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泰山封禪 以示報天地(上)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九月 16日, 2016
東嶽泰山,古稱岱山,亦稱岱宗,位於山東省中部的濟南市與泰安、歷城、長清三縣之間。 根據南北朝時的《述藝記》中所載,盤古開天闢地死後,頭部化作了泰山。秦漢間有民間傳說:盤古死後,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因此,泰山成為五嶽之首。

此外,古人認為東方是萬物交替、初春發生的所在,所以認為泰山在五嶽中的地位特別重要,這也是其為「五嶽之長」的另一個原因

泰山還一向被視為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是修煉之人理想的修煉之地。據說由仙人山圖公子管理。這裡流傳的仙人故事不少,比如泰山老父、稷丘君、安期生、崔文子等。

因為泰山是五嶽之首,也或許因為泰山是離仙人最近之處,因此中國古代帝王多在即位之初,或太平之歲,去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祈福納祥。所謂封禪,就是在泰山上築土成壇,在壇頂點燒柴禾,以祭天,此稱叫「封」。在泰山下面的小山(梁父)上選擇一塊地方瘞埋祭品,叫做「禪」。兩方面合而稱為「封禪」。中國古代皇帝相信自己是「受命於天」,因此向天祈告,一方面祈求神的保佑,另一方面也是感謝神保佑國家風調雨順、民生安樂。

漢代班固《白虎通義》中說:「王者受命必封禪。封,增高也。禪,廣厚也。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報天,禪梁父之址以報地。」也就是說,承受天命的天子一定要封禪,即祭祀天地。人間的天子一定要去泰山祭祀過天地,才算受命於天。


泰山石刻中,包含歷代帝王封禪的告祭文。(Rolf Müller/維基百科)
關於封禪的傳說,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代,彼時封禪的著名帝王有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不過先秦時代如何舉行封禪之禮,由於史料的匱乏,不得而知。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親自帶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梁父山舉行封禪大禮,昭告天地自己所取得的功績,並立碑說明。其後,則有漢武帝八次前往泰山、梁父山封禪

封禪前漢武功績

據《史記‧孝武本紀》記載,漢武帝剛一即位,就有人主張封禪,以為「天下安」,即可以通過封禪來修正一下國家的制度。不過,主張用儒家思想治國的漢武帝與主張黃老之說理政的竇太后有了衝突,漢武帝暫時放下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封禪之事也暫時擱淺。

公元前122年,濟北王以漢武帝要封禪,上書獻泰山及其附近地域,漢武帝接受,並以其它地方償還濟北王。但直到公元前110年,即在其即位後三十年,漢武帝才開始了他的首次封禪。

在這三十年中,漢武帝在政治上「獨尊儒術」,並以政治制度、社會制度的形式確立了儒學成為中國王朝正統統治思想,且一直延續到了清朝都沒有改變。但另一方面,漢武帝並沒有徹底排斥其它學說,更沒有採取滅絕百家的極端措施,而且允許其活動,甚至對有才能者亦加以任用。同時,漢武帝為了大一統,亦選取諸家學說中有用之處為其所用。

漢武帝還建立年號、頒布太初曆、興建太學,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為其統一大業奠定基礎。

漢武帝亦變古創制,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的政治制度。(柚子/大紀元)
漢武帝亦變古創制,收相權、行察舉、削王國、改兵制、設刺史、統一貨幣、專管鹽鐵、實行立平準均輸等重大改革與創製,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的政治制度。這亦成為此後兩千年間中華帝國制度的基本範式。

此外,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東併朝鮮,西征大宛,北卻匈奴,南滅百越,攘夷拓土,使西漢的疆域在武帝后期達到極盛。彼時,西漢的疆域在西北包括今天的新疆和甘肅地區,東北方向的版圖則擴展到朝鮮半島至大海,西南則到達今雲南高黎貢山和哀牢山一線,南方到達福建、海南島等。漢武帝時的疆域成為後世中華帝國的版圖的基礎。


敦煌壁畫中,往返於絲綢之路上的商隊。(公有領域)
在這三十年間,漢武帝還開闢了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加強了漢帝國與西域、中亞和西亞乃至歐洲的商業往來,外來文化亦從此開始大量輸入。

這樣的漢武帝,功績確實超過前面幾位皇帝,其封禪泰山,確實是名正言順。

封禪前的吉兆

公元前110年,取得了輝煌文治武功的漢武帝開始了他的首次封禪之旅。漢武帝首次明確提出了封禪泰山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掃平宇內、一統天下;第二,必須天下太平、長治久安;第三,必須不斷有吉祥的天象出現。此時,漢武帝已具備了前兩個條件,只待上天顯示吉兆。

遵照古制「古者先振兵釋旅,然後封禪」,漢武帝「勒兵十八萬騎,族旗徑千餘里」。他們先從雲陽出發,出長城,登單干台,至朔方,又臨北河,威震匈奴,回來時祭拜了橋山黃帝陵,然後回師釋兵。

三月,漢武帝率大軍向泰山進發。隨行人員對於參加這盛大的祭天儀式,都十分高興。他們先到了西嶽華山,然後又到了嵩山。在嵩山,漢武帝的隨從們抓到了一匹駿馬和一頭神奇的鹿,隨從們還稱,在山上聽到喊「萬歲」的聲音。漢武帝以此為吉兆,下令「祠官加增太室祠」,並禁止砍伐山上的樹木,還以山下300民戶作為嵩山的奉邑。

獲得吉兆的漢武帝,興緻勃勃地向泰山前行。到達泰山時,草木尚未生發,漢武帝就命人在泰山玉皇頂上立塊石頭,自己則去巡行東海。

東海尋仙

漢武帝天生慧根,特別喜好神仙之道,經常到名山大川和五嶽去祈禱,泰山、東海之行當然也包含尋找神仙之意。

漢武帝來到東海一帶後,行禮祭祀八神。齊人紛紛上書談論神怪和奇異方術,數以萬計。於是武帝調發了很多船隻,讓數千人去尋求蓬萊山的神人。

天子出行,常常由方士公孫卿持天子符節先行到達,在名山勝境迎候天子車駕。此次他到達東萊後,說夜間看到一個異常高大的人,身長數丈,走近後卻看不到了,只留下一個很大的足跡,形狀像是禽獸的足印。群臣還有的說見到一個老人牽著狗,說:「我想見一見臣公」,說完忽然不見蹤影。漢武帝看了大足印,尚不肯相信,等到又聽群臣講述牽狗老人的事,才深信這就是仙人了。因此特意在海上留宿以待仙人,還准許方士乘坐驛傳的車子以來往報信。

不過,等了數日,也沒有見到神仙。此時泰山草木開始生長,漢武帝遂前往泰山封禪。@#

------------------------

漢武帝泰山封禪 以示報天地(下)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九月 17日, 2016
漢武帝於公元前110年四月從東海返回泰山封禪,由於沒有人知道古代封禪的禮儀,因此漢武帝自定了封禪之禮。

首次泰山封禪

漢武帝先到了梁父山,以禮祭祀地神。乙卯日,他命侍中和儒者穿著隆重的禮服,即頭戴皮弁,插笏垂紳,行射牛的禮儀。隨後,漢武帝在泰山東面的山腳下封土行禮,所封土寬一丈二尺,高九尺。下面埋有玉牒書,是漢武帝寫給天帝的書信,書的內容隱秘無人知曉。

行完禮後,漢武帝獨自帶著已故將領霍祛病的兒子、侍中奉車霍子侯登上泰山,在山頂同樣行了封土禮,至於行禮過程怎樣同樣沒有多少人知曉。第二天,漢武帝從山後陰道下山。丙辰日,在泰山腳下東北的肅然山上行禪祭禮,與祭后土儀式相同。

整個封祭、禪祭漢武帝都親行拜見禮。禮服為黃色,都有禮樂伴奏。薦神用的草蓆是用江淮間的三脊茅編織而成,封土用雜土石,上面加蓋五色土。漢武帝還將遠方進貢來的奇獸、飛禽以及白山雞等物放還山林,兕牛犀像之類不宜放還山林的,都到泰山下祭祀后土。據載,行封禪禮的地方,當夜仿佛有光出現,白天有白雲從封土中升起。這應該是神靈的顯現。整個典禮過程透露出一種神秘氣氛和宏大的氣魄。


漢武帝雕像(網絡圖片)
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泰山腳下的明堂接受群臣朝賀,並因首次封禪改年號元鼎為元封。漢武帝從即位起,就建號為「建元」,至「元封」共6個年號,每個年號皆六年。「元封」的「封」,自然是指「封禪」。

接受朝賀後,漢武帝廣賜牛、羊、酒、布等,並免除奉高、歷城等地年租,大赦天下,而且詔許凡是天子車駕所經之處,免除一切勞役。

漢武帝還下令在泰山腳下為諸侯修建官邸,以備他們隨駕迎駕封禪泰山之朝宿。將漢代有封爵的人和泰山聯繫在一起,增加了泰山的影響。

最早建置在泰山附近的城鎮,是春秋時的博邑(位於泰城舊縣村),該城曾先後為魯、齊兩國所統屬。秦統一後,在此設立博陽縣。漢初在這裡設立博陽郡,漢武帝時改稱泰山郡。自春秋至西漢武帝前的四百年中,博城是泰山南麓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漢武帝首次封禪後,武帝下令在泰山以東割瀛、博設立新縣,以奉祀泰山,故名奉高縣。此後,又將泰山郡治遷至奉高。奉高從此繁榮至北朝,歷時六百年。

