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糕栫」列文化資產 南市下週審議
拜完的米糕栫,則分切成小塊食用。(社大李青純提供)
老師傅們將拌好糖漿的米糕填入木柱內。(記者孟慶慈攝)
製成高聳的「米糕栫」。(社大李青純提供)
普度有不少必備的祭品,由糯米、糖漿攪拌填壓而成柱狀的「米糕栫」(栫,國語音「見」,台語音「嗆」)是府城獨有祭拜品,來源與佛教「布施」概念有關;文化局下週將召開文化資產價值定位審議會議,昨天先安排委員們訪視安南區、中西區兩處「米糕栫」製作現場。
已知台南市還有兩業者製作米糕栫,分別是安南區黃太郎、中西區黃銅山,雖都姓黃,但兩者並無關聯;中西區黃家已傳至第三代,第四代也有所接觸,安南區黃家的時間較短。
文化局以及曾為米糕栫拍紀錄影片的社大學員李青純表示,米糕栫多用於普度,建醮時的普度也會用到,原台南縣及外縣市都沒有普度拜米糕栫的資料。
黃銅山表示,早年較多人訂做一、二公尺高,重一、二百台斤的米糕栫,社會環境改變,訂做大型米糕栫的已少,今年訂大型柱較多的是東區南天府,訂了八柱,其他廟宇或個人訂的多是二十台斤的小型米糕栫,或分切後三、五斤重的米糕栫。
文化局人員指出,普度拜米糕栫應是受佛教影響,佛教布施的概念常以米食來表示,也有人說豎立高聳的米糕栫,象徵招呼好兄弟的意思,是否有此意思需進一步了解。
最近將召開的文化資產價值定位審議會議,將審議米糕栫、賽鴿笭、太陽公生九豬十六羊等三件。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孟慶慈
普度祭品米糕栫申列無形文化資產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昨天訪視府城傳統普度祭品「米糕栫」,十幾支約一人高的「米糕栫」,現炊、現做,讓人大開眼界。(記者黃微芬攝)
 府城中元普度不只有其特殊的「輪普習慣」,還有普度必備祭品之一「米糕栫」,目前全市僅存兩家,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十九日邀民俗及有關文物委員前往訪查,打算提送「民俗及有關文物審議委員會」審議,申列台南市無形文化資產。
 兩家業者目前都仍維持手工製作的傳統,分別是位在安南區本原街的黃太郎及普濟殿前的黃銅山。黃太郎是繼承父業,從小跟著父親黃馬做米糕栫,已有四、五十年功力,平時開店賣鞋,遇有廟宇建醮、農曆七月普度時才會開爐製作;至於已經六十歲的黃銅山是第三代傳人,從祖父黃塗時代便從事米糕栫的炊製,是府城最早的業者,吸引台南社大學員前來拍紀錄片,還邀黃銅山到社大開講,為學員上一堂百年老行業-做「米糕栫」的難得課程。
 黃銅山說,早期安平都是討海人,「米糕栫」在糯米中加糖,可保存較久,也容易飽足,可以直接食用,或拿來煎、或裹上餛飩皮、或沾麵粉加蛋汁去炸,或加上紅豆、龍眼干煮成糯米粥也可以,用途很多,所以以前安平人一訂都是上百斤,方便拿到船上食用。
 昨天黃銅山就在普濟澱廟埕現炊、現做,把蒸好的糯米在拌好煮沸的糖水後,再一瓢一瓢地往六個木片圍成的六角形塔柱狀容器放,紮實填充,最後在頂端抹上花生油,用蠟紙封存,須放上一夜才能打開木片,成為長條柱狀的「米糕塔」,每一支都約一個成人高,約一百五、六十斤重。
 昨天文資處共邀黃文博、丁煌、何培夫三位委員前往製作現場訪視,了解其製作過程,對府城這項特有的普度祭品感到相當有特色;何培夫表示,「米糕栫」正是糯米文化應用在宗教信仰或生命禮俗的具體展現之一,雖然由來已不可考,技術性也不高,卻具文化傳承的意義。
米糕栫天然防腐 古代表大禮
 「米糕栫」或稱為「米糕米戔」尺寸大小不一,小至十斤、廿斤、大到上百斤都有。(記者黃微芬攝)
  府城特有的普度祭品「米糕栫」,純以糯米和糖做成,天然防腐,在古早民生物質匱乏的時代,糯米與糖都是一般民眾不常食用的,普度時準備這樣的祭品,代表民眾最隆重的祭祀心意。
 「米糕栫」是以糯米蒸熟再加上糖分做成的食品,大概製作過程為前一天須先浸泡糯米,當天開始蒸米,約歷時兩小時左右,再加糖攪拌均勻,接著組合木板、六角柱後,開始進行填米工作,最後約靜置兩天左右,即可拆板、分割、包裝,然後就可祭拜或食用。
 據黃太郎的經驗,大約一斗米須用九、十斤不等的糖,視個人口味而定,大小也不一,他父親時代還曾做過兩樓高的大型「米糕栫」,須動用吊車才吊得起來。至於形狀,一般都以六角柱狀為主,不過黃太郎也曾運用同樣的材料捏塑成米龜、彌勒佛、動物及圓形等多種造形,其中圓米糕上還可利用葡萄干排字「慶譜普渡植福」等字,相當討喜。
 黃太郎說,他父親早期在鴨母寮一帶做餅,「米糕栫」的技藝從那裡學來,他也不知情,只知這是府城特有的禮俗祭品,別的縣市來訂做,通常都是台南人搬到別地,才會用家鄉傳統祭品來祭拜,因製作耗時費工,目前幾乎已很少人做了。
 文資處表示,古早時期米糕栫多以柱狀呈現,現為方便製作與在儀式結束後分給信眾,考量衛生等相關問題,所以多事先分切包裝好,黃太郎與黃銅山不只是台南僅存兩家做家製作「米糕栫」的業者,也有可能是全台唯二,更顯其稀有性。
料來源:中華日報黃微芬


