綠沼紅泥物象幽,範汪兼倅李并州。離亭急管四更後,不見車公心獨愁。
47、《斛石山曉望寄呂侍御》
曦輪初轉照仙扃,旋擘煙嵐上窅冥。不得玄暉同指點,天涯蒼翠漫青青。
48、《贈段校書》
公子翩翩說校書,玉弓金勒紫綃裾。玄成莫便驕名譽,文采風流定不知。
49、《和李書記席上見贈》
翩翩射策東堂秀,豈復相逢豁寸心。借問風光為誰麗,萬條絲柳翠煙深。
50、《酬李校書》
才遊像外身雖遠,學茂區中事易聞。自顧漳濱多病後,空瞻逸翮舞青雲。
51、《酬杜舍人》
雙魚底事到儂家,撲手新詩片片霞。唱到白蘋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
52、《聽僧吹蘆管》
曉蟬嗚咽暮鶯愁,言語殷勤十指頭。罷閱梵書聊一弄,散隨金磬泥清秋。
53、《四友贊》
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頭。引書媒而黯黯,入文畝以休休。
54、《題竹郎廟》
竹郎廟前多古木,夕陽沉沉山更綠。何處江村有笛聲,聲聲盡是迎郎曲。
55、《聽僧吹蘆管》
曉蟬鳴咽暮鶯愁,言語殷勤十指頭。罷閱梵書勞一弄,散隨金磬泥清秋。
56、《鸚鵡離籠》
隴西獨自一孤身,飛去飛來上錦茵。都緣出語無方便,不得籠中再喚人。
57、《燕離巢》
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銜泥穢污珊瑚枕,不得梁間更壘巢。
58、《珠離掌》
皎潔圓明內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宮。只緣一點玷相穢,不得終宵在掌中。
59、《鷹離鞲》
爪利如鋒眼似鈴,平原捉兔稱高情。無端竄向青雲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60、《竹離亭》
蓊鬱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負秋霜。為緣春筍鑽牆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61、《鏡離台》
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徘徊。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台。
62、《送姚員外》
萬條江柳早秋枝,裊地翻風色未衰。欲折爾來將贈別,莫教煙月兩鄉悲。
63、《上川主武元衡相國二首》
落日重城夕霧收,玳筵雕俎薦諸侯。因令朗月當庭燎,不使珠簾下玉鉤。東閣移尊綺席陳,貂簪龍節更宜春。軍城...
64、《寄詞》
菌閣芝樓杳靄中,霞開深見玉皇宮。紫陽天上神仙客,稱在人間立世功。
65、《送扶煉師》
錦浦歸舟巫峽雲,綠波迢遞雨紛紛。山陰妙術人傳久,也說將鵝與右軍。
66、《酬楊供奉法師見招》
遠水長流潔復清,雪窗高臥與雲平。不嫌袁室無菸火,惟笑商山有姓名。
67、《採蓮舟》
風前一葉壓荷蕖,解報新秋又得魚。兔走烏馳人語靜,滿溪紅袂棹歌初。
68、《江邊》
西風忽報雁雙雙,人世心形兩自降。不為魚腸有真訣,誰能夢夢立清江。
69、《贈韋校書》
芸香誤比荊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淡沲鮮風將綺思,飄花散蕊媚青天。
70、《寄張元夫》
前溪獨立後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71、《段相國遊武擔寺病不能從題寄》
消瘦翻堪見令公,落花無那恨東風。儂心猶道青春在,羞看飛蓬石鏡中。
72、《賦凌雲寺二首》
聞說凌雲寺裡苔,風高日近絕纖埃。橫雲點染芙蓉壁,似待詩人寶月來。聞說凌雲寺里花,飛空繞磴逐江斜。有時...
