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比年獸還可怕,台灣差點在除夕沉島!鮮為人知的農曆年傳說,紐西蘭奧克蘭市議員講給你聽
By Storm.mg, www.storm.mg查看原始檔
為了驅趕「年獸」而敲鑼打鼓歡慶農曆新年,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過年由來傳說,但台灣當地其實有不同的過年由來傳說,而我國在紐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的駐外單位「駐奧克蘭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邀請2位奧克蘭市議員菲利派納和柯林斯錄製影片,藉由打電話詢問奧克蘭元宵燈會,把台灣特有的「沉島傳說」和過年傳統告訴紐西蘭民眾。
相約元宵賞燈 帶出台灣「沉島傳說」
元宵是慶祝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場重頭戲,家家戶戶出門賞燈,而始於2000年的奧克蘭元宵燈會(Auckland Lantern Festiva)已成為當地最盛大的華人慶典活動之一,而奧克蘭市議員柯林斯(Efeso Collins)在影片中致電菲利派納(Alf Filipaina),詢問是否會去看燈會,2人以閒聊模式和幽默口吻,向紐西蘭大眾分享台灣過年由來傳說,以及農曆新年中初二至初五的主要活動。
相傳古時有隻叫「年」的怪獸,且1年只出現1次獵食,而牠出現的這天就是「過年」;百姓為了擊退性情凶殘的年獸,發現牠的弱點: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因此衍生出貼春聯、放鞭炮等過年習俗,這是廣為人知的過年由來傳說,不過台灣卻有不同的本土傳說,除夕原本是台灣島要被洪水淹沒的日子,但最後玉帝改變心意,人們在正月初一發現島沒沉,因此互道恭喜,這就是「沉島傳說」
比年獸還可怕 台灣差點沉入海中
根據「沉島傳說」,民眾在歲末祭祀眾神時,經常忽略在神桌上管油燈的「燈猴」,心裡不平衡的燈猴便向玉帝告狀,控訴百姓不知感恩,玉帝因此降旨,下令龍王在除夕夜引發洪水,把台灣淹入海中,而土地公、灶君、床母等居家神明無法讓玉帝改變心意,因此告訴人類「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百姓因此在除夕夜與家人圍爐,一起享用「最後的晚餐」。
不過最後觀世音菩薩成功勸說玉帝,讓玉帝收回淹沒台灣的命令,而百姓在正月初一醒來發現還活著,紛紛互道恭喜,成為台灣獨特的過年由來傳說;此外,家中長輩得知台灣要被淹沒,因此分發錢財給子女,讓島沉後踏上黃泉路的家人有盤纏可用,這也變成今日的發紅包習俗台灣最早的完整「沉島傳說」故事收錄在1936年李獻章整理的《臺灣民間文學集》
來自南島大家庭 2市議員賀新年
另外,參與演出的菲利派納與柯林斯2人都來自南島民族大家庭,且都是瑪努考(Manukau)選區議員。柯林斯是薩摩亞裔紐西蘭人,因此影片中可見到他身後放著薩摩亞國旗,而他在2016年當選奧克蘭市議員;菲利派納則具有薩摩亞和毛利人血統,警察出身的他自2010年選上市議員至今,並在2016年接下奧克蘭市環境暨社區委員會副主席職務。奧克蘭市議會共20席,瑪努考選區占2席。
-------------------------------------------
過年的由來:追溯一段臺灣人神相挺的古老故事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二月 7, 2016|分類:全部文章|作者:民俗亂彈
作者:溫宗翰(民俗亂彈編輯、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臺灣人因為特別喜愛「祭拜」,什麼神、什麼鬼都會祭祀,尤其每逢秋冬,都有一連串酬謝神明的「謝冬尾」祭典。然而,忙於祭祀的臺灣人,卻始終忽略在供桌上為神靈舉蠟燭燈臺的:「燈猴」,忘記特別祭祀酬謝祂的辛勞,因此令燈猴特別不悅。
有一次冬至時節,燈猴特別上奏天庭,向玉皇大帝告狀說臺灣人浪費食物,將湯圓拿來遊戲,黏在窗臺娛樂,完全不知感恩。玉皇大帝因此震怒,決定要懲罰臺灣人,於是發布天旨,要讓臺灣島沉入海底。
眾神明聽聞以後,都感到相當不可思議,於是紛紛勸阻,但玉帝旨意已決,苦勸無效。就在年底尾牙之時,臺灣人進行最後一次酬謝土地公的祭祀,土地公於心不忍,於是告知民間百姓,臺灣島即將沉沒,要大家趁早準備,另一方面也向觀世音菩薩求情,請求協助,此時天神相聚天庭,向玉帝求情。
土地公是臺灣民間信仰裡,最基層且與民眾最緊密依存的神明。
土地公是臺灣民間信仰裡,最基層且與民眾最緊密依存的神明。
在人間的臺灣百姓,因得知臺灣島即將毀滅,不忍眾神受累,於是焚香奉請眾神返回天庭,隔日,天神見民間「送神」後,缺乏神靈庇護,所以派遣天兵天將下凡鎮守,於是這就成了日後「二四送神、二五神下降」的由來。由於臺灣人各個在「年關」將至時,依然虔誠求神拜佛,也有民眾在小年夜時祭祀玉皇大帝,玉帝受到觀世音菩薩與眾神求情,再加上民眾祭祀虔誠,聆聽了民間疾苦聲音後,決定收回旨意,特赦臺灣百姓。
此時民間還不知情,百姓宰雞殺鴨進行祭祀,藉以告別諸神與祖先,晚上烹煮食材,與家人共進最後的晚餐,晚宴以後,將錢財分給家人,以期黃泉路上可用;接著全家一起守候在即將面臨滅絕的夜晚,準備共赴黃泉。
意想不到,天亮以後臺灣並沒有沉入海底,全家人安然無恙,於是焚香酬謝神靈庇佑,始為「開驚」之習俗,出門互探鄰人平安與否,見面互道恭喜,並至寺廟祭祀,成了後來的「走春」;隔日為確認娘家平安,於是「轉外家」探訪親戚,到了第四日,趕忙將眾神迎請回來,就是日後的「初四濟神」的由來,第五日確認全島平安無事後,又開始恢復平常的工作了!
這則精彩的民間傳說,無疑就是臺灣版「最後的晚餐」,最早的文字出現在 1936 年李獻章出版的《臺灣民間文學集》書中,後來日人金關丈夫編輯《民俗臺灣》時,也有人討論記載。到了戰後,胡萬川教授推動各縣市進行民間文學採集時,分別在清水、龜山等地區都有收錄到,甚至龜山版本的傳說中,還提到「 十二月二九暗乎,會大地動啦。抑算講歸的人攏會死。」 ,版本雖然各有些微差異,但是將過年看作是即將地震、沉地,臺灣人面臨「毀滅」與「重生」的橋段,卻是共同的脈絡。
有關《臺灣民間文學集》更多討論也可參考:http://goo.gl/cEZbZY
有關《臺灣民間文學集》更多討論也可參考:http://goo.gl/cEZbZY
故事中的燈「猴」與「地震」,都是臺灣常見的自然景象,遠較於「年獸」如此大型動物,恐怕還要貼近臺灣人的生活。臺灣沉地傳說的消失,與戰後教育體制密切相關,在教科書版本開放以前的節日教育,大抵僅有兩個,一是過年,二是端午節。
過年由來源自年獸故事的說法,最早版本就是來自教科書;事實上,總覽全臺灣各時期民間傳說採集,以及文獻史料,乃至於口述訪談,可以發現年獸故事並非根源自臺灣的傳統,坊間民間故事書的年獸故事,絕大多數是受到戰後官方民族主義宣染影響,版本傳抄而來,相近的案例,在端午節起源環繞著屈原故事裡也可看見,這使得我們對臺灣民俗的認識,跳脫在生長環境以外的想像世界,面臨文化「失語」的窘境。
沉地傳說完整交代了臺灣過年習俗始末,包含「圍爐」、「紅包壓年」、「不睏」(守歲)等等,而上述兩種自然環境特點與細節,則可看出這則過年由來具有強烈的臺灣性格,同時表現著臺灣人面對島嶼空間的想像。更值得注意是,傳說故事裡,面對歲末年終空間即將毀滅的時刻,人們開始珍惜這段僅存時間,開始一連串儀式行為,為「赴死」做最妥善的準備,而不是失序破壞,這種連續性行為儀式的情節,正反映著人們對此空間的依存感,也藉此凸顯此年關時節的重要性。
民俗生活的時間與空間意涵,往往超脫凡俗概念,「人間」與「天庭」對應「世俗」與「神聖」,雖然有所間隔,卻是「人神共體」,互有靈通。傳統社會中,透過儀式進出神聖世界,是宗教人與常民百姓必然共有的生活法則。同時,神聖世界的想像,也與常民世界具有相同的模式背景。我們不僅能看見臺灣過年傳說表現著農業社會時期,漢人面對臺灣生活空間的體認,也涉及漢人移民在此落地生根以後,對此地產生了何種新的世界觀。
我們也能透過這個傳說,與過年儀式的諸多對應,了解到節日時間之所以能不斷地逆反循環,即是為了要透過各種儀式習俗的反覆祝聖,來求得生活空間與個體在面對宇宙循環的和諧與寧靜,這種空間依存與時間祝聖的緊密互動,恐怕就是所謂的「著根臺灣」。
感謝觀世音菩薩與土地公,感謝玉皇大帝與諸神,與我們一起守護臺灣土地。
原載於:民俗亂彈
節錄自:溫宗翰,〈毀滅與重生──論台灣過年傳說與習俗中的時空神聖性〉,發表於「華人宗教變遷與創新:媽祖與民間信仰國際研討會」,財團法人台灣省新港奉天宮主辦,臺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等承辦,2012年11月3-4日。


【台灣過年源自「沉地」傳說】臺灣過年習俗與傳說 除夕團圓飯 @ 宜美室內裝潢設計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L77t8C
農曆過年是台灣民間最重要的民俗節日。過年的由來在中國傳說起源「年獸」的故事,台灣民間則是源自「沉地」的傳說。
相傳神桌上的燈猴(燭臺)自認為終年替人民照明勞苦功高,但民眾每次祭祀都忽略它的存在,自己只能站在神案上,高舉蠟燭看著眾神享受奉祀,
於是燈猴向玉皇大帝告狀,控訴台灣人民忘恩負義不知感恩,玉帝為懲罰台灣人決定在除夕午夜讓台灣島沉入海底。
