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宗神教/臺灣地區主要的宗教類別計有22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m9Ddzv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發表「國人的公民素養」民意調查結果-台人觀念多為「不被抓就不必守法」-問:「多少國人抱持『如果不會被罰或被抓,就不必守法』的想法?」有35.6%的台灣人認為「很多」,30.9%認為「還算多」,相加起來高達66.5%。而在另一題中,題目列示:「有多少國人發現他人違反公共利益時有勇氣出面勸阻?」45%認為「不太多」,42.9%認為「很少」,相加起來高達87.9%。 https://tinyurl.com/y37osghq
敬神如神在
王翼漢
1916 ~ 1999
字君碩,鸞號墨仙子,彰化鹿港人。早年至日本留學,畢業於關西大學法律系,為一新式知識分子。1945年後曾任公賣局酒廠總務課長,《臺灣工業新報》發行人、社長,聲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68年他在草屯惠德堂皈依「聖教」(入鸞),開始其宗教生涯。1969年他與臺中鸞堂聖賢堂主邱垂港合辦臺灣第一份民間宗教刊物《鸞友》雜誌,刊行聖賢堂等堂的扶鸞文章。1970年代初流行一時的《地獄遊記》,即是該刊出版。1975年王翼漢與邱垂港拆夥,自創「武廟明正堂」,繼續發行《鸞友》。他在1972年即參與「中華民國道教會」會務,並在1973年8月當選該會常務監事,並曾擔任「武聖聖德實踐委員會」主委。1977年底,王翼漢改宗軒轅教,並率領中部一些鸞堂加入該教的「神廟委員會」,可說是戰後臺灣重要的宗教人物。
------------------------
許嘉璐:中國儒釋道之間的融合是世界奇蹟
許嘉璐(圖片來源:資料圖)
“儒釋道融合之因緣”,第一關鍵詞是“融合”,顯然這是對當今世界上流行的、統治著整個地球的思想——文明必然衝突,只有衝突才能解決問題這一思路的回應。第二關鍵詞是“因緣”。在對儒釋道的研究中,大家有一個共識:儒釋道在兩千多年中相融相濟,攜手並進;“君子動口不動手”,在辯論中學習了對方,豐富了自己,於是把中國的儒學、佛學、道學都推進到了世界思想和哲學的頂峰。
當西方還沉浸在,或者說迷惑在中世紀黑暗中的時候,宋代的學者已經為中國構建了完善的哲學體系,可以說那時候的中國哲學就是世界哲學的頂峰。後來,由於歐洲中心論的影響,一些哲學家認為中國沒有哲學,於是人們一直流傳著這種誤解,而我們也曾經自卑過。今天,中國的哲學已經得到了世界哲學界的承認,大家已經看到媒體上的報導,2018年,從未在中國舉行過的世界哲學大會將在北京舉行,而且從這次會議開始,漢語將作為世界哲學大會的會議用語。這是一個標誌,這是一個轉折,這是中國的文化、中國哲學正式地跨入世界領域、世界論壇的一個標誌。
儒釋道的融合是當今充滿衝突的世界所需要的
在這個總的緣起下,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第一,儒釋道已經逐漸成為國際化的宗教和學說。這三種宗教和學說,它們自身的理念,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相融的經驗,是當今充滿衝突的世界所需要的。而要想讓儒釋道的學說真正成為顯學,還需要我們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二是普及,應該讓精深和通俗結合。基督教經過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改革,由英國的清教徒的實踐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而佛教、基督教傳入中國的過程也說明了這個問題,這就是要想讓一種學說成為顯學,從而在廣大民眾當中普及,似乎不能夠從基層做起,而應該拿自己的精義去說服、感染不同階層的精英與執政者。基督教初期的失敗、佛教傳入中國時曾經有過的不成功,都證明了這一點。而到了南北朝,佛教之所以在中國迅速鋪開,就是走了我剛才所說的路線。因而,普及是必須的,而提高、深化也是不可少的,必須二者有機地結合。今天,在兩岸四地的儒釋道中,似乎普及佔了主要的精力,而提高、培養一批大師反而被忽略。我們開展儒釋道融合之因緣的研討,就是希望能夠激勵和引導更多的學人對儒釋道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第二,在中國儒釋道之間的融合是世界的奇蹟。反觀世界史,特別是號稱“世界中心”的歐洲,自古以來,不同信仰之間,一種信仰的不同宗派之間往往都是兵戎相見、血光滔天,直到今天這種趨勢仍舊沒有得到完全的遏制。因此我們需要研究儒釋道為什麼能夠相融共進,這種經驗是極其寶貴的,也是今天的世界所急需的。過去所有涉及到這個問題的論著都提到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但是如果論述只停留到此,其實我們和相融之因與緣還有相當的距離,我們應該深化這方面的研究,這不僅僅是我們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
第三,儒釋道現在面臨著共同的國際和國內形勢的挑戰。兩千多年來在應對現實的挑戰中,儒釋道不斷提升、不斷突破自身。在應對中相融,這是極其重要的啟示。只有在應對挑戰中進行創新,儒釋道才能夠傳承,而只有在不斷的傳承中,才能給創新提供機遇,傳承與創新從來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儒釋道融合的研究應當如何推進
下面我冒昧地就儒釋道相融因緣的問題,對今後的研究提出一點淺見。
第一,我們應該從不同的層面上進行思考。首先,借用西方哲學的術語說就是宇宙論的問題、本體論的問題。儒釋道有一個共同點,也是相融因緣之,這就是一元化的思考,一統的觀念。正因為這樣,所以對所謂的“終極關懷”我們都不是先驗的,不是“預設”的,而是從實踐中總結提升的。例如孔夫子把人生中最高的境界定義為聖人,要做到聖必須高而又高,他則“若聖與仁,則吾豈敢”,直到死還在努力地踐行著,追求著。道教最高的境界是真人,如果我們讀道教經典會知道,道家對真人的要求也和儒家對聖人的要求相近。而佛教,人們所共知,它的最高境界就是佛。佛教講應該“十行”、“十住”,攀登“十地”,只有到“十地”才可以和佛陀接近。
人的道德、思想的提高是有階段性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在我們一生當中永遠達不到終點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人們對真理、對最高境界的追求,這就引導著人們永不停頓。同時在走向終極關懷的路上,儒釋道都主張內求,儒家的反求諸已,佛教的見性成佛,道家的修真身、抱朴守一,都是這個道理。
另外在思想方法上,或者叫方法論上,我們是辯證的,講周流變化、無始無終,講中庸、講中觀、講守中。我們在倫理上講和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講慈悲等都是如此。因而我們應該從世俗面、倫理面、方法面以及形上面,多方面採用多種工具、多種視角進行研究,這種研究就是三家一體攜手研究真理,而這個真理並不是絕對的,它是隨著人類意識、思想、水平的提高不斷前進的。同時它不是先驗的,它不是超越者,它是現實中來、還要回到現實中去的。
第二,我們應該從歷史過程中尋覓相融之因緣。這就是要從三家兩千多年來不斷的豐富完善中去研究,要從相互的爭辯中去研究,從宋代以來三家相融的理論和實踐中去研究,從當代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趨向中進行研究。實際上這兩千多年來,相生相剋的過程就是和而不同的豐富過程,就是相融之因緣充分展現的過程。
第三,從國際的思想和宗教的演變中藉鑑。例如,從19世紀開始,猶太教就在探索和基督教之間的相互融合問題,因此在猶太教內部先後出現了幾個改革的派別,提出了多種改革的學說,促進了猶太教對當代社會的適應。再如婆羅門教,有不少大師已經在設想與佛教之間的溝通。又如100年前產生的巴哈伊教,它的教義就是世界所有宗教的融合。巴哈伊教歷史只有一百多年,但是教徒已經遍布世界各地,且不斷增加,什麼原因?值得我們藉鑑。
我們之所以要在歷史的過程中尋覓,要從國際的形勢中去借鑒,就是因為我們三家都秉承著從現實出發的思路,講主觀體驗、認真思考和紮實踐履。我相信,沿著這條路走,積以時日,我們在相融之因緣的課題上一定能夠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促進三家共同發展,給世界以重要的參考。
允執厥中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 是故宮中和殿中間的懸掛匾額。
允:誠信。 執:遵守。 厥:其。 中:中正。 [1] 這裡是舜告誡禹:人心危險難安,道心幽微難明,只有精心一意,誠懇地秉執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國家。.