漢武帝泰山封禪之後,又東遊海上,北至碼石,經遼西,歷九原,於五月回到甘泉。武帝封禪,行程一萬八千里,可謂氣勢恢宏。

發布文告

漢武帝封禪泰山的儀式結束之後,還發布了文告:

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於禮樂,故用事八神。遭天地況施,著見景象,屑然如有聞。震於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於梁父,然後升禪肅然。自新,嘉與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為元封元年。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歷城、梁父,民田租逋賦貸,已除。加年七十以上孤寡帛,人二匹。四縣無出今年算。賜天下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

從文告中可以看出,漢武帝以一種謙虛虔誠的態度,來表明自己的心跡,以求有新的開始,並向人民施行恩惠。

七次再封禪泰山

在首次泰山封禪後,元封八年(公元前109年)、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漢武帝又先後七次到泰山封禪。漢武帝在前後二十一年的時間裡,到泰山封禪了八次,平均不到三年即有一次。

公元前109年,距第一次封禪僅一年時間,漢武帝再次來到泰山,這一次發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在泰山修築明堂。明堂相傳是夏商周以來宮殿中兼有祭祀功能的最重要的大殿,原來泰山下有明堂,漢武帝嫌其地勢險要且不夠寬敞,因此下令重建。

不過,時人並不知道明堂該建成甚麼樣子。這時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圖中顯示,明堂正中是一座大殿,四周無牆,以茅草覆頂。又建有復道。殿上有樓,從西南方的復道進入大殿,稱為「崑崙道」。天了從這裡入殿,就可拜祀天帝了。大殿外有水環繞一周。

於是,漢武帝下詔按照黃帝時明堂圖在奉高邑建造明堂。公元前106年,武帝再次來到泰山時,就在明堂的上層祭祀天帝和五帝,在明堂下層祭奠后土,用牢牛共二十頭。武帝還再次登上泰山,在山頂又有一番外人不知詳情的秘祭。而在泰山下祭祀五帝,則各按其方位進行,只有黃帝與赤帝合併祭祀,祭時都有主管官員輔助侍候。山上燃起燎火,山下各處都舉火相應。

漢武帝與泰山老父

每次去泰山封禪、祭祀或去東海,漢武帝都希望尋訪到神仙。晉代葛洪著的《神仙傳》記載了漢武帝與神仙泰山老父的故事。

漢武帝劉徹東巡狩獵時,看見一個老翁在路旁鋤地,頭上的白光有數尺之高。老人看上去50多歲,但面色紅潤如童子,肌膚光滑有光澤,一看就不同凡俗。武帝覺的怪異,就上前詢問老人的道術。老人告訴武帝,他曾經遇見過一個得道之人,那個人教給他修煉之法。他依此修行,身體便開始向年輕方向轉變,頭髮也由白髮變成黑髮,掉了的牙齒又齊齊地長了出來了,身輕如燕,每天能行走三百里。現在他已經有180歲了。這位老人就是泰山老父。老父後來進了泰山,每隔十年、五年,他都回鄉看看。等他三百多歲時,就再也沒人見到過他。

封天禪土 功越百王

漢武帝泰山封禪彰顯了其「登泰山,履石封,以望八荒,視天都若蓋,江河若帶」的宏大胸襟,亦是其對國泰民安的社會理想狀況的追求。三國時的曹植在《漢武帝讚》詩中用「封天禪土,功越百王」來頌揚漢武帝的業績,西漢史家司馬遷在談其寫《今上本紀》的宗旨時曾言:「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修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這是他對漢武帝盛世的肯定,也是對封禪和改德改制的正確評價。


泰山無字碑,漢武帝封禪泰山所立。(Shizhao/維基百科)
可以說,漢武帝為建立大一統帝國而舉行的封禪大典,對西漢王朝乃至後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泰山頂上漢武帝時立起的無字石碑跨越兩千年後,仍在俯視著人間滄桑。@#

------------------------------------------------------------

漢武帝威服四夷 北設四郡(下)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在南越盡入漢帝國版圖後,漢武帝將目光再次投向西南夷。

夜郎國滇國臣服大漢

公元前120年,北擊匈奴告一段落後,漢武帝恢復對西南夷的開拓。在公元前111年漢軍平定南越叛亂後,夜郎侯入朝向武帝表示臣服,漢武帝封其為「夜郎王」,漢朝進而全部控制夜郎地區。

隨後,漢軍擬平叛邛、笮等部落,這些部落十分驚恐,也表示臣服,並請求漢朝置吏。漢武帝便「以邛都為粵(越)嶲郡,笮都為沈黎郡,冉駹為文山郡,廣漢西白馬為武都郡」。

漢武帝希望招降滇王,但遭到滇國的聯盟諸部勞浸、靡莫的反對,漢朝便於公元前109年擊滅勞浸、靡莫,滇王遂率舉國臣服,請置吏入朝。漢武帝遂在滇國境內設益州郡(治所在今雲南晉寧縣東),賜滇王印信,令其繼續管理百姓。

至此,漢朝基本上將西南夷地區納入其統治範圍,漢朝的西南邊界擴展到今雲南高黎貢山和哀牢山一線。兩越和西南夷的平定,在使漢王朝擴大版圖的同時,也加強和促進這些地區與華夏的經濟、文化上的聯繫,民族進一步融合。


雲南貢山的怒江(Claire liy/維基百科)
衛滿建立衛氏朝鮮

西漢初年,反叛漢朝的中原人衛滿率領數千人進入朝鮮半島。來到朝鮮的衛滿得到朝鮮王箕准的禮遇,不僅拜其為博士,賜給圭,而且封給他西部方圓百里的地方。箕准的目的是希望衛滿為其守衛西部面對漢朝的邊境。

然而,有著政治野心的衛滿,利用封地,不斷招引漢人流民,積聚自己的政治、經濟力量,並在羽翼豐滿後,攻占王都,並自立為王,國號仍稱「朝鮮」,史稱「衛氏朝鮮」。此時衛氏控制了朝鮮半島北部地區,與西漢燕地相鄰。

彼時漢朝初定,仍採取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政策。遼東太守經批准,主動與朝鮮國王衛滿相約:衛滿為漢朝藩屬外臣,為漢朝保衛塞外,不使漢朝邊境受到侵犯;塞外各族首領朝見漢朝天子,以及各國與漢朝通商,不許從中阻擾。作為回報,漢朝答應給予衛滿兵力和物資上的支援。


衛氏朝鮮(網路圖片)
有了這樣的約定,衛滿開始繼續擴張自己的勢力,不斷征服臨近小邦,衛滿的控制面積最大的時候達到幾千里。

在衛滿的王位傳到他孫子衛右渠手裡的時候,實力日益雄厚的朝鮮對漢朝就不太尊重了,不但不肯再向漢朝通商朝貢,而且還阻礙鄰近真番等小國與漢朝通商朝貢。公元前128年,朝鮮半島鄰近國家因不滿朝鮮王衛右渠的控制,率眾28萬歸降漢朝,漢武帝以其地為蒼海郡。

朝鮮滅亡 北設四郡

朝鮮王不曾想到的是,此時面對的漢武帝不再實行黃老政策,而是開始大一統的進程,這也注定其最終的命運。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為加強與衛氏朝鮮的藩屬關係,派使節涉何出使朝鮮,勸諭衛右渠改變對漢朝的不友好政策,結果無效。涉何對出使沒有結果非常氣惱,在回國途中,將護送他出境的朝鮮裨王長殺死,並將情況飛報漢武帝。

漢武帝的反應是任命涉何做遼東郡的都尉,衛右渠深為不滿,遂發兵突襲遼東,殺死涉何,這成為了漢武帝發兵朝鮮的導火索。

同年,漢武帝派樓船將軍楊僕率領5萬人馬,乘船過渤海奔朝鮮,左將軍荀彘率軍出遼東郡,從陸路出發,聯合攻打朝鮮。衛右渠馬上調兵遣將駐守在險要位置以逸待勞。先到達朝鮮列口(今大同江附近)的楊僕水軍,未等荀彘的陸軍到達,就單獨率領水軍進攻王險城,結果戰敗。而荀彘的陸軍也遭遇朝鮮西部大軍,沒有取勝。

兩路大軍出師不利,漢武帝再派衛山為使臣,前去曉諭衛右渠。迫於壓力,衛右渠表示願意降服,派太子到漢廷謝恩,並獻上大量軍糧和馬匹。

然而,當太子帶領一萬士兵前往漢朝時,使臣衛山和將軍荀彘懷疑太子有陰謀,要求他的軍隊不能攜帶武器;太子則懷疑使臣和將軍要謀害他,便率軍返回王險城(古朝鮮都城)。

漢武帝十分生氣,下令在朝鮮的兩路大軍繼續進攻王險城。朝鮮內部遂發生分歧,朝鮮王衛右渠被主和的臣屬殺害,王險城被攻陷,衛氏朝鮮滅亡。

朝鮮滅亡後,漢武帝設置了玄菟、樂浪、臨屯、真番四郡,轄境南至今天的漢江流域。


公元前1世紀初東北亞局勢。衛氏朝鮮滅亡後,漢武帝設置玄菟、樂浪、臨屯、真番四郡,轄境南至漢江流域。(Evawen/維基百科)
奠定中華疆域版圖

漢武帝時期,北擊匈奴、東併朝鮮、南誅百越、西北越蔥嶺、西南通雲貴,征服大宛,奠定中華疆域版圖。

漢武帝開創西漢王朝最為鼎盛繁榮的時期,歷史上「秦皇漢武」的說法正說明他的偉大功績,盛況空前的西漢帝國至今仍讓人神往。@*

----------------------------------------------------------------

漢武帝慧眼識人 司馬相如獻上林賦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明代仇英繪《漢武帝上林出獵圖》(局部),是根據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描繪的場景創作出來的。(公有領域)