土地公(或說灶君)告知台灣民眾此訊息,一方面懇請觀世音菩薩向玉帝勸阻。百姓得知台灣島即將毀滅,
便在沉島前夕將家中所供奉之神明送回天庭,以免眾神遭受連累,此為廿四送神的由來。到了除夕那天傍晚,
人們就宰雞殺鴨祭祖以告別祖先,並烹煮家中所有糧食與家人共進最後的晚餐,這就是祭祖、圍爐的由來。
晚宴之後家長取出錢財分給家人,此為「壓年錢」(壓歲錢)之由來。最後的一夜全家聚集不睡等待台灣沉入海中,共赴黃泉此為「守歲」。
到了午夜台灣竟然沒有沉入海底,原來是觀世音菩薩向玉帝求情成功,免除台灣毀滅,於是家家戶戶放鞭炮慶祝,到了天亮台灣仍安然無恙,
百姓喜出望懷,出門相遇莫不互道「恭喜」慶祝重生。此外民眾紛紛到寺廟祭拜,感謝神明庇祐,此乃初一民眾到廟宇「行春」拜拜習俗的由來。
初二早上已出嫁的女兒紛紛回到娘家探視父母是否平安,中午便在娘家與父母聚餐,後來就成為「回娘家」的習俗。到初四人們確認危機解除,
於是將諸神迎回家中奉祀,也形成「初四接神」的民俗。
初五所有的慶祝活動都告一段落,初六民眾開始挑水肥灌溉,恢復正常農事作息,此即「初五隔開、初六挹肥」之由來。
                 【過年前的相關活動】
 台灣年俗自農曆十二月即開始籌備工作,中國習俗在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台灣則無此年俗,而是在四月初八「佛祖生」之日吃甜粥。台灣習俗冬至吃湯圓表示多一歲,並確認來年田園土地租約,十二月十六「尾牙」,決定員工去留,廿四日則舉行「送神」儀式。
送神在中國是「送灶王爺」,傳說灶神將在此日返回天庭,向玉帝報告該戶人家行為善惡,因此中國民間習俗,廿四日以甜食祭拜灶君,以祈求「上天言好事」。台灣的送神則是送「眾神」,也就是將家中所奉祀的所有神明全部送回天庭。送神時必須焚燒「雲馬」(大陸稱為「灶馬」)。
送神之後神明已回天庭,因此藉機進行大掃除,台灣稱為「筅?」。中國北方稱為「掃年」或「掃房」,南方稱為「除塵」、「撣塵」,過年前大掃除習俗在宋代《夢梁錄》已有記載是一項有意義的年俗活動。
平時神明雕像、祖先牌位、香爐等祭祀用品不可擅動以免褻瀆神威,只有在廿四日送神之後才能取下清洗、擦拭。民眾利用此時清洗門窗地板、傢俱,台灣俗語:「大拼厝,才會富」,意謂過年前大掃除,以除舊佈新來年才會財源滾滾。其實姑且不論真實性,在過年之前清理環境也符合衛生。
廿四日送神家中所供奉諸神皆已上天庭,廿五日則是天神下降的日子,也就是「代班」的神明下凡執行勤務,廿五日禁止在戶外曝曬女性內衣褲,以免對天神不敬。台南市廟宇還舉行「接天神」儀式。
廿五日也是婦女「挽面」的日子,廿四日大掃除之後,婦女要整修儀容迎接新年,因此在廿五日「挽面」,拔除臉部細毛以利妝扮。
台灣習俗未婚女性不能挽面,只有即將結婚或已婚女子才能挽面。
【採買年貨、作粿、灌香腸】
大凡民間節慶都離不開吃,平日粗茶淡飯將就度日,每到年節就會準備豐盛的食物大飽口福,而過年是民間最重要的民俗節日當然有最多的年節食俗。這些食料一般稱為「年貨」,民間則稱「南北貨」,意即各種食品貨物之意。
台灣各地均有年貨大街,其中規模最大的如台北市迪化街 、台中繼光街建國市場、高雄三鳳中街 等,都在過年前夕,供應各種南北貨供民眾採購。這些年節物品包括糕餅甜點、粿類、醃製肉品、水果、花卉等,且每一種物品都具有象徵義。
過年必備糕餅甜點有:糕仔,代表步步高昇,因糕與台語「高」諧音,以紅紙包成扁長型,放在神桌上香爐前,自除夕到初五每天祭神時疊上一塊,愈堆愈高意謂「步步高升」。此外神桌上還有供奉糖果、冬瓜糖等甜點,象徵「甜甜大賺錢」;糖衣包花生表示「土豆吃老老」、??、米?,?與「老」諧音代表長壽。
過年食俗的粿類種類最多,其中「甜粿」、「發粿」、「菜頭粿」是必備食品。甜粿(年糕)在中國是象徵年年高昇,台灣則代表「甜甜好過年」,蓋粿與「過」諧音,象徵「年年好過」之意。
發粿代表發財且象徵家族來年運勢,發粿如果未蒸發,全家心情都將大受影響,民間禁忌孕婦禁止觀看蒸發粿,否則將蒸「不發」,揆其用意是要讓孕婦避免勞動,且能充分休息。
菜頭粿(蘿蔔糕)象徵「好彩頭」,「包仔粿(草仔粿或刺殼粿)包金,年年發萬金」象徵財運。此外,高雄縣過年要包粽子,台南地區則有作「鹹粿」習俗。
台灣民間禁忌過年送禮不可送粿,因台灣喪葬禮俗喪家不可作粿,而由親友贈送稱為「送節」,喪家則以甜點回贈,因此過年送粿將被視為詛咒。
過年的醃製肉品最普遍的是香腸,至今許多人家仍是自製香腸,製作方法是以碎豬肉加香料、酒、調味品,灌入豬腸中,放置戶外風乾。醃肉則是以鹽醃製、風乾以利保存。宜蘭地區則有醃製「鴨(月賞)」、「膽肝」之俗。
過年應景的水果、花卉也都具有象徵意義。其中柑橘代表「甘美、吉利」;鳳梨代表「旺旺來」;棗子、金棗的棗與「好」諧音,象徵「一切美好」;龍眼乾俗稱「福肉」,象徵福氣。年節花卉以桔樹、金棗樹、黃金樹最普遍,象徵吉利、美好、發財,此外「銀柳」與「銀兩」諧音,也普受歡迎,銀柳插入花瓶之前需將花蕊外殼剝下,稱為「剝銀柳會得銀兩」。
過年期間祭祀繁多,從除夕到初五,每天都要祭拜神明、祖先,過年期間也要到各廟寺「行春」拜拜,初九天公生、十五元宵節都要祭祀,因此各種祭祀用品如金銀紙、香燭、鞭炮,也是必採購用品。
【台灣除夕習俗】
除夕是一年最後一天,意謂「舊歲至此夕而除」,民間俗稱為「二九暝」。台灣年俗除夕中午要祭拜「地基主」,所謂地基主是指房屋、土地原來的主人,漢人自唐山過台灣,佔據平埔族人的土地田園,且在居住之前住宅土地或曾隸屬不同主人,因此必需對原來擁有土地、房舍的先人表示感恩。拜地基主與一般祭祀不同,是在後門由外往內拜,且一年四節(端午、中秋、冬至、過年)都要拜地基主,這也是台灣特殊的習俗。
除夕當天家家戶戶也要換貼新春聯。春聯源自古代的「桃符」,據《山海經》記載:相傳黃帝時代有神荼、鬱壘專職捉鬼。漢代民眾刻桃木為神荼、鬱壘像立於門口驅邪。至六朝民眾在門上貼二神之畫像即「桃符」。五代後蜀孟昶在桃符上題:「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乃最早的春聯。到明代明太祖命官員在家門張貼春聯,而後才流傳民間成為過年習俗。台灣的春聯可分門聯、詞句、吉祥字三種,門聯是民間文學的代表,內容文辭均按照平仄、對仗,內容皆為吉祥辭句。除門聯之外,家中各處也會貼上祈福的吉祥文字,例如雞鴨牛舍貼「六畜興旺」;風鼓土壟上貼「川流不息」;錢櫃、保險箱、收銀機上貼「招財進寶」;車輛船隻則貼「開車大吉」或「一帆風順」;米缸、冰箱貼「滿」字;還有倒貼方形「春」、「福」字,象徵春到福到。此外不同行業也書寫不同辭句。
泉州移民地區(台灣沿海地區)則有貼門簽(門錢)之俗,以五張花邊剪紙貼在門楣上,稱為「五福紙」象徵「五福臨門」。此俗源自宋代,大陸稱為「掛門錢」代表祈福。
台灣民俗守喪期間過年不得貼春聯,有些地區則改貼綠色(父喪)、黃色(母喪)門聯,文字內容則為思親盡孝之辭句。因此不宜太有創意張貼彩色春聯,以免滋生誤會。
近年來由於許多民眾居住公寓、大樓,沒有門楣可張貼門聯,但不貼春聯又有不祥之意,或恐遭守喪之誤解,因此多數民眾只在住家門口張貼「恭賀新喜」之類長方形紅紙,這是門聯的簡化。而文字也更多樣化如:X年行大運、日日是好日、狗年旺旺來、豬事都如意等現代語彙都搬上門面。
【祭祖與圍爐】
除夕傍晚要舉行年中最重要的一次祭祖儀式,除準播各種豐盛祭品之外,神桌上也供奉甜粿、發粿、糕仔、花生等甜點,且神明祖先神位旁各放置兩個發粿或兩碗米飯上插一支紙糊的春花,俗稱「飯春花」,春台語與「剩」(剩餘)諧音,象徵「米飯有剩」或「發財有剩」,意即「年年有餘」。此外也會在神桌上疊放一堆柑橘,代表來年美好吉利之事成堆而至。
祭祖之後便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頓晚餐,華人稱為「年夜飯」或「團圓飯」,台灣則稱「圍爐」,因早期民間除夕夜在餐桌上放火鍋爐,家人圍著火爐聚餐之故。火爐呈圓型代表團圓,爐中以火炭作燃料取其「生湠」(生生不息)和「愈燒愈旺」之意。泉州籍南安移民地區則保存「跳火盆」習俗,即在圍爐之後取出火爐讓家中男子,從上方跨越,並唸道:「跳乎過,富昧退」,「跳過火,剩家伙」等吉祥話。
台灣民間圍爐必吃的菜餚就是「長年菜」,象徵長命百歲,其中嘉義以北地區長年菜是「芥菜」,而台南、高雄、屏東地區的長年菜則是「帶根的菠菜」,吃長年菜時要整葉吞食不可切斷,才能長命百歲。
台灣圍爐菜餚尚有吃雞「起家」、吃魚丸、肉圓「大團圓」、吃豆乾會「升官」、吃菜頭「好彩頭」等食俗,而華人地區以吃魚象徵「年年有餘」,台灣年俗也吃魚但不具特殊意義,是以「飯春花」和「行春」象徵年年有飯。
彰化地區圍爐吃長麵線祈求長壽;南部吃水煮蛋剝殼代表脫殼新生;客家地區則以紅燒蹄膀、薑絲大腸、梅干扣肉、芹菜炒魷魚等客家菜為主。一九四九年遷移來台的各省新住民則仍保存吃水餃(元寶)等家鄉菜的食俗。台灣的原住民則以「豐年祭」、「矮靈祭」、「祖靈祭」為族群祭典,並非過農曆新年,因此在此期間並沒有特殊食俗。
【壓歲錢和守歲】
台灣俗語:「大人煩惱沒錢,囝仔歡喜過年」,意謂大人煩惱過年的大筆開銷,小孩則高興有壓歲錢可拿。壓歲錢又稱「壓祟錢」,原為「壓制邪祟」之意,原是將金錢放置在床腳或枕邊以賄賂妖魔鬼怪免受侵害,至今已成為長輩贈予晚輩祝福之用。壓歲錢台灣稱為「壓年錢」,有祝福之意。
除夕夜「守歲」習俗自晉代已流傳,晉周處《風土記》言「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原為迎接新年之意,唐宋以降守歲之風更盛,且增加守歲可添壽之說。台灣民間也有「廿九暝」愈晚睡父母愈長壽之俗信,中國古代守歲時在遊戲聊天或吃零食,台灣的守歲則多在賭錢,過年賭博已成台灣普遍之年俗,過年期間取締賭博必將引發暴動。
