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亞食品總經理張云綺認為,品牌形象的經營是國外廠商的主要優勢,也是本土廠商有待努力的地方;但能針對台灣消費者的口味推出專屬產品、讓消費者享用到更新鮮的巧克力,同時又可省去運輸成本及時間的本土廠商,也有自己的優勢。
文:黃齡誼
可可早在西元前1500年左右就已經是中南美洲飲食的一部份,更被阿茲提克人視為「眾神的食物」。16世紀西班牙人進入中南美洲後,將可可豆大批帶回歐洲,歐洲的王公貴族就此開始接觸巧克力。經過19世紀一連串的製作技術改善,巧克力更得以進入一般民眾的生活。而台灣人又是在什麼時候接觸到巧克力的呢?《食力》帶你走入時光隧道,回顧台灣巧克力市場發展歷程,更深入瞭解目前市場概況。
巧克力傳入台灣的時間並無明確記載,但在20世紀初,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便已有關於可可的記錄,當時台灣總督府曾在台東試種可可,大武山也成為台灣本島熱帶產業的中心;直至今日,大武山仍是台灣最適合栽培可可樹的地點。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嚴格管制巧克力及可可原料進口,巧克力屬於高價的奢侈品,並非一般民眾可以常吃的零食。
直到1970年,台灣政府全面開放巧克力及可可進口,宏亞、安樂園、可口、哈斯、滋露等國內食品公司開始推出巧克力產品,並逐漸以物美價廉的國產品取代了高價舶來品,也使巧克力普及到台灣民眾的生活中。1980年代,國外巧克力大廠也開始爭相進入台灣市場,開啟了台灣巧克力市場的戰國時代。1986年,台灣的巧克力市場規模約為9億元,其中,國產與進口的比例約為7:3;而在國產產品中,又以七七乳加巧克力位居第一,其次為義美、甘百世、滋露等廠商。
1987年,金莎巧克力在台上市,以其高級的品牌形象搶佔台灣市場。隨著台灣經濟發展、關稅調整等環境因素及進口商策略改變,1991年進口產品已經搶下台灣巧克力市場七成的銷售量。此外,1990年代,手工巧克力也開始進駐百貨公司專櫃,到了2000年代,精品巧克力開始大行其道,巧克力逐漸成為大人們也喜愛的高級美食,不再只是小孩的零嘴。
不過,雖然受到大人小孩的喜愛,由於消費者愈來愈注重健康,近年來巧克力的市場發展也受到阻礙,僅有可可含量較高的黑巧克力表現仍然亮眼。歐睿國際市調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分析,未來將有愈來愈多廠商切入高級巧克力市場,提升品質與口味,並用獨特的體驗來吸引消費者。
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統計資料可以看出,台灣自1970年代開始消費可可製品,每人每年的消費量於1980至1990年代有了十分顯著的成長,之後仍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但2010年以來略有下跌。直至今日,台灣的巧克力市場規模將近有60億元,國產量與進口量的比例約為2:8。
根據歐睿國際市調公司調查,2016年台灣巧克力市場的市佔率,以來自義大利的巧克力製造商費列羅(Ferrero)居冠,旗下包含金莎、健達等知名品牌的費列羅,市佔率高達34%;其次為市佔率20%的美國瑪氏(Mars),擁有M&M’s、士力架等品牌;而以七七乳加、新貴派等產品為台灣人所熟知的本土廠商宏亞,則以17%位居第三。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2015年所做的調查也顯示,在市面上眾多巧克力品牌中,以金莎最受台灣民眾喜愛,國產品牌七七乳加則位居第二。
宏亞食品總經理張云綺認為,品牌形象的經營是國外廠商的主要優勢,也是本土廠商有待努力的地方;但能針對台灣消費者的口味推出專屬產品、讓消費者享用到更新鮮的巧克力,同時又可省去運輸成本及時間的本土廠商,也有自己的優勢。
其實進行消費者盲測的時候,拿國外巧克力跟我們比,(消費者)也會選擇我們,可是加了包裝後(消費者)就還是會選擇國外的巧克力。
由此看來,本土廠商要扭轉目前國外大廠稱霸的局勢仍非一蹴可幾。但對消費者來說,若是本土廠商能推出更多樣化的產品,滿足國人挑剔的味蕾,當然也是好事一樁、吃了再說!
