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有軟實力,我們有什麼?走向全球的第三條路
2018-09-20
為期5天的第10屆社會企業世界論壇(Social Enterprise World Forum),終於在蘇格蘭愛丁堡的歡樂音樂中畫下美妙尾聲,明年將移師非洲的衣索比亞舉行。
10年前,英國在愛丁堡發起了第1屆社會企業世界論壇。這3,600多個日子以來,社會企業在全球各國風起雲湧,帶動新一波資本主義反思與企業自覺運動。筆者參與了第10屆回到發源地愛丁堡舉辦的年會、發表了一篇論文,也親身觀察英國如何藉由這個論壇發揮國家影響力,引領世界未來的產業走向與社會發展思維。
今日的大英國協(Commonwealth of Nations),已不復當年「日不落」的強盛,在許多國際事務中都已非主導國家。但英格蘭人很早就認知到此一不可逆的事實,轉而善用自己的文化優勢,在世界各地行銷文化創意,並推動「社會創新」的國家軟實力。
社會企業便是繼1997年英國布萊爾內閣推動的創意產業行銷之後,再次用社區意識與社群組織,修正美國資本主導、只追求利潤極大化的經濟思維,帶領世界各國積極擁抱「經濟-社會-環境」的三重底線新價值(triple bottom line)。
台灣在中國大陸的經濟、外交與軍事威脅下,如何借用文化力和社會力突圍?英國推動社會企業的全球輸出經驗,十分值得我們借鏡。
2018台灣代表團於社會企業世界論壇合影。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文化推廣,也包括社企概念
依我個人的觀察,這10年來的社會企業世界論壇,是英國輸出國家軟實力的一個重要媒介;而其背後的主要推手,正是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
英國文化協會是英國政府於1934年創立的半官方組織,目的是促進英國與其他各國文化交流。截至目前為此,已於全球110個國家、229個城市設有辦事處。英國文化協會的工作以「教育」、「文化」與「社會」為三大重點,其中英語教育、英國留學與文化推廣,應是台灣民眾所比較熟悉的業務,關於「社會企業」則較少人知道。
事實上,英國文化協會在社會企業相關業務推動上不遺餘力。以香港為例,香港的英國文化協會致力於社會工作,與許多組織合作推廣計劃,在不同領域提供專業知識,包括年輕人的社會創業精神、平等機會與多元化、移民、社會包容和及公民意識等。其中「社會企業的倡議」便是英國文化協會向全球推動的,手段則是培養當地國家人民的社會創新創業與社會企業技能(Capability building for social enterprise)。
社會企業技能是為有社會創新創業理想的人,及正投入社會實踐的社會企業家、非政府組織從業者、社區領導者、發展工作者、青少年等提供技能培訓及專業指導。英國文化協會結合英國民間與政府的力量,開發出一套專業知識,結合全球網絡及金融投資機會,協助各國建立成功的社會企業。這項計畫由英國文化協會與支援社會企業的合作夥伴共同營運,透過商業手法來滿足各國社會與環境的需要,並為當地社區帶來正面影響。從2009年推出至今,目前已經到過中國、克羅埃西亞、喬治亞、印尼、日本、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塞爾維亞、南韓、泰國、土耳其、烏克蘭及越南。
因為倡議社會改變的社會創新創業十分適合年輕人投入,故大學成為社會企業的重要教育管道。英國文化協會就很強調推動大學社會企業教育。再以香港為例,英國文化協會在香港籌組了「大學聯校社企發展專責小組」,由獲得香港政府資助的大學學者和研究人員組成,並網羅英國、美國、德國和印度相關專家加入。小組協助8所香港大學社企相關課程及研究計劃、推動海外合作,香港各大學也可利用這個平台互相借鏡,並學習國際案例,把社企與社會創新意念融入大學課程與教學中。
台灣手上的好牌
台灣民間充滿活力,許多非營利組織、基金會或在地社區協會近年紛紛轉型,努力成為可以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政府更將2014年定位為「社企元年」,全面推動社會企業,至今已有4年。
這4年下來,社會企業不僅成為非營利組織與中小企業的未來發展模式,大型上市企業也被要求必須提出企業社會責任的揭露報告書。此外,全國上百所大學也紛紛擁抱社會企業精神,推動社會創新創業,鼓勵大學師生走出校園、進入社區,與地方政府和利害關係人共同合作,投入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
