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有才而不恃才 方為大德《紅樓夢》裡最具才華的大才女,首推寶釵了。經史子集、詩詞曲賦,她無不融匯貫通;理財商道、中醫黃老、參禪悟機,她博學雜收無所不能。她甚至深諳畫論,只是從不輕易展露自己的才華。寶釵的「女子無才便是德」,不是說女子沒有才華就有德行,而是:女子有才,但不恃才,不炫才,方為大德。http://bit.ly/2Lcts6X


圖片搜尋結果


20200727-diliu-yuemanqingyoutuce-600x400DREAMS-OF-THE-RED-CHAMBER-18-600x34020150818125473957395-1-600x530

「女子無才便是德」究竟是什麼意思
文/周曉輝
古代女子主要通過宮廷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模式,讀書識字明理。圖為清陳枚繪 《月曼清遊圖冊》局部。(公有領域)
「女子無才便是德」究竟是什麼意思 | 道德 | 才女 | 大紀元 https://bit.ly/2DVAF8d
提到「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尤其是在中共摧毀中華五千年文明、極盡所能詆毀傳統文化後,人們普遍的理解就是女子是不需要有什麼才能的,沒有才便是有德行了,而這是古代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是為了讓她們置於愚昧無知的境地,自然這也成為中共宣傳古代社會是「黑暗的、腐朽的、落後的」所謂證據之一。不過,「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真實含義並非如此。
首先從現有的史料看,這句話最早出自於明末文學家陳繼儒編撰的格言語錄集《安得長者言》中,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應是其引用他人所言。陳繼儒對此的註解是:「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他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
另有清代張岱《公祭祁夫人文》中說:「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清人寫的《隋唐演義》第三十七回也如此說道:「人亦有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才何必為女子累,特患恃才妄作,使人嘆為有才無德,為可惜耳。故有才之女,而能不自炫其才,是即德!」
眾所周知,中華傳統文化「敬天畏地」,講求「天人合一」,而傳統文化的核心正是對儒(孔子)、釋(佛家)、道(老子)的信仰,三家都非常重德。不僅帝王要德治天下、德化天下,大臣、平民百姓也要修心養性,按照一定的道德準則生活。不僅男子要有德、要有君子風範,女子也要遵從「四德」,即婦德、婦容、婦言、婦功。
女子要遵從「四德」,即婦德、婦容、婦言、婦功。圖為明代刊本《列女傳》插圖。(公有領域)
也就是說,對女子的首要要求是有品德,這樣才能正身立本;其次儀表要端莊、穩重、持禮,不輕浮隨便;第三言辭要得體,有禮有節;還有就是要懂治家之道,包括懂得如何相夫教子、尊老愛幼、勤儉持家,懂得繡花織布等手工。
簡言之,古人最重視人的德行,其次才是技藝,即「德重於才」,不論男女。
如何讓人擁有德行呢?教化為徑。古代男女有別,男子不論屬於哪個階層,都要學習仁義禮智信,學習如何修身,學習的途徑或是學校老師的教導,學習《四書五經》,或是家族長輩的言傳身教。而女子則主要通過宮廷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模式,讀書識字明理。
早在先秦時期,宮廷便已有對宗室女子進行教育之傳統,教育內容包括德行和禮儀。到了漢代,宮廷上層女性除接受德行教育外,還要學習音樂舞蹈等,以修身養性。彼時劉向所撰《列女傳》與班昭所撰《女誡》規範了女德教育的內容,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唐代宮廷女子教育更是大行其道,唐太宗皇后長孫氏「少好讀書,造次必循禮則」,她總結自身處世治內的經驗「撰古婦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則》,自為之序」。該書流行當世,對當時女子教育起了一定作用。宋代至清宮廷女子教育同樣被大力提倡,宮中設有專門的教育機構。
除了上層女性接受德行教育外,一般貴族和士大夫的女兒也可以在家通過父兄或家庭教師的教導,提高自身的修養。明清時代,簪纓之家、書香門第,女子讀書已蔚為風氣,明末更有女子私塾出現,而在婚姻中,女子擁有才華也是是否可以獲得佳緣的一個助力器。
貴妃筵宴題大觀園,清孫溫繪《紅樓夢》第18回插圖。(公有領域)
明清時代,簪纓之家、書香門第,女子讀書已蔚為風氣。圖為貴妃筵宴題大觀園,清孫溫繪《紅樓夢》第18回插圖。(公有領域)
顯然,幾千年來,針對男女的德行教育遍及整個社會,而這也是古代社會長期維持了相當程度道德標準的原因。由此再看晚明出現的「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含義,前一句的真意是男子要以德行為主,以才幹為輔,並非是不要重視才幹;後一句是說女子也要以德行為主,不要因為有才華就忽視了婦德。有學者認為,這個「無」字是動詞,是「本有而無之」的意思,也就是「本來有才,但心裡卻自視若無」的意思。
結合陳繼儒對此的註解以及《隋唐演義》中的說法,或許可以更好地理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含義。陳繼儒認為通文識字且能明大義的賢德女子,當下不可多得;那些因為喜歡看戲曲、話本、小說而動了春心,甚至吟風弄月,做出醜事的女子,反而比不上那些不識字、安守本分的。
考慮到明末清初大量青樓才女吟誦詩詞並為文人推崇的背景,陳繼儒或有所特指,「女子無才便是德」中的「才」在此極有可能特指詩詞歌賦的文才。如果女子不重視自己的德行,而是炫耀才華、吟風弄月,自然有悖婦德。若是這樣,還不如沒有這樣的文才。《隋唐演義》中所言的「患恃才妄作,使人嘆為有才無德」,「故有才之女,而能不自炫其才,是即德」,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無疑,「女子無才便是德」所說的絕非是女子不應該擁有才華,而是強調德行最為重要。@*#「女子無才便是德」究竟是什麼意思 | 道德 | 才女 | 大紀元 https://bit.ly/2DVAF8d


