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大師-楊南郡與徐如林-古道先驅/看見高山中原住民部落與古道遺跡的第一人;他是台灣古道與文史調查的領航者,也是國寶/開「台灣百岳」登山風氣的古道學者楊南郡昨病逝,享壽八十六歲/「山爬得越多,越發感知對台灣的地理、歷史、文化知道得這麼淺薄!台灣山岳溪谷生態之美被忽略太久,山岳朋友應有深入調查、推介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WHlf9r
65歲以上每5.7人有1人無法自我照顧!長照費你準備好了嗎?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養兒防老」這句話可能已經無法落實了,根據內政部統計,民國80年每10位工作年齡者養1位老人,到105年是1.8位,到了150年則是每10位工作年齡者要養7.5位,民國150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就是現在正值青壯年的人會遇到的晚年狀態。
隨年紀增長
最易出現的6種退化症狀
根據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醫師觀察,高齡者最常出現以下幾種因為身體退化產生的症狀:
1血管狹窄或退化:容易引發中風、心肌梗塞,死亡人數最高,但其實在年輕時就可以好好預防。
2腎功能衰退:主要是因為糖尿病、高血壓所引起。
3腫瘤:惡性腫瘤的癌症為十大死因之首,死亡率高,但其實沒有特殊好的預防方法,因為每個腫瘤發病原因不同,例如乳癌發生和遺傳以及雌激素有關、肝癌跟B肝、C肝帶原有關,所以說要預防癌症,可能防不勝防,現階段要考慮進行常見癌症的健康檢查。
4性賀爾蒙減少:除了性功能衰退,首當其衝就是美貌凋零,第二性徵都會逐漸消失。
5骨質疏鬆:連帶的肌肉不足、骨骼和關節退化,都是很常見的老化現象,但其實可以靠運動和飲食改善。
6視力衰退:很多人會在40歲老花眼、50歲有白內障甚至青光眼等水晶體退化後產生的症狀,其實很難避免視力的衰退,如果有糖尿病或是高血壓,甚至會出現網膜病變。
其實抵抗身體老化,你能做的沒有想像的多,唯一可以預防的,就是避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避免三高的產生才是根本之道,陳皇光醫師說:「長輩最常罹患的失智症,其實控制好三高也能預防,防三高的課題,最無聊,卻可以避免最多疾病的產生。」
長照費應納入退休規劃
為自己打點第二人生
如果無法抵抗身體的正常老化,那就好好規劃自己的退休人生,這時先問自己想要幾歲退休?退休後想要渡過怎樣的人生?如果有病痛該怎辦?有人可以照顧你嗎?
根據衛福部的調查,65歲以上國民平均一個月看病2.18次,且在過去1個月內到過醫院看病者將近7成,再更近一步了解,根據內政部統計,2011年85歲以上老年人口罹患失智症有3成,失能有5成,而65歲以上每5.7人內中就有1個人會無法自我照顧,失能時間約有7.3年,這7年多的歲月,靠政府的補助絕對不夠,品質可能也無法達到自己所願。
這時就需要長期照護(簡稱:長照)提供幫助,長照的服務對象包括先天以及後天失能者,所提供的長期醫療照護、個人照顧和社會服務等。台灣已經步入高齡化社會,民國150年更是踏入超高齡社會,我們老年後勢必會需要長照服務,雖然長照2.0已經上路,擴大了照顧族群,就算各級政府、鄉鎮市區以及鄰里都已經有規畫以及建設照顧機構,但你能相信政府給予的長照援助嗎?就算選擇了長照機構,但政府所提供的長照經費補助,仍不足以支付長照機構的照顧費用以及日常生活費用,自己仍然需要支付照顧費,才能獲得較有品質的照護。
退休後簡單的生活,對大多數人來說應該不會造成經濟壓力,但如果是生病,衍生出來的醫療費、交通費、照顧費就會是很沈重的金錢負擔。國泰預防醫學部長陳皇光醫師認為:「長期照護以中風為大宗,將長照費用納入退休規劃是需要的,不確定子女會不會照顧,正確的態度應該是要去學習如何健康,把長照的費用當成一種投資保險。」
所以正值青壯年的我們,先來規劃退休後的照顧生活,現在就投資自己的晚年,讓自己可以瀟灑邁入第二人生。
不願當屋奴 30歲的雪梨工程師計畫35歲退休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21日, 2018
A-A+
2018-02-21 14:52聯合報 記者田思怡╱即時報導
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30歲的雪梨工程師塞拉克(Pat Seyrak)在他的部落格寫道,他面臨重要抉擇:買一間房子或過自己的人生。他選擇後者。
他寫道:「我決定提早退休,不是55歲或50歲,而是在10年成功的職涯後,在35歲退休。」
他相信大部分薪水優厚的澳洲人在工作10年後都可以不工作也不愁吃穿,而且是值得追求的目標。
他說,當工程師一大早就要起床,違反人性,長時間工作和加班,已把他從工作當中得到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消磨殆盡。
更要緊的,他感到賣力工作讓他失去其他生活。
不同於許多同年齡的人,買房不是他的優先目標。其他人唯恐追不上不斷上漲的房價,他則不願被房貸壓垮,與同居人分租一間公寓。
他說:「我告訴同事麥特,我在股市裡投資了25萬澳幣(約台幣577萬元),他差點被咖啡嗆到,他說,『太瘋狂了』。」
塞拉克覺得花30年付清房貸才瘋狂。他買可以生財的資產,例如股票,很快就賺到足夠的錢,可以選擇不工作。
他計畫靠積極存錢和投資基金,在35歲時擁有100萬澳幣(約台幣2300萬元),他的餘生每年可有4萬澳幣(約台幣92萬元)收入。
他說,也許有人認為年收入4萬澳幣的生活很拮据,其實只要戒除每年都換最新的iPhone手機,每周上幾次餐館的習慣,多與朋友享受戶外活動和在家烹飪。
不過,他承認,提早退休還是有風險。最大的風險是投資報酬率可能低於預期,短期而言,股市難以預測。
另一風險是,他可能需要額外的花費。因此,他不排除做幾天壓力較小的工作。
對他而言,退休不是無所事事,他計畫多陪伴家人、旅行、學一種外語和彈奏樂器。他也希望做一些有意義的工作,但不是為了賺錢,例如當義工,或是為自己工作,而不是為雇主。
他說,他聽過太多人在年老時後悔這輩子花太多時間工作,他不希望自己是其中之一,而且他願意改變。
60歲退休有幾人?
