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霖之弟王育德
地方仕紳王汝禎(王育德父)

669262021-05-02_0001322021-05-02_0000192021-05-01_235955


70年前1只手提包逃亡日本 王育德「重回」台灣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2XqqQbe


228+戒嚴體制,讓二二八事件在臺灣社會成為禁忌,政府動輒以「暴動」、「共黨煽惑」等說法,詆毀參與者為「暴民」,受害者家屬在政府監視、社會異樣眼光下,應對著幽暗的日常。在戒嚴時期,王育霖遺孀與二子克雄、克紹,可說是在二二八、臺獨—兩個最嚴厲的禁錮陰影下度日。

王育德(1924年1月30日-1985年9月9日),國際台灣語研究權威、台灣獨立運動重要領導人之一,亦為日本「台灣青年社」及其機關刊物《台灣青年》之創辦者。
簡介
王育德是應二二八事件而生的戰後第一代台獨運動人士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人物。他是知識份子、作家,同時也是專業的語言學家。他之所以投入政治,和當時許多台灣人之所以投入政治的原因都相當接近,在某種程度上算是歷史的偶然。
王育德是台南市人,出身富庶家庭。王育德有一位在法律界知名的哥哥王育霖,於新竹地檢署檢察官任內將新竹市長郭紹宗以貪污罪名起訴,後被迫辭職。如果說王育霖或者是廖文毅是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的話,王育德則是和他們兩個截然不同。他毫無政治野心,他之所以投入台獨運動,乃是對國民黨這個新政權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的多方壓迫深感不滿,而終於想奮力抵抗。王育德對台獨運動的參與,對戰後這一代之台獨思想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
早年事蹟
在台灣完成基礎學業以後,王育德也循當時一般富家子弟的腳步,遠赴日本進入東京大學攻讀中國哲學。他的求學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中斷,但是,他仍然擁有詩詞、語言研究方面的才華,詩、戲劇及語言學,才是他主要興趣的所在。戰後國民黨政權初期,王育德受廖繼春邀請,任教於台南一中,推行台語話劇,並自行以台語撰寫劇本演出,他的第一個劇本是「新生之朝」。
二二八事件後,其兄王育霖無故被殺,王育德先是逃到香港去,並於1949年再由香港轉往日本,並重回東京大學繼續其未完成的學位。
他先是加入廖文毅所主導的「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但兩個人的個性完全不同,對台灣之歷史、獨立運動、以及台灣獨立本身,也各有不同的意見,看法南轅北轍,難以合作超過兩年以上。特別是他們對二二八的見解有相當的差異,王育德並不同意廖文毅將二二八事件視為是一種「革命」的看法。基本上,他對廖文毅所從事的政治活動持保留態度,雖然認同在當時那種背景下,廖文毅仍然有值得讚揚的「貢獻」,他本人卻寧可以學術界為其利器,口誅筆伐,從事各色各樣的台灣研究工作。
開始發行《台灣青年》
1960年2月,時任明治大學講師的王育德與東京大學留學生黃昭堂、廖建龍等六人,共同成立另外一個鼓吹台灣獨立的團體——「台灣青年社」(Taiwan Chinglian Associates),同時也開始創辦日文版的《台灣青年》(The Taiwan Youth)雙月刊。
創刊於同年4月10日的第1期《台灣青年》,在其發刊辭上對《台灣青年》的由來做了歷史上的溯源,說明這本刊物是繼承林呈祿、謝春木、劉明朝、黃呈聰等諸位先輩於1920年所創刊的同名雜誌,同時也延續其追求台灣人自由和幸福的精神。不久,許世楷、張國興等台灣留日學生也相繼加入這份刊物的編輯工作。
當時的《台灣青年》並不贊成廖文毅等人急於成立「臨時政府」的做法,他們希望先激發海外台灣人或留學生的台灣意識,爭取台灣人的支持。這份原本以日文發行的刊物,其所使用的文字曾經數度更換過,先是在1966年10月改為完全以中文發行,然後在1970年2月又改為隔月輪流發行日文版和中文版,最後又於1973年4月再度改回日文版。
由於《台灣青年》及相關台獨運動事務的耽誤,王育德一直到1969年才以鶴佬語的研究取得東京大學的文學博士學位,歷任明治大學的講師、副教授、以及教授。
相關著作
王育德著作較多,大致上涵蓋的領域包括台灣的語言、歷史、和文學。不過,他最為人所熟知的一本著作卻是《台湾:苦悶するその歴史》(東京:弘文堂 1964年)這本書,一本關於台灣歷史的通俗性著作。這本書的中譯版一直到1979年才出現,即《台灣:苦悶的歷史》(東京:台灣青年社 1979年)這本書。
