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英通商條約

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 事件百選與法律史研究 - 王泰升, 薛化元, 黃世杰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L41xAO

鄭英通商條約/鄭成功/東寧國是一個獨立行政、以鄭氏王族為最高  


 

臺灣歷史文獻-1661年-1683年明鄭(東寧國)時期
2014/04/12 01:17瀏覽1,328迴響0推薦0引用0
明鄭時期,又稱東寧國,係指臺灣南部在1661年-1683年間,由南明延平王鄭成功所建立之鄭氏政權統治的時期,歷經鄭成功、鄭經及鄭克塽三世統治22年。東寧為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民族政權,主體民族為閩南人。鄭成功先將臺灣改稱「東都」、再改為「明京」,南明永曆帝遇害後建國,國號「東寧」,赤崁地方更名為東都明京,又設京城承天府於今臺南市以處理軍務。鄭經繼位後,續以東寧為國號。制度上,東寧奉已滅亡的南明正朔之永曆年號、禮遇許多明朝宗室,以大明延平王、招討大元帥的身分、名義號召恢復明朝;但實際上,東寧國是一個獨立行政、以鄭氏王族為最高元首的獨立王國,鄭經也自認東寧非屬於中國領土。
明鄭時期在華文地區名稱包括鄭氏治臺時期、東寧王國(王朝)、延平王國(王朝)、鄭氏王國(王朝)等。現今歐美主要使用東寧王國,如英文 Kingdom of Tungning、西班牙文 Reino de Tungning 等,此用法未知由華文世界或者西方率先使用。此外當時西方人也有稱鄭氏政權為臺灣王國(如英語 Kingdom of Taiwan)、福爾摩沙王國(如英語 Kingdom of Formosa)者。
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李自成攻陷明朝首都北京,建立大順政權;不久,滿族建立的清朝八旗軍又擊敗李自成,定都北京,並繼續向南方進攻。
與此同時,明朝遺臣在南京擁立明宗室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史稱南明的偏安政權;在清廷欲取代明朝入主中原的態勢明朗後,南明轉而聯合各地的漢族武力抗清,但軍事不利,弘光、隆武、紹武、永曆諸朝廷先後遭清軍消滅。鄭芝龍所部原是隆武朝的主力,主要在福建境內活動;鄭芝龍降清後,鄭成功陸續接收其勢力,繼續在東南沿海武裝抗清。
1658年-1659年間,鄭成功大舉攻打清江寧府(原名南京)失敗,實力大損;迫於形勢,決定奪取時由荷蘭東印度公司支配的大員以供部隊給養。
鄭成功
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正月),鄭成功在金門誓師;他親率將士25000名、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次月抵澎湖,四月初二日(4月30日)抵鹿耳門。並利用漲潮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以優勢兵力包圍荷軍防守薄弱的普羅民遮城,並切斷荷軍水陸交通,不久,普羅民遮城守將貓難實叮(Jacobus Valentijn)獻城投降。
四月初七日,鄭成功親率大軍對防禦堅固的荷蘭首府熱蘭遮城進行攻打。經派楊朝棟諭揆一投降無效後,即調集火砲朝城堡砲轟,然而在從大員市鎮朝城堡進攻時,卻遭荷軍居高臨下擊退。之後鄭軍即採取長期圍困,同時將多數部隊派往各地囤墾以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五月二十八日,荷蘭東印度公司得知台灣戰況後,決定派七百人、戰艦十艘赴台。七月初五日抵達。之後雙方稍有接觸,但均無較大戰事。至八月二十三日(9月16日),雙方再度海戰,鄭軍經一小時激戰,擊毀荷艦二艘、俘小艇三艘、殺敵百餘人,其餘荷艦逃往遠海。
閏十月,荷軍發動作最後一次攻擊,但仍寡不敵眾,之後又有日爾曼傭兵逃脫向鄭成功說明堡內荷軍士氣低落,並指出欲取熱蘭遮城,必先取其衛星碉堡烏特勒支碉堡(位在今安平第一公墓),奪取該碉堡則可居高臨下砲擊熱蘭遮城最脆弱的四角附城。鄭成功遂於該月著手準備攻城計畫。
