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同寺/一善堂/淨業院/鄭如蘭夫人鄭陳潤/如學法師於一九三二年十九歲,新竹高等女學校畢業後,於新竹一同寺出家/少數僅存的唐式建築,一善堂由鄭崇和、鄭如蘭、林汝梅、周其華等捐建具有鄭氏家廟的味道齋堂轉變為民間信仰,道教及佛教的精神/一善堂建築於光緒11年(1885),昭和11年(1936)間進行重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5TOIJt
新竹紫霞堂/鄭家珍與鄭卻/新竹太和堂 (1897-2010)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hnajjO
太陽星君-經典(太陽星君真經)-太陽帝君誕辰為農曆的三月十九日,而事實上三月十九日是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盡殉國之日。甲申之變,崇禎在李闖攻入帝都燕京時,在煤山上吊。俗話說「天上有日,民中有君」,民間編造太陽星君三月十九日誕辰,即是為了於不被清朝政府發現的情況下,紀念曾經身為皇帝的崇禎忌日。/全國只剩下台南市,還保留著祭祀太陽公的儀式,這個儀式,最特別的地方是祭拜太陽公的祭品,祭品中規定是「九豬十六羊」-「救朱十六陽(明)」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fwT6hu
大愛行 - https://goo.gl/bd8q57
鄭家珍與鄭卻
鄭家珍作品,現有《雪蕉山館詩集》傳世,主要收錄光緒33年(1907)後在閩、臺兩地間的詩文創作,其中寓竹期間作品尤多。此外,仍有不少未收詩文散見於日治時期報章雜誌,有待輯佚。另,王國璠言有《倚劍樓詩文存》一書,可惜未見傳本;同時更評論他的詩作說:「器局恢弘,旨深詞正,有立馬吳山,看花洛苑之慨。兼有哀屈弔賈之聲,卻無無病呻吟之痛,宜可傳也。」
先生後代,共有四男四女,長子榮俊,字漢德,豐州學堂畢業;其次為榮水、榮璇、榮璣。而三女榮慰,聰慧過人,十歲即能詩,曾隨先生來臺居留。
鄭却女史自幼聰慧敏捷,秉性沈靜,對於漢文音韻及天文曆算,頗有所得;曾參加鄭家珍舉人在竹時所設之耕心吟社,亦經常參與外地詩社活動及全島聯吟,與澎湖蔡旨禪來往密切,同屬齋門中之女詩人。戰後,曾膺新竹縣詩經研究會之聘講授詩學,民國59年(1970)更於紫霞堂承辦北部七縣市詩人聯吟大會。其詩作用詞遣句相當洗鍊,有大家之風,弔詞、聯文亦其所擅,遺稿未刊行,今存紫霞堂。
大愛行 - https://goo.gl/bd8q57
大愛行 - https://goo.gl/bd8q57
新竹紫霞堂 (Zi Xia Tang),為台灣新竹齋教先天派乾元堂系之佛堂,清咸豐11(1861)年建立,葉瑞蓮(葉遂)擔任首任堂主。主祀觀世音菩薩。[1]。禮儀奉行先天派儀軌至今。
清咸豐十一(1861)年,齋教先天派信徒葉遂 (法號: 瑞蓮),於其夫鄭家 (今新竹市福民里水田街) 建立先天派佛堂,主祀觀世音菩薩配祀伽藍尊者,擔任開山堂主。[2]。
昭和十五(1940)年,紫霞堂之土地被日本政府徵收,被迫牽至位於寶山路之現址 (台灣新竹市380巷15號),該址原為葉瑞蓮之女弟子蔡滿 (法號:滿蓮)主持之妙智庵。
民國四十七(1985)年,葉瑞蓮之養女鄭卻(法號:蘂珠,1910-1997)升座為第二代堂主,改妙智庵為紫霞堂。鄭卻除主持先天派之宗教事務外,熱中詩詞創作,並與同為先天派之女詩人蔡旨禪往來頻繁。
民國五十九(1970)年,鄭卻於紫霞堂承辦北部七縣市詩人聯吟大會。
民國七十(1981)年,紫霞堂因殿宇老舊重建。
民國八六(1997)年,第二代堂主鄭卻圓寂;鄭埱精升座為第三代堂主至今。鄭埱精曾受學術單位與電視台邀請,講述以先天派齋堂的女修行者看台灣女性地位等相關議題。[3]。
歷代住持
開山: 葉遂 (法號: 瑞蓮),1861年升座。
第二代: 鄭卻(法號:蘂珠),1985年升座。
第三代: 鄭埱精,1997年升座。
紫霞堂 電話: 03-525-7040 新竹市寶山路380巷15號
資料來源: 政府官方資料
坐標定位方式: 住址轉址定位
地址: 新竹市寶山路380巷15號
電話: 03-5257040
主祀神明: 釋迦牟尼佛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紫霞堂