今年,教育部也正式要求各大學推動富特色的大學社會責任,強調社會創新與社會影響力的教育創新與社會實踐,儼然成為大學高教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事實上,台灣這4年以來,產官學研積極推動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並參與各式國際社群聯結,的確有效地讓台灣的社會創新軟實力被世界各國看見。以今年為例,社會企業世界論壇共有約1,400多人報名參會,其中約700多位來自英國以外的國家,我們台灣代表團便有70多位,是排名第三大的代表團。相較於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等國僅有個位數的與會代表,台灣社會企業的國際表現與發言聲量,讓世界各國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對於傳統資本主義強調的「企業競爭」與「贏家通吃」,強調包容、利他、合作與共創的社會企業,或許更適合台灣社會,走出一條不同於營利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的第三路線。對比美國國力與企業的強大,位處歐洲的英國善用文化底蘊與社群互助,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與社會企業,為如今弱肉強食的霸道世界帶來共善共好的未來新想像。而富藏文化優勢的台灣,面對強勢崛起的中國,如何避免正面的市場競爭與軍事權力衝突,學習英國外交策略與社企倡議,改用文化力槓桿出對世界的影響力,應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策略與方向。
愛迪生曾說:「用製造問題的腦筋去解決問題是行不通的 (Problems cannot be solved at the same level of awareness that created them. )。」台灣面對中國大陸的強勢打壓與溫情攻勢,其實大可不必突顯中國的霸道,硬用正面衝突方式加以抗議與回應,反而應有智慧思考如何用「間接競爭」取代「直接競爭」,繞道而行,有技巧降低兩岸間的競爭張力與對方的攻撃動機,以時間換取空間,創造兩岸人民間彼此的合作、互動、互補與共榮機會,型塑台灣不可被取代的價值與國際地位。
社會企業是台灣在國際社會中可以爭取主動發牌的機會之一,我們目前也有一手好牌。或許台灣可以思考是否主動爭取成為社會企業世界論壇的主辦國家,由民間組織串聯,邀請世界各國社會企業人士與相關專家造訪福爾摩沙,讓台灣社會與企業的良善被全世界看見。


【民報】從英語做為國家語言說起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九月 5日, 2018
台式中文叫「國語」,它算是今天在台灣廣泛使用的語文,「國語」在台灣被強迫使用有六、七十年,寫的講的都變成了通用語文,它的地位,很無奈的說,已經難以取代。稍微可以告慰的是;台灣「國語」已發展成有異與中國的普通話,正體與簡體,用詞與發音腔調的不同,差異越大,就更凸顯兩邊(國)的不同,就如發展出來的美語,澳語之與英式英文的差異,台灣中文是可在華語圈中獨立出來的強項。(註;筆者強烈反對把台灣人叫做華人,目前台灣應歸類為「華語系」國家。)
當賴清德提出要將英語與中文並列做為將來台灣的國家語言時,想到的是,他要模仿新加坡,把台灣與國際聯結,能更清楚的脫離中國的意識型態等的混淆糾纏,接著想到的是,河洛意識,與客家意識強烈的台灣人會有一些反彈,質疑本土語言或將更難存活,尤其是客語。
筆者早在八十年代就主張以英語做為國家語言,把本土語言交給各族群各自努力,國家則從旁協助,如果自家族群無心,那也只能面對「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的結果,最後會淪為不會客家話的;「我有客家血統或血緣」的客家人,這還得靠有無承認自己是客家人的光榮感。
筆者一生為客家事務代言,台灣經過「還我母語」運動,客委會已運作多年,還享有客家電視頻道,諷刺的是;客家團體聚會,還大都以「國語」發聲,85%客家人居住的新竹縣,只有老人與老人在講客家話,其它街頭巷尾鎮公所辦事都以「國語」為主。
用英語做為國家語言,與中文並立,從教育開始,年齡越早越好,當台灣與世界接軌徹底國際化,在台灣英語就會取代中文或至少是並用,台灣可蛻變成為「英語系國家」。
用英語為國家語言,有讓台灣脫胎換骨的好處,請讀者憑自己的想像,對筆者個人而言,至少可以堵住「你說中文,寫中國字,你就是中國人」的謬論。
好的中華文化可以保留,也只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順便一提的是;很多來台觀光的中國人說;羨慕台灣保有傳統的「中華文化」,說什麼溫良恭儉讓是在台灣被保留下來的「中華文化」,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筆者記憶的中華文化卻是中國文化的,搶,騙,偷,吹牛,貪,腐...全是負面的,國共一個樣,中國人可不要忘了,台灣受日本統治半個世紀的影響,除了食,衣,住,行,還有守法, 嚴謹,認真,清潔,衛生,勤儉 ,還有國民黨一直提倡而無結果的禮,義,廉,恥......。
台灣有今天,是台灣人的渡過黑水溝後的基因突變,七十多年來的KMT的殖民統治,經過民主化,同時也教化了國民黨。台灣被壞的中華文化有所影響,也傳承了優質的日本文化,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有人的樣子,應該是日本人的樣子,日本的文化,那麽值得保存的「中華文化」是什麼?想不出來,很抱歉,大概只有繁(正)體字的「書法」。