更新: 2016-08-09 3:42 AM標籤: tags: 上林賦, 司馬相如, 漢武帝, 漢賦
漢朝最具有代表性的文體就是賦。漢賦內涵非常豐富,包含宣化、諷諫、頌美、招賢等。

一般認為,《詩經》是漢賦的源頭,漢賦是詩的流變。漢朝在漢武帝手裡達到空前強盛,與漢武帝雄才大略相映襯的,是漢賦的成熟。賦大體是表現帝王的功德功業,言辭極富華麗,體制極富宏大,可以「抒下情而通諷諭」「宣上德而盡忠孝」,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揚雄的《羽獵賦》、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二京賦》等,基本上是這類作品。

尤其是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賦確立了「勸百諷一」的賦頌傳統,奠定了鋪張宏博的大賦體制。漢賦自司馬相如以後,主要內容都是歌頌王朝聲威和氣魄,後代的賦家沿用不改,於是形成了一個賦頌傳統。

《司馬長卿集》(網絡圖片)
司馬相如才華橫溢,其作品在他生前就很有影響。據說,漢武帝讀他的《大人賦》,有飄飄然凌雲而飛的感覺;漢武帝為了保全他的著作,還曾派專人去相如家中收集。司馬相如富有傳奇性,尤其是與漢武帝的緣分,為後人津津樂道。

漢武帝與司馬相如

漢武帝本身就是漢賦大家,對於漢賦作家更是極力招攬,一即位就安車蒲輪徵召已經告老還鄉的漢賦名家枚乘來京,枚乘不幸死於半路上,又徵召枚乘之子枚皋進京「待詔」。枚皋為名家之後,自己同樣也是漢賦名家,對司馬相如卻非常敬重。

《漢書‧枚乘傳》附枚皋傳記載:「皋賦辭中自言為賦不如相如。」一時之間,漢賦名家如東方朔、枚皋、嚴助、司馬相如等,均聚集到漢武帝身邊,獲得重用。國家有甚麼大事,如巡狩封禪、遊獵宴饗,漢武帝便讓這些漢賦名家作賦以彰顯其事。

漢武帝與司馬相如的緣分就是從賦開始的。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居久之,蜀人楊得意為狗監,侍上(漢武帝)。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上驚,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為天子遊獵賦,賦成奏之。』上許,令尚書給筆札。相如以『子虛』,虛言也,為楚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為齊難;『無是公』者,無是人也,明天子之義。故空藉此三人為辭,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其卒章歸之於節儉,因以風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說。」

這裡是說,蜀人楊得意擔任管理皇帝獵犬的官員,得以侍奉漢武帝。有一天,漢武帝無意間讀到《子虛賦》,不禁拍案叫絕,大為讚賞,他以為能寫出這樣好文章的人可能已經作古,遺憾不能與作者一席談,以「獨不得與此人同時」為恨。

漢武帝身邊的楊德意馬上說:「陛下,寫這篇賦的人是臣的同鄉司馬相如,現在成都閒居。」

漢武帝聽了又驚又喜,馬上派人召司馬相如來京。司馬相如到了京城之後,漢武帝接見了他,問他《子虛賦》是不是他寫的。司馬相如回答說:「是的,《子虛賦》正是臣寫的。不過,那是寫諸侯的事,並沒有甚麼了不起。若准臣陪陛下遊獵,臣可寫出天子遊獵賦獻給陛下。」

漢武帝讓尚書賜給司馬相如筆和簡帛,安排住處,給以禮遇。第二天,漢武帝帶司馬相如等人去上林遊獵。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武帝始換上戎裝,率領大隊人馬去長安城西南一帶打獵,吾丘壽王為之規劃區域界限,擴大上林苑,為天子遊獵行樂之地。

司馬相如親眼見到天子遊獵的場景,不久就寫出了《上林賦》,呈獻給漢武帝。《上林賦》內容上與《子虛賦》相銜接,但更見風采,其題旨是以「子虛」為空言虛語,用來稱說楚國之美;「烏有先生」,意思是「哪有此事」,用來替齊人詰難楚國;「無是公」,即沒有此人,用來闡明天子的道理。這三個人物,互設問答,彼此唱和,縱橫鋪寫,憑空假藉這三個人做文章,用以推想天子、諸侯的苑囿遊獵之事。賦的末尾一章歸結於節儉,用以諷諫天子。漢武帝讀了,十分高興,封司馬相如做了郎官(帝王的侍從官)。

《子虛賦》與《上林賦》,在被編入傳世《文選》時,被合成一篇,名為《天子遊獵賦》。王世貞《藝苑卮言》稱:「《子虛》、《上林》材極富,辭極麗,而運筆極古雅,精神極流動,意極高,所以不可及也。」

司馬相如從武帝到長楊宮打獵,目睹武帝登山涉水,率先追逐野獸,即上疏勸戒,認為這樣做很危險,應避免不測之禍,「雖萬全無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武帝讀過《諫獵書》後,既誇讚司馬相如以情相諫,又將其作為美文欣賞。

據班固《漢武故事》記載,司馬相如與漢武帝關係密切,好到可以商量交換文思:「上少好學,招求天下遺書,上親自省校,使莊助、司馬相如等以類分別之。尤好辭賦,每所行幸及奇獸異物,輒命相如等賦之。上亦自作詩賦數百篇,下筆即成,初不留意。相如作文遲,彌時而後成,上每歎其工妙,謂相如曰:『以吾之速,易子之遲,可乎?』相如曰:『於臣則可,未知陛下何如耳?』上大笑而不責也。」

明代書法匯刻叢帖《停雲館帖》中明朝人謄寫的楷書《秋風辭》。(網絡圖片)
中國歷代皇帝中,漢武帝的文章可以稱得上非常出色。他的詩作《瓠子歌》、《天馬歌》、《西極天馬歌》、《李夫人歌》、《思奉車子侯歌》、《柏梁台詩》等等,氣勢磅礡,頗有王者之氣,被徐禎卿《談藝錄》譽為「壯麗鴻奇」。《秋風辭》影響很大:「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漢武帝是西漢唯一一位有辭賦作品傳世的皇帝。《漢書‧藝文志》載:「上所自造賦二篇。」顏師古注云:「武帝也。」這二篇賦中的一篇應是《漢書‧外戚傳》載錄的《李夫人賦》,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悼亡賦的開山鼻祖。明人王世貞以為其成就在「長卿下、子雲(楊雄)上」(《藝苑卮鹽》)。@#

-------------------------------------

什麼是推恩令?推恩令誰提出的?

2014-08-06 12:48:27來源:趣歷史責任編輯:zhaoxiaoyan 字號:T | T

  時間:公元前127年( 漢武帝元朔二年)
  內容: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主要內容是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允許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傳給幾個兒子,形成直屬於中央政權的侯國。
  漢初,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長子單獨繼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孫得不到尺寸之地。雖然文景兩代採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漢武帝初年,“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謀以逆京師”,嚴重威脅著漢朝的中央集權。因此公元前127年正月,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推恩令吸取了晁錯削藩令引起七國之亂的教訓,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諸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這使得諸侯王國名義上沒有進行任何的削蕃,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導致封國越分越小,勢力大為削弱,從此“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
  規定諸侯王死後,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 ​​侯,列侯歸郡統轄。允許諸侯王推“私恩”把王國土地的一部分分給子弟為列侯,由皇帝制定這些侯國的名號。按照漢制,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推恩令下後,王國紛請分邑子弟,“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武帝以後,王國轄地不過數縣,其地位相當於郡。這樣,諸侯王強大難制的問題,就進一步解決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漢武帝變古創制 煥然可述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在軍事上反擊匈奴的同時,漢武帝也在政治制度上推行變革,為大一統進行著準備。唐代著名大臣虞世南曾評價道:「漢武承六世之業,海內殷富,又有高人之資,故能總攬英雄,駕御豪傑,內興禮樂,外開邊境,制度憲章,煥然可述。」究竟是怎樣的「制度憲章,煥然可述」?

