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自有品牌科克蘭賣超好,到底是誰製造的?|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Costco科克蘭以海鹽稍作調味的黑巧克力堅果棒今年初成為熱門商品,這對一樣在 Costco架上販售的Kind LLC黑巧克力堅果棒造成嚴峻威脅,畢竟擺在旁邊的科克蘭堅果棒明顯就比較便宜。
各家品牌都希望爭取或保有在Costco貨架上的一席之地,但這些品牌也默默察覺,最殺的競爭者,往往就是Costco自有品牌科克蘭(Kirkland Signature)。
1995年以來,科克蘭產品成功贏得消費者的心,成功建立物美價廉的品牌形象,讓會員樂於掏錢把科克蘭的乳品、衛生紙、男性襯衫甚至是高爾夫球帶回家。
Costco高階主管表示,在美國年營收1187億美元當中,有1/4來自科克蘭產品。
LaunchPad Inc是一家為食品業者制定零售策略的公司,創辦人史密斯(Jeremy Smith)告訴客戶:「進軍市場前,一定要假定未來總會有『科克蘭同類產品』搶市」。
史密斯說,如果這真的發生了,高招的製造商會讓新品在Costco上架、改變包裝凸顯自己品牌的強項,或是砸更多錢行銷——這些都是科克蘭不會做的。
一家Costco平均大概只會有3800項產品,一般的大超市則會有10萬項以上產品。而各家品牌會為Costco上架空間殺紅眼。因此,談判上架的過程,像是跳一支動作細碎、難度又高的舞蹈。
當Costco認為,某項產品的價格壓得不夠低時,科克蘭就會出馬,推出同類型產品參戰,讓品牌廠商焦頭爛額。
如今走到堅果區,Costco貨架幾乎已被科克蘭產品佔滿,包含單包裝、大袋裝以及綜合堅果。一位Costco鐵粉注意到,大概10多年前,Costco堅果區還是卡夫食品(Kraft Foods)的天下。
卡夫食品現已與亨氏食品公司合併為卡夫亨氏。
據說,當時的卡夫食品好幾款堅果商品陸續漲價,後來Costco決定自推科克蘭品牌堅果產品時,曾問卡夫食品要不要代為生產,卡夫食品也拒絕了。
此後,Costco貨架上,大概僅存幾款紳士牌(Planters)堅果。但為什麼科克蘭的堅果可以比較便宜?因為Costco規模大,比起消費品公司,往往可以用較低的價格購物商品。
卡夫亨氏發言人對此無回應。
但自有品牌對製造商施加的壓力,只會愈來愈大。
沃爾瑪(Wal-Mart Stores Inc.)和亞馬遜(Amazon.com Inc.)現在都將打造自有品牌視為第一要務,一方面擴大營收,一方面吸引消費者。
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後的第一步,立即讓自有品牌365在線上食品上架。沃爾瑪也加強和旗下的倉儲式商店Sam’s Club的合作。
亞馬遜吃下全食超市後宣布,收購程序完成後,會大幅降低全食超市商品售價。許多投資人憂心,Costco的線上購物尚無法與亞馬遜匹敵,導致Costco股價幾多浮沈。然而,Costco的銷售持續成長,除了持續以科克蘭產品施壓,要求其他品牌降低售價之外,Costco也提供別家買不到的商品。
亞馬遜成為龐然巨獸後,新字unamazonable應運而生,意指某項服務和商品獨特到你無法上亞馬遜購物網站買到。
摩根士丹利零售業分析師葛特曼說:「如果你有獨特不可取代的東西,那你就不是亞馬遜可以取代的。」
Costco財務長蓋蘭提(Richard Galanti)說,Costco當然不會變成一個只賣科克蘭產品的地方,消費者希望在Costco買到他們熟悉的品牌,而科克蘭只是提供另外一種比較低價的選擇。
此外,科克蘭也與大品牌合作,像是與星巴克一同推出中度烘焙首選咖啡豆。
蓋蘭提解釋,如果一項科克蘭產品賣不好,它也不會在架上待太久,「我們讓科克蘭試水溫,對待科克蘭產品的方式,和對待任何品牌一樣」。
的確如此,科克蘭過去曾推出化妝品、汽水和牙線,但現在已消聲匿跡。
女性牛仔褲則是科克蘭不碰的戰場,「我們從不把話說死,但你就是感覺,這不會成功」,蓋蘭提說。
科克蘭的神祕數字
開發科克蘭新產品時,Costco希望新產品定價能比其他品牌產品低20%,但同時不犧牲品質和獲利。
一家食品公司的高層主管說,如果把Costco跟供應商的互動比喻成球賽,那麼「賽制基本上是公平的,但Costco打出的每一球都不好接」。
Costco通常會問現有品牌供應商,願不願意為Costco製造、生產與自家產品打對台的科克蘭版本產品。
比方說,Costco多年來都在問幫寶適製造商寶僑和好奇紙尿布製造商金百利克拉克,可否協助研發科克蘭的尿布。
金百利克拉克後來同意了。2005年,Costco開始販售科克蘭尿布,而好奇目前成為Costco架上唯一一個非自有品牌尿布。


