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所以在“杯酒釋兵權”之後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主要是為了糾正唐中期以來藩鎮割據和武將專權帶來的危害,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重文抑武或重文輕武是宋朝建立後的國策,由於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權建立了宋朝,且當時五代時期下屬推翻上司奪權稱帝的現象相當普遍,所以對武將非常不放心,採用杯酒釋兵權的方式,用豐厚的待遇以解除他們對中央皇權的潛在威脅。
宋朝重文輕武,重內輕外。所以,今天看宋朝歷史,就會覺得奇怪。宋朝文化興盛,經濟繁榮,軍事上卻軟弱至極,不堪一擊。後人看前朝歷史,正如事後諸葛亮,挑起來錯誤百出。可實際上,宋王朝這種積貧積弱的局面卻是宋王朝的統治者吸取前代教訓,千方百計方才達到的長治久安的理想狀態。封建時代的皇帝不擔心軍隊實力不夠強大,而是怕它太強大,以至於自己無法控制,威脅自己的寶座。只要有一支軍隊,足以鎮壓地方小規模的叛亂,就可以使皇帝安心了。正是這種思想,導致了宋朝強幹弱枝的禁軍、廂軍制度。
-------------------------------------------------------
怎麼才能治理好國家呢,只靠自己當然是不夠的,必須依靠文臣。所以登基伊始,面對那麼多前朝遺臣,他躬身承諾,與士大夫共治江山。他當然清楚,治理國家絕不是武夫們可以為得了的,必須依靠文人。誰都知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他們只有一張嘴,手中無兵,是殺不了人的,使用他們再安全不過了。而他們大都熟讀詩書,胸懷滿腔報國之志,總想染指政治,借助朝廷這塊巨無霸大平台,來施展參政本領,獲得更高的權力和名望,光宗耀祖,青史留名。重用他們,就會釋放他們積壓很久的治國、平天下之志,他們的積極性就會將天捅破,你坐一邊樂享其成,何樂而不為呢。
北宋的國策為何右文抑武
這就等於給文人們臉了。他們在測試出皇帝對他們的底線後,很是受用,很是賣力,也很是囂張。委屈了少數武將,但贏得了舉國的文臣和百姓擁護,能夠在安定的環境下,專心治理國家,還是十分值得的。
這個國策的製定,對北宋及周邊都產生很大的影響。
宋太祖,以及後來的宋太宗,從國際間實際情況出發,主張虛外重內,不再主動地頻繁地大規模地發動對外戰爭,與遼國保持了較長時期的和平共處,為國內恢復經濟,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是為虛外。
北宋的國策為何右文抑武
重內,主要體現在抑武右文。由於抑武,國內沒有發生過異姓奪權事件,也就不見血光和動亂。由於重文,歷代君王奉行太祖遺訓,對文人,包括諫官寬厚仁愛,放手使用,使文官的地位得到尊重和提升,他們成了有宋一朝的寵兒,參政議政,獻計獻策,大展身手,文人出彩的時代正式開啟,文人,以及諫官們的美好時光正式到來了。由於土壤良好,氣候適宜,有宋一代,特別是北宋時期,成批量地湧現出那麼多星光燦爛的大文人,而他們留給宋代的政績,以及對後世政治、經濟、文化等全方位的影響萬古流芳,供後人頂禮膜拜。也正是因為有宋一代產生過這樣光耀千秋,星光閃爍的文人集團,才可能堂而皇之地與漢唐並駕齊驅,毫不遜色。這一切都跟開國皇帝宋太祖審時度勢制定出的基本國策密不可分。它直接給國家帶來了穩定和長治久安,讓人民休息養生,安居樂業。文臣盡忠,竭心盡力,國力隨之增強。最終全面體現出了“右文抑武”基本國策的價值。


《論語》共讀,盡善盡美

2017/08/14 來源:論語彙
【共讀內容】
3.25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導讀學者】
於閩梅: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 教授
孫福萬:國家開放大學 教授
溫海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 教授
【共讀筆記】 (來源:論語彙)
溫海明:
韶是大舜時的樂曲名。孔子說,聽他的歌曲,美極了,好極了
崔聖:
據說是樂正後夔與舜所作
溫海明:
美是音調優美動聽,或者舞的陣容等等,主要指歌舞之美
善是樂舞當中蘊含著深意,能夠有感化人的效果,或者樂舞表達出人物和成就的狀態。
於閩梅:
樂教的最好標準是:美且善。
溫海明:
武是周武時的樂曲,歌詠周武王安定天下。可惜這兩首古典樂曲都失傳了
崔聖:
很可惜!
溫海明:
@於閩梅 北京 大舜時期的韶樂能夠又美又善是因為大舜做天子是堯禪讓給他的,他那時的歌曲裡面一派文治的情調,充滿著德治和教化。實在令孔子嚮往。
於閩梅:
是的。但武王以征伐得天下,故其樂美而不善
崔聖:
有殺伐之音
溫海明:
周武王通過武力推翻商紂王奪取天下,反映在歌曲裡面,既有文治的情調,同時又有武功的味道。用武力取得天下,雖然音樂還是挺美的,但孔子覺得實在不是最理想,最善良的狀態。
從樂教的角度說,韶樂音調優美,而且能夠陶冶人的性情,引導人們變得更加善良,而武樂音調雖然優美,但在陶冶人的性情方,引導人們變成善良的人方面,相比就要差一些。
孔子專門講這樣的話,其目的還是要說明,樂教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教化百姓,引導人變成善良的人
孫福萬:
《朱注》:「《韶》,舜樂。《武》,武王樂。美者,聲容之盛;善者,美之實也。舜紹堯致治,武王伐紂教民,其功一也,故其樂皆盡美。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遜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誅而得天下:故其實有不同者。」
李偉東:
請教:善與美的根本區別在哪裡?
孫福萬:
【論語易解】
此章孔子對《韶》《武》兩種樂舞的評價,實際上就是對舜和周武王的評價,可見在孔子那裡是沒有純粹的音樂的,音樂總是和政教、德教以及社會風氣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蓋孔子認為,舜之天下受禪於堯,其樂必和平中正,故謂之「盡善盡美」;而周武王之天下是由伐紂而得,雖亦為正義之戰,其樂或含有殺伐之聲,故謂之「盡美未盡善」。當然,美、善一致,應該是孔子樂教的最高理想。《論語》7.14 記有孔子「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足見孔子對「盡善盡美」之《韶》樂的欣賞程度!
按照朱子的解釋:「美者,聲容之盛;善者,美之實也。」而楊伯峻則說:『美』可能指聲音言,『善』可能指內容言。」實則兩說皆以「美」為形式,以「善」為內容。《周易》古經雖然沒有直接談到「美」字,但坤卦六三爻辭有「含章」二字,《坤文言》明確將「章」讀為「美」;它說:「陰雖有美,含之。」陳夢雷解釋說:「三以陰居陽,雖有美而含之,非其才有所不足,分有所不敢也。」「蓋以地承天,即以妻承夫,以臣從君之道也。」按照這種觀點,周武王作為商紂的臣子,其雖有「美」亦應「含之」;此「美」既然張揚出來,或有迫不得已之苦衷,所謂「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卦《彖傳》),則其「未盡善」亦必矣!
溫海明:
@孫福萬 [強]本章強調善也說明,導人向善是孔子樂教的根本目的。音樂的形式美和人對音樂美感的享受,都是不難達到的,但在達到美的狀態之後,音樂還能夠傳達出對人性情的陶冶,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於閩梅:
美也是很難達到的,但善更難。
溫海明:
樂教的目的在於移風易俗,而且音樂被認為是移風易俗最有效的手段。又美又善的音樂是天籟之音,把天地自然之善傳遞到人間@於閩梅 北京
崔聖:
孔子重視樂,也有和禮之功用。
溫海明:
有一種說法認為,舜在位39年,他的善能夠發揮到極致,而武王伐紂之後僅在位六年,還沒有很好治禮作樂就離開了,他的善沒有能夠徹底表現出來。這是從文治武功的現實狀態來說的。
崔聖:
樂與禮共同達到階層間之和諧。
於閩梅:
一個人拿著把刀歌舞,無論跳得唱得多麼美,都是不善的[偷笑]
崔聖:
但可鼓舞士氣!
