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半兩印鈔機啊,稱為石範,是雕刻在石板上的模具,同時期在歐洲還剛開始用敲打幣時,古中國已經在用先進的技術製造錢幣。將融掉的銅液澆灌到這石範模具裡,冷卻後取出,喜呀給一下就製成銅幣了,這一版一次能做92枚,產量驚人啊!半兩,中國古代戰國中期至西漢早年的一種圓形方孔青銅鑄幣,因錢幣正面鑄有「半兩」兩字而得名。戰國時代,半兩錢為諸侯國秦國的貨幣,始鑄於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隨著秦統一中國而成為全國通行的法定貨幣。漢朝建立之初,承襲秦朝幣制,仍用半兩錢,直至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進行幣制改革,改鑄五銖錢為止。
半兩錢先後歷經戰國、秦朝和西漢三個歷史時期,鑄行共計218年,是中國最早的全國統一貨幣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5dLALCEL1/
半兩錢形制為圓形方孔,重12銖(中國古代規定1兩為24銖),有錢文曰“ 半兩 ”。“半兩”二字分列方好(即方孔)左右,通常是右“半”左“兩”
半兩,是中國戰國時代到漢朝前期廣泛使用的一種銅制貨幣,圓形方孔,稱之為方孔錢。秦朝將其作為全國強制推行的統一貨幣,從而確定了中國其後各朝代銅錢式樣。
先秦半兩
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秦國「初行錢」,將貨幣的鑄造權收歸國家,規定圓形方孔半兩錢為國家法定貨幣,這被視作半兩的起源。這一時期的半兩錢重量在8克左右,採用原始的泥范鑄法,不平整,未經修磨,外形和厚薄並不固定,特別是其方孔不方,有的甚至作圓孔,銘文用大篆,「兩」字中的「人」部分較長,俗稱「長人兩」。
秦半兩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國家強制推行秦半兩,取代原六國自有的貨幣。這一時期的半兩錢多由地方官府自行鑄造,形制的差異有所縮小,但是仍然不能做到統一。錢體不圓,方孔仍有不方者。銘文用小篆,傳說乃李斯手書,「兩」字中的「人」部分較短,俗稱「短人兩」。
漢半兩
劉邦建立漢朝後,決定重新鑄造貨幣,但由於初期百廢俱興,所鑄半兩錢重量極輕,僅2克左右,俗稱「榆莢半兩」。隨著經濟逐漸好轉,漢朝所鑄半兩錢的重量也逐漸增大。漢文帝時期鑄四銖半兩。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漢武帝在上林苑設立工場,將鑄幣權首次統一收歸中央政府,廢半兩錢,始造五銖,標誌著半兩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由五銖取而代之。
半兩錢形制為圓形方孔,重12銖(中國古代規定1兩為24銖),有錢文曰“ 半兩 ”。“半兩”二字分列方好(即方孔)左右,通常是右“半”左“兩”。戰國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初行錢”,即指秦國開始由王室鑄造貨幣的流行,標明秦國王室專鑄貨幣制度的確立。秦始皇
半兩錢
半兩錢
統一中國後,廢除戰國時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貝幣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貨值不一的龐雜混亂的六國貨幣,把秦統一貨幣的政策和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在全國范圍內推行。西漢初年所鑄的錢,雖陸續減輕重量,仍稱“ 半兩 ”。如呂后二年(前186)減為八銖,文帝五年(前175)減為四銖,民間私鑄的半兩,有輕不足一銖的,因其輕薄如榆莢,故稱“ 榆莢半兩 ”。漢武帝初鑄三銖錢,元狩五年(前118)廢除半兩錢,始鑄五銖錢。秦並天下,幣為二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之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然各隨時而輕重無常( 《漢書·卷二十四下·食貨志下》 )。作為秦始皇帝統一政策中的一節,秦半兩錢的發行多有論述。但是,隨著近年來新的考古文物資料的不斷出土,又有了新的看法。從各地區出土的半兩錢看,其重量有著明顯的差異。“ 半兩 ”二字的文體也多有不同,乍一看,很難判定是統一後的貨幣。同時,1976年發現的《睡虎地秦簡》中,可以了解到戰國時秦的貨幣制度的情況,其中,在《文物》1982年第一期上刊載了四川省青川縣戰國墓出土的有關田律記錄的木簡以及半兩錢的出土情況。這一發掘成果,至少如實地報告了戰國時的秦國已經發行半兩錢的情況。以上事例說明,關於半兩錢,並非秦始皇帝統一貨幣之後的半兩錢,而一定是戰國時在秦國流通中出現的半兩錢。那麼,秦前後共發過兩次貨幣。《史記·六國年表》中記載:“惠文王二年,天子賀。行錢。”
“始皇三十七年,復行錢。”由此得知,前336年與前210年,秦發行了貨幣。半兩錢與這些記載究竟有何關係?半兩錢是漢武帝發行五銖錢之前,長時期內連續發行的重量有相當變化的一種貨幣。半兩錢的形狀為圓形方孔。錢面上重量的記載對後代貨幣產生了很大影響。
出土情況
秦半兩錢的出土情況
最近關於半兩錢的出土事例,有大量出土報告,下面表格中列舉了中國各地發表的報告及秦半兩錢的出土情況。表中的時期一欄記的是根據報告等推斷的半兩錢的埋藏時期。認為埋藏於漢代的錢幣明確認為是四銖、半兩錢的,在此謹做省略。
半兩錢
半兩錢
所列,很明顯,秦半兩錢的出土集中在陝西、四川等地。陝西是秦之舊地,四川儘管戰國前期屬巴蜀,但於前316年歸屬了秦。而雍城又是秦的舊都,孝公十二年(前350)遷都於咸陽後,仍為重要都市。更何況作為秦的中心咸陽,以及在始皇陵周圍的遺址中,無疑有大量的文物出土。至於其他地方的出土報告就很少。即使偶然發現秦半兩錢的地方也與秦有著密切的關係。如山西省河津縣在戰國時稱作皮氏,屬魏國之地,前329年為秦所攻占。前272年,秦於河南省南陽一帶,設置南陽郡。另外,關於內蒙古赤峰、敖漢旗等出土地,均在秦築長城附近。
首先,青川縣戰國墓,自1979年-1980年,先後發掘了三次,清理了72座墓。其中50號墓中出土了有田律記載的木簡,又出土了7枚半兩錢。根據木簡的記載得知,在中國,這座墓的年代當是秦昭王元年(前306),同時,有不少情況是以出土的7枚半兩錢為標準來對戰國秦半兩錢編年的。但是就其埋藏年代來說,間瀨收芳先生從出土文物及其他條件來看,認為這座墓的年代應在楚都郢陷落(前278)以後,而且枚半兩錢的重量從2.1g -9.5g不等,差額較大,以此為編年標準似乎不太合適。雍城遺址高莊秦墓,1977年,發掘清理了46座,共出土580枚半兩錢,屬戰國晚期的1號墓中出土了15枚,其中最大的一枚直徑3.2cm,重6.75g ,為最早類型的錢幣。
咸陽遺址長安張堡,於1962年冬發現有“杜市”印的釜裡裝有1000枚古錢。除了有兩甾錢1枚,,7貝益化錢2枚外,其餘均為半兩錢。這與《睡虎地秦簡·金布律》中的“官府受錢者,千錢一畚”相符。
分類
第一類:錢徑較大,最大者3.7cm,一般的3cm以上,最重者11g,一般為6-7g之間,錢穿大多不規則,周邊有流銅現象。錢文古樸、粗放,沒有一定的規格,認為使用的是泥範。總計148枚,佔全體的16%。
半兩錢
半兩錢
第二類:錢體大小厚重不一,較為小、輕、薄,一般錢徑2.5-2.8cm,重3-6g,鑄造粗劣。共738枚,佔79.80%。
第三類:規格重、大、厚,規範化,直徑均在3-3.2cm,重為6g左右,相當於秦制的八5,6钅KG-*2朱;厚0.15cm,錢穿方正。鑄造技術先進。錢文規整。有38枚,佔4.2%(表3),這些半兩錢為何時所埋,根據陶釜為戰國器物及第三類半兩錢與四川巴縣冬筍壩戰國墓、青川縣50號戰國墓出土的半兩錢基本相同等情況來看,與漢半兩有明顯的區別。認為第一、二類為民間私鑄,年代應為秦惠文王二年以前;第三類則是國家統一的鑄行錢幣,即惠文王二年以後的錢幣。同時,作者將半兩錢的鑄行時期追溯至秦獻公七年的“初行為市”時期。至少確定其貯藏時期應在秦統一六國以前。因為這一出土資料可以說明在戰國時期,儘管這些半兩錢發行時期的早晚、錢形大小、錢的輕重有很大差異,但都同時流通,並且以1000枚為單位將其收藏便於使用。此外,在這裡,有戰國時齊國的,貝益化錢、兩甾錢與半兩錢同時出土。兩甾錢錢徑3.1cm,穿0.9cm,重5g,貝益化錢2枚,1枚錢徑2.3厘米,穿0.8厘米,重3克,另一枚錢徑2.4厘米,穿0.6厘米,重3克。關於兩甾錢與半兩錢同時出土,已由1954年四川巴縣冬筍壩49號戰國墓的發掘報告中得知,可同樣在表1-27的長慶橋鎮,1988年12月出土的鐵罐內,發現了2萬餘枚半兩錢及貝益化錢1枚,兩甾錢2枚。兩甾錢為戰國秦貨幣的可能性較大,可何時在何種狀況下鑄造而成尚不明確。貝益化錢為戰國齊國貨幣,這屬秦國領地且在當時的都城出土,資料非常重要。兩甾錢、貝益化錢