女媧與伏羲/伏羲女媧與共濟會標誌/他手中拿的是“矩”,規矩的“矩”。右邊女媧手中拿的是“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用來畫方形,一個用來畫圓形)。男人為什麼要拿矩?因為男人要行“方正之道”,男人只要行方正之道,就會不生病。女人要拿規,行“圓融之道”。女人一定要圓融,越圓融越可以自我保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f7vk2W

陰陽調和的德與才

-------------------------------------------------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意思原來是這樣……

筆者看法:上聯是“男子有德便是才”,而下聯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此句充滿禪意,說明陰陽大地自然和諧之美,德、才皆備一樣重要,只是當男人展示才幹時,女人就要暗助呈現剛陽光輝,就如女性貞德展現,也必須有才幹男子彰顯陰柔之美,如此相輔相成,陰陽和諧,德才不矛盾同出,世界因為男女陰陽互補而更美好。

---------------------------------
2016-07-15 10:17 星島環球網
核心提示: 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總是讓很多女性反感,她們以為這句話是大男人用來貶損女性的!然而事實非但不是這樣,而且完全相反!

本來這句話的上聯是“男子有德便是才”,而下聯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第一句:“男子有德便是才”,這話是希望一個有為的男人,要以德行為主,以才乾為輔的意思,而非叫男人不要重視才幹。

而下聯“女子無才便是德”又是什麼意思呢?依然是勸女子要以德行為主,而非貶辱女人不能有才幹。這整個誤會是因為錯解了“無才”的“無”字所造成的。這個“無”字是動詞,是“本有而無之”的意思,也就是“本來有才,但心裡卻自視若無”的意思。

舉個例子來說,就像古人說的“無物”不是世上真的沒有萬物,而是在萬物的圍繞中,內心不起一點障礙的意思“無我”不是真的沒有我,而是對於我的一切得失無掛於心的意思;“無念”也不是真的沒有念頭,而是沒有妄念,在念頭中依然自在的意思。

所以“無才”不是真的沒有才幹,而是“我雖然很有才幹,但一點也不自炫其才,依然自視若無”的意思。古代的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卻擁有過人的才氣,還能自視若無,這不是非常高尚的德行嗎?這句話是在褒獎我中華民族的女子,有如此高尚的德行!

筆者看法:上聯是“男子有德便是才”,而下聯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此句充滿禪意,說明陰陽大地自然和諧之美,德、才皆備一樣重要,只是當男人展示才幹時,女人就要暗助呈現剛陽光輝,就如女性貞德展現,也必須有才幹男子彰顯陰柔之美,如此相輔相成,陰陽和諧,德才不矛盾同出,世界因為男女陰陽互補而更美好。

-------------------------------------------

【原文】
馮子曰:語有之:“男子有德便是才,婦人無才便是德。”其然,豈其然乎?夫祥麟雖祥,不能搏鼠;文鳳雖文,不能攫兔。世有申生,孝己之行,才竟何居焉?成周聖善,首推邑姜①,孔子稱其才與九臣埒,不聞以才貶德也!夫才者,智而已矣,不智則懵,無才而可以為德,則天下之懵婦人毋乃皆德類也乎?譬之日月:男,日也;女,月也。日光而月借,妻所以齊也;日歿而月代,婦所以輔也。此亦日月之智,日月之才也!今日必赫赫,月必噎噎②,曜一而已,何必二?餘是以有取於閨智也。賢哲者,以別於愚也;雄略者,以別於雌也。呂、武之智,橫而不可訓也。靈芸之屬智於技,上官之屬智於文,纖而不足,術也。非橫也,非纖也,謂之才可也,謂之德亦可也。若夫孝義節烈,彤管傳馨③,則亦閨闥中之麟祥鳳文,而品智者未之及也。
【註釋】
邑姜:周武王之後,太公望姜尚之女,成王之母。
②噎噎:陰晦的樣子。
③彤管傳馨:彤管:赤管筆,彤管傳馨即載以史冊,流芳千古之意。
【譯文】
馮夢龍說:俗語說:“男人有德便是才,婦人無才便是德。”這話當然不對。就像麒麟雖然是吉祥之物,但不能捕鼠;鳳凰雖然是美麗的象徵,但不能獵兔。而像春秋時期申生這樣的仁孝,也不能代表他有治國定亂的才能。周朝最被稱譽的女子,首推邑姜,孔子讚賞她的才能不下於當時的所有功臣豪傑,聖人沒有因為邑的才能而貶損她的德行。所謂的才能,也就是智慧,沒有智慧就是無知,如果沒有才幹等於有德,那是否等於說天下那些無知的村姑村婦,都是德行高潔之人呢?就如同日月,男子如日,女子如月。月亮要藉助日光才能明亮,所以妻子向丈夫行進,日落之後月光照明,因此女子是男子的輔助,這就是日、月的智慧和才能。當太陽照耀的時候,月亮肯定是隱晦的。那麼只要有一個照耀天空就可以了,何必有兩個呢?這就是我編集“閨智”部的原因。編集“賢哲”卷,是為了與愚蠢者相區別;編集“雄略”卷,是為了與其他婦女相區別。至於呂后與武則天的智慧,那是專橫而不足為訓。而靈芸一類人的智慧在於技巧,上官一類人的智慧在於文采,都是細枝末葉,不足稱為智慧,只是一種術業。至於這些不是專橫、不是心計的,稱為才能也可以,稱為德行也可以。至於孝婦烈女一類,已載於史冊,如同婦女中的麒麟和鳳凰,而研究智慧的人一般都不把他們置於此類人之中