台灣北部地區在初一零時「拜天公」,中部地區則在除夕午夜拜天公,南部地區則至初九天公生才拜天公。但全國各地均在午夜十二點燃放鞭炮「迎新正」。台北行天宮 、新港奉天宮 等廟宇也在十二點開廟門,供民眾「搶頭香」,所謂搶頭香就是搶插第一柱香,搶得頭香神明將「優先」完成信徒的心願。許多寺廟也在此時舉行「抽公籤」,為各行各業占卜今年運勢。
【初一至初五的年俗】
初一早上多數地區都「吃素」,所謂「初一早吃菜(吃素),恰贏吃一年齋」,意謂一年的開始吃素比吃一年齋更有意義。舊俗初一早上不可吃稀飯,否則出門將遭雨淋。初一要穿著新衣迎接新年,出門也都會選擇良辰吉時和吉祥方位,初一通常到廟宇祭拜祈求平安發財,謂之「行春」,有「愈行愈剩」之象徵意。台灣年俗並無帶小孩到親友家拜年習俗,因為女兒初一回娘家將會「敗外家」(拖累娘家),帶小孩到朋友家拜年則有「討紅包」之意。
台灣舊俗在過年期間,有組鑼鼓八音樂團沿戶演奏謂之「吹春」,民眾則以紅包犒賞,至今仍有貧民以舞獅頭、戴天官面具或抱土地公神像挨家乞討紅包的現象。
初二是女兒「轉外家」(回娘家)的日子,民間稱為「做客」,蓋出嫁的女兒已非家人,回娘家就算是「客人」。中國習俗則是「二月二家家戶戶迎女兒」。台灣俗信連續三年沒「做客」則是「背祖」(背叛祖先),此後將永遠不得回娘家,因此即使三年內無法回娘家,也必需將穿過的衣服寄回娘家,代表本人返家才不會「背祖」。
初二女兒「做客」一定選在早上,中午在娘家「請子婿」,而且必需在傍晚「炊煙升起」之前回到婆家。做客習俗的原意出於父母對出嫁女兒的關懷,每年初二要回娘家告知近況,而傍晚前需回到婆家,則是體諒女兒必需回婆家處理家事,為家人準備晚餐之故。新婚女兒初二還需由兄弟前往「娶作客」,以免婆家因家事繁忙不讓姐妹回娘家。民間習俗女兒回娘家作客,都會準備「伴手」(或曰等路)作為禮物。
台灣年俗「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民間歲時節令原有調節生活作息之用,從除夕到初二連續忙碌三天之後,初三就休息一天。初三俗稱「赤狗日」,是諸事不宜的日子,因此可以「睏到飽」。此外初三也是台灣「老鼠娶親」的日子。中國各地均有老鼠娶親之說,但各地日期皆不同,例如北京是「十七十八耗子成家」,而台灣老鼠最「早婚」搶在初三晚上成親。初三不但要晚起而且要早睡,以成全好事,並在屋內撒餅乾、食物為老鼠賀喜。
初四早上公司行號都舉行「開市」,一般都在公司、工廠門口擺設香案祭拜,並燃放鞭炮開工,但通常並沒有真正工作,而是同事聚餐、喝春酒。初四傍晚民間舉行「接神」,迎接諸神返回家中。所謂「送神早、接神晚」,為了讓眾神充分享受假期,因此「接神」都選在黃昏之後,接神仍需焚燒「雲馬」作為神明的交通工具以利神明回到人間。
俗語「初五隔開、初六挹肥」,是指初五是過年活動的截止日,年假到此為止。與新年假期區隔,不再受禁忌、禮俗限制。初六挹肥意謂農民要挑水肥澆菜,恢復農事,不要再沉溺過年期間的狂歡享樂。
【過年說好話與年節禁忌】
過年期間彼此都會互道「恭喜」相互祝福,如與親友來訪也都會以甜點、水果招待,訪客食用任用食品都必需「說好話」祝福對方。例如「吃甜甜予汝大賺錢」、「吃棗年年好」、「吃過瓜子予汝過好日子」、「吃土豆予汝吃到老老老」、「吃煙予汝年年剩」等祝福語。
所謂「新年頭、舊年尾」,從年底到元宵,過年期間可謂民間的「戒嚴期」,謂祈求新的年度好的開始,因此民間也有諸多禁忌。其中可能分為「不可說」和「不可做」兩大禁忌。過年期間凡不吉祥之事皆不可說,例如生病、死亡、受傷、車禍、沒錢之類的不吉話語皆不可說。此外在過年期間不可做之事繁多,例如:不可吃藥、動手術、不可動利器、不可掃地、倒垃圾、不可吵架、打小孩、哭泣、討債、打破器皿、不可吃雞頭、雞爪(才會有頭有尾)等禁忌。宜蘭則有初一到初五不可煎粿以免散「赤」,中部地區有不可開抽屜以免漏財等諸多禁忌。
歸納台灣的年俗禁忌,主要意義在:
一、祈求好的開始:如不可說不吉利的話、不可爭吵、哭泣等,都是希望新年新希望,有好的開始。
二、讓勞動者休息:過年期間不可掃地、動利器,其實是要讓終年勞苦的婦女、勞動者得以休息,而以民俗禁忌來強制勞動者休息。
三、祈求平安順利:過年期間不可打破碗盤、不可吃雞頭雞爪、不可煎粿、開刀吃藥等,意在祈求新的一年凡事皆能平安順利。
【結語:傳統年俗正在倒數計時】
台灣的跨年晚會愈辦愈大,但農曆過年的氣氛卻愈來愈淡薄,元旦的倒數計時成為過年的象徵,傳統年俗正逐漸被西洋文化所取代,以往親人團聚的日子成為出國旅遊的假期,於是失去除舊佈新、反省檢討的意義,連同返鄉敘舊聯絡感情的功能也消失了。但最嚴重的是傳統文化的滅絕,當全國各地跨年晚會在倒數計時之際,傳統民俗也同時在倒數計時。
台灣年俗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年俗的行為、食俗也具有不同的象徵意義,但在西化、現代化的浪潮下,如今我們的年輕人大多只知道「年獸」的故事,卻沒聽過「沉地」的傳說;一般家庭也不會作粿、灌香腸,改到市場採購,於是生活習俗消失了、技藝失傳了,而各種食俗所代表的象徵義被遺忘,各種年俗食品也不具任何意義
台灣要國際化,傳統也可以創新,但我們必需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質,假如一味地接受西洋文化,否定自己的傳統,那麼台灣終將成為歐美的文化殖民地
-------------------------------
比年獸還可怕,台灣差點在除夕沉島!鮮為人知的農曆年傳說,紐西蘭奧克蘭市議員講給你聽
簡恒宇  2018-02-24 11:00 41818 人氣     

為了驅趕「年獸」而敲鑼打鼓歡慶農曆新年,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過年由來傳說,但台灣當地其實有不同的過年由來傳說,而我國在紐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的駐外單位「駐奧克蘭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邀請2位奧克蘭市議員菲利派納和柯林斯錄製影片,藉由打電話詢問奧克蘭元宵燈會,把台灣特有的「沉島傳說」和過年傳統告訴紐西蘭民眾。
相約元宵賞燈 帶出台灣「沉島傳說」
元宵是慶祝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場重頭戲,家家戶戶出門賞燈,而始於2000年的奧克蘭元宵燈會(Auckland Lantern Festiva)已成為當地最盛大的華人慶典活動之一,而奧克蘭市議員柯林斯(Efeso Collins)在影片中致電菲利派納(Alf Filipaina),詢問是否會去看燈會,2人以閒聊模式和幽默口吻,向紐西蘭大眾分享台灣過年由來傳說,以及農曆新年中初二至初五的主要活動。
相傳古時有隻叫「年」的怪獸,且1年只出現1次獵食,而牠出現的這天就是「過年」;百姓為了擊退性情凶殘的年獸,發現牠的弱點: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因此衍生出貼春聯、放鞭炮等過年習俗,這是廣為人知的過年由來傳說,不過台灣卻有不同的本土傳說,除夕原本是台灣島要被洪水淹沒的日子,但最後玉帝改變心意,人們在正月初一發現島沒沉,因此互道恭喜,這就是「沉島傳說」。
比年獸還可怕 台灣差點沉入海中
根據「沉島傳說」,民眾在歲末祭祀眾神時,經常忽略在神桌上管油燈的「燈猴」,心裡不平衡的燈猴便向玉帝告狀,控訴百姓不知感恩,玉帝因此降旨,下令龍王在除夕夜引發洪水,把台灣淹入海中,而土地公、灶君、床母等居家神明無法讓玉帝改變心意,因此告訴人類「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百姓因此在除夕夜與家人圍爐,一起享用「最後的晚餐」。
不過最後觀世音菩薩成功勸說玉帝,讓玉帝收回淹沒台灣的命令,而百姓在正月初一醒來發現還活著,紛紛互道恭喜,成為台灣獨特的過年由來傳說;此外,家中長輩得知台灣要被淹沒,因此分發錢財給子女,讓島沉後踏上黃泉路的家人有盤纏可用,這也變成今日的發紅包習俗。台灣最早的完整「沉島傳說」故事收錄在1936年李獻章整理的《臺灣民間文學集》。
來自南島大家庭 2市議員賀新年
另外,參與演出的菲利派納與柯林斯2人都來自南島民族大家庭,且都是瑪努考(Manukau)選區議員。柯林斯是薩摩亞裔紐西蘭人,因此影片中可見到他身後放著薩摩亞國旗,而他在2016年當選奧克蘭市議員;菲利派納則具有薩摩亞和毛利人血統,警察出身的他自2010年選上市議員至今,並在2016年接下奧克蘭市環境暨社區委員會副主席職務。奧克蘭市議會共20席,瑪努考選區占2席。
----------------------------------
《臺灣民間文學集》為一本臺灣民間文學總集,由李獻璋收錄整理,於1936年6月13日由臺灣文藝協會發行、臺灣新文學社販售。本書共一冊,其內容反映當時知識份子對民間文學的觀念與態度,是後世研究臺灣民間文學重要的資料。收錄民歌582首、童謠142首、謎語273則、臺灣竹枝詞10首、故事23篇,另收錄李獻璋自序及賴和序言。其中歌謠謎語等多為無作者的收集之作,而故事作品則多為朱鋒、守愚、黃石輝、賴和、愁洞、黃得時及李獻璋等當時知名的台灣文學家根據原故事所改編的。
--------------------------------