半兩錢
半兩錢
與半兩錢的組合中,也許有著什麼特殊的意義。咸陽遺址長陵車站附近,1962年3月在沙坑中出土了15種戰國貨幣140枚與銅料塊。
其中有秦半兩錢,魏安邑2釿,梁充釿金當,梁正尚金當,楚殊布當忻,齊法化刀,燕易(明)刀,尖首刀,古刀與楚蟻鼻錢五種等。報告作者明確認為此遺址為秦代所屬。江村治樹先生根據這些資料認為:“這些貨幣與銅片出土時幾乎均已破碎,似乎不是儲藏之幣,而是作為銅屑來埋藏。因此,並不能作為秦時流通戰國各國貨幣的證據。 ”但也很難認定這些戰國貨幣是作為青銅材料專門從戰國各地運輸而來。稻葉一郎則認為“雖屬於秦代的出土事例,但在咸陽近郊長陵車站南沙坑中的陶甕中同時出土已破損的齊刀、明刀、布錢、蟻鼻錢及半兩錢等情況,則雄辯地證明了咸陽周邊並用著這些貨幣。這裡應注意到,將遙遠東方齊國、燕國等刀幣運往遠在西方的鹹陽。”假如沒有與半兩錢同時出土,則可以認為是將戰國各地貨幣回爐而統一鑄成半兩錢。但也沒有必要將其專門運往咸陽,而就在當地造錢所鑄造即可,最後作為貨幣流通到秦國。這也許是有意圖地破壞了貨幣的功能而埋下去的。不管怎麼說,戰國六國貨幣在秦流通的證據似乎欠妥。
鑑定
方孔圓錢最早出現於戰國,但製造簡單,有孔便於穿掛。在戰國的方孔圓錢中,屬於燕的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種,製作粗率,有的面文不齊;屬於齊的僅存一字或化字;屬、
半兩錢
半兩錢
於東周、三晉地區的有共、垣、濟陰、離石、車周等字,屬於秦的是半兩錢,一般每枚重3~5克。秦統一後,以黃金為上幣,方孔圓形的半兩錢為下幣,從此方孔圓錢在中國保留了兩千多年。這種形制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同時便於攜帶穿掛。半兩錢沿用於秦漢,其特徵是:先秦半兩,文字微帶隱起,筆劃有方折、圓折,重4克左右;秦半兩,重8克(秦制半兩 =8克) ,這種重8克的半兩錢極大多數鑄於秦始皇時代;漢半兩,漢初由於私鑄之風甚盛,半兩錢越鑄越小,有的小到直徑不到”一厘米,重不到一克,一捱即碎。漢文帝時半兩錢重4銖(漢制1斤=16兩,1兩=24銑,半兩=12銖),又稱4銖錢,有的帶有地名,如臨苗四朱,宜陽四朱、東阿四朱、容邑四朱、下蔡四半等。其特點是字面平整,不帶隱起,筆劃方折,是西漢第一種貨幣。其版別有五種:常見類,錢身上無特殊標記,兩字的中豎和上橫不連,稱有頸半兩;有郭類,較多的有外郭,內外郭都有的較少,傳形類,半兩字形左右倒置;標識類,錢面背有各種划痕、星或凸起,佩錢類,穿孔呈菱形,為隨佩掛之錢。存世半兩錢一般偽錢極少。因錯範戲制出現少數“ 半半 ”、“兩兩”錢。後人或有偽鑄,應注意鑑別。[1]
西漢時期
秦始皇死後不久,天下大亂,戰爭不絕,每次動員都在數十萬人,生產事業大受打擊。秦滅亡後,楚漢相爭,對峙五年大小戰爭七十二起,劉邦以一小股的兵力削平群雄,於
半兩錢
半兩錢
公元前206年即漢皇帝位。漢初沿用了秦代的貨幣制度,黃金與銅錢並行。雖然銅錢因連年戰爭、生產萎縮而不斷減輕重量,但是仍然稱作半兩。《漢書·食貨志》說:“漢興,以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 劉邦令民間自鑄莢錢,可能與他的無為思想有關。他曾經令陸賈分析秦失天下的原因,陸賈說:“(秦代)事逾天下逾亂,法逾滋而姦逾熾,兵馬益設而敵人逾多,秦非不欲為治,然失之者及舉措暴眾而用刑太極故也。”劉邦接受秦代二世而亡的教訓,採取輕徭減賦、緩刑等“與民休息”的政策,來鞏固漢王朝的統治。他這樣做,對於促進當時生產力的發展無疑是有積極作用的,但中央政府把鑄幣權也下放到民間,未免有些失之過寬。要知道聽任私人鑄錢,實際上貧民百姓只會受害,獲利的還是豪強富商,而富商們比國家還要富有,往往成為割據勢力。其後發生的“ 吳楚七國之亂 ”就是明證。
私鑄危害
允許民間私鑄錢幣的危害在於:
一、私鑄必然會使銅錢輕重和成色不一而造成混亂,給民眾帶來不便。
二、勢必會驅使人們去犯法謀利,犯法的人多了,政府就難以控制。
半兩錢
半兩錢
三、會造成農民棄稅、起義,給國家帶來不穩定因素。劉邦會用人,卻不會用事,在鑄幣事宜上缺乏考慮,放任自流,是政策上的一個重大失誤。
漢初的錢幣仍然稱半兩,漢半兩錢前前後後鑄行過五次。劉邦時的半兩又稱為“ 莢錢 ”或“ 榆莢半兩 ”,這種錢法定重量為三銖(約2.1克)即秦半兩的四分之一,實際上民間私鑄的錢絕大多數都不到三銖。漢初的半兩錢穿孔比較大,無內外廓,肉薄,形制不夠規整。到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就明令禁止民間私鑄偽錢。
呂后時期所鑄的半兩錢的重量是八銖和五分。呂雉親政後鑑於錢幣太重而不方便行用,錢輕了又有損於幣制,於是在高後二年(公元前186年)鑄行“八銖半兩”。這種八銖重的半兩錢是把減重較少的半兩定為鑄行貨幣的標準。這比當時的“ 榆莢錢 ”增加了五銖重。漢八銖半兩的特徵是體大肉薄、背平無文,錢文書體扁平,已經有隸書的趨向,錢直徑2.8—3.2厘米,重4.8—5.5克,為漢半兩中最大者,其製作也較整齊。此錢行用不久,大多被商人私自熔化,改鑄為小的榆莢錢牟利。高後六年不得不停鑄而改行“五分錢”。“ 五分錢 ”實際重量只有2.4銖,僅是秦半兩的五分之一,是漢初“ 莢錢 ”的再現。
漢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鑄行“ 四銖半兩 ”,簡稱“ 四銖錢 ”,又稱漢半兩。其直徑為2.4—2.6厘米,重2.2—2.8克,錢穿孔比較小,無內外廓,錢文製作比較規範。漢文帝鑄行四銖半兩適應了當時的國勢民情,持續了三四十年沒有改變過。文景時期鑄錢致富最突出的有吳王劉濞和財過王者的大夫鄧通,一時間“ 吳鄧氏錢布行天下”。漢初對鑄錢採取自由放任政策,允許民間私鑄,這種政策老百姓是沾不到光的,只能有利於貴族、豪強和富商們。權貴富商既佔有礦(銅)山,又擁有勞動力,還有雄厚的資本和專門的技術,開放私鑄,使他們成為直接受益者。
吳王劉濞,漢初被封到沛縣,有三郡五十二城。他佔據東南沿海地區,特別是利用吳有許多銅產地,經營鑄錢業達三十載,富可敵國。鄧通本來是一名船夫(黃頭郎),因漢文帝做夢,在他搖搖欲墜時有一褲帶反系的黃頭郎把他推扶上去。夢醒後就派人找有這樣衣著特徵的人,恰好鄧通的衣著打扮正合此夢,因此得寵,官至上大夫。相面的人說鄧通會貧餓而死。文帝說,能叫鄧通富起來的是我,怎麼能讓他受窮呢?於是賜給鄧通銅礦山一座,批准其鑄錢,鄧通也因此大富,他鑄的錢行遍天下。七國之亂平定以後,景帝採取削減諸侯王國官吏等措施,把王國的行政大權收歸中央,並接受賈山的建議,在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頒布了“定鑄錢偽黃金棄市律”的法令,禁止民間私鑄貨幣,只准郡國鑄幣。郡國是直屬中央的,由中央委派官吏管理。這樣,西漢政府才初步控制了鑄幣權。
---------------------------------------------
半兩錢版式分類圖說 (2) @ 宣和幣鈔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7t95Qs
西漢文景時期四銖半兩錢(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出土)
鑑賞講堂之中國古貨幣
高崇文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原院長、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考古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東周秦漢考古、楚文化、考古學禮製文化、古代喪葬制度、古代青銅器、古代貨幣等。
呂后二年(公元前186年)鑄八銖半兩錢,呂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又行“五分錢”。
文帝時經濟有所穩定,國家開始鑄造四銖錢。《漢書·文帝紀》載:文帝五年“除盜鑄錢令,更造四銖錢”。《食貨志》則云:“除盜鑄錢令,使民放鑄”。
