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五次遷徙/客家人並沒有來臺較晚,也不是主動選擇類似原鄉地形之丘陵地來居住,早期影響臺灣客家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為閩粵械鬥及樟腦採集/(1830年)台北盆地閩粵二族因爭地盤發生械鬥,客家人人數較少械鬥失敗,被迫遷至開墾較晚、較貧瘠的山麓與丘陵地帶。美濃平原,則是客家人在原漢衝突中,從平埔族手中得來的。新屋區位於沿海平原,原有平埔族及泉州人先後開墾,後因客家移民日增,成為客家地區,永安漁港亦成為臺灣唯一以客家籍為主體的漁港[8]。花蓮縣客家人多為日治時期樟腦業盛行時,自臺灣西部遷居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luTFjK

戰後台灣客家的形塑/國家視角沿用舊制-從國家分類族群的角度談論臺灣客家之塑造,旨在說明「方言」是確認族群認同的顯性標誌,然而在國家力量的介入下,混亂了以方言為中心的族群分類,進而影響了族群的自我認識/本省客方言人群在接受了以中原形塑為內涵的「客家」定位後,如何轉換為今日所認知的台灣客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CyLohu

----------------------------

各朝代滅亡原因,這才是真正學歷史/李自成-大順政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RIy04H

最早來台的客家人HAKKA-臺灣島史與客家族(客家人)的遷移+里斯指稱客家移民台灣的時間1368~1600年及荷蘭殖民時期,客家人擔任過原住民酋長與荷蘭當局之翻譯(通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e6qvOn

印尼客家人/《想像的共同體》/1965至1966年的排華屠殺全印尼有50萬至250萬人被殺害/人口50%為客家華裔族群的印尼邦加島/印尼一萬七千多的島嶼裡面,其實粗分就有300多個族群、700多種語言/島上主要產錫礦,所以當年去到那邊的華人,幾乎全部都是挖礦的工人。早期客家人到印尼不算移民,而是移工。他們離開中國主要是到東南亞找工作、討生活,很多人來到邦加島,都是幫荷蘭人挖礦/1976年了,可是這張身分證明上面註記的國籍還是中國-華裔還是沒有辦法取得那個地方的公民身分。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cX69DY
客家祖地/世界客家人多稱其一世祖來自寧化石壁石壁便成為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和客家文化的發祥地/1.2億客家後裔遍及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內外客家人約有一億二千萬左右,其中在香港有三分之一的華人是客家人;在台灣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客家人/寧化石壁客家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總家廟。1995年落成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ckPuoS
2015全球客家發展會議/針對全球客家家族移墾與歷史、全球客家文化資產、全球客家族群關係與國際社會、全球客家文化創意與經濟產業、全球客家風俗與信仰、全球客家語言與文學等議題進行主題研討,並規劃NGO非政府組織客家公共議題論壇,以臺灣客家全球化治理的觀點,形塑全球化的發展與決策模式,探究臺灣客家非政府組織如何融入國際社會。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CY8OWt

------------------------------------------

客家人/廣東西路土客械鬥1854-1866/羅香林集客家學之

羅香林

羅香林
( Luo Xianglin )
1906 ~ 1978
人物生平
資料來源

中國歷史家、教會歷史家;香港崇真會總會會長。
羅香林,字元一,號乙堂。於1906年10月19日出生於廣東興寧縣,系客家人。其父羅師揚先從教,後從政,曾歷任興甯中學、龍州師範學校的校長;興甯縣縣長,以及廣東省議員等職務。他思想開明,富於革命情和愛國心,成爲當時興寧縣德高望重的士紳。在興甯縣的革命志士中,有不少曾受教於他。
羅香林在全家五個孩子中,排行最小,故倍受父母寵愛。他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在家鄉接受教育,成績出色。1924年,羅香林中學畢業後,離鄉赴上海讀書,主修英文和數理化學。1926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系,不久轉入歷史系學習,先後從師于多位名師大家,如朱希祖、陳寅恪、王國維、顧頡剛、馮友蘭、許地山和梁啓超等人。1930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後,他升入該校研究所繼續深造,專門從事唐史與百越源流等問題的研究。在清華求學期間,他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青年,據其同鄉兼同學,曾擔任過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院長的榮啓東博士日後回憶,他如此評價羅香林說:"我們一班同學都覺得羅教授是一個老成持重、生活樸素、不苟言笑、勤學明理的青年,課餘時間多在圖書館用功,很少參加一般同學通常的娛樂生活,亦很少在運動場活動。但他並不是一名書癡,而是一個和藹可親常肯幫助別人的同學,對於學術時事和人生的問題,都有心得,非常健談,且常有高見"。惜其父于1932年去世,羅香林請假休學返鄉奔喪,此後再未複學。
1932年,羅香林在廣州中山大學擔任秘書職務,兼任廣東通志館纂修;同時接受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邀請,在廣州從事粵東人種研究。1933年,他升任副教授職,主授地方誌之研究。1934年,他受聘爲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教授,主授中國民族史和隋唐五代史等科目。1935年,羅香林在南京與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希祖教授的女兒朱倓結婚。不久,他又兼任上海國立暨南大學教授,講授南洋史和華僑史等課程。
1936年,應廣州市長曾養甫的邀請,羅香林出任市立中山圖書館館長,同時在中山大學歷史系兼課。任職館長期間,他創辦了《書林半月刊》和《廣州學報》等刊物,推動學術研究之風。
1938年,抗日戰局吃緊,爲保圖書館藏珍貴圖書不落入敵手,羅香林奉命用船將大批圖書運往大後方廣西,得以保全。此後,他在專心任教於當時已遷至雲南徵江的中山大學。不久,他又隨學校遷回粵北。執教之同時,羅香林亦潛心於考古研究,並取得重大成就。他先後在桂林西山觀音峰上發現唐代摩崖佛像,在廣東東江的紫金忠壩發現孫中山先生前世家譜的原本。他亦因此成爲研究國父孫中山的權威學者之一。
1942至1949年間,羅香林先後在重慶和廣州,任教、任職於中央政校和中山大學;擔任廣東省政府委員,以及廣東省文理學院院長。
1949年,羅香林移居香港,先後在文化、新亞等學校任教。1951年受聘爲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此後十七年之久,他一直在中大任教,直到1968年榮退爲止。之後,他又應聘擔任香港珠海文史研究所所長兼文學院院長,直到去世。他後半生在香港繼續以教學和研究爲職志,多年在教壇上辛勤耕耘,培養出大批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並且他長年筆耕不輟,出版專著四十餘種,論文二百餘篇,其在教學和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確立了他在學術界的重要地位。
在基督教信仰方面,羅香林可謂"大器晚成"。其前半生雖曾有機會接觸過基督教,但因其醉心于治學和研究,屢屢錯過。雖有問道之心,但並不熱心於"宗教"之事。1949年到香港後的他,已經飽經戰亂與顛沛流離之苦,曆盡世間之滄桑。加之他是史學家,看盡人類歷史之過眼煙雲,以及現實世界中的變幻不定,故追求信仰之心愈加強烈與迫切。羅香林與全家定居在新界的粉嶺,在該地有一所信義宗崇真會所建立的客家人教堂----崇謙堂。該堂主任牧師萬福民熱心向客家人傳福音,通過鄉誼關係,他到羅家探訪,與羅香林相見交談甚歡。此後,在萬福民的引導下,羅香林對基督信仰認識日深,不久即決定受洗歸入基督。其夫人朱倓亦早有皈信基督之心,於是夫妻倆偕子女二人於1951年1月在崇謙堂,由萬福民牧師主禮,正式受洗成爲基督徒。此後他對信仰孜孜以求,在生活中努力實踐。每逢主日,必偕夫人去崇謙堂作禮拜,風雨無阻,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
1954年,羅香林擔任崇謙堂董事會副主席;次年又被按立爲長老,與其他牧師、長老一起負起牧養教會的責任。由於他熱心侍奉,謙卑仁厚,不僅在教會中德高望重,而且也爲崇真會總會所倚重。他先後出任總會董事、教育部長,和副會長等要職,1977年又被推選爲崇真會會長,領導在港九所屬的各堂會和學校。他還代表崇真會加入香港基督教的聯合組織"香港基督教協進會"。
除教會事工外,羅香林也在教會歷史研究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在其八種"乙堂叢書"中,有《中國族譜研究》、《國父之家世及學養》、《唐元二代之景教》和《香港與中西文化之交流》等四種,皆爲其中國基督教史方面的研究佳作,大大推動了基督教史的研究和發展。爲此,他享有中國基督教史的"史學大師"之美譽。
1978年,羅香林因肝病去世,享年72歲。香港學界和教會界人士共1200余人參加了他的安息禮拜。人們讚譽他爲"基督的好見證,信徒的榜樣,衆人的模範",這幾句話可說是對這爲集學者和基督徒爲一身的前輩的美好概括。

客家人/廣東西路土客械鬥1854-1866/羅香林集客家學之  

-------------------------------------

客家人為何總是往外跑?都是因為清代這個慘案
2016年08月31日 19:28 曾毓青/綜合整理

客家人為何總是往外跑?都是因為清代這個慘案
在客家話中,國語中的「客人」被稱為「人客」,事實上,「客人」並非單純的「作客」含義。(圖/www.puer10000.com)
客家俗語說:「情願在外討飯吃,也不願在家掌灶爐。」客家男子年齡稍長,就會有出門創業的念頭,飄無定所、較無安全感,也是因為這樣的歷史淵源。根據1985年前後刊登在國內外報刊上的有關海外客家人口統計數目,客家人當時就已經占到了海外華人的六分之一。

擂茶是客家著名飲食文化。(來自上海)
擂茶是客家著名飲食文化。(來自上海)
在客家話中,國語中的「客人」被稱為「人客」,事實上,「客人」並非單純的「作客」含義,客家人是歷史上從中原遷居南方的(有一說是為了避戰亂),到了清代咸豐同治年間,由於土地有限,移民眾多,加上人口增長奇快,客家人的生存環境再度惡化,開始向當地土人租種田地。也混合了南越文化,進而形成特別的客家文化,他們與「土」方共存,後來發生「土客衝突」後,才使客家人遍居各地。

土客衝突的劇照。(海囚)
土客衝突的劇照。(海囚)
「客家」,相對而言以「地主」自居的「廣府民系」等冠予客家的,是一個他稱,過去的人並不喜歡這種稱呼。土客衝突專指明清時期的中國南方的部分地區,土是指珠三角本地人即廣府人,為江西本地人。由於客家人到地方後比較勤奮,大量租用當地人的土地,形成了一定的威脅,更令土人不悅的是,土人過去科舉都是有榜上有名的,客家人還佔用了當地人很多名額,使得他們的機會越來越少。雖然土客之間的衝突從明朝中期到清末均有發生,但絕大多數土客衝突均發生在清末(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十九世紀末)。

「客家」,相對而言以「地主」自居的「廣府民系」等冠予客家的,是一個他稱。(《客家好愛你》微電影)
「客家」,相對而言以「地主」自居的「廣府民系」等冠予客家的,是一個他稱。(《客家好愛你》微電影)
1854年,廣東天地會紅巾軍起兵,圍撲鶴山、恩平等縣。當地的官吏招募客家鄉勇應戰。隨後兩廣總督葉名琛下令鶴山縣令率客家鄉勇追剿殘匪,紅巾軍領袖多是當地土人,得知這個消息十分害怕,便散佈流言說:「客家人想借助官方的勢力鏟平土人。」當地人一聽,急了,於是乘勢協助紅巾軍殺掠客家人,客家人也予以報復,土客之間爆發了大規模的械鬥,並且迅速蔓延。

廣東 「西路土客械鬥」後,有一大批逃難客家人前往東南亞、澳洲及南北美,形成了奔赴海外的潮流。(《客家好愛你》微電影)
廣東 「西路土客械鬥」後,有一大批逃難客家人前往東南亞、澳洲及南北美,形成了奔赴海外的潮流。(《客家好愛你》微電影)
這場持續了14年之久,毀壞數千村,死傷50萬的爭鬥,最終由官府出面調解,發給成人每人8兩銀子,未成年人每人4兩,讓他們到別的地方開墾。於是,一部分客家人遷到粵西諸州,一部分渡過瓊州海峽,到了海南島,一部分進入廣西各地。另外,廣東 「西路土客械鬥」後,有一大批逃難客家人或自駕帆船、或作為被擄掠的「契約華工」,前往東南亞、澳洲及南北美,形成了奔赴海外的潮流,也奠定了海外客家人群體的基礎。

【本篇文章非正式學術論文,如有不同史實觀點,歡迎留言指正】

------------------------------------

緬懷先知先覺的客家先賢
2015年02月26日 04:10 (何來美/苗栗縣文史工作者)

去年12月中旬應邀到廣東增城參加首屆「賴際熙專題學術研討會」,發現增城廣府人與客家人各半,是個族群和諧的地區;不同於廣東西路在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有過「土客大械鬥」的歷史傷痕。

客家研究已成為兩岸顯學,羅香林的《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被客家學界譽為經典之作。其實,早在羅香林之前,香港大學中文系創辦人賴際熙於1925年就撰《崇正同人系譜》,內詳述客家源流、語言、禮俗、文化;致深圳大學教授張衛東評析,若說羅香林集客家學之大成,賴際熙則是客家學的奠基者

客家人本聚居在閩粵贛交界邊區,清初「遷海復界」後,客家人始從閩粵贛邊區移民到廣東沿海,有別於「山區客家」,形成「濱海客家」濱海客家人與原居住的廣府人、潮汕人,後因語言、禮俗、生活習慣的不同,形成「土客矛盾」,從1856年至1867年間發生「廣東西路土客大械鬥」,長達12年,雙方死傷散亡人數高達數十萬人。

清咸同年間的廣東西路出現了「土客械鬥」,當時在台灣也出現「漳泉械鬥」、「閩客械鬥」,死傷也很慘重,致台灣早期也有很深的「閩客情結」。

廣東的「土客矛盾」傷痕到清末民初仍未化解,《廣東鄉土歷史》、《世界地理》等教科書,出現一波波「客家非粵種,也非漢種」、「山地多野蠻部落,退化的人民,如客家」等仇客貶低言論。

清末進士賴際熙等有識之士乃於1921年在香港成立「香港崇正總會」;賴際熙並依據各姓氏的族譜再撰《崇正同人系譜》,證明客家人也來自中原。當時社團只冠「崇正」而棄客家兩字,除有「崇正黜邪」閎意,而「崇正」的「正」乃指正統,客家人是純正的中原血統。

《崇正同人系譜.序》指出:「將使人皆從流溯源,因此知彼,在己無自貶之見,於人無相輕之心。不自貶,則可以邁遠;不相輕,則可躋大同。」賴際熙是希望人們了解客家源流與歷史文化後,不自褒亦不自貶,不相妒亦不相輕,借此振奮客家,團結友鄰,和諧相處,共圖發展。

如今不論是廣東的「土客矛盾」、台灣的「閩客情結」早已化解,族群一片融合;邀請全球客家人參加的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去年在河南開封已成功召開第27屆。

世界客屬總會是1971年香港崇正總會成立50周年時發起成立的,決議每兩年輪流在各國和地區舉行一次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總部設在台北,首屆理事長是翁鈐

早期世客會由台灣主導,第二、三屆都在台北舉行,後隨著海峽兩岸關係的和緩,1994世客會首次在廣東梅州舉行後,漸變成大陸在主導,且從兩年辦一次變成一年辦一次,今年將移師台灣的新竹舉行。

有香港崇正會才有世界客屬懇親大會,而賴際熙是崇正會的創始人,如今世客會已成為全球客家人每年期待的盛會,怎能不緬懷這位先知先覺的客家先賢?

