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禮密臣一同返回臺北府的日軍在離開中壢後,在桃仔園駐紮一夜。桃仔園就是今桃園景福宮周圍之地,南迄鐵路線,北達永和市場一帶,是桃園的主要商業區。在清雍正年間,仍為原住民棲息之所,為一大片無人墾殖的茅草區,稱為「虎茅莊」。至乾隆2年(1737),移民拓墾隊伍中有人種植桃樹;後來這裡的住民以漳州人為多,他們改稱這裡為「桃仔園」。乾隆29年(1764)的《續修臺灣府志》記載為「桃仔園」,同治19年(1870)的《淡水廳志》則記載為「桃園」。至光緒14年(1888),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任內,實施土地清丈,《魚鱗圖冊》上載為「桃園」,日治以後據此廢桃仔園之稱,以桃園為地名。足跡˙臺灣˙人類學|桃仔園 https://bit.ly/3JQ7IKc
桃園市是我們學校的所在地,這是一個人口將近40萬人的城市,繁忙的生活步調,讓人忘了它背後的歷史。 直到上課時,經由老師的講解我們才知道桃園市原來是一座城堡,難怪我們身邊總是有許多同學畢業於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國小,這是桃園特有的歷史特色。
但是桃園古堡在哪呢?
在與老師討論後,我們發現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主題,雖然古堡的樣貌早已消失,相關的資料也很少,但是這段歷史不該如此被埋沒。所以我們想要為消逝的桃園古堡留下紀錄,希望能藉由參予這次網界博覽會的機會,讓200年前的桃園古堡,透過資料找尋與田野調查,介紹給更多人認識。
桃城開門 - 走入桃仔園古堡 - https://goo.gl/V3KPT2
[北台灣自然人文之旅] 桃園市立圖書館,大廟景福宮,文昌廟/公園,明德宮 ~含地圖 @ 部落格小玩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P4Hxg3
574集-桃園築城記 - 客家新聞雜誌 - 樂多日誌 - https://goo.gl/27RwQK
桃園築城記
台北城、竹塹城、台南府城,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不過其實桃園早期也有一座城,是清代台灣少數沒有官方介入、純粹由民間為了防禦而自行興築的城,城牆規模及其所涵蓋的範圍或許不大,不過卻是桃園極其重要的一段歷史,為了重塑桃園古城記憶,桃園市文化局與社造中心,發起「築城記:桃園城中藝術行動」,訪查當地老店、媒合藝術家及學校,試圖建構出桃園文史,並且藉由藝術工作坊、導覽活動等來探討桃園的議題,在新舊交疊的城市裡,找出桃園的新可能。
如數家珍,張博智是中藥青草行的第四代傳人。
[中藥青草行 第四代
張博智(客籍)]
曾祖父那時候最早期是在路邊攤,路邊有沒有,擺草藥,擺生的那種,自己去拔,拔,然後再賣,那我阿公就去台北迪化街,就行口,就去學,學三年六個月,以前都三年六個月,然後學中藥,然後再回來,再加上本草學的草藥,兩邊加減做。
就這樣一代傳一代,在桃園超過百年。青草行位於桃園永和市場內,這裡前身是桃園消費市場,日治時代非常熱鬧,後來拆除興建成現今九層樓的永和市場。
[中藥青草行 第四代
張博智(客籍)]
各行各業,不論是歌手、明星、豬哥亮、阿吉仔,那還有香雞城,以前電影城,全部都坐落在這個永和市場,溜冰場,什麼都有,在地人,不管是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都一定知道這個地方。
但不到十年的光景,永和市場迅速沒落,只剩一樓和地下室還有營業。
[中藥青草行 第四代
張博智(客籍)]
人多自然就雜,人多自然雜,雜就有太多的不必要的紛爭,那可能就是比較,吃藥的,或者是一些比較人家社會不能接受的,就會出現在這個地方,那自然而然的,就變一個黑暗的角落。
市場沈寂了20年,兩年後要建捷運,也即將拆除,不過青草行還是堅守在此。在桃園的景福宮商圈,像這樣的老店,還不少。
這叫上海師傅,福州師傅就要拿那種彎尺,那我們打直線就這樣打,你要袖口畫彎線,袖口就畫彎線出來。
張家榮在桃園開店40年,顧客遍布各地。
[禮服旗袍店 師傅
張家榮]
新莊的人、鶯歌啦、楊梅、大園、那個大溪,我做很廣,大部分都是眷村的,還有是那個團隊的就扶輪社、獅子會。
純手工製作,耗時耗工,工資便宜的中國竄起後,旗袍店也一度撐不下去。
[禮服旗袍店 師傅
張家榮]
像他們有在網路,那小姐買那新娘衣服,一件差不多兩、三千塊,那給我做一件就八、九千塊,但那個手工是很差啦。
