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五銖錢 @ 宣和幣鈔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thdwZQ


東漢五銖錢 @ 宣和幣鈔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OVl2hd

--------------------------------------------------------

五銖是一種中國古銅幣,錢重五銖,上有「五銖」二字,故名。初鑄於西漢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東漢、蜀漢、魏、晉、南齊、梁、陳、北魏和隋都有鑄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止。但舊五銖仍然在民間流通。五銖跨度大、是中國歷史上數量最多、流通時間最久的錢幣
因錯範而產生花穿的漢五銖,從中可以看到五銖的製作工藝
漢五銖銅範,藏陝西歷史博物館
金五銖,西漢鑄,藏陝西歷史博物館
在五銖發行前,中國通用的貨幣是半兩。這是自先秦時期即出現的具有悠久歷史的銅錢,又隨著秦朝的建立成爲中國的通用貨幣。西漢建立初期至漢武帝統治初期,半兩仍維持了其通用貨幣的地位。
西漢漢武帝時期,由於採取了積極的對外政策,不斷對外征伐,歲出的增加使國庫日益窘迫。五銖的開鑄和發行成爲財政重整的重要步驟。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五銖開鑄。它繼承了半兩的形制,即圓形方孔、內外有郭(標準的五銖的外郭兩面皆有,內郭僅有背面有)。漢朝制定五銖錢的尺寸和重量、金屬構成的標準。五銖的得名源於其重量標準為五銖
自從鑄造白金幣、五銖錢之後,幾年內,官吏和百姓因私鑄錢幣而被處死的就有數十萬人,至於那些尚未發覺的更是多得無法計算,因為幾乎人人都在私鑄錢幣,犯此法的人太多了,以至於官府不可能將他們全部誅殺。

File:Goshu-sen.jpgFile:Han-Wuzhu.jpgFile:Wuzhuqian.JPGFile:S-114 W Han wuzhu, Han Wudi, 140-87, 25 5mm.jpgFile:S-115 W Han wuzhu, Han Xuandi, 74-48 BC, 25 5mm.jpg

File:Bronze wushu coin mould, Han Dynasty.JPG

-------------------------------

43cbc6e0bb18c7d8e42f1d5435fa08b3  

西漢 五銖(“銖”字反書)厭勝錢 面文“宜男去女”,背文“宜王侯臣”,罕 極美品。

---------------------------------

d65f4823  Img404323529  

[三國志]云:先主拔成都,軍用不足,甚患之,劉巴進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價,令吏為市官.從之,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漢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初據成都,軍需孔急,無暇另作新范,乃挑蜀錢舊范厚重者,加刻[直百]二字鑄造應急.故[五銖]為小篆舊銘文,[直百]則新書遵隸法.而一錢面文二字體,以此開先例.初期鑄品,徑2.7公分弱,法重八銖,約6.4公克.外輪內敦,獨具粗獷闊大的特色.然而[蜀漢]國處邊陲,人口寡稀,又征戰連連,國庫歲賦常感不足,通貨膨脹自然無法避免.[直百五銖]錢,也由最初的6公克以上之厚實型,減重成4至5公克,文字低平之輕薄型.孔明去世後,更減至3公克以下,幾近小平錢.至於小平錢,如[蜀五銖].[傳形五銖].[太平百錢]等,更是減重到成為1公克左右的小錢.
蜀漢於先主劉備歿後,丞相諸葛一方面極力安撫南方四郡,一方面以(犍為)權衡籌措軍需的重地,以作為南征之準備.(犍為)自西漢以來,便是益州(四川)與西南夷貿易的中心,且以產銀聞名.孔明於(犍為)鑄幣籌備軍需,自然是最佳場所.所鑄之背[為]錢,乃是方孔錢紀地之肇始.[直百五銖]背為(如附圖),徑2.7公分,錢重7.4公克,是[直百五銖]錢的另一種版式.背面穿左的篆文[為]字,書法精絕,相傳是武侯手筆

b17eca8065380cd746c80619a044ad345882817463d0f703918fa0ecdd6f08d7279759ee3c6ddb44bd3eb13533fa828b79197993fd1f4134970a5a8c0824ab18972bd40725eb378d7b899e510fb30995f703738da97739121e68eabbf9198618377ae29a962bd40735fae6cdfc22c5bb0eb30f2443a70f51279759ee3d6d55fb68e519fc6c224f4a21a4ddcd  

-------------------------------------

2011032404320083_2580 (1)

通行西漢、東漢、蜀漢、魏、晉等朝代的五銖錢 https://goo.gl/STQ8Uo

--------------------------

20110324042924599_557920110324042902442_41322016-10-03_113341  

西漢貨幣制度經過九次演變,最終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確立了五銖錢體制。五銖錢成為兩漢時期唯一的合法錢幣,至平帝元始中(公元1─5年),已鑄錢2,800億余枚

流通七百年 重量傳千年
五銖錢以重量為錢名,標準重量即為五銖(約4克),錢徑2.5厘米,錢厚0.12厘米,輕重大小適宜,且肉、好(錢體和錢孔)皆有周郭(物體周圍的邊或框,利於保護錢幣),因而成為中國古代使用廣泛、流通久遠的一種錢幣,形成了自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迄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長達700多年的五銖錢時期。

實踐證明,重量「五銖」左右的錢幣比較便於使用和攜帶,因此,五銖錢之後的通寶錢依舊以「五銖」為錢重標準,不少外國錢幣的重量也與五銖錢相近,如希臘的古幣德拉馬克、羅馬的銀幣德納留斯。

中國古代貨幣 - https://goo.gl/0fXAkT

兩漢五銖錢-中文百科在線 - https://goo.gl/OhKJRM

 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用重量作爲貨幣單位的錢幣,在我國五千年的貨幣發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響。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開始發行五銖錢,從此開啟了漢五銖錢的先河。一直到東漢末年爲止,除了中間有些小的變動(例如王莽統治的時期)之外,西漢、東漢上下四百年内,五銖錢一統天下。五銖錢奠定了中國圓形方孔的傳統。這種小銅錢外圓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鑄出“五銖”二字。“銖”是古代一種重量講師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爲一銖,因此所謂“五銖”實際上很輕很輕。
編輯本段產生歷史

五銖錢
五銖錢
  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開始又進行了第四次幣制改革。這次改革僅是“廢三銖錢,改鑄五銖錢”。五銖錢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規定,錢文“五銖”從此啟用。五銖錢輕重適中,合乎古代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與價格水平對貨幣單位的要求,因而在漢武帝以後的西漢、東漢、蜀、魏、晉、南齊、梁、陳、北魏、隋均有過鑄造,曆時長達739年,是我國歷史上鑄行數量最多、時間最長最爲成功的長壽錢。西漢時的五銖錢有郡國五銖、赤(側)仄五銖、三官五銖、宣帝五銖以及小五銖,金五銖等等。

  五銖錢誕生前夕,因半兩錢瀕臨崩潰,市場一片混亂,各級政府與商民爭利,都拼命鑄錢,使得通貨過度膨脹,錢幣的購買力急速下降,物價飛漲。民眾無法生存,相繼放棄生產,流亡他鄉,靠出賣勞動力來糊口;或者是鋌而走險,加入私鑄行列,期圖賺取厚利。武帝初年,百姓因私鑄而死亡的近萬人,而私鬥殞命的、畏罪自殺的都無法計算,可見問題非常嚴重。

  漢武帝元狩五年,詔令各郡國鑄行五銖錢,稱爲郡國五銖,又叫元狩五銖。錢文爲“五銖”,小篆書,光背,正面有輪無郭,背面則輪郭俱備。錢直徑2.5釐米左右,重約3.5-4克。“五”字交筆斜直或有彎曲;“銖”字的“朱”頭呈方摺型,“金”字頭較小,仿佛如一箭鏃。少數錢上有一横劃。其材料改用紫銅,因而有紫紺錢之稱。但各地技術水平不同,銅礦的成分有差别,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與奉行的態度很難一致,所以鑄出的錢差别很大,有的與舊漢半兩一樣,背平無輪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一般地說,都具有偷工減料不夠五銖重的現象,而且越鑄越輕,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兩、三銖錢覆轍的現象。政府改鑄五銖錢,主要目的是樹立信譽,穩定金融,使私鑄者無利可圖,自行放棄犯法的勾當,以徹底解決私鑄問題。各郡國官吏,因舊的習慣難改,依舊上下聯手,以謀中飽私囊。漢武帝采納了公卿們的建議,於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收回了各郡國的鑄幣權,由中央政府統一鑄造,統一貨幣發行,從而防止了另一次惡幣的泛濫。

  漢武帝收回鑄幣權以後,由漢武帝中央政府統一鑄錢。三官五銖就是這個時候鑄造的。該錢制作精美,邊郭工整,重量准確,錢文秀麗,爲錢中楷模。三官指鍾官、辨銅、均輸(技巧),統指政府鑄錢的機構。中央爲推廣均輸法,新設水衙都尉一官,在長安上林苑辦公。上林苑是政府鑄錢的機構,是漢初在原秦代舊苑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皇家園林,規模宏大,有離宮70所,周圍面積達300餘里,包括現今的西安、周至和戶縣。
編輯本段西漢五銖

五銖錢
五銖錢
  鑒於幣制混亂和鑄幣失控後引起的吳楚叛亂等嚴重後果,漢武帝在統治期間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才使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貨幣問題得到了比較徹底的解決。

  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行三銖錢,重如其文。這是恢複銅鑄幣名義價值與法定重量相一致的一個措施。但是由於三銖錢與四錢重的半兩錢等價使用,於是又導致盜鑄盛行,因此到了建元五年春“廢三銖錢,行用半兩錢”。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從新鑄造三銖錢並造皮幣和白金(銀)幣,還頒布了盜鑄金錢者死罪令

  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開始又進行了第四次幣制改革。這次改革僅是“廢三銖錢,改鑄五銖錢”。五銖錢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規定,錢文“五銖”從此啟用。五銖錢輕重適中,合乎古代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與價格水平對貨幣單位的要求,因而在漢武帝以後的西漢、東漢、蜀、魏、晉、南齊、梁、陳、北魏、隋均有過鑄造,曆時長達739年,是我國歷史上鑄行數量最多、時間最長最爲成功的長壽錢。西漢時的五銖錢有郡國五銖、赤(側)仄五銖、三官五銖、宣帝五銖以及小五銖,金五銖等等。

  五銖錢誕生前夕,因半兩錢瀕臨崩潰,市場一片混亂,各級政府與商民爭利,都拼命鑄錢,使得通貨過度膨脹,錢幣的購買力急速下降,物價飛漲。民眾無法生存,相繼放棄生產,流亡他鄉,靠出賣勞動力來糊口;或者是鋌而走險,加入私鑄行列,期圖賺取厚利。武帝初年,百姓因私鑄而死亡的近萬人,而私鬥殞命的、畏罪自殺的都無法計算,可見問題非常嚴重。