可可與檳榔
說到巧克力,你可能會聯想到瑞士、比利時、德國等國,台灣的巧克力你吃過嗎?而且還是得金牌的喔。今年屏東在地種植的原料可可、在地發酵、研磨製作而成的巧克力,在英國倫敦的世界巧克力大獎賽亞太區競賽,在超過1000種參賽巧克力中脫穎而出,奪得5金2銀1銅,不少人也認為南台灣的可可產業大有可為。屏東超過九成的可可就種在檳榔園裡,因為檳榔樹可以幫可可樹遮蔭擋風;農委會推行多年的檳榔廢園及轉作政策,在屏東的效果並不好,這也是部分原因。屏東縣大概有1300多公頃的檳榔園,已申請廢園的約300多公頃,實際砍除約160公頃。可可農便希望轉作政策能延續,將可可樹列做轉作品項,讓可可產業更壯大。
[畫面提供 許華仁]
就是這小小一塊,來自屏東東港的台灣一號巧克力,在倫敦獲得了2017年世界巧克力大賽亞太地區的5面金牌。
[巧克力製作者
許華仁]
這次得到這五面金牌呢就是,第一個是原味黑巧克力,再來是得到全品項,所有競賽的巧克力裡面,不分類最佳巧克力,然後再來呢就是一個產地直購可可,另一個金牌是,也是特別獎,就是可可生產國,那它就是鼓勵我們可可生產國這邊的巧克力製作者可以利用自己國家生產出來的巧克力來製作,那最後一個呢就是全自製巧克力。
從可可樹到製作場地,食物里程短,保留了可可種籽絕佳的風味,是這次屏東巧克力,能收服所有評審的決勝關鍵之一。
[巧克力製作者
許華仁]
就是我們跟傳統的這個巧克力的製程呢,其實是不一樣,我們的製成其實是叫作From tree to bar,那如果在歐美的話,那它們是只能做到,From bean to bar,它們從可可豆開始,但是我們可以從可可果開始。
拿著剛得到金牌的巧克力,許華仁開心的和可可農分享苦中帶甜的得獎喜悅。
很香吔,很香,然後,很不錯,有一種那種果香味,這個,這是這次英國比賽,好好吃喔,第一名的。
這是林向烈家的可可園第一次的收成,第一批果子就能做出得獎的巧克力,我問林先生怎麼這麼厲害,老人家笑說一切都是緣分。
[第一代可可農
林向烈]
(緣分喔),也是一樣啦,這一般的我們都撒肥料啊,或者是營養劑啊,給它吃,要夠吃喔,它營養不夠的話,它不會長出來嘛。
帶有淡淡的果酸,嚐起來有芒果、鳳梨等台灣水果香氣,是台灣巧克力獨有的特色。
你分株出來之後你要(找)它在哪裡啊?然後這個母株是從哪裡出來的。
因為屏東可可樹都是以實生苗的種植為主,因此很難在茫茫果海當中找出每一批巧克力風味的源頭,為了穩定風味、產量和品質,育種就成了現階段最重要工作。
[第二代可可農
林莉苹]
目前來講,華仁他們還在研究這一塊,就是說這樣的果樹,這樣的果子,出來的味道是不是他們想要的,還有其它的果子比起來,相比起來他們需要哪一種的,然後我們再配合他們的,然後去作一個嫁接分株的部分。
屏東從日治時期就開始栽種可可樹,因為沒有人推廣,又沒有加工技術,種出來也不知賣給誰,直到13年前邱銘松開始以可可樹汰換園中的檳榔,可可樹才又在南台灣的土地生根發芽。
[第一代可可農
邱銘松]
內埔沒有產業,我們的產業就是檳榔,現在檳榔的價格越來越不好,所以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新的一個東西來替代這個檳榔。