----------------------------------

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德重於才」本來就是中國人的信念,不分男女。中國人對於男性總是主張要以「德」為本,寧捨「才」而有「德」,故謂「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不是真的沒有才幹,而是雖然很有才幹,但一點也不自炫其才,不在丈夫面前顯露,而是表現得謙卑、柔順,這才是女子的德行所在。

貞潔嫻靜。《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紅樓夢.第六四回》:「自古道『女子無才便是德』,總以貞靜為主,女工還是第二件。」

《紅樓夢》中第六四回寫:「自古道『女子無才便是德』,總以貞靜為主,女工還是第二件。」

《說文解字》中說:如女子多才,常自以為是,妄自染塵,然以女陰之弱缺,反而不易有得,滾染愈多,失之愈多,不得盈滿,甚自傷累。反之,侍候陽塵,靜待陽塵溫化之,而以盡虛空即自得滿盈,盈而動,再失財塵,故「女子無才便是德」。

2016-10-21_193751  

------------------------

女子實乃陰凹,自匯陽塵即是「德」,德自生「得」之道。如女子多才,常自以為是,妄自染塵,然以女陰之弱缺,反而不易有得,滾染逾多,失之逾多,不得盈滿,甚自傷累。
反之,侍候陽塵,靜待陽塵溫化之,而以盡虛空即自得滿盈,盈而動,再失財塵,故「女子無才便是德"。
是德有道,女子之道是學會艷色自己,放低自己,以淚相勾,牽引陽塵,如是釋然,還需空無寧靜,空方能盛,靜必能飽,如是為妙。
女少即為「妙」,造字亦如是。
所以女子之德:會打扮,盡虛空,善居下,懂流淚,能安定,持女德者「得」!
「負陰抱陽」即是,所以陰欲抱陽,其身必先為負,為空。抱陽染塵生財,去陰得陽,陰陽平衡即得「生」。
女陰弱身,積塵重負,多行不利。升騰前行,更要學會放手與施捨,方能自在自如。
此許是男女陰陽智慧之道!
2女子無才便是德資料
釋義
1、傳統道德規範認為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
2、女子有才能,但對才能不宣揚、極謙虛。(以上是今人所解,實際古意應大概為:女子有才能,但不在丈夫面前顯露,而是表現得謙卑,柔順,這才是女子的德行所在。但對於現代的男子,也應該同樣做到不宣揚、集謙虛,「女子無才便是德」。丈夫不能因為妻子對你的尊重,而極盡霸權,失於尊重,應體現男子情懷,互相扶持關懷。)
示例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七章:「一位女士說女子也應該讀書,痛辟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謬論。」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名言之緣起,按香港學者劉詠聰教授之研究,應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語。主要皆認為是明人陳繼儒(眉公)之語:「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陳眉公云:『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
劉教授指出,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嚴格的來說,並不是陳繼儒自己說的,而是被陳氏收錄在《安得長者言》一書中。所以應是陳氏引錄「長者」輩所言。
劉教授進一步指出,這句話雖在晚明才誕生,但早已根植。傳統的才德觀正是它的土壤。「德重於才」本來就是中國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國人對於男性總是主張要以「德」為本,寧舍「才」而有「德」,故謂「男子有德便是才」。至於女性,中國人向來就不重視她們的才學,而重視她們的「婦德」,又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現「女子無才便是德」這類話。而這所謂「才」,廣義固然包括各方面的才能、智慧,但由於以往中國女性生活圈子較窄,沒有比詩詞歌賦更能顯示她們的「才」,故此「才」很多時候是狹義地指「文才」。
所以,劉教授認為,與其單單用現代的眼光,將「女子無才便是德」一說看成是對女性智力的低估和扼殺,不如從文化意義和社會背景去研究。只是,到了清代以來,由於女性識字能文者較從前為眾,就開始有對女性「才」、「德」問題的討論了。此亦是近代中國女性爭取權利之前奏
參考資料:台灣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駱芬美副教授《印象猠性蘠史》
三從四德
封建女子遵守的三種道德關係和四種德性。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儀禮 喪服子夏傳》
「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周禮天官九嬪》
婦德謂貞順(品德)
婦言謂辭令(辭令)
婦容謂婉娩(儀態)
婦功謂絲炱(手藝)
▲「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係。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為準則。
名教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封建社會的倫理綱常、等級制度。
▲三綱、五常這兩個詞,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作為一種道德原則、規範的內容,它淵源於先秦時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範。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對五倫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係中,君臣、父子、求全責備三種關係是最主要的,而這三種關係存在著天定的、永恆不變的主從關係: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亦即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三綱皆取於陰陽之道。具體地說,君、父、夫體現了天的「陽」面,臣、子、妻體現了天的「陰」面;陽永遠處於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於服從、卑賤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確立了君權、父權、夫權的統治地位,把封建等級制度、政治秩序神聖化為宇宙的根本法則。董仲舒又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係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他看來,人不同於其他生物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人類具有與生俱來的五常之道。堅持五常之道,就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從宋代朱熹開始,三綱五常聯用。

------------------------------------

所謂“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原話也不是陳眉公說的,只不過是被他收錄在《安得長者言》一書中而已,說明“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來頭從長者而來,且可能源遠流長。
但是到目前為止,包括明朝的陳眉公,所有的解釋都落入了一個圈套,即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某種情況下是可以說得通的,或者說這種認識在某各階段曾經時髦過。這樣的邏輯竟然可以從明清一直延續到今天還不求甚解,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既然“便”可做“辯”解,那麼“才”用“拆”來代替未嘗不可。由此“女子無拆便是德”就取代了“女子無才便是德”了。何謂德?簡單說“德”通“得”,亦可通“好”字,德的最終目的不就為了“得”個“好”字嗎?如果把“好”字拆開,就得“女子”兩個字,故“女子”不拆開便得個“好”字,也就是“德”了。如此解讀,對“女子”這兩個字也必須重新定義,“女”代表“淑女”,可以作為陰的符號;“子”代表“君子”,可以作為陽的符號,而“一陰一陽之謂道”與“獨陰不長、獨陽不生”的陰陽哲學觀即是“女子無拆”的根本來頭,這樣的陰陽“女子”才和陰陽平衡的“德”發生邏輯關係!
如果把兩句話分開來說,女子無拆便是德就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正版原話,而男子無德便是拆(拆走德)則是男子有德便是才的說法!依次類推,女子無拆作為陰陽無拆的俗話即延伸出了家庭不可拆散,家國不可分裂等等微言大義。

