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船難事件葡萄牙人認知中的福爾摩沙指沖繩而不是臺灣-臺灣信史是從 1624 年荷蘭人來台才開始,事實上,1555 年與 1563 年分別有徽州、漳州海盜進出臺灣的紀錄

1584 年西班牙船長航經臺灣時,在航海誌首次稱這個島嶼為 As Ilhas Fermosas (意思為美麗諸島),西班牙人後來畫了一幅海圖,將臺灣稱作 Hermosa (艾爾摩沙)。幾經更迭,最終由 1624 年來臺的荷蘭人確立福爾摩沙 (Formosa) 一詞,自此成為西方國家對臺灣的定稱。

葡萄牙人絕大部分指稱台灣本島為Lequeo pequeno,反而是1580年代的西班牙人才比較確定以福爾摩沙來指稱台灣

1582年葡萄牙人在臺船難。
1582 年7月的一場船難,不只後來史籍多有記載, 當年也算是一件轟動的新聞。從到麻六甲到澳門的利瑪竇(Matteo Ricci)亦得知此船難消息,記載道:「……過去一年多次發生船隻失事,特別在臺灣島外慘重損失了一船赴日本貿易的貴重貨物,差不多把該城當時的財富全部丟光」。這場船難,在臺灣史來說,其實也蠻重要的。不只是40年來「視而不見」的葡萄牙人終於被迫登陸臺灣本島比荷蘭人還早;船難所留下的紀錄,其實更反映一些有意義的史事。以下,就讓我們從上述三種資料來整理事件的大致面貌。
1582 年7月6日,澳門葡萄牙當局議定派船載人貨前往日本。這艘預定出航的大船(gran junco; junco o navío),由junco一字可確知,並非當時葡萄牙人的歐式遠洋船、或「克拉克大帆船(nau、carraca)」,而是東洋常見的中國式遠海大帆船,亦即所謂的「戎克船(junco = Junk)」。該船船主或指揮官雖為澳門葡萄牙人,然而,操船者卻是異教徒船頭(mestre que era gentio),照當時情形,這位船頭大概是漳泉漢人舵工。此船將近搭乘三百名左右人員,乘客中,有上述的西班牙人Pedro Gómez與Alonso Sanchéz神父,以及葡萄牙人耶穌會Francisco Pírez等數位神父。船上乘員籍貫,除了這些葡、西人與漢人外,尚有馬尼拉土人、非洲黑人奴隸(cafre),也許應該還包括日本人等等
此船由澳門出航後,旋即遭遇暴風所吹,途中又遇颱風或颶風(tufão),在海上飄盪三、四日,而於7月16日晨衝撞到臺灣本島的蠻荒海岸。眾人千辛萬苦登岸後,進而選擇某條河流旁築草寮當臨時居所,並準備用原船木板另造船隻脫困。島上的原住民見船難,過來撿拾漂流


葡萄牙人命名台灣為福爾摩沙?歷史學者研究發現… - 政治 - 中時電子報

葡萄牙人命名台灣為福爾摩沙?歷史學者研究發現...
19:562020/07/11 中時電子報 丁世傑葡萄牙人命名台灣為福爾摩沙?歷史學者研究發現... - 政治 - 中時電子報 https://bit.ly/3gPlefJ
台灣,在古代的名稱,有稱之為「夷洲」,有稱之為「流求」等。不過,有民間人士認為,葡萄牙人在16世紀航海看到台灣時,高呼「Ilha formosa!(Beautiful Island!)(美麗之島!)」,因而把台灣稱為「福爾摩沙」或「美麗島」。
不過,根據《維基百科》紀載,全世界以「福爾摩沙」命名的,遍布歐洲、美洲等五大洲,對象包括城市、山脈、河流、島嶼、海灣等等,例如阿根廷北部內陸的福爾摩沙省。這是怎麼回事?
根據日本已故東京大學校長矢內原忠雄所著《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一書中所述,「在大發現時代,西葡兩國的航海者到世界各地探險,每於看到陸地之時,屢次發出這一歡呼,因此,今日歐洲、亞洲、非洲、南北美洲,據說有12處的地名都叫福爾摩沙」。
另由翁佳音、黃驗合著的《解碼臺灣史1550-1720》,作者在序言表示,「徵諸16-17世紀西方文獻,葡萄牙人講到Formosa,多半是指臺灣島北方的一個島嶼,並無『葡萄牙人驚嘆美麗之島』的文獻依據,追根究柢,此說是後來的誤解、遐想與編造,逐漸訛傳成為定說、成為講述臺灣信史源流的一個標準化開場白。」
「迄今,所出版的各種語文文獻中,我們還是無法找到葡萄牙人船長、水手或者是探險家航經臺灣時驚呼本島為Ilha Formosa的直接紀錄。」
根據翁佳音學者的考證,16世紀,曾經充任葡萄牙船水手的荷蘭人林氏侯登(J. Linschoten,1563-1611)所著的《東印度旅程導覽》,葡萄牙人的航海資料中,提到臺灣本島,都是用小琉球名稱。
而真正命名台灣為「formosa」的,可能是西班牙人。翁佳音指出,《東印度旅程導覽》第54章,西班牙船長Francisco Gali(1539 -1591)在航海誌所提到的As Ilhas Fermosas = 美麗諸島,反而比葡萄牙人更明確指臺灣本島。
換言之,翁佳音認為,葡萄牙人對臺灣島,大部分稱為小琉球,他們提到福爾摩沙島時,多是模糊地指臺灣本島北鄰之島嶼。直到1580年代,西班牙人才更明確將福爾摩沙用來指稱臺灣本島。
最後,西班牙人神父 Alonso Sanchéz於1583年8月15日以西班牙文所寫的《船難述略》,有提到「航經臺灣海峽(golfo)途中,有一島名叫Hermosa」。翁佳音認為,此段文字依然未直接與明確指陳「福爾摩沙」為葡萄牙人所冠稱。
不過,學者也強調,無論如何,歷史想像力畢竟是歷史研究一個重要環節,如同葡萄牙船員驚歎臺灣是美麗島而命名的論說,想像之作成分居多,對認識臺灣往事,卻不傷大雅。
葡萄牙人命名台灣為福爾摩沙?歷史學者研究發現... - 政治 - 中時電子報 https://bit.ly/3gPlefJ

 