溫海明:
@崔聖 各國國歌都多殺伐之氣,不善居多[呲牙]
崔聖:
孔子的先祖正考夫作《商頌》,孔子對於音樂又這麼喜愛執著,恐怕有遺傳基因的作用吧?
溫海明:
@崔聖 帝王和國家的音樂的風格跟取得權力的手段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取得權力的手段是和平的,那麼音樂也充滿著和平之氣,如果取得權力的手段是靠武力,那麼音樂也就充滿了殺伐之氣。孔子在本章所提到的邏輯應該來說是很有道理,靠得住的。
崔聖:
@溫海明 黃帝造咸池,堯造大章,禹造大夏,應該都含有此意義。
從內憂外患中掙脫出來的奴隸們的精神狀態。
劉國慶:
謝謝各位老師導讀![玫瑰][玫瑰]我@溫海明 @於閩梅  我說幾句自己的看法,請老師們指正@崔聖
在論語的大多數語境下,善和美的意義並沒有嚴格的區分,都是好的意思,比如,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但在這段話中,善和美,卻是相對而言。孔子賦予美、善不同的涵義,可能美更多指感官相關的感覺「聲容之盛」,善指更全面的評價。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孔子認為《韶》盡善盡美,而《武》還不算盡善盡美,與季札評價《象簫》、《南龠》時說「盡美矣,猶有憾焉」是一樣的意思。
問題是,孔子認為《武》「未盡善也」,究竟什麼地方還不完美呢?孔子沒有說,後世見仁見智,約略有三種意見:
第一種認為武王的行為沒有任何問題,不過死的有點早,天下還沒太平就死了,把平定天下的事情留給了周公,所以不夠完美。
御覽五百六十四引鄭玄論語註:「美武王以此功定天下,未盡善,謂未致太平也」。
顧炎武《日知錄》:「大武之樂雖作於周公,而未至於事變風移之日、聖人之時也」。
都是這種看法。
第二種看法,認為武王以征伐取天下,而不是由殷禪讓而來,證明德行不夠,因而「未盡善」。
最早持這種看法的是孔安國。他說「韶,舜樂名也。謂以聖德受禪,故曰盡善也。武,武王樂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曰未盡善也。」
這種看法,也是朱熹的看法。朱熹說:「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伐而得天下,故其實有不同者」
第三種看法,是武王「以臣伐君」,是違背了君臣義理,因而未能盡善。
皇侃《論語註疏》說:」天下萬物樂舜繼堯, 而舜從民受禪,是會合當時之心,故曰盡美也。禪讓而代,於事理無惡,故曰盡善也。天下樂武王從民伐紂,是會合當時之心,故曰盡美也 。而以臣伐君,於事理不善,故曰未盡善也。
第一種看法,其實也是孟子的看法,但應該不是孔子的看法。孟子稱「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都是對武王伐紂的讚許。
但孔子卻說「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其實就是在借文王貶武王
第二種看法,也不是孔子的看法。孔子並不反對武力。且不說隳三都需要用武力,冉有、宰予就是靠戰功,贏得季氏器重,才爭取季氏把孔子迎接回魯國的,子路力戰而死,也都說明孔子並不是和平主義者。
從論語其他篇章推斷,孔子的看法是第三種。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論語·季氏》:"孔子曰:'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武王伐紂,當時武王就是諸侯,伐紂就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是天下無道的表現。
發言完畢,請各位老師斧正
於閩梅:
孔子責備子路鼓瑟並要把他趕走那一節,說明第二點也有其道理
劉國慶:
從對武王伐紂這個行為的評價上,我們看到儒家從孔子到孟子之間,發生了從禮本到民本的革命。孔子以「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作為「禮」的根本原則之一,而孟子以「義」補充了禮以民心代替了天心,從另一個角度看,革命成了「禮」的一部分,「湯武革命,順天應人」。所謂「孔曰求仁,孟曰取義」就是對孔孟重要差異的描述。從孟子以後,武王伐紂一直被認為是行天道的正面形象,而不是以下犯上的造反形象。
但,奇怪的是,很少有人覺察到這個革命,我們一直說「孔孟之道」,以為孟子的思想是孔子的正常發展,孟子是孔子的自然繼承人,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因大約是我們很少見到孟子正面反對孔子的看法的。在孔子沒有說過的地方,孟子說孟子的。比如讚揚武王「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在孔子說過的地方,孟子就不說了。比如在評價《武》的時候,孔子已經說過「未盡善也」,孟子就不說話了。所以王夫之批評孟子不談論音樂,沒有發揚儒門以樂教培養君子的傳統,我卻在想,會不會孟子有孟子的難處呢?
我在想,如果孟子不是為尊者諱,迴避問題,而是正面把問題談清,採用亞里士多德的態度「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態度,在追求「美、善」的時候,立足於「真」,是否能讓儒門的君子人格更正直豐滿?是否更有利我華夏文明?
於閩梅:
關於第三點,說武王之樂是諸侯出,也有問題。樂成時武王已是天子,這是孔子追溯武王的起源之不善(武力伐紂,以暴抗暴問題)
所以武樂已經是天子之樂
劉國慶:
不是武王之樂是諸侯出。而是指武王伐紂,是以諸侯征伐天子。@於閩梅
張弛弘弢:
韶 —— 美善禪讓(言必堯舜)
武 —— 微革乏善(力讚伯叔)

言必堯舜力讚伯叔--叔齊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8fVqP7

叔齊(生卒年不詳),商末孤竹國(今河北盧龍西)君第三子,名致。孤竹君立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於伯夷。伯夷不受,兄弟相偕去週,投奔西伯(即周文王)。西伯死後,武王東進伐紂,他和伯夷叩馬而諫,以為父喪而用兵,是不孝不仁,周武王大怒要殺死他與伯夷,被姜太公以義人之名制止,並命人攙扶他們離開。武王滅商後,他們逃到首陽山(今唐山市灤縣),不食週粟,飢餓而死。歷史人物:伯夷叔齊 | 大紀元 - https://goo.gl/nbDzho

叔齊:姓墨胎氏,名致,字公達,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第三子,死後諡“齊”,故後人稱之為“叔齊”。起初,孤竹君欲以叔齊為繼承人,及孤竹君卒,叔齊讓位於長兄伯夷伯夷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GcSd6e

吳小萌:
我繼續自言自語我眼中的《論語》…
在音樂和弦中,純四度、純五度,是最和諧的一類。但是,兩個音有差別,比如,一個是「多」,一個是「梭」或是「發」。這個,類比孔子模式的善或仁。孔子所謂的盡善盡美,不是現代人以為的「狼不吃羊」。
大三度和小三度和弦,一般很美,但或有激揚,或有哀怨。比如大調和小調的女性哀婉民歌。與善有些距離,但不影響美。
二度音程和七度音程(也是二度),緊張、不安…不和諧,也不美,然而,同樣真實。
聯想到「詩三百,思無邪」,無邪就是真!然而,真裡面,有哀怨、有感慨,不一定美,也不一定善!