教別: 佛
建別: 私建
組織型態: 管理人
負責人: 鄭埱精
新竹紫霞堂
基本資訊
所在地 中華民國(臺灣)
新竹市寶山路380巷15號
建造年份 1861年(清朝咸豐11年)
主神 觀世音菩薩
古典漢文教育的薪傳者---鄭家珍與鄭却
鄭家珍(1868~1928)
鄭家珍,譜名彥奇,字伯璵,號雪汀;竹塹城外東勢莊(今新竹市東勢街一帶)人。雖然出身農家,但勤敏向學,20歲入陳錫茲門下,塾中二十多人,資質最優,備受肯定,並視為治國之人材。光緒14年(1888),考入新竹縣學,隔年歲考,遞補為廩生;光緒20年(1894)取中甲午科舉人。1895年乙未割臺後,先生舉家內渡,返回故里泉州南安,並於宗祠內開設學館,教授鄉里子弟。光緒33年(1907),保送專科,錄取福建省算術第一名,並進京參加會考,以會考二等籤分閩浙贛三省鹽大使,但卻因時局動盪而無法履任。光緒34年(1908)任職豐州學堂正教習,民國6年(1917)擔任南安縣勸學所長。
大正2年(1913)、3年(1914),先生由於精通堪輿之術,兩度受北門鄭擎甫之邀來臺,為父親鄭如蘭勘看墳地風水並「題主」。大正8年(1919)春,鄭擎甫再次禮聘先生來臺擔任塾師,隔年2月因思念親人而辭職,返歸南安。不久後,大陸南方動亂不已,加以新竹人士之懇請,於是同年4月再次攜眷蒞臺;此後分別開設書房於北門外鄭秋涵、水田吳厝、北門進士第鄭邦焯等處。大正14年(1925)下半年起,寓居於水田紫霞堂「寄齋」授課教學,直到昭和3年(1928)初返回泉州南安後,不幸因病過世為止。其間,寓居新竹前後將近九年。
先生對於各項學問多有研究,除了傳統漢學外,天文、地理、星相、命卜也均有鑽研,而且亦精於西學格致諸書,可說是通曉新學的舊文人。先生一生作育桃李無數,考上秀才後至乙未年間曾設私塾於竹塹東勢莊,有黃世元、王石鵬等出其門下;而日治時期,在臺開設書房期間,則有曾秋濤、吳景祺、許炯軒、邱再傳、鄭邦圻、鄭邦熙、魏經魁、鄭蘂珠等,入塾受業。此外,先生亦喜好詩文寫作,不僅在光緒甲午年(1894)間參與「竹梅吟社」重興盛事,日治時期更加入「竹社」,活躍於當時北臺灣詩壇。大正11年(1922),集合門弟子創設「耕心吟社」,指導漢詩寫作;同時也對新竹本地青年組成的「青蓮吟社」、「大同吟社」,多所獎掖提攜,對於新竹地區的漢詩、漢學傳承有不可抹滅的貢獻。
鄭家珍作品,現有《雪蕉山館詩集》傳世,主要收錄光緒33年(1907)後在閩、臺兩地間的詩文創作,其中寓竹期間作品尤多。此外,仍有不少未收詩文散見於日治時期報章雜誌,有待輯佚。另,王國璠言有《倚劍樓詩文存》一書,可惜未見傳本;同時更評論他的詩作說:「器局恢弘,旨深詞正,有立馬吳山,看花洛苑之慨。兼有哀屈弔賈之聲,卻無無病呻吟之痛,宜可傳也。」
先生後代,共有四男四女,長子榮俊,字漢德,豐州學堂畢業;其次為榮水、榮璇、榮璣。而三女榮慰,聰慧過人,十歲即能詩,曾隨先生來臺居留。
鄭却(1910﹏1997)
鄭却女史,道號蘂珠,號鏗鏘,又號堅鏘、恬澹子。二十張犁林闊嘴、洪氏銀三女,出生後第二年過繼水田鄭程材貢生之後人鄭江泉(蟳)為養女。大正6年(1917)就讀新竹第二公學校,課餘先後追隨鄭彥舍、鄭家珍、李錫如等學習漢文。大正12年(1923)公學校畢業後,聽從鄭家珍舉人建議,放棄報考高等科,而隨其專研漢學、天文、曆算。大正14年(1925),鄭舉人寄居紫霞堂,並於其間設塾課徒,此後女史便得以晨夕問候,建立深厚之師徒情誼。鄭家珍舉人過世後,昭和4年(1929)女史承其衣缽於水田「同利」鄭家講學,教授四書、五經、尺牘、詩文等。昭和14年(1939)承接養母鄭葉瑞蓮創設之紫霞堂(先天派齋教),擔任住持。民國47年1月(1958),紫霞堂自水田街三號遷至寶山路,現由鄭埱精女史繼承管理。
鄭却女史自幼聰慧敏捷,秉性沈靜,對於漢文音韻及天文曆算,頗有所得;曾參加鄭家珍舉人在竹時所設之耕心吟社,亦經常參與外地詩社活動及全島聯吟,與澎湖蔡旨禪來往密切,同屬齋門中之女詩人。戰後,曾膺新竹縣詩經研究會之聘講授詩學,民國59年(1970)更於紫霞堂承辦北部七縣市詩人聯吟大會。其詩作用詞遣句相當洗鍊,有大家之風,弔詞、聯文亦其所擅,遺稿未刊行,今存紫霞堂。
台灣女性的生命力很強韌,但常常被以男性為主的歷史所忽略,台南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明天起將推出「台灣女子非常好」特展,透過七十位年齡60歲以上的阿嬤口述歷史,以及早期的家庭文物,要讓您看到台灣女性的精采故事.