有趣的是,這本書同時被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政權和中國的中國共產黨政權視為「數典忘祖」,而同遭雙方查禁。很多台獨運動的支持者也都宣稱曾經受到這本書的影響。 台灣的前衛出版社從1999年開始,以三年的時間翻譯、編輯完成達十五冊之多的《王育德全集》。被收入的重要著作除了《台灣:苦悶的歷史》(1999)一書以外,還包括《台灣海峽》(1999)、《台灣話研究卷》(2002)、《我生命中的心靈紀事》(2002)、《台灣獨立的歷史波動》(2002)、以及《王育德自傳:出世至二二八後脫出台灣》(2002)等書。
王育德於1969年以臺語系統的研究獲得東京大學文學博士。1975年王育德任「臺灣人原日本兵補償問題思考會」事務局長,1982年任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委員。
客死他鄉
王育德於1985年因心肌梗塞去世,終其一生沒有重回台灣。
主要著作目錄
(單篇論文不收入)
日文
王育德,1964,台灣:苦悶するその歴史。東京:弘文堂。
王育德,1970,台灣:苦悶するその歴史,補充修訂版。東京:弘文堂。
王育德,1987,台灣語音の歴史研究。東京:第一書房。
王育德,1987,台灣語入門,日中出版。ISBN 4817510943
王育德,1993,台灣語初級,日中出版。ISBN 4817512121
王育德、近藤明理,2011,「昭和」を生きた台灣青年 日本に亡命した台灣獨立運動者の回想1924-1949。東京:草思社。
華文
王育德,1979,台灣:苦悶的歷史,中文修訂版,黃國彥譯。東京:台灣青年社。
王育德,1993,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自立晚報。
王育德,1999a,台灣:苦悶的歷史,黃國彥譯。台北:草根。
王育德,1999b,台灣海峽,曾麗蓉、吳品慧、陳玫孜、宋宜靜譯。台北:草根。
王育德,2000a,台語入門,黃國彥譯。台北:前衛。
王育德,2000b,台語初級,黃國彥譯。台北:前衛。
王育德,2002a,台灣語常用語彙,陳恆嘉譯。台北:前衛。
王育德,2002b,閩音系研究,何欣泰譯。台北:前衛。
王育德,2002c,台灣話研究卷,李淑鳳、黃舜宜譯;黃國彥監譯。台北:前衛。
王育德,2002d,福建語研究卷,林彥伶等譯。台北:前衛。
王育德,2002e,我生命中的心靈紀事,邱振瑞等譯。台北:前衛。
王育德,2002f,王育德創作與書評,邱振瑞等譯。台北:前衛。
王育德,2002g,台灣獨立的歷史波動,侯榮邦譯。台北:前衛。
王育德,2002h,蔣政權統治下的台灣,李明宗等譯。台北:前衛。
王育德,2002i,臺灣史論&人物評傳,賴青松等譯。台北:前衛。
王育德,2002j,王育德自傳:出世至二二八後脫出台灣,吳瑞雲譯。台北:前衛。


拜見大師(台灣語學)--王育德博士有關「台語」的主張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拜見大師(台灣語學)
王育德博士有關「台語」的主張
漢字與國語問題/王育德
……台灣人應將台灣話視為母語。語言是民族的精神。如果以往受外來統治者所踐踏的台灣人精神能夠復活,那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事。
台灣話分為福建系的福佬話與客家系的客家話,分別佔百分之八十五及百分之十五。說福佬話的人當然較多且較廣,福建系會說客家話的非常少,而會說福佬話的客家系反而較多。若為了方便,將兩種語言定為一種,客家系當然會不滿,在清朝時即有福、客語言之爭。最近也有客家系擔心獨立後會成為少數而受到差別待遇,因此對獨立運動非常冷淡。就此而言,不如兩種語言都不分。
問題出在台灣人對其本身的台灣話沒信心,認為台灣話是卑微的語言、字彙不足,而且無法將語言寫成文字。
被認為是卑微的語言,原因是罵人語言發達,且多是露骨的性行為語言。然而,不僅台灣話,中國話(北京話)也有罵人的話。只要國民文化水準到達一定程度,就會謹慎地斟酌用語。
字彙太少應是針對文化語彙而言。一般基礎字彙都能自由運用。過去台灣話也借用日本漢語(便當、公會、憲兵)或中國話(勾結、塑膠、聯考)成為台灣話,漸漸地,台灣話的文化語彙也會增多。這是聰明的做法,以之音譯外國人名、地名、新事物或新技術,本來就不太可能,以之意譯也辭不達意,何況再將之以台灣話說出,往往更是不知所云。我認為將這些專有名詞以羅馬拼音方式寫出較為貼切。
字彙可分為使用字彙與理解字彙。比方說有人使用文化字彙,但聽者不能理解,本人也因說不清楚而懊惱,以後就再也不使用文化字彙。如果聽者能夠理解,而言者認為使用方便,以後就會繼續使用。文化字彙一般是越多人使用就會形成共通語,這就是台灣話的表達能力。