By 于國欽,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15日, 2017
60歲退休有幾人?圖╱本報資料照片
勞工退休年齡分布概況
我國1年退休的勞工約9萬多人,其中民營企業8萬多人,公營企業1萬多人,以年齡分布而言,59歲以前退休者近7成,能做到60歲以後退休者只占3成多。
■近年我國50~54歲勞參率達70%,而55~59歲勞參率降至55%,60~64歲續降至36%,65歲以上的勞參率僅8%,這顯示過了60歲還在工作的人並不多。
幾天前,國發會歡送主秘曾雪如等3位資深官員退休,他們在公部門待了近40年,主委陳添枝推崇他們對台灣經濟的貢獻,並認為65歲退休實在太早,退休後得好好安排生活,否則快樂3個月之後,就會陷入不知該做什麼的焦慮。
退休對個人是大事,對社會也是大事,因為退休意味著失去工作、失去收入,若沒有一套健全的年金制度,當一國人口有20%都在退休狀態,必然會陷入恐慌,所幸我國公部門退休年金起步較早,勞工近年也逐漸跟上。
大致說來,勞工退休可領兩份年金,一份是勞退、一份是勞保,若工作滿三十年,兩者合計約月領兩萬多元,雖不算多,但已可過活,目前兩者請領門檻皆是60歲,不過自明年起退休金(勞保年金)請領年齡將逐年延至65歲。
企業願僱用你到65歲嗎
雖然,延後退休年齡舉世皆然,但問題是老板想不想僱用你到65歲?僱用一位資深員工的薪水往往可用來僱用兩個年輕人,算盤一撥,一位勞工可能在55歲就被迫退休,他得兩袖清風熬過10年,到65歲才能開始領退休金。
相對的,延後退休對公部門的影響較小,大約只是多做幾年事,依然可以順利銜接退休年金的保障,不致像勞工出現「十年空窗期」。
勞工從退休到領年金之間真的有「十年空窗期」嗎?確實如此,近四年受僱員工動向調查報告顯示,民營企業退休勞工有7成年齡不到59歲,能做到65歲才退休者還不到1成。
反觀公營企業勞工,近8成都可以做到60歲才退休,兩相比較可以明白,公營事業勞工比較沒有「十年空窗期」的問題,而民營企業勞工10年空窗期的風險極高。
我們的勞工何以這麼早退休?是勞工們不願工作?還是老板不想讓他們工作?從勞工退休年金如此單薄,單薄到不具任何吸引力可知,多數應是在企業「優離優退」下退休的。
1991年「優離優退」還不風行時,中高齡勞動意願頗高,勞參率也遠高於今天,那個年代退休勞工裡逾7成超過60歲,2000年此一比率落至48%,近年更降至31~37%。由此可知,20多年來勞工退休之所以趨於年輕化,並非勞工偷懶不想做事,而是在市場競爭下,企業僱用資深者的意願愈來愈低。
嬰兒潮人口步入空窗期
陳主委說的沒錯,以今天人們壽命延長至80歲以上而言,65歲退休實在是太早了,這個年紀還可以做很多事,不過理論歸理論,企業的想法卻未必如此,因而衍生出勞工退休年紀次第向前,請領年金門檻逐年向後的「十年空窗期」,更可憂的是,戰後嬰兒潮龐大人口正逐漸步入這十年空窗期。
10年空窗期有何可懼?其可懼在於勞工處於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困境,既沒了薪資收入,也還沒資格領退休金,貧窮是必然的,而當龐大的人口陷入十年空窗期,非但台灣經濟發展不起來,社會也將為之動盪。
-----------------------------------------------
登山大師-楊南郡 http://goo.gl/WHlf9r
楊南郡提示了一個生活態度。年紀大了時,很多事情才可能更成熟而有智慧的面對,以及竭己之力完成。一個人退休以後,生活可以更加熱情地開展,帶給社會鉅大的貢獻
-------------------------------
曾進發/ 年過五十
2016-10-10 06:00
推文到plurk
曾進發/ 攝影詩人
年過五十
習慣將外套和變形的影子一起掛上牆壁
習慣站在玻璃窗前左顧右盼看著自己
習慣性發現
歲月用溜滑梯的速度輕快流逝
年華以KTV的飆歌氛圍音速飄離
時間不能免俗地染灰你的頭髮
時間也讓你常常夢見童年
年過五十
常常分不清身處在
夢中的兒時還是兒時的夢中
年過五十 喜歡作夢並勇敢追逐年少的夢
年過五十 重新定位自己並定位生命的意義
年過五十 該是正式和死神面對面的時候了
-------------------------------
年過50後 你應該放棄的7種東西
2015年02月27日 13:16 林宜靜/綜合報導
羅琳
《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即將在今年7月邁入50大關。(美聯社資料照)
孔老夫子曾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當人生過了一半,邁入5字頭時,會對自己有什麼期許呢?是選擇放下事業、好好享受人生,還是再奮力一搏,再創人生顛峰!