 

【台語原來是這樣】米糕栫:一個快被遺忘的府城味道
製作耗時費工的米糕栫,讀者們有人吃過嗎?
身為在地台南人,說到吃總是有自己預藏的一份美食地圖。
某個週末午後,前往一間口袋名單的「點心攤」解嘴饞。所謂「點心攤」,也就是小吃攤的台語說法,「點心攤」迷人之處在於「食巧」而非「食飽」,每一份適量、恰到好處的份量,都正好可以到達口腹之慾的臨界點,食物的份量適中,反而讓人意猶未盡。
這間「點心攤」專賣米糕,米糕是用所謂「生理碗」(sing-lí-uánn)裝乘,「生理碗」的「生理」是指生意、買賣,「生理碗」也就是生意碗,是傳統作煮食生意用的瓷器飯碗,如果各位下次到傳統攤販點上一碗肉燥飯或米糕,通常店家端上來的飯碗就是「生理碗」。特色是容量小巧、無論是米飯或麵食份量都恰到好處,讓整體視覺跟飽足感都在合理的範圍內。
品嘗著這間店內招牌米糕,過一陣子,一位女士從攤位前經過,開口詢問老闆:「恁有咧賣米糕淺?我欲點一份。」
「米糕淺?阮是有咧賣米糕。」老闆表情疑惑,老闆娘也是一頭霧水,就連攤位內的用餐客人也都瞬間豎起耳朵。接著老闆似乎終於會意過來,然後走到攤販外指著招牌笑著說:「無啦!阮招牌是寫『米糕棧』,這字是『棧』毋是『淺』啦!」這間點心攤的招牌副標寫著「米糕棧」三個小字。
哦?原來這位女士是錯把「棧」字當成「淺」字,於是才跟老闆點了一份「米糕淺」,如果只是這種烏龍倒也罷了,結果還有下文。
「唉…我想講恁有賣米糕淺。」女士苦笑。
「米糕淺?」老闆陷入沉思,坐在旁邊的客人也都開始討論起來,結果這些叔叔阿姨竟然討論出結果,老闆娘跟老闆也回憶起來,還真的有「米糕淺」這道點心,這些在地的長輩們瞬間陷入童年回憶。
「米糕淺」一般寫作「米糕栫」(bí-ko-tshián),是府城的傳統普渡供品,這項傳統已經有百年之久。以糯米為主的「米糕栫」,蒸熟後再攪拌糖漿製作而成,過去要吃到只有中元普渡、廟宇造醮才有機會一享其滋味,或許也因如此,少在一般市面上流通,加上製作方式非常費工,以及時代變遷等因素影響,這項傳統供品美食已經越來越少見,可以說是非常稀有、成為珍貴的文化記憶。
「米糕栫」是府城的傳統普渡供品,這項傳統已經有百年之久。拜完的米糕栫,則分切成小塊食用。(社大李青純提供)
就跟其它的傳統點心一樣,「米糕栫」的完成品看似簡單,但製作過程卻步步是工夫。糯米、糖的份量比例講究,還有裝盛糯米器具是用六角柱狀的木板組合而成,正好與「米糕栫」的「栫」字一個「木」字旁加上「存」,字意便是用木質器物存放,十具有意義。「米糕栫」的整體外觀是木造六角柱狀物,由於是普渡儀式的供品,所以尺寸通常會非常壯觀高大,象徵著步步高升,糯米灌入其中,待開模後再切片分發食用。切片過後除了份量適中外,也便於攜帶,成為過去便利食用的點心,又因為糯米容易有飽足感,加上有甜味好入口,所以這項小點心很受歡迎。
沒想到因為招牌副標的小字「米糕淺」,被那位女士誤看為「米糕淺」,而老闆及老闆娘、在場的客人們也因此產生了一連串討論,「米糕栫」瞬間從大家的記憶裡被喚回來,真是一場美麗的巧合呢!