四兩撥千斤的「推恩令」

楚漢相爭時期,劉邦為了獲得廣泛的支持,與項羽抗衡,分封了不少異性諸侯。西漢建立後,劉邦對這些異性諸侯心生猜忌,在一個個清除的同時,大封劉姓諸侯王,以此鞏固漢家天下。

然而,隨著劉姓諸侯王的勢力越來越大,對中央政權自然也構成了強大的威脅。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就是諸侯問題的一次大爆發。雖然叛亂被平息,但各諸侯國的勢力依然不可小覷。

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戰爭示意圖(網絡圖片)
漢武帝即位後,為了實現大一統的宏偉目標,必須加強中央集權,而如何不引發動盪,卻能削弱各諸侯的勢力的問題首當其衝。此時,漢武帝選拔出來的主父偃給漢武帝出了一個主意,即推行「推恩令」。

「推恩令」的主要內容是: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長子繼承以外,還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廣布恩惠,讓更多的人來享受特權)的形式給其他的兒子在本侯國內分封。諸侯王奏報後,漢武帝將親自確定封邑的名稱。

該詔令頒布後,梁王劉襄和城陽王劉延上書請求推恩,漢武帝下詔批准。其他諸侯王也相繼上書,請求朝廷允許推恩。《漢書》記載,公元前127年頒布「推恩令」後,河間王國先後分成了11個侯國,淄川王國分成了6個侯國,趙王國分為13個侯國。其它諸侯國也都分成了若干侯國。諸侯國的封地越來越小。

按照制度,新的侯國脫離了原來王國的限制,地域獨立,但受當地郡縣官吏的管轄。也就是說,「推恩令」的實行,使原來獨立的地方王國自動地將權力上交給了國家。此後,地方的王與侯僅僅享受物質上的特權,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稅,但是沒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權。這樣,漢武帝以四兩撥千斤的辦法,很自然地解決了以往諸侯與中央政府對抗的問題。

此後,漢武帝還瓦解了諸侯王中勢力最大、威望最高的淮南王劉安的陰謀反叛,劉安自殺,與之有牽連的衡山王劉賜、江都王劉非亦自殺。漢武帝遂廢除了他們的封國,設立為郡,並派官吏管轄。

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限制諸侯,漢武帝還頒布了附益法、阿黨法,即與諸侯們勾結,為他們謀求利益者都要受到嚴懲。如此,官員和士人都遠離了諸侯,使他們無法坐大。諸侯對中央政權的威脅逐漸消除。

設尚書削相權

漢朝惠帝、文帝、景帝時期的丞相,大多是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因此受到禮遇。丞相位列三公之首,下設十二曹,有專門的辦事機構,負責管理文武百官,可以說權力非常大。

漢武帝即位,尤其在竇太后去世後,開始有意削減相權。他設立了中朝、尚書檯,選用儒生任職,直接向皇帝負責,處理重大要務。公元前124年,漢武帝還任用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孫弘做丞相,這樣就改變了以前通常由貴族來做丞相的慣例。

設置監察刺史

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監督,漢初承繼秦朝設立的御史監察制度。漢文帝時御史多失職,命丞相另派人員巡視各地。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廢除了御史監察制度,將全國分成了13個監察區,每個區叫做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做司隸校尉,其它12個州都叫「刺史」。

刺史在六個方面對地方進行監督,即「以六條問事」:
一是豪強占田超過了限制數量,而且恃強凌弱;
二是郡守不遵守詔書、法令,欺壓百姓,橫行地方,貪污腐敗;
三是郡守審判案件不體恤百姓,草菅人命,隨意賞罰,被百姓所嫉恨;
四是選拔任命官吏不公平,排斥賢能之人,任用小人做官;
五是郡守的子弟們仗勢欺人,郡守也為子弟向下屬求情,使下屬枉法辦事;
六是郡守不忠於皇帝,而是和地方的豪強們勾結,搞權錢交易,損害國家利益。

刺史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防止郡守和地方的豪強們相互勾結,對抗中央,重蹈原來同姓王犯上作亂的局面出現。同時,刺史也要負責向中央推薦認為較好的官吏,對於政績不好的還可以罷免。

刺史的地位在當時是相當高的,相當於欽差大臣,而且是長年的,在地方還有自己的辦公地點。就「刺史」名字本身來說,「刺」即是刺舉,也就是偵視不法,「史」是指皇帝派出的使者。

抑豪強

豪強橫行、諸侯強大和匈奴犯邊是阻礙漢武帝實現大一統目標的三大必須解決的問題。當初,董仲舒給漢武帝提的建議之一就是抑制豪強勢力。

向漢武帝提議抑制豪強勢力的董仲舒畫像(公有領域)
豪強包括大地主、大商人以及依附他們的門客、遊俠(類似於黑社會)等。文景之治時,由於朝廷遵循黃老學說無為治國,導致「(法)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併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室廬輿服僭於上,無限度」,強勢集團越發肆無忌憚。

換言之,漢武帝之所以要打擊他們,就是因為他們依仗雄厚的經濟實力,與不法官吏勾結,兼併土地,欺壓百姓,妨礙中央政令的推行。對此,漢武帝採取的一個措施就是將家財在300萬以上的豪強都遷往茂陵,此外還重用嚴苛的官吏打擊豪強。

當時非常有名的遊俠郭解也是被遷徙的人之一,而建議遷徙他的是其同鄉楊季主的兒子楊縣掾(縣官屬吏)。史載,郭解年輕時為人陰險狠毒,殺了很多人,又不惜自己的性命為朋友報仇,後事發亡命,以搶劫、私鑄錢幣、盜掘墳墓為生;年紀大後,雖然表面上成為社會賢達、樂善好施,但本性並未真正改變。

郭解被下令遷徙後,他的侄子將楊縣掾的頭砍下。楊季主家人來京告狀,結果告狀人反在宮門被殺。漢武帝下令捉拿郭解,郭解一路逃跑,有很多人幫助他。軹縣有個儒生陪同來查案的使者聊天,有一個郭解的門客盛讚郭解,儒生回應:「郭解專以奸犯公法,何謂賢?」這個門客聽到這話,就將儒生殺死,割了他的舌頭。

郭解和其門客如此濫施權力、暴力,最終自食其果。郭解被判大逆不道之罪而誅。

在漢武帝的嚴厲打擊下,豪強勢力走向衰弱。

無疑,無論是「推恩令」還是設置刺史,包括收相權、抑制豪強,都是漢武帝變古創制之舉,而這些舉措為其實現其宏偉的大一統理想同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李婧鋮

--------------------------------------

漢武帝遣使西域 派大臣智救東甌國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在竇太后的干預下,雄心勃勃的漢武帝推行的建元新政遭遇波折。為了不違逆祖母,漢武帝表面上忘情山水,打獵遊玩,擴建上林苑,與文人雅士吟誦歌賦。不過,他內心並沒有忘記國家大事。期間,漢武帝做了兩件對其日後影響巨大的事情,一件是派張騫出使西域,一件是巧妙救援南方的東甌國。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北方匈奴不斷侵擾邊境,殺死邊民、搶掠財物是長期以來就無法根除的邊患,而這也是漢武帝統一華夏的巨大障礙。漢朝建立之初,漢高祖劉邦曾率大軍與匈奴有過一戰,結果劉邦被困,險些喪命。自此後,一直到漢景帝時期,漢朝都不敢貿然對匈奴出兵,而是一方面採取消極防禦政策,一方面採取和親與饋贈的方式,安撫匈奴。

漢武帝即位後,開始思考如何解決匈奴邊患問題。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武帝從一個匈奴俘虜口中得知,西域有一個大月氏國,曾受到匈奴人的壓迫,國王也被匈奴人殺死。為了擺脫匈奴人的奴役,大月氏人一再遷徙。


一位騎馬的月氏國騎士(公有領域)
於是,漢武帝產生了聯合大月氏人對抗匈奴的想法。可是,沒有人知道大月氏人在甚麼地方。漢武帝遂下詔令,招募能擔任出使大月氏的使者,不論身份地位,唯才是舉。從成千上萬的報名者中,漢武帝精選了一百人,作為使團成員,並任命守信義、有勇有謀、口碑極好的張騫作使節。

張騫,原在宮中擔任郎官,他擅長騎射,了解匈奴情況,與漢武帝一樣,都主張武力回擊匈奴。漢武帝多次召見張騫,商討出使計劃,並為其配備了了解匈奴和西域情況的匈奴俘虜甘父。

在漢武帝的期望中,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和隨行一百多人從隴西出發了。前途漫漫,沒有人知道未來將發生甚麼事情。這就是歷史上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然而,沒有等到張騫的消息不說,在張騫出使後的同一年,建元新政夭折。此時,匈奴再度要求和親,漢武帝在沒有切實可行的作戰方案前,滿足了匈奴的要求。不過,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之舉,為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施謀略南救東甌國

建元新政夭折後,漢武帝收斂鋒芒,韜光養晦。公元前138年,南方的閩越國圍攻東甌國,東甌國派人向漢朝求救,這給漢武帝出了一個難題。

漢朝東南福建、浙江地區一共有三個小國:南越國、閩越國和東甌國,是秦朝時少數民族越人的後代。漢景帝時期,吳楚七國叛亂,吳王劉濞派人遊說東南三個小國作為自己的後援。因時常得到劉濞的恩惠,三個小國與其關係一直良好。但面對劉濞的請求,南越國和閩越國沒有貿然答應,只有東甌國國王駱望貪圖小利,派遣軍隊加入了劉濞的叛軍。

叛亂失敗後,劉濞逃到了東甌國。面對漢朝追擊來的大軍,害怕被處罰的駱望,聯合劉濞叛軍意圖做最後一搏。不過,漢景帝在大臣的建議下,派出使者,赦免了其罪行,條件是交出劉濞。駱望隨後刺殺了劉濞。劉濞的兒子劉駒聽說後,逃往閩越國。

十六年過去,在「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下,大漢王朝對東南小國的紛爭也不甚關注。劉駒藉機慫恿閩越國國王擴張領土,進攻東甌國。東甌難以抵抗,於是向大漢朝求救。

這對於漢武帝而言確實是個難題。這是因為如果發兵東甌,必須得到竇太后的允許,而奉行「無為而治」的竇太后是否會允許出兵,不容樂觀。心中已有主意的漢武帝遂召集大臣們商議。有大臣反對出兵,認為區區小國不值得興師動眾;也有大臣指出,如果見死不救,將來就不能鎮撫萬國。漢武帝深以為然。

