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論
古時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清末科舉廢八股文,用策論代替
詳細釋義:
就當時政治問題加以論說,提出對策的文章。
宋 代以來各朝常用作科舉試士的項目之一。 宋 蘇軾 《擬進士對御試策引狀》:“昔祖宗之朝,崇尚辭律,則詩賦之工,曲盡其巧,自 嘉祐 以來,以古文為貴,則策論盛行於世,而詩賦幾至於熄。何者,利之所在,人無不化。”《金史·選舉志一》:“初但試策,后增試論,所謂策論進士也。” 明 張寧 《方洲雜言》:“公以予策論頗優,而經書義不及彼卷,遂以 彭華 為首。”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八股文舊事》:“ 康熙 二年癸卯八月,定試士不用八股時文,用策論制,分二場。”
百科解釋:
策論在古時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清末科舉廢八股文,用策論代替。特點是以論點作為寫作的中心。
------------------------------------
對策與議論文,為科舉時代試士科目之一。
《宋史·卷二八五·馮拯傳》:「拯請兼攻策問,不專以詩賦為進退。」
《福惠全書·卷二四·典禮部·賓興考試》:「雖三場試之策論,多由記問剽竊。」
---------------------
策論在古時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清末科舉廢八股文,用策論代替。特點是以論點作為寫作的中心。
就當時政治問題加以論說,提出對策的文章。
宋代以來各朝常用作科舉試士的項目之一。宋蘇軾《擬進士對禦試策引狀》:「昔祖宗之朝,崇尚辭律,則詩賦之工,曲盡其巧,自嘉祐以來,以古文為貴,則策論盛行於世,而詩賦幾至於熄。何者,利之所在,人無不化。」《金史·選舉志一》:「初但試策,後增試論,所謂策論進士也。」 明張寧《方洲雜言》:「公以予策論頗優,而經書義不及彼卷,遂以彭華為首。」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八股文舊事》:「 康熙二年癸卯八月,定試士不用八股時文,用策論制,分二場。」
策是策問,論是議論文。宋金科舉制度。曾用以取士。《宋史·馮拯傳》:「拯與王旦論選舉帝前。拯請兼考策論,不專以詩賦為進退。」《金史·章宗紀三》:「會試,取策論、詞賦、經義,不得過六百人。」清康熙年間取士,曾改試策論,不久廢;到光緒季年,凡鄉試、會試及生童歲科各試,廢八股文,改試策論,不久亦廢
策,古代考試以問題書之於策,令應試者作答,成為「策問」,也簡稱為「策」,後來就成為一種文體,《後漢書·邊韶傳》:「著詩、頌、碑、銘、書、策凡十五篇。」
古時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清末科舉廢八股文,用策論代替。
就當時政治問題加以論說,提出對策的文章。宋代以來各朝常用作科舉試士的項目之一。
策論的特點:以論點作為寫作的中心
分條析理,解紛排難,於立談之間樹聲望。要贏得更多的人對你注意,對你賞識,對你讚許,想與你交往,那就多寫自己的觀點,一事一議,一篇文章只表達一個觀點,簡潔而有力,犀利而練達。
當然,不要擔心觀點會引起爭議,不要擔心有人跟貼亂罵,越能夠引起爭議、引發討論的文章,越能夠加速你的成名。
策論在古代科舉考試中的作用
人們總是把古代的科舉視作八股文的考場,以偏帶全,認為那就是不可取的老傳統。
其實不然,在古代,朝廷開科選士,向來以「策論」作為主攻,文采飛逸者更好,但你的見解獨到,才是上上之選,皇帝就當時的時政、農事、民風等問題出題,由考生對答,這就是對策。譬如:皇帝問你,如何征服西夏,你來提出自己的想法、見解和觀點,策論做得好,馬上就可以外放做官,或者進入翰林培養。
反觀我們的高考制度,一直是以「掉書袋」為中心,考試的內容,無不是以你記住了書裡的多少內容作為考試的依據,「論」一直以來,都沒有被重視。反觀古代,士子聚會、將官言事、百官奏摺、朝廷議政,無不是言來論去,討論為綱,談天論地,以見解評高低。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也是建立在《貞觀政要》諸位官員的經邦論道、極而言之的基礎之上,古有「一言興邦」,正是此理。
只有小學文化的人,你也不能說他就沒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見解,自己的主張,自己的識解,他們往往也有其可取之處,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 。
------------------

2017-10-02_214636  

策論第三:管仲將死
古代名將
策論第三:管仲將死
熙熙攘攘,皆為利往。背人情而事人主者,其所圖者大!
