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槓桿乘數/房市房價「政府可以讓建商倒,但不會讓銀行倒」,所以只要跌到30%,政府就一定會出手相救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mPSQcB
中國家庭槓桿率從二季度的47.4%上升到三季度的48.6%/上市公司市值23.59兆元+集中交易市場總成交金額為4277.71億元,全體上市股票成交金額為4132.12億元,股票成交量週轉率為1.93%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MeQZzd


 

什麼是財務槓桿比率?
2017-06-05 由 上官振銳 發表于財經
與流動性比率一樣,財務槓桿比率同樣是分析企業償債能力的風險指標。不同的是,財務槓桿比率衡量的是企業長期償還能力。常用的財務槓桿比率有下面幾種。
1、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包括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占總資產的比例,即:
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
2、權益乘數和負債權益比。權益乘數和負債權益比是由資產負債率衍生出來的兩個重要比率,其公式分別為:
權益乘數=資產/所有者權益
負債權益比=負債/所有者權益
其中,權益乘數又稱為槓桿比率
由於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所以:
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
負債權益比=資產負債率/(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權益乘數和負債權益比三個比率其實是同一意思,由其中一個比率可以很容易計算出另外兩個比率,並且都是數值越大代表財務槓桿比率越高,負債越重。
3、利息倍數。幾乎所有長期債務都有利息支付義務,因此,企業的長期債權人對於企業除了有本金的償還保證要求外,還有利息支付要求。資產負債率、權益乘數和負債權益比衡量的是對於長期債務的本金保障程度,而衡量企業對於長期債務利息保障程度的是利息倍數,其公式為:
利息倍數=EBIT/利息
式中,EBIT是息稅前利潤。
當利息倍數越高時,這對於債權人越安全。對於舉債經營的企業來說,利息倍數至少應該為1,越高越好,這樣才可以維持正常的償債能力。如果利息倍數越低,企業也會面臨許多風險,包括虧損、償債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下降等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finance/3jb86gg.html
------------------------------------
資產週轉率以下公式由會計學原理與應用 11版摘錄.
(1)獲利能力分析
1.淨利率=淨利/銷貨淨額
2.銷貨毛利率=銷貨毛利/銷貨淨額
3.資產報酬率=淨利率*資產週轉率=淨利/平均資產總額
4.股東權益報酬率=淨利/平均股東權益總額
5.普通股每股盈餘=淨利/普通股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
6.股東權益報酬率=淨利率*資產週轉率*平均財務槓桿比率
(2)流動性(短期償債能力)及效率分析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3.現金對流動負債比率=(現金+約當現金)/流動負債
4.應收帳款週轉率=賒銷淨額/平均應收帳款
5.應收帳款平均收帳天數=365/應收帳款週轉率
6.存貨週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7.存貨平均銷售天數=365/存貨週轉率
8.資產週轉率=銷貨淨額/平均資產
9.應付帳款週轉率=(銷貨成本+存貨變動數)/平均應付帳款
10.應付帳款平均付款天數=365/應付帳款週轉率
11.營業週期=存貨平均銷售天數+應收帳款平均收帳天數
12.淨營業週期=營業週期-應付帳款平均付款天數
(3)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1.權益比率=股東權益總額/資產總額
2.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3.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股東權益總額/負債總額
4.利息保障倍數=(本期淨利+所得稅+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4)現金流量分析
1.營業現金流量產出比率=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本期淨利
2.營業現金流量對銷貨之比率=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銷貨淨額
3.營業現金流量對總資產之比率=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平均資產
4.自由現金流量=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現金股利-(買固定資產流出-賣固定資產流入)
(5)市場價值分析
1.價格盈餘比率=每股市價/每股盈餘
2.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盈餘
3.股利報酬率=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短期債權人
1.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酸性測試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4.平均應收帳款週轉率=賒銷淨額/應收帳款
5.應收帳款收帳期間(銷貨天數)=365/平均應收帳款週轉率
6.平均存貨週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7.存貨銷售期間=365/平均存貨週轉率
長期債權人
1.債務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權益比率=股東權益/資產總額
3.債務對權益的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
4.權益對負債的比率=股東權益/負債總額
5.固定利息支出的倍數=稅息前盈餘/利息費用
5.1. 固定支出保障比率= (當期稅前淨利+當期固定支出)/當期固定支出
6.財務槓桿係數=稅息前盈餘/(稅前純益-利息)
7.優先鼓勵支出的倍數=稅後純益/優先股純益
8.利息與優先鼓勵的支出倍數=稅息前盈餘/[利息費用+優先股利/(1-稅率)]
9.財務槓桿度=營業利益/(營業利益-利息費用)=普通股東權益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
10.營運槓桿度 =(營業收入淨額 - 變動營業成本及費用)/營業利益=(營業利益+固定成本)/ 營業利益
11.綜合槓桿度=財務槓桿度 * 營業槓桿度
短期債權人
1.每股帳面價值=(股東權益-優先股東權益)/流通在外股數
2.每股盈餘=(稅後純益-優先股純益)/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
3.盈餘收益率=每股盈餘/每股市價
4.本益比=每股市價/每股盈餘
5.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6.股利率=每股股利/每股面值
7.股利發放率=每股股利/每股盈餘
長期債權人
1.利潤率=稅後純益/銷貨淨額
2.總資產週轉率=銷貨淨額/平均總資產
3. 總資產報酬率(修正)=稅後純益/平均總資產
4.總資產報酬率(修正)=[稅後純益+利息費用*(1-稅率)]/平均總資產
5.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純益/平均股東權益
6.普通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純益-優先股東純益)/平均普通股東權益
7.財務槓桿指數=股東權益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資本。
流動比率:是衡量企業應付日常營運上所需的現金需求,其比率愈高,代表企業的應變能力愈強,即短期償債能力愈好,故流動比率乃在衡量短期清債能力。
速動比率:又稱「酸性測驗」亦在衡量企業極短期內償債能力。至少要大於100%才符合標準。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包括負債比率、權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在衡量企業以其營業利益償還利息支出的倍數,是債權人衡量其債權全性的指標。