【民報】【專欄】台灣海峽兩邊三國的分歧在文化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台灣移民族群,為生活和生存,歷經數百年的拚搏,終於在日治時代,台灣人民有幸接受現代教育,逐漸孕育出屬於台灣這塊土地的「台灣文化」。
「台灣文化」的養分,有來自漢文化和移民文化的結合,但其質變來自於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的民主與民權普世價值影響。所以,「台灣文化」蘊含的是平等而非殖民階級觀念,更沒有漢文化的自大感。因此,在日治時代,台灣人民已經有了建立民主、民權的現代國家觀。
「中華文化」則是植基於「中原文化」的「漢族」階級性,是以「中原文化」的優越看待世界其他種族的文化觀。所謂的「五族共和」,是在消滅其他文化與歷史,而以「黃帝」為共同始族的「國家」型態。
所以,有民主、民權內涵的「台灣文化」,自然不同於有「中原漢族」優越性的階級社會所締造的「中國」國家觀。
很不幸的是來自台灣海峽彼岸的「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是以「儒家文化」作為洗腦台灣人的工具;一個則以「孔子學院」打前鋒,要以「儒家文化」作為征服世界的先遣隊。這兩個國家的共同點,就是以所謂的「中原」孕育的「中國文化」觀,意圖征服並取代世界各民族文化。這樣的「侵略性文化」不同於「台灣文化」的包容性及平等觀。
台灣雖然包含古漢文化,但因移民的關係,和原住民各族群及新來後到各世界民族的融合,在長期的被「殖民統治」背景之下,先已學會謙卑,徹底去除了古漢文化的優越感和侵略性。而後因現代思潮的影響,共同的「價值觀」在台灣這塊土地形成。因而自1920年代,就有了建立有異於「中國」的「台灣國」想望。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繼承了「中原漢族」統一天下的霸凌文化概念,而以「中國」的古城邦統治術,作為和四方異民族的對稱。繼統治中國大陸後,又意圖征服世界,實現以「中原」為世界中心的中國歷史觀。
流亡政權的中華民國則更等而下之,在無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抗衡後,以「漢族」文化繼承人自許,像是小妾似的標榜「一個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唱和。其目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樣,都是在以「漢文化」欺瞞台灣人放棄移民孕育的「台灣文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所強調的「一個中國」,顯而易見的是具有文化階級霸凌和侵略性,對比「台灣國」的「民主性」及「族群平等」觀念差別很大。
換句話說,不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全都自視為「種族文化優越和『種族同化的執行者』」的位階。現今已經納入所謂「中華民族」的各民族族群,都是被所謂「華夏」民族征服的苗、蠻、百越、阿爾泰語族等等民族的後裔。被征服的民族,全部被納入只有「黃帝」始祖的「中華民族」行列。
華民國在1945年高壓統治台灣以後,施行的也是這一套「中原漢族」優越性和中原文化衍化的「中國」城邦政治(以中原漢族文化作為族群融合及統治的基礎)。
所以說,台灣移民文化截然不同於中原的「中國」文化「台灣人」在民主、民權和自由信念下擁有共同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台灣人」的價值觀,不是人民為「國家」而存在,而是「國家」要為人民而存在。
因此,「台灣人」的現代國家觀念,是以人性尊嚴與生活的實踐為生命第一要務。所以,要人民為國家犧牲的「中國」國家思想,沒有辦法讓以人民為主的台灣現代人民所能接受。
換句話說,台灣文化是比較強調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的實踐,不同於封建的「中國」階級專制社會的「儒家文化」,傾向集體主義的專制政權
台灣經歷數百年被殖民統治的被剝削經驗,充分理解集體暴力的可怕。為了掙脫束縛,解救個人被欺壓的困頓,強調個人自由和對人之尊重和寬容成為生命掙扎的目標。
每個人的人生數十年而已,為了所謂「國家」的強盛和隨之帶來的侵略與同化目標,要人民犧牲個人的自由、民主和人權,這不是現代國家應有的治國理念,跟不上民主潮流,這是徹徹底底以「民主」為口號,重新包裝的封建思想。
「國家」建立的最高指導目標是「人民的幸福」。「國家」的建立是要讓人民得以免於恐懼、免於不自由、免於人權被剝削。那麼,所謂的「國家」強盛若是以個人的犧牲為前提,就連成立國家都沒有必要。
而「中華」文化的所謂「中原」概念,是可以先犧牲個人的人生,強調的是要先貫徹「中國」的城邦意志去征服其他民族。為了「國家」,人民要先有為「國家」犧牲自我的決心。之後,謀求的也只是假性的平等,還是在追求集體化的目標。更可怕的是集體化目標的想定,是以「漢族」優先的「儒家思想」變異出來的統治術。
這種封建的「君權國家」思想,以「國家」為意志的本末倒置作法,重點在於犧牲其轄下人民的人生目標和自由選擇權,這絕對不是成立現代國家的目的。
中國文化的侵略性,使得更多的民族在其以「中國」城邦階級的擴張文化影響下,不是有效抗拒併吞,就是淪為「中國」擴張意志的子民。
成為「中國」擴張文化的子民後,形式上就如同清末民初的「驅逐韃虜」,以漢族為主的「五族共和」相欺騙。雖然大家都成為「中華民族」了,可是,所謂的「中華民族」成員,卻有極大的階級差別。
舉例1945年以後「中國國民黨」治理台灣所標榜的「中華民族」騙術,雖然強調漢族的領導地位,但是同樣是來自中原的漢族,仍然要看槍桿子在誰的手中而劃分出跟隨者和被統治者,更別說「中國國民黨」如何對待外族,如何消滅外族的歷史和文化了。
台灣在「中國國民黨」的治理之下,其組織和統治術其實更像社會幫派。只要跟隨「中國國民黨」來的軍隊和人民,其地位比早先移民台灣的漢人和原住民高;蔣介石的嫡系,更是台灣島的真正主人。
這是個有階級性劃分的所謂「中華民族」,看似所謂的各族融合在「中華民族」的旗幟下,其實是以「中華民族」框住各民族當中原文化的「中國」奴僕。
在這一個概念下,「中華民族」的「國家」強盛,代表著以「中原文化」所建構的「國家」圖騰的勝利,最先受惠的當然是以「漢族」為主的領導群,其他各民族在「扈從」的架構下,固然也有「雞湯」可喝,但必須「背族棄宗」,成為「黃帝」的子孫。
台灣文化是移民歷史的生成,他是包含古漢文化,但也涵蓋台灣各民族文化及台灣歷史苦難的共同經驗和衍生的共同價值觀,截然不同於「中華文化」的「中原史觀」概念。
因此,台灣海峽兩岸三國的不同點在文化。所以,「中華民國」最好的去路還是回歸「中原」這塊文化土地,也比較方便祭拜黃陵。同樣道理,不同文化的生成和生活價值觀,理應有各自的理想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了「中原」道統,就別再來台灣瞎攪和,讓台灣文化生成的台灣人,順利建立屬於自己價值觀的「國家」吧。


船難/海難事件/紅毛港船難事件-姜禮海-宗族形成與變遷:以新竹縣新豐鄉姜朝鳳宗族第三房為例國立交通大學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Yu07Xu
船難/海難事件/紅毛港船難事件/八瑤灣事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RP1n8g
船難/新竹水仙宮 /玄天上帝 /划水仙/水仙尊王/明末清初,明鄭的水師雖奉祀玄天上帝為航海之神/日本水神  金比羅神/金毘羅(摩伽羅)水神/划水仙,是早期船員一種向水仙王祈禱的方式,船在遇到大風大浪,困於水中時,船員們要眾口一起喊叫模仿鑼鼓聲,每人手拿羹匙和筷子死命地划,假裝在端午龍舟比賽般,就可以得到水仙王的救助,順利靠岸。/郁永河《采硫日記》中曾描述其景:「划水仙者,眾口齊作鉦鼓聲,人各挾一匕箸,虛作棹船勢,如午日競渡狀。凡洋中危急,不得近岸則為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FyWF9r
船難/台灣海難失事船隻保護章程/保護中外船隻遭風遇險章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zyvCfm
船難/1960舊港大橋船難搭乘渡船跨越頭前溪不幸翻船,奪走十八位南寮國小學生的生命/日治第二年(1897),就以律令第一號公佈舊港等八大港口為特別輸出入港口,二年後就設立海關,今年還可以看到這座海關建物以及引導船隻入港的燈塔/美術家李澤藩教授,以充滿人道關懷的心情,在事件後畫了「斷我心腸」作品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lW4PfV


Escudo português (1911-2001) (x) 200 escudos (1996, parte da coleção VII Série de Descobertas Portuguesas) O: brasão de armas português (https://pt.wikipedia.org/wiki/Bras%C3%A3o_de_armas_de_Portugal), valor, um ramo de ameixeira e em português "República portuguesa"./R: caravela navegando, mapa da ilha de Formosa (mais tarde Taiwan), 1582 foi o ano em que navegadores portugueses desembarcaram na ilha após um naufrágio, o nome do país em chinês e em português.
葡萄牙盾(1911-2001)(x)200埃斯庫多(1996年,葡萄牙發現VII系列的一部分)O:葡萄牙徽章(https://pt.wikipedia.org/wiki/Bras%C3%A3o_de_armas_de_Portugal), 價值,梅樹枝和葡萄牙“葡萄牙共和國”/ R:導航caravela,福爾摩沙島地圖(後來的台灣),1582年是葡萄牙航海家在一次沉船事件後登陸該島的年份,該國名稱 中文和葡萄牙文。
---------------------
台灣島出現在外國的硬幣上!除在外幣上被秀出 ”台灣”中文字樣外,還有"梅花"圖案。
葡萄牙在1996年發行的一枚硬幣200Escudos (200盾銅板),其中特別以1582年葡萄牙人發現台灣作為主題 ,  並特別將 Formosa及漢字「台灣」呈現。 這是一個值得分享給大家的事。葡萄牙在加入歐元區以前, 是以Escudos(盾)為通用貨幣。這一個 200 盾的銅幣 ,  把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時代的歷史榮光, 完全呈現。而且也順便紀錄了1582年Formosa  (台灣) 進入歐洲的歷史紀錄
--------------------------
這枚硬幣紀錄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看見美麗島台灣,驚呼— Ilha Formosa 的歷史。
葡萄牙在加入歐元區以前,是以Escudos(盾)為通用貨幣。葡萄牙在1996年發行的一枚硬幣200Escudos (200盾銅板),其中特別以1582年葡萄牙人發現台灣作為主題,並特別將 Formosa及漢字「台灣」呈現。 
這枚200 盾的銅幣,把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時代的歷史榮光完全呈現。而且也順便作為1582年Formosa (台灣) 進入歐洲歷史的紀錄
Ps:台灣是世界的台灣,不是中國的台灣。「台」是古字,「臺」則是清國、華國,用來形容鎮守海疆高臺的殖民用詞,台灣人不要再用了。「台灣就是台灣」,不是什麼臺灣
(2)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 貼文 - https://goo.gl/QdWBg3
-----------------------
葡萄牙的徽章 - 簡單的英語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UiDs8G


【幣】葡萄牙1996年發行 大航海時代 紀念幣 200 Escudos 1582 發現台灣---請akmskimo下標 - 露天拍賣 - https://goo.gl/MBU12U



