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楙「道教文學」-學術可以很深奧,也可以用很通俗的方式與大家分享/明代四大奇書、歷史小說與民俗傳說,本來只是藉由文字記載或口耳相傳,但在古代畫師的巧手轉化下,一個個故事化作雅俗共賞的藝術品,得以深入民間,流傳至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E1n2iC


鎮圭/圭,祭祀之玉器(上尖下方)、瑞器、禮器,為官位最高者所執。在玉器中,主祭東方。皇帝的圭稱為鎮圭,正面刻有描金四山紋,分上下左右排列,象徵東南西北四鎮之山,表示笏板/玉皇大帝手捧的這座玉器到底是不是笏(俗稱奏板),許多人至今一看到玉皇捧著"圭"就認為他是"朝笏",通常的理由是玉皇大帝神格是萬神至尊手捧著笏(奏板)要跟誰上奏!  但大多數的玉皇像手捧的是"圭"而不是奏板! 玉皇捧青圭,圭乃禮器為貴族才可以使用,青色表東西有生生不息之意,圭,銳上 方下曰"珪","笏"為彎板,寬在下窄在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kt4AqW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演講:賴思妤「唐津不是唐:東亞航海信仰中的五嶽真形圖」2016.3.4
五嶽真形圖
五嶽真形圖 道藏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文獻、經典、寺院: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主辦「唐津不是唐:東亞航海信仰中的五嶽真形圖」演講訊息:
主講人:賴思妤(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博士生)
主持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題 目:唐津不是唐:東亞航海信仰中的五嶽真形圖
時 間:2016 年 3 月 4 日(五)10:00 - 12:00
地 點: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訊息來源:http://mingching.sinica.edu.tw/News_Detail/720

2017-08-25_111757  


五嶽冠+偃月冠/五岳冠--刻"五嶽真形圖",必須受過"天仙戒"者方可戴。 通常,只有道教"全真派"中德高望重的大師,才能戴這種服飾/五方冠,在佛教中又稱五佛冠,又稱五智冠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五嶽真形圖,題為東方朔,實際應出於漢末魏晉之際,為中國古代道士繪製的一種特殊山嶽圖,在道教中用以「辟兵凶逆」,為符籙之最古者[1][2]。後世此書傳本甚多,今《正統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玄部靈圖類。另有《雲笈七籤》本,收入該書卷七九。今河南登封縣嵩山中嶽廟內存此圖碑刻。
題解
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乃源於古代中國對山川的崇拜祭祀,依附五行思想而成形[3]。
真形,本來的形象;真實的形體或形象[4]。五嶽真形,即五嶽的山水之象,其形勢「盤曲迴轉,高下參差,長短卷舒,波流似於奮筆,鋒鋩暢乎嶺崿」[5]。
內容
其一為〈五嶽真形圖序〉,概述五嶽四山(即泰山、衡山、嵩山、華山、恆山、青城山、廬山、霍山、潛山)之真形與靈跡。內稱五嶽四山之「真形圖」乃取象山水曲折參差之狀圖寫而成,出自神農、黃帝之世。凡人有此真形圖,人山不迷,可避兵災毒害。又稱五嶽四山皆有神靈,並逐一列舉每山之山君及其部領群仙玉女之數[2]。
其二為〈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首載「五嶽山真形文」一幅、「三天太上大道君長生符」六枚。其次列舉五嶽四山真形圖九幅,每圖前各有符一枚。各符圖後有文字,略敘書寫佩帶符圖之法[2]。
其三〈洞元靈寶五嶽真形圖〉,此篇符圖文字與古本略同,惟符文筆畫較細,並且各真形圖內外有小字注文。疑此篇乃宋代傳世之《五嶽真形圖》別本[2]。
相關著作
《太上洞玄靈寶五嶽神符》
《五嶽真形圖序論》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的〈五嶽真形品〉
考據
據推斷《五嶽真形圖》應該源自一種由高山絕頂向下俯視的鳥瞰圖,或者說是山嶽平面圖後代通行的《五嶽真形圖》,往往完全脫離實際地理形勢,只是標繪爲一種圖形、符籙符號,含有護符成份在內,已無地形圖之作用[1]。