(三)經營績效分析:包括平均應收帳款週轉率、平均應收帳款收現天數、平均存貨週轉率、平均存貨週轉天數、 總資產週轉率、固定資產週轉率。
平均應收帳款週轉率:衡量應收帳款的收現速度,通常週轉次數高愈高,表示經營收效率愈好,愈能有效運用資產。 
平均存貨週轉率:衡量存貨出售之速度及存貨額是否適當。
總資產週轉率:衡量企業運用總資產的效率,可解釋為「投資成本一塊錢,可以作多少生意」。
(四)獲利能力分析:包括純益率(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財務槓桿指數。
純益率:衡量企業經營獲利能力的高低,可以解釋為「作一塊錢的生意,可以淨賺多少元」。
總資產報酬率:衡量運用總資產之獲利能力的高低,可解釋為「投資資本一塊錢可以淨賺多少元」。
股東權益報酬率:衡量股東權益的獲利能力。
財務槓桿指數:衡量公司舉債經營是否對股東有利的指標目標。
(五)測試股票投資價值的比率:包括本益比、投資報酬率、股利收益率、股利發放率。
本益比:表示投資者的投資成本與投資報酬率之間的比率。
投資報酬率:表示投資者投資成本和投資報酬之間的關係,投資報酬率事實上就是本益比的倒數。
股利收益率:投資者的現金報酬率,亦可視為實質報酬。
股利發放率:顯示一公司的股利政策。

財務分析公式 @ 台灣蝸牛人生哲學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6VKQDS

計算公式如下:

 

(一)財務結構 1.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 權益比率=股東權益/資產總額
3. 長期資金占固定資產比率=(股東權益淨額+長期負債)/固定資產淨額
(二)償債能力 1.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流動負債
3. 利息保障倍數=(稅後淨利+所得稅+利息費用)/利息費用=稅前息前淨利/利息費用
(三)經營能力 1. 平均應收帳款週轉率=銷貨淨額/應收帳款平均數
2. 平均應收帳款收現天數=365天/應收帳款週轉率
3. 存貨週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4. 平均存貨週轉天數=365天/存貨週轉率
5. 固定資產週轉率=銷貨淨額/固定資產淨額
6. 總資產週轉率=銷貨淨額/資產總額
(四)獲利能力 1. 總資產報酬率={稅後損益+利息費用 X (1-稅率)}/平均資產總額
2. 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損益/平均股東權益淨額
3. 純益率=稅後損益/銷貨淨額
4. 每股盈餘=稅前盈利/當時總股數
(五)現金流量 1. 現金流量比率=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2. 現金流量允當比率=最近五年度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最近五年度(資本支出+存貨增加額+現金股利)
3. 現金再投資比率=(營業沽動淨現金流量-現金股利)/(固定資產毛額+其他資產+營運資金)
(六)槓桿度 1. 營運槓桿度=(營業收入淨額-變動營業成本及費用)/營業利益
2. 財務槓桿度=營業利益/(營業利益-利息費用)=普通股東權益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
(七)經營績效 1. 每股淨值=淨值/當時總股數 =淨值/資本額 *10
2. 營業毛利率=營業毛利/營業收入
3. 營業利益率=營業利益/營業收入
4. 稅前淨利率=稅前盈利/營業額
(八)股票投資價值的比率 1. 本益比=每股市價/每股盈餘
2. 投資報酬率=每股盈餘/每股市價
3. 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4. 股利發放率=每股股利/每股盈餘

----------------------

中國債務,槓桿率高估近20%
2017/11/17 金融市場
MoneyDJ新聞 2017-11-17 10:29:16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大陸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昨(16)日在第八屆財新峰會上提出,國際評級機構高估了中國大陸債務,這主要因為國際評級機構對國有企業負債的重複計算,以及其在評估時將銀行同業算作債務。
中證網引述李揚指出,國有企業,尤其是地方融資平台,在中國大陸明確被劃歸為企業,但國際評級機構將其算作政府,於是評級中存在重複計算的問題,即把國企作為企業統計了一次,又作為地方政府統計了一次。
據李揚表示,中國槓桿率被高估了近20%。另一方面,李揚也指出,國外評級機構將銀行同業算作債務,但中國銀行同業大部分只是走帳,是繞過監管的一種措施,並沒有實際的負債發生。李揚認為,這部分債務數應當扣掉,至少應該打折,這些問題可以和國際機構進行討論。


 

中國三成家庭高負債 住房貸款負債創新高
大陸官方調查顯示,全國三成家庭高負債,近一半省份家庭槓桿率超50%,福建高達105%。外界關注大陸家庭債務風險。(AFP/Getty Images)
人氣: 4007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7-12-14 6:41 AM 標籤: 家庭高負債, 家庭槓桿率, 房貸
【大紀元2017年1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大陸官方調查顯示,全國三成家庭高負債,近一半省份家庭槓桿率超50%,福建高達105%。外界關注大陸家庭債務風險。槓桿率是衡量負債風險的指標,家庭部門槓桿率的定義為:住戶貸款/GDP。
中共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11月下旬發布的《三季度中國去槓桿進程報告》指,中國家庭槓桿率從二季度的47.4%上升到三季度的48.6%,合計今年前三個季度上升了3.8個百分點。
以家庭貸款與家庭存款衡量家庭部門槓桿率為例,截至今年9月,福建、廣東、浙江、上海、江蘇、重慶、貴州、寧夏、江西、安徽、廣西、西藏、北京、雲南、新疆、甘肅16個省市的槓桿率均逾50%,接近全國省份的一半。
而如果以全國家庭槓桿率59%為參照,則槓桿率高於全國的省市有11個,也占到全部省份的三分之一。其中,家庭槓桿率最高的福建達105%。
據《財經》雜誌12月11日報導,今年三季度末,全國家庭部門貸款為39.1萬億元,同比增長23.2%,遠超全部銀行貸款12.5%的增速。而全國家庭貸款又以房貸為主,顯示有部分非住房貸款違規流入了樓市。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9月19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3月以來,全國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款約3700億元,估計其中至少有3000億元流入樓市,占到新增短期消費貸款總額的30%。
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博士後寧磊告訴《財經》記者,不少中國居民買房還會進行民間借貸,或向親戚朋友借貸,因此,只考慮銀行貸款可能會低估中國家庭的房貸壓力,低估中國家庭債務風險。
報導稱,從統計數字看,2016年是轉折點,中國當年出現了家庭存款增量逐漸低於家庭貸款增量的現象。
據山川網12月11日報導,按照國際經濟學領域對於家庭債務槓桿率的解讀,良性的槓桿率數值應在50%以下。
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家庭槓桿負債率在60%已經足夠高,超過60%的省份,屬於較高風險的區域。
而現在在這一紅線之上的有福建、廣東、浙江、上海、江蘇、重慶、貴州、寧夏、江西、安徽、廣西11個省級行政區。其中,福建的家庭負債槓桿率超過100%,成為全國唯一從全省層面上陷入家庭收入「入不敷出」的省份。
外界關注大陸家庭債務風險
《財經》雜誌報導,天風證券相關分析指,2006年至2016年,中國家庭房貸支出與收入比從33%上升到了67%,下一步要警惕發生局部地區家庭債務風險,中國家庭債務的「灰犀牛」已經隱約動起來了。
中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晶分析稱,近兩年中國家庭槓桿率迅速飆升,導致風險加大。
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田國強認為,現在中國家庭債務風險問題被官方忽視了,「其實家庭債務風險可能比企業債和地方債風險還應引起關注」。
專家們認為,關注家庭債務風險,既是為了家庭的金融資產安全問題,更與宏觀經濟發展前景有關,家庭高債務最終會導致經濟大風險。
據香港《經濟日報》12月13日報導,中國三成家庭高負債,家庭負債比率日益升高,引發的風險難以預料。因擔憂其成為爆發點,中共官方近期嚴厲整治網絡小額貸款公司。但從整體上看,中國家庭債務風險問題仍然不容忽視。#


中國家庭債務槓桿率已逼近美國次貸危機前夕!