不畏消費低迷 量販拓點拚市占
By 李麗滿,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9日, 2017
量販業全台拓展新店概況
儘管零售買氣低迷,量販業者仍持續拓點拚市占,其中,家樂福規畫8月在屏東、台南、桃園與台北東湖一口氣開出4家便利購,預計年底前還會開7~8家小店;另大潤發也準備第4季在大台北地區開出大店,搶攻民生消費商機。
根據經濟部統計,量販業上半年營業額已止跌,小幅成長1%,即使6月淡季也有0.8%成長,可見首季拓店效應顯現,穩固零售業市占;家樂福8月將陸續在屏東、台南、桃園與台北東湖開出4家超市型「便利購」,全台總店數突破100家,家樂福強調,預計至年底前會新開7~8家,也使得便利購店數突破40家店以上,店數增也使得業績成長大有空間。
大潤發全台家數24家,規劃今年底前於大台北地區再展新店,大潤發指出,台灣量販業商品品項大增,且大、小款裝皆可彈性調整,以守住固定毛利,加上全通路零售拓展,業績發揮愈來愈明顯,實體店在人潮聚集大區仍有拓新店空間。
愛買今年收兩家店,全台18店的規模有待再開發新的店型與經營模式,根據遠東集團指出,在線上網購的成長都在3~4成,顯現虛實並進才是穩固市占之路,愛買在中部開發新店的評估仍在進行中。
業者指出,中元和過年是量販兩大重要節令,在家樂福業績加總可占全年3成以上,中元期間罐頭、休閒食品銷量甚至贏過農曆年,今年因應公司行號需求,最熱銷的泡麵、餅乾和罐頭增加綜合箱裝款,且虛實整合全檔業績估年增20%。
大潤發說,中元節是量販業最大戰場,短短1個月的業績就占全年至少2成,網購也推出超過4,000樣中元商品,泡麵、飲料、澎湃包、酒杯、金爐全員到齊,限時購物不限金額就可抽萬元iPad,估全檔業績目標年增15%。