然人生到了另一個階段,歷經人生體驗與挑戰,我們都期待未來過得更美好!但實質上,在擁有的同時,或許也捨棄一些東西。《赫芬頓郵報》列出7點,人在50歲後應該丟棄的一些想法或心態,如不要心懷怨恨、不要想討好所有人,也不要再貪口不忌食,你的身體已無法讓你這樣隨心所欲。
1.心懷怨恨:歷經戰爭死殺、男友無情背叛,人的心難免產生負面情緒。怨恨可能產自於過去別人對自己的傷害,然卻遠比當時的傷害更持久傷身。特別是,在不能選擇寬恕的情況下,過去的怨恨恐導致我們無法享受現有的快樂,當怨恨情緒長久積蓄,怨恨者可能會變得憂鬱和不安而得病。
據醫學研究指出,寬恕能帶來健康的交際關係、更高層的精神昇華、減少焦慮和壓力、降低血壓、減少濫用酒精、藥物的機率。佛經有云,「有怨恨就沒有慈悲,就沒有境界,就沒有圓滿。」在50歲那年,不妨放下怨恨,以寬容擁抱新的人生!
2. 喜歡在爭論中做勝利的一方:有求勝心才會驅使自己進步!許多人面對紛爭時,也習慣堅持己見。然事實上,爭論中的勝者並不會帶來真正的快樂。即使贏了,實際上你還是輸了,或許你會覺得洋洋得意,讓對方自慚形穢,但殊不知你同時也傷了他的自尊心。
另爭論也會帶給健康不好的影響,心理學網站《PsychCentral》指出,因爭執會給兩方帶來不小壓力。醫學研究曾指出,父母在嬰兒面前爭吵,會影響愛兒的大腦發育。具體來說,生長於爭吵聲多的家庭,嬰兒經常暴露在生氣的語調中,其壓力水平會上升,長大後更傾向於變成不安的大人。
爭論是要不得的,甚至連最不漏痕跡的爭論也要不得!你老愛抬槓、反駁。即使你偶爾得到勝利,但卻得不到對方好感,真正贏得勝利的方法不是爭論,而是不要爭論。而年過50歲更應該放下,選擇退讓、妥協,獲得清心與快樂。
3.等待最佳時刻再做想做的事:剛過新年,每個人不免許下新年願望,給自己期限、激勵自己完成目標。然人生到了一半,有多少夢想是真正能實現呢?其實到了50歲後,看清了生命沒有一定要在「最好」的時刻做最好的事。對50、60、70歲的長者而言,不要再等什麼是「最好的時刻」,該退休的、旅遊的、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都應該去實行。
4. 再怎麼吃也不會發胖的想法:有夢想,就「Just do it」!趁著年輕,我們要把握機會自己愛做的事,但可別為美食口欲,而失去自己的健康。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大不如前,新陳代謝易減緩,一天內身體能燃燒的卡路里量減少。如一再放縱飲食,不只會使體重飆升,更會帶來許多健康問題。健康的不二法門很簡單,就是維持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
5.討好所有人的想法:群聚社會中,我們都希望能被別人接納或喜愛,除說話要得體外,我們不免也會用些「小技巧」贏得更多人喜愛。特別在這個處處需要「人脈」的社會。但年過50歲後,不妨放棄試圖討好所有人的想法。雖然有時要說「不」的確不容易,但是生命是自己的,沒有多餘的時間去討好全世界的人。
6.說別人的壞話:俗話說,「如果沒有好東西說,就什麼也不說」。切記,「人前不說別人好,人後不說別人壞」的人不多,當你發現朋友在你背後說你壞話,最好能以包容及諒解的胸懷泰然處之,這樣才能化解誤會,為自己贏得更多友誼。
7.追求工作的成功:成功的定義有很多面,而多數人都把它定義在工作、事業上的成功。然財富、權力的多寡也不能買到「真正的幸福」。年過50歲是人生轉換念頭的好時機,看孩子快樂地成長、能讓生活充滿愛、人人見到你都展開笑容,那是成功另一個層次的定義。
看了以上7點,年過50的你是否有新的體認呢?一個名女人也即將在今年7月邁入50大關。她是撰寫《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J.K. Rowling)。曾靠救濟金過日、獨立撫養女兒的單親媽媽靠著無比的創造力、堅持寫作,現在成為擁有億萬身價的暢銷作家。而羅琳在功成名就後,她也再遇到人生伴侶,迎向幸福人生。然當《哈利波特》讓她功成名就後,羅琳卻選擇用另一筆名,挑戰她夢想中的偵探小說,同樣得到讀者的喜愛。
50知天命,究竟知道些什麼!或許他們知道自己未盡責任、不懈怠自己的人生。50歲的人,還沒到退休年齡,但也不是遙不可及,或許他們還會想繼續工作、善盡社會責任。同樣的,50歲的人,到了人生最成熟階段,成功和輝煌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時常伴有一些壓力,但他們都能很坦然地面對,因他們瞭解社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活出精彩、讓自己發光發亮。
-------------
年過五十?關心自己的“清單”吧
2016-10-09 15:09:47
