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明美德的傳統禮樂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8日, 2019
(大紀元圖片庫)
《禮記.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禮是天之經,地之義,是天地間最重要的秩序和儀則;樂是天地間的美妙聲音,是道德的彰顯,禮序乾坤,樂和天地,氣魄何等宏大!所以,「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禮樂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養性,體悟天道,謙和有禮,威儀有序,這是我國古典「禮樂文化」的內涵和意義所在,也是聖人制禮作樂的本意。
古之聖賢非常注重音樂對人心的影響,以樂輔禮,祭祀神明,善化民眾。如:黃帝之樂《咸池》,通乎神明之德;顓頊之樂《雲門》,繼承美德;堯之樂《大章》,廣施德惠;舜之樂《韶》,將德行發揚光大。其節奏曲調平和而莊重,寓意深刻,導人向善。君子聆聽到此,可以說出其中的義理,以德敬天,思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史記》中記載:「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紂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國亡。舜之道何弘也?紂之道何隘也?夫《南風》之詩者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意,得萬國之驩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時也,北者敗也,鄙者陋也,紂樂好之,與萬國殊心,諸侯不附,百姓不親,天下叛之,故身死國亡。」這裡說的是治世之樂與亡國之音的區別。音樂之美在於其悅耳動聽的形式服從於仁義道德的內容和禮義的要求,否則就沒有意義和價值。
古樂《南風》以其平和德音,體現了中國傳統音樂思想,記述了舜帝推德懷遠、憂國憂民的事蹟。舜帝有孝行、布仁德、愛民勤政、明哲賢能,集諸多美德於一身,禹曾用武力征三苗,三苗敗而不餒,以至「三旬,苗民逆命」。舜帝制止禹「請伐之」,而喻教行德三年,三苗欣然誠服,而且移風易俗。
舜帝南巡南國,感諒南方赤日似火,酷暑易旱,百姓疾苦。而當南風乍起,薰風時雨,頓解萬民之焦渴和燥熱。
舜帝看到南國民眾在溫暖和煦的南風中那樣歡欣愉悅,感慨萬千,手揮五弦琴,放聲吟唱:「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他為自己的臣民祈禱上蒼,切切思慮著拯救萬民於水火,加強禮樂文化和神明祭祀活動,歌《南風》而天下大治。
西周時周公以道德為原則建立了禮樂制度,使其成為德治、仁政的重要途徑,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又提出了「仁」的思想,儒家繼承和發揚禮樂文化,提出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禮以導其志,樂以和其聲」,要求以仁義為貴,修善節文、整齊儀容、樂順天道。西漢以後,《周禮》、《禮記》等成為古代文人必讀的經典,禮樂文明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
學習禮樂之道使君子仁愛他人,使小人改惡從善,節制個人私慾,平易、正直、慈善、誠信油然而生,寧靜而安定,安定而長久,長久就合於天意,合於天意就能與神明相通。因此君子禮樂一刻不離自身,即所謂「士無故不徹琴瑟」。
孔子向師襄子學琴,師襄子教孔子一首曲子,孔子彈了十日還在練習。師襄子說:「可以學另一首曲子了。」孔子說:「我雖然學會了曲子,但還沒有熟悉它的韻律。」過了些天,師襄子說:「韻律已經熟悉了,可以學下一首曲子了。」孔子說:「我還不知它所表現的心志。」又過了些天,師襄子說:「已經知道了所表現的心志,可以學下一首曲子了吧!」孔子說:「可我還沒有體會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樣的人啊!」
再過了些天,師襄子感慨地問:「知道作曲者是誰了嗎?」孔子說:「我感受到這個人形象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一心要感化四方,心胸寬大能包容天下。他莫非是周文王嗎?」師襄子驚訝而敬佩地說:「不錯!我的老師講過,這個樂曲名就叫作《文王操》。」《文王操》博大精深,蘊含了浩然正氣並展現出寬仁崇高的境界。
周文王是孔子崇敬的聖賢和理想人格的象徵,孔子被困於陳、蔡兩地時,操琴演奏此曲自勵,雖七日無糧而道心彌堅。
傳統禮樂涵養人的行為,使人內心受到道德光輝的感動,純正的理性表現在外,通達神明的恩澤,順應天地並關愛他人。其教化功能使民眾明辨善惡,歸於天理正道。禮樂文明體現出人們對天道真理的追求渴望和對道德正義的推崇。



玉山寶光聖堂-一貫道-文武八佾-李瑞祥、王寶宗、王耀德、王茂  「文武佾」的圖片搜尋結果

臺北孔廟春祭典禮(高振宏攝)
祭孔為民間與政府紀念孔子誕辰的活動,在9月28日教師節卯時舉行。源於周朝在庠序舉行四季釋奠先師,表示尊師重道,唯當時先師尚未指定;由於孔子在教育上有教無類成就特高,影響當時及後代深遠,釋奠對象才逐漸以孔子為主,漢代且有「素王」之說。隋朝即被尊為「先師」,其後歷代的釋奠禮成為祭孔的專屬名稱:凡釋、奠均有陳設、呈獻,在祭孔典禮中陳設音樂、舞蹈,並呈獻牲醴供祭之物,儀節隆重表達崇敬孔聖之意。從此在帝制時代均依制立廟,並專設釋奠禮儀以為常式,使科舉制度具有人文意義。民國以後訂定為「教師節」,依例舉行祭孔大典;臺灣的儒家士人延續此一傳統禮儀,表達對「至聖先師」孔子的敬意;政府遷臺後為表示繼承中華文化傳統,即在教育體制中延續古制,迄今均未曾改變。