日本統治時期,私塾老師教授的漢學,是當時台灣人傳承傳統文化重要的管道。鄭埱精繼承養母的齋堂和信仰儀式,也傳承了文雅的漢學詩文。
==新竹紫霞堂主持人 鄭埱精==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為人子 方少時
早期台灣女性受教育的機會相當有限,鄭埱精投身終身吃素、不婚的齋教,在宗教和古書中尋求自主空間,現在她還留著「點評女子古文觀止」的古書,相當珍貴。而白色恐怖受難者柯旗化的遺孀\__柯蔡阿李,則是很小就展現女性意識,在高中的時候就認定,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才能和男人平起平坐。
==柯旗化遺孀 柯蔡阿李==
(當時)西螺街長
就娶了三個太太
就是因為她們沒有生活能力
一定要靠著丈夫生活
所以我說我長大了
我一定要自己有生活能力
可以自食其力這樣子
早期女性地位不被重視,在歷史書寫中也經常被忽略。為了呈現台灣歷史豐富的面貌,台灣歷史博物館從女性的生活史入手,進行八年的口述歷史採集計畫,總共採訪超過七十位年齡60歲以上的台灣阿嬤。
==台史博館長 呂理政==
我認為在現代化這個主題裡面
女人應該是可以彰顯的
我個人也以為
女人邁向卓越的過程
其實就是台灣現代化的過程
台史博整理出豐富的影音資料,搭配台灣早期家庭文物,以及受訪者早年為了補貼家用,而經營的家庭手工成品,推出「台灣女子非常好」特展,希望透過這些受訪者精彩的個人經歷,讓民眾體會到台灣女性的生命力。
記者呂宗芬陳顯坤台南報導
預定日期
|
起迄時間
|
演講或研讀主題
|
講者
|
104/8/1(六)
|
10:30-12:30
|
故鄉與他鄉:乙未內渡文人鄭家珍的生命行旅
|
詹雅能
(東南科技大學副教授)
|
午 餐
|
|||
104/8/1(六)
|
13:30-15:30
|
紫霞堂的漢文靈光:記憶與文獻裡的鄭蘂珠女史
|
黃美娥
(臺灣大學教授)
|
練 功 時 間
|
|||
104/8/1(六)
|
16:30-18:00
|
傳統命運觀的文化內涵與誤認
|
張美櫻
(佛光大學副教授)
|
晚 餐
|
|||
104/8/1(六)
|
19:30-21:00
|
命運與運命
|
張美櫻
(佛光大學副教授)
|
當日宿於紫霞堂
|
|||
104/8/2(日)
|
9:00-10:00
|
參觀鄭家珍、鄭蘂珠文物展
|
|
104/8/2(日)
|
10:00-14:00
|
獅頭山文史古蹟踏查(提供午餐)
|
|
研 習 結 束
|
2015 新竹紫霞堂「身心靈SPA工作坊」即日起至7月15日接受報名
各位朋友大家好: 2015 新竹紫霞堂「身心靈SPA工作坊」即日起至7月15日接受報名。 活動名額:20人(額滿為止) 活動地點:8月1日(六) 新竹紫霞堂 8月2日(日)獅頭山 參加對象:所有會員及一般民眾 活動內容:詳見附件 活動費用:會員 800元 非會員1200元。 費用包含台南新竹交通往返車費、食宿(僅供應精緻素食)、 保險費、相關活動雜支。 報名方式:請點選下列連結進行報名,因投保所需, 參與成員請務必填寫完整資料
資料來源: 政府官方資料
坐標定位方式: 住址轉址定位
地址: 新竹市林森路67巷5號
電話: 03-5234302
主祀神明: 釋迦牟尼佛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太和堂
教別: 佛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人
負責人: 張鄭錦繡
寺名
太和堂
英文寺名
Tai He Tang
電話 03-5234302
地址 新竹市林森路67巷5號
宗派
齋教先天派乾元堂系