十二月初六日(1662年1月25日)鄭軍於鯤鯓半島發動總攻擊,以大砲不停轟炸,當日即發出2,500發砲彈,其中1,700發左右打向烏特勒支碉堡,幾乎將之夷為平地,荷蘭守軍被迫自行炸毀碉堡殘餘部分後撤退。此役徹底瓦解了熱蘭遮城內守軍的士氣,兩天後大員評議會決定議和談判。
大員長官揆一於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簽字於締和條約投降,至此,台灣台江領地,盡落明鄭之手。
鄭成功建國後,下令屯墾台灣,北至噶瑪蘭、南至瑯嶠。然而,大肚王國與瑯嶠的反抗,鄭成功實際上的統治區域大約是從二林至茄藤的範圍之間。1662年,王世子鄭經與幼弟的乳母陳氏通姦,鄭成功勃然大怒,下令人在廈門的鄭泰斬殺世子,鄭泰因不忍而違抗王命。1662年6月23日,罹患瘧疾(來源請求)的鄭成功於盛怒之下薨逝,年38。死時吩咐弟鄭襲要輔佐兒子統治東寧。
1681年(永曆三十五年)四月鄭克塽追諡其祖父為諡號「潮武王」。鄭成功從攻克台灣到逝世為止,僅僅統治台灣1年又數月。
1662年(永曆十六年)6月,延平王鄭成功薨逝。黃昭、蕭拱宸等人以鄭經得罪先王不得繼位為由,於安平擁立鄭襲(鄭成功之六弟)為國主,將軍馬信、黃安不從。賞勳司蔡政奉鄭成功之袍入廈門,洪旭等人遂擁鄭經為王。同年11月,鄭經命周全斌為五軍戎政,親率陳永華、馮錫範等人入鹿耳門。右虎衛黃安聞訊後,率師前來會合,進王城誅殺黃昭、蕭拱宸等人。事後,鄭襲遭鄭經押回廈門軟禁。
嗣位之爭結束後,鄭經繼位。1663年初,鄭經以洪旭守廈門、鄭泰守金門。鄭經聽說鄭泰與之前擁立鄭襲為王的黃昭有書信往來,便懷疑他亦參與逆謀,因此欲召見他,鄭泰卻稱病不見。參軍陳永華以鄭經將回東寧為由,委任鄭泰為「居守戶官」,鑄印送至金門並邀鄭泰入廈門餞行。7月10日,鄭泰率兵船赴宴,被鄭經扣留軟禁,船艦皆為周全斌所併,只有蔡璋逃回金門。鄭泰之弟鄭鳴駿與子鄭纘緒率部屬及家眷入泉州投降清朝。鄭泰聞訊後自縊。鄭泰死後,鄭經鞏固了自己的王權。
1663年11月18日(永曆十七年十月十九日),清朝與荷蘭組成聯軍進攻廈門、金門,鄭軍不敵,退往銅山。戰後軍心不穩,大將周全斌降清,鄭經只好退回台灣。1665年,清荷聯軍繼續進攻澎湖,遭遇颱風、無功而返,清朝於是放棄了攻佔台灣的企圖,轉而與鄭經談判。清朝的立即威脅解除後,鄭經開始強化對台灣的統治力,鄭經於1666年率兵進攻駐守雞籠的荷蘭軍隊,雖未成功佔領,但荷蘭方面認為雞籠難以防守,1668年棄守雞籠,亦從此放棄台灣。1667年7月,鄭經與清朝展開第一次談判,鄭經聲稱台灣「非屬版圖之中」、「東連日本,南蹴呂宋,人民輻輳,商賈流通。王侯之貴,固吾所自有,萬世之基已立於不拔」;於1669年的和談中,派遣柯平、葉亨赴泉州與清廷議和。鄭經再度強調鄭氏佔領台灣是「建國東寧」、「於版圖疆域之外,別立乾坤」,然而兩次的談判鄭經皆以不接受薙髮拒絕清朝,並用箕子朝鮮作比喻,談判最終破局。
對台灣的統治能力日漸鞏固後,鄭經試圖以貿易來提升東寧的國力。除了與清朝進行走私貿易外,日本的德川幕府也是東寧國的重要貿易夥伴,東寧大量進口日本的銀、銅等金屬與盔甲,以武裝自己的軍隊,雙方貿易於1665至1672年達到高峰,鄭經更允許日本商人居於雞籠,以促進東寧與日本的貿易交流。日人以「東寧國王」稱呼。鄭經亦於1672年邀請英國東印度公司來到東寧國,並與之簽訂通商條約,出口糖與鹿皮並進口西洋槍砲以增強東寧軍隊的戰鬥力,另外更請求英國人訓練砲兵,戰爭時更借用英國砲兵手作戰。
1673年,清朝平西王吳三桂起兵反清,史稱三藩之亂。1674年4月21日,清朝靖南王耿精忠起兵響應,隔海邀請鄭經加入,鄭經允之西征。鄭經渡海後,要求耿精忠將漳州與泉州交給自己,但佔領整個福建的耿精忠卻拒絕之,鄭經遂出兵佔領海澄與同安,雙方開始交惡。然而,泉州、漳州以及潮州陸續投靠鄭經,耿精忠見情勢不對便出兵進攻泉州,但卻被東寧將軍劉國軒擊退,雙方接著又持續相互進攻、戰鬥。1675年,耿精忠與鄭經談判,雙方以楓亭為界,北屬耿氏、南屬鄭氏,平息戰鬥。1676年,鄭經擊敗平南王尚之信,迫使尚之信加入反清行列,鄭經隨後佔領惠州。由於鄭經於擁有漳州、泉州、潮州、惠州等四座首府後,又攻下汀州,因此與耿精忠的聯盟再度破裂,腹背受敵的耿精忠只好降清。耿精忠降清後,獨自面對清朝軍隊的鄭經節節敗退,最後只好退回廈門。
1677年退回廈門後,清朝再度與鄭經展開和談,清朝康親王傑書向鄭經許諾鄭經若從中國沿海的島嶼撤退,就答應比照朝鮮讓東寧成為清朝藩屬並與東寧通商、永無猜嫌。1678年的和談中,清朝將領賴塔給鄭經的書信中聲稱,如果鄭軍肯退守台灣,則「本朝何惜海外一彈丸之地」,鄭氏可永據台灣,清廷當成朝鮮、日本,不必剃髮易衣冠、稱臣納貢可也不可。鄭經予以拒絕。