Wuyue_zhenxing_tu  


修道之人保命護身的密碼,《五嶽真形圖》
2015/12/04 來源:中華道友會
修道之人保命護身的密碼,《五嶽真形圖》
人們常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也有「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唯有南嶽南嶽獨如飛」的說法。
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有人認為,五嶽來源於中國的五行思想與山嶽、以及對山神的崇拜。傳說盤古死後,頭和四肢化為五嶽。雖然五嶽不是中國最高的山,但由於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險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修行和到訪,留下遺蹟,大大增添了五嶽之名聲。
五嶽起源於古代中國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國君對山神的祭祀聯繫在一起的。五嶽一詞始見於《周禮》的「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禮記》「王制」記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這裡的五嶽並沒有列出具體山名。東漢的鄭玄對《周禮》的注釋說:「五嶽,東曰岱宗、南嶽曰衡山、西曰華山、北嶽曰恆山、中嶽曰嵩山。」
至於為什麼是"五嶽",而不是"四岳"或者"六岳",人們經過研究,認為我國五嶽制度立始於漢朝,可能是當時的一些經學家根據殷商時的"五方"(東、南、西、北、中)和五色(青、赤、白、黑、黃)等觀念,加以附會而成。
五嶽具體山名見諸文字並得到官方確認,是在秦漢時期。《爾雅》「釋山」和秦朝人伏生所做的《尚書?大傳》都記載了五嶽分別為「岱(泰)山、霍山、華山、恆山、嵩高(嵩山)」。其中的霍山,又稱衡山。《漢書》的「郊祀志」載,漢宣帝在公元前61年(神爵元年)頒詔,正式確定東嶽為泰山、西嶽為華山、南嶽為霍山(即衡山)、北嶽為常山(即恆山)、中嶽為嵩山。由此可見,確定這五山為五嶽,可能早在《周禮》成書的春秋或戰國時期,最晚也在西漢時期。
漢武帝之後中國歷代皇帝都對五嶽不斷加封,唐代把五嶽封為王,宋代加封為帝,元代繼續加封為帝,到了明代更被加封為神。 道教創立以後,繼續將五嶽神話,認為五嶽乃是神仙居住之地,把東嶽稱為蓬玄太空洞天,南嶽稱為朱陵太虛洞天,西嶽稱為太極總仙洞天,北嶽稱為太乙總玄洞天,中嶽稱為上聖司真洞天。晉朝的道士葛洪在《枕中書》中,融合了五行所代表的方位和顏色的說法(木代表東方,青色;火代表南方,赤色;金代表西方,白色,水代表北方,黑色,土代表中央,黃色),聲稱太昊為青帝,治東嶽岱宗山(泰山),祝融為赤帝,治南嶽衡霍山(即天柱山),金天氏為白帝,治西嶽華陰山(即華山),顓頊為黑帝,治北嶽太恆山(即恆山),軒轅氏為黃帝,治中嶽嵩高山(即嵩山)。
但是,歷史上所稱的北嶽恆山和南嶽衡山,其所指的並不是如今的山西恆山和湖南衡山。其中北嶽恆山在歷史上長期都是指河北省曲陽的大茂山(古稱恆山),直到1660年才由山西的恆山所取代。 而南嶽衡山舊指安徽的天柱山(古稱霍山、衡山),直到隋朝(公元589年)才改湖南衡山為南嶽。
五嶽的形圖,各有特點,彼此形象表明什麼,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說,五嶽圖是表示五嶽形狀的,東嶽泰山形體龐大,如巨人端坐,老態龍鍾,肅穆威嚴,因有「泰山如人坐」之說;西嶽華山形體陡峭奇險,壁立如削,因有「華山如壁立」之說,南嶽衡山形體如鳥翼,光澤秀美,騰空而飛,因有「衡山如鳥飛」之說;北嶽恆山,高峻谷深,飛嶺縱橫,如猿攀躍,因有「恆山如猿行」之說;中嶽嵩山形體如人臥,外觀奇偉,內含奧妙,因有「嵩山如人臥」之說。也有人說,五嶽真形圖是代表「五行」演化而來的五個方位和五種物化。東嶽圖表示「木」,西嶽圖表示「金」,南嶽圖表示「火」,北嶽圖表示「水」,中嶽圖表示「土」,木、金、火、水、土,大地上「五行」俱全,況且古代「五行」說對五嶽觀念的產生穩定都起過重要的作用。還有人說,五嶽真形圖是「四象」和土神的形象表示。東嶽圖繪的是青龍,西嶽圖繪的是白虎,南嶽圖繪的是朱雀,北嶽圖繪的是玄武(龜蛇),中嶽圖繪的是廟內住土神。如此等等,眾說紛紜。但究意是什麼?有待行家研究。
這幅圖,或者說其中的符號,是目前我國道教文化研究重要文獻和道教經典集合《道藏》中,仍然流傳於世的古人作品。因為這五個符號,不僅見於書目抄繪,更見於諸器,如飾物(日常穿戴用具)、鼎器(禮器)、硯台(文房用具)、石碑(用途不明)等等中,歷經近兩千年,長久不衰,故沒有被滾滾歷史所湮沒。
《五嶽真形圖》的出處
五嶽真形之圖起源頗早,據記載,「西王母與上元夫人降漢武帝,帝視其巾器中有小書,乞瞻覽。母曰:『此五嶽真形圖也,乃三天太上所出,豈汝所宜佩乎?』帝乞不已,與之,藏柏梁台」。此外在《漢武帝內傳》裡面也有記載,稱「五嶽真形圖」是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最早測繪的山嶽地圖。
《五嶽真形圖》的作用
《五嶽真形圖》,是道教真形靈圖中的重要部分。東晉葛洪祖師在《抱朴子·遐覽》篇就曾有過描述:「道書之重者,莫過於三皇文,五嶽真形圖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這時的五嶽真形圖,主要作用是護身保命之用,「能辟兵凶逆,人慾害之者,皆還反受其殃」。主要使用者是山中修行的道士:「道士欲求長生,持此書入山,辟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皆不敢近人」。「故世人能佩此圖渡江海、入山谷、夜行郊野、偶宿凶房,一切邪魔魑魅魍魎水怪山精,悉皆隱遁,不敢加害。家居供奉,橫惡不起禎祥永集雲。故此圖不獨用為佩軸,家居裱成畫圖,安奉亦可……」。東晉末年,上清派的《漢武帝內傳》則進一步介紹了五嶽真形圖的神奇妙用,稱「因山源之規矩,睹河嶽之盤曲,陵回阜轉,山高壠長,周旋委蛇,形似書字。是故因象制名,定實之號,畫形秘於玄台,而出為靈真之信。諸仙佩之,皆如傳章」,成為神真的信物,傳道的神物。
五嶽真形圖的主要兩種類型
《道藏》洞玄部靈圖類的《洞玄靈寶古本五嶽真形圖》同時收錄這兩類五嶽真形圖,一名「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為正方形圖,主圖無註記文字,一名「洞元靈寶五嶽真形圖」,屬長方形圖,主圖有註記文字。
《洞玄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序》稱:「黑者山形,赤者水源,白者是室穴口也。畫小則丘陵微,畫大則隴岫壯,葛洪謂:高下隨形,長短取象,其源畫神草及石室之處,自是後來仙人輩,於其圖處,畫識之耳。」正方形的圖式中並無註記,而長方形的圖式中則標註了上山下山的路徑、山上的水源、靈藥產地、洞天福地所在甚至仙聖所到之處及具體里程等,可以說就是一幅古代的導遊地圖。從作用來看,這時期的五嶽真形圖可以「家有蓄圖者,善神守護其家,眾邪惡鬼、災患疾病,皆自消滅也。若上士佩之,則萬神皆為朝禮矣。山蹠泉脈,源流上下。
正統道藏正一部,《五嶽真形序論》
五嶽真形者,山水之象也。盤曲迴轉陵阜,形勢高下參差,長短卷舒,波流似於奮筆,鋒芒暢乎嶺崿。雲林玄黃,有如書字之狀。是以天真道君,下觀規矩,擬縱趣向,因如字韻,隨形而名山。子有東嶽形,令人神安命延,存身長久,入山履川,百芝自聚。子有南嶽形,五溫不加,辟除火光,謀惡我者,反還自傷。子有中嶽形,所向唯利,致財巨億,願願克合,不勞身力。子有西嶽形,消辟五兵,入刃不傷,山川名神,尊奉司迎。子有北嶽形,入水卻災,百毒滅伏,役使蛟龍,長享福祿。子盡有五嶽形,橫天縱地,彌綸四方,見我歡悅,人神攸同。昔黃帝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擒之。諸侯咸宗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從而征之,破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於海,登太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蟬粥金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有常處。察四岳並有佐命之山,而南嶽獨孤峙而無輔。乃章祠三天太上道君,命霍山、潛山為儲君。奏可。帝乃自造山,躬寫形像,連五圖之後。又命拜青城為丈人,署廬山為使者。形皆以次相續,此適始於黃帝耳。
東嶽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祠,宗伯者也。俗世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歸泰山,受罪考焉。諸得佩五嶽形,入經山林,及詣泰山,君及諸山川百神,皆出境迎拜子也。泰山君服青袍,戴蒼碧七稱之冠,佩通陽太朔之印,乘青龍,從群官來迎子。
南嶽衡山君,領仙官七萬七百人。入諸南嶽,所部山川神皆出迎。南嶽君服朱光之袍,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天真之印,乘赤龍,從群官來迎子。
中嶽嵩山君,領仙官玉女三萬人。入諸山,是中嶽所部名靈,皆來迎。中嶽君服黃素之袍,戴黃玉太乙之冠,佩神宗陽和之印,乘黃龍,從群官而迎也。中嶽是五土之主,善敬之。太上常用三天真人有德望者以居之。
西嶽華山君,領仙人玉女四千一百人。道士入其所部之山川,神並來迎。華山君身服白素之袍,冠太初九流之冠,佩開天通真之印,乘白龍而來迎子。
北嶽恆山君,領仙人玉女七千人。其入所部之山川,神皆來迎。北嶽君服玄流之袍,冠太真冥靈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乘黑龍而來迎子。
青城丈人,黃帝所命也,主地仙人,是五嶽之上司,以總群官也。丈人領仙官萬人,道士入其山者,丈人服朱光之袍,戴蓋天之冠,佩三庭之印,乘科車,從眾靈而來迎子。
廬山使者,黃帝所命,秩比御史,主總仙官之位,蓋五嶽之監司。道士入其山者,使者服朱緋之猓戴平華之冠,佩三天真形之印,而來迎子。亦乘科車,從以眾靈。
霍山南嶽儲君,黃帝所命,衡岳之副主也。領群靈三萬人,上調和氣,下拯黎民,關校眾仙,制命水神,是峻驗之府,而為諸靈之所順也。道士入其境,儲君服青錦之袍,戴啟明之冠,佩道君之玉策,而來迎子。或乘科車,或駕龍虎。
潛山儲君,黃帝所命,為衡岳儲貳,時參政事,令職似輔佐者也。入其山,潛君服紫光繡衣,戴參靈之冠,佩朱官之印,乘赤虬之車,而來迎子。諸佐命山君,並輔弼岳君,預於位政。道士入其山,佐命服朱袍,戴仙華之冠,佩太上真形之章,而來迎子,所乘無常。
東方朔言:古畫五嶽真形首目者,乃是神農前世,太上八會群方飛天之書法,殆鳥跡之先代也。自不得仙人譯註顯出,終不可知也。凡道士欲佩圖進取山象,及書古文卷畢,以此題外面,然後盛之帶符。當得正月建寅,齋七日。齋中寫白訖,醮如傳授法,但易章中自說辭旨,隨人也。凡寫書,皆燒香於左右。
五嶽真形圖概說
蓋聞,乾坤之內,五嶽者謂之神。五嶽之中,岱嶽為其祖,莫不應其造化。生於混沌之初,立自陰陽,鎮乎乾坤之位。且五嶽者,古經雲「分掌世界人間等事」。
東岱嶽泰山,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也,在兗州奉符縣,是成興公真人得道之處,長白、梁父二山為副。岳神姓歲諱崇,封號「天齊仁聖帝」。岱嶽者,主於世界人民官職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貴賤之分、長短之事也。
西嶽華山,在華州華陰縣,是黃廬子真人得道之處。終南、太白二山為副。岳神姓姜諱壘,封號「金天順聖帝」。西嶽者,主世界金銀銅鐵,兼羽翼飛禽之事也。
南嶽衡山,在衡州衡山縣,是太處真人得道之處,潛山、霍山為副。岳神姓崇諱覃,封號「司天昭聖帝」。南嶽者,主世界星象分野,兼水族魚龍之事也。
北嶽恆山,在定州曲陽縣,是長桑公真人得道之處,天涯、崆峒二山為副。岳神姓晨諱咢,封號「安天元聖帝」。北嶽者,主世界江河淮濟,兼四足負荷之類,管此事也。
中嶽蒿山,在西京河南府登封縣,是寇謙之真人得道之處。女幾、少室二山為副。岳神姓惲諱樊,封號「中天崇聖帝」。中嶽者,主世界土地山川穀峪,兼牛羊食稻之種,管此事也。
封號
東嶽太靈蒼光司命真君。
南嶽慶華紫光注生真君。
中嶽黃元大光合真真君。
西嶽素元耀魄大明真君。
北嶽郁微洞淵無極真君。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MJzO4d.html