日前一則報導,說是在St. Louis 市102歲老太太Edie Simms 的“水桶清單”(Bucket list)上,有一個與眾不同的項目:人生百味盡嘗,唯獨不知被逮捕的滋味。St. Louis市大都會警察局全力配合。動用警車警員,至老人家所住的“老人中心”(Senior Center),將其逮捕並“銬”進警車後座,“押”回警局。一路談笑風生,其樂融融。
Bucket list (means a list of things that one has not done before but wants to do before dying).可譯作“人生目標清單”或“遺願清單”。2007年好萊塢有部電影就是這個名字《The Bucket List》,大牌演員,叫好叫座。
英文“踢水桶”(Kick the bucket),跟中文的“翹辮子”一個意思。都是形容人“撒手歸天”時的情況。英文注意“伸手蹬腿”踢翻水桶;中文強調人已非站立辮子朝下,而是倒下辮子朝天。中文看重頭,英文看重腳罷了。“水桶清單”即衍生而來指那些人們想在生前完成的事兒。
據報導,Simms老太常捐贈物品給“老人中心”。多年來,曾為住戶縫製了數百個枕頭,毯子,圍巾等。如此富態慈祥,福澤鄰里的人瑞老太,有這般的“念想”多久了?不得而知。但終能和盤托出,且St. Louis市警察局竟興師動眾,一絲不苟地配合“演出”,令人叫絕。
像Simms老太的“水桶清單”這樣的另類事例,時有耳聞。美國前總統老布什,身患帕金森症,雙腿無法自如行動,仍堅持由人協助,從1800多米的高空跳傘為自己慶祝90周歲生日。
其實,人非草木,豈能無情,豈能無欲。老夫願意打賭,“水桶清單”或“遺願清單”這東西,一國之尊,億萬富翁可以有,販夫走卒,平頭百姓也可以有。你我皆有。問題是並非人人皆能傾聽自己的內心,直面自己的感受,忠實於自己的“清單”,進而追求“清單”的實現。
當然,慾望可以是無止境的,而“清單”的實現也受主觀客觀多方面的製約。所以這“清單”上的項目多數甚至全部都可能是動態的,與時俱進的。拿掉成了的項目,再添上新的。五十歲的“清單”到了七十歲可能已經面目全非。伴隨人們“清單”的不斷更新,造就了無數的英雄豪傑,無數的貪官污吏。帶給人類財富和戰爭,貧窮和發展。不可否認,無數個體的“清單”,匯成了人類社會文明向前的動力。
回到上面的例子。以老布什前總統之尊,他“水桶清單”上“90歲生日跳傘”的願望,絕對不乏幫忙。而St. Louis市警察局則大可以對Simms老太的“水桶清單”嗤之以鼻。假設中國也有個“Simms老太”,同樣的“水桶清單”。多半會招來“老不正經”,“出妖蛾子”,“邪門歪道”之類的白眼和指責。老人家或因預知人們的反應,或因子女壓力而將“清單”早早自行了斷。尤其當今資訊發達,一有“另類苗子”冒頭,人云亦云的“口誅筆伐”,見著慫人壓不住火的“吐沫星子”鋪天蓋地而來。實在令人懷念那傳說中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傳說中的中國文化容納百川之美德。
又扯遠了,回到“水桶清單”。語曰:五十而知天命。既“知天命”了,列個“順天意”的“水桶清單”應該不難。事無鉅細,但凡想做而未做之事,皆可入列。
可以是在xxx處買幢房子;
可以是自己嫁接果樹;
可以是自己做木工打造一隻完美的椅子;
可以是開始學習畫畫彈琴;
可以是去哪些地方旅行;
可以是即使坐輪椅也要親見北極光;
可以是親歷跳傘蹦極;
可以是如何將高爾夫,德州撲克玩到極致;
可以是要寫多少篇原創博客文章;
可以是要在xxx之前達到xxx博客點擊數;
可以是幫孩子抓到多少Pokemon;
可以是海釣一條xx斤重以上的石斑魚;
可以是親自拍到火山爆發,海鳥捕魚,金蟬蛻殼,。。。
有些事情,不需要辭職,不需要存款達到幾位數。更不需要等待,也等不來。與其“心中長草”,日夜煎熬。不如尊從自己的初衷,尊從自己的“清單”,做個有追求的人,讓此生盡量少些遺憾。同樣有意義的是,當你的親人朋友需要幫助實現他們的“清單”時,義不容辭地挺身而出,伸出援手吧。因為“幫助他人”可以是您“清單”上永恆的一項。
--------------------------------
媽媽姐姐們請注意 年過50 請絕對別這樣
精華簡文媽媽姐姐們請注意 年過50 請絕對別這樣
本文作者蜜雪兒康恩斯Michelle Combs去年初次發表「熟女知天命的快樂秘訣」,犀利的文字與語調,引起正反交攻的熱烈討論;為此她在今年加碼發表同名文章,提供知天命的女性中肯建議,快樂幸福別人給不了,自己就能給自己。年50的媽媽姐姐們,只要做到這些事,快樂、有趣、輕便,一定也不難
適齡舉止很重要,但對「某些年齡層」的女士,這些叮嚀卻是忠言逆耳。因此在這一篇文章裡,我決定換句話說,藉此告訴大家讓自己過得更好的適齡態度。
別再憤世嫉俗
當妳凡事憤世嫉俗時,嘴角紋也會跟著跑出來,無論用多頂級的唇膏都無力遮瑕。當妳凡事尖酸刻薄,妳po在社群的笑臉照絕對不會有少女嘟嘴的萌樣,而是永遠討人厭的表情。如果妳決定改變,嘴角紋和惡婆娘的模樣自然就會消失。
坦承面對「青春有賞味期」
人體一旦過了特定年紀,昔日的曲線不再;是否真要將自己硬塞進一件迷你尺寸的內衣,看到自己擠出事業線、平腹、翹臀,才算是找回「我還年輕」?