1680年,鄭經從廈門撤守台灣。回台灣後,鄭經意志消沉,移居北園別館,終日飲酒賦詩、棋藝書畫、出外狩獵,將東寧國政全權交予監國世子鄭克臧與諮議參軍陳永華。
1681年3月17日,鄭經因狩獵摔傷不治,薨於北園別館,得年40,統治東寧國近20年。1681年(永曆三十五年)四月剛登基的元子鄭克塽追諡其父王為「潮文王」。
1679年,鄭經西征清朝之際,聽陳永華之請將王子鄭克𡒉立為世子,並授職為監國,號監國世孫。由於其辦事英明果斷,頗有其祖鄭成功之風範,因此人稱東寧賢主,但也因此得罪了王叔鄭聰等人。1680年,鄭經西征無功而返,監國世子繼續執政,並深得父親鄭經之信任,但後來總制陳永華去世,因此監國漸漸在政治上孤立無援。1681年(永曆三十五年),延平王鄭經薨逝。逝世前,於北園別館將監國鄭克𡒉託付給劉國軒。
鄭氏宗親鄭聰等人眼見鄭經已薨,便與馮錫範、劉國軒等人聯手向董太妃進讒言,汙陷鄭克𡒉乃李氏之螟蛉子,董太妃一時不察便下令收回鄭克𡒉之監國印璽。得到董太妃允許後,劉國軒與馮錫範便領兵進入延平王府捉拿監國、囚禁於北園別館,並於當夜遭鄭聰等人刺殺。監國遭刺殺後,原意僅免監國職的董太妃亦無力挽回,遂命監國夫人陳氏將監國之屍送返延平王府、收斂守喪。喪畢,陳氏自縊。自責的董太妃也於同年6月去世。
太妃死後,東寧大權落入外戚馮錫範與劉國軒之手,因此馮錫範立其婿鄭克塽(元子)為王,民心從此渙散,東寧國亦從此一蹶不振。
世子鄭克臧遭弒殺後,太妃亦於6月去世,東寧國的實權落入勇衛馮錫範手中,他於是擁立自己的女婿-元子鄭克塽為王,東寧民心漸漸渙散。1682年9月,鄭氏降將施琅上書清聖祖請求征台,康熙允之。翌年6月,施琅奉康熙詔,進攻澎湖。經過澎湖海戰後,7月中旬,施琅順利擊潰劉國軒所率領的東寧海軍,攻佔澎湖。
澎湖海戰後,鄭克塽於廷上徵眾臣議,朝臣分成死守台灣、遷呂宋島再戰與降清三派。1683年(永曆三十七年)9月,與眾臣商議後,鄭克塽選擇了劉國軒的建議,呈降表予清。鄭克塽降清不久,明朝寧靖王朱術桂便自殺、施琅入台納降。自此,東寧亡國。從1661年(永曆十五年)4月鄭成功入台到鄭克塽1683年(永曆三十七年)9月降清為止,鄭氏計在南台灣經營共23年。
清將領施琅受鄭克塽投降後,台灣正式進入清治時期。清朝消滅東寧後,除了大舉毀滅東寧王朝的文化,更將東寧朝臣們與其親屬大舉遷往清國。其中,鄭氏王族納入上三旗管束;文武官員與士兵則分別遷至在山東、山西及河南諸省墾荒,使台灣失去可能領導反清的人物。至於東寧的大量遺民,清廷則採取以漢治漢的策略,長期以攻台將領擔任台灣軍事首長。如福建水師一職從1684年至1721年計37年間共歷施琅、張旺、吳英、施世驃四任提督,除張旺之外,其他皆是攻台將領,尤其是施琅、施世驃父子共任職達25年之久。在路陸提督方面由萬正色、吳英、藍理皆為攻台將領。


從鄭氏政權到蔣氏政權
民報文化雜誌第五期〈台灣名字的發源地〉
2015-03-09 本文刊載於民報
【專文】從鄭氏政權到蔣氏政權
台南曾經是漢語族第一次建立獨立政權的中心,這個獨立政權就是鄭經建立的「東寧王國」。
台南曾經是漢語族第一次建立獨立政權的中心,這個獨立政權就是鄭經建立的「東寧王國」。但是這個東寧王國為何滅亡,是一段很值得我們借鏡的歷史。
台南曾是「東寧王國」政權中心
1661年﹐鄭成功率領著承繼自父親的海商集團勢力﹐攻打台灣﹐經過八個多月的苦戰﹐於1662年逼使統治台灣長達38年的荷蘭人退出台灣。但是鄭成功取台灣之後五個月即去世,子鄭經在一場權力鬥爭勝利後即位。1663年,鄭經全面撤出閩南沿海,進入台灣。
鄭經進入台灣後,雖然一方面引進中國(明帝國)的文教制度,如設科舉、建孔廟;但另一方面則相當「國際化」―發展國際貿易。清廷雖封鎖台灣,但台灣轉而向外發展國際貿易,國際化的東寧王國,與日本、菲律賓、暹邏、東南亞各地,甚至英國,展開廣泛的多邊國際貿易。對日本輸出稻米、蔗糖、鹿皮和絲織品(來自中國),輸入鐵、銅、軍用物品、棉布、瓷器等;再將從中國(走私)和日本運到台灣的商品,轉售到菲律賓和南洋。
鄭經時代 安平扮演遠東貨物集散地角色
東寧的貿易對象以到日本、菲律賓的商船最多,英國則是最積極想與台灣貿易的歐洲國家。英國船於1670年首度來台,與東寧王國協議成立非正式通商條款37條,1672年正式訂定協議條約13條,並在安平籌設商館;依協議,東寧王國向英國輸出蔗糖、鹿皮,輸入軍火、棉布等物。鄭經時代台灣的國際貿易發展,使得安平一直扮演著自荷蘭時代以來遠東貨物的集散地角色。郁永河所指出的:「我朝(清)嚴禁通洋,片板不得入海……。凡中國各貨,海外皆仰資鄭氏,於是通洋之利,惟鄭氏操之,財團益饒。」(詳見郁永河,《裨海紀遊》,〈鄭氏逸事〉)其中,「通洋之利」指的就是發展國際貿易的好處。國際貿易的龐大利益,成為鄭經立足台灣的重要憑藉,是鄭氏東寧政權能夠站起來的重要實力。此時的東寧王國,儼然以島國之姿,雄據東亞。