巧克力的製程,從栽種、發酵、到研磨步步都要留意,只要稍有差池就前功盡棄,所以直到找到了後端研製的技巧,可可才有機會成為屏東的新黑金。
[第二代可可農
邱育廣]
還沒有做出好的巧克力,爸爸就會先砍樹,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他沒有鼓勵大家種,他的觀念就是說,他要先下地獄,前面就花了好幾年,倒掉的巧克力的量也好幾百公斤,我還記得有一次,他就提著我們那時候失敗的東西,要提去倒掉的他的,人家說的父親的背影,就很無助又這樣,很無奈,又很不捨得,他又把巧克力又倒給可可樹吃。
2007年到2012年是屏東可可擴大種植面積的重要時期,而當產量也有了一定的經濟規模時,新問題又來了。
[屏東內埔文化促進會協會 總幹事
黃琬倫]
雖然說種了很多的可可,可是他們並不知道怎麼真正的去做好的加工,跟做好巧克力的這個部分,所以後來我們就去跟屏東縣政府,去跟它們要,請它們幫忙,然後提供給我們一些培力的課程跟培力的活動。
2013年屏東縣府開班授課,打破了後端加工的瓶頸,目前屏東的可可農大概有160多位,種植面積約300公頃,如何行銷又成了可可產業的新課題。
點上檀香,滿上一杯可可茶,原來是廣告人的蘇一明,賣巧克力講究氣氛,5年前返鄉種可可,就以誘人的包裝行銷手法,帶入可可產業。
[東港可可農
蘇一明]
台灣巧克力在目前來講,還有很多的人不曉得台灣有種植可可樹,有做巧克力,那當然在還不了解的情況下,我們先用包裝跟質感去吸引他,然後藉由包裝來認識說,其實台灣種的巧克力是很不錯,很好吃的。
仔細的包裝每一片巧克力,蘇一明說,包裝不只是為了美觀,更能延長風味和鮮度。
就差不多這樣,然後要挑啊,因為要挑這小顆的起來。
剛在屏東首屆精品巧克力風味鑑賞認證賽,包辦金獎、銀獎的邱家父子,趕著今日天色正好,正忙著翻動發酵好的可可豆。
你不要看它這樣喔,你知道這晒幾天了嗎?這已經晒了要3天,上個禮拜我們在客家博覽會是上個禮拜嘛,我去客家博覽會之前就已經開了。
才翻動過可可籽,邱濬文有開始忙著疊貨,為了突破行銷的瓶頸,才剛從客家產業博覽會回來,今天又得趕著北上到希望廣場擺攤。
[第二代可可農
邱濬文]
不是只有我們啦,(行銷)這個東西是比較麻煩一點,台灣裡面來講的話,比較不容易吃到從原豆製作的巧克力,它大部分都是用國外進口的嘛,你進口的東西它味道都差不多。天然的巧克力會有一點酸,有些人會以為你的東西壞掉了,沒有讓人多(試)吃,外面不會有人幫你解釋。
透過一次次的跑攤,和消費者面對面解說,是目前行銷屏東可可最有效的方式。
[第二代可可農
邱濬文]
因為我走入都會區,接觸人群的話,第一我接觸的人比較多,廣告打起來的效果比較好,所以我覺得現在來講,在外面跑,會比在自己在屏東好更多。
除了行銷的難題,檳榔廢園及轉作政策,在106年底就要截止了,也讓可可農很兩難。
[屏東縣農業處 副處長
鄭永裕]
計畫是到106年的12月31號,那我們也希望說,中央可以再繼續有這個計畫來支撐,來繼續推動這部分,畢竟它是一個比較,這個就整個農村的經濟來說,它有一個轉型的一個指標意義。
[農糧署南區分署 分署長
姚志旺]
我們也是有建議到中央部會那邊就是說,希望能夠延長時間,那也在中央部會也會慎重來考慮這個問題,那希望讓農民申請的期限
能夠延長。
