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絆倒難民 匈牙利女記者遭判有罪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匈牙利一名女記者前年採訪邊境難民新聞時,竟出腳狠踹及絆倒多名難民。當地法院昨日判她「行為不檢」罪名成立,緩刑3年。前匈牙利網路電視台「N1TV」的女攝影記者拉茲洛(Petra Laszlo)前年9月在鄰近塞爾維亞邊界的勒斯凱(Roszke)附近,採訪難民逃亡時,被同業拍到她伸腳絆倒一名抱著孩子奔跑的難民,還去踹一名跑過的小孩,引發全球公憤。拉茲洛事後遭電視台開除,而她宣稱當時是因大批難民朝她奔來,她出於「自衛」才出腳踢人。拉茲洛還激動落淚表示,此畫面曝光後曾收到死亡威脅,還成為仇恨團體的報復對象。不過法官顯然不接受她的說法,稱拉茲洛的行為「明顯違反社會秩序」,周四判處她「行為不檢」罪名成立,緩刑3年。對此判決,拉茲洛表示將繼續上訴。


陸客行乞半月賺10餘萬 警疑集團操控

白櫻、廖炳棋╱連線報導
2018年2月5日 上午12:07
陸客行乞半月賺10餘萬 警疑集團操控檢視相片
三名大陸籍身心障礙人士在旗山商圈乞討,警方懷疑有集團安排操控他們來台賺愛心。 記者徐白櫻/攝影
更多
高雄市旗山老街近日出現多名操著大陸口音的行乞人,高雄市警方獲報後嚴加巡查,昨天查獲三名持觀光簽證入境的大陸籍行乞者;警方發現三人都已逾期居留,懷疑幕後有集團操控安排他們來台賺「台灣人的愛心」,已擴大偵辦。
據了解,新北市警方二○○七年曾查獲兩名陸客以商務參訪名義來台後在捷運站行乞,後來就幾乎未聽聞陸丐侵犯台灣,大陸人士在台犯罪類型仍以賣淫、祈福黨與扒竊集團為主,但有旅行業者聽說三個多月前曾有斷手陸籍人士來台行乞。
陸客行乞半月賺10餘萬 警疑集團操控檢視相片
旗山商圈假日人潮眾多,大陸行乞集團鎖定老街店家與遊客乞討,估計每天收入三、四千元。 記者徐白櫻/攝影
更多
旗山是人口約四萬人的純樸山城小鎮,平日沒有街友或乞丐,有些年節偶爾出現的當地乞討者都是「熟面孔」,當地居民大都認識,甚至連住處及名字也知道。最近,旗山老街店家發現,每逢假日就出現兩、三組身障乞討者,因操大陸口音,格外醒目。
「他們斷手斷腳、穿著破爛,看起來很可憐,不少店家與遊客掏錢相助。」香蕉蛋捲店張姓老板說,曾捐一百元給其中一名乞討者,但後來店家們聊天發現,這群人有時單獨、有時成雙地出現在假日的老街,每天入帳可能有三、四千元,「收入比生意人還多」,因此有店家懷疑是不法集團在幕後操控,通報警方注意。
昨天,高雄市旗山警分局員警加強老街巡邏,先在老街麵包店前發現一名失去雙臂的肢障人士當街乞討,員警將他帶回不久,又有民眾通報旗山農會前有對身障男女向遊客要錢,警方再帶回兩人。
警方調查,兩男一女分別設籍大陸河北、湖南與重慶,均持觀光簽證入境。梁姓男子(卅二歲,左腿肢殘)與鄧姓女子(廿八歲,侏儒症患者)自稱是夫妻,去年九月入境,應於九月廿三日出境,已逾期居留四個多月;雙臂全無的魏姓男子(卅一歲)一月廿日入境,也應於二月三日出境。
乞討夫妻檔堅稱不認識另名男子,他們是來台觀光與訪友;鄧女說,昨天一早打滴(搭計程車)到旗山觀光,付了車資六百元,缺旅費才向遊客乞討,魏則說抵台後先到台北訪友,後到旗山觀光,也是缺旅費才乞討。
三人都否認有專人安排接送,更沒有所謂集團操控,不過,他們沒任何行李,且在旗山地區活動半個多月,分別乞得十多萬元,警方研判他們有專車接送到觀光景點「乞討賺錢」。
不過,乞討只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警方只開立勸導單,再以逾期居留身分送交移民署辦理遣返作業。
「乞丐集團選擇旗山當目標,可說選錯地方。」旗山商圈張姓業者說,旗山民風純樸,居民關係緊密,外地人到旗山犯罪根本無所遁形。

=============================

到有糧之地就食求生。

《晉書·東海王越傳》:“初, 東嬴公 騰 之鎮 鄴 也。攜 并州 將 田甄 、 甄 弟 蘭 ……等部眾萬餘人至 鄴 ,遣就穀 冀州 ,號為乞活。”