------------------------------

土客衝突專指明清時期,在中國南方的部分地區,本地人與客家人之間的激烈分類衝突,其最高峰是清朝末年發生在廣東的土客械鬥。土、客二字,土是指珠三角本地人即廣府人,客是指客家人。土客衝突的雙方在不同地點均並不完全相同,例如廣西的土客衝突,土方為壯族及當地的漢族人,客方為客家等民系江西的土客衝突,土方為江西本地人,客方為客家人。

發生時間及地點
土客衝突發生的地點很多,在台灣、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的許多地方都曾經發生過[來源請求]。土客衝突發生的時間跨越度也很長,從明朝中期到清末均有發生,但絕大多數土客衝突均發生在清末(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十九世紀末)。
衝突的成因
土客衝突給當地人民,無論是土方還是客方,都造成了深重的災難,歸究其原因,不同研究者的說法都各異,但普遍接受的一點是:土客衝突的本質,在於爭奪生存資源;而其極端形式——土客械鬥,則是鄉村爭奪資源的一個極端形式。此外,當時政府的挑動[來源請求],以及地主土地制度的限制等,也是土客衝突的重要原因土客衝突自明朝以前就在中國南方不時出現,但都規模不大。
但到了清末,清朝政府為要徹底清算消滅太平軍等反清勢力。同時,廣東沿海等地的人口劇增(各地移民及自然人口增長),人民生活困苦,生存資源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因為當時政治、經濟都非常急劇變動,因此慘烈的土客械鬥發生就在這種背景下。其中尤以「四邑地區」的土客械鬥,最為慘烈
四邑地區的土客械鬥
四邑地區處於廣東珠江三角洲西部,原本是本地人世代居住之地,明清年間,來自粵東地區的客家人湧入到四邑地區。在初期,由於湧入人口還不多,生存資源足夠需求,一直相安無事,但慢慢隨著客家人湧入越來越多,雙方開始發生不同規模的衝突。到了清朝末年,於咸豐及同治年間,雙方爆發了大規模土客大械鬥。註:「土」指的是當地人(即指四邑本地人),「客」指客家人。最後,本地人戰勝了客家人,大部分客家人被趕回到粵東梅州等的原居地
後續影響
客家稱謂的形成
土客衝突的雙方在不同地點均並不完全相同,例如廣西的土客衝突,土方為壯族及當地的漢族人,客方為客家等民系。江西的土客衝突,土方為江西本地人,客方為客家人。而在四邑地區土客大械鬥的雙方之一的客家人,其原籍均來自贛南、閩西、粵東、粵北,使用客家話,有著相同的習俗。作為土客衝突的客方,他們處於少數,因此在土客衝突最激烈的幾十年間,即清末土客械鬥期間,這些移民到外地的人與原籍地的人相互之間有著強烈的民系認同,最終的結果是這些人普遍接受以客家作為民系通用的名字,這也就代表著客家民系的正式形成
學術研究及報告
在中國,受政府意識形態的限制,土客衝突從清末到二十世紀末均未受到學者的重視,近年來才有《被遺忘的戰爭》等學術作品問世

------------------------

臺灣客語概論 - 古國順, 羅肇錦, 何石松, 呂嵩雁, 徐貴榮, 涂春景, 鍾榮富, 劉欽清, 劉醇鑫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SsCvKI

-------------------------

崇正同人系譜 online  - http://goo.gl/RcFxCS

客家人/廣東西路土客械鬥1854-1866/羅香林集客家學之客家人/廣東西路土客械鬥1854-1866/羅香林集客家學之

題名:崇正同人系譜
   卷數:十五捲捲首一卷
   修撰者:賴際熙
   版本年:民國十三年(1924)

--------------------

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 清代至戰後的追索 - 林正慧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Fe0eBI

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間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械鬥。這場械鬥規模之大,死傷之眾,影響之深,在中國歷史上是僅見的。但因為它被當時的政府及後業的學者視為“民間私鬥”而不予重視,加上當時有太平軍、洪兵、第二次鴉片戰爭等關係國家社稷的事件和戰爭,這場械鬥漸漸隱到後臺,成為了被當時的政治和後來的學者所共同忽視的隱伏在背景中的騷動。在中國近代史這個熱門領域裏,這場械鬥卻成了人們記憶中的死角。 本書利用大量檔案、官書和方志等資料,對這場民間戰爭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述和評論。書中還原了當時大部分械鬥戰場的情況,使我們對於19世紀廣東地區頻繁發生的民間戰爭有了新的認識的機會。那些設防的村莊,高高的圍墻、土壩、碉堡和半職業化的戰士,上百萬的死傷之眾,流血漂櫓的戰場,政府武裝為解決爭鬥的應接不暇——這些源於土地或水利爭奪、文化與族群差異的戰爭其實都曾離我們不遠。 上編講述了這場鬥禍的遠因與近因。由於客家移民及其產生的社會問題是這場鬥禍的主要原因,故本編對客家由來及其與土民的關係進行了仔細分析。第一章針對客家的源流、民俗與性格特徵等問題作了闡述。我認為,客家移民在長期的防禦與逆境中形成了強烈的能動性因子(朝正面方向發展,便是積極的進取精神;朝負面方向發展,就是容易挑起事端)。第二章具體談到了清初客家自惠潮嘉等地南下至廣東中西部地區以後與當地廣府係居民(本文一般稱為土民)所發生的摩擦與衝突。第三章講述了廣東洪兵起義時官府依仗客勇“討賊”、客民借機報復土民並引發鬥禍之事。 中編對這場鬥禍的基本情形作了勾勒。第四章就鬥禍的時間跨度與空間分佈作了探討,澄清了以往記載中的訛誤。第五、六、七章對鬥禍中的主戰場如鶴山、恩平、開平、新寧、高明和陽春等縣的情況進行了敘述和分析,將這場鬥禍的基本情況展現在人們面前。 下編主要講述清政府針對這場鬥禍所採取的對策與鬥禍的基本平息。第八章對清廷在應對這場鬥禍時所遭遇到的困難作了分析。第九章首先回顧了清朝對付械鬥的法律,接著談到地方官員與皇帝對鬥禍的初步反應以及採取的對策。第十章講述了當局基本解決這場鬥禍的情形,同時談到了這場鬥禍的後遺症,尤其是光緒初年發生於海南儋州的土客械鬥。 該項研究不僅講述了一件被人們遺忘的歷史事件,而且由於涉及到近現代客家分佈的由來,所以本文對歷史學、客家學的研究都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

客家人/廣東西路土客械鬥1854-1866/羅香林集客家學之

------------------------------------------------

(原先曾經有一篇文章,叫:鬥因:淺讀《被遺忘的戰爭》-廣東土客大械鬥1854-1866。現在我根據自己掌握的一些資料對原文進行一些修改,請原作者見諒和多多指正) 《被遺忘的戰爭》這本書利用大量檔案、官書和方誌等資料,對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爆發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民間大械鬥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述和評論。作者通過多角度分析,指出除了經濟因素,文化、種族(廣府人與客家人)的因素是暴力發生的強大動因。  讀後,我覺得應該介紹這本書描寫的土客大械鬥的前因後果了(加上自已的主觀看法)。 起因:明末清初,珠三角是戰場之一,清兵大屠廣州及在珠三角地區之後,珠三角人口劇減。康熙初年,為收復台灣,實行了海禁,令東南沿海各省五十里的居民全部遷回內地。同時,粵東已開發的差不多了,人口稠密,土地貧齋,加上水土流失嚴重,生存環境惡化,故客家人已經在蠢蠢欲動向各地作試探性的移民了(粵西,廣西,台灣)。康熙後期,清政府解除海禁,但是因為缺少開發者,加上粵東人多地少,所以鼓勵粵東惠潮梅之人移民到現在的寶安,江門,中山,珠海等地。當然,廣府人也是這次移民的主力。 經濟原因:土地有限,移民眾多,加上人口增長奇快,客家人的生存環境再度惡化,開始向土人(廣府人,下同)租種田地。“客家佔地主”,“地主排客”惡性衝突也時有發生。至十九世紀中後葉,廣東土客之間的經濟矛盾已相對尖銳。  根本原因---土人的歧視:同一時期,粵東的客家人也有大量移民到江西(很多是棚民),因為爭田地,爭水利等,也產生了不少的小衝突,為什麼沒有釀成像“廣東土客大械鬥”那樣大規模,有組織,長時間的衝突呢?其原因,關鍵是廣東土人對客人的歧視程度令人髮指。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語言歧視:土人謂客人的語言“南蠻結舌”、“入耳0曹0曹”,雖也“習土音”,但不忘“鄉音”顯得與土人不同。     2、風俗歧視,土人十分反感有“古怪”葬俗等“奇特”風俗又迷信風水的客人,視'洗骨檢葬'的'二次葬'是極端野蠻不開化的風俗。     3、 “種族歧視”,雖然客家人和廣府人都差不多模樣,應該屬同一種族吧。但是因為語言和風俗的迥異,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土人認為客人“野蠻不開化之民族”,和福佬人一樣均是“非粵種,非漢種”,甚至是非人,是“犭客”,“獠”,等。     先天原因:在客家先民遷移過程中,為了對付遷移途中強盜,土匪及不歡迎他們的土著,客家人的家族均是半軍事化的組織。女的均是大腳婆,包攬家務活和農活,男的都是半軍事化的戰士,具有極具強略的攻擊性。同時,客家人十分善於修鞏防禦工事,土樓和圍龍屋就是明證。而且客家人的家族之間,也存在著極端殘忍的鄉族械鬥,這些地鍛煉了'客家戰士們'。 當然廣東的廣府人也不是省油的燈,歷史上都是出了名的“強悍好鬥”、“奸滑好訟”,其家族間,大族欺負小族,大房欺負小房,強房欺負弱房,令客家人也相形見拙。廣府人也有很強的防禦軍事堡壘--圍村。 主觀原因:(客家人性格方面原因)客家人因長期生活在飄泊離蕩的艱難環境,及不斷的武裝衝突的環境中,其性格:堅毅剛強、視死如歸、好斗勇猛、殘忍暴烈、開拓進取、極富攻擊性,且個個都想當頭,結果一個頭都沒得當(洪楊就是明證)知恥達禮、極端的好面子,不容得歧視、極富個性、不團結,剛愎自用,這也是土客戰爭中客家人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 太平天國運動中,不但領導層和太平軍有大量的客家人,清兵中也大把的客家人(俗稱潮勇)等。     廣東土客戰爭的導火索(直接原因):由於種種原因清末廣東經濟破產,清朝咸豐年間的廣東天地會總暴動-----洪兵暴動(也叫紅巾軍暴動,起義士兵以頭帶紅巾為記號,故也叫紅巾軍)(曾經席捲粵西,粵南,粵北)由於適逢太平天國等國內叛亂如麻,清政府沒有兵及錢糧鎮壓洪兵起義,於是廣東地方政府鼓勵各地方政府發展民團對付洪兵。雖然當時土人客人都有參加了洪兵起義的,土客也有參加民團的。但是天地會暴動(洪兵起義)的軍隊以土人為主,客人不多。而鎮壓的民團則以客勇為主,民團中的土勇戰鬥力差,客勇是圍剿洪兵的主力。由於官府的支持,客勇在圍剿洪兵中發展壯大,一時“持功氣驕”、“盛氣凌人”。某些客勇以為,他們的美日子來臨了,從此可以一洗當年被歧視,被奴役的恥辱,並且過上土人那樣的'美日子'。於是,在部分地方,出現了客勇搶掠土人財產、霸占國產及殘殺土人的事件。面對客人的突然“崛起”,土人感到萬分的驚恐,忙組織反抗。土人中的“有識之士”(實為害群之馬)也在造謠說“客人要反客為主”,要“鏟絕土人”,綿延十幾載,屠殺過百萬的舉世罕見的廣東土客大械鬥從此拉開了序幕。 

-----------------------------------

客家實為畬族後裔,為何客家人不敢承認?
2014/04/11 15:46瀏覽1,864迴響0推薦0引用0
唐、宋、元、明時期,贛閩粵邊區活躍著被稱為畬族的少數民族,他們在與漢族的長期接觸和交往中,互相學習,互相適應,最後融為一體,成為客家民系的一分子。

畬族的名稱,最早見於南宋劉克莊的《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三《漳州諭畬》,其文曰:“畬民不悅(役),畬田不稅,其來久矣。”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卷一一《知潮州寺丞東巖先生洪公行狀》載:“潮與漳汀接壤,鹽寇、輋民,群聚剽劫,累政。”可見當時“畬民”與“輋民”兩詞並用,潮州所稱“輋民”,與漳州的“畬民”,均同樣指今日之畬族。