2017-08-25_1121322017-08-25_1121562017-08-25_1122272017-08-25_1122552017-08-25_112308  


 

 

五嶽真形圖概說 五嶽真形圖,道教符籙,據稱為太上道君所傳,有免災致福之效。《萬花谷記》記載,“西王母與上元夫人降漢武帝,帝視其巾器中有小書,乞瞻覽。母曰:'此五嶽真形圖也,乃三天太上所出,豈汝所宜佩乎?'帝乞不已,與之,藏柏梁台”。又按《抱朴子》記載,“凡修道之士,棲隱山谷,須得五嶽真形圖佩之,則鬼魅蟲虎一切妖毒,皆莫能近”。《漢武帝內傳》,稱該圖是太上老君最早測繪的山岳地圖。 東岳泰山 東岳泰山,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也,在兗州奉符縣,是成興公真人得道之處,長白、梁父二山為副。岳神姓歲諱崇,封號“天齊仁聖帝”。岱岳者,主於世界人民官職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貴賤之分、長短之事也。 南嶽衡山 南嶽衡山,在衡州衡山縣,是太處真人得道之處,潛山、霍山為副。岳神姓崇諱覃,封號“司天昭聖帝”。南嶽者,主世界星象分野,兼水族魚龍之事也。
西嶽華山 西嶽華山,在華州華陰縣,是黃廬子真人得道之處。終南、太白二山為副。岳神姓姜諱壘,封號“金天順聖帝”。西嶽者,主世界金銀銅鐵,兼羽翼飛禽之事也。 北岳恆山 北岳恆山,在定州曲陽縣,是長桑公真人得道之處,天涯、崆峒二山為副。岳神姓晨諱咢,封號“安天元聖帝”。北岳者,主世界江河淮濟,兼四足負荷之類,管此事也。 中岳蒿山 中岳蒿山,在西京河南府登封縣,是寇謙之真人得道之處。女幾、少室二山為副。岳神姓惲諱樊,封號“中天崇聖帝”。中岳者,主世界土地山川谷峪,兼牛羊食稻之種,管此事也。 清·五嶽真形圖掛花錢
洞玄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并序
東方朔
五嶽真形者,山水之像也。盤曲迴轉陵阜,形勢高下參差,長短卷舒,波流似於奮筆,鋒鋩暢乎嶺崿。雲林玄黃,有如書字之狀。是以天真道君,下觀規矩,擬縱趨向,因如字之韻,而隨形而名山焉。子有東岳形,令人神安命延,存身長久,入山履川,百芝自聚。   子有南嶽形,五殟不加,辟除火光。謀惡我者,返還自傷。   子有中岳形,所向惟利,致財巨億,願願尅合,不勞身力。   子有西嶽形,消闢五兵,入刃不傷,山川名神,尊奉司迎。   子有北岳形,入水卻災,百毒滅伏,役使蛟龍,長享福祿。子盡有五嶽形,橫天縱地,彌淪四方,見我歡悅,人神攸同。   昔黃帝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擒之。諸侯咸宗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從而徵之,破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於海,登泰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蟬粥金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有常處。察四岳並有佐命之山,而南嶽獨孤峙無輔,乃章祠三天太上道君,命霍山、潛山為儲君。奏可。帝乃自造山,躬寫形像,連五圖之後。拜青城為丈人,署廬山為使者,形皆以次相續,此適始於黃帝耳。東岳泰山君,領羣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祀,宗伯者也。俗世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歸泰山,受罪考焉。諸得佩五嶽形,入經山林及詣泰山,君及諸山百川神,皆出境拜迎子也。泰山君服青袍,戴蒼碧七稱之冠,佩通陽太明之印,乘青龍,從羣官來迎子。南嶽衡山君,領仙官七萬七百人。諸入南嶽,所部山川神皆出迎。南嶽君服朱光之袍,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天真之印,乘赤龍,從群官來迎子。中嶽嵩高君,領仙官玉女三萬人。入山,諸是中岳所部名靈,皆來迎子。中岳君服黃素之袍,戴黃玉太己之冠,佩神宗陽和之印,乘黃龍,從群官而來迎子也。中岳是五土之主,子善敬之。太上常用三天真人有德望者以居之。西嶽華山君,領仙人玉女四千一百人。道士入其所部之山,神並來迎。華山君身服白素之袍,太素九旒之冠,佩開天通真之印,乘白龍而來迎子。北岳恆山君,領仙人玉女七千人。其入所部之山川,神皆來迎。北岳君服玄流之袍,太冥真靈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乘黑龍而來迎於子也。青城丈人,黃帝所命也,主地仙人,是五嶽之上司,以總羣官也。丈人領仙官萬人,道士入其山者,丈人服朱光之袍,戴蓋天之冠,佩三庭之印,乘科車,從眾靈而來迎於子也。廬山使者,黃帝所命,秩比御史,主總仙官之位,蓋五嶽之監司。道士入其山者,使者服朱誹之裯,戴平華之冠,佩三天真形之印,而來迎於子也。霍山南嶽儲君,黃帝所命,衡嶽之副主也。領羣靈三萬人,上調和氣,下拯黎民,關校眾仙,制命水神,是峻驗之府,而為諸靈之所順也。道士入其境,儲君服青錦之袍,戴啟明之冠,佩道君之玉策,而來迎子。或乘科車,或駕龍虎。潛山儲君,黃帝所命,為衡嶽儲貳,時參政事,令職以輔佐者也。入其山,潛君服紫光繡衣,戴參靈之冠,佩朱官之印,乘赤此之車,而來迎子?諸佐命山君,並輔弼岳君,預於位政。道士入其山,佐命服朱袍,戴仙華之冠,佩太上真形之章,而來迎子,所來無常。   東方朔言:古書五嶽真形首目者,乃是神農前世,太上八會羣方飛天之書法,殆鳥蹟之先代也。自不得仙人譯註顯出,終不可知也。凡道士欲佩圖進取山象,及書古文卷畢,以此題外面,然後盛之,帶符。當得正月建寅,齋七日。齋中寫白訖,醮如傳受法。但易章中自說辭旨,隨人也。凡寫書,皆燒香於左右。授圖祭文    某以胎生肉人,百官子孫,沉湎囂惡,流濁世務,運遇有幸,得奉大化,滌蕩穢俗,許以更始,修心慎違,希企靈真,夙夜馳競,不敢寧捨。昔以某年月日,歲在某處,受先師甲乙真形,按九都千明之科,許得傳授。謹按道法,當付良密。今有同志道士,某郡縣鄉里男生某甲,年若干歲,小心勤翼,必能宣啟靈化,敷正神氣。即以今年月,歃血誓書,授其真圖,委繒告盟,禁以不傳。天親同心,常相愛護,不得棄元崇末,要衒榮利。其五八大約,禍福所期,量己審人,任之處焉。謹清齋祭付一列,上達三天。   右鄭君所出。   某胎生肉人,枯骨子孫,生長濁世,染亂罪考,宿行積咎,禍高丘陵。天啟其衷,得聞聖化,心開改跡,好生樂道。仰慕靈感,斯求真應,庶蒙清盪,以延性命,恆捨穢率善,願為種民,攅求遐年,當須天啟,登山履川,亦賴靈助,注心道門,不敢攜貳,並仰貢方物,自輔信。以今即日,受五嶽真形,藏戢一己,與之終始,五八有期,永無中洩。傳授相親,愛護同氣,蠲齊榮辱,天科所祐,不敢慢惰,抵犯禁罔,遵受法訣,封之於心。謹清齋告祭,以為其始。唯即一列,上達三天,章奏太上,除某三尸,登書生錄,刻題玉札,緘之絳府。五方靈岳,各道五神,千山百川,時差侍官,營守圖文,防護某身,使長生文存,壽延億千。......  
五嶽大帝