鄭經對人家說﹐他不是不能戰﹐而是「不欲重苦沿海吾民﹐故效張仲堅遠絕扶餘﹐不與中土爭衡。」﹔1666年﹐鄭經所倚重的佐臣陳永華﹐在和鄭經的一次談話中也說到:「清朝亦知我們株守而無西意」(江日昇《台灣外記》);1667年鄭經曾說:「東寧遠在海外,非居[中國]版圖之中,王侯之貴,吾自所有,衣冠之盛,不輸中土…」(答覆滿清孔元彰的招撫信);1669年鄭經又說:「….全師而退﹐遠絕大海﹐建國東寧﹐別立乾坤﹐自以為休兵息民﹐可相安於無事。」(給答覆滿清官員李率泰信,見川口長孺《台灣鄭氏紀事》);西洋人稱呼他為「台灣的國王」(The King of Tyawan),1670年英人東印度公司負責人Henry Darces上書鄭經﹐稱呼他「Your Majesty」(陛下); 到了1674年鄭經更定官制後﹐他的屬僚不再自稱「卑職」而都改稱「臣」了。鄭經儼然獨立建國於台灣,這是台灣史上首次出現漢語族人建立的獨立政權。
鄭經儼然獨立建國於台灣
從1664年到1674年的十年之間﹐鄭經在台灣的獨立經營﹐已經使得東寧王國逐漸發展出一個局面。但是﹐中國傳統歷史意識的「大一統」情結﹐顯然又在鄭經身上發酵﹐儘管東寧王國已在台灣奠下根基﹐鄭經原本已表示「株守而無西意」,卻不能安於小國寡民的價值﹐1674年他經不起「清初三藩」的鼓動,參與「三藩之役」的反清行動,發動一場反攻大陸的戰爭,使得十年來好不容易在台灣累積的績業﹐卻在這場歷時六年的征戰中耗損殆盡,結果因此「套牢」。
在反攻大陸敗退的過程中,滿清當局在漳州設立「修來館」作為統戰機構﹐發布各項投降獎賞標準﹐利誘鄭軍部將兵士奔降﹐在這次的挫敗撤退當中﹐鄭軍又掀起一波投降潮﹐投降滿清的鄭軍官兵總數約10萬人。
鄭經反攻大陸戰爭 是東寧國滅亡關鍵
1680年2月﹐鄭經全面退回台灣,但是已回不到歷史的原點。因為發動這次的反攻大陸戰爭﹐經過6年的征戰﹐消耗掉的財力﹑物力﹑人力﹐以及時間﹐使得東寧王國的元氣大傷﹐加上因此造成的心理打擊﹑民心的潰散流失﹐則更不能以道理計。不僅國家元氣耗損殆盡﹐連賴以生存的經貿實力也大受影響﹐就在鄭經敗退回台的那一年─1680年﹐英國撤銷了他們在台灣的商館﹐這表示外國也不看好東寧王國了。1683年8月鄭家第三代的鄭克塽率領已經薙髮的東寧「亡」國的文武百官,向前來台南宣達投降清單的滿清代表施琅將軍(原為鄭成功部將)投降。
誠然﹐鄭經發動反攻大陸的戰爭﹐是東寧國走向滅亡的最大關鍵。
蔣政權的「反攻大陸」 幸好只流於口號
266年之後,蔣介石的中國國民黨政權也撤退來台灣,以台灣為根據地,標舉「中興復國」、「反攻大陸」的口號。好在蔣政權的「反攻大陸」只流於口號,而沒有真正付諸行動,至多僅於1950年代初期在中國大陸沿海島嶼發動幾次小規模的攻擊而已。蔣政權未能發動「反攻大陸」的實際攻擊行動,當然受制於美國的約制,美國只願協助防守台灣抵擋共產中國的攻擊,但不幫助蔣政權用軍事行動攻擊中國。蔣政權因此穩守在台灣,台灣免受戰爭之苦,成為一個實際獨立於中國北京政權之外的政治實體,致力於經貿發展。
兩相比較,我們發現鄭經將「反攻大陸」付諸行動,使得東寧國在台灣的經貿發展成果冰消瓦解;蔣政權的「反攻大陸」只是口頭喊喊,真正在台灣致力於經貿發展,卻使得台灣成為世界第14大貿易國,躍居「亞洲四小龍」的行列。
台灣與大陸分離 卻是經濟繁榮的時代
歷史學者黃富三曾經指出:「在台灣與大陸分分合合的過程中,我們悚然發現,合併時竟是進步最小而社會混亂的時代;反之,分離或發展自我性格時,卻是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的時代。」(詳見黃富三,〈「台灣問題」的歷史淵源〉)揆諸前述鄭經與蔣介石兩個政權的歷史,正好驗證了這段歷史解釋。再看看2000年起,尤其是2008年馬英九主政之後,所採取的「傾中」政策,中國勢力開始插手進入台灣各個領域,台灣的經濟呈現嚴重蕭條與不景氣。彷似又替這段史論提出具體的佐證。
鄭軍在反攻大陸失敗時,發生軍人投降潮,以致東寧王國民心瓦解;今天許多原來追隨蔣介石來台要「反攻大陸,消滅共匪」的軍官們,也紛紛向中共政權輸誠,還有人說出「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打擊民心士氣!。台灣今天雖然沒有像東寧政權敗退時的十萬人投降潮,但是台灣在發展成經貿大國之後,卻有許多台商將大量資金挹注中國,造成以商逼政的危機。
撫今追昔,我們是否從歷史中得到反省與借鑒?