phpOcTZP2  


 

2013年08月19日18:59
【辛啟松/台南報導】中元節將屆,台南市特有普度祭品「米糕栫(音:見)」正趕工製作,它是以糯米蒸熟,攪拌糖漿做成的傳統食品,類似甜米糕,嚐起來更Q彈有嚼勁。這項祭品只在中元普度或廟宇建醮才開爐製作,平常吃不到,市府決定列為府城的民俗文資。
八十四歲師傅蘇枝生做了六十多年,近半個月和其他資深師傅一起在普濟殿廟埕忙碌。做米糕栫費時三天,前一天要先浸泡米、蒸煮約兩小時,再加糖漿攪拌均勻,以木板組合成六角柱後開始填米,約靜置兩天即可拆板。
負責人黃銅山說,清朝物質匱乏,一般人不常食用糯米與糖,普度時準備這些祭品代表隆重。米糕栫的長條柱狀象徵步步高升,安平港的討海人須遠行,米糕栫有較長保存期限,且有容易飽足、攜帶方便等特點。
時代變遷,米糕栫製作也做調整,黃銅山降低米糕栫的糖分,以往多以柱狀在廟埕祭拜,現在顧慮衛生及分送方便,多以論斤切割包裝。

台南市特有普度祭品「米糕栫」 | 即時新聞 | 20130819 | 蘋果日報 - https://goo.gl/GVWRkS

2017-09-06_2139312017-09-06_2139502017-09-06_2140412017-09-06_2140502017-09-06_2141022017-09-06_2141102017-09-06_214119  


12190650_418012028407253_1965238868_o-683x102412171803_416209268587529_1233104240_o-683x102412169128_416209035254219_562342137_o-683x1024米糕栫  