祭孔的歷史淵源與孔子創儒學史相終始,死後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在曲阜闕里孔子舊宅立廟──即今曲阜孔廟,將所住房屋作為壽堂,陳列生前所用的衣、冠、車、琴、書冊等,按歲時祭祀,為諸侯祭孔之始。其後歷代均有沿革,漢高祖12年(公元前195年)經過魯國即以太牢祭祀,為天子祭孔之始;漢元帝(公元前48-33年在位)徵召其13代孫孔霸為帝師,以稅收所得按時祭祀,為封侯子孫奉祀孔子之始。漢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派遣天子特使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闕里祭孔,為遣使祭孔之始;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在太學及郡縣學祭祀周公、孔子,從此朝廷與地方政府在學校祭孔,成為重要的政教活動;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明帝赴曲阜祭孔及七十二弟子,為配享祭祀之始。從此以後祭孔活動持續進行,且規模逐漸提升,到明清時期達於巔峰,視為「國之大典」。滿清入主中原順治定都北京後,在京師國子監設立文廟,內有大成殿,每年舉行祭孔大典,尊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其規格為上祀,並行三拜九叩大禮。民國成立後,民間與官方各有祭孔活動,公元1913年6月22日袁世凱發佈〈尊孔令〉,次年9月頒發〈祭孔令〉,為民國時期首次官方的祭孔活動。
臺灣民間的祭孔從清領時期既已開始,官方則於民國41年(公元1952年)訂定孔子誕辰為教師節,民國57年因應大陸文革,內政部等單位聘請各界組成「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訂定「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釋奠禮儀節」,在臺北孔廟試行祭孔,兩年後公佈實施以迄於今。祭孔儀式從漢朝開始,隨著時代演變而封號屢變:漢代為褒成宣尼公,唐代提升為文宣王,其禮儀愈來愈隆重;後來孔門弟子及後代儒者也成為配享:祭孔禮儀稱為正獻禮,配享者稱為分獻禮。祭孔大典的樂舞,乃集樂、歌、舞為一體,均在禮儀實踐中,體現豐潔、誠敬的藝術形式,以闡釋禮的內涵及思想,故具有凝聚民族傳統人文化成的意義。
祭孔程序為三獻禮:初獻、亞獻與終獻:初獻帛爵(黃絲綢、盛酒器),正獻官供奉於香案後,主祭者宣讀祝文,而參祭者則行五鞠躬,齊誦〈孔子贊〉;亞獻、終獻則獻香、獻酒,亞獻官、終獻官供奉於香案上(程序與初獻同)。
祭孔大典使用的佾舞,分為六佾舞與八佾舞:後者為天子所專用,諸侯等使用六佾,即6行6列共36人。孔子曾被封為文宣王 ,早期沿用諸侯之舞,唯唐代以後祭孔均使用八佾以示敬重;八佾舞即8行8列共64人,形成方陣形,本用於祭拜皇帝祖先,凡有文舞、武舞及文武合一舞三種。祭孔的佾舞使用六佾或八佾歷來均有爭論:一派主張孔子被封為文宣王(諸侯),且講究謙虛有禮,不宜使用八佾,故主張採用六佾;另一派則主張孔子被尊為素王,其道德學問與教育文化影響後代,故可用八佾。六佾舞為文舞,依據明朝《南雍志》的文舞圖譜排演,分東、西兩班,每一獻禮凡32節,三獻禮共有96節,東、西班的動作左右對稱。舞者稱為佾生,跳文舞時右手執羽,常用雉尾;左手執龠,即短笛形的竹管,分別有立容、立聲之意;每個動作代表一個字、一節樂曲及一組動作。
孔廟祭孔大典的歷史已有82年,臺北在2007年恢復春祭,鼓勵學子參加禮生、歌生、樂生、佾生等執禮工作。2013年3月10日臺北市孔廟春祭在孔廟大成殿廣場舉行,由臺北市副市長擔任正獻官,禮生、樂生、歌生及饌生分由臺北多家中學、職校學生兩百餘位擔任,佾生則由中華藝術舞蹈團舞六佾。
八佾舞為規格最高的祭祀禮儀,《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朱熹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現代八佾舞的舞者均著古制禮服,一組男生三十二人手執盾、戚,另一組女生三十二人手執雉翟、龠,均依照舞譜表演,動作整齊莊嚴,節奏平穩,故為禮儀的祭祀性舞蹈;樂器也是仿古的編磬、編鐘,再加上胡琴、笛子等,釋奠佾舞共有三成,各有三個樂章,每個樂章為四言八句詩,總共96個動作。現今所用的舞譜依據明、清兩代:前期為《南雍志》、後期有《頖宮禮樂疏》,臺灣在清領時期即依乾隆年間《重修臺灣縣志》、《重修鳳山縣志》的文字譜。
各地文廟遵循清代釋奠禮制,全體司禮人員多著清代禮服,漢服則以傳統漢服為基礎,依照祭祀司禮的層級,區分為通贊、引贊、樂長、樂生、禮生與佾生(舞生)。現行祭孔雅樂分為清制(清光緒十七年)與明制(民國六十七年復制)二系;臺灣各地皆遵循清代十三腔聖樂──大成樂章(又名大晟樂),演奏速度較緩,風格莊嚴肅穆,全國通用、尤以臺北孔廟為代表。全國僅臺南文廟仍遵行「雅樂十三音」(又名聖樂),乃源於古代府城禮樂局,演奏速度較輕快、舒暢,為臺灣保存、演奏歷史最久的雅正之樂,故臺南市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被列入國家文化資產民俗及文物。
釋奠儀式分為三十七個程序,其祭儀依序如下:排班就位、迎神、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飲福受胙、送神、望燎等。在釋奠典禮前,先進行祭祀至聖先師五代世祖崇聖祠祭五王;釋奠典禮前的預演稱為「釋奠習儀」