張家榮原本要在台北東區開店,在朋友介紹下來到桃園,談到商圈的變化,感觸良多。
[禮服旗袍店 師傅
張家榮]
縣政府在這裡,後來才搬到這裡,那時候這裡是行政區了,這裡很熱鬧,你看,像這一家以前,租的時候,最貴的時候還租到11萬多,(11萬),11萬多,(一個月租金),對、對、對,那現在,現在剩下1萬多。
[博愛特區文創商業協會 理事長
張得均]
以前我們飯店在大概將近三十坪左右的這個地,在那個時候買就差不多要五千萬了,以前一個二十幾坪、三十坪的租金,都十萬以上起跳。
張得均經營的飯店,就在旗袍店附近,是桃園第一間商務旅館。
[博愛特區文創商業協會 理事長
張得均]
我們在城中心嘛對不對,那這附近有什麼,龜山工業區,華亞園區,還有南崁,那早期在南崁幾乎也都沒有,都只有汽車旅館,我們那時候大概連續客滿幾年都是沒停過的。
用大理石裝潢、每個房間都有兩道門,主打商務客,即便這幾年生意不好做,商務客仍占六成,看似沒有受到商圈沒落太大的影響,但張得均認為自己應該站出來,帶動商圈一起發展。
[博愛特區文創商業協會 理事長
張得均]
是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可是我們聽到我們客人說,怎麼街區這麼破敗啊,看到這個我覺得很難過,以前這邊是桃園西門町吔。
景福宮後方的博愛特區,早期有桃園西門町之稱,皮鞋店、嫁粧店、西服店林立。
[博愛特區文創商業協會 理事長
張得均]
以前桃園大概有14家(戲院),光我們這區域附近就大概有12家左右了,金園戲院那更早前面,它原來是我們桃園第一家有手扶梯的百貨公司,叫天鵝百貨。
招牌林立、車子來來往往,但店面都貼著出租廣告,張得均藉由推廣文創、辦論壇等,試圖為街區注入活力。
[博愛特區文創商業協會 理事長
張得均]
當然我往新的地方跑是最簡單的,我只要蓋一蓋、花錢砸下去就有,可是你老城區一直空下去,我們在地人覺得捨不得。
景福宮是舊城中心,所謂的城指的是桃園城,由民間興築,不若台北城、竹塹城等為人熟知,卻是桃園一段重要的歷史。
[桃園文史工作者
藍博瀚]
1808年左右吧,就是首次蓋了一個土堡,所以就是當時,就是為了,就是民間械鬥的一個防禦,對,所以它不會是一個,說,很,要怎麼講,很高聳的那種官方興建那種很高聳的城牆,不是,它可能規模不大。
[博愛特區文創商業協會 理事長
張得均]
那以景福宮為中心,大概範圍從廟後面大概到和平路,然後繞到民族路,然後可能到民生路,一直到火車站,還不到火車站,大概復興、中華那一塊,為什麼築成一個古城,因為築成古城他們才能夠安居樂業,才能夠做生意。
古城維持了近百年,日本人來了之後,才逐漸把城牆拆除。
[桃園文史工作者
藍博瀚]
日本人來了之後,然後成功的就是,穩定地方秩序了之後,他們才把這個城牆陸續的拆除,因為這個城牆在那個時候變成是一個,城市擴張的一個阻礙。
[博愛特區文創商業協會 理事長
張得均]
以前的護城河現在都被蓋掉變水溝了,房子一直往中間蓋蓋蓋,然後所以很多廟也一直往外,往外遷移,所以我們是從很多不同的面向,一直把以前的古城,一直把它挖出來。
為了重塑古城記憶,桃園市文化局、與社造中心進行田野調查,找出古城痕跡,也藉由「築城記」一系列藝術行動,連結過去與現在。
[築城記 專案執行
蔡濟民]
我們現在所謂談的築城,並不是說我築這一座城牆,而是說,我們怎麼築出一個想像,一連串的譬如說調查、或者是去做訪談、然後或者是去做媒合,但基本上我們的基底都是不離開桃園文史的部分,或是說我們現在正在想要探討的議題。
[築城記 專案執行
林正尉]
社區型的、社群型的藝術教育,透過文史,以及說透過傳承,去讓這樣的桃園歷史,可以進行不斷的一個轉化,那其實給下一代知道。
媒合藝術家和學校,用藝術帶著小朋友認識桃園,也辦小旅行,讓民眾藉由藝術來關注桃園的議題,就從舊火車站開始。
以前的舊城是在這個地方,就是畫框這裡,它是有城牆的,但是在1920年,市街改正的時候,日本人把城牆拆掉,然後蓋了文昌公園,還有桃園國小。
電子螢幕不再閃亮,火車不再經過,月台上少了來去匆匆的旅客,多了築城記的藝術作品。
帶他們進到實際的商店裡面去體驗這些事情,包括吃、然後跟他們交談。
因為有跟移工接觸的經驗,廖柏森發現桃園車站附近有許多東南亞商店,但台灣人卻不太敢靠近。
[民眾
陳小姐]
平常一直看一直看,然後不敢,不敢走,連在後站,就是火車站多停留一下,都會覺得說,如果是自己一個人,是一件可怕的事。
[民眾
秦小姐]
我們一看,統一統統都是東南亞人,我們並不知道說,他是越南啊,菲律賓啊,或者是印尼之類的人,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區分。
[藝術家
廖柏森]
