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ㄧㄚˊyá眥ㄗˋzì必ㄅㄧˋbì報ㄅㄠˋbào
像瞪眼看人這樣的小怨,也一定要報仇。語本《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後指極小的怨恨也一定要報復。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九·灤陽續錄一》:「此狐快一朝之憤,反以隕身,亦足為睚眥必報者戒也。」


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西元前496~464年/劍深埋地底約2400年,卻不見私毫鏽蝕痕跡。劍身上明顯可見「戉王鳩淺」及「自乍用鐱」兩行八個字的鳥篆銘文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jQauvX

----------------------------------------------------

揭秘青銅劍鑄造千古之謎吳王夫差劍究竟如何鑄就
2014年5月9日08:37 來源:人民網選稿:宋曉東

吳王夫差劍
延伸閱讀:青銅劍背後的大國崛起吳國霸業因鑄劍而成
  在吳越青銅劍中,最為人們矚目的,便是吳王劍和越王劍。吳王夫差劍,通長58公分,前鋒內斂,兩叢有血槽,劍身中脊和刀緣明顯,近格處有鑄銘:“攻玫王夫差,自乍其元用”。劍格裝飾有獸面紋,綠松石鑲嵌,微有脫落。莖有雙箍。出上於湖北江陵的越土勾踐劍,通長56公分,前鋒內斂,成兩度弧曲姿態,兩叢有血槽,劍身佈滿菱形暗花紋,近格處有鳥篆鑄銘文:“越土塢淺(勾踐)自作用(劍)”,劍格兩面用藍色玻璃、綠松石鑲嵌,莖有雙箍,劍首端部裝飾以極窄的同心圓圈。此劍保存完好,光亮如新,鋒刀依然銳利,可以輕易剁切銅鉛、紙張。這兩柄青銅劍形制相似,代表了吳越地區青銅劍製作的最高水平,堪稱國寶。
  那麼,如此精美鋒利的劍是如何鑄造的呢?
  古代有6種冶銅工匠,分別是築、冶、鳧、栗、段、桃。築,制削刀;冶,制箭鏃、戈、戟;鳧,鑄鐘;栗,制量器;段,制器(泛指農具);桃,鑄劍。將鑄劍專列為一門工種,可見其重要性,這是與當時中原銅劍的興盛密切相關的。那麼,鑄劍術的基本情況如何,有哪些主要的程序和工藝?在戰國時期,中原鑄劍術取得了什麼突出成就?
圖片
  大冶鑄金、巧奪神工製作銅劍的基本方法是鑄造,鑄造一件銅劍大體上有5道工序。
  (1)制範。即製作供澆鑄用的型範。劍範多用泥塑造,然後放入窯中經火烘乾,再加修正,質地似陶,故稱泥範或陶範。制範以銅劍的器形設計為依據,而銅劍器形是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是否規整而諧調、勻稱而美觀,則決定於製範是否精細。制範還要為以後的裝飾打下基礎,如劍體上鑄出的花紋和銘文,都必須預先在劍範的內壁上刻鏤出陰陽相反的紋路,實際上,銅劍裝飾的第一步即是范型。
  (2)調劑。鑄劍的材料是青銅,青銅是銅和錫或銅和錫、鉛的合金。劑即劑量,指青銅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時寫作"齊"。
  成書於春秋戰國之交的《考工記》,出現了世界上最早關於青銅合,金配比的記載:“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刀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消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鑑隧之齊。”此處的“金”即為青銅或純銅。表明佔人經過鑄造實踐,最遲在春秋時期,工匠己能根據青銅器不同的使用性能,選用不同的銅、錫配比,使青銅器物的性能達到相應的使用要求。但古人鑄劍既無先進的熔煉設備、純淨的原材料,又無精確的測試手段,因而不同匠師鑄出的銅劍的合金比會不盡相同,所以有配比常數上下浮動的現象。
  所有的鑄劍大師都知道,10%的含錫量是一個分界線,超過與否,難度是天壤之別。經測算,出土越王劍的含錫量高達17%~19%,這是青銅劍製作工藝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古人是怎麼做到的,至今無人能破解。
  (3)熔煉。原料調配停當後,將之裝入坩堝熔煉。熔煉的目的是將銅、錫、鉛等原料熔為一體,同時也進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雜質,如去除附著於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鐵等其他金屬元素,使合金精純。
  熔煉的關鍵是觀察火候,判斷是否熔煉成熟。《考工記》對此有較詳記述:"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黑濁氣是原料上附著的木炭、樹枝等碳氫化合物燃燒產生的。黃白氣主要是熔點低的錫先熔化而產生的,同時,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揮發出來也形成不同顏色的煙氣。
  "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溫度升高,銅熔化的青焰色有幾分混入,故現青白氣。
  "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溫度再升高,銅全部熔化,銅量大於錫量,因此只有青氣了。而且,焰色純淨,表明原料中的雜質大多汽化蒸發,剩下殘渣可予以去除。然後"可鑄也"。
  上述次序,也是古代匠師長期實踐的經驗總結,後來人們用"爐火純青"喻功夫純熟,就源於此。
  為了提高青銅合金的質量,工匠們還對銅錫進行多次熔煉,以進一步去除雜質。《考工記?栗氏》所記"改煎金錫",就是指重複煎煉。
  (4)澆鑄。將熔煉成熟的青銅液體澆灌入劍範,待其冷卻、凝固,銅劍就成型了。
  (5)鑄後加工。範鑄出來的銅劍僅是一個坯件,表面粗糙,故卸去鑄範後,還須進行如下的修治加工:
  --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裝飾,如在鑄成的花紋溝槽中鑲嵌琉璃、綠松石,或嵌錯紅銅絲、金絲、銀絲,甚至進一步在器表刻鏤花紋。嵌錯是當時很常見的裝飾工藝,它是在銅器表面鑄出或刻鏤出花紋,再嵌以金、銀、銅絲(或片),用錯石將表面磨光,即顯出色彩鮮明、線條清晰的生動形象;
  --裝置附件,配齊劍具;
  --砥礪開刃。
  戰國相劍術士曾說:白所以為堅也,黃所以為(韌)也,黃白雜則堅且,良劍也。這種精良之劍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複合劍。戰國時期,銅劍應用臻於極盛。在此背景下,鑄劍術不斷發展進步,出現了一些科學先進的工藝,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其中尤以鑄造複合劍的技術最為突出。
  所謂複合劍,是指劍脊和劍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銅合金分別澆鑄的青銅劍。其劍脊採用含錫量較低的青銅合金,韌性強,不易斷折;劍刃採用含錫量較高的青銅合金,硬度高,特別鋒利。因而這種劍剛柔相濟,是古代銅劍的精品。其鑄造方法也與普通銅劍有別。普通劍之劍身系一次澆鑄完畢,複合劍則是二次澆鑄:先以專門的劍脊範澆鑄劍脊,在劍脊兩側預留出嵌合的溝槽;再把鑄成的劍脊置於另一範中澆鑄劍刃,劍刃和劍脊相嵌合構成整劍。
  從冶金史研究者檢測的一些複合劍實物得知,其劍脊的含銅量要高於一般銅劍。含錫量則低於一般銅劍;刃部的情況相反,含銅量低於一般銅劍,含錫量高於一般銅劍。如果單以脊部或刃部的材料製作整劍,勢必過於柔軟或過於剛脆,但以之分別製作劍脊和劍刃,就獲得了超過一般銅劍的更為優秀的性能。這是創造性地運用青銅合金成分配比規律的高超工藝,體現了古代匠師對銅劍合金成分比例的控制達到了極高水平。
  複合劍的脊部含銅多,故呈黃色;刃部含錫多,故泛白色。劍脊和劍刃判然異色,故有人稱之為"兩色劍"。由於這種劍表面看起來,劍脊像是鑲嵌上去的,故也有人稱之為"銅鑲劍"或"插心劍"。