臺灣各地的釋奠佾舞均由小學生擔任,彰化孔廟為彰化中山國小、民生國小、南郭國小、平和國小輪流擔任,佾長由佾舞老師擔任,佾生早期均為男學生,民國84-85年也選用女生。臺中孔廟採八佾舞,由臺中力行國小學生擔任。嘉義孔廟(民國52年落成),民國86年祭孔大典的佾生由蘭潭國中的學生擔任,採明制樂譜服制、清制舞譜;服裝頭飾採用明朱載堉《六代小舞譜》與《靈星小舞譜》的童子舞型,頭戴明式假髮插白色骨簪,束紅緞帶身穿黑色金邊黃綢袍,繫綠綢腰帶,下身為白綢褲,黑靴。高雄孔廟採八佾舞,佾生為高雄舊城國小學生。
臺北孔廟的佾生服飾,在昭和6-7年(公元1931-1932年)著白衣繫紅帶,執雉羽;昭和9年-11年(公元1934-1936年)改為白長袍黑短掛,昭和18年(公元1943年)進入皇民化時期,佾生的服裝也稍有不同。戰後從民國35年到56年,共22年所採用的形式,到民國57年後又有變革,至今均改用明朝服飾:佾生為黃袍墨綠、腰帶黑靴,節生為綠袍墨綠、腰帶黑靴,長期由大龍國小學生擔任,男女生皆可,採六六三十六的六佾舞編制,均由佾舞老師教導學生。秋祭在教師節舉行,由於傳承既久而舞容莊嚴,故採排及正式行儀當日,均成為文化、旅遊界的聚觀焦點,顯示社會各界重視祭孔大典的禮儀。
【撰寫者】
李豐楙(政治大學宗教所講座教授)
【參考文獻】
1.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8。
2. 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臺北市孔廟與釋奠簡介》,臺北市:編者,1979。
3. 高明士,《中國教育史》,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4。
4. 中華民國文化部,「2011臺灣傳統音樂研究回顧展」網站:文廟釋奠樂,網址:http://rimh.ncfta.gov.tw/retrospective/page04/0303.swf。

首頁 > 宗教知識+ > 宗教儀式 > 祭孔 - https://goo.gl/bF07I7


 

玉山寶光聖堂-一貫道-文武八佾-李瑞祥、王寶宗、王耀德、王茂  


四配十二哲——孔廟裡陪祭孔子的歷代聖賢
2017-03-24 由 孔孟之鄉網 發表于 文化
孔廟是古代祭祀孔子的禮制性廟宇,國內外許多地方都有孔廟,孔廟裡都有一座塑有孔子像的大成殿。而孔廟不僅供奉著孔子的塑像,在大成殿孔子像的兩側,以及孔廟的東西兩廡,還供奉著一大批聖哲先賢的塑像或者木主牌位,在每年舉行祭孔大典活動的時候,由主祭官祭祀孔子,也要由各級官員來擔任分獻官,分別來到這些先賢先儒的塑像、牌位前,獻上祭品,恭恭敬敬地進行祭拜。在中國古代,死後能夠配享孔廟,和孔子一起接受祭拜,是優秀的讀書人一生中最高的理想。
孔子像兩側第一批配享的聖賢,是孔子弟子中四位最傑出的——顏淵、曾參、子思、孟軻。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到太學祭祀孔子,舉行簡單的釋菜禮,開始以顏淵、曾參、子思、孟軻享配,稱為「四配」。
ADVERTISEMENT
唐朝開元三年(公元720年),唐玄宗詔令國學祭祀孔子時,將顏子、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貢、冉有、子路、子游、子夏等十人享配孔廟,稱為「十哲」。因為孔子曾經用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來評定學生們的優長:「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這10人被公認為孔子的好學生。
孔孟之後,弘揚儒學最傑出的功臣要數南宋的朱熹了。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發展了宋代理學,成為理學的集大成者,所撰《四書集注》被元、明、清三朝作為科舉考試的官定文本,對中國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增補朱熹為第十一哲。此後,清人又增補孔子的弟子有若為第十二哲。
ADVERTISEMENT
在孔廟中從祀,級別又低於四配、十二哲的,稱為「先賢」「先儒」。
先賢主要是指孔門弟子及再傳弟子。東漢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漢明帝到曲阜祭孔,並祭孔門七十二弟子。此後,習慣上將七十二弟子的像畫在孔廟兩側的牆上,但不祭祀。唐玄宗以十哲配祀時,將其他弟子從祀。南宋時,又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等宋代理學大師從祀。今日孔廟所見從祀先賢的牌位,位於大成殿兩側東西兩廡的北端。
先儒是指在歷史上對儒學有傑出貢獻的學者。最早推出這一舉措的是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太宗下詔,每年太學祭祀時,將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生、孔安國、劉向、鄭眾、馬融、盧植、鄭玄、何休、王肅、王弼、杜預、范寧、賈逵等22位為《春秋》《詩》《禮》《易》等做過註解的學者,作為傳播儒學的功臣配享,以表彰其傳注之功。宋神宗時期,又將荀況、揚雄、韓愈等3位在儒學史上有傑出貢獻的學者列入從祀名單。
此後,明清時代將一批尊奉儒家思想、品德高尚、對中華民族有重要貢獻的仁人志士列為先儒,從祀於孔廟,如諸葛亮、韓琦、范仲淹、司馬光、李綱、陸秀夫、文天祥、黃宗羲、王守仁、王夫之、顧炎武、張伯行等。從祀的先儒供奉於東西兩廡的南端。