解釋意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
成語典故《尚書· 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
---------------------------
尚書 - 大禹謨
十六字心法: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人心惟危 –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最可 怕了,後天的人心是很危險。
道心惟微 – 道心是極之精微。
惟精惟一 – 對治方法是精跟一两個 字。
允執厥中 – 實行中庸之道。
-------------------
紫禁城三大殿之一的中和殿裡懸有一匾,上面是乾隆的御筆「允執厥中」四個字。 這四個字很有問題,可以說是亡國之言。 按照清朝士人的漢學素養,這樣的問題該不難看出,但是卻沒有人提出異議。 確實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當然,乾隆皇帝題寫這四個字的本意肯定是要引用的《古文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 這十六字真言。 宋代理學以義理解經,這十六個字就被認為是堯舜心傳,以論天理人欲。 明清推崇理學,把這四個字掛在中和殿自然也算是情理之中,但是問題是,這四個字宋儒可以說,士人也可以說,但是唯獨皇帝不能說,因為皇帝說這四個字,就意味著禪位,也就是亡國。 https://bit.ly/2Y78TKP
---------------------------
堯曰: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堯曰:
堯說:「好啊!你這個舜。天命降臨到你的身上,讓你繼承帝位。如果天下都很窮困,你的帝位也就永遠結束了。」舜也這樣告誡過禹。商湯說:「至高無上的上帝啊,你在人間的兒子--我--謹用黑牛來祭祀您,向您禱告:有罪的人我絕不敢赦免。一切善惡,我都不敢隱瞞,您無所不知,自然心中有數。如果我有罪,請不要牽連天下百姓;如果百姓有罪,罪都應歸結到我身上。」周朝恩賜天下,使好人都富了。武王說:「我雖有至親,都不如有仁人。百姓有錯,在我一人。」孔子說:「謹慎地審查計量,週密地制定法度,建立公正的人事制度,讓國家的法令暢通無阻,復興滅絕的國家,承繼斷絕的世族,提拔埋沒的人才,天下民心都會真心歸服。」掌權者應該重視:人民、糧食、喪葬、祭祀。寬容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誠信就能使人民的信服。勤敏就能取得功績,公正就能使人民幸福。」
-----------------------------
台中大坑武廟明正堂
宗教中心
---------------------------------
懿旨 (台中 無極證道院武廟明正堂)
508天道奧義
懿 旨
武廟明正堂主席關
聖示:恭接無極懿旨及昊天玉詔,命福神十里外接駕,城隍五里外接駕,神人排班接駕。
欽差大臣董雙成仙姑 降
律詩:賚承懿旨下瑤池。雲路迢迢片刻時。知是蓬壺文物盛。欣看鯤島德恩施。
莊嚴武廟祟神闕。肅穆騷壇頌母儀。天道從玆堪闡義。娘言句句有機宜。
聖示:恭讀懿旨,神人俯伏
欽奉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懿旨曰:
娘曾於已未年,親自下凡臺島中州南天直轄武廟明正堂,執筆飛鸞著作「大道心德」一書,以喚醒迷兒,早修大道,認理歸真,返回極樂,同慶團圓。庶免日夜倚門閭而佇望,哀迷兒之未歸,老淚長流。痛浩劫之來臨,慈心欲碎。幸自「大道心德」著成之日,印成單行本,廣佈天下,人人爭讀而知修,啟發善覺,已收功效,娘心甚慰,此應歸功於輸誠印贈者之功德。
娘今特再下凡,親自執筆飛鸞,著作無極至寶之天書「天道奧義」,以闡明天道秘奧之意義,俾使向善修道者,勤心潛研。此書有輔助治國安民,治家立業,為人處世之功能,若能依據而修,則道可成,果可立矣。「天道奧義」,雖現世間有「黃帝經」與「道德經」闡道之理,以勸導世人勤修大道,怎奈文簡意深,讀者庶難了悟玄機。
娘今以文白意淺之句,揮鸞闡述,俾使迷兒人人讀之而能了悟,以期速修成道之功。今特再降懿旨一道,高懸於南天直轄武廟明正堂。特命墨仙子扶金指妙法,娘自通其靈以揮毫。並訂自辛酉年端月望日起,每月初一、十五日為著書之日,為期一年完成。作為臺中黃帝神官興建落成之紀念書,願神人合一,各盡厥職,功成之日,論功行賞,勿負
娘意。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庚申年葭月念陸日
玉 詔
欽差大臣諸葛武侯 降
律詩:中州聖地現禎祥。大命皇皇未敢忘。天意無私宣鳳藻。人心秉正佈鸞章。
勤修維德諸兒子。踐履綱常慰母娘。奧義一書明闡釋。願期了悟啟靈光。
聖示:宣讀玉詔,神人俯伏
欽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尊而鑒卑,無時不以蒼生是念。今奉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懿命;老母念兒心切,不惜金玉之軀,訂於辛酉年端月望日起,每月朔望,御駕親臨南天直轄武廟明正堂,飛鸞執筆,著作無極天書「天道奧義」,期望原兒進修天道,早登覺路。老母下凡降鸞期日,特敕命下列諸卿任護駕神,希各司其職,莫負
朕意。
敕命 精忠武穆王岳卿任正護駕神。
敕命 桓侯大帝張卿任副護駕神。
敕命 天君趙卿任副護駕神。率領天兵三千御林軍護駕。
著作天書「天道奧義」,特派命神職如下:
敕命 述聖子思子任校正總司神。
敕命 紫竹林觀音大士任賞善記功總司神。
敕命 南宮孚佑帝君任罪惡記過總司神。
敕命 先天豁落靈官 王天 君任督理鸞務總司神。
敕命 九天 司命真 君任司禮神。
敕命 南天哪吒三太子任馳聘神。
剌命 南天直轄武廟明正堂關平太子任督理堂務總司神。
以上務希各盡厥職,勿負
朕意,功成之日,論功升賞。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庚申年葭月念六日
本堂主席關夫子 登台
律詩:恭承懿旨感光榮。壽世扶鸞志不更。天道從玆宣奧義。娘心重見表深情。
砂盤顯字醒迷句。木筆題詩博好評。但願效勞勤且勉。勿違母意囑諸生。
精忠岳武穆王 降
律詩:恭承詔命感光榮。護駕諸神責不輕。老母慈懷傳奧義。凡兒善覺表虔誠。
時機迫切應開悟。天道勤修自顯明。願爾世人齊立德。精研真理格瑤京。
聖諭:
吾生於大宋年間,湯陰縣人,自少恭聆慈訓,拜義父周侗為師,繼承文武衣缽並蒙慈母教訓,刺背「精忠報國」四字。以堅定民族精神,精忠報效於國家,死後蒙 金闕上帝,嘉我忠烈節操,誥封「精忠節烈王 武穆帝君」,位列左相之職。今奉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懿命,金闕上帝之詔旨為老母應運救劫,再降懿旨於南天直轄武廟明正堂,擇定辛酉年端月望日起,每月朔望日,躬親再下凡,為期一年,執筆飛鸞著作「天道奧義」無極天書一部,喚醒迷蒙,早登覺路,勤修天道,發揚民族精神,喚起「黃帝魂」團結人心,愛國救國。吾恭領敕命,任正護駕神之職,深沐無極老母慈暉,金闕上帝恩德,自應克盡職責。茲特宣佈禁令與賞律如下:
禁令:
一、天母至尊無極老母自辛酉年 正月十五日 亥時起每月逢初一、十五日為期,御駕降臨南天直轄武廟明正堂,躬親降筆,著作「天道奧義」天書,一百里方圓內之眾神佛,應每於是日列班恭接懿駕,至是書著完為止,不得有違,違者嚴罰。
二、天母至尊無極老母降駕期間,一百里方圓內之邪神,魔鬼,不得進入,不得冒犯懿駕,不得驚擾陽民,違者難逃斬妖劍下。
三、天母至尊無極老母降駕期間,在一百里方圓之內,冤魂不得報冤,應化干戈為玉帛。自當叩請老母慈懷,准予超升,違者,打落阿鼻地獄,永不超升。
四、天母至尊無極老母降駕期間,在一百里方圓之內,陽民不得鬧事暴動,違者削減其陽壽。
賞律:
一、天母至尊無極老母降駕期間,凡有犯過錯之世人,能衷誠悔改,自新做人者,老母均准予抹消其前過,並賜予善報。
二、天母至尊無極老母降駕期間,特褒揚國之忠臣,家之孝子,增添其福祿壽算。
三、天母至尊無極老母降駕期間,特准勤修天道者,早日得道,靈性光明。
四、天母至尊無極老母降駕期間,凡有孝心,下愿印贈「天道奧義」無極天書,造功叩求其亡父母或其祖先之冥福者,一律准予超升。
五、天母至尊無極老母降駕期間,凡世人下愿印贈「天道奧義」無極天書,造功立果,叩求其父母之康壽者,或叩求改運解業,解病殃者,視其輸誠而酌予添壽解除業殃。
六、凡有叩求者,應提前向武廟明正堂,立疏焚呈轉稟。以上宣佈天下週知。
至尊無極老母躬親降筆著作
天 道 奧 義
直轄武廟明正堂墨仙子扶筆
御林軍護駕主帥岳武穆王降 中華民國70年2月19日
歲次辛酉年 正月十五日
律詩:老母親臨直轄堂。萬神接駕喜洋洋。開迷俗子宣真理。著作天書迥異常。
句句珠璣成寶筏。篇篇金玉耀文光。從玆普化蒼生願。千古流傳德澤長。
聖示:今日良宵,無極老母親臨南天直轄武廟明正堂,飛鸞降筆,著作無極天書,人間至寶「天道奧義」一部,天下萬神,齊集聖地,恭接懿駕,天書著成之後,可開迷感化世人,其德澤可流傳千古也。
又示:老母懿駕降臨,神人跪接。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 降
懿示:諸賢卿與諸兒子,免禮。
律詩:春風送我下瑤池。步入鸞門會眾兒。天道無私傳奧義。母心至愛教良規。
闡明真理醒迷子。淺白文章作導師。性命雙修成碩果。願期研讀志毋移。
又示:應運降著無極天書「天道奧義」一部,乃人間至寶,由今夜開著,為期一年完成。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 自序
「天道奧義」一書乃無極之秘本,是天道之真理,其原文語簡意深,凡人無法參研,今應運開著於世,用淺白文字闡明其奧,俾使世人易讀而易了悟。
「天道奧義」全書分為二十四章,每章皆是玄奧之妙理,是修道最高之境界,亦是為政者必須參研之心法,蓋天道乃無為而治,修無為之天德,具出世之才智。天道之道統始自黃帝,黃帝傳於顓頊,黃帝訓顓頊云:『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女能法之,為民父母』大圜者,天也;大矩者,地也。法天法地,即可治民,此乃天道無為治民之心法,即洽國修身之道也。
道統傳至堯帝,堯帝禪位於舜帝,傳授其心法曰:『允執厥中』四字,舜帝禪位於禹帝,舜訓禹以治國之道,再進而傳其心法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這是天道心法之真傳。
世人之修道,開口便說修天道,殊不知天道者何?蓋道乃分為「人道」、「地道」、「天道」,人道乃修身齊家也,地道乃博愛佈施也,天道乃治國平天下也。人道、地道、天道齊修者,可謂之性命雙修也。性命雙修,若得修成者,可得長生不老也。茲值天道奧義開著之前,聊述數語,以為自序。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自序於南天直轄武廟明正堂 天運辛酉年正月望日
無極證道院-武廟明正堂-鸞友雜誌社 - https://goo.gl/jtG5Vu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心傳如何理解
2016/01/09 來源:中華詩文學習
萬曆親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個字便是儒學乃至中國文化傳統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古文《尚書·大禹謨》中有所記載,《荀子·解 蔽篇》中也有類似的引注,稱:「《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據傳,這十六個字源於堯舜禹禪讓的故事。當堯把帝 位傳給舜以及舜把帝位傳給禹的時候,所託付的是天下與百姓的重任,是華夏文明的火種;而諄諄囑咐代代相傳的便是以「心」為主題的這十六個漢字。可見其中寓意深刻,意義非凡。
一、人心惟危
「人心惟危」可以有多種理解與解釋,至少可從以下三方面來體會其內涵。首先,「危」之古字形 (小彖),上面是人,中間是山崖,下面是腿骨節形狀,寓意臨高而危,包含有危險的意思。清代學者李顒曾有這樣的分析:「人之病疼各別,或在聲色,或在貨利,或 在名高,一切勝心、妒心、慳心、吝心、人我心、是非心,種種受病,不一而足。」(《二曲集》,中華書局1996年版:第2頁)如是可以反映出人心之兇險。
其次,「危」宇包含著「危機」的意思,作為對危機的理解,其中有危險,同時具有機會。禪門有言:「生死事大,異常迅速。」人之生命有 限,若是不能在有生之年體會與覺悟生命的意義,那麼確實是一種莫大的危機;但若是能夠視透這種危機,一旦明了了生死,那麼自是危中的機會了。印度詩人泰戈 爾曾經在其詩中表達願望:讓我死了再死,來體會這生的意義。美國心理學家埃利希·弗洛姆也曾有同樣的感嘆:讓我生了再生,來參悟這生死不解之謎。類似的表 白很能使人聯想到一種絕地逢生的意境,也算是一種對「人心之危」的理解吧。
再者,漢字的「危」亦包含著一種」危懼」,如「人人自危」之 說。《詩經·小□》有:「戰戰兢兢,如臨探淵,如履薄冰」;老子在其《道德經·十五章》形容古之善為道者時稱其為:「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實際 上,危懼中包含著一種警戒,如乾卦之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朱熹注曰:(干之九三)「重剛不中,居下之上,乃危地也。」然而,君子占 之,能憂懼如是,則雖處危地而無咎也。
二、道心惟微
「道心」乃天地自然之心,可譯為英文的the heart of nature。《易經·復卦·彖》中有言,「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觀復之卦象,朱熹曾感嘆:積陰之下一陽復生,天地生物之心幾於滅息,而至此乃復可見。 朱熹評論說:「在人則為靜極而動,惡極而善,本心幾息而復見之端也。」對此,邵子有詩為證:「冬至於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玄酒味方 淡,太音聲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包羲。」(朱熹注《周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頁)程頤亦有類似的評論:「一陽復於下,乃天地自然之 心也。先儒皆以靜為見天地之心,蓋不知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識之。」(《周易折中·卷九·彖上傳》)