73、《馬離厩》
雪耳紅毛淺碧蹄,追風曾到日東西。為驚玉貌郎君墜,不得華軒更一嘶。
74、《續嘉陵驛詩獻武相國》
蜀門西更上青天,強為公歌蜀國弦。卓氏長卿稱士女,錦江玉壘獻山川。
75、《摩訶池贈蕭中丞》
昔以多能佐碧油,今朝同泛舊仙舟。淒涼逝水頹波遠,惟有碑泉咽不流。
76、《憶荔枝》
傳聞象郡隔南荒,絳實豐肌不可忘。近有青衣連楚水,素漿還得類瓊漿。
77、《筆離手》
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箋紙上撒花瓊。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羲之手裡擎。
78、《酬辛員外折花見遺》
青鳥東飛正落梅,銜花滿口下瑤台。一枝為授殷勤意,把向風前旋旋開。
79、《酬吳使君》
支公別墅接花扃,買得前山總未經。入戶剡溪云水滿,高齋咫尺躡青冥。
80、《贈楊蘊中》
玉漏聲長燈耿耿,東牆西牆時見影。月明窗外子規啼,忍使孤魂愁夜永。
81、《宣上人見示與諸公》
許廁高齋唱,涓泉定不如。可憐譙記室,流水滿禪居。
82、《犬離主》
出入朱門四五年,為知人意得人憐。近緣咬著親知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83、《酬郭簡州寄柑子》
霜規不讓黃金色,圓質仍含御史香。何處同聲情最異,臨川太守謝家郎。
84、《菱荇沼》
水荇斜牽綠藻浮,柳絲和葉臥清流。何時得向溪頭賞,旋摘菱花旋泛舟。
85、《和郭員外題萬里橋》
萬里橋頭獨越吟,知憑文字寫愁心。細侯風韻兼前事,不止為舟也作霖。
86、《送鄭資州》
雨暗眉山江水流,離人掩袂立高樓。雙旌千騎駢東陌,獨有羅敷望上頭。
87、《上王尚書》
碧玉雙幢白玉郎,初辭天帝下扶桑。手持雲篆題新榜,十萬人家春日長。
88、《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二首(一作陳情上韋令公》
聞道邊城苦,今來到始知。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黠虜猶違命,烽煙直北愁。卻教嚴譴妾,不敢向松州。
89、《十離詩·犬離主》
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淨主人憐。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90、《斛石山書事》
王家山水畫圖中,意思都盧粉墨容。今日忽登虛境望,步搖冠翠一千峰。
----------------------------
唐代女詩人薛濤的故事裏,最搶人眼球的,莫過於她與元稹的情感糾葛。晚唐人范攄的《雲溪友議》,將這段韻事講得一波三折:元稹素知薛濤能詩善詠,他擔任監察職務時,便請求出差到劍門。無奈公務纏身,仍難見到薛濤,地方長官嚴綬遂經常派薛濤去陪元稹。他回長安時,不敢帶薛濤同歸,兩人依依惜別。他擔任翰林時,曾寄詩薛濤,傳遞相思:「錦江滑膩蛾眉秀,化出文君與薛濤。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紛紛詞客皆停筆,個個君侯欲夢刀。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
轉眼間,元、薛分離已逾十年。他正打算派人到成都接她,恰逢當紅伶人周季南、周季崇及其妻子劉采春從淮甸來。劉采春歌喉曼妙,詩才雖遜色於薛濤,容貌卻遠遠勝出。這一來,元稹似乎忘了薛濤,他贈詩劉采春:「新妝巧樣畫雙蛾」「舉止低迴秀媚多」。元、薛情事,遂不了了之。宮中呼元稹為「元才子」,他英俊倜儻,書法「風流蘊藉」,通曉音律舞蹈,詩歌享有盛譽,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
作為最負盛名的「詩妓」,薛濤若與「秀外慧中」的才子談婚論嫁,倒是珠聯璧合,相當符合後人善意又綺麗的想像。加之,元稹寫過著名的自傳性小說《鶯鶯傳》(戲曲《西廂記》以此為藍本),「始亂終棄」一語就源自《鶯鶯傳》,元稹由薛濤移情劉采春,似乎也順理成章。
不過,學者周相錄的《元稹年譜新編》指出了這段記載的諸多錯訛:文中所敘元稹的經歷、職務等,時有差錯;元稹於元和四年(809年)二月任監察御史,三月充任劍南東川詳覆使,月末抵達東川治所梓州,五六月回到長安並未前往成都。而嚴綬這一年在長安任尚書右僕射,當時的西川節度使是武元衡;此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書都提到,范攄的《雲溪友議》往往「與史不符」;周相錄尤其認為《寄贈薛濤》一詩不見於宋、明諸本元稹集,「其著作權歸屬尚是一個問題。」
元稹生於779年。薛濤的生年說法很多,學者張蓬舟認定為770年。照此推算,她比元稹大十歲左右。如果年齡這般懸殊,姑且不論他們是否容易產生厚密的情感交集,至少很難論及婚嫁。
薛濤的《十離詩》,有說是獻給元稹的——兩人曾經親厚,後來元稹因故疏遠她,薛濤遂以《十離詩》婉轉傳情,他倆終於和好如初。戀人之間,可能會有某種程度的情感不對等,然而,像《十離詩》這般極度放低身段,低到俯首乞憐的地步,就太離奇了。更多學者認為,《十離詩》是寫給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的,這,於情於理都更為吻合。
《唐才子傳》、《鑒戒錄》等都提到薛濤能言善辯,機警敏捷,「座間談笑風生」。唐代士紳名流品鑒人物,評點妓女,都推重談吐流利、詼諧之輩,薛濤顯然樣樣都能拔得頭籌。然而,唐代士人婚娶,極其看重家世門閥,良賤之野,更是涇渭分明。無論薛濤怎樣文采繽紛,一旦淪入賤籍,她締結良緣的機會,就很微茫了。有時候,倒是願意相信,元稹確有那首《寄贈薛濤》寫給她:「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薛濤晚年着道士裝,門前種滿菖蒲。元稹詩雖不如他悼念亡妻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那樣深摯濃烈,也還算情真意切。若他們果真有過那段情緣,在冷寂的黃昏,總還有一抹像薛濤箋一樣深紅的流雲,溫煦地掠過她腦際?
