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帽子火車鬍子馬車,流行跨國境
楊梅 廟會,台灣社會常見的帽子
瓜皮帽、圓頂禮貌、中折帽、鳥打帽、打鳥帽、鴨舌帽、大禮帽、山高帽、麥桿帽、白盔帽;社交界的旅券、日出向鳥印
瓜皮帽
=====================
圓頂禮帽--圓頂帽
====================================
中折帽
============================
鳥打帽、打鳥帽、鴨舌帽
=================================
山高帽
==============================
麥桿帽
=================================
1920年西方流行平胸,1928年流行ABCD胸罩,1934年台灣婦人界 雜誌,1935年台灣婦人界 雜誌發展出乳房帶、乳房罩
1931年風鳥牌口紅
手工神明帽 缺陷美真功夫
By 謝佳潾,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17日, 2017
慢工出細活 東港製帽師洪金山(左起)與3學徒洪逸孝、葉人豪及洪取廷為手工神明帽共織夢想藍圖。(謝佳潾攝)
在講求快速、高效率的現代,慢工出細活的傳統手藝成了罕見又珍貴的代名詞,東港製帽師洪金山持著有60年歷史的鑿技工具,慢慢為神明帽鑿出紋路,他說手工帽有種無法取代的缺陷美,是機器製成的整齊排列無可比擬,所以他一路走來堅持至今。
洪金山鑿技好手藝
現年53歲的洪金山,在國中畢業時因老師一句「你叫金山,可以學打金仔」,而進入銀樓學習黃金打製,後以這項技藝輾轉學製神明帽,花8年時間學雕花、鑿技、走古珠、牽銀線等傳統工法;當年學徒制盛行,同期的師兄弟多達50人,但至今似乎只剩他留在本行。
洪金山說,時代不同了,現在只要機器打模,銅製、鐵製的神明帽四處可見,既快速又便宜,因此耗時費工的手工帽愈來愈少人做,導致傳統工法也將漸漸失傳,所以現在即使有人拿出「手工帽」,也不見得是純工法打造,看鑿工技巧始能辨識真功夫。
「它可能不整齊,但卻很美。」洪金山手持師傅留下具有一甲子歲月的鑿技工具,慢慢地在金箔上鑿出紋路,他說,手工鑿出來的紋路才有味道,非一成不變的硬板形式,它有機器無法製出的藝術美感,可能有點缺陷,但卻美得無可取代。
一頂耗時1個月打造
他強調,文化需要有手藝的傳承,手製神明帽是門深奧的學問,傳統工法打造的神帽更是種藝術,也許一頂神帽需耗時1個月打造,但它的價值卻遠遠超過各種商業計算,因此,可見手工神帽的未來藍圖有無限可能,這也是他堅持下去的原因。
但他也不諱言地說,現在連打製工具也買不到了,一支又一支沒有花紋的鐵柄是他自製的工具,不過他堅持繼續鑿下去,將花1年時間打造3頂大神帽,讓傳統手藝繼續發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