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文館或弘文館,中國古代收藏、校理典籍的官署。朝鮮王朝也設有弘文館。
歷史沿革
最早在東漢有東觀的設置。後有崇文館、士林館之名。唐、宋後改稱弘文館。與集賢書院、史館合稱「三館」。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修文館於門下省。武德九年(626年)改為弘文館。唐太宗時選天下文士虞世南、姚思廉、歐陽詢、蔡允恭、蕭德言等,各以原官兼任弘文館學士。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為避孝敬皇帝李弘之名,改名昭文館,改弘文館大學士為昭文館大學士。景龍二年(708年),置大學士四人,中書令李嶠領修文館大學士,開宰相領弘文館大學士之先河。唐玄宗開元七年(719年),恢復弘文館舊名,置校書郎,又有校理等官。館中藏書20餘萬卷。武則天時,以宰相兼館主[1]。校書郎、校理官專習校理典籍。另設令史、楷書手、供進筆、典書、摺書手、筆匠等若干人。
昭文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Wjy11f
-------------------
弘文館,是朝鮮的行政機關與研究機關,是正二品的衙門。也稱玉堂、(玉署/옥서)、(瀛閣/영각)。弘文館成立於1463年,以取代原本的集賢殿。
負責圖書的管理與幫助王宮保管書庫。
1907年,朝鮮的弘文館被廢止了。
弘文館 (朝鮮王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362HG0k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為開辦《太平廣記》等書,創立昭文館、集賢院、史館三館書院,賜名崇文院,皆沿唐舊制之名。元、明朝建國之初,皆設有弘文館,但不久即廢。


弘文開館
唐史上記:唐太宗登上帝位不久,便在弘文殿內,聚集經、史、子、集四部書,有二十餘萬卷。又於殿旁開設一館,就叫做弘文館,精選天下文學之士虞世南、姚思廉、歐陽詢、蔡允恭、蕭德言等,各以原官兼任弘文館學士,處於館中,按日輪流值夜班。每日朝廷議事之餘,即令眾人入弘文館,與他講論那書中的言語、古人的行事,或商量那時的政事該如何處理,常至夜半才罷。

夫太宗以武定天下而好文如此,蓋戰亂用武,致治以文,太宗有見於此,故能身致太平,而為一代之英主也。

(選自明代張居正編撰之《帝鑒圖說》)

【大紀元10月14日訊】唐史上記:唐太宗登上帝位不久,便在弘文殿內,聚集經、史、子、集四部書,有二十餘萬卷。又於殿旁開設一館,就叫做弘文館,精選天下文學之士虞世南、姚思廉、歐陽詢、蔡允恭、蕭德言等,各以原官兼任弘文館學士,處於館中,按日輪流值夜班。每日朝廷議事之餘,即令眾人入弘文館,與他講論那書中的言語、古人的行事,或商量那時的政事該如何處理,常至夜半才罷。


夫太宗以武定天下而好文如此,蓋戰亂用武,致治以文,太宗有見於此,故能身致太平,而為一代之英主也。

弘文開館

帝鑑圖說 第二冊 - https://goo.gl/eViIMf

2016-11-16_112952  


 

相關圖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