-------------------------------

“吳王夫差劍”八問 - https://goo.gl/K6VvSq

 2012 年,蘇州博物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耗資4250 萬人民幣徵集到台灣古越閣舊藏的一批青銅兵器,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一把吳王夫差劍。該劍通長58.3、身寬5、格寬5.5、莖長9.4 厘米。劍身寬長,覆有藍色薄銹,刃鋒極犀利。近鋒處明顯收狹,雙刃呈弧曲形。中起脊線,兩從斜弧面。劍格作倒凹字形,飾獸面紋,鑲嵌綠松石,一面已佚。圓莖實心,有纏緱痕跡。莖上有兩道凸箍,箍上有纖細的凹槽,遺存少量綠松石。圓盤形首,鑄有多圈精緻峻深的同心圓凸棱。劍首以不同成份之合金青銅分鑄後再銜接劍莖而成。劍身近格處鑄有銘文兩行十字:攻(工)敔( 吳)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

夫差劍正面(左)反面(右)

夫差劍銘文及其拓本

古劍示意圖
 
  蘇州博物館在2014 年底將向世人展示這些兵器,堪稱國之重寶的吳王夫差劍當在此列。為此,餘不揣淺陋,試做吳王夫差劍八問,以答同好之疑,以解觀者之問云雲。拋磚之作,淺顯之至,望智者勿哂,更希不吝賜教!
 
  有多貴重?
 
  吳越寶劍在當時就已是千金難求之物,如《莊子•外篇•刻意》有載:“夫有乾越之劍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幹,通邗,即吳國之別稱,有“邗王是野戈”為證。可以說即使一國之君,也對吳越寶劍艷羨不已。《史記•吳太伯世家》載“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越絕書》卷十二載:“客有直之者,有市之鄉二,駿馬二千匹,千戶之都二,可乎?薛燭對曰:不可! ” 可見越劍如此之貴!而越劍鑄造技術就是從吳國學的,更可見吳劍之珍貴程度!不但當時人寶重吳劍,即使後人也尋求不已!
 
  何為“工吳”?
 
  據《吳太伯世家》雲:“太伯之奔荊蠻, 自號句吳。”顏師古注《漢書•地理志》曰:“句音鉤,夷俗語之發聲也,亦猶越為於越耳。”可見句吳是族稱而不是地名。《吳太伯世家》又載:“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
 
  與週之北夏虛,是為虞仲。”《吳越春秋》卷一載:“吳人或問:何據而為勾吳?太伯曰:吳以伯長居國,絕嗣者也。其當有封者,吳仲也。故自號勾吳,非其方乎?”但是青銅器銘文中,絕少見做勾吳者,絕大多數做工吳、攻吳,工敔,等等。只有一件安徽固始堆出土春秋青銅瑚有“其妹勾吳(原做五文)夫人季子……”為什麼古籍文獻中要叫勾吳呢?

吳字的各式寫法
 
  王國維的《觀堂集林吳王夫差鑑跋》:“工即攻吳,皆勾吳之異文。古音,工攻在東部,勾在候部,二部之字陰陽對轉。故勾吳亦讀作攻吳。”所以說將“勾吳”當做“工吳”乃是中原人所做古籍文獻中錯記吳音的緣故。工又寫作攻,吳的寫法較多——有虎頭下加一魚字的,有再加一反文旁的,也有吾加反文的,更有兩個五再加反文的,也有兩個五連寫的。有人認為邗也是吳的稱呼,是對的,但和吳的關係又是另一回事。
 
  有多鋒利? 
 
  《戰國策•趙策》雲“夫吳乾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這是古代的記載。這把吳王夫差劍據原藏家介紹,可以直接劃斷放在桌面的未固定紙張。據蘇州博物館所做最新測試,在不施加外力的情況下,僅以劍體自身重量,即可輕鬆劃斷12 層宣紙,其當年鋒利程度可想而知。 
 
  何人所用?
 