【民報】從英語做為國家語言說起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九月 5日, 2018
台式中文叫「國語」,它算是今天在台灣廣泛使用的語文,「國語」在台灣被強迫使用有六、七十年,寫的講的都變成了通用語文,它的地位,很無奈的說,已經難以取代。稍微可以告慰的是;台灣「國語」已發展成有異與中國的普通話,正體與簡體,用詞與發音腔調的不同,差異越大,就更凸顯兩邊(國)的不同,就如發展出來的美語,澳語之與英式英文的差異,台灣中文是可在華語圈中獨立出來的強項。(註;筆者強烈反對把台灣人叫做華人,目前台灣應歸類為「華語系」國家。)
當賴清德提出要將英語與中文並列做為將來台灣的國家語言時,想到的是,他要模仿新加坡,把台灣與國際聯結,能更清楚的脫離中國的意識型態等的混淆糾纏,接著想到的是,河洛意識,與客家意識強烈的台灣人會有一些反彈,質疑本土語言或將更難存活,尤其是客語。
筆者早在八十年代就主張以英語做為國家語言,把本土語言交給各族群各自努力,國家則從旁協助,如果自家族群無心,那也只能面對「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的結果,最後會淪為不會客家話的;「我有客家血統或血緣」的客家人,這還得靠有無承認自己是客家人的光榮感。
筆者一生為客家事務代言,台灣經過「還我母語」運動,客委會已運作多年,還享有客家電視頻道,諷刺的是;客家團體聚會,還大都以「國語」發聲,85%客家人居住的新竹縣,只有老人與老人在講客家話,其它街頭巷尾鎮公所辦事都以「國語」為主。
用英語做為國家語言,與中文並立,從教育開始,年齡越早越好,當台灣與世界接軌徹底國際化,在台灣英語就會取代中文或至少是並用,台灣可蛻變成為「英語系國家」
用英語為國家語言,有讓台灣脫胎換骨的好處,請讀者憑自己的想像,對筆者個人而言,至少可以堵住「你說中文,寫中國字,你就是中國人」的謬論。
好的中華文化可以保留,也只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順便一提的是;很多來台觀光的中國人說;羨慕台灣保有傳統的「中華文化」,說什麼溫良恭儉讓是在台灣被保留下來的「中華文化」,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筆者記憶的中華文化卻是中國文化的,搶,騙,偷,吹牛,貪,腐...全是負面的,國共一個樣,中國人可不要忘了,台灣受日本統治半個世紀的影響,除了食,衣,住,行,還有守法, 嚴謹,認真,清潔,衛生,勤儉 ,還有國民黨一直提倡而無結果的禮,義,廉,恥......。
台灣有今天,是台灣人的渡過黑水溝後的基因突變,七十多年來的KMT的殖民統治,經過民主化,同時也教化了國民黨。台灣被壞的中華文化有所影響,也傳承了優質的日本文化,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有人的樣子,應該是日本人的樣子,日本的文化,那麽值得保存的「中華文化」是什麼?想不出來,很抱歉,大概只有繁(正)體字的「書法」。


笨蛋,台灣有第一官方語嗎? | 何萬順 / 金玉其外 | 獨立評論

華語,其實是台灣國家戰略性產業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圖片來源:I-Ta Tsai@flickr, CC BY-NC-SA 2.0
美國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奈伊(Joseph Nye)在20世紀末提出了軟實力(soft power)一詞,除了為美蘇冷戰五十年劃下了句點,也試著引導當時唯一超強的美國,如何使用語言、文化及民主體制的價值觀來領導世界。畢竟歐美國家500年來習慣用現實主義的硬實力(hard power)來拓展國力以毫不掩飾的殖民主義,將國家的語言文化強制推廣到世界各地,造就了英美200多年的世界帝國。而20世紀中葉第三世界的興起,也是對美國霸權的一種反彈,美國才試著尊重民族自決,透過民主體制推廣其價值。
不管如何,英美的擴張,使英語成為世界性的語言,5億多的英語母語者[1],卻有著15億人學習、使用者遍布101個國家。這不僅展現了美國的國力,也彰顯了語言作為外交工具的重要影響力。
國家的軟實力,是透過吸引和說服別國服從你的目標,從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能力。這種說服的過程涵蓋了語言、文化、價值等資源。21世紀中國的崛起,促使華語學習人口倍增,台灣也正好搭上這波潮流。沒有硬實力話語權的台灣如何善用這個熱潮,塑造台灣良好形象,傳播正統華語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充分提升台灣的軟實力?這應該是一種理性的抉擇。
別的國家,是怎麼對外推行自己的語言?