我們無需如此勉強地取悅他人與自己;不過久久一次的同學會,倒是可以穿件塑身褲,讓小腹變平,臀部贅肉不下垂。考慮穿會磨破腳跟,腳趾擠得快變形的那種穿細高跟嗎?別啦!現在有兼具時尚與功能的潮鞋款,讓妳流行又不至於會摔掉半條命。
還有,別買不實穿的花瓶衣服(不過與女神卡卡的肉片衣比起來,花瓶衣可能還算實穿);我要說的是,別讓衣服穿妳。
別老等著別人對妳好,受到委屈時,別只生悶氣。
真的要自立自強!說真的,除了自己,沒人會總是為妳出頭;不為自己辦護是說不通的,我們沒必要委屈自己的感受。
別再斤斤計較
小心眼會窄化妳的視野。當妳錙銖必較,妳根本看不到自己的醜陋模樣,更從此限制自己跨出去的動力,以至於妳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妳會失去欣賞純粹的美與幽默的能力,甚至於無法體會只喝白開水的箇中滋味,進而鄙視妳周遭甘於過平靜生活的友人。斤斤計較(卡路里)的確可以瘦身,讓瓜子臉再現;但如果妳不得不計較(其他事),那麼請妳別戴上有色眼鏡對人說長道短,因為那會讓妳更惹人厭。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罪魁禍首是心裡那根刺
拔掉自己內心深處的刺,女人才能善待其他女人。女人詆毀甚至摧毀其他女性的行徑,其實是她心裡插著一根連她自己都不知道的刺。特別是50歲的女人,心裡有刺一定要盡快拔除,否則妳的生活就完蛋了;壓力會加快老化速度,這可是經過科學驗證的真理。
我分享這些,不是因為我心理健康絲毫沒刺,也不是我從不小心眼或尖酸刻薄。人非聖賢,我們都不完美,但那並非意味著我們不能丟棄劣根性,追求更良善的心靈境界。隨著年齡增長,卸除性格上的沉重束縛尤其重要。人到中年,能有更繽紛的快樂人生。我也發現,人生過得越輕便,生命越有趣。
-----------------------------------------------
年過50了還這樣搞,是不要命了嗎!7位演員的驚險鏡頭都是親自出馬 | 不可能的任務、替身、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金牌特務 | 娛樂圈 | 妞新聞 niusnews - https://goo.gl/5kiFBa
----------------------------
《我的志工生活》年過五十 繼續成長
3848_年過五十 繼續成長
◎曹之媛(新竹勝利堂會友)
年過五十,我開始思索自己的一生,還有哪些未了的心願?童年歲月曾經成長在尖石的我,對那裡有一份特殊的情懷,於是五十歲那年,我利用下課之後的時間,號召三位大學生,從下午五點到晚上八點到尖石去陪伴孩子們讀書,每週三次,為期一年。那是我的第一次志工生涯,我因此認識了來自比利時的丁神父。
每週三次由新竹開車至尖石,對我畢竟不是輕鬆的工作,加上那時還沒退休,總有工作的壓力,於是我轉換志工的跑道,跟著新竹北大路浸信會的團隊,投入起安寧病房的服事,這是在週六下午的時段,跟工作不相重疊。
五十歲之後的志工人生
由於我曾是乳癌患者,所以服事乳癌病患也是我的心願,我們會在過程中傳福音,為病人禱告。但是安寧病房並不只有乳癌病人,遇過鼻咽癌、骨癌末期病人,前者因轉移到臉部、脖子,整個腫脹發出異味,看了極不忍心;還有年輕的骨癌患者,離世之前的疼痛、哀號……,若不是有屬靈長輩劉媽媽的安慰禱告,我都不知要怎麼辦?這樣前後約有一年的時間,我再次轉換服事的跑道,這次我到了精神科的日間照護服事!這是我比較能發揮專長的服事,讓我一做就超過十年。
精神科的日間照護,多半針對病情穩定的病人,他們每天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半,像是上課一樣到精神科日間照護教室,做各種活動,有心理師、社工師、職能師為他們上課。有時他們會學手作或是烹飪,有一陣子還上書法課,花季時會帶去賞花,偶爾還有戶外教學參觀。我負責的課程名叫「心靈團契」,沒有制式的上課方式,所以我們是很隨性的變化課程與教材:看影片、讀書、讀短文、心得分享、聖經金句背誦等,有時我們只是喝下午茶、聊天而已,只要大家願意發言,氛圍平和就達到上課的目的。
日間照護 學會平等與尊重
這些朋友都有一段生病甚至是住精神科病房的歷史,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在日間照護的階段,期待生活作息正常,精神狀態穩定,能夠重新踏入社會!