-----------------------
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女詩人,成都樂妓 [1]  。
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後人仿製,稱“ 薛濤箋 ”。脫樂籍後,終身未嫁。成都望江樓公園有“ 薛濤墓 ” 。後人將薛濤與魚玄機、李冶、劉采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收於《錦江集》。
人物生平編輯
堪比卓文君的才女
薛濤,長安人,父親薛鄖在京城長安當官,學識淵博,把這個唯一的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從小就教她讀書、寫詩。
薛濤八歲那年
張大千繪《薛濤制箋圖》
張大千繪《薛濤制箋圖》
,薛鄖在庭院裡的梧桐樹下歇涼,他忽有所悟,吟誦道:“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薛濤頭都沒抬,隨口續上了父親薛勳的詩:“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那一年,薛濤不過八九歲。她天分很高,讓父親又喜又憂。
薛鄖為人正直,敢於說話,結果得罪了當朝權貴而被貶謫到四川,一家人跋山涉水,從繁華的京城長安搬到了遙遠的成都。沒過幾年,他又因為出使南詔沾染了瘴癘而命喪黃泉。那時薛濤年僅14歲。母女倆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薛濤不得已,憑藉“容姿既麗”和“通音律,善辯慧,工詩賦”,在16歲加入樂籍,成了一名營妓。
那時的官員們往往都是科舉出身,文化素質不低,要讓他們看得上眼,不僅需要美貌,更需要才藝、辭令和見識,而這正是薛濤的長項。身在娛樂場中,使得她與當時許多著名詩人都有來往,在這份名單中不乏像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詩壇領袖。薛濤作詩500多首,然而這些詩歌大多散失,流傳至今僅存90餘首,十分令人惋惜。 [3] 
大帥府裡的女校書
貞元元年(785年),中書令韋皋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韋皋讓薛濤即席賦詩,薛濤神態從容地拿過紙筆,提筆而就《謁巫山廟》,詩中寫道:“朝朝夜夜陽台下,為雨為云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韋皋看罷,拍案叫絕。這首詩完全不像出自一個小女子之手
一首詩就
薛濤
薛濤
讓薛濤聲名鵲起,從此帥府中每有盛宴,薛濤成為侍宴的不二人選,很快成了韋皋身邊的紅人。
韋皋任節度使時,隨著接觸的增多,就讓她參與一些案牘工作。這些事對於薛濤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她寫起公文來不但富於文采,而且細緻認真,很少出錯。韋皋仍然感覺大材小用,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要向朝廷打報告,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為薛濤申請作“校書郎”(一說為武元衡所奏) 。“校書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雖然官階僅為從九品,但這項工作的門檻卻很高,按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大詩人白居易、王昌齡、李商隱、杜牧等都是從這個職位上做起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哪一個女子擔任過“ 校書郎 ”。但因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
薛濤紅得發紫,不免有些恃寵而驕。前來四川的官員為了求見韋皋,多走薛濤的後門,紛紛給她送禮行賄,而薛濤“性亦狂逸 ”,你敢送我就敢收。不過她並不愛錢,收下之後一文不留,全部上交。雖然如此,她鬧出的動靜還是太大了,這讓韋皋十分不滿,一怒之下,下令將她發配松州(今四川松潘縣),以示懲罰
松州地處西南邊陲,人煙稀少,兵荒馬亂,走在如此荒涼的路上,薛濤內心非常恐懼。用詩記錄下自己的感受:“聞道邊城苦,而今到始知。卻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她開始後悔自己的輕率與張揚,於是將那種感觸訴諸筆端,寫下了動人的《十離詩》。《十離詩》送到了韋皋手上,他的心一下子就軟了,於是一紙命令,又將薛濤召回了成都。這次磨難,讓薛濤看清了自己,歸來不久,她就脫去了樂籍,成為了一個自由身,寓居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院子裡種滿了枇杷花。那一年,她20歲。 [4] 