稀見異品五銖錢
稀見異品五銖錢
  漢武帝元狩五年,詔令各郡國鑄行五銖錢,稱爲郡國五銖,又叫元狩五銖。錢文爲“五銖”,小篆書,光背,正面有輪無郭,背面則輪郭俱備。錢直徑2.5釐米左右,重約3.5-4克。“五”字交筆斜直或有彎曲;“銖”字的“朱”頭呈方摺型,“金”字頭較小,仿佛如一箭鏃。少數錢上有一横劃。其材料改用紫銅,因而有紫紺錢之稱。但各地技術水平不同,銅礦的成分有差别,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與奉行的態度很難一致,所以鑄出的錢差别很大,有的與舊漢半兩一樣,背平無輪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一般地說,都具有偷工減料不夠五銖重的現象,而且越鑄越輕,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兩、三銖錢覆轍的現象。政府改鑄五銖錢,主要目的是樹立信譽,穩定金融,使私鑄者無利可圖,自行放棄犯法的勾當,以徹底解決私鑄問題。各郡國官吏,因舊的習慣難改,依舊上下聯手,以謀中飽私囊。漢武帝采納了公卿們的建議,於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國的鑄幣權,由中央政府統一鑄造,統一貨幣發行,從而防止了另一次惡幣的泛濫。

  漢武帝收回鑄幣權以後,由漢武帝中央政府統一鑄錢。三官五銖就是這個時候鑄造的。該錢制作精美,邊郭工整,重量准確,錢文秀麗,爲錢中楷模。三官指鍾官、辨銅、均輸(技巧),統指政府鑄錢的機構。中央爲推廣均輸法,新設水衙都尉一官,在長安上林苑辦公。上林苑是政府鑄錢的機構,是漢初在原秦代舊苑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皇家園林,規模宏大,有離宮70 所,周圍面積達300餘里,包括現今的西安、周至和戶縣。

兩漢國寶金匱直萬
兩漢國寶金匱直萬
  上林三官五銖錢的特點如下:

  一、錢文嚴謹規矩,“五銖”二字修長秀麗,風格較爲一致,“五”字交筆緩曲,上下與兩横筆交接處略向内收。“銖”字“金”頭有三角形、箭鏃形兩種,四點方形較短。“朱”字頭方摺,下垂筆基本爲圓摺,頭和尾與“金”字旁平齊,筆畫粗細一致。

  二、錢型整齊,直徑25-25.5毫米,穿直徑約0.97釐米,郭厚0.15-0.2釐米,寬0.1-0.14釐米,比郡國五銖的郭略寬,且深峻平整,連接錢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内外郭,個别内郭四角微凸。

  三、重量以3.5-4克者爲多,少數的超過4克。

  四、鑄工精細,面背比較平整,内外郭寬窄均勻,規矩整齊。

  五、記號有穿上横和下半星兩種。

  六、三官五銖幣材的顏色爲紅色,含銅量在70%以上,含鉛量約20%,比郡國五銖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

  上林三官五銖錢的鑄造工藝先進,多爲銅範或制作極精細的泥範所造。三官錢形制及“朱”字頭方摺的特點,系由三銖錢繼承而來,進而成爲此後西漢時期五銖錢基本特征。上林三官五銖是西漢五銖錢中比較容易見到的一種。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在洛陽燒溝和洛陽西郊先後發掘漢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漢代鑄幣,上林三官五銖在兩處漢墓中都有出土。

  錢幣業務由三官署統一辦理,有許多好處:第一、使錢幣標准化,規律化;第二、提高鑄錢技術水准;第三、增加了生產量;第四、有效防止私鑄;第五、容易控制發行。

西漢五銖錢
西漢五銖錢
  三官錢初期重量超過五銖,制作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鑄錢技術采用銅範法,鑄出的錢幣重量上都是一致的,絕對合乎標准,鑄出的錢邊緣都加以打磨,非常整齊,故有“赤仄錢”之稱。新錢鑄成後,政府用以收兑郡國錢,一枚兑劣錢5枚。到了元鼎四年(公元前117年),劣錢已經大部分收回,後明令禁止郡國錢永不許流通。

  五銖發行三十一年後,漢武帝崩殂。在此期間,鑄成的錢數量很多,錢的範式也有變化。比如文字的大小、書法結構都有出入,至於穿上半月、穿下半星、穿上下横、星月文、四決文等可能是鑪别的標志。

  西漢昭帝年間(公元前86年-前74年),一切以謹慎守成爲主,對外戰爭大致已結束,對内則鼓勵生產,經濟狀況比武帝末年還要好。昭帝五銖大小和武帝時三官五銖相同,但重量要比三官五銖輕,一般又比宣帝五銖略重。從書法上看,錢文“五”字變化較大,一般字形瘦長,“五”字兩邊交筆已變彎曲,兩股末端有明顯的收斂,上下横有的較長而接於外郭;“銖”字 “朱”字頭方摺,“金”字旁呈三角形,明顯低於“朱”字。面文外郭較高窄,但比郡國五銖及三官五銖略低,有穿上一横或穿下半星記號。銅色深紅,鑄造技術比三官錢略顯粗糙。

  繼昭帝之後,宣帝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73-前49年),吏治清明,四海無事,國泰民安,物阜年豐,是西漢的黄金時期。同時國際貿易也很發達,也是西漢的最高峰。因此年年鑄錢,很快發行出去,又很快回流到國庫中來。宣帝末年,庫中存錢八十多億。宣帝五銖是漢宣帝在位期間鑄行的。該錢銅質、形制、書體、鑄造均已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錢文筆畫挺拔,給人以清秀超逸之感。“五”字交筆彎曲,上下横畫超出交筆末端外,“銖”字的“金”頭多呈等腰三角形而低於“朱”字。此外還有一個特征,就是該錢的外郭由外向内作坡狀傾斜。錢直徑有2.5和2.6毫米兩種,最常見的郭厚1.5釐米,穿寬10釐米,重3.5克左右,面郭約厚1.5-2釐米。在兩漢五銖中這種錢的面郭最寬。其形制整齊,肉面光潔,錢内外郭略高於錢肉,薄厚一致。宣帝鑄錢以工整敦厚着稱,在西漢錢中地位極高。

  小五銖約於西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鑄,俗稱“雞目錢”、“鵝眼錢”,由其形小而得名。在出土的西漢錢幣中,有漢代文獻記載的小型五銖錢,這種錢及錢範出自西漢時期的墓葬或遺址中,其中,漢宣帝杜陵一號陪葬坑中所出土的是有確切紀年的一例。

五銖錢
五銖錢
  小五銖面文“五銖”,鑄造精美,面有周郭,無好郭,背側肉好,周郭俱備,文字清晰。錢直徑在1.15-1.2釐米之間,重約0.62-0.65克。錢文書體亦與武帝、昭帝、宣帝三代各有區别。“五” 字交股有的較直,有的略彎,也有的彎曲甚大,形制上有的穿上横畫如三官錢式,也有如五銖最常見的面内無郭的一種。這說明小五銖並非一朝所鑄,也同普通五銖一樣,分别鑄造於武帝以後的西漢各個時期。就出土情況,尤其是從漢宣帝陪葬坑的出土情況看,小五銖是成串地亂置在十件大陶俑之間,說明這是冥錢而非行用錢。

  剪輪五銖錢又稱“磨郭五銖”、“剪郭五銖”。武帝初鑄五銖時“周郭其質”,以防止奸民從錢背面磨銅取熔。可是西漢後期竟出現另一種磨邊的剪輪五銖,是一種用普通五銖錢經磨鑢加工而減重的錢幣。實際上這種五銖叫磨邊五銖最爲貼切。

  西漢後期成帝、哀帝之世,社會矛盾尖銳,災荒相繼,幣制也隨之混亂,剪輪五銖就勢此時開始出現的。

  剪輪五銖是幣制混亂時代的產物,洛陽燒溝及洛陽西部發掘的西漢墓中都有出土。

  1980年,陝西省鹹陽市土原下發現金質五銖一枚,錢直徑2.6釐米,厚0.2毫米,重9克,面背均有郭,正面外郭較背部稍寬,面穿方正,上有横畫。“五銖”二字小篆陽文工整,“五”字交叉處彎曲,上下兩横較長,“銖”字的“朱”字頭方摺,“金”字頭呈三角形,制作精美,色澤金黄,誠爲罕見的稀世珍品。

  西漢五銖錢從漢武帝元狩五年始鑄,至隋朝的隋五銖止,一直沿用了七百多年。
編輯本段東漢五銖

東漢五銖
東漢五銖
  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都城洛陽,是年爲延武元年。東漢王朝剛剛建立,經濟基礎薄弱,社會動盪。半兩錢、西漢五銖錢、王莽的貨泉和大泉五十等,雜混在民間流通。直到延武十六年(公元 40年)才重鑄五銖錢。自此以後,東漢各帝均鑄五銖錢。不過,從光武帝到明帝、章帝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五銖錢沒有顯着變化,古錢學家將東漢前期鑄行的五銖錢稱爲“延帝五銖”。隨着時間的推移,政治、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東漢後期特别是東漢末年,通貨膨脹嚴重,人民生活貧困,統治階級爲了挽救經濟危機,在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改鑄“四出文”五銖錢。更有甚者,在獻帝時,董卓鑄無文小錢,致使原本混亂的幣制越發不可收拾。

  《後漢書·光武帝紀》說:“初王莽亂後,貨幣雜用布、帛、金、粟。”延武十六年始行五銖錢。東漢初恢複的五銖錢亦稱“延武五銖”,是延武年間采納馬援之議而鑄行的。

  建武以後各朝五銖錢比西漢各朝五銖錢輕薄,錢徑多在2.5釐米,重3.4-3.4克,厚約0.1釐米,一般爲3克,外郭較窄。“五銖”二字寬肥圓柔,筆劃較粗且淺,面文“五”字中間交筆彎曲,上下兩横不出來,“銖”字“金”字頭呈三角形,比西漢五銖金字旁大,“金”字四點較長;“朱”字頭圓摺,中間直筆,兩端較細;制作精致,文字書體規範。銅質爲淺紅色,還有各種記號,如星、横畫、豎畫等。“星”有一星與多星之别,或半圓點,或三角點等。依其位置而言,則有穿上星、穿下星、穿上下各一星,也有穿上横、穿下星。多星者多横排成列。一般來說,這些帶記號的東漢五銖要比不帶記號的輕薄,鑄造工藝也比較粗糙,字口淺平,銅質爲黄色。其中有許多可能是東漢中後期鑄造的。

  建武年間鑄造的五銖,有紀年銅模盒傳世,可以爲證,從此時起,東漢五銖的“朱”旁,上横圓摺,已經成爲明顯特征。東漢五銖的斷代,除 “建武五銖”有傳世的銅模盒以斷定外,明帝以後,則難以區分具體年代。幸好通過洛陽燒溝漢墓出土五銖錢的分期,可以認定穿上或穿下有一“平”字的五銖(稱爲“平當五銖”)也應該屬於這個時期所鑄。但它的時期較晚,下限可能已經進入三國。“東漢五銖”是五銖錢中遺留較多的一種。