四銖半兩錢流通的時間比較長,文帝時期、景帝時期及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前都用四銖半兩錢。四銖半兩錢有何特徵,可以從湖北江陵鳳凰山168號漢墓所出半兩錢來判斷。鳳凰山168號墓出土有101枚半兩錢,在同一個竹笥內還有一件“稱錢衡”和一件圓形砝碼。稱錢衡上有墨書文字:“十取擇,輕重衡。及弗用,劾論罰:徭裡家,十日正。為市陽戶人嬰家稱錢衡。以錢為累刻,曰四朱。兩端口黃律。”
根據文字可知,此是專用於稱錢的天平,即自名“稱錢衡”,稱的錢“曰四朱”,並且是法定的稱錢衡。同出的一枚砝碼重10.75克,約合十六銖,恰為法定四銖半兩錢的四倍,這正是用來稱四銖錢取其正倍數。這枚砝碼與稱錢衡及101枚半兩錢同放在一個竹笥內,據此可以確定,這101枚規整的半兩錢應當是文帝時期合格的法定四銖半兩錢。這樣我們就可以歸納一下法定四銖半兩錢的特徵:首先,鑄造規整,周邊整齊,有相當一部分有外郭。錢徑在2.3~2.4厘米左右,重2.5~2.8克左右。字體方正、清晰,筆劃纖細勻稱,已具備隸書的風格。從字體的結構看,半字的下平畫、兩字的上平畫與其他筆劃等齊;半字的兩點方折;兩字內兩人字上部豎筆較短,連山式普遍出現,有的則變成一平畫。這是四銖法錢的特徵
-----------------------------------------
秦半兩錢直徑3.5公分
秦代
編號:78-903直徑3.5公分
秦代
編號:78-903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併滅六國,隨即實行全國制度的統一,《史記.秦始皇本紀》說:秦兼天下「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貨幣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即廢除六國刀、布、圜錢等,實行新的貨幣政策。據《史記.平準書》記載:「及於秦中,一國之幣為二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明白制定了貨幣的等級、形制與重量。
秦代半兩錢的標準規格,據《古今注》所記為「徑一吋二分,重十二銖」;秦標準尺一尺合今制0.231公尺,則錢徑一吋二分相當於2.8公分,一銖合今制0.666公克,十二銖相當於8公克左右。
秦半兩方孔圓錢是由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半兩圜錢演化而成,有說是取天圓地方、涵蓋宇宙之意。從錢的形制來看,它不僅是圜錢形制的承繼者,而且是布幣計重的承繼者,這種圓錢形制,便於穿繩,容易攜帶,解決了刀、布貨幣稜角複雜沉重的不便。
始皇統一幣制的歷史意義,在於貨幣型態的改革。將戰國時代六國種類紛陳的原始貨幣型態,統一在方孔圓錢秦半兩貨幣的形制之下。因此秦半兩可說是中國錢幣史上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從秦代開始,歷代的錢幣大致都循這種方孔圓錢的形制。
過去研究者都認為半兩方孔圓錢,是秦始皇併滅六國以後才鑄行的錢幣,但根據晚近考古資料,如在秦故都雍城城郊、咸陽城郊、朝邑、耀縣、四川青川、巴縣冬筍壩、昭化寶幹院的古墓葬及咸陽遺址、始皇陵園等地,出土了大量「半兩錢」貨幣;其中鳳祥高庄秦墓、咸陽黃家溝戰國墓、巴縣冬筍壩船槨葬、陴縣戰國墓等的年代,其下限都不晚於秦始皇26年(西元前221年),可見「半兩錢」的普遍使用不是始皇併滅六國之後。秦國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流通方孔的半兩圓錢。
秦國半兩錢的錢制規格,落差非常大,如1962年冬,陜西省長安縣韋曲鄉首帕張堡出土一批戰國窖藏秦半兩錢,其中錢徑最大者有3.7公分,最小為1.5公分;錢重最重為11公克,最輕為1.7公克;最厚為0.3公分,最薄0.05公分,可見其規格並非整齊劃一,但面文均為「半兩」。
從各地出土的半兩錢來觀察,基本設計是一致的,比如錢幣面文「半兩」二字質樸而高挺的隸書,以及沒有外廓的錢形,致使面文特別容易磨損的特點。錢面的文字與錢的版式上,有相當明顯的地域特色,故推測當時除了中央政府有鑄幣機構外,各地郡政府也有可能自行鑄造。陜西省歧山縣博物館收藏有半兩錢銅范,錢范呈現出長方形的鏟形,范內喇叭形主槽內有兩直排共六枚的「半兩」錢模型,直排三枚間有淺支槽貫通,下端有澆注口。形制規整,說明秦代對鑄幣品質要求很高。
秦代的貨幣政策,明確的制定了圓形方孔半兩錢的形制,十二銖的規定重量,與「半兩」的計值面文,開啟了後世方孔圓錢的錢制,使中國錢幣以計重為名稱的辦法,一直延續到唐初。兩漢的錢幣有半兩、三銖、五銖,六朝的貨幣有四銖、五銖、六銖等,都屬秦半兩錢制的系統。直到唐代武德四年「開元通寶」錢出現後才改變。這種以重量計值的錢制共延續了八百餘年。
------------------------------
秦朝貨幣介紹 秦朝時期的錢幣秦半兩錢的特徵
2016年03月16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52 次
導讀: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政權,它是在戰國時期秦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滅掉關東六國中的最後一個國家——齊國,而完成了統一大業。秦朝建立以後,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鞏固統一,加強中央集權。嬴政確定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為皇帝,廢謚法,以世計,自稱始皇。國家一切政務皆取決於皇帝,取消分封制度,推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從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吏均由皇帝任免。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各自為政,自己鑄行貨幣,齊有法化刀,楚有爰金和蟻鼻錢,燕有明刀,韓有方足布,趙有尖足布,魏有橋足布,秦有圜錢等等。錢幣形狀各異,輕重不一,並且有優有劣,換算困難,給當時的商品流通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秦始皇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偉大的政治家。他出於國家統一的需要,於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最終統一了全國的貨幣。
秦始皇下令廢除原各國的舊幣,以秦幣為基礎推行新的貨幣制度。司馬遷在《史記平准書》中記載:「及至秦,分一國之幣為三等。黃金以鎰為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半兩其形制仿玉璧紡輪的圜錢形制而來,方孔圓形,逐漸成為中國制錢的規定模式。
秦始皇不僅對貨幣的質、量、形、用有明確的規定,而且集中了錢幣的鑄造權,嚴禁私人鑄錢。實際上秦半兩在鑄造技術方面並沒有超過先秦各國的銅鑄幣,它的流通信譽是靠國家的法律來維護的。雲夢竹簡《金布律》記載:「官府受錢者,千錢一畚,以丞、令印印,錢善不善,雜實之。……百姓市用錢美惡雜之,勿敢異。」
早在秦惠文王二年,初次行用錢的時候就把錢幣的鑄造發行權掌握在王室手中了。秦錢不鑄地名,正是鑄幣發行權集中的反映。秦始皇改革幣制,一方面廢除各大小諸侯的舊幣,另一方面嚴禁民間私鑄,鞏固加強國家的鑄幣權和發行權,這也是秦始皇統一貨幣最重要的措施。
古錢學家丁福保曾有詩詠秦半兩:「千秋唯有長城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莫道區區僅半兩,曾看劉項入咸陽。」
劉邦和項羽都曾率軍進入過秦都咸陽。項羽還燒燬了秦代的宮殿,在與劉邦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後,被劉邦打敗。這兩個人在這一時期還都使用秦半兩。