畬族”名稱雖然最早見於南宋,但並不等於畬族也是在這個時期才產生的。“其來久矣”,說明它經過了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根據文獻記載,贛閩粵邊區在“畬民”名稱之前還出現過“峒蠻”、“蠻僚”等少數民族名稱。如:《資治通鑒》卷二五九《唐紀》七五雲:“(唐昭宗乾寧元年)是歲,黃連峒蠻二萬圍汀州(黃連洞在汀洲寧化縣南),福建觀察使王潮遣其將李永勛將萬人擊之,蠻解去……。”清嘉慶《雲霄廳誌》曰:“高宗總章二年(669年),泉、潮間蠻僚嘯亂”。學者們經過研究認為,不論是“峒蠻”還是“蠻僚”,都是說的同一個民族,即指“畬民”的先民。

關於畬族的族源,說法較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兩說,一是“百越”後裔說,二是“長沙武陵蠻”後裔說。筆者贊同後說,即主張畬族不是贛閩粵邊區的土著,而是外地遷入的少數民族。畬與瑤、苗同源共祖,最早,可溯源於遠古的“荊蠻”,他們生息於古荊州地區。楚國時,居於楚境內的部分蠻族被迫向南、向西遷徙,從而加速了蠻族重心南移的過程。漢代,畬與瑤、苗的先人,被稱作“盤瓠蠻”。盤瓠蠻的得名,因盤瓠傳說而來。盤瓠傳說,最早可溯源於《山海經》。《山海經•海內北經》卷一二說:“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東有犬封國。”郭璞註:“昔盤瓠殺戎王,高辛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訓,乃浮之會稽東海中,得三百裏地封之,生男為狗,女為美人,是為狗封之國也。”此即盤瓠傳說之雛型。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東晉郭璞的《玄中記》、幹寶的《搜神記》、《晉記》,北魏酈道元的《水經註》等,都有類似的記載。南朝宋人範曄將這一神話傳說載入正史《後漢書•南蠻列傳》,足見漢至南北朝其流傳已相當廣泛,頗具影響。
盤瓠傳說,不僅載諸史籍,而且還被編成史詩,在畬、瑤、苗等族民間廣為流傳。保留在畬族人民中的《盤瓠王歌》,又稱《高皇歌》、《麟豹王歌》、《盤古歌》,就是一篇七言的歷史敘事詩歌,歌詞長達400多行,內容涉及畬族的起源、遷徙、經濟生活、政治鬥爭、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被譽為畬族人民的“傳家寶”。其關於畬族起源的情節大致如下:

上古時期,高辛皇後患耳疾三年,宮廷太醫從她耳中挑出一條似蠶金蟲,皇後耳疾頓消。於是將金蟲育於盤中,天天盼著它長大。不久,金蟲變成了一條長一丈二的龍犬。龍犬遍體斑紋,毫光顯現,高辛帝見之大喜,賜名龍麒,號曰盤瓠。當時番王數侵邊境,高辛帝遣將征討,均不能擒勝。於是下詔求賢,告示天下:有能平番者,賜金千斤,封邑萬戶,並妻以第三公主。龍犬得知,即揭榜奔赴敵國,忍辱負重,服侍番王三年,使番王喪失警惕。一日,龍犬乘番王酒醉之際,咬斷其頭,渡海銜歸,獻於高辛皇帝。帝大喜,但因龍犬貌醜,欲食前言,不願將公主下嫁。正在為難之際,龍犬忽作人語:“將我放在金鐘內,七日七夜便可變成人。”入鐘六日,公主怕龍犬餓死,就打開金鐘,結果龍犬身子已變成人形,頭卻未來得及變。於是盤瓠與公主結婚。婚後,入居深山,開山種地為業。先後生下三男一女。長子出生後,用盤子裝著去見高辛帝,帝即賜姓“盤”,名“自能”;次子出生後,用藍子裝著去見高辛帝,帝即賜姓“藍”,名“光輝”;三子出生抱去見高辛帝時,正逢天上打雷,遂賜姓“雷”,名“巨祐”;女兒長大後招鐘智深為駙馬,其後裔遂姓“鐘”。從此,盤、藍、雷、鐘畬族子孫繁衍。

漢、晉時期,盤瓠蠻主要活動於洞庭湖西南的武陵(湖南常德)一帶,因地名族,故名“武陵蠻”。由於受到漢族封建統治者的壓迫,他們開始向外遷移,並在遷移過程中,逐漸發生分離。其中較早往西遷徙,進入黔北黔西、川南、滇東、桂西的一支,後來演化成了苗族。於隋唐時期進入贛、閩、粵三省交界地區的一支,後來形成為畬族。而唐宋時期由湘南越南嶺,分道進入廣東、廣西的則成為瑤族。
隋唐開始進入贛閩粵交界區的武陵蠻,其遷徙的路線是:從洞庭湖邊出發,沿著衡州、郴州等區域南行至南嶺北麓,不逾嶺而東折湘贛邊,入贛中贛南,再至閩西南而粵東,廣泛散布於贛閩粵三角區,逐漸形成畬族族群。

畬族在贛閩粵三角區流徙的過程中,曾結集於潮州(隋、唐時期的潮州轄境包括今梅州的大部分縣市)的鳳凰山一帶,並作了較長時期的住留。所以,畬族中流傳著關於祖居地鳳凰山的傳說。如著名史詩《高皇歌》詠道:“龍麒起身去廣東,文武朝官都來送;鳳凰山上去落業,山場地土由其種。……藍雷鐘姓出廣東,廣東原來住祖宗;……廣東路上去安葬,廣東路上是祖墳;走落潮州鳳凰山,住在廣東已多年……”。原來,畬族因居住山林,刀耕火種,是不需交糧納稅的。正如《高皇歌》所詠:“當初掌(畬語稱“住”為“掌”)在鳳凰山,做得何(畬語稱“有”為“何”)食是清閑;離天三丈無糧納,離木三丈便種山”。所以,唐宋時期,畬族人口發展很快,幾乎占領整個粵東地區。清光緒《嘉應州誌》雲“梅地古為畬、瑤所居”。可見畬族對粵東地區的影響是很深的。

宋元時期,由於畬族人口急劇增加,加上其它政治、經濟等原因,畬族復又由粵東向贛南、閩西等地遷移。流傳在閩東、浙南畬族中的《畬族祖先傳說》這樣說:“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鳳凰山的名氣越來越大。官府知道了,要他們按地納糧,照人抽稅。他們交不起糧稅,官府派兵圍剿。在交戰中阿郎和愛蓮(畬族的男女祖先—引者)不幸犧牲。他們的勞動成果被官府霸占,迫使其子孫逃離鳳凰山。” 子孫後裔雖然遷走了,但結集地烙下的信息卻是深刻的。因此,鳳凰山之與畬族,就象寧化石壁之與客家人、南雄珠磯巷之與廣府人、洪洞大槐樹之與華北人一樣,都是移民史上象征意義極強的“祖居地”。畬族與歷史時期遷入的漢族一樣,對於贛閩粵這片廣袤的山區地域來說,也是移民。因此,他們與不同時期遷入的漢族構成了雜居錯處的格局。如贛南,據清光緒《江西通誌》卷四八“南安府條”載:“當五嶺最東為交廣襟喉,地多瘴,與輋人雜居。”又,“崇義俗雜五方,雖風氣與三邑略同,而輋人附居,多射獵為食”。《衢誌》卷八“風俗誌”載:“龍南山中有畬客,其婦恒終歲赤足與南子雜居作度日,不與漢族通婚,……盤瓠死後,由閩粵播遷處之深山叢中,漸漸闌入衢境。”閩西,據清楊瀾《臨汀匯考》卷三載:“唐時初置汀洲,徙內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雜處其間,今汀人呼為畬客。”粵東,據宋人編撰的《太平寰宇記》載:梅地宋代的民族,“主為畬瑤,客為漢族”。雜居錯處必然打破民族界限,促進漢畬人民的接觸和交往,而這種接觸和交往的過程,便是漢畬民族融合的開始。民族融合的規律告訴我們,在階級社會裏,被壓迫階級反抗統治的鬥爭往往成為民族融合的催速劑。宋元時期,畬民反抗統治或起義之事屢見於史,且有些鬥爭是跟漢族的下層平民百姓結合在一起的。如:紹興五年(1145),虔州、梅州以及汀漳等地蠻僚相繼起義。寧宗嘉定元年(1208),“值江西峒寇李元勵竊發”,“眾數萬,連被吉、彬諸縣”,後又向廣東南雄梃進,並進逼贛州、南安軍,兵威閩粵贛地區。最後宋王朝“詔以重賞,募人討之”,起義堅持四年之久而失敗。理宗景定二年(1262)漳州爆發了大規模的畬民起義,“群盜益深,距城僅二十裏,郡岌岌危矣。”後朝廷采取剿撫並舉的方針,才把這次起義平息下去。通過這場起義,“畬民”這一名稱才首次在劉克荘《漳州諭畬》一文中出現。畬民反抗統治階級的起義和鬥爭,加速了漢畬人民的交往和融合。特別是宋末元初,面對蒙古鐵蹄的侵擾,漢畬人民聯合起來進行抗元鬥爭,演出了悲壯的一幕。如,宋恭宗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兵攻破鄂州,揮師渡江,南宋震驚,詔諸路勤王。時任贛州知府的文天祥“捧詔涕泣”,起兵勤王,“使陳繼周(寧都人)發郡中豪傑,並結溪洞蠻;使方興招吉州兵,諸豪傑響應,有眾萬人。” 文天祥的妹婿彭震龍也組織畬民參加抗元隊伍,“……乃結峒獠起兵。天祥兵出嶺,震龍接應,復永新縣。”當時另一位抗元大臣張世傑的隊伍中也有一支由畬族首領陳吊眼和畬民婦許夫人率領的“畬軍”配合作戰。他們“聚眾十萬,連五十余寨,扼險自固”,鬥爭持續六年之久。陳吊眼在廣東畬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至今仍廣泛流傳著陳吊王抗元鬥爭的英雄事跡。傳說他後來退守在鳳凰山的一座山頭上壯烈犧牲,今鳳凰山區(廣東潮安縣)仍保存著歷史遺跡“陳吊王寨”。許夫人也是一位畬民中的巾幗英雄,戰死在抗元疆場。民國38年版《潮州誌》有載:“許夫人,潮州畬婦也。景炎元年,宋帝趨潮州,張世傑招義軍,夫人倡率諸峒畬婦應命。二年六月,世傑自將淮兵討蒲壽庚,夫人率所部往會,兵勢稍振。後帝泊淺灣,夫人復率兵海上援之,至百丈埔,遇元兵與戰死焉,土人義而祀之。” 繼陳吊眼之後,又有黃華和鐘明亮領導的畬民起義,他們打出“復宋”旗幟,予元統治者以沈重的打擊。這種“抗元”、“復宋”的鬥爭,一方面反映了漢畬民族融合的成果,另一方面它又將大大促進漢畬之間的更加團結和走向融合。

有明一代,各地畬民起義時有發生,如洪武十八年(1385)和成化十四年(1478),鐘子仁、鐘三領導的閩西上杭畬民起義;嘉靖四十二年(1563)藍松三領導的粵東大埔、程鄉畬民起義等等。這一時期起義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畬漢人民聯合鬥爭,其中以正德年間爆發於贛南橫水、左溪、桶崗等地(今崇義縣)以謝誌珊、藍天鳳為首的畬漢民起義規模最大。謝誌珊、藍天鳳“自稱盤皇子孫,收有傳統寶印畫像。”他們“原系廣東流來,先年奉巡撫都禦史金澤行令安棲於此,不過砍山耕活;年深日久,生長日蕃,羽翼漸多,居民受其殺戮,田地被其占據;又且潛引萬安、龍泉等縣避役逃民並百工技藝遊食之人,雜處以內,分群聚堂,動以萬計。”正德十一年(1516),謝誌珊、藍天鳳以橫水、左溪、桶崗為中心,發動起義,旋在下新地、穩下、義安等地設營寨80余處,並與廣東高快馬、湖南龔福全等起義相互聲援,轉戰於湖南的桂陽、酃縣、宜章和江西的遂川、萬安、泰和、永新等地,縱橫千裏,聲震朝廷。於是,明朝廷任命王守仁為南贛巡撫,節制贛、粵、閩、湘四省八府的兵力,采取剿撫並舉的方針,才把這次起義給鎮壓下去。這次起義,表明漢畬民族融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此後,為防範漢畬人民再度造反,王守仁上奏朝廷設立崇義縣治,縣衙就在橫水鎮。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對畬民進行壓迫和限制。從此,畬民不敢聚居於一起,一些畬民隱瞞族性或依附漢姓;客家地區畬族的族性迅速走向消失,以致有清一代直至民國時期,地方文獻資料裏面已很難找到關於畬民起事的記載,在廣大的客家地區,也罕有完整的畬族村落。這表明,漢畬民族融合最後完成,客家文化形態已完全成熟。

節選自羅勇教授的《客家贛南》

南方人老搞笑了
客家人、潮汕人、廣府人都嚷嚷自己是漢人

民族是社會學概念,講的是歷史和文化認同!嘿!
==
客家學者聲稱:客家人是漢族中的貴族,從中原移民到現在居住地,是純正的漢人,言下之意,其它漢人就是雜種

我就奇怪,客家周邊有廣府人(以廣州為中心)潮汕人(以潮州為中心) 閩南人(以漳州泉州為中心).江右民系(以南昌為中心),難道客家人是從天上空降來的

在論壇上,客家人和周邊的廣府人 潮汕人 閩南人 .江右民系都大爭吵,感覺客家人喜歡惹事生非,四鄰厭惡之

客家人、潮汕人、廣府人的矛盾根源在哪裏?
利益,還是其它?