前述說過,周文武王和周公,在孔子模式中,都不是總體上的仁者,就是因為,政治的善,最重要的是「讓」和「克制」、不「僣越」
——<參考資料>——
資料編纂:【論語滙】志願者
3.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楊伯峻譯文】孔子論到韶,說:「美極了,而且好極了。」論到武,說:「美極了,卻還不夠好。」
【注釋】韶——舜時的樂曲名。o美、善——「美」可能指聲音言,「善」可能指內容言。舜的天子之位是由堯「禪讓」而來,故孔子認為「盡善」。周武王的天子之位是由討伐商紂而來,儘管是正義戰,依孔子意,卻認為「未盡善」。o武——周武王時樂曲名。
【論語正義】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孔曰:「《韶》,舜樂名,謂以聖德受禪,故盡善。」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孔曰:「《武》,武王樂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盡善。」
o正義曰:《樂記》:「韶,繼也。」註:「韶之言紹也。言舜能繼紹堯之德。」又作「磬」,見《周官大司樂》。又作「招」,見《墨子三辨》、《伏生書傳》、《史記舜記》、《漢書禮樂記》。鄭此注云:「韶,舜樂也。美舜自以德禪於堯,又盡善,謂太平也。《武》,周武王樂。美武王以此定功天下,未盡善,謂未致太平也。」案:《漢書董仲舒傳》:「對策曰:堯在位七十載,逎遜於位,以禪虞舜。舜因堯之輔佐,繼其統業,是以垂拱無爲而天下治。孔子曰:『《韶》,盡美矣,又盡善矣。』此之謂也。」仲舒此言,即鄭君義。
《左襄二十九年傳》:「季札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怨。』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若有他樂,吾弗敢請已。』」此正《武》樂不及《韶》之證。
蓋舜德既盛,又躬致太平,非武所及,故《韶》樂獨盡美盡善。若文王未洽於天下,則猶有憾,亦與《武》樂未盡善同也。《樂記》:「干戚之舞,非備樂也。」注云:「樂以文德爲備,若咸池者。」下引此文云云。疏云:「舜以文德爲備,故云『《韶》盡美矣』,謂樂音美也。『又盡善也』,謂文德具也。虞舜之時,雜舞干羽於兩階,而文多於武也。『謂《武》盡美矣』者,《大武》之樂,其體美矣。『未盡善』者,文德猶少,未致天平。」 此疏申鄭義,得之。《史記封禪書》言「武王天下未寧而崩」,其時殷之頑民迪屢不靜,餘風未殄,則是未致太平也。焦氏循《論語補疏》:「武王未授命,未及制禮作樂,以致太平,不能不有待於後人,故云『未盡善』。善,德之建也。周公成文武之德,即成此未盡善之德也。孔說較量於受禪征伐,非是。」案:《春秋繁露楚莊王篇》:「文王之時,民樂其興師征伐也,故《武》。武者,伐也。是故舜作《韶》而禹作《夏》,湯作《頀》而文王作《武》。四樂殊名,則各順其民始樂於己也。」又云:「紂爲無道,諸侯大亂,民樂文王之怒而詠歌之也。周人德已洽天下,反本以爲樂,謂之大武,言民所始樂者武也雲爾。」《白虎通禮樂篇》:「周樂曰《大武》、《象》,周公之樂曰《酌》,合曰《大武》。天下始樂周之徵伐行武,故詩人歌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天下樂文王之怒,以定天下,故樂其武也。」然則《武》兼文武。《左傳》言「見《象箾》、《南籥》」,則文樂不名《武》也。文樂名《武》,當出周公所稱,其實亦因武王樂得名,故《左傳》以《大武》爲武王樂。
o註:「以征伐取天下,故未盡善。」
o正義曰:顔師古《董仲舒傳》註:「以其用兵伐紂,故有慙德,未盡善也。」即此注義。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o正義曰:邢疏云:「此章總言禮意。」案:「居上」者,言有位者居民上,禮樂所自出也。「爲禮」、「臨喪」,並指居上者言之。「寬」者,《書臯陶謨》「寬而栗」,鄭注謂「度量寬宏。」夫子言『寬則得衆』,其答於子張問仁,告之以寬,是寬爲仁德。《詩》:「昊天有成命。」《箋》:「寬仁所以止苛刻也。」《春秋繁露仁義微篇》:「君子攻其惡,不攻人之惡,非仁之寬與?自攻其惡,非義之全與?引之謂仁造人,義造我。是故以自治之節治人,是居上不寬也。以治人之度自治,是爲禮不敬也。爲禮不敬則傷行,而民弗尊;居上不寬則傷厚,而民弗親。」此先漢遺義,以「寬」爲仁德,「敬」爲義德也。「禮」謂凡賓祭、鄉射諸禮也。「臨喪」謂臨視他人之喪。《曲禮》云:「臨喪不笑。」又云:「臨喪則必有哀色。」或謂「臨」者哭臨。「臨」讀去聲。《周官鬯人》「凡王吊臨」,《左傳》雲「臨於周崩」,亦通。「觀」者,觀禮也。禮無足觀,斯懈於位,而民不可得而治也。
【論語註疏】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孔曰:「《韶》,舜樂名,謂以聖德受禪,故盡善。」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孔曰:「《武》,武王樂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盡善。」
【疏】「子謂」至「善也」。[表情]正義曰:此章論《韶》、《武》之樂。「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者,《韶》,舜樂名。韶,紹也,德能紹堯,故樂名《韶》。言《韶》樂其聲及舞極盡其美,揖讓受禪,其聖德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者,《武》,周武王樂,以武得民心,故名樂曰《武》。言《武》樂音曲及舞容則盡極美矣,然以征伐取天下,不若揖讓而得,故其德未盡善也。[表情]注「孔曰」至「盡善」。[表情]正義曰:雲「《韶》,舜樂名」者,《樂記》云:「《韶》,繼也。」注云:「韶,紹也,言舜之道德繼紹於堯也。」《元命包》曰:「舜之時,民樂紹堯業。」其《書·益稷》云:「《蕭韶》九成,鳳皇來儀。」是《韶》為舜樂名也。雲「謂以聖德受禪,故盡善」者,《書序》云:「昔在帝堯,聦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於位,讓於虞舜。」孔安國云:「若使攝,遂禪之。」禪即讓也。是以聖德受禪也。[表情]注「孔曰」至「未盡善」。[表情]正義曰:雲「《武》,武王樂也」者,《禮器》云:「樂也者,樂其所自成。」注云:「作樂者,緣民所樂於已之功。」然則以武王用武除暴,為天下所樂,故謂其樂為《武》樂。《武》樂為一代大事,故歷代皆稱「大」也。雲「以征伐取天下,故未盡善」者,以臣代君,雖曰應天順人,不若揖讓而受,故未盡善也。
【論語集注】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韶,舜樂。武,武王樂。美者,聲容之盛。善者,美之實也。舜紹堯致治,武王伐紂救民,其功一也,故其樂皆盡美。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遜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誅而得天下,故其實有不同者。程子曰:「成湯放桀,惟有慚德,武王亦然,故未盡善。堯、舜、湯、武,其揆一也。征伐非其所欲,所遇之時然爾。」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kEjj60M.html