一場轟轟烈烈的姐弟戀
元和四年
薛濤
薛濤
(809年)三月,當時正如日中天的詩人元稹,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聞薛濤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後,特地約她在梓州相見。與元稹一見面,就被這位年僅31歲的年輕詩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
薛濤的愛情之火一經燃燒,就極為熾烈。儘管她已經步入中年,但那種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激情告訴她,這個男人就是她夢寐以求的人,於是她便不顧一切,如同飛蛾撲火般將自己投身於愛的烈焰中。第二天,她滿懷真情地寫下了《池上雙鳥》,完全一副柔情萬種的小女子神態。
遲來的愛情讓薛濤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兩個人流連在錦江邊上,相伴於蜀山青川。那段時光,是薛濤一生最快活的日子。然而幸福總是最為短暫,這年7月,元稹調離川地,任職洛陽,細算起來,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不過3個月而已。
分別已不可避免,薛濤十分無奈。令她欣慰的是,很快她就收到了元稹寄來的書信,同樣寄託著一份深情。勞燕分飛,兩情遠隔,此時能夠寄託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詩了。薛濤迷上了寫詩的信箋。她喜歡寫四言絕句,律詩也常常只寫八句,因此經常嫌平時寫詩的紙幅太大。於是她對當地造紙的工藝加以改造,將紙染成桃紅色,裁成精巧窄箋,特別適合書寫情書,人稱薛濤箋。
可惜,元稹是個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談戀愛的人。才子多情也花心,但薛濤對他的思念還是刻骨銘心。她朝思暮想,滿懷的幽怨與渴盼,匯聚成了流傳千古的名詩《春望詞》。 [5] 
一襲道袍了余生
元稹沒
明仇英繪《列女傳圖-薛濤戲箋》
明仇英繪《列女傳圖-薛濤戲箋》
有回來,有著自己的理由。兩人年齡懸殊過大,31歲正是男人的風華歲月,而薛濤即便風韻綽約,畢竟大了11歲。另外更重要的是,薛濤樂籍出身,相當於一個風塵女子,對元稹的仕途只有負作用,沒有正能量。對於這些,薛濤也能想明白,並不後悔,很坦然,沒有一般小女子那種一失戀便尋死覓活的做派。
只是,從此她脫下了極為喜愛的紅裙,換上了一襲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從熾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車馬喧囂,人來人往,但她的內心卻堅守著一方淨地。
人生垂暮,薛濤逐漸厭倦了世間的繁華與喧囂。她離開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雞坊(今成都金絲街附近),築起了一座吟詩樓,獨自度過了最後的時光。大和六年(832年)夏,薛濤安詳地閉上了雙眼。第二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為她親手題寫了墓誌銘,墓碑上寫著“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 [6] 
歷史評價編輯
薛濤於十六妙齡墮入樂籍,憑藉過人的才華,薛濤與蜀中最著名的才女卓文君比肩。後人又把她與李冶、魚玄機、劉采春相並列,稱為“唐朝四大女詩人”。
個人作品編輯
薛濤的詩,有如世所傳誦的《送友人》 [7]  、《題竹郎廟》、《池上雙鳥》等篇,以清詞麗句見長,還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關懷現實的作品。在封建時代婦女,特別是像她這一類型婦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過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詩,其第一首說:“聞說邊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對防守邊疆士兵的艱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 [6] 