2017年06月11日22:40:09 密金融 211
微博
微信
QQ空間
密金融官網:www.zmjinrong.com 公眾號:tanko_zhou
版權:作者天風宏觀團隊來源雪濤宏觀筆記(ID:xuetao_macro)原文名《中國家庭債務槓桿率已逼近美國次貸危機前夕:灰犀牛何時會把我們撲倒?》
中國家庭的存量槓桿和購房者的邊際槓桿都在快速上升。中國居民部門的槓桿率水平並不高,但是中國家庭槓桿率上升的速度非常驚人。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中國的住房抵押貸款餘額/LTV也開始超越房地產市值,中國家庭平均房貸支出/平均收入為67%。從這個維度看,雖然我們離危機還有一段距離,但是中國的灰犀牛已經隱約動起來了。
房地產是現代經濟中最重要的資產,也是商業銀行體系最主要的抵押品。中國房地產市值從2004年32.7萬億上升到2016年206.7萬億。房地產是中國居民最重要的資產,佔居民總資產53.8%。房貸是中國家庭最主要的負債,佔居民總貸款60.3%。房貸也是金融體系最重要的資產,佔總貸款21%。
中國家庭的存量槓桿和購房者的邊際槓桿都在快速上升。中國居民部門的槓桿率水平並不高,但是中國家庭槓桿率上升的速度非常驚人。2006-2016年,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從11%上升至45%,十年間增長3倍。中國居民部門快速加槓桿的背後,反映了中國房地產價格脫離基本面(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上漲。2016年,中國購房抵押率LTV達到50%,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整體LTV接近60%。
2006年,美國住房抵押貸款餘額/LTV首次超過了房地產總市值,同年美國家庭平均房貸支出/平均收入達到99%,無限接近房價的壓力極限,旋即爆發危機。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中國的住房抵押貸款餘額/LTV也開始超越房地產市值,中國家庭平均房貸支出/平均收入為67%。從這個維度看,雖然我們離危機還有一段距離,但是中國的灰犀牛已經隱約動起來了。
灰犀牛生長於非洲草原,體型笨重、反應遲緩,你能看見它在遠處,卻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來,憨直的路線、爆發性的攻擊力定會讓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撲倒在地!所以危險並不都來源於突如其來的災難、或者太過微小的問題,更多只是因為我們長久地視而不見。
2000年起美國房地產市場高度繁榮,房價持續上漲,住房抵押貸款規模不斷攀升,在2007年時達到總貸款的50%。2004年起美聯儲連續加息17次,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從1%升到5.25%,房價終於在2006年底止升回落,刺破了房市泡沫,並觸發了次級抵押貸款的違約問題。次貸違約問題通過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蔓延到投資銀行和兩房等投資商,又通過相關聯的信用違約掉期等衍生品波及到保險投行等非銀機構。
危機在2008年進入高潮,160年曆史的雷曼兄弟破產倒閉引發恐慌,導致了商業票據市場關停和貨幣基金遭到擠兌贖回,風險在金融市場之間和國家之間傳染。這場從2006年開始由房地產市場次級貸款違約問題引發的危機,最終演變成歷史上最深重的金融危機之一。
我時常回想起這段危機演變的經過,有三個問題困擾著我:
一是這場危機從2006年次貸問題開始暴露時已經是灰犀牛,而且2007年已有很多關於次貸問題的報導,但直到2008年“雷曼時刻”爆發時人們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傳染性。之後關於金融危機的每一次調查都發現了比之前已知更嚴重的問題,監管漏洞和不負責任的評級機構只是表面原因。為什麼人們沒能更早地發現灰犀牛?究竟是有意忽視了灰犀牛的存在?還是高估了最後的守夜人?
二是2008年之前新興市場和發達經濟體之間不平衡的經常賬戶是危機的根源之一,新興市場人口紅利帶來的高儲蓄率支撐起了發達經濟體的債務擴張和低通脹低利率,美國非金融部門的債務/GDP從1998年到2008年上升了51%(從188.6%到239.6%)。然而這個脆弱的平衡被2006年之後快速上漲的能源價格所打破。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暴露了發達經濟體的債務依賴問題,也暴露了中國外需依賴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在這之後,中國從依靠出口轉向依靠投資和消費,居民的儲蓄率從52%下降到48%(2015年),外匯儲備也開始從近4萬億美元下降到3萬億(08年底為2萬億,14年中達到最高近4萬億美元),居民的債務從5.7萬億持續上升到33.4萬億。和發達經濟體相同,中國居民的大部分債務和房地產有關。2001-2008年,當新興市場的高儲蓄率轉移為發達經濟體的高債務率之後,我們見證了史上最深重的金融危機。2009年至今,當中國家庭的高儲蓄轉變為低流動性的房地產和高債務之後​​,我們又會見證什麼?
三是回溯美國次貸危機跨市場傳導的過程,金融自由化起到了催化作用,各種衍生品和結構化產品給住房抵押貸款提供源源不斷的融資,推動了作為抵押品的房地產價格上漲,只要貨幣沒有收縮,這個正反饋就會持續。但當音樂停止之後,高槓桿的交易結構會首先崩塌,再牽連到與之關聯的衍生品,隨著抵押品價值的持續縮水,這種負反饋的傳染會加速。
中國從2012年以來的金融自由化本質與美國2008年之前的金融自由化無異,都是監管套利驅動下的影子銀行擴張,銀行通過非標、配資、同業存款發放貸款等方式給房地產投資和銷售提供信貸以外的融資。當中國金融自由化的音樂停止之後,有多少和房地產相關的交易結構和非標資產會暴露出來?我們有多少安全邊際?
以上三個問題促使我們從居民端和房地產的角度,重新思考中國債務週期的頂點。
我們把中國最近幾年的居民部門房貸增速、槓桿率、抵押比、貸款收入比與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的幾年作比較。儘管中美從家庭的代際財富轉移到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干預程度都有很大的不同,使得中國發生像美國2008-09年那樣發生快速債務通縮的可能性不高,但是從長期來看,人們可能高估了政策對房價的控制力,低估了貨幣信用收縮的影響。對比中美居民部門房貸和槓桿有助於讓我們知道犀牛的輪廓,以及我們離犀牛的距離。
一、房地產:中國經濟最重要的資產與負債
房地產是現代經濟中最重要的資產,也是商業銀行體系最主要的抵押品。中國1998年的房改釋放了商品房市場的洪荒之力。過去20年,中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6.2倍,城鎮化率從33.35%上升到57.35%。根據社科院的數據,中國房地產市值從2004年32.7萬億上升到2016年206.7萬億。同期,股票市值3.72萬億上升到50.77萬億,債市規模從5.08萬億上升到44.34萬億,兩者加起來也不及房地產一半。
圖1:2004-2016年,房地產市值增加6.3倍,居民收入增加3.5倍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從中國居民的部門資產負債表來看,房地產是中國居民最重要的資產。根據社科院的統計,2014年中國居民房地產市值佔居民總資產比重為53.8%,而同期美國為23.6%。
圖2:中國居民資產中房產佔比超過50%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房貸是中國家庭最主要的負債。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快速膨脹,中國居民房貸規模大幅上升,2011年底居民房貸餘額為7萬億,到2016年底房貸餘額已超過19萬億。2016年中國居民房貸佔比居民總貸款60.3%,且2013年以來持續上升。美國2006-08年居民房貸佔居民總貸款78%,且在2006年之前也持續上升。
圖3:中國居民房貸佔比居民貸款超過美國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房貸也是金融體系最重要的資產。2000-2006年,美國住房抵押貸款佔比總貸款從38%上升至45%。2010-2016年,中國住房抵押貸款佔比總貸款從15%上升至21%。中國房貸佔比低的主因是中國的非金融企業部門仍以間接融資為主。但是2013-2016年的中國房貸同比增速已經超過了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的房貸增速的峰值。
圖4:中國居民房貸佔比居民貸款超過美國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5:中國個人購房貸款同比增速遠超美國次貸危機前的峰值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二、居民部門快速加槓桿:中國家庭的存量槓桿和購房者的邊際槓桿都在快速上升
中國居民部門的槓桿率水平(43.2%)並不高,不僅顯著低於美國(79.4%)、日本(62.2%)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76.1%),也僅略高於新興市場平均水平( 36.6%)。