在研擬台灣的華語政策上,我們可以先參考各國語言推廣的政策。首先觀察英語發展的軌跡:殖民帝國的擴張模式使英語成為各殖民地的官方語言,美國延續大英國協,使英語的國際化成為不可擋的趨勢,英語不需要官方推廣,就已形成完整的跨國教育產業。同樣在冷戰時期的超強蘇聯,由於國力的擴張,也使得俄語在當時成為全球第四大的第二語言學習對象
當然,不是超強的各國,不可能沿用美蘇兩大超強的政治軍事侵略方式的硬實力來擴張語種,這已不符合21世紀的普世價值觀。它們必須使用軟實力的方式來擴張語種,建立自身國家的良好形象來發揮影響力。
目前非英語的語言機構推廣,最成功的當屬法國文化協會。19世紀法國是全球第二大殖民帝國,這當然有助於法語的擴張。然而,法國的殖民空間遠不及英國和以往西班牙的帝國。為了與英國進行全球性的競爭,法國在1883年成立法國文化協會,集中外交、教育、科技、文化等部門的資源,集中向海外擴張法語的影響力法語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的第二語言學習語種,擁有1.18億的母語人口,使用者橫跨51個國家。法國文化協會在136個國家成立了1,040個法國文化協會或教學單位,估計有8,000萬人學習。雖然法國國道中落,但是總統馬克洪仍然強調法語的非洲,並希望讓法語成為世界的語言。
另一個可以觀察的語種是二次大戰後持續衰弱的西班牙。西語具有3.89億的母語人口,在31個國家都有人使用,這當然得力於400年前的殖民優勢,造就了西語在美洲壟斷性的地位,所以西班牙語約有1,450萬的學習人口,是目前第四大的二語語種。然而為了維持日益衰頹的國勢,西班牙也在1991年成立了賽萬提斯學院,在20個國家成立58個中心,並與各地大使館緊密合作,維持西班牙文化形象。
一樣得力於歐洲的殖民擴張,德國算是比較晚期的殖民帝國,目前德語具有1.32億的母語人口,使用者在18個不同國家,約有1,450萬的學習人口。德國在戰敗後第6年(1951)成立了哥德學院,以語言、文化、德國為主要訴求,在德國有13所、在90餘個國家有128所分院。經費80%來自政府贊助,20%由企業贊助。近年來推行德語伙伴學校,深入各國的高中學校,透國語言文化的軟實力,不斷地改善德國的國際形象。
俄羅斯充分理解語言對國家外交的影響力。在蘇聯崩解後,俄語從世界二語學習的第四大語種一下掉到7名以外,儘管擁有2.54億母語人口,16個國家都使用,俄羅斯教育與科學部研究者卻評估,俄羅斯若不改善目前的情況, 2030年俄語會掉到10名之後。所以2007年俄羅斯成立俄羅斯世界基金會,由俄羅斯外交部與教育與科技部兩大部門出資,積極在世界各地成立俄羅斯合作、俄羅斯中心等非營利性組織,目前在41個國家成立90個俄羅斯中心。俄羅斯世界基金會是俄羅斯公共外交重要的支柱之一,它成功在東烏克蘭的獨立運動中發揮了重要的外交功能。在烏克蘭西傾歐盟的外交決定後,迅速地凝結俄語區的東烏克蘭及克里米亞共和國脫離烏克蘭,充分顯示語言政策在外交的重要影響力。
摒除歐美國家的語言政策,二次世界大戰戰敗的日本在美國武力限制下,積極擴展非軍事方面的軟實力。擁有1.23億母語人口,300萬的學習人口,日本積極重建其在亞洲的影響力。1972年成立的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總部設在東京,分部設在京都,並建立日本語國際中心和關西國際中心。目前在23個國家設置了24個日本文化中心,針對文化藝術交流、日語教育、日本研究與知識交流等三大業務進行推廣。特別對東南亞設立了Nihongo Partners計畫,派遣日語教師支援當地學校日語教學,從事文化及區域研究贊助,積極重建日本與東南亞的良好關係。該基金會主要的經費來自政府補助,部分企業贊助
另一個值得台灣參考的語言推廣就是英國文化協會。面對美語帝國的壓力,英國文化協會是一種既寄生又發展的英式語種。1934年以專責推廣文化並創造教育機會的國際組織,在110個國家、229個城市設有相關單位,在國外常與英國領事館文化教育處合署辦公,被英國視為最重要的公共外交工具。英國文化協會的資金59%由政府贊助,41%來自營收,每年約有2,000萬人透過該協會了解英語教育及其文化。由於跟美語的重疊性,英國宣揚正統的英式英語,強調傳統英語文學來跟美語進行市場區隔。此外聯合大英國協成員籌建雅思國際英語測驗,並與美國的托福測驗接軌,獲得130個國家、10,000多個機構承認,成功地打入美語學習市場,與美語既合作又競爭,而非進行零和遊戲。
台灣的問題:資源分散、未掌握優勢
各國語言政策的發展可以明顯看出:語言文化的輸出,是國家公共外交的重要手段對於沒有硬實力的國家更是如此。海外語言組織的設立大都以政府特別是外交部資金支撐,並集中單一組織、統一對外行銷國家形象。反觀台灣外交困境,外交部的資源重複在與中國大陸的外交競逐,儘管歷屆政府不斷重申不與中國大陸進行金錢外交,但實際上仍處於消耗狀態。以有限資源從事相同外交工作,絕非一個弱小國家所當為。
近15年來,戰略學派興起的「不對稱戰爭」,美其名是運用心理的、科技的局部優勢,來翻轉資源不對等的對抗。運用傳統的戰略學派觀點,其實就是薄富爾的間接戰略,集中局部優勢來進行戰場單點突破,進而翻轉全線戰局的戰略。台灣的硬實力發展有其困境,與其發展各種軟實力,不如集中資源改善具有局部優勢的軟實力,而華語就是台灣軟實力中最具有局部優勢的產業。
筆者曾在某華語公聽會發言:
這是少數我們可以跟中國對決的外交工具,而且又可以達成軟實力的輸出。為什麼這樣講?同樣傳遞華人的文化跟語言,中國不能阻止;同樣的,我們進行華文的教學,我們卻可以用簡、繁體來明顯區隔兩岸的差距,這都不用政治對決,對方也很難反駁,可是很奇怪的一點,就是我們把這個束之高閣。
台灣具有原生華語的優勢,這是華語熱下其他國家無法超越的,我們有限的外交資源不集中於局部優勢,卻重新整合在傳統的外交行為,與大陸進行一帶一路的正面對抗,繼續消耗資源,實在有違間接戰略的智慧。