薛濤因事惹怒元稹,被疏遠,做《十離》詩呈上,情意感人,遂復受寵,後世流傳甚廣。《鸚鵡離籠》:“隴西獨自一孤身,飛去飛來上錦茵。都緣出語無方便,不得籠中再喚人。”《燕離巢》:“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銜泥穢污珊瑚枕,不得梁間更壘巢。”《魚離池》:“跳躍深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銀鉤。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遊。僅就離別而言,薛濤的構思算得上新巧,著眼的都是身邊事物,不驚不奇,寫詩最難得的就在於能把身邊尋常事物寫得曲折動人。
軼事典故編輯
“韋令孔雀”
貞元元年,韋皋鎮蜀之初(公元七八五年),南越獻孔雀一隻,皋依濤意,於使宅開池設籠以棲之。至大和五年(公元831年)秋,孔雀死。次年夏,濤亦卒。一些詩詞中提到的“韋令孔雀”也就是指的這段史話。 [6] 
書法

薛濤字無女子氣,筆力峻激。其行書妙處,頗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學,亦衛夫人之流也。
彩箋
薛濤自貞元初被罰赴邊回,即退隱於成都西郊之浣花溪甚久。浣花之人多業造紙,但篇幅較大,不便寫作小詩,她在成都浣花溪採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製成深紅色精美的小彩箋,後世流行之紅色小八行紙,薛濤箋也。多用於寫情詩情書,表達愛慕思念之意,在當時及後世極為流傳。
家庭成員編輯
父親薛鄖,在朝廷當官,屬於仕宦家庭。後薛鄖因直言敢諫,得罪了當朝權貴而被貶謫四川。
後世紀念編輯
薛濤井
薛濤井
薛濤井
薛濤井舊名玉女津,乃因井傍錦江,源出江泉,又經砂濾過耳。傳濤造箋係自此井取水,無考。然明藩確取此井之水造紙,且以上貢。康熙三年(公元一六六四年)三月,冀應熊始書薛濤井三字,立石碑於井傍。嘉慶十九年(公元一八一四年),四川總督常明奉敕建雷祖廟於井左,布政使方積與王啟錕等,因建吟詩樓、浣花亭於井右。
薛濤酒
居人汲井為酒,名薛濤酒,甚美。
薛濤墓
薛濤墓位於成都望江樓公園西北角的竹林深處。旁栽種了桃花、翠竹,以示紀念這位傑出的女詩人。其墓的立意佈局,根據我國儒家思想和道家學說,認為天圓地方,設計以牆界為方以墓為圓,寓意女詩人在天地中安息,永為世人憑弔。
------------------------------
薛濤詩 全集
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鴛鴦草
綠英滿香砌,兩兩鴛鴦小。
但娛春日長,不管秋風早。
池上雙鳧
雙棲綠池上,朝去暮飛還。
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獵蕙微風遠,飄弦唳一聲。
林梢明淅瀝,松徑夜淒清。

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
細影將圓質,人間幾處看。

露滌音清遠,風吹故葉齊。
聲聲似相接,各在一枝棲。
春望詞四首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嚂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
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
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
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
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二首
黠虜猶違命,烽煙直北愁。
卻教嚴譴妾,不敢向松州。
聞道邊城苦,而今到始知。
卻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
宣上人見示與諸公唱和
許廁高齋唱,涓泉定不如。
可憐譙記室,流水滿禪居。
酬人雨後玩竹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僚同賦早菊
西陸行終令,東籬始再陽。
綠英初濯露,金蕊半含霜。
自有兼材用,那同眾草芳。
獻酬樽俎外,寧有懼豺狼。
詠八十一顆
色比丹霞朝日,形如合浦圓璫。
開時九九知數,見處雙雙頡頏。
四友贊
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頭。
引書媒而黯黯,入文畝以休休。
柳絮詠
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蕩惹人衣。
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金燈花