經過考慮,漢武帝審時度勢,作出了特殊的安排,即不用虎符調動軍隊去救援東甌,而是派大臣莊助到當地,調動當地駐軍對付閩越。這樣,不僅不用驚動竇太后,而且還表明了朝廷的態度。

莊助一行帶著漢武帝授予的代表權力的節杖趕到了會稽,向當地最高長官宣讀了皇帝的命令。閩越王聽說漢武帝派大臣來到了會稽,迅速撤回了軍隊,東甌國的危機解除。東甌人怕漢軍撤退後閩越會捲土重來,便請求遷徙到長江和淮河之間的地區。漢武帝經過廷議後,同意了該請求。東甌國國民正式成為了大漢的臣民。

漢武帝成功救援東甌國,使其在朝廷內外樹立起了威信,其顯露出的魄力和謀略讓人刮目相看。

復議晁錯案埋伏筆

漢初,劉姓諸王被分封到各地。隨著諸王勢力的強大,逐漸對中央政權構成了威脅。晁錯正是漢景帝時期提出「削藩」的御史大夫,七個諸侯國以此為由叛亂。在諸侯國和大臣們的壓力下,漢景帝忍痛殺死了晁錯,但七國叛亂並未停止。在發舉國之兵力後,漢景帝才平息了七國之亂。


晁錯畫像(網路圖片)
晁錯之死無疑是個冤案。在新政夭折後,一天在上朝時,漢武帝突然就晁錯被殺之事提起廷議。眾臣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漢武帝趁機說:「朕看晁錯是朝廷忠臣,應該平反。」一些大臣明白了漢武帝之意後,紛紛附和,並重提諸侯割據之害。

漢武帝復議晁錯案之事,很快傳到了各個諸侯王耳中。不久,諸侯王按慣例朝見天子,漢武帝擺宴席招待他們。席間,中山靖王劉勝開始哭訴,向漢武帝施加壓力。武帝談笑間予以安慰。

從漢武帝在韜光養晦期間的一些作為看,他的膽識和謀略確實非同一般。一個帝國的新的締造者正在成長。在韜光養晦四年後,疼愛漢武帝但與其政見不同的竇太后去世,漢武帝十分哀痛。但這也意味著,他將沒有任何阻礙,可以一展抱負,打造一個強大的大漢帝國。@#

--------------------------------------------------------------

漢武帝尊儒術 興太學培養人才

公元前135年五月,竇太后去世,漢武帝真正走上領導大漢王朝邁向強盛的道路。

在漢武帝再度掌握朝政的第二年,他召見大臣,商討國家方針大政。曾作《天人三策》、讓漢武帝相見恨晚的董仲舒亦在其中。董仲舒從儒家思想出發,再次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設立推薦人才的察舉制度並使之規範化,提出以各郡人口多寡定舉人之數以及「四科」之制,並建議成立太學培養人才。沒有了阻礙、渴望著大一統的漢武帝,開始正式推行董仲舒的建議。

獨尊儒術

西漢初期的帝后將相雖然多好黃老之說,但因為朝廷的放任態度,對各家學說都一視同仁,都設立「博士」。與現代的意思不同,博士是古代學官名,始於戰國。秦始皇時有博士七十人。漢承秦制,諸子百家都有博士。身為博士之人要精通古今學問,可以回答天子的下問。顯然,當時黃老說並未取得獨尊的地位,而儒家學說同樣得到了發展。


漢武帝雕像(網路圖片)
公元前136年,即崇尚黃老學說的竇太后尚在世之時,漢武帝就曾為《易》和《禮》增置博士,與文帝、景帝時所立的《書》、《詩》、《春秋》博士合為「五經博士」,而五經都是儒家經典。此舉並未遭到竇太后的反對,主要原因一是武帝只是擴充,二是設置五經博士並不意味著排斥其他學說。

漢武帝二度掌握朝政、接受董仲舒「尊儒術」的建議後,五經博士的地位更為重要。此後,除了儒家學者外,其他任何學派的學者都喪失問津「博士」的資格和機會。不過,即便是儒家學者,要想成為博士,所研究的也必須在「五經」之內,即在一個方面或多個方面有所成就,超出這個範圍也無法成為博士。

史料載,漢武帝「獨尊儒術」主要推崇的是「公羊春秋學」。這是研究以《公羊傳》解釋《春秋》的學問,《公羊傳》即《春秋公羊傳》,或叫《公羊春秋》,相傳為戰國齊人公羊高所著,專門闡釋《春秋》。最初只有口頭流傳,漢初才寫成書,並曾受到漢景帝的重視。

而漢武帝之所以推崇公羊春秋學,應與其所闡釋的「春秋大義」包括尊王、維護中央最高權威、主張「大一統」等,深深契合漢武帝的宏偉志向。在公羊春秋學研究方面頗有聲名的除了董仲舒,還有公孫弘,後者在第二次被舉薦後,被拜為博士。其後,公孫弘先後被擢升為左內史、御史大夫和丞相,還被封為平津侯。


《春秋公羊傳》(公有領域)
公孫弘曾提出治國安民的八項主張,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國家要節儉,輕徭薄賦,愛惜民力,為百姓創造良好的生產與生活條件;二是朝廷用人要因任授官(根據才能授予官職),任人唯賢,賞罰分明,使官盡其責,人盡其才。其思想中既有儒家的仁義、講求德政,認為「天德無私親,順之和起,逆之害生」,也有法家的因能任官、法義結合、賞罰分明等,這與漢武帝的治國理念同樣契合。而儒家與法家在贊成君主制、大一統方面是一致的。

對於漢武帝「尊儒術」的落實,公孫弘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於公元前124年提出並擬定為五經博士設弟子員的措施,以及為在職官員制定以儒家經學、禮義為標準的陞官辦法和補官條件。前者大致要點是:

一、遵循「三代之道」,以實現天下「教化」為務,先辦好中央官學,而後推廣於地方。

二、規定為博士官設置正式弟子五十人。由太常擇民十八歲以上,儀狀端正者充任博士弟子,免除他們所擔負的國家徭役賦稅。

三、設「受業如弟子」的旁聽生。由郡國、縣道邑推薦「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的優秀青年,經郡守、王相審查屬實後送報太常,成為旁聽生。旁聽生沒有定員。

四、定期的考核及任用制度。規定滿一年後舉行考試,如能通一經以上的,就補文學掌故缺,特別優秀的可以做郎中。才智下等及不能通一經者,令其退學。


漢代熹平石經殘石。漢朝下令將經書刻碑,即「熹平石經」,豎立於太學的明堂前。(Ayelie/維基百科)
以儒家經學、禮義為標準的陞官辦法及補官條件,則主要是以「通一藝(經)以上」、「先用誦多者」為準,其中品級高的可任左右內史、太行卒史,品級低的也可任郡太守卒史或邊郡太守卒史

上述措施在擴大儒學的影響、擴展經學的應用範圍,起到重要作用。如博士官弟子的設立,並免除他們的徭役賦稅,使儒學研究者保持著一定的規模,為「尊儒術」提供人員保障;而從學儒者中提拔官吏,也吸引了大批讀書人,使經學之士在官員中的比例逐漸增大。

顯然,儒學成為中國王朝正統統治思想,是通過漢武帝尊儒術、設置五經博士和博士弟子等,以政治制度、社會制度的形式確立的,儒學的這種地位延續到清朝都沒有改變。

不過,漢武帝雖然「獨尊儒術」,但並沒有徹底排斥其他學說,更沒有採取滅絕百家的極端措施,其「罷黜百家」僅僅是罷退諸子學官,而且允許其活動,甚至對有才能者亦加以任用;前朝的一些信奉黃老說的大臣們也仍被重用。

按照司馬遷的記錄,漢武帝是「悉延百端之學」。而其施政思想中除了王道(儒家),還包含 霸道(法家)、道家、陰陽家等等。要知道,五經中的《易經》也是道家和陰陽家的經典,《書經》則是夏、商、周三朝的行政法典。

顯然,漢武帝儘管重視儒家學說,但卻不拘泥於一家,而是為了其統一大業,選取諸家學說中有用之處為其所用。

興辦太學

太學中的「太」即第一的意思,中國人喜歡把高、大、甚、最這些意思,與「太」字相關聯。譬如太陽、太空、太子等等,而太學就是指最高學府,即天子掌的中央大學。


洛陽太學(網路圖片)
上古時期中國已經有高等學府,董仲舒說:「五帝名大學曰成均。」夏、商、周三代的大學稱謂也各不相同,西周時太學一詞出現,西周時的太學又名「大學」,天子和諸侯均設之。當時的太學不是單純的學府,還是舉行祭祀、宴會、選拔武士、議定作戰計畫等場所。直到漢武帝時期,太學才成為專門傳經授業的中央官學。

興建太學的建議亦來自董仲舒,他對漢武帝建議道:「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在尊儒術的思想下,公元前124年,漢武帝接受公孫弘提出的具體辦法,設太學於京師,並選出5名最有學問的鴻儒做五經博士,還選拔50名最優秀的青年做博士弟子(太學生)。學生學習的課程為五經,考試通曉其中一藝者便授予下級諮詢官吏之職,優秀者可充任皇帝侍從,更加優異者破格提拔。