------------------------------------------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個千古騙局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語,在國學興盛的今天幾成口語,引用者多半不會對它的真實性表示懷疑。然而,幾十年前,文史大家洪業先生就撰文稱“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語是“撒謊的故事”。近日,本刊收到北京大學歷史系蔣非非新作,認為“半部《論語》”之說是圍繞有宋一代政治派別及儒學發展中新學與道學的鬥爭、由程朱學派信徒故意編造的一句謊言,其長期廣泛流傳的學術政治背景則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從漢唐經學一變為宋明理學以及元明清三代科舉考試制度的變化等因素所致。蔣文所論言之成理,今刊於此,以饗讀者。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語流傳甚久,相傳出於北宋宰相趙普,《辭源》(商務印書館1979年)引用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解釋“半部《論語》” ,稱“典出於此”。《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趙普”條稱:“他少時為吏,讀書不多,相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近年來,隨著“國學”熱的不斷升溫,“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語經常出現在各類文章著作中,顯然各位引用者並未註意到,早在1970年,文史大家洪業先生就已撰寫長文詳加考證,指出“半部《論語》”只是傳說,不可置信(《半部論語治天下辯》,載台灣《清華學報》1970年第8卷,又見《洪業論學集》,中華書局1981年)。惜洪業先生並未分析謬傳產生及傳言在後世廣為傳播的原由,使此論題仍留有不少值得探究的餘地。
一、趙普其人及其與宋太祖、太宗的關係
趙普(公元922―992年),五代後周至北宋時人,參與策劃宋太祖、太宗兄弟建立宋朝的陳橋兵變,太祖在位時任過十年宰相。他建議太祖逐步削奪地方將領的財權、兵權選拔各地精兵到中央作禁軍以削弱藩鎮武力;實行更戍法,軍隊經常變換駐地,使兵卒和將領互不認識;“杯酒釋兵權”,解除石守信等大將兵權,防止他們率軍謀反。史稱趙普“少習吏事、寡學術”,但太祖稱其為“書生”,趙普也自稱“書生”。此處之“書​​”應是指戰國以來慣稱的政府行政文書,後周時趙普曾“掌書記”,負責官府行政文書,“書生”即是對抄寫行政文書之人的稱謂,唐人有稱專事抄佛經者為“書生”之例。宋太祖於乾德三年(965年)滅蜀後見蜀宮女持有乾德四年鑄造的銅鏡,問身邊大臣何故,無人知曉究竟,叫來學士竇儀,才知蜀王衍曾用乾德年號,太祖遂有“宰相須用讀書人”之語。當時趙普恰在朝為相,可見太祖並不將他看作讀書人,否則不應出此言。至太祖晚年,趙普因挑撥趙匡胤兄弟關係、違法經商牟利、包庇犯法屬下等劣跡被罷相職,離開京城。太宗時,趙普又兩度短暫入朝為相,一手策劃了除掉太宗弟秦王廷美和政敵盧多遜的大獄,迫死多人。992年去世前封魏國公,真宗時封韓王。
朱熹(1200年卒)撰《五朝名臣言行錄》以趙普居首,李燾(1184年卒)《續資治通鑑長編》亦詳載趙普言行,二書均無趙普“半部《論語》”或讀《論語》的記載。據洪業先生考證,目前可知最早記載趙普“半部《論語》”事蹟的書籍是南宋李衡弟子龔昱1178年所編《樂庵語錄》,該書《附錄》提到李先生對弟子說:
太宗欲相趙普,或譖之曰:普山東學究,惟能讀《論語》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實不知書,但能讀《論語》,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輔陛
下。太宗釋然,卒相之。《辭源》引作出處的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編成於1252年,記載內容基本相同,只在“輔陛下”後多出“致太平”三字,年代則較《樂庵語錄》晚了74年,書中記載的趙普回答是“定天下”、“致太平”各用半部,不是僅用半部,後人截取半段略成熟語“半部《論語》治天下” ,已不是宋人記載原貌。
趙匡胤兄弟雖是武將出身,但絕非目不識丁的草莽。宋初沿用唐制以科舉取士,考試內容包括儒家《九經》及史書詩賦法律等,宋太祖曾親自出題,開此後殿試先例;又致力徵求散亡書籍,擴大皇家藏書。太祖曾說“欲武臣盡令讀書”,也經常勸趙普讀書。若論統治國家的儒學知識水平,“書生”趙普在太祖面前無任何優勢可言,而且他為太祖謀劃的計策都是法家申不害、商鞅以法術勢駕馭臣下一類,無關儒家“君君臣臣”的統治理念
內容摘要: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語,在國學興盛的今天幾成口語,引用者多半不會對它的真實性表示懷疑。朱熹(1200年卒)撰《五朝名臣言行錄》以趙普居首,李燾(1184年卒)《續資治通鑑長編》亦詳載趙普言行,二書均無趙普“半部《論語》”或讀《論語》的記載。
史載太宗也“性喜讀書”,自稱“無他好,但喜讀書”,在位時修千卷《太平御覽》和《文苑英華》,要求臣下每日送三卷《太平御覽》,要在一年內讀完這部類書。公元990年,太宗賜各路官員《九經》,令眾官誦讀。宋初又印佛經,至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已刻印佛經五千多卷。太宗對佛教頗有興趣,曾對趙普說“方外之說亦有可觀”,要他讀來看看。試想,面對孜孜不倦的讀書皇帝,臣下趙普哪有可能狂妄到聲稱以“半部”書就能輔佐天子致太平的道理
誠如洪業先生所論,太宗與趙普少年相識,共同策劃篡奪後周天下,到太宗欲以為相時,普已年近花甲。共事多年,太宗應深知趙普為人,不會因旁人的片言詆毀便生疑竇。李衡所述“臣實不知書,但能讀《論語》”這類話更非兩百年前趙普本人口吻。《宋史趙普傳》載,雍熙三年(986年),趙普上疏太宗:“臣載披典籍,頗識前言,竊見漢武時主父偃、徐樂、嚴安所上書及唐相姚元崇獻明皇十事”,又引《漢書》“兵久生變”之言諫太宗退兵,可知他到太宗時已經自詡熟悉漢唐歷史,讀過《漢書》及唐人著作。宋太宗所撰趙普《神道碑》稱其“及至晚歲,酷愛讀書,經史百家常存几案,強記默識,經目諳心,碩學老儒,宛有不及”。趙普早年為吏時確曾“寡學術”,經數十年學習,到晚年經常閱讀儒家經書史書,某些學問甚至超過碩學老儒,這應是宋太宗對趙普的真實評價。
考述至此,大致可以斷言,趙普不是“半部《論語》”的發明人。然而,我們更感興趣的是,是何人因何目的要編造荒誕不經的“半部《論語》”之說?這一謊言為何能從南宋以來流傳千載,且每每讓人深信不疑?
二、有關趙普與《論語》的另一則傳說
南宋時記載趙普讀《論語》事蹟的一部史書是王偁《東都事略》,其文云:
當其(趙普)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議,才歸第,則亟闔戶,自啟篋取一書而讀之,有終日者,雖家人不測也。及翌日出,則是事決矣,用是為常。後普薨,家人始
得開其篋而見之,則《論語》二十篇。元朝所修《宋史·趙普傳》也有相同記載:
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誦之竟日。及次日臨
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關於《東都事略》與《宋史》的關係,《四庫全書總目》稱“《宋史》尤多舛誤,元人修史蓋未嘗考證此書”。洪業先生則認為,《宋史·趙普傳》所據史料即王書。從文字內容看,二者承襲關係頗為明顯,但不排除另一種可能,有關趙普讀《論語》決斷朝政的故事自南宋後廣為流傳,如南渡20餘年後成書的蔡絛《鐵圍山叢談》亦有同樣記載,與《鶴林玉露》約略同時的趙善璙《自警編》、黃震《黃氏日鈔》、呂中《大事記講義》等都有趙普惟讀《論語》決斷大事的記載,《宋史》所記為當時人熟知故事,不必一定取自王書。
更奇的是,趙普每天回家後關閉房門打開箱子取書讀,到他死後,家人打開箱子,才知道他終日讀的書是《論語》。洪業先生認為,北宋東京開封府人文薈萃,《論語》非珍本又非禁書,“閉戶私讀”不近情理,“反似奚奴婢女閒談藻繪之辭”,不可置信。然而,“奚奴婢女”為何要拿主人家一部平常書籍作談資?《宋史》又為何將“奚奴婢女閒談”鄭重寫入國史?