五嶽真形圖   又據說泰山《五嶽真形之圖碑》原碑刻於明代(一般認為刻於明萬曆年間),在岱廟延禧殿旁,清乾隆間移置縣署土地祠,1979年復移置岱廟院,1983年移置岱廟碑廊。從圖碑上的五嶽形圖不難看出,五嶽真形各有特點,至於彼此形象表明著什麼,歷來就說法不一。 有說五嶽真形圖是表示五嶽形狀的:東岳泰山形體龐大,如巨人端坐,老態龍鍾,肅穆威嚴,是為“泰山如人坐”之說;西嶽華山形體陡峭奇險,壁立如削,是為“華山如壁立”之說;南嶽衡山形體如鳥翼,光澤秀美,騰空而飛,是為“衡山如鳥飛”之說;北岳恆山,高峻谷深,飛嶺縱橫,如猿攀躍,是為“恆山如猿行”之說;中嶽嵩山形體如人臥,外觀奇偉,內含奧妙,是為“嵩山如人臥”之說。說的還是很形象的。   又說五嶽真形圖是根據每個岳的這些不同的形狀特徵,繪製而成的象形圖。是代表“五行”五個方位和五種物化演化而來的。其中,東岳圖表示“木”,西嶽圖表示“金”,南嶽圖表示“火”,北岳圖表示“水”,中岳圖表示“土”。木、金、火、水、土,大地上“五行”俱全。   有說其是“四象”和土神的形象表示:東岳圖繪的是像形的青龍,西嶽圖繪的是像形的白虎,南嶽圖繪的是像形的朱雀,北岳圖繪的是像形的玄武(龜蛇),中岳圖繪的是像形的廟(土屋)內住土神。   也有說其是形象化的象形文字:東岳圖為“龍”字,西嶽圖為“虎”字,南嶽圖為“鳥”字,北岳圖為“龜”字,中岳圖為“奧”字。 《玉虎》雲﹕身上三停頭足腰﹐看他長短欲勻調﹒ 上停長者人多貴﹑長短元差福不饒﹒ 《冥度經》雲﹕凡天中至印堂曰上停﹐山根至準頭曰中停﹐人中至地閣曰下停﹒ 陳圖南雲﹕五行不正﹔相君終始薄寒﹒ 八卦豐隆﹐須是多招財祿﹒ 秘訣雲﹕   身面三停俱勻調﹑掌面八卦悉豐盈﹒ 不端玉階地﹒ 定處金谷園﹒   五嶽四瀆定高深﹒ 左顴泰岳﹐右額華嶽﹐額為衡嶽﹒ 頰為恆岳﹐鼻眾為嵩岳﹒ 讀耳為江﹑二瀆目為河﹒ 三瀆口為準﹐四瀆鼻為漢﹒   《通仙錄》雲﹕五嶽兩顴額鼻頰﹐高隆開闊非凡胎﹒ 《溷儀經》雲﹕四水莫教淺﹐五六主凶亡﹒ 秘訣雲﹕五山朝拱四水流通,德行須全,福自天然。五嶽四瀆 “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岳恆山、中嶽嵩山為我們大部分人熟知,但是“四瀆”呢? 四瀆是古人對四條獨流入海的大川的總稱。四瀆指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為中國民間信仰的河流神的代表。指的是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相對與五嶽的聲明顯赫。古代天子祭名山大川,即指五嶽與四瀆。 在古代,四瀆甚至比五嶽更具皇權的象徵意義。因為這是四條蘊育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母親河。   《爾雅·釋水》載:“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也。”按《水經註》:“自河入濟,自濟入淮,自淮達江,水徑週通。”故有四瀆之名。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發源於青海省唐古拉山的沱沱河,曲折流向東南。上游稱為通天河。由通天河直達到四川省宜賓市間,稱為金沙江。從宜賓市到江蘇省揚州市之間,才正式稱為長江。揚州以下,又稱為揚子江。長江流經中國的西藏、四川、雲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省市自治區,由上海吳淞口入海。道教信仰的長江之神,即四瀆水帝之一的“江瀆廣源王”(《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10)。此外,長江的某一段亦由某江神主之,如奇相、湘君、湘夫人、屈原等。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海、西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北、山東等省市。人們信奉的河神通常稱為河伯,即四瀆水帝之一的“河瀆靈源王”(《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10)。此外,道教信仰的河神還有河侯、河陰聖後等,神明有陳平、泰逢氏、金龍四大王等。   淮河古稱淮水,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經安徽、江蘇人洪澤湖。其下游經淮陰、漣水入海。道教崇拜的淮水神有兩個,一是上古神話傳說中的淮水之神,神名無支祁;一是秦漢以後崇拜的四瀆水帝之一的“淮瀆長源王”(《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10),又稱“長源廣濟王”,神名唐裴說。   濟水又稱渡河、泅水,發源於河南省濟源縣王屋山,其故道本過黃河而南,東流至山東,下游為黃河所並,與黃河一齊入海,只有河北發源處還存在。道教崇奉的濟神在秦時就被列入祀典,神名楚伍大夫,號“清源漢濟王”。(《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1O稱其神名為“濟瀆清源王”) 《禮記.祭法》曰:“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中國地大物博,處處有巍峨壯觀、秀美幽深的山岳,及綿延的江流,古時人們將其視為神的象徵,甚具靈性。 《山海經》所說:“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近代解釋“五嶽真形圖”是等高線平面圖入山線路圖 “小川琢治曾注意到一幅很值得注意的泰山圖,這幅圖見於《五嶽真形圖》(作者姓名不詳,現存有十七世紀的版本)。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幅圖中所用勾畫山形的方法完全不遜於近代所用的方法。 ”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曹婉如、鄭錫煌於1987年發表了“試論道教五嶽真形圖” *現存的古本五嶽真形圖,就其表現形式和內容來看,可以稱之為具體山岳的平面示意圖。 *“圓山”是山區的一種行路方法。古代道士憑藉這樣的實地“圓山”經驗,在繪製五嶽進山地圖時,就將同一高度的山峰位置用相同的墨跡標明,便於道士在山中繞山行走。
*《五嶽真形圖》之所以能在人類地圖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也是因為其蘊涵有先進的地圖繪製科學思想。
南懷瑾《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比方講中國地理,一個美國的教授來看我,學科學的,他說他們現在正在研究地球。我說:我聽說了,你們花很多錢在地球邊上打洞,進去看地底的中心有什麼秘密。這個一點都不稀奇,我們已經搞了好多年了。他說你們中國真的搞了好多年嗎?來美國留學的都沒有講過啊!我說他們年輕人不知道,中國道家有本書叫《五嶽真形圖》,三山五嶽真正的形狀,以及山的下面究竟是什麼樣子。你看了這本書會笑死,東一塊,西一塊,這裡一個白點,那裡一個空圈,它講地底下都是通道,用不著你去打洞。
我說你們美國人還打洞,我們早就知道了。譬如說黃帝的陵後面有個碑,不准進去。但是你如果有膽子進去,三個月就從南京出來。這樣的故事很多,都在《五嶽真形圖》裡頭,可是你看不懂。”
五嶽真形圖