想解碼臺灣史?翁佳音:要先和歷史文獻談戀愛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接地氣的臺灣史研究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的翁佳音副研究員,強調歷史學應該「史地不分離」:累積在地生活經驗,再去看史料要告訴我們什麼。並將發現的故事,與編輯黃驗一同呈現於《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專書。
走進翁佳音的辦公室,看見牆上掛了一張貼滿地名便利貼的臺灣地圖,每個地名都承載著歷史故事。 攝影│張語辰
走進翁佳音的辦公室,看見牆上掛了一張貼滿地名便利貼的臺灣地圖,每個地名都承載著歷史故事。
攝影│張語辰
問書中提到 17 世紀臺灣有「魍港」,現今還存在嗎?
答當時臺灣缺少可以停泊大型船隻的港口 (harbor),像現在的花蓮港等等是後來用工程建出來的。雖然在史料上看到「魍港」這個門戶,但這裡的港不是 harbor 的港,是閩南語「大水管」的「管 (ㄍㄤˋ)」,用來形容急水溪這條河流非常大,魍港就位於這條河流的出海口。
1630 年代荷蘭人 Johannes Vingboons 繪製的臺灣暨澎湖群島地圖。可看到魍港這個重要門戶。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1630 年代荷蘭人 Johannes Vingboons 繪製的臺灣暨澎湖群島地圖。可看到魍港這個重要門戶。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魍港曾經是個繁忙的港口,除了漳泉人、臺灣原住民在這裡交易,還有海盜進進出出,也能看到每年冬季從福建來的捕烏魚船。但後來在 1800 年代,魍港因為急水溪的河沙淤積,逐漸退縮成小港,結束了「臺灣第一站」的輝煌年代。
問當歷史資料不齊全時,如何還原歷史樣貌?
答我舉個例子說明,《熱蘭遮城日誌》上記錄臺灣漁民常在烏魚季時捕捉烏魚、製作成烏魚子運往中國,現實生活中,漁民一年 365 天不會只捕烏魚,我看到當時漁民還會捕國王魚(Kingfish),但國王魚是哪種魚,學界對此討論甚少
有歷史學者說國王魚就是黃魚,但我去請教中研院的魚類專家邵廣昭教授,他覺得早期文獻中出現的魚名,若無插畫、圖片很難斷定種類。荷蘭時代沒有相機,也沒有畫家將國王魚記錄下來,更沒有魚拓,該如何找出國王魚究竟是何種魚類?
我在文獻中找到幾個切入點,從字裡行間推敲,發現國王魚多在烏魚季節後的 12 月到翌年 3、4 月之間被捕獲,地點在臺南附近,體長屬於大魚,國王魚與烏魚是荷蘭時代的兩大重要魚穫
對照清代文獻會發現臺灣漁民常運送大量土魠魚到中國,是當季重要漁獲,加上臺灣當時的經濟活動變動不大,漁獲量從 1550~1760 大致上沒有變化,綜觀史料可由此推斷荷蘭時代的國王魚,就是土魠魚。
《熱蘭遮城日誌》中提到臺灣漁民捕捉的國王魚 (Kingfish),其實就是土魠魚。 資料來源│臺灣魚類資料庫,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熱蘭遮城日誌》中提到臺灣漁民捕捉的國王魚 (Kingfish),其實就是土魠魚。
資料來源│臺灣魚類資料庫,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問荷蘭時期的荷蘭外科醫生,竟跟理髮師是同一人?
荷蘭時期沒有所謂的現代醫生來臺進駐,你看荷蘭史料會看到有趣的紀錄,當荷蘭人要進攻原住民時,隊伍有十個步槍兵,五個砲兵,還有理髮師
不是因為他們打仗還注重儀容,是因為從中世紀以來,理髮師跟開刀的人多是同一人。許多理髮師成為船醫隨著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也在軍隊充當軍醫
當時理髮師在執業時,常常是一號客人進來理頭髮,二號客人進行放血手術,三號客人刮鬍,四號客人割瘤,早期理髮院你會看到藍紅白三色旋轉燈,其實分別代表著著靜脈、動脈和繃帶。
荷蘭畫家 Hieronymus Bosch 的畫作:《愚蠢療法》,描繪當時理髮師替病人進行開腦手術,諷刺當時醫學不發達的荒唐行為。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荷蘭畫家 Hieronymus Bosch 的畫作:《愚蠢療法》,描繪當時理髮師替病人進行開腦手術,諷刺當時醫學不發達的荒唐行為。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這項研究一開始沒有在我計畫中,直到臺大醫學院的學生來問我關於荷蘭時代的醫學狀況。 18 世紀前後,歐洲醫學院是以培育內科醫生為主,手術則交由同一體系的理髮師與外科醫生處理,他們並非正統醫師 (physician) ,等到之後解剖學越來越發達,整個體制才慢慢翻轉。
問葡萄牙人看見的福爾摩沙,不是臺灣?
答幾乎所有歷史教科書都提到, 16 世紀葡萄牙船員遠眺臺灣,讚嘆臺灣為福爾摩沙 (Formosa),但當你仔細分析葡萄牙人到亞洲的文獻後,會得出一個驚人事實!
他們記載的福爾摩沙是西北東南向,長度約 100 公里;臺灣則為東北西南向,長度約 400-500 公里,由此可見葡萄牙人認知中的福爾摩沙,地指沖繩而不是臺灣
1600 年葡萄牙人繪製的海圖,其中「福爾摩沙」應是指沖繩。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1600 年葡萄牙人繪製的海圖,其中「福爾摩沙」應是指沖繩。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1584 年西班牙船長航經臺灣時,在航海誌首次稱這個島嶼為 As Ilhas Fermosas (意思為美麗諸島),西班牙人後來畫了一幅海圖,將臺灣稱作 Hermosa (艾爾摩沙)。幾經更迭,最終由 1624 年來臺的荷蘭人確立福爾摩沙 (Formosa) 一詞,自此成為西方國家對臺灣的定稱。
而當今教科書所教──葡萄牙人讚嘆臺灣為美麗之島的起源,來自後人推論後的想像。
1597 年西班牙人繪製的海圖,將臺灣獨立畫成一個島嶼。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1597 年西班牙人繪製的海圖,將臺灣獨立畫成一個島嶼。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問解讀歷史也需要創意?

地理歷史有很多名詞要背,我不擅長背誦,我喜歡根據事實去推論。
《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書寫的歷史不是新發現,而是根據史料做出接地氣的解釋,你也可以說它是一種創意。
例如,荷蘭時代臺灣中部有位大肚番王 (King of Middag) ,統轄 18 個村社,在我之前學界都將其翻譯成柯達王 (Quata Ong) ,這名字聽起來很有學術高度、異國風味,但我覺得這翻譯不符合臺灣風情。
後來我去比對史料跟地名,發現柯達王的統轄領域大肚南社附近有條 Patientie 溪,英文直譯為忍耐之溪,它溪流寬廣,人們渡河時要忍耐水流衝擊,因此為名。身為中部人的我一看就知道這條 Patientie 溪是大甲溪,而柯達王的名字應該是閩南語 Hoan-á-ong(番仔王)的誤傳,因此將他正名為大肚番王。
大肚番王的統轄圖中的大肚社、大武郡社、水里社等,是當時少數重創外來勢力的原住民族群。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大肚番王的統轄圖中的大肚社、大武郡社、水里社等,是當時少數重創外來勢力的原住民族群。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當我看到文獻提到一個名詞,就會想知道這是臺灣的哪個地方、在現代人生活中的意義是什麼。如果發生在臺灣的事,卻因學術音譯讓人摸不清發生地點,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所以我才會強調「接地氣」的重要!
問書中為何將 1550-1720 年代定義為臺灣信史起源?
答目前主流觀點認為臺灣信史是從 1624 年荷蘭人來台才開始,事實上,1555 年與 1563 年分別有徽州、漳州海盜進出臺灣的紀錄,倭寇、走私討生活的人,都比荷蘭人早來臺灣湊熱鬧,從 1550 年到 1624 年這段朦朧不明的前荷蘭時代,我將其定義為「倭寇時代」或「東番時代」。
另外,也有許多清代文獻指出,黑潮常帶著日本人、沖繩人或菲律賓人漂流到臺東、花蓮來,史料雖記載他們是莫名其妙漂來,但我認為他們是為走私貿易而來。
臺灣是寶島,真的是寶島嗎?我認為過往不好的一面也該將它呈現出來,臺灣在 16 世紀還是部落社會,只有海盜前來,代表這個地方當時還沒有人想來開發,這是事實不用隱藏。不需要非得把臺灣形容得多有歷史淵源、地大物博。雖然臺灣曾是個原始的地方,但我們將之變成亞洲四小龍,這是一件很厲害的事。
想解碼臺灣史?翁佳音:要先和歷史文獻談戀愛 │ 研之有物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 - https://goo.gl/JMxYKK