除了未善用局部優勢外,台灣有限的資源也欠缺整合,更加稀釋了自身的軟實力。例如台灣的華語政策隸屬於教育部之下,華語輸出卻分散在教育部、僑委會、外交部、文化部等各自為政;至於華語海外組織,僅教育部國際司就有台灣教育中心、Taiwan Connection台灣連結計畫、一字計畫、台灣國際學校等,海外僑胞華語教育隸屬在僑委會,獎學金隸屬在外交部與教育部,海外台灣書院隸屬文化部,國內新住民華語教學隸屬在教育部國教署……,如此分散又各自為政,難以統合有限資源。儘管教育部「華語產業輸出大國的八年計畫」,希望成立華語文教育全球發展協會,整併教育部相關資源,然而此層級無法整合外交部、僑委會、文化部,很難期待戰略性的華語產業具備全球推廣的能力。
「語言、文化、國家形象」是德國哥德學院及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開宗明義的宗旨,無法從國家角度來看待語言政策,語言輸出很難有積沙成塔的效果;沒有外交視角的觀察,語言只是語言,無法轉換成國家軟實力;如果語言只是教育,文化的感染力無法轉化成價值認同;如果我們欠缺戰略性眼光,台灣終究會喪失全球華語的話語權。期待台灣華語以法國文化協會為目標,以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的組織為架構,以英國文化協會的策略為師,發展出台灣華語的國家戰略,解決台灣身分的困境
(作者為淡江大學華語中心主任、淡江大學未來所兼任助理教授、台灣華語文學會常務理事。)


笨蛋,台灣有第一官方語嗎?
2018-02-23
在地球上蓋房子,有人從二樓開始蓋的嗎?有的,這個奇蹟正在台灣發生,建築師是賴清德,事務所在教育部,銷售中心在立法院。
台灣,「官方」的名字是中華民國,至今是一個沒有「官方語」的國家。沒有「第一」官方語,政府卻要推動英語為「第二」官方語,不少人還拍手叫好。為什麼?因為英文很重要,所以國格不重要,盡量膨風囂俳攏無要緊。
第一天假新聞,第三天政策成形
2017年10月11日中國時報頭版頭條是一則假新聞:「多益成績吊車尾 台灣慘輸大陸南韓」,A5版的另一則假新聞是「菜英文成國安危機」。
2017年10月12日立委吳思瑤質詢教育部長潘文忠,直接引述中國時報,強力要求教育部推動英語為第二官方語。
2017年10月13日吳思瑤質詢行政院長賴清德,賴揆明確指示教育部成立一個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的推動委員會,做成一個計畫給行政院作為政策參考。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成立「英語推動會」,效率非比尋常,今年5月就將向賴揆提出報告。
什麼是國家的「官方語言」?
國家的官方語言(official language),從名稱即可看出,必須是由「官方」──也就是國家──制訂,是這個國家在所有官方場合與官方文書都必須使用的語言,也是公民和政府互動時的法定語言。所以,關鍵在於「官方」,也就是「法定」。中華民國政府從未制訂官方語,所以台灣沒有官方語!
難道「國語」不是台灣的官方語嗎?很多人一定會問。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區分兩個重要的概念:de jure與de facto;前者是「法律上」有明文規定,後者是「實際上」的行為。「國語」不是台灣的法定官方語,僅僅是在實際運作上扮演著官方語的角色。這個差別重要嗎?我們先以同婚運動做例子。
同婚運動爭取的是法律上的婚姻平權,還是實際生活上的平權?當然是法律上的平權,所以才要動用釋憲。台灣首位跨性別的政務官唐鳳曾表示與其伴侶有由公證人見證的民事契約,認為這樣就是有了「名份」。但是有律師明確指出,這種de facto的類婚姻關係,並不等同de jure的法定婚姻,因此沒有法定婚姻裡的若干權利,例如,配偶與第三人合法結婚時無法主張對方重婚。
我們再以賴清德的政治立場為例。他在擔任閣揆後首度到立院做施政報告並備詢時,做出以下的宣示:
我是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但我也是一個務實的台獨主義者,所謂務實就是我們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做中華民國,不會另行宣布台灣獨立。
「務實」就是de facto獨立,「宣布獨立」就是de jure獨立;哪一個是老美和老共的紅線?你知道,賴揆也知道。
所謂的「國語」,語言學家稱之為「台灣華語」,是約定俗成的官方通用語言,但是並不具有法定官方語的地位。換言之,台灣目前並沒有官方語。
「國家語言」又是什麼?
「國家語言」與「官方語言」在法定的概念上是截然不同的。「國家語言」的制訂在於承認國家各固有族群之母語為受國家保護之平等語言,國家應支持其語言文化之傳承與發展。台灣的國家語言因此應該包括台灣華語、台灣閩南語、台灣客語、原住民族族語與台灣手語。
弔詭的是,因為《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與《客家基本法》修正案已分別於2017年6月14日與 2017年12月29日三讀通過,原住民語和客語已正式成為國家語言。而華語、台語和台灣手語則仍待《國家語言發展法》之立法。
目前《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已進入立法程序。雖然一路走來風風雨雨,屢遭挫折;但是預料在當今的政治氛圍下,應該不會有太多的爭議。華語、台語和台灣手語加入國家語言,指日可待。
2018年2月5日在立法院「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評估報告」的座談會上,對於新住民語言是否應列入考量,文化部的代表直接了當說,「把菲律賓語和英語列為台灣的國家語言,不是很荒謬嗎?」真可惜,吳思瑤、潘文忠、賴清德和「英語推動會」的諸公都不在場。
制訂第一官方語,為什麼藍綠都不碰?