根據縣府統計,屏東縣大概有1300多公頃的檳榔園,目前已申請廢園的約300多公頃,實際砍除的約160公頃,成效不如預期。
[屏東縣農業處 副處長
鄭永裕]
老一輩的農民他有時候比較,沒有這麼多氣力再去耕作的時候,檳榔的這個固定的收入,其實也還是一個比較具有金流的一個品種。
屏東有九成以上的可可園都是檳榔轉作的,但農民對整園廢除,意願不高。
[屏東老農
宋鳳妹]
以前屏東縣的人要找能存錢的人很難,都不知道什麼是存款簿,哈哈種稻子又不是很好,土地不好,割檳榔之後,那時候才知道什麼是存款簿,檳榔那時候不錯,(種檳榔之後才有錢存),才有錢存。
[第一代可可農
張鳳英]
因為檳榔樹可以遮蔭,可以作柱子我們可以綁東西,不影響到可可。
[第二代可可農
林莉苹]
新興的可可或者新興的產業起來的話,檳榔我們可能就是會,慢慢的讓它自然的老化,然後就不會再去做新的種植。
可可園裡面黑色的塑膠繩牽像是蜘蛛網一樣,曾經為了砍檳榔種可可和父親抗爭的陳瑞光,種了可可之後才發現,其實檳榔是可可最好的支柱。
[第一代可可農
陳瑞光]
這檳榔樹本來應該要廢掉的,但是為了要作柱子,所以留下來作柱子,這些繩子綁著固定這個樹不會被風吹倒,現在最好是檳榔要廢掉,但是你如果說種可可樹要作柱子,這投資很大,還有有些管子,可能金屬的管子可能會被偷走,所以檳榔就留下來當柱子。
農民對檳榔樹,有情感和它也有實際的功能,農民除了希望延長政策推動的時間,也希望能將可可樹列為轉作推薦作物,逐步汰換。
[屏東縣農業處 副處長
鄭永裕]
就檳榔廢園的這個計畫來說,它的廢園可以分為兩個模式,一個是一次全部砍除,那另外一種是可以分3年逐步砍除,那分3年領,那1公頃來說它就是補助15萬的廢園的這個補助,那另外如果說在我們推薦的,農糧署它規定的品項之內的話,它還有加發1公頃5萬塊的這個種苗的補助費用。
[農糧署南區分署 分署長
姚志旺]
如果說可可,我們縣市政府認為這個東西,在縣市有發展的空間,只要報到署裡面我都,我們都會同意列入,它是一個補助種苗費的一個項目。
屏東的可可產業從2002年開始復育成功,後端加工和製作技術漸漸純熟,在106年獲得了國際的認同,雖然起步晚,卻是最有可能反轉地方產業的契機。
[第一代可可農
邱銘松]
假使我們這個產業做起來的時候年輕人都會回來,現在我們屏東有26家有品牌的巧克力,26家,這麼多年輕人回來做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欸,這個產業會越放越大。
[屏東內埔文化促進會協會 總幹事
黃琬倫]
跟國際全球的可可產業比較起來,台灣是很有很好的發展條件的,第一是我們有很強的農業技術,第二我們本來,本身的農業加工技術在全球也是數一數二的,第三我們的巧克力製作技術在全球也是排得上名的,那所以最強的強強聯手對我們而言,你要做成好的原豆到製作的巧克力,其實在台灣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走過了13個年頭,屏東的可可產業逐漸嶄露頭角,有人培育獨特風味的可可樹、有人致力於可可加工、有人將可可入菜調製成地方風味餐,或是開放果園帶動觀光,有人積極的奔走行銷,有人摩拳擦掌準備來年的國際賽事。一如邱銘松所說,屏東難得找到了極具市場潛力的產業,可可產業在屏東正要開枝散葉。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蔡裕昌