葡萄牙人驚呼Ilha Formosa
葡萄牙在1996年發行的一枚硬幣200Escudos (200盾銅板),其中特別以1582年葡萄牙人發現台灣作為主題 , 並特別將 Formosa及漢字「台灣」呈現。 這是一個值得分享給大家的事。
葡萄牙在加入歐元區以前, 是以Escudos(盾)為通用貨幣。
這一個 200 盾的銅幣 , 把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時代的歷史榮光, 完全呈現。而且也順便紀錄了1582年Formosa (台灣) 進入歐洲的歷史紀錄。
理由
葡萄牙確實於 1996 年發行印有「台灣」字樣與圖樣的 200 Escudos 硬幣。
不過,2017 年 11 月中研院學者比對葡萄牙文獻,認為葡萄牙人看到的 Formosa 應該是沖繩,並認為 Formosa 一詞指稱台灣,是由1624 年來臺的荷蘭人確立的。
出處
200 Escudos 硬幣圖(含有「台灣」字樣)
https://en.numista.com/catalogue/pieces8664.html
研之有物「葡萄牙人看見的福爾摩沙,不是臺灣?」段落
http://research.sinica.edu.tw/taiwan-history-book-kaim-ang/
----------------
紀念問題
VII葡萄牙發現系列 - 台灣
反面
葡萄牙徽章在開花的李子樹枝旁邊。下面的值和日期。
刻字:
200 ESC
1996年
REPUBLICA PORTUGUESA
相反
船舶航行,即將成為台灣的福爾摩沙島地圖。1582號日期是一次沉船事故2個月後第一次留在葡萄牙水手島上。過往船隻的發現日期為1542年或1544年。國名為中文和葡萄牙文。
刻字:
1582
I. formosa
台灣·TAIWAN
ISABEL C.-F.BRANCO INCM
雕刻師:伊莎貝爾·卡里索,費爾南多·布蘭科
---------
特徵
國家 葡萄牙
類型 循環紀念幣
年 1996年
值 200埃斯庫多(200 PTE)
金屬 銅鎳
重量 21.1克
直徑 36毫米
厚度 2.8毫米
形狀 回合
方向 硬幣對齊↑↓
非貨幣化 2002年2月28日
參考 KM#692,AG#R 121.01
200埃斯庫多(台灣) - 葡萄牙 - Numista - https://goo.gl/dkjAHS
-------------------
1582年葡萄牙人在臺船難。
1582 年7月的一場船難,不只後來史籍多有記載, 當年也算是一件轟動的新聞。從到麻六甲到澳門的利瑪竇(Matteo Ricci)亦得知此船難消息,記載道:「……過去一年多次發生船隻失事,特別在臺灣島外慘重損失了一船赴日本貿易的貴重貨物,差不多把該城當時的財富全部丟光」。這場船難,在臺灣史來說,其實也蠻重要的。不只是40年來「視而不見」的葡萄牙人終於被迫登陸臺灣本島比荷蘭人還早;船難所留下的紀錄,其實更反映一些有意義的史事。以下,就讓我們從上述三種資料來整理事件的大致面貌。
1582 年7月6日,澳門葡萄牙當局議定派船載人貨前往日本。這艘預定出航的大船(gran junco; junco o navío),由junco一字可確知,並非當時葡萄牙人的歐式遠洋船、或「克拉克大帆船(nau、carraca)」,而是東洋常見的中國式遠海大帆船,亦即所謂的「戎克船(junco = Junk)」。該船船主或指揮官雖為澳門葡萄牙人,然而,操船者卻是異教徒船頭(mestre que era gentio),照當時情形,這位船頭大概是漳泉漢人舵工。此船將近搭乘三百名左右人員,乘客中,有上述的西班牙人Pedro Gómez與Alonso Sanchéz神父,以及葡萄牙人耶穌會Francisco Pírez等數位神父。船上乘員籍貫,除了這些葡、西人與漢人外,尚有馬尼拉土人、非洲黑人奴隸(cafre),也許應該還包括日本人等等
此船由澳門出航後,旋即遭遇暴風所吹,途中又遇颱風或颶風(tufão),在海上飄盪三、四日,而於7月16日晨衝撞到臺灣本島的蠻荒海岸。眾人千辛萬苦登岸後,進而選擇某條河流旁築草寮當臨時居所,並準備用原船木板另造船隻脫困。島上的原住民見船難,過來撿拾漂流的貨物,如布匹等。剛開始時,原住民試圖和平與船難人員進行交易,但雙方溝通有問題,互有殺傷。這些船難人員就在防禦狀態中待了將近75天,於9月30日成功離開,返回澳門。
------------------------------
葡萄牙人與「福爾摩沙」──並論1582年的船難 (選自歷史月刊220期:2006/5月號)
翁佳音
美麗錯誤?幾個未曾深究的問題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這幾年來大概已成為歷史學科的老師與學生琅琅上口之句,一般台灣歷史參考書或網路資訊,通常會這麼記載或介紹:自十六世紀中葉以後,遠東地區航運頻繁,當葡萄牙船員經過台灣海面時,從海上遠眺,發現台灣島上高山峻嶺、林木蔥綠,甚為美麗,於是高呼「Ilha Formosa」,葡萄牙文意即:「美麗(Formosa)島(Ilha)」。由於葡萄牙人當時的貿易與殖民重心在中國澳門與日本,台灣只是個路過的美麗景點,他們未曾登陸與探險。儘管如此,葡萄牙人所喊出的形容詞「Formosa(福爾摩沙)」,後來卻成為西方人指稱台灣地名的專有名詞。
上面一段文字與故事,我們似乎習以為常,多少已認定這是「歷史事實」的敘述。然而,追根究底,這段台灣文字「歷史」開頭,竟然有一半是靠推論,或憑美麗想像、誤解而來;其中還包括研究者未能深究外文文獻與比定地名,因而以訛傳訛。你相信嗎?
我們說十六世紀中葉以後,葡萄牙船員航經台灣附近海面,驚豔島上高山林木之美,因而在船上高呼「福爾摩沙之島」,可是,遍查現存的外文文獻或檔案,卻很難發現有直接與明確的證據。這點,留待下節再詳論。上面的敘述,連帶還引發一些問題,即:所謂十六世紀中葉以後,到底是指哪一年代?目前有人說是:1540年代,也有人說1550—1570年之間,網路上甚至有1580年代的說法。進而更根本的問題是:福爾摩沙真的是由葡萄牙人首先叫起?葡萄牙船員讚賞山巒之美,究竟是從台灣西海岸,還是東海岸所看到?他們到底有無登陸台灣?
事實上,自十八世紀以來,歐洲文獻中,歐洲文獻有關葡萄牙人與台灣的史事記載,多少有些曖昧不清。例如,十八世紀初出版、荷蘭人牧師法連太因(F. Valentyn)所編輯的著名《新舊東印度公司誌》大部頭書裡,就指出:葡萄牙與西班牙人比荷蘭人先到台灣,並給台灣命名,為無庸置疑之事,但無法確定他們何時來台,在台作了些什麼。我手頭上有一冊1773年英國倫敦出版的《葡英雙語字典》影本,收有Ilha Fermosa詞條,它居然這麼描述:「位於亞洲,隸屬中國福建(Tokin)之最令人注目島嶼,島上首都稱為台灣(Tyowan)。1635年時,為荷蘭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去。然而,荷蘭人同樣也被國姓爺潰退,船上運載之金銀財寶為其所巧奪,支付給士兵。」可見葡萄牙與福爾摩沙之間,迄今尚存若干迷思,留給後來的研究者與讀者不少歷史想像空間。
十六世紀東亞航路上的台灣島
十九世紀,特別是六○年代以後,隨著大清帝國被迫重新開放外國通商、傳教,西方人除在台灣從事「探險」外,一方面多少也開始整理十六世紀以來歐文有關台灣的資料。有趣的是,迄今,所出版的各種語文文獻中,我們還是無法找到葡萄牙人船長、水手或者是探險家航經台灣時驚呼本島為Ilha Formosa的直接記錄。
據目前所知,有一幅葡萄牙王室屬下非常傑出的製圖家Lopo Homem(1497前—1572後)於1554年繪製的Portolano式海圖,圖上他把北回歸線以北的一狀如變形蟲之島嶼標名為:I. Fremosa。稍後,他同樣傑出的兒子Diogo 改正為:I. Fermosa。這是一般所謂葡萄牙文獻最早有關「Formosa = 台灣」的記錄。一般研究者因此認為,葡萄牙人耶穌會士於1543年左右到日本,自此之後,葡萄牙船隻陸陸續續從澳門經過台灣海峽前往日本,船長或水手途中一定會看到並記錄下這座台灣美麗島嶼,Homem父子參考了這些航海記錄而標誌在地圖上。遺憾的是,十六世紀葡萄牙遠東航海日誌原檔多已缺佚,難以輔證此論;而Homem圖上繪於Chincheo(漳州)與北回歸線以北的Fermosa島,若進一步與下面所引述的葡萄牙航海誌資料互相比對,則該島是否真的指台灣全島,恐怕還是個疑問。無論如何,上述葡萄牙人驚嘆美麗島的論述,經考察近人的各種研究著作後,我們發現,絕大部分是間接證據而想當然爾。
有些論者認為,葡萄牙船員驚喊福爾摩沙的記錄,應該是十六世紀八○年代,曾經充任葡萄牙船水手的荷蘭人林氏侯登(J. Linschoten,1563-1611)在航經台灣海峽時所寫下。可惜,這種說法一開頭便錯誤,因林氏侯登在印度臥亞(Goa)擔任大主教的書記(1583-1588)期間,遊跡並未越過東南亞,他返國後想由北極到東亞,也未成功。有趣的是,這種誤解,從十七世紀末以來就已存在。十六世紀九○年代,林氏侯登回荷蘭後,確實將他在臥亞所收集到的葡萄牙與西班牙船員的秘密航海資料,編輯成《東印度旅程導覽》,對後來荷蘭東印度公司(VOC)到亞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情報。《旅程導覽》中的第五卷,便收錄有關十六世紀中葉以後葡萄牙、西班牙人的航海日誌。可是,遍查從第30章到54章有關台灣海峽一帶的文獻,除了還是無上述嘆賞美麗島的記錄外,連台灣本島的名稱亦稍微撲朔迷離。由於國內學者未曾系統介紹這類航海誌,所以這裡不厭其煩略述各章航路大要(以下文中括號內的頁碼,為第五卷書中頁數):
30章(pp.162-193),是葡萄牙人由澳門廣東沿海出發,到寧波(Liampo)、南京(Nanquin)之航路,是傳統中國沿岸的水路,因此未經過台灣。稍可一語的是,到泉州時,提到有一山,謂與福爾摩沙山(Monte Fermosa)一樣美麗(p.178),可惜,福爾摩沙山不知指何地。
31章(pp.193-211),為葡萄牙舵手(Stuerman)雇用漳州船(soma Chinchea),由寧波的Syongicam(舟山群島之一)出航到日本九州、大阪等地。出海後幾天便見Lequeo(琉球)島(p.196),但從其緯度已在29度,以及附近潮水為橙黃色,顯然不是台灣的景象。
32章(pp. 211-222),為另外一位(葡萄牙)領航員(piloot)所述,從澳門浪白澳開船沿中國海岸到日本平戶的航路。此行一開始沿著海岸經南澳到漳州廈門(Chincheu)一帶,然後往東北東行駛,會看到位於25度、山非常高,成橢圓形(lanckwerpent)的Lequeo pequeno(小琉球,以下此詞均用中文表示)島,離中國海岸有18(葡)浬(p.212),然後再北東往日本。
33章(pp. 223-228),亦為葡萄牙領航員搭乘中國小海船(soma)從澳門港道西側出航,沿南澳、廈門經小琉球往日本的航海誌。這篇航海誌提到他們航海四晝夜後看到中國領土外的小琉球,因在破曉時分船抵達南西方的岬角,故在離島外8(葡)浬下錨,折往中國海岸航行後再繼續往日本。又云:小琉球島山極高,島長15-16(葡)浬,島的北東盡端岬角(hoeck)位於北緯25?度。這裡,小琉球指台灣本島,應無疑義。
34章(pp.228-233),依然是澳門到日本的水路誌。在這篇水路誌中,終於出現Ilha Fermosa一詞,可是卻不太像是指台灣本島!誌中說:經南澳、廈門後若順風相送,翌日船員便可從船右舷看到小琉球島(東北)盡端與岬角,以及福爾摩沙美麗島(Ilha Fermosa)境域的開端。這樣的描述,其實正與前述Homem以及A. Ortelius的《世界舞台》東印度群島等圖有共同系譜。換言之,當時葡萄牙人文獻中的美麗島,不一定專指台灣大島!
35章(pp.234-237),是葡萄牙人記述從澳門到日本長崎航路中應注意的安全事宜,其中提到經南澳後的安全水路,是廈門與澎湖(A Ilha dos Pescadores)之間的台灣海峽(’t Canael);又云經福爾摩沙島後,可由北東直航到有馬海峽(Straet van Aryma),福爾摩沙島顯然還不是台灣本島,究竟指何處,似乎不是很清楚。