【一百種台南】米香裊裊,府城獨特祭品──米糕栫
2015/10/28 Alpha 一百種台南 0
說到台南,你會想到什麼?古蹟、街角巷弄?還是,你的舌尖會浮現一絲甜味:「搶了搶了仙草冰,欠了欠了米糕栫。」在地老味道,府城獨特的甜食文化,勾勒台南耆老的兒時記趣。
【一百種台南】米香裊裊,府城獨特祭品──米糕栫
說到台南,你會先想到什麼?
是承載著歷史重量的古蹟,還是處處藏有驚喜的街角巷弄?或者,你的味蕾會浮現一絲甜味,一股專屬於府城獨特的老味道?
搶了搶了仙草冰,欠了欠了米糕栫。」一句朗朗上口的繞口令,訴說著府城人獨特的甜食文化,也勾勒起兒時記憶,最想念的滋味。
是生活,也是信仰
12171803_416209268587529_1233104240_o
「米糕栫」,原料單純實在的府城甜食。
在台灣物資缺乏的年代,蔗糖和米食都是珍貴的原料來源,平時是無法隨意品嚐的。因此,為了滿足口腹對甜味的眷戀,老一輩的人將炊熟的糯米拌上濃稠的糖漿,再放入木頭容器裡框住溫度、定型保存,不僅成為生活難得的幸福,也是早期沿岸討海人出海的重要糧食。
每逢中元普渡或大型建醮的時刻,也能看見難能可貴的米糕栫一柱一柱地矗立於廟埕前,與雙手合十的信徒相互輝映,寄予著每位府城人的誠心和信仰。
遵循古法,慢工出細活
米糕栫
「栫」,音同「見」,「木」與「存」的結合,顧名思義是以木頭保存食物——這也是米糕栫至今不可替代的原因
製作米糕栫的前一日,必須先將糯米泡軟,再用福杉炊斗炊熟米糕、均勻地拌入糖漿,最後放入上寬下窄的栫桶中用筘桶米啊綁緊,靜心守候。經過一段時間的擠壓、悶熟,方能製作出緊密紮實的口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製作使用的工具也絲毫不可馬虎。歲月洗鍊下的栫桶,會因為糯米和糖的發酵褪去了原木的氣味,使製作出的米糕栫只保留下純粹的香甜;栫桶的大小也會因存放糯米的重量和壓力有所差異,間接影響了糯米製成的品質。
遵循古法,過程繁複費時,亦然考驗著師傅累積的經驗、熟稔的技巧,也因為繁雜的細工,讓這項府城傳統文化逐漸在生命裡消逝。目前,僅剩台南普濟殿前的黃銅山師傅,肩擔著傳承的使命,持續做下去。
老靈魂,新生命
12169128_416209035254219_562342137_o
隨著時代變遷,老師傅的衰老,是米糕栫走向衰落不可抗的命運。
黃銅山師傅回憶著,從小跟著祖父和爸爸清洗栫板,耳濡目染下也一肩扛起了家傳事業,認識了一群從年少一起做到白髮的老師傅。對於這群師傅而言,每年普渡時節的相聚就如老朋友定期的聚會,幾十年培養的默契,更讓他們不用言語、不須指令,也能順利地各司其職。無奈,我們對於時間總是束手無策,當面臨老師傅離開、團隊不再完整的強烈失落感,黃師傅搖著頭,不捨地說:「希望身體若健康,就繼續來?迌啊!」一個保存文化的老技藝,原來,更蘊含著師傅們深情的老記憶。
飲食文化的改變、食材選擇的多元,也迫使著擁有百年傳統的米糕栫,為了生存,必須轉變。
例如,以往為了延長保存期限,會在糯米中添加大量糖份,黃銅山師傅為符合現代飲食,決定調整糖量,並加入紅豆、龍眼干等食材增添風味,多方開創新的可能;而為配合精緻和健康飲食,師傅也將米糕栫切塊、少量販賣,並以真空技術包裝,確保衛生
如此改革,只希望能為米糕栫逐漸黯淡的「老靈魂」,注入「新興生命」的光彩。
信仰的力量不會消失
12190650_418012028407253_1965238868_o
傳統的工藝技術在時間的洪流下逐漸消逝,曾經的記憶和感情,卻在府城巷弄間的廟宇繁衍下去。
傳承百年的產業,貼近人民生活的古早甜食,老師傅對每道工法的細膩,和食材原料的堅持,佐以創新求變的眼界,只為在米香裊裊間,延續那份老祖先百年的誠心誠意。
只要府城的信仰還在,米糕栫就不怕被人遺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