近期看到一部全國性的客家電視記錄片,片頭是豪邁的歌曲,什麽“中原文明的種子,傳播光明”,但畫面卻是那些擡著龍還是什麽神寵的一群人在水裏奔跑,感覺就是南方山裏人嘛,很落後、愚蒙的樣子,帶來什麽文明也不知道(也許就文字吧),除了歌曲豪邁其他的沒有中原或者北方的感覺。

從人性,習俗,身材看,客家人都與北方人有很大差異。樓主根據史料考證,客家來自閩和南方山區比較實際。

接受漢族文化,自願融入漢族,以漢人自居,不是漢人是神馬,管他幾百年前是哪裏人呢?只有狹隘的民族概念才以血緣為標準的

轉貼 淺談清末兩廣土客大械鬥 修訂版 轉載

《被遺忘的戰爭》這本書利用大量檔案、官書和方誌等資料,對清朝鹹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爆發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民間大械鬥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述和評論。

作者通過多角度分析,指出除了經濟因素,文化、種族(廣府人與客家人)的因素是暴力發生的強大動因。 
     
  讀後,我覺得應該介紹這本書描寫的土客大械鬥的前因後果了(加上自已的主觀看法)。
    
  起因:明末清初,珠三角是戰場之一,清兵大屠廣州及在珠三角地區之後,珠三角人口劇減。康熙初年,為收復臺灣,實行了海禁,令東南沿海各省五十裏的居民全部遷回內地。同時,粵東已開發的差不多了,人口稠密,土地貧齋,加上水土流失嚴重,生存環境惡化,故客家人已經在蠢蠢欲動向各地作試探性的移民了。康熙後期,清政府解除海禁,但是因為缺少開發者,加上粵東人多地少,所以鼓勵粵東惠潮梅之人移民到現在的寶安,江門,中山,珠海等地。當然,廣府人也是這次移民的主力
      
  經濟原因:土地有限,移***多,加上人口增長奇快,客家人的生存環境再度惡化,開始向土人(廣府人,下同)租種田地。“客家占地主”,“地主排客”惡性沖突也時有發生。至十九世紀中後葉,廣東土客之間的經濟矛盾已相對尖銳。 
     
  根本原因---土人的歧視:同一時期,粵東的客家人也有大量移民到江西(很多是棚民),因為爭田地,爭水利等,也產生了不少的小沖突,為什麽沒有釀成像“廣東土客大械鬥”那樣大規模,有組織,長時間的沖突呢?其原因,關鍵是廣東土人對客人的歧視程度令人發指。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語言歧視:土人謂客人的語言“南蠻結舌”、“入耳0曹0曹”,雖也“習土音”,但不忘“鄉音”顯得與土人不同。    
  2、 風俗歧視,土人十分反感有“古怪”葬俗等“奇特”風俗又迷信風水的客人,視‘洗骨檢葬’的‘二次葬’是極端野蠻不開化的風俗。    
  3、 “種族歧視”,雖然客家人和廣府人都差不多模樣,應該屬同一種族吧。但是因為語言和風俗的迥異,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土人認為客人“野蠻不開化之民族”,和福佬人一樣均是“非粵種,非漢種”,甚至是非人,是“犭客”,“獠”,等。    
  先天原因:在客家先民遷移過程中,為了對付遷移途中強盜,土匪及不歡迎他們的土著,客家人的家族均是半軍事化的組織。女的均是大腳婆,包攬家務活和農活,男的都是半軍事化的戰士,具有極具強略的攻擊性。同時,客家人十分善於修鞏防禦工事,土樓和圍龍屋就是明證。而且客家人的家族之間,也存在著極端殘忍的鄉族械鬥,這些地鍛煉了‘客家戰士們’。
  
  當然廣東的廣府人也不是省油的燈,歷史上都是出了名的“強悍好鬥”、“奸滑好訟”,其家族間,大族欺負小族,大房欺負小房,強房欺負弱房,令客家人也相形見拙。廣府人也有很強的防禦軍事堡壘--圍村。       
  主觀原因:(客家人性格方面原因)客家人因長期生活在飄泊離蕩的艱難環境,及不斷的武裝沖突的環境中,其性格:堅毅剛強、視死如歸、好鬥勇猛、殘忍暴烈、開拓進取、極富攻擊性,且個個都想當頭,結果一個頭都沒得當(洪楊就是明證)知恥達禮、極端的好面子,不容得歧視、極富個性、不團結,剛愎自用,這也是土客戰爭中客家人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   
  太平天國運動中,不但領導層和太平軍有大量的客家人,清兵中也大把的客家人(俗稱潮勇)等。    
  廣東土客戰爭的導火索(直接原因):由於種種原因清末廣東經濟破產,清朝鹹豐年間的廣東天地會總暴動-----洪兵暴動(也叫紅巾軍暴動,起義士兵以頭帶紅巾為記號,故也叫紅巾軍)(曾經席卷粵西,粵南,粵北)由於適逢太平天國等國內叛亂如麻,清政府沒有兵及錢糧鎮壓洪兵起義,於是廣東地方政府鼓勵各地方政府發展民團對付洪兵。雖然當時土人客人都有參加了洪兵起義的,土客也有參加民團的。但是天地會暴動(洪兵起義)的軍隊以土人為主,客人不多。而鎮壓的民團則以客勇為主,民團中的土勇戰鬥力差,客勇是圍剿洪兵的主力。由於官府的支持,客勇在圍剿洪兵中發展壯大,一時“持功氣驕”、“盛氣淩人”。某些客勇以為,他們的美日子來臨了,從此可以一洗當年被歧視,被奴役的恥辱,並且過上土人那樣的‘美日子’。於是,在部分地方,出現了客勇搶掠土人財產、霸占國產及殘殺土人的事件。面對客人的突然“崛起”,土人感到萬分的驚恐,忙組織反抗。土人中的“有識之士”(實為害群之馬)也在造謠說“客人要反客為主”,要“鏟絕土人”,綿延十幾載,屠殺過百萬的舉世罕見的廣東土客大械鬥從此拉開了序幕。
  一開始,是客勇們攻寨掠地,在廣東各地到處進攻,然後是程膠著狀態,互有攻守,最終,廣府人憑借人口多,經濟雄厚(可以雇傭湘兵,甚至英法軍隊),加上官兵的助攻下,客人全線敗退,逃的逃,遷的遷,大多數都被殺或餓死。  
   
  據史載,客勇們是相當的殘暴勇猛的,他們的殘暴,主要體現在,破村屠村,基本不留活口。他們的勇猛,主要體現在,面對著幾萬官兵的圍剿,以三四十人為單位,沖進前進中的官兵群中,橫沖真突,以此來阻擊官兵對客寨的進攻。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彈盡糧絕才投降的。曾有開平土紳譚三才用錢誘騙四十英兵用槍來打客寨,一上岸,這幾十名英軍就幾乎全軍覆滅了,大部被客家人殺掉。但土勇們的戰鬥力雖不如客勇,但也不是省油的燈,殘暴一點也不遜於客勇,每打下一個客寨,也是照樣屠殺。一時間,廣東各地,死屍遍地,慘不忍睹。  
    
  但是,在戰爭中,客家人和廣府人的死法有點不同:廣府人因為有大後方,所以土寨被破之後,能逃的人都可以得到其族人的蔭佑。客人的寨子如果被破,能逃離的人,因為沒有後方,餓死者眾。戰爭中,大多數土人是死於屠殺中,而大多數客人死於饑餓。而且由於因為客人沒有後方,為了生存,客勇們到處搶掠,這也是客人得不到官府支持的原因之一。客家人得不到官府的支持,原因除了為了生存,到處搶掠外,還有就是客家人在廣東的政治影響力遠遜於廣府人。雖然剛開始的時候,廣東政府因為客勇們剿匪有功,而有點放任客家人當地主,但後期,受到廣府人的壓力,包括廣府官員的上訟,廣府人不斷地上訟(因為客人不近省府,上訟者較少),廣府豪強的經濟壓力及賄力,官兵的天平終於偏向土人。官兵的參戰是客人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原因。經濟力也是重要的原因。
  
    其實,作者認為,根本原因是廣府人的歧視,是很有道理的。那時候,土人不但視客人為‘野蠻不開化的民族’,‘非粵種,非漢種’,還說客人是‘犭客’,‘獠’,等。視為非人類了。顯然比現在某些廣府人稱外省人為“撈佬”,“北佬”,“撈松”,“撈頭”等要惡毒的多。作者還認為,其一切的源的均來自客家人的獨特的語言,客家人獨特的風俗與土人格格不入。所以,廣府的一些地方的地方誌說這場械鬥是分聲械鬥,即因為語言不同而產生的戰爭。有趣的事,當時土人說客家話“入耳吵吵”,說廣府話是“中原古韻”。客家人反譏土人的語言“隔縣或隔幾裏路就不能通曉”而客家話“雖因地勢及河流的不同有不同,但不同省份客家人交流,八***九可以通曉”。而且客家話“最合古韻”。可見,廣府人和客家人都是偏執的‘大漢族主義者’,互不服誰。
  
  土客械鬥十二年,紅巾軍起義失敗之後,廣東清政府大規模地捕殺天地會起義農民。於是地主階級為了本身利益,又挑撥起土人與客家人之間的械鬥。這場械鬥從鹹豐四年(公元一八五四年)起於鶴山,延及開平、恩平、高明、新寧、陽江等縣。原來,廣東的土人和客家人都由中原遷來,只因遷來的時間有先有後,先入為主,後至為客,故有土客之分。
  
  自雍正年間,惠州、潮州客家人遷到新寧、開平墾殖以後,土人與客家人和平相處,達百余年之久。鹹豐四年,廣東天地會紅巾軍起義。這時,鶴山縣許多農民參加紅巾軍,無分土客,同心戮力打擊階級敵人。他們很快就攻下鶴山城。當時,客家地主高三的幼子被殺,他不惜傾家泄憤,與秀才張寶銘推出武舉馬從龍為領袖,募集客家壯丁與紅巾軍為敵。這支地主武裝,後來協助清兵收復了縣城,並在江門、長沙等戰鬥中得勝,擒殺了鶴山紅巾軍領袖大鯉魚、何困仔等。由是省清政府嘉獎客勇勇敢,並令鶴山知縣統率客勇清除紅巾軍余黨。當時,清兵和客勇進入各村搜捕紅巾軍,乘機洗劫財物,傷害及土人中的地主階級的利益。因此,鶴山土人中的地主階級揚言“客民挾官剷土”,發動土人起來報復。械鬥於是開始。同時(鹹豐四年十月),恩平客勇也因協助官軍平定紅巾軍而掌握了部分地方實權,使聚居雞啼營、尖石、夾水等地的客家人,凡佃耕土人的田,都抗拒不交田租。這一來,直接影響了土人中的地主階級的利益。土方地主為了維護自己利益,並進一步霸占客家人的村居和田產,就煽動土人“逐客”。因此,在鹹豐五年,土客械鬥迅速發展到開平、恩平、高明;六年,又波及新寧。新寧的土客械鬥始於那扶。原來,在鹹豐四五年,新寧的土人與客家人見到鶴、開、恩、高等縣械鬥慘劇,觸目驚心,已互相協約和好。到五年二月,開平土客械鬥在鄰近新寧的赤水慘烈地進行著。而新寧縣鄰近赤水地區的三合——大隆洞——深井——那扶一帶,正是客家人聚居最多的地方。這時,新寧縣的土客雙方,互相疑忌。土人在地主當權派李維屏、陳郁良的挑撥下,於上澤設立均和局,於沖蔞設立升平局,於海晏設立捷勝局,編練壯丁備鬥——後來又成立了指揮全局的寧陽局。客方地主當權派鐘大鏞(武舉)和鄭容等,也在深井圩設局,編練壯丁備鬥。到三月,雙方終於在那扶一帶打了起來。嗣後,互立營寨,互相報復,互相燒村搶財物,互相殺人擄人,很快就波及全縣,並與開、恩、高、鶴等縣的械鬥連結起來。那時以知縣洪德芳為首的新寧縣政府,倒向土人一邊,並沒有進行積極的調解,反在火上添油。 
           
  新寧的土客械鬥,一開始就非常慘烈。從鹹豐六年三月至七年二月這一年間,死人數十名以上的械鬥有二十多次;其中鹹豐六年五月的恩平松柏山械鬥(附近三縣土客會鬥),六月的大門(深井地區)械鬥,七年正月的大隆洞械鬥和豐江——白石械鬥,每次死者達千多人以至四千人。經過這一年的械鬥之後,在土人多客人少的四九地區,客家人站不住腳了,紛紛西遷三合、深井等地,或先遷都斛的蓮花山、員山頭地區,後來又西遷深井地區;而原住在田頭、楊梅地區的土人,也不堪客家人的攻擊,北遷都斛。
            
  土客械鬥是斷斷續續地進行的。鹹豐七年三月至八年六月的一年多的時間內,雙方只有小接觸,情勢已經緩和了。可是,在地主買辦階級的組織下,不久又把械鬥的火焰鼓吹起來。看!《赤溪縣誌》附錄的同治四年六月總督瑞麟和巡按郭嵩燾給皇帝的奏摺說:“土民驅逐客民起於開平譚三才,各縣從而效尤,大都攔截其輜重,占據其田產,因以為利。”這是事實。鹹豐八年七月,開平籍香港富商譚三才陰謀占據恩、開、新邊區客家人的田產,從香港買回一批紅毛快槍,聯合這個地區的紳士設立“萬全局”。他們招募來外縣流氓數千人,配合土人二萬余人,分隊出擊,打破了恩開邊境和新寧的那扶、深井、大門、三合以及赤水、東山等地的許多客村。這時,客家人又起來抵抗和報復,擊破土村二百余條。至十月,譚三才又與都斛紳士成立“偉烈堂”,招募外縣流氓幾百人,配合土人三千余人,進攻客家人聚居的曹沖。於是,東面又起火了。          
  鹹豐九年(1859年)正月,香港英兵(大部分是漢人或印度人)駕駛汽船到赤溪,上曹沖勘測地形,侵犯了我國的領土主權。當時,曹沖居民突然見到大隊的外國兵登陸,紛紛走避。這件事傳到洋買辦譚三才耳裏,以為客家人害怕洋人,可以借助洋人來壓倒他們,就以失竊案件(未詳)為借口,引狼入室。他與香港英當局約定於五月二日聯合行動,從南北兩面夾攻曹沖。誰知急不及待的英兵,竟於五月一日預期乘艦到達赤溪,由角咀登陸,逕自向曹沖攻擊。駐在曹沖南營的客家壯丁奮勇迎擊,於深灣海邊打敗敵人;另一隊壯丁又乘泥板滑行,取海灘捷徑直奔角咀,截斷敵人退路。這一戰,打死英兵三十余人,又生擒了十余人,繳獲洋槍四十多支,來犯的敵人無一漏網。第二天,譚三才指揮偉烈堂人馬分水陸兩路殺來,又被客家人設伏打敗,遺棄洋槍百余支而退。於是,赤溪人大獲全勝。他們把俘虜的英兵狠狠地教訓一頓,才讓他們駕艦回去。後來,偉烈堂於七月和十一月,又派大隊人乘船向曹沖和田頭發動兩次進攻,但都以失敗告終。 
           