秦半兩這種方孔錢,是秦始皇削平戰國諸侯以後,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結束紊亂的幣制,而統一施行的錢幣。這種外圓內方的錢,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從而也就奠定了我國歷朝銅錢的基本形式。這種半兩錢重為古代的十二銖,古代以十黍為絫,十絫為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其實,它的重量沒有那麼準確。雖說貨幣由王室專鑄,但往往隨時而變,輕重無常,大小不一。如嚴格要求,許多半兩錢是不夠標準的。可見秦始皇頒布的度量衡,一時尚難以統一實施。史書記載,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項梁,就曾自鑄秦半兩大錢。秦始皇時半兩錢直徑為2.5-2.8厘米,重3-6克。但留傳下來的實物直徑也有大於4厘米的,最大的為6.8厘米,後者有人認為是假錢,有人認為是樣錢。
戰國後期到秦代的物價是很低的,正常的粟價每石大約只有幾十個錢,一斗米也只要三枚秦半兩就夠了。可見當時物價很便宜,錢價是貴的。有記載說,縱橫家蘇秦到燕國去,只要百錢就過了。還有記載說,蕭何多送了兩枚秦半兩給劉邦,劉邦就非常感激,以致後來為蕭何增加了封地。
當漢高祖劉邦還是一個平民的時候,在他的家鄉沛縣(今江蘇沛縣)有個秦朝的屬官蕭何,就有幾次用他的身份庇護過劉邦。等到劉邦當上了亭長,蕭何還常常幫助他。當陳勝起義,各地響應,劉邦聚集了數十人,殺了秦朝的沛縣縣令。這時蕭何、曹參等輔佐劉邦起義,推劉邦為沛公,征發沛縣子弟,得兵三千,投奔項梁,項梁又給劉邦兵五千,將十人。劉邦就成為項梁部下的主力軍。
當劉邦率眾軍進駐咸陽時,有些官吏每人送他三枚錢,唯獨蕭何送了五枚。這時通行的錢當然是秦半兩,三枚、五枚都指的是秦半兩錢。可見當時鑄錢不多,也不是任何事非錢不能辦。大概當時取與之間常常就是幾個錢。《史記》還記載: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既殺項羽,天下已定,接著便論功行賞。群將爭功,一年多還不能決定。劉邦以為蕭何功勞最大,封為酇候,食邑也多。其他的武將有點不服氣。說蕭何光用筆墨談兵,並不去作戰,為什麼反而高昇?劉邦說,你們知道打獵嗎?知道獵狗嗎?打獵,追野獸的是狗,而發指示的是人。現在各位能得野獸,只是「功狗」,至於蕭何是發指示的,是為「功人」。這時武將們也不敢再爭了。於是劉邦又封蕭何父子十餘人,皆食邑。並且蕭何本人多增加2000戶。這也有他當初多奉送二枚錢的緣故。
秦始皇統一幣制後,「半兩」錢就成了全國統一的法定貨幣。「半兩」錢外圓內方,無內外廓,背平無文;篆書「半兩」二字分別列於穿孔兩側,錢文凸起,據說是丞相李斯所創,佈局嚴謹,筆劃方折,雅卓剛健。「半兩」錢圓中有方,方外有圓,剛柔並濟,靜動結合,達到了勻稱均衡之美的最高境界。
「半兩」錢的造型極具政治色彩,它是秦代「天命皇權」的象徵。《呂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圓,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天下。何以說天道之圓也,精氣一下一上,圓周複雜,無所稽留,故曰天道圓;何以說地道之方也,萬物殊類形皆有分職,不能相為,故曰地道方,主執圓,臣主方,方圓不易,其國乃昌。」秦代的統治者認為外圓象徵天命,內方代表皇權,把錢做成外圓內方的形狀,象徵君臨天下,皇權至上,秦「半兩」流通到何處,皇權威儀就散佈到何方。
「半兩」錢上的數字體現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思想。秦「半兩」重十二銖(秦代二十四銖為一兩),直徑十二分(3.2厘米),穿孔的邊長各為六分(1.2厘米),這些數字都是六或六的倍數。「六」是陰陽五行中水的記數,如此眾多的六出現在錢幣上絕非偶然,是古人一種思想含義的體現。
此外,從材料利用和製作工藝來看,「半兩」錢的造型比其他任何形狀都節省鑄材,是一種最優化的選擇,而且中間的方孔便於固定銼修。說明當時的人們在材料利用和工時效率方面都有過深刻的研究和探討。
總之,秦始皇為了統一大業所實施的措施是順乎歷史發展潮流的,是革命的,進步的。幣制的統一,大大地便利了全國各地之間的商品交換和經濟往來。它既有利於封建國家的賦稅徵收,也為商品經濟發展提供了方便,同時促進了遼闊疆域內經濟共同體的形成。秦「半兩」錢在體現皇權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的同時,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識和效率觀念。它集實用性、藝術性、思想性於一身,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
半兩錢版式分類圖說 (1) @ 宣和幣鈔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cnXTi2
半兩錢版式分類圖說 (1)
半兩錢流通時間,歷經戰國秦、秦代、至漢高祖、惠帝、呂后、文、景、武帝,長達二百餘年。由於當時中央政府與地方郡縣皆可鑄錢,加上民間私鑄,其鑄造量幾近天文數字,且因錢爐遍及全國,各地區雕刻錢范工匠技藝參差不齊,因而衍生出包括文字與鑄工習慣互異的諸多型制。這些千變萬化的版別,大體可視為每一錢爐在某一皆段中個別風格的呈現。因此,在諸多不同形態的半兩錢中,實際每種類型皆有其自成一脈的系統。惟其如此,始能造成多樣化的版式流傳於世。
半兩錢發源於戰國時期的秦國,按史料記載,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周顯王33年)「初行錢」,但實際流通時間可能更早。蓋自春秋以來,各大小諸侯達二、三十國,部份已具其本國貨幣,另部份則雜用珠玉、龜貝、銀錫等。因此,秦國地區民間亦應早已自創貨幣。或許自商鞅變法(前359年)之前,即已產生錢幣。公元前336年「初行錢」,應只是確立錢幣的制度與法律地位,作為建立國家之準備。至前325年,一切政經措施就緒,秦惠文王始正式宣佈稱王。
目前泉界共識,從商鞅變法(前359年)至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前221年)之前所鑄的半兩錢,稱為【戰國秦半兩】或簡稱【戰國半兩】;秦始皇統一以後所鑄錢稱為【秦半兩】,其後一直延續至漢武帝。除【三銖】錢外,其餘無論大小、輕重、厚薄,錢文皆為「半兩」。
半兩之名最初應是一種計重單位。一兩重二十四銖,半兩重十二銖,秦制一銖約合今制0.666克,標準秦半兩約八克左右。而傳世所見【戰國半兩】,每見有重達十數克乃至二、三十餘克者,顯示戰國時期的半兩錢因秦地不同區域習慣與物價差異,形成各自作價系統,或可能已演變為「稱量貨幣」,否則,十克與二十餘克半兩若同樣作價,市肆交易必然無法遂行。秦始皇統滅六國後,鑒於原列國度量衡制與貨幣規格皆不相同,難以互通,且其本國貨幣亦各行其是,遂依照秦國衡制令全國統一遵行秦律,並將半兩之名制度化,以名副其實。其目的顯然為「半兩」正名,以此規格通行天下。
戰國半兩 徑40mm 重16.2克
《史記•平準書》載:「……及至秦,分一國之幣為三等。黃金以鎰為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
《漢書‧食貨志》亦云:「秦兼天下,幣為二等,銅錢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
此「重如其文」四字,說明了標準制式秦半兩為十二銖,即八公克。而如前文所述,各郡縣鑄錢,因區域性差別及鑄造工藝參差不齊,錢幣直徑亦有所差異。當前部份錢幣收藏者總認為,直徑33至35公厘的大型半兩錢始為標準制式秦半兩。實則依傳世實物所見,33公厘以上的秦半兩,只能視為某些區域的習慣鑄法。多數地區所鑄錢徑即使僅30公厘,甚或30以下,其重量依然達八克,符合京師中央規定。因此錢徑大小並非決定是否制式錢幣的要素,「重如其文」才是檢驗秦半兩的標準。畢竟歷朝歷代對於錢幣的概念係以銅為本位,市肆交易只問重量,而非取決於型制。秦半兩既鑄上「半兩」二字,即表示其重量應為十二銖,猶如今日,面值一百元或一千元的鈔票,即代表其數字上的價值。
戰國半兩 徑37.4mm 重17.7克
統一度量衡後的秦半兩,最初雖強調「重如其文」,但若干年後便有少數地區開始減重。由傳世實物中,可發現有些錢徑大於33公厘的秦半兩,卻僅重7克6克,甚至偶見6克以下者,亦即雖維持大錢徑,卻愈鑄愈薄。
減重的因素很多,通貨膨脹或許是原因之一,多數則是偷工減料,賺取差額,或民間私鑄不足重錢,藉以獲利。蓋古代之鑄錢,並非複雜工藝,人人皆可得而為之。如西漢時,私盜鑄錢幣者,即經常達數十萬人至百萬人以上,嚴刑峻罰亦難遏止。有能力者,自行採銅「即山鑄錢」,一般市井小民則將厚重大錢熔爐改鑄較輕之錢。統一後的秦半兩,雖以嚴苛律令執行「半兩」錢制之名,然各地私鑄或部份官員自身貪瀆取巧等諸多因素,終究無法使錢幣質量趨於一致。