管仲病,桓公往視之,問曰:“群臣誰可相者?” 管仲曰:“知臣莫如君。願君遠易牙、開方、豎刀。”公曰:“易牙烹其子以快寡人,尚可疑邪?”對曰:“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將何愛於君!”公曰:“衛公子開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事寡人,尚疑邪?”對曰:“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公曰:“豎刀自宮以近寡人,猶尚疑邪?”對曰:“人之情非不愛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將何有於君!”公曰:“諾。” 管仲遂盡逐之,而公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公曰:“仲父不已過乎?”於是皆即召反。明年,公有病,易牙、開方、豎刀相與作亂,塞宮門,築高牆,不通人。有一婦人踰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婦人曰:“吾無所得。”公曰:“我欲飲。”婦人曰:“吾無所得。”公曰:“何故?”曰:“易牙、豎刀相與作亂;塞宮門,築高牆,不通人,故無所得。”公慨然嘆,涕出,曰:“嗟乎,聖人所見豈不遠哉!若死者有知,我將何面目見仲父乎?”蒙衣袂而死乎壽宮。蟲流於戶,蓋以楊門之扇,二月不葬也。
翟璜薦樂羊子以滅中山,當是時也,其長子舒,見仕中山;羊圍中山數月,中山君以其子為質,迫其退兵,羊反急攻中山。中山君另將樂舒烹羹以遺樂羊,羊即取羹對使者食之,盡一器。及中山滅,文侯論功行賞,以靈壽封羊,稱為靈壽君,罷其兵權。翟璜進見文侯曰:“君既知樂羊之能,奈何不使將兵備邊,而縱其安閒乎?"文侯笑而不答。璜出朝以問李克,克曰:“樂羊不愛其子,況他人哉,此管仲所以疑易牙也。"翟璜乃悟。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管仲臨死之時的話可見其對人性的深刻洞徹。一個人違背人之天性而去做出來的事情,往往都有所圖,沒有無條件的付出,有的只是不能與人言說的利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必先愛自己,然後才能推及親朋,乃至於天下。齊桓公乃五霸之首,卻因為沒有聽管仲的忠告,落得個餓死了沒人收屍的下場。而文侯乃戰國首霸,開啟了魏國百年輝煌,他明知樂羊子有大才,卻因為其違背人情而不用,這種領導藝術,值得後人學習。同樣的例子,吳起殺妻求將,事成之後被魯國廢棄不用。武則天一代雄主,為了皇后的位置可以掐死自己的女兒,為了帝位可以謀殺自己的兒子,由此可見,人情之親者莫重於權,而謀權之重者,必圖於利!
在企業管理中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所好,而輕易地讓別人去捨棄一些自己珍重的東西,今天其所捨棄的,必然是他未來想要圖謀的,終有一天失去的痛苦會化作恨,而導致悲劇的發生。企業管理也好,為人處世也罷,同樣應該順應人情,以人的天性出發,這樣就不會犯下不該犯下的錯誤,也不會因為別人的一些行為而產生不滿。最後想說的是,以利相交者,利盡而交疏;以勢相交者,勢傾而交絕,以色相交者,色衰而愛弛;以道相交者,道久而情長。君子之交淡如水

------------------------------
策論在古時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清末科舉廢八股文,用策論代替。特點是以論點作為寫作的中
策論 [discourse on polities;a type of essay in feudal China] ,古時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清末科舉廢八股文 ,用策論代替。[1]