2017-08-10_230756  


台灣旅客就是沒教養?別讓自己成為「失格旅人」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日本一直是台灣人的熱門旅遊勝地,自從東日本大地震之後,台日人之間的友好又更深一層,直到現在仍有不少日本人會對在日本旅遊的台灣旅客表達感謝之意,不過近年來時常傳出台灣旅客赴日旅遊、打工肇事不斷,喜愛大聲喧嘩、拍照,不顧他人感受,讓不少日本店家忍無可忍拒絕讓台灣人去打工或是事先訂位。
知名景觀餐廳「薰衣草森林」執行長王村煌5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聽到日本店家抱怨台灣遊客的各種失控行為,讓他十分感嘆台灣人為什麼可以如此沒教養?
富良野森林裡有一間森之時計咖啡館,是日劇北國三部曲中「溫柔時光」(優しい時間)的主場景,因為戲劇的加持以及店內的恬靜氣氛,咖啡館總是座無虛席。
王村煌曾多次光顧這間店,而店裡的老師傅首次向他搭話,表示:「有件事可以請你跟台灣人說嗎?台灣人的禮貌問題很困擾我們。」台灣旅客在店裡說話大聲、不理會小孩子的吵鬧、沒經過別人同意就拿起相機照相,甚至挨在其他客人肩上拍他們磨咖啡,種種行為讓店家忍無可忍,希望能透過王村煌表達出來。
台灣人一般聽到這些行為,第一個直覺反應可能都會說:「這是中國或其他國家的人吧?」不過諷刺的是,老師傅表示:「都差不多一樣,只是中國人的照相機更大台而已,話說100分貝和90分貝在這安靜的咖啡館都一樣令人受不了。」
之前曾傳出台灣人到日本石垣島租車遊玩,發生事故後卻棄車逃離,後來京都嵐山的知名餐廳也因為台灣客常常訂位後不出現,所以開始不接受預約,在沖繩捷運站還出現了針對台灣人的購票規則公告,明明以熱情、樂於助人聞名的台灣人,似乎慢慢變成「沒禮貌」、「不守規矩」的代名詞。
其實在台灣本島就時常有所謂的「奧客」,不把服務業當一回事,認為出錢就是老大,而有各種脫序行為,雖然每次有相關報導,大家都會強力譴責這樣的行為,但奧客似乎沒有減少的跡象。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與規矩,到了別的國家旅遊,某種程度也代表了自己國家的樣貌,如果表現出來的都是這樣的行為,很難讓人不覺得這個國家的人都是這種德性。
王村煌這則貼文一發出就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超過兩千多次的分享,網友們也留言表示「教育才是根本,台灣不缺好服務,缺好客人」、「先從國內做起」等。
(圖片皆取自 新富良野王子大飯店官網)


 

賺太多要寫報告?揭秘好市多定價潛規則
2017年07月24日 11:30 邱怡萱/整理報導
低價策略讓好市多不以賣東西賺錢,而是以會員賺錢。圖為好市多COSTCO內湖店外觀。(本報系資料照片)
低價策略讓好市多不以賣東西賺錢,而是以會員賺錢。圖為好市多COSTCO內湖店外觀。(本報系資料照片)
相當受台灣人喜愛的美式大賣場COSTCO(好市多),不管假日還是平日裡面幾乎都人山人海,而好市多與其他零售業不同的地方在於:採取會員制,許多商品定價比別的銷售點便宜。COSTCO亞太區總裁張嗣漢則透露,公司堅持每項商品平均只賺10%~12%的毛利,如果某項商品的獲利超過12%,負責的同仁還必須寫報告,向總部說明為什麼會有這個「特例」,若是無法成功說服,便無法以此價格販售。
商業周刊摘錄張嗣漢著作「教練自己:從球場到職場COSTCO亞太區總裁張嗣漢的工作原則與人生態度」,內容提及,COSTCO控制毛利率只想「賺少一點」,這和很多企業的想法完全「不一樣」。他分析,COSTCO的定價策略只有一種,就是不管外面賣多貴,都是以進貨成本再加上12%做為每項商品的售價(最高不能超過14%),而這樣毛利很低的經營模式,還必須包括所有的人事成本、營運成本、貨運倉儲等費用,因此,COSTCO在成本的估算上,都會精算到小數點以下三、四位。
張嗣漢表示,為了讓會員感受到價差,好市多以包裝組合試算,找到最划算的價格,設法在看不見的地方節省成本,除了努力降低運費、包裝費的單位成本外,還必須考慮到商品尺寸是否符合運送貨櫃和棧板容量,才不會浪費任何空間,「我們必須提供最好的價格給會員,才足以吸引大家成為我們的會員」。
不過俗語說的好:「羊毛出在羊身上。」小米創辦人雷軍過去曾表示,好市多不以賣東西賺錢,而是以會員賺錢。他認為,好市多獲利超級穩定靠兩大祕器,一是發行信用卡,信用卡收益佔總獲利的1/3,還有接近70%的營業利益來自會員費的收入。


 