逃亡求食的饑民。

《晉書·石季龍載記下》:“ 農 懼,率騎百餘奔 廣宗 ,率乞活數萬家保于 上白 。”《宋書·王鎮惡傳》:“時有一人 邵平 ,率部曲及 并州 乞活一千餘戶屯城南。”《資治通鑒·晉恭帝元熙元年》:“有 司馬文榮 者,帥乞活千餘戶屯 金墉 城南。” 胡三省 注:“ 惠帝 時, 并州 饑荒,其吏民隨 東燕王 騰 東下,號曰乞活,是后,流徙逐糧者,亦曰乞活。”

傳說中的巨人。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僬僥氏 三尺,短之至也……若 翁仲 、 巨毋霸 、 苻秦 、 乞活 、 夏默 等,長不能過二丈。”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 苻秦 、 乞活 、 夏默 等,啖肉三十餘斤,其人長至二丈。”

百科解釋:
1.到有糧之地就食求生。 2.逃亡求食的饑民。 3.傳說中的巨人

圖片搜尋結果「乞活軍」的圖片搜尋結果「乞活軍」的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

乞活軍,五胡十六國時期活躍於黃河南北的漢族武裝流民集團,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最兇猛強勁的農民部隊。它是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一個特殊產物。部隊的組成既不屬於官方招募,也不是民間自發,卻又兼具官方、民間兩種特質,它是由官方組織起來的集體流民,是流民中團結力最強、活動範圍最廣、歷時最長久的隊伍。
典故來源
簡介
乞活軍,五胡十六國時期活躍於黃河南北的漢族武裝流民集團。西晉末年,并州(今山西省一帶)匈奴人羯人起兵叛亂,大肆屠殺搶掠,并州大饑,光熙元年(306),并州百姓及士兵官吏兩萬餘戶在刺史司馬騰率領下逃難求食,就谷冀州,後形成號為“乞活”的難民集團。
釋義
乞活,顧名思義,亂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也,其悲壯淒慘情形可見一斑。乞活軍的基本成分是漢族流亡農民,雖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此前的身份並非農民,而是原并州官吏,士大夫,士兵,但是一方面他們在流民中所佔的比例較小,另一方面當他們加入到流民行列後,實際上已失去了先前的身份地位,脫離了原來的組織系統,並參與農業生產,也成為流亡農民的一部分。
著名人物
冉閔: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人(今河南內黃西北),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冉魏的立國君主。著名的”殺胡令“的發起者。
歷史背景
五胡十六國時期,由於北方戰亂不堪,大量人民逃至南方,形成一股人口大流動。滯留北方的漢人則依靠塢堡自衛。當時主要流亡潮有六次:
1:296年晉惠帝時期關中發生齊萬年之亂,數万人民由關中經過漢中,抵達蜀地,之後協助李特、李雄立國。另一股經漢水、宛至淮河,後為石勒吸收。
2:巴蜀動亂後,人民逃至荊湘地區,因受土豪欺壓而叛亂,最後為王敦、陶侃平定。
3:并州饑民向冀豫地區乞食,後由田禋率領,稱為“乞活賊”。
4:涼州少受戰亂,眾多人民前往避難。由於保留大量漢人文物製度,形成“河西文化”。
5:華北動亂時,眾多人民逃往遼東,由慕容皝設僑郡收留。後來這些僑民協助慕容皝建立前燕。
強大原因
社會原因
亂世出流民,流民擾亂世,形成惡性循環,也成為這一時期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朝廷和地方政府也曾試圖解決,或將流民遷回原地,或者組織安置;但是亂世紛爭,流民太多,遣送起來十分困難。而安置措施也很難到位,特別是五胡湧入,地方政權尚且朝夕不保,根本無暇顧及流民。所以當時流民之多、遍布之廣,達到了曠世空前的境況。