  自作其元用”,即做來自己使用。但目前發現的此類銘文很多,僅夫差劍見諸報導的即達16 件之多。夫差在位約22 年,如此之多的佩劍豈不平均一年半就要換一把?為何棄之?顯然,並不全是他所用。據文獻推測,其用途有四:一、自佩,劍作為重要的防身兵器,國君自然要身佩,並作為身份的象徵,秦代規定一定級別的人方可佩劍,逐漸人人均可佩劍,到漢代畫像石中的門吏具有長劍在身,此類長劍即後來的像劍、儀劍。二、賞賜,例如《吳越春秋》載“吳王聞子胥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夫差賜伍子胥屬鏤之劍雖是暴虐之舉,然劍作為賞賜物卻是習見,賜劍主要是用於鼓勵將士勇敢作戰,大多數王劍均屬此類,如蘇州博物館新徵集的工吳殘劍,實為劍殘斷後改成鈹的賜劍。三、禮物,《吳太伯世家》記載季札北使,路過徐國,徐君羨其劍,但因有出使的任務,沒有立即把佩劍贈給徐君,季札出使歸來徐君已逝,季札就將其劍掛於徐君墳樹之上,此劍即作為禮物贈與徐君。吳越劍在當時是稀世珍寶,為了結好秦晉,想必也有少量掛名吳王的劍作為禮品致於北方友國,晉陝發現少量的此類劍恐與此有關。四、商品,前文提到有人願意用城池寶馬來交換,此即作為商品的用途,春秋時期吳越鑄劍技藝明末清初收藏家、書畫家孫承澤舊藏季子之子劍拓本精湛,自然是大家爭相購買的對象,進入流通在所難免。
明末清初收藏家、書畫家孫承澤舊藏季子之子劍拓本
 
  何處得來?
 
  吳越古劍出土不外三種地點:一為戰場,兩軍對壘廝殺,一旦戰敗,丟盔棄甲乃是常事,如新泰吳劍即為此類;二為隨葬,相傳虎丘有闔閭隨葬之劍3000 餘柄,竟引得秦始皇動用軍隊探尋,古人事死如生,生前所佩愛劍應當隨葬;其三為戰利品,吳越劍戈是人所共知的神兵,如有繳獲,必作為重要戰利品並繼續使用,越境楚境出土之吳劍即為此類。湖北出土的吳王夫差鈹,恐是戰利品而再次被使用。若問蘇州博物館所藏之劍的出土地點,實難回答!不過據知情人士吐露,當時港肆尚有一批楚器適與此劍同時面世,或許即可推論此器當出於楚境乎?古玩市廛,魚龍混雜,千人萬詞,聊記於此,以充談資爾!
 
  何處尚存?
 
  夫差劍出土多柄,如湖北江陵馬山出土者,現藏於荊州博物館;河南洛陽中州路出土者,現藏洛陽博物館;山東平度廢品站收購者,現藏山東省博物館;安徽壽縣西門出土、於省吾舊藏者,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河南輝縣琉璃閣出土者,現藏輝縣文管所;湖北襄陽蔡坡出土者,現藏湖北省博物館;山東鄒縣城關鎮出土者,現藏鄒縣文管所。另還有台北故宮、香港中文大學博物館、美國哈佛大學各藏有一劍。私人藏家的藏品,在此不具列。雖外界尚存多件,但兩千餘年前之古物,保存至今,仍完好無損者,以蘇州博物館所藏為第一!
山東新泰周家莊東周墓出土的吳劍及其銘文拓片
 
  有何特異?
 
  吳越鑄劍貴在工藝創新,吳越工匠發明了分鑄技術,將劍柄、劍脊分開。劍刃需要很高的硬度,但易折,劍脊就採用錫含量較低的合金,增加其韌性,再將幾乎不含鉛而高錫的刃部合鑄在一起,就可以達到柔中帶剛的效果。
 
  另外,一些裝飾了特殊紋樣的劍都需要很高超的金屬製造技術,如菱形暗格紋劍、錯金劍等。就目前的發現來看,錯金還可以細分為有刻槽的錯金、以金汞劑塗抹烘烤而成的鎏金、以超薄金箔粘貼而成的貼金三類。蘇州博物館所藏這批兵器裡面即有刻槽的錯金,也有鎏金,是非常好的研究標本。

菱形暗格紋劍 錯金網格紋劍
 
  菱形暗格紋被稱為異光花紋,到目前為止,尚未完全破解其奧秘。據上海博物館譚德睿先生介紹,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的齊思博士(W.TChase)分析了美國所藏一件標本後認為其是採用植物酸或酸性天然鹽在銅劍蝕刻成,然後用某種浸取或滲透工藝最終成品。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對越王勾踐劍分析後認為,其菱形暗格紋是進行了硫化處理。上海博物館對一柄菱形暗格紋劍分析後認為,紋飾區和劍體存在含錫量高低的區別。最近上海博物館和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再次合作,對菱形暗格紋劍的花紋做了分析,得出三條結論:一、紋飾部分和劍體部分銅錫含量不一樣;二、氧化腐蝕對主要產物是二氧化錫;三、紋飾區和劍體的都呈樹枝晶結晶,表明紋飾區也有一個從固態到液態的凝固過程。但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何堂坤研究員卻認為這類器物是先鍍錫,再在錫的表面做特殊化學處理。這真是一個難解之謎,雖然上海博物館已經制出了菱形暗格紋小樣,但到底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蘇州博物館入藏了兩柄暗格紋劍,其一為有感暗格紋花紋,可以用手指明顯感覺到的,另一為無感,即手指劃過沒有任何感覺!如果有機會對此二柄作仔細的科學分析、比對,也許可以解開少許奧秘吧!
 
  有何看點?
 