除了太學,各郡國也開設學校,設立學官,置學官弟子,待遇相應參照太學生。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勢的強大,西漢太學不斷擴大,博士弟子逐漸增多。昭帝時100人,宣帝時200人,元帝時1,000人,成帝時達到3,000人。平帝時由王莽輔政,竟然擴招至10,000人。

無疑,漢武帝草創的太學雖然規模有限,但大學教育雛形已經形成,漢武帝通過太學不僅為國家培養優秀的儒家學者和官吏,也為自己的統一大業奠定了基礎。@*

-------------------------------------------------

兩漢盛行的書體:隸書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漢代秦而興,文化隨之變化,其中之一的就是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盛行的書體,成為漢代文化的標誌之一,書法界更有「漢隸唐楷」之說

隸書字體莊重,結構為略顯寬扁的長方形,橫畫長而直畫短,書寫方法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隸書」之名,最早見於漢人撰著中。《漢書‧藝文志》說:「是(秦)時,始造隸書矣。起於官獄多事,茍趨省易,施之於徒隸也。」徒隸,就是獄吏。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的《說文解字》也說:「是時,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隸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古文由此絕矣。」這裡是說,隸書起源於秦朝,當時主要在獄吏中使用。由於篆書太繁,不易於快速書寫,而獄訟案件繁忙,獄吏書寫太慢應付不過來,這樣就將篆書加以簡化,成為便於書寫的隸書。

也有說法稱,隸書是秦始皇時期獄吏程邈以小篆為藍本創製。因程邈的身份是監獄中辦事的「徒隸」,人們就將他所創書體稱作「隸書」。如後魏江式《論書表》寫道,「隸者,始皇時衙吏下邽人邈(程邈),附於小篆所作也,世人以邈徒隸,即謂之為隸書。」

由此可見,隸書是秦朝徒隸處理獄訟之事所用書體,為的是輔佐篆書的不足,這種書體又稱為「左書」、「佐隸」。而漢初隸書還保留篆書結體或用筆法度,習稱「古隸」。

漢隸的成熟

漢隸資料多見於簡帛、豐碑、摩崖和器物等。漢代早期的隸書,還未脫離篆意,基本上承襲了秦代古隸風格。從書寫情況來看,漢隸在西漢中期以後,特別是在西漢昭帝、宣帝時期開始成熟,這在河西漢簡中可以看出來。到了元帝、成帝時期,隸書書寫硬折漸多,盡改篆書圓轉筆法,波磔向兩邊舒展開張,充分展現毛筆提按所表現出的頓挫變化。


漢朝未央宮東閣瓦硯之一,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這個期間,隸書外形漸趨扁平規整,除保存秦隸中已有的波磔筆法外,在殘存篆文漸次解構隸化後,字形左撇右捺向兩側開張,狀如宮殿飛簷,外形左右相背如八字,被稱為「分隸」或「八分書」。也就是說,早期以縱勢為主的古隸已經轉變為偏於八分的橫勢。這種字體的成型,是漢隸成熟的標誌,從此,隸書書寫變得日益熟練。

因此,有學者認為漢隸經過古隸、漢隸和八分三個階段。漢隸大致在漢武帝中晚期形成,至漢宣帝時期成熟,這可以五鳳元年簡和定縣漢簡為實物佐證;八分書法在漢成帝時期形成,至西漢末年已相當成熟,這可以尹灣名謁木牘為實物佐證。


定縣漢簡(公有領域)
東漢時分隸技法已臻純熟,刻碑紀事風氣盛行,書刻皆極精妙;摩崖則必須順著山壁凹凸起伏就字佈勢,字體常縱橫旁肆,奇趣百出。碑刻與摩崖統稱「漢碑」,為傳統隸書的代表。

學界有人認為,漢代雖然盛行八分隸書,但漢人並未稱有波磔的隸書為「八分」。兩漢時代,雖行八分之實,終無八分之名。

關於八分的意義,歷來眾說紛紜,包世臣《藝舟雙楫》解釋說:「八、背也;言其勢左右分布,相背然也。」八分書的特點,在於其改變了篆書筆畫之起訖無端,粗細均一的作風,而保留並確定書寫時,筆劃自然起迄的痕跡。尤其對於筆鋒揮出一點,使其成為書體中主要成份,且成為八分中最大的特點,這便是所謂波磔。

早期的隸書

文化的改變並不是突如其來的,作為漢代文化因素之一的隸書,也不是突然出現的,早在戰國或更早時期已經有所孕育,這對朝代更迭時期的文化變化成為鋪墊。如《侯馬盟書》即可看出隸書書寫筆法的發端,篆書筆形的圓轉逐漸變為方折,在粗細變化幅度上開始加大,字形結構也有所省併、簡化和連貫。


侯馬盟書,現藏山西博物院。(公有領域)
侯馬盟書是1965年~1966年出土於中國山西省侯馬市秦村的玉片文物,共有5,000餘片。該玉片上文字刊載著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或卿大夫之間的訂盟誓約,這些訂盟的言辭稱作「盟書」或「載書」。這些玉片上書寫的文字當屬於春秋晉國的官方文字,出現約在公元前550年,是中國現今考古發現的最早毛筆字。

秦統一六國後,始皇帝為了鞏固大一統皇權,制定許多統一的政治、軍事、財政等方面的名物制度,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頒布一系列政令等。

戰國時期各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這對秦始皇政令的通行與文化交流構成阻礙,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議,實行「車同軌、書同文」,「罷其不與秦文合者」,並進一步對秦國文字進行整理規範,形成小篆字體,下令全國通行。

當時為了保證字體的一致性,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與太史令胡毋敬三人分別寫成《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3篇標準體字書,作為識字教材。

漢代小學興起,比過去更加重視文字使用。這裡的小學,不是指今天的教育機構。小學是研究古漢語語言、文字的學科,包括音韻學(釋音)、文字學(釋形)、訓詁學(釋義)等分支,傳統上是經學的一科。

經過秦隸、西漢初期的古隸,再經過西漢一百三十年左右的傳習,隸書幾經簡化、美化,在西漢昭、宣兩帝之間趨於成熟。傳世的書蹟有《魯孝王刻石》、《三老諱字忌日刻石》、《開通褒斜道刻石》、《祀三公山碑》、以及長沙馬王堆3號墓出土的《帛書老子乙本》,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墓出土的《孫臏兵法》等。


魯孝王刻石(公有領域)
漢代早期墓葬中出土的簡帛上所寫文字幾乎都是隸書,這說明西漢之初,隸書已經是普遍應用的字體

有學者認為,隸書在秦漢時期已經成為生活用字的主流書體,篆書使用已不普遍,就連皇帝詔書、法律文書等都以隸書書寫。如中國古文字學專家裘錫圭在《文字學概要》一書中說:「在秦代,隸書實際上已經動搖了小篆的統治地位。到了西漢,距離秦王朝用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並沒有多久,隸書就正式取代小篆,成了主要的字體。」

早期隸書與篆書相融共生,但秦代古隸從字體結構到書寫方式都與當時的篆書正體拉開一定距離。這些字的書寫由線條逐漸轉變為筆畫,描摹物像輪廓的仿形線條由粗細不同的筆形代替,篆書筆形的勻稱消失了,篆書費事的圓轉長線被分割成短線篆書圓的轉筆變為平直的折線,這大大降低了書寫難度。隸書字體結構也發生了明顯變化:篆書書寫以縱向為主,字形整體為長形;隸書書寫以橫向見長,字形寬扁。

漢隸風格及代表作

西漢距離秦代不遠,文物制度多承襲秦制,政事力求苟簡,這同時也影響到書體筆畫。早期漢隸簡率樸實,少有變化,卻頗具莊嚴遒健的氣象。此類隸碑書法風格,以西漢的五鳳二年魯孝王刻石、麃孝禹刻石、萊子侯刻石等為代表作。

漢代大力拓展交通,當一工程完成後,除了將工程結果呈報上級外,亦將工程所動員人力、物力及願望等,在工地山崖峭壁上摩刻文字。山崖石壁體量巨大,表面粗糙,要大型字體方可摩刻,大型字體的筆畫自然健壯,也顯得整個文字氣象雄偉,遒健峻逸。此類摩崖文字,以東漢的開通褒斜道刻石、司隸校尉楊孟石門頌、武都太守李翕西狹頌、司隸校尉楊淮表記、李翕郙閣頌刻石為代表作。

開通褒斜道刻石拓本(公有領域)
東漢明、章二帝時期,隸書水準已經很高,書法風格開始出現多樣化,草書、行書、正書亦在此時期奠基。可以說中國書法各類書體此時已經完備。書法技法也出現提、頓、轉、折、鉤等筆法。

東漢桓帝、靈帝兩朝四十多年間,隸書技巧已達登峰造極。既有典重莊嚴的一面,亦不失其遒美生動的風姿。此類隸碑,以乙瑛碑、禮器碑、史晨碑、西嶽華山碑、熹平石經、韓仁銘、尹宙碑等為代表作。


乙瑛碑(公有領域)
一般隸碑文字,大多以渾樸典雅為尚,但亦有少數屬於透逸溫潤一類,而又特別強調左撇右捺的伸張與彈性的發揮,在隸書中獨樹一幟,其影響力亦甚深遠,且頗為一般習隸碑者所愛好。此類碑刻,以泰山都尉孔宙碑,郃陽令曹全碑為代表作。@*