創造價值,就創造被需要的理由
COSTCO是會員零售量販制度的創始者之一,這個制度與一般的零售業很不一樣。一般企業所追求的是公司如何獲利,但COSTCO追求的卻是顧客如何得利;換句話說,一般的企業致力創造自己的市值,但COSTCO努力為會員創造價值。還沒完全了解這家公司時,我也曾懷疑這樣的模式會成功嗎?當一家企業不是花力氣提高利潤,而是把所有的力氣花在為他的顧客多省一點錢,這樣能創造出他們的企業價值嗎?
但是進入COSTCO沒多久,我很快就明瞭「為會員創造最大價值」是COSTCO最獨特的競爭優勢,而COSTCO對商品品質和售價的堅持,也讓我重新對商業之道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一個持續為會員創造價值的企業,一定會是一個持續被消費者需要的企業。
COSTCO的經營模式,用白話來說,就是「讓顧客在這裡買到有價值的東西」。這句話同時包含了兩個層面,一個是產品能提供給消費者多少價值,一個是為了這個價值消費者要付出多少價格,而每個消費行為是否產生,端賴客戶從貨架上拿下一個產品時,他認為用這個價格買這項商品,划得來還是划不來?而除了產品成本之外,零售業者訂出產品售價前還要計算的是,這個定價是否分攤了企業所有的成本與足夠的獲利,才能讓企業繼續營運下去。
些企業商品的毛利可以高達30%到50%,甚至超過100%,但是COSTCO所謂的「為顧客創造價值」,是指讓顧客用最好的價格,買到最好的商品,因此COSTCO堅持在每項商品上,平均只賺10%到12%的毛利,能多賺的也不賺,比其他通路便宜很多也無所謂,盡可能地「讓利」給會員。
為了提供最好的價格給會員,對COSTCO來說,首要之務是想辦法壓低商品的進貨成本,所以我們不會什麼商品都賣,而是精選最具市場力的商品,集中全球的購買量向廠商採購,拿到最好的成本價。有些企業商品的售價與成本之間存在很大的價差,一般零售通路儘管拿到了很低的成本,也會以市場行情相近的價格賣出
然而,COSTCO卻用完全「不一樣」的思維建立自己的商業模式。我們的訂價策略只有一種,就是不管外面賣多貴,我們都是以進貨成本再加上12%做為每項商品的售價(最高無論如何都不能超過14%)。如果某項商品的售價讓公司的獲利超過12%,負責的同仁就必須向公司總部說明為什麼會有這個「特例」情況,若是無法說服總部,就無法以此價格販售。
包裝組合試算,找到最划算的價格
而這10%到12%的毛利必須包括我們所有的人事成本、營運成本、貨運倉儲以及每家店從早開到晚的所有費用,所以我們必須節省營運上看得見的每一塊錢,才能提供這樣的低價給消費者,也因為如此,在成本的估算上,我們都要精算到小數點以下三、四位。
當然,這種毛利很低的經營模式,必須加上「量販」才能全球通行,因為只賣一個單位的商品獲利有限,因此在數量上必須夠大,才能支撐這種讓利給顧客的經營模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產品都是大包裝,因為同樣的商品,大包裝與小包裝的價格非常不同,所以,在包裝成「COSTCOSize」之前,我們一定會與廠商進行大小包裝各種組合的試算,確認哪種分量提供給會員時,他們所買到的價格才是最划算的,這樣才能讓這項商品出現在我們的貨架上。
不僅如此,我們除了必須努力降低運費、包裝費的單位成本之外,還必須考慮到商品尺寸是否符合貨櫃(讓貨櫃裝得剛剛好,沒有浪費任何空間)和棧板容量最適合的大小(棧板上不能有太多被閒置的空間),因為唯有想方設法在看不見的地方節省成本,才有可能讓會員的每一分錢享有最大的價值。
書籍簡介
教練自己:從球場到職場COSTCO亞太區總裁張嗣漢的工作原則與人生態度
作者: 張嗣漢/著, 熊明德/採訪撰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07/25
張嗣漢
COSTCO亞太區總裁。一九六四年出生於台灣,四歲時隨家人移居美國,從小熱愛籃球,一路加入學校籃球校隊,因表現優異,進入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隊,並就讀國際經濟系。大三時獲邀回台加入中華隊打瓊斯盃籃球賽,以「強力籃球」的美式球風為台灣籃壇注入新活力,其後每年返台打球。二十五歲時,認為在球場已達成階段性目標,決定高掛球鞋,邁向人生的下一個球場。赴美工作的他,一九九三年在聖地牙哥進入Price Club工作,隔年前往西雅圖COSTCO總部任職,一九九五年被COSTCO派任展店,再度回台,成為將會員倉儲量販制度帶進台灣的第一人。在他的帶領下,COSTCO目前在台灣已有十三家分店,每年營收皆有成長,且在全球七百多家店中,內湖店單店獲利連年排名全球第二,台中店與中和店也都進入TOP10,更創佳績。目前在台灣的會員人數已經超過兩百五十萬人,相當全台每九個人中就有一人擁有COSTCO會員卡。台灣COSTCO發展經驗被全球COSTCO視為典範,於是決定將亞太區總部設於台灣,建立一個以台灣為亞太總部、台灣人才負責亞洲各國展店的新模式。