女子無才便是德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PkrvUB

--------------------------

「女子無才便是德」 原來是這個意思!
2016-01-30 23:17:00

古人重德不重色,跟現在人不同,現在是重色不重德。說真的,真正重德的女子她一定不重色,她也不重才。有一句話大家可能都聽過,但是都有錯解,叫做「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無才不是說真的沒有才,是她心裡沒有把才放在心上,這叫無才,心中無才,即使是才藝很高,她也不覺得自己有才,這叫無才,謙卑到極處。這個才就是德,她的德是什麼?謙卑。很多人都把這個錯解了,現在需要正名。這麼好的東西你把它歪解了、錯解了,把它打入死牢了,不去學習了,多可惜。

如果說一個女子她很有才華、很聰明,聰明絕頂,超異常人,那並不一定代表她有婦德。那只是才,不代表德。如果對於這個才產生了執著,所謂恃才傲物,這往往有之,一個人有了才華了,他就會傲慢。沒有才,他還挺謙卑的;一有才華了,他眼睛就長到了頭頂上,看不見什麼了,那倒不如無才。所以有句古話說「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無才是什麼?是說心中不能執著於這些才華。你一執著了,你心中有這一物,你這個傲慢心就起來了,謙卑立刻就沒有了,沒有了謙,其他的女德也就很難建立。

所以「女子無才便是德」是這麼講的,不是說叫你什麼都不懂,不要學這些才華,不是。你要有德,你的才愈高愈好。你看像班昭,人家有德行,記載中說她是溫柔細膩,具足女德。論到才華,她也是才明絕異,那是聰明的人,才華也是非常高,男子都比不上。最後還參政,幫助太后治理國家,是太后的老師,你說她沒有才華嗎?才華有沒有這並不是最主要,最主要是有德。

「女子無才便是德」,有的觀眾很反感,說你這是純粹的封建,壓迫婦女,你怎麼現在還講這個?這個東西被打倒了100多年了。這句話是被誤會的,那麼它真實的意思是什麼呢?首先我們知道,男子和女人是不同的屬性,男子是陽性,就像天一樣;女子呢,她是陰性的,就像地一樣。那麼陰性的、女子的、雌性的都有一個特性:是謙卑,是柔順,是生養萬物。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什麼意思?簡要地講:

第一,女子她有才,但她不顯露自己的才能,尤其是在丈夫面前。丈夫啊,來顯露,他是陽性的;女子呢,她是陰性的,她是謙卑。有德能,她不輕易地顯露,看上去就像無才一樣,那是她的德行。這叫什麼?這叫婦德,謙卑之德,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女子無才便是德,還有一個什麼意思呢?女子的天性就像大地一樣,那麼大地有什麼特點呢?從地上我們拿起來一捧土,我就問大家,這捧土它是能吃啊?還是能喝呀?它還是能穿啊?都不能。沒有任何才華呀,最樸實的莫過於這捧土了,就像我們農村的那個老奶奶、老媽媽一樣,樸實無華呀,每天就是知道刷鍋洗碗,料理家務,伺候老人,教育孩子,相夫教子。看上去,她好像沒有任何特長,沒有任何才華,女子無才呀

但是怎麼樣呢?恰恰正是這捧土,我們吃的糧食、菜,我們穿的衣服這是棉花啊,都是從地裡面長出來的呀。說明什麼呢?她沒有才華,但是她能夠讓她的子孫、讓她的丈夫變得非常有才華,她能養人呢。這一捧土樸實無華,相夫教子,但是她長養的都是最有才華的棟樑。根源就是偉大的女性她的那個婦德,那是她的天性。

--------------------------

有句話說:「女子無才便是德」,說的很貼切、很偉大!

如果我們上Google去搜尋這句話,會發現有人因為女性同胞們對這句話不滿的質疑而進行辯駁,為這句話平反,說是因為女性如果能夠「雖然是很有才幹,但一點也不自炫其才,依然自視若無」所以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其實這樣解釋就偏差大了!甚至還扯出什麼隋唐演義裡的「男子有德便是才」一句,實在很誇張,在隋唐演一隻中確實有這一句,可是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這一句話後面接了什麼鬼東西。
而這句話的出處其實還很爭議,有人說是出自上面提到的隋唐演義,也有說是出自舌花錄的,其實我個人覺得應該更不可考些。
「才」是什麼?「才」是「在」的原字,也是「存」的意思,例如所謂「三才者,天地人」就是說「在宇宙間最重要的存在有三者,一是天、二是地、三是人」的意思。
知道了「才」的本義之後,讓我們來看看,女子為什麼「無才」會是「德」呢?這是因為女性非常偉大,尤其是成為人妻、人母之後,往往為家庭、為子女毫不保留的奉獻、付出、犧牲,沒有考慮過回報、也不會為自己保留些什麼,這就是「無存」,也就是「無才」了。
而「女子」是指比較年幼的女性,當一個女性成長、成熟到會發揮這種「無才」的情操與精神時,那種人類最崇高、偉大、純淨的德性也就自然的顯現出來了,亦即我們常說的「母性」。
也因此,我們會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啊!