574集-可可與檳榔 - 客家新聞雜誌 - 樂多日誌 - https://goo.gl/ewpCjW
檳榔傳統文化
人類學系二 唐明秀 b87105040
序
檳榔在東南亞有一段長久的歷史,早從二千年前就有這嚼檳榔這項傳統並且一直延續至今。它並不侷限在某一國家或地區而是廣佈在東南亞印度洋至太平洋這片海島之中,範圍大致與南島語系民族的擴張的地區相符。嚼檳榔最基本的元素是檳榔核、老藤葉、與石灰,其他細節上的變異則隨著地區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這項傳統跨越了各個社會階層,上至皇室下至平民百姓,他們的生活中總少不了檳榔的點綴。它與東南亞各地域的文化有十分緊密的連結,從語言上、器物上、史籍中都可以找出一些端倪;如:生活口語、神話傳說。在西方人的眼中嚼檳榔是一項不雅的行為,由於這樣的成見,它背後深深扎在傳統文化裡的根往往被忽視。其實,這項傳統是十分豐富古老的,即使在日趨全球化、傳統價值屈於西方主流文化的今日,它深入各個文化面向裡的根仍是不可否認且值得回頭仔細看看重拾的。
為什麼要嚼檳榔
激起活力、使人看起來好氣色(嚼過檳榔後的紅色嘴唇被視為美麗的象徵)、帶來好運、脣齒留香、預防疾病,這幾項嚼檳榔的原因在第六世紀時曾在印度的典籍上記載。此外,嚼檳榔也被列為人生八大享受之一。檳榔在社交活動是個重要的角色,藉著彼此分享、贈送,他們傳達了一些訊息。如,送人一簍檳榔,表示了此人的大方、慷慨與對對方的重視。
檳榔與皇室文化
皇室貴族的社交生活、外交活動總少不了檳榔。它是一個重要的象徵,當兩個國家相互往來,檳榔是一項貴重的禮物,代表兩國彼此的關係,有時國王會交換彼此的檳榔盒子。而檳榔也是招待貴賓的重要佳餚。國王也是吃檳榔的,其製作檳榔的器具與過程十分考究,身邊也少不了服侍他用檳榔的隨僮。許多工藝精品因此應運而生,就如同中國宋朝、明朝的瓷器一樣;國王貴族藉所使用器具精巧、華麗程度來顯現、誇耀他的財富、地位。
檳榔怎麼吃
檳榔怎麼包、它的材料組合、形狀大小都隨著地域的差異而不同;最基本的共通元素是以荖藤葉包石灰與檳榔核在口中咀嚼。有的地區食未成熟的檳榔核(也就是檳榔樹的種子)有的則吃已成熟的,未成熟的種子較柔軟多汁也比較甜,已成熟的較苦較硬。檳榔核也分生食與熟食,一般來說,住在潮濕地區的人多為生食,在乾燥地區的為熟食,方法有以水滾燙過、用陽光曝曬乾燥、或是醃漬。老藤葉也是如此,有的地方是趁青綠的時候摘下來,有的是等到轉黃了才採下。石灰有的是從岩石裡採來,用法是磨成粉再參水成膏狀。臨海的地方則來自海底的貝類、珊瑚、軟體動物,要用時得以火燒之再擊碎磨粉。有出產香料的島嶼會在檳榔中加入麝香、胡椒、丁香等香料 。
神話傳說中的檳榔
許多口傳文學中,檳榔是重要的象徵,從中,也可追朔出檳榔傳統的源頭。在高棉,一位名叫Prah Thong的公主送給他的新婚丈夫檳榔,作為對婚姻忠實的象徵,而後世的人則延續之,將檳榔當作男女關係的忠實承諾。在一個越南的傳說中,一對雙胞胎兄弟同時愛上了一位女子,由於兩個兄弟感情十分的好,為了成全對方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投河自殺,哥哥死後成了石灰岩,弟弟在岩石旁成了檳榔樹,那位女子受兄弟情義的感動也投河化成了攀附在樹上的荖藤;國王得知了這件事叫人採了石灰、葉子回來,嚐了之後倍絕美味,自此越南便有了嚼檳榔這項習俗。