關於《臺灣民間文學集》的流傳
1328臺灣民間文學集
關於原版書
1936 年 (昭和 11 年) 6 月 13 日發行的《臺灣民間文學集》,於同年 7 月 20 日再版。我在賴和紀念館看到的兩本藏書都是 7 月 20 日的「再版」 (參考下圖:賴和藏書的版權頁),我對此一直有些疑問:何以贊助李献璋的賴和手邊沒有首版書呢?無論如何,這個「再版」是賴和的藏書,肯定是相當珍貴的,不過我也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看到 6 月 13 日的首版。(勘誤表有幾處描述和再版不太一致,似乎是再版曾作過修正)
※      ※      ※      ※      ※
我在去年 9 到 12 月,每個月都會到紀念館一趟來掃描這部書,有次忽然發現故事篇最後面從第 229 頁開始整個被切掉了,以致於第228頁緊接著就是版權頁了(參考下圖):
根據目錄所示,被切掉的是最後一整篇的〈壽至公堂〉,不解是怎麼回事,還好,第二本藏書是完整的。
※      ※      ※      ※      ※
兩三個月前到紀念館時,遇到一位前來查閱楊守愚手稿的小姐,閑聊中談到了最後這篇〈壽至公堂〉,這位小姐說她沒讀過這篇,但知道這部《臺灣民間文學集》公開發行時,這篇已經被切掉了,她說守愚提到過當時出版時因受到壓力(故事背景雖然是清朝同治年間的陳年往事,但在日據當時的林家後代子孫有意見),以致於在出版前夕,不得不將這篇故事切掉,只有部分先分給一些友人的書籍得以保留最後這一篇。
得到這個訊息,算是解了其中一個疑問:何以一部藏書被切掉了一篇故事!(不過守愚的相關資料,我一時還查不到,未來需要找到相關的描述來輔助說明這件事)
不過,如此一來,首版和再版的問題卻又多蒙上了一層疑問:難道這部「再版書」就算是「首版書」了嗎?也不免疑問是否真有 6 月 13 日的版本?要是能找到 6 月 13 日的版本,至少可以確定幾件事實。
非原版書的其他版本
除了 7 月 20 日的「再版」,以及應該存在的 6 月 13 日的首版,也不清楚後來是否還有其他版次的印刷。而這幾次都印了幾本,也是值得追查的(不知道李献璋有沒有在某些書信或文章裡提到這些事情)。此外,我也相信在日本還可以找到原臺灣文藝社發行的版次。
我的部落格裏談到關於《臺灣民間文學集》的文章有「銀色快手」和「地獄小姐」的回應(他倆是認識的朋友)。「銀色快手」(《臺灣民間文學集|李献璋編著》)跟我聯絡上,並提到他在台南舊書店購得一本民國五十九年五月重版的《臺灣民間文學集》一事,我還不知道是哪個出版社印行的,但以後會有機會看到這本書的。銀色快手還提到他這本書有兩百五十幾頁(可能就是 254 頁)當時沒有意識到這個關聯,以為該書重新排版過頁數變少了(我納悶當時會重新排版嗎?因為這是很費工夫的)。這兩天又注意到臺灣大學圖書館網頁上描述 254面後恍然大悟,因為這個紀錄明顯只是看了書本故事篇最後一頁的頁數,卻忽略了這部書分成歌謠和故事兩大部分,頁數是個別計算的,所以歌謠另有 293 頁,而且這還不包括前面的兩篇序文,一篇凡例,以及目錄等的頁數呢!
網頁的搜尋裡我也看到了台灣之音這個網站上的「首頁>悠游台灣>歷史台灣」項下,日期:1936/6/13 的《臺灣民間文學集》出版,也將這部書描述為 254 頁。
除了銀色快手的版本外,我在臺灣大學圖書館的網頁上查到了三個年代的版本:
1936 年的版本一冊 ,網頁上對此書的描述是 254面,這是不對的;而紀錄僅提到昭和11年 [1936],所以也無法得知是 7 月 20 日的再版或 6 月 13 日的首版,而是否〈壽至公堂〉仍然健在,看來勢必得找個機會拜訪台大圖書館,看看是否允許我這個外人來翻閱這部書,甚至掃描或拍照了。網頁上的資料提到「臺灣新文學社」,但根據書上的版權頁所載的發行人則是「臺灣文藝協會」,似乎台大圖書館所記載的資訊並不正確。
1972 年古亭書屋的影印精裝本,有三冊
1989 年龍文出版,有七冊
此外網路還查到的有:文充出版社1970, 294p(僅歌謠篇)以及 牧童出版社 民國六十七年八月二版 兩個版本。
另外在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的通識教育中心網站裡有一份僅包含歌謠篇的電子檔 02.doc,這個檔案當然沒有經過校對,而遇到特殊的異體字,只能以空格來代替了。
我只看過賴和的兩本藏書,其餘的只不過是網路資訊而已,希望以後至少能收集到這些相關版次的封面和版權頁作為紀錄。
王詩琅的後續努力
《臺灣民間文學集》的發行人是臺灣文藝協會的王詩琅,所以王詩琅後來寫作的故事也值得一並參考。
我手邊有玉山社編輯收錄發行由王詩琅寫作的故事兩本:
《台灣民間故事》(ISBN:957-8246-04-8),23 篇故事
《台灣歷史故事》(ISBN:957-8246-05-6),12 篇故事
根據書後附錄所載各篇故事原載出處,這35篇的故事分別發表在以下四份雜誌:
學友
學伴
新學友
正聲兒童
發表的年代則分別有:
1952 年 1 篇
1954 年 2 篇
1955 年11 篇
1956 年 2 篇
1958 年 1 篇
1959 年 6 篇
1960 年 8 篇
1961 年 3 篇
1974 年 1 篇
我不知道是否這兩本書收錄的這段期間發表的文章是否完整,但大約都圍繞在 1936 年出版《臺灣民間文學集》後 20 年前後,持續流傳著。
《臺灣民間文學集》有幾個故事也出現在上述的 35 篇之中,事實上,原來的《陳大戇》一篇還是當時的王詩琅所寫的呢!只是後來所寫的東西作了進一步的修飾。我將會在下一篇來談談幾則故事的內容差異。
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
最近幾年,臺灣談「本土化」的聲浪高漲,但背後的這股力量在「政治性」的成分(為了特定的政治目的和政治利益)卻遠遠高過「文化性」本身。雖然文化和政治的關係本來就密切,文化發展肯定會受到政治的影響,然而文化本身的旺盛生命力,卻不是政治力所能完全掌控的,文化常常像是脫了繮的野馬,恣意奔放,政治多半只能靠邊站而已。其實我反倒認為這些傳統東西的沒落,事實上是受到了近代的經濟和商業發展的影響,並非政治打壓這類原因。看看世界各個地區的文化傳承都有其「本土」的色彩,受到近代「經濟性」的影響,各地無不企圖努力保存,並非只有台灣才會有自己「本土」的東西,如果一昧地談著「本土化」反倒是「窄化」了。
再引述台南大學侯言欣的畢業專題:李獻璋《台灣民間文學集》探究一開頭所寫的文字為例:(有顏色的部分是我加上去的),讀者自己可以評論看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近年來由於政治局勢與政治思想的改變,傳統大中國文化思想已經不適合台灣島國的文化趨向,隨著本島人民主體性的文化意識抬頭,「台灣文學」方面的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地逐漸繁茂,各種民間故事集、詩刊、鄉土教材廣為發行,本土文化工作者大力推行,社會大眾也給予高度的重視,這種現象顯示出台灣人民對於土地的濃厚感情與對生命的共同體悟,反映在我們對文化的重視上,是值得我們給予肯定鼓勵的。
其實有關台灣文學的研究與整理工作,並非今日才受到各界注意,早在日據時代,李獻璋先生於一九三六年即編著出版一本《台灣民間文學集》,其內容豐富、範圍包涵廣泛,說明了台灣的民間文學是被加以重視的,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民謠俗諺、傳說故事或是謎猜,本書都將之囊括在內。在目前的國小鄉土教育課程中,許多老師們也經常將本書中的內容作為教學上的利用。由於個人本身從小對於母語(台灣話)即耳濡目染,尤其喜歡聽長輩口述傳說故事,因此對於本書中的內容非常的有興趣、倍感親切,況且本書編輯的內容資料齊全,希望能藉由對本書的研究,探討書中內容的特色並加以分析,以便將本書的內容妥善地使用,希望能有裨益於未來鄉土教學的推動,這是我針對李獻璋先生這本《台灣民間文學集》的研究動機與目的。
其實要研究李献璋的這部書,我認為應該就文化面來作研究,好讓現代的人能明瞭臺灣早期的生活狀況,而不該是因為所謂的「政治局勢」或「政治思想」的改變,才來做的。
說到「早在日據時代,李獻璋先生於一九三六年即編著出版一本《台灣民間文學集》,其內容豐富、範圍包涵廣泛,說明了台灣的民間文學是被加以重視的」一事,我倒要說這都是「民間少數的有心人士」努力達成的,事實上,這部書出版時受到許多的非難呢!看看賴和在序文一開頭所說的:
「献璋君在搜集民間文學的這事一經傳出,就引了不少爭論,從事無用的非難,助長迷信的攻擊,使得他忙於辯解;但是,現在臺灣民間文學集居然付印,不日可以出版了。」
不過,看起來應該是文人看法上的歧異,並非政治性的緣故
侯言欣還說:「在目前的國小鄉土教育課程中,許多老師們也經常將本書中的內容作為教學上的利用。」
我相當質疑侯言欣的這個說法。也許大學的教授會提提這部書,但至今許許多多的老師根本都還不知道這部書呢!甚至很多老師也都不知道賴和,也不知道李献璋。
事實上,我沒有看到這部書因為近年來高談的「本土化」而受到特別的重視。雖然文建會列為重要典籍,學術界也是這麼說的,還出現幾篇相關的論文,然而這部書的命運也不過是在學術研討會上,用來展示而已。
當我讀到賴和序文裡的最後一句話:
最後,我只有希望這一册民間文學集,同樣跑向民間去。
我真的把這句話讀到心裡面去了,因為我要讓這部書重新回到民間去。
臺灣民間文學的力量是在民間,既非政府,也不是學術界。
李献璋是臺灣的格林兄弟