-----------------------------------------

以「女子無才便是德」為例而言,這是一句大眾文人都能“耳熟能詳”的一個句子。一直以來,照人們一般對它的解釋就是:“女子沒有才華,便是她應有的德行。”然耶?非耶?就在對這個句子作進一步深入探討時,且讓我們先來個尋求它的出處。

一直以來,有許多人都認定,「女子無才便是德」是出自孔子說話中的句語,其所持的理由是,因為孔子對女人,包括他的夫人在內都沒有好感。致有「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之說。(見《論語.陽貨篇第十七》)

其實,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奇冤謬說,孔子實則未曾有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語,最先只是見於晚明學者陳繼儒的《安得長者言》著作中。這部《安得長者言》是一部作者將歷來前人長輩的談論語言,擇其善要者全抄錄下來編集成書,而「女子無才便是德」正是被收錄在這部集子裡。同時,是前後呼應兩句:「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後來,卻不知誰個儒學先生,有意無意地把前頭的「男子有德便是才」刪去不提,只留下後面的「女子無才便是德」來做個說話論點,致使許久以來,人們都一直為這句話爭論不休,尤其是引起天下女性的反感。她們認為這句話是對“女性”的一種歧視,貶辱說法。惟現在,若然添加了「男子有德便是才」這一句話,若果人們肯用心再去細心推敲,思考一下,然則那「女子無才便是德」,其真正意思的解讀,也就完全不一樣的了。

首先,就這個「女子無才便是德」,且看陳繼儒的注腳是如何的一個解說。他說:

“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他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恥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份之為愈也。”

陳繼儒的意思大意是說:女子讀得詩書,能夠深明大義,固然為賢德,是件好事。但是,像這樣的女子,能夠才德兼備,實在不可多得。諸如其他喜看曲本小說,致挑動起了淫邪之心,甚至作文弄法,生出無恥醜事,這樣相較而言,反而覺得女子不識字較好。

陳繼儒之所以有此說,那是因為他也是根據古人的觀點,認為一旦女子書讀得多了,才華高了,而不具備“德”的修為,那便太危險,太恐怖了。同時,他更以西漢呂后亂政、武則天稱帝篡唐等事跡作為例子。

由來五千餘年的華夏文化,“德”重於“才”,是中國人的一貫普遍信念。過往歷史,中國的社會都是以“男權至上”,所以中國人對於男性,總是主張要以“德”為本,寧可捨“才”而有“德”,故有云:「男子有德便是才」。至於女性,向來就不重視她們的才學,反而重視她們的“婦德”,惟又深恐“才可妨德”,因此才出現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類受到爭議的話。

惟嚴格地來說,既然中國人是以“德”為重,所以不單獨是對女子,又或是對男子,都是同樣的一視同仁看待,一律以修身,修心,立德為本。因之,「男子有德便是才」,與「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兩個句語解讀說法,其實應該是被視作相等平行,意思同是一樣,絕對公允,並無特別岐視女性。

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所謂“無才”的“無”字之誤解,致造成文字上不必要的爭辯。

在「女子無才便是德」裡的“無”字,依據《說文解字》其對“無”字的詮釋為:“「無」,亡也。凡所失者,所未有者,皆如逃亡然也。”所以這個“無”字理應視作不及物動詞解,是“本有而無”,也就是“本來有才,但心裡卻隱視若無”的意思。再說明白一點,那就是縱有如何好的才華、才能,對人都應要謙虛,將之隱藏,不輕易炫耀示人,這就是「德」之所行也。誠如東漢才女班昭,在其《女誡》第四章的「婦德」就有明言。“婦德,不必才明絕異”。由此可以見得,班昭在對女子的“才”,也是僅說“不必要”,而不是說“不能”。

關於讀書識字這個問題,筆者相信,不論是過去也好,目前亦然,除了很少很少的因素地位外,其實男女都是平等,同樣得到接受文化教育,除非家境過於貧困,沒有能力延請老師,那就沒話可說,不然的話,試想歷史上又何來出現如斯多,如:李清照、朱淑真、班昭、卓文君和上官婉兒等才女呢。

就「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解讀法,當然是見仁見智的事。

本篇文字,筆者僅作出個人對其見讀粗陋之解。相信看得透徹,解讀得比筆者更為精闢應該大不乏人。

最後,筆者欲在此借用明馮夢龍,在他的《智囊全集》中就此事的譬如看法與評述,來作為本文的結尾。

“馮子(即馮驩,孟嘗君門下食客),語有之,「男子有德便是才,婦人無才便是德」。其然,豈其然乎!夫祥麟雖禪,不能博鼠;文鳳雖文,不能攫兔。世有申生,孝己之行,才竟何居焉?成周聖善,首推邑姜(戰國齊太公呂尚之女),孔子稱其才與九臣埒,不聞以才貶德也!夫才者,智而已矣,不智則懵。無才而可以為德,則天下之懵婦人毋乃皆德類也乎?譬之日月;男,日也;女,月也。日光而月借,妻所以齊也;日歿而月代,婦所以輔也。此亦日月之智,日月之才也!今日之赫赫,月必噎噎,曜一而已,何必二?余是以有取于閨智也。賢哲者,以別于愚也;雄略者,以別于雌也。呂、武之智(指呂后與武則天),橫而不可訓也;靈芸(指三國魏文帝所愛美人薛靈芸)之屬智于技,上官(即上官婉兒)之屬智于文;纖而不足,術也。非橫也,非纖也,謂之才可也。若夫孝義節烈,彤管傳馨,則亦閨闥中之麟祥鳳文,而品智者未之及也。”

馮夢龍此段解讀文字甚為精闢,中肯獨到,堪稱妙文。又末後,筆者更欲在此就「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出處來個補充說明,那就是,此語乃出自孔子的夫人亓官氏是也 !