流民所到之處,勢必受到排斥,因為哪裡都缺糧食,所以沖突也就無處不在。如“司、冀、並、兗州流人數万戶在於遼西,迭相招引,人不安業”(晉書),還有“流民之在潁川、襄城、汝南、南陽、河南者數萬家,素為居民所苦,皆燒城邑”(通鑑)。就是當時情形的真實寫照。為防止流民哄搶,各地紛紛組織武裝防範。而流民受到攻擊,就要自衛,也逐漸自發形成了自己的武裝。如“雍州流人王如、侯脫、嚴嶷等起兵江淮間”,“流民張平、樊雅各聚眾數千人在譙,為塢主”(晉書),“秦州流民鄧定、訇氐等據成固,寇掠漢中”(通鑑);有的還建立了割據政權,最典型的就是巴氐人李氏建立的成漢政權(為十六國之一)。這些流民武裝在客觀上加劇了社會的動盪。
應運而生
在這種情況下,乞活軍也應運而生。其中最活躍、歷時最久的便是燕王司馬騰的一支。西晉末年,“并州(今山西北部)饑饉,數為胡寇所掠”,飢荒加上兵亂,以至於“郡縣莫能自保”(通鑑)。無奈之下,州將田甄、李惲、薄盛等人,便將流民組織起來,“悉隨騰就谷冀州,號為'乞活'”,跟隨司馬騰到冀州(今山西南部、河北西南、河南東北、山東西部)謀食,這支隊伍便被稱作乞活軍。在路衛兵看來,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則將流民收編,使這些人有所依靠;二則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的武裝,便於謀食。沒有財產住所,只為活命乞食,這樣的部隊打起仗來無後顧之憂,十分勇敢強悍,成為司馬騰麾下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
以上節選自路衛兵先生所著(五胡亂)一書。
相關資料
乞活軍最初是在黃河兩岸先後為各方鎮如司馬越、苟晞、王濬等所驅使,捲入軍閥混戰,後由於民族矛盾的日益加深,民族矛盾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乞活軍的主要活動也隨之轉變為抗擊民族敵人匈奴劉氏和羯胡石氏,311年洛陽陷於匈奴之後,大河以北的廣宗(今河北威縣東)和河南的陳留(今河南開封東)是乞活難民集團屯聚的兩個中心,由於身處亂世,處境險惡,乞活流民在從事農業生產以求生存的同時,仍保留了武裝組織,他們在與胡人的長期殘酷鬥爭中磨練出頑強的戰鬥力,以驍勇善戰、組織嚴密、持續時間長久著稱。乞活軍在西晉覆亡之後,長期活躍在冀、幽、並等州,曾與胡人進行過艱苦悲壯的武裝鬥爭,起到了保障東晉政權的作用,其事蹟散見於《晉書》《資治通鑑》等史書各章節;如:“ 劉聰攻洛陽西明門,不克;桑冬十一月,石勒陷長樂,安北將軍王斌遇害。因屠黎陽。乞活帥李惲、薄盛等帥眾救京師,聰退走。惲等又破王彌於新汲。”
“勒攻幽州刺史石鮮于樂陵,鮮死之。乞活田禋帥眾五萬救鮮,
乞活軍
乞活軍
勒逆戰,敗禋。” “勒並軍寇鄴,鄴潰,和郁奔於衛國。執魏郡太守王粹於三台。進攻趙郡,害冀州西部都尉馮衝。攻乞活赦亭、田禋於中丘,皆殺之”; “勒襲苑鄉,執遊綸以為主簿。攻乞活李惲於上白,斬之” ;“使石季龍襲乞活王平於梁城,敗績而歸”; “時勒方與乞活陳午相攻於蓬關,彌亦與劉瑞相持甚急”。
當然,羯趙統治中原時期,乞活軍迫於形勢,為求活命自保,也曾一度被迫暫時與羯趙妥協,但是其民族反抗鬥爭一直未熄滅過,一有機會就起來反抗胡人的殘暴統治,陳留的乞活帥陳午臨終時還告誡部眾不要歸附胡人,349年後趙大亂,漢族官員李農逃奔廣宗,被當地數万家乞活軍推為首領,這反映了局勢動盪時漢族官員和百姓團結一致聚眾自保的情形,可見當時胡漢矛盾之激烈。原乞活部眾冉良(冉瞻)之子冉閔乘石氏兄弟自相殘殺的混亂局勢,在漢族百姓及李農所部乞活軍的支持下,於350年滅後趙,建冉魏,此時上距他們隨司馬騰離并州已經四十餘年。
乞活和其它流民集團相似,世代蕃衍,首領多由同一宗族承襲。乞活也有南移到江淮之間者。前秦苻堅部下曾有多力善射的乞活為將。直到東晉末年,恭帝元熙元年(419),河南還有流民一千餘戶在洛陽金墉城南參加擁立東晉司馬氏的舉動,他們仍沿用“并州乞活”之名,而從306年至此已經113年。