策是策問,論是議論文。宋金科舉制度。曾用以取士。《宋史 ·馮拯傳》:“拯與王旦論選舉帝前。拯請兼考策論,不專以詩賦為進退。”《金史 ·章宗紀三》:“ 會試,取策論、詞賦、經義,不得過六百人。”清康熙年間取士,曾改試策論,不久廢;到光緒季年,凡鄉試、會試及生童歲科各試,廢八股文,改試策論,不久亦廢。
策,古代考試以問題書之於策,令應試者作答,成為“策問”,也簡稱為“策”,後來就成為一種文體,《後漢書·邊韶傳》:“著詩、頌、碑、銘、書、策凡十五篇。”
策論的特點
策論的特點:以論點作為寫作的中心
分條析理,解紛排難,於立談之間樹聲望。要贏得更多的人對你注意,對你賞識,對你讚許,想與你交往,那就多寫自己的觀點,一事一議,一篇文章只表達一個觀點,簡潔而有力,犀利而練達。
當然,不要擔心觀點會引起爭議,不要擔心有人跟貼亂罵,越能夠引起爭議、引發討論的文章,越能夠加速你的成名。
策論的作用
人們總是把古代的科舉視作八股文的考場,以偏帶全,認為那就是不可取的老傳統。
其實不然,在古代,朝廷開科選士,向來以“策論”作為主攻,文采飛逸者更好,但你的見解獨到,才是上上之選,皇帝就當時的時政、農事、民風等問題出題,由考生對答,這就是對策。譬如:皇帝問你,如何征服西夏,你來提出自己的想法、見解和觀點,策論做得好,馬上就可以外放做官,或者進入翰林培養。
反觀我們的高考制度,一直是以“掉書袋”為中心,考試的內容,無不是以你記住了書裡的多少內容作為考試的依據,“論”一直以來,都沒有被重視。反觀古代,士子聚會、將官言事、百官奏摺、朝廷議政,無不是言來論去,討論為綱,談天論地,以見解評高低。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也是建立在《貞觀政要》諸位官員的經邦論道、極而言之的基礎之上,古有“一言興邦”,正是此理。
只有小學文化的人,你也不能說他就沒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見解,自己的主張,自己的識解,他們往往也有其可取之處,孔子云:“ 三人行,必有我師 ” 。
出處與詳解編輯
策論指就當時政治問題加以論說,提出對策的文章。宋代以來各朝常用作科舉試士的項目之一。
宋· 蘇軾《擬進士對禦試策引狀》:“昔祖宗之朝,崇尚辭律,則詩賦之工,曲盡其巧,自嘉祐以來,以古文為貴,則策論盛行於世,而詩賦幾至於熄。何者,利之所在,人無不化。”
《金史·選舉志一》:“初但試策,後增試論,所謂策論進士也。”
《金史·選舉志》:“凡學生會課,三日作策論一道,又三日作賦及詩各一篇。”
明· 張寧《方洲雜言》:“公以予策論頗優,而經書義不及彼卷,遂以彭華為首。” [2]
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八股文舊事》:“康熙二年癸卯八月,定試士不用八股時文,用策論制,分二場。” [1]
-----------------
張說,策論天下第一的唐朝宰相
2016-09-28 由 中國歷史名人 發表于歷史
文/歷史崔
上一集歷史崔講了,中國歷史上有記載以來的第一個科舉狀元,他的名字叫孫伏伽,來自山東德州,正式進入仕途,其實是在隋朝末期,楊廣做皇帝的年代,隨著李淵定都長安,在武德初年,參加了第一屆唐朝的科舉考試,一舉奪魁。
得到狀元稱號的孫伏伽,隨後進入李世民的文學館,成了秦王的人,在玄武門政變後,擔任人民法院的副院長,因為敢想敢說,得到皇帝的重用。
最有名的一次,就是李世民在建國初期,要出門打獵,而孫伏伽據理力爭,打消了皇帝出去玩的念頭,同時自己也是加官進爵。
敢讓皇帝加班,也算是古今第一人。
孫伏伽選擇的是進士科的考試,在三十名考生中,得到狀頭的名次,不過能名留千史,是時代給的機會,因為在他之前的狀元,來自隋朝,而當時的書本典籍,都已經丟失,前面有人但不知道名字,孫伏伽當仁不讓,成了第一。

今天歷史崔要介紹的人物,來自武則天時期,他的考試成績也特別好,學霸,在面對皇帝的殿試中,用一篇包含治國策略的文章,征服了所有評委,被譽為策論天下第一,他就是張說。