---------------------------------------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

【Anny小遊】曲阜三孔,曲阜旅遊攻略- 螞蜂窩 - https://goo.gl/KqoZIS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亓官氏
亓官氏,又作丌官氏,禮器碑作並官氏,春秋時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孔子夫人。亓官氏於公元前533年(魯昭公九年)與聖人孔子結婚。後為孔子生一個兒子。
去世年月 公元前485年 兒 子 孔鯉 丈 夫 孔子
亓官氏,禮器碑作並官氏,春秋時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公元前533年(魯昭公九年)孔子 19歲,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
生平
公元前532年(魯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於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公元前485年(魯哀公十年)孔子在衛。孔子夫人亓官氏卒,先孔子七年去世。
記載
她的情況古籍很少記載,直到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才被宋真宗趙恆追封為“鄆國夫人”,元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又被加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夫人” ,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孔子改稱“至聖先師”,她也被稱為“至聖先師夫人”。孔子逝後,“即孔子所居之堂為廟”,亓官氏即同孔子一起被祭祀,唐代始有寢殿專祠,早期曾有塑像,清雍正火後重修時已為神主牌位,上罩木刻神龕,龕前置供桌。

歷代追封
唐代孔廟有寢殿專祠亓官氏。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封鄆國夫人。
元文宗至順三年(1332年)封大成至聖文宣王夫人。
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封至聖先師夫人。

-----------------------------------------

亓官氏的起源- 亓官氏家譜- 亓官氏族譜- 亓官氏名人 - https://goo.gl/U51pdB

據史籍《郡望百家姓》記載,亓官氏望出隴西郡(今甘肅臨洮)、天水郡(今甘肅天水)。

夫人亓官氏今山東多這個姓氏。

三.郡望堂號:更多:http://www.51240.com/
1.郡望:
隴西郡: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2.堂號:
隴西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四.楹聯典故:
由於歷史上的丌官氏名人幾乎絕記於史載。明朝初期朱元璋登基後,他在改姓運動中將“丌官氏”被改成了“亓氏”。因此,丌官氏就是明朝以後的亓氏,故丌官氏宗祠的通用對聯一般就是亓氏宗祠的通用對聯。

-------------------------------

孔子的兒子孔鯉在母親去世一年的時候因為思念母親而哭泣,被孔子斥之太過分了。從孔子對孔鯉的呵斥中,我們可能會覺得他們夫妻感情太涼薄了。更令人吃驚的是,《禮記·檀弓》說“孔門三世出妻”,孔子、孔鯉還有孔子的孫子孔伋都離婚了

  關於孔子是否“出妻”,什麼原因“出妻”,歷史上有很多爭論。唐代的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解釋這一條說:當時孔鯉的母親雖被孔子休回娘家,但在她去世後的一周年內,孔鯉作為兒子還可以為她守喪,週年一過,就不應該哭了,孔子聽到兒子服喪滿後還在哭,認為有悖於禮制,因而責怪孔鯉​​。

  今天的我們因為年代久遠,資料有限,很難確定孔子離婚的原因。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孔子夫妻感情確實不好。魯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夫人亓官氏卒,先孔子七年去世。當時孔子正在衛國,期待能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們夫妻已經十幾年沒見面,可見早已互不相干了。孔子的弟子們應該都熟悉和了解老師的家庭情況,所以在《論語》中沒有一條記錄的文字。

  因為缺少歷史記載,亓官氏的喜怒哀樂一直沉寂在歷史中。直到宋朝,儒學更加興盛,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亓官氏才被宋真宗趙恆追封為“鄆國夫人”;元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又被加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夫人”;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孔子改稱“至聖先師”,她也被稱為“至聖先師夫人”。孔子死後,亓官氏即同孔子一起被祭祀,唐代開始建有寢殿專祠,早期曾有塑像。

  無論是供奉也好,“出妻”說“被離婚”也罷,其實都與亓官氏無關。她的命運,正是歷史上無數女子的命運,她們的人生就像自然界的花草,開了、落了,她們為家庭、為子女默默奉獻了一生,卻群體性地隱沒在了歷史中。

宋真宗封孔子夫人為鄆國夫人,有人誤為鄲國夫人,這的確是誤字. 稍具常識者即可分辨, 因為「鄆」是春秋時魯邑名,「鄲」必須和「邯」字相連,才是地名。不可能用單字作封國之名。
您提及「孔府只保存有明嘉靖至1948年的文書檔案,明代很少,只有60卷,主要是積累的文書和流寓各地族人的家譜」,不知是否有什麼原因? 照理說,孔家在漢代即有自己的家譜,(依王肅之說)。 是否被孔德成帶至台灣?當年他離開孔府並非出於個人意願, 該有官方勢力介入、協助吧?
亓姓據我所知,今天的萊蕪(夾谷之會的地點)仍是大本營。市政府姓亓的非常多。
淺見以為,孔子夫人的姓氏問題該釐清,且該由亓、孔兩家合作,因為孔氏子孫也有知道真相的權利及義務,各說各話,於事無補且製造誤會。我從小就奇怪為何老師都不認得我的「姓」,到現在,本系文字學家還不會寫我的姓(他們根本不承認此字),上博竹簡出現一大堆「亓」字,他們說那是「其」。這種學者心態和清代學者完全一樣,令我覺得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很多亓姓子孫,為避免困擾,只好改為姓「齊」,如台灣今天最富有的郭台銘,設了一個「永齡基金會」,其執行長為「亓寧」她的兄弟就改姓「齊」。子孫被自己的姓氏所困擾,也算是一件人間憾事吧!所以我希望進入21世紀的今天,人類很多觀念、恩怨、意識型態…. 都可以拋棄了, 探尋真相該是可能的事吧?
非常感謝您的賜函!耑此 敬頌
道安
亓婷婷敬啟
07/25/2009

-------------------------------------------

成天說王菲幾離幾婚有幾個意思啊,人家聖人孔子也曾經離婚呢,孔子曾雲:“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他對女人的這個印象,就是來自於婚姻生活的不幸。不過,在當下主題思想激烈討論回歸孔子的時候,我們“八”人家的婚事家事,這樣真的好嗎?