-----------------------------------

乞活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OyACDf

中國古代兇猛強勁的特種部隊——乞活軍!!
jiangnanjita 2010/2/2 10:44:56 18 39321
導讀: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戰場上曾經活躍著這樣一支特殊的部隊---乞活軍。說它特殊,因為它是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一個特殊產物。部隊的組成既不屬於官方招募,也不是民間自發,卻又兼具官方、民間兩種特質,它是由官方組織起來的集體流民,是流民中團結力最強、活動範圍最廣、歷時最長久的隊伍

乞活,即為乞求活命之意。乞活軍為了解決最基本的吃飯和生存問題,四處游動作戰,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它的形成源於流民的氾濫。流民,在中國歷朝歷代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過。因為戰亂或飢荒,百姓無法生活,於是成群結隊的流徙他鄉。流民不同於移民,移民輾轉遷徙後會定居下來,有最終的目的地;它也不同於徙民,徙民是官方有組織的遷徙。而流民在形式上表現得更為鬆散,常常居無定所,多數時間處於流動狀態。

流民在五胡亂華時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北方連年戰亂,加上瘟疫和自然災禍,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都受到嚴重挑戰。如晉惠帝永興二年(公元306年),“寧州頻歲饑疫,死者以十萬計”,以致“城中糧盡,炙鼠拔草而食之”(《通鑑》),老鼠、野草都吃,飢荒程度可想而知;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幽、並、司、冀、秦、雍六州大蝗,食草木、牛馬毛皆盡”(《通鑑》),可以說是見什麼吃什麼;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幽州大水,人不粒食”(《晉書》),其狀也是慘不忍睹。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飢餓足以讓人崩潰,而做出任何不可思議的事情,許多地區出現“易子而食”、“人相食”(《晉書》)的人間慘劇。

天災無法避免,人禍也時有經常。以并州(今山西北部)為例,便是“寇賊縱橫,道路斷塞”(《通鑑》),到處是強盜和兵亂,根本無安全可言。環境則是“府寺焚毀,邑野蕭條”(《通鑑》),殘敗如人間地獄。生存受到威脅,人們不得不四處流徙,以尋求平靜的避難之所。然而,五胡亂世,平靜只能相對而言,即便有如仇池國那樣的“世外桃源”,也不足以容納天下百姓,多數人都過著朝不保夕的流亡生活。

事情總是相輔相成的。亂世出流民,流民擾亂世,形成惡性循環,也成為這一時期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朝廷和地方政府也曾試圖解決,或將流民遷回原地,或者組織安置。但是亂世紛爭,流民太多遣送起來十分困難。安置措施也很難到位,特別是五胡湧入,地方政權尚且朝夕不保,根本無暇顧及流民。所以當時流民之多、遍布之廣,達到了曠世空前的境況。

流民所到之處,勢必受到排斥,因為哪裡都缺糧食,所以沖突也就無處不在。如“司、冀、並、兗州流人數万戶在於遼西,迭相招引,人不安業”(《晉書》),還有“流民之在潁川、襄城、汝南、南陽、河南者數万家,素為居民所苦,皆燒城邑”(《通鑑》)。就是當時情形的真實寫照。為防止流民哄搶,各地紛紛組織武裝防範。而流民受到攻擊,就要自衛,也逐漸自發形成了自己的武裝。如“雍州流人王如、侯脫、嚴嶷等起兵江淮間”,“流民張平、樊雅各聚眾數千人在譙,為塢主”(《晉書》),“秦州流民鄧定、訇氐等據成固,寇掠漢中”(《通鑑》)。有的還建立了割據政權,最典型的就是巴氐人李氏建立的成漢政權(為十六國之一)。這些流民武裝在客觀上加劇了社會的動盪。

在這種情況下,乞活軍也應運而生。其中最活躍、歷時最久的便是燕王司馬騰的一支。西晉末年,“并州(今山西北部)饑饉,數為胡寇所掠”,飢荒加上兵亂,以至於“郡縣莫能自保”(《通鑑》)。無奈之下,州將田甄、李惲、薄盛等人,便將流民組織起來,“悉隨騰就谷冀州,號為'乞活'”,跟隨司馬騰到冀州(今山西南部、河北西南、河南東北、山東西部)謀食,這支隊伍便被稱作乞活軍。在路衛兵看來,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則將流民收編,使這些人有所依靠;二則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的武裝,便於謀食。沒有財產住所,只為活命乞食,這樣的部隊打起仗來無後顧之憂,十分勇敢強悍,成為司馬騰麾下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

乞活軍的主要戰事,基本上是與石勒之間展開的。八王之亂時,司馬騰鎮守鄴都(今河北臨漳縣境內),曾與成都王司馬穎相攻擊。司馬穎死後,汲桑和石勒(曾是司馬穎的舊屬公師蕃的麾下,當時的石勒還沒有發跡。)為司馬穎報仇,攻下鄴都,殺掉司馬騰,焚城而去。乞活軍又在田甄、田蘭等人的帶領下,替司馬騰報仇,在樂陵殺了汲桑。其後乞活軍內部由於政見不合走向分裂:一部分在李惲、薄盛帶領下,投靠了東海王司馬越。司馬越死後,部眾分散,李惲率乞活軍逃至洧倉(河南許昌東),與石勒軍隊進行過多次征戰(此時的石勒已是前趙的大將),也讓石勒吃了不少苦頭,如“石季龍(石勒的侄子石虎)襲乞活王平於梁城(今河南方城縣境內),敗績而歸”(《晉書》),但終究還是為石勒所滅;另一部乞活軍由田甄率領遠走上黨(今山西長治一帶),石勒付出很大代價才將其打敗,其中陳午一部投降石勒,後又反叛石勒南走江淮,投靠了東晉。

這支活躍在中國古戰場上的“ 特種部隊 ”,輾轉存活了百餘年,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成為五胡亂華時期流民武裝的一個特例。為了糧食,為了生活,為了自保,不得不捲入到戰爭的行列,也體現出流民的困苦與無奈。一個“乞”字,一個“活”字,我們從中能讀出那個時代所有流民的淒慘和不幸。乞活軍的出現和存在,充分見證了那個歷史大動盪時期的悲壯與淒涼