  其一為造型,此劍線條流暢,劍從收分自然,通體保存完好無缺,黝黑鋥亮,寒氣逼人。其二為裝飾,劍格部分深鑄獸面紋,再鑲嵌以綠松石,即使有少部脫落,仍不失為戰國鑲嵌技術的代表作,再看劍格的和劍鞘扣合部分,更是曲中帶直柔中帶剛,上翹之圭角鋒利如刃,讓人嘆為觀止,劍箍上所嵌松石小若沙粒卻擺列整齊,亦是絕技。第三為技術,此劍使用的分鑄技術是中國青銅鑄造技術中的高級工藝。猶如現在的預製技術,一般將比較複雜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件先行鑄成,然後再插入合範的相應部位熔鑄在一起。著名的雙色劍和大多數器物的耳部即使用此技術。因為夫差劍劍柄部位裝飾複雜,且和劍體的韌性要求不同,所以採取了分鑄技術。劍首以不同成份之合金青銅分鑄後再銜接劍莖而成。此外圓盤形首,鑄有多圈精緻峻深的同心圓凸棱。這種細密的多圈凸棱上海博物館等機構曾多次實驗,在現代技術下也難以復制和仿製



  這裡不得不再提到這柄夫差劍的重要價值以饗讀者。首先是科學與工藝研究價值。這次徵集的兵器中有多種工藝,如鎏金、錯金、鑲嵌、暗格紋等,都是研究金屬加工工藝的重要材料。這次徵集的錯金菱格紋劍的花紋呈一條直通,交錯的另一條斷開,是研究此類工藝的絕佳素材。另外幾柄劍的劍首同心圓鑄造工藝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在直徑4 厘米的劍首上鑄有10 餘圈同心圓紋,圓圈的底部有的還飾有短線紋等地紋,同心圓壁非常之薄,即使現代鑄造技術都很難完成,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是如何完成的,這是科技史上的一個大問題。再如這次徵集的暗格紋劍有兩柄,一柄表面有凸凹感,另一柄沒有凸凹感。冶金史學者和科技史學者對這種工藝做了很多研究和復原,至今未能解開其技術原理。
 
  其次是歷史研究價值。吳王夫差自然是人盡皆知,勾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終滅吳的歷史,耳熟能詳。但是歷史已經塵封,平常人已經淡忘,吳王夫差劍等文物就為我們提供了直觀的歷史研究素材。接著是展示價值。沒有展示就沒有博物館,博物館展示和別的展示不同的
 
  關鍵在於,博物館是唯“物”主義,必須以實物說話。春秋時期的吳文化是蘇州文化的源頭和第一個高峰,蘇州博物館在基本陳列中專門設有一個《吳伯春秋》專題,但是沒有一件文物本身能直觀地說明這是吳國的文化遺存。有了吳王夫差劍這件藏品,主題展覽就有了主心骨,有了點睛之筆,整個展覽的主題不言而喻,不言自明。
勾踐劍及其文字拓本
 

夫差劍的差字銘文差字篆體羞字篆體




 
  最後是文字學價值。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異形。吳王夫差劍銘文中的“差”字,據研究,還可解開“差”字的字源,並糾正《說文解字》對“差”字的錯誤分類。黃盛璋先生認為,差字初看,上部為一橫,仔細察看,中部實際下凹,即為篆體之羊字的上半。說文將其列在左部,解釋為左不相值朼,從左從來。左實為聲旁,來即為形旁。來即麥穗,是麥穗下垂之形。我們說的珍羞(饈),和差上部相同,或可證明,差從羊才是更為古老的寫法。珍羞,是指美食,羊,至美者也。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何“羞”和“差”的上半部相同的問題。
 
  (作者為蘇州博物館副研究員)
 

---------------------

133742y666imxa01g1i61w2841_526664_455469images (8)8ab5dd44a06e5b6271a4f5ef29f85514_orig9305059_2012041814405807622d71eac99852bc072c5bca3e67d6be53fa0f15c06e193bb640e16df20e810b7c0 (13)01100000000000144726452398376_s809222105581470부차1a2a757f418decb4ab46cca00844b1a33_orig809222105581470 (1)  

圖片搜尋結果

0 (12)20140508101517-16831488420140508153123-178138852520140508102033-86676045820140508102120-115400000220140508103505-131180630  