學術界不過把這部輯子供奉起來
ㄚ亮卻要把《臺灣民間文學集》重新帶回民間去
這才是賴和和李献璋所希望的事。關於《臺灣民間文學集》的流傳 @ ㄚ亮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NbKVaF


你知道台灣的過年傳說嗎?9張圖帶你了解 
 分享你知道台灣的過年傳說嗎?9張圖帶你了解到Facebook 分享你知道台灣的過年傳說嗎?9張圖帶你了解到Line 分享你知道台灣的過年傳說嗎?9張圖帶你了解到Google+
臉書專頁「圖文不符」繪製9張圖片,讓網友了解台灣自己的過年傳說。(圖擷自《圖文不符》臉書)
2016-02-02 16:3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農曆新年將至,多數媒體報導台灣過年習俗時都會以中國北京年俗來解釋台灣習俗,但你知道嗎?其實台灣有專屬台灣自己的過年傳說,而且還很應景地跟「猴」有關呢!臉書專頁「圖文不符」就繪出9張圖片,快速讓大家了解台灣的過年傳說──「沉島傳說」。
臉書專頁「圖文不符」繪製9張圖片,和網友分享專屬台灣的過年傳說:相傳,神桌上的燭台(燈猴)終年舉著蠟燭,看著眾神享受奉祀,但百姓祭祀時卻總是忽略他,因而非常憤怒。燈猴向玉皇大帝控訴台灣人「不知感恩」,玉皇大帝為了懲罰人民,決定要在除夕午夜「讓台灣沉入海底」。
灶君得知後,急忙告訴家中百姓,並託觀世音菩薩向玉帝求情;百姓則在沉島前夕將家中供奉的神明送返天庭,這就是台灣傳統新年「廿四送神」的由來。
「圖文不符」還介紹了台灣「祭祖、圍爐的由來」、「壓年(歲)錢的由來」、「守歲的由來」等,以及過年時拜年行春、回娘家、接神和立春開市,還有過年前的習俗。
許多網友都大讚「長知識了」、「我記得國小的時候學校好像有教過這段故事」、「第一次聽聞呢」,但也有網友表示「好像都是閩南人的說法.......客家人的說法呢?」「那個什麼猴的也太小心眼了吧!!玉帝好容易被激怒」
你知道台灣的過年傳說嗎?9張圖帶你了解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cI8fm9
--------------------------------
從「沉地」傳說談台灣年俗
【台灣過年源自「沉地」傳說】
       農曆過年是台灣民間最重要的民俗節日。過年的由來在中國傳說起源「年獸」的故事,台灣民間則是源自「沉地」的傳說。相傳神桌上的燈猴(燭臺)自認為終年替人民照明勞苦功高,但民眾每次祭祀都忽略它的存在,自己只能站在神案上,高舉蠟燭看著眾神享受奉祀,於是燈猴向玉皇大帝告狀,控訴台灣人民忘恩負義不知感恩,玉帝為懲罰台灣人決定在除夕午夜讓台灣島沉入海底。土地公(或說灶君)告知台灣民眾此訊息,一方面懇請觀世音菩薩向玉帝勸阻。百姓得知台灣島即將毀滅,便在沉島前夕將家中所供奉之神明送回天庭,以免眾神遭受連累,此為廿四送神的由來。到了除夕那天傍晚,人們就宰雞殺鴨祭祖以告別祖先,並烹煮家中所有糧食與家人共進最後的晚餐,這就是祭祖、圍爐的由來。
       晚宴之後家長取出錢財分給家人,此為「壓年錢」(壓歲錢)之由來。最後的一夜全家聚集不睡等待台灣沉入海中,共赴黃泉此為「守歲」。
       到了午夜台灣竟然沒有沉入海底,原來是觀世音菩薩向玉帝求情成功,免除台灣毀滅,於是家家戶戶放鞭炮慶祝,到了天亮台灣仍安然無恙,百姓喜出望懷,出門相遇莫不互道「恭喜」慶祝重生。此外民眾紛紛到寺廟祭拜,感謝神明庇祐,此乃初一民眾到廟宇「行春」拜拜習俗的由來。
       初二早上已出嫁的女兒紛紛回到娘家探視父母是否平安,中午便在娘家與父母聚餐,後來就成為「回娘家」的習俗。到初四人們確認危機解除,於是將諸神迎回家中奉祀,也形成「初四接神」的民俗。
       初五所有的慶祝活動都告一段落,初六民眾開始挑水肥灌溉,恢復正常農事作息,此即「初五隔開、初六挹肥」之由來。
【過年前的相關活動】
       台灣年俗自農曆十二月即開始籌備工作,中國習俗在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台灣則無此年俗,而是在四月初八「佛祖生」之日吃甜粥。台灣習俗冬至吃湯圓表示多一歲,並確認來年田園土地租約,十二月十六「尾牙」,決定員工去留,廿四日則舉行「送神」儀式。
       送神在中國是「送灶王爺」,傳說灶神將在此日返回天庭,向玉帝報告該戶人家行為善惡,因此中國民間習俗,廿四日以甜食祭拜灶君,以祈求「上天言好事」。台灣的送神則是送「眾神」,也就是將家中所奉祀的所有神明全部送回天庭。送神時必須焚燒「雲馬」(大陸稱為「灶馬」),即長方形黃紙上印白雲、馬匹、車輛、轎子等交通工具,亦即供應神明返回天庭的交通工具,現代版雲馬則加印飛機、輪船和汽車等現代交通工具。
       送神之後神明已回天庭,因此藉機進行大掃除,台灣稱為「筅?」。中國北方稱為「掃年」或「掃房」,南方稱為「除塵」、「撣塵」,過年前大掃除習俗在宋代《夢梁錄》已有記載是一項有意義的年俗活動。
       平時神明雕像、祖先牌位、香爐等祭祀用品不可擅動以免褻瀆神威,只有在廿四日送神之後才能取下清洗、擦拭。民眾利用此時清洗門窗地板、傢俱,台灣俗語:「大拼厝,才會富」,意謂過年前大掃除,以除舊佈新來年才會財源滾滾。其實姑且不論真實性,在過年之前清理環境也符合衛生。
       廿四日送神家中所供奉諸神皆已上天庭,廿五日則是天神下降的日子,也就是「代班」的神明下凡執行勤務,廿五日禁止在戶外曝曬女性內衣褲,以免對天神不敬。台南市廟宇還舉行「接天神」儀式。
       廿五日也是婦女「挽面」的日子,廿四日大掃除之後,婦女要整修儀容迎接新年,因此在廿五日「挽面」,拔除臉部細毛以利妝扮。台灣習俗未婚女性不能挽面,只有即將結婚或已婚女子才能挽面。
【採買年貨、作粿、灌香腸】
       大凡民間節慶都離不開吃,平日粗茶淡飯將就度日,每到年節就會準備豐盛的食物大飽口福,而過年是民間最重要的民俗節日當然有最多的年節食俗。這些食料一般稱為「年貨」,民間則稱「南北貨」,意即各種食品貨物之意。
       台灣各地均有年貨大街,其中規模最大的如台北市迪化街、台中繼光街建國市場、高雄三鳳中街等,都在過年前夕,供應各種南北貨供民眾採購。這些年節物品包括糕餅甜點、粿類、醃製肉品、水果、花卉等,且每一種物品都具有象徵義。
       過年必備糕餅甜點有:糕仔,代表步步高昇,因糕與台語「高」諧音,以紅紙包成扁長型,放在神桌上香爐前,自除夕到初五每天祭神時疊上一塊,愈堆愈高意謂「步步高升」。此外神桌上還有供奉糖果、冬瓜糖等甜點,象徵「甜甜大賺錢」;糖衣包花生表示「土豆吃老老」、??、米?,?與「老」諧音代表長壽。
       過年食俗的粿類種類最多,其中「甜粿」、「發粿」、「菜頭粿」是必備食品。甜粿(年糕)在中國是象徵年年高昇,台灣則代表「甜甜好過年」,蓋粿與「過」諧音,象徵「年年好過」之意。
       發粿代表發財且象徵家族來年運勢,發粿如果未蒸發,全家心情都將大受影響,民間禁忌孕婦禁止觀看蒸發粿,否則將蒸「不發」,揆其用意是要讓孕婦避免勞動,且能充分休息。
       菜頭粿(蘿蔔糕)象徵「好彩頭」,「包仔粿(草仔粿或刺殼粿)包金,年年發萬金」象徵財運。此外,高雄縣過年要包粽子,台南地區則有作「鹹粿」習俗。
       台灣民間禁忌過年送禮不可送粿,因台灣喪葬禮俗喪家不可作粿,而由親友贈送稱為「送節」,喪家則以甜點回贈,因此過年送粿將被視為詛咒。
       過年的醃製肉品最普遍的是香腸,至今許多人家仍是自製香腸,製作方法是以碎豬肉加香料、酒、調味品,灌入豬腸中,放置戶外風乾。醃肉則是以鹽醃製、風乾以利保存。宜蘭地區則有醃製「鴨(月賞)」、「膽肝」之俗。
       過年應景的水果、花卉也都具有象徵意義。其中柑橘代表「甘美、吉利」;鳳梨代表「旺旺來」;棗子、金棗的棗與「好」諧音,象徵「一切美好」;龍眼乾俗稱「福肉」,象徵福氣。年節花卉以桔樹、金棗樹、黃金樹最普遍,象徵吉利、美好、發財,此外「銀柳」與「銀兩」諧音,也普受歡迎,銀柳插入花瓶之前需將花蕊外殼剝下,稱為「剝銀柳會得銀兩」。
       過年期間祭祀繁多,從除夕到初五,每天都要祭拜神明、祖先,過年期間也要到各廟寺「行春」拜拜,初九天公生、十五元宵節都要祭祀,因此各種祭祀用品如金銀紙、香燭、鞭炮,也是必採購用品。
【台灣除夕習俗】
        除夕是一年最後一天,意謂「舊歲至此夕而除」,民間俗稱為「二九暝」。台灣年俗除夕中午要祭拜「地基主」,所謂地基主是指房屋、土地原來的主人,漢人自唐山過台灣,佔據平埔族人的土地田園,且在居住之前住宅土地或曾隸屬不同主人,因此必需對原來擁有土地、房舍的先人表示感恩。拜地基主與一般祭祀不同,是在後門由外往內拜,且一年四節(端午、中秋、冬至、過年)都要拜地基主,這也是台灣特殊的習俗。
       除夕當天家家戶戶也要換貼新春聯。春聯源自古代的「桃符」,據《山海經》記載:相傳黃帝時代有神荼、鬱壘專職捉鬼。漢代民眾刻桃木為神荼、鬱壘像立於門口驅邪。至六朝民眾在門上貼二神之畫像即「桃符」。五代後蜀孟昶在桃符上題:「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乃最早的春聯。到明代明太祖命官員在家門張貼春聯,而後才流傳民間成為過年習俗。台灣的春聯可分門聯、詞句、吉祥字三種,門聯是民間文學的代表,內容文辭均按照平仄、對仗,內容皆為吉祥辭句。除門聯之外,家中各處也會貼上祈福的吉祥文字,例如雞鴨牛舍貼「六畜興旺」;風鼓土壟上貼「川流不息」;錢櫃、保險箱、收銀機上貼「招財進寶」;車輛船隻則貼「開車大吉」或「一帆風順」;米缸、冰箱貼「滿」字;還有倒貼方形「春」、「福」字,象徵春到福到。此外不同行業也書寫不同辭句。