出土的東漢五誅錢
出土的東漢五誅錢
  “四出五銖”又稱“四出文錢”。所謂“四出”,是指錢幕從方孔的四角向外引出一道陽文直線到達外部,這可能是爲了防止銼磨錢背盜銅用的防範技術。東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鑄的“四出五銖”比一般“東漢五銖”鑄造得要好,錢的重量也要重一些。它的直徑爲2.5釐米,穿徑約8毫米,廓厚0.15釐米,重3.6-4克。漢靈帝性極貪婪,“帝本侯家,宿貧,每歎桓帝不能作家居,故聚爲私藏”(《後漢書·張讓傳》)。堂堂一國之君,普天下都是他的,還嫌不夠,還要賣官攬錢以充金庫。在這樣的昏君統治下,老百姓哪還有好日子。

  横遭漢靈帝宰割的廣大窮苦百姓怨聲載道。“四出五銖”鑄行後,人們咒罵說“京師將破,天子下堂,四散而去”。

  東漢末年,董卓專權。董卓本一涼州豪強,漢靈帝時曾任並州牧。黄巾起義,他借何進征召之機,帶兵入洛陽。他先廢少帝,立獻帝,專斷朝政;後焚燒洛陽,挾天子,自封爲太師。董卓生性貪婪,爲了蒐刮民財,於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毁“金人”,秦始皇所鑄十二金人(銅人)中的九個,鑄成小錢。這種錢直徑隻有 1.2-1.5釐米,重0.5-1克左右,而且既無内廓又無外廓,“五銖”二字模糊不清,很難辨認,世人諷刺爲“無文錢”,董卓這種無文小錢,錢體輕小,制造粗劣。以一個“金人”重量十二萬斤計算,董卓少說也可得錢七八萬億枚。這是東漢朝廷的最後一次鑄錢,流通地區狹小,隻限長安、洛陽一帶。他以此在離長安一百多里的現陝西戶縣,建造了一個稱作郿塢的城堡,城内金銀財寶不計其數,單是糧食就足足能吃三十年。

  董卓的這種小錢的流通必然會加劇通貨膨脹,很快就出現了“穀石數萬(枚)”的情形。用一擔錢去換一石穀,貧苦百姓哪能吃得起。當時民怨沸騰,饑民蜂起,漢五銖制度被董卓徹底破壞了,東漢王朝也被他推向了死亡的邊緣。於是曹操趁機取漢,不久時代就進入了三國時代。

  東漢磨邊五銖和剪鑿五銖 磨邊五銖,亦稱“磨邊錢”,即磨去外廓、邊緣之錢。磨邊五銖始見於洛陽燒溝漢墓出土的第一型晚期。東漢中晚期常見,東漢末年更多。磨邊的方法,據說“多數是用一根木質或金屬的方棍穿進錢的穿孔,每次約百枚或更多一點,然後兩端固定,在磨上打磨錢幣的輪廓。通過加工,磨邊錢要比一般的五銖錢的錢徑小 0.15-0.2公分。錢重減輕1克左右,就是說五銖錢經過這次加工,本身的重量減輕三分之一左右。但是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到錢的面文,並且錢幣的邊緣都比較光滑。磨邊的目的在於取銅,用來作爲鑄造新錢的原料。爲此五銖錢大幅度地減重貶值。剪鑿五銖,或稱剪鑿錢,是剪邊錢或綖環錢的總稱。其法是將一枚錢鑿成内外兩枚。剪鑿錢西漢時期已出現,到東漢桓帝、靈帝時期(公元147-184年)更加增多,以至達到泛濫的地步。

東漢五銖錢
東漢五銖錢
  剪邊五銖錢就是被剪鑿了外圍或沖鑿了外廓的錢。錢文“五銖”二字僅剩一半,故又稱“對文五銖”。對文五銖的錢徑大小不一,經過測定,錢徑一般不足2釐米,重多在1.5克左右,對文五銖的邊緣都有被沖截的痕蹟。剪邊五銖錢據認爲還有另一種加工方法,即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去錢的輪廓。一般情況下,剪邊錢要比磨邊錢所去的輪廓更多一些,大多要把錢幣的面文減去一些,形成錢幣文字不完整的現象。從錢幣的邊緣看,剪邊錢又不像磨邊錢那樣光滑工整,錢的直徑大小也有較大的差異。錢直徑多數爲2.05-2.2釐米之間,錢的重量多數減重五分之二或更多一點。區别磨邊錢與剪邊錢的主要依據是邊緣加工的痕蹟與錢的直徑。

  綖環五銖錢就是被剪去或沖鑿去内圈的錢,錢僅剩邊緣,呈環狀,錢文“五銖”二字有的隻剩一半。

  無論磨邊五銖、剪邊五銖還是綖環五銖,都不是法定貨幣。它們的出現主要是由於經濟的混亂,幣值不穩,物價昂貴,惟利是圖者剪鑿五銖錢,一個錢當兩個錢用,謀取私利。這是當時政治局勢動盪、經濟蕭條與貨幣流通狀況惡化的必然結果。

  東漢晚期的剪鑿五銖曾大量發現。其中剪輪五銖比較多,綖環五銖較少。1953年,洛陽燒溝漢墓出土各型磨廓(剪輪)五銖1858枚,綖環五銖8枚。1969年,甘肅武威雷台東漢墓出土銅錢21017 枚,其中剪輪五銖594枚,綖環五銖1枚。1973年,江蘇丹徒出土東晉窖藏銅錢140餘公斤,其中剪輪五銖約有90公斤左右,綖環五銖僅20餘枚。 1975年,陝西扶風段家小寨漢墓出土西漢綖環五銖,錢文餘有“銖”、“五”各一半,有的僅餘字的三分之一,重1克;出土東漢磨廓五銖72枚,東漢剪輪五銖967枚。

  東漢五銖從文字上看,“五”字交筆處略圓曲,“銖”字的金字頭呈三角形,“朱”字頭呈圓摺形,比西漢五銖錢略顯圓摺。以上介紹的就是一些比較有特點的東漢五銖錢。
編輯本段五銖錢出土

五銖錢
五銖錢
  在陝西西安東拍梁村西漢鑄錢遺址出土的五銖錢範中,有平背的錢模,可證《史記》所載元狩二年始鑄的五銖錢同三銖錢一樣是平背的。高低堡西漢鑄錢遺址出土的一塊錢範上,有9枚五銖錢模,錢模上的“五”字相交兩筆,不曲、緩曲、彎曲的均有,說明不能以“五”字相交兩筆的彎曲程度,作爲先後次序的斷代依據。

  1976年在漢時河南郡國故地洛陽王城公園,發掘出武帝時五銖錢銅範兩塊,有一塊刻14枚錢模,其中穿上横郭2枚、穿下半月4枚、穿上決文(原文叫“小三角”)5枚,無記號的3枚。1983年3月在漢時河南縣城城址内,發掘出三塊武帝時五銖錢石錢範:第一塊有12枚錢模,其中穿上半月1枚,其餘無記號;第二塊有錢模14枚,其中穿下半8枚、穿下横郭5枚,四角塊文1枚、穿插上決文2 枚。上述兩處遺址出土的錢範,說明武帝前期不但郡國鑄錢,郡下的縣亦可鑄錢。這些錢模除少數未刻記號外,大多有穿上横郭、穿下横郭、穿上半月、穿下半月、穿上決文、四角決文等記號,有的一塊錢範上的錢模多達種不同記號,這說明其記號既不是郡别的標記,也不是鑪别的標記。

  據《再論上林三官鑄錢遺址》一文的介紹:在陝西西安市原漢時的京師上林苑,發現了鍾官、六廄、技巧“三官”鑄錢遺址,在三橋鎮北的技巧鑄錢工場,出土了平背五銖錢及面四角決文和穿上横郭的五銖錢範。遺址中未見半兩錢及三銖錢,可證該工場如建於停鑄三銖錢的元狩初;有建章官基址壓於其上,可證該工場廢於太初元年二月起建建章官之時。技巧鑄錢工場鑄行的十餘年,正是武帝推行郡國鑄錢和“三官”統一鑄錢的期間,因此,上述三種錢中有初鑄五銖錢及赤側錢、三官錢。由此可以推斷:平背五銖應是元狩二年的初鑄錢。元鼎二年初置水衡衡屬有鍾官令丞,鑄鍾官赤側錢。側仄音同義同,出土的四角決文錢,正合《康熙字典》關於“赤仄”一詞的《注》“空盡無物曰赤”,《說文》“不正曰仄”的注釋。四角決文錢應是史記中所載“令京師鑄鍾官赤側,一當五”的赤側錢。“一當五”初當的小錢,在三官遺址中亦有其錢範出土,小錢與高後莢錢及梁末“鵝眼錢”切然不同,錢徑12mm左右,重約1銖(0.65g)錢文清晰穿上有横郭,小五銖是赤側錢的輔幣,隻在京師鑄造。

  技巧鑄錢工場遺址出土的錢範,餘下一種穿插上帶横郭的,那就是元鼎四年廢赤側“專令上林三官鑄”的三官五銖錢了。此外,在鑄錢遺址中,出土的有昭帝元鳳元年(前180)至成帝永始三年(前14)二十餘種有題記的五銖錢範,其錢模面穿上大多有横郭,進一步印證了穿上横郭的是“三官五銖”,並爲武帝之後各朝所承襲,此後的五銖錢朱旁頭仍方摺,但面外郭逐漸由窄變寬。

  1995年在山東長清縣雙乳山發掘出葬於武帝後元二年(前87)的濟北王劉寬墓,出土金餅20枚,金餅正面中心内凹,邊緣上卷,光滑,背面隆起,凸凹不平。其中小型的一枚,外徑32mm,重66.5g,其餘19枚,外徑62-67mm,共重4198g,最重的246.9g,最輕的 178.5g,有的刻劃“齊王”二字,均置於内棺。

  1982年2月江蘇盱眙縣南窯莊出土背面中空、底面園形的“麟趾金”7塊,共重1841.4g和背面中空、底面橢園形的“馬蹄金”8塊,共重2973.2g。出土物否定了王獻唐《中國古代貨幣通考》認爲麟趾“必爲五趾,鑄金亦必爲五趾之形”及“嫋蹄小於麟趾”或“均重一斤”的說法。

-----------------------------------------

海昏侯十幾噸的漢代五銖錢市價多少?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sCs2cx

王莽之後更始帝劉玄恢復五銖鑄造,世稱「更始五銖」。

更始五銖

公元25年6月,劉秀稱帝,定都洛陽,恢復國號漢,史稱東漢。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光武帝劉秀重鑄五銖錢,世稱「建武五銖」。

建武五銖

一直沿用很長時間,其間設有大規模更鑄新錢。

到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漢靈帝劉宏鑄造「四出五銖」。此時的東漢政權已經危機四伏,百姓用「四出五銖」詛咒統治者,稱被四出紋為「四出破京城」,到處傳誦「京師將破,天子下堂,四道而去」的民謠,指漢王朝就要分崩離析了。