吳王夫差劍為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前495-前473在位)時製造的一系列青銅劍。劍身鑄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字樣。
吳王夫差劍已知存世量共有9柄(截至2014年5月)。1976年河南輝縣出土吳王夫差劍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山東平度發現的吳王夫差劍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藏;台灣古越閣藏有吳王夫差劍一把;1976年湖北襄陽出土吳王夫差劍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春秋中期開始,吳國緊跟著諸侯爭霸的步伐,憑藉著豐富的礦藏資源和雄厚的冶鑄實力,在以舟師步兵為主要兵種的
吳王夫差劍
軍隊建置、與楚越爭霸的戰爭需要以及東周時盛行的佩劍風尚等因素的激發下,加強武器裝備,創新青銅兵器特別是青銅劍的鑄造與裝飾。
夫差是吳王闔閭的兒子,於公元前495年繼王位,次年擊敗越王勾踐,繼而轉師北上,爭霸中原。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與晉定公盟於黃池(今河南省商丘市南)。
春秋時期的劍用青銅鑄造,在不同的部位加入了一定量的錫、鉛、鐵、硫等成分,以保證劍身的韌性和刃部的鋒利,使其剛柔相濟。吳國青銅劍在古代兵器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種類主要有短劍、扉耳劍、窄格無箍劍、寬格有箍劍、扁莖劍等,對東周時期南方各國乃至中原地區的兵器產生了重要影響。
吳國青銅劍在春秋時期的總體演變趨勢為:劍身加長,柱脊變為棱脊,截面凹弧、有血槽,前鍔收狹、刃部由直刃變為弧線內收。[1]
2 結構特徵
文物結構
河南輝縣吳王夫差劍
劍身全長59.1厘米,寬5厘米,滿佈花紋,鋒鍔仍很銳利。劍身鑄有篆書陰文10字:“攻痦王夫差自乍其元用”。[2]
吳王夫差劍
湖北襄陽蔡坡出土吳王夫差劍
湖北省博物館館藏吳王夫差劍
首部已殘損,殘長39厘米,寬3.5厘米。圓筒狀莖,臘部鑄銘:“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2行10字。[3]
河南洛陽中州中路出土吳王夫差劍
通長48.8厘米,寬4.2厘米,圓首,圓筒狀莖,窄格。臘部鑄銘2行,因鏽蝕,僅可見“王夫差……其元用”7字,原本當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10字。
安徽壽縣出土吳王夫差劍
劍通長58.9厘米,寬5.3厘米,圓首,圓柱狀莖上有兩道圓箍,劍格嵌有綠松石,飾簡化獸面紋,刀鋒銳利。器身有“攻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十個字的銘文。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山東平度吳王夫差劍
通長57.8厘米,寬5.8厘米,扁莖,臘部有銘文“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2行10字。現藏山東省博物館。
古越閣吳王夫差劍
劍通長58.3厘米、格寬5.5厘米,造於春秋晚期。劍作斜寬從厚格式。劍身寬長,近鋒處收狹明顯。雙刃呈弧形,中起線,兩從斜弧。厚格作倒凹字形,飾獸面紋,鑲嵌綠松石。圓莖,莖上有兩道凸箍,箍上有極細的凹槽,內遺存有少量的綠松石。圓盤形首,鑄有多圈險細的同心圓凸棱。此劍保存完好,鋒刃銳利。藏於台灣古越閣。[4]
特點分析
吳王夫差劍屬於寬格有箍劍,設計上兼顧了實用與裝飾。寬格劍便於握持、利於劈刺,能在實戰中發揮有效的作用;劍身設計上,棱脊、凹弧截面、收狹前鍔、弧線內收刃部均可增強劍的殺傷能力,使其在戰場上發揮更好的作用。
3 考古挖掘
考古發現的吳王劍有幾把。

1965年,在山東平度縣廢品收購站發現一把吳王夫差劍。

1974年,安徽廬江縣農民在開挖水渠時,無意發現一把吳王劍。

1976年,河南輝縣百泉文物保管所從廢銅中發現一把吳王夫差劍。[5]

1976年,湖北襄陽蔡坡12號戰國墓出土一把吳王夫差劍。

1991年河南洛陽中州中路戰國墓出土一把吳王夫差劍。此外,山西峙峪出土過“ 吳王光劍 ”;山西代縣蒙王村出土過“吳王夫差鑑”,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過“ 吳王光鑑 ”。

4 出土紀錄
考古發現
考古發現的吳王劍有幾把。1976年,湖北襄陽蔡坡12號戰國墓出土一把吳王夫差劍,出土時裝在漆木劍鞘之中,首部已殘損,殘長39厘米,寬3.5厘米。圓筒狀莖,臘部鑄銘:“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2行10字。1991年河南洛陽中州中路戰國墓出土,通長48.8厘米,寬4.2厘米,圓首,圓筒狀莖,窄格。臘部鑄銘2行,因鏽蝕,目前僅可見“王夫差……其元用”7字,原本當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10字。此外,山西峙峪出土過“吳王光劍”;山西代縣蒙王村出土過“吳王夫差鑑”,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過“吳王光鑑”。
其他發現
收購站裡的發現
文物部門在廢品收購站的“ 廢銅 ”中也發現兩把吳王夫差劍。1965年,在山東平度縣廢品收購站發現一把吳王夫差劍,通長57.8厘米,寬5.8厘米,扁莖,臘部有銘文“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2行10字。現藏山東省博物館。1976年,河南輝縣百泉文物保管所從廢銅中發現一把吳王夫差劍,首部已殘損,殘長59.1厘米,寬5厘米。器型與於省吾教授所藏相似,劍身也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10字的銘文。據訪查,可能是1949年之前從輝縣琉璃閣戰國墓葬中所盜出。
挖水渠發現
1974年,安徽廬江縣農民在開挖水渠時,無意發現一把吳王劍,長54厘米,無銹,有光澤,柄為橢圓柱形,上有兩道箍棱;劍首已經殘損;劍格較寬,上有用綠松石鑲嵌的花紋;莖部較寬;中脊近格處有兩行大篆銘文:“攻吳王光自作用劍□餘以至克肇多功”,吳王光即吳王闔閭。春秋晚期,廬江屬吳國,此地出土吳王劍並非偶然。
整修地堰發現
無獨有偶,1991年,山東鄒城市農民在整修地堰時也發現一把吳王劍。劍身瘦長,鋒尖,隆脊,通長60厘米,莖長9.8厘米,寬5厘米,重1000克;圓首,圓莖,雙箍;有銘文“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2行10字。
5 收藏紀錄
私人收藏
吳王夫差矛
安徽省阜陽市一位不知名的藏家收藏有吳王夫差劍一柄,著錄於阜陽市博物館原館長韓自強先生《阜陽· 亳州出土文物文字篇》。劍身銘文為“工吳王元差自作其夫用”,除了“夫”和“元”字誤倒外,文字分為兩豎行從左到右排列,也和古代文字的排列方式不同。
以上所舉的吳王夫差劍,除少數之外,大部分保存情況較差,品相不佳。
最美的吳王夫差劍
1991年,香港古董店拍賣一把精美無比的吳王夫差劍,後被台灣古越閣主人王振華、王淑華購藏。此劍通長58.3厘米,銅質精良,前鋒內斂,兩叢有血槽。劍身中脊和刃線界劃分明,製作極工。近格處有鑄銘“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劍格飾獸面紋,以綠松石鑲嵌。圓莖,有雙箍。劍首端面以極窄而深峻的同心圓紋為飾。此劍保存完好,鋒刃銳利,劍相高貴,為迄今所見夫差劍中最精美的一件,為領袖群倫的劍中極品。
國家博物館
吳王夫差青銅劍
全長59.1厘米、劍身寬5厘米