精神科的職能治療師會為病人安排鐘點工讀,像是照顧花圃、輸入病歷、摺疊被單被套等,還有醫院附近的商家也會提供一些工讀的機會,像是洗碗或是做餐廳的內場,讓他們經由短時間的練習,逐步能回歸職場。
這是一條艱辛的路。在這裡服事久了,跟病人有了感情,當他們情緒低落時,我也容易跟著受到影響。記得當初北捷的捷運殺人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時,病友們告訴我,在一樓花圃裡閒聊的住院病人都指著樓上的精神科說:「那裡好可怕啊!」讓他們經過時彷彿芒刺在背,聽到這些話,讓我都有深沉的無力感!
對於我們不了解的事,我們會有刻板印象。其實,能到日間照顧的病人多半已經是呈現康復的狀態,或許是藥物的副作用,有些人會很想睡覺,動作緩慢;他們或許是生命的際遇,或許是遺傳體質,以至於生病了,他們最需要的是平等與尊重的態度,這卻是我們最吝於給予的。
透過作志工,我認識一群生病的朋友,體會到他們的艱難,更看到他們的努力。他們之間彼此扶持的真誠,遠超過我們這些所謂的正常人!轉眼間在日間照顧服事已經超過十年,我也將步入老年。
在暑假炎熱的午後,頂著驕陽、騎著機車,趕去服事時,心裡都會想到:我還能在這裡服事多久?我很喜歡這裡的服務團隊,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大家都很認真;也很感謝上帝,讓我在這個像大家庭一樣的團隊繼續學習、成長。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www.ct.org.tw/1293957#ixzz4MjU6RBNV
-----------------------------
年過50還想拼生子 英代理孕母就是要生
霍洛克與她生下的第13個孩子。翻攝英國《鏡報》
r2016年10月09日10:41
英國女子霍洛克(Carole Horlock)被稱為「超級孕母」,除了自己的兩個親生女兒,她當代理孕母20多年,已先後生下13個孩子,日前又再植入胚胎,打算再拼「最後一次」代理孕母,醫生警告她高齡又多產,因併發症死亡的風險很高,她卻在所不惜。
霍洛克上周滿50歲,已超過歐洲好幾國法定代理孕母的年齡限制,她仍允諾為一對英國夫婦當孕母,在希臘雅典的一間診所植入兩個胚胎,目前尚未確認是否懷孕。
霍洛克是英最年長的收費孕母,可能也是全球最多產的孕母,連親生女兒和其他人的孩子,總共生過15個孩子,包括一對雙胞胎和一組三胞胎。她說:「我最喜愛的一次懷孕就是那對三胞胎,同一時
間帶來三個小生命,實在難以置信。」
這次她幫助一對英國夫婦做代母,原來他們兩年前已曾找過霍洛克,但當她準備進行人工受孕手術前,太太發現懷孕,於是取消委託,但那位太太流產,兩夫婦再求她幫忙,霍洛克本來不打算再做代母,但最終改變初衷。
霍洛克選擇在希臘接受人工受孕手術,因為英國的本土醫生認為風險太高,不願替她授孕。「英國的醫生告訴我,我不應再懷孕,我拿性命來賭博。」醫生指,她的年紀加上多次懷孕,出現併發症、大出血的風險很高,但霍洛克反而認為,這是不可錯過的最後機會。
「生命中所有東西都有風險。我知道這有風險,我有可能會死,但我明天外出也可能被車撞死。」她還說:「我認為玩高空彈跳或在懸崖跳水的人才是瘋狂,對我來說,有甚麼事比帶來一個備受渴望或寵愛的嬰兒到這世界更神奇?」(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
成就別人 也會成就自己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月 10日, 2016
人們常說「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人的一切是與自己的德行有著密切的關係。
東漢學者鄭玄為世人所推崇,在術學方面更是技高一籌。有一個典故。鄭玄在馬融門下求學,過了三年也沒見著馬融,只是由高才弟子為他講授罷了。馬融曾用渾天演算法演算,結果不相符,弟子們也沒有誰能理解。有人說鄭玄能演算,馬融便叫他來要他演算,鄭玄一算就解決了,大家都很驚奇、佩服。等到鄭玄學業完成 ,辭別回家,馬融隨即慨歎禮和樂的中心都將要轉移到東方去了,擔心鄭玄會獨享盛名,心裏很忌恨他。鄭玄也猜測馬融會來追趕,便走到橋底下,在水裏墊著木板鞋坐著。馬融果然旋轉式盤占卜鄭玄蹤跡,然後告訴身邊的人說:「鄭玄在土下、水上,靠著木頭,這表明一定是死了。」便決定不去追趕。鄭玄終於因此得免一死。
從此以後鄭玄的名聲鵲起。事情還有下文。鄭玄之所以躲過生死劫是因為他的不求名利。鄭玄想要注釋《左傳》,還沒有完成。這時有事到外地去,和服子慎相遇,住在同一個客店裏,起初兩人並不認識。服子慎在店外的車子上,和別人談到自己注《左傳》的想法。鄭玄聽了很久,聽出服子慎的見解多數和自己相同。鄭玄就走到車前對服子慎說道:「我早就想要注《左傳》,還沒有完成,聽了您剛才的談論,大多和我相同,現在應該把我作的注全部送給您。」因為如此,終於成了服氏注。
把自己的成果拱手讓人,在今天的學者眼裏也是不可能的,至少也會要一個合著的名聲。中國人講究積德,難道不是他的的德行救了他的命並且成就了他的英明嗎?