內容摘要: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語,在國學興盛的今天幾成口語,引用者多半不會對它的真實性表示懷疑。朱熹(1200年卒)撰《五朝名臣言行錄》以趙普居首,李燾(1184年卒)《續資治通鑑長編》亦詳載趙普言行,二書均無趙普“半部《論語》”或讀《論語》的記載。
其實,《宋史》“闔戶啟篋”四字也是一句謊言。趙普“闔戶”之後,憑何確認一定“啟篋取書”?唐朝以降,雕版印刷業發達,五代時已經刻版印製儒學《九經》。公元990年太宗遍賜各路官員《九經》,加上佛經和前朝史書子書,趙普書房內放置的各種書籍至少千卷,太宗說他“經史百家常存几案”蓋非虛美。即便趙普死後家人發現他篋內有《論語》20篇,也不能證實《宋史》“闔戶啟篋”之說。那麼,《東都事略》與《宋史》記載​​這麼一個一戳就破的謊言理由何在?在北宋,《論語》因何不能與“經史百家”一併“常存几案”,必須藏於篋內?而宰相趙普讀《論語》必須“闔戶”,不願為人所知的理由又何在?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為後人道出了個中秘密:
杜少陵(杜甫)詩云“小兒學問只《論語》,大兒結束隨商賈”,蓋以《論語》為兒童之書也。趙普再相,人言
普山東人,所讀者只《論語》,蓋亦少陵之說也。原來《論語》在唐宋時代只是兒童讀物,趙普官至當朝宰相,再讀《論語》有悖常理,所以《東都事略》與《宋史》有“闔戶啟篋”之說。從儒學發展史看,漢代儒家以《詩》、《尚書》、《易》、《周禮》、《春秋》為“五經”,朝廷設五經博士,弟子學經考試合格可以入仕,《論語》在漢代並不具經書地位。唐代“正經”有九:《禮記》、《春秋左傳》為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為中經,《周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為小經,《孝經》、《論語》只稱“兼經”。唐代明經科一般考《九經》中的兩經,只有十歲以下的童子科,應試者考一經加試《孝經》、《論語》。漢魏至唐,兒童啟蒙先學《孝經》、《論語》,其後才學《詩經》等儒家經典。所以,杜甫詩云“小兒學問只《論語》”,意為讀過《論語》只是小孩學問,算不得什麼,離儒家經典的堂奧還遠著呢。宋朝科舉考試內容《九經》與唐相同。北宋程顥、程頤兄弟推崇《論語》、《孟子》和《禮記》中的《大學》、《中庸》等篇,二程是洛陽人,又在洛陽宣講,時稱“洛學”。南宋朱熹奉二程洛學為道學(理學)正宗,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一書並作注,即《四書章句集注》。元朝中期開科舉,《四書》取代《九經》地位,成為儒家重要經典,形成理學著作一統天下的局面,“非程朱之學不試於有司(官府),於是天下學術凜然一趨於正。” (歐陽玄:《趙忠簡公祠堂記》)元明清科舉考試中的鄉試、會試與唐宋時期大為不同,以朱熹《四書注》為考試內容,首場考《四書》以定舉人名次高下。在古代社會,“學而優則仕”是士子最普遍的人生理想,元明以來《論語》關乎仕途,600年間扶搖直上,終於脫棄它在上古時代兒童讀物的本來面目,明清士人著作屢引“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以自抬身價,也就不足為怪了。
宋太祖慨嘆“宰相須用讀書人”,勸趙普讀書。趙普手不釋卷,到晚年已能談經論史。這麼一個模範宰相,緣何在150年後形像大變,被士人稱為只能讀童蒙之書《論語》?朱熹等熟諳經學,為何放棄漢代以來千餘年經學傳統,舍九經而崇《論》《孟》?“半部《論語》”傳說映射出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一場巨變,其間蘊涵的深刻含義值得認真探究。
內容摘要: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語,在國學興盛的今天幾成口語,引用者多半不會對它的真實性表示懷疑。朱熹(1200年卒)撰《五朝名臣言行錄》以趙普居首,李燾(1184年卒)《續資治通鑑長編》亦詳載趙普言行,二書均無趙普“半部《論語》”或讀《論語》的記載。
文化中國-中國網culture.china.com.cn 時間: 2010-03-18 14:52 責任編輯: 老北
三、趙普“半部《論語》”傳說的由來
南宋各家論趙普與《論語》關係集中於一點:宰相惟能讀《論語》,便足以“定天下”、“致太平”。後人看來,似乎是強調《論語》作為統治理論的重要。然而在以經術取士的宋朝,此說公然挑戰的是北宋以來國家的政治傳統,李衡、蔡絛、羅大經等宣揚如此極端言論絕非無的放矢。趙普“半部《論語》”傳說出現在其死後百餘年的南宋時期,應與北宋神宗朝(1068—1085年在位)王安石變法至南宋中葉百年間的官場政爭有關。追溯“半部《論語》”的出處,我們發現傳播者是反對新法的二程學派再傳弟子。據《樂庵語錄》記述:李衡在北宋末(1120年)為科考事,曾與趙仲脩同居一捨一年餘,而仲脩之父趙顏子乃程頤(伊川)高足。仲脩時年而立,程頤逝於1086年,則仲脩之父趙顏子為伊川先生親授弟子諒無大誤。期間李衡與趙仲脩討論《論語》深受啟發,稱“平生操心行己、立朝事君,皆趙君之言”。李先生開館授徒30餘年,學生說他“教人也,無他術,但以《論語》朝夕討究”。據目前所知史料,雖不足以判定李衡所謂“半部《論語》”之說得自趙仲脩,但李氏思想淵源與學術傳承出自二程,服膺趙仲脩,則無疑誤;“半部《論語》”之說出於二程學派弟子,應該說於史有據。蔡絛為蔡京季子,所撰《鐵圍山叢談》記載趙普讀《論語》斷大事,又“痛詆安石新法”、“崇尚元祐之學”(《四庫總目》),政治立場仍屬二程、司馬光派。羅大經亦是理學信徒,他嚴辭斥責王安石是破壞國家一統大業的罪人,新法肇南渡靖康之禍。《鶴林玉露》指新法之害“其過正在於讀書”,王安石推行新法的自信來自“著一能讀書之心”,在政事堂爭論時作色道:“安石不能讀書,賢輩乃能讀書耶?”譏諷“公輩坐不讀書耳”,指反對意見為“流俗”。他與弟子合撰《三經新義》,時稱新學,頒行天下作為科舉考試的標準。《宋史》論王安石“為翰林學士則有餘,處輔弼之地則不可”,他作宰相,“雖宋室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李、蔡親歷熙豐之後社會動盪終至靖康南渡家國慘變,羅、黃、呂等所處時代,宋室衰微恢復無望,他們將罪責歸於新法,抨擊王安石最自負的“能讀書”無關治國能力。朱熹論王安石“以文章節行高一世”,上任後卻“汲汲以財利兵革為先務”,背離了《論語》“子罕言利”、《孟子》“何必曰利”的儒學正道。羅大經說“士大夫一有計較利害之心,便非儒學”。王安石說:“理財乃所謂義也,一部《周禮》,理財居其半,”新法依據的是“一部《周禮》”中的半部。理學信徒將“寡學術”的宰相趙普捆綁“罕言利”的通俗讀物《論語》,編造“半部《論語》致太平”故事,其批評鋒芒指向“好學泥古”的王安石和他所謂“理財居其半”的一部《周禮》。從官職說,趙、王二人都官至宰相,但趙普為開國元勳、兩朝宰相、真宗時封為韓王,在宋朝歷史上的地位遠高於王安石,而且趙普早年“初無學術” ,不曉經學,正是王安石指責反對者的“不讀書”典型道學家借趙普故事宣揚自己的治國理念:士人只須讀《論語》,不須言利,便可以輔佐皇帝定天下、致太平。
頗有後代士人譏評“半部”之說荒謬,薄薄20卷書,如何能前後割裂為二分別運用?其實李、羅等宣揚“半部《論語》”有政治上的針對性,王安石提出“《周禮》理財居其半”在前,道學家持“半部《論語》致太平”說反擊在後,北宋末各學派陷於黨爭糾纏,“王霸義利之辯”延續到南宋末年。如果抽掉時代背景,單純從字義上理解“半部《論語》”,便無法詮釋其中豐富的政治內涵。
南宋道學家頻頻稱道趙普讀《論語》故事,並非偶然。孝宗(1163—1189年)即位之初,用王淮為宰相理財備戰;朱熹則在廬山建白鹿洞書院召集弟子講道學,以董仲舒“正其誼(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為條規,繼續“王霸義利之辯”。孝宗說:“《周禮》一書,理財居其半,後世儒者尚清談,以理財為俗務,可謂不知本。”道學家表彰趙普有不便明言的理由,面對北方強敵,他們反對朝廷聚斂民財貿然興兵,呂中說趙普兩朝為相的功績是“遲幽、薊之伐”、“諫北伐之書”,即反對北宋出兵征伐契丹遼國。《宋史》說趙普為政“薄斂”,“終身以輕動為戒”。宋朝政治遵奉“祖宗家法”,道學家搬出兩百年前的宰相趙普,目的是為自己的主張正名,爭取官場權利。公元1188年,朱熹上萬言奏疏,其中有“道學之人”被加罪以至“禁錮天下之賢人君子”的話。其後,以元代開科取士考朱熹《四書注》為標誌,道學最終完成了儒學體系中對經學的顛覆,亡國敗亂的​​慘痛代價促成了儒家治國理念的巨變