圖6:各國家庭部門槓桿率資料來源:BIS,天風證券研究所
但是中國家庭槓桿率上升的速度非常驚人。2006-2016年,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從11%上升至45%,十年間增長3倍。對比2008年之後各國居民部門加槓桿的速度,中國是新興市場的2.6倍。中國居民部門快速加槓桿的背後,反映了中國房地產價格脫離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上漲。
圖7:中國家庭部門槓桿率增長最快(以2008年底數據為基準)資料來源:BIS,天風證券研究所
然而,單純用居民部門槓桿率的高低並不能判斷房地產價格潰縮的風險,因為決定房價的不是居民的整體槓桿率,而是購房者的邊際槓桿。
2012年開始,中國居民購房抵押率(Loan to Value Ratio,LTV)不斷上行,並在2015-2016年加速上行。2016年底中國購房抵押率LTV達到50%,相當於美國2001-2002年的水平,與美國2004-06次貸危機爆發之前的LTV (56%)相差不大。這段時間(2000-2006),美國經歷了金融自由化繁榮帶來的過度信貸創造和小布什政府承諾“居者有其屋”政策帶來的放寬購房者條件和信貸支持,這些是LTV快速上升的基礎。
圖8:我國房貸LTV攀升至50%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9:美國LTV在金融危機爆發前達到60%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三、我們離灰犀牛還有多遠
之前的分析只能讓我們模糊地感覺到不遠處有頭灰犀牛,下面的數據會告訴我們這頭犀牛還有多遠。房價能承受多大幅度的下跌而不引起大規模違約,這個房價下跌的安全墊就是我們和灰犀牛的距離。我們從兩個維度計算房價安全墊的厚度:房地產的市值和其作為抵押品的價值之比,居民的按揭貸款支出和可支配收入之比。
灰犀牛動起來了
2006年,美國次貸危機開始的時間。這一年,美國住房抵押貸款餘額/LTV首次超過了美國家庭房地產總市值。按照當時的抵押率計算,2006年美國房地產市值已低於其抵押價值1150億美元。
房子市值低於其抵押價值並不一定意味著會發生房貸違約。家庭部門是預算硬約束,只要房子殘值仍高於按揭貸款餘額,斷供就可以不發生。所以首付比例作為房價的安全墊顯得格外重要。然而次級貸款降低了對貸款申請者的收入要求和首付比例,房價脆弱的安全墊(首付比例和收入房貸比)很快被擊穿。2006年美國次級貸款的違約率快速上升,這就是電影Margin Call的開始。
2007年次貸危機全面爆發後資產價格快速跳水,負債的清算和減計卻很緩慢,倒掛進一步拉大,形成了金融體系內的毒資產。大危機之後是大衰退,2006-2009年美國家庭房產市值縮水了30%,直至2011年美國經濟開始了漫長乏味的複蘇,美國家庭房地產市值和住房抵押貸款餘額/LTV的差距才開始縮小。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中國的住房抵押貸款餘額/LTV也開始超越家庭房地產市值,這不是一個善意的信號。我們不知道來自社科院的中國家庭房地產市值數據是否被低估,另外從銀行了解到的房貸違約率尚且不值得擔心。即使中國房地產市值低於其抵押價值,並也不一定意味著違約率的上升,這取決於我們的安全墊(首付比例和房貸支出收入比)有多厚。但前車之鑑讓我們不能忽視這個正在接近Margin Call的信號。
圖10:灰犀牛動起來了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我們距離灰犀牛還有一段距離
銀監會2004年發布的57號文《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風險管理指引》中,要求借款人住房抵押貸款的月支出與收入比控制在50%以下,所有與住房相關債務支出與收入比控制在55%以下。然而,2006-2016年間中國家庭房貸支出與收入比從33%上升到了67%,突破了銀監會《指引》中規定的紅線。
美國家庭平均房貸支出與收入比從2000年之後快速上升,2000年時該指標為65%,但2006年時已經是99%,無限接近房價的壓力極限。當家庭的全部收入只能用於房貸支出時,崩盤是早晚的事情。2007年美國家庭平均房貸收入比達到了101%,突破極限後旋即爆發危機。從這個維度看,雖然中國的灰犀牛隱約動起來了,但我們離它還有一段距離。
圖11:中國家庭房貸支出與收入比快速上升至67%,但距離100%的危機引爆點仍有一段安全距離資料來源:WIND,全國住房公積金年度報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中國家庭將從主動加槓桿進入被動加槓桿
居民是債務硬約束,只要還沒到違約的時候,即使是房價增速開始有所下降,房貸收入比短期也難改變上升趨勢。2004年6月-2006年6月,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從1%升到5.25%,房貸按揭利率上升,房價增速從2004年11%下降到2006年3%,但是家庭房貸收入比還是從2004年87%上升到2006年99%,最後撞上了牆。
這就好比是一輛高速行駛的車,即使已經看到危險踩下剎車,但完全停下還需要一段剎車距離。美國這輛車負債太高,慣性太大,又存在影子銀行等製動問題,所以2004年踩下剎車也沒能避免2007年發生事故。
2001-2004年,美國房價增速與房貸收入比同時上行,居民在房地產上主動加槓桿。2004-2007年,美國房價增速回落但房貸收入比繼續上行,居民被動加槓桿。2007-2011年,美國房價崩盤後進入負增長,債務違約出現大規模後房貸收入比開始下降,居民經歷了被動去槓桿。2011-2016,房價增速回到正區間但房貸收入比繼續下降,居民開啟了主動去槓桿。
2013-2016年,中國居民房貸收入比和房價增速大幅上升,類似於美國2001-2004年居民主動加槓桿的過程。從家庭部門的債務來看,2016年的中國類似2004年的美國:貨幣政策開始發生轉向,資產價格迎來拐點,家庭部門的債務和槓桿仍將上升,隨著2016年下半年中國收緊了貨幣政策和出台房地產限購政策,中國家庭部門也將經歷從主動加槓桿轉向被動加槓桿,但房貸收入比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圖12:中美兩國房價變動與房貸收入比關係變化圖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2016年,中國的住房抵押貸款餘額/LTV開始超越家庭房地產市值,這不是一個善意的信號,中國的灰犀牛可能開始動起來了。幸好,中國現在的房貸收入比相比美國爆發危機時的水平,還處於相對安全的區間,我們離灰犀牛還有一段安全距離,這給了我們平穩跨越債務週期的空間。
警報拉響!羅傑斯:下一場金融危機將是“我生平見過的最大危機”
來源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
債王格羅斯今年來多次警告過資產價格太高,認為當前的市場風險已創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最高。
隨著各國央行資產負債表不斷擴張,而美股、歐股等資產價格則屢創新高,投資大亨羅傑斯(Jim Rogers)也開始對危機發出警告。
1下一次危機或由美國養老基金崩潰引爆將是生平所見最大的危機
近日,羅傑斯向美國媒體Business Insider表示,巨額的債務積累和資產估值的不合理,造成全球經濟比2008年時更加脆弱,下一場金融危機將是“我生平見過的最大危機”。
他進一步指出,引爆下一次危機的可能是美國養老基金的崩潰,或者是一些不可預見的事情,他表示:
危機總是從我們不注意的地方開始。2007年,冰島率先爆發危機,(這個國家很小),人們好奇“冰島是一個國家嗎?他們有金融市場嗎?”隨後愛爾蘭爆發危機,再然後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破產。這是一個螺旋過程。
下次危機可能起源於一個美國的退休金項目破產,實際它們很多已經破產。可能在一些我們看不到的國家,也可能是戰爭或者各種各樣的事情。
央行正通過前所未有的資產負債表擴張行為來慫恿上述現象。羅傑斯指出,自從危機爆發以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擴大了五倍。美國銀行Michael Hartnett也曾指出,全球央行目前的資產負債表上有15.1萬億美元資產。
2如果危機真的來了該怎麼辦?最好做點什麼,但不會奏效
羅傑斯認為,美聯儲利率接近於零,資產負債表暴漲至4.5萬億美元,危機到來時可能無力緩解影響。他表示:
當事情開始變得非常糟糕時,人們會打電話呼喊:“你必須救我”。這就是西方文化特點,它會崩潰。官僚和政治家組成的美聯儲會表示:“我們最好做點什麼”。他們會嘗試,但不會奏效。
歷史悠久的機構同樣難抵禦危機,有150多年曆史的雷曼兄弟也破產了。除了金融公司,下次危機還將看到、博物館、醫院,大學等更多機構破產。
今年2月,羅傑斯也曾表示,我們就要遭遇有生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問題,而屆時許多人將走向崩潰。
3遠離美國和歐洲股市真正值得投資的是中俄日
此外,羅傑斯近日還在福克斯商業新聞網表示,真正精明的投資者應該避開美國和歐洲股市,因為這兩大市場充滿了變數,真正值得他們考慮的其實是中國、俄羅斯、和日本。
羅傑斯解釋說:
從歷史標準看來,這些市場(美股和歐股)現在都讓人感到沮喪,而中國和俄羅斯的農業正在迎來繁榮發展。