如果說台灣話無法用文字表現,那是對台灣話不瞭解。台灣話是漢語系的一支,與中國話同樣可用漢字書寫。以我個人的經驗,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語源不知出處,其餘都能將口語寫成文字。「有能力」(gau5);「肉」(bah4);「那、那個」(hit) ……或許有些人不知語源出處,但也不要有台灣話無法寫成文字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
台灣話自有史以來就不曾在課堂上教過。鄭成功時代及清朝的讀書人只知飽讀經書、參加科舉,日治時代及蔣家政權時代各自強迫台灣人學習日本語及中國語,把台灣話視為方言而加以迫害。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人還是將台灣話流傳下來,這表現台灣話的生命力。獨立之後,我們應該全力貫徹台灣話教育,台灣話若能成為國語並在各級學校教授,設立國語研究所,開始進行台灣話的學術研究,創設國語審議會,著手規範字彙、音韻、語法等,在專家學者的建議及人民的同意下,積極設定標準語、制定書寫法以及雙重國語的運用。
個人認為,以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台北市方言做為標準語較為合適,書寫法則以漢字、羅馬字或兩者併用,此點當然各有各的優缺點。比方說,漢字大家都很熟悉,讀一次全意都能瞭解,發音各自以福建系、客家系標註,另外縱寫、橫寫都不限制。但漢字確實不好寫又費時,特別是前面所說的有些語源不知出處,碰到這種情形時,是否使用替代文字呢?也有一部分替代文字已成慣例,但仍然各自隨意使用替代文字的情形也非常多。再者,雖瞭解漢字其意,但文言音及口語音很多,有時口語音又不只一個。
羅馬字原來使用在教會系統。比起中國字的拼音,羅馬拼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羅馬拼音好處在於容易學習、書寫,所有字彙都能照發音完全表達意思。因為是表音文字,不像漢字可一目瞭然。台灣話如同英語一樣,只拼出單語音節會有一種不搭調的感覺。傳統做法是使用複音節語(-)的標示符號,但又十分怪異,有必要加以修正。教會羅馬字用於漢字注音,不使用音節,且分開書寫,非常令人困惑,更何況客家話還未確立羅馬字系統。
我們從日本語當中得到啟示,有必要認真檢討漢字與羅馬字的併用。但此方式要用橫式書寫,不能用直式書寫,如此一來,同時顧慮到表意、表音。另一方面,讀寫也能增加漢字及羅馬字。除尚未全面化的用語以外,外來語都使用羅馬字,解決借用字及一字多種讀法的問題。缺點是認同統一性的人士會反彈,再者印刷上不如日本語容易。此外,我們也有漢字與羅馬字字體大小如何調和的問題,也不能忽視大部分慣用中國話的人們。蔣家政權到了台灣,禁止台灣人民使用已經習慣的日本語,強迫我們使用中國語。因蔣家政權是外來統治者,才會使用高壓手段。
獨立後不能立刻禁止使用中國話,也不能強迫一定要使用中國話。台灣人沒人不知道語言壓迫的苦痛,雖然如此,也不能放棄中國話。但如一直使用中國語,在精神層面上就不能獨立,因此有時需要有些限制。
另外,我們也不能不談和文字有密切關係的文化。最能讓台灣人自豪者,莫過於豐富的台灣話表達能力,及昇華至高尚優雅境界的文學作品。作家詩人擷取時代精神,用引以為傲的語言,毫無做作地盡情書寫台灣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台灣民謠、歌謠太過悲情,不妨寫作更輕快有力的作品。政府要獎勵文學、音樂、繪畫、雕刻等各種文藝活動,讓文化工作者在社會上能受到重視。
WA12-300DPI.jpg    
(節錄自王育德全集(12)《台灣獨立的歷史波動》中〈台灣共和國的文化政策〉其中一節)
---------------------
苦悶台灣的發聲者 《漂泊的民族-王育德選集》新書發表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17-03-09 08:22
《漂泊的民族-王育德選集》新書發表。
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的臺南作家作品集第六輯《漂泊的民族-王育德選集》,3/9上午於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舉行新書發表暨座談會。
長期致力臺灣文學研究並擔任臺南作家作品集編輯委員的陳萬益教授與陳昌明教授,以及倡議推動設立王育德紀念館的陳正雄老師,都到場共襄盛舉。本日發表會現場也特別舉辦座談會,邀請長期研究二二八歷史的王昭文教授與本書編譯者呂美親對談,跟與會來賓分享作家王育德其人及其作品的重要性。