其實,不只前面幾章,連42(p. 261-262)與45(p. 270)兩章等葡萄牙人的航海資料中,提到台灣本島,都是用小琉球名稱。36、54兩章是一位著名西班牙人船長寫,由澳門出航至日本,以及返回墨西哥之的水路誌。36章提到經過台灣島附近時,見Ilha Fermosa位於小琉球之旁,晚間船隻取25?度,往北,北東等方向,翌日可看到Fermosa島的盡端。美麗島被形容成「橢圓形、無人占領(leech)之島,中間為破裂、沖刷(geschuert),像是空曠之地」。不久,可看到位於Ilha Fermosa東南東的三王島(As Ilha dos Reijs Magos,即宮古島,p. 241)。如此,這個美麗島,與上述葡萄牙人所記無多大差異,都是指台灣本島北部緊鄰之一島。也許,是指淡水河右岸的東北角或基隆的和平島。
然而,54章的航海誌卻說:船從澳門出發,經過白礁(Ilha Branco)後,往東南東行駛,準備往一陸地,即澎湖群島(Os Baixos dos Pescadores),以及琉球諸島(d’Eylanden Lequeos)境界開端繼續行駛。東邊的諸島「被稱為福爾摩沙諸島(As Ilhas Fermosas),意即美麗諸島」;一位叫三泰(Santy)的漳州人告訴西班牙船長說,諸島位於北緯21?度,沿岸有水深30潯之處,但這艘船並未前往探看。西班牙船長這裡所說的複數「美麗諸島」,與上述單數美麗島不一樣,但由緯度來看,應該是台灣本島沒錯。接著,他們航離美麗諸島約50(西)浬後到琉球島(Lequeos),此時,三泰又告訴西班牙人說:這裡有不少良好港口,琉球人像菲律賓土著,他們也駕小船運鹿皮、黃金等到中國沿海交易,他本人亦曾到該島九次云云(p. 289)。顯然,這裡的Lequeos已經是講今日本沖繩縣的居民與島嶼,不過,這段資料往往被研究者誤解成是指台灣與台灣原住民。
上述西班牙船長,是著名的航海家Francisco Gali(或稱Galli、Gualle,1539 -1591),他於1584年受命尋找新港口,由中南美洲橫度太平洋到菲律賓,並由澳門經台灣海峽到日本,後來又從太平洋返回美洲。他航海誌所提到的As Ilhas Fermosas 反而比葡萄牙人更明確指台灣本島。
1582年7月的一場台灣船難
總而言之,從上述荷蘭人林氏侯登所收錄的葡、西航海誌中,真的找不到葡萄牙船員驚嘆美麗島的資料;從這些文獻中,反而還可結論謂葡萄牙人對台灣島,大部分稱為小琉球,他們提到福爾摩沙島時,多是模糊地指台灣本島北鄰之島嶼。直到1580年代,西班牙人才更明確將福爾摩沙用來指稱台灣本島。那麼,其他文獻有無相關證據?有學者推測,1582年7月中由澳門出航,16日在台灣某地遭風擱淺的一場船難,所留下文獻也許有證據,值得檢驗。幸運的是,該次船難,這幾年經學者重新整理後,可知留有以下三種一手史料:
(A) 西班牙出身的Pedro Gomez神父於1582年12月3日在澳門寫給耶穌會
友人之信(葡萄牙文);
(B) 菲律賓馬尼拉西班牙人神父Alonso Sanchez於1583年8月15日所寫的
〈船難述略〉(西班牙文);
(C) 另外一篇更為詳細,卻為某些重要研究者誤解成1564年船難事件的葡
萄牙耶穌會士Francisco Pirez之記錄(葡萄牙文)。
三種資料中,提到台灣本島名稱時,除(A)用小琉球之名外,(B)與(C)均以西班牙語稱為:Hermosa。(B)的西班牙Alonso Sanchez神父〈船難述略〉中僅言:「航經台灣海峽(golfo)途中,有一島名叫Hermosa,此乃因從海上觀之,有高聳青翠山脈可愛之故。大約四十年來,葡萄牙人經此島與中國沿海之間航往日本,卻未曾登陸與進行調查。」此段文字,仍未明確證明葡萄牙人稱台灣為福爾摩沙,頂多只是提到約四十年前,即1542年後葡萄牙人到日本豐後與種子島以來,葡船往還於澳門、日本之間,雖經過台灣,卻宛如視而不見。
1582年7月的一場船難,不只後來史籍多有記載,當年也算是一件轟動的新聞。從到麻六甲到澳門的利瑪竇(Matteo Ricci)亦得知此船難消息,記載道:「……過去一年多次發生船隻失事,特別在台灣島外慘重損失了一船赴日本貿易的貴重貨物,差不多把該城當時的財富全部丟光。」這場船難,在台灣史來說,其實蠻重要的。不只是四十年來「視而不見」的葡萄牙人終於被迫登陸台灣本島,比荷蘭人還早,船難所留下的記錄,其實也反映一些有意義的史事。以下,就讓我們從上述三種資料來整理事件的大致面貌。
1582年7月6日,澳門葡萄牙當局議定派船載人貨前往日本。這艘預定出航的大船(gran junco; junco o navio),由junco一字可確知,並非當時葡萄牙人的歐式遠洋船、或「克拉克大帆船(nau、carraca)」,而是東洋常見的中國式遠海大帆船,亦即所謂的「戎克船(junco = Junk)」。該船船主或指揮官雖為澳門葡萄牙人,然而,操船者卻是異教徒船頭(mestre que era gentio),照當時情形,這位船頭大概是漳泉漢人舵工。此船將近搭乘300名左右人員,乘客中,有上述的西班牙人Pedro Gomez與Alonso Sanchez神父,以及葡萄牙人耶穌會Francisco Pirez等數位神父。船上乘員籍貫,除了這些葡、西人與漢人外,尚有馬尼拉土人、非洲黑人奴隸(cafre),也許包括日本人等等。
此船由澳門出航後,旋即遭遇暴風所吹,途中又遇颱風或颶風(tufao),在海上飄盪三、四日,而於7月16日晨衝撞到台灣本島的蠻荒海岸。眾人千辛萬苦登岸後,進而選擇某條河流旁築草寮當臨時居所,並準備用原船木板另造船隻脫困。島上的原住民見船難,過來撿拾漂流的貨物,如布匹等。剛開始時,原住民試圖和平與船難人員進行交易,但雙方溝通有問題,互有殺傷。這些船難人員就在防禦狀態中待了將近75天,於9月30日成功離開,回澳門。
葡萄牙船難地點
這艘澳門葡萄牙人所使用的中國式帆船,到底在哪裡擱淺?迄今,史籍只是模糊的敘述。有人說是在台灣西南部,有人說在北西部海岸,可惜都未引用直接證據來說明。也許,這艘船是由漢人駕駛,無法如第二節歐洲船長一樣,留有航海日誌,讓我們可由日誌中所載船難的緯度與港灣特色,輕易判斷出現在地點。這次船難僅留下上述三種神父所寫記錄,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從若干蛛絲馬跡來推測、想像船難的地點。
他們的帆船先經暴風吹離澳門沿海,7月11日又遭颶風或颱風所吹,翌日則遇順風,繼續航往日本,但居然還走了四天才碰撞到台灣本島的海邊沙灘,可見此次船隻航行並不順利。他們原先在帆船擱淺的海邊築草寮待援,當地僅有一小湖(pequena lagoa),且因水質太差,因此再遷到半葡浬(legua),也就是約2公里半的一條淡水小河(ribeirinha fresca)之旁,準備利用破船木板另築一艘小帆船(junquinho)逃離船難之地,此外還築臨時房子、小教堂。後來他們聽說這裡離中國之境有18浬(legoas),即90公里左右。
這條淡水小河,海上潮汐可以進入,河水入海之前,有個小灣。漲潮或天氣好時,漢人的小形海船(soma pequena)可通過此灣。後來小帆船造好之後,他們就從這裡駛出,返回澳門。記錄又說,溪河中可捉魚,附近有森林,可以捕鹿。所謂森林,是指山上森林。他們臨時房子與造船之地,離此山山腳估計有1葡里,亦即約5公里之遠,中間為一片石礫之地;山頂偶爾可見高聳於雲端,山上有不少樹木、有些地方為一大片草地,不少鹿隻棲息其間,其中有些體型頗大,原住民在此用槍矛捕鹿。Gomez神父等人甚至爬到山上,豎立大型木十字架。
有關附近的居民,記錄說:當地無其他民族,只有原住民番社(aldeas),社與社之間距離約有3葡里之遙,常互相敵對。當船難人員登陸等候期間,番人曾一度駕駛以藤條(raizes como vimes)綁成的筏,載著米(aroz)、匏瓜(abobora)、 無花果(figos)、鹹肉(carne salgada),甚至可能是熊掌等物品前來與他們交易,但雙方因溝通不良,或猜忌而失控,互有殺傷,遂不再往來。
由上面描述,可判斷船隻在海上遭風後,仍然在台灣海峽一直往北行駛,Gomez記錄上所謂的未與cabeca保持距離而遭致擱淺,cabeca應該與第二節所述葡萄牙文獻中的海峽東北端,指北部某處突出、類似岬角之「頭」。進而,他們停留旁邊的「小河」,除有港灣外,9月中,可容納劫後餘生將近300人的「小」帆船建造完成,在等候漲潮出航期間,繫在河邊的空船又遭風雨吹打,幸虧未被吹到海口,反而往回吹到離海稍遠,巨浪(rolo)無法損害之處。這段資料,可排除地點發生在基隆一帶。可搭乘2、300人的空帆船被吹到離海口稍遠之河中還可停靠,在台灣,恐怕只有北部淡水河有這個條件。進一步,暫時停留處與山腳有5公里之遠,似乎又可排除淡水河左岸的八里坌與觀音山。也就是說,1582年葡萄牙人的船難地點,比較有可能在淡水河口右岸,記錄中所說的山,也許是大屯山或七星山。
記錄中所描述原住民泛舟筏交易的景象,也符合淡水一帶早期原住民的經濟活動。畢竟,十七世紀初的中文文獻已指出,雞籠、淡水原住民,在明嘉靖末,亦即1560年代遭「倭」焚掠,稍稍避居山後,漳、泉之人「往往譯其語,與貿易;以瑪瑙、磁器、布、鹽、銅簪環之類,易其鹿脯皮角」、「夷人(原住民)至舟,無長幼皆索微贈。淡水人貧,然受易平直」。F. Pirez資料說,原住民因為常常說「Cateos」這個字,所以就稱他們為Cateos人。此字,與台北平埔馬賽族語「katiu」一字發音類同,是「走、行走」的意思。同資料又說:他們曾聽聞更南邊的本島一端(ponta da Ilha)有一港口(porto),有兩、三艘的漢人小船(soma)到那裡交易鹿皮。這個更南邊的港口,似乎可推測定成台北市的艋舺(即今萬華)。艋舺成為島內外交易之地,時間應可更往前推。至少,在一幅荷蘭人製圖家J. van Keulen所製作、呈現大約十七世紀五○年代台灣的古地圖上,圖中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在艋舺一帶,即標名:Handel plaats(交易之處),正反映了這個隱晦的事實。
W、結論:歷史可以想像
從上面的論證,大抵可知「1540年代葡萄牙經過台灣海峽時,驚嘆台灣島之美,而命名為『福爾摩沙』」的歷史敘述,推論與想像成分稍多點。目前留存的可靠文獻顯示葡萄牙人絕大部分指稱台灣本島為Lequeo pequeno,反而是1580年代的西班牙人才比較確定以福爾摩沙來指稱台灣
進而,由本文第二節所略述的葡萄牙人航海誌來看,當時葡萄牙人所走的澳門—日本航線,其實大部分為十六世紀漳泉人士的傳統東洋水路,即在台灣海峽越過澎湖往東北,沿淡水、雞籠,經琉球到日本。這一方面說明:假如「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真的是由葡萄牙人為台灣冠上,那麼,他們一定是看到台灣北部的海岸之美。「經過台灣東部海岸」的說法,當然不能成立。另一方面也說明:十六世紀歐洲古地圖上所標繪的東亞地點與地名,明代的漳泉海商與行船人提供了不少資訊。台灣當時被稱為Lequeo pequeno(小琉球),應該就是這個背景的反映。
結束前話稍離題一下,嚴格而言,有明一代,中國文獻或古地圖上所載之「大、小琉球」,大琉球指沖繩大概已無疑義。至於一般人認定為台灣的「小琉球」,如果讀者肯多花一點時間涉獵當時各種文獻,讀史會充滿「驚異」:小琉球不一定是台灣!為何葡萄牙人採用Lequeo pequeno(小琉球)來標誌台灣,倒是可以再研究。其實,在西班牙文獻中,台灣還有個很古典的名稱。如1575年西班牙Martin de Rada神父的遊記中,提到Tangarruan島,此字很明顯是「東番(Tang-hoan)」的音譯。此名依然是明末漳泉討海人所提供的訊息,台灣是大明中國之外的外國。