--------------------------------------------------------------

漢武帝展雄才 董仲舒對天人三策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年輕的武帝即位時,天下太平,經濟富裕,而這得益於其祖父輩們的「文景之治」。《史記》載,當時官倉裡是新糧壓舊糧,錢庫裡的錢數不勝數,多的串錢的繩子都斷了。街巷中,許多百姓都有自己的馬匹,田野中更是牛羊成群。老百姓是豐衣足食。然而,武帝並不想做個太平皇帝,年輕的他內心有著滅匈奴、撫四方、一統天下、施仁德於百姓、光大祖宗基業的遠大理想。他即位後採用新紀元,即以建元為年號,就是在昭示自己宏業的開端。這一紀元方式為後世皇帝所仿效。

漢武帝策問 董仲舒對答

漢武帝深知,要想實現自己的雄才大略,一定要有人才做基礎,要廣用賢才來推動自己的新政。因此即位後,他馬上下詔命令全國官吏向中央推薦肯於進諫的賢良方正的人才。此次選拔不設門檻,只求真才實學之人,而其採用的選拔官員的制度正是漢初至隋朝的「察舉制」,即通過考察推舉選拔官吏

漢武帝的詔令下達後,各地賢士紛紛上疏自薦。此次海選,漢武帝選用了100人,其中有兩個重要人才,一個是提出影響後世兩千多年「尊儒」思想的董仲舒,一個是「奇才」東方朔。


董仲舒是公羊派《春秋》的大師。圖為儒家五經之一的《春秋》復刻本。(公有領域)
才華橫溢的董仲舒,是公羊派《春秋》的大師,自30歲時就四處講學,聲名極盛,他也是這次推薦考試中的第一名,因此進入了「皇帝提問環節」(即「對策」環節)。漢武帝對董仲舒進行了三次策問,董仲舒以三篇策文應答。因為漢武帝這三次策文都與天、人關係有關,因此董仲舒的三篇策文被稱為《天人三策》。天,指的是「天道」。

漢武帝的三次策問分別是:鞏固政治的根本道理、治國政術和天人感應。董仲舒從五個方面回答了漢武帝。

一是新王改制。董仲舒認為,當一個王朝出現更迭,新皇帝就是「新王」,就應該改變王朝的制度和儀式,且首先從更改曆法、崇尚的顏色開始。原因在於「君權神授」,王朝的更迭取代乃是天意,非人力可以改變,皇帝的權力也來自上天,是命中注定要來拯救蒼生的。是以,新王朝改變制度、儀式,是順天意,開啟新時代的象徵。

二是「大一統」,即統一天下。這與漢武帝渴望平定匈奴、實現天下的「大一統」的理想不謀而合。

三是「興太學,舉賢良」。太學是國家的最高學府,「興太學」就是培養社稷人才。「舉賢良」則是廣納天下賢才。董仲舒建議漢武帝每兩年便向天下徵召人才,並將察舉制規範化、制度化。此建議對於求賢若渴的漢武帝來說,亦是一拍即合。

四是「尊儒」,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認為,天下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只要讀「六經」就可以了,沒必要讀其它的書。因思想是最難統一的,諸子百家各有各的思想,非常難以達到統一。沒有統一,國家的法紀制度就無法統一,天下人也就不知遵從甚麼。所以,如果國家選擇儒學作為正統來教育百姓,禁絕其它的思想,這樣天下人的思想就可以統一了,法紀制度也就統一了,人們也就知道該遵從甚麼。

五是「更化」,即改革。董仲舒認為改革對於一個王朝來說非常重要,漢朝自建立以來,雖然希望發展壯大但卻沒能如願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改革。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讓漢武帝相見恨晚,與其不謀而合,更讓他躍躍欲試。其中的「尊儒」思想,對於不滿足於漢朝一直實行「無為而治」的漢武帝來說,更是他一直想推動革新的突破口。

竇嬰封相 重用儒生

在聽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後,漢武帝任命其為江都相,並開始著手新的人事安排。西漢時期位列三公之首的丞相的權力很大,因此任命丞相事關重大。漢武帝首先廢去了遵循黃老政治主張的丞相也是自己老師的衛綰,其後任命祖母竇太后的侄子竇嬰為相,舅舅田蚡做太尉,掌握軍權。竇嬰為人正直,而且這兩人都喜好儒學,一方面符合漢武帝尊崇儒術的政治方針,一方面漢武帝可以藉助二人鞏固皇權。

兩人上台後又推薦了儒學學者王臧、趙綰分別擔任御史大夫和郎中令。推崇黃老思想的竇太后沒有想到年輕的皇帝竟組建了一個儒學內閣。

建元新政遭波折

為了推行尊崇儒學、維護皇帝權威的新政,漢武帝以隆重的禮節去請天下最有名望的儒學大師申生,詢問天下大事,他是王臧、趙綰的老師。為了避免顛簸,漢武帝讓人在車輪上裹上蒲草,這就是歷史上「蒲輪安車」典故的由來。

漢武帝將請來的申生留在朝廷做顧問,並在尊崇儒學的官員們的建議下,採取了如下措施:建立上古的名堂,以儒家的標準規定婚喪嫁娶、諸侯朝覲制度;下令居住在京城的列侯們回到封地,拆除諸侯國間的關卡;糾察竇氏外戚及權貴們的違法行為;為反擊匈奴做準備。

武帝的舉措觸動了竇氏外戚及權貴們的利益,他們紛紛跑到竇太后那裡告狀,稱武帝破壞祖宗制度,擾亂朝綱。喜好黃老學說的竇太后此時也不滿意於漢武帝的措施。

太皇太后竇氏是武帝的爺爺漢文帝的皇后。從她做皇后到武帝即位,已有近四十年,她的家族在朝廷的勢力很大。而且竇太后和武帝的治國思想也有很大的區別。竇太后同漢文帝一樣,提倡「無為而治」,這是漢初「與民休息」政策的基本治國思想,它使國家的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也促成了「文景之治」盛世景象的出現。但到了武帝時期,分封的諸侯王們與中央政府的對抗日益增多,因此需要加強中央的權力來壓制地方勢力。這是武帝和竇太后的思想分歧所在。

最初,對於孫子的所為,竇太后沒有表態,但在王臧向漢武帝提出竇太后不應再干涉朝政後,耳目眾多的竇太后聽聞後相當震怒。一方面,她命武帝革除王臧、趙綰等人的官職;另一方面,她還要求漢武帝廢除了剛剛實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罷免其任命的丞相竇嬰和太尉田蚡,並任命竇太后寵信之人接替這些重要職位。

武帝也不便違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隨時向她請示,至她去世前,沒再重用儒生,新政暫時遭遇波折。@#

---------------------------------

漢武帝遣使西域 派大臣智救東甌國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在竇太后的干預下,雄心勃勃的漢武帝推行的建元新政遭遇波折。為了不違逆祖母,漢武帝表面上忘情山水,打獵遊玩,擴建上林苑,與文人雅士吟誦歌賦。不過,他內心並沒有忘記國家大事。期間,漢武帝做了兩件對其日後影響巨大的事情,一件是派張騫出使西域,一件是巧妙救援南方的東甌國。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北方匈奴不斷侵擾邊境,殺死邊民、搶掠財物是長期以來就無法根除的邊患,而這也是漢武帝統一華夏的巨大障礙。漢朝建立之初,漢高祖劉邦曾率大軍與匈奴有過一戰,結果劉邦被困,險些喪命。自此後,一直到漢景帝時期,漢朝都不敢貿然對匈奴出兵,而是一方面採取消極防禦政策,一方面採取和親與饋贈的方式,安撫匈奴。

漢武帝即位後,開始思考如何解決匈奴邊患問題。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武帝從一個匈奴俘虜口中得知,西域有一個大月氏國,曾受到匈奴人的壓迫,國王也被匈奴人殺死。為了擺脫匈奴人的奴役,大月氏人一再遷徙。


一位騎馬的月氏國騎士(公有領域)
於是,漢武帝產生了聯合大月氏人對抗匈奴的想法。可是,沒有人知道大月氏人在甚麼地方。漢武帝遂下詔令,招募能擔任出使大月氏的使者,不論身份地位,唯才是舉。從成千上萬的報名者中,漢武帝精選了一百人,作為使團成員,並任命守信義、有勇有謀、口碑極好的張騫作使節。

張騫,原在宮中擔任郎官,他擅長騎射,了解匈奴情況,與漢武帝一樣,都主張武力回擊匈奴。漢武帝多次召見張騫,商討出使計劃,並為其配備了了解匈奴和西域情況的匈奴俘虜甘父。

在漢武帝的期望中,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和隨行一百多人從隴西出發了。前途漫漫,沒有人知道未來將發生甚麼事情。這就是歷史上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然而,沒有等到張騫的消息不說,在張騫出使後的同一年,建元新政夭折。此時,匈奴再度要求和親,漢武帝在沒有切實可行的作戰方案前,滿足了匈奴的要求。不過,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之舉,為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施謀略南救東甌國

建元新政夭折後,漢武帝收斂鋒芒,韜光養晦。公元前138年,南方的閩越國圍攻東甌國,東甌國派人向漢朝求救,這給漢武帝出了一個難題。

漢朝東南福建、浙江地區一共有三個小國:南越國、閩越國和東甌國,是秦朝時少數民族越人的後代。漢景帝時期,吳楚七國叛亂,吳王劉濞派人遊說東南三個小國作為自己的後援。因時常得到劉濞的恩惠,三個小國與其關係一直良好。但面對劉濞的請求,南越國和閩越國沒有貿然答應,只有東甌國國王駱望貪圖小利,派遣軍隊加入了劉濞的叛軍。