《四庫總目》評元人所修《宋史》“以表章道學為宗”,只因“半部《論語》”與史實太過抵牾,道學家亦不敢破壞正史傳統,《宋史》遂採擇“闔戶啟篋”之說,以符合400年前《論語》的真實地位;但《宋史》稱趙普日讀《論語》,“次日臨政,處決如流”,將政務與《論語》掛鉤,走的還是道學家李衡、羅大經“半部《論語》”說的舊路。對此,明清以來已有許多批評。
洪業先生說:“《論語》中有很重要的政治原則,凡為政者不可忽略,但不可用撒謊的故事來替《論語》鼓吹。然則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之傳說,而今而後,可已也夫!”30多年過去,這個“撒謊的故事”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更加為人津津樂道,廣泛傳播,實乃一件憾事。
(作者:蔣非非單位:北京大學歷史系)
------------------------------------
卷下理亂第六- 兩同書- 世界之門書庫 - https://goo.gl/sp1fW4
兩同書 : 卷下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https://goo.gl/PZMLBU
兩同書 (四庫全書本)/卷下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https://goo.gl/2iw7Go
---------------------
文以致理,武以定亂,文雖致理不必止其亂,武雖定亂不必適其理。故防亂在乎用武,勸理在乎用文
文以致理,武以定亂
------------------------------
武將開創的國度,卻是文人的樂園
2017-11-17 由 歷朝歷代的故事 發表于歷史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雖是武將出身,卻很喜歡讀書。當他還在跟隨後周世宗柴榮的時候,有人向柴榮告密,告其用幾輛車運載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財寶。於是世宗派人去檢查,發現車中載的是幾千卷書籍。柴榮問他:「你是武將,要書有什麼用!」趙匡胤說:「我沒有好的計謀貢獻陛下,只能多讀書來增加自己的見識。」多讀書確實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趙匡胤稱帝後,奉行「文以靖國」這一理念,果斷的實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國策。通過設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厚祿養廉,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徹底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黑暗局面。同時,趙匡胤重視圖書建設,收集各國遺留圖書,用以充實官府藏書。(現在看來就是圖書館)
趙匡胤很尊重和重用讀書人。有一次,他遇到一個疑難問題,問宰相趙普,趙普答不出。後來問了翰林學士(這職位基本是讀書人),趙匡胤得到了答案,於是感觸很深的說:「宰相需用讀書人!」這之後,趙普也是手不釋卷,多多讀書。趙匡胤也總是鼓勵大臣要多讀書,以彌補自己的不足。也正是因為趙匡胤的崇文,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於後人有稱「宋朝是文化人的樂園」。
武將開創的國度,卻是文人的樂園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iiKTEs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4veajz3.html
--------------------------------
趙匡胤為什麼要實行「右文抑武」?
2017-04-06 由 大明說歷 發表于歷史
在宋朝,大家都知道武將的地位特別低,重文抑武是宋朝的基本國策,那麼為什麼宋朝武將的地位會這麼低呢?
《宋史·曹彬傳》記載,即使是曹彬這樣位居樞密使的武官,每次在道中迎面碰到士大夫的車馬,都會主動命車夫「引車避之」。
太祖的擔心
大家都知道,959年,周世宗柴榮崩,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960年,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
所以,趙匡胤吸收了這麼一個教訓,武將擁兵自重是多麼可怕,所以他不得不打壓武將的地位。
在五代十國的五十三年間,換了五個家族十三位皇帝。被殺的皇帝有八個,其中大的不過十來歲,小的甚至三四歲就死於非命。所以趙匡胤也害怕,為了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他通過一次酒宴,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即位後解除禁軍將領兵權,並調往外地充當節度使。繼而削弱節度使實權,使其徒有虛名。接著,將禁軍的統領權一分為三,都直接對皇帝負責。設立樞密院,樞密院有調兵權但不直接統領軍隊。而統領軍隊的將帥卻沒有調兵權,使其互相牽制。
趙匡胤奉行「文以靖國」這一理念,果斷的實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國策,通過設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創設殿試,知人善任,厚祿養廉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徹底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局面。
雖然右文抑武很好的杜絕了武將擁兵自重的現象,但是也造成宋朝軍事實力大幅下降,以至於後來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局面,加上後來徽宗的昏庸,導致宋軍在女真人的鐵蹄下不堪一擊。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aemb9pj.html
---------------------------------
柴榮責備趙匡胤:我讓你為我開疆拓土,不是讓你來看閒書的!
2017-11-16 由 國史通論 發表于歷史
宋徽宗趙佶《文會圖》
宋朝是後世每個文人都嚮往的朝代,據說宋太祖趙匡胤曾經立下「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的誓約,所以文人在宋朝的地位非常高。但作為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的趙匡胤絕對明白重文抑武帶來的危害,那麼他為什麼還要如此抬高文人的地位呢?
宋太祖趙匡胤
《宋史》記載趙匡胤自幼「嚴重寡言」,意思是說他平時比較嚴肅,與人交際也不多,但是他「獨喜觀書」,即便是他後來參軍入伍,長期南征北戰,但依然手不釋卷。如果聽說民間有好書的話,他就不惜重金購買。
周世宗柴榮
後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趙匡胤曾經跟隨周世宗柴榮一起討伐淮南,擊敗南唐數萬大軍,立下很大的功勞。但是此時卻有人在柴榮面前告狀,說:「那個姓趙的攻破壽州之後,曾經秘密運送好幾車貨物,看起來那些車上裝的應該都是沉甸甸的寶物。」柴榮便派人前去查看,當打開車中裝運的箱子後,發現箱子裡竟然除了書籍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寶物」。
後周地圖
柴榮將趙匡胤召到宮中,質問他:「卿方為朕作將帥,辟封疆,當務堅甲利兵,何用書為?」意思是你作為一個將領,應該給我出去開疆拓土,不是讓你來看閒書的!趙匡胤叩頭請罪,並說:「我為人愚鈍,不能出謀劃策輔助陛下一統天下,每日尸位素餐實在覺得心中有愧。我之所以喜歡讀書,就是為了增長一下自己的知識,學習古人的計謀來輔助陛下啊!」柴榮聽了之後心中釋然。
...