東寧王國(明鄭)時期的台灣史,禁忌最多、詮釋最模糊,偏偏它對今日的啟發作用最強。所以,期今人能多多投入對鄭芝龍、鄭成功、鄭經的全面剖析,以及賦予東寧王國更豐富的面貌。本文同時刊登於《新新聞》1390期(2013.10.24─10.30)。
說台灣人四百年史,恐會被批台獨史觀和大漢沙文主義;但現今的歷史詮釋仍以文字掛帥,所以前於荷蘭與漢人海盜縱橫島嶼的歲月,就暫且存入括弧。倒是四百年「信史」裡,有一時期迄今仍定義為過渡,導致時空錯落,人物刻畫極其模糊、闕漏、扭曲,這就是介於荷蘭時代與清領統治的東寧王國(1661─1683)。
何以東寧王國長久以來成為史學研究禁區?何以鄭氏家族的形象多變且失焦?先不談大清和日本如何理解東寧王國,可以確定的是,國民黨政權於一九四九年敗退來台後,上述現象就更鮮明難翻轉,這一切緣於政治意識形態的桎梏。
話說蔣家政權特別推崇鄭成功,視其為光復台灣的民族英雄、反清復明的志士仁人,可,神話祇能就此打住,再下去可要大水沖倒龍王廟了。畢竟鄭成功趕走荷蘭人未久就駕鶴西歸,而整個東寧王國存續時間祇有短短廿三年。國民黨蔣家政權既以鄭成功為範本,卻深恐短命的魔咒上身,所以「歌頌鄭成功,漠視鄭氏王朝」就成為此一政權的金科玉律,迄今依然。
既然要歌頌鄭成功,那麼其父鄭芝龍當然就得扮演海賊王、投降大清的貳臣角色,否則如何凸顯鄭成功大義滅親的義行!既然要漠視鄭氏王朝,那麼祇好讓鄭經戴上無臉男面具,而廿三年的東寧王國就以「奠定漢人社會、厚植儒家思想」輕輕帶過。如此自欺,為的是強制欺人,所以各級學校教科書都祇能等因奉此,再透過無所不再的標語、傳媒放送讓全民共知。
這既是統治神話的一環,所以在戒嚴年代裡,就發生了可笑的實例。一九八四年中視改編金庸的《鹿鼎記》(李小飛飾韋小寶),由於事涉台灣鄭氏王朝,所以裡頭的鄭克塽、馮錫範角色全遭塗篡,當然,也絕口不提台灣。在如斯氛圍下,誰敢研究東寧王國?誰敢對鄭氏家族作全面、客觀的剖解?
新世紀伊始,湯錦台接連書寫了《大航海時代的台灣》(貓頭鷹,二○○一年)和《開啟台灣第一人鄭芝龍》(貓頭鷹,二○○二年),其後戲劇學者邱坤良也跟著推出《一官風波》舞台劇,凡此,都是從千年的閩南航海傳統脈絡,來塑造一個開創東亞航運霸權、確立台灣為漢人為主體社會的鄭芝龍形象,一掃向來的大陸史觀,讓海洋文明有昂揚生機。
不過,湯錦台以及後繼的闡釋者,在肯定閩海商人務實、靈巧、視野廣袤的工具理性特質時,似乎忽略了他們「重經濟、輕政治」所帶來的困境和災難。於此,閱讀者必須不斷詰問這種工具理性的天真與險峻,否則鄭芝龍誤判形勢,降清後全盤落空的悲劇,還會發生於今日。
鄭芝龍不再蒙塵,而鄭成功卻依舊予人「遠看成嶺側成峰」的矇矓感。因為此間不管是學術著述、民間出版物,關於鄭成功的刻畫都太單一乏趣,所以江仁傑的《解構鄭成功──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三民,二○○六年),清楚羅列了三百多年來各方塗鴉鄭成功的心理與過程,反而最有去污效果。另外,撇開敵我好惡立場,Philippus Daniel Meij van Meijensteen的《梅氏日記:荷蘭土地測量師看鄭成功》依舊是最翔實生動的第一手觀察史料。還有,旅日小說家陳舜臣在《旋風兒:小說鄭成功》跳脫國族框架,試圖由中國、日本亂世年代的經驗,解讀鄭芝龍、鄭成功分屬兩陣營的心理,頗符合商人精算的本質,或許鄭芝龍真有那種風險分散的計畫。
最讓人困擾的還是鄭經,因為迄今還沒有任何關於鄭經和東寧王國的專書。今人祇能藉由《臺灣外記》、《靖海志》、《海上聞見錄》、《閩海紀要》來捕捉鄭經的身影,且都偏向軍事爭戰,至於鄭氏集團的貿易本業,則祇能仰仗日、英方面的史料。這部分不設法煉石補天,不僅東寧王國永遠置身雲霧,今日台灣的困局亦難解。
當然,史書並沒有關於東寧王國的任何記載。鄭成功進駐台灣後,固然改台灣為安平鎮、赤崁為承天府,總名東都(以廈門為主軸,台灣在其東);但鄭氏父子都遙奉南明正朔,史書是以明鄭來概括這一統治年代。不過,若祇把明鄭視為南明餘祚,顯然就忽視鄭氏海上貿易集團的本質,以及台灣首度成立一個漢人政權的意義。
儘管鄭成功在攻克台灣未久就殂逝,但從鄭芝龍、鄭成功到鄭經一脈相承,他們對大陸政權容或有不同的想像,但維持暢通的國際貿易,用以餵養整個鄭氏龐大的海商集團,永遠是其首要考慮課題。另一方面,鄭經始終揮之不去反攻大陸的意志,所以治台策略絕大多數是荷規鄭隨,土地政策是以屯田為要,所謂「軍屯為本,佃屯為輔,寓兵於農」,也就是鄭氏王朝的軍事統治色彩濃厚,祇把東都視為軍事反攻的跳板而已。
如此看來,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和鄭氏統治下的台灣豈不雷同,台灣在先後統治者眼中就祇具邊緣角色嗎?從海商貿易來看,答案是否定的。
須知荷蘭東印度公司是初生之犢,勇猛精進是事實;但他們據有福爾摩沙後,想和中國貿易往來都得透過鄭氏海商集團,最後反而被鄭成功扼制咽喉,禁運使他們元氣大傷,最終被迫退出福爾摩沙。相反的,鄭氏海商集團得到台灣後,其縱橫日本、呂宋、暹羅、蘇祿(Sooloo)、文萊(Blunei)、美主居(Molucca)、琉球、交阯、廣南、柬埔寨、大泥(Patani)、柔佛(DJohor)、滿刺加(Malacca)及歐洲的海商實力更加鞏固。