圖片搜尋結果

圖為楷木聖像,相傳孔子逝世後,為謝師恩,弟子們在墓前結廬服喪三年,子貢獨為多守三年。此間,子貢采孔林的楷木,為老師和師母亓官氏精心雕刻一對像。文中提到的也正是這位亓官夫人,她最後與孔子離婚。

孔子離婚的故事

■李競恒

聖人,也是有自己的家庭生活的,比如孔子。

從子貢開始,孔子就被稱為“聖人”。曆史越是往後靠,聖人的思想傳播越來越廣,而聖人的私生活,細節則越是模糊。自宋代以來,《論語》確定了作為儒學核心經典的地位。可是,這部經典卻絲毫沒有談論到孔子的夫人,《史記?孔子世家》中也沒有詳細的記載。給人的印象是孔子一直獨來獨往,除了兒子伯魚偶爾友情客串一下之外,他的家庭似乎是殘缺的。可是,孔子的夫人究竟是誰?為何在《論語》中,卻沒有一字提到她呢?

受不了女人太“膩”太“粘”

原始儒家文獻《禮記?檀弓上》曾記載說,“伯魚之母死”,唐代孔穎達正義解釋:“時伯魚母出,父在”。伯魚是孔子的獨生子,《論語》曾記載孔子教導伯魚要學習《詩》和《禮》。伯魚的母親,自然就是孔子的夫人了。通過這條珍貴的古代文獻,我們才得知,原來孔子還活著的時候,他的夫人已“出”了。什麼叫“出”呢?古漢語中有“七出之條”的說法,也就是和配偶離異。這就意味著,孔子是離過婚的,而他的兒子伯魚是生活在單親家庭,從小跟著爸爸一起長大。了解到這一
點,《論語》中沒有提到孔子夫人也就不難理解了。

實際上,《論語》中也有一點蛛絲馬跡,透露了孔子婚姻生活的質量。《論語?陽貨》中,孔子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叫:“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在這句名言中,孔子將女人與小人歸為一類,並抱怨到:和女人走近了,女人就不講規矩,遠離女人一點吧,她又成了怨婦。正如李澤厚的說法,孔子對女人性格的這種描述,其實還是蠻準確的。

《論語?鄉黨》中記載,孔子是一個嚴肅的人,從吃飯到睡覺、穿衣、行禮、走路都嚴格按照紳士風度要求自己。那麼,這樣一個嚴肅的紳士,自然受不了女人太“膩”,太“粘”。孔子對女人的這個印象,當然也來自於婚姻生活的經曆。看來,這位夫人當年很可能是孔子的一塊“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離得近了吧,就經常“粘”人並且“不遜”,拿孔子開一些親昵的玩笑。可是離得遠了吧,又抱怨孔子不講情誼,哭哭啼啼。如此一來,久而久之,再加上孔子後來忙於政治,最後還周遊列國,離家遠行,家庭矛盾自然上升,最終導致了離婚。

由此看來,孔子的婚姻生活確實算不上幸福。那麼,這位與他離婚的太太究竟是誰呢?《孔子家語?本姓》記載:“(孔子)至十九,娶於宋之亓官氏,一歲而生伯魚。”看來,孔子十九歲時就娶了這位太太,她來自孔子祖籍地宋國的“亓官氏”,一年之後,生下了兒子伯魚。也正是這位亓官夫人,最後與孔子離婚。當然了,李零先生根據《禮器碑》和唐代《孔子家語》的內容,認為孔子的太太“亓官氏”應當作“並官氏”。那我們就按照李零先生的觀點,將孔子的太太稱為“並官氏”。

孔子有離婚經曆,顯示出早期儒家對男女婚姻持較為寬鬆的態度。晚清譚嗣同對孔子離婚的經曆有一個解讀:“夫婦者,嗣為兄弟,可合可離,故孔氏不諱出妻,夫婦朋友也。”(《仁學》)譚嗣同高度讚揚早期儒學而批評清朝理學和禮教,實際上正是看到了早期儒家持有一種較為寬鬆、人性的態度。在他看來,先秦儒家所理解的夫妻關係應該像朋友那樣輕鬆和平等——要是咱倆合不來,“分開就分開”。
微信搜索公眾號:“zhubaozhijia”並關注我們,即時了解珠寶文化與珠寶市場行情風向!也可以添加珠寶坊官方個人微信:“c198350”及時谘詢。
孔子兒媳再嫁,孫子也曾離異

早期儒家對夫妻關係的“理解之同情”,也體現在孔子允許兒媳婦再嫁這一點上。據《禮記?檀弓上》記載,“子思之母死於衛”,漢儒鄭玄注:“伯魚卒,其妻嫁於衛”。子思是伯魚的兒子,也就是孔子的孫兒。伯魚早死,他死後其妻並沒有樹立貞節牌坊,而是自然地改嫁到衛國。伯魚死於公元前483年,這一年孔子六十九歲。白發人送黑發人,兒子早逝,孔子自然悲切,但他卻沒有因為疼愛兒子而阻止兒媳婦再嫁,顯示出一種通達的氣象。這一點也正如孔子離婚那樣,自然而然,毫不造作,絲毫沒有明清兩朝道學家的虛偽氣息。

孔子的孫兒子思,父親死後之後母親又再嫁,心中留下了一些傷痕。根據儒家原始文獻記載,他也曾有過離婚經曆。據《禮記?檀弓上》記載,“子上之母死而不喪”,鄭玄注:“子上,孔子曾孫,子思伋之子,名白,其母出”。由此可知,孔子的曾孫子上,他的媽媽也曾經與他的爸爸子思離婚。