  械鬥中,土客雙方人民都蒙禍,唯有官僚地主坐收漁人之利。寨門地區的械鬥結果就是這樣:土客械鬥最初的幾年,寨門地區客家人勢大,絕大部份土人逃亡陽江。八年十二月,土人紳士容休光等,在陽江與陽江局(土人械鬥機構)聯系起來,招募陽江壯丁***打回寨門。到九年二月,把客家人全部趕到那扶、赤水等地去了。按新寧與陽江土人紳士的預約,應把全部客家人田地交給陽江局作酬勞(新寧知縣批準)。可是,廣東省清政府這時又下令將客家人田產充公,迫使寨門土人出錢六千貫和交出田地四百六十六畝給陽江局。清政府官吏把一紙命令得來的大量客田投充了,就撈了一大筆錢  

  械鬥中,許多地方的客家人寡不敵眾,連年被迫遷居曹沖的甚多,逐漸把曹沖的荒地開墾了。鹹豐十年冬,寶安縣客方紳士李道昌等,率領壯丁千余人到曹沖支援,鞏固了曹沖。十一年,客方紳士揚梓楠和吳福堂等又率領大隊壯丁連同眷屬移駐赤溪、田頭,築寨護耕。從此,客家人控制了整個赤溪半島。這一年三、四月,鶴山、高明、恩平、開平、陽江各縣土客講和,新寧縣西路土客停止了械鬥,東路土客也獲得了協議:“劃界西自沖金咀直抵海濱,東自鼠山咀直抵海濱,凡界內屬潮居、矬峒兩都土產悉歸客民;其沖蔞、四九、五十等處客產屬歸土民。”到十一月,赤水、深井等地客方富裕戶四千多人,聞赤溪可以安居,集中大門乘船東遷。出海,突遇海盜陳列仔(海晏人)打劫,被殺及封閉艙內死者達二千余人。
            
  同治元年春天,土客恢復械鬥。八月至十月,新、開兩縣土人***聯合攻占了那扶一帶的客村。客家攜男帶女,向深井、大門逃去。十一月,客方紳士湯恩長(秀才)等設立福同團,以統一西路客家人武裝的指揮,湯恩長為團長。十二月,他帶領壯丁三千余人,護送難民東遷曹沖。他們在廣海城郊的西村一帶,與土人開展劇烈的械鬥。明年年初二,湯恩長指揮客勇攻占了廣海城。這一役,單是土人就死了四千余人。於是省清政府以客家人攻城略地為大逆不道,於三月間派兵五、六千名到廣海,分水陸兩路駐紮,圍困廣海城。至七月,城內客家人缺乏糧食,開城出走,遭到官兵及土人的截擊,死者千余人;其余逃回深井大湖山。
  
  在此之前不久,廣西也發生了土客之爭,與廣東不同,廣西的“土人”不全是廣府人,還有壯民以及廣西的桂柳人(曾經在修訂前的文章說廣西的“土人”也全是廣府人,這其實是錯誤的),廣西的土客械鬥,與廣東的戰況而截然不同。廣西地貧民瘠,環境惡劣,導致民風彪悍,其民風的強悍程度要遠強於廣東,在廣西境內,無論是廣府人,還是桂柳人和少數民族,都極為善戰,自明代素有“廣西狼兵雄於天下”之稱,客家人在廣東那裏表現出很強的戰鬥力,但是與廣西本地土人的戰鬥力相比,客家人則要遜色不少。
  
  說起廣西的土人,就不得不說“桂柳人”,其實當時廣西並沒有這個說法,是後人加上去的,從字面上看當然是居住在桂林和柳州的人,其實所謂“桂柳人”是指廣西境內一切說西南官話的人,此一類廣西土人,最初大規模遷入,可追述到明朝開國,數十萬明軍從四面八方進入廣西,此後與當時的廣西本地人融合,漸漸形成了這一類廣西土著人------桂柳人。桂柳人十分善戰,兩廣官員曾經指出,桂柳人極能戰,恬不畏死,沖鋒陷陣,無所畏懼,視自身為無物,其堅韌程度,世所罕見。
  
  廣西的土客械鬥是太平天國的起因之一:廣西的土客械鬥指清道光(1821~1850)末年潯州(今廣西桂平市一帶)地區客家人與土人的械鬥。明清兩代客家人從廣東、江西、福建遷到潯州府漸增,主要是從廣東的欽州(現已屬廣西)一帶往北進入廣西,在廣東欽州,客家人與兩廣交界的廣府人和壯民交手,戰場上其實雙方不分勝負,但是清政府為了緩和矛盾,把欽州一帶的廣府人和壯民向廣西一帶移民。隨後客家人自以為“得勝”,妄圖向北擴張,隨即與廣西本地土人發生了劇烈的沖突。
  
  廣西當地人把這些客家人稱為來人。廣西土人是在潯州落籍較久的居民包括操白話的漢人和講壯話的壯民等。來人與土人雜居一方,歷史上就有隔閡,往往因土地、山林、水利、風水、墳山之爭,或男女關系、口角爭吵而激發矛盾,同族相幫,導致械鬥廝殺,世代相仇。1850年10月,貴縣(今廣西貴港市)發生大規模的土客械鬥,雙方有數***卷入,實力相當,根據史料記載,此次械鬥,客家人一共有3***投入,而廣西本地土人也有2萬余人投入(曾有文章說客家人人數處於劣勢,其實是錯誤的,客家人在此次戰鬥中,人數應該還略占優勢,這在清兩廣地方官員在1850年的奏報朝廷的奏折中有記載),雙方互相廝殺40多天。客家人漸漸勢弱,被廣西本地土人擊敗廣西本地土人對客家人展開了大規模的殺戮和驅趕,一時間,客家人屋宇被焚,無家可歸,生命無保,超過10萬多客家人幾乎被廣西本地土人殺光,適遇金田起義,數千幸存下來的客家人即奔赴金田參加太平軍起義。從此,廣西的土客械鬥結束,客家人往後也不斷進入廣西,但是不敢再向廣西本地人挑釁,廣西的土客矛盾,漸漸緩和,但是廣西政府為了防止少數民族起義,強行把少數民族內遷山地,而同時利用桂柳人、廣府人和客家人共同牽制防止廣西少數民族叛亂,使得廣西的“土客械鬥”停止後,又不斷發生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和械鬥,這是後話,也不是本文討論的內容,反正從此以後,廣西的客家人和廣府人、桂柳人達成了共同的團結。再往後,廣西的民族矛盾也全面緩和,出現了原先的桂柳人會說白話、壯語、客家話;客家人也會說桂柳話、白話;廣府人也不斷有人會說桂柳話、客家話、少數民族也開始會說客家、桂柳、白話;民族之間語言已經漸漸融合,桂柳人、廣府人、客家人、少數民族之間,也已經漸漸融合,出現了比如說桂柳話、白話的少數民族,以及會說少數民族語言的廣府人、客家人等等,廣西的內部已經開始融合,但是矛盾也開始多元化和復雜化。   
  廣西的土客械鬥結束後,廣東的“烽煙”有起,從1856年起,在廣東省臺山縣發生了持續12年的“土客械鬥”(“土”即講粵語的原住民,“客”即講客家方言、從外地遷徙而來的居民)。這場械鬥波及恩平、開平、陽春、高明、陽江、新寧、高要等縣,因械鬥造成的死亡人數就有兩三***之多。械鬥雙方抓獲的俘虜,不少被押往香港、澳門,再賣往美洲充當“豬崽”華工。僅就客家人而言,被土人掠賣或自賣到南美的即達二三***,其他不堪械鬥之苦的農民,亦大批逃往香港、澳門和海外。
  
  兩廣的土客械鬥,造成了數以百萬計的傷亡,損失之大,屠殺之慘,是相當驚人的。

近代有些人喜觀攀龍附龮,把祖上說的越高越好,如把朱姓都說成是明皇帝之後,孫姓是孫武的後代,周姓是文王後代。尤其出個高官之類,拍馬捧㘯的都把高官説成是皇裔或某大家或某狀元之後。造假之風無處不在。

南方人老搞笑了
客家人、潮汕人、廣府人都嚷嚷自己是漢人
代民族不過是文化上的認同而已,過分劃分民族血統是愚蠢的。而某些人強調所謂“民族”政策,無非是想撈好處。而想借此分裂國家者,則是禍害。

表面上看,是漢族正統之爭
實際上應該是新舊移民的利益之爭!
客家人是佃農,土人是地主,共黨當年也得益於此!
所以開國元帥裏面頗有幾個客家人!

本就沒有漢人一說,只不過是劉邦建立漢朝得名的人群而已
北人,多以姜族、鮮卑、滿蒙雜交混合產品,自以漢位居中原作依托。
多以木納呆板註稱,認死理。

客家人是畬族後裔,比較是北方人後裔,從體貌習俗看,更接近實際。樓主根據史料,可信度較高。

------------------------------

賴際熙
賴際熙(1865-1937),字煥文,號荔坨,廣東增城市增江街光輝村湖塘埔人。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攻讀於廣州廣雅書院。清光緒十五年(1889)中舉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的科舉考試中,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後授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纂修、總纂。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統治,建立中華民國,他移居香港,謝絕國事,專心從事教育和國學研究。民國二年(1913)任香港大學中文總教習兼教授。民國十二年(1923),為提倡國學,得香港及海外熱心人士捐款,設立學海書樓,藏書數十萬冊,又是講學場所。他講學文采風流,聽者頗眾。他尊崇孔孟之道,每逢孔子誕辰,都親自主持紀念大會,宣講孔孟理論;又常想念清室,對清室的滅亡寄以哀思。民國四年(1915)曾參與纂修《廣東通志》,後與陳念典、湛桂芬總纂斷限於宣統三年(1911)的《增城縣志》,又編有《清史大臣傳》《崇正同人系譜》《赤溪縣志》。民國二十六年(1937)辭世,享年73歲。後人集其生平所作,編有《荔坨文存》行世。
中文名 賴際熙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65 逝世日期 1937 性 別 男
著作
民國四年(1915年)曾修《廣東通志》,後與陳念典、湛桂芬總纂《增城縣志》,此外,還編有《清史大臣傳》《崇正同人系譜》等。後人集其著作,編有《荔垞文存》。

崇正同人系譜
賴際熙客家學論著選釋之一
賴際熙《崇正同人系譜·卷一源流》
編者按:為配合香港崇正總會之創建,自1921年始,賴際熙先生用時5年纂成十五卷本鴻篇巨制《崇正同人系譜》,此乃崇正總會之精神棟樑,更是現代客家研究奠基之作,在海外影響巨大。因發行所限,海內知者甚少。1951年馬來亞《吡叻客屬公會開幕紀念特刊》所載賴際熙《客族源流》,即《崇正同人系譜》之第一卷《源流》。賴先生原作為文言,無標點。《特刊》加了句讀標點和一些小注。新加坡謝佐芝先生編撰、1990年出版的兩大本《世界客屬人物大全》,再予轉載(下稱《謝本》)。賴氏《源流》約5500字,文史信息量極大,今日讀者仍值得一讀。然轉抄編印所致魯魚亥豕訛誤遺衍甚夥,難以卒讀。今深圳大學張衛東、劉麗川教授取賴氏原作,重作校點,重分段落,並隨文加必要腳註。原著之雙行小注,移為尾註,標明“原註”。本報將賴氏《源流》轉為簡體,自今日起,分10次連載,以饗讀者。賴際熙乃中國最後一屆翰林、國史編修,知識淵博,文筆優美,言簡意賅,讀者不妨作為一部不可多得、令人倍感親切的鄉土教材,一睹為快。
中原南暨①,嶺海叢阻,人民蕃殖,漸被之序,贛為先,閩次之,而粵為後。
考粵字,古通越。《史記·南越閩越列傳》《漢書》皆作粵,其地域概諸五嶺之東南,袤延禹甸②揚、荊、樑三州,壤接吳楚。特未有吳楚,先有越。越之封,自夏少康③。史言禹葬會稽④,太康以後,歲弗及祀。少康乃封其庶子於越,號曰無餘,以奉禹祀。即以於越之名,名其所封。國都會稽。厥後其裔蕃殖⑤,遂以國為姓。
考《禹貢》九州⑥,惟冀、兗、青、徐、豫、雍六州,號稱諸夏⑦。其憑江之揚、荊、樑三州,胥為蠻荒⑧。於越封此,其斷發文身、披草萊而邑之。洎禹格三苗⑨,遷其酋長,不令再統苗民。禹之聲教,由是南暨。而其時水土既平,炎黃之裔,中夏是居,未遑向南拓殖⑩。三苗酋長,雖經放逐,而其民仍散佈於揚、荊、樑三州,漫無統率。少康封弟於越11,既以奉禹祀,即以統苗民,初不必有拓殖遠略。而新種入,則舊種衰,古今通例。自越封後,歷夏、殷及週,歲紀千五百餘,其中繁衍之概,殆可想見12。至勾踐治吳13,為志生聚教訓之效,越族日蒸蒸矣。此越族之所自始也。
《周官·職方氏》定荊、揚地域14,界並吳越。《史記·吳泰伯世家》稱:泰伯逃奔荊蠻,號句吳。荊蠻人義之,從而歸者千有餘家。此即越族之蕃滋。當殷末周初已如此也。越自勾踐蹶吳以興,閱七世至無疆,乃見滅於楚。然國滅而族不滅。史稱越國滅族散,濱居江海,自為君王,以朝於楚。可見大江南北,越族實佔重要之地位,而遞衍之跡,可尋求也。

--------------------------------------------

賴際熙(1865年-1937年),字煥文,號荔垞,廣東增城(今增城市)湖塘埔人,客家人。晚清進士,學者。
生平
賴際熙自幼好學,於廣州廣雅書院讀書。光緒十五年(1889年)鄉試中舉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二甲進士,同年閏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後授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纂修、總纂。
辛亥革命後,他移居香港,專注於教育和國學研究事業。民國二年(1913年)出任香港大學教授兼中文總教習。民國十二年(1923年),通過香港及海外人士捐款,設立學海書樓,藏書數十萬冊,也作為講學場所。民國15年(1927年)得到當時港督金文泰贊成,籌組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並且先後擔任系主任和文學院院長。[2][3] 一生尊崇儒學,懷念清室。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卒,年73歲。
賴際熙於1921年9月29日創辦香港崇正總會,是香港的歷史悠久的客家人組織,1957年創辦崇正學校,過去崇正總會以工商交流為主,現辦有慈善及研究客家源流工作,崇正之名乃代表崇尚正義、正本清言之意義。
著作
民國四年(1915年)曾修《廣東通志》,後與陳念典、湛桂芬總纂《增城縣誌》,此外,還編有《清史大臣傳》、《崇正同人系譜》等。後人集其著作,編有《荔垞文存》。

------------------------

賴際熙為「客家」承先啟後

何來美(資深媒體人)

 客家人/廣東西路土客械鬥1854-1866/羅香林集客家學之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搜尋結果

宣统元年(1909年),廣東翰林在北京廣東會館祝賀戴鴻慈入閣合影。自右至左:賴際熙、朱汝珍、周廷幹、岑敏仲、何國禮、黎湛枝、戴鴻慈、商衍瀛、商衍鎏、何作猷、 ...