四出五銖

行將結束的東漢政權無力鑄造新錢,將舊錢鑿開,以一當二使用,外環被稱為「綖環五銖」。

綖環五銖

內芯被稱為「鑿邊五銖」。

鑿邊五銖

這也說明當時國家財力的枯竭,政權的動盪不安。

東漢末年,董卓占領長安,取秦始皇當年收繳天下兵器所鑄銅人鑄造「小五銖」。此錢製作拙劣,無內外廓,錢面文字淺薄輕飄,又被稱為「董卓五銖」、「無文錢」。

董卓五銖

除此之外,漢五銖中還有各種五銖異品,恕不一一介紹。

西漢東漢之後,三國時期,魏文帝繼續沿用漢五銖,魏明帝鑄造了壓金壓五的魏五銖,鑄行直百五銖、犍為五銖、蜀五銖。

三國五銖

兩晉時期,西晉武帝司馬炎沿用舊五銖外,東晉明帝時沈充還鑄造了沈郎五銖。

沈充五銖

南北朝時期,從南朝的孝建五銖、大明五銖、北齊五銖、天監五銖、背四決五銖、公式女錢五銖、鐵五銖、二柱五銖、四柱五銖、天嘉五銖、太貨六銖、鵝眼五銖、平字五銖、續珠,到北朝的太和五銖、永平五銖、永安五銖、大統五銖、常平五銖、北周五銖等,可以說延綿不斷、源遠流長。

永安五銖

常平五銖

到了隋朝,置樣五銖、五銖百錢、曲筆五銖、直筆五銖,成為五銖之絕唱。

隋五銖

直到唐初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開鑄開元通寶,五銖錢才結束長達739年的流通。

---------------------------------

西漢五銖錢 @ 宣和幣鈔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thdwZQ
東漢五銖錢 @ 宣和幣鈔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OVl2hd

-----------------------

古幣五銖錢分別是哪五銖,五珠錢幣怎麼樣區分
2016-04-23 09:36:46

武帝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前118年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鑄,含郡國五銖、赤仄五銖、上林三官五銖。面文有穿上半星、穿上橫廓,四決文等不同形式。輪廓深峻、文字精美。武帝五銖開創了七百三十九年鑄行「五銖」錢的歷史,成為中國古代「銖兩制」鑄幣的主流。

東漢前期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40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採納馬援建議開始大鑄行。面文特徵是「金」字頭較大,「五」字交筆更彎曲,「朱」字頭圓折,豎畫兩頭較細。鑄造較為規整。

五銖錢


剪邊五銖:

成色年代:東漢晚期又稱「鏨邊」五銖或「剪輪」五銖,指邊廓連同部分錢肉均被剪去或鏨切的五銖錢。無外廓,「五銖」二字殘留偏旁。

董卓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190年。東漢末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所鑄。無內外廓,「五銖」二字夷漫不全,很難辯認,世譏稱之為「無文」。該錢堪稱我國貨幣史上最劣質輕賤之小錢。

直百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214年漢獻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入蜀後鑄於成都。初鑄錢大而厚重,後鑄逐漸減重,最輕薄者,不足0.8克。面文篆書「直百五銖」,即價值「一百枚五銖錢」。常背鑄或背刻陰文和文飾,也有背鑄陽文,如「為」字或四出文。

蜀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214-263年。劉備入蜀後鑄,時約公元214-263年。形體小於兩漢五銖,較厚,面背均有外廓,筆畫較肥,銅質晦暗。

魏五銖:

成色年代:三國時期。魏文帝,明帝皆鑄有五銖,新錢形仿漢制五銖,故稱「魏五銖」。魏五銖輪廓清晰,錢形厚重,邊廓壓金。

沈充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318-321年。東晉孝元帝太興年間(公元318-321年),吳興沈充所鑄大孔小錢。錢文作「五朱」、「五金」,外廓隱約,錢體輕小,似為東漢「剪輪」錢式的仿鑄品。

太和五銖: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在洛陽鑄行年號錢「太和五銖」。其形制與漢五銖類似。錢文直讀,光背,字呈方折,在隸書和篆書之間,又有增筆。錢體大小輕重不一,大者直徑2.5厘米,重3.4克;小者直徑2厘米,重2.5克左右。

五銖錢

永平五銖:

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改鑄「永平五銖」。永平錢版式複雜,大小輕重不一,大型者多為政府鑄造,小型者多為民間私鑄。錢直徑一般為2.2~2.5厘米,重2.2~3.2克;面文「五銖」,橫讀,製作比較工整,舊譜有的認為是「雞目五銖」。

永安五銖:

永安五銖也是年號錢,孝莊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鑄。錢文直讀,「安」字界邊減筆,匠心獨具。「永安五銖」對於北魏的經濟發展沒有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它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是具有收藏價值的。據史書記載,「永安五銖」錢共有三種:一種是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孝莊帝鑄行的光背錢;第二種是永熙年間(公元532~534年)孝武帝鑄行背「土」字錢;第三種是北魏分裂後由東魏孝敬帝於興和三年(公元541年)所鑄行的背四出文錢。這三種「永安五銖錢」中,以北魏孝武帝鑄行的背土字錢最具特色。該錢背部穿孔上方鑄有一個「土」字,「土」字與背穿孔相連,正好組成一個「吉」字,所以當時又稱吉錢,人人佩戴,以為吉祥。永安五銖錢大小輕重不一,一般直徑為2.2厘米,重3克左右;輕小者直徑1.8厘米,重約2克。此錢不光輕小濫鑄多,而且嚴重貶值。

梁鐵五銖:

南朝梁武帝蕭衍普通四年(公元523年)鑄行。鐵「五銖」形體略小,背紋四出,是我國首次大批量鑄造的鐵錢。

常平五銖:

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0年)鑄行。製作精好,錢文優美,「常平五銖」四字玉筋篆直讀,構架勻稱,筆畫圓潤,「平」字上橫與面穿下廓合一。屬設計和鑄造都極為考究的泉品。

隋五銖:

隋文帝楊堅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鑄,又叫「開皇五銖」,或稱「置樣五銖」。錢文「五銖」二字篆書,筆畫精整,邊緣較寬,面無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豎紋,錢背肉好均有廓。隋五銖是我國「銖兩錢制」的終結。

---------------------------------

五銖錢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K8zuAD

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我國五千年的貨幣發展史上起到了深遠的影響。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開始發行五銖錢,從此開啟了漢五銖錢的先河。一直到東漢末年為止,除了中間有些小的變動(例如王莽統治的時期)之外,西漢、東漢上下四百年內,五銖錢一統天下。五銖錢奠定了中國硬通貨鑄幣圓形方孔的傳統。這種小銅錢外圓內方,象徵著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鑄出“五銖”二字。“銖”是古代一種重量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因此所謂“五銖”實際上很輕。