       泉州移民地區(台灣沿海地區)則有貼門簽(門錢)之俗,以五張花邊剪紙貼在門楣上,稱為「五福紙」象徵「五福臨門」。此俗源自宋代,大陸稱為「掛門錢」代表祈福。
台灣民俗守喪期間過年不得貼春聯,有些地區則改貼綠色(父喪)、黃色(母喪)門聯,文字內容則為思親盡孝之辭句。因此不宜太有創意張貼彩色春聯,以免滋生誤會。
       近年來由於許多民眾居住公寓、大樓,沒有門楣可張貼門聯,但不貼春聯又有不祥之意,或恐遭守喪之誤解,因此多數民眾只在住家門口張貼「恭賀新喜」之類長方形紅紙,這是門聯的簡化。而文字也更多樣化如:X年行大運、日日是好日、狗年旺旺來、豬事都如意等現代語彙都搬上門面。
【祭祖與圍爐】
       除夕傍晚要舉行年中最重要的一次祭祖儀式,除準播各種豐盛祭品之外,神桌上也供奉甜粿、發粿、糕仔、花生等甜點,且神明祖先神位旁各放置兩個發粿或兩碗米飯上插一支紙糊的春花,俗稱「飯春花」,春台語與「剩」(剩餘)諧音,象徵「米飯有剩」或「發財有剩」,意即「年年有餘」。此外也會在神桌上疊放一堆柑橘,代表來年美好吉利之事成堆而至。
      祭祖之後便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頓晚餐,華人稱為「年夜飯」或「團圓飯」,台灣則稱「圍爐」,因早期民間除夕夜在餐桌上放火鍋爐,家人圍著火爐聚餐之故。火爐呈圓型代表團圓,爐中以火炭作燃料取其「生湠」(生生不息)和「愈燒愈旺」之意。泉州籍南安移民地區則保存「跳火盆」習俗,即在圍爐之後取出火爐讓家中男子,從上方跨越,並唸道:「跳乎過,富昧退」,「跳過火,剩家伙」等吉祥話。
      台灣民間圍爐必吃的菜餚就是「長年菜」,象徵長命百歲,其中嘉義以北地區長年菜是「芥菜」,而台南、高雄、屏東地區的長年菜則是「帶根的菠菜」,吃長年菜時要整葉吞食不可切斷,才能長命百歲。
      台灣圍爐菜餚尚有吃雞「起家」、吃魚丸、肉圓「大團圓」、吃豆乾會「升官」、吃菜頭「好彩頭」等食俗,而華人地區以吃魚象徵「年年有餘」,台灣年俗也吃魚但不具特殊意義,是以「飯春花」和「行春」象徵年年有飯。
      彰化地區圍爐吃長麵線祈求長壽;南部吃水煮蛋剝殼代表脫殼新生;客家地區則以紅燒蹄膀、薑絲大腸、梅干扣肉、芹菜炒魷魚等客家菜為主。一九四九年遷移來台的各省新住民則仍保存吃水餃(元寶)等家鄉菜的食俗。台灣的原住民則以「豐年祭」、「矮靈祭」、「祖靈祭」為族群祭典,並非過農曆新年,因此在此期間並沒有特殊食俗。
【壓歲錢和守歲】
      台灣俗語:「大人煩惱沒錢,囝仔歡喜過年」,意謂大人煩惱過年的大筆開銷,小孩則高興有壓歲錢可拿。壓歲錢又稱「壓祟錢」,原為「壓制邪祟」之意,原是將金錢放置在床腳或枕邊以賄賂妖魔鬼怪免受侵害,至今已成為長輩贈予晚輩祝福之用。壓歲錢台灣稱為「壓年錢」,有祝福之意。
       除夕夜「守歲」習俗自晉代已流傳,晉周處《風土記》言「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原為迎接新年之意,唐宋以降守歲之風更盛,且增加守歲可添壽之說。台灣民間也有「廿九暝」愈晚睡父母愈長壽之俗信,中國古代守歲時在遊戲聊天或吃零食,台灣的守歲則多在賭錢,過年賭博已成台灣普遍之年俗,過年期間取締賭博必將引發暴動。
       台灣北部地區在初一零時「拜天公」,中部地區則在除夕午夜拜天公,南部地區則至初九天公生才拜天公。但全國各地均在午夜十二點燃放鞭炮「迎新正」。台北行天宮、新港奉天宮等廟宇也在十二點開廟門,供民眾「搶頭香」,所謂搶頭香就是搶插第一柱香,搶得頭香神明將「優先」完成信徒的心願。許多寺廟也在此時舉行「抽公籤」,為各行各業占卜今年運勢。
【初一至初五的年俗】
       初一早上多數地區都「吃素」,所謂「初一早吃菜(吃素),恰贏吃一年齋」,意謂一年的開始吃素比吃一年齋更有意義。舊俗初一早上不可吃稀飯,否則出門將遭雨淋。初一要穿著新衣迎接新年,出門也都會選擇良辰吉時和吉祥方位,初一通常到廟宇祭拜祈求平安發財,謂之「行春」,有「愈行愈剩」之象徵意。台灣年俗並無帶小孩到親友家拜年習俗,因為女兒初一回娘家將會「敗外家」(拖累娘家),帶小孩到朋友家拜年則有「討紅包」之意。
       台灣舊俗在過年期間,有組鑼鼓八音樂團沿戶演奏謂之「吹春」,民眾則以紅包犒賞,至今仍有貧民以舞獅頭、戴天官面具或抱土地公神像挨家乞討紅包的現象。
       初二是女兒「轉外家」(回娘家)的日子,民間稱為「做客」,蓋出嫁的女兒已非家人,回娘家就算是「客人」。中國習俗則是「二月二家家戶戶迎女兒」。台灣俗信連續三年沒「做客」則是「背祖」(背叛祖先),此後將永遠不得回娘家,因此即使三年內無法回娘家,也必需將穿過的衣服寄回娘家,代表本人返家才不會「背祖」。
      初二女兒「做客」一定選在早上,中午在娘家「請子婿」,而且必需在傍晚「炊煙升起」之前回到婆家。做客習俗的原意出於父母對出嫁女兒的關懷,每年初二要回娘家告知近況,而傍晚前需回到婆家,則是體諒女兒必需回婆家處理家事,為家人準備晚餐之故。新婚女兒初二還需由兄弟前往「娶作客」,以免婆家因家事繁忙不讓姐妹回娘家。民間習俗女兒回娘家作客,都會準備「伴手」(或曰等路)作為禮物。
       台灣年俗「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民間歲時節令原有調節生活作息之用,從除夕到初二連續忙碌三天之後,初三就休息一天。初三俗稱「赤狗日」,是諸事不宜的日子,因此可以「睏到飽」。此外初三也是台灣「老鼠娶親」的日子。中國各地均有老鼠娶親之說,但各地日期皆不同,例如北京是「十七十八耗子成家」,而台灣老鼠最「早婚」搶在初三晚上成親。初三不但要晚起而且要早睡,以成全好事,並在屋內撒餅乾、食物為老鼠賀喜。
       初四早上公司行號都舉行「開市」,一般都在公司、工廠門口擺設香案祭拜,並燃放鞭炮開工,但通常並沒有真正工作,而是同事聚餐、喝春酒。初四傍晚民間舉行「接神」,迎接諸神返回家中。所謂「送神早、接神晚」,為了讓眾神充分享受假期,因此「接神」都選在黃昏之後,接神仍需焚燒「雲馬」作為神明的交通工具以利神明回到人間。
       俗語「初五隔開、初六挹肥」,是指初五是過年活動的截止日,年假到此為止。與新年假期區隔,不再受禁忌、禮俗限制。初六挹肥意謂農民要挑水肥澆菜,恢復農事,不要再沉溺過年期間的狂歡享樂。
【過年說好話與年節禁忌】
       過年期間彼此都會互道「恭喜」相互祝福,如與親友來訪也都會以甜點、水果招待,訪客食用任用食品都必需「說好話」祝福對方。例如「吃甜甜予汝大賺錢」、「吃棗年年好」、「吃過瓜子予汝過好日子」、「吃土豆予汝吃到老老老」、「吃煙予汝年年剩」等祝福語。
       所謂「新年頭、舊年尾」,從年底到元宵,過年期間可謂民間的「戒嚴期」,謂祈求新的年度好的開始,因此民間也有諸多禁忌。其中可能分為「不可說」和「不可做」兩大禁忌。過年期間凡不吉祥之事皆不可說,例如生病、死亡、受傷、車禍、沒錢之類的不吉話語皆不可說。此外在過年期間不可做之事繁多,例如:不可吃藥、動手術、不可動利器、不可掃地、倒垃圾、不可吵架、打小孩、哭泣、討債、打破器皿、不可吃雞頭、雞爪(才會有頭有尾)等禁忌。宜蘭則有初一到初五不可煎粿以免散「赤」,中部地區有不可開抽屜以免漏財等諸多禁忌。
       歸納台灣的年俗禁忌,主要意義在:
   一、祈求好的開始:如不可說不吉利的話、不可爭吵、哭泣等,都是希望新年新希望,有好的開始。
   二、讓勞動者休息:過年期間不可掃地、動利器,其實是要讓終年勞苦的婦女、勞動者得以休息,而以民俗禁忌來強制勞動者休息。
   三、祈求平安順利:過年期間不可打破碗盤、不可吃雞頭雞爪、不可煎粿、開刀吃藥等,意在祈求新的一年凡事皆能平安順利。
【結語:傳統年俗正在倒數計時】
       台灣的跨年晚會愈辦愈大,但農曆過年的氣氛卻愈來愈淡薄,元旦的倒數計時成為過年的象徵,傳統年俗正逐漸被西洋文化所取代,以往親人團聚的日子成為出國旅遊的假期,於是失去除舊佈新、反省檢討的意義,連同返鄉敘舊聯絡感情的功能也消失了。但最嚴重的是傳統文化的滅絕,當全國各地跨年晚會在倒數計時之際,傳統民俗也同時在倒數計時。
       台灣年俗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年俗的行為、食俗也具有不同的象徵意義,但在西化、現代化的浪潮下,如今我們的年輕人大多只知道「年獸」的故事,卻沒聽過「沉地」的傳說;一般家庭也不會作粿、灌香腸,改到市場採購,於是生活習俗消失了、技藝失傳了,而各種食俗所代表的象徵義被遺忘,各種年俗食品也不具任何意義。
       台灣要國際化,傳統也可以創新,但我們必需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質,假如一味地接受西洋文化,否定自己的傳統,那麼台灣終將成為歐美的文化殖民地。
臺灣民俗文化研究室-台灣民俗、台灣戲曲、台灣俗語-從「沉地」傳說談台灣年俗 - https://goo.gl/fpsJ2G
--------------------------------------
台灣新年-沉島傳說
閒聊2016年2月2日 16:05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stand4taiwan/posts/1670485589892534
聽過「沉島傳說」嗎?
