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斷尾求生之謎 台師大證實尾巴是蜥蜴存活關鍵

翠斑草蜥遇到掠食者時會斷尾求生,而斷掉的尾巴經過兩三個月後會再長回來,顏色、觸感就會與其他身體部位不一樣,台師大團隊也根據此特徵,來記錄蜥蜴斷尾求生與之後的存活率。(記者吳柏軒攝)

2017-02-09  11:54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斷尾求生是蜥蜴本能,但科學界長期在實驗室假設,缺乏野地觀察與證實,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團隊8年來捕捉紀錄1萬2000多隻蜥蜴,搭配中華鳥會近200萬筆賞鳥紀錄,交叉分析下發現,蜥蜴斷尾與捕食鳥種體型大小相關,更證實斷尾後存活率下降3成,但長回尾巴後存活率恢復,此真實生態界的存活趨勢獲國際期刊《英國皇家學會報告》認可刊登。

台師大生科系教授林思民說,科學界長期假設蜥蜴尾巴很重要,也在實驗室內進行各類斷尾研究,但缺乏野外行為觀察,更無法直接證明尾巴與「存活」相關,研究團隊從2006年開始,在北海岸金山地區長期追蹤「翠斑草蜥」族群動態,趁夜晚草蜥睡覺時捕捉並標記每隻個體,8年來累計了1萬2000多筆蜥蜴資料庫,其中也包含了每隻蜥蜴的斷尾數據,並追蹤其生老病死。

但林思民說:「誰偷走蜥蜴的尾巴?」成了團隊疑惑,較多假設是受到鳥類捕食,但野外觀察紀錄十分罕見,這時便想到,中華鳥會也從1970年代開始記錄賞鳥人回傳的賞鳥紀錄,資料庫也累計近200萬筆,因此透過蜥蜴棲地的鳥類出沒紀錄,將蜥蜴斷尾率、存活率等資料,與各種鳥類出沒數量交叉對比,得出相關研究。

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台師大生科系博士生林展蔚表示,研究發現,小型鳥類(紅隼、紅尾伯勞)出沒時,斷尾率大幅提升,但大型鳥類(黃頭鷺)則對斷尾率無明顯影響,而是直接使棲地的草蜥大量不見;研究在更進一步分析,意外發現,當蜥蜴斷尾其存活率下降2到3成,而當尾巴長回來之後,存活機率也跟著完全恢復

林思民說,過去科學界都猜「尾巴很重要」,但很少能真的證明,而團隊在研究蜥蜴時,也並未想到鳥類出沒數據的重要性,幸好台灣有中華鳥會的長期記錄,也顯示出「公民科學」的重要性,研究將龐大的蜥蜴資料與鳥類資料做結合,更是生物領域史無前例嘗試。

林展蔚說,研究因首度證實蜥蜴斷尾與再生,都跟其存活機率有密切相關,因此受到《英國皇家學會報告》重視,未來有機會也將在更深入探討,蜥蜴尾巴在環境棲地中,如何進行行動、跳躍等分析,深入探究蜥蜴這位「草叢游泳者」的秘密

 

翠斑草蜥。(記者吳柏軒攝)

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拍下黃頭鷺(牛背鷺)捕時草蜥的珍貴畫面,提供台師大團隊真實生態系中的鳥類捕食與蜥蜴斷尾情況研究參考。(蔡嘉陽攝、林思民提供)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教授林思民(左四)、博士生林展蔚(左三)等組成團隊,研究蜥蜴斷尾,透過中華鳥會資料,以大數據分析證實其存活機率,研究登上國際《英國皇家學會報告》。(記者吳柏軒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