簡史

編輯
秦半兩漢五銖
秦朝滅亡後,
五銖錢五銖錢
西漢初期仍使用秦制半兩錢,由於允許民間私鑄,錢制較亂,以致出現重僅一克的莢錢。民間還出現剪邊半兩,也就是一些投機商將秦制的半兩,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個半兩,就可剪下一個半兩的青銅,用剪下的銅再鑄半兩,這樣以來,導致貨幣失衡,給當時的經濟造成一度的混亂,以至於後世出現剪邊半兩很多,呂后發現問題後,積極主張幣制改革,並且親自參與了錢幣的設計,為了防止剪邊,在方孔圓錢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圍邊,定五銖為計重單位,漢五銖從此誕生。五銖錢是秦漢貨幣史上的一大轉折,實現了中央對貨幣鑄造權的集中統一。西漢時期的五銖錢,枚重五銖,形制規整,重量標準,鑄造精良。王莽篡漢以後,改國號為新朝,王莽頒布一系列改變幣制的法令,禁五銖,行新錢,先後規定的貨幣三十餘種,其形式模仿週制,等級龐雜,使用不便,不足值的大額貨幣氾濫,苛法強制推行,導致經濟的極大混亂,不久即告失敗。由於王莽禁漢,導致大量的漢五銖被集中銷毀,王莽下令,凡使用五銖或收藏五銖的,重則極刑輕則鞭刑,一度盛行的五銖錢,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東漢建武十六年,光武帝劉秀重新推行為王莽改制所一度中斷的五銖錢制,對社會經濟的恢復起到積極的作用。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貨幣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變期,隋代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統一標準的五銖錢,同時嚴禁私鑄及其他舊幣使用。至開皇五年隋五銖便成為國內統一的法定貨幣。唐朝開國以後,通行720年的五銖錢從此退出了錢幣歷史的舞台,改鑄開元通寶。錢幣從此向唐宋年號、寶文錢制轉變。
西漢五銖
鑑於幣制混亂和鑄幣失控後引起的吳楚叛亂等嚴重後果,漢武帝在統治期間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才使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貨幣問題得到了比較徹底的解決。
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行三銖錢,重如其文。這是恢復銅鑄幣名義價值與法定重量相一致的一個措施。但是由於三銖錢與四錢重的半兩錢等價使用,於是又導致盜鑄盛行,因此到了建元五年春“廢三銖錢,行用半兩錢”。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從新鑄造三銖錢並造皮幣和白金(銀)幣,還頒布了盜鑄金錢者死罪令。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開始又進行了第四次幣制改革。這次改革僅是“廢三銖錢,改鑄五銖錢”。五銖錢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規定,錢文 “五銖”從此啟用。五銖錢輕重適中,合乎古代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與價格水平對貨
台灣郵票上的漢五銖台灣郵票上的漢五銖
幣單位的要求,因而在漢武帝以後的西漢、東漢、蜀、魏、晉、南齊、梁、陳、北魏、隋均有過鑄造,歷時長達739年,是我國歷史上鑄行數量最多、時間最長最為成功的長壽錢。西漢時的五銖錢有郡國五銖、赤(側)仄五銖、三官五銖、宣帝五銖以及小五銖金五銖等等。五銖錢誕生前夕,因半兩錢瀕臨崩潰,市場一片混亂,各級政府與商民爭利,都拼命鑄錢,使得通貨過度膨脹,錢幣的購買力急速下降,物價飛漲。民眾無法生存,相繼放棄生產,流亡他鄉,靠出賣勞動力來糊口;或者是鋌而走險,加入私鑄行列,期圖賺取厚利。武帝初年,百姓因私鑄而死亡的近萬人,而私鬥殞命的、畏罪自殺的都無法計算,可見問題非常嚴重。漢武帝元狩五年,詔令各郡國鑄行五銖錢,稱為郡國五銖,又叫元狩五銖。錢文為“五銖”,小篆書,光背,正面有輪無郭,背面則輪郭俱備。錢直徑2.5厘米左右,重約3.5-4克。“五”字交筆斜直或有彎曲;“銖”字的“朱”頭呈方折型,“金”字頭較小,彷彿如一箭鏃。少數錢上有一橫劃。其材料改用紫銅,因而有紫紺錢之稱。但各地技術水平不同,銅礦的成分有差別,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與奉行的態度很難一致,所以鑄出的錢差別很大,有的與舊漢半兩一樣,背平無輪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一般地說,都具有偷工減料不夠五銖重的現象,而且越鑄越輕,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兩、三銖錢覆轍的現象。政府改鑄五銖錢,主要目的是樹立信譽,穩定金融,使私鑄者無利可圖,自行放棄犯法的勾當,以徹底解決私鑄問題。各郡國官吏,因舊的習慣難改,依舊上下聯手,以謀中飽私囊。漢武帝採納了公卿們的建議,於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國的鑄幣權,由中央政府統一鑄造,統一貨幣發行,從而防止了另一次惡幣的氾濫。
漢武帝收回鑄幣權以後,由漢武帝中央政府統一鑄錢。三官五銖就是這個時候鑄造的。該錢製作精美,邊郭工整,重量準確,錢文秀麗,為錢中楷模。三官指鐘官辨銅均輸(技巧),統指政府鑄錢的機構。中央為推廣均輸法,新設水衙都尉一官,在長安上林苑辦公。上林苑是政府鑄錢的機構,是漢初在原秦代舊苑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皇家園林,規模宏大,有離宮70所,周圍面積達300餘里,包括現今的西安、周至戶縣[1] 
上林三官五銖錢的特點
五銖錢五銖錢
一、錢文嚴謹規矩,“五銖”二字修長秀麗,風格較為一致,“五”字交筆緩曲,上下與兩橫筆交接處略向內收。“銖”字“金”頭有三角形、箭鏃形兩種,四點方形較短。“朱”字頭方折,下垂筆基本為圓折,頭和尾與“金”字旁平齊,筆劃粗細一致。
二、錢型整齊,直徑25-25.5毫米,穿直徑約0.97厘米,郭厚 0.15-0.2厘米,寬0.1-0.14厘米,比郡國五銖的郭略寬,且深峻平整,連接錢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內外郭,個別內郭四角微凸。
三、重量以3.5-4克者為多,少數的超過4克。
四、鑄工精細,面背比較平整,內外郭寬窄均勻,規矩整齊。
五、記號有穿上橫和下半星兩種。
六、三官五銖幣材的顏色為紅色,含銅量在70%以上,含鉛量約20%,比郡國五銖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上林三官五銖錢的鑄造工藝先進,多為銅範或製作極精細的泥範所造。三官錢形制及“朱”字頭方折的特點,係由三銖錢繼承而來,進而成為此後西漢時期五銖錢基
五銖錢五銖錢
本特徵。上林三官五銖是西漢五銖錢中比較容易見到的一種。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在洛陽燒溝和洛陽西郊先後發掘漢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漢代鑄幣,上林三官五銖在兩處漢墓中都有出土。
錢幣業務由三官署統一辦理,有許多好處:第一、使錢幣標準化,規律化;第二、提高鑄錢技術水準;第三、增加了生產量;第四、有效防止私鑄;第五、容易控制發行。
三官錢初期重量超過五銖,製作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鑄錢技術採用銅範法,鑄出的錢幣重量上都是一致的,絕對合乎標準,鑄出的錢邊緣都加以打磨,非常整齊,故有“赤仄錢”之稱。新錢鑄成後,政府用以收兌郡國錢,一枚兌劣錢5枚。到了元鼎四年(公元前117年),劣錢已經大部分收回,後明令禁止郡國錢永不許流通。
五銖發行三十一年後,漢武帝崩殂。在此期間,鑄成的錢數量很多,錢的範式也有變化。比如文字的大小、書法結構都有出入,至於穿上半月、穿下半星、穿上下橫、星月文、四決文等可能是爐別的標誌。
西漢昭帝年間(公元前86年-前74年),一切以謹慎守成為主,對外戰爭大致已結束,對內則鼓勵生產,經濟狀況比武帝末年還要好。昭帝五銖大小和武帝時三官五銖相同,但重量要比三官五銖輕,一般又比宣帝五銖略重。從書法上看,錢文“五”字變化較大,一般字形瘦長,“五”字兩邊交筆已變彎曲,兩股末端有明顯的收斂,上下橫有的較長而接於外郭;“銖”字“朱”字頭方折,“金”字旁呈三角形,明顯低於“朱”字。面文外郭較高窄,但比郡國五銖及三官五銖略低,有穿上一橫或穿下半星記號。銅色深紅,鑄造技術比三官錢略顯粗糙。
漢代五銖錢漢代五銖錢
繼昭帝之後,宣帝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73-前49年),吏治清明,四海無事,國泰民安,物阜年豐,是西漢的黃金時期。同時國際貿易也很發達,也是西漢的最高峰。因此年年鑄錢,很快發行出去,又很快回流到國庫中來。宣帝末年,庫中存錢八十多億。宣帝五銖是漢宣帝在位期間鑄行的。該錢銅質、形制、書體、鑄造均已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錢文筆劃挺拔,給人以清秀超逸之感。“五”字交筆彎曲,上下橫畫超出交筆末端外,“銖”字的“金”頭多呈等腰三角形而低於“朱”字。此外還有一個特徵,就是該錢的外郭由外向內作坡狀傾斜。錢直徑有25和26毫米兩種,最常見的郭厚1.5厘米,穿寬1厘米,重3.5克左右,面郭約厚1.5-2厘米。在兩漢五銖中這種錢的面郭最寬。其形制整齊,肉麵光潔,錢內外郭略高於錢肉,薄厚一致。宣帝鑄錢以工整敦厚著稱,在西漢錢中地位極高。
小五銖約於西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鑄,俗稱“雞目錢”、“鵝眼錢”,由其形小而得名。在出土的西漢錢幣中,有漢代文獻記載的小型五銖錢,這種錢及錢範出自西漢時期的墓葬或遺址中,其中,漢宣帝杜陵一號陪葬坑中所出土的是有確切紀年的一例。
小五銖面文“五銖”,鑄造精美,面有周郭,無好郭,背側肉好,週郭俱備,文字清晰。錢直徑在1.15-1.2厘米之間,重約0.62-0.65克。錢文書體亦與武帝、昭帝、宣帝三代各有區別。“五”字交股有的較直,有的略彎,也有的彎曲甚大,形制上有的穿上橫畫如三官錢式,也有如五銖最常見的面內無郭的一種。這說明小五銖並非一朝所鑄,也同普通五銖一樣,分別鑄造於武帝以後的西漢各個時期。就出土情況,尤其是從漢宣帝陪葬坑的出土情況看,小五銖是成串地亂置在十件大陶俑之間,說明這是冥錢而非行用錢。
剪輪五銖錢又稱“磨郭五銖”、“剪郭五銖”。武帝初鑄五銖時“週郭其質”,以防止奸民從錢背面磨銅取熔。可是西漢後期竟出現另一種磨邊的剪輪五銖,是一種用普通五銖錢經磨鑢加工而減重的錢幣。實際上這種五銖叫磨邊五銖最為貼切。
西漢後期成帝哀帝之世,社會矛盾尖銳,災荒相繼,幣制也隨之混亂,剪輪五銖就勢此時開始出現的。
剪輪五銖是幣制混亂時代的產物,洛陽燒溝及洛陽西部發掘的西漢墓中都有出土。
1980年,陝西省咸陽市土原下發現金質五銖一枚,錢直徑2.6厘米,厚0.2毫米,重9克,面背均有郭,正面外郭較背部稍寬,面穿方正,上有橫畫。“五銖”二字小篆陽文工整,“五”字交叉處彎曲,上下兩橫較長,“銖”字的“朱”字頭方折,“金”字頭呈三角形,製作精美,色澤金黃,誠為罕見的稀世珍品。
西漢五銖錢從漢武帝元狩五年始鑄,至隋朝的隋五銖止,一直沿用了七百多年。
東漢五銖
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都城洛陽,是年為延武元年。
東漢王朝剛剛建立,經濟基礎薄弱,社會動盪。半兩錢、西漢五銖錢、王莽的貨泉和大泉五十等,雜混在民間流通。直到延武十六年(公元40年)才重鑄五銖錢。自此以後,東漢各帝均鑄五銖錢。不過,從光武帝到明帝章帝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五銖錢沒有顯著變化,古錢學家將東漢前期鑄行的五銖錢稱為“延帝五銖”。隨著時間的推移,政治、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東漢後期特別是東漢末年,通貨膨脹嚴重,人民生活貧困,統治階級為了挽救經濟危機,在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改鑄“四出文”五銖錢。更有甚者,在獻帝時,董卓鑄無文小錢,致使原本混亂的幣制越發不可收拾。建武以後各朝五銖錢比西漢各朝五銖錢輕薄,錢徑多在2.5厘米,重3.4-3.4克,厚約0.1厘米,一般為3克,外郭較窄。“五銖”二字寬肥圓柔,筆劃較粗且淺,面文“五”字中間交筆彎曲,上下兩橫不出來,“銖”字“金”字頭呈三角形,比西漢五銖金字旁大,“金”字四點較長;“朱”字頭圓折,中間直筆,兩端較細;製作精緻,文字書體規範。銅質為淺紅色,還有各種記號,如星、橫畫、豎畫等。“星”有一星與多星之別,或半圓點,或三角點等。依其位置而言,則有穿上星、穿下星、穿上下各一星,也有穿上橫、穿下星。多星者多橫排成列。一般來說,這些帶記號的東漢五銖要比不帶記號的輕薄,鑄造工藝也比較粗糙,字口淺平,銅質為黃色。其中有許多可能是東漢中後期鑄造的。
建武年間鑄造的五銖,有紀年銅模盒傳世,可以為證,從此時起,東漢五銖的“朱”旁,上橫圓折,已經成為明顯特徵。東漢五銖的斷代,除“ 建武五銖 ”有傳世的銅模盒以斷定外,明帝以後,則難以區分具體年代。幸好通過洛陽燒溝漢墓出土五銖錢的分期,可以認定穿上或穿下有一“平”字的五銖(稱為“平當五銖”)也應該屬於這個時期所鑄。但它的時期較晚,下限可能已經進入三國。“東漢五銖”是五銖錢中遺留較多的一種。
“ 四出五銖 ”又稱“四出文錢”。所謂“四出”,是指錢幕從方孔的四角向外引出一道陽文直線到達外部,這可能是為了防止銼磨錢背盜銅用的防範技術。東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鑄的“四出五銖”比一般“東漢五銖”鑄造得要好,錢的重量也要重一些。它的直徑為2.5厘米,穿徑約8毫米,廓厚0.15厘米,重3.6-4克。漢靈帝性極貪婪,“帝本侯家,宿貧,每嘆桓帝不能作家居,故聚為私藏”(《後漢書·張讓傳》)。堂堂一國之君,普天下都是他的,還嫌不夠,還要賣官攬錢以充金庫。在這樣的昏君統治下,老百姓哪還有好日子。橫遭漢靈帝宰割的廣大窮苦百姓怨聲載道。“四出五銖”鑄行後,人們咒罵說“京師將破,天子下堂,四散而去”。
董卓小錢東漢末年,董卓專權。董卓本一涼州豪強,漢靈帝時曾任并州牧。黃巾起義,他借何進徵召之機,帶兵入洛陽。他先廢少帝,立獻帝,專斷朝政;後焚燒洛陽,挾天子,自封為太師。董卓生性貪婪,為了搜刮民財,於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毀“金人”,秦始皇所鑄十二金人(銅人)中的九個,鑄成小錢。這種錢直徑只有1.2-1.5厘米,重0.5-1克左右,而且既無內廓又無外廓,“五銖”二字模糊不清,很難辨認,世人諷刺為“無文錢”,董卓這種無文小錢,錢體輕小,製造粗劣。以一個“金人”重量十二萬斤計算,董卓少說也可得錢七八萬億枚。這是東漢朝廷的最後一次鑄錢,流通地區狹小,只限長安、洛陽一帶。他以此在離長安一百多里的現陝西戶縣,建造了一個稱作郿塢的城堡,城內金銀財寶不計其數,單是糧食就足足能吃三十年。董卓的這種小錢的流通必然會加劇通貨膨脹,很快就出現了“谷石數万(枚)”的情形。用一擔錢去換一石谷,貧苦百姓哪能吃得起。當時民怨沸騰,饑民蜂起,漢五銖制度被董卓徹底破壞了,東漢王朝也被他推向了死亡的邊緣。於是曹操趁機取漢,不久時代就進入了三國時代。
東漢磨邊五銖和剪鑿五銖磨邊五銖,亦稱“ 磨邊錢 ”,即磨去外廓、邊緣
五銖錢五銖錢
之錢。磨邊五銖始見於洛陽燒溝漢墓出土的第一型晚期。東漢中晚期常見,東漢末年更多。磨邊的方法,據說“多數是用一根木質或金屬的方棍穿進錢的穿孔,每次約百枚或更多一點,然後兩端固定,在磨上打磨錢幣的輪廓。通過加工,磨邊錢要比一般的五銖錢的錢徑小0.15-0.2公分。錢重減輕1克左右,就是說五銖錢經過這次加工,本身的重量減輕三分之一左右。但是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到錢的面文,並且錢幣的邊緣都比較光滑。磨邊的目的在於取銅,用來作為鑄造新錢的原料。為此五銖錢大幅度地減重貶值。剪鑿五銖,或稱剪鑿錢,是剪邊錢或綖環錢的總稱。其法是將一枚錢鑿成內外兩枚。剪鑿錢西漢時期已出現,到東漢桓帝、靈帝時期(公元147- 184年)更加增多,以至達到氾濫的地步。剪邊五銖錢就是被剪鑿了外圍或衝鑿了外廓的錢。錢文“五銖”二字僅剩一半,故又稱“對文五銖”。
對文五銖的錢徑大小不一,經過測定,錢徑一般不足2厘米,重多在1.5克左右,對文五銖的邊緣都有被沖截的痕跡。剪邊五銖錢據認為還有另一種加工方法,即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去錢的輪廓。一般情況下,剪邊錢要比磨邊錢所去的輪廓更多一些,大多要把錢幣的面文減去一些,形成錢幣文字不完整的現象。從錢幣的邊緣看,剪邊錢又不像磨邊錢那樣光滑工整,錢的直徑大小也有較大的差異。錢直徑多數為2.05-2.2厘米之間,錢的重量多數減重五分之二或更多一點。區別磨邊錢與剪邊錢的主要依據是邊緣加工的痕跡與錢的直徑。綖環五銖錢就是被剪去或衝鑿去內圈的錢,錢僅剩邊緣,呈環狀,錢文“五銖”二字有的只剩一半。無論磨邊五銖、剪邊五銖還是綖環五銖,都不是法定貨幣。它們的出現主要是由於經濟的混亂,幣值不穩,物價昂貴,惟利是圖者剪鑿五銖錢,一個錢當兩個錢用,謀取私利。這是當時政治局勢動盪、經濟蕭條與貨幣流通狀況惡化的必然結果。
東漢晚期的剪鑿五銖曾大量發現。其中剪輪五銖比較多,綖環五銖較少。1953年,洛陽燒溝漢墓出土各型磨廓(剪輪)五銖1858枚,綖環五銖8枚。1969年,甘肅武威雷台東漢墓出土銅錢21017枚,其中剪輪五銖594枚,綖環五銖1枚。1973年,江蘇丹徒出土東晉窖藏銅錢140餘公斤,其中剪輪五銖約有90公斤左右,綖環五銖僅20餘枚。1975年,陝西扶風段家小寨漢墓出土西漢綖環五銖,錢文餘有“銖”、“五”各一半,有的僅餘字的三分之一,重1克;出土東漢磨廓五銖 72枚,東漢剪輪五銖967枚。
東漢五銖從文字上看,“五”字交筆處略圓曲,“銖”字的金字頭呈三角形,“朱”字頭呈圓折形,比西漢五銖錢略顯圓折。以上介紹的就是一些比較有特點的東漢五銖錢。始鑄於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錢重五銖,上有“五銖”二篆字,故名。錢文“五銖”二字,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五”左“銖”。它的標準重量為4克,錢徑2.5厘米,厚0.12厘米。它繼承了秦半兩錢的形制,確立了圓形方孔,內外有郭,並發展成為輕重大小適度的銅質錢幣。自漢武帝元狩五年至西漢末年,幣制不復改變。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鑄行東漢五銖錢。此錢徑2.5厘米,重3.4~3.5克,外郭較窄。靈帝時鑄“四出五銖”,即錢背有四道斜紋,由穿孔四角至外郭,其形制、質量與東漢五銖錢同。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蜀漢鑄直百五銖;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始鑄“太和五銖”,宣武帝永平三年(510)鑄“永平五銖”,孝莊帝永安二年(529)鑄“永安五銖”;西魏文帝大統六年(540)鑄“大統五銖”,形制似“永安五銖”。蕭樑初期,曾鑄 “大樣五銖”;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553)鑄“ 常平五銖 ”。581年,隋統一後,另鑄“ 開皇五銖 ”,結束了長達一百餘年幣制混亂的局面。唐武德四年(621)鑄“開元通寶錢”,廢止五銖錢。五銖錢流通七百餘年,是中國歷史上鑄造數量最多,流通時間最久的錢幣。[2] 
隋五銖特點
五銖錢五銖錢
隋五銖邊郭較闊,"五"字交叉兩筆較直,近穿處有一道豎畫。標準隋五銖錢一般徑2.4厘米,重2.8克左右,重者可達3.5克以上;小型隋五銖錢徑2.3厘米左右,重2克左右。隋五銖大多銅質較好,製作規整,外廓寬平,有的"銖"字"金"首三角內斜,"朱"首方折,有大小兩種。因幣材配劑鉛量增加,錢色發白,故稱"白錢"。
開皇五銖,隋文帝開皇元年鑄造。錢徑一般為2.4厘米,廓寬0.2厘米,穿徑0.8厘米。肉、穿多為周廓,面有周廓,面無內廓,穿右“五”字左邊有豎劃,開皇五銖平均每枚重量為2.8克左右。