他透露,自己已經投資了若干俄國個股,以及俄國政府債券:
這些債券的收益率非常之高。以盧布計算,你可以得到10%的利息,而且根據我的分析,盧布匯率已經漸漸穩定下來,所以,這顯然比美國2%的收益率有吸引力。
在羅傑斯看來,日本市場的現狀也要比歐美的更理想:
在日本,那裡有很多的資金,數量非常龐大。長期角度說來,這對日本可能並不是什麼好事,但是當下,日本股票價格低廉,而日本政府正在印製大量的貨幣,大規模支出,而這些資金當然會流到股市上。
4美國經濟走向歷史轉折點?人口老齡化將帶來巨大衝擊
對危機發出警告的不僅是羅傑斯,還有經濟學家提到美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金融市場的衝擊。
加拿大財富管理公司Gluskin Sheff首席經濟學家David Rosenberg近日指出,在未來15年,每年將有150萬美國“嬰兒潮”(1946-1964年)時期出生的人口超過70歲。到2030年,美國超過70歲的人口將達5000萬,這將抑制經濟增長。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研究發現,退休以後,個人消費支出平均減少37.5%。而消費占美國經濟總量的70%,老齡化將帶來通縮。
Rosenberg還指出,短期內,養老金巨大的資金缺口將影響美國經濟。人口壽命不斷增長,養老金不足的老人仍需工作,這將擠占勞動力市場,影響年輕人就業。
至於老齡人口對金融市場的影響,Haver Analytics經濟學家Gluskin Sheff表示,年齡到65歲的人投資風格發生很大變化,他們開始削減股票資產,同時增持債券,這將帶來債市繁榮。
債市收益率創新低將造成什麼影響?Rosenberg表示,大批資金會流入股市,瞄準拿股息的股票。在這種形勢推動下,股票的估值高企。
中國家庭債務槓桿率已逼近美國次貸危機前夕! _財經頭條 - https://goo.gl/QNyGbC
-------------------------------------
陸發改委:企業槓桿率轉降 債務風險趨緩
2017年09月25日 21:00 旺報 旺報記者/吳泓勳
據大陸國發委表示,截至9月22日,各類實施機構已與77家企業簽署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協定金額超過1.3兆元(人民幣,下同),顯示大陸企業槓桿率已開始下降。而據BIS最新資料,2017年第1季底大陸非金融企業槓桿率爲165.3%,已連續3季下降或持平。
此外,根據騰訊財經報導,截至今年7月底,大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55.8%,較去年同期下降0.7個百分點,也凸顯出企業資産負債率過高的問題在逐步緩解。
發改委表示,將繼續引導相關實施機構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協助發展前景的高負債企業進行債轉股,讓債轉股成爲降低企業槓桿率的利器。
----------------------------------
張明:警惕中國居民債務槓桿率的過快上升
【阿波羅新聞網 2017-10-11 訊】默認
中國傳統文化向來把節儉持家與未雨綢繆作為一種美德。居民部門高儲蓄也係長期以來推動中國投資驅動型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然而,過去10多年以來,隨着房地產價格的飆升以及借貸消費文化的興起,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呈現出快速上升的態勢。
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的數據,截至2014年底,中國全社會槓桿率(國民總負債與GDP的比率)達到236%,其中居民部門、政府部門、金融機構與非金融企業的槓桿率(也即各部門負債與GDP的比率)分為36%、58%、18%與123%。不難看出,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顯著低於非金融企業槓桿率以及政府部門槓桿率,似乎沒有咩可以擔心的。然而,從2008年到2014年短短六年間,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就從18%上升至36%,整整增長了一倍,其增長速度遠高於非金融企業與政府部門槓桿率。
更令人擔憂的係,隨着中國房地產市場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7年迎來一波新的牛市,中國居民槓桿率依然呈現快速攀升態勢。例如,截至2016年年底,金融機構對居民部門債權存量達到33萬億元,其占當年GDP的比率已經上升至45%。而根據海通證券姜超團隊的估算,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在2017年底甚至可能達到50%。
有一種觀點認為,即使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已經達到50%,但考慮到當前美國與日本的居民部門槓桿率約在70-80%左右,這意味着中國居民部門依然有進一步加槓桿的空間。然而,用家庭部門負債與GDP相比,僅僅係衡量家庭部門槓桿率的一種方法。我們還可以使用另外兩種方法來衡量家庭部門槓桿率,一種係用居民部門負債與居民部門收入之比,另一種係用居民部門負債與居民部門流動性資產(可以用居民存款作為衡量居民流動性資產的狹義指標)之比。
如果用金融機構對居民部門債權存量來除以中國居民部門可支配收入,則該比率由2007年的46%一路攀升至2015年的77%。尤其係在2010年至2015年期間,該比率差不多每兩年就上升10個百分點。按照這一速度推算,到2017年底,中國居民部門負債與居民部門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可能將會達到87%左右。鑒於目前美國與日本的居民部門負債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也就在100%上下。因此,如果從負債與收入之比的視角來看,則中國居民部門加槓桿的空間已經不大。
中國居民部門貸款與居民儲蓄存款的比率,已經由2007年的25%左右上升至目前的60%以上。而中國的居民部門年度新增貸款與年度新增存款的比率,則由2005-2007年期間的年均50%上升至2014-2016年的97%。2016年更係出現了居民存款增量低於居民貸款增量的現象。換言之,從負債與狹義流動性資產之比來看,中國居民部門繼續加槓桿的空間也越來越有限了。
呢度必須要指出的係,上述估算全部係基於總量數據。事實上,中國居民槓桿率的分佈,存在嚴重的分佈失衡。例如,農村居民的槓桿率事實上很低,因此居民槓桿率主要集中在城市。又如,與三四線城市的居民相比,由於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要高得多,導致一二線居民的槓桿率可能顯著高於三四線城市。再如,如果考慮到城市中年輕人買房除了向銀行貸款之外,通常還會向父母、親戚、朋友借錢,那麼這些年輕家庭的真實槓桿率,將會高得嚇人。總而言之,嗰啲一二線城市中被迫以各種形式舉債購房的中產階級年輕人,很可能係中國社會中槓桿率最高的群體,他們的金融脆弱性也係最強的。唔好講房地產價格崩盤,就係一個其他國家常見的中幅房價波動,就可能使得他們失去對新購房產的所有權。
筆者在之前曾經多次撰文指出,那種試圖通過激活資產價格(包括股市與房市),由此來誘導居民部門加槓桿,以幫助企業部門(尤其係國有企業)去槓桿的做法,係非常短視且危險的做法。考慮到中國居民部門收入分配的失衡以及各線城市房價的巨大差距,簡單地把中國居民槓桿率與發達國家居民槓桿率對比的做法也係值得商榷的。近期中國政府通過加強金融監管來抑制資產價格泡沫、通過加強各方面調控來抑制房價上漲的做法係值得讚賞的,然而如何構建監管與調控的長效機制,卻依然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
在金融系統性風險上升與金融風險顯性化的環境下,如何克服對資產保值增值的焦慮(克服“不上船就貶值”的心魔),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合理配置資產,避免過高使用金融槓桿,也係未來中國的每個中產階級家庭不得不直面的挑戰。
---------------------------
陸社科院:信評機構高估中國債務,槓桿率高估近20%
回應(0) 人氣(7732) 收藏(0) 2017/11/17 10:29
MoneyDJ新聞 2017-11-17 10:29:16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大陸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昨(16)日在第八屆財新峰會上提出,國際評級機構高估了中國大陸債務,這主要因為國際評級機構對國有企業負債的重複計算,以及其在評估時將銀行同業算作債務。
中證網引述李揚指出,國有企業,尤其是地方融資平台,在中國大陸明確被劃歸為企業,但國際評級機構將其算作政府,於是評級中存在重複計算的問題,即把國企作為企業統計了一次,又作為地方政府統計了一次。據李揚表示,中國槓桿率被高估了近20%。
另一方面,李揚也指出,國外評級機構將銀行同業算作債務,但中國銀行同業大部分只是走帳,是繞過監管的一種措施,並沒有實際的負債發生。李揚認為,這部分債務數應當扣掉,至少應該打折,這些問題可以和國際機構進行討論。
-------------------------
什麼是槓桿比率(Leverage Ratio)?