道心之微妙,也可從 《道德經》中得以引證:「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經 ·二十一章》)道之玄妙,也襯托出道心之微妙。於是,這裡就有了「以心觀心」的妙用,以達到心性融合惟精惟一的境地。
《大學》作為後代 儒學入門經典,開宗明義儒家思想的三種基本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實際上,「明明德」也即闡發微妙靈明的本心;得道之心本與 萬物融為一體,彼此不分你我,這也就是「親民」的內涵;道心本來自善,而不自有其善,也便是「止至善」。
對於「道心惟微」的體驗,李顒還曾有這樣一番精妙的描述與發揮:「胸次悠然,一味養虛,以心觀心,務使一念不生。久之,自虛室生白,天趣流盎,徹首徹尾,渙然瑩然,性如朗月,心若 澄水,身體輕鬆,渾是虛靈。秦鏡朗月,不足以喻其明;江漢秋陽,不足以擬其皓。行且微塵六合,瞬息千古.區區語言文字,曾何足雲。即有時不得不言,或見之 語言文字,則流於既溢,發於自然;不煩苦思,不費安排,言言天機,字字性靈,融透爽快,人已咸愜矣。」(《二曲集》中華書局 1993年版:第145頁)以心觀心,心性統一,猶如無極而太極,陰陽乾坤之變化,也便是這「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意境與內涵了。
三、「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十六字心傳」,實際是儒學之精髓所在,《中庸》之核心與綱領。程子有言:「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此乃對十六宇心傳之「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精闢註解,由此演變出《中庸》之孔門儒學傳授心法。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誠然,率性必為率天地自然之性,也即「惟精惟一』』的寫照。陸九淵註解這「十六字心傳」的時候,也強調了心性的統一,而不是偏執 於二心之區分:「心一也,自人而言,則曰惟危;自道而言,則曰惟微。罔念作狂,克念作聖,非危乎?無聲無臭,無形無體,非微乎?」(《陸九淵集》中華書局 1980年版:396頁)王陽明回答其學生關於「惟精惟一」的提問的時候,曾回答說:「……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皆所以為惟精而求惟一也。」 (《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3頁)
於是,《中庸》有言,「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慎獨便為「允執 厥中」,便是要把握這獨一無二之真心,體悟這天人合一的境界。誠如《中庸》之描述:「喜怒衰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 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oAMM4M.html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個字便是儒學乃至中國文化傳統中著名的“ 十六字心傳 ”。古文《尚書· 大禹謨》中有所記載,《荀子·解蔽篇》中也有類似的引註,稱:“《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據傳,這十六個字源於堯舜禹禪讓的故事。當堯把帝位傳給舜以及舜把帝位傳給禹的時候,所託付的是天下與百姓的重任,是華夏文明的火種;而諄諄囑咐代代相傳的便是以“心”為主題的這十六個漢字。可見其中寓意深刻,意義非凡
出自於《尚書 ·虞書· 大禹謨》:“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相關釋義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四句通讀,其涵義為:人心居高思危,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們要真誠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變、不變換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關於“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序》中有著如下釋義:“蓋嘗論之: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矣,而以為有人心、道心之異者,則以其或生於形氣之私,或原於性命之正,而所以為知覺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難見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雖上智,不能無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雖下愚,不能無道心。二者雜於方寸之間,而不知所以治之,則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無以勝夫人欲之私矣。”
引申分析
《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亦有:“故《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盤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鬒眉而察理矣。微風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上,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
南懷瑾老師講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南懷瑾國學智慧 于 2015-8-23 17:49 發表 [複製鏈接] [只看作者]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文化的重點,也是生命科學和認知科學的中心,有十六個字說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是中國文化的中心。你們講儒家也好,什麼也好,就是這里開始的。所以孔孟思想、老莊思想,統統從上古這里開始來的。
「人心惟危」,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最可怕了,後天的人心是很可怕的。
「道心惟微」,所謂中國文化的最高精神是「道」,儒釋道三家最後所代表的,成佛是得「道」,道家成仙也是得「道」,這個道是什麼「道」?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大問題。中國文化這個「道」,道心是精微得不得了啊!