發展史

編輯

武帝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前118年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鑄,含郡國五銖、赤仄五銖、上林三官五銖。面文有穿上半星、穿上橫廓,四決文等不同形式。輪廓深峻、文字精美。
武帝五銖開創了七百三十九年鑄行“五銖”錢的歷史,成為中國古代“銖兩制”鑄幣的主流。

東漢前期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40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採納馬援建議開始大鑄行。面文特徵是“金”字頭較大,“五”字交筆更彎曲,“朱”字頭圓折,豎畫兩頭較細。鑄造較為規整。
五銖錢

剪邊五銖

東漢五銖錢東漢五銖錢
成色年代:東漢晚期又稱“鏨邊”五銖或“剪輪”五銖,指邊廓連同部分錢肉均被剪去或鏨切的五銖錢。無外廓,“五銖”二字殘留偏旁。

董卓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190年。東漢末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所鑄。無內外廓,“五銖”二字夷漫不全,很難辯認,世譏稱之為“無文”。該錢堪稱我國貨幣史上最劣質輕賤之小錢。

直百五銖

蜀直百五銖蜀直百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214年漢獻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入蜀後鑄於成都。初鑄錢大而厚重,後鑄逐漸減重,最輕薄者,不足0.8克。面文篆書“直百五銖”,即價值“一百枚五銖錢”。常背鑄或背刻陰文和文飾,也有背鑄陽文,如“為”字或四出文。

蜀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214-263年。劉備入蜀後鑄,時約公元214-263年。形體小於兩漢五銖,較厚,面背均有外廓,筆劃較肥,銅質晦暗。

魏五銖

成色年代:三國時期。魏文帝,明帝皆鑄有五銖,新錢形仿漢制五銖,故稱“ 魏五銖 ”。魏五銖輪廓清晰,錢形厚重,邊廓壓金。

沈充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318-321年。東晉孝元帝太興年間(公元318-321年),吳興沈充所鑄大孔小錢。錢文作“五朱”、“五金”,外廓隱約,錢體輕小,似為東漢“剪輪”錢式的仿鑄品。

太和五銖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在洛陽鑄行年號錢“太和五銖”。其形制與漢五銖類似。錢文直讀,光背,字呈方折,在隸書和篆書之間,又有增筆。錢體大小輕重不一,大者直徑2.5厘米,重3.4克;小者直徑2厘米,重2.5克左右。
五銖錢

永平五銖

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改鑄“永平五銖”。永平錢版式複雜,大小輕重不一,大型者多為政府鑄造,小型者多為民間私鑄。錢直徑一般為2.2~2.5厘米,重2.2~3.2克;面文“五銖”,橫讀,製作比較工整,舊譜有的認為是“ 雞目五銖 ”。

永安五銖

永安五銖也是年號錢,孝莊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鑄。錢文直讀,“安”字界邊減筆,匠心獨具。“永安五銖”對於北魏的經濟發展沒有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它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是具有收藏價值的。據史書記載,“永安五銖”錢共有三種:一種是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孝莊帝鑄行的光背錢;第二種是永熙年間(公元532~534年)孝武帝鑄行背“土”字錢;第三種是北魏分裂後由東魏孝敬帝於興和三年(公元541年)所鑄行的背四出文錢。這三種“永安五銖錢”中,以北魏孝武帝鑄行的背土字錢最具特色。該錢背部穿孔上方鑄有一個“土”字,“土”字與背穿孔相連,正好組成一個“吉”字,所以當時又稱吉錢,人人佩戴,以為吉祥。永安五銖錢大小輕重不一,一般直徑為2.2厘米,重3克左右;輕小者直徑1.8厘米,重約2克。此錢不光輕小濫鑄多,而且嚴重貶值。

樑鐵五銖

南朝梁武帝蕭衍
台灣郵票上的梁五銖台灣郵票上的梁五銖
普通四年(公元523年)鑄行。鐵“五銖”形體略小,背紋四出,是我國首次大批量鑄造的鐵錢。

常平五銖

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0年)鑄行。製作精好,錢文優美,“
五銖錢五銖錢
常平五銖”四字玉筋篆直讀,構架勻稱,筆劃圓潤,“平”字上橫與面穿下廓合一。屬設計和鑄造都極為考究的泉品。

隋五銖

隋文帝楊堅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鑄,又叫“開皇五銖”,或稱“置樣五銖”。錢文“五銖”二字篆書,筆劃精整,邊緣較寬,面無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豎紋,錢背肉好均有廓。隋五銖是我國“銖兩錢制”的終結。[2] 

--------------------------------------------------------

2007030620364953  

-20110324043042958_3103060828381f30e924292c2e864f086e061c95f7f9圖片搜尋結果c2cec3fdfc039245295312a78f94a4c27c1e25b0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兩漢國寶金匱直萬