聊下面的話題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節:
1、科舉考試以來狀元中的第一人,孫伏伽
2、李隆基時代的總設計師姚崇
張說(讀 yue)的祖籍在河北涿州,原先也是大家族,但是因為戰亂,從河北搬到山西的永濟,最後在河南的洛陽落腳,連年的搬遷,使家族勢力,迅速衰敗,就像一個破落的貴族,最後的尊嚴,只留在了心裡。
瘦死的駱駝,畢竟底蘊還在,這樣的環境,張說在族人的期盼中,逐漸成長,甚至還流傳著,一個關於張說出生的故事。
對於不平凡的人物,古人喜歡用不平凡的出生來襯托,比如開國皇帝的出生,那是方圓十里,火光沖天,張說只是個宰相,不能和皇帝比,但是他的出生,依然不凡,因為他的母親在懷孕之前,夢到了一隻玉燕。

玉燕,就是白燕,用現在的話來理解,其實就是金絲雀。
張說出生的故事,在後來就有了一個成語,叫玉燕投懷,意思是祝賀新人,早生貴子,而且還是個才子。
公元689年,22歲的張說,通過科舉考試後,進入殿試環節,在吏部尚書李景諶的策論題目中,當之無愧的得到第一。
策論,就是寫議論文,不過他的時效性很強,基本就是當下的熱門話題,皇帝和大臣們,都希望得到新穎的答案,在原來的解決方式之外,重新開闢一條道路。
拿到了第一,不等於立馬當大官,飯還是要一口一口的吃,孫伏伽考中狀元,直到玄武門事變後,才升任中央幹部,當的是最高法院的副院長,而張說呢,十年後才等來出頭的機會。
工作內容,算是老本行,整理文集,就是別人寫的作文,集中起來,編輯成冊,作為優秀作文選,流傳後世。
事,是由武則天牽頭,張昌宗為組長,張說和一個浙江人徐堅,是裡面幹活的工兵角色。
武則天要求編輯的這本書,名字叫《三教珠英》,整個小組有47人,張說出力最多,但是這,不是他被歷史,甚至被百官們記住的理由,策論答的好,也不是被記住的理由。

這就好像,你永遠只記得,今年的高考狀元是誰,但是去年的,前年的,印象就淡了。
張說能作為歷史名人,開始於一次意外,一場酒局。
公元703年,在京城,有一場小型的聚會,參加的,都是文化圈的名人,詩詞歌賦都拿出來,點評一翻,張說的官,雖然不高,但是文化水平,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作為嘉賓,他也參加這場聚會。
男人聚會,少不了的,就是喝酒和吹牛,這一喝,出事了。
當時的宰相魏元忠,位高權重,又是太子李顯的左庶子,自然是所有人的焦點,拍馬屁的、奉承的,一圈酒喝下來,魏元忠自己也有點飄飄然了,說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成為,伊尹、周公這樣的人物。
伊尹和周公,都是遠古時期,有名的宰相,有能力、忠心,是古代所有公務員的偶像。

這本來也沒什麼,但是張說顯然知道的更多,回自己辦公室,和同事們閒聊的時候,被領導張昌宗,聽到了。
前面講過,張昌宗和張說,在編輯《三教珠英》,張昌宗是組長,作為武則天的人,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了皇帝,第二天,魏元忠的麻煩,來了。
伊尹是個好宰相沒錯,但是他在任期內,做過一件很出格的事,因為當時的皇帝不務正業,伊尹直接用權力,把老闆放逐外地,在自己爺爺的墓前懺悔,三年後,才重新回到辦公室。
以古喻今,是文化人常用的手段,魏元忠的話,還有另一層意思:諷刺當今皇帝,是個沒用的昏君,魏丞相要還政於太子。
張說知道的,就是這個故事,在閒聊時,將古喻今,影射到了皇帝武則天身上,這是誅九族的大罪啊。
武則天當然很生氣,隔天早朝,就當面質問魏元忠,還把張說,帶進宮殿,打算對質。
張說的級別不夠,是沒資格早朝的,聽到皇帝召喚,自己也慌了。
本來是和同事的閒聊,現在要出人命了,而且在大廳門口,宰相宋璟也警告他,別亂說話。
「吾皇,萬歲,萬萬歲。」
跪在地上的張說,腦子出現了短暫的空白,他記起了小時候,父母給自己的教導,回憶了這麼多年來的用心苦讀。
等到武則天再次問話,張說的心裡,已經做出了選擇。
他否認了自己曾經說過的話,承認是張昌宗逼迫的自己。
結果,魏元忠命保住了,但是宰相沒了,被擠出了中央,張說就慘了,被流放到了嶺南。