發生於1947年2、3月間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歷史上重大的悲劇。今(2017)年適逢二二八事件70周年,全國各地舉辦有許多追悼會或紀念集會,不少相關論述都在今年次第出版。由市府文化局出版的臺南作家作品集系列叢書之一《漂泊的民族-王育德選集》,也選擇在二二八前夕付梓、於本(9)日發表,邀請全國讀者從「文學」的角度,重新認識這位身兼政治運動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且與二二八關係密切的時代巨人-作家王育德。
生於1924年的王育德出身臺南富豪人家,和哥哥王育霖同列本市歷史名人,兩人都是日治時代的臺灣人高材生,並雙雙考上多是日本子弟才進得了的臺北高等學校,畢業後也都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就讀。
哥哥育霖因志在法律,後成為第一位臺灣人檢察官,王育德原本懷抱著文藝大夢,卻由於兄長育霖在二二八事件中遇難,家人與學生都陸續被捕,不得已只好展開流亡旅程。
事件後他如願留在日本繼續東大的課程,完成大學及碩士學業,並成為臺灣首位以研究臺灣話取得博士學位者。浪漫的王育德,在1957年為了自費出版《臺灣語常用語彙》而賣掉房子,後來並陸續出版多部臺語研究相關書籍。為了從事臺獨運動,他並於1960年在東京創辦「臺灣青年社」與《臺灣青年》雜誌,作為運動據點與發聲基地。這位為了延續臺灣話及實現臺灣獨立投注畢生心力的讀書人,同時是一個政治運動者、也是一個嚴謹的研究者。
王育德認為臺灣話是臺灣民族的文化根基,他的臺灣話研究與民族論述,奠定日後臺獨運動相當完整的語言及民族主義理論基礎。王育德於1985年因心肌梗塞病逝東京,享年61歲;其臨終前仍繼續寫作,惟流亡生涯30餘載,至臨終前卻無法再回到臺灣,令許多人為之惋惜嘆憾。
文化局指出,雖然坊間出版社出版過《王育德全集》15冊,但其後十多年來,國內關於王育德的研究尚屈指可數,尤其過去外界總將他聚焦在政治運動上,其作為一位文化人及作家的角色,在臺灣文學史上仍亟待正視與定位。事實上,身為臺獨運動先驅、臺語研究的先行者、曾經的文藝青年,王育德從未忘記過「臺灣文學」。
這本全新發表的《漂泊的民族-王育德選集》,主要收錄王育德的小說、短歌、新詩、散文及文學評論。編譯者呂美親是日本一橋大學言語社會科博士,他於留日期間曾特地拜訪王育德次女近藤明理女士,取得作家從未發表的相關文學手稿,因此本選集也收錄有王育德未發表的小說、書簡等作品。
編譯者呂美親表示,王育德身後留下許多文學和戲劇創作,若非因為島嶼被詛咒的命運,這位曾經的文藝青年也許會成為一代文豪。然而時代捉弄人如此,若沒有受到政治迫害、踏上流亡之途,王育德恐怕也不會同時走向「臺灣話研究」與「臺灣獨立運動」這兩條當時最荊棘的道路。
----------------------------------
王育德
王育德 博士(Ong Iok-tek)1924-1985
台南市人,1936年進台南州台南第一中學,42年台北高校文科甲類畢業,43年就讀東京帝大文學部支那文學科,44年因躲避戰火疏散返台,45年任台南第一中學教員,推展戲劇運動,49年經香港流亡日本,60年創立台灣青年社,發行 《台灣青年》,69年3月取得東大文學博士學位,歷經明治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一生為台灣獨立運動付出心血,堪稱後人模範,85年病逝東京,享年61歲。
主要著作:
《台灣民族論(漢文版)》 <上>  <下>‧(日文版) <上>  <中>  <下>
《台灣語常用語彙》
《台灣─苦悶的歷史》
台灣海峽 全集 2
台語初級 全集 5
台灣話講座 全集 3
《閩語系研究》
《台灣語研究》
《福建語研究》
---------------------------
王育德/1924-1985
臺灣臺南市人,王育霖弟,臺北高等學校,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畢業,歷任明治大學的講師、副教授、以及教授。臺灣青年社創辦人及《臺灣青年》創刊者。二二八事件後,其兄王育霖遭逮捕殺害,王育德倉皇離臺,並於1949年由香港轉往日本,並重回東京大學繼續其未完成的博士學位。著有「臺灣:苦悶的歷史」一書,一生為國民黨黑名單,終身未能回台。
學養與自治精神的傳承-臺北高等學校創校95周年紀念特展 - https://goo.gl/i1qYaN
------------------------------------
王育霖/1919-1947
臺灣臺南市人,臺北高等學校高等科畢業、東京帝國大學法科畢業,在學時,即參加日本「高等文官司法人員考試」,取得司法官資格,為日本本土第一位臺灣人檢察官。
二次世界大戰後,回台任新竹市檢察官,任內偵辦新竹市長郭紹宗少將涉及貪污「救濟奶粉」(俗謂粉蟲案)未果,憤而辭職,改任臺北市建國中學教師,並擔任民報法律顧問。
二二八清鄉期間遭便衣憲兵、警察拘捕。被捕後,王育霖被監禁於保安司令部第二處(原西本願寺),受盡酷刑折磨。三月底被處死,棄屍淡水河,至今未能尋獲屍首。