1976年在河南省輝縣出土,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此劍劍鍔鋒利,劍身滿飾花紋,劍譚飾嵌綠松石獸面紋,近鐔處有銘文10字“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

劍身銘文:攻痦王夫差自乍其元用。
蘇州博物館
吳王夫差劍
蘇州博物館宣布,由蘇州市人民政府出資4250萬元徵集的58件台灣“古越閣”舊藏青銅兵器,將於2014年12月18日—2015年3月22日在該館公開展示。據了解,其中31件為“古越閣”主人王振華、王淑華夫婦慷慨捐贈,另外27件吳國兵器精品則為友情出讓,其中一柄被稱為“吳老大”的吳王夫差劍,是目前已知存世的9柄吳王夫差劍中保存最完好的,堪稱國寶。

“每一次觸碰,我們都小心翼翼,它真的太過鋒利,一不小心手指就會被劃破。”蘇州博物館館長助理、文物徵集委員會主任程義介紹,此次入藏蘇州博物館的這柄吳王夫差劍通長58.3厘米,身寬5厘米,格寬5.5厘米,莖長9.4厘米。

在目前已知的吳王夫差劍中,這一柄保存最為完整,其他多柄劍出土時即已殘缺。這一柄也是最長的,其他一般長約40多厘米。

它的劍身寬長,上面有一層藍色薄銹,刃鋒極其鋒利,堪稱削鐵如泥、吹毛斷發。“此前的藏家曾經做過實驗,他們把一張A4紙放在桌上,沒有任何人去按住白紙的情況下,劍刃只在紙上輕輕劃過,紙便立刻被割成了兩半。”

另外,靠近刃鋒處劍身明顯變窄,雙刃呈弧線。劍格作倒凹字形,裝飾有獸面紋,鑲嵌綠松石,一面已佚。劍身近格處鑄有銘文兩行十字:“攻敔(吳)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 [6]

6 典籍記載
清代學者阮元的《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最早著錄吳王夫差劍,此劍劍身的拓本長約44厘米,圓筒狀莖,窄格,劍身中部突起圓弧形脊。臘部(劍身與劍柄相交處)鑄有銘文 “攻吳王元差自作其夫用”2行10字。其中“夫”字與“元”字誤倒。此劍最初為錢塘黃小松所藏,後為日照許印林所有,最後歸濰縣著名收藏家陳介祺。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對此劍的銘文有考證。《小校經閣金文拓本》和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著錄同一件吳王夫差劍,臘部鑄銘:“攻吳王元差自作其夫用”2行10字。形制及銘文特點與《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所收夫差劍相同。

----------------------------------

圖片搜尋結果738DB8B9730491AABF4D39CDBFBBEFCFA912F6842F8A368EB79F720E6F207A5E  

國寶“吳王夫差銅劍”--高清:國寶“吳王夫差劍”亮相西安兵馬俑(組圖)_網易新聞中心 - https://goo.gl/StlDDh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青銅劍、吳王夫差青銅劍、吳王光青銅劍

青銅劍、吳王夫差青銅劍、吳王光青銅劍
先前看了放在上海博物館的者旨於睗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再次見識到戰國時期南方精湛的鑄劍技術。
照片中的第一把是楚國的青銅劍,於1965年在湖北的江陵望山出土。第二把是吳王夫差(吳王光之子)的配劍,1976年在河南輝縣出土。第三把是於1964年在山西原平出土,是吳王光(闔閭)自作佩劍。闔閭重用孫武、伍子胥為將,打敗楚國,幾乎將楚國滅掉。伍子胥甚至挖開楚平王的墓,報了楚平王殺其父兄的家仇。越國趁吳國伐楚的時候,進攻吳國,秦國也出兵助楚國一臂之力,闔閭之弟夫概又自立為王,所以夫差只好退守吳國。後來吳國出兵越國,卻在戰爭中遭到越國奇襲,闔閭中箭身亡,臨終前叮囑其子夫差必報此仇。
前面介紹龍生九子,看到龍有一子名為"睚眥", 刻鏤在刀環,或劍柄吞口,有一個成語是"睚眥必報",就是指有仇必報,這用來形容吳、越、楚國間的恩怨糾纏再適合不過了。我們看劍柄吞口的部分用綠松石裝飾成神獸的眼睛,助長寶劍的神威。更有趣的是吳王光劍的劍身上,還有像閃電般的光芒花樣,配合其主人的名字。

吳王光劍劍身閃電光芒的樣式

------------------------------

睚眥必報

ㄧㄚˊ ㄗˋ ㄅㄧˋ ㄅㄠˋ 

File:Two Jian.JPG

睚眥[1][2],龍生九子之一,龍身豺首,性格剛烈,好勇擅斗,嗜殺好鬥,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3],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
俗語說: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睚眥便成了克煞一切邪惡的化身。

消失的上古神兽——龙之九子 - 开心网转帖 - 开心网 - https://goo.gl/OZgkfg

龍之九子 @ 神州至尊✿月殿雲堂✿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zzWwxI

1424173280-385444125_n1424242126-197380568253101248246258  FGDFG  

龍生九子,看到龍有一子名為"睚眥", 刻鏤在刀環,或劍柄吞口,有一個成語是"睚眥必報",就是指有仇必報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龍生九子 - 題材 - tony123763的創作 - 巴哈姆特 - https://goo.gl/VvSfiv

