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匠師名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統匠師名冊


2018年05月29日 04:10 中國時報 李金生/金門報導
金門7大傳統聚落的紅磚古厝、宗祠群,在歲月的更迭下,已經一棟棟相繼斑駁傾圮。從事古蹟修復50年,第3屆金門文化獎得主之一的國寶級大匠師李清海,用大半輩子的時間搶救這些烙印歷史痕跡的老建築,並應邀開班授課,希望將源自泉州「原鄉」的專業工藝,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今年高齡78歲,被文化部列入「台閩匠師名冊」的李清海老師傅,在20歲那一年,開始跟隨村內「和尚師」學作土木,4年後「出師」,成為古寧頭傳統匠師群的一員。在做中學、學中做的學徒生活中,先後參與5間家廟和古厝建築的興建和修繕工程,期間用心學習魯班公七色曲尺法,在燕尾脊、馬背等傳統建築樣式以及清水磚、古灰窗和砌石腳等,都打下深厚基礎。
他在30歲就開起營造廠,40歲取得可競標1億元以上大型工程的甲級營造廠執照,陸續主持和參與山后民俗文化村、國定古蹟瓊林宗祠群、朱子祠和燕南書院等建築或修復工程。
在文化部和金門縣文化局的邀請之下,他應聘擔任中國科技大學的「金門地區傳統建築修復技術傳承講習班(土木)高級班」特約講座,也出任文化部、金門國家公園的古蹟審查委員,參與台南、金門等縣市的古蹟審查作業,提供實務建議和指導。
幾年來,李清海先後傳授中科大2期24人有關屋頂、基礎和砌牆領域的工法,並在遵循古禮的拜師儀式下,收下以金門高職、金門大學和民間人士為主的學徒20人,台金兩地桃李朵朵開,讓老師傅十分開心。
另外,從小在旁耳濡目染長大的兒子李榮利、李榮興,也學得一手好技藝,如今已是金門獨當一面,帶領20多人工班的師傅外,連孫兒輩新生代也有人投入學習,克紹箕裘後繼有人,讓金門傳統建築獲得妥善維護,不至於傾倒在土石塵埃裡,獲得可期待的新血輪。
(中國時報)


國定古蹟監察院白蟻防治計畫相關工程工作報告書 - 王惠君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rLfGuS
-----------------------------------------------
金門文化獎5人獲殊榮 縣長:金門的寶
記者:陳冠霖 / 縣府報導
第3屆「金門文化獎」,縣長陳福海與5位得獎人合影。(陳冠霖攝)第3屆「金門文化獎」今(107)年共遴選出5位得獎人,昨(4)日晚間由縣長陳福海親自頒獎,縣長讚許他們都是「金門的寶」,長期對金門文化有貢獻,金門因為有這些文化人而更加豐富。
文化局昨晚在金湖飯店舉辦第3屆「金門文化獎」頒獎典禮,邀請5位得獎人和親友陸續上台,由縣長陳福海、文化局長呂坤和親自頒獎,並一同合影留念。
第3屆「金門文化獎」5位得獎者包括:
翁文標,89歲,頂堡人。隨父翁享杭學習糊紙技藝。從事糊紙30餘年。曾榮獲金門縣花燈比賽總冠軍。作品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張奇才,81歲,沙美人。金門書法學會創會理事長、中國書法學會顧問。致力從事兩岸文化交流。策辦及應邀展覽交流達300餘次,並曾與子女舉辦多次父子聯展。推廣書法入家庭,曾獲列文建會「資深文化人」。
李清海,77歲,古寧頭人。20歲起從事傳統土木建築,是地區重要匠師,並列於台閩地區傳統工匠名冊。幾十年來從事地區古蹟維修工程,對傳統技術之傳承貢獻很大。曾參與山后民俗文化村、瓊林蔡氏祠堂、朱子祠、燕南書院等興建或修復工程。近年也應邀至中國科技大學傳授傳統建築修復課程。
蔡甲庚,85歲,金寧鄉安美村西堡人。早年師從許師舜學習傀儡戲,從事廟會科儀與傀儡戲演出活動將近70年。創新傀儡戲劇目「風獅爺傳奇」,深耕校園薪傳。其子蔡遠進傳承衣缽,長年在金門和台灣及北京、天津等地巡迴演出,將傳統傀儡戲發揚光大。
李換生,82歲,金寧鄉古寧頭北山村人。18歲開始向溫州師傅林春司拜師學藝習雕刻,執業逾半世紀。早期製作眠床、鏡台、神輦、佛龕、神主牌長案桌及匾額為主。晚期則以宮廟、宗祠修復木雕為主。曾參與沙美萬安堂、古寧頭雙鯉古地關帝廟、南山李氏家廟、小金門后頭天后宮、青岐洪氏家廟等木雕修復。
縣長陳福海特別恭喜5位得獎人,他們都是「金門的寶」,長期對金門文化有貢獻,金門因為有這些文化人而更加豐富,陳福海覺得很感動。陳福海說,執政3年以來,辦了3屆的「金門文化獎」,已經陸續表揚11位對金門文化有重大貢獻者;陳福海強調,金門「文化立縣」,金門要發展,文化傳承很重要,縣府也會致力於讓這些文化深耕、一代傳一代。