已故中山、香港大學教授羅香林(1906-1978)於1933年出版《客家研究導論》,之後再出版《客家源流考》,被客家學界譽為經典之作。其實早在羅香林之前,香港大學中文系創辦人賴際熙(1865-1937)於1925年就撰《崇正同人系譜》,內詳述客家源流、語言、禮俗、文化。致負責籌辦首屆「賴際熙專題學術研討會」的廣東深圳大學教授張衛東評析,若說羅香林集客家學之大成,賴際熙則是客家學的奠基者。

賴際熙還是香港崇正總會的創始會長,該會成立於1921年,1971年慶祝50週年時,廣邀全球各地客家社團參加,並決定成立世界客屬總會,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因此有賴際熙才有今天的世客會,他亦是凝聚全球客家團結的先賢。

賴際熙字煥文,號荔坨,廣東增城客家人,長羅香林41歲,清光緒29年(1903)進士,欽點翰林,在北京學習3年,授國史編修,再晉升國史館總修、總纂。1912年國民政府成立後遷居香港九龍,次年被香港大學聘為中文總教習兼教授,創辦港大中文系及學海書樓。

香港崇正總會成立的時代背景

從1905年起《廣東鄉土歷史》、《世界地理》…等教科書,一波波出現詆毀、侮蔑客家言論,釀成社會事件,1921年旅居香港的賴際熙、李瑞琴、黃茂林…等136位有識之士,認為客家人有正本清源的必要,於當年9月29日成立「旅港崇正工商總會」,賴際熙並被推為臨時會長。

會中也決議推舉博學之士,編纂專書,以闡揚我客家源流與歷史語言文化人物,以光前代,永資昌明。博學多聞的賴際熙義不容辭地開始蒐集資料,編寫《崇正同人系譜》,於1925年8月完稿付梓。

「旅港崇正工商總會」於1926年更名為「香港崇正總會」,針對當時貶低「客家非粵種,也非漢種」、「山地多野蠻部落,退化的人民,如客家」…等等仇客言論,致社團名稱只冠以「崇正」而棄客家兩字,除有「崇正黜邪」之閎意,而「崇正」的「正」乃指正統,客家人是純正的中原血統。

《崇正同人系譜》是客家研究第一本專著

《崇正同人系譜》,分為八類,分是源流、氏族、語言、禮俗、選舉、人物、藝文、縱談,全面而系統的闡述了客家歷史和文化。

廣東湛江師範學院教授張應斌評析,在《崇正同人系譜》之前,雖有《豐湖雜記》、《客說》、《廣東民族考》等已論及客家的歷史;《嘉應州志方言志》、《石窟一徵》、《客話本字》等已開始研究客家方言,但是如此全面系統地論述客家歷史、文化,《崇正同人系譜》具有開天闢地的意義,可以說是客家研究的第一本專著。

增城舉辨「賴際熙專題學術研討會」

增城已劃入廣州市,增城區人民政府、增江街道辦事處、增城客家文化研會緬懷這位傑出的客家先賢、史學泰斗,去年12月12、13日與深圳大學客家研究所在增城賓館舉辦了首屆「賴際熙專題學術研討會」,邀請兩岸三地及馬來西亞學者共發表了卅餘篇學術論文,也到賴太史的故居參觀,獲得豐碩成果。

台大社科院副院長邱榮舉、台灣客家研究學會秘書長王保健、聯合大學教授劉煥雲、苗栗統一牙科醫師鍾志正與筆者也參與這次學術盛會。

客家、史學界長期忽略賴際熙

深圳大學教授張衛東說,在客家學界言必稱羅香林,而羅香林著作裡經常提到的賴際熙,卻沒有引起注意,很多客家學者也到過香港崇正總會,並獲贈重達兩公斤以文言文寫的《崇正同人系譜》,但回來認真拜讀,深入研究的卻少之又少,致不知裡面皆是寶,因此要紀念賴際熙就要好好研讀,理解賴太史留下的豐富文化遺產。

他說,這些年客家學界不少人有意無意地繞著賴太史走,繞來繞去,繞得自己「轉向」了,出現一些方向性偏差。史學界也有類似遭遇,本世紀初,一篇博士後論文寫「廣東西路土客大械鬥」,作者也繞過賴太史,跟著美國教授走,硬要說「廣東西路土客大械鬥」,不止是「西路」,是涉及全省的,應該叫「廣東土客大械鬥」,它是「不可調和的對立」,演變成大屠殺是必然的,仇恨永遠無消弭,所以要警惕悲劇重演,企圖全面推翻史學界早已公認的定論。

但事實上,史學界公認的定論,就是賴太史全面系統調研之後寫在《赤溪縣志.赤溪開縣事紀》裡的,廣東東路的土客是和平相處的,不同於廣東西路。

清初「遷海復界」造成「土客矛盾」

張衛東評析,清初廣東「遷海復界」是造成「土客矛盾」的歷史原因。賴際熙自小生長在增城的「濱海客家」家庭,對於土客雜居、「土客矛盾」自然不覺陌生。而客家學也發端於「土客矛盾」,是客家史上第四次大遷徙之後形成的嶺南「濱海客家」,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的不可回避的社會現象、社會矛盾、社會問題。

張衛東說,羅香林的《客家研究導論》指出:明末清初,客家人與閩、粵其他漢族民系竟向海外謀生….而廣東省內的廣、惠二屬的客家,因人口膨脹,勢力擴張,未能同鄰居民系處好關係,互相攻擊,以致不斷械鬥。「二、三較有見地的學者,恐其交惡不休,致傷和氣,便漸有一些客家源流變革及言語習俗的講述。」

廣東西路土客械鬥死傷慘重

羅香林也提到「廣東西路土客大械鬥」始于咸豐6年(1856),終於同治6年(1867),相持亙12年,雙方死傷散亡的人數合計達五、六十萬,即官兵因彈壓而致死傷的,數亦數千。

清咸同年間廣東西路出現土客大械鬥,同樣地當時在台灣也出現漳泉械鬥、閩客械鬥…等不同的分類械鬥,死傷也很慘重。

張衛東評析,清初「遷海復界」政策,促成客家史上第四次大遷徙,在珠江三角洲形成「濱海客家」,因土客雜居,產生「土客矛盾」,有別於閩粵贛三省交界山區傳統客庄的生存、生產、生活方式與發展模式,在「濱海客家」既有傳承,更有發展。如廣東增城、東莞、深圳「濱海客家」的形成,跟客家人第四、第五次大遷徙關係最為密切,而海外客家也大都由此出發。

廣東東路土客共存共榮

張衛東說,從徐旭曾(1751-1819)撰《豐湖雜記》,到賴際熙寫《崇正同人系譜》,這些人物與文獻,皆產於「東路濱海客家」,「東路濱海客家」不同於「西路濱海客家」。為什麼出發時、地、人無不相同,換個地方差別就那麼大?為什麼西路發生大械鬥,而東路卻能「共存共榮,共謀發展」?這一系列問題,雖有觸及,卻遠未參透,值得繼續研究。

湛江師範學院教授張應斌也評析,客家學研究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代表人物是徐旭曾與宋湘(1756-1826),徐旭曾與宋湘是同年進士,都曾在惠州豐湖書院任教,擔任過山長,徐旭曾的《豐湖雜記》是客家學的開山之作。第二階段代表人物有林海岩(林達泉1830-1878)的《客說》、黃遵憲(1847-1905)的《送女弟》等溫仲和的《嘉應州志》等。第三階段代表人物則是賴際熙、羅香林。

徐旭曾、賴際熙是客家學先行者、奠基者

華南理工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譚元亨亦評析,19世紀初的徐旭曾與20世紀初的賴際熙是客家學的先行者、奠基者。徐旭曾在《豐湖雜記》指出:「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舊族,忠義之後也。…..客人以耕讀為本,家雖貧亦必令其子弟讀書,鮮有不識字,不知稼穡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即古人;『負耒橫經』之教也。客人多精技藝,傳自少林真派。每至冬月農暇,相率練習拳腳、刀劍,矛挺之術。即古人『農隙講武』之意也。客人婦女,其先亦纏足者。自經國變,艱苦備嘗,始知纏足之害,厥後,生女不論貧富,以纏足為戒。…」

譚元亨指出,徐旭曾的《豐湖雜記》開啟了客家人中原衣冠舊族的身份認證,文化認同;百年後賴際熙的《崇正同人系譜》,以更大篇幅,更詳盡的梳理,更雄辯的史實,闡述了客家的源流與分布,是繼徐旭曾之後,更為權威,更多方位地研究客家歷史的經典文獻。

賴際熙的客家觀建立在中原史觀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謝重光、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副教授肖文評、江西師範大學教授張英明、福建龍岩學院教授張佑周等人,均談到賴際熙提出「原民、先民、後民」,以及「先客、後客」的論點,而賴際熙之客家觀,基礎也建立在中原人民的南遷與中原文化的南漸上。

謝重光指出,賴際熙《崇正同人系譜》有關《源流》開篇明義就說:「中原南暨,嶺海叢阻,人民繁殖,漸被之序,贛為先,閩次之,而粵為後…」認為脫離了中原人民向嶺海的南遷,中原文化向嶺海的傳播,就無所謂客家。而原民、先民、後民之分,也是賴際熙最早使用的概念,原民是指最早的三苗;先民是指越族;後民包括自漢至唐先後入贛閩粵邊的中原士人;而北人南遷至贛閩粵,賴際熙認為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晉永嘉之亂南渡;第二次是南宋時期;第三次是元明以來經汀贛遷入粵東。

賴際熙為了區分民族更嬗前後的客家,又提出「先客」、「後客」的概念。即由元明以來始從汀贛二州源源而至者稱為「後客」,宋以前為「先客」。所謂「宋以前」包括宋代,所以區分界限在元代,元以前永嘉之亂至宋以前的客家為「先客」;元明以來包括元代遷來並延續至今的客家為「後客」。

追溯客家源流,不自貶、不相輕

賴際熙《崇正同人系譜.序》指出:「將使人皆從流溯源,因此知彼,在己無自貶之見,於人無相輕之心。不自貶,則可以邁遠;不相輕,則可躋大同。」張衛東與廈門大學副教授周雪香均感佩賴際熙的治學精神,在近百年前就能以如此簡明的文字,揭示客家源流學說意義與價值,古今有幾人?

周雪香評析,賴際熙是希望人們瞭解客家源流與歷史文化後,不自褒亦不自貶,不相妬亦不相輕,借此振奮客家,團結友鄰,和諧相處,共圖發展。而客家學大師羅香林對賴際熙《系譜》的評價是:「事蹟鮮明,文詞安雅,信良史矣。」

《崇正同人系譜》第二卷《氏族》,充分調用各姓氏譜牒,梳理客家史脈絡,重構客家民系形成、發展的軌跡,收有丁氏等135姓的姓氏源流。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考定客家源流、客家史與五次大遷徙,用的是同樣的方法與材料。

赤溪縣志詳述遷海復界、土客械鬥

賴際熙於1920年亦主編《赤溪縣志》,赤溪縣是今廣東省台山縣赤溪鎮,原是赤溪直隸廳,清同治7年(1867)新設,它是晚清廣東肇慶恩平、開平、新寧、鶴山、新興、高明等六縣土客械鬥後安置「客民」的地方。

張應斌教授評析,這場旨在驅逐甚至滅絕「客匪」的大屠殺,為了掩飾真相,官方把它叫做「土客械鬥」,但歷史真相是清咸、同年間,隨著土客矛盾的加劇,六縣土著發動了驅逐客家的戰爭,最後官方還發動正規軍,用大刀、洋槍和大砲「剿滅客匪」。….戰後客家在這六縣無法生存,被迫遷往廣東西部和廣西,其中朝廷把潮居都與矬峒都等地的「客民」從新寧縣析出,成立赤溪直隸廳,以安置「客民」。

張衛東也評析,《赤溪縣志》記錄康熙年間的「遷海復界」與咸、同年間的「廣東西路土客大械鬥」,引致的客家移民大潮,最為詳盡透徹。今人研究這兩大事件,重構第五次大遷徙歷史,引證最多的文獻也是《赤溪縣志》。

廣西師範大學教授熊守清分析,百多年前的客家研究,緣起於近代中國發生的三大事件及清末民初的三次風波,三大事件是以客家人為核心的太平天國革命(1851-1864)、廣東西路土客大械鬥(1856-1867)與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1911);三風波是1905年的《廣東鄉土歷史》教科書、1920年的《世界地理》雜誌及1930年廣東省出版的《建設周報》,都出現詆毀、侮蔑客家的文字,喚起客家人不得不站出來「正本清源」。

增城是土客共存共榮的典範

賴際熙也主編自己家鄉的《增城縣志》,增城是廣東東路的「濱海客家」,從清初「遷海復界」至今都是「土客雜居」,主要方言是廣府話與客家話,至今仍是「共存共榮,共謀發展」的典範地區。

張衛東說,深圳、東莞、香港都是清初「遷海復界」的「濱海客家」地區,香港居民有三分之一是客家人,深圳在改革開放前客家人並不比廣府人少,現深圳龍崗地區居民大都還是來自嘉應州(梅州)梅縣、興寧的客家人,因此深圳大學也想跟嘉應學院合作,了解龍崗興梅腔與梅州興梅腔客家話,經兩百多年後有了那些變化?