「惟精惟一」,他的方法是「精」跟「一」兩個字。
「允執厥中」,做起來,實行中庸之道。
中國文化的道統,就是包括了儒家、道家,甚至於後來從印度進入的最高文化佛家都在內,原理就是我們祖先的傳統十六個字(可以當咒子念)「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連大家喜歡學打坐啊,學密宗,學禪宗,學修身心的道理,大原則,都是從這個地方出來的。
《南懷瑾講演錄》
-----------------------------
講到聖賢,中國傳統三代關於靜定的修養。堯傳給舜,舜傳給禹,把國家交下來,這是公天下。大禹死前也想推位讓國,可是找不到合適的人。大禹死了以後,全國人民把他的兒子啟推舉出來,大禹以後從此變為家天下,一代一代傳下來。所以我們中國文化推崇的,是三代以上主張的公天下,你看孔子、孟子,儒家、道家,隨便哪一家,都是推崇公天下的。
堯、舜、禹三代除了傳承國家政權以外,也傳心法,這個心法就是我們說的修養,怎麼樣修心養性,也就是靜定的道理,不要看到靜定就認為是學佛修道,在中國文化中,修心養性的方法簡稱叫心法,由唐堯傳給大舜,大舜傳給大禹。他們傳位的心法只有十六個字: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人心惟危」,現在國家給你去管了,你要注意啊,世界上的人心是很危險的,人的心理有善惡,是相對的,不善則惡,所以說「人心惟危」。古文很簡單,中國文字幾千年保存下來,幾個字就包涵了很多的內容。
「道心惟微」,你做皇帝要修養自己。做家長也同做皇帝一樣,要先修養自己,修養自己心性的學問,太難了。「微」,你看不見摸不著的,自己的思想情緒太微妙了,這個微是代表微妙。等於印度釋迦牟尼佛的佛經翻譯過來,什麼叫做微?「不可思議」,你不能想像,也不能討論,我們這個心性的活動,這個思想情緒是摸不著、看不見的。在古文是那麼簡單的兩句話,傳位時就告訴繼位的人:你注意哦,做國家的領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要找出自己修養中不可思議的那個道德方面的功能。
「惟精惟一」,這是本身內在修養的工夫了,你心念不要亂,萬事要很精到。這個精字解釋起來很難,你看到的是精神的精,但什麼叫精?我們小的時候讀書,同學們講笑話,什麼是精啊?吃了飯就精嘛,為什麼?青字旁邊一個米嘛,飯吃飽了就精了,這是小時候我們同學講的笑話,因為精字很難解釋。我們都曉得精細,這個講起來容易明白,「惟精惟一」,修養方面是惟一,心性自己要專一,要是有一點不小心,我們這個心性就容易向惡,向壞的路上走。後來佛學傳過來,古代禪師也有兩句話,「染緣易就,道業難成」,社會的環境、外界物質的誘惑,容易把我們自己清明自在的心性染污了,一個人學壞很容易,就是「染緣易就」。「道業難成」,自己回過來想求到惟精惟一這個修道的境界,很難成功,太難了。這是借用佛學的話,解釋我們自己上古傳統文化的「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善與惡,是與非,好與壞,對與不對,世界上一切的事情都是相對的。譬如剛才我來以前,那位李老師給我唸一篇家長的報告,講做善事、做事業的辛苦。其實,善與惡是相對的,我們沒有智慧做事情,有時候因善因而得惡果,做善事變成很壞的結果;有時候無意做了一件不大對的事情,卻有很好的結果。這個里頭的道理太難了,作人處事,並不是一定說作好人就對了,那世界上好人都對了,壞人都不對了嗎?不是這樣。治理國家、作人做事、講自己的修養,都很難,所以要「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把握中道。要治天下,有時候要用看似不善的方法來做,如何用看似不善的方法達到善的目的呢?這個是智慧了。
這四句心法就是堯傳給舜,舜傳給大禹的三代修養的口訣,出自《書經》里頭的《大禹謨》,謨就是謀略,也就是現在國家重要的文告。
《二十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堯在傳位的時候告訴舜,這是天命,不是他堯個人的意思。我們看這句話的內在意義,堯把帝位交給舜,既非自己的親戚,又非朋友,更非他的子孫,這就是古代的「公天下」。他經過幾十年,多少次試驗,培養一個人,等到自己真的年紀老了,(根據歷史記載,古人比我們活得長久。)百把歲了,於是禪讓,表示不是個人私見。歷史的精神,就在這里。
「允執其中」這句話也有問題來了。經書上有四句話:「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里只引用了一句話,我們講中國思想,儒家思想,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都用這四句話。也可以說中國文化講人的學問修養的中心,教育的中心,都在這里,也可以只說一個字「中」。
「人心惟危」,人的思想是非常危險的,這個危險並不一定是殺人的危險。凡是人都有欲望,而欲望是一個總稱,現代說的「好勝心」、「榮譽心」、「有希望」、「生活有意義」這些都是好事情,歸納起來都是欲望,欲望的賓士,會使人心非常危險。能毀滅了自己,也毀滅了世界,都是欲望問題。
這里我們說一個阿拉伯文化中的故事。中東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有一個伊斯蘭教的老阿訇退休,在山里修道。有一天一位中東的國王,帶一批人去打獵,這位國王射中一只麋鹿,這只麋鹿帶箭負傷,拚命地逃奔,逃到這位阿訇的身後,阿訇回頭見這只麋鹿負傷,知道有獵人在後面追殺,就將寬大的袍襟把受傷的麋鹿掩蓋起來,不久國王的一名部下,先追到阿訇的身前,不見了麋鹿,就問阿訇有沒有看見,阿訇閉目修道,理也不理;這名部將問幾次都是如此,就說要殺掉阿訇,阿訇張開眼睛請問部將是什麼人?這名部將報告了國王的名號,阿訇說:你的國王是我的奴隸的奴隸,這位部將聽了大光火,要把阿訇殺掉。這時國王正好趕到,問明原因後,轉問阿訇知道不知道犯了罪。這位阿訇說事實上你是我的奴隸的奴隸。
國王說:你的奴隸又是誰?你講得出來,可以無罪。阿訇說,你不要生氣,坐下來慢慢聽。我以前給欲望當奴隸,現在我修道了,已經懂了,再不會聽欲望的指揮了,我可以指揮欲望,所以欲望變成了我的奴隸。而你雖然當國王,卻充滿了欲望,連一只麋鹿都不放過,可見你還是聽欲望的指揮,做了欲望的奴隸,所以你是我奴隸的奴隸。這位國王一聽恍然大悟,馬上拜這位老阿訇為師,追隨他學道了。這是伊斯蘭教流傳的故事,這也就是人心惟危的一個例子,思想主管自己正就正,主管自己壞就壞。
我們現在說,思想形成了一個觀念,如戴有色眼鏡看東西,所看的統統不同,當我們懷疑有鬼,汗毛就豎起來了。佛經上就說,不必真的站到懸崖,自己坐著閉上眼,心想處身於萬丈懸崖,如跌下去會沒命,腳就會酸軟起來,事實是這個現象。這就說明心中欲望的可怕。如果要把這種欲念平靜下去,變成道心,那就太難,微妙得很,不可思議。怎樣才是道心?我們中國文化中講了幾千年,四書講道心,宋明理學家也講道心,佛家、道家、老子、莊子一概講道心,都微妙得不得了,怎樣做到這個道心的境界?要「精」、要「一」,最後「允執厥中」,就是這一句話。
什麼叫「中」?如果我們做知識的研究就很多了,如「中庸」就講中道,在物理世界,講一個茶杯的中心點,那是假定的。一個人站在房子的中間,說他是中,那是對四周而言;實際上還是邊,因為在某一邊看是中,在另一邊看,他是站在左邊或右邊,或前邊或後邊,所以還是邊。沒有絕對中的。這是物理上的中,思想上的中更難確定了。自己腦子能夠想的,停留在中,這個中在什麼地方?力量均衡了就是中,拿一支筷子來說,不要以為筷子兩端間的中心點就是中,筷子兩端的粗細不同,重量不一樣,將一支筷子擱在手指上,使筷子保持水平,兩邊均衡了,這筷子與手指的接觸點,才是中。所以在思想上可以持平的才謂之中。
因此中是一個抽象的名稱。也可以說是一個實際的東西,如太極拳每一個動作都有一個中心,這就是圓的道理,也就是太極的道理。並不如後世的解釋中庸為滑頭,而是要懂得持平的中心點。這個學問研究起來太難了,並且涉及人格的修養,所以我們作人處世要持平,真能做到平,則一個人平了就沒有話講,「水平不流」、「人平不語」。「不平則鳴」,一不平就亂起來了。為政的道理在持平,可是求平很難,所以中國人講究天下太平,太平實在難求。「平」就是「中」的道理,個人修養,作人處世也如此。
堯告訴舜要「允執其中」,「允」字有兩個意義,一是信,一是平。就是告訴舜要堅持把握住公平的原則,不能有偏私,不可動搖,如果不把握這個原則,天下國家,四海之內,人也好,物也好,都會垮的。在堯的時代,中華民族的國家還沒有建立完成,還有水災,大禹治水之後,黃河、長江未開發,整個國家在水患中,還痛苦得很,是最艱困的時代,如果為政不能持平,整個國家就完了,假使做得不好,就「天祿永終」。這四個字可作兩面解,做壞了不得好死,做好了上天給你的祿位,永遠有好的結果。古文的美感在這里,討厭難懂之處也在這里。「天祿永終」四個字是凌空的,每個角度看都是圓滿的。所以好的古文用白話一作解釋就完了,美感就破壞了,等於好的圖畫,沒辦法加一筆,也沒辦法減一筆。
這是引用當時堯舜禪讓交接的時候,堯把中國文化政治思想的中心交待下來。等到舜也老了,大禹治水成功了。在中國文化史中認真講,文化開創的功勞,首推堯舜;至於國家建設的奠基,則大禹的功勞最大,自他以後,固然政治上變成家天下了,但在他個人的功績,真是千秋萬載,由他建立了以農立國的基礎。
《論語別裁》
----------------------------
《尚書》載堯舜十六字心傳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此所謂危者,即如佛法所稱人欲無明的貪瞋癡等妄;所謂微者,即如佛法所稱的微妙真心;惟精則須戒慎,即如佛法所稱的戒學;惟一則須慎獨,即如佛法所稱的定學。
至於允執厥中的中字,明文記載,自未下一確定界說。尋繹中庸之旨,則與此十六字心傳,可相貫串。後來朱熹批註中字,謂:「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以中庸位於獨立不偏易之位,而顯中道之義,可與佛法相埒無差,以顯先聖之言道,早有明訓,不獨佛法擅長也。其立意固為高遠,惜猶未盡其妙,何如明取佛法心要,以釋其義,更易明了。
若依理學的詮釋,其論中道義者,不但大遜於佛法,且亦不能盡先聖的心傳,何以故?不偏不易方謂之中,則偏易皆非其中矣!而曰:「道並行而不相悖」,豈非自語相違?