戰國半兩 (提燈半兩) 徑29.9x30.4mm 重6.9克
1975年12月,大陸湖北雲夢縣城關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一批秦代竹簡,上面紀錄了當時各種法律與公文。其中《金布律》特別記載一段條文:
「官府受錢者,千錢一畚,以丞、令印印。不盈千者,亦封印之。錢善不善,雜實之。出錢,獻封丞、令,乃發用之。百姓市用錢美惡雜之,勿敢異。」
此文大意是指當時法令規定各地官府收入的錢幣(應指稅收),以一千錢裝一畚,用令、丞的印封緘。錢數不滿一千的也應封緘。錢幣質地好或不好,都裝在一起。出錢時,要把印封呈給丞、令檢驗後,才能啟封使用。百姓交易使用錢幣時,質量好壞必須一起通用,不准選擇。
這段記錄說明了當時各地鑄錢已經開始良莠不齊,故美惡雜之。由於古法鑄錢耗時費工,鑄量有限,中央政府不可能負擔全國的通貨,須由各郡縣自行鑄造。而各地官吏奉行命令與執行程度必有差別,或陽奉陰違,或從銅料中上下其手,摻入一些雜質,錢幣質量之良窳自然會產生差異。因此,秦朝廷最終也只能遷就現實,飭令各地官員,好錢壞錢皆收,而百姓市肆也必須好錢壞錢一起使用,不得有任何異議。
就實物所見,大型秦半兩多數尚能維持八克左右之重量。少數地區則以取巧方式維持大錢徑而略減其重量,但差距尚不致太大,大多只減一、二克,若減太多則易被發覺,且民間市肆交易時可能不被接受。畢竟,法制化的秦半兩係以固定十二銖重量為主,以便於交易計算,至於錢質好壞則非人人皆可辨識。
秦半兩 (穴穿) 徑34.5mm 重6克 (減重型)
目前有些學者認為,半兩錢只是一個錢幣名稱,而非計重單位。筆者以為,「半兩」之意涵,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應區分二種註解:
其一、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錢幣大多以鑄錢城市地名為銘文,如宋國的「商邱」布、齊國的「平州」布、晉國的「大陰」布、魏國的「魚陽」布……。秦國早年亦曾鑄過「安陽」布、「涅」字布,此皆為城市地名。其後秦地鑄錢改以「半兩」為名,顯然是為便於民間商業活動而以固定重量計值。時間長久後,因市肆交易僅有單一貨幣,造成不便,必須有其它輔幣配合,遂衍生出各種大小、輕重、厚薄不等的半兩錢,其錢文名稱因而演化為象徵性意涵,半兩二字不再代表重量,而成為「錢幣」的代名詞。故輕至一克,或重達三十克,錢文皆為「半兩」。
其二、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前221)至秦亡(前207)十五年間,推行「車同軌」、「書同文」、「錢同幣」、「幣同形」,制定錢律以十二銖為半兩「重如其文」。此一階段的錢幣為名副其實之「半兩」錢。
值得注意的是,依現今傳世所見,無論【戰國半兩】及【秦半兩】,均有大小不同的規格大量出現,顯然流傳有序,不能完全視為各時期通貨膨脹,貨幣減重。筆者淺見以為,無論戰國前期的厚重半兩,或統一後的十二銖秦半兩,在當時皆屬大錢,若無中、小型錢作為輔幣,則肆市交易勢必窒礙難行。猶如今日若僅發行千元大鈔,而無百元、十元、一元等小鈔及輔幣,將使商業買賣完全癱瘓。因此秦代各郡縣鑄造錢幣時,或可能同時兼鑄多種不同規格之中、小型貨幣。抑或,官方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默許民間私鑄小錢以作輔幣找零之用。
秦半兩 (有輪) 徑34.6mm 重9克
目前依傳世所見,無論戰國、秦,各種中、小型半兩種類繁多,其特色就是鑄工差,文字草率,顯然多為民間私鑄錢。此皆因官方鑄造大錢,對於民間小額交易造成不便所致。
西漢立國之後漢高祖以「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錢。」可知漢興之前,官方制式秦半兩多數仍維持相當之鑄造水準,以致劉邦仍嫌其太重,認為於民生不便,遂令各郡國另行鑄錢。此時所鑄即為2克左右的莢錢,其後愈鑄愈小,最小者竟僅至0.1或0.05克。若以漢初筴錢與秦半兩相較,當可體會十二銖秦半兩在當時的確是超級大錢,從史書所載亦可略窺端倪。
據《史記‧蕭相國世家》載:
「高祖為布衣時,何數以吏事護高祖。高祖為亭長,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
《集解》:「李奇曰:『或三百,或五百也。』」
《索隱》:「奉,謂資俸之。如字讀,謂奉送之也。錢三百,謂他人三百,何獨五百也。」
劉氏云:「時錢有重者一當百,故有送錢三者。」
「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餘人,皆有食邑。乃益封何兩千戶,以帝嘗繇咸陽時何送我獨贏奉錢二也。」
《索隱》:「謂人皆三,何獨五,所以為贏二也。」
此段記述漢高祖劉邦還在秦朝擔任小吏亭長時,某次赴咸陽出差,其同僚皆「奉」贈(或贈送自己的薪「俸」)程儀「三」,惟獨蕭何送「五」,此三與五自然是指秦半兩。《集解》與《索隱》的解釋認為是「三百」或「五百」;劉氏則謂係「重者一當百」。筆者以為此二說皆非。一者,秦代並無「當百」錢制。二者,既謂「吏皆送奉錢三」,此「皆」字表示有許多人致贈程儀。一枚秦半兩重八克,若謂「三」為三百之意,則三百枚即高達兩千四百克。設若有五人贈送,即達一萬二千克之重,加上蕭何所贈的四千克,試想劉邦帶著十六公斤重的錢如何上路?
秦半兩 (長人兩) 徑35.9mm 重7克 (略減重型)
準此,我們可以確認,劉邦的同僚們每人贈他三枚秦半兩做為程儀,而蕭何因私人交情之故,多送了二枚。劉邦當上皇帝後常與人訴說此事,顯然認為蕭何「挺夠意思」,心中極為銘感。於是在大封興漢功臣之際,特別加封蕭何「二千戶」,並將其父子兄弟十餘人皆賜享封邑。
劉邦之重賞蕭何,當然不全是僅為他多送了兩枚秦半兩之故,但從《史記》中兩次提及贈錢的記載,顯見劉邦對此十分感念,銘記在心。由此亦可知,秦半兩在當時乃屬「大錢」,若只是區區小錢,劉邦又何至念念不忘?因此,統一後的秦半兩,可謂絕大多數皆「重如其文」。當然,投機取巧,略為減重,魚目混珠者亦不乏所見,但整體而言,秦半兩於歷代貨幣中實可謂泱泱大氣之錢。
------------------------------------------------
楚漢相爭結束後,漢興代秦。歷經多年戰亂,具生產力之青壯丁大多因從軍而戰死沙場,民間動力衰竭,人口劇減,民生凋敝,農商作業陷於停頓,錢幣交易功能亦已喪失。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或已意識到,厚重的秦半兩已不合時宜,遂令各藩國、郡國重新鑄造錢幣。
漢四銖半兩 (人字兩) 左:徑23.1mm 重2.4克 中:徑24.6mm 重2.8克 右:徑24.7重3.1克
按史書所載,此時所鑄錢為二克以下之小錢,時人謂之榆莢錢,隱喻其錢小如榆樹葉。榆莢錢本應重1.5至2克間,但其後愈鑄愈小,多數已小至不足0.5克,部份甚至有不足0.1克者,對市肆買賣顯然已造成困難。呂后二年(前186年),乃改鑄八銖半兩,企圖以大錢抑制小錢,然因民間早已習用小錢,八銖錢發行未幾即遭盜磨、盜鑄、且迅速減重,而至一發不可收拾,僅通行四年便告失敗。呂后六年(前182年)不得不遷就現實,回歸小錢制,改鑄五分錢,即秦半兩的五分之一,約合1.6克。
漢初錢制紊亂的現象持續近三十年,直至漢文帝五年(前175年),改鑄四銖半兩,始將錢幣規格底定。四銖錢自文帝起,至景帝、武帝,共通行五十四年,但民間投機取巧的減重、私鑄、盜磨等行為依然如故,重量始終不足。至漢武帝時期,亦曾因多數錢幣僅餘三銖之重,一度將四銖改為三銖(前139年),歷時三年,又改回四銖(前136年)。元狩五年(前118年),武帝忍無可忍,遂以嚴酷手段整頓幣制,下令全國改鑄五銖錢,通行二百多年的「半兩」錢制從此走入歷史。
半兩錢過渡至西漢時代,因漢初榆莢錢的效應,人民競相私鑄小錢圖利,或盜磨郡國所鑄官錢,其聲勢之浩大,參與人數之眾多,可謂史上之最。各郡國不堪損失,只好也跟著減重,或摻雜鉛錫,錢法因而大亂。就目前傳世或出土四銖半兩分析,其重量能達到漢制法定3.2克者實不多見,絕大多數均在2.2至2.8克之間,減重情況十分普遍。
秦半兩(人字兩) 徑35.5mm 重6.2克
由於半兩錢在每一時代皆非京師中央統一鑄造,而是由各郡縣、諸侯國、藩國自鑄,加上無法遏止的民間私鑄,各地鑄錢工場可謂成千上萬,不可勝數,此種現象至西漢時尤為嚴重。故《史記‧平準書》云:「……赦吏民之坐盜鑄金、錢死者數十萬人,赦自出者百餘萬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抵無慮皆鑄金、錢矣!」