2017-08-25_1039272017-08-25_1040062017-08-25_103843  


부적(符籍), 천계의 비밀코드 - https://goo.gl/Kmt9X8

2017-08-25_0920382017-08-25_0921132017-08-25_0921252017-08-25_0923032017-08-25_0924122017-08-25_0924312017-08-25_0924432017-08-25_0925122017-08-25_0925232017-08-25_0925332017-08-25_0925442017-08-25_092611  


 

五嶽真形圖拓片,嵩山五嶽真形圖碑,古劍五嶽真形圖,五嶽真形圖_古劍奇譚五嶽真形圖,五嶽真形圖_小龍文擋網 - https://goo.gl/uccs1p

2017-08-25_0930322017-08-25_0930462017-08-25_093112  


 

各嶽的作用
子有東嶽形,令人神安命延,存身長久,入山履川,百芝自聚。
子有南嶽形,五殟不加,辟除火光。謀惡我者,返還自傷。
子有中嶽形,所向惟利,致財巨億,願願尅合,不勞身力。
子有西嶽形,消辟五兵,入刃不傷,山川名神,尊奉司迎。
子有北嶽形,入水卻灾,百毒滅伏,役使蛟龍,長享福祿
------------------------

2017-08-25_0930462017-08-25_09343231702526626943455422017-08-25_0936012017-08-25_0937362017-08-25_0938062017-08-25_0938112017-08-25_093830001kYFMwzy6S9ymbukv77001kYFMwzy6S9ymbukv77 (1)2017-08-25_094023001kYFMwzy6S9yhaIXTf1  
(《五嶽真形之圖》石碑)
最近會議較多,續寫五嶽真形圖。
五嶽真形圖在歷史上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和演變過程,最後定型為今天所看到的石碑上的圖符式樣,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們所表示的最初含義一直沒有改變。南宋時有一道士名陳田夫,囿於其他四岳位於金國的局限,他便認真堪踏了衡山,寫了部《南嶽總勝集》,中有一文《尹道全傳》,尹也是一位得道高人,傳中對五嶽真形圖的意義進行了總結,概括為五大功用,個人認為很真切,現表述如下:
第一、五嶽真形圖是召喚神靈、驅魔辟邪的道符。
自漢武帝確定今天的五嶽以來,五嶽安鎮四方,成為國家一統的象徵。《五嶽真形之圖》碑中的序言有“乾坤之內,五嶽者謂之神”的論述,源於大山崇拜,道教認為五嶽大山,各有神靈鎮守,每方神靈不但有顯赫的名稱字號,而且還有嚴格的職責劃分,統率著本岳內的大小神仙,在各自的域內自在逍遙。因而每一個道符代表著一岳的首席神靈,每一個圖符猶如國君帝王的金簡玉符,只要一合符,各諸侯便無條件的執行影從,又如御用的尚方寶劍,見劍如面君,天下臣民無不跪伏。作為道教的真文符籙,五嶽真形圖便具有這的功能,只要一出現,便能檄召萬靈,同時令妖魔鬼怪望風而逃。每一個圖符只能鎮煞本地的鬼神,若五個圖符集於一身的話,那更不得了了,一如票證時代的全國糧票,非但能暢行五嶽、行走全國,更能安枕無憂、百鬼不侵。《五嶽真形之圖》石碑中的跋語對此進行了誘人的描述,全文曰:
謹按《抱朴子》雲:凡修道之士,棲隱山谷,須得《五嶽真形圖》​​,佩之,其山中鬼魅精靈、蟲虎妖怪、一切毒物莫能近矣。漢武帝元封二年七月七日夜,西王母親降,見王母巾器中有書卷,紫錦囊盛之,亦是斯圖。太初中,李充稱,馮翊人,三百歲,荷菓蓽留,負五嶽圖,帝封“負圖先生”。此圖如人出入作客、過江渡海,或入山谷、或夜行,又恐宿於兇房。若此圖隨身,一切邪魔魑魅魍魎水怪等,盡隱跡逃遁矣。所居之處,香花供養,虔心扶侍,必降禎祥之佑,以感聖力護持。
這段話出自道教典藏《抱朴子》,它不僅介紹了五嶽真形圖的由來,是有西王母傳來,具有濃郁的仙話色彩,而且對五嶽真形圖的超凡功能進行了描述,“此圖隨身,一切邪魔魑魅魍魎水怪等,盡隱跡逃遁,一切毒物莫能近矣。”簡直猶如金剛不壞之身,激起了無數道門中人的狂熱追求。這也正是五嶽真形圖作為道符的最大功用。
第二、五嶽真形圖是五座山川的平面俯視地圖。
李白有云:“五嶽尋仙不辭遠”,道出了方家術士、道門中人的追求目標。為尋仙訪道,多少羽士負笈仗劍,雲遊五嶽,吸納仙​​方,成就自我,但山川高大,不得其門,而五嶽真形圖正好提供了各山攀登的訣竅,它曲意表達了各山曲折盤薄的在地之勢,是一幅幅原始的平面地形圖。古人登山,多采取“圓山”法,猶如公路盤山,在同一等高線上,繞過山頭,取其近勢,逼近山巔,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登頂願望。因而五嶽真形圖是指導道士最快登頂的指南,是我國很早的地圖。
這一觀點在近代又獲得了確證。首先發現這一現象的是日本的地理學者小川琢治,談及日本,多說幾句。自唐宋以來,日本便居心叵測,甲午戰爭後,更是有恃無恐,二十一條後,便肆無忌憚,藐視中國到了極點,略舉兩例。一是對中國的礦產資源無情掠奪,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不排除日本在2011年3月11日進行了地下核爆或氫爆,引發了9.0級地震和海嘯,濁浪滾滾席捲了福島三縣,按理說海嘯之浪應捲起千堆雪,可這次卻是黑浪滔天,因為日本的周邊海域貯滿了從中國掠去的煤炭等礦藏,所以激起的海浪全是墨色如碳,沖刷出了它的罪惡。作為它的儲備能源,就有從泰安華豐煤礦掠去的資源。二是肆意對中國的名山大川進行地理測繪,小川琢治便是其中之一,他帶著助手來到泰山,神出鬼沒地進行了實地勘察,繪製了精確的泰山等高線平面地圖。回國後,他又無意中看到了一幅唐朝之前的泰山真形圖,真形圖的形狀、外觀與他的地圖極其相似,於是便於1910年6月在《地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後來,這一文章翻譯到國內,曾得到李約瑟的注意。到了1987年,我國的地理學史家曹婉如、鄭錫煌又藉此作了探討,寫了篇《試論道教五嶽真形圖》​​,對真形圖中包含的繪製地圖的滃暈法和原始的等高線法給予了肯定。到了2008年,山東大學的薑生教授一脈相承,結合對泰山的考察,寫了《東岳真形圖的地圖學研究》,論證了真形圖和實際地形、地勢的關係。對以上文章均進行了認真的研讀,獲益匪淺。
從《收藏馬未都》說五嶽真形圖(三) - 涼如螢- 涼如螢的博客
(姜生教授文中古本東岳真形圖與泰山地形圖的對比)
他們的研究對象均係唐代之前的五嶽真形圖,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圖符又被賦予了新意和變化,便有了第三個功能。
第三、五嶽真形圖體現了五嶽的骨體特徵。
五嶽所處地域不同、氣候不同、構造不同,各有特點,隨著人們對五嶽攀爬次數的增多,對其自然景觀和人文內涵的認知也逐漸提高,漸次形成了對五嶽的固定認識,一是泰山雄、華山險、衡山秀、恆山峭、嵩山奧,二是泰山如坐、華山如立、衡山如飛、恆山如行、嵩山如臥。五嶽的山體風骨和外觀風貌影響了真形圖的演變,圖符力求體現各自風骨。現簡要說明如下:
從《收藏馬未都》說五嶽真形圖(三) - 涼如螢- 涼如螢的博客
(東岳真形圖)
一是泰山真形圖。唐朝之前的泰山真形圖呈扁長型,由於泰山雄踞東方,拔地通天,是紫氣之源,站在南天門回首,但見盤道渺遠,千嶂俯歸,氣勢雄偉,遠觀如一長者端坐,不怒而威,不肅而嚴,沉穩大氣,因而東岳真形圖便由扁長而演化成端坐之形,方方正正,成了碑刻中展現的形象。
從《收藏馬未都》說五嶽真形圖(三) - 涼如螢- 涼如螢的博客
(西嶽真形圖)
二是華山在五嶽中最高,素以險峻奇拔著稱,五峰中的朝陽峰,有巨崖直垂,衝擊視覺,形如巨掌,險峻異常,因而碑刻中的西嶽真形圖兩側便垂直上下,以突出“華山如立”之險。
從《收藏馬未都》說五嶽真形圖(三) - 涼如螢- 涼如螢的博客
(南嶽真形圖)
三是衡山山體南緩北陡,主峰祝融峰形似鳥首,周圍山巒伸展如翼,每值霧沉雲移之時,更顯躍然欲飛之姿,因而南嶽真形圖便有了飄然凌空之勢。1990年,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一張“南嶽如飛”的郵票,栩栩如生,不虛此譽。如下圖:
從《收藏馬未都》說五嶽真形圖(三) - 涼如螢- 涼如螢的博客
(南嶽如飛)
從《收藏馬未都》說五嶽真形圖(三) - 涼如螢- 涼如螢的博客
(北岳真形圖)
四是恆山控關帶水,奇險玄幻,居形勝之險,似軒轅巨人行走在雁門關至太行山之間,因而北岳真形圖呈從容行走之勢。
從《收藏馬未都》說五嶽真形圖(三) - 涼如螢- 涼如螢的博客
(中岳真形圖)
五是嵩山山勢雄渾,橫亙綿延,嵩高峻極,似臥龍盤踞中原,因而中岳真形圖便呈趴臥之態。1995年,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一張“嵩山如臥”的郵票,可資體會,如圖:
從《收藏馬未都》說五嶽真形圖(三) - 涼如螢- 涼如螢的博客
(嵩山如臥)
因此,五嶽真形圖反映出了各自山岳的自然和人文之奧。
第四、五嶽真形圖表明了道家之所需。
尋仙修煉的道門中人都想棲隱在某座大山,集天地精華,吸風飲露,道法自然,輔之以造爐煉丹,渴啖仙芝,以求長生,為此,他們至少需要一座天然山洞來棲身,遮風擋雨。同時他需要了解這座山上的礦藏或仙草,以滿足煉丹、養生之必需。而五嶽真形圖便直觀的提供了這些信息,陳田夫謂五嶽真形圖“取其峰巒、洞室之所在,神芝、靈草之所生,高下丈尺等級之數,東西南北里程之限”而成,清楚地標明了洞室、芝草的高度和地點,以及山岳的四周里程數,使之成為道徒修煉的必讀符圖。
最早的五嶽真形圖印刷在紙帛之上,有四種顏色,黑色表示山巒走勢,黃色表示山洞或礦物所在,白點表示山巔,遊方道士一目了然。刻在石碑之上,受石刻的局限,不能表達顏色含義。紅色表示水源和流向,也就是他的第五個功能。
第五、五嶽真形圖標明了山泉水源和河流走向。
五嶽真形圖對五嶽的山水穴竇、泉液所出、地脈所通均進行了標註,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為仙風道骨之徒指明了生活水源。
總之,五嶽真形圖是道教的產物,是道門中人的護身符,為尋求它的真諦,不論是草履拂塵的雲遊仙人,還是按駕祥雲的遊方道士,均來去倏忽在五嶽山川,驚鴻飄渺於天地之間,沉沉緒脈在中華大地。
【引用】從《收藏馬未都》說五嶽真形圖(三)-胡笑文的喜歡 - https://goo.gl/MPYjyg
------------------------------------------------
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五嶽真形圖》碑
我在碑林博物館第六展示室第一次見到這方碑時,只覺得新奇,因為在前面展示室看到的碑沒有看過這樣奇怪的符號,因此多拍了幾張照片。回家後翻閱之前在國圖影印的《碑林集刊》資料,才知道這方碑大藏玄機。這方石碑是清代的鄧霖轉刻的《五嶽真形圖》。
《五嶽真形圖》
近日我們位在南海路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有一場特展,名為「神遊武當」,展示道教的精華文物,展覽中也提到了五嶽是道教重要的修練道場。據傳最早出現“五嶽真形圖”記載的是古代文獻《漢武帝內傳》,稱該圖是太上老君最早測繪的山岳地圖。透過五嶽形狀抽象簡化後所呈現的符錄圖像保護入山者不受山精鬼魅的侵擾,可以平安入出山境。所以《抱朴子》有紀載:“凡修道之士棲隱山谷,須得五嶽真形圖佩之。其山中鬼魅精靈、蟲虎妖怪,一切毒物,莫能近矣。”
1910年6月,日本學者小川琢治在日本《地學雜誌》第22年第258號上發表了《近世西洋交通以前の支那地圖に就て》專文,據他的研究發現日本所收藏的十七世紀版《五嶽真形圖》​​之一《東岳真形圖》,與實地考察用等高線繪製的泰山地形圖作了比較分析,發現兩者極為相似。換句話說,《五嶽真形圖》​​中蘊涵有等高線製圖法的地圖繪製思想。