若以「致中和,則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為中之大用,顯中字的體性,則有中庸末章之旨,自雲:「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依此,經文自為貫串相註,則學庸孔孟之言,恰如佛說並無二致,何則?無聲無臭為天之載體,此謂之至善,則原為「諸法空相」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此謂之明德,則為法界重重無盡藏也,以此比類發明,則闡揚古代儒學,當尤勝於理學家所發見。
《禪宗六祖與中國理學》
-------------------------------------------
身心修養是做一個人的根本。不論你是什麼職業,什麼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為基本修養的。這是中國的教育根本。
上古在軒轅黃帝以後,唐堯、虞舜、大禹這三代,除了傳國家以外,也傳心法。有十六個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人心惟危」,現在國家給你去管了,你要注意呀,人心太危險了,壞的太多了。
「道心惟微」,你做帝王的,要修養自己的心性學問,思想情緒太難,太微妙,看不見摸不著的,可是你要找出心性中道德方面的功能。
「惟精惟一」,這是修養功夫了,你的心念不要亂,萬事要很精細精到,心性要專一,有一點不小心,就容易向惡的方向走。後來佛學傳過來,佛經上有兩句話「染緣易就,道業難成」,我們習慣被社會環境、被外在的物質誘惑,或者被情緒、思想迷惑,容易把清靜自在的心性擋住了,一個人學壞非常容易,要回過來恢復「惟精惟一」的境界、修養,很難。
「允執厥中」,慢慢修養到中道境界。「中」不是中間,是恰當。譬如善與惡,是與非,好與壞,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對的。把握中道,不是說偏向善就完全對,要治天下,有時候也只好用「不善」的方法達到「至善」的目的,這就靠智慧了。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天下亂了,那個時候不但中國亂,印度也在亂,歐洲也在亂。這時候中國出來孔子,孔子整理六經,但最重要的是傳心法,孔子怎麼講?「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死後,他的心法弟子是曾參,曾子著《大學》,我前幾年出了《原本大學微言》就是講這個。「大學」就是大人之學,是講身心修養的。所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綱要,是身心修養的「三綱」。下面接著講修養階段程度,「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就是為什麼要靜坐。我叫它七個階段:知、止、定、靜、安、慮、得。這個修行不一定要靜坐,不一定要盤腿,隨時都可以修養,站在那里也好,走路也好,都可以修養心性的寧靜。
《大學》接下來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身心修養是做一個人的根本。
《南懷瑾:身心修養是做人的根本(了望東方周刊)》
天道,地道,人道,商道,業道
2016/11/29 來源:吉林市傳統文化研究會
1、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取典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尚書》「天道酬勤」,昭示勤奮逆轉人生的真諦。
曾國藩是清朝中興名臣,其思想、修為也砥礪後世,可他天賦並不高。年少時在家讀書,有位梁上君子潛伏他家中,希望等曾國藩睡覺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曾還是翻來覆去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立即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曾國藩並沒有玻璃心,仍然勤奮好學,終成一時之聖。而那位聰明的梁上君子,卻湮沒在歷史長河中。
2、地道酬善
「地道酬善」出自《周易》卦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寓意助人行善,逢凶化吉。
春秋時,趙盾在翳桑看見一人將要餓死,趕緊給他食物。那餓漢卻只吃一半,趙盾問他原由,餓漢說想把食物留給母親。趙盾憐其孝心,讓他盡情吃,另外又為他準備了一籃飯和肉。後來晉靈公襲殺趙盾,搏鬥中有一名晉靈公的武士突然倒戈一擊,救出趙盾。趙盾納悶問他為何這樣做,他回答道「我就是當年翳桑的那個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姓名時,武士不告而退。原來那名餓漢武士名叫靈輒,是春秋時代著名的俠士之一。
3、人道酬誠
佛學中有「六道輪迴」的說法,人道是六道輪迴中其中一道。經過儒家的不斷發揮,人道一詞被賦予了更高的人文含義。人要真誠,做事如做人,先學做人、後學做事。
晏殊少年時,張知白以「神童」名義把他推薦給朝廷,召至殿下,正趕上皇帝親自考試進士,就命晏殊做試卷。晏殊見到試題,就說「臣十天前已做過這樣的題目,有草稿在,請另選試題。」宋真宗非常讚賞他的誠實,便賜他「同進士出身」。
入朝辦事後,當時天下無事,容許百官擇勝景之處宴飲,當時的朝臣士大夫們各自飲宴歡會。而晏殊卻在家與兄弟們講習詩書。一天皇宮中給太子選講官,忽然皇帝御點晏殊上任。原來,皇上認為:「最近聽說館閣大臣們都嬉遊宴飲,只有晏殊與兄弟閉門讀書,這麼謹慎忠厚的人,正可教習太子讀書。」
晏殊上任後,有了面聖的機會,皇帝當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語言質樸不拘,說:「為臣我並非不喜歡宴遊玩樂,只是家裡貧窮沒有錢出去玩。臣如果有錢,也會去宴飲,只是因為沒錢出不了門。」皇上因此更欣賞他,眷寵日深。仁宗登位後,得以大用(官至宰相)。
4、商道酬信
「商道酬信」出自《論語》「民無信不立」,反映誠信經商,無往不利。
紅頂商人胡雪岩因官而商,因官而盛,也因官而敗。即使他的商業帝國遭到毀滅性打擊後,他的藥鋪卻屹立不倒直至今日。究其原因,歸功於他在創店之初,就立下「誠信」之本,賣藥貨真價實。比如有一種藥叫「金鹿丸」,製造這味藥需取鹿的30多種東西。為了保證原料質量,胡不惜血本開闢了一個養鹿場,以保證原料品質。
5、業道酬精
「業道酬精」典出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揭示勤學苦練、術業精進。
王獻之七八歲的時候,就跟著父親王羲之學習書法。有一次向父親討教書法的竅門,王羲之指著院子裡的18口大水缸,鄭重地說:「寫字的秘訣,就在這些水缸裡面,你把這18缸水寫完就知道了。」王獻之就這樣堅持不懈地勤學苦練,終於寫幹了18缸水,書法造詣不僅繼承其父的修為,也開創了一代新氣象。
綜上所述,「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就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最經典表達。得其神髓者,不僅可獨善其身,也能兼濟天下!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就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最經典表達。得其神髓者,不僅可獨善其身,也能兼濟天下。
1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取典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尚書》“天道酬勤”,昭示勤奮逆轉人生的真谛。