錢幣鑄場的氾濫,固然造成劣幣驅逐良幣效應,使工商經濟發展受到阻礙。但也正因為鑄場太多,各地區雕刻錢范工匠技藝參差不齊,而使錢幣產生多樣性風貌。從大量傳世半兩錢中,便可發現各種不同地域的鑄造差異。例如某些地區習慣雕刻長字,有些為小字,有些則為大字或縮字。錢文中的「兩」,有十字兩、人字兩或連山兩。這些現象都反映出每一個鑄場雕刻工藝的習慣與風格,且流傳有序。
秦半兩(人字兩) 橫徑36.3mm 殘重5.5克
1976年,日本《收集》錢幣雜誌刊出該國古錢學家──關道雄君所撰一系列《半兩特珍錢》,在當時曾引發日本錢幣界收藏中國古錢熱潮。其後,這股風氣流傳至台灣,亦引發許多人的興趣而投入收集行列。時至今日,泉界對於半兩版式,大體仍沿用該文所列名詞,諸如「蛇目」、「多福」、「提燈」、「村雨」等著名版式,使收藏者增添不少趣味性。惟近三十年來,出土之半兩錢日益增多,關道雄君昔年所列版式顯然已不足,故筆者不揣簡陋,將歷年藏品重新整理、分類。其中,部份名稱沿用日人所創之詞,部份則為筆者自創之名。
半兩錢的基本分類,以「兩」作為主要區分,計有【人字兩】、【十字兩】與【連山兩】三種類型。除極少數例外,絕大多數的半兩,無論任何版式,其「兩」字都脫離不了此三型中的任何一型。
一、【人字兩】
「兩」字中間筆劃從雙「入」(出入的入)原是正規寫法,但在「半兩」錢文中則從雙「人」,是所有「人字兩」之標準書法,自戰國至漢四銖多屬此形式,數量最為龐大。從傳世及出土實物可見,最初鑄早期戰國半兩即為「人字兩」,錢文書法為大篆體,豪放不拘,大部份錢體雄渾厚重,展現出秦國的霸氣。西漢以後,前文書法漸從大篆、小篆而至隸書,其文字風格趨向拘謹,工整。
戰國半兩 (人字兩)徑36mm 重12.4克
二、【連山兩】
「兩」字內「雙人」部之「人」字上面一豎未鑄出,形成二彎曲狀,如兩座山峰相連,亦屬較常見之品,自戰國半兩以來皆見有此版式。按所見諸多半兩之觀察,在西漢以前,此種連山式的「兩」字並非刻意雕鑄,絕大多數是「人」字上面一豎刻模較淺而於澆鑄時未能鑄出,無論戰國或秦半兩,皆偶可見一邊為人部,一邊為山峰狀。
歷經多年文字書風的變遷,至西漢時期,許多【連山兩】已明顯可見係刻意雕刻成山峰狀。某些情況可能是工匠為圖省工而少雕一豎。多數情況則是四銖面積小,字體無法容納,只能省筆。例如某些廣穿錢,因穿孔太大,其文字空間受到限制,無法雕成「人」字,遂成連山式。
從現存實物所見,半數以上的【連山兩】,無論有輪無輪,大多屬廣穿形式,其文字風格亦相近,顯然為某個地區的習慣鑄法。這也顯示半兩錢鑄造工場太多,各有各自風格,遂形成版式繁多的現象。又,在四銖半兩中,【連山兩】雖屬半兩三大基本款之一,但以筆者個人收藏經驗,其佔有比率大約不到10%。【十字兩】次之,約20%,其餘皆為【人字兩】。至於戰國與秦半兩,則百分之九十九皆為【人字兩】。
漢四銖半兩 (連山兩) 左:徑24.4mm 重2.7克 中:徑23.2mm 重2.6克 右:徑23.7mm 重3克
三、【十字兩】
在眾多半兩錢中,有一種「兩」字中間雕工省筆成「十」字的型制,以往泉界咸認自漢武帝時期所出四銖半兩始有此寫法,但筆者以為未必盡然。如前所述,各種不同版別乃不同區域習慣鑄法。即以近數十年大陸各地出土武帝時期墓葬所見,亦多為【人字兩】。或許吾人可認為,【十字兩】始於武帝時期,但絕非全面性。畢竟,【十字兩】在整體四銖半兩錢中所佔比例並不大。目前考古發掘,【戰國半兩】與【秦半兩】亦偶見有此版式,惟十分罕見。
漢四銖半兩 (十字兩) 左:徑24mm 重2.4克 中:徑23.7mm 重2.7克 右:徑23.8mm 重3.1克
一九八八年《陜西金融‧錢幣專輯》第十期陳尊祥、陳財經所合撰《西安市東郊西漢王許墓出土的「半兩法錢」初探》文中敘述「西安市東郊三店村西漢墓」一處墓穴出土西周、戰國、西漢各期文物五十八件,由其中一枚刻有「王許」的龜鈕銀印得知墓主為西漢時期的御史大夫王許。值得注意的是墓中出土二枚特大型的「半兩」錢,型制、重量、文字都一模一樣,直徑五十公厘,厚五公厘,重八十公克。據考證此錢是當時用來校正「四銖半兩」標準重量的「法錢」,作用猶如秤錘,一枚恰好權量二十五枚四銖。漢制一銖為○‧八公克,因此一枚法定合格的四銖半兩應為三‧二公克。據該文分析,王許將二枚半兩法錢隨葬,是因為他曾用此錢來衡量市場上其它鑄造的錢幣,(筆者按:王許身為御史,職責可能必須經常抽驗各郡國所鑄錢是否合乎規定)加上他喜好收藏西周、戰國的文物,因此對這二枚半兩錢特別珍惜,予以陪葬。此「法錢」由圖可見其「兩」字亦為十字兩,陜西省博物館已將之列為一級文物珍藏。
西漢法錢二枚 徑50mm公厘,厚5mm,重80克(一百銖)(圖取自一九八八年《陜西金融‧錢幣專輯》第十期)
四、【村雨半兩】
日本泉界所創之名,此型半兩錢面上下佈滿斜線條紋,有些錢的線條甚至從「半兩」字面上穿過,究係如何形成仍不得而知。這些紋路有的細而綿密,有的則粗細交雜;較細密的線紋猶如於鄉野村落,細雨霏霏或春雨綿綿之景,足令人發揮想像力之思古幽情。此型半兩錢雖不難尋覓,亦非唾手可得,約數百枚至千枚始可獲一枚。一般常見者,多為廣穿,其文字略窄小,版式較固定,顯然亦為某一地區特有的鑄法。其斜條紋又見有左向及右向者,筆者依此再區分為「村雨左飄」、「村雨右飄」二種版式。
漢四銖半兩 (村雨左飄) 左: 徑23.5mm 重2.7克 右:徑23.6mm 重2.2克
漢四銖半兩 (村雨右飄) 左: 徑24.4mm 重2.9克 右: 徑23.5mm 重2.2克
五、【背村雨半兩】
此版式與前品相似,惟細條紋改在背後,其中亦區分「左飄」、「右飄」二種版式。
漢四銖半兩 (背村雨, 左飄) 左: 徑24.1mm 重2.7克 右:徑25.4mm 重3.1克
漢四銖半兩 (背村雨, 右飄) 左: 徑25.2mm 重2.5克 右:徑24.7mm 重2.3克
六、【網紋半兩】
此為筆者自擬之詞,錢面上細斜紋因左右相交而形成網紋狀,觀此半兩明顯可見係由【村雨半兩】之「左飄」與「右飄」兩式結合而成,形成原因究係當時工匠刻意之作,或澆鑄銅汁冷卻後所產生凝縮效應?尚無法得知。惟由錢面紋路觀察,此型半兩似乎與「村雨半兩」屬同一鑄地,惟發現甚少,筆者十數年來僅收到此枚。另台北林春雄先生亦藏有一枚
漢四銖半兩 (網紋半兩) 徑24mm 重2.9克
七、【蟬目半兩】
日人所創之名,其半兩之「半」上端,左右兩折處或因鑄造之笵未雕妥,或錢笵用久磨損,或澆鑄之不明原因而形成二團略圓點狀,如蟬之雙目而名之。此亦為發揮想像力所命名,別具情趣。日本關道雄《半兩特珍錢》中,其拓圖之雙目並未成圓形,其兩折處鑄成一團即合乎此制。筆者所藏兩枚,雙目渾圓,更加神似,亦為難得之品,
漢四銖半兩 (蟬目) 左:徑24mm 重2.1克 右:徑23.2mm 重2.3克
--------------------------------
半兩錢版式分類圖說 (3) @ 宣和幣鈔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RV6apx
半兩錢版式分類圖說 (3)
秦半兩 (有輪) 徑34.6mm 重9克
八、【有輪半兩】
錢周邊鑄有一圈外輪,輪緣較細而略平坦,多數呈若有若無狀,與一般古錢正式輪郭型制不同。以往泉界咸認為漢武帝期之四銖半兩始鑄有輪錢,蓋以三銖錢常見有輪邊者而推論之。惟從歷年出土武帝期墓葬所見陪葬錢,亦多見無輪邊者,顯見有輪錢仍屬某些區域習慣鑄法,而非全面性。
漢四銖半兩 (有輪人字兩) 左:徑24.2mm 重2.8克 中:徑26mm 重3.1克 右:徑24mm 重2.7克
此類鑄有輪邊的半兩在戰國圜錢及戰國半兩、秦半兩、漢八銖半兩中亦偶有所見,其輪較四銖半兩闊而深,惟發現數量甚稀少。由於有輪半兩可能為雕刻錢范工匠無意 之作,或少數區域特定習慣鑄法,因此,在四銖以前的各種有輪半兩,皆殊為罕見。而四銖半兩因其鑄造量幾為天文數字,相對而言,有輪者則凸顯較多。但就總體存世之四銖半兩,有輪仍比無輪少,大約每數十枚中可見一枚。
漢四銖半兩 (有輪十字兩) 左:徑25mm 重2.4克 中:徑25.2mm 重2.6克 右:徑24.5mm 重2.7克
漢四銖半兩 (有輪連山兩) 左:徑23.8mm 重2.2克 中:徑25mm重2.2克 右: 徑24.1mm 重3.3克
九、【內郭半兩】
一種在穿孔上有內郭、無外輪的半兩錢,其郭幼細,穿孔四邊線條明顯,應係某一地區的特定鑄法,或藉以區分錢爐的記號,亦屬較稀少之品。
漢四銖半兩 (內郭半兩) 徑24mm 重3.2克
下圖為台北林春雄老師所藏戰國半兩,中間內郭框線粗而明顯,一望而知為刻意雕製品。此類內郭造型於戰國半兩中,當可謂超級罕見品。蓋戰國之秦乃至當時諸列 國,雕范錢幣並無內郭概念,且迄今所有戰國圜錢皆未見單鑄內郭者。筆者以為,此造型甚至談不上個別區域性鑄幣,極有可能是某個地區某位工匠個人即興之作, 而非流傳有序之品種。林老師於三十多年前即致力收羅各種稀見之半兩錢達百餘品,每枚皆超過萬元,依當時社會薪資及物價而論,實屬所費不貲,若非中毒太深, 何能傾囊羅致?