就東洋方面來說,自德川幕府行鎖國政策後,祇有唐船和荷船可以至長崎進行通商貿易,而唐船主力就是鄭氏海商集團。鄭經將糖與鹿皮輸往日本,再由日本轉運海產、銅、毯子至東南亞,再將東南亞的香料、胡椒售至日本,當時東亞世界唯有鄭氏海商集團具備這種霸權。
而面對西洋海商競爭者,自從鄭荷交惡後,荷蘭轉與大清合作力抗鄭經,英國見有機可趁,就派英人克利斯布(Ellis Crisp)向鄭經遞呈英國東印度公司萬丹區經理的文書,要求與台灣通商,並希望設立商館,雙方並訂立《鄭英通商條約》。終東寧王國時代,鄭英的貿易始終絡繹不絕。
為此,郁永河在所著《偽鄭逸事》中,對鄭氏海外貿易的說明是:「成功以海外島嶼,養兵十餘萬,甲胄戈矢,罔不堅利,戰艦通洋數以千計。又交通內地,遍買人心,而用財不匱者,以有通洋之利也。……凡中國諸貨,海外人皆仰賴鄭氏。於是通洋之利惟鄭氏獨操之,財用益饒。」準此,東寧王國不僅是一獨立於大清之外的政治實體,且是華夏海洋文明的灘頭堡。
不過,鄭經始終難以擺脫反清復明的意志,所以三藩之亂爆發後,他和劉國軒率大軍渡海加入戰局,然而先是和耿精忠為搶地盤內鬥不已,其後又不敵強悍的清廷大軍,結局就是鄭經全數棄守東南沿海所有據點,身心俱疲返台。同時,清廷改採堅壁清野政策,對東寧王國財政造成莫大傷害,也影響了外貿成績。在少了金、廈做前哨站後,清廷吞併台灣的野心就化為行動。當鄭經於一六八一年亡故,東寧王國馬上內訌,清廷遂於一六八三年派施琅進攻澎湖擊敗劉國軒,鄭克塽不久就投降,東寧王國正式瓦解。
總的說,進駐台灣但仍擁有金、廈的鄭氏集團,由於海上貿易與軍事實力雄厚,所以大清帝國不敢小覷,雙方在對峙但經貿互通的情況下,東寧王國繁盛一時。祇因鄭經誤判情勢,貿然西征不但鎩羽而歸,更而讓經貿受害,終致敗亡。然而向來執守陸權思惟的大清帝國,雖然吞併了台灣,卻也讓荷鄭以來的國際貿易網絡斷絕,直至十九世紀中葉才再度萌芽,而海洋文明的茂林迄今仍未成形。


 

台灣史上漢人建立的第一個台灣國王朝-東寧王國
東 寧 王 國
The Kingdom of Tungning
鄭經(The King of Tyawan)
「東寧建國,別立乾坤」
一六六四年(永曆十八年、清康熙三年)三月鄭經(Zheng Jing)參予三藩抗清起事失敗後,失去中國大陸領土後來台,又明朝永曆帝業已被弒,乃謹守藩封,廢東都,以「東寧」稱全台灣,並以「東寧國王」自稱,但仍然使用「招討大將軍」的印信,「永曆」年號,在與凊廷大臣明珠的書信中,也自稱「建國東寧」。
外國文書稱他為「台灣王」「 The king of Tyawan ( Taiwan ) 」,東寧王國是(The Kingdom of Tungning)台灣史上漢人建立的第一個王朝。
在西方史書上對鄭氏王朝述說較詳,英國、日本等國家也將東寧視為一個獨立國家進行貿易往來﹔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條約,當時英國人稱鄭氏政權為「台灣王國」或「福爾摩莎王國」,英國東印度公司上書鄭經時,則稱呼其為「陛下(Your Majesty)」,鄭氏從鄭芝龍開始六十餘年間,在東亞國際舞台上,扮演極重的角色。
行政區除承天府外,鄭經升天興縣與萬年縣為天興州、萬年州。 又於澎湖安撫司外加南北路兩安撫司,這是東寧王國的一府、兩州、三司。
以陳永華為總制,掌理國政,陳永華治國方法與目標為:十年成長,十年教養,十年成聚,三十年與中國相甲乙。在陳永華的的籌劃輔佐下,設吏、兵、戶、禮、刑、工計六部的行政機構。
一六七五年鄭經更定東寧王國官制後,下屬都對鄭經改稱「臣」而上奏,不再使用「卑職」。
以承天府為中心,建十字街,分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四坊,坊置簽首,理庶事。制鄙為三十四里。里有社,社置鄉長,十戶為牌,設牌首,十牌為甲,置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
鄭經發動反攻大陸戰爭失敗七年無成後,返回台灣,意志消沉,不理政事,溺於酒色,無復西意。見監國鄭克臧 處分國事妥當,愈加放心,自此軍國事務皆交鄭克臧 裁決,並給與精兵三千由沈誠、毛興統之為護軍,宗族益憚鄭克臧監國而含恨愈深。
一六八一年三月十六日,時年三十九鄭經病危時授長子鄭克臧 劍印,指著鄭克臧托孤於劉國軒。在位凡十九年。
鄭經的猝死,王位的繼承順理成章應由長子鄭克臧 即位,可是馮錫範出來反對,硬是說鄭克臧非長子而是螟蛉子,應由年僅十二歲的鄭克塽(Zheng Keshuang) 即位,而鄭克塽是馮錫範之女婿。
東寧權臣馮錫範排擠劉國軒後,設下的謀殺國君圈套,由馮錫範隨從蔡添一刀剌入鄭克臧腹中,再由鄭聰、鄭明、鄭智、鄭柔四位叔叔以木棒打死(一六八一年正月三十日)時年十八,鄭克臧與其父鄭經病亡只差二天。年僅十二的鄭克塽即位。