----------------------------
王育德 台灣民族英雄
Posted by TWNO1STATE on 2016 年 03 月 28 日
王育德(1924年1月30日-1985年9月9日),國際台灣語研究的權威、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亦為日本「台灣青年社」及其機關刊物《台灣青年》的創辦者。為台灣清治時期太子太師王得祿著名後代。
簡介
王育德是應二二八事件而生的戰後第一代台獨運動人士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人物。他是知識份子、作家,同時也是專業的語言學家。他之所以投入政治,和當時許多台灣人之所以投入政治的原因都相當接近,在某種程度上算是歷史的偶然。
王育德是台南市人,出身富庶家庭。王育德有一位在法律界知名的哥哥王育霖,於新竹地檢署檢察官任內將新竹市長郭紹宗以貪污罪名起訴,後被迫辭職。如果說王育霖或者是廖文毅是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的話,王育德則是和他們兩個截然不同。他毫無政治野心,他之所以投入台獨運動,乃是對國民黨這個新政權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的多方壓迫深感不滿,而終於想奮力抵抗。王育德對台獨運動的參與,對戰後這一代之台獨思想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
早年事蹟
在台灣完成基礎學業以後,王育德也循當時一般富家子弟的腳步,遠赴日本進入東京大學攻讀中國哲學的博士學位。他的求學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中斷,但是,他仍然擁有詩詞、語言研究方面的才華,詩、戲劇及語言學,才是他主要興趣的所在。戰後國民黨政權初期,王育德受廖繼春邀請,任教於台南一中,推行台語話劇,並自行以台語撰寫劇本演出,他的第一個劇本是「新生之朝」。
二二八事件後,其兄王育霖無故被殺,王育德先是逃到香港去,並於1949年再由香港轉往日本,並重回東京大學繼續其未完成的博士學位。
他先是加入廖文毅所主導的「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但兩個人的個性完全不同,對台灣之歷史、獨立運動、以及台灣獨立本身,也各有不同的意見,看法南轅北轍,難以合作超過兩年以上。特別是他們對二二八的見解有相當的差異,王育德並不同意廖文毅將二二八事件視為是一種「革命」的看法。基本上,他對廖文毅所從事的政治活動持保留態度,雖然認同在當時那種背景下,廖文毅仍然有值得讚揚的「貢獻」,他本人卻寧可以學術界為其利器,口誅筆伐,從事各色各樣的台灣研究工作。
開始發行《台灣青年》
1960年2月,時任明治大學講師的王育德與東京大學留學生黃昭堂、廖建龍等六人,共同成立另外一個鼓吹台灣獨立的團體——「台灣青年社」(Taiwan Chinglian Associates),同時也開始創辦日文版的《台灣青年》(The Taiwan Youth)雙月刊。
創刊於同年4月10日的第1期《台灣青年》,在其發刊辭上對《台灣青年》的由來做了歷史上的溯源,說明這本刊物是繼承林呈祿、謝春木、劉明朝、黃呈聰等諸位先輩於1920年所創刊的同名雜誌,同時也延續其追求台灣人自由和幸福的精神。不久,許世楷、張國興等台灣留日學生也相繼加入這份刊物的編輯工作。
當時的《台灣青年》並不贊成廖文毅等人急於成立「臨時政府」的做法,他們希望先激發海外台灣人或留學生的台灣意識,爭取台灣人的支持。這份原本以日文發行的刊物,其所使用的文字曾經數度更換過,先是在1966年10月改為完全以中文發行,然後在1970年2月又改為隔月輪流發行日文版和中文版,最後又於1973年4月再度改回日文版。
由於《台灣青年》及相關台獨運動事務的耽誤,王育德一直到1969年才以鶴佬語的研究取得東京大學的文學博士學位,歷任明治大學的講師、副教授、以及教授。
相關著作
王育德著作較多,大致上涵蓋的領域包括台灣的語言、歷史、和文學。不過,他最為人所熟知的一本著作卻是《台湾:苦悶するその歴史》(東京:弘文堂 1964年)這本書,一本關於台灣歷史的通俗性著作。這本書的中譯版一直到1979年才出現,即《台灣:苦悶的歷史》(東京:台灣青年社 1979年)這本書。
有趣的是,這本書同時被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政權和中國的中國共產黨政權視為「數典忘祖」,而同遭雙方查禁。很多台獨運動的支持者也都宣稱曾經受到這本書的影響。 台灣的前衛出版社從1999年開始,以三年的時間翻譯、編輯完成達十五冊之多的《王育德全集》。被收入的重要著作除了《台灣:苦悶的歷史》(1999)一書以外,還包括《台灣海峽》(1999)、《台灣話研究卷》(2002)、《我生命中的心靈紀事》(2002)、《台灣獨立的歷史波動》(2002)、以及《王育德自傳:出世至二二八後脫出台灣》(2002)等書。