文化局表示,「金門文化獎」以金門籍、年滿70歲以上,長期從事文化藝術活動,有傑出事蹟且對家鄉有貢獻者為獎勵對象。得獎者頒給文化獎章、證書及獎金。今年第3屆文化獎共收到向金門縣文化局自薦或他薦者11位,文化局聘請包括高師大校長吳連賞、前科技部政次陳德新、旅台金門同鄉會總會長李台山,以及鄉賢蔡是民、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吳鼎仁、上屆文化獎得主陳長慶等社會公正人士組成甄選小組,辦理受獎人之遴選及評議工作。包括文化局長呂坤和在內等7位評審,針對11位候選人的學經歷、專業、傳承及對地區文化貢獻等,綜合考量評比,最後遴選出5名,由召集人吳連賞宣布得獎人名單。
文化局長呂坤和表示,金門一再強調「文化立縣」,有1700多年的歷史,不僅古蹟多,傳統建築多,更有深遠的文化精髓,需要我們大家去重視,設立文化獎的目的就是要表揚這些長期對金門文化有貢獻的傑出文化人,喚起大家對他們的尊重,也是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呂坤和說,他上任後就有意針對地區長年推動文化維護及發揚工作的文化人給予表揚,第1屆「金門文化獎」單獨頒給版畫大師李錫奇,以表揚李大師「遊藝一甲子,揮灑六十年,堪稱藝壇翹楚,金門之光」。去年第2屆決定擴大公開甄選,並選出南管藝師洪天映、石刻張再興、土木作脊莊西勢、大木技藝翁水千及島鄉文學作家陳長慶等5位。
---------------------------
金門7大傳統聚落的紅磚古厝、宗祠群,在歲月的更迭下,已一棟棟相繼斑駁傾圮。從事古蹟修復50年,第3屆金門文化獎得主之一的國寶級大匠師李清海,用大半輩子的時間搶救這些烙印歷史痕跡的老建築,並應邀開班授課,希望將源自泉州「原鄉」的專業工藝,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今年高齡78歲,被文化部列入「台閩匠師名冊」的李清海老師傅,在20歲那一年,開始跟隨村內「和尚師」學作土木,4年後「出師」成為古寧頭傳統匠師群的一員。在做中學、學中做的學徒生活中,先後參與5間家廟和古厝建築的興建和修繕工程,期間用心學習魯班公七色曲尺法,在燕尾脊、馬背等傳統建築樣式以及清水磚、古灰窗和砌石腳等,都打下深厚基礎。
他在30歲就開起營造廠,40歲取得可競標1億元以上大型工程的甲級營造廠執照,陸續主持和參與山后民俗文化村、國定古蹟瓊林宗祠群、朱子祠和燕南書院等建築或修復工程。
在文化部和金門縣文化局的邀請下,他應聘擔任中國科技大學的「金門地區傳統建築修復技術傳承講習班(土木)高級班」特約講座,也出任文化部、金門國家公園的古蹟審查委員,參與台南、金門等縣市的古蹟審查作業,提供實務建議和指導。
幾年來,他先後傳授中科大2期24人有關屋頂、基礎和砌牆領域的工法,並在遵循古禮的拜師儀式下,收下以金門高職、金門大學和民間人士為主的學徒20人,台金兩地桃李朵朵開,讓老師傅十分開心。
另外,從小在旁耳濡目染長大的兒子李榮利、李榮興,也學得一手好技藝,如今已是金門獨當一面,帶領20多人工班的師傅外,連孫兒輩新生代也有人投入學習,克紹箕裘後繼有人,讓金門傳統建築獲得妥善維護,不至於傾倒在土石塵埃裡,獲得可期待的新血輪。
在50年的新建和修復工作中,李清海老師傅一直很重視「珍惜」2字,在拆除修復古厝或古蹟時,總是對老原件特別是精緻木雕,細心分門別類收集,藉以揣摩先輩匠師「手路」技法,再傳承給新一代參考運用。
中國時報【李金生╱金門報導】
金門7大傳統聚落的紅磚古厝、宗祠群,在歲月的更迭下,已經一棟棟相繼斑駁傾圮。從事古蹟修復50年,第3屆金門文化獎得主之一的國寶級大匠師李清海,用大半輩子的時間搶救這些烙印歷史痕跡的老建築,並應邀開班授課,希望將源自泉州「原鄉」的專業工藝,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今年高齡78歲,被文化部列入「台閩匠師名冊」的李清海老師傅,在20歲那一年,開始跟隨村內「和尚師」學作土木,4年後「出師」,成為古寧頭傳統匠師群的一員。在做中學、學中做的學徒生活中,先後參與5間家廟和古厝建築的興建和修繕工程,期間用心學習魯班公七色曲尺法,在燕尾脊、馬背等傳統建築樣式以及清水磚、古灰窗和砌石腳等,都打下深厚基礎。
他在30歲就開起營造廠,40歲取得可競標1億元以上大型工程的甲級營造廠執照,陸續主持和參與山后民俗文化村、國定古蹟瓊林宗祠群、朱子祠和燕南書院等建築或修復工程。
在文化部和金門縣文化局的邀請之下,他應聘擔任中國科技大學的「金門地區傳統建築修復技術傳承講習班(土木)高級班」特約講座,也出任文化部、金門國家公園的古蹟審查委員,參與台南、金門等縣市的古蹟審查作業,提供實務建議和指導。
幾年來,李清海先後傳授中科大2期24人有關屋頂、基礎和砌牆領域的工法,並在遵循古禮的拜師儀式下,收下以金門高職、金門大學和民間人士為主的學徒20人,台金兩地桃李朵朵開,讓老師傅十分開心。
另外,從小在旁耳濡目染長大的兒子李榮利、李榮興,也學得一手好技藝,如今已是金門獨當一面,帶領20多人工班的師傅外,連孫兒輩新生代也有人投入學習,克紹箕裘後繼有人,讓金門傳統建築獲得妥善維護,不至於傾倒在土石塵埃裡,獲得可期待的新血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