(1)一種財務比率,反映公司仰賴債務融資的程度或償債的能力。常用的槓桿比率有好幾個,用於計算的因子包括債務、股東權益、資產以及利息費用。
(2)反映公司成本結構(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之輕重)的一種比率,可藉此估算產量變動對營業利潤的影響。成本結構取決於產業特質與公司之個別因素。亦稱為營業槓桿比率。
Investopedia的解釋
(1)最廣為人知的槓桿比率,是負債權益比(debt-to-equity ratio)。一家公司若有1000萬元的負債,以及2000萬元的股東權益,負債權益比在此就是0.5(1000萬/2000萬)
(2)固定成本較重的公司,在產量超過可收回固定成本的門檻後,領外的產出(假設銷路無虞)可迅速增加營業利潤。這是因為產品的變動成本較輕,在固定成本打平後,每單位額外產出可貢獻的利潤頗高。相反,若產品的變動成本很高,每單位產品的利潤貢獻就相對微薄,營業利潤難以隨產出增加而快速增長
----------------------------------
中國全社會債務/GDP在2016年底達到了257%,說明全社會的債務是GDP的兩倍多,但不能因此說明中國槓桿率太高了,需要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才能得出更客觀的結論。
從數據走勢來看,中國全社會的槓桿率在金融危機以來出現了較快的上升,從金融危機開始的2008年9月份的142%上升至2016年底的257%,增長了近一倍,然而,從當前的槓桿率來看,中國雖然比全球高,但並非全球最高。全球槓桿率從2008年9月份的198%上升到2009年9月份的236%,此後整體槓桿率出現波動,但並沒有出現顯著降低或者升高,截至2016年底為235%。從美日英等三個發達大國的槓桿率來看,日本與英國的槓桿率都比中國高,2016年底英國與日本的槓桿率分別達到了280%及371%,分別超過了同期中國槓桿率的23個百分點及114個百分點。
中國的全社會槓桿率並不是世界最高,但為何社會各界對中國槓桿率問題如此關注,社會對日本及英國的擔心似乎沒有如此之高,這就有必要進一步從槓桿率結構視角進行分析。由於全社會的槓桿分為政府部門與非政府部門,從而這裡就分別從這兩個方面進行結構分析。從政府槓桿率來看,2016年底全球政府債務佔GDP比重為84%,中國、美國、日本及英國的政府債務佔GDP比重分別是46%、101%、213%及117%。中國政府槓桿率不僅低於全球平均水平,而且顯著低於美國、日本及英國等世界大國。
結合非政府部門槓桿率數據來看,雖然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及世界主要國家都出現了非政府部門槓桿率的上升,但大多數經濟體非政府部門槓桿率在近幾年都出現了穩步的回落。全球非政府部門槓桿率從2009年9月份的159%的高點下降到2016年底的151%,英國非政府部門槓桿率從2009年9月份的192%的高點下降到2016年底的164%,日本非政府部門槓桿率從2009年9月份的172%的高點下降到2016年底的158%,美國非政府部門槓桿率從2009年9月份的168%的高點下降到2016年底的152%
---------------------------
家庭負債有多重?舉債購房中產階級風險最大
2017/12/12 來源:一點南昌房產
中國居民存款總額雖大,但由於有大量民間借貸,只看銀行貸款可能低估家庭債務壓力。要警惕居民債務上升對消費升級、金融安全及經濟增長的負面作用。
隨著中國經濟及金融整體去槓桿,長期以來未被高度關注的中國家庭債務問題,逐步浮出水面,成為學界的研究重點和爭議焦點。其中涉及的核心問題是,中國家庭的債務情況是否存在較多統計遺漏,居民的債務壓力是否過大,會否引發更深層的金融風險?