國寶金匱直萬真的價值連城嗎?
Posted on 2016-08-24 in 收藏


藏品名稱: 國寶金匱直萬

規格尺寸: 重量、37.3g

類別: 雜項

簡介:

此枚「國寶金匱直萬」是我國古錢幣中的大名譽品之一,亦為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因為折價太高而沒有正式進入流通領域。也有另外一種意見認為該物並非貨幣,而是藏金柜上的拉手或者裝飾之類,象徵著王莽擁金無數。放眼觀看整個市場,目前有很多人都知道古幣的價值很高,但是高到什麼程度就不了了之了。想要了解更多可以關注小編,每天都會更新!「國寶金匱直萬」五大特徵:

(1)古時政府設立的藏書之所。《史記·太史公自序》「遷為太史令,紬石室、金匱之書。」司馬貞索隱:「石室金匱,皆國家藏書之處。」

(2)以金屬製成的藏書匱。《漢書·晁錯傳》對策:「臣竊觀上世之傳,若高皇帝之建功業,陛下之德厚而得賢佐,皆有司之所覽,刻於玉版,藏於金匱,歷之春秋,紀之後世,為帝者祖宗,與天地相終。」art.findart.com.cn

ADVERTISEMENT


(3)金匱石室,亦作石室金匱:古保存書契之所。《漢書·高祖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注:「以金為匱,以石為室,重緘封之,保慎之義。」

(4)國寶:國家的寶器。《左傳·成二年》「子得其國寶。」注:指「甗磐」。後亦稱傑出的人才或名貴的東西為國寶。《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

(5)匱:通櫃。

-----------------------

國寶級別的古錢幣-- 國寶金匱直萬
2015-11-18 17:03:46


國寶金匱直萬 這個錢幣可以稱之為國寶級別的,有的人窮極一生都未能見過,更別說收藏了。

國寶金匱直萬是新朝王莽時期所鑄錢幣,字體優美、鑄工精良、造型別致,如大泉五十、一刀平五千等都是珍品;其中有一款神秘的錢幣,造型奇特,上呈方孔圓形,書「國寶金匱」四字,下呈長條方形,書「直萬」二字,形制特殊,猶如一把打開財富寶藏的金鑰匙,被古錢幣投資收藏者稱「國寶金匱直萬」,價值無可估量。

「國寶金匱直萬」是我國古錢幣中的大名譽品之一。《古錢大典》中稱此錢乃絕品,可易黃金千兩。

對於此錢背景說法不一:

一曰:此錢非流通所用的貨幣,而是代表王莽占有黃金的數量,是記載黃金數量的。

二曰:在新朝第3次幣制變革時,有「金貨一品」的錢制,且規定黃金一斤值平錢一萬。此錢中標有「直萬」,則表明可兌黃金一斤。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以錢幣替換標明兌換黃金的情況,因而「國寶金匱直萬」就可能是「金貨一品」。

三曰:該錢可能是試鑄的樣錢,因折值太高而無法實施,就沒有進一步推行。

四曰:「國寶金匱直萬」是鎮庫之寶,所有的官府錢莊都備一枚,作為壓庫之用。

五曰:該錢是一種兌換憑證。官府收集民間黃金,實行黃金國有制,而「國寶金匱直萬」就是官府發給上繳黃金者的憑證。

對於這個錢幣,有人認為是流通貨幣,因為折價太高而沒有正式進入流通領域。也有另外一種意見認為該物並非貨幣,而是藏金柜上的拉手或者裝飾之類,象徵著王莽擁金無數。

幾經翻查也才看到一個關於這個錢幣的交易信息,還只是最為普通的一個,新莽「國寶金匱直萬 2010-11-14 以 66.08萬 成交,估計想得見真品是沒有希望了。

中國古錢幣博大精深,如果你手中有稀有的古錢幣,而你不知道它是什麼,價值多少,

------------------

新朝王莽時期所鑄錢幣,字體優美、鑄工精良、造型別緻,如大泉五十、一刀平五千等都是珍品;其中有一款神秘的錢幣,造型奇特,上呈方孔圓形,書“國寶金匱”四字,下呈長條方形,書“直萬”二字,被古錢幣投資收藏者稱“國寶金匱直萬”,價值無可估量。
中文名 國寶金匱直萬 年 代 新朝王莽時期 類 別 古錢幣 地 位 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國寶金匱直萬”是我國古錢幣中的大名譽品之一,亦為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國寶金匱直萬錢幣鑄造於西漢居攝二年(公元7年),由王莽鑄造;形制特殊,猶如一把打開財富寶藏的金鑰匙!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為方孔圓錢形式,直徑為2.6厘米,面文為“國寶金匱”四字,旋讀,懸針篆。下部為正方形,邊長為2.5厘米,內有兩條豎棱,中間直書懸針篆“直萬”二字,頂部有“天府”二字,周身柔潤,背面頂部有“蟾宮”二字,該版目前僅見一枚。
有人認為是流通貨幣,因為折價太高而沒有正式進入流通領域。也有另外一種意見認為該物並非貨幣,而是藏金櫃上的拉手或者裝飾之類,象徵著王莽擁金無數。[1]
歷史考據編輯
據考《史記索隱》註解:言正本藏於府,副本留在京師。“天府”兼管理檔案和守護祖廟及其收藏物於一身並以收藏王室權力像徵的鎮國寶器以及王室權力憑證的檔案為責,可見其職責之重。姜太公的《九府圓法》指的是”掌財產之官,西周掌管錢幣的九個政府部門分別是:太府.王府.內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職金.職幣。《周禮.春官.天府》記載:“天府”掌管祖廟之守藏與其禁令。
《古錢大典》中稱此錢乃絕品,可易黃金千兩。長期以來,古錢幣界對“國寶金匱直萬”有著種種猜測與說法:
一曰:此錢非流通所用的貨幣,而是代表王莽佔有黃金的數量,是記載黃金數量的。
二曰:在新朝第3次幣制變革時,有“金貨一品”的錢制,且規定黃金一斤值平錢一萬。此錢中標有“直萬”,則表明可兌黃金一斤。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以錢幣替換標明兌換黃金的情況,因而“國寶金匱直萬”就可能是“金貨一品”。
三曰:該錢可能是試鑄的樣錢,因折值太高而無法實施,就沒有進一步推行。四曰:“國寶金匱直萬”是鎮庫之寶,所有的官府錢莊都備一枚,作為壓庫之用。五曰:該錢是一種兌換憑證。官府收集民間黃金,實行黃金國有製,而“國寶金匱直萬”就是官府發給上繳黃金者的憑證。[1]

---------------------------------

五銖錢價格行情分析_中國集幣在線_JiBi.Net_中國金銀幣投資收藏價值 - https://goo.gl/j0cSAI

在兩漢五銖中這種錢的面郭最寬。其形制整齊,肉麵光潔,錢內外郭略高於錢肉,薄厚一致。宣帝鑄錢以工整敦厚著稱,在西漢錢中地位極高。五銖錢流通七百餘年,是中國歷史上鑄造數量最多,流通時間最久的錢幣

2016-10-03_122307  

 

五銖錢價格行情分析
發布日期:11-02-23 09:29:35 泉友社區新聞來源:博寶藝術網作者:
 
永安五銖
直百五銖.陰刻文

  【博寶藝術網訊】五銖:中國古代貨幣。鑑於幣制混亂和鑄幣失控後引起的吳楚叛亂等嚴重後果,漢武帝在統治期間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才使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貨幣問題得到了比較徹底的解決。

  錢面:錢文“五銖”二字橫讀,篆書,穿上下各一柱星,形同柱石。“五”字猶如兩個三角型,銖字的“朱”字上下方折,無穿廓。博寶在線拍賣網一年內共上拍五銖815枚。

  錢面:錢文“五銖”二字橫讀,篆書,穿上向左“君宜”二字,穿下向右“侯王”。

  錢面:錢文“五銖”二字橫讀,篆書,無內廓,金旁省點。

  錢面:錢文“五銖”二字橫讀,篆書,有內外廓。

  錢面:錢文“五銖”二字橫讀,篆書,有內廓無外廓。

  錢背:光背,大穿。

  錢背:同錢面。

  錢背:光背。

  背景:從漢武帝元狩五年鑄行“五銖”錢,錢重與錢文一致,由此發端行用700年的“五銖”錢階段,到唐朝建國後武德四年鑄行“開元通寶”錢,取代了隋“五銖”錢,終結了中國錢幣史上的紀重時代。“五銖”錢穿上下柱星,華書有記載,1987年6月河南省許昌張潘鄉出土中也有發現,但都是小平錢,未見大錢,故脫譜。

  行情分析:

  根據博寶在線拍賣網2009年--2010年五銖系列在線拍賣統計,在1年的時間內,五銖一共有815枚拍品上拍,總瀏覽101495次,參與總人次達到117人,出價次數2245次,其中價格最高的是五銖順讀,面四決1枚,藏家最為關注的五銖如下:漢至六朝鑄郡國五銖銅質母範一對、蜀五銖、三國兩晉南北朝陳五銖。其中競爭最為激烈的【五銖順讀,面四決1枚】定價50元人民幣起拍,加價幅度5元,在經過193次出價後,最後以1411元的價格成交!

  以下是博寶在線拍賣網部分成交記錄:

拍品名稱

尺寸

成交價

起拍價

五銖順讀,面四決 1 

直徑27.4mm 2mm

1,411

50

標準的五銖銅範

72*36*8*152.7

1,050

1,000

永安五銖背神獸花錢

直徑:36.1mm   厚度:2.1mm

930

480

五銖背封神公花錢

直徑:46.8mm   厚度:2mm

620

500

五銖合背

直徑26mm 3.6 

402

160

永安五銖背四出一枚

徑:24.1 ,厚1.3 mm,重:4 g

396

260

龜茲五銖

直徑17mm

390

150

永安五銖(背四出)

直徑24mm

380

280

五銖異品背長壽

直徑12mm 1mm

372

80

常平五銖一組 5 

直徑25mm

346

240

直百五銖一組 5 

直徑26mm

343

280

常平五銖一組 5 

普品

341

280

常平五銖一組 5 

普品

302

240

永安五銖一組 5 

直徑23mm

286

240

一品五銖背長壽

直徑11mm 1mm

275

100

直百五銖背 “  ”

:26.5   厚:2.5  重:6.1 g

260

200

南北朝常平五銖、永安五銖、永通萬國、北周布泉各一枚一枚

24 23 22.526.8 mm

230

200

北周五銖一組 2 

普品    24mm*1mm

228

20

直百五銖(背 “  ” 

直徑26mm

225

150

永安五銖背四出

直徑:24.5mm厚:2mm

220

150

 