北宋地圖
趙匡胤稱帝之後,曾經派大軍前往征討後蜀。在後蜀末帝孟昶投降之後,後蜀的宮女也被沖入宋朝後宮。有一次趙匡胤隨意查看宮女們帶回來的首飾時發現了一面銅鏡,鏡子背面竟然刻著「乾德四年鑄」五個字,他感到非常震驚,便去問宰相:「後蜀明明已經在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滅亡了,怎麼會有乾德四年的東西呢?」而宰相卻答不上來。學士陶谷說:「這肯定是前蜀的東西,前蜀末帝王衍曾經使用過乾德年號。」
趙普畫像
趙匡胤聽說之後,感覺大宋的面子實在是丟盡了,偌大個國家,竟然沒人知道幾十年前就有人已經用過了乾德年號!他感嘆:「宰相須用讀書人」,於是此後趙匡胤更加注重對文人的栽培。後來的宰相趙普也是在趙匡胤的勸說之下才開始讀書,並且留下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佳話。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y22re9a.html
----------------------------
成語中的歷史(17):之乎者也
2017-06-15 由 彼時花開 發表于歷史
之乎者也,這四個字讀書的時候都知道,文言文裡面太多了,都是常用的虛詞,沒有什麼實際的意思,實際諷刺說話喜歡咬文嚼字的人。
之乎者也的出自一本宋朝的《湘山野錄》 ,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上指門額問普曰:「何不只書朱雀門,須著之字安用?」普 對曰:「語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上就是指的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
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字元朗,出生於今河南洛陽。一代軍事家、武術家,尤其是其創太祖長拳在帝王中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通過黃袍加身成為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郭威造反建立後周,趙匡胤軍功卓著始官運亨通,受一代明君柴榮即周世宗的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大功。無奈柴榮英年早逝,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為後周最精銳的部隊。柴榮幼子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帶兵出京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在離開封僅數十里的陳橋驛發動兵變,史稱「陳橋兵變」。大軍立刻返回京城,周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趙匡胤在位期間,採納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宰相趙普「先南後北」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消滅了南方多個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結束了長久的動亂。公元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一共十六年。
話說趙匡胤在當上皇帝以後,準備拓展開封的外城。趙匡胤帶領大臣們來到開封的朱雀門前,抬頭看見門額上寫著「朱雀之門」四個字,感覺得彆扭,回頭就問身後的宰相趙普:「上面為何不寫朱雀門三個字,偏偏寫了朱雀之門四個字?多用一個『之』字有什麼用呢?」趙普告訴他說:「這是把『之』字作為語助詞用的。」趙匡胤聽完後哈哈大笑,說:「之乎者也這些虛字,能助得什麼事情啊!」 後來,在民間便流傳一句諺語:「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z3pxyk3.html
----------------------------------------
半部論語治天下 一身正氣成聖功
作者:宋紫鳳
半部論語治天下 一身正氣成聖功(大紀元製圖)
              人氣: 1412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5-11-20 1:06 AM       標籤: 北宋, 故國神遊
西元988年,這一年是大宋太宗朝端拱元年。所以改年號為「端拱」,自然是為了追跡上古先王無為而天下治的聖功。新元新氣象,朝廷也剛剛任命了兩位新宰相,一位是開國元勳趙普,一位是後進新人呂蒙正。
於是,在自文德殿通往垂拱殿的筆直的長廊下,常常可以見到兩位宰相併肩而行的身影。趙普已是花甲之年,步履有些沉重,卻極有威嚴。呂蒙正則是四十出頭,正值茂年,卻行動恭敬,不卑不亢。兩人走在一起時,蒙正刻意地慢了趙普半步,以示對前輩的禮敬。在蒙正的眼中,身旁的這位老者,歷五代之世,佐太祖開國,歷仕兩朝,三入相府,他的身上有太多的故事,有時可敬,有時可畏,有時這樣,有時那樣,卻似乎都與大宋朝合為一體,提到國朝之初,每個人都會想到兩個人,一是太祖,一是趙普。
而此時的趙普,似乎從身邊的這位新進後生的身上看到自己的當年。他記得自己第一次拜相時,也是四十出頭,只是那時駕坐垂拱殿的是太祖皇帝。自己也是常常穿梭於這條長廊,不過,那時候是獨行——因為太祖對自己的信任和倚重,自己成為大宋開國以來唯一獨相十年的宰相。而第二次入相,則已是太宗朝了。不久,一場政治風波之後,自己被罷相,不過這種事情在久歷人生的趙普看來,似乎不重要了。而此時,他以前朝元勳的身分,再登元輔,亦是波瀾不驚。與身邊的這位新進後生走在一起時,趙普感到雖然自己是六旬衰翁,而這大宋朝,卻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想到這裡,當下有些欣慰。
二人步入垂拱殿,朝見太宗皇帝。宋太宗對眼前的這對搭檔很是滿意。這是宋太宗第二次起用趙普為相。在第一次啟用趙普時,有人譏諷趙普,說他是山東學究,只會讀《論語》。也許正如後人所評述的,認為有宋以忠厚開國,所以太祖朝從君至臣,多戎武出身,質樸少文。趙普亦不例外,早年出身小吏,沒有怎麼讀過書。不過天命與才德有時並不與讀書有關,譬如趙普,可定策佐命,樹事建功。不過,有宋到底是以文明之治為理想的,太祖如此,太宗如此,有宋諸君歷代如此。所以太祖雖然倚重趙普,卻也告訴他要多讀書,還說宰相須用讀書人
此後趙普果然苦讀,手不釋卷,他的奏折往往博引古今之事,自然不會是只從《論語》中讀來。不過,太宗還是刻意召趙普前來為之一問,趙普卻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論語》。當年以其半部,輔佐太祖,克定天下,今日,欲以其半部,輔佐陛下,以致太平」。
此言一出太宗大悅。《論語》是儒家的道理,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一理貫之,懂了道理,自然一通百通。而這一次太宗再次起用趙普,一個主要的原因,則是希望這位前朝元勳能夠為新朝宰相做一表率。
至於呂蒙正,則是十二年前太宗朝首次開科龍飛榜頭甲狀元。太宗為政,重視科舉,獎勵文學,延攬人才,期以修文德以致太平,故然對這位本朝第一狀元尤為留意。這也是呂蒙正為官才十二年,即能官至宰相的原因之一。而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呂蒙正不只有才學,更有德行。他在此次拜相前曾做過八年知制誥。朝庭任命知制誥是極重德行的,而蒙正為人確有君子德風。
他初登朝堂時,有朝士指著他私語道:「這個人也來參政嗎?」。蒙正聽而不聞,過之不顧。與他同行的人為他不平,要去尋問說這話的人姓甚名誰,卻被蒙正制止。蒙正說:「如果我知道了他的姓名,恐怕終身不能忘,不如不知道的好。」眾人皆歎服他的氣量。連太宗亦頗有耳聞。
呂蒙正,字聖功,他的名與字皆取自《易》之《蒙》卦,所謂「蒙以養正,乃成聖功」。他拜相之後,時時不忘頤養正氣。太宗朝初,曾以盧多遜為相。盧多遜之子被授予水部員外郎,此後,宰相之子授高官成為常態。到了蒙正這裡,他卻主動上奏太宗說:「天下才能之士,老於巖穴,終身不仕的大有人在,我的兒子才是幼年,即授厚祿,恐將折福。請只授予他九品京官就可以了。」
此後,宰相之子止授九品京官成為定制。又一次有朝士獻古鏡於呂蒙正,欲以求官。朝士說這面古鏡是家傳之寶,能照二百里之景。蒙正卻詼諧答道:「我的臉也不過碟子大,哪裡用得著二百里的鏡子來照?」此類故事,殆不勝舉。所以蒙正為官既久,因能廉潔自重,而官聲日高。
不過,也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道理,991年,呂蒙正為立儲風波所累,被罷為吏部尚書。直至兩年後,才又被拜相。而這兩年中,卻發生了很多事情:前朝元勳趙普作古,當朝太子元僖暴亡,反對北伐的李昉繼罷相後,二次拜相,又二次罷相。看過了這一幕一幕,又想到自己一路走來的起起伏伏,呂蒙正此刻,對於人生、對於命運卻有了更為深刻之一番領悟。
夜闌人靜之時,月寒燈青之下,呂蒙正卻感到從未有過的冷靜,他提筆寫下:「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陣風吹過,燭影搖曳,呂蒙正思緒萬千,皆化為筆下雲煙:從千里之馬,到凌雲之志;從孔子困於陳邦,到太公釣於渭水;從盜跖顏回,到張良蕭和;從韓信孔明到馮唐李廣⋯⋯最後是他自己,從日投僧院、夜宿寒窖的童年,到及第登科、官至極品的茂年;從布衣不能遮體、淡粥不能充飢的悲苦,到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袂的榮華,這一切的一切,到底因何而來,因何而去,因何而是,因何而非?!