《國家語言發展法》是由文化部主導,在賴揆提出英語為第二官方語的政策後,文化部部長鄭麗君深怕民眾有所誤解,於媒體中一再強調這個法案「並非」是要規範官方語言,而我國並沒有相關的官方語言法。
絕大多數的國家訂有官方語,但沒有法定的國家語言,例如加拿大。像台灣這樣有法定的國家語言,卻沒有法定的官方語,是很不尋常的。既然「國語」早已是實際運作上的官方語,為什麼不走完最後一里路,就立個法把這個語言作為官方語?一點都不難啊,譬如說,就在《國家語言發展法》裡加上一個「官方語言」的條款,不就解決了?文化部為什麼避之唯恐不及?
因為這是中華民國流亡政府帶來的「中國語言」,在威權統治下成為台灣的強勢語言;這是2010年5月25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公開說的。2016年5月24日蔡英文首次以總統身份接見美國訪問團時,先以英語向美國特使說明她必須使用「國語」(Mandarin)的無奈,並且為此道歉(apologize)。綠營向來視「國語」為「北京話」,是外來語言,不可能容忍「國語」成為台灣的法定官方語。
國民政府來台後數十年的「國語政策」,導致「國語」獨大,台灣各個語言的活力與權利嚴重失衡。藍營若再提議將「國語」作為台灣的法定官方語,豈不是重溫其歷史罪孽,落得「呷人夠夠」的罵名?藍營不是笨蛋。
是巧合還是設計?
時間倒轉兩年,2015年8月21日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表示,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近來屢遭網路謠言的惡意攻擊,特別出面澄清,並呼籲民眾不要任意傳播。其中一個謠言就是「蔡英文將提出英文為第二官方語」。
兩年前是抹黑蔡英文的謠言,兩年後卻是行政院風光的政策;改變的關鍵在哪裡?一個關鍵當然是人:賴清德在台南市已經雷聲大雨點小推動兩年多了;他的野心與魄力都超過蔡英文。
另一個關鍵在事:假新聞。「多益成績慘輸大陸南韓,已是國安危機」,英檢業者的野心遠遠超過大學英語畢業門檻。下圖是教育部「英語推動會」的名單;聰明的你,判斷一下,裡面有沒有替多益代言的教授?想像一下推動英語為官方語所帶來的無限商機:英檢、參考書、補習班、顧問、外師、翻譯……
多益代理商在國慶日發佈2016年各國的多益成績,隔天,「台灣人菜英文」的說法鋪天蓋地。隔天,吳思瑤就以此質詢潘文忠:「菜英文成國安危機」Poor English ability is becoming national crisis.(6分47秒處),逼問潘文忠「教育部in or out?」隔天緊接著質詢賴清德,政策立即成形了。
這一切都是巧合嗎?In politics nothing happens 'by chance.' If something happens, then you can bet that it was planned that way.「政治上沒有巧合的事。事情發生了,你可以打賭是有人計畫好的。」政治家美國總統羅斯福說的。
如此重大的語言政策,教育部「英語推動會」裡卻沒有專精語言政策的語言學家,一個都沒有。你想是為什麼?
英語為官方語,台灣的自我殖民?
根據維基百科,以英語為法定官方語的國家有56個。請看其中有幾個是台灣人熟悉的?其中又有幾個是在政治經濟上令我們稱羨的?我們找不到英國、美國、澳洲、紐西蘭,因為英語在這些國家都是一語獨大,跟華語在台灣一樣,早已是實際上的官方語,殖民者不覺得有必要予以法制化。
英語為法定官方語的國家
這56個國家全部都曾被英美帝國殖民,為什麼台灣要加入他們?香港不在列,因為香港不是國家,但是有些人卻很想把台灣變成香港、很想以英語為官方語、很想再度成為殖民地。
如果不是無知,那是為什麼?
吳思瑤質詢賴揆時,她知道台灣沒有官方語。但是她卻是這麼說的:
當然,台灣目前法定上並沒有官方語言,並沒有這樣的法制,所以精確的講,英語,第二官方語言,或者是說,推動為第二語文,其實在法制上是這樣,但是核心的價值是一樣的。(11:28:13)
「法制上是這樣」,是哪樣?台灣在法制上沒有第一官方語,如何推動第二官方語?在法制上根本沒有「第一語文」的概念,所以法制上的「第二語文」是什麼碗糕?她卻說這是「精確的講」。
更耐人尋味的是,吳思瑤說以「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和以「英語為第二語文」的「核心價值是一樣的」。這個「核心價值」是什麼?華語第一,英語第二,本土語言都擺在後面,是這樣嗎?還是英語擺第一?