ADVERTISEMENT
這些走進孔廟陪祀孔子的聖哲先賢,既包括歷代的儒家文化精英,也包括歷代的仁人志士,實際上是一部濃縮了的中國文化史,是一條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的精神長河。歷代聖哲先賢、仁人志士的精神氣節名載孔廟,彪炳千秋。
走進孔廟,站在這群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人面前,瞻仰他們的聖像,辨認他們的名字,就像在與祖先對話,孔子「仁者愛人」的情懷,曾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胸襟,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庶幾無愧」的浩嘆,怎能不讓人心生崇拜、感慨系之?怎能不在胸懷、志向、節氣等多方面受到激勵和教育?傳揚聖哲先賢的故事,重溫他們的教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將永遠與我們同在。(楊義堂)
ADVERTISEMENT
附:
孔廟大成殿里的四配
四配是孔廟受奉祀的人物中,僅次於孔子,又稱四公、四聖。他們的塑像分坐於孔子像的兩側。依次為:孔子像東為兗國公顏回(復聖)、沂國公孔伋(述聖),西為成國公曾參(宗聖)、鄒國公孟軻(亞聖)。早在南宋度宗咸淳三年 (1267年),南宗衢州孔廟開始以四配附祀。曲阜孔廟則於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才開始以四配附祀,並沿習至今 。
顏回
顏回字子淵,孔子弟子,終身未仕,一生追隨孔子至死。孔子稱讚他「聞一而知十」,「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對於 「仁」德的修養,顏回為最高。《論語。雍也》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顏回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回正是嚴格依照「仁」與「禮」的要求而身體力行的。顏回對孔子視之若父,稱言:「子在,回如何敢死」。孔子對顏回亦引以為是唯一的同道,說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顏回死時,孔子失聲慟哭,大喊「天喪予」
由於顏回仁德突出,屢受老師稱讚,成為孔子最得意的學生。故自三國魏正始元年(240年)祭孔時,首以他為配享,並開配享之例。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年)被封為「亞聖」,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為「亞聖兗國公」,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被封為「兗國公」,元至順元年(1330年),改封「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為「復聖」。
曾參
曾參字子輿,孔子弟子。青壯年時參加農事勞作,家庭經濟生活不太寬裕,為養活父母,到莒國去謀了一個「得粟三秉」的小官。受業於孔子後,學有成就,便開始講學。父母死後南遊楚國,「得尊官焉」。後齊國欲以為相,楚國欲以為令尹,晉國欲以為上卿,都被他一概謝絕,專事研習孔學並授徒,最終成為儒家名師。他性格沉靜,為人謹慎,態度謙遜,鄙薄「脅肩謅笑」,並具勇敢精神。他特重孝行,認為「慎重追遠,民德歸厚矣」。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曾參作《孝經》,又有《大學》十篇。唐總章元年 (668年),曾參被封贈「太子少保」。唐開元二十七年 (739年),封為「成伯」。宋正和元年 (1111年), 封為「武城侯」。咸淳三年 (1265年),贈「成國公」。元至順二年(1331年)封為「成國宗聖公」。明嘉靖九年 (1530年),封為「宗聖」。
孔伋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孫子,在他不到4歲時,孔子就去世了。相傳孔伋受業於曾參,曾為魯繆公師。一度遷居衛國,又至宋國,晚年才又返回魯國。他發揮了孔子「中庸」的思想,並使之系統化,成為自己學說的核心。他宣傳儒家「誠」的道德,並視之為世界的本原。孔伋頗得孔子思想的真傳,一生除授徒外,便致力於著述,儒家經典《中庸》,即他所作。
孔伋是儒家中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他前承孔子,後傳孟子。孔伋的思想經他的門人傳給孟子,孟子繼承並有所發展,後人稱為「思孟學派」。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追封為「沂國公」。元至順二年(1331年),被封為「沂國述聖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為「述聖」。
孟子
孟子名軻,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生活在諸侯兼并、戰爭異常酷烈之時,為「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他聚眾授徒,歷游齊、宋、滕、魏等國。任齊宣王客卿,因其主張不見用,退而授徒、著述。傳所授徒數百人。