戰國半兩 (內郭半兩) 罕見品 台北林春雄老師藏
十、【有輪有郭半兩】
在四銖半兩中,有輪、有郭者,亦屬少見版式。一如前所述,其輪、郭均幼細,或許是為了美觀而設計,但也有可能是區分某個諸侯國的專屬記號。台北林春雄老師藏 有一品,其輪郭清晰,方正格局,且穿下尚有一星,筆者至今亦僅見此枚。其造型足可與南北朝時期,梁武帝之內郭五銖相媲美,誠可謂萬中選一。
漢四銖半兩 (有輪有郭,面下星) 罕見品 台北林春雄老師藏
十一、【穿上橫劃(槓)半兩】
此型半兩在穿上鑄有一橫文,筆劃特粗,傳世似甚少,亦可能是某地錢爐之識別記號。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一一八年),廢四銖半兩,開鑄五銖錢後,最初鑄之郡國未修邊五銖多見有穿上橫劃(槓)的記號,其後又有穿下橫劃,或源自於此。
漢四銖半兩 (穿上橫畫) 徑23.7mm 重3.1克
《中國錢幣》一九八九年第四期六十九頁刊有一品,係大陸某縣立文化館所藏。作者云:「西漢文帝五年到景帝六年,國家、地方、官民皆可鑄錢,這時的鑄幣上偶爾出現一些記號,但是也並非無意而成」。依此錢拓圖所見,其上橫文粗闊而明顯,應為一固定版式,徑二十四公厘,穿九公厘,重量未見記述。筆者所藏穿上橫劃半兩,與此枚風格相近,或為同一地區所鑄。
漢四銖半兩 (穿上橫畫) 徑24mm 《中國錢幣》1989年第4期
十二、【有輪穿上橫劃半兩】
此枚穿上橫劃半兩鑄有外輪,製作較差,外緣極細,呈若有若無狀,上橫劃亦不如前品凸起與粗闊,然亦屬少見之品。
漢四銖半兩 (有輪穿上橫畫) 徑23mm 重2.8克
十三、【有輪上下橫劃半兩】
在半兩錢的內郭上、下各鑄有一條橫槓,筆劃均幼細,但凸起而明顯,與第十一品【穿上橫劃】粗闊的形式完全不同。或亦某地錢爐之記號,屬較稀見版別。
漢四銖半兩 (有輪 穿上下橫畫) 左:徑23mm 重2克 右:徑24.1mm 重2.8克
十四、【連郭兩半兩】
此枚型制甚為特殊,有外輪,穿上、下各鑄有一道橫文,與前品之【上下橫劃半兩】屬同一型;但上橫文向左延伸,與「兩」字最上一劃相連而成一直線,橫郭之右 側又伸出一條線往上直達輪邊,筆者名之「連郭兩」。其橫槓與前品不同之處是筆劃粗且高凸。推測此枚之原鑄錢笵,其工匠雕刻時疏忽,未將「上橫劃」與「兩」 字第一筆作出間隔,而造成此奇特版式。惟依常理判斷,此連郭式既非特別記號,亦非不同地區之鑄造習慣,應只是無心之作而已。
漢四銖半兩 (穿上下橫畫連郭兩) 穿右上豎畫 徑23.5mm 重3.2克
十五、【蛇目半兩】
日本泉界所創之名,亦稱「大闊緣半兩」,周邊由上下各半圈寬廣外輪所形成,「半兩」二字則如同鑲嵌於上下輪交接處;其穿上、下近穿口洼下處,因外緣凸起之弧形成凹陷月牙狀,成為中國歷代古錢中最奇特之造型,設計此型制之原因或目的至今尚無法理解。
以往泉界皆以為因錢文形狀類似蛇的眼睛而名為「蛇目」。後承台北泉家陳仁厚先生告知,日文中所謂「蛇目」者,作「環狀」解,意指「大闊緣」,與蛇眼無關。 蛇目之名並非專為此錢而設。原係日本古錢中有一種「寬永通寶」,區分為「新寬永」與「舊寬永」,其中「新寬永通寶」有一型為大闊緣,早期日本泉界名之「蛇 目寬永」。其後日人致力研究中國古錢,在「半兩」中見到此型,因「半兩」二字在兩側輪中間,而非在輪內,一時無法命名,遂以【蛇目半兩】稱之;另在朝鮮古 錢「常平通寶」中亦有大闊緣而以蛇目名之者。
1 漢四銖半兩 (蛇目) 徑24mm 重2.9克
半兩錢的大闊緣其實與日人眼中的蛇目並不相同。其字在上下輪接合處,造型較一般闊緣錢猶勝一籌。二、三十年前,此錢可謂「四銖半兩」中之罕見品,市售約 二、三千元之譜,按當時物價換算頗為昂貴(彼時一般四銖半兩約一、二十元一枚),且可遇不可求,為各地藏家競相追求之名品。
大陸泉家唐石父先生曾於一九八七年《陜西金融‧錢幣專輯第六期》發表《蛇目半兩》一文,結論說:「這種半兩所以形成奇特型制,是因為製笵手工工人惜力,希 圖省工,沒有在笵上把錢肉挖到與闊緣相同深度,才造成高下兩層,如不惜力省工,則洼下部份與高處相平,便是普通半兩錢的錢肉」。
一九八九年《陜西金融‧錢幣專輯第十一期》,署名潢川、徐達元的二位作者所撰《蛇目半兩的成因》,文中對此型錢笵刻製工序提出了多項分析後認為:「加工蛇目半兩的錢笵比加工一般半兩錢笵麻煩和費力的多。這說明鑄成蛇目半兩的原因絕不是『因為製笵手工工人惜力,希圖省工』造成的,而是特意鑄造的一種有郭半兩錢」。
2 漢四銖半兩 (蛇目 階梯兩) 徑24.7mm 重3克
筆者淺見以為,此型半兩製笵之初,或未必是打算製成外郭,因為在兩漢時期,鑄錢尚無「大闊緣」的概念與習慣,之前亦無成例。自戰國圜錢以來,絕大多數均為 無輪邊者,僅極少數地區錢幣偶然鑄有外輪,且皆為細緣;既非全面性,應無可能驟然產生大闊緣的構想,亦不符鑄幣逐漸演化的程序。
從另一角度分析,「刻笵」──基本上是屬於雕刻藝術的一環,大凡有雕刻才能者,多少具備一些藝術天分,隨著技藝的純熟,視野的擴張,卒使少數人脫穎而出,創造出獨特的風格,甚至自成門派。
古代雕刻錢笵者,與青銅器時代或龍門石窟的技匠,在藝術創作領域中其實是無分軒至的。縱然絕大多數只是為養家糊口而加入此枯燥無味的工作,依樣畫葫蘆,甚或毫無技巧 可言。但筆者相信,必有少數工匠懷抱原始創作慾望之本能,與求新、求變的新思維,溶合於錢笵雕刻工藝,進而產生刻意製作特殊造型慾望之實踐。畢竟,在西漢 前期至少達數以千百計的鑄場中,如此造型只是唯一的特例。以今日的眼光來看,在千變一律的方孔圓錢中,【蛇目半兩】無疑是打破傳統鑄錢工藝窠臼的代表作。
依目前所見,【蛇目半兩】有兩種造型,圖1者其「半兩」二字在左右兩邊上下輪接合處,大闊緣,中間穿孔上下各有一半月形洼槽,為標準歸范型;圖2、3係闊緣型,文字在外輪內,穿孔上下無半月形洼槽。
3 漢四銖半兩 (蛇目 隱起文) 徑23mm 重2.4克
十六、【蛇目樣半兩】
此類錢與正式之「蛇目半兩」相較,其形狀已接近蛇目,但並未完成。輪肉之間雖可見內外部線條,然基本平坦,缺乏高低層次,惟於內郭上下處均可見半月型之洼 槽,因此筆者名之「蛇目樣」。由錢肉與文字佈局觀察,此品風格與【蛇目半兩】大致相同,應屬同一鑄地所出。推測形成原因可能是當時某一鑄場工匠鑄成蛇目半 兩後,其他工匠群起效尤,但雕刻技術參差不齊,技藝差者便無法達到相同水準,因此這類接近蛇目的半兩,形狀各異,惟存蛇目之大致風格。即使正式的蛇目半 兩,亦因不同工匠的刻笵而具有多種風貌。