------------------------

乞活軍,五胡十六國時期活躍於黃河南北的漢族武裝流民集團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最兇猛強勁的特種部隊。
乞活軍,五胡十六國時期活躍於黃河南北的漢族武裝流民集團。西晉末年,并州(今山西省一帶)匈奴人羯人起兵叛亂,大肆屠殺搶掠,并州大饑,光熙元年(306),并州百姓及士兵官吏兩萬餘戶在刺史司馬騰率領下逃難求食,就谷冀州,後形成號為“乞活”的難民集團。
乞活,顧名思義,亂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也,其悲壯淒慘情形可見一斑。乞活軍的基本成分是漢族流亡農民,雖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此前的身份並非農民,而是原并州官吏,士大夫,士兵,但是一方面他們在流民中所佔的比例很小,另一方面當他們加入到流民行列後,實際上已失去了先前的身份地位,脫離了原來的組織系統,並參與農業生產,也成為流亡農民的一部分。
乞活軍最初是在黃河兩岸先後為各方鎮如司馬越、苟晞、王濬所驅使,參與軍閥混戰,後由於民族矛盾的日益加深,民族矛盾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乞活軍的主要活動也隨之轉變為抗擊民族敵人羯胡石氏,311年洛陽陷於匈奴之後,大河以北的廣宗(今河北威縣東)和河南的陳留(今河南開封東 )是乞活難民集團屯聚的兩個中心,由於身處亂世,處境險惡,乞活流民在從事農業生產以求生存的同時,仍保留了武裝組織,他們在與胡人的長期殘酷鬥爭中磨練出頑強的戰鬥力,以驍勇善戰、組織嚴密、持續時間長久著稱。乞活軍在西晉覆亡之後,長期活躍在冀、幽、並等州,曾與石氏政權進行過艱苦悲壯的武裝鬥爭,起到了保障東晉政權的作用,其事蹟散見於《晉書》《資治通鑑》等史書各章節,如:
  “桑冬十一月,石勒陷長樂,安北將軍王斌遇害。因屠黎陽。乞活帥李惲、薄盛等帥眾救京師,聰退走。 ”
  “勒攻幽州刺史石鮮于樂陵,鮮死之。乞活田禋帥眾五萬救鮮,勒逆戰,敗禋。”
  “勒並軍寇鄴,鄴潰,和郁奔於衛國。執魏郡太守王粹於三台。進攻趙郡,害冀州西部都尉馮衝。攻乞活赦亭、田禋於中丘,皆殺之”
  “勒襲苑鄉,執遊綸以為主簿。攻乞活李惲於上白,斬之”
  “使石季龍襲乞活王平於梁城,敗績而歸。”
  “時勒方與乞活陳午相攻於蓬關,彌亦與劉瑞相持甚急。”
當然,羯趙統治中原時期,乞活軍迫於形勢,為求活命自保,也曾一度被迫暫時與羯趙妥協,但是其民族反抗鬥爭一直未熄滅過,一有機會就起來反抗胡人的殘暴統治,陳留的乞活帥陳午臨終時還告誡部眾不要歸附胡人,349年後趙大亂,漢族官員李農逃奔廣宗,被數万家乞活軍推為首領,這反映了局勢動盪時漢族官員和百姓團結一致聚眾自保的情形,可見當時胡漢矛盾之激烈。原乞活部眾冉良 (冉瞻)之子冉閔乘石氏兄弟自相殘殺的混亂局勢,在漢族百姓及李農所部乞活軍的支持下,於350年滅後趙,建冉魏,此時上距他們隨司馬騰離并州已經四十餘年。
乞活和其它流民集團相似,世代蕃衍,首領多由同一宗族承襲。乞活也有南移到江淮之間者。前秦苻堅部下曾有多力善射的乞活為將。直到東晉末年,恭帝元熙元年(419),河南還有流民一千餘戶在洛陽金墉城南參加擁立司馬氏的舉動,他們仍沿用“并州乞活”之名,而從306年至此已經113年。
存在形式/乞活軍
它是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一個特殊產物。部隊的組成既不屬於官方招募,也不是民間自發,卻又兼具官方、民間兩種特質,它是由官方組織起來的集體流民,是流民中團結力最強、活動範圍最廣、歷時最長久的隊伍。
歷史背景/乞活軍
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由於北方戰亂不堪,大量人民逃至南方,形成一股人口大流動。滯留北方的漢人則依靠塢堡自衛。當時主要流亡潮有六次:
  1:296年晉惠帝時期關中發生齊萬年之亂,數万人民由關中經過漢中,抵達蜀地,之後協助李特、李雄立國。另一股經漢水、宛至淮河,後為石勒吸收。
  2:巴蜀動亂後,人民逃至荊湘地區,因受土豪欺壓而叛亂,最後為王敦、陶侃平定。
  3:并州饑民向冀豫地區乞食,後由田禋率領,稱為“乞活賊”。
  4:涼州少受戰亂,眾多人民前往避難。由於保留大量漢人文物製度,形成“ 河西文化 ”。
  5:華北動亂時,眾多人民逃往遼東,由慕容皝設僑郡收留。後來這些僑民協助慕容皝建立前燕。
著名人物/乞活軍
  冉閔: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人(今河南內黃西北 ),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冉魏的立國君主。著名的” 殺胡令 “的發起者。
強大原因/乞活軍
亂世出流民,流民擾亂世,形成惡性循環,也成為這一時期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朝廷和地方政府也曾試圖解決,或將流民遷回原地,或者組織安置。但是亂世紛爭,流民太多,遣送起來十分困難。而安置措施也很難到位,特別是五胡湧入,地方政權尚且朝夕不保,根本無暇顧及流民。所以當時流民之多、遍布之廣,達到了曠世空前的境況。