前一篇筆記提到的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也引用小川琢治的研究成果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五卷《地學》中說到:“小川琢治曾注意到一幅很值得注意的泰山圖,這幅圖見於《五嶽真形圖》​​(作者姓名不詳,現存有十七世紀的版本)。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幅圖中所用勾畫山形的方法完全不遜於近代所用的方法。”
我們現代人需要透過工具才能知道時間、距離。我想我們的先祖感知敏銳的人會以直覺的方式與大自然接觸,認識自然,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採用了一種稱為“圓山”的行路方式,憑藉“圓山”的經驗將同一高度的山峰位置用相同的墨跡標明,便於道士​​在山中繞山行走。
將安全的行進路徑記錄起來,也就是繪製地圖概念的開端。然而這樣的"圓山"技術似乎無法有效的傳承,《地圖的歷史》一書也曾介紹過的晉代裴秀所提出的"製圖六體",與後來從長沙漢墓馬王堆所出土地圖相較,技術水平顯然下降。
我們在碑上看到的符籙符號比起轉刻前的記號更加抽象簡化了。
以下是我在網路搜尋到《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內五嶽的真形圖像。
參考資料:
1. 秦建明,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碑林集刊(八) 神秘的《五嶽真形圖》》(2002)
2.《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
歷史背包客的筆記本: 《五嶽真形圖》碑 - https://goo.gl/HCAcUQ
-----------------------------------------
2016年11月9日訊息 【藍龍和事件】
9 十一月, 2016 在 柯博拉(Cobra) / 柯博拉(Cobra)訊息 tagged 事件 / 斗姆女神 / 阿加森 / 龍之家族 / 龍人 by 傳奇
Now that the circus of the US elections is over, we can finally focus again on real intel.
美國總統大選已經結束。我們總算可以不用繼續看馬戲團雜耍並且關注貨真價實的情報。
The emergence of the Goddess DouMu to the surface of the planet a few years ago is the first sign of the return of the Light forces after their 26,000 years long exile. This wa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the return of Agartha to the surface. Now the Blue are preparing the portals on the surface so that the Agarthans can contact the surface population again first energetically and then also physically after the Event.
斗姥女神在幾年前重返地表世界。她的回歸象徵光明勢力在歷經26000年的流亡之後即將重返地球。這是阿加森世界重返地表世界的第一階段。現在藍龍正在準備開啟地表世界的門戶,進而讓阿加森人可以在事件後與地表民眾進行能量交流和更後續的面對面交流。
For this purpose, many caves and cave entrances on the surface are prepared in a certain way that will be fully revealed at the Event.
為了事件後的交流,許多洞穴和洞穴入口已經用某種方式進行籌備;然後會在事件期間全面對外開放。
Many of the caves worldwide were sacred places for various Light groups on the surface and many of them contain Goddess vortexes which will be activated at the Event:
許多洞穴曾經是許多地表正面團體使用的聖地。這些洞穴大多數都有女神能量漩渦點。這些能量漩渦點會在事件期間啟動:
http://witcombe.sbc.edu/sacredplaces/caves.html
sanctuary
For this purpose, we are actively searching for people who are guardians of such caves or know their location, to contact me at cobraresistance@gmail.com
為了在事件期間開啟這些洞穴內的女神能量漩渦點,我們正在積極尋找這些洞穴的守護者或知道洞穴位置的民眾。請來信cobraresistance@gmail.com與我聯繫。
In Chinese Taoist tradition, caves that serve as portals into Agartha are called grotto heavens:
道家記載的洞天其實就是用來往返阿加森世界的洞穴門戶:
http://www.persee.fr/doc/asie_0766-1177_1995_num_8_1_1096
http://www.flickriver.com/photos/mydailyart/17369890942/
The Blue are the guardians of those portals. Now lost to the outside world but still in the possession of the Blue, is the Chart of the True Forms of the Five Sacred Mountains, also called The Luminous Precious Scripture of the Five Talismans, a map of access points to the Agartha network that is 5000 years old. This chart resurfaced again 3000 years later and was then given to Blue guardians.
藍龍負責守護這些門戶。雖然五嶽真形圖流落在外,藍龍依舊保有這幅地圖。
五嶽真形圖又叫太上洞玄靈寶五嶽神符。這幅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地圖記載著阿加森網路的出入口。這幅地圖在三千年前重現人間然後交由藍龍的守護者保管。
five2
Many of the grotto heavens are located in Taoist sacred mountains in China. There are two overlapping energy grids that connect these sacred mountains, with corresponding system of underground tunnels and cities of Agartha.
許多洞天座落在中國道家的聖山。兩個重疊的能量網格經過這些聖山並且連通至阿加森世界的地下隧道系統以及地下城市。
The first energy grid is based on five sacred mountains, one for each of four directions of the sky and one for the center:
第一個能量網格座落在中國的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https://sacredsites.com/asia/china/sacred_mountains.html
The second energy grid is based on four sacred mountains:
第二個能量網格座落在道家的四大名山(武當山、龍虎山、青城山、齊雲山)
http://www.zhangjiajietourguide.com/article-p143-china-top-four-sacred-taoist-mountains.html
Both energy grids have the main vortex intersection point near Chengdu, where the mysterious Sanxingdui civilization was located:
兩個能量網格在成都附近交會成一個能量漩渦點。神秘的三星堆文化就座落在這個能量漩渦點: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nxingdui
Chengdu is one of the 12 major energy vortexes of the Earth icosahedron grid:
地球二十面能量網格有12個主要的能量漩渦點。成都就是其中一個。
grid1
Sanxingdui civilization was the main anchor point of an extraterrestrial faction from Thuban (alpha Draconis), the most prominent faction of the positive Draconians. They are one of the founding source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why dragon as a symbol has positive connotations for Chinese. Thuban was a polar star 5000 years ago when Thuban Draconians descended on Earth, using Chendgu vortex as the entry point.
三星堆文化是右樞(天龍座α星)外星派系的主要入口。這個派系是最知名的正面龍人派系。中華文化其中有一部份就源自這些正面龍人。他們也是龍在中國具有正面形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右樞在五千年前是天上的北極星,而右樞的正面龍人便是在五千年前利用成都漩渦點進入地球。
Sanxingdui means three stars mound in Chinese and the three stars are Thuban, Antares and Aldebaran. These three stars form a very strong energy triangle, Antares and Aldebaran being on one of the main galactic plasma Light filaments that allow interstellar travel through portals in this sector of the Galaxy.
三星堆的”三星”指的是右樞、心宿二和畢宿五,這三顆恆星形成一個非常強大的能量三角形。心宿二和畢宿五之間有一條正面的銀河電漿線性通道。光明勢力會利用這條主要幹道來回穿梭於銀河系的這個星區。
Not far away from Thuban, on the Antares-Aldebaran galactic highway, is the star Dubhe, home of Goddess DouMu which belongs to an ancient humanoid positive civilization living on planets orbiting that star:
斗姥女神的故鄉—天樞座落在離右樞不遠而且心宿二-畢宿五銀河高速公路經過的位置。一個古老的正面類人型文明就位於天樞周圍的行星:
doumu-star
圖:北斗七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
北斗天樞,斗姆原鄉,救渡眾生,說易解卦
Goddess DouMu is now engaged in more active work with the portal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lanet in the new phase of preparations for the Compression Breakthrough which have begun in July.
自從壓縮突破的籌備工作在今年7月進入新的階段,斗姥女神就更積極地進行關於地表門戶的工作。
Dragon sources have communicated that Jetsun Pema, the queen of Bhutan, is one of the main public embodiments of DouMu archetype on the surface of the planet:
龍族線人表示:不丹皇后–吉增·佩瑪是斗姥概念原型在地表世界的主要化身之一: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etsun_Pema
Dragon sources have also said that DouMu is searching for more active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population.
龍族線人也表示:斗姥女神正準備更進一步地與地表民眾交流。
All this is part of the larger plan to reconnect the Agartha Network with the surface population after the Event.
這些工作都是為了讓阿加森網路在事件後與地表民眾團圓的大計劃。
【地球盟友】【柯博拉Cobra】2016年11月9日訊息 【藍龍和事件】 - 國際黃金時代團隊 - https://goo.gl/77ZAq2
-------------------------------------------
(民國五年版)第一章:天文
轉載 2015-05-10 11:01:14
標籤:道家文化風水命運幼學珠璣
《幼學珠璣》(民國五年版)
西昌程登吉允升原本
繡谷周嘉彥參訂
增訂幼學珠璣序
類書之著夥矣,求其簡而能,該文而不奧,可為雅命所共賞者,惟予鄉程允升先輩所著幼學一書。簡帙不多而分門別類,自天地、歲時、倫常之大,以及日用、飲食、鳥獸、草木之微,無不兼收,而並採比事以屬詞,鎔經而鑄史,誠幼學之金科玉律也。
今值國粹參考之時,群經哲學莫不蒐集靡遺是書,網羅古今紛披子史,使童而習之。既無望洋之欺壯而資之,行有向若之,驚其有裨於學子者詎淺鮮哉。
但坊本註釋非失於簡,即失之繁。鮮有詳略得宜者,余友吳君妥為詮疏,汰繁補略,既簡約而詳明矣,又為分標上格增以統紀姓氏字音算法尺度等類,皆日用必須應酬所尤切者約百餘篇。名曰珠璣由是,居者既可藏為肆應楷模,行者亦可攜為枕中秘笈,將見是書,一出洛陽之紙價騰十倍矣。因併其端以嘉其有功於四民焉。
乾隆癸卯孟春月 金谿周松齡顯於百尺樓​
抱朴子曰:修道之士,須得五嶽真形圖以佩之,可以化除兇災。漢太初李寬負圖,武帝封為負圖先生。
【卷一】 天文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混沌者,陰陽未分之象。乾,天也。坤,地也。奠,定也。謂混沌初分,乾坤方定也。)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元氣也。浮,升也。輕清之氣屬陽,上生成像,則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凝,結也。氣之重濁屬陰,下結成質,則為地。)日月五星。謂之七政。(五星,金木水火土。合日月為七政。書曰: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才,能也。天能覆物,地能載物,聖人裁成輔相能成物,與天地參,故曰三才。)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宗,主也。日為太陽之精,人君之像也。月乃太陰之精,女後之像也。)虹名蝃(螮,音帝)蝀(音凍)乃天地之滛(淫)氣。(日與雨交,倐然成質,如張弓焉。雨久而晚現於東方則晴,晴久而旱。見於西方則雨,淫氣謂不當交而交者,詩蝃蝀在東,莫之敢指。)月裡蟾蜍(音餘)。乃月魄之精光。(蟾蜍,三足類。后羿得不死藥於王母,其妻嫦娥藕食,奔入月中,化為蟾蜍。)風欲起而石燕飛。(零陵山其石如燕,遇風雨起而群飛。風雨既定,仍復為石。)天將雨而商羊舞。(齊有一足鳥,飛舞殿前,齊侯使人問於孔子。孔子曰:此名商羊。惜童謠雲:天將大雨,商羊起舞,齊其有水災乎。)旋風名為羊角。(旋,迴旋也。其風自下而上,迴旋不定,如羊角也。莊子: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閃電號曰雷鞭。(淮南子曰:電,雷光也。雷以電為鞭,雷將震,光電如金蛇。)青女乃霜之神。(淮南子曰:秋三月青女出,以降霜。注:青女乃青腰王女,司霜雪之神。)素娥即月之號。(明皇游月宮,見素娥類十人歌舞,素娥即嫦娥。)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律令,週穆王時,人善走,死為雷部之鬼,故符敕雲:急急如律令。)雷部推車之女曰阿香。(搜神記:義興有周姓者,出都日暮,寄宿一女子草舍。更深聞外急呼曰:“阿香,官喚爾推雷車。”女辭去,雷雨。天明視之,乃一古塚也。)雲師係是豐隆。(山澤之氣,蒸而為雲。淮南子曰:季春,豐隆乃出,以將其雨。)雪神乃是滕六。(蕭志忠為晉州刺史。將出獵,有樵者見群獸,求救於九冥使者,使者曰:若使巽二起風,騰六降雪,則蕭使君不出矣。)欻(音忽)火謝仙。俱掌雷火。(思玄賦:欻神化而蟬蛻。國史:郴州玉仙觀為天火所焚,惟留一柱,有“謝仙犬”三字。倒書而刻之,有以問何仙姑,仙姑曰:謝仙,雷部之鬼也,夫婦皆長二尺,色如玉,掌行火,於世間。)飛廉箕伯。悉是風神。(飛廉能神禽能致風,鹿身,雀頭,白角,豹紋,蛇尾。箕伯即箕宿之神也。)列缺乃電之神。(列缺電光也。文選,列缺曄其照夜是也。)望舒是月之禦。(淮南子曰:月禦名望舒,又名纖阿。)甘霖甘澍(音注)。俱指時雨。(久旱而雨曰甘霖。時雨澍生萬物,曰甘澍。時雨及時之雨也。)玄穹彼蒼。悉稱上天。(穹,高也。北為元天,春為蒼天。郭璞雲:天形穹窿,其色蒼蒼。)雪花飛六出。先兆豐年。(出,瓣也。凡花五出,惟雪花六出,又冬月雪花六出,春月雪花則五出,冬雪之瑞,預兆來歲之豐年也。)日上已三竿。乃云時晏。(竿,竹竿也。晏,遲也。日初出,色黃,正中色赤,將入色暈,天文志:日上三竿,色黃赤暈,當巳午之交,其時不已晏乎?)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蜀中山高霧重,見日時少,每日出,則群犬疑而吠之。)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喘,氣急也。吳牛,江淮水牛也。吳地酷熱,水牛畏熱,見月亦疑為日,而氣喘焉。)望切者。若云霓之望。(雲興而雨至,霓現而雨止。孟子:若大旱之望雲霓。言望雨者,望雲興而懼霓見。以比望人者,望其至而又恐懼其止也。)恩深者。如雨露之恩。(雨以潤萬物,露為陰液,潤物尤甘。受人恩深比以此焉。)參商二星。其出沒不相見。(商星居東方卯位,參星居西方申位,此出彼沒,以比人之不睦也。)牛女兩宿。惟七夕一相逢。(牛,牽牛星。女,織女星。一居天河東,一居天河西,女勤於織,上帝憐之,命嫁牽牛。嫁後廢女工,帝怒。摘歸河東,每年惟令七月初七日,夜渡河一會。)后羿妻。奔月窟而為嫦娥。(後,君也。羿,有穹國君之名。餘解見前。)傅說死。其精神託於箕尾。(傳說高宗相。莊子:傳說乘車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言其死,而精神附於箕尾間也。)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言披星而出,戴月而入。早夜無有安寧也。)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勞人在外,不避風雨。如雨沐頭,風梳髮也。)事非有意。譬如雲出無心。(陶潛:云無心以出岫,事本無心而作,亦如是焉。)恩可遍施。乃曰陽春有腳。(唐,宋璟,惠澤遍施士民,人號為有腳陽春。)饋物致敬。曰敢效獻曝之忱。(饋,送也。物,儀物也。忱,心也。列子:宋有田父,冬曝日而暖。因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必獲重賞。以微物送人,無異於獻曝之心也。)託人轉移。曰全賴回天之力。(事既成而挽回之,如轉移焉回天。稱其力大也。唐太宗欲修洛陽宮,張玄素諫止,魏徽曰張公論事,有回天之力。)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誦再生之德。曰二天。(再造,再生也。唐郭子儀克復東都,肅宗勞之曰:朕之國家,由卿再造。漢蘇章為冀州刺史,有故人為清河令,章行部,案其奸白,令延章飲甚歡。姦令喜曰:人皆一天,我有二天。意章必宥己也。章曰:今日與故人飲,私恩也。明日冀州按事,公法也。遂正其罪。 )勢易盡者若冰山。事相懸者如天壤。(楊國忠恃勢恣橫,人爭附之張彖曰:人倚國忠如泰山,吾以為冰山也。懸,隔也。壤,地也。言事相懸絕如天之去地也。)晨星。謂賢人寥落。雷同。謂言語相符。(晨星,早晨之星。寥落,少也。賢人寥落如晨星之甚稀。符,合也。雷震則百里同聲。故云,言語相符合,如雷聲之相同也。)心多過慮。何異杞人憂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逐日。(列子,齊人有憂天墮身無所寄者,至廢寢忘食。人曉之曰:天積氣耳,何憂墮乎?其人方釋然。夸父,古人名不量其力,策杖追日影不及,道竭而死。其杖化為鄧林竹。)如夏日之可畏。是謂趙盾。如冬日之可愛。是謂趙衰。(左傳,晉大夫,趙盾,趙衰之子也。狄相鄧舒,問於狐射姑曰:盾與衰孰賢?對曰:衰如冬日之溫,令人可愛。盾如夏日之日,令人可畏。)齊婦含冤。三年不雨。鄒衍下獄。六月飛霜。(漢東海竇氏守節,事姑至孝,姑恐妨其嫁,而自縊。姑女訟為婦所逼,坐斬,大旱三年。獄吏於公白其冤,於郡守守祭其墓,乃雨。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譖之,王系之獄。仰天大哭,六月飛霜,事見周代史冊。)父仇不共戴天。子道須當愛日。(曲禮曰:父之仇不共戴天。揚子:不可得而久者,事親之謂。言當及時盡孝也。)盛世黎民。嬉遊於光天化日之下。(黎民,黑髮之民。書曰:帝光天之下,言帝德光輝及於天下也。潛夫曰:化國之日舒以長。)太平天子。上召夫景星慶雲之祥。(堯時,景星耀天,狀如半月,王者政教無私,則見舜時有無色慶雲與焉,祥氣之所致也。)夏時大禹在位。上天雨金。(史記:大禹平治水土,功齊天地,天雨金三日,故名。)春秋孝經既成。赤虹化玉。(孔子作春秋、孝經,告成於天,赤虹至上而下,化為黃玉,長三尺,上有刻文。)箕好風。畢好雨。比庶民願慾不同。(箕風宿,畢雨宿,書庶民惟星星有好雨星有好風,比人所好不同也。)風從虎。雲從龍。比君臣會合不偶。(易: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君明臣良非偶然也。)雨暘時若。係是休徵。(若,順也。休,美也。徵,證也。書曰:休徵,曰肅,時雨若,又時暘若,言宜雨而雨,宜晴而晴,非旱澇之災。)天地交泰。斯稱盛世。(泰,通也。易泰彖,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盛世,至治之世。)
《幼學珠璣》(民國五年版)第一章:天文_尚道福源_新浪博客 - https://goo.gl/Fiazvm
--------------------------------