在哲學上,他提出「性善論」,即人人生來皆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的道德意識 、「良知」和「良能」,但又強調後天所受的教育與環境,強調人的主觀精神作用,斷言,「萬物皆備於我」。形成了一個對後儒、特別是對宋儒影響巨大的唯心主義理論體系 。
在政治上,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可群起推翻暴君,主張「法先王」,「行仁政」,恢復井田制,薄賦稅、省刑法,使民安居樂業,接受儒家文化,反對諸侯間的武力兼并。
在理論上,提出存心養性說,即求之不得,反求諸己的自我修養方法,以擴展本來就善的人性,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養成天地之間一股「浩然之氣」。
由於孟子的思想學說,以孔子為旗幟,又相當深刻全面地繼承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幫被後世封建統治者和儒家學者,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聖人。孔子思想也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被糅和為一體,號稱孔孟之道,成為儒家思想學說及中國傳統文化的骨幹與核心。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孟子被封為「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為「亞聖」。
孔廟大成殿里的十二哲
孔廟大成殿內所奉祀的十二哲是:東側北起為閔損(子騫)、冉雍(仲弓)、端木賜(子貢)、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有子若),西側北起為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游)、顓孫師(子張)、朱熹。十二哲其等級較四配為低,哲,即賢哲的意思。唐開元八年(720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國學祭祀孔子,定十哲配享。後來,宋、清等朝代幾經更添,直到清乾隆年間才固定下來為十二位。
閔損
閔損字子騫,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和顏淵並稱。閔損為人特孝,他兄弟二人曾受後母虐待,父親知道後,要趕走後妻,閔損卻為其說情:「母在一子單,母去四子寒。」父始留其母,後母被其感悟後,待閔損兄弟亦如親生之二子。故孔子稱讚他:「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兄弟之言。」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年),詔為「十哲」之一,配祀於孔廟。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冉雍
冉雍字仲弓,出身微賤,卻品學兼優,器識開闊,以會學著稱,多次受到孔子的稱讚。孔子說:「雍也,可使南面。」又說「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言其父雖身賤而行惡,卻不能掩遮其子之德,自當見用於世。冉雍為季氏宰,問政孔子,孔子說:「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仲弓即欲知賢才而舉之。荀子於《非十二子》、《儒效》等篇,言及仲尼、仲弓為「大儒」,為「聖人」。唐開元八年(720年),詔為「十哲」之一。清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端木賜
端木賜字子貢,家境富有,青年時即以經商著稱。後拜孔子為師,但經常離開孔子去從事政治活動和經營商業。後死於齊國。端木賜性敏達,利口巧辭,博聞強識。孔子對他的評價是「辯人也,丘弗如也」,為孔門四科中的言語科的佼佼者。對於孔子的思想學說,子貢極力追求。他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自稱「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事亦欲無加諸人」,追求「博識於民而能濟眾」之仁德。子貢問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必 「事其大夫之者,友其士 之仁者。」又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對外交談判特別感興趣,以「使於兩國之間」為志向,《左傳》中記載了他在魯哀公時期,多次代表孔子或魯國「之楚」、「之吳」「之齊」從事外交活動取得成功的事例。在經商活動中也大獲成功,以致於「家累千金」、「富比陶朱」。他積極宣傳孔子及其學說,在傳播孔子思想的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和孔子的師生之誼超過了一般門人,孔子死後,弟子均守墓三年而去,他則在孔子墓旁建草廬,復守墓三年。清乾隆年間被定為十二哲之一。子貢還被看作是歷史上第一個儒商。
仲由