流民所到之處,勢必受到排斥,因為哪裡都缺糧食,所以沖突也就無處不在。如“司、冀、並、兗州流人數万戶在於遼西,迭相招引,人不安業”(《晉書》),還有“流民之在潁川、襄城、汝南、南陽、河南者數万家,素為居民所苦,皆燒城邑”(《通鑑》)。就是當時情形的真實寫照。為防止流民哄搶,各地紛紛組織武裝防範。而流民受到攻擊,就要自衛,也逐漸自發形成了自己的武裝。如“雍州流人王如、侯脫、嚴嶷等起兵江淮間”,“流民張平、樊雅各聚眾數千人在譙,為塢主”(《晉書》),“秦州流民鄧定、訇氐等據成固,寇掠漢中”(《通鑑》)。有的還建立了割據政權,最典型的就是巴氐人李氏建立的成漢政權(為十六國之一)。這些流民武裝在客觀上加劇了社會的動盪。

在這種情況下,乞活軍也應運而生。其中最活躍、歷時最久的便是燕王司馬騰的一支。西晉末年,“并州(今山西北部)饑饉,數為胡寇所掠”,飢荒加上兵亂,以至於“郡縣莫能自保”(《通鑑》)。無奈之下,州將田甄、李惲、薄盛等人,便將流民組織起來,“悉隨騰就谷冀州,號為'乞活'”,跟隨司馬騰到冀州(今山西南部、河北西南、河南東北、山東西部)謀食,這支隊伍便被稱作乞活軍。在路衛兵看來,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則將流民收編,使這些人有所依靠;二則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的武裝,便於謀食。沒有財產住所,只為活命乞食,這樣的部隊打起仗來無後顧之憂,十分勇敢強悍,成為司馬騰麾下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


phprp5AHs2017-07-01_0818102017-07-01_0818262017-07-01_0818522017-07-01_0819072017-07-01_081734  