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11月下旬發布《三季度中國去槓桿進程報告》指出,中國家庭槓桿率從二季度的47.4%上升到三季度的48.6%,合計今年前三個季度上升了3.8個百分點。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晶就此分析稱,近兩年中國家庭槓桿率的迅速飆升,導致風險加大。
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田國強認為,現在中國政府官員和專家們比較偏重談企業債務和地方政府債務,中國家庭債務風險問題被忽視了,「其實家庭債務風險可能比企業債和地方債風險還應引起關注」。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張明與田國強持相近看法,他認為,與美國、日本等國家家庭部門槓桿率相比較,中國家庭債務總量數據並不高,但中國家庭槓桿率存在嚴重的分布失衡。比如,中國家庭槓桿率高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城市,而且一二線城市家庭的槓桿率要比三四線城市家庭的槓桿率高出許多,城市家庭槓桿率偏高主要體現在中青年家庭。一些中青年在城市買房除了向銀行貸款之外,通常還會向父母、親戚、朋友借錢。現在城市中,尤其一二線城市中被迫以各種形式舉債購房的中產階級青年人,很可能是中國家庭中槓桿率最高的群體,未來這部分人發生家庭債務風險的可能性較大。
《財經》記者從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獲得的一份家庭債務調研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家庭槓桿率最低的是山西省,僅有20%,而最高的福建省,家庭部門槓桿率達到105%。兩個省份家庭槓桿率數據相差懸殊,這份報告調查的結果也進一步印證了田國強、張明等專家對中國家庭債務風險的研究判斷。
但記者也了解到,部分官員和專家對中國家庭債務問題保持樂觀態度,認為中國是高儲蓄國家,即便有債務也是自己人欠自己人,不會由於家庭債務引發較大金融風險,更不會影響宏觀經濟的運行。
從統計數字來看,2016年實際上是一個轉折點:中國當年出現了家庭存款增量逐漸低於家庭貸款增量的現象。2017年5月底,央行公布的境內居民住戶存款62.6萬億元,貸款為36.4萬億元,核算下來全國居民凈存款為26萬億元,到8月底,全國居民凈存款縮減為24.85萬億元。幾個月時間下降5%以上。有專家估計,到2017年底,全國居民凈存款可能有進一步的下降,雖然總額仍然有望保持在20萬億之上,但必須看到家庭貸款不斷增長的趨勢。
據張曉晶介紹,今年三季度末,全國家庭部門貸款為39.1萬億元,同比增長23.2%,遠超全部銀行貸款12.5%的增速,而全國家庭貸款又以住房貸款為主。從今年開始,不少省市出台了各類房地產限購限貸政策,基本上遏制了房貸的迅猛增長,但與此同時,有部分非住房貸款「暗度陳倉」流入房地產,成為住房按揭貸款的「新馬甲」。
現在披著「新馬甲」流入住房貸款市場最明顯的是短期消費性貸款,比如車貸、房屋裝修貸款、信用卡貸款等。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短期消費貸款增加了1.53萬億元,而2016年全年這部分貸款只增加了8000億元。
近期央行、銀監會等部委頻繁嚴查居民消費貸、清理整頓網絡小額貸款,顯然,監管部門已經意識到短期消費性貸款變相流入樓市的違法違規現象。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李奇澤告訴《財經》記者,不少短期消費貸是通過現金貸、網絡小額貸款等影子銀行方式進入房地產市場的,這部分貸款沒有抵押、也沒有擔保,從銀行顯示的結果看,屬於用來買車、搞房屋裝修等消費,但實際上卻是買房。
相比於住房抵押貸款,短期消費貸潛在風險更大。但有關金融機構在衝擊業務的壓力之下,對於這些變相短貸長用的錢,實際上缺乏更嚴格的監管。《財經》記者在2017年接觸到的多家商業銀行,均存在給個人直接授信,或通過一人多張信用卡的方式,直接增加透支額度,事實上在擴大居民的貸款空間。有業界人士認為,這些行為事實上涉嫌違規操作。
防控拖累經濟增長
在專家們看來,對於家庭債務風險的關注,既是因為家庭的金融資產安全問題,更與則與宏觀經濟發展前景有關,家庭高債務,最終會導致經濟大風險。
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近期完成的上述家庭債務調研報告中,儘管目前中國債務風險尚在可控範圍之內,但債務結構性非均衡發展將給中國實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基於對過去幾年和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的考察,課題組提出,有關部門在關注地方政府債務和企業債務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家庭債務的持續攀升和流動性惡化問題。
根據課題組測算,2013年初至2016年底,中國家庭債務占GDP的比重已經由30.7%提升到44.4%,已經超過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前的家庭債務累積速度。但這還不包括公積金貸款等其他渠道的家庭債務,如果將這些因素均考慮其中,在2016年底,中國家庭債務占GDP的比重可能超過60%。
還有另外一組對比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包含公積金貸款在內的中國家庭房貸餘額與中國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已經高達達68.3%。雖然從眼前來看,這與上世紀80年代末泡沫經濟前的日本、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美國有一定差距,但如果按照近幾年的增長速度,有專家估算,按這一態勢發展,將最早在2020年達到美國金融危機前的峰值水平。
今年初以來,各地密集出台的房地產限購限貸政策,限制了居民獲得房地產貸款的部分途徑,但前三季度,中國家庭部門貸款同比增長23.2%,遠超全部銀行貸款12.5%的增速。央行公開的數據,截至9月底,中國家庭部門貸款已達39.1萬億元。隨著家庭債務的急速攀升,中國居民持有的現金、銀行儲蓄等流動性資產就會受到約束性影響,相應地會影響到居民消費,進一步會拖累整個宏觀經濟增長。
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家庭債務課題組利用家庭微觀調查數據,測算出2014年受到流動性約束的中國家庭債務比例已經上升至44.6%。在此基礎上,受到流動性約束的家庭債務比例兩年內每增加1個百分點,則同期GDP增長率就會下降0.12個百分點。往前推算,在2012年到2014年間,受流動性約束壓力增加,造成中國GDP年均減少1.18個百分點。
西南財經大學早在2012年就曾發布國內首份家庭債務研究報告。該校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家庭金融研究部首席研究員李鳳副教授撰文指出,住房資產和抵押貸款是中國家庭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中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家庭都屬於高負債家庭,即債務收入比大於4,而中國城市家庭的負債比例仍然在不斷增加,這意味著,一旦這些家庭的資產負債表惡化,便有可能對銀行部門和宏觀經濟部門產生負面影響。這種負面衝擊很可能會擴散到對整個中國經濟的影響。
中國家庭高負債主要是被城市房產「綁架」,張明表示,中國家庭部門貸款與居民儲蓄存款的比率,已經由2007年的25%左右上升至目前的60%以上。而中國的家庭部門年度新增貸款與年度新增存款的比率,則由2005年至2007年期間的年均50%上升至2014年至2016年的97%。2016年更是出現了家庭存款增量低於家庭貸款增量的現象。
從負債與狹義流動性資產之比來看,中國家庭部門繼續加槓桿的空間已經越來越有限了。
採訪的多位專家認為,如果再考慮中國家庭部門收入分配的失衡以及各線城市房價的巨大差距,簡單地把中國家庭槓桿率與已開發國家家庭槓桿率對比的做法並不可取。
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博士後寧磊告訴《財經》記者,中國一些機構對中國家庭債務的研究主要是關注居民銀行貸款,事實上,現在中國家庭的債務結構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考慮到有不少中國居民買房還會進行民間借貸,或者向親戚朋友借貸,因此,只考慮銀行貸款可能會低估中國家庭的房貸壓力,低估中國家庭債務風險。
寧磊分析,中國家庭買房基本都是中長期貸款,但今年一反常態,中國家庭短期貸款遠遠超過中長期貸款增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一些中國家庭持有的現金、銀行儲蓄、金融資產等流動性資產流動更加趨緊,需要借短期貸款補貼流動性,採取拆東牆補西牆。
警惕局部風險
寧磊是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家庭債務報告的執筆者。據他介紹,中國家庭債務累積過程中,不僅存在年齡段差異性,不同省份、不同地區之間也顯現出較大差異性。
以家庭貸款與家庭存款衡量家庭部門槓桿率為例,截至今年9月,中國已有福建、廣東、浙江、上海、江蘇、重慶、貴州、寧夏、江西、安徽、廣西、西藏、北京、雲南、新疆、甘肅等16個省市的槓桿率均超過50%,幾乎接近全國省份的一半。而如果以全國家庭槓桿率59%為參照,則槓桿率高於全國的省市有11個,也占到全部省份的三分之一。
中國家庭槓桿率最高的福建,家庭槓桿率高達105%,而在家庭槓桿率最低的山西僅為20%。寧磊告訴《財經》記者,家庭債務的地區差異性與地區發展並沒有必然關係,這就使得中國家庭債務問題更為錯綜複雜。