仲由字子路,出身微賤,家境貧寒,性格粗野,尚勇力,善政事。曾以勇凌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之,後即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孔子說他:「千乘之國,可使其賦也,不知其仁也。」又說「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特別肯定了子路明決果斷之才。仲由性格果敢直爽,敢於當面提出對老師孔子的意見,可稱得上是豁達鹵莽,為人勇武。仲由隨孔子周遊列國,在衛國任蒲邑大夫,其政績受到「孔子三稱其善」。他信守諾言,忠於職守,見義勇為,聞過則喜,特別是具有親親盡孝,扶弱濟貧的思想行動,深得孔子的肯定。仲由政治思想堅定明確,孔子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後來他參與衛國廢立之亂,戰擊斷纓,自言: 「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結纓而死。唐朝被追封為「衛侯」宋朝改封為「河內侯」,後又追封為「衛公」。清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卜商
卜商字子夏,家境貧寒,從孔子學後,曾為莒父(今山東高密東南)宰。他熟悉古代文獻,為孔子四科十哲文學科高足。卜商以博學著稱,他長於《詩》,深於《書》,明於《易》,著於《禮》。曾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君子學以致其道」。孔子說他:「女(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無欲速,欲速則不達,見小得則大事不成。」孔子死後,曾去衛國,為衛靈公做事,後又到魏國西河(今陝西合陽一帶)講學,影響很大。相傳有三百多人出自他的門下。魏文侯親自向他問政,待以師禮。他為人勇武,性格爽朗,不但有武士之勇,而且有宰相之才。極好與比自己賢能的人結交,並擅長於主持禮節儀式。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魏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增諡為「東阿公」(一作「河東公」),後又改諡為「魏公」。清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有若
有若,春秋末期魯國人,他對孔子的思想學說理解較深,提出「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因不失其,亦可宗也」等主張。《論語》中,所有記事記言,只有孔子弟子曾參和有若被尊為「子」。可見,有若曾受到特別的尊重。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從祀於孔廟。清乾隆年間由「先賢」行列,升入「十二哲」之一。
冉耕
冉耕,春秋後期魯國人,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顏回、閔子騫、仲弓並列。唐開元八年(720年),詔為「十哲」之一,從祀於孔廟。清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宰予
宰予,春秋後期魯國人,以善長言語而著稱。列為孔門四科十哲言語科之一。他常被孔子派遣出使各國,如「使於齊」、「使於楚」。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追封為「齊侯」。宋大中年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為「臨菑公」,後又改封「齊公」。清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冉求
冉求,春秋後期魯國人,多才多藝,以政事著名。孔子曰「政事:冉有、季路」。被列為孔門四科十哲政事之一。他還善於理財,孔子曾稱讚他:「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他被追封為「余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追封為「彭城公」,後又改為「余公」。清乾隆年間被定為『十二哲「之一。
言偃
言偃字子游,春秋末期吳人(一說魯人)。言偃以文學著稱,與卜商同列文學科。孔門習禮者,以子游最著。唐開元八年(720年),詔為「十哲」之一,從祀於孔廟。清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顓孫師
顓孫師字子張,春秋末期陳國陽城(今河南登封境內)人。他出身微賤,曾犯有罪行,學於孔子門下後,成為聞名天下之士,並收徒授經,定居於陳國。他性格偏激,交友廣泛,不拘小節,勇武過人。他尊崇孔子,敏學好問,力求博古通今,聞達於世。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為「宛丘侯」,尊為「陳公」。清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朱熹
朱熹是儒學的重建者,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他對儒家學說融會貫通,會眾說而折其中。主張用天命之主宰氣質之性,存天理,滅人慾。注重「持敬」的涵養功夫,居敬窮理,以「仁」為修養的最高境界。影響了其後學術思想的發展達六七百年之久,在明清兩代被提到儒學正宗的地位。死後,諡號「文公」。南宋淳佑元年(1241年)從祀於孔廟。清升為「十二哲」之一。在「十二哲」中,只有朱熹一人不是孔子弟子,可謂殊榮之至。
孔廟兩廡從祀先賢先儒
東廡奉祀先賢先儒74位:
先賢 公孫僑,字子產,仕鄭為大夫。
先賢 林放,字子邱,魯國人,問禮於孔子。
先賢 原憲,孔子門人,字子思,魯國人。