拍品名稱

尺寸

成交價

起拍價

永安五銖一組 5 

普品

220

210

直百五銖四枚

直徑25mm -27mm

220

120

五銖陶範

140mm 110mm 34mm

220

200

北周五銖

普品

210

200

直百五銖四枚

直徑26mm -27mm

210

90

永安五銖  常平五銖  各兩枚

直徑23mm/24mm/24.5mm/24.5mm

202

90

永安五銖  四枚

直徑23mm

200

140

常平五銖  四枚

直徑24mm

200

180

-------------------------------------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進入貨幣時代。在這數千年的歷史中曾鑄造使用過不少成功出色的貨幣,其中以五銖錢最為突出,自漢武帝時期至隋代基本上行用不廢,長時期成為我國古代的貨幣。
漢朝初年仍然使用秦朝的半兩錢,以後也鑄過新的半兩錢,錢的名稱沒有變,重量卻不斷減少。漢朝的半兩錢有八銖、四銖、五分、三分等數種,大小輕重相差很多,大的重接近半兩錢,小的輕簡直就像雞眼。“榆莢錢”便是稱當時那些錢小孔大,又薄又輕的劣錢,半兩錢越來越輕,已名不符實。金屬貨幣有本身價值,減重便等於貶值,隨之便會引起通貨膨脹。漢初戰亂剛剛停止,經濟正處於蕭條狀態,物資缺乏、物價飛漲。如何穩定貨幣,健全錢法,這是西漢政權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經過多次更改幣制,最後漢武帝統一了全國的錢幣鑄造權,建立了“五銖”錢制度。
漢武帝於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罷半兩錢,行五銖錢”,命令各郡國自行鑄造。以前的半兩錢是光滑的圓片,大小輕重不一;五銖錢兩面鑄出外框,輪廓清晰,錢文和重量都是五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大小輕重一律,文字端莊挺秀,提高了方孔錢的製作水平。由於五銖錢製作精緻,輕重適宜,使用方便,所以發行以後很受歡迎,成為漢朝最主要、最通行的貨幣。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以郡國五銖形式、重量不一,邊廓不齊,製作粗糙,改由京師鐘官鑄“赤側五銖”錢,赤側五銖又叫“子紺錢”。赤側五銖是一種磨去邊廓流銅,鑄造工整的五銖錢。元鼎四年(公元113年)又完全禁止郡國鑄錢,將鑄幣權收歸中央,專令上林三官即鐘官、技巧、辨銅三官鑄造五銖錢,廢除以前各種舊錢,只准三官錢流通。至此,統一的五銖錢制度終於建立起來了。
昭帝、宣帝兩代是漢五銖錢最盛的時期,無論在形制和書體方面都是整齊劃一。這時的錢幣文字雄勁,仍有小篆氣韻,邊廓高挺,穿孔之上有一橫畫和穿孔之下有半顆星點是當時最盛行的形制。漢武帝建立的五銖錢制度至西漢末由於王莽的貨幣復古改製而一度遭受破壞。
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在公孫述佔據的四川,鑄造過我國最早的鐵錢。銅貴鐵賤,以鐵錢交易需數量多,攜帶不便。而且鐵錢易鏽蝕難保存,所以人們不喜歡用,仍舊希望用銅錢。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光武帝鑄造了五銖錢,才又恢復了五銖錢制度。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鑄行“四出五銖”錢(四出五銖又稱“角錢”)時,民間訛言四起,因為這種錢背面內廓的四角有四條直線和外廓相連,於是人們紛紛議論四出紋錢是兆示天下四方大亂,它反映出當時社會動盪不安,貨幣流通的不穩情形。
東漢末年爆發了以張角為首的黃巾起義,隨之又發生了軍閥混戰。到了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毀五銖錢改鑄小錢,而且把長安、洛陽的銅人銅馬等器物也熔毀充作鑄錢之用。他所鑄的小錢無輪廓、無文字,粗製濫造,人們使用不便,錢賤物貴,導致通貨膨脹。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動亂時期,這時期戰禍頻仍,人民流徙,經濟遭受破壞,社會動盪不安,貨幣流通混亂。
魏明帝初年(公元227年)恢復使用五銖錢,自此以後,曹魏一直沿用五銖錢制度。劉備初取巴蜀,以軍用不足,鑄有“直百五銖”錢,有的錢背面鑄有“為”字,稱為“犍為五銖”,它是在四川犍為鑄造的,這是方孔圓錢中最早鑄有地名的錢幣。後鑄“傳形五銖”,錢文“五”在左,“銖”在右。有一種錢形稍小而較厚、有內廓的五銖錢也是劉蜀所鑄。
司馬氏代魏建立了統一的西晉政權,貨幣流通中主要是沿用漢魏的五銖錢,其中有很多是剪邊五銖錢。後來沈充鑄造“小五朱”,當時稱為“沈郎錢”。這種錢的錢文用“朱”而不用“銖”,因為早在東漢、三國時期已出現剪鑿過的錢,剪鑿過甚的五銖錢“五”字只剩半邊,“銖”字已沒有金字旁而只留有“朱”字,於是沈充便仿效鑄起“小五朱”了。唐朝詩人李賀寫過“榆莢相催不知數,沈郎青錢夾城路。”王建也有“綠榆枝散沈郎錢”的詩句,可見這種錢既薄且小。
蕭樑時期由於戰爭頻繁,梁武帝建國之初就開始鑄錢,後來還大規模地鑄造鐵錢,貨幣流通很混亂。梁武帝在天監元年(公元502年)鑄造“大樣五銖”錢,後來又另鑄一種沒有內外廓的五銖稱“公式女錢”,因以前民間已有剪了外廓的叫“女錢”,現在是官鑄而無外廓,所以叫“公式女錢”。武帝普通四年(公元523年)廢除銅錢,改鑄鐵五銖,這種錢錢文模糊,有的背面有四出紋,是我國貨幣史上第一次大量鑄造鐵錢。大規模地普遍使用鐵錢致使鐵錢急劇貶值,物價高漲。敬帝太平二年(公元557年)曾鑄“二柱錢”和“四柱錢”,所謂“二柱”是指五銖錢正面穿上下有兩圓點;“四柱”是指正面穿上下各有兩圓點,這兩種錢與私鑄的“鵝眼錢”並行流通。陳朝建立後於天嘉三年(公元562年)改鑄五銖錢,以一枚五銖錢當十枚“鵝眼錢”,這種天嘉五銖鑄有內廓,錢文工整,製作精細。
北魏在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始鑄“太和五銖”錢,這種錢文有年號,其銅質粗劣,文字草率。到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又改鑄“永安五銖”,錢文也有年號。西魏在大統六年(公元540年)鑄五銖錢作為西魏地區的主要貨幣,俗稱“西魏五銖”。北齊在天保四年(公元553年)鑄錢稱“常平五銖”,這種錢書法清秀、端莊,製作規整。南北朝時期流通的小錢、薄錢層出不窮,既有小如鵝眼的“鵝眼五銖”,也有剪去外廓的“剪邊五銖”,還有一枚錢環鑿成兩枚的“綖環五銖”和“對文五銖”。
隋文帝統一南北朝後立即進行貨幣整頓,他鑄造了“開皇五銖”錢,同時把舊錢回爐銷毀,禁止以前各種錢幣流通。這種“開皇五銖”又稱“置樣五銖”,錢文筆劃幼細,“五”字交筆直,左邊有一豎畫,外廓較寬。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各道關卡都備有新鑄的五銖為錢樣,全面檢查舊錢,關外帶進的錢幣不符合標準的便銷熔重鑄。由於繼起的唐朝開始廢除紀重錢改鑄有年號的新錢,這種“開皇五銖”就成了最後一種五銖錢。
五銖錢在流通領域中度過了漫長的歲月,從漢武帝最初創行,到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止,五銖錢前後流通了七百三十多年,成為我國歷史上最長壽的貨幣。

---------------------------------

泰國貨幣泰銖源於中國五銖錢_錢幣天地_新浪收藏_新浪網 - https://goo.gl/fQfhrC

 

泰國貨幣泰銖源於中國五銖錢

2016年05月27日08:31   

 
圖1 五銖錢圖1五銖錢圖2 龜茲五銖圖2龜茲五銖圖3和田馬錢(正)圖3和田馬錢(正)圖4和田馬錢(背)圖4和田馬錢(背)圖5泰國貨幣上的“銖”圖5泰國貨幣上的“銖”

  (原標題:開闢絲路的五銖錢)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抵達大月氏、大夏等地,返回途中為匈奴所獲。前126年,張騫乘匈奴內亂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張騫出使西域13年,雖然沒有完成同大月氏建立聯盟夾擊匈奴的任務,但開闢了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與西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交流,推動了東西方文明的發展。從此“絲綢之路”上以絲綢貿易為代表的中西方之間的物質文化交流絡繹不絕,而五銖錢(圖1)在絲路貿易中發揮了重要的貨幣媒介作用。

  五銖錢始鑄於西漢武帝時期,一直到漢武帝以後的西漢、東漢、蜀、魏、晉、南齊、梁、陳、北魏、隋等朝代均有鑄造使用,歷時長達739年,是我國歷史上鑄行數量最多、鑄造時間最長、最為成功的長壽貨幣。自張騫開闢“絲綢之路”後,五銖錢就成為了這條商貿通路上最早的、最主要的流通貨幣。通過五銖錢這個市場交易媒介,中國精美的手工藝品,特別是絲綢、漆器、瓷器、玉器、銅器等傳到西方,而西域的土產如苜蓿、葡萄、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蠶豆)、胡瓜(黃瓜)、大蒜、胡蘿蔔,各種毛織品、毛皮、良馬、駱駝、獅子、駝鳥等陸續輸入中國。五銖錢隨著往來的駝隊商幫大量流入西域各國,20世紀以來在我國新疆各地歷史文化遺址中都大量出土發現了各個歷史時期鑄造發行的五銖錢,古“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如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阿富汗、印度、斯里蘭卡、柬埔寨、泰國、越南等國家也發現過中國的五銖錢。

  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不僅流通使用五銖錢,還曾經仿鑄過五銖錢。如西域古龜茲王國(以今新疆庫車綠洲為中心),從公元1世紀開始鑄造使用圓形方孔的銅錢,一面有“五銖”漢字、一面有龜茲文字,或“五銖”漢字與龜茲文字同鑄於一面,稱為“漢龜二體五銖”錢(圖2),流通使用數個世紀。如公元1世紀中南半島上的古扶南王國(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柬埔寨以及老撾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國東南部一帶)曾鑄造發行一種銀幣,幣面上有“五金”或“五五”兩漢字。“五金”應該是“五銖”的意思,“金”為“銖”字省筆。中國古代也曾鑄行過“五金”錢幣。古絲綢之路國家和地區還使用我國五銖錢的“銖”字作為本國鑄行貨幣的名稱。如公元1世紀—3世紀,西域古于闐王國(今新疆和田一帶)鑄行了一種有漢文和佉盧文字的“漢佉二體錢”(圖3)。此錢圓形無孔,一面中央有形像生動的馬形圖案,故又名“和田馬錢”;另一面為漢文篆書文字,有“六銖錢”、“重廿四銖”兩種。泰國早期貨幣——泰銖,不但以“銖”為錢幣名稱,形狀為半橢圓形,錢的中間也鑄有穿孔。直到今天,泰國官方貨幣仍以“銖”作為貨幣單位(圖4)。這些顯然都和中國古代五銖錢的影響有關。

  開闢“絲綢之路”,張騫不畏艱險的“鑿空”之旅(司馬遷《史記·大宛傳》評價),可謂功勳卓著;而五銖錢在溝通促進絲路貿易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交易媒介作用,其巨大貢獻一樣不可湮沒。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