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27日 大屯、次高太魯閣、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成立。
而中華民國長期教育我們「臺灣第一個國家公園為成立於民國73年的墾丁國家公園」,對其逃亡來臺之前的歷史彷彿從來不存在一般。
圖:1937/12/27 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灣三大國立公園誕生
1937.12.27 大屯、次高太魯閣、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成立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BK3btp
新世紀的國家公園,怎麼變身為台灣「名片」? | 郭瓊瑩 / 郭瓊瑩 | 獨立評論 - https://goo.gl/31MPuX
台灣國家公園發展的時代意義
台灣在1937年由日人治理時,即劃設了大屯、新高、次高三處國立公園,只是很快就因為受到太平洋戰爭影響而停滯。到了1972年,受到國家公園運動薰陶影響,在未有相關實體建設時,即先研訂了《國家公園法》。不同於其它國家先設立國家公園再立法的模式,我們有許多具國際視野的高層先進,包括王鑫、張崑雄、黃增泉、陳昭明、游漢廷、吳望伋等專家學者,讓台灣得以在經濟起飛、社會快速變遷的時代,以設立國家公園來保全中央山脈的核心保育軸,以及陽明山、墾丁等毗鄰都會的自然保護區。
立法至今,將邁入半個世紀。而回顧全球國家公園發展近150年的歷史,面對全球氣候變遷、人口遷徒、生物多樣性威脅以及世代人口結構與價值觀等變遷,去年底內政部營建署邀請了世界自然保育基金會(IUCN-WCPA)、國家地理基金會以及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家公園專家來台,與各管理處同仁進行了3天的現地交流與討論,期望在政府組織再造與國家公園系統發展的轉捩點,共同為台灣的國家公園「把脈」,邁向下一個1/2世紀的挑戰。
太魯閣國家公園在1937年即劃定為「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至今仍可發現太魯閣族的獵徑古道,舉世聞名的清水斷崖,更是Formosa的「名片」。
前瞻未來,我們需要「國家品牌」
從1984年設立第一座墾丁國家公園以來,歷任內政部營建署長官都非常重視國家公園所應扮演的保育、研究、教育、遊憩之多重角色。雖然依《國家公園法》只有「國家公園」一種名稱,但在實質操作中,也根據IUCN的保護區類型與屬性,依照不同資源特色進行在地治理,例如海洋國家公園,基本上就是以荒野型保護區的概念經營。目前台灣已經有9座國家公園,再加上內政部轄下《溼地保育法》與《海岸管理法》的溼地、海岸、都會公園、自然公園,已經逐漸建構出如同美國的「國家公園系統」,涵蓋國家遊憩區、國家歷史紀念地、國家史蹟區、國家景觀河流、國家道路公園……等多種不同類型。
從歷史聚落到濕地保育,都是國家公園系統的環節。
對這些與會的學者專家來說,他們經常訝異於台灣完整的志工體制,以及國家公園同仁的年輕化、思考國際化。儘管相對於其它部會,國家公園的預算可說逐年遞減,但政府公務預算100%支持,仍是亞洲之首。
IUCN北美區主席認為,台灣的國家公園應該更有自信走出去,包括和中國大陸合作(中國此刻正進行國家公園試點推動計畫,也將建立國家公園系統)。他們認為,台灣國家公園在島嶼的特殊地理、生態與人文環境下,已建構出一套朝向自我永續經營的模式。看到太魯閣對原住民音樂、生活風俗(如紋面紀錄),都相當感動,只是這些細緻的故事似乎較少見於國際資訊平台,殊為可惜。
專家們建議:未來應重新整備人力與知識技術資源,如能在內政部國土計畫系統下,將全國各層級的公園綠地釐清出屬性與價值,則IUCN保護區的概念可自國家公園、海岸、溼地、自然公園、都會公園到都市公園,在國土空間體系成為一個完整架構,並成為PARKS TAIWAN保護區統的新框架。爾後的都市公園系統實質管理,仍可由各縣市政府依一體性之準則經營。
Parks Taiwan涵蓋了荒野保護到都會自然保育,是一個不可輕易斷裂的生態鏈。
「溝通」是未來的挑戰,包括建立和原住民及社區伙伴的友善關係,如何引導年輕世代走入國家公園,擴大公民科學的參與光譜,調整政府預算提供計畫經費、獎勵各國有志者來台共同參與國家公園的研究與調查,建構出以「國家公園」系統為平台之國際交流網……刻不容緩。這也應該是台灣走向國際、連結全球的另類範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