先賢 南宮适,孔子門人,字子容,魯國人,孔子以兄之女妻之。
先賢 商瞿,孔子門人,字子木,魯國人,孔子以易傳之。
先賢 漆雕開,孔子門人,字子若,魯國人,專攻《尚書》。
先賢 司馬耕,孔子門人,字子牛,宋國人。
先賢 梁鱣,孔子門人,字叔魚,齊國人。
先賢 冉儒,孔子門人,字子魯,魯國人。
先賢 伯虔,孔子門人,字子析,魯國人。
先賢 冉季,孔子門人,字子產,魯國人。
先賢 漆雕徒父,孔子門人,又名子文,字子期,魯國人。
先賢 漆雕哆,孔子門人,字子南,魯國人。
先賢 公西赤,孔子門人,字子華,魯國人。
先賢 任不齊,孔子門人,字子選,魯國人。
先賢 公良孺,孔子門人,字子正,陳國人。
先賢 公肩定,孔子門人,字子中,魯國人。
先賢 鄡單,孔子門人,字子家,魯國人。
先賢 罕父黑,孔子門人,字子索,魯國人。
先賢 榮旗,孔子門人,字子祈,魯國人。
先賢 左人郢,孔子門人,字子行,魯國人。
先賢 鄭邦,孔子門人,字子徒,魯國人。
先賢 原亢,孔子門人,字子籍,魯國人。
先賢 廉潔,孔子門人,字子庸,衛國人。
先賢 叔仲會,孔子門人,字子期,魯國人。
先賢 公西輿如,孔子門人,字子上,魯國人。
先賢 邽巽,孔子門人,字子斂,魯國人。
先賢 陳亢,孔子門人,字子禽,陳國人。
先賢 琴牢,孔子門人,字子開,衛國人。
先賢 步叔乘,孔子門人,字子車,齊國人。
先賢 秦非,孔子門人,字子之,魯國人。
先賢 顏噲,孔子門人,字子聲,魯國人。
先賢 顏何,孔子門人,字子冉,魯國人。
先賢 縣亶,孔子門人,字子象,魯國人。
先賢 樂正克,孟子門人,鄒人,在魯為政。
先賢 萬章,孟子門人,鄒人,佐孟子著作七篇。
先賢 周敦頤,字茂叔,宋代人,號濂溪先生。
先賢 程顥,字伯淳,宋代人,述明五經,號明道先生。
先賢 邵雍,字堯夫,宋代人,號百源先生。
先儒 公羊高,子夏門人,周末時人,著《春秋公羊傳》。
先儒 伏勝,字子賤,秦之博士,獨壁藏《尚書》傳二十八篇。
先儒 毛亨,漢時人,作《毛詩故訓傳》,以詩學授毛萇,人稱「大毛公」。
先儒 孔安國,孔子十一世孫,漢時人,官至諫大夫、臨淮大守,開古文尚書學派。
先儒 毛萇,字長生,漢時人,曾任河間獻王博士,注詩傳著毛詩學,人稱「小毛公」。
先儒 杜子春,東漢時人,著《周禮解》。
先儒 鄭玄,字康成,漢時人,曾入太學,所著書有百餘萬言,今存有《毛詩箋》、《周禮注》、《禮記注》等。
先儒 諸葛亮,字孔明,後漢時人,輔劉氏重興漢室有前後出師表,卒諡忠武侯。
先儒 王通,字仲淹,隋朝人,卒諡文中子。
先儒 韓愈,字退之,唐時人,世稱韓昌黎,官至兵部、吏部待郎,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先儒 胡瑗,字翼之,宋時人,官至太常博士,著有《論語說》、《春秋口義》。
先儒 韓琦,字稚圭,宋時人,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封魏國公,著有《安陽集》。
先儒 楊時,字中立,宋時人,官至龍圖閣直學士,世稱龜山先生,著有《龜山集》。
先儒 謝良佐,字顯道,宋時人,世稱上蔡先生,著《論語說》。
先儒 尹焞,字彥明,宋時人,靖康初賜號和靖處士,師事程頤著作《論語孟子解》。
先儒 胡安國,字康侯,宋時人,擢太學博士,世稱武夷先生,撰《春秋傳》。
先儒 李侗,字願中,宋時人,其弟子朱熹。
先儒 呂祖謙,字伯恭,宋時人,人稱東萊先生,著有《書說》、《呂祖謙集》等。
先儒 黃干,字有卿,宋時人,朱熹以婦妻之,著有《經解》、《勉齋文集》。
先儒 袁燮,字叔和,明時人,官至寶文閣直學士,著有《潔齋集》。
先儒 魏了翁,字華甫,宋時人,官至資政殿大學士、參知政事,著《九經要義》
先儒 輔廣,字潛庵,時稱傳貽先生,著有《四書纂疏》、《六經集解》等。
先儒 何基,字子恭,宋時人,師黃干,著有《大學發揮》、《中庸發揮》、《大傳發揮》等。
先儒 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宋時人,官至右丞相。
先儒 王柏,字會之,宋時人,著有《魯齋集》、《書疑》。
先儒 陳澔,字可大,元時人,著有《禮記集說》。
先儒 胡居仁,字叔心,明時人,著有《居業錄》。
先儒 薛瑄,字德溫,明時人,官至禮部右待郎,著有《薛文清集》。
先儒 呂丹,字仲木,號涇野,明時人。
先儒 劉宗周,字起東,明時人,官至南京左都御史,著《劉子金書》。
先儒 孫奇逢,字啟泰,明時人,著《理學宗傳》。
先儒 黃宗義,字太沖,明時人,著有《宋元學案》、《明儒學案》等。
先儒 張履祥,字考夫,明時人,著《楊園張先生全集》。
先儒 陸隴其,字稼書,清時人,著有《四書大全》等。
先儒 張伯行,字考先,清時人,官至禮部尚書,著有《困學錄》等。
西廡奉祀先賢先儒74位:
先賢 蘧瑗,字伯玉,衛國人,仕靈公稱賢大夫。
先賢 澹臺滅明,孔子門人,字子羽,魯國人。
先賢 宓不齊,孔子門人,字子賤,魯國人。
先賢 公冶長,孔子門人,字子長,齊國人,孔子以其女妻之。
先賢 公皙哀,孔子門人,字季次,齊國人。
先賢 高柴,孔子門人,字子羔,齊國人。
先賢 樊須,孔子門人,字子遲,魯國人。
先賢 商澤,孔子門人,字子秀,魯國人。
先賢 巫馬施,孔子門人,字子期,魯國人。
先賢 顏辛,孔子門人,字子柳,魯國人。
先賢 曹恤,孔子門人,字子循,蔡國人。
先賢 公孫龍,孔子門人,字子路,楚國人。
先賢 秦商,孔子門人,字子丕,楚國人。
先賢 顏高,孔子門人,字子驕,魯國人。
先賢 壤駟赤,孔子門人,字子徒,秦國人。
先賢 石作蜀,孔子門人,字子明,成紀人。
先賢 公夏首,孔子門人,字子乘,魯國人。
先賢 後處,孔子門人,字子裡,魯國人。
先賢 奚容蒧,孔子門人,字子皙,衛國人。
先賢 顏祖,孔子門人,字子襄,魯國人。
先賢 勾井疆,孔子門人,字子界,衛國人。
先賢 秦祖,孔子門人,字子南,秦國人。
先賢 縣成,孔子門人,字子祺,魯國人。