漢四銖半兩 (蛇目樣) 左:徑24.1mm 重2.9克 右:徑23.3mm 重2.8克
-------------------------------
西漢管理錢幣用的權錢|古幣知識_中國集幣在線 - https://goo.gl/gQ6cpg
西漢管理錢幣用的權錢 |
發布日期:13-11-25 09:08:37 泉友社區新聞來源:蘇州日報作者:鄒志諒
|
圖1
圖2
圖3
自漢初高祖令百姓自由鑄造錢幣,通行“榆莢錢”以來,關於錢幣是放手由郡國鑄造或民眾自由鑄造,還是集中為中央控制,在西漢歷經了幾次反复,最終將鑄造錢幣定格在由中央控制的上林三官統一鑄造制度上,積累了正反多方面的經驗。 在五銖錢制出台前,漢文帝推出了四銖半兩錢制。我們說過:四銖半兩是漢初推行的半兩錢中最為成功的錢幣,形態比較整齊,鑄造數量多,流通地區十分廣泛。雖然因不適當的“除盜鑄令,使民放鑄”,讓推行的半兩幣制戛然而止,但是也為以後推行五銖錢先嘗試了管理流通錢幣的一套方法和手段,同時還探索出了一套檢查錢幣質量的工具。 圖4
要保證金屬錢幣的質量,最主要是控制好每枚錢幣的重量,如果不作控制放任自流,錢幣必然會越鑄越小,最終不得不被新的品種替代。文帝時對社會上使用的四銖半兩錢要稱測重量,凡不符合規定重量的不得流通,立即銷毀。 秦漢以前的衡具大多是兩邊等臂的吊桿式天平,與今日的平衡式天平完全是一個原理。圖1是安徽壽縣朱家集出土的一桿古天平,衡桿木製,中間有提鈕,兩端各以四根絲線系銅盤,木衡桿長41.1厘米,銅盤直徑7.3厘米。圖2是在武漢市新洲區技校出土的一套環形銅砝碼,外形猶如今日的算盤珠,質為青銅,共七枚,大小相次,直徑5至50毫米不等,發現時表面已佈滿自然形成的包漿。 圖5
到了漢朝,稱測、校驗錢幣重量有了一套專用的衡具,秤桿還是以吊桿天平式為主,砝碼多見稱錢專用品。1975年湖北江陵鳳凰山168號墓出土有101枚四銖半兩錢,在同一個竹笥內還有一件“稱錢衡”和一件圓形砝碼。稱錢衡上有墨書文字:“十取擇,輕重衡。及弗用,劾論罰:徭裡家,十日正。為市陽戶人嬰家稱錢衡。以錢為累,刻曰四朱。兩端口黃律。” 由稱錢衡文字可知,這是專用於稱錢的天平,上面還抄錄了相關的法律條文。該器自名“稱錢衡”,是法定的稱錢衡器,稱錢計量以“四朱”為準。同出的一枚砝碼重10.75克,折成漢制是十六銖,恰為四枚法定四銖半兩錢的標準重量。由這枚砝碼與稱錢衡及101枚半兩錢同在一個竹笥內出土,可以確定這101枚規整的半兩錢應當是文帝時期合格的法定四銖半兩錢。 圖6
漢文帝在實施放任鑄幣政策的同時,推行這種“稱錢”法律,在市場買賣過程中對所用的錢幣進行管理,規定在社會流通的錢幣必須經過政府稱重校驗。稱錢法律在某種程度上保障了市場中錢幣的質量,正是“稱錢”之法的執行,讓 |
文帝四銖半兩出現了一度輝煌。
在錢幣收藏中,有時偶能見到面上凹刻“四朱”文字的銅塊,有圓形的(圖3),也有方形的(圖4),有的一面銘刻“四朱”,另一面銘刻地名,以凹刻,也稱陰刻的為多,偶見少數鑄成陽文的,都被認定為與某種稱錢衡配用的砝碼。
近年在古都西安附近出土和發現過多起特大的半兩錢(圖5),直徑46-48mm,重58-60克,文字為小篆體,與四銖半兩相似。由錢面文字看,將此物定格為漢代之物,應該沒有問題,但是以往在流通的漢半兩中,從來沒有看到過如此的大型半兩,即便是秦半兩或戰國半兩,也沒見過如此大直徑、厚重型的。經過研究最後將此物也認定為西漢官方稱驗流通錢幣時用的砝碼,由其自重判斷,應是稱測數枚錢幣,求取平均重量用的大砝碼。這種形似流通錢幣,但又相當巨大的砝碼類錢幣,一般稱之為“砝碼錢”或“權錢”。
還有一類被指為秦漢時期稱測錢幣重量的形似砝碼的“權錢”,也是圓形方孔,體形厚重碩大,直徑正面44毫米,背面47毫米,呈梯台狀,重74 克,幣面有外郭無內郭,背平素無飾,穿左右文字為“重四兩”,“重”在右邊,“四兩”疊置在左;穿上下是編號第次,上為“第” ,下為編碼。到目前為止,發現的這類“權錢”左右文字相同,都是“重四兩”,上下文字有見“第一”、“第五”(圖6)、“第九”、“第十一”等四種。
漢武帝執政後,歷經六次幣制改革,最後推出了上林三官五銖。儘管幣制改革比較成功,然而好的幣制還需要有好的管理措施跟上,漢武帝對推行的“五銖”新幣制的管理十分重視。《漢書·武帝記》:元狩六年(前117年)六月下詔:“日者,有司以幣輕多姦,農傷而末眾,又禁兼併之塗,故改幣以約之。稽諸往古,制宜於今,廢期有月,而山澤之民未諭,……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天下。”當年由博士褚大等人應詔到全國各地對新幣制進行宣傳和管理。漢文帝的“稱錢”之法在管理中繼續沿用,成為西漢時期幣制管理中比較有效的一項手段。漢武帝在稱錢管理中使用的主要工具還是稱錢衡,然而在推行新幣制時,不可能繼續使用舊時通行半兩時用的“權錢”,當時用的是另外一套砝碼錢。
研究發現漢武帝時國家認定的標準砝碼錢有大小兩種。小的一種本身也自命“五銖”,直徑、文字與上林三官五銖很相像,但在錢面鑄上了明顯的記號(圖7),對著穿口四角有奪目的四道槓,錢幣學的專用名叫做“面四出文”,古人或以這四道槓表示與普通五銖錢的區別。
大的一種面文自稱“新幣士銖
”(圖8),直徑為33毫米,錢面同樣鑄上了明顯的記號,對著穿口四角有奪目的四道槓,面文釋義“新的幣制規定由五銖治事”,正好反映了推行的新幣制“五銖”錢的含義。因此可以認定它們既不是當時的正用錢,也不是壓勝錢,而是當時官方管理中稱驗五銖錢使用的大型砝碼錢。這枚珍貴的歷史文物原是已故錢幣收藏家羅伯昭的藏品,他在新中國成立後將其捐贈給了國家,現收藏在國家博物館。由於這種砝碼錢在上世紀剛發現時,都將面文中的“士”字誤讀成了“十一”,使許多人沒能弄懂這些文字的含義,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個贗品,實際是沒有認出這個“士”字,更沒能理解這個“士”字的原意。“士”字在古代與“事”可以通用,西漢許禛《說文解字》釋:“士,事也。”西漢恆寬《鹽鐵論》引《論語》“述而篇”句“雖執鞭之士”,為“雖執鞭之事”,足見西漢時“士”與“事”相通。由此“新幣士銖”四字即“新幣事銖”,四字在這枚砝碼錢上出現,既對新的幣製做了宣傳,又將其自身與通用錢幣明顯區別了開來。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