闌邊不見蘘蘘葉,砌下惟翻艷艷叢。
細視欲將何物比,曉霞初疊赤城宮。
朱槿花
紅開露臉誤文君,司蒡芙蓉草綠云。
造化大都排比巧,衣裳色澤總薰薰。
憶荔枝
傳聞象郡隔南荒,絳實丰肌不可忘。
近有青衣連楚水,素漿還得類瓊漿。
秋泉
泠色初澄一帶煙,幽聲遙瀉十絲弦。
長來枕上牽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采蓮舟
風前一葉壓荷蕖,解報新秋又得魚。
兔走烏馳人語靜,滿溪紅袂棹歌初。
菱荇沼
水荇斜牽綠藻浮,柳絲和葉臥清流。
何時得向溪頭賞,旋摘菱花旋泛舟。
江邊
西風忽報雁雙雙,人世心形兩自降。
不為魚腸有真訣,誰能夜夜立清江。
九日遇雨二首
萬里驚飆朔氣深,江城蕭索晝陰陰。
誰憐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
茱萸秋節佳期阻,金菊寒花滿院香。
神女欲來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
聽僧吹蘆管
曉蟬鳴咽暮鶯愁,言語殷勤十指頭。
罷閱梵書勞一弄,散隨金磬泥清秋。
試新服裁制初成三首
紫陽宮里賜紅綃,仙霧朦朧隔海遙。
霜兔毳寒冰繭淨,嫦娥笑指織星橋。
九氣分為九色霞,五靈仙馭五云車。
春風因過東君舍,偷樣人間染百花。
長裾本是上清儀,曾逐群仙把玉芝。
每到宮中歌舞會,折腰齊唱步虛詞。
斛石山書事
王家山水畫圖中,意思都盧粉墨容。
今日忽登虛境望,步搖冠翠一千峰。
西岩
憑闌卻憶騎鯨客,把酒臨風手自招。
細雨聲中停去馬,夕陽影里亂鳴蜩。
題竹郎廟
竹郎廟前多古木,夕陽沉沉山更綠。
何處江村有笛聲,聲聲盡是迎郎曲。
賦凌云寺二首
聞說凌云寺里苔,風高日近絕纖埃。
橫云點染芙蓉壁,似待詩人寶月來。
聞說凌云寺里花,飛空繞磴逐江斜。
有時鎖得嫦娥鏡,鏤出瑤台五色霞。
海棠溪
春教風景駐仙霞,水面魚身總帶花。
人世不思靈卉異,競將紅纈染輕沙。
罰赴邊上韋相公二首
螢在荒蕪月在天,螢飛豈到月輪邊。
重光萬里應相照,目斷云霄信不傳。
按轡嶺頭寒復寒,微風細雨徹心肝。
但得放兒歸舍去,山水屏風永不看。
十離詩十首
犬離主
出入朱門四五年,為知人意得人憐。
近緣咬著親知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筆離手
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箋紙上撒花瓊。
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羲之手里擎。
馬離廄
雪耳紅毛淺碧蹄,追風曾到日東西。
為驚玉貌郎君墜,不得華軒更一嘶。
鸚鵡離籠
隴西獨自一孤身,飛去飛來上錦茵。
都緣出語無方便,不得籠中再喚人。
燕離巢
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
銜泥穢污珊瑚枕,不得梁間更壘巢。
珠離掌
皎潔圓明內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宮。
只緣一點玷相穢,不得終宵在掌中。
魚離池
跳躍深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綸鉤。
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鷹離(革冓)
爪利如鋒眼似鈴,平原捉兔稱高情。
無端竄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竹離亭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負秋霜。
為緣春筍鑽牆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鏡離台
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徘徊。
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台。
贈韋校書
芸香誤比荊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淡沲鮮風將綺思,飄花散蕊媚青天。
酬辛員外折花見遺
青鳥東飛正落梅,銜花滿口下瑤台。
一枝為授殷勤意,把向風前旋旋開。
酬郭簡州寄柑子
霜規不讓黃金色,圓質仍含御史香。
何處同聲情最異,臨川太守謝家郎。
和郭員外題萬里橋
萬里橋頭獨越吟,知憑文字寫愁心。
細侯風韻兼前事,不止為舟也作霖。
送鄭資州
雨暗眉山江水流,離人掩袂立高樓。
雙旌千騎駢東陌,獨有羅敷望上頭。
江亭餞別
綠沼紅泥物象幽,范汪兼倅李并州。
離亭急管四更後,不見車公心獨愁。
春郊游眺寄孫處士二首
低頭久立向薔薇,愛似零陵香惹衣。
何事碧雞孫處士,伯勞東去燕西飛。
今朝縱目玩芳菲,夾纈籠裙繡地衣。