上天眷顧一個人,一定是因為他平時的所作所為符合了一定的道德規則,而非人的所謂聰明。難道不是這樣嗎?@
---------------------------
企業領導人必備特質:斷、捨、離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在進行改革時,最後多半都會被迫面臨「捨棄」、「斬斷」的選擇。而最後要背負起所有從「拋棄」的責任、「斬斷」事物當中衍生出來的怨念的人,便是發出改革信號的領導者。
對算是最高權力者的領導人而言,最困難的事情就是做「捨棄」的決定。然而,日本許多組織都有此傾向,讓不懂得捨棄事物訣竅的人成為領導者。
所謂的訣竅,首先是從所謂的優等生族群中選拔預備人選。這些人一旦在參差不齊的、社會類型的組織當中握有權力,往往就會毅然決然進行根本的改革,排除具有擾亂調和狀態傾向的危險人物。能夠存活下來坐上高層寶座的人,多半都是能在董事會,這種由各部門代表所組成的部長級會議中,一板一眼行事、謹守部門間互不侵犯條款,而且懂得調整利害、對立關係的人。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公司在陷入危機時,因為沒有魄力和能力速斬速決,以至於疲於奔命,只為了採行延命措施。如果採行的延命措施有效,或許還可以讓大家喘口氣,萬一採用不當的延命措施,有時候反而會縮短公司的壽命。
最具象徵性的例子便是日本航空。
因為911恐怖攻擊事件,導致全球的航空業一蹶不振,日本航空也遭受重大的影響。本來在這個時期就應該進行根本的改革。只要在那個時間點徹底進行人員、機材、路線三位一體的,大幅度、小型輕量化的改革就可以了。在過程中,恐怕也會發生現在正在發生的、企業與勞工團體之間的傾軋,或與地方自治體的對立變激烈的情形吧?這也是一場與公司的存亡息息相關的戰役。
如果此時經營者抱著捨棄某些事物的覺悟來處理這個危機,日本航空應該不會在十年之後破產吧?也許會伴隨相當程度的犧牲,但是和現在所付出的或者和今後必須付出的犧牲,相較之下,應該是少得多吧。
可是,日本航空的領導人(也許也包括當時的官方監督部門)卻沒有捨棄的魄力,甚至決定「加碼」,那就是與Japan Air System合併。目標是藉由活用擴大規模的優點,企求找出活路。
事實是,日本航空並沒有因為合併而產生規模上的優勢,侵蝕日本航空的問題仍然沒有獲得解決。接著也導致組織膨脹,經營流程變得更加複雜,狀況日漸惡化。再加上SARS橫行、雷曼兄弟風暴、新型流感肆虐等一連串事故給了一連串致命的打擊,導致日本航空最後被迫走到申請公司更生法的下場。
自從泡沫經濟崩壞之後,日本企業就持續弱化,不只是日本航空,不少企業都企圖靠著合併苟活。主事者的想法也許是,只要能夠合併,規模就會變大,只要能活用雙方的優點,公司就可以存活下去,然而多半卻都未能如願。企業放棄合併的消息也經常出現在報紙上,引發一陣又一陣的騷動。
結果,很多的合併案只是把問題往後延罷了。因為害怕做出挖出病灶、拋棄某些東西的決定,才想以乍看之下耀眼至極的合併動作,做為逃生之路。如果想要創造出合併的效果,就得針對重複的機能、設備、人員進行重整。而且要以效率、生產力為標的。
但是,事實上主事者多半未能做到這一點,導致組織、機能、設備都呈現重複的狀態。很多案例顯示,即使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必須削減幹部人數,也沒有將重點放在效率和生產力上,而是擺在顧全兩家公司上頭。這也是讓那些欠缺捨棄覺悟的領導人坐上高位的、組織的悲劇。
在經營上,「捨棄」某些事物本來就不容易。尤其是不懂挫折為何物的優等生,對捨棄一事更有著強烈的抗拒感。但是,陷入窘境的公司,其領導人所需要的便是「減法」的發想。說到經營,有很多人認為是投入新事物,也就是一種「加法」,然而,事實並不然。當然有時候也是需要「加法」。但是,在陷入困境時,所需要的應該是「減法」。
我舉一個例子來看。以前,佳麗寶的伊藤淳二董事長曾經提倡「五角大廈經營」。佳麗寶是靠纖維起家的公司,後來又多了化妝品和食品等,開始在各個部門做多角化經營。其多角化就是模擬五角大廈(五角形)而來的。
這正是從「加法」的發想而來的東西。在佳麗寶的狀況順利時,這種做法確實發揮了功能。問題出在佳麗寶的成長停頓之後。
本來在這個時候就應該要轉換為「減法」的經營了。尤其要削減的是纖維部門。因為纖維部門的業績長期以來都呈現赤字,所以應該儘早撤除,以控制失血。
可是佳麗寶未能適時處理。最後,被迫走到無路可退的佳麗寶,不得不接受產業重建機構的支援。
在有能力從事收購或多角化等「加法經營」時,公司是不會立刻就崩垮的。在世人追求一窩蜂的風潮時,甚至還會有成功的例子吧?因為既存事業發展成熟,還有餘力吸收過剩的人員,所以大家都有一種事情好像處理得當的安心感。