回顧臺灣數百年的歷史中,有哪些族群曾經被稱作「外人」?
漢人常喜歡說別人是「番」,原住民是「番」,外國人也是「番」。總之只要不是漢族,中華文化教化以外之地,就是「番」。
故事
2017-06-30 11:51
推文到plurk
作者:石文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用到「我們」、「你們」、「他們」這樣的用語。
通常被說成「他們」的一群人,語意上接近「外人」,也就是我們「認可的範圍」以外的人,包括關係疏遠的人、從外地來的人、外國人等等,都可說是「外人」。簡言之,「他們」所代表的「外人」,就是跟「我們」「不一樣」的人。
清代地圖中臺灣島上出現「番界」等描述文字。
誰跟我們一樣?誰跟我們不一樣?其實是很主觀的。
每個社會都有一套區分誰是我們、誰是他們的觀念跟想法,例如為了要凝聚、加強認同感跟向心力,需要一個跟我們不一樣的對立群體建立,或是為了建構我群的優越感,就要區分社會中階級地位的高低。
一般社會中被視為「外人」的人,通常不在主流、不在中心的邊緣位置。被推向邊緣位置的人,也常是社會的底層、弱勢的人。因此,社會中被「你」、「我」視為「外人」的人,常處在「邊緣」、「非主流」的位置,當中一些人也是社會中較「底層」、「弱勢」的人。
底下我們就來談一些過去臺灣歷史上「外人」的故事,看看是誰被認為不一樣?
界內還是界外?
漢人常喜歡說別人是「番」,原住民是「番」,外國人也是「番」。總之只要不是漢族,中華文化教化以外之地,就是「番」。
早期閩南人說,到南洋去打拚叫「落番」,到南洋娶當地女子叫「牽番婆」;其實臺灣在明代中國人的紀錄裡,也被視為「東番」,或是「荒服之地」,所謂「荒服」意指距離皇帝所居京城最偏遠之地。
到南洋討生活打拼的閩南人,常娶當地女子為妻。(翻攝自《艾爾摩沙: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
過去臺灣被稱做「東番」,但漢人移民到臺灣後,把很多「番地」開墾成田,落地生根,然後漢人把所居以外之地說成「番地」。漢人所居地跟原住民所居的「番地」間,因此逐漸形成「番界」。這條界線不是固定的,隨著漢人拓墾的腳步,番界線會往東推移。
漢人當時把原住民稱做「番」,並依教化的程度,以及是否歸順官府區分為「生番」及「熟番」。「熟番」是向官府輸餉納稅,或是服徭役的原住民。成為「熟番」被認為脫離了「生番」階段,通常會被劃入番界內,成為界內人。雖然還是被認為是「番仔」,但已是逐漸接近「人」(漢人)的「熟番」了
誰非漢人?
我們常說清代臺灣是移民社會,但也可以說是「漢番雜處」的社會
所謂「漢番雜處」,是因漢移民形成的街庄起初會鄰近番社之旁,久之漢庄與番社越來越難區分。在當時移民社會的情境下,區辨誰是「漢」誰「非漢」會是日常生活中一個會面對的問題。
漢番混居共處日久,界線可能趨於模糊化,對「漢人」而言,這是有認同危機的。在「漢人」是社會優勢群體的現況下,為了展示「漢人身份」,「漢人們」(這當中也包括一些對外宣稱自己是「漢人」的原住民)的策略是去嘲笑別人是「番」,嘲笑隔壁村子的人是「番」,嘲笑他們「番」的風俗。
在清代漢番共處的移民社會,也是臺灣歷史上漢人社會形成的重要時期,如何說別人是「番」,突顯自己是「漢」應該是重要課題。因此,所謂原住民的「漢化」,有可能是策略性的宣稱與推動,實際上原住民的情感與認同,甚至生活實踐上真的有「漢化」嗎?值得思考。
紅毛與烏鬼 
荷蘭人在歷史上被漢人稱為「紅毛番」,漢人因為荷蘭人長的「深目長鼻,毛髮皆赤」,所以稱他們為「紅毛番」、「紅毛鬼」。臺灣也有不少以「紅毛」為名之地名及建物,例如紅毛城、紅毛樓、紅毛寮、紅毛厝、紅毛港等等。其中位在彰化田中鎮的大紅毛社、田尾鄉的小紅毛社,則是因為居住這個地方的平埔原住民髮色較漢人淡,所以被稱為「紅毛」。不過伊能嘉矩在 19 世紀末進行的調查報告裡,則說此地原住民在家門口懸掛紅毛人像,所以被外人稱做紅毛社。
紅毛荷蘭人來時,帶來了另一群外國人,臺灣人稱為「烏鬼」。所謂「烏鬼」,明清時代的文獻大概都是說「烏鬼,番國名,紅毛奴也。其人遍體純黑,入水不沉,走海面若平地」。
1939 年(昭和 14 年)《臺灣歷史畫帖》中描繪鄭成功圍城期間,荷蘭亨布魯克木牧師與女兒訣別圖。途中出現一位貌似黑人奴隸者,應該就是荷蘭人帶來的「烏鬼」。(臺史博館藏,館藏號2009.011.0348)

