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店不是叫柑仔店啦 呂自揚----日治時期將日語漢字的“甘味處”“甘味店”日語直接唸法。在賣生活日用品的雜貨店,台語叫「kám-á店」,「kám」與「敢」同音,不是在賣柑仔(橘子)的柑仔店。
(1) 呂自揚 - 雜貨店不是叫柑仔店啦 呂自揚... https://bit.ly/2Q18Qht
去年今天在民報《詩寫台灣》專欄,發表〈雜貨店不是叫柑仔店啦〉,並有圖為證。指出市面流行的「柑仔店」的書寫,與台語的本音本義皆明顯不對。一年來,卻仍被網路、媒體越來越多的誤抄誤寫在流傳。
有人告知,有從事考證研究台灣歷史文化的一群年輕學者,大大方方、敲鑼敲鼓開的店,說賣的是公眾史學,竟也把店叫做「「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而且已開店五週年了。店裡賣的還是台灣的歷史呢。
有人說:會把 「柑仔店」三字拿在手裡寫來寫去的,大概多是屬多年前所說的「草莓族」的那一代,已少進過雜貨店的。是耶非耶?
這是去年的原文。
*************
2019..8.12日《詩寫台灣》專欄,已先發表「三腳督、傀儡
的台語書寫」。媒體報導和電視廣告,漫畫「用九柑仔店」,獲補助1600萬元,改編成電視劇,就將在8月16日首播。寫一年輕人從台北返回家鄉雲林,接替鄉下阿公開「柑仔店」的故事。
50歲以上的人都知道,故事所說的柑仔店,就是以前在賣生活日用品的雜貨店,台語叫「kám-á店」,「kám」與「敢」同音,不是在賣柑仔(橘子)的柑仔店。
台灣多竹,1960年代以前,民間都用竹子來蓋茅草屋和土角厝的屋頂、門窗外,也用來做竹床和桌、椅、籃子等各種大小日常用具。
其中用竹篾(片)編做成圓形,邊緣圈高的盛物竹具,像大盤子,台語叫做kám-á。
以前的雜貨店,都用一個一個直徑約40至100公分的大小一kám-á仔,擺放金針、木耳、米粉、冬粉、豆簽、幼麵、大麵、魚脯、罐頭、糖果(糖含仔)等生活雜貨來賣,故叫「kám-á仔店」。
kám的本字不明,有早期台語書是寫一個同音的「敢」字,然後在「敢」的上面加「竹」字頭,是新造形聲字。看起來順眼,念起來順口。
1994年,筆者寫欣賞台灣民俗諺語之美的文章,先在報紙副刊連載後,出版為《台灣民俗諺語析賞探源》,並在高雄警廣交通台每週介紹書中諺語,其中的「kám-á仔店」和「一kám-á魚脯全全頭」的kám,皆採用「敢」加「竹」字頭的字,皆被接受。
柑仔就是橘子,採收的季節很短,放久就會爛掉。一般kám-á仔店不賣柑仔。把賣雜貨的「kám-á仔店」寫作賣柑仔的「柑仔店」,念起來不只「kám-á」變成「柑仔」,走音,店名的語義也明顯不對。
看到「用九柑仔店」這樣的書名和劇名畫面,實在很奇怪。這是許多本字不明的台語,被用讀音字義皆不合的字來誤寫,又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附記:
一、2020年的總統大選,想選、想爭做頭者特別多,俗語「一kám-á魚脯全全頭」是最好的形容。原刊登2019.8.15民報
圖1雜貨店在用的大小kám-á
圖2一kám-á魚脯全全頭
圖3台灣民俗諺語析賞探源內頁
kam-á(柑仔)店賣kam-á(柑仔);kám-á-tiàm(kám仔店)賣鹹魚雜貨山產。一常見場合,應就是女孩出嫁時,未懷孕,媒人會拿kama蓋頭遮陽。
日治時期將日語漢字的“甘味處”“甘味店”日語直接唸法。雜貨店大多會賣一些蜜餞糖果零食,大人為了哄小朋友,就直接跟小朋友說去甘味店買零食,久而久之就變成賣雜貨的統稱。況且雜貨店也會賣一些米油鹽醬醋,那些物品怎麼可能用竹簳去裝。要也是用陶器陶罐裝,怎麼不會稱為罐仔店或甕仔店?所以不可能稱呼一間店會以他用什麼物品裝貨來稱呼,既不合邏輯也不合常理。那請問賣kama的店又稱呼什麼?完全是硬湊一通。
客家人稱雜貨店,完全沒有問題。有孔的竹簳,客家話稱篩子,無孔的稱篾籃。條理清晰,不必糾結。閩南話把篩子稱做米笞 (實際上跟米無關而是跟稻穀有關),篾籃稱簳仔,大部分人都無法細分其區別。
有孔的,閩南話把篩子稱做米笞。我們鄉下稱篩子叫做米篩,米篩仔,是用來過濾稻穀。搖濾的動作叫篩。笞 應是誤寫。
(1) 呂自揚 - 雜貨店不是叫柑仔店啦 呂自揚... https://bit.ly/2Q18Qht