在嶺南,張說知道了什麼叫孤單,什麼叫飢餓,在那個只有老鼠才是朋友的地方,張說待了整整兩年,直到公元705年,神龍革命。
回京了,當上了工部侍郎,那個含辛茹苦,把自己養育大的母親,去世了,張說在家丁憂了三年。
張說是有才華的,在京城,他三次當選宰相,每一次都因為站錯隊,被刷了下來:
第一次是公元711年,唐睿宗李旦時期,被封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因為和太平公主關係不好,被貶到了洛陽,做留守;
第二次是公元713年,李隆基打敗太平公主,掌握全國政權後,邀請張說擔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因為看不慣姚崇,被人設計,宰相又丟了,成了湖南的一個刺史;
第三次,比較曲折了。
713年以後,朝廷是姚崇的天下,作為開元盛世前期的總設計師,得罪了他,張說的政治前途,可能就走到盡頭了,最後是怎麼翻身的呢。
張說找到了,老朋友的兒子蘇頲。
蘇頲的父親,叫蘇瑰,曾經是朝廷的尚書左僕射,做官的時候,和張說是同事,兩人關係不錯。
張說的朋友不多,或許是孤高自傲,或許就是能力值太高,一般的官員,張說都不屑和他們結交,但是蘇瑰絕對算是一個老朋友,兩家人也經常走動,一起郊遊,一起吃個飯,點評下文章什麼的。
蘇瑰死後,蘇頲進入朝廷高層,做了宰相,張說就想,走走這條路。
那天,是蘇瑰的忌日,他寄給蘇頲了一封信,信里是一篇文章,名字叫《五君詠》,寫的很長,主要內容就是,悼念蘇瑰,回憶了很多蘇瑰做官時,不為人知的一面,甚至連兒子蘇頲都不知道。
蘇頲看後很感動,沒多久,在一次和皇帝的閒聊中,蘇頲向李隆基講訴了張說,並且當面求了情。
李隆基賣了宰相一個面子,把張說從湖南,調到了幽州。
幽州在河北的北部,燕山一帶,是大唐北方的軍事重鎮,張說在這裡的職位,是軍區司令,幽州大都督。
機會,已經給了,張說把握了嗎?
公元720年,張說平定突厥騷亂,當時大唐境內的突厥人,發生暴亂,被行軍總管王晙鎮壓後,殺了幾千降戶,引起部落恐慌,張說只帶了十幾個工作人員,進入部落,找到酋長,安撫情緒。
幾天後,中央下達文件,酋長們才安下心來,不慌了,拔出去的刀,也收回去了,一場動亂,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公元721年,突厥人再次叛亂,張說率領一萬人,在山西興縣,突襲準備遠走大漠的突厥人。
兩事並賞,張說回到了久違的中央,擔任兵部尚書,兼任宰相。
回來後,就提出對軍隊進行改革。
在邊境,大唐的常年駐軍有六十萬,往年中央有專項撥款,打仗時,可以從突厥人那裡,拿點牛羊馬匹,生活過得也算滋潤。
現在後突厥自默啜死後,實力下降了,和大唐的戰爭也少了,士兵們吃不飽飯,只能偷偷的解甲歸田,回去種糧食了。
張說的建議是,裁軍,每年招募士兵,為期兩個月,當然這是發工錢的。
募兵一般只出現在大型戰役中,比如李世民遠征高句麗,就進行過全國募兵,張說將它常規化、系統化了,算是對府兵制的一種補充和替代,叫長從宿衛,後來改名為彍(讀 guo)騎。
這算是一個時代的進步。
公元723年,第二次擔任中書令,成為中書省老大,張說56歲。
人老了,資歷也老了,又是中書令,官已經做到頭了,因為年紀的關係,工作熱情也沒有以前高了,這時的張說,開始享受以往沒有享受過的人生了。
或許很多天才,都有一個毛病,智商高的人,情商不一定高,張說就是吃了情商的虧。
前面和蘇頲寫信那會,張說就透露,自己沒什麼朋友,現在成了中書令,朋友依然不多,和同事的關係,處理不好,在官場上,混得比較艱難。
公元726年,御史崔隱甫、宇文融和李林甫,聯合彈劾張說。
公元727年,張說被迫退休,晚年只在文學論壇中出現,負責編譯過《謁陵儀注》。
公元730年,張說去世。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nyv5p5.html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