客死他鄉
王育德於1969年以臺語系統的研究獲得東京大學文學博士。1975年王育德任「臺灣人原日本兵補償問題思考會」事務局長,1982年任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委員。王育德於1985年因心肌梗塞去世,終其一生沒有重回台灣。
------------------------------
◎拜見大師(台灣語學)
王育德博士有關「台語」的忠告
台灣話的學習/王育德
  近年,台灣人之間出現熱心講台灣話以及研究台灣話的傾向,這是很好的現象。《台灣文藝》也時常登載有關台灣話的文章,黨外人士發行的政論雜誌也設有台語專欄。在美國發行的《台灣公論報》也多少會登載相關的論文。
  但迄今為止,其做法似乎有些錯誤。很多人單純地認為「語言只要能讓對方瞭解就可以」、「語言只不過是傳達意思的工具而已」,他們認為不只台語,任何語言都一樣,並且即使發音不太正確,文法上有若干錯誤,但只要能傳達意思即可。事實上並非如此,語言是一種靈魂。例如像這樣的英語:「I go, you go, tensen go」(我去,你去,十錢就去。譯者註:一圓等於一○○錢)──這是昔日神戶的人力車夫招攬客人的說法──的確能夠傳達意思,但若用這樣的英語來宣傳獨立運動,即使是條理分明的獨立運動,其意義也必定大打折扣。
  年輕的台灣人說台灣話時,難免摻雜著錯誤的發音。我會在考慮對方與自己的關係之後,決定訂正其錯誤。一般大概都會虛心地接受訂正,但其中也有人認為自己的發音正確而與我爭論。台語的發音並不是我決定的,而是存在《康貝爾辭典》(厦門音新字典)或《十五音》等論著。我是以其為根據而提出訂正,所以對這種不尊重語學權威的態度,實在令人感到困惑。
  台灣人認為台語重要而想要研究是很好的事,不過很容易為探究漢字的語源而陷入泥沼或迷宮。此外,最近出現想要自行發明表記法的人,此種突如其來的舉動亦讓人擔憂。
  前者相信任何單語都能以正確的漢字套合,而在說文、爾雅、集韻等古典中蒐尋來用。然而,即使是台語的常用語彙中,也有約二○%至今還不知道正確語源。如tsa5-po1(男子?)、tsa5-bo4(女子?)、kian2(子?)、bah(肉?)、sng2(耍?)、gia5(夯?)、lim1(啉?)、ta1(焦?)、sui2(美?)、bai2(醜?)、ok(惡?)……
  語源的探究早於半世紀前連雅堂開始著手以來,許多台灣人就為此迷惑而浪費不少精力。他們幾乎都沒有學習過語言學。單語有音韻與意義兩面,音韻會變化,而意義也會擴大或縮小,所以他們有時找到奇僻的字即加以斷定,並認為是大發現而洋洋得意。
  說到語源的探究,也許我比這些人更有效率,迄今已發現不少的字源。但是,這種事是沒有止境的,所以我對不知語源的字及雖知語源卻不易使用的難字,一律提倡使用羅馬字書寫。是的,我主張漢字與羅馬字混用。這當然是採用日本的觀念。我認為日本語將漢字與平假名、片假名三種適當地混合使用,可說是世界上最好的表記法。
  其次,想發明奇妙表記法的人必須先瞭解教會羅馬字的存在。教會羅馬字已經有一世紀半的歷史,比現在北京語拼音的傳統更為悠久。台灣的基督教徒大概都會使用,且其表記制度相當合理,雖然多少有些缺點,但是只要稍加改良即可。
  台灣從獨立之日起,政府就要公告使用台語,所以不可隨便提出表記法,以致拖延普及教育的時機。我本身迄今發明兩種羅馬字的表記法,但結果還是認為直接使用教會羅馬字比較實際,因此我著作的《台語入門》、《台語初級》都是使用教會羅馬字。
 王育德-A2.jpg  
(節錄自王育德全集(12)《台灣獨立的歷史波動》〈台灣人覺醒吧〉其中一節)
-----------------------------
王育德、王育霖-二二八事件後的家族合影
228.七O:我們的二二八特展
噤聲四十年
物件描述
這張家族合照為失去王育霖(被捕失蹤)、王育德(逃離臺灣)後的王家;前坐者左二為王育霖夫人王仙槎女士、右一為王育德夫人林雪梅女士。 
事件後緊接的中國內戰與戒嚴體制,讓二二八事件在臺灣社會成為禁忌,政府動輒以「暴動」、「共黨煽惑」等說法,詆毀參與者為「暴民」,受害者家屬在政府監視、社會異樣眼光下,應對著幽暗的日常。在戒嚴時期,王育霖遺孀與二子克雄、克紹,可說是在二二八、臺獨—兩個最嚴厲的禁錮陰影下度日。
參考來源
王克雄、王克紹編,《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臺北:遠足文化,2017)。
關鍵字詞
二二八、王育霖、檢察官、王育德、臺獨
延伸閱讀
1.張炎憲、胡慧玲、黎中光採訪記錄,《臺北南港二二八》(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5)。 