 

以Benz為例 Costco其實不用改唸「咖死口」
Knowing作者余宗翰 | Knowing – 2016年12月15日 下午2:10
以Benz為例   Costco其實不用改唸「咖死口」 - Yahoo奇摩新聞 - https://goo.gl/j0yZF1

近年來台灣很流行糾正大眾唸外國知名商標的發音錯誤,youtube糾正發音的影片琳瑯滿目,通常影片尾聲還會奉勸大家「別再唸錯了」!其中討論度最高莫過於Costco,原來正確唸法是「咖死口」,而非「摳死口」,糾正之聲爆出來後引起不小迴響,很多人默默地改正發音。

有必要嗎?

語言本來就要入境隨俗,如果台灣人已習慣「摳死口」,那也沒必要特意改。舉例來說,賓士的全稱是 Mercedes Benz,台灣人都只唸後段,還唸成很「親民」的 Man嚕,我們錯了嗎?

Mercedes Benz 外國人也沒在唸全稱的,很多歐洲國家只唸Mercedes,有些國家則跟台灣一樣唸Benz,所以如果有人說唸Mercedes 比較正統,那只是一己之見而已。再說發音,Mercedes Benz是德國品牌,而德國人發音是美啊ㄘㄟ的死 ben此,而美國人怎麼唸呢? 美國人也是照他們的發音習慣唸成麼ㄙㄟ滴斯 ben紫,人家也沒在尊重原音的,那為什麼台灣人硬要把唸慣的「摳死口」唸成「咖死口」呢?

台灣人的發音算好了

台灣人很厲害,大部份的人都會普通話與台語兩種語言,如果是原住民或客家族群可能更強,加上自己母語就會三種語言。而懂得的語言越多,習得的音韻也越多,那麼在學外語時就比較吃香。反觀與我們鄰近的日本,定為標準音的東京腔只有五個母音,即 a,i,u,e,o,如此一來日本人在唸母音數較多的英文自然就會遭到很多困難,難以發音正確。

每個語言被借入其他語言裡本來就會有一定的轉變,比如台灣常常R/L不分,th也發得不好,那都很正常。

把 L 發成 「ㄟˇ樓」很俗台?

大部份的台灣人講到L時會唸成「ㄟˇ樓」,聽起來很台,所以有人堅持標準發音,發完ㄟ音後舌尖頂住上排牙齒完成漂亮的尾音。然而,相信大家會發現講話時突然插入一句標準的L唸起來有點費力。

中文跟英文的發音習慣不太一樣,中文是以「高低音」來辨別各個字,如四聲;而英文是用「強弱音」定出每個字的重音位置,比如record的重音放在e與放在o就會有不同的意思,前者是名詞,後者是動詞。所謂高低音,是指語音的音高,而強弱音是指發音的氣流大小,所以唸英文時發音氣流的強弱流轉很重要,這跟中文使用者的講話習慣不同。

L要唸得漂亮,發前段ㄟ音時氣流就要強一點,這樣發完ㄟ音後舌尖置於上排牙齒才有意義,不然就會變成「ㄟ+很小聲的嗚」。而當我們用不強調重音的普通話講話時,突然插一句漂亮的英文發音會造成一點突兀,遠不如唸「ㄟˇ樓」來得順暢;而且,普通話裡,音節長度都差不多,所以兩個音節長度相當的 「ㄟˇ樓」,跟兩個音節長度不一的標準L發音相比,比較適於插入普通話裡。

總而言之,台就台吧!照我們的發音習慣講話才愛國啊!