滿袖滿頭兼手把,教人識是看花歸。
送姚員外
萬條江柳早秋枝,裊地翻風色未衰。
欲折爾來將贈別,莫教煙月兩鄉悲。
酬祝十三秀才
浩思藍山玉彩寒,冰囊敲碎楚金盤。
詩家利器馳聲久,何用春闈榜下看。
賊平后上高相公
驚看天地白荒荒,瞥見青山舊夕陽。
始信大威能照映,由來日月借生光。
續嘉陵驛詩獻武相國
蜀門西更上青天,強為公歌蜀國弦。
卓氏長卿稱士女,錦江玉壘獻山川。
上川主武元衡相國二首
落日重城夕霧收,玳筵雕俎荐諸侯。
因令朗月當庭燎,不使珠帘下玉鉤。
東閣移尊綺席陳,貂簪龍節更宜春。
軍城畫角三聲歇,云幕初垂紅燭新。
摩訶池贈蕭中丞
昔以多能佐碧油,今朝同泛舊仙舟。
淒涼逝水頹波遠,惟有碑泉咽不流。
鄉思
峨嵋山下水如油,憐我心同不繫舟。
何日片帆離錦浦,棹聲齊唱發中流。
送盧員外
玉壘山前風雪夜,錦官城外別離魂。
信陵公子如相問,長向夷門感舊恩。
斛石山曉望寄呂侍御
曦輪初轉照仙扃,旋擘煙嵐上(穴目)冥。
不得玄暉同指點,天涯蒼翠漫青青。
寄詞
菌閣芝樓杳靄中,霞開深見玉皇宮。
紫陽天上神仙客,稱在人間立世功。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別李郎中
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淒涼。
安仁縱有詩將賦,一半音詞雜悼亡。
贈遠二首
擾弱新蒲葉又齊,春深花發塞前溪。
知君未轉秦關騎,月照千門掩袖啼。
芙蓉新落蜀山秋,錦字開緘到是愁。
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
寄張元夫
前溪獨立後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上王尚書
碧玉雙幢白玉郎,初辭天帝下扶桑。
手持云篆題新榜,十萬人家春日長。
段相國游武擔寺病不能從題寄
消瘦翻堪見令公,落花無那恨東風。
儂心猶道青春在,羞看飛蓬石鏡中。
贈段校書
公子翩翩說校書,玉弓金勒紫綃裾。
玄成莫便驕名譽,文采風流定不知。
和李書記席上見贈
翩翩射策東堂秀,豈復相逢豁寸心。
借問風光為誰麗,萬條絲柳翠煙深。
送扶煉師
錦浦歸舟巫峽云,綠波迢遞雨紛紛。
山陰妙朮人傳久,也說將鵝與右軍。
酬文使君
延英曉拜漢恩新,五馬騰驤九陌塵。
今日謝庭飛白雪,巴歌不復舊陽春。
酬李校書
才游象外身雖遠,學茂區中事易聞。
自顧漳濱多病後,空瞻逸翮舞青云。
酬雍秀才貽巴峽圖
千疊云峰萬頃湖,白波分去繞荊吳。
感君識我枕流意,重示瞿塘峽口圖。
贈蘇十三中丞
洛陽陌上埋輪氣,欲逐秋空擊隼飛。
今日芝泥檢征詔,別須台外振霜威。
酬楊供奉法師見招
遠水長流潔復清,雪窗高臥與云平。
不嫌袁室無煙火,惟笑商山有姓名。
酬杜舍人
雙魚底事到儂家,扑手新詩片片霞。
唱到白蘋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
酬吳使君
支公別墅接花扃,買得前山總未經。
入戶剡溪云水滿,高齋咫尺躡青冥。
籌邊樓
平臨云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棠梨花和李太尉
吳鈞蕙圃移嘉木,正及東溪春雨時。
日晚鶯啼何所為,淺深紅膩壓繁枝。
和劉賓客玉蕣
瓊枝玓瓅露珊珊,欲折如披云彩寒。
閑拂朱房何所似,緣山偏映日輪殘。
江月樓
秋風仿佛吳江冷,鷗鷺參差夕陽影。
垂虹納納臥譙門,雉堞耽耽俯漁艇。
陽安小兒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
謁巫山廟
亂猿啼處訪高唐,
路入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
水聲猶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陽台下,
為雨為云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
春來空斗畫眉長。
寄舊詩與元微之
詩篇調態人皆有,
細膩風光我獨知。
月下詠花憐暗淡,
雨朝題柳為欹垂。
長教碧玉藏深處,
總向紅箋寫自隨。
老大不能收拾得,
與君開似好男兒。
------------------------------------------------
薛濤很傻很天真,風流才子元稹始亂終棄
2016-08-23 由 歷史的味道 發表于歷史
唐朝詩人成堆,可女詩人卻為數不多,光芒耀眼的女詩人更是屈指可數,而薛濤就是其中一位。