檳榔與健康
嚼檳榔所帶來的輕微興奮麻醉作用大概是使它如此流行的主要原因,檳榔核中的生物鹼與單寧會刺激神經放鬆肌肉,使人覺得放鬆。此外也可以幫助中和胃酸、鎮定胃痛。吃檳榔所散發出來的香氣主要是因為老藤葉,其汁液也有抗菌的效果常被用來治療傷口、皮膚病、或是發燒頭痛。在食物的分類上,檳榔核屬熱,檳榔葉屬寒,是十分相配互補的食物。檳榔有其療效也有致病的風險,如口腔癌、牙周病。長期的嚼食檳榔會將牙齒染成黑色、嘴唇變成紅色。在西方文化尚未滲入東南亞之前,這樣的外表被為視為美麗的,因為當時的人認為它有別動物的白牙齒顯現出人的不同。至今,愈來愈少人堅持這樣的審美觀了。
檳榔與祭祀
檳榔在東南亞被當成超自然與人之間的媒介,與米同為主要的祭祀品,是當人要酬謝、請求神鬼時的「禮物」。土地與水在從事農業的東南亞是十分受重視的。所以檳榔常被拿來祭祀水神與土地之神,如:在泰國,檳榔是祈雨的獻品。有時也用來驅除邪靈,特別是生病懷孕的時候。在葬禮中,檳榔被視為可幫助死者安息的東西或是在死後的世界有較好的境遇。
檳榔與終身大事
除了人與神之間,檳榔在男與女之間也扮演微妙角色。在馬來文中pinang(檳榔核)也有求婚的意思;sireh(檳榔葉)的另一個意思是已達適婚年齡的年輕女孩;Khan mak(一盆檳榔核)也代表了婚禮。由於嚼檳榔使人看來更加有活力、漂亮,往往也容易吸引異性的目光,這可能也是檳榔與男女情事有所關聯的原因之一。在緬甸,當一個女孩中意前來的求婚者,她就請他吃檳榔,並藉此暗示其他追求者知難而退。在馬來西雅的Iban男子以檳榔葉向女子求婚,女方若同意,便接受之。在印尼爪哇,女人以不同的包檳榔方式來暗示對男方的意思;如果她喜歡對方便把朝上的檳榔葉子折在一塊;若是沒意思,便將下頭的葉子折在一塊。雕刻精美的檳榔盒子是泰國新娘的必備嫁妝,在婚禮中父母餵新郎新娘米飯、水果與檳榔,為這對新人的婚姻帶來和諧、幸福。洞房過後,如果新郎將檳榔盒子倒放過來,表示新娘的貞操受到質疑,整個家族對新娘的疑慮也會伴隨而來。 東南亞的檳榔傳統文化 http://bit.ly/355P7Dy
今日的檳榔
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嚼檳榔的傳統已日趨沒落,特別是在繁榮現代化的市區,一些販賣檳榔食用工具的店已逐漸消失。受過教育的年輕人都秉棄了這項傳統,認為是個不雅的舊習。此外,檳榔的製造方式也有所改變:以前人們總是在家裡自己包檳榔,現在則是喜歡到外頭買現成用機器切成、經冷凍包裝的。香煙的傳入也減少了嚼檳榔的人口。現代化的今日,檳榔的衰微是個漸進的趨勢,除此之外,它也以不同的風貌出現在生活之中,在傳統文化中的光輝似乎正逐漸消逝、為人所遺忘。
東南亞的檳榔傳統文化 http://bit.ly/355P7Dy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