他說,深圳龍崗地區現仍保存很多圍堡式的客家建築如鶴湖新居,龍田世居…等,佔地面積都相當廣,建築暨講究又堅固,並具防禦功能,可知當時客家先民移居濱海創業的艱辛。

兩天的學術研討會,也安排學者參觀賴太史故居及增江畔的鶴之洲濕地公園。增江不僅水豐,江上可行船;江畔也老荔枝樹成林,枯木在濕地與江水輝映也非常美。增城自古以盛產荔枝盛名,「增城掛綠」指的就是增城的荔枝,唐代進貢給楊貴妃吃的荔枝也來自增城。增城亦有座三忠廟,祭拜的「三忠」是南宋三位愛國志士文天祥、張世傑與陸秀夫,亦跟客家人南遷歷史有關。

有香港崇正總會才有世客會

筆者參與兩天學術盛會,聆聽學者們的學術報告,所獲的心得是,若說徐旭曾的《豐湖雜記》是客家學的開山之作,羅香林的《客家源流考》集客家學之大成,那麼撰《崇正同人系譜》的賴際熙,則是客家學的奠基者;而賴際熙亦是香港崇正會的創始人,擔任會長長達5屆共10年,他對客家的貢獻可謂是「承先啟後」。

香港崇正總會於1921年創立,日本東京崇正總會成立於1963年,1971年香港崇正總會慶祝成立50週年,邀請世界各地50個客屬社團及數百名代表參加,決議成立世界客屬總會,每兩年輪流在各國和地區舉行一次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總部設在台北,首屆理事長為翁鈐。第二、三屆世客會於1973、1976年在台北舉行,第四、五屆分於1978、1980年在舊金山及東京舉行,如今世客會已舉行到27屆,是去年10月在河南開封舉行。

有香港崇正會才有世界客屬總會及世界客屬懇親大會,而賴際熙是崇正會的創始人,如今世客會一屆比一屆開得盛大,怎能不緬懷這位客家先賢?

--------------------------------

傑出的增城客家人賴際熙
日期:2015-07-07 | 發布:廣州市增城區增江街道辦事處 |字體選擇: 大 中 小

賴際熙(1865—1937),傑出客家文化社會活動家、新興客家學奠基人,字煥文,號荔垞,增城增江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中舉人,光緒二十九年,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的科舉考試中,中進士,欽點翰林,授國史編修,再晉國史館總修、總纂。民國二年(1913)任香港大學中文總教習兼教授,創辦中文系、學海書樓。一生專心從事中文教學與國學研究,賴際熙是香港崇正總會創建人之一,在旅港客籍社會享有崇高的威望。著有《清史大臣傳》,編有《崇正同人系譜》、《赤溪縣志》、《增城縣志》(民國十年)。後人集其平生所作編有《荔垞文存》。

茳太史第正面。

太史第內懸掛的清代馬褂。

客家人/廣東西路土客械鬥1854-1866/羅香林集客家學之客家人/廣東西路土客械鬥1854-1866/羅香林集客家學之客家人/廣東西路土客械鬥1854-1866/羅香林集客家學之客家人/廣東西路土客械鬥1854-1866/羅香林集客家學之220px-賴際熙1  

賴際熙(1865~1937),字煥文,號荔垞,今增江街光輝湖塘埔村人。際熙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群籍。在縣中秀才後,即往廣州廣雅書院攻讀,深得兩廣總督張之洞的賞識。清光緒十五年(1889)中舉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隨後派往進士館學習三年法政,結業授予翰林院編修,任國史館纂修,後晉升為總纂。賴際熙早期思想,主要表現在《應殿試策》中,認為“不法前王,則無以為守經;不法後王,則無以為變通。”他曾對清朝皇帝懇切陳詞:“無日不以振興庶務變法自強為事。”這些論述,充分體現了當時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革新思想。
際熙尊崇孔孟之道,每逢孔子誕辰,都親自主持紀念大會,宣講孔孟理論。又常眷念清室,曾寫詩道:“我亦當年謝皋羽,西台慟哭只編詩。”對清朝的滅亡寄以哀思。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統治,建立中華民國。1912年,賴際熙與東莞陳伯陶、番禺吳道鎔等清朝遺臣移居香港定居,謝絕國事,專心從事教育和國學研究。民國二年(1913),任香港大學中文總教習兼教授,並參與創辦港大中文系,隨後晉升為文學院院長。
民國初,際熙參與纂修《廣東通志》,又與邑人陳念典、湛溎總纂斷限於宣統三年(1911)的《增城縣志》(又稱民國十年版)。該志為增城保存清末珍貴的歷史資料,可供後人閱讀和研究。隨後著有《清史大臣傳》、《崇正同人系譜》、《赤溪縣志》等。尤其是《崇正同人系譜》是一部客家文化寶庫。數年間,際熙在旅港客籍社會中已享有崇高的威望。1921年,香港崇正總會創辦期間,被公推為臨時會長,負責籌備工作。並連續擔任第一至第五屆理事會會長,是香港崇正總會草創立足期主持會務十多年的傑出領袖,是一位建樹豐偉的學者和傑出的客家文化活動家,以及新興客家學的典基人。
參與創辦港大中文系
1911年港英當局創建香港大學,由香港總督親任校長。初僅設醫、工兩科,第二年增設文科,校方聘請賴際熙為漢語講師,中文總教習兼教授。際熙勝任中文教學,“其講學聲如洪鐘,講堂雖設二樓,路上行人亦得清楚聽聞。”隨後,際熙參與策劃創建香港大學中文系(中文學院)。其主要貢獻:其一。籌辦課程。際熙策劃編寫了《香港大學文科華文課程表》,指出華文部成立的目的是“保存國學,融通新知,舉凡經學、史學、哲學、法學、文學、美學,參會中西,出博反約” ,後確定為經學、史學、哲學、文詞、翻譯五部分,為後來的課程設置奠定了基礎(1936年,全系課程改革,設中國文學、中國史學、中國哲學三組)。其二,籌辦經費。1926年,際熙與副校長韓惠和帶著計劃書,前往南洋各地,向華商募捐四萬多港元。際熙又向大學當局建議設立中文系,經當局同意,1927年港大正式成立中文系。當時系裡沒有教學和辦公大樓,際熙動員富商鄧志昂捐建中文學院大樓作教學與辦公之用。其三,組織教師隊伍。中文系成立後,際熙為系主任。際熙又推薦聘請翰林溫肅、朱汝珍兼任哲學與文學講師,充實教師隊伍。其四,建立中文圖書館。港大原本沒有圖書館,際熙發動社會賢人捐贈中文圖書,至1915年,捐有圖書9000餘冊,藏於香港大學圖書館。際熙親自編有《香港大學藏書目錄》,記錄了香港大學第一批圖書。中文系成立後,際熙又動員馮平山捐建港大馮平山圖書館。
創辦學海書樓
自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簽定南京條約後,香港淪為英國的殖民地。際熙在港大授課期間,“目睹社會風氣日趨敗壞,道德淪亡,崇夷鄙夏之風,蔚為時尚,戚然憂之。遂與熱心愛護國粹人士倡議保存發揚中華傳統文化,聚書講學,轉移社會風氣,挽救世道人心。”於是在1920年,先租賃香港中環半山堅道27號樓下,設壇講學。聘請順德何翽高先生主講國學,每週二節。聽課者日眾,座為之滿。至1923年,際熙有感聽眾踴躍,建議成立學海書樓,得到海內外熱心人士的支持。殷商名流踴躍捐資,逐購買香港中區般含道20號房屋作為書樓藏書及講學之用。當時所藏書籍,除紳商何東等捐資購置,還有各方人士贈與。不斷購置,日積月累,蔚為大觀。當時香港尚沒有公共圖書館,書樓成為香港首家民間圖書館。書樓藏書數十萬冊,珍藏古籍,同時在書樓開設國學講座。際熙在書樓講學,文采風流,聽者甚眾。每當賴太史(際熙)登台講課,“全場肅靜,鴉雀無聲,必恭必敬,際熙身穿長衫布履,雍容端坐,聽者起立致敬,然後坐下,講課既畢,致敬如儀。”際熙除自己親自講學外,還聘請陳伯陶、朱汝珍等7名清朝太史及進士講學。際熙與各位主講人,“身體力行,誨人為倦,其精湛的學識與言行一致的風範令學生們望而神往,更漸令研究經典蔚然成風。”
參與創建香港崇正總會
1905年,順德人黃節編了本《廣東鄉土歷史》教科書。第二課稱:“廣東種族有曰客家、福老族,非粵種,亦非漢種。”客家人士見之大為不滿,逐聯絡各地客屬發起成立“客家源流研究會”、“客家源流調查會”,起而論證客家源流。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20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英文版《世界地理》,在“廣東”條目下記載:“其山地多野蠻的部落,退化的人民,如客家等等便是。”又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客家人聞訊組織起“客系大同會”,發行會刊,宣傳客家文化,討論對策,推舉代表,出面交涉。正是這一波又一波的詆毀侮蔑客家人的事件,迫使人們不得不考慮如何更有效地應對。
廣東的客家人考慮得比較深遠。廣州方面於1921年夏,委派代表抵港,與香港客屬人士賴際熙、廖新基、黃茂林、李瑞琴等聯絡,在香港西環大白樓遊樂場召開旅港客屬代表大會,組織客屬團體,以便與國內各地客屬大同會,互通聲氣,共策行動。當時出席大會有廣州及香港客屬代表賴際熙、廖新基、黃茂林等136人。大會推選黃茂林為大會主席。會議決定“響應北京、上海、廣州三處客屬大同會,向上海商務印書館嚴重交涉。”會上黃茂林建言:“吾係人士,僑居香港者甚眾,似宜設立永久團體,俾同係人,編纂專書,以闡揚我客家源流與歷史語言文化人物等,用光前代,永資昌明。”黃的主張道出與會者的心聲,因而獲得一致贊同。會上決議以旅港崇正工商總會的本會名稱,公推賴際熙、黃茂林、江瑞英等28人為組織總會籌備員,分工負責各項籌備工作。1921年6月,審查通過會章,籌備員第四次總聚會公推賴際熙為臨時會長。各項籌備工作順利進展,10月16日選舉第一屆理值、董會;10月30日,召開第一屆理值會議,選舉賴際熙為第一屆會長(以後連任五屆,歷時13年之久)黃茂林、李瑞琴為副會長。從此,香港崇正總會正式成立。它的誕生成就了世界級的客家組織總部。
“崇正”,意為崇本正源,志在崇尚正義。香港崇正總會素事興學育賢,救難賑災,聯繫與扶掖各地客屬團體,共謀客家人和諧幸福,並以御寇報國,振興中華民族為會務核心,兩岸分治後,為免兄弟鬩牆,致遭外侮,逐致力民間交流,促進兩岸三地和諧共處,冀能達致和平統一,以利國族福祉,以利世界大同。
香港崇正總會,是旅港客家人士創建的第一個客家社會團體。經歷80多年的風雨,而今已是一個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客家團體。由它倡導的每兩年一屆(由2010年起為每年一屆)“世界客屬墾親大會”,到2013年已舉行第25屆。2014年10月將於河南開封市舉行第26屆“世界客屬墾親大會。”“世客會”是國際上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華人盛會之一,是海內外客屬鄉親聯誼和開展經濟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對弘揚客家文化、振奮客家精神推動當地經濟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創建客家文化寶庫——《崇正同人系譜》
早在香港崇正總會成立之初,黃茂林先生明確提出:“推舉博學之士,編纂專書,以闡揚我客家源流與歷史語言文化人物等”的主張。1922年9月11日,在崇正總會匯報會上,副會長李瑞琴再次提議:“編纂客家源流、文化及人物專書。”大家一致同意提議,並醞釀編纂人員。由於賴際熙研究歷史出身,抱道自貞,有歷史眼光,是個“博學之士。”為此,會上一致推定賴際熙為客族考源編纂主任。並決定程鄉李佐夫、增城郭炯彤和李友梅為助理,負責崇正同人系譜的編輯工作。賴際熙抱著強烈的使命感高興地接受了這一任務。編纂前,際熙再次奔赴南洋籌款,回到香港後即致力於《崇正同人系譜》考源編纂工作。他首先致函國內外有關人士,徵求資料,旁徵正引,不厭評考。1924年幾經修改完成初稿,1925年脫稿付印。賴際熙不負眾望,用時五年纂成鴻篇巨著《崇正同人系譜》。此乃崇正總會精神棟樑,更是現代客家研究經典之作,在海內外影響巨大。《崇正同人系譜》全書15卷,約30萬字,內分八類:一源流、二氏族、三語言、四禮俗、五選舉、六人物、七藝文、八叢談。客家人以自己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與積澱為依托,願意首先為自己做起,振奮自家,團結友鄰,和眭相處,共謀發展。這是《崇正同人系譜》的本意,是崇正總會宗旨與目標。《崇正同人系譜》為實現這一目標而作,順理成章成為客家文化寶庫中的一部重量級奠基文獻,為新興客家學奠定史學理論基礎。香港崇正總會的誕生,《崇正同人系譜》的編纂,可以看作是客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代表著客家人,尤其是香港客家人已經步入自覺發展的道路。
賴際熙編纂的《崇正同人系譜》主要貢獻有:1.論證中原先民南遷而漸成客家的史實。2.肯定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的源流關係。3.對客家遷徒的動因作出全面分析。4.對“客家”的稱謂作出詳細分析。5.利用譜牒整理出客家史脈絡。6.論證今客語與原古漢語溯源關係。7.對古循州(今惠州)客家源流(包括東莞、博羅、增城) ​​作較透徹的分析。8.對中原先民第四、五次大遷徒作出翔實的說明和記述。
賴際熙為香港崇正總會的成立和編纂《崇正同人系譜》作出一生的貢獻。他是一位客家文化的奠基人和傑出的客家文化社會活動家,更是一位傑出的增城客家人。