在台灣的滿清奸細得知,即向福州的清朝(Qing Dynasty) 官史喇哈達、姚啟聖、萬正色等報告「鄭經已死,諸弟謀殺克臧,權奸馮錫範立其婿克塽嗣位。叔侄相猜,文武解體,主幼國疑,機不可失。」 
如此喇哈達等認為在台灣一旦軍人攫奪政權,會導致東寧內部的不安與人心的危疑,因此視為攻台的最佳時機,就這樣引來投奔滿清帝國的叛將施琅(Shi Lang)大軍攻台與東寧王國的滅亡。
e0040579_840626.jpg另一方面,雖然鄭氏東寧王國在事實上是一個趕跑荷蘭人的漢人外來獨立政權,但是,在名義上,鄭氏政權卻一貫奉明為正朔,以「回歸大陸」為唯一的宿願﹔制定政經政策時亦以大陸為依歸,推廣教育亦在認同大陸,不肯落實本土,一直保持流亡政權的姿態。
因此,很多學者將二次世界大戰後流亡台灣的中國國民黨(KMT)政權類比為鄭氏王朝,因為他們都在大陸戰敗而以台灣作為「逃亡的地方」,同時也都宣稱將以台灣作為暫時的基地以便在未來「反攻大陸」。
另一個新的外來政權滿清帝國佔有台灣東寧王國後,對台灣的處理原則及事實:
一. 官員及兵將遷移 將東寧王朝的主臣全部遷至中國居住,不可留在台灣,鄭家納入上三旗管束。文武官員,士兵分別遷至在山東、山西及河南諸省墾荒。如此台灣即失去了可能的領導人物。
二. 採取以漢治漢的策略。即是以攻台將領來壓制民鄭遺民,長期以攻台將領擔任地方軍事首長。
如福建水師一職從一六八四年至一七二一年計三十七年間共歷施琅、張旺、吳英、施世驃四任提督,其中張旺任職二年非攻台將領外,其他皆是,尤其是施琅、施世驃父子共任職達二十五年之久。在路陸提督方面由萬正色、吳英、藍理皆為攻台將領。
e0040579_822665.jpg攻台將領肆無忌憚佔領田畝,施琅佔良田達七千五百餘甲,部屬陳致遠二千餘甲,雖有諸羅縣令季麒光再三申請,清廷未加治罪。又施琅強要澎湖漁民每年繳納銀一千二百兩,在一七二九年(雍正七年)雖有福建水師提督反應要求撤銷,至一七三七年方制止,也就是在施琅死 後四十一年方停止。
又路陸提督藍理在台灣霸市抽稅,婪贓累萬,其罪應斬,但康熙僅調職至京入旗。 如此優待曲意保全,是懼明鄭遺民仍會發動武裝抗清事件。
三. 採取以番制漢政策 利用原住民來制漢,在一六八四年(康熙二十三年)蔡機功招集二千餘人抗清,一六八九年(康熙二十八年)吞霄之役,清政府皆調原住民助攻。但此政策卻演變成後來漢、蕃和作抗清。
四. 移民政策 從閩粵地區引進大批人口,並安排聚居要地以便牽制原住漢人。在澎湖的南嶼(今名七美嶼)原本居民稠密,人口眾多,清軍入台後,認為此處地理是控扼戰略要地,即將原住漢人遷至八卓嶼,將南嶼交由攻台將領之親族、及清軍及其眷屬居住。又視移民至台灣為逃民,抓到要充軍,故多人選擇移民南洋。
五. 消除明鄭的廟宇建物 府治東安坊之二王廟、澎澎之將軍廟加以摧毀,在永曆二十年所建的台灣第一座文廟,清據時就改為府學,但是保生大帝廟得以保存,此為選擇性的加以消除,其對像是不容任何反清的英雄人物廟宇存在。
原寧靖王朱術桂的王宅,在自縊前捐為寺庵,施琅入台後為給改為天妃宮,抹殺原為王邸之事實。
六. 改葬遷墳 除了上述鄭成功父子的墳墓遷至福建安南外(鄭成功屍體被滿清偷偷斬成3段戮屍),其他人員如鄭克塽在台灣的墳墓並沒有遷至安南,但卻離奇失蹤。
不僅如此,所有明鄭時代官員如馬信、洪旭、王忠孝、陳永華等在台灣的墳墓,幾乎都完全消失無蹤,陳永華之墓僅尋著其墓碑,並無遺骨。 
在此僅可推測清廷是有計畫的摧毀明鄭遺物、遺跡。嚴禁民間崇祀鄭成功。滿清政府為此將入土為安的民間習俗,在台灣更改為在下葬七、八年後,掘墳撿骨改葬,以掩飾毀人墳墓之惡行。並將此行為美化為孝順,廣為散佈。
七. 施琅仍懼鄭氏宗族,潛逃海外,密遣陳昂,出入於東西洋,緝訪五年。
八. 對台灣教育原本男多忠義女多貞烈的偉大情操,也如同內地,改為不講「忠」及「恥」之觀念,以消滅國家民族思想及愛國復仇精神。又毀朱文公祠,將朱熹的朱子學說排除。
九. 滿清的"正名"運動,更改東寧國地名,如將東寧改為台灣,承天府改為台灣府,原天興縣、萬年縣改為諸羅縣、鳳山縣。此僅更改地名而無其他更動,可知這是政治上的考量,而非基於實質之需要。
十. 對台灣採用隔離、封鎖政策、嚴禁內地民眾,潛渡台灣:一六八四年清廷本欲大開海禁,任商漁渡台採捕,惟施琅拒之又請嚴禁惠、潮之民渡台。清廷俱從之。
十一. 滿清一佔據台灣,並確定其版圖是,東從羅漢門(今旗山附近)至莊內門,西至澎湖,南至沙馬磯(鵝鑾鼻),北達雞籠(基隆)。其他山區及東部地區全不計入。
曾任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長日人山中樵指出,滿清政府為移除台灣人心中對鄭氏三代之事蹟,以免鄭成功之墓成為台灣人崇拜中心,而影響其統治。
雖然多方的處理,但台灣仍然不斷發生抗清事件。如一六八四年蔡機功等二千人起義,一六八八年陳辛等結合三十六番抗清事件,一六九六年吳球、朱友龍事件,一七○一年劉卻之役等。尚有其他多起武裝抗清起義事件。