======================================

當萬物皆可退,領先者如何從中得利?
好市多、優衣庫的「退貨」淘金學
2016Feb, 03
「秒買秒退」事件後,好市多不改退貨政策,背後原因是寬鬆的退貨規範,有利於零售業獲利成長。
「秒買秒退」事件後,好市多不改退貨政策,背後原因是寬鬆的退貨規範,有利於零售業獲利成長。(攝影者.楊文財)
撰文者:曾如瑩商業周刊第1473期瀏覽數:105586

三十天不合用都能退貨,快時尚業者打出的口號,
讓你以為佔到便宜,其實,業者賺得比你想得還多。

你知道嗎?過年期間,當你大買新衣、逛好市多(Costco)或上網購物,因產品不合,而進行退換時,一個精密的商業盤算正在背後發生。

退貨,猛聽是很負面的訊息。

雙十一購物節後,中國最大電商阿里巴巴股價不漲反跌,兩個半月跌了一六%,原因之一竟是中國媒體謠傳,在兩個月前的雙十一購物節中,阿里巴巴的退貨率高達五成,儘管阿里巴巴對此傳言回應是:「阿里巴巴從來沒有相關的數據,」但傳言仍未終止。

但另一方面,卻有越來越多企業引用退貨策略。量販業者好市多(Costco)提供無條件退貨,快時尚品牌優衣庫(Uniqlo)、Zara跟H&M都給予顧客三十天商品未受損、不剪牌、不下水,即可退貨的服務。當競爭者提供更好的退貨條款,同業只得跟進。

我們到底該怎樣看退貨這件事,為什麼日前發生「林鳳營秒買秒退」事件,廠商仍願意這麼「大方」的給予退貨?

對資本市場而言,過高的退貨率,確實會讓外資在評估企業真實營收表現時,變數大增。服裝代工商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說,多數的業者都已經把退貨成本算進售價。服飾的毛利率約六成到七成,高退貨率雖不至虧損,但是會拉低淨利。

行銷盤算:
退貨便利,能刺激顧客回購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評論》〈退貨可賺錢?〉(Can product returns make you money?)一文中,卻點出大量退貨會減少企業利潤,但是「適當的退貨率」比「零退貨」更能提高企業獲利。因為退貨便利,能刺激顧客回購次數與金額,消費者會想先買回家試再說,業者營收與獲利自然提升。甚至,企業運用大數據了解顧客的「退貨率」後,可以多發折價券給退貨率低的顧客,鼓勵他多購物。

costco「無條件退貨」政策 竟讓業者賺更多?

2016-12-12  20:2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式賣場costco以幾乎什麼都能退貨的服務深獲台灣民眾喜愛,同時也養出不少公德心低落的「奧客」,雖然如此,但有研究指出,適當的退貨率比0退貨服務,更能提高業者獲利。

  • Costco擁有寬鬆的退貨機制,其實背後藏有「退貨淘金學」。(資料照,記者王捷攝)

    Costco擁有寬鬆的退貨機制,其實背後藏有「退貨淘金學」。(資料照,記者王捷攝)

根據《商業周刊》報導,Costco、Zara、Uniqlo等知名品牌都擁有寬鬆的退貨機制,讓消費者以為佔到便宜,背後卻藏有「退貨淘金學」。報導引述《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評論》指出,適當的退貨率能刺激消費者的回購次數及金額,比0退貨服務更能提高業者獲利,這與消費者的心態有極大關聯,假設退貨不是件難事,消費者就容易有「先買再說」的想法。美國德州達拉斯大學研究也指出,以心理學上的「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來說,廠商給予的退貨時間越長、越寬鬆,消費者越容易留下商品。

報導也提到,多數廠商已把退貨成本算進商品售價,所以即使有高退貨率也不至於造成虧損,只是會降低淨利。而採會員制的好市多,每年必須支付逾千元的會費,藉此篩選消費意識相對成熟的消費者,更能有效降低退貨率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