什麼是「台灣價值」,這一陣子吵的沸沸揚揚,正凸顯了台灣的價值危機。但是賴揆的價值並不含糊,他明確的指示:
教育部要先成立一個讓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的推動委員會,讓這個委員會進行調查、研究、規劃,最後提出一個計畫,這個計畫內容包括期程、作法等等。
賴清德身為行政院長不可能不知道台灣沒有第一官方語,更何況吳思瑤還提醒他了。所以他不會是無知,那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
星條旗在我的腦海裡閃過,我「不敢再想下去」……


要發展觀光,不是有「人情味」就可以!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大家都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當然不可否認,台灣人面對外來訪客,總是很客氣、很樂於盡地主之誼,協助解決一切可能的障礙與困難。然而深一層剖析,則是更尖銳的質疑:對待本地人或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我們也都會以同樣的標準看待嗎?
如果只是為外來觀光客帶路、引導、拾金不昧,或每遇鉅災驟變,就快速匯集巨額捐款……有的只是一時情感衝動,卻似乎少了長期客觀的關照、監督,則這樣的人文風景未必是可持續的,也未必得以全面發揮政府施政與社會關懷的能量。
「濫情理盲」依然存在的障礙
以阿里山地區為例,在心靈情感層面,她是陸客最嚮往的夢幻地景,在實際上,也是台灣長久以來將伐木事業轉型為森林復育、山林觀光及以特殊文化資源的世界遺產潛力地點。
大格局的山林地景,當然有一定的吸引力與獨特性,只是,如果這樣的理想一直停留在「雲端」憧憬,而無法務實面對在地問題,則我們仍必須持續面對的是:對實質環境的改造與優化,是否能與我們標榜的「人情味」相提並論?是否能為我們自豪的「人文風景」加分?
阿里山之美除了自然地景外,「人」的因素是關鍵,鐵路沿線各站聚落原風景的保存,必須以公共利益為前提。作者提供。
阿里山的森林資源豐富,又有原住民文化特色,只是從日人開發阿里山珍貴森林資源以來,森鐵闢建、林場林道開闢,千年古木在短短20年間已近乎砍伐殆盡。伐木工及後代盤據各個脆弱敏感的森林節點,自國民政府接管後,一直到1958年,才轉型為資源經營型林業政策。然而,即使在2007年推動了阿里山城鄉風貌大改造,興建具有在地感的阿里山車站、沼平車站以至祝山觀日出等相關設施,政府也企圖改造阿里山森鐵沿線各站,舉辦了國際競圖,但居民多只在乎自己利益,以至於商店街改造協商不成。即使大力調整攤販的空間環境、興建遊客中心與服務站,多數居民或商家仍只以賺錢為要,而對公共利益無感。
這些場景令人憂心。若以國際級觀光景點而論,甚至是一種恥辱與羞愧──從環境美感來看,幾乎未見到「公共行政」的效能與影響。這其實是台灣現階段國土美學與環境倫理間最跟不上時代的地方,而公部門只是徒呼無奈、束手無策。
第二代回鄉經營茶園與茶莊,改變觀光生活美學。作者提供。
從一間店引入藝術氛圍
當然,我們也並不是毫無希望。在阿里山火車站混亂的廣場商店街間,五彩繽紛、千篇一律的店家中,有一間令人驚艷的店面,從空間規劃、陳設、產品包裝到景觀營造,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這就是「茶田35號」。
這間店的經營者為第二代,返鄉經營阿里山茶,開創新藍海。從產品包裝到空間氛圍營造,店家與消費者建立起一種互信互助的茶道溝通,更不惜投入資源,與知名藝術家林磐聳老師共同策劃以台灣為主題的環境藝術特展。在海拔近2,500公尺的雲霧帶中整理了閒置工寮,轉型為高山植物園及小型博物館,讓品茗與在地環境融合。
我很感佩這間茶莊的主人願意拋開舊包袱與藝術家合作,這背後不只是資金投入,還包括引入藝術創意、營造具有美感的山居歲月體驗,不譁眾取寵,但又必須在尋找知音訪客之前提下,控制承載量並維持一定品質。就事業經營面而言,必然在開路過程中倍極艱辛又極孤單。
在台灣各地,許多商家賺足了觀光財,卻吝於自我改善提昇品質,更遑論回饋公共環境。在陸客驟減之際,我們仍深信「德不孤必有鄰」,或許有智慧的消費者可以慢慢導引在地價值觀,而「創生」的趨動力除了「利益」外,更應是對在地榮耀感的再發現,以及對家鄉活化的自信。
引入藝術家,融入高山景觀,讓茶與藝術與生活合而為一。作者提供。
舊漁港的新可能