曾國藩是清朝中興名臣,其思想、修為也砥砺後世,可他天賦並不高。年少時在家讀書,有位梁上君子潛伏他家中,希望等曾國藩睡覺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曾還是翻來覆去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立即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曾國藩並沒有玻璃心,仍然勤奮好學,終成一時之聖。而那位聰明的梁上君子,卻湮沒在歷史長河中。
2地道酬善
“地道酬善”出自《周易》卦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寓意助人行善,逢凶化吉。
春秋時,趙盾在翳桑看見一人將要餓死,趕緊給他食物。那餓漢卻只吃一半,趙盾問他原由,餓漢說想把食物留給母親。趙盾憐其孝心,讓他盡情吃,另外又為他准備了一籃飯和肉。後來晉靈公襲殺趙盾,搏斗中有一名晉靈公的武士突然倒戈一擊,救出趙盾。趙盾納悶問他為何這樣做,他回答道“我就是當年翳桑的那個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姓名時,武士不告而退。原來那名餓漢武士名叫靈辄,是春秋時代著名的俠士之一。
3人道酬誠
佛學中有“六道輪回”的說法,人道是六道輪回中其中一道。經過儒家的不斷發揮,人道一詞被賦予了更高的人文含義。人要真誠,做事如做人,先學做人、後學做事。
晏殊少年時,張知白以“神童”名義把他推薦給朝廷,召至殿下,正趕上皇帝親自考試進士,就命晏殊做試卷。晏殊見到試題,就說“臣十天前已做過這樣的題目,有草稿在,請另選試題。”宋真宗非常贊賞他的誠實,便賜他“同進士出身”。
入朝辦事後,當時天下無事,容許百官擇勝景之處宴飲,當時的朝臣士大夫們各自飲宴歡會。而晏殊卻在家與兄弟們講習詩書。一天皇宮中給太子選講官,忽然皇帝御點晏殊上任。原來,皇上認為:“最近聽說館閣大臣們都嬉游宴飲,只有晏殊與兄弟閉門讀書,這麼謹慎忠厚的人,正可教習太子讀書。”
晏殊上任後,有了面聖的機會,皇帝當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語言質樸不拘,說:“為臣我並非不喜歡宴游玩樂,只是家裡貧窮沒有錢出去玩。臣如果有錢,也會去宴飲,只是因為沒錢出不了門。”皇上因此更欣賞他,眷寵日深。仁宗登位後,得以大用(官至宰相)。
4商道酬信
“商道酬信”出自《論語》“民無信不立”,反映誠信經商,無往不利。
紅頂商人胡雪巖因官而商,因官而盛,也因官而敗。即使他的商業帝國遭到毀滅性打擊後,他的藥鋪卻屹立不倒直至今日。究其原因,歸功於他在創店之初,就立下“誠信”之本,賣藥貨真價實。比如有一種藥叫“金鹿丸”,制造這味藥需取鹿的30多種東西。為了保證原料質量,胡不惜血本開辟了一個養鹿場,以保證原料品質。
5業道酬精
“業道酬精”典出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揭示勤學苦練、術業精進。
王獻之七八歲的時候,就跟著父親王羲之學習書法。有一次向父親討教書法的竅門,王羲之指著院子裡的18口大水缸,鄭重地說:“寫字的秘訣,就在這些水缸裡面,你把這18缸水寫完就知道了。”王獻之就這樣堅持不懈地勤學苦練,終於寫干了18缸水,書法造詣不僅繼承其父的修為,也開創了一代新氣象。
綜上所述,“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就是中華傳統哲學的最經典表達。得其神髓者,不僅 可獨善其身,也能兼濟天下。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天道酬勤-上天厚愛勤奮的人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典故:
易經裡講到“ 勞謙 君子,有終吉。”至尚書就有“天道酬勤”的說法。
韓愈曾題詞“天道酬勤”勉勵後來者。
最早出現天道這個詞是在《尚書》中,很多的先秦書籍中出現天道這個詞。
主要指“自然的規律“辭海”也是這麼解釋。
“天道酬勤”沒找見最初的出處。
可能《尚書.大禹謨》中的“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是最為接近的,原文如下:
三旬,苗民逆命。益贊於禹曰:“惟德動天,無遠弗屆。
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帝初於歷山,往於田,日號泣於旻天,於父母,負罪引慝。
祗載見瞽叟,夔夔齋栗,瞽亦允若。至誠感神,矧茲有苗。”
“天道酬勤”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上天偏愛於勤奮的人們,付出的努力一定會有所回報,
也說明了機遇和靈感往往只光顧有准備的頭腦,只垂青於孜孜以求的勤勉者。
指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指古今中外所稱道的多勞多得。
出處:
出自於《論語》,“天”指“上天”,“天道”即“天意,“道”指“主張”,
“酬”可解釋為“實現志願”,即酬謝、厚報的意思,“勤”為“勤勞”、敬業的意思。
就是說“天意厚報那些勤勞、勤奮的人 ”。
所以總的意思是說:上天會實現勤勞的人的志願。
有耕耘就會有收獲,我們只要努力不懈,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實自己,
千方百計的提高自己的競爭實力,就會有一個美好光明的明天。
地道酬善-心存善念,行事必獲保佑,凡事順利成功。
善待周圍一切,一定會獲得厚待。
人道酬誠-做人處事,以誠待人,天助人助,必獲友誼肯定。
與人交往,要以誠相待,一定會得到人心。
商道酬信-商場上要講信用,一定會得到商業回報。
業道酬精-要精通自己的專業,才能獲得事業上的回報。
《周易》謙卦中說:
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
天道、地道、鬼神之道,人之道,可以說都在一個「謙字」里了。謙卦是《易經》之中唯一一個六爻全吉的卦象。卦體中山本高大,但處於地下,高大顯示不出來,此在人則象德行很高,但能自覺地不顯揚。
由於天地人神的本性都是虧盈而益謙的,所以「謙」者有福了。其所作所為天地人神共佑助之,故能「亨通」,這就是中國人為何將謙虛視為美德的原因所在。
一、謙卑,守住低處
《周易》上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牧就是守,卑以自牧謂以謙卑自守。一個君子應該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
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總是往低處流。「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在道家學說里,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試想一下,一個人頤指氣使甚至飛揚跋扈地與你交談舒服些,還是戰戰兢兢、低眉順眼與你交談舒服些?顯然是後者,同時謙卑並不是卑微。
二、謙虛,自強不息
謙虛的本意是不自滿,而絕非是一種處世的客套話。「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謙的反義詞就是盈,就是滿。而謙則是要我們永遠都不能夠自滿,正因為永遠不自滿,所以還有能進取的空間。
「盈」為滿而將外溢;「謙」為不滿而能接受。天道是要使盈者虧損而補償不滿者;地道也是要使盈者溢出而流向不盈的一方;鬼神的本性也是損害盈滿者而福蔭那些空虛者;而人的本性也是討厭滿盈者而喜好不滿者。
「謙」的本質含義是一種永不自滿,永遠進取的精神,與退讓消極以及形式上的謙遜骨子裡卻狂妄自大的偽君子作風是不相干的。謙有如大海,已然寬廣博大矣,卻位於百川之下而容納百川。
三、謙和,謙以容物
謙和,就是以謙的姿態去待人接物。一個人如果能做到謙和的境界,則必然心胸寬廣,有容人容物之雅量,正所謂「道生於靜逸,德生於謙和」。處在這一境界中的人總是友善的,他們會真誠地對待別人、幫助別人,甚至甘願為了成全別人而犧牲自我利益。