寧磊分析說,如果家庭債務的累積程度與地區發展水平高度相關,那麼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家庭收入高,房價也高,家庭債務也會偏高一些,此時家庭債務的累積可以被看作是經濟發展的副產品,伴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居民收入的增加,這一問題就會自動逐步得到化解。但如果家庭債務的累積出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地區,則不僅會影響當地居民生活質量,還會拖累宏觀經濟,而且還可能蘊含系統性風險,進一步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
「比如由於家庭部門近兩年累積了大量的房貸,而房貸的償付是跟著基準利率走的,因此如果央行跟隨美聯儲的步伐加息,則家庭每月的房貸支出就會大增,這會給家庭資產流動性帶來巨大衝擊。」寧磊表示,考慮到中國是「人情社會」,居民銀行貸款可能只是家庭債務的冰山一角,人們在買房時還會有很多親戚朋友之間的借貸,這一現象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較為普遍,因此,一旦房價出現較大幅度波動,或者經濟持續下滑,這些地區家庭債務風險就會顯現。
接受《財經》記者採訪的多數專家認為,家庭債務累積到一定高度必定會抑制居民消費。以福建省的省會福州市為例,根據數據,2017年11月,福州市的二手房房價約為27127元/平方米,同期南京市的二手房房價約為27289元/平方米,兩個城市房價相差無幾。但是在居民收入方面,2016年,福州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萬元左右,而南京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4.4萬元,即便只考慮城鎮居民,福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37833元,而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49997元。核算下來,2016年,福州的城鎮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只是南京城鎮居民的四分之三。
對比福州與南京兩地房價和居民收入,課題組測算:從2016年初至2017年9月底,福州市的家庭槓桿率是由103%上升至108%,南京市的家庭槓桿率由72%上升至107%,很明顯,雖然結果是兩個城市的家庭槓桿率只差0.1個百分點,但南京市家庭槓桿率漲幅卻遠遠超過福州。
如果對比福州與南京兩地城市家庭的消費情況,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率在2015年為7.5%,2016年為7.12%,而同期福州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41%和6.31%,由此可見,家庭債務的累積必定會擠出居民消費,並且這一擠出效果會隨著經濟發展程度降低而增強。
(中國家庭債務累積過程中,不僅存在年齡段差異性,不同省份、不同地區之間也顯現出較大差異性。圖/視覺中國)
寧磊分析說,對於中國家庭債務出現的地區分化,一定要與地區發展水平、房價等因素統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找准家庭債務壓力大的城市,從而徹底防範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據記者了解,天風證券對中國家庭債務也有類似調研,該機構的分析指出,2006年至2016年,中國家庭房貸支出與收入比從33%上升到了67%,下一步要警惕發生局部地區家庭債務風險。按照天風證券的判斷,雖然中國家庭債務離危機還有一段距離,但是中國家庭債務的「灰犀牛」已經隱約動起來了。
監控房貸「暗度陳倉」
在區域局部性的風險之外,今年出現的大量非住房貸款「暗度陳倉」流入房地產,成為住房按揭貸款的「新馬甲」,這種潛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多種跡象顯示,目前監管當局已充分認識到短期消費貸變相流入樓市的現象,開始嚴查居民短期消費貸。
今年國慶節長假之前,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表態要通過一系列措施,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止居民槓桿過快上升,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
據李奇澤介紹,消費短期貸款主要是指房貸、車貸以外的個人消費貸款,例如旅遊、教育、醫療、裝修等場景的消費行為。在消費信貸表現強勁之下,8月居民消費增速卻出現下降態勢,銀監會等方面發現,其背後主要原因是短期消費貸款流入房地產市場,用作居民購買房產的「首付貸」。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9月19日發布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中國多個地區都有短期消費貸款增加現象,從3月以來,全國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款約3700億元,估計其中至少有3000億元流入樓市,占到新增短期消費貸款總額的30%。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調研發現,從5月開始,福建、廣東、江蘇、上海、四川、河北等六地區的月度新增個人消費貸款都出現明顯攀升,大約有九成新增異常貸款是出現在這六個地區。而綜合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的測算,目前福建、廣東、江蘇、上海是進入家庭槓桿率前五排名的省(市),預示這四個省份家庭債務潛在的金融風險極有可能會加大。
銀監會官網9月中下旬曾陸續通報了一些地方銀行部門違法違規將「個人消費貸款資金挪用於購房」的處分。廣東、北京、江蘇、深圳等地的相關部門也在9月下旬先後發文,明確嚴禁個人消費貸款資金用於生產經營、投資及支付購房首付款或償還首付款借款等行為,不得發放無指定用途消費貸等。
11月初,住建部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部署規範購房融資行為,要求各地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網際網路金融從業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等違規提供購房融資的行為,加大查處力度。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首付資金來源和借款人收入證明真實性的審核力度,嚴格對個人住房貸款和個人綜合消費貸款實行分類管理,嚴禁挪用資金購房。
據悉,近期,銀監會、央行等方面又召開了網絡小額貸款清理整頓工作會議,先後下發了《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重點整頓無交易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無客戶群體限定的「現金貸」業務。
李奇澤解釋說,「現金貸」的特點是金額小、期限短、利率高、無抵押,目前監管當局發現由「現金貸」轉至樓市的情況也頗為嚴重。
接受《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表示,預計經過銀監會、央行等嚴格監管治理,四季度短期消費貸款亂象將會被遏制,但從整體上看,中國家庭債務風險問題仍然不容忽視。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E8gnn04.html

2017-12-17_1646002017-12-17_1646242017-12-17_1646392017-12-17_1646482017-12-17_164714  


自由現金流避開地雷股
所以什麼是自由現金流呢?它是拿營業現金流減去購買設備、維護設備的資本支出。
自由現金流 = 營業現金流 – 資本支出
在財報上,大家第一個認識跟獲利有關的指標是 EPS、淨利。這跟營業現金流有什麼不一樣呢?
這中間的差別在用應記基礎跟現金基礎兩種不同的會計方式。簡單來說,公司只要收到訂單,就可以認列營收,之後扣掉成本費用就是淨利,不一定要收到現金。
營業現金流這是以現金為主,只有真正收的錢了,才能算營業現金流。
為什麼自由現金流可以避開地雷股
主要有兩點
避開虛假營收的公司
避開過度競爭的產業
1. 避開虛假營收的公司
在台灣最常碰到的地雷是「應收帳款收不回來」。在商業中,買賣的流程不像我們在菜市場那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是下了訂單以後,收到訂單的廠商開始製造商品,30 或 45 天後下單的廠商才交錢。也就是說當初收到訂單,可能也出貨了,錢卻還沒收到。
早起台灣有些公司會利用這種手法,在海外設立的人頭公司向公司下訂單,製造出短期營收暴增的假象。但是人頭公司不會真的付錢,所以國過了一段時間後,公司還是得承認應收帳款收不回來,認列應收帳款虧損。
這時候如果只看 EPS,就會有一種一開始公司成長很快,但之後突然認列巨大虧損,地雷突然爆炸的感覺。不過如果看自由現金流,就可以發現公司其實一直都沒有收到現金,而事先避開它。
2. 避開過度競爭的產業
過度競爭的產業有一個特性,處於這產業的公司可能會為了搶奪市佔率不斷投資新設備,或是為了維持競爭優勢不斷購買新設備。
這這種資本支出很高的產業,代表這產業的競爭是比較激烈的。這裡面可能會有一兩家成為最後的贏家,不過這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在激烈競爭的公司,短期內獲利都還沒辦法有比較好的表現。
在哪裡看公司的自由現金流?
在財報狗查詢股票後,選擇「三大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就可以看到公司最新的自由現金流囉。
下次投資公司前,別忘了先去看一下公司的長年自由現金流。至少要看近四季,單季的參考價值是不高的喔!

2018-01-30_194738.jpg 2018-01-30_194754.jpg 2018-01-30_194839.jpg 2018-01-30_19483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