先賢 公祖句茲,孔子門人,字子立,魯國人。
先賢 燕伋,孔子門人,字子思,魯國人。
先賢 樂欬,孔子門人,字子聲,魯國人。
先賢 狄黑,孔子門人,字子皙,衛國人。
先賢 孔忠,字子蔑,魯國人,孔子兄伯尼之子。
先賢 公西興如,孔子門人,字子上,魯國人。
先賢 顏之仆,孔子門人,字子叔,魯國人。
先賢 施之常,孔子門人,字子恆,魯國人。
先賢 申棖,孔子門人,字子周,魯國人。
先賢 左丘明,魯國人,相傳曾作《左傳》。
先賢 秦冉,孔子門人,字子開,蔡國人。
先賢 牧皮,孔子門人,魯國人。
先賢 公都子,孟子門人,十七弟子之一,魯國人。
先賢 公孫丑,孟子門人,齊國人。
先賢 張載,字子原,宋代人,號橫渠先生。
先賢 程頤,字正叔,宋代人,與兄程顥同著作經書,號伊川先生。
先儒 穀梁赤,字符始,周時人,著《春秋穀梁傳》。
先儒 高堂生,字子伯,漢時人,《禮》經秦火,獨能傳《士禮》七篇。
先儒 劉德,漢景帝三子,封河間王。
先儒 董仲舒,漢代人,仕武席博士,著《春秋繁露》等。
先儒 後蒼,字近君,漢代人,官至少府,傳禮記於戴德及德從兄。
先儒 許慎,字叔重,漢時人,著有《說文解字》十五卷、《五經異義》十卷。
先儒 范寧,字武子,晉時人,著《穀梁傳》。
先儒 陸贄,字敬輿,唐時人,官至中書待郎、同平章事,著《翰苑集》。
先儒 范仲淹,字希文,宋時人,官至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參知政事,有《范文正公集》。
先儒 歐陽修,字永叔,宋代人,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唐宋八大家」之一,撰有《毛詩本義》等。
先儒 司馬光,字君實,宋代人,著《資治通鑑》。
先儒 羅從彥,字仲素,宋時人,著有《遵堯錄》、《春秋指歸》等。
先儒 李綱,字伯紀,宋時人,官至宰相,著有《梁溪集》。
先儒 張栻,字敬夫,宋時人,官至吏部待郎、右文殿修撰,著有《論語孟子說》。
先儒 陸九淵,字子靜,宋時人,官至奉議郎知荊門軍。
先儒 陳淳,字安卿,宋時人,朱熹弟子。
先儒 真德秀,字景希,宋時人,官至參知政事,著有《西山文集》、《文章正宗》等。
先儒 蔡沈,字仲默,宋時人,著有《書集傳》等。
先儒 趙復,字仁甫,宋時人,著有《傳道圖》、《伊洛發揮》等。
先儒 金履祥,字吉甫,元時人,著有《尚書表注》、《大學章句疏義》等。
先儒 陸秀夫,字君實,宋時官左丞相,崖山之變以身殉節。
先儒 許衡,字仲平,元時人,著有《魯齋遣書》。
先儒 吳澄,字幼清,元時人,著《老子注》、《纂言》等。
先儒 許謙,字益之,號白雲先生,元時人,著《讀書叢說》。
先儒 曹端,字正夫,明時人,著《四書詳說》。
先儒 陳獻章,字公甫,明時人,著有《白沙集》。
先儒 蔡清,字介夫,明時人,官至江西提學副使,以善《易》著名,著有《四書蒙引》等。
先儒 王守仁,字伯安,明時人,官至南京兵部尚書,世稱陽明先生。
先儒 羅欽順,字允升,明時人,官至南京吏部尚書,著《困知記》。
先儒 呂坤,字叔簡,明時人,官至刑部左、右待郎,著有《坤呤語》、《去偽齋文集》等。
先儒 黃道周,字螭若,明時人,官拜武英殿大學士,著《易象正義》、《石齋集》等。
先儒 王夫之,字而農,元時人,明亡隱遁,伏處深山,勤奮著書40年。
先儒 陸世儀,字道威,號桴亭,明亡隱逸不仕,著《思辯錄》等。
先儒 顧炎武,字寧人,明時人,著述有《日知錄》、《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數十種。
先儒 湯斌,字孔伯,清時人,官至工部尚書,著有《洛學篇》、《睢州志》等。
(孔孟之鄉網)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lz4883g.html


7、80歲一貫道3道親中國失聯2月 國台辦證實:涉違法被捕
海基會揭露,今年10月上旬,在中國廣東省的中山市,有中國公安突然闖入一處民宅,逮捕3名台灣一貫道道親。(圖擷取自陸委會臉書)
7、80歲一貫道3道親中國失聯2月 國台辦證實:涉違法被捕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ZS9HG3
2024/12/13 18:36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海基會祕書長羅文嘉今(13日)表示,10月上旬有3名一貫道道親在中國廣東省中山市被補,至今快2個月音訊全無、下落不明。中國國台辦傍晚表示,這3名台籍民眾因涉嫌違反中國「組織、利用會道門破壞法律實施罪」,已被廣東省公安機關逮捕,3人均已聘請律師。
中國國台辦今(13日)傍晚表示,經了解,周姓、江姓、謝姓等3名台籍民眾涉嫌「組織、利用會道門破壞法律實施罪」,被廣東省公安機關「依法逮捕」。目前這3人均已聘請律師。有關部門將「依法」展開案件辦理,「依法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
羅文嘉今天說,這3位道親都是年齡7、80歲的長輩,他們不是去從事政治行為,到中國只是去讀四書五經,台灣各界應該多關心這個事件,「這比雙城論壇更重要更有意義」。
羅文嘉表示,海基會有發函給中國海協會,但未收到回覆,也有透過兩岸相關協議管道詢問,目前也尋求律師協助。他呼籲,台北市長蔣萬安可在雙城論壇期間,向中方提及此事,給家屬一個答覆,盡速恢復他們的人身自由,讓他們平安回到台灣。7、80歲一貫道3道親中國失聯2月 國台辦證實:涉違法被捕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ZS9HG3

玉山寶光聖堂-一貫道-文武八佾-李瑞祥、王寶宗、王耀德、王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