 2017-08-25_104759  

五嶽真形乃古道教之至寶
取中原漢土五嶽嵩山,華山,恆山,衡山,泰山之元始炁形
形似四方四靈及中央麒麟
懸掛或佩帶其圖,能不受魑魅魍魎,山精水怪之害
安鎮家宅,護衛吾身
集天地之精華於一體
此圖上方為中央嵩山麒麟真形
右一東嶽泰山青龍真形
左一北嶽恆山玄武真形
右二南嶽衡山朱雀真形
左二西嶽華山白虎真形
並中央漢天師三十六天將真形符之一
及日月星辰六秘諱等
原版存成都青羊宮二仙庵


 2013021205261615120130212051640239  

太上道君的五嶽真形
【阿波羅新聞網 2013-02-12 訊】默認
南懷瑾的《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我說你們美國人還打洞,我們早就知道了。譬如說黃帝的陵後面有個碑,不準進去。但是你如果有膽子進去,三個月就從南京出來。這樣的故事很多,都在《五嶽真形圖》裡頭,可是你看不懂。」
五嶽真形圖,道教符籙,據稱為太上道君所傳,有免災致福之效。今河南登封縣嵩山中嶽廟內存有此圖的碑刻。
文獻記載
《太平廣記》卷三引《漢武帝內傳》:“﹝武帝﹞問:‘此書是仙靈之方耶?不審其目,可得瞻盼否?’王母出以示之曰:‘此五嶽真形圖也……諸仙佩之,皆如傳章;道士執之,經行山川,百神羣靈,尊奉親迎。’”
晉葛洪《抱朴子·遐覽》:“道書之重者,莫過於三皇文,五嶽真形圖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
“修道之士,棲陷山谷,須得五嶽真形圖佩之,則山中魑魅虎蟲,一切妖毒皆莫能近。漢武元豐三年七月七日受之西王母,流布人間。後太初年中,李充自稱馮翊人,三百歲,荷草器負圖傲遊。武帝見之,封負圖先生。故世人能佩此圖渡江海、入山谷、夜行郊野、偶宿凶房,一切邪魔魑魅魍魎水怪山精,悉皆隱遁,不敢加害。家居供奉,橫惡不起禎祥永集雲。故此圖不獨用為佩軸,家居裱成畫圖,安奉亦可……”。
解釋
古代的解釋
最早出現“五嶽真形圖”記載的是古代文獻《漢武帝內傳》,稱該圖是太上老君最早測繪的山嶽地圖。
五嶽真形圖的作用是:
*系道士入山護身符。
五嶽真形圖
*《抱撲子》:“凡修道之士棲隱山谷,須得五嶽真形圖佩之。其山中鬼魅精靈、蟲虎妖怪,一切毒物,莫能近矣。”
近代國外的解釋“五嶽真形圖”是等高線平面圖入山線路圖
1910年6月,日本學者小川琢治在日本《地學雜誌》第22年第258號上發表了《近世西洋交通以前の支那地圖に就て》專文。
文中根據日本所收藏的十七世紀版《五嶽真形圖》之一《東嶽真形圖》,與實地考察用等高線繪製的泰山地形圖作了比較分析,得出一個驚人結論:二者極為相似。換句話說,《五嶽真形圖》中蘊涵有等高線製圖法的地圖繪製思想。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成立的中國科學社將小川琢治對《五嶽真形圖》的研究工作介紹給了中國學者。
後來,英國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五卷《地學》中也引用了小川琢治的研究成果,並作了評論:“小川琢治曾注意到一幅很值得注意的泰山圖,這幅圖見於《五嶽真形圖》(作者姓名不詳,現存有十七世紀的版本)。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幅圖中所用勾畫山形的方法完全不遜於近代所用的方法。”
近代國內解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曹婉如、鄭錫煌於1987年發表了“試論道教五嶽真形圖”一文,這是學術界迄今為止對道教《五嶽真形圖》較為系統的研究。文中提出:
*現存的古本五嶽真形圖,就其表現形式和內容來看,可以稱之為具體山嶽的平面示意圖。
*“圓山”是山區的一種行路方法。古代道士憑藉這樣的實地“圓山”經驗,在繪製五嶽進山地圖時,就將同一高度的山峰位置用相同的墨跡標明,便於道士在山中繞山行走。
*《五嶽真形圖》之所以能在人類地圖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也是因為其蘊涵有先進的地圖繪製科學思想。
五嶽
東嶽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2154.9),位於陝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北嶽恆山(2017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40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以下節選自南懷瑾的《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比方講中國地理,一個美國的教授來看我,學科學的,他說他們現在正在研究地球。我說:我聽說了,你們花很多錢在地球邊上打洞,進去看地底的中心有什麼秘密。這個一點都不稀奇,我們已經搞了好多年了。他說你們中國真的搞了好多年嗎?來美國留學的都沒有講過啊!我說他們年輕人不知道,中國道家有本書叫《五嶽真形圖》,三山五嶽真正的形狀,以及山的下面究竟是什麼樣子。你看了這本書會笑死,東一塊,西一塊,這裡一個白點,那裡一個空圈,它講地底下都是通道,用不着你去打洞。
我說你們美國人還打洞,我們早就知道了。譬如說黃帝的陵後面有個碑,不準進去。但是你如果有膽子進去,三個月就從南京出來。這樣的故事很多,都在《五嶽真形圖》裡頭,可是你看不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