睚眥(中國古代神獸)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xvCqlt

------------------------------------

73816  

越王勾踐劍
美麗與智慧並重的西施,若耶溪邊一個浣紗女,在風雲變幻的春秋時期,和越王勾踐聯袂上演美人妙計,幫助越國消滅了吳國,那麼史上到底是否有無西施這個美人,正史中沒有記載,但越王勾踐在《史記》中確有其人,並且兩千餘年後其所配的寶劍還在楚國古墓中出土。
  郭沫若參與破譯八字銘文
  1965年12月某一天的傍晚,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正在緊張挖掘之中。當考古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墓主人的內棺打開,赫然發現在內棺屍首骨架的左側,有一把裝在漆木劍鞘內的青銅劍。當考古人員將劍從劍鞘中抽出的一瞬間,伴隨著一道亮眼的寒光,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而一名開採隊員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用16層白紙試其鋒芒,稍一用力便將紙全部劃破。
  這把令人炫目的青銅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厘米。劍首外翻捲作圓箍形,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圓箍最細的地方猶如一根頭髮絲。劍格向外凸出,正面鑲有藍色玻璃,後面鑲有綠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發出幽幽的寒光。劍身上還縱橫交錯著神秘美麗的黑色菱形花紋,精美異常。
  最為令專家們興奮的是,劍格也就是護手處有兩行鳥篆銘文。銘文共八個字,當時在現場的專家僅解讀出其中六字,它們是“越王自作用劍”。而中間代表人名的兩個字,是後來經郭沫若等中國古文字研究專家反复推斷,才破譯出他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越王勾踐。
  三大原因確保寶劍不銹
  越王勾踐劍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但劍身絲毫不見鏽斑。它千年不鏽的原因是什麼呢?專家們認為,這主要是這把劍埋藏的環境條件所致。
  專家介紹說,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鏽蝕,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一。再來看看越王勾踐劍所處的外部環境:墓葬深埋在數米的地下,一槨兩棺,層層相套,槨室四周用一種質地細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學界稱之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採用的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緻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經過夯實的填土等原因,使該墓的墓室幾乎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這麼多的密封層基本上隔絕了墓室與外界之間的空氣交換。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在完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鋼鐵都不會生鏽的。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二。望山一號楚墓處在現代荊州附近的漳河二幹渠上,地下水位較高,該墓的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鹼性不大,基本上為中性,這從該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況較好而得到證實。地下水浸泡後,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少。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三。
  越王勾踐劍可能是陪嫁品
  越王勾踐劍如何到了楚墓中,這個謎底至今沒有揭穿。
  楚國和吳越曾戰事頻繁,楚國曾俘虜了越王勾踐,很有可能當時的楚王將此劍以戰利品賞給了臣子。而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從墓中出土的竹簡顯示,墓主人很可能是楚懷王時的大貴族邵滑,而越王勾踐是作為陪嫁品流入楚國的。
  根據相關史書記載,楚越兩國的關係自越王允常時期開始就很親密,兩國曾一度互為盟友,楚昭王還曾娶越王勾踐的女兒為妃,生下了楚惠王。因此這把珍貴的青銅劍有可能是其女兒出嫁的陪嫁品流入楚國,楚王后來又把這柄劍賜給了邵滑。邵滑死後,這柄劍就殉葬於墓中。

File:Sword of Goujian, Hubei Provincial Museum, 2015-04-06 01.jpg

-----------------------------------


【文史】一諾千金 季札掛劍的故事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27日, 2018
明 張宏《延陵掛劍圖》軸局部。(公有領域)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這是一首古時的歌謠,叫做《徐人歌》,說的是有一個叫做季札的人(因他的封地在延陵,人稱延陵季子),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把價值千金的寶劍送給了墳墓中人。
春秋戰國時期的江南吳國,也就是現在的江蘇省一帶,算得上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雖然它是當時中國的「邊疆」,但被上天看中,選為《孫子兵法》一書的出產地,所以很有故事。吳越爭霸的故事就發生在那裡,既然它是兵法的產地,它的「特產」也和戰爭很有關係,吳國出產精良的兵器,享譽當時的春秋各國。
吳國的始祖先君,是周朝周文王的兩位伯父──太伯、仲雍。太伯、仲雍為了成全父親古公亶父的心願,把君位讓給幼弟季歷,逃離中原到了荒蠻的江南。周朝建立後,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尋找到伯公的後代,吳國認主歸宗列為周朝的諸侯國。
吳國在春秋末期國勢勃發,其時遇到了與昔年一樣的問題,當時的吳王也不想把國家交給大兒子,想傳給小兒子,小兒子名叫季札。「季」是排行,從中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吳國國君家最小的公子。
季札畫像。(公有領域)
季札的哥哥並沒有機會逃走,因為季札堅持不繼承王位,他的前面還有三個哥哥呢。哥哥把當時的延陵,如今的江蘇常州分封給了季札,所以他又被稱作延陵季子。
吳國和中原離得遠,雖然交通不方便,但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這一天,季札到魯國去出訪(吳國地處今江蘇,魯國地處今山東),中途要經過吳國的附庸國,位於江蘇泗洪與安徽泗陽一帶的徐國。
宗主國的貴公子來了,徐國的國君自然熱情歡迎,少不得招待一番。這期間,徐君喜歡上了季札的一樣東西:他腰中佩戴的寶劍。
季札的寶劍哪裡吸引了徐君,如今已經無從知道了,但是吳國的鑄劍技術,從近年來挖掘出的文物中可以管窺。吳王夫差劍、吳王光劍等等,埋藏在土裡幾千年之後出土,照樣削鐵如泥、寒光凌厲,大致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吳王夫差」青銅劍,1976年河南省輝縣出土。 (公有領域)
「吳王夫差」青銅劍銘文。 (公有領域)
《禮記》說:「觀君子之衣服、服劍、乘馬,弗賈」,——看君子的服裝、佩劍、車馬,不談論它們的價格。不談價格談什麼呢?談這位貴族的品味。所以,按照春秋戰國時代貴族的標準,出門是不能不佩劍的。貴族出門不佩劍,那就像女子蓬頭垢面出門、出席宴會穿拖鞋一樣,不合禮節。
朱然家族墓地中出土的季札掛劍圖漆盤。(貓貓的日記本/Wikimedia Commons)
季札此去魯國還不是一般的出門,是進行「國事訪問」,寶劍確實不能相贈。於是季札決定:回國的時候再將寶劍送給徐君,不過只是心下暗許,嘴上也不點明。
一年之後,季札回來了,「人有旦夕禍福」,到了徐國卻沒有再見到徐君,徐君去世了。
可是寶劍還是要送給徐君的。季札說︰「上次經過徐國的時候,從徐君的神情上知道他很喜歡這把劍,但我還要出使,不便把劍獻給他。雖然這樣,但我在內心已裡經將劍贈予徐君了。不能因為他的亡故就違背原先的承諾。」
季札從腰上解下寶劍,將它掛在徐君墳墓的樹上,自己離去了。
圖為宋山畫象三。圖像分四層,第二層右側圖像為季札掛劍,由左至右,徐國國君墓,墓上有一樹,樹上掛有一劍,墓前有祭拜餐具,後有季札等二人拜祭。(公有領域)
季札的寶劍送出去了嗎?送出去了。古人知道,亡故的只是人的軀體,真正的徐君,在季札真念一動之際,已經收到了這把守信之劍。所謂「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 天地都知道了,天地中的徐君還能不知嗎?@*
古人知道,亡故的只是人的軀體,真正的徐君,在季札真念一動之際,已經收到了這把守信之劍。圖為明 張宏《延陵掛劍圖》。(公有領域)
參考資料:
《史記 吳太伯世家》 
《徐人歌》 
《禮記》