117643817_3512201425499015_139216535696783685_o117626860_3512201905498967_5093778973732047189_o117646916_3512201628832328_2812550395935407346_o


2018年02月07日 04:10 中國時報 柯宗緯/高雄報導
老靈魂,新生命!10所大學學子投入高市都發局「大學生根」計畫,執行社區營造,將龍目社區「柑仔店」活化,彩繪在地農特產,搖身一變成小型展售中心;而楠梓惠楠社區被遺忘的空間,經妝點為巷弄桃花源,讓老記憶繼續蔓延。
大樹柑仔店 變展售中心
大樹這處老雜貨店「柑仔店」座落於社區中心,昔日販售油、米、鹽等民生用品及零食,是老一輩居民兒時回憶,但隨著時代演變,風華退去。經高苑科大團隊改造為社區柑仔店,販售玉荷包、鳳梨等在地農產,賦予服務鄉里新生命。
高雄大學團隊則協助龍目社區進行牆面彩繪,讓社區耳目一新,沿著貫穿社區的龍目溝,透過藝術手法,將龍目產業特色妝點在建物牆面上凸顯在地特色,社區柑仔店也成為高雄大學駐村計畫辦公。
鏡頭轉到楠梓舊部落惠楠社區,原本一棟半傾倒的磚造平房殘破不堪,樹科大學生創意改造被,保留既有老屋元素,綠色植栽妝點著斑駁老牆,彩繪在牆面蒸汽火車餘煙裊裊,緩緩駛進楠仔坑站,如電影一幕幕投影著過往繁華,喚起住民舊日記憶,更凝聚彼此向心力。
彩繪牆面 老社區面目新
美濃吉和社區閒置的一棟三合院,由樹科大學生將農村特產水蓮表現在牆面上,形成活潑有趣的圖像,前埕廣場蒐集聚落內農具及牛車,預計作為農村生活展示空間,後院則為居民談天說地的好所在。
身為傳統農村的大寮江山社區,近年周遭蓋了許多新屋,但社區內保留部分古厝,高苑科大學生將古厝文物整理重塑,為社區增添一處結合古物展示共享基地,保存農村原味,讓下一代與新住民們可重溫傳統生活軌跡。
(中國時報)


〔記者廖淑玲/雲林報導〕位在土庫鎮中正路的「豐村行」是街上最古老的雜貨店,掌櫃趙榮章一顧店就是70個年頭,整間店就是台灣近代生活的縮影,讓人回想起光復以後那一大段台灣「柑仔店」的風情。
這家豐村行就位在土庫順天宮斜對面,店裡堆滿南北雜貨,貼著牆面有一大片檜木櫃,整齊排放著菸、酒、罐頭、奶粉等價位較高的貨品,整排木櫃依然顯得油亮油亮,完全看不出歷史痕跡。
二個黑得發亮的老木桶原是早期向公賣局請領放置米酒的酒桶,如今用來放置散裝零售的二砂和白砂糖,應付老顧客需求,反而保留了「古早味」。
豐村行大門口最顯眼的手繪招牌,是早年食品大廠宣示主權的最佳證明,隨著年代久遠雖已褪色,但招牌上罐頭、食品、味素等字樣,大大見證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讓人大發思古幽情,連老板夫婦都說「現在來拍照的都比買東西的人多很多」。
趙榮章說,土庫居交通要道,農產又豐富,加上拜順天宮媽祖信仰所賜,數百年來都是大甲媽祖遶境必經之地,帶動商業繁榮,日治時期比隔壁的虎尾鎮還熱鬧,直到日本人蓋了虎尾糖廠,才被後來居上。
86歲的老掌櫃趙榮章文質彬彬,很會讀書的他當年虎尾高中畢業後,因為是家中長子,為了弟妹無法繼續升學,只能回到雜貨店幫忙,如今兒子當醫生、女兒嫁出門,和妻子兩人守著店,天天必看自由時報,成為土庫街上相當有特色的老店。 最古老的「柑仔店」 掌櫃一站就是70個年頭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tinyurl.com/yybveb3u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