主供 三寶佛(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
創建時間 清光緒二十三年;日本明治三十年(1897)
寺院歷程
太和堂 (1897-2010)
基本資料提供 內政部民政司 (2004年資料)
新竹紫霞堂(Zi Xia Tang),為台灣新竹齋教先天派乾元堂系之佛堂,清咸豐11(1861)年建立,主祀觀世音菩薩,由葉瑞蓮(葉遂)擔任首任堂主,[1]奉行先天派儀軌至今。
歷史
清咸豐十一(1861)年,齋教先天派信徒葉遂(法號:瑞蓮),於其夫鄭家(今新竹市福民里水田街)建立先天派佛堂,主祀觀世音菩薩,配祀伽藍尊者。[2]。
昭和十五(1940)年,紫霞堂之土地被日本政府徵收,被迫遷至位於寶山路之現址,該址原為葉瑞蓮之女弟子蔡滿(法號:滿蓮)主持之妙智庵。
民國四十七(1985)年,葉瑞蓮之養女鄭卻(法號:蘂珠,1910-1997)升座為第二代堂主,改妙智庵為紫霞堂。鄭卻除主持先天派之宗教事務外,熱中詩詞創作,並與同為先天派之女詩人蔡旨禪往來頻繁。
民國五十九(1970)年,鄭卻於紫霞堂承辦北部七縣市詩人聯吟大會。
民國七十(1981)年,紫霞堂因殿宇老舊重建。
民國八十六(1997)年,第二代堂主鄭卻圓寂;鄭埱精升座為第三代堂主至今。鄭埱精曾受學術單位與電視台邀請,從先天派齋堂女修行者角度出發探討台灣女性地位等議題。[3]。
歷代住持
開山:葉遂(法號:瑞蓮),1861年升座。
第二代:鄭卻(法號:蘂珠),1939年升座。
第三代:鄭埱精,1997年升座。
參見
齋教
先天派
台灣佛教龍華會
土城普安堂
五甲協善心德堂
扶鸞
紫霞堂 - https://goo.gl/RKrwNP
臺陽文史研究學會: 移動.空間.文化:2018紫霞堂漢學研習工作坊(已額滿)
新竹市-紫霞堂主祀神祇是 觀音佛祖,
宗教別: 佛教
負責人: 鄭埱精
電話: 03-5257040
新竹市寶山路380巷15號
新竹紫霞堂(Zi Xia Tang),為台灣新竹齋教先天派乾元堂系之佛堂,清咸豐11(1861)年建立,主祀觀世音菩薩,由葉瑞蓮(葉遂)擔任首任堂主,[1]奉行先天派儀軌至今。
歷史
清咸豐十一(1861)年,齋教先天派信徒葉遂(法號:瑞蓮),於其夫鄭家(今新竹市福民里水田街)建立先天派佛堂,主祀觀世音菩薩,配祀伽藍尊者。[2]。
昭和十五(1940)年,紫霞堂之土地被日本政府徵收,被迫遷至位於寶山路之現址,該址原為葉瑞蓮之女弟子蔡滿(法號:滿蓮)主持之妙智庵。
民國四十七(1985)年,葉瑞蓮之養女鄭卻(法號:蘂珠,1910-1997)升座為第二代堂主,改妙智庵為紫霞堂。鄭卻除主持先天派之宗教事務外,熱中詩詞創作,並與同為先天派之女詩人蔡旨禪往來頻繁。
民國五十九(1970)年,鄭卻於紫霞堂承辦北部七縣市詩人聯吟大會。
民國七十(1981)年,紫霞堂因殿宇老舊重建。
民國八十六(1997)年,第二代堂主鄭卻圓寂;鄭埱精升座為第三代堂主至今。鄭埱精曾受學術單位與電視台邀請,從先天派齋堂女修行者角度出發探討台灣女性地位等議題。[3]。
歷代住持
開山:葉遂(法號:瑞蓮),1861年升座。
第二代:鄭卻(法號:蘂珠),1939年升座。
第三代:鄭埱精,1997年升座
紫霞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TxnJuj
資料來源: 政府官方資料
座標定位方式: 住址轉址定位
地址: 新竹市寶山路380巷15號
電話: 03-5257040
主祀神明: 釋迦牟尼佛
簡介與相關圖片: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紫霞堂
教別: 佛
建別: 私建
組織型態: 管理人
負責人: 鄭埱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