這樣看來,孔子本人有過離婚經曆,兒媳改嫁,孫子也離過婚。可是,文獻並沒有記載子思離婚的原因是什麼,隻能根據文獻推測。

《檀弓上》說,子思在離異的妻子死後,告訴兒子子上,這個女人作為我妻子,也是我兒子的母親,但她現在不是我的妻子,也就不能算兒子的母親,因此我兒子不必為她行喪母之禮。在對待離婚問題上,子思顯得沒有孔子豁達,對前妻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怨氣。不知這源於自己母親改嫁的記憶,還是和前妻感情不和。但無論怎樣猜測,孔子一家祖孫三人,都有過離婚或再嫁的經曆,確實顯示出早期儒家對男女和婚姻上較為豁達的態度。

飲食男女乃人之大欲

早期儒家認為,男女之間正常的欲望是完全符合自然法則的。《禮記?禮運》一篇,李學勤先生認為屬於孔子弟子子遊一派,當然很能代表早期儒家的觀點。《禮記?禮運》中強調“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明確承認了人的正常欲望符合自然法則。《禮記?內則》中甚至提出:“妾雖老,年未滿五十,必與五日之禦。”也就是說,即使你的太太老了,但隻要還不到五十歲,就應該照顧到她的性要求。這一背景,對於我們理解孔子離婚,以及允許兒媳改嫁是有幫助的。

到了戰國時期,孟子也承認男女之欲為自然。《孟子?萬章上》:“好色,人之所欲”,《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孟子?梁惠王下》中還希望“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這種對待男女問題上的豁達態度,正是能夠接受自由離婚的基礎。

實際上,根據江曉原先生的說法,早期儒家除了自由離婚和改嫁之外,甚至還提出過類似於現代“試婚”的觀點。《禮記?曾子問》中記載,新婚妻子三個月後才到男子家廟去拜見祖先,如果三個月之內雙方不和諧,這婚姻仍可取消(江曉原:《雲雨:性張力下的中國人》)。這種對待婚姻的態度,是清朝道學家所不敢想象的。

正因為早期儒家對人性有一種通達的認識,在離婚、改嫁等問題上都從容自然,因此在以追求複興早期儒家精神為目標的宋代,這一態度遙接先秦,對婦女離婚持自然而寬容的態度。

例如,在大儒範仲淹製定的義莊規定中,明確提出,如果自己家族的婦女離婚後要再嫁,家族就支援她二十貫錢,而如果是本家族男子要再娶,家族就不給錢。可知,宋代的儒家不但允許婦女再嫁,還願意在經濟上給予支持。對於男子的再娶,經濟上則不持鼓勵態度,這恰恰是對弱者的保護。因為離婚後的婦女,處於弱勢地位,更需要資助。

孔門一家祖孫三人離婚和改嫁的故事,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了解這一背景,不但有助於理解早期儒家對待男女婚姻的通達,更有助於理解《論語》中核心價值之一的“恕”道,也有助於理解早期儒學的人性觀念。


清代以前的女子教育
眾所周知,所謂「臺灣四百年史」是自荷據時期(1624-1662年)起算。事實上,這不僅是臺灣進入歷史時代的開始,也標誌著臺灣女子教育的起點。 
荷人入據之初,殖民當局一面以軍事鎮壓和行政控制為先導,一面以傳佈基督教為後盾,企圖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佔領地。1636年,傳教士在新港創設學校,以羅馬字拼音教授原住民紀錄其語言,並翻譯聖經傳播教理。開校後不僅招收男性,也招收了60名女性。隨著佔領區逐漸擴大,女性受教者不斷擴增。在中南部20個村莊裡,每個教會學校都不乏女性參與,例如貓而干、阿束社分別有128、96名女性能回答教理,能祈禱或讀書寫字等,具相當學力的女性也分別有64、38人。 
1659年,殖民當局派員視察原住民的教育成果時,統計當時熟諳基督教理者,女性有2,746人,男性則為2,592人,女性成績顯著優於男性。然而,教育雖為原住民女性帶來新的生活,卻同時對原住民的固有文化造成打擊。例如原本各村舍中的「女巫」多被強行流放,既有婚俗、自然崇拜等也被強制變更,激起原住民心中強烈的反抗。 
1662年,鄭成功攻佔臺灣,驅走荷蘭人,此後,漢人大量渡臺,儒學教育從此取代了原本的基督教教育,也為無性別限制的教育文化,劃下句點。在明鄭與清領時期,正式的教育主要開放給男性,少數有機會前往書房接受教育的女性多出身富紳階級,且在12、13歲起就必須輟學;在家接受家庭教育者,所讀僅限於《女倫語》、《女孝經》之類的女教書籍,學習的是三從四德及如何相夫教子。 
這種情形直到1884年,加拿大基督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創立「淡水女學堂」,及1887年英國長老教會設立「新樓女學校」後,才有所改變,這兩所學校成為臺灣最早的新式女學校。 
雖然傳教士不斷透過講道,或報章媒體鼓勵女性就學,甚至提供免膳宿、學費等優惠條件,卻因漢人社會女性讀書的風氣未開,願意入學的多半是平埔族的女性。儘管如此,女孩們在學校中接受漢文與白話字的讀寫訓練,以及學習聖經、算術、地理、教義問答和女紅技藝等,比起傳統書房教育,所學更寬更廣。此外,畢業後還能加入教會服務,成為本地傳道師的得力助手,或留校任教。顯示新式教育不僅為臺灣女性,帶來有別於以往傳統教育的知識和生活空間,也豐富了受教者的生命,在臺灣女子教育發展史上,實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