東亞乃至東南亞的許多國家與文化都受到漢文化的影響,但文化與民俗會透過群體的活動、歷史與生活經驗的差異形塑出不同的風貌,發展出屬於各個族群的文化歸屬感。
會著手保留這樣的差異與多樣性,或者動手斬去並將其單一化,就是統治觀點、目的與心理的不同。
「農曆新年將至,各報章、視聽媒體都應景地報導台灣過年習俗,但多數媒體、書籍所描述的內容卻都是以北京年俗來解釋台灣年俗,於是就出現臘八粥、送灶王爺、迎財神之類的民俗,其實在台灣根本沒有這些習俗,而媒體卻仍然視若無睹人云亦云地加以報導,真是『豬母牽對牛墟去』。
「以北京來解釋台灣年俗,於是年糕(甜粿)就變成『年年高昇』;吃魚就是『年年有餘』,而台灣年俗中重要的『長年菜』、『筅氈』、『挽面』、『拜地基主』、『行春』反而從未被提及,這種指鹿為馬不明就裡的態度令人無法理解。」
如果你讀到這裡,好像也意識到什麼不對勁,意味你已經知道什麼叫做殖民,也就是那個選擇抹去我們記憶的統治;而什麼又叫做「去殖民化(解殖,decolonization)」,也就是拾回屬於這塊土地面貌、文化與認同的工作。
如果你家也拜地基主,拜拜會在裝水的臉盆上放毛巾,這就是台灣南島文化的元素,也就是從平埔族而來的文化。
------------------------------------

臺灣新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臺灣新年,傳統稱呼有新年(臺:Sin-nî、馬祖話:Siŋ1-nieŋ2)、新正(臺:Sin-tsiann、客:Xinˊzangˊ、馬祖話:Sĭŋ1-tsiaŋ1)、正月(臺:Tsiann-gue̍h,客:Zangˊngied)、元旦(臺:Guân-tàn,客:Ngienˇdan)、新春(臺:Sin-tshun,客:Xinˊcunˊ),又俗稱新正年頭(臺:Sin-tsiann-nî-thâu,客:Sinˊzangˊngienˇteuˇ)、過年、正月正時、舊曆年。是指華人從農曆十二月十六尾牙到新年二月初二頭牙期間,慶祝農曆新年的傳統節俗。尤以除夕夜到正月初五隔開(開工)為重。過年期間的傳統稱呼為「新正」,大年初一亦稱為「新正年頭」、「開正」、「正月初一」,拜年稱為「賀正」,與一系列節令、祭祀等活動。
「新正」,即新正朔,為稱呼正月初一之意。進入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曾頒布過「廢舊正月」,推廣新曆元旦,惟總督府發行的民曆仍附有舊曆,而民間也曾同時過日式新曆新年與臺式農曆新年[1]。戰後,國民政府沿用原中國大陸新年習俗稱呼,改稱春節(國語),遂成通稱[註 1]。
中華民國國曆、農曆二種曆法並行,時序進入二種曆法的一月一日皆謂「新年」,無論是跨年至國曆元旦,或是農曆年的春節,民眾見面祝賀語均可稱「新年快樂」。因二曆法日期不同,使用「新年」並不致混淆,反而是普遍之用法。
臺灣新年風俗隨不同的移民傳入並逐漸在地化後,亦與戰後移民的大量中國南北風俗薈萃。現代社會,部分本土的舊時習俗逐漸式微,或受中式、日式新年習俗影響[2]。臺灣過年與傳統民間信仰息息相關,匯聚了許多宗教科儀、人文藝術與歲時信仰等禮俗,今日仍是臺灣社會全年最重要、盛大的傳統節日。
臺灣民間流傳著「沉島傳說」。相傳古代人類於歲末祭拜時,拜謝眾神,往往無意間忽略神明桌上的燈猴(神明燭臺)。有一年,燈猴精心懷不平向玉帝告狀,控訴人類不知感恩惜福。玉帝聽信讒言而降旨,令四海龍王於除夕降下大洪水(桃園龜山版本為大地動),將臺灣島沉入海中,重建世界。土地公、灶君、床母、門神等器物神及家具神向玉帝勸阻無效便托夢給凡人,而人們深信在享用完豐盛的最後一餐後準備迎接末日。後來經觀音菩薩與天上眾神向玉帝求情遂終止。當正月子時一到,臺灣人發現臺灣島未沉,便歡喜慶祝萬象更新,互道恭喜[3][4][5][6]。
或一說,古代臺灣人在冬至有將圓仔丁黏在傢俱、窗櫺上的習慣,稱為「餉耗」。而因案桌上的燈猴長久沾滿燈油,圓仔無法黏上而被遺漏,引發燈猴精不滿,飛返天庭向玉皇大帝控訴人間暴殄天物。玉帝遣神下凡探查方知人間歲末收冬處處拜謝眾神,燈猴精所言甚偽,方赦免此浩劫。因而臺灣人在元宵節往往有「放炮燒燈猴」之舊俗。[7]。
臺灣最早完整的《燈猴故事》則出現於1936年李獻章出版的《臺灣民間文學集》。爾後金關丈夫、立石鐵臣出版的《民俗臺灣》、東方孝義出版的《臺灣習俗》之「燈猿の忿激と越年」篇,也記載著燈猴與臺灣年的采風行事,日治警察《語苑》的臺灣話教材中更有篇名為「燈猴の怒」的故事。戰後時代,胡萬川在全臺田調時,分別在臺中清水、桃園龜山、大溪等地收錄到相關文學史料。「沉島傳說」傳說不僅描繪了古代臺灣人面對天然災害、地理環境的想像,更述說人們從冬至「餉耗」到新正時的行事與習俗、傢俱器物崇拜的傳統民間信仰[8][9][註 2]
歲前節俗
尾牙
農曆初二、十六人們會祭拜土地公,全年最後一次祭拜稱為「尾牙」,古時農人與商人入夜會宴請家人、並犒賞伙計僕婢。演變至今為企業宴請職員同樂。
農曆十二月十六是謂「尾牙」(臺:Bué-gê / Bé-gê,客:Minˊgaˇ)。是日,農家與商家會準備盛大的牲禮祭祀福德正神土地公,入夜後,則設宴席款待親族與雇傭人[註 3]。在臺灣民間信仰中,農曆二月初二為福德正神聖誕,因此臺灣的工商業者有著農曆初二、十六拜土地公的習慣。祭品在撤饌後,通常會成為餐點來食用,即稱為「做牙」、「食牙」[10]。因此農曆二月初二為「頭牙」,十二月十六為最後一次做牙,而俗稱「尾牙」[11][12]。
今日的臺灣社會,尾牙拜土地公、食尾牙仍是人們感念一年辛勞並祈求來年利市,不可或缺的習俗。尾牙這天人們會準備豐盛的牲禮、特別是象徵昌盛、興隆的白斬雞(為雄雞)、供品祭祀土地公以祈事業、財運亨通。又會備五味碗、燒四方金(北臺灣稱刈金,中臺灣為四方金,南臺灣用九金)、銀紙、金白錢、經衣祭祀地基主。宮廟更會請戲班來「酬神」、「傀儡戲」、「做戲」[13]。而夜裡,人們則會以宴席款待受僱的眾人。除了用於連絡家人的感情外,主要仍是為了回饋、感念職員與客戶一年的辛勞。
古代流傳著一趣俗,僱主會將餐宴中的主菜白斬雞的雞頭對準即將解僱之人。因而有「食尾牙面憂憂,食頭牙撚喙鬚」[註 4]的趣俗。亦代表著舊時臺灣社會,主僕或僱傭之間的人情事故[註 5]。尾牙這天臺灣北部還流行吃刈包、潤餅,由於刈包形似錢包,而潤餅亦像是用紙包著銅錢,因此在尾牙時食用,有著發財、富潤的意涵。惟臺灣南部幾無此俗。
每年時屆尾牙,電視上便會播映著各企業排場盛大的尾牙宴會。而此同時,各地慈善團體亦會舉行免費款待寒士、街友或獨居長者等群體的慈善尾牙。而有些業者若忙於年節業務而未舉行尾牙,多半會於年後舉辦春酒,其意義與尾牙類同。
「理髮」、「挽面」象徵從頭開始煥然一新,因此會有不少人在過年前理髮修容,期許新年新氣象、帶來好運。在尾牙之後,理髮店可能會增收服務費。[14]
年兜
一幅由立石鐵臣所描繪的1940年代臺北艋舺婦孺「挨粿」的圖繪。家家戶戶做粿、炊粿是早期臺灣人年節前一景。
年兜(臺:Nî-tau)指全年歲暮年尾,將近過年的時刻。客家人在農曆十二月廿五則稱入年假(客:Ngib ngienˇga)[註 6],意為時屆年兜,即已進入新年假期,人們開始過年。一般過了冬節、尾牙後,全年的農事休耕、商業關賬後,人們就會開始準備過年。
粿[註 7]音似臺灣閩南語「過」,是過年應景、祭祀的米食品。做粿的工序有:挨粿、做粿、炊粿;在早期社會中,被視為準備過年的象徵[15]。製程約在農曆十二月廿四至廿六間。每一種粿皆有其臺灣話寓意:甜粿(食甜甜過好年)、發粿(發財)、菜頭粿(好彩頭)、粿上的紅棗則象徵(食紅棗年年好)[16]。而由外省裔傳入的新年寓意中,年糕則代表「步步高陞」。粿即是客語之「粄」[註 8],新年粄圓亦是客家族群全年最重要之甜品。
送神
主條目:送神