東寧亡國三十八年後,即在一七二一年台灣民族英雄朱一貴領導大規模抗清戰爭,這也是台灣男子多忠義的具體表現。
在台灣的開墾生產方面,在鄭氏末期,因抽壯丁作戰,農業生產因人力減少而有影響。清軍入台後,鄭軍不論是否是生產者一律送回大陸,如此當然使得農業衰退。加上滿清限制大陸人民過海來台,使得生產萎縮。
東寧王國滅亡後,其殘餘部隊散佈四處,計有原禮武鎮總兵楊彥迪,率船艦在廣南、柬埔寨活動,又有二鎮總兵周雲隆率一隊船在舟山,房錫鵬也有一支船隊在浙江烏洋,黃進在琉球。
黃進後與楊彥迪合兵,成為不降清的中心,但楊彥迪因妻小在台灣,受到牽制而投清,故部隊由黃進取而代之。活動在越南,損及越南政府阮氏。
越南政府阮氏在一六八九年對黃進出兵驅離。並以陳上川取代之,陳上川原為東寧部將,與楊彥迪同時奔投廣南,他之受到越南政府的協助,是因陳上川在武力上與黃進同,即保有戰鬥力不墜外,他又招華商,營建市街,使邊和成為繁榮的都會。
陳上川與越南政府相安,至一七一五年陳上川病故後由其子、孫三代繼續領導,駐守廣南達五十年之久。
陳上川在廣南地區也建立廟宇,祭祀明朝歷代皇帝神位。海上的殘餘力量,若加上台灣內部的反清結合,將對滿清構成重大的威脅。
因此滿人除了努力消滅降清人員外,對治理台灣也交由攻台將領主導,他們犯了再大的貪贓枉法也曲意容忍,因滿人無水師,施琅大叛將以滿人的姿態,對這批善於海戰之人盡速消耗,如此又讓台灣人民受盡煎熬。
(參考來源:臺灣人的臺灣史)
FOR TAIWAN FREEDOM!!!
遠離任何被殖民的"幸福"!
認同臺灣為國家母親
做臺灣自己的主人~
建島成一國,莫負臺灣土。


醫界恩師施純仁 是清代名將施琅後裔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前衛生署長施純仁今天因病逝世,享壽95歲,他在3年前曾獲般醫療奉獻獎,他也是清初名將施琅後裔,父親為小學教師,他自幼成績優秀,一路由日人小學讀到台北帝國大學校,後改制為台大醫學院,他也成為第一屆畢業生。為什麼會成為醫師?施純仁曾在受訪時表示,當年梧棲有一、二位醫師,其中一位名叫王銅鐘,總是騎馬到鄉下出診,這般威風讓他心生羨慕。還有一次,母親發高燒、胸部腫痛,半夜緊急用轎子送到彰基,所幸蘭大衛醫師及時切開化膿部位引流,才化解危機。這些事在當年僅4、5歲的他,心中埋下日後成為醫者的種子。至於選擇相對冷門的腦神經外科領域?施純仁也曾說,1945年美軍轟炸臺北,身為醫學生的施純仁到醫院裡幫忙救治傷兵,看見一位子彈卡在腦袋的士兵,前一天還神智清楚,隔天再見已天人永隔,由於當時沒腦神經外科醫師,造成病患腦中血塊未來得及清除,腦壓升高而病逝,施純仁才下定決心成為腦神經外科醫師。(生活中心╱台


臺南市南區喜樹老街的發展觀光潛力
屬明鄭時期(1661-1683)的東寧王國在1664年劃分四坊廿四里時,喜樹地區被劃入萬年縣(1664年後提昇為州)永寧里與新昌里,喜樹被納入漁業昌盛的永寧里與鹽業重鎮新昌里共兩里中,表示人數不少,因爲其一些宗族的開基祖據說是隨鄭軍來臺,例如蔡氏與鄭氏等等。
    清初,喜樹與灣裡地區在二贊行溪之北仍獨特地隸屬於鳳山縣,到雍正9(1731)年調整縣界時,喜樹地區再改回隸屬於臺灣縣(清末改成「安平縣」),這是因為清初鳳山縣財政有賴喜樹與灣裡漁鹽稅收的挹注,可見當時喜樹的欣榮。到光緒年間在喜樹聚落附近仍有「喜樹仔港」,為舊三爺宮溪港道,且是臺灣府城南邊的重要港口之一。
    到日本時代,鯤鯓島東邊臺灣本島部分的舊喜樹應是因建臺南機場而被遷村。二次大戰後,喜樹地區依照日治時期的四個保被區分成喜南(第一保)、喜西(第二保)、喜東(第三保)、喜北(第四保)四個里,但到1978年,因人口外移減少,喜西里併入喜南里。
    喜北里位喜樹北部喜樹路以西,雖有喜樹公廟萬皇宮與填海造陸所建住宅,但以前較多是鯤鯓沙汕島上的墓地與臺江內海海域殘下的魚塭。
    喜東里並非1823年之前臺灣本島部分的舊喜樹,而是喜樹最晚開發的地區,由里內多圖書館、喜樹國小、派出所、社區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與公有地,與前述蔡姓開基媽墓,我推測此里在1823年之前多為臺江內海及其海濱,才會有這麼多公有地。
    喜南里是漢人最早開發之處,位於鯤鯓沙汕島上,與灣裡間是否有海水相隔有爭議,但應是與當地世居原住民通婚所形成的社區,多同姓角落,例如蔡姓三大房即在此里的老街上,並建有約180年的蔡姓宗祠,曾是喜樹唯一磚造房屋,建材是海運泊來,老街爲防風及防禦外侵故意蜿蜒曲折,在市場遷到萬皇宮廟埕前,舊市場即在此繁華熱鬧人擠人的老街之中,辛家古井與番仔井,若整理配合喜樹海岸休閒與地方人文典故,實具有觀光民宿產業的發展潛力。(1) 許忠信 - 臺南市南區喜樹老街的發展觀光潛力... | Facebook https://bit.ly/3re0YPX

鄭英通商條約/鄭成功/東寧國是一個獨立行政、以鄭氏王族為最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