---------------------------------------

賴際熙:增城的驕傲,客家人的光榮

  賴際熙在香港和​​海外赫赫有名,在國內卻是知者寥寥,甚至在其家鄉增城,與本地其他文化大家相比,賴際熙也並不廣為人知。

  1865年,賴際熙出生在增城湖塘鋪村,即現在的增江街光輝村。這位喝增江水長大的客家人,在香港乃至世界的文化舞台上時刻心系客家文化和國學教育,並為此奉獻其畢生精力。

  賴際熙是香港崇正總會創立早期主持會務整十年的傑出領袖,為總會日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今天的香港崇正總會是二百多萬客家人的總團體,亦為全世界一億二千萬客家人的聯絡中心。賴際熙當年的努力功不可沒。他編纂的《崇正同人系譜》被認為是客家文化寶庫中的第一部重量級的奠基文獻,為客家學奠定了史學與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這位文化大家成長於增城,是增城的一方水土與增城客家人崇文重教、勤耕苦讀、頑強拼搏的精神孕育了他。正如深圳大學客家研究會會長、深圳大學客家研究所所長張衛東教授說:“賴際熙,增城的驕傲,客家人的光榮。”

  如今賴際熙的思想和成就在“人文增城”風氣中得到傳承和發揚。今年3月份,增城市正式啟動增城首批歷史文化名人評選工作。經過廣泛推薦、專家推選、網上投票等環節,10月15日,專家評選小組對增城首批歷史文化名人候選人進行票選,評選出增城首批歷史文化名人8名,賴際熙與湛若水、崔與之、何仙姑、胡庭蘭、古成之、郭繼枚、陳大震等躋身其中。

  在增城市歷史名人評選活動的基礎上,此次研討會也讓更多市民認識、了解賴際熙,領略其為社會、為後人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

  人文增城

  增江街:

  修復盤活歷史文化資源

  隨著賴際熙被評為增城首批歷史文化名人,賴際熙的出生地——增城市增江街也受到社會公眾關注。增江街道辦黨工委書記卜永彪告訴記者,增江街計劃在2015年建立一個以賴際熙命名的紀念公園,並且將轄內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修復和盤活。

  增江街位於增城“母親河”增江河的東岸,是2004年才成立的一個街道,今年剛好成立十週年。卜永彪在研討會上表示,作為行政區劃,增江街很“年輕”,但是從歷史上看,這個地方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在增江這個地方,我們考古發現數以千計的文物,歷史竟然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上週時期,顯示了增江河畔先民早熟的文明。”據考證,在東漢到北宋初期,這裡更是先後兩度作為縣治,是增城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增城過去有舊“八景”,其中四個景點都在增江街轄內。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豪傑”,從增江走出去的歷史名人,除了賴際熙以外,還有倡建同和圍的蔡九傳、深孚眾望的教育家陳宗南、孫中山的侍衛尹庭湖、革命烈士鄭貴章、技精正直的駁骨醫師陳萬古等等。

  這些彌足珍貴的人文精神是增江街在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依託的文化根基。十年來,增江街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一、二、三產業齊頭並進,成為增城近年來發展變化最快的地區之一。根據統計,去年增江街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實現45.49億元,完成總稅收6.5億元,與十年前相比達到了30多倍的增長。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堅持發展獨特的文化風采,將是增江街在競爭中保持優勢的最佳選擇。” 卜永彪說。據悉,近年來,增江街按照增城市委關於“人文增城”建設的部署和要求,把打造增江東岸經濟板塊與構建增江東岸人文精神統一起來,制定“人文增江”建設工作方案,努力挖掘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通過開展“道德講堂”、“增城好人”評選活動,舉辦“美麗增江”攝影比賽,出版發行歷史文化讀本《印記增江》等,等,在“增江”這一塊文化土壤上邁出前進的步伐。

  據悉,金雨花園(賴際熙紀念園)已被列入增城市“人文增城”建設項目清單。該項目位於增江街光輝村,佔地面的272668平方米,建設時間為2015年,將成為一個以紀念賴際熙為主題的多板塊供民眾休閒的公園。

  小資料

  文化大家賴際熙

  賴際熙(1865—1937),字煥文,號荔垞,增城增江人,是傑出的客家文化社會活動家、新興客家學奠基人。

  賴際熙幼時攻讀於廣州廣雅書院,清光緒十五年(1889)中舉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的科舉考試中進士,欽點翰林,授國史編修,再晉國史館總修、總纂。民國二年(1913)任香港大學中文總教習兼教授,創辦中文系、學海書樓,一生專心從事中文教學與國學傳播和研究。賴際熙是香港崇正總會創建人之一,在旅港客籍社會享有崇高的威望。著有《清史大臣傳》,編有《崇正同人系譜》、《赤溪縣志》、《增城縣志》(民國十年)。民國二十六年(1937)辭世,享年73歲。後人集其平生所作編有《荔垞文存》。

------------------------------

賴際熙:增城的驕傲,客家人的光榮
先賢 | 2015-7-24 14:44 |查看: 447 | 評論: 0
摘要 : 1865年,賴際熙出生在增城湖塘鋪村,即現在的增江街光輝村。這位喝增江水長大的客家人,在香港乃至世界的文化舞台上時刻心系客家文化和國學教育,並為此奉獻其畢生精力。...

  賴際熙在香港和​​海外赫赫有名,在國內卻是知者寥寥,甚至在其家鄉增城,與本地其他文化大家相比,賴際熙也並不廣為人知。

  1865年,賴際熙出生在增城湖塘鋪村,即現在的增江街光輝村。這位喝增江水長大的客家人,在香港乃至世界的文化舞台上時刻心系客家文化和國學教育,並為此奉獻其畢生精力。

  賴際熙是香港崇正總會創立早期主持會務整十年的傑出領袖,為總會日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今天的香港崇正總會是二百多萬客家人的總團體,亦為全世界一億二千萬客家人的聯絡中心。賴際熙當年的努力功不可沒。他編纂的《崇正同人系譜》被認為是客家文化寶庫中的第一部重量級的奠基文獻,為客家學奠定了史學與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這位文化大家成長於增城,是增城的一方水土與增城客家人崇文重教、勤耕苦讀、頑強拼搏的精神孕育了他。正如深圳大學客家研究會會長、深圳大學客家研究所所長張衛東教授說:“賴際熙,增城的驕傲,客家人的光榮。”

  如今賴際熙的思想和成就在“人文增城”風氣中得到傳承和發揚。今年3月份,增城市正式啟動增城首批歷史文化名人評選工作。經過廣泛推薦、專家推選、網上投票等環節,10月15日,專家評選小組對增城首批歷史文化名人候選人進行票選,評選出增城首批歷史文化名人8名,賴際熙與湛若水、崔與之、何仙姑、胡庭蘭、古成之、郭繼枚、陳大震等躋身其中。

  在增城市歷史名人評選活動的基礎上,此次研討會也讓更多市民認識、了解賴際熙,領略其為社會、為後人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

小資料:賴際熙(1865—1937),字煥文,號荔垞,增城增江人,是傑出的客家文化社會活動家、新興客家學奠基人。
  賴際熙幼時攻讀於廣州廣雅書院,清光緒十五年(1889)中舉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的科舉考試中進士,欽點翰林,授國史編修,再晉國史館總修、總纂。民國二年(1913)任香港大學中文總教習兼教授,創辦中文系、學海書樓,一生專心從事中文教學與國學傳播和研究。賴際熙是香港崇正總會創建人之一,在旅港客籍社會享有崇高的威望。著有《清史大臣傳》,編有《崇正同人系譜》、《赤溪縣志》、《增城縣志》(民國十年)。民國二十六年(1937)辭世,享年73歲。後人集其平生所作編有《荔垞文存》。

-----------------------------

12日上午,為期兩天的“賴際熙專題學術研討會”在增城拉開帷幕。本次研討會由增城市委宣傳部、增城市人民政府增江街道辦事處、增城市志辦公室聯合主辦,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來自台灣、香港、江西、福建、廣西、廣東等地研究機構的學者,以及馬來西亞的學者共60多人齊聚增城,圍繞“把握增城歷史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把‘增城歷史文化名人評選活動’和建設人文增城引向深入”等主題發表主題演講、分組研討,在會場上掀起一場歷史人文思想盛宴。

  在開幕式上,增城市委常委廣新力表示,“對賴際熙先賢進行專門的、集中的、大規模的學術研討還是第一次,深化研討、加深交流具有十分廣闊的空間。”廣新力指出,在賴際熙先賢的故鄉舉辦“賴際熙專題學術研討會”,是對當前“人文增城”建設的積極踐行,是增城歷史文化名人評選活動的深度引向,不僅要充分展示與客觀評價賴際熙所取得的突出貢獻,還要充分提煉賴際熙先賢身上的精神氣節與人格魅力,充分發揮傳統文化資源效應推動“人文增城”建設。

  歷史

  鉤沉

  賴際熙:增城的驕傲,客家人的光榮

  賴際熙在香港和海外赫赫有名,在國內卻是知者寥寥,甚至在其家鄉增城,與本地其他文化大家相比,賴際熙也並不廣為人知。

  1865年,賴際熙出生在增城湖塘鋪村,即現在的增江街光輝村。這位喝增江水長大的客家人,在香港乃至世界的文化舞台上時刻心系客家文化和國學教育,並為此奉獻其畢生精力。

  賴際熙是香港崇正總會創立早期主持會務整十年的杰出領袖,為總會日后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今天的香港崇正總會是二百多萬客家人的總團體,亦為全世界一億二千萬客家人的聯絡中心。賴際熙當年的努力功不可沒。他編纂的《崇正同人系譜》被認為是客家文化寶庫中的第一部重量級的奠基文獻,為客家學奠定了史學與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這位文化大家成長於增城,是增城的一方水土與增城客家人崇文重教、勤耕苦讀、頑強拼搏的精神孕育了他。正如深圳大學客家研究會會長、深圳大學客家研究所所長張衛東教授說:“賴際熙,增城的驕傲,客家人的光榮。”

  如今賴際熙的思想和成就在“人文增城”風氣中得到傳承和發揚。今年3月份,增城市正式啟動增城首批歷史文化名人評選工作。經過廣泛推薦、專家推選、網上投票等環節,10月15日,專家評選小組對增城首批歷史文化名人候選人進行票選,評選出增城首批歷史文化名人8名,賴際熙與湛若水、崔與之、何仙姑、胡庭蘭、古成之、郭繼枚、陳大震等躋身其中。

  在增城市歷史名人評選活動的基礎上,此次研討會也讓更多市民認識、了解賴際熙,領略其為社會、為后人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

  人文增城

  增江街:

  修復盤活歷史文化資源

  隨著賴際熙被評為增城首批歷史文化名人,賴際熙的出生地——增城市增江街也受到社會公眾關注。增江街道辦黨工委書記卜永彪告訴記者,增江街計劃在2015年建立一個以賴際熙命名的紀念公園,並且將轄內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修復和盤活。

  增江街位於增城“母親河”增江河的東岸,是2004年才成立的一個街道,今年剛好成立十周年。卜永彪在研討會上表示,作為行政區劃,增江街很“年輕”,但是從歷史上看,這個地方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在增江這個地方,我們考古發現數以千計的文物,歷史竟然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上周時期,顯示了增江河畔先民早熟的文明。”據考証,在東漢到北宋初期,這裡更是先后兩度作為縣治,是增城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增城過去有舊“八景”,其中四個景點都在增江街轄內。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豪杰”,從增江走出去的歷史名人,除了賴際熙以外,還有倡建同和圍的蔡九傳、深孚眾望的教育家陳宗南、孫中山的侍衛尹庭湖、革命烈士鄭貴章、技精正直的駁骨醫師陳萬古等等。

  這些彌足珍貴的人文精神是增江街在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依托的文化根基。十年來,增江街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一、二、三產業齊頭並進,成為增城近年來發展變化最快的地區之一。根據統計,去年增江街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實現45.49億元,完成總稅收6.5億元,與十年前相比達到了30多倍的增長。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堅持發展獨特的文化風採,將是增江街在競爭中保持優勢的最佳選擇。” 卜永彪說。據悉,近年來,增江街按照增城市委關於“人文增城”建設的部署和要求,把打造增江東岸經濟板塊與構建增江東岸人文精神統一起來,制定“人文增江”建設工作方案,努力挖掘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通過開展“道德講堂”、“增城好人”評選活動,舉辦“美麗增江”攝影比賽,出版發行歷史文化讀本《印記增江》等,等,在“增江”這一塊文化土壤上邁出前進的步伐。

  據悉,金雨花園(賴際熙紀念園)已被列入增城市“人文增城”建設項目清單。該項目位於增江街光輝村,佔地面的272668平方米,建設時間為2015年,將成為一個以紀念賴際熙為主題的多板塊供民眾休閑的公園。

  小資料

  文化大家賴際熙

  賴際熙(1865—1937),字煥文,號荔垞,增城增江人,是杰出的客家文化社會活動家、新興客家學奠基人。

  賴際熙幼時攻讀於廣州廣雅書院,清光緒十五年(1889)中舉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中國歷史上最后一次的科舉考試中進士,欽點翰林,授國史編修,再晉國史館總修、總纂。民國二年(1913)任香港大學中文總教習兼教授,創辦中文系、學海書樓,一生專心從事中文教學與國學傳播和研究。賴際熙是香港崇正總會創建人之一,在旅港客籍社會享有崇高的威望。著有《清史大臣傳》,編有《崇正同人系譜》、《赤溪縣志》、《增城縣志》(民國十年)。民國二十六年(1937)辭世,享年73歲。 后人集其平生所作編有《荔垞文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