農曆十二月廿四日,恭送百神返天庭。傳說灶神與眾神將向玉皇大帝稟告過去一年凡間的善惡,所以必須加以敬奉,希望灶神與眾神能在玉帝前美言幾句。送神當日須備牲禮、供品、甜湯、四果供奉,另外燒金紙、放炮仔,並焚化紙馬(或神馬、雲馬、雲馬總馬)。雲馬、神馬與雲馬總馬等,都是類似的紙錢,是繪有馬、馬車或轎子等圖案的黃紙;相傳是能助眾神登天的交通工具[17][18]。送神的翌日,即廿五日,玉皇大帝會派遣代天巡狩之神或其他天神,代替在天上述職的眾神,到凡間考察善惡,稱為「天神下降」,舊俗當日不可曝曬褻衣、內褲,忌諱口出惡言[19]。現代社會則可視實際需求取捨。同樣為求方便,現代尾牙拜土地公、司命竈君(灶神)與地基主等程序,多會一併在送神時祭拜。
挽面
農曆十二月廿五日,已婚婦女會挽面、剪髮、修整儀容準備過年,因此俗諺又稱「廿四送神,廿五挽面」[20][21]。
清黗
清黗或異做清屯(臺:Tshing-thûn、客:Qinˊtunˇ),又稱大拚掃(臺:Tuā-piànn-sàu,客: Tai biang so)、清炱(臺:Tshing-te)、摒厝(臺:Piànn-tshù)、筅黗掃(臺:Tshíng-thûn-sàu)、筅堂(馬祖話:Tsheiŋ3-touŋ2)等詞。筅黗意為「清理煙囪的煤炭」,後來便引申為是「大掃除」之意;亦有學者指出其為「撣塵」[22]之音轉,語出《呂氏春秋》,即是字面清除灰塵之意[23]。臺灣民間認為家中除了奉祀的天神、地祇外,還有窗牖神、家具神等傢俱器物神。除了要在冬至時「餉耗」眾傢俱神外,平時為避免冒犯神靈,有不得任意更動神位、神主、神像或傢俱擺設的民間禁忌。唯有在送神後,才能對安奉神位與祖先牌位的神龕、觀音媽聯、案桌(尪架桌與八仙桌等祭桌)進行除舊布新、清潔整理。傳統認為如果要「登上神桌」清理神像、祭器,需限於家中男子,惟現代社會習慣改變、家庭分工不再侷限性別,女性不登上神桌,則盡可能打掃即可。
宮廟中的筅黗為隆重,清掃人員需著禮服[註 9]、頭戴竹笠進行較正式的儀式後方能進行清黗[24]。每年的「國家清潔週」亦定於此時[25]。
年貨
臺灣第一條年貨大街,位於臺北市大稻埕的迪化街。現今臺灣各城鎮皆有規模不等的年貨、年飾市集。
主條目:年貨
年貨種類豐富,舉凡食衣住行與祭祀、食材、年飾、應景物品,與較為珍貴的南北貨與唐山貨品皆能在年貨市集中採買。古期的貨品物流透過舟船運送,因此南北往來的貨品交流,促成如大稻埕、三鳳中街等專門的南北貨埠聚落因此興起。俗諺:「囝仔愛年兜,大人鬧嘈嘈」是指辦年貨時的熱鬧景況。
甜料
「食甜甜好過年」,盛裝著過年甜料的「糖餅盒仔」,用以賀正、祭祀與廳堂擺飾用。
主條目:寸棗、生仁和年糖
過年的糖餅可分為祭祀用的「甜料」與零嘴。祭祀時常見「寸棗」、「生仁」、「麻荖」、「米荖」、「團圓豆」、「糕仔潤」、「冬瓜糖」、「發粿」、「甜粿」等饒富吉慶寓意的甜料。主要用來祭祀神佛、祖先、地基主外,亦可作為拜年時的年節茶料、零嘴。這些年糖、甜料會放置在作工細緻、裝飾精美的竹藝、木藝、漆藝等工藝品中,被稱為「糖餅盒仔」(臺:thn̂g-piáⁿ-a̍p-á)或糖餅觳仔(臺:thn̂g-piáⁿ-khok-á,小型器皿),甚或竹篾編織而成的糖餅盤中,成為年飾之一。人們互相賀正時,通常主人家會先道:「新正恭喜恭喜」、此時賓客則邊伸手拿取品嘗,邊祝賀吉祥話:「食甜甜大趁錢」或「食甜甜好過年」。現代人的年糖種類更加多元,廣義的甜食、零嘴如巧克力、糖果、小餅乾等零嘴都能稱得上是年糖[26]。古代,拜年款待賓客是在盤子上放上五種辛味食材、中間放上餅皮的「辛盤」[27],後來才演變成今日以祭祀的傳統甜料、與現代糖菓西點為主的年糖;而糖餅盒,則多半改為塑膠製品,惟造形仍多以圓、方形為主。


春意難鎖元宵至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1日, 2018
晚明南京元宵節的熱鬧景象(公共領域)
「天寒難鎖新春意,爐暖宜烹白玉丸。」喜慶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元宵節熱熱鬧鬧又到了。
正月裡來鬧元宵,元宵節要的就是一個鬧。熱鬧的鬧,喧鬧的鬧。元宵節被賦予「小過年」名號,大約就因它的熱鬧。紐約法拉盛的圖書館裡,「慶元宵親子動手做燈籠」早早已經進行;法拉盛的新年大遊行一年比一年盛大。台灣會館的燈籠、曼哈頓的燈會……還有各種「熱鬧」等著你我。
台灣竹北元宵燈會盛大點燈開幕。(竹北市公所提供)
「元,始也。」 正月是新年的開始,正月十五又是新年的第一個「望」——滿月日,月圓之日。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賦予團圓美滿的願望。
「宵,夜也。」月圓的日子離不開月亮。明月之下賞花燈、猜燈謎、耍龍燈、演戲劇……「宵」便是這熱鬧的重心了。
中國人的元宵節,是一點也不潦草的,從進入臘月準備節令物品、除塵布新,再到新年祭祀、團圓、拜年,大多數活動在家宅、親友間進行,那麼元宵節則是普天同慶,這樣的日子當然也是潦草不得的。
元宵節的盛況,史籍中比比皆是,《東京夢華錄》記得詳細而生動:冬至過後,開封府前的大舞台就搭起來了,燈山「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各色景觀蔚然,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連片登場, 樂聲嘈雜 十多里外都能聽到。
正月初七之後,元宵燈會漸近,皇帝御前的樂師也出來奏樂、演出戲劇,皇帝的座位則安排在宣德樓上,上面有一個大牌,書:宣和與民同樂。宮中的樂隊、優伶們輪番在大舞台上演出節目,禁軍軍士著錦袍戴幞頭,手執花骨朵警戒;露台下,是普通老百姓們的位置,演員們還不忘記時時與觀眾互動一番。
晚明的元宵走橋(公有領域)
《夢粱錄》更是道出了元宵節盛況空前的原因:朝廷支持,天下同慶。南宋朝廷發放三天租房錢,並且分發錢、酒給百姓、藝人、生意人,對參與元宵節遊行的舞隊和生意人也都給與賞賜,以犒勞他們的辛苦付出。以至「家家燈火,處處管弦」,好不熱鬧。
元宵節的淵源,有幾種說法,唐代歐陽韻認為,《史記‧樂書》有載:「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常有流星經於祠壇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上辛」是正月的第一個辛日,皇帝要到祈年殿祭祀神明,終夜燈火通明、鐘鼓笙歌不息。他認為元宵節是漢朝皇帝祭祀太一的遺痕。
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主校人間福罪的上元天官,在正月十五日下人間賜福。
元宵節的祭祀,由各地官府負責。《夢粱錄》記載:「今杭城元宵之際,州府設上元醮。」設醮,意為設置祭壇,代表一方百姓答謝神明庇護,祈求新年風調雨順、地方平安。
官府鄭重祭祀的情景,時任地方官的南宋詞人張孝祥有《鷓鴣天 上元設醮》留世:「詠徹瓊章夜向闌。天移星斗下人間。九光倒景騰青簡,一氣回春遶絳壇。瞻北闕,祝南山,遙知仙仗簇清班。何人曾侍傳柑宴,翡翠簾開識聖顏。」
從上而下,敬神法祖在民間也保持下來。早年間,很多宗族祠堂從大年三十當天點燈,至正月十六撤供,正月十五要進行隆重的家祭。以中國之大,祭祖方式差異很大,但不忘生命之源、感恩思孝之寓同一無二。近年來,傳統文化重回人心,正月十五的「小過年」,趕回家鄉的腳步聲越來越響了。
大年夜的年飯,各地有各自的食譜,「小過年」的元宵節,專有食品只有一種:元宵。元宵的製作南北方法有異,妙的是殊途同歸,白如玉,甜如蜜。就像你我,山南海北高矮胖瘦,只有一個名:神州兒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