保持謙和的心態,對我們在為人處世中大有裨益,退能明哲保身,進能感化他人。修得謙和在,則能不煩不躁,一生都是幸福自在的。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reknzbo.html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z8OoAm.html
司命真命灶神播愛助學 造福16校國中小弱勢學子
2017年10月11日 18:49 中國時報記者/楊樹煌
司命真命灶神播愛助學,造福16校國中小弱勢學子
▲南投縣長林明溱頒贈感謝狀,表彰司命真君文化協會理事長李明智和文仁銀樓董事長詹文仁捐助義行。(楊樹煌攝)
106年南投縣司命真君文化協會暨文仁銀樓第1學期補助金捐贈儀式,今〈11〉日在埔里鎮育英國小舉行,會中司命真君文化協會理事長李明智和文仁銀樓董事長詹文仁特將第1學期補助弱勢學子向學基金60萬元交付給埔里16所國中小的校長,南投縣長林明溱特別到場頒贈感謝狀,表彰捐助義行。
司命真君文化協會常務監事白青標表示,這項捐贈活動是由詹董事長發起,因他出身清寒家庭,早年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因此對弱勢學子境遇感同身受,捐贈60萬元希望作為弱勢學子助學金、急難救助、服裝費、課後照顧的補助經費,未來還會依學生需要持續辦理,讓更多需要幫助的弱勢學子能安心向學。
林縣長表示,南投縣司命真君文化協會暨文仁銀樓詹文仁先生熱心捐贈幫助埔里16校弱勢學子向學,義行令人感動,堪為社會各界表率,希望藉此拋磚引玉。
教育處長李孟珍指出,此次捐贈對埔里鎮國中小弱勢學子向學有很大幫助,由學校依據學生需要提出申請,規模較大學校可獲5萬員額度,小校則有2.5萬額度。該協會也考量弱勢學子立場,很貼心的指定特約服裝店,經學校申請後,可直接前往特約商店領取制服,再由該協會於額度內支應。
【廟宇】新竹北埔-五指山/玉皇宮&灶君堂 @ 高雄之子- 痴傻男孩Johnson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kguWbu
【徵文】王友群: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正平和 | 弘揚傳統文化徵文 | 中庸之道 | 大紀元 http://bit.ly/30SMDW3
仁民愛物 止於至善
——談傳統文化中的仁愛精神
仁民愛物 止於至善 | 中國傳統文化 | 仁愛 | 天人合一 | 大紀元 https://bit.ly/3gqimGe
無論文學藝術或其它藝術,都強調表現天地萬物的「生機」和「生意」, 歌頌天地一體和諧之美和上天好生之德。(fotolia)
仁民愛物 止於至善 | 中國傳統文化 | 仁愛 | 天人合一 | 大紀元 https://bit.ly/3gqimGe 標籤: 中國傳統文化, 仁愛, 天人合一
古語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古人認為上天造就萬物並賦予其美好的德性,為其制定了法則,生成萬物一片仁慈之心。
從「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出發,中國傳統文化講究仁愛精神,要求人們替他人著想,幫助他人,珍愛生命,與天地萬物諧和共處。以下為傳統文化中表現仁的一些具體說法和例子:
仁愛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觀念,提出仁者能渾然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成就君子人格。《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行健」與「地勢坤」均為天地之道,天地之道的根本精神在於「無私」。
君子為人之典範,應效法、順應天地之道。其大意是天體運行體現剛健精神,君子應自強不息地盡自己的責任;君子的胸懷像大地一樣寬廣,德行像大地一樣深厚,所以能滋長萬物,承載萬物,包容萬物,使萬物都能夠欣欣向榮。
孔子將「仁」與「命」相提並論,即提升到天命、天道的高度。孔子說:「天生德於予」(《論語‧述而》)、「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認為人處世立身,做任何事情當以仁為依據和前提。
樊遲問仁,孔子說「愛人」;顏淵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孔子還講「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即自己想要的,也要幫助別人實現,出門見到誰都很恭敬,好像迎接貴賓那樣,就是說對於社會上所有人都很尊重。孔子這裡講到做事要嚴肅認真,寬以待人,講誠信,善待而不傷害他人。
孟子提出德性、良知屬於人之天性,做人要保持善性並不斷昇華道德境界,每個人都有憐憫別人的同情心,「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孟子把道德責任與安身立命連在一起,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認為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偕同別人一道行善,主張推行仁政和德化,啟迪人善心和責任感,使社會形成「仁民而愛物」的風尚。
《禮記‧中庸》中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重視人與天地自然的諧和;《詩經‧旱麓》中描寫萬物生機勃勃的樣子說:「鳶飛戾天,魚躍於淵」,使人感到萬象更新、生生不息的力量;北宋的張載說:「乾稱父,坤稱母」、「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西銘》),王夫之在《張子正蒙注》中提出,以天地為父母,要「體天地而仁民愛物」;北宋的周敦頤說到內聖外王之道:「古者聖王制禮法,修教化,三綱正,九疇敘,百姓大和,萬物咸若」。
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生」(創造生命)就是「仁」,是善,因此無論文學藝術或其它藝術,都強調表現天地萬物的「生機」和「生意」,歌頌天地一體和諧之美和上天好生之德。
《禮記‧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即彰明自己天賦的德性,親近、愛恤人民,以達到至善的境界。傳統文化非常強調人的「擔當」精神,「以天下為己任」成為中國人發自內心的責任和憂國憂民的心懷,曾子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提出以實現仁德為自己的責任,這樣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因此君子要有堅強的意志。
古之聖賢為後人做出了楷模,如上古「五帝」順天而治,澤被宇內,使當時的人們都自覺信仰尊奉大道,天下清平而祥和;孔子注重修德,一生矢志不渝地弘揚道義;唐太宗嚴於律己,善政愛民,開創了「貞觀之治」的一代天朝盛世,「柔懷萬國」的政策使萬民歸附和敬仰;北宋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歷代仁人志士所推崇。
幾千年來,以注重心性、仁愛及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為基礎特徵的傳統文化規範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儒家講「仁者愛人」的博愛意識;道家講「無為而為」,懲惡揚善;佛家講佛法無邊,慈悲普度眾生,教人向善。歷史上的一切正教無一不是通過喚醒人們的良知本性,鼓勵人追求真理,使真正的自我生命有美好的未來
仁民愛物 止於至善 | 中國傳統文化 | 仁愛 | 天人合一 | 大紀元 https://bit.ly/3gqimG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