台灣是個島國,但國人對「海」是有距離的。原因相當複雜,包括過去「中原」大陸思維、明清以來的海禁、國民政府的戒嚴……。為此,儘管許多海岸社區與海近在咫尺,對許多人來說「海」仍是遙遠的。
也因為這樣,除了為生計討頭路的漁業發展外,國人在1987年前幾乎很少有機會自由親近海洋,或從事多元的海上活動,也相對影響了我們的城鄉發展,國土建設幾乎都是「背對著海」。除了海鮮漁市外,海的可及性、公共通行權、景觀通透性乃至國人與海的關係,都是片斷的。也因此,當提及島嶼型國家的觀光發展時,連官方都說澎湖只有夏季一季,金、馬、綠島、蘭嶼亦然。離島航班不繼,船運也有限,即使暖冬離島的魅力不減,但過去偏差的印象也一直導引著公私部門對海岸、海域以至離島的經營策略。
此外,「移植式價值觀」更錯誤的引導著開發投資者與國人,總認為海岸海域觀光就應如同夏威夷或地中海,藍天碧海,白色沙灘與棕櫚樹……。其實回到台灣島嶼的自然特殊性與人文特質,海灘棕櫚樹幾乎不可能存在,黃金海岸與雪白沙灘也只是夢想。但我們卻擁有相當多元的人文歷史基底與豐富文化疊層。以基隆港區而言,曾經叱咤風雲的國際知名港都,其貨櫃運輸奠立了台灣近百年來國際重要貿易國的地位。只是隨著各種主客觀因素,基隆港慢慢被邊緣化,遠洋漁業亦漸式微,現在反而以國際郵輪母港為新的發展契機。
正濱漁港曾是國內第一個遠洋漁港,而今因種種政策因素沒落,但卻不掩其天然魅力。作者提供。
今日看似渺小的正濱漁港,曾是台灣最大遠洋漁港,附近的和平島更是受西方海岸強權影響,留下許多重要歷史場景。這裡的修船工廠林立,個個背對著海,卻也同時以油污鐵鏽面對著海。與阿里山狀況相同,當傳統漁港餐飲街仍是發展主流時,在正濱漁港亦有一道曙光出現,同樣是第二代遊子想為家鄉盡一點力。
緣於西班牙的聖薩爾瓦多城歷史,一位藝術經理人毅然在充滿油污、鐵鏽的閒置修船街中找到了立足點,引入個人對「海」與「家鄉」的熱情。一間Casa Picasso餐廳因為藝術氛圍,帶動了消費者的「美感經驗」,遊人雖仍不能任意乘船出海或遊港,卻可在這裡看見一般人不注意的夕陽、月光、水聲與水色倒影。
這樣充滿理想的投入,實質經營獲利或許有限,也難以立即撼動太多政策,卻悄悄帶動了「與海對話」的生活美學。有更多的旅客願意佇足賞景看夕陽,有週邊的原住民小孩快樂地在水岸嬉戲、活動……,而諸多國內外觀光客亦會訝異於其「海景」之美與場所感,恣意停留,透過和平橋觀看漁船的進出與夕照星空……
正濱漁港的Casa Picasso改造了舊修船廠,引入了藝術及與海對話之媒介。作者提供。
地方創生不在「大」,在乎「心」
政府對地方產業活化、經濟活絡以及地方創生非常重視,也投入相當多人力物力。誠然,地方創生難以一蹴可幾,若未對症下藥,或能有真正由下而上的動力,也難以永續經營。最難的不在相關論述與理論模式,而在於在地人對土地的認同感與責任感。
走過20多年的城鄉風貌運動、社區總體營造運動,若只有專家學者的論述倡議,只是基底鋪陳,無法真正擾動地方價值觀。外在力量之介入可以成為推動,但沒有在地深根的認同與責任,就無法開創出大格局的願景。一個山裡的故事、一個海濱的故事,希望能讓更多人反思,帶動全島的「創生新紀元」。


鹿港high翻天! 千人提燈籠 歡喜踩街鬥熱鬧 
 分享鹿港high翻天! 千人提燈籠 歡喜踩街鬥熱鬧到Facebook 分享鹿港high翻天! 千人提燈籠 歡喜踩街鬥熱鬧到Line 分享鹿港high翻天! 千人提燈籠 歡喜踩街鬥熱鬧到Google+
2018-02-24 19:48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鹿港今天high翻天!提早歡慶元宵,鹿港鎮公所今天舉辦「GO來運轉慶元宵踩街」活動,從傍晚就開始進行踩街,不只有提燈人潮,也在路口進行定點演出,讓鹿港小鎮熱鬧滾滾。
 千人提燈籠踩街活動,鹿港鎮長黃振彥(圖左三)沿途分送糖果。(記者劉曉欣攝)
千人提燈籠踩街活動,鹿港鎮長黃振彥(圖左三)沿途分送糖果。(記者劉曉欣攝)
 小朋友表演燈籠舞。(記者劉曉欣攝)
小朋友表演燈籠舞。(記者劉曉欣攝)
鹿港小鎮的千人提燈活動,社團、宮廟也都熱情參與,不只是民眾提燈籠踩街,也可以見到大型花燈,點亮夜空,小朋友表演的燈籠舞,更是獲得熱烈的掌聲。
踩街活動由鹿港鎮長黃振彥打頭陣,沿途分送糖果,民俗藝陣每到定點表演的路口,都萬人空巷,遊客大呼這才是最有民俗味的元宵節。
今天踩街活動約有5000人參加,共發出4000張摸彩券,必須提著燈籠才能換摸彩券,也讓鹿港小鎮擠滿提著燈籠的男女老少,許多人都笑說「果然是要大家一起提燈籠才好玩」,尤其是還能夠參加摸彩,真是開心極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