2017-07-01_082747  

安托紐思·亨布魯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HRHi8B

狂戀府城: 范無如區訣別圖 - https://goo.gl/GhBW9C

鄭成功為何要屠殺荷蘭牧師?(管仁健/著)@你不知道的台灣(管仁健/著)|PChome 個人新聞台 - https://goo.gl/HahlB


這群「烏鬼」是那裡人呢?
連橫說他們是非洲的土人,也就是黑奴。事實上,17 世紀隨著荷蘭人、西班牙人來到臺灣的「烏鬼」,大多是東南亞地區的南島原住民。這群被歐洲人帶到臺灣的東南亞原住民,也可說是臺灣歷史上最早的一批「外籍移工」。
當時也有些「移工」因受不了歐洲人的奴役壓榨而逃離,跑到臺灣山林之中躲起來。荷蘭人戰敗離臺後,他們帶來的「烏鬼」也被鄭成功接收,甚至還組了人數可能有 7、80 人的「烏鬼步槍隊」17世紀這些滯留臺灣的東南亞原住民,想必也成為日後一些臺灣人的祖先吧!
良民與賤民
傳統漢人社會裡,位居社會底層跟邊緣的人一般被視為「賤民」。賤民通常是做「伺候人」的工作。有賤民,自然就有相對而言的非賤民——「良民」。清代的四民是士農工商「四民為良,奴僕及娼、優、隸、卒為賤」,另外包括樂戶、丐戶、惰民、蜑民等也都屬賤民階級。賤民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不許通過捐納做官、不許與良民通婚,也不許穿戴良民的服飾。有的賤民雖有姓氏,但是卻被完全排除在宗族組織之外,不能進祠堂、不能拜祖先
另外,有一群人雖不是身份世襲的賤民階級,但他們從事的工作,普遍被社會輕視,例如剃頭師、轎夫、苦力、擔糞等等。這些人從事非主流、社會邊緣底層的工作,因此社會地位不高,但相較賤民,他們是自由的。有些職業雖被認為低賤,卻是日常生活所必須。
20世紀初,伊能嘉矩所調查之臺灣乞丐的影像紀錄。(翻攝自《臺灣文化志》)
清代因規定男子要剃髮留辮,使得剃頭業開始興起。清代臺灣理髮舖少,一般多是剃頭人擔著剪髮工具在街巷、市集攬客,而且除了剃髮之外,還兼梳辮子跟按摩打背,一次索價僅3錢。通常,有錢人會固定叫剃頭師到家中剪髮,當清代官員要長期出巡地方時,也常會編制剃頭匠隨行,以定時整理門面。
化外之人
排除在漢人禮教、禮法範圍外的人,也常是官府管教所不及的「化外之人」。前述臺灣「生番」也被視為「化外異類」。但是遊走社會邊緣、禮法邊緣的人,如果集結起來,也可能形成讓主流社會有危機感的化外、法外力量。所以中國有句話「儒以文犯法,俠以武犯禁」,這個「俠」的身份其實是與社會底層、邊緣的人重疊,或是隱身在內。
以乞丐為例,當一群乞丐集結成黨時,就會引起官府注意。一群乞丐住的地方,臺灣人稱為「乞食寮」。
20世紀初,伊能嘉矩所調查之臺灣乞丐的影像紀錄。(翻攝自《臺灣文化志》)
清代臺灣的乞丐常出現在民間酬神、演戲、嫁娶等熱鬧場合,有時會群集3、40名之多,清代文獻說他們「強行乞討,要錢要飯」,而且是「不索不休」。後來官府為了管理乞丐聚眾的問題,設置「丐首」來管理群丐。但有趣的是官府所任命的「丐首」很多其實不是乞丐,而是有錢人,他們向官府捐輸不少錢以當上丐首
為什麼良民要自願出錢當乞丐頭
因為當上官府認可的丐首後,可以有官府保障的合法行乞權,可以光明正大命底下眾丐,以官府保障權力四處強行乞討。丐首的設置因此適得其反。清代官府也試圖把乞丐安置在「養濟院」內,但這只是名義上的家,事實上遊走四方行乞才是乞丐的常態
從邊緣來思考 
以上談了一些過去臺灣歷史上外人、邊緣人的故事。
但中心跟邊緣之間,有時不是那麼絕對,一些被主流社會區隔的外人、邊緣人,也可能自覺主流。有時邊陲反而比中心保留更「傳統」、更「正統」的東西,所謂「禮失求諸野」,甚至有些人甘居化外,樂作邊緣人。
當然有時候這是種安慰自己的說詞,常會解釋自己原來也是主流的人,是因某種緣故而寧居化外。位處邊緣、外圍的人,其實也常是處在一種「之間(between)」的中介位置,這樣的位置,反而更有彈性,有更多的多元性跟可能性。也許這是現代社會應該強調的一種價值觀——樂作邊緣人,從邊緣位置來思考社會。
附錄一:廟裡的戇番
憨番扛廟角(陳柏智提供)
臺灣很多廟宇的廟角屋簷處會出現所謂「番扛廟角」的雕塑。「番」的造型常見濃眉大眼、絡腮鬍模樣的胡人力士樣貌。也有紅毛番、烏鬼造型,甚至穿西裝的外國人,也有人認為「番」形象中包括平埔原住民。
這些多樣的「番」形象出現在傳統漢人的廟宇裡,而且是做最粗重的勞力工作,大概都反映了漢人對非漢的所有「番仔」的貶抑,安排他們做很低下的勞力工作。民間有的說法是:臺灣人因不滿荷蘭或日本人統治,而把這些殖民統治者做成「番」的造型來出怨氣。
附錄二:賤民不得翻身 
1895 年(光緒 21 年)賣女為婢的賣身契。奴婢被認為是賤民之一,是不自由的,(臺史博藏品,館藏號2003.007.0072)
賤民居住地通常也有限制,例如廣東、福建沿海的蜑民是不能上岸的。
對賤民最大的限制是,賤民通常是被禁錮在所處的戶籍裡,子孫要一直延續賤民身份。這些賤民被排除及限制的部分,很明顯都是形成一個漢人社會的基本要素,等於說賤民是被排除在漢人社會禮教範圍之外的人,是傳統漢人社會中最底層者。
附錄三:官方隔離邊緣人 
清代府城的乞食寮(乞丐寮),位於城牆邊緣。
清代臺灣較多人聚居的府縣城裡,會設有養濟院、普濟堂。養濟院是官方所辦,或是民間出資所辦,專門收容痳瘋、殘疾、老人、游民等社會底邊的人,也包括乞丐。養濟院也因收容社會底層之人,因此通常被安置在城市、聚落的邊緣位置,例如彰化縣的養濟院是在八卦山下
安放在邊緣位置,其實是要把這些社會底邊的人跟主流社會隔離。這群化外之人雖形成官府不得不重視的社會問題,官府的回應就是畫出一個限制與隔離的範圍。


2016/09/19芒果日報--社論選讀--歷史低能祭止兀,慘遭管仁健打臉

難民證01難民證06難民證04難民證03難民證02難民證05E4zekQwVIAI0D9S

2016/09/19芒果日報--社論選讀--歷史低能祭止兀,慘遭管仁健打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