最後他寫下了一個答案:「時也運也命也」,然而雖然有了答案,卻仍覺胸中如有塊壘,又思索了片刻,奮筆疾書:「蓋人生在世,富貴不可捧,貧賤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環,終而復始者也!」書罷,擲筆一笑,暢然釋懷。不想,這篇即興之書,日後卻廣為流傳,是為《時運賦》。
大概是因為有了這樣深刻的對時、運、命的領悟,二次入相的呂蒙正比之之前,又大有不同。除了頤養正氣、大度容人之外,更為敢言直諫,極有趙普在太祖朝時為相的氣派。
一年的元宵燈夕,宮中設宴。暢飲淋漓之時,太宗憑欄而望,見千燈如晝,煙花照天,百戲並陳,萬人空巷,不禁有些沾沾自喜起來。他看了眼旁邊的呂蒙正,頗有德色的說了番話,大抵是五代如何凋喪,下有火災,上出慧星,現在總算天下太平,繁盛如此之類。
想不到呂蒙正卻起身避席,一臉嚴肅地上奏道:「所謂繁盛,不過是因為皇帝在此,所以大家才聚集於此。而臣在城外卻見過饑寒餓死者,如果陛下視近而及遠,那才是蒼生之幸。」 一番話說完,太宗變色不語,呂蒙正卻坦然就坐。
又一日,蒙正擬好出使朔方的使臣名單,呈給太宗。太宗不同意。讓他重新擬來。蒙正思量再三,覺得出使朔方,非此人莫屬。又想到三次為相的前朝勳舊趙普。
趙普當年曾奏薦某人為官,太祖不用。結果第二日,趙普再奏。太祖仍不用。第三日,趙普再奏,太祖大怒,竟撕碎奏牒擲之在地,而趙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回去將撕碎的奏牘補綴完畢,復奏如初。太祖終於同意。又一次有朝臣應當升遷,太祖素厭此人,不予批准。
趙普又堅持上奏,太祖怒曰:「朕就是不讓他升遷,你能怎麼樣?」趙普卻從容答道:「刑賞是天下的刑賞,不是陛下的刑賞,豈能取決於個人的喜怒。」太祖聞言愈怒,起身而去,趙普竟然緊隨太祖後,直至太祖入宮,趙普則立於宮門前,久久不去,最後,太祖終於醒悟准奏。
想來為相者當如趙普,能以天下大事自任,直躬敢言,否則如何擔得起國之大政呢。而有了這樣的前朝先輩為表率,呂蒙正自然更要以正直之道持身。
過了幾日,太宗要使臣名單,蒙正仍以其人上奏。太宗又問了三次,蒙正復奏三次。太宗問他:「你怎麼如此固執。」蒙正答道:「此人可用,其他人都不如他。臣不能效取媚之道,妄隨人主之意,以致危害國事。」話一出口,群臣悚息,不敢作聲。退朝後,太宗對左右的人感歎道:「蒙正的氣量,我不如啊。」最終,太宗採用呂蒙正所推舉的人選,果然十分稱職。
說起趙普與呂蒙正,一位是半部《論語》治天下,一位是一身正氣成聖功,二人不僅在任事與敢言上風格相似,在其經歷上也頗有巧合——歷事兩朝,三次拜相,大宋朝中也只此二人。而呂蒙正晚年第三次拜相,則是在真宗朝。此時的呂蒙正也已年近花甲,與趙普第三次入相時,年紀相仿。在新朝之中,呂蒙正亦如趙普當年,成為前朝元老,耆年碩德的象徵。
西元1005年的春天,呂蒙正上表請歸,回到了家鄉洛陽。從此在自文德殿通向垂拱殿的幽靜的長廊下,少了一個令人熟悉的身影。此季的洛陽,牡丹新發,國色爭豔,呂蒙正在家中的園亭花木之中與親舊相聚,此時的呂蒙正已是白髮老翁,周圍子孫環列,大家舉觴把酒,談新話舊,無處不充盈著一種歸於恬淡的怡然與自得。#@


玉山寶光聖堂-一貫道-文武八佾-李瑞祥、王寶宗、王耀德、王茂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7E7D81
釋奠禮樂/日本雅樂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L2N19a
釋菜禮的儀式與釋奠禮相同,只是不殺牲供奉,所以,古人說釋菜禮是「禮之輕者」,但禮輕情義重/釋奠禮/釋菜田/古代“釋”字用處多 “釋菜”為祭祀孔子儀式-釋菜禮”每月朔旦舉行設“酒、芹、棗、栗”等蔬果菜羹祭獻孔子及顏淵等賢哲/“蔬食菜羹之菜”,就是素食,古時讀書人見君要敬獻野雞,見老師則要拿“菜”,後者以後就變成了尊師的儀式。在古代,學生入學之始,都要先行“釋菜”禮,以此表示對老師的恭敬和學習的誠心,即所謂的“始入學必釋菜,禮先師也。”/釋菜又作「舍采」「擇菜」,釋菜禮是古時讀書人在入學時所行的一種典禮,即用苹(又叫苹蒿,嫩芽可以食用)、蘩(白蒿)等野生菜蔬祭奠先師,敬奉給老師,以此表示從師學藝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8RDdRT
釋菜禮的儀式與釋奠禮相同,只是不殺牲供奉,所以,古人說釋菜禮是「禮之輕者」,但禮輕情義重/釋奠禮/釋菜田/古代“釋”字用處多 “釋菜”為祭祀孔子儀式-釋菜禮”每月朔旦舉行設“酒、芹、棗、栗”等蔬果菜羹祭獻孔子及顏淵等賢哲/“蔬食菜羹之菜”,就是素食,古時讀書人見君要敬獻野雞,見老師則要拿“菜”,後者以後就變成了尊師的儀式。在古代,學生入學之始,都要先行“釋菜”禮,以此表示對老師的恭敬和學習的誠心,即所謂的“始入學必釋菜,禮先師也。”/釋菜又作「舍采」「擇菜」,釋菜禮是古時讀書人在入學時所行的一種典禮,即用苹(又叫苹蒿,嫩芽可以食用)、蘩(白蒿)等野生菜蔬祭奠先師,敬奉給老師,以此表示從師學藝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8RDdRT
武成王廟碑/祭文/台灣武廟/尚父廟/祀典武廟(大關帝廟)/開基武廟(小關帝廟)/鹽水武廟/日月潭文武廟-文武佾/高雄關帝廟,又稱「武廟」或「帝君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xy33Rn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圖/翻攝百度百科)下場爆慘!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獨漏1人 丟了命也丟了江山 https://bit.ly/36xN7pQ
在平叛了各類勢力以後,國家基本統一,趙匡胤本來是武將出身,知道武將有多大能力,為了維護統治,避免再一次黃袍加身,於是通過酒宴,威脅利誘那些武將,我可以保證你想盡榮華富貴,只希望你們可以交出兵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經過這次事件以後,地方上的軍事權力都到了趙匡胤一個人的手裡,因此,軍權,政權大權在手,趙匡胤大大的加強了統治,加強了中央集權。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在趙匡胤以為高枕無憂的時候,唯獨漏掉了一人,這個人趙匡胤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他就是自己的親弟弟趙光義。趙光義在自己建立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不僅沒有收回他的兵權,還給他加官進爵,讓趙光義成為宋朝僅次於趙匡胤的二號人物。
西元976年10月19日晚上,趙匡胤和自己的弟弟趙光義一起喝酒,兩人都喝醉了,還睡在一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在早上的時候,趙匡胤暴斃,死的時候才50歲。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宋朝開國皇帝胞弟趙光義。(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但是令人更加奇怪的是,趙匡胤把皇帝之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當時趙匡胤的兒子已經成年了,完全可以繼承皇位獨當一面,而且他也有能力管理朝政的,但是,趙匡胤卻把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只能說那天晚上真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內幕。為了皇位,可以讓人無所不能,不擇手段,不惜傷害自己至親的人。
在趙光義繼位之後,對自己的侄兒趙德昭和趙德昭,加官進爵,對於自己的侄女都封為公主。2年以後,趙德昭無故在趙光義罵了一頓,氣不過自殺而亡。3年以後,趙德昭又無故死亡。
就因為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時漏掉了這一個人,不僅自己的皇位沒了,兒子也沒了,想想還真的是令人感到惋惜。下場爆慘!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獨漏1人 丟了命也丟了江山 https://bit.ly/36xN7pQ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