薛濤是唐代宗時期一官吏的女兒,生於大曆三年(768年)。薛濤年幼時,父親被任命為成都刺史,所以一家三口到了四川。不幸的是,大曆十一年(776年),其父在綿竹兵變中喪身。幾年後其母也積鬱成疾離開了人世,留下薛濤一人流落蜀中。因衣食無著,淪落為妓。不過,薛濤從事的是歌妓,並不賣身,算得上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薛濤成為名妓,是由於她廣有詩才。據說薛濤從小就顯示出過人天賦,八歲那年,其父曾以「詠梧桐」為題,吟了兩句詩:「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薛濤應聲即對:「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貞元元年(785年),名將韋皋出任劍南節度使,聽說薛濤詩才出眾,特地召她到帥府侍宴賦詩。宴席上,薛濤以庭前盛開的牡丹即興賦詩曰:「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閒共說相思。」在座無不擊掌稱讚,韋皋也是心悅誠服。薛濤遂成為韋皋軍府的營伎。後來韋皋準備奏請朝廷讓薛濤擔任校書郎官職,但因故作罷。
薛濤詩名傳開後,當時的達官貴人、社會名流爭相與之交往,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牛僧儒、張籍、劉禹錫、王建、杜牧、張祜等都與她有過唱和。由於「求見濤者甚眾」,一度導致最先推崇她的韋皋大人醋意大發,下令將她流放到松州邊地。不過,薛美眉後來用詩化解了韋大人心頭的的怒火。她在去松州的途中寫下了十首寓意深刻的離別詩,託人送給韋皋。這十首詩分別用犬、筆、馬、鸚鵡、燕、珠、魚、鷹、竹、鏡來比自己,而把韋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著的主、手、廄、籠、巢、掌、池、臂、亭、台。只因為犬咬親情客、筆鋒消磨盡、名駒驚玉郎、鸚鵡亂開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魚戲折芙蓉、鷹竄入青雲、竹筍鑽破牆、鏡面被塵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厭棄。韋大人被薛美眉這麼一捧,醋意立刻消了一大半。沒過多久,韋皋又讓她回到了成都。在薛濤的有生之年,劍南節度使一共換過十一位,每一位都對她十分青睞和敬重。元和三年(808年),劍南節度使武元衡正式奏請朝廷任命薛濤為校書郎。
才貌雙全的薛濤一生中最大的失敗是在40歲以後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那個人就是風流才子元稹。元稹這小子詩是寫得好,甚至與白居易齊名,但他的人品實在不敢讓人恭維。《西廂記》里的那個張生,據考證原型就是他。不過真實的結局與戲曲里的結局剛好相反,元稹中舉後並沒有與他的初戀情人崔鶯鶯終成眷屬,而是始亂終棄。而且,元稹始亂終棄還不止這一次。元和四年(809年),時任監察御史的元稹出差四川,在成都結識了已經41歲的薛濤。此時,元稹家中的老婆韋叢正臥病在床。然而,元稹卻在四川向比他大11歲的大姐姐薛濤發動了猛烈的愛情攻勢。薛濤自然逃不出元稹這種泡妞高手的魔掌,兩人很快就同居了。元稹的日子過得逍遙快活,哪裡還記得家中有個病重的老婆。韋叢臨死時,元稹都沒回去看過一眼
既然元稹有過兩次始亂終棄,也就不會在乎再多一次。所以,薛濤全身心投入的這場愛情註定是個悲劇。用目前正流行的「很傻很天真」這句話來形容,可謂恰如其分。幾個月後,元稹離開了四川,從此再也沒來找過她。剛開始,據說還有書信往來。慢慢地,書信也斷了。兩年後,元稹因與宦官仇士良發生衝突,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薛濤聞訊後千里迢迢追尋到江陵,才知道元稹已經另結新歡。「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薛濤詩中的那座叫人斷腸的望夫樓,終究化作了一簾幽夢。最可惡的是,元稹這個言而無信見異思遷的傢伙,當了婊子還想給自己立牌坊,竟然自吹自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大言不慚自己對愛情忠誠,存心想笑掉天下人的大牙。
薛濤回到成都浣花溪後,從此穿上道袍,深居簡出,潛心研製造紙技術。她採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製成深紅色的精美小彩箋,用來寫詩酬和,人稱「薛濤箋」。大和六年(832年),這位飽經滄桑閱盡炎涼的女詩人在浣花溪畔孤獨地老去。「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歲月馳流,只有這首《春望》依然承載著薛濤心頭的那份寂寞。
於薛濤與元稹的這場愛情,完全是元稹這個大色狼導演的一場騙局,可現在竟然有人稱之為「佳話」,實在讓人匪夷所思。(文/謝志東)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opb4qo.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