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桃園楊梅中興路人行道 民團籲地方、店家共同推動
楊梅中興路兩側樓房林立,二側路肩不時有汽機車停放。(記者黃政嘉攝)
楊梅中興路兩側樓房林立,二側路肩不時有汽機車停放。(記者黃政嘉攝)催生桃園楊梅中興路人行道 民團籲地方、店家共同推動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ZBzYrQ2024/12/05 21:03
〔記者黃政嘉/桃園報導〕內政部推出「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民眾提案活動,未設人行道的楊梅區中興路獲第一高票,市府將規劃施作550公尺人行道,市府養護工程處13日將於大埔心市民活動中心舉辦公辦說明會,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桃園市產業總工會今呼籲店家與市府攜手合作,共同推動中興路人行道設置。
中興路兩側樓房林立,且1樓都是店家,2側路肩有汽機車停放,商家、住戶私設結構物,導致人行淨寬不足,行人被迫走在車道邊與車爭道,2021年至2023年間,中興路8處路口發生119件車禍。
市府養護工程處主秘姜志男今表示,13日舉辦說明會,擬邀集區公所與各級民代參與,蒐集地方意見後,再作初步規劃,各界對於人行道意見的提出都予以尊重,也歡迎在說明會中提出討論。
人本交通推動協會針對人行道建設提出4訴求,包括增設店家卸貨車格,提供限時免費停車,方便商家物流作業;規劃斜向收費機車格,避免通勤族長時間占用;確保人行道淨寬達到2米以上,不含樓梯設計,真正提供行人友善環境;路口轉角的行人庇護島,不能因施工或預算限制而縮水。
協會理事長黃宥霖表示,中興路步行空間非常不堪,眾多違規車輛佔用人行道,人行道僅僅只有靠近車站的50公尺,雖有騎樓,但中興路本身有些坡度,光拖行李箱就無法順利通過,他強調中興路人行道建設的必要性,同時呼籲相關單位與所有市民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這項攸關行人安全與經濟的一項建設。
黃宥霖提及,可以理解部分店家對人行道建設仍存有疑慮,擔心影響生意,但他強調,「人行道帶來人流,人流帶來錢流」這是無數成功案例證明的事實,像是桃園的中壢車站中平商圈、青埔的華泰名品城,因為便利的步行設施,帶動周邊商機,以及台北西門町的人友善環境,台中逢甲夜市的步行環境,都可當作借鏡。
協會理事潘紫瑄表示,自己是瑞埔國小校友,深知中興路人行空間的不便,公辦說明會前,為避免政府溝通效果不善,協會將持續與中興路店家溝通,向反對設置人行道的店家說明,未來人行道設好後,機車格不減反增,以及市府在龍潭北龍路商圈鋪設人行道的案例。
參與聲援的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朱梅雪表示,許多勞工同時也是家長,打造一條讓小朋友或長輩行得安全的中興路,難道市府做不到?桃園升格之後,經費變多,卻不能因此改善行人安全,他感謝協會一同出來爭取行人安全。
催生桃園楊梅中興路人行道 民團籲地方、店家共同推動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ZBzYrQ
有網友在《臉書》不公開社團「爆料公社」po出一段影片,內容是人行道地板的製作過程。這位網友表示「剛好在公司遇到重舖人行道,長知識了,原來現在做事都這麼效率!以為人行道地板是一塊一塊用手擺上去的」。影片中工人們在一個鋪上水泥的人行道上,用紙模鋪在上方,接著在再鋪一層水泥,並把紙模去除後,會發現紙模印在水泥上的痕跡,帶給了人行道地板的最終樣貌。不過有不少專業的其他網友們說明:「這是紙模地坪,是一種戶外地坪的類型,不是地磚,一般人無法分辨很正常」、「濕式紙模」、「功用不同,看工程決定,下面如果有暗溝一定是選舖磚,如果純粹造型就是合模」、「用地磚的會鬆動」:其他人也紛紛表示:「看爆料留言長知識」、「這種第一次看到」、「還是常看到一塊一塊鋪上去的」。(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人行道的形狀怎麼來的?攝自影片
鋪上紙模。攝自影片
再塗上一層水泥。攝自影片
移除紙模。攝自影片
最後成品。攝自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