2.王育德,《臺灣:苦悶的歷史》(臺北:前衛,2002)。


王育霖之弟王育德
地方仕紳王汝禎(王育德父)
---------------------
王育德(臺灣話:Ông Io̍k-tek,(1924年1月30日-1985年9月9日),王育霖的胞弟。東京大學文學博士。明治大學講師、助理教授、教授。埼玉大學講師、東京都立大學講師。國際台語研究權威,戰後台灣獨立運動重要領袖之一,亦為日本「台灣青年社」及其機關刊物《台灣青年》之創辦者。
王育德是應二二八事件而起的戰後第一代台灣獨立運動人士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是知識份子、作家,同時也是專業的語言學家。他之所以投入政治,和當時許多台灣人之所以投入政治的原因都相當接近,在某種程度上算是歷史的偶然。
王育德之胞兄王育霖為台灣法律界知名律師,擔任新竹地檢署檢察官任內期間,因以貪污罪名起訴新竹市長郭紹宗而受到政治壓力被迫辭職。如果說王育霖或者是廖文毅是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的話,王育德則是和他們兩者截然不同。他毫無政治野心,他之所以投入台灣獨立運動,乃是對國民黨這個新政權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的多方壓迫深感不滿,而終於想奮力抵抗。王育德對台灣獨立運動的參與,對戰後這一代之台灣獨立思想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
王育德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aSeJs2
生平
王育德(左坐者)與王育霖(右立者)兄弟
王育德的中華民國身分證
早年事蹟
王育德是台南市人,出身富庶家庭。在台灣完成基礎學業以後,王育德也循當時一般富家子弟的腳步,遠赴日本進入東京大學攻讀中國哲學。他的求學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中斷,但是,他仍然擁有詩詞、語言研究方面的才華,詩、戲劇及語言學,才是他主要興趣的所在。戰後國民黨政權初期,王育德受廖繼春邀請,任教於台南一中,推行台語話劇,並自行以台語撰寫劇本演出,他的第一個劇本是「新生之朝」。
二二八事件後,其兄王育霖無故被殺,王育德先是逃到香港去,並於1949年再由香港轉往日本,並重回東京大學繼續其未完成的學位。
他先是加入廖文毅所主導的「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但兩個人的個性完全不同,對台灣之歷史、獨立運動、以及台灣獨立本身,也各有不同的意見,看法南轅北轍,難以合作超過兩年以上。特別是他們對二二八的見解有相當的差異,王育德並不同意廖文毅將二二八事件視為是一種「革命」的看法。基本上,他對廖文毅所從事的政治活動持保留態度,雖然認同在當時那種背景下,廖文毅仍然有值得讚揚的「貢獻」,他本人卻寧可以學術界為其利器,口誅筆伐,從事各色各樣的台灣研究工作。
發行《台灣青年》
1960年2月,時任明治大學講師的王育德與東京大學留學生黃昭堂、廖建龍等六人,共同成立另外一個鼓吹台灣獨立的團體——「台灣青年社」(Taiwan Chinglian Associates),同時也開始創辦日文版的《台灣青年》(The Taiwan Youth)雙月刊。
創刊於同年4月10日的第1期《台灣青年》,在其發刊辭上對《台灣青年》的由來做了歷史上的溯源,說明這本刊物是繼承林呈祿、謝春木、劉明朝、黃呈聰等諸位先輩於1920年所創刊的同名雜誌,同時也延續其追求台灣人自由和幸福的精神。不久,許世楷、張國興等台灣留日學生也相繼加入這份刊物的編輯工作。
當時的《台灣青年》並不贊成廖文毅等人急於成立「臨時政府」的做法,他們希望先激發海外台灣人或留學生的台灣意識,爭取台灣人的支持。這份原本以日文發行的刊物,其所使用的文字曾經數度更換過,先是在1966年10月改為完全以中文發行,然後在1970年2月又改為隔月輪流發行日文版和中文版,最後又於1973年4月再度改回日文版。
由於《台灣青年》及相關台獨運動事務的耽誤,王育德一直到1969年才以台語的研究取得東京大學的文學博士學位,歷任明治大學的講師、副教授、以及教授。
客死他鄉
王育德於1985年因心肌梗塞去世,終其一生沒有重回台灣。
紀念
王育德紀念館(吳園水榭內)
2018年9月9日,臺南市政府在他位於臺南中西區民權路上的老家掛上「王育霖、王育德兄弟故居」紀念牌,此外設於吳園的王育德紀念館也正式開幕[1]。王育德妻子王雪梅、女兒王明理、外孫女近藤綾等家屬也從日本返臺參與掛牌及開幕儀式[1]。紀念館中有展示王育德的相關文物,並重現其書房[1]。
相關著作