無論如何,歷史想像力畢竟是歷史研究一個重要環節,如同葡萄牙船員驚嘆而命名的論說,想像之作成分居多,對認識台灣往事,卻不傷大雅。同理,荷蘭人未占領台灣的很久、很久以前,台灣已在世界史舞台上露臉;面對零星史料,應該容許歷史想像力來編織History。1582年那場船難,以及神父所豎立的木製大十字架,地點是否真的在台北淡水河岸,在大屯山或七星山上?本文無法蓋棺論定,還是遺留給讀者想像與討論空間。西班牙占領雞籠、淡水後,1632年時,文獻上提到淡水河附近有Pantao(北投?)番社,番社頭目居然向西班牙神父耶士基佛(J. Esquivel)說:他是很久以前銷聲匿跡的西班牙人之子。你要不要相信?我選擇相信。因為這樣,台灣早期的歷史才比較有趣
葡萄牙東來紀實 - https://goo.gl/5SYNxT
--------------------------------
1582年
1月15日-俄羅斯割讓利沃尼亞與愛沙尼亞給波蘭。
2月20日-日本九州地區吉利支丹大名大友宗麟、大村純忠、有馬晴信向羅馬教廷派遣天正遣歐少年使節,於長崎港出發,後於1590年返回。
2月24日-教宗額我略十三世頒布新的曆法——格里曆,即現行國際通行的公曆。
3月11日-魚津城之戰,柴田勝家圍困上杉氏越中據點漁津城,直到本能寺之變翌日。
6月10日-葡萄牙宣布獨立。
6月21日(天正十年六月二日)-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其下屬明智光秀殺害於京都本能寺。
6月25日-中國大返還開始,6月30日羽柴秀吉抵達京都。
6月-神流川合戰,後北條氏對織田氏派駐關東上野國的將領瀧川一益發起攻擊,最終北條軍獲勝,將織田勢力逐出關東平原。
6月-甲斐、信濃、上野等地爆發天正壬午之亂。
7月2日-山崎之戰-羽柴秀吉擊敗明智光秀。
8月-中富川之戰,長宗我部元親戰勝三好氏十河存保,十河存保退至勝瑞城。
10月4日星期四(儒略曆)- 義大利、波蘭、西班牙、葡萄牙將次日定為新曆10月15日星期五。
10月15日-太原之戰,明朝戰敗。
10月29日-後北條氏與德川家康和議,天正壬午之亂結束。
12月9日星期日(儒略曆)- 法國將次日定為新曆12月20日星期一。
11月4日,俄軍戰勝庫楚姆汗,開進失必兒汗國首府卡什雷克。
利瑪竇獲准進入中國。
俺答汗長子乞慶哈繼承土默特順義王之位。
---------------------------------
「美麗島」的美麗錯誤:原來葡萄牙人最初的「福爾摩沙」根本不是在說臺灣?
BY 我是小編 · 2015/03/24
(上接第 1 頁)
1582 年 7 月 6 日,澳門葡萄牙當局議定派船載人貨前往日本。這艘預定出航的大船(gran junco;junco o navío),由 junco 一字可確知,並非當時葡萄牙人的歐式遠洋船、或「克拉克大帆船(nau、carraca)」,而是東洋常見的中國式遠海大帆船,亦即所謂的「戎克船(junco = Junk)」。
該船船主或指揮官雖為澳門葡萄牙人,然而,操船者卻是異教徒船頭(mestre que era gentio),照當時情形,這位船頭大概是漳泉漢人舵工。此船將近搭乘三百名左右人員,乘客中,有上述的西班牙人 Pedro Gómez 與 Alonso Sanchéz 神父,以及葡萄牙人耶穌會 Francisco Pírez 等數位神父。船上乘員籍貫,除了這些葡、西人與漢人外,尚有馬尼拉土人、非洲黑人奴隸(cafre),也許應該還包括日本人等等。
此船由澳門出航後,旋即遭遇暴風所吹,途中又遇颱風或颶風(tufão),在海上飄盪 3、4 日,而於 7 月 16 日晨衝撞到臺灣本島的蠻荒海岸。眾人千辛萬苦登岸後,進而選擇某條河流旁築草寮當臨時居所,並準備用原船木板另造船隻脫困。
島上的原住民見船難,過來撿拾漂流的貨物,如布匹等。剛開始時,原住民試圖和平與船難人員進行交易,但雙方溝通有問題,互有殺傷。這些船難人員就在防禦狀態中待了將近 75 天,於 9 月 30 日成功離開,返回澳門。
葡人船難地點可能在今淡水
在一幅荷蘭人製圖家 J. van Keulen 所製作、呈現大約 17 世紀 50 年代臺灣的古地圖上,圖中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在艋舺一帶……,正反映了這個隱晦的事實。
這艘澳門葡萄牙人所使用的中國式帆船,到底在哪裡擱淺?
迄今,史籍只是模糊的敘述。有人說在臺灣西南部,有人說在北西部海岸,可惜都未引用直接證據說明。也許,這艘船是由漢人駕駛,無法如第二節歐洲船長一樣,留有航海日誌,讓我們可由日誌中所載船難的緯度與港灣特色,輕易判斷出現在地點。這次船難僅留下上述 3 種神父所寫紀錄,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從若干蛛絲馬跡來推測、想像船難的地點。
他們的帆船先經暴風吹離澳門沿海,7 月 11 日又遭颶風或颱風所吹,翌日則遇順風,繼續航往日本,但居然還走了 4 天才碰撞到臺灣本島的海邊沙灘,可見此次船隻航行並不順利。
他們原先在帆船擱淺的海邊築草寮待援,當地僅有一小湖(pequena lágoa),且因水質太差,因此再遷到半葡浬(legua),也就是約 2 公里半的一條淡水小河(ribeirinha fresca)之旁,準備利用破船木板另築一艘小帆船(junquinho)逃離船難之地,此外還築臨時房子、小教堂。後來他們聽說這裡離中國之境有 18 浬(légoas),即 90 公里左右。
這條淡水小河,海上潮汐可以進入,河水入海之前,有個小灣。漲潮或天氣好時,漢人的小形海船(soma pequena)可通過此灣。後來小帆船造好之後,他們就從這裡駛出,返回澳門。紀錄又說,溪河中可捉魚,附近有森林,可以捕鹿。所謂森林,由三種文獻參證,可知是指山上森林。
他們臨時房子與造船之地,離此山山腳估計有 1 葡里,亦即約 5 公里之遠,中間為一片石礫之地;山頂偶而可見高聳於雲端,山上有不少樹木、有些地方為一大片草地,不少鹿隻棲息其間,其中有些體型頗大,原住民在此用槍矛捕鹿。Gómez 神父等人甚至爬到山上,豎立大型木十字架。
有關附近的居民,紀錄說:當地無其他民族,只有原住民番社(aldeas),社與社之間距離約有 3 葡里之遙,常互相敵對。當船難人員登陸等候期間,番人曾一度駕駛以藤條(raízes como vimes)綁成的筏,載著米(aroz)、匏瓜(abobora)、 無花果(figos)、鹹肉(carne salgada),甚至可能是熊掌等物品前來與他們交易,但雙方因溝通不良,或猜忌而失控,互有殺傷,遂不再往來。
由上面描述,可判斷船隻在海上遭風後,仍然在臺灣海峽一直往北行駛,Gómez 記錄上所謂的未與 cabeça(頭)保持距離而遭致擱淺,cabeça 應該與第二節所述葡萄牙文獻中的海峽東北端,指北部某處突出、類似岬角之「頭」。進而,他們停留旁邊的「小河」,除有港灣外,9 月中,可容納劫後餘生將近 300 人的「小」帆船建造完成,在等候漲潮出航期間,繫在河邊的空船又遭風雨吹打,幸虧未被吹到海口,反而往回吹到離海稍遠,巨浪(rolo)無法損害之處。
這段資料,可排除地點發生在基隆一帶。可搭乘 2、300 人的空帆船被吹到離海口稍遠之河中還可停靠,在臺灣,恐怕只有北部淡水河有這個條件。進一步,暫時停留處與山腳有 5 公里之遠,似乎又可排除淡水河左岸的八里坌與觀音山。也就是說,1582 年葡萄牙人的船難地點,比較有可能在淡水河口右岸,記錄中所說的山,也許是大屯山或七星山。
記錄中所描述原住民泛舟筏交易的景象,也符合淡水一帶早期原住民的經濟活動。畢竟,17 世紀初的中文文獻已指出,雞籠、淡水原住民,在明嘉靖末,亦即 1560 年代遭「倭」焚掠,稍稍避居山後,漳、泉之人「往往譯其語,與貿易;以瑪瑙、磁器、布、鹽、銅簪環之類,易其鹿脯皮角」、「夷人(原住民)至舟,無長幼皆索微贈。淡水人貧,然受易平直」。
F. Pírez 資料說,原住民因為常常說 cateos 這個字,所以就稱他們為 Cateos 人。此字,與臺北平埔原住民巴賽族語 katiu 一字發音類同(編按:巴賽族為凱達格蘭族一支),是「走、行走」的意思。同資料又說:他們曾聽聞更南邊的本島一端(ponta da Ilha)有一港口(porto),有兩、三艘的漢人小船(soma)到那裡交易鹿皮。這個更南邊的港口,似乎可推測定成臺北市的艋舺(即今萬華)。艋舺成為島內外交易之地,時間應可更往前推。至少,在一幅荷蘭人製圖家 J. van Keulen 所製作、呈現大約 17 世紀 50 年代臺灣的古地圖上(見圖 4),圖中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在艋舺一帶,即標名:Handel plaats(交易之處),正反映了這個隱晦的事實。
圖4
多一層想像,歷史或許更有趣
1582 年那場船難,以及神父所豎立的木製大十字架,地點是否真的在臺北淡水河岸,在大屯山或七星山上?本文無法蓋棺論定,還是保留給讀者想像與討論空間。
從上面的論證,大抵可知「1540年代葡萄牙經過臺灣海峽時,驚歎臺灣島之美,而命名為『福爾摩沙』」的歷史敘述,推論與想像成分稍多點。目前留存的可靠文獻顯示葡萄牙人絕大部分指稱臺灣本島為 Lequeo pequeno(小琉球),反而是 1580 年代的西班牙人才比較確定以福爾摩沙來指稱臺灣。
進而,由本文第二節所略述的葡萄牙人航海誌來看,當時葡萄牙人所走的「澳門—日本」航線,其實大部分為 16 世紀漳泉人士的傳統東洋水路,即在臺灣海峽越過澎湖往東北,沿淡水、雞籠,經琉球到日本。這一方面說明:假如「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真的是由葡萄牙人為臺灣冠上,那麼,他們一定是看到臺灣北部的海岸之美。「經過臺灣東部海岸」的說法,當然不能成立。
另一方面也說明:16 世紀歐洲古地圖上所標繪的東亞地點與地名,明代的漳泉海商與行船人提供了不少資訊。臺灣當時被稱為 Lequeo pequeno(小琉球),應該就是這個背景的反映。
結束前話稍離題一下,嚴格而言,有明一代,中國文獻或古地圖上所載之「大、小琉球」,大琉球指沖繩大概已無疑義。至於一般人認定為臺灣的「小琉球」,如果讀者肯多花一點時間涉獵當時各種文獻,讀史會充滿「驚異」:小琉球不一定是臺灣!為何葡萄牙人採用 Lequeo pequeno(小琉球)來標誌臺灣,倒是可以再重新研究。
其實,在西班牙文獻中,臺灣還有個很古典的名稱。如 1575 年西班牙 Martin de Rada 神父的遊記中,提到 Tangarruan 島,此字很明顯是「東番(Tang-hoan)」的對音。此名依然是明末漳泉討海人所提供的訊息,臺灣是大明中國之外的外國。
無論如何,歷史想像力畢竟是歷史研究一個重要環節,如同葡萄牙船員驚歎臺灣是美麗島(Ilha Formosa)而命名的論說,想像之作成分居多,對認識臺灣往事,卻不傷大雅。同理,荷蘭人未佔領臺灣的很久、很久以前,臺灣已在世界史舞台上露臉;面對零星史料,應該容許歷史想像力來編織歷史:
1582 年那場船難,以及神父所豎立的木製大十字架,地點是否真的在臺北淡水河岸,在大屯山或七星山上?本文無法蓋棺論定,還是保留給讀者想像與討論空間。
西班牙佔領雞籠、淡水後,1632 年時,文獻上提到淡水河附近有 Pantao(北投?)番社,番社頭目居然向西班牙神父耶士基佛(J. Esquivel)說:他是很久以前銷聲匿跡的西班牙人之子。你要不要相信?我選擇相信。因為這樣,臺灣早期的歷史才比較有趣。
關於作者
翁佳音,台灣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台灣大學歷史學碩士,主要研究領域為 17 世紀(荷蘭、西班牙與明鄭時期)台灣史。曾執行新港文書研究計畫,於 2004 年 12 月 13—25 日赴荷蘭蒐集相關檔案與資料、2004 年 2 月 2—8 日赴菲律賓馬尼拉、霧宿訪問及蒐集資料,以及 2003 年 7 月 16— 22 日赴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萬丹省考察訪問,蒐集雅加達國立檔案館新近出土之荷蘭台灣教會史料。
1986 年發表論文《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獲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