因為語言的不同,所以他們文化的不同,所以他們會產生,他們比較少進去,雖然他們知道,然後他們也看到周遭有這些人,但是他們沒有一個機會去了解。
[照片提供 桃園社區營造中心]
於是,他帶著車站附近的國小學生,進到商店,用商品當媒介,帶大家認識東南亞文化。
[藝術家
廖柏森]
如果以築城這個概念來說,那其實他們也在築城,那這些商店或商品,其實也在建構我們這個城市的一個樣貌,所以小朋友應該也可以去了解這樣的關係。
[照片提供 桃園社區營造中心]
商品也是文化的一環,廖柏森要學生觀察包裝、了解所要傳達的訊息、再加上自己創意後,就成了這件「我的東南亞商店」作品。
[藝術家
廖柏森]
因為商品在出去,或者在廣告在出去的時候,它其實蘊含了很多訊息,那這個訊息其實會指向這個文化的一些面向,其實是常常透過某種商品,先接觸到某一類的文化,然後再慢慢慢慢認識他們。
互相了解、尊重,才有更多認同,結合12位藝術家、13個學校、6個藝文空間,一起築新桃園的想像。
他其實可以從鏡子裡,看到後面這些圖,所以它有點是反觀的這個概念,然後再往前看你寫生的對象是,這個地圖是哪裡,就是老城區。
獨立咖啡廳正展示示由陽明高中美術班學生共同創作的「新民上河圖」。
這就是文昌廟,對,然後繞繞繞繞,繞到後面這個是景福宮,然後再繞到這邊是關帝廟,剛才的這邊。
新舊並陳的新民街,已有180年歷史,蔡奕勳要學生用麻繩,串起整條新民街。
[藝術家
蔡奕勳]
那麻繩它其實我們會聯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應該就是,拔河吧,在這裡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文化跟商圈的一個拉扯,對,現在新民街看起來好像,好像,有像老街也不像。
[照片提供 桃園社區營造中心]
時空穿梭般,一下經過老房子,一下經過新房子,用寫生真實呈現老街現況,蔡奕勳要學生不只是展現繪畫技巧,更要關注環境與文化。
[藝術家
蔡奕勳]
我常常寫生都會有人在旁邊觀看,然後這居民就會來說,欸,這邊要怎麼畫,那要怎麼畫,所以它無形中它已經有一個初步的社造的概念是,我們會有不同的觀點在看這個新民街。
進到現場,直接感受,用新的角度來看新民街。
[藝術家
林岳德]
像這個就是他自己的故事這樣,他就是講這三個人的冒險故事,被巨人抓去,所以你看這個人還可以,出現在不同的畫面裡。
[照片提供 桃園社區營造中心]
新民街有桃園第一街之稱,這是林岳德帶桃園國小的學生創作的「新民街狂想曲」系列。
[藝術家
林岳德]
帶小朋友到新民街,然後做導覽,然後也讓,就是讓小朋友了解新民街的歷史之後,就開始拍照,最後用照片,做一些插畫,或者用其他的報紙的拼貼方式,讓小朋友發揮創意,帶他們想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這樣。
[民眾
秦小姐]
跟學校、學生結合,我覺得這就是教育扎根的一種方式,然後它不是單純,透過這種藝術創作,它除了傳遞藝術本身,然後它還有加上一些人文素養在裡面。
元素都取材自新民街,透過創作,希望為沒落的街區帶來不同的刺激。
[藝術家
林岳德]
如果我們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現在新民街的沒落,我們恐怕就不會只是覺得,我們要恢復以前的榮景,我們一定要讓這個地方再熱鬧起來,因為它沒落、包容,可是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土壤,或者是不同的養分在這邊產生這樣。
藉由藝術來探討桃園的不同議題,也讓桃園人更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
[民眾
鍾小姐]
雖然住了三十年,可是對桃園一點概念都沒有,因為純粹就是外移過來的,可是今天真的很大的收穫。
築城記把重點放在舊城區,藉由參與式藝術,邀民眾加入。
[築城記 專案執行
林正尉]
不管是藝術家跟社區民眾一起,是有一個平等的地位,那這種參與,其實會讓作品,更把它視為一種過程,而不是一個很完整式的,我說的完整是,不是由藝術家主導,而是說,它也反映說,某一部分人的一個心聲這樣子。
桃園的東西南北城門,如今只留存在國小的校名當中,「築城記:桃園城中藝術行動」,挖出桃園寶貴的文史,並且結合藝術闡述理念,用不同角度和方式探索桃園,拼湊桃園,也試圖找出桃園的新可能。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戴志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