秦始皇的一生,有太多的未解之謎,他的身世之謎、他的死亡之謎等;其中最讓人們感興趣的,則是他的陵寢之謎;從秦始皇陵中,讓我們有機會窺探秦朝的文物,不過令人感到神奇的,當時考古人員發現兵馬俑當中有一批秦劍,竟猶如現代科技製造出的劍,他們發現這把劍的硬度已經相當於碳鋼,這「黑科技」在當時領先世界超過2千年。
秦始皇陵藏有啥秘密?專家驚見「黑科技」 領先世界2千年 https://bit.ly/3r7dSed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秦始皇陵內藏有許多奇珍異寶,令人驚豔!(圖/翻攝自pixabay)
1994年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內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公分,劍身上共有8個稜面。考古學家用游標卡尺測量,發現這8個稜面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劍劍如此。這批青銅劍結構緻密,它們在黃土下沈睡了2200多年,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內發現了一批製作精良的青銅劍!(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然而,為什麼這批秦朝青銅劍會被人稱為是「黑科技」呢?據傳,在清理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的第11個洞時,有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公斤的陶俑壓彎了,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訝的奇蹟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好像擁有記憶功能一般;以現代科技來分析,難道秦朝工匠在當時已知在劍中加入「鉻」的物質,因為這種物質能夠讓青銅劍在被壓彎之後,還能夠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秦始皇陵內有各種文物及陪葬品,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蹟中的兵馬俑坑。(圖/翻攝自pixabay)
秦青銅劍被壓彎之後,還能夠恢復到原來的樣子!這說法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普遍被說成是民間傳說;但秦朝的鑄劍技術在當時領先世界,這是無庸置疑的;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秦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事實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已掌握了這一先進的工藝。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秦青銅劍的製作技術,在當時領先世界2千多年!(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裡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但秦劍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讓秦劍的硬度領先世界,硬度相當於中碳鋼,韌性相當於一塊現代技術製造的玻璃,令人稱奇!而秦陵考古隊首任隊長袁仲一曾說,把秦劍拿去分析後得知,秦劍表面有一層密密的鉻鹽氧化屏,厚約十微米,相當於一張報紙厚度的十分之一,正是有了這層灰色的含鉻保護層,讓秦劍有了強而有力的抗銹耐蝕的作用。
秦始皇陵的「黑科技」讓人驚豔!秦劍的鑄造技術在當時領先世界超過2000年,古人的智慧真的高深莫測,到底埋藏在地底下還有什麼秘密,我們不得而知,說不定未來還會有更多令人讚嘆的「黑科技」出現,令人期待!
秦始皇陵藏有啥秘密?專家驚見「黑科技」 領先世界2千年 https://bit.ly/3r7dSed

BB19P3VGBB19PbhU


20230614_1253+0920230614_125257 (2)


德國出土3000年前青銅劍 考古學家驚嘆:保存完好、還在發光
2023-06-17 09:36 聯合報/ 編譯徐榆涵/即時報導
德國南部日前出土一把已有3000多年歷史的青銅劍,保存狀況良好。取自巴伐利亞邦歷史遺跡保存辦公室
德國出土3000年前青銅劍 考古學家驚嘆:保存完好、還在發光 | 世界萬象 | 全球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43MG1tp
  德國南部日前出土一把已有3000多年歷史的青銅劍,保存完好,「幾乎仍在閃閃發光」。
 衛報報導,巴伐利亞邦歷史遺跡保存辦公室(BLfD)表示,考古學家上周在諾德林根(Nordlingen)挖掘時發現這把劍,而該把劍據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紀末期,也就是青銅器時代末期。
 據了解,這把劍有著八角形刀柄,位置在於一個三人墓穴,墓中包括一名男子、一名女子和一名小男孩,猜測三人死後被青銅器物快速連續埋葬。目前尚不清楚這三人間的關係。
 巴伐利亞邦歷史遺跡保存辦公室官員費爾(Mathias Pfeil)說,這把劍和古墓仍然需要進行檢查,以便考古學家能夠更準確對此發現進行分類。但已經可以說,保存狀態良好,像這樣的發現非常罕見。
 巴伐利亞邦歷史遺跡保存辦公室指出,此一時期的劍並不常見,之前的發現通常來自19世紀開放的墓穴或個人發現。
 德國南部日前出土一把已有3000多年歷史的青銅劍,保存狀況良好。取自巴伐利亞邦歷史遺跡保存辦公室
德國出土3000年前青銅劍 考古學家驚嘆:保存完好、還在發光 | 世界萬象 | 全球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43MG1tp

photo (10)168696619442221_P226844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