王育德著作較多,大致上涵蓋的領域包括台灣的語言、歷史、和文學。不過,他最為人所熟知的一本著作卻是《台湾:苦悶するその歴史》(東京:弘文堂 1964年)這本書,一本關於台灣歷史的通俗性著作。這本書的中譯版一直到1979年才出現,即《台灣:苦悶的歷史》(東京:台灣青年社 1979年)這本書。{{citation needed|這本書被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和中國大陸的中國共產黨政府查禁。
台灣的前衛出版社從1999年開始,以三年的時間翻譯、編輯完成達十五冊之多的《王育德全集》。被收入的重要著作除了《台灣:苦悶的歷史》(1999)一書以外,還包括《台灣海峽》(1999)、《台灣話研究卷》(2002)、《我生命中的心靈紀事》(2002)、《台灣獨立的歷史波動》(2002)、以及《王育德自傳:出世至二二八後脫出台灣》(2002)等書。
王育德於1969年以臺語系統的研究獲得東京大學文學博士。1975年王育德任「臺灣人原日本兵補償問題思考會」事務局長,1982年任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委員
王育德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aSeJs2
------------------------
王育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eN5Y3z
王育霖(1919年-1947年3月31日),筆名王銘石[1],臺灣臺南市人,臺北高等學校、東京帝國大學法科畢業,曾任日本京都地方法院檢察官、新竹市檢察官、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教師,個性耿直。二二八事件時,王被便衣人員帶走後失蹤。[2][3]
王育霖之弟王育德,是著名的學者與戰後第一代台灣獨立運動人士。
生平
王育霖與陳仙槎於1941年的訂婚寫真
王育霖與陳仙槎於於臺灣日治時期之婚禮
1946年12月在臺北市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所舉行賴永祥與劉慶理的婚禮。林茂生與王育霖於兩個月後的二二八事件遭到殺害;後來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被槍決的有張國雄;被捕的有朱昭陽、朱華陽、楊廷謙、劉明等。
出身台南市,臺北高等學校畢業,考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法科。在學時即參加日本文官高等試驗考試司法科合格,隨即取得司法官資格。1944年分發,以成績優異,選任京都地方法院檢察官,為日本本土第一位台灣人檢察官,在京都被推為「台灣同鄉會」會長。
二次世界大戰後,回台任新竹市檢察官。任內偵辦新竹市政府總務科長官豪,由於空軍第26地勤中隊移交日軍遺留之庫存乾麵包、鳳梨罐頭等食品給新竹市政府,規定分給貧民及學校員生,結果卻發現在市場賣,空軍就向新竹地檢處告發,請求查辦。檢察官王育霖屢傳官科長不至,只好率憲兵親赴市府偵訊科長官豪,受到當時報社媒體高度關注。 據聞王育霖在清鄉期間,自知郭紹宗必然報復,乃與其妻避走。不意,其妻發現物品未帶齊全[4],王乃為其妻返家,卻被派來埋伏的便衣人士帶走,之後下落不明。有人向王家透露王育霖被監禁於西本願寺,當時西本願寺由保安司令部第二處所使用。王家託人詢問政府,政府表示王被流氓擄走。[5]
《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一書的作者李筱峰根據王育霖之弟王育德的說法表示,王育霖於三月底被軍方處死,棄屍淡水河,屍體下落不明[6]。
二二八事件時任《民報》記者的吳濁流,在其1970年代的著作《臺灣連翹》中描述:「新竹市的檢察官王育霖,在新竹市偵察奶粉的吞沒案時,偶然發現到「粉蟲」竟然是經辦救援物資的新竹市長郭紹宗,便攜一紙逮捕令往見市長。不料警察局長竟也是與市長同謀的,結果是本應依法執行檢察官命令的警察們反一擁而上,把王檢察官團團圍住,搶走了逮捕令。被激怒的檢察官趕返檢察處申請補發逮捕令,不料上司反而以遺失逮捕令相責,要追究他的責任。他憤怒之餘,只好辭去檢察官職務,到台北當起一名中學教師。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據稱市長差了警察到台北,把這位前任檢察官逮捕處決,棄屍淡水河。」[7]
本案亦被描寫於邱永漢的中篇小說「檢察官」中。王育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eN5Y3z


荒年時代,物資匱乏,生命如草,新生不知是喜是愁,百感焦急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