想解碼臺灣史?翁佳音:要先和歷史文獻談戀愛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接地氣的臺灣史研究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的翁佳音副研究員,強調歷史學應該「史地不分離」:累積在地生活經驗,再去看史料要告訴我們什麼。並將發現的故事,與編輯黃驗一同呈現於《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專書。
走進翁佳音的辦公室,看見牆上掛了一張貼滿地名便利貼的臺灣地圖,每個地名都承載著歷史故事。 攝影│張語辰
走進翁佳音的辦公室,看見牆上掛了一張貼滿地名便利貼的臺灣地圖,每個地名都承載著歷史故事。
攝影│張語辰
問書中提到 17 世紀臺灣有「魍港」,現今還存在嗎?
答當時臺灣缺少可以停泊大型船隻的港口 (harbor),像現在的花蓮港等等是後來用工程建出來的。雖然在史料上看到「魍港」這個門戶,但這裡的港不是 harbor 的港,是閩南語「大水管」的「管 (ㄍㄤˋ)」,用來形容急水溪這條河流非常大,魍港就位於這條河流的出海口。
1630 年代荷蘭人 Johannes Vingboons 繪製的臺灣暨澎湖群島地圖。可看到魍港這個重要門戶。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1630 年代荷蘭人 Johannes Vingboons 繪製的臺灣暨澎湖群島地圖。可看到魍港這個重要門戶。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魍港曾經是個繁忙的港口,除了漳泉人、臺灣原住民在這裡交易,還有海盜進進出出,也能看到每年冬季從福建來的捕烏魚船。但後來在 1800 年代,魍港因為急水溪的河沙淤積,逐漸退縮成小港,結束了「臺灣第一站」的輝煌年代。
問當歷史資料不齊全時,如何還原歷史樣貌?
答我舉個例子說明,《熱蘭遮城日誌》上記錄臺灣漁民常在烏魚季時捕捉烏魚、製作成烏魚子運往中國,現實生活中,漁民一年 365 天不會只捕烏魚,我看到當時漁民還會捕國王魚(Kingfish),但國王魚是哪種魚,學界對此討論甚少。
有歷史學者說國王魚就是黃魚,但我去請教中研院的魚類專家邵廣昭教授,他覺得早期文獻中出現的魚名,若無插畫、圖片很難斷定種類。荷蘭時代沒有相機,也沒有畫家將國王魚記錄下來,更沒有魚拓,該如何找出國王魚究竟是何種魚類?
我在文獻中找到幾個切入點,從字裡行間推敲,發現國王魚多在烏魚季節後的 12 月到翌年 3、4 月之間被捕獲,地點在臺南附近,體長屬於大魚,國王魚與烏魚是荷蘭時代的兩大重要魚穫。
對照清代文獻會發現臺灣漁民常運送大量土魠魚到中國,是當季重要漁獲,加上臺灣當時的經濟活動變動不大,漁獲量從 1550~1760 大致上沒有變化,綜觀史料可由此推斷荷蘭時代的國王魚,就是土魠魚。
《熱蘭遮城日誌》中提到臺灣漁民捕捉的國王魚 (Kingfish),其實就是土魠魚。 資料來源│臺灣魚類資料庫,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熱蘭遮城日誌》中提到臺灣漁民捕捉的國王魚 (Kingfish),其實就是土魠魚。
資料來源│臺灣魚類資料庫,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問荷蘭時期的荷蘭外科醫生,竟跟理髮師是同一人?
答荷蘭時期沒有所謂的現代醫生來臺進駐,你看荷蘭史料會看到有趣的紀錄,當荷蘭人要進攻原住民時,隊伍有十個步槍兵,五個砲兵,還有理髮師。
不是因為他們打仗還注重儀容,是因為從中世紀以來,理髮師跟開刀的人多是同一人。許多理髮師成為船醫隨著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也在軍隊充當軍醫。
當時理髮師在執業時,常常是一號客人進來理頭髮,二號客人進行放血手術,三號客人刮鬍,四號客人割瘤,早期理髮院你會看到藍紅白三色旋轉燈,其實分別代表著著靜脈、動脈和繃帶。
荷蘭畫家 Hieronymus Bosch 的畫作:《愚蠢療法》,描繪當時理髮師替病人進行開腦手術,諷刺當時醫學不發達的荒唐行為。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荷蘭畫家 Hieronymus Bosch 的畫作:《愚蠢療法》,描繪當時理髮師替病人進行開腦手術,諷刺當時醫學不發達的荒唐行為。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這項研究一開始沒有在我計畫中,直到臺大醫學院的學生來問我關於荷蘭時代的醫學狀況。 18 世紀前後,歐洲醫學院是以培育內科醫生為主,手術則交由同一體系的理髮師與外科醫生處理,他們並非正統醫師 (physician) ,等到之後解剖學越來越發達,整個體制才慢慢翻轉。
問葡萄牙人看見的福爾摩沙,不是臺灣?
答幾乎所有歷史教科書都提到, 16 世紀葡萄牙船員遠眺臺灣,讚嘆臺灣為福爾摩沙 (Formosa),但當你仔細分析葡萄牙人到亞洲的文獻後,會得出一個驚人事實!
他們記載的福爾摩沙是西北東南向,長度約 100 公里;臺灣則為東北西南向,長度約 400-500 公里,由此可見葡萄牙人認知中的福爾摩沙,地指沖繩而不是臺灣。
1600 年葡萄牙人繪製的海圖,其中「福爾摩沙」應是指沖繩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1600 年葡萄牙人繪製的海圖,其中「福爾摩沙」應是指沖繩。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1584 年西班牙船長航經臺灣時,在航海誌首次稱這個島嶼為 As Ilhas Fermosas (意思為美麗諸島),西班牙人後來畫了一幅海圖,將臺灣稱作 Hermosa (艾爾摩沙)。幾經更迭,最終由 1624 年來臺的荷蘭人確立福爾摩沙 (Formosa) 一詞,自此成為西方國家對臺灣的定稱
而當今教科書所教──葡萄牙人讚嘆臺灣為美麗之島的起源,來自後人推論後的想像。
1597 年西班牙人繪製的海圖,將臺灣獨立畫成一個島嶼。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1597 年西班牙人繪製的海圖,將臺灣獨立畫成一個島嶼。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問解讀歷史也需要創意?