可是,如果涉及的領域愈來愈廣,經營就會漸漸變得散漫。這些事業大半都是採行剩餘對策在從事經營的業種,有時候還會出現賭命挑戰勝負的挑戰者。然而敵人也會以最適合該事業體的組織及人才來挑戰,所以戰況會愈來愈不利。結果,當問題浮上檯面,想要一口氣改變這種散漫的路線,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在有一搭沒一搭地浪費時間時,危機也就更形擴大。
然而,此時主事者如果依然無法轉換為「減法」的發想,很快就會面臨破產的困境。
所謂的「減法」,說穿了就是撤退戰。把形同領土的市場讓給競爭企業,同時還要犧牲員工的權益,最終如果一無所獲,要維持員工的士氣更是難上加難。
只有在面臨敵人強大的攻勢,沒有其他的選擇時,大家才能夠接受撤退戰。可是,撤退戰本來應該是要在最初期的時候就開始啟動。員工很難接受看似還有勝算卻要撤退的狀況。決定撤退的領導人可能會在公司內部遭到圍剿,還可能被公司外部的經濟雜誌批判到狗血淋頭。
儘管如此,為了組織著想,領導人還是必須選擇「捨棄」。
透過企業重建的工作,我有機會與許多破產的企業領導人接觸。從中了解到,大部分的人都能明確掌握自己公司所面臨的問題,事實上許多人都是「好人」。明知問題所在,卻為情感所惑,無法抗拒「氛圍的支配」,以至於沒能做到領導人所應該做到的「捨棄」。
可是,站在十年、二十年的漫長時間來思考就知道,對許多的員工而言,他們想要的是什麼?是誰可以保住他們的家庭?只要擁有想像這些事情的能力,領導者自然就可以看清楚該做什麼事。在今後這個不穩定、不確定的時代背景下經營事業,或許也有美好的一面,但是,同樣的,也會面臨嚴峻的局面。無法在緊要關頭具有捨棄的覺悟的人,並不適合當領導人。
行動思考術:「捨棄」的覺悟,才是領導人今後必備的特質。
惡性腫瘤連37年居死因首位 去年拉低國人均壽近4歲列印
分享惡性腫瘤連37年居死因首位 去年拉低國人均壽近4歲到Facebook分享惡性腫瘤連37年居死因首位 去年拉低國人均壽近4歲https://is.gd/KPRC1I
去年各類死因對兩性平均壽命的影響程度。(內政部提供)
2019-10-09 11:02
〔記者黃欣柏/台北報導〕內政部今公布「2018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去年國人平均壽命在排除連續37年穩居國人死因之首的惡性腫瘤後,從80.69歲增加3.94歲到84.63歲,顯示惡性腫瘤對國人壽命影響極大,其次是連續11年位居死因第2位的心臟疾病,排除後可讓平均壽命增加1.69歲,再次則是肺炎,可讓平均壽命增加1.02歲。
排除惡性腫瘤後的國人平均壽命趨勢。(內政部提供)
https://is.gd/KPRC1I
近年因惡性腫瘤死亡的人數及比例。(內政部提供)
我國特定死因除外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內政部提供)
https://is.gd/KPRC1I
近年國人平均壽命與排除肺炎後的平均壽命對照表。(內政部提供)
近年國內肺炎死亡人數及比例。(內政部提供)
https://is.gd/KPRC1I
內政部指出,為了解各類死因對國人平均壽命的影響,因此特別運用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8年國人前十大死因死亡人數來編算各類死因除外之國人均壽,其與一般國人平均壽命的差距差距愈大,代表該類死因減損壽命愈嚴重,對於國人均壽影響愈明顯。
其中,影響程度最大的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攀升,近年來其死亡人數均占全體死亡人數2成7以上,這可能與吸菸、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工作壓力等諸多因素有關。不過,在相關單位近年加強預防宣導及醫療工作後,惡性腫瘤對平均壽命的影響已從2013年的4.19歲減少至去年的3.94歲。
另外,去年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3位的肺炎,其死亡人數與所佔比例已持續5年增加,其對平均壽命的影響,也從2011年的0.79歲增加至去年的1.02歲,顯示肺炎防治及宣導工作仍需持續重視。
內政部進一步指出,若以性別來觀察,特定死因對男性影響高於女性者,包括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對女性影響高於男性者,則有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內政部表示,此結果顯示男、女性在主要死因上之差異,可能與從事職業、生理條件、飲食習慣或生活壓力等因素有關,導致各類死因對兩性平均壽命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https://is.gd/KPRC1I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