地理歷史有很多名詞要背,我不擅長背誦,我喜歡根據事實去推論。
《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書寫的歷史不是新發現,而是根據史料做出接地氣的解釋,你也可以說它是一種創意。
例如,荷蘭時代臺灣中部有位大肚番王 (King of Middag) ,統轄 18 個村社,在我之前學界都將其翻譯成柯達王 (Quata Ong) ,這名字聽起來很有學術高度、異國風味,但我覺得這翻譯不符合臺灣風情。
後來我去比對史料跟地名,發現柯達王的統轄領域大肚南社附近有條 Patientie 溪,英文直譯為忍耐之溪,它溪流寬廣,人們渡河時要忍耐水流衝擊,因此為名。身為中部人的我一看就知道這條 Patientie 溪是大甲溪,而柯達王的名字應該是閩南語 Hoan-á-ong(番仔王)的誤傳,因此將他正名為大肚番王。
大肚番王的統轄圖中的大肚社、大武郡社、水里社等,是當時少數重創外來勢力的原住民族群。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大肚番王的統轄圖中的大肚社、大武郡社、水里社等,是當時少數重創外來勢力的原住民族群。
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當我看到文獻提到一個名詞,就會想知道這是臺灣的哪個地方、在現代人生活中的意義是什麼。如果發生在臺灣的事,卻因學術音譯讓人摸不清發生地點,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所以我才會強調「接地氣」的重要!
問書中為何將 1550-1720 年代定義為臺灣信史起源?
答目前主流觀點認為臺灣信史是從 1624 年荷蘭人來台才開始,事實上,1555 年與 1563 年分別有徽州、漳州海盜進出臺灣的紀錄,倭寇、走私討生活的人,都比荷蘭人早來臺灣湊熱鬧,從 1550 年到 1624 年這段朦朧不明的前荷蘭時代,我將其定義為「倭寇時代」或「東番時代」。
另外,也有許多清代文獻指出,黑潮常帶著日本人、沖繩人或菲律賓人漂流到臺東、花蓮來,史料雖記載他們是莫名其妙漂來,但我認為他們是為走私貿易而來。
臺灣是寶島,真的是寶島嗎?我認為過往不好的一面也該將它呈現出來,臺灣在 16 世紀還是部落社會,只有海盜前來,代表這個地方當時還沒有人想來開發,這是事實不用隱藏。不需要非得把臺灣形容得多有歷史淵源、地大物博。雖然臺灣曾是個原始的地方,但我們將之變成亞洲四小龍,這是一件很厲害的事。


耶穌會士如何幫助十八世紀的中國清朝統治者繪製亞洲How the Jesuits help eighteenth-century China’s Qing rulers chart out their empire http://bit.ly/2P7DuV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