叛亂失敗後,劉濞逃到了東甌國。面對漢朝追擊來的大軍,害怕被處罰的駱望,聯合劉濞叛軍意圖做最後一搏。不過,漢景帝在大臣的建議下,派出使者,赦免了其罪行,條件是交出劉濞。駱望隨後刺殺了劉濞。劉濞的兒子劉駒聽說後,逃往閩越國。

十六年過去,在「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下,大漢王朝對東南小國的紛爭也不甚關注。劉駒藉機慫恿閩越國國王擴張領土,進攻東甌國。東甌難以抵抗,於是向大漢朝求救。

這對於漢武帝而言確實是個難題。這是因為如果發兵東甌,必須得到竇太后的允許,而奉行「無為而治」的竇太后是否會允許出兵,不容樂觀。心中已有主意的漢武帝遂召集大臣們商議。有大臣反對出兵,認為區區小國不值得興師動眾;也有大臣指出,如果見死不救,將來就不能鎮撫萬國。漢武帝深以為然。

經過考慮,漢武帝審時度勢,作出了特殊的安排,即不用虎符調動軍隊去救援東甌,而是派大臣莊助到當地,調動當地駐軍對付閩越。這樣,不僅不用驚動竇太后,而且還表明了朝廷的態度。

莊助一行帶著漢武帝授予的代表權力的節杖趕到了會稽,向當地最高長官宣讀了皇帝的命令。閩越王聽說漢武帝派大臣來到了會稽,迅速撤回了軍隊,東甌國的危機解除。東甌人怕漢軍撤退後閩越會捲土重來,便請求遷徙到長江和淮河之間的地區。漢武帝經過廷議後,同意了該請求。東甌國國民正式成為了大漢的臣民。

漢武帝成功救援東甌國,使其在朝廷內外樹立起了威信,其顯露出的魄力和謀略讓人刮目相看。

復議晁錯案埋伏筆

漢初,劉姓諸王被分封到各地。隨著諸王勢力的強大,逐漸對中央政權構成了威脅。晁錯正是漢景帝時期提出「削藩」的御史大夫,七個諸侯國以此為由叛亂。在諸侯國和大臣們的壓力下,漢景帝忍痛殺死了晁錯,但七國叛亂並未停止。在發舉國之兵力後,漢景帝才平息了七國之亂。


晁錯畫像(網路圖片)
晁錯之死無疑是個冤案。在新政夭折後,一天在上朝時,漢武帝突然就晁錯被殺之事提起廷議。眾臣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漢武帝趁機說:「朕看晁錯是朝廷忠臣,應該平反。」一些大臣明白了漢武帝之意後,紛紛附和,並重提諸侯割據之害。

漢武帝復議晁錯案之事,很快傳到了各個諸侯王耳中。不久,諸侯王按慣例朝見天子,漢武帝擺宴席招待他們。席間,中山靖王劉勝開始哭訴,向漢武帝施加壓力。武帝談笑間予以安慰。

從漢武帝在韜光養晦期間的一些作為看,他的膽識和謀略確實非同一般。一個帝國的新的締造者正在成長。在韜光養晦四年後,疼愛漢武帝但與其政見不同的竇太后去世,漢武帝十分哀痛。但這也意味著,他將沒有任何阻礙,可以一展抱負,打造一個強大的大漢帝國。@#

責任編輯:李婧鋮

----------------------------------

漢武帝反擊匈奴 衛青初露頭角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漢武帝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遍烽煙」。歷史公認的漢武帝彪炳千古的一大功績就是擊退了盤踞在北方、時常侵擾漢朝百姓的匈奴,使北部邊郡得以安定。其謚號「武」字,正彰顯了其輝煌的「武功」。

匈奴之禍與漢初政策

秦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匈奴一度為大將軍蒙恬擊敗,逃往漠北,十多年不敢南下。秦朝滅亡後,匈奴趁楚漢相爭之際,再度崛起,並重新控制了中國西北部、北部和東北部的廣大地區。漢王朝建立後,匈奴「數入邊地,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攻城屠邑,毆略畜產」「殺吏卒,大寇盜」,給漢政權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為了安定北方,漢高祖劉邦曾親率大軍北征,但以失敗告終,自己也差點喪命。此後,漢政權不得不採取和親政策,出嫁公主,贈送絲綢、糧食等物品,以減少匈奴的侵擾。在軍事上也是消極防禦。在強調無為而治的文帝和景帝時期,上述政策得以持續,但這並沒有根本解決問題,匈奴仍然常常侵擾漢朝北部邊疆,殺人越貨。

不過,和親政策也給了漢王朝修養生息的機會。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家呈現出一片富庶豐足的景象,國庫充盈,百姓生活富足,這為漢武帝時期反擊匈奴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打造精銳騎兵

漢武帝在即位前,就不斷聽聞匈奴暴行,即位後,他一直做攻打匈奴的準備。軍事上,漢武帝改革兵制,加強了騎兵的發展。以往西漢王朝的兵種主要有車兵、步兵、弓弩兵、騎兵、水師等,但威脅漢朝的匈奴則多是騎兵。漢武帝意識到,若想打敗匈奴,必須是騎兵對騎兵,而漢朝的騎兵必須戰馬優良、騎士勇猛、武器精銳、訓練有素、統帥傑出。


軍事上,漢武帝改革兵制,加強了騎兵的發展。(網絡圖片)
這些漢武帝都一一做到了。他首先將官養苑馬擴充到45萬匹,同時選拔忠誠勇敢、武藝高超、擅長騎射的勇士,組成兩支精銳的侍衛軍,一曰「期門郎」,一曰「羽林騎」,使中國歷史上「天子始有親軍」。

漢武帝還大力擴充京城常備軍——「北軍」的力量,創設「八校尉」(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中壘),其中一半都是騎兵。為了讓騎兵擁有精良的武器,他下令皇家兵器庫(「武庫」)大批量生產鐵劍、鐵刀、鐵矛、鐵戟、鐵甲和弓弩,其中漢軍騎兵最流行的兵器就是勁弩、長戟和戰刀。

勁弩即「銅弩機」,和秦弩一樣,也是威力巨大的遠射兵器。有種叫「大黃」的勁弩甚牛,歷史上有名的 「飛將軍」李廣曾使用它射倒好幾個匈奴將領。長戟,則是漢軍士兵手中最主要的長兵器。

一支威猛雄壯的騎兵軍團被漢武帝打造出來,而這一點奠定了漢武帝在中國軍事史上的地位。

蓄勢待發的漢武帝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發動對匈奴的反擊。

衛青初露鋒芒

公元前133年,三十萬漢軍埋伏在馬邑 一帶,企圖引誘匈奴單于入侵,一舉殲滅。但計謀被單于識破,未等漢軍合圍就撤走了。從此匈奴更加劇了侵擾,漢朝北部從今陝西北部至遼寧西部一線無不受到騷擾擄掠。漢武帝選擇了隱忍不發,積極備戰。

時隔四年後,即公元前129年,匈奴再度大舉侵擾漢朝,一直深入到今天河北張家口一帶,他們一路燒殺搶掠,漢朝百姓苦不堪言。一封封十萬火急的奏章被送到漢武帝手中。龍顏大怒的漢武帝對身邊的近侍大吼道:「朕正準備討伐匈奴,他們竟自己找上門了!」


漢軍反擊匈奴路線圖(網絡圖片)
漢武帝隨即召見衛青、公孫賀、公孫敖、李廣,任命他們為出征匈奴的將軍,並申明此次的戰略意圖,即採取分兵突襲策略,在邊境要塞教訓匈奴人,讓他們領教大漢的軍威,但不要深入敵境,等做好充分準備後再給予重擊。四位將軍各領一萬人馬趕赴邊境。

這四位將軍中衛青和公孫敖都是破格提拔的,此前並無實戰經驗。衛青曾是平陽公主家的騎奴,其姐姐衛子夫為漢武帝寵幸,後被立為皇后。但漢武帝並非是因此而提拔衛青的,而是因為他精於騎射,為人謙虛謹慎,行事果敢。公孫敖最初是漢武帝的騎郎,因救下被當時的皇后陷害而要被處死的衛青,而得到漢武帝的重用。

對於漢武帝任用兩個新人,百官多有質疑。漢武帝則認為衛青此役取得的戰果不會比名將李廣差。果不其然,衛青出發後,不拘泥於預定的方案,直搗匈奴人每年祭祀祖先、鬼神的政治文化中心龍城(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一帶),俘虜了七百名措手不及的匈奴人。

另外三路大軍,公孫賀無功而返;公孫敖與匈奴交戰,致七千名騎兵陣亡,因此被判死罪,後繳納贖金,免罪為民;而最為大家看好的李廣將軍則遭遇了匈奴的伏擊,僥倖逃回,亦被貶為庶人。

這樣的結果一方面讓漢武帝很痛心,但另一方面,親手提拔的衛青所取得的勝利,不啻是對匈奴人的沉重打擊,這又讓漢武帝很高興,他當即封衛青為關內侯。

第二年,匈奴人瘋狂報復,突襲了漢朝守邊軍隊,殺死了遼西太守。漢武帝決定再次發動針對匈奴的戰役。而這一年,衛子夫生下了漢武帝的第一個兒子劉據,隨後被立為皇后。漢武帝更加重用衛青,交給他三萬精銳騎兵,北出雁門,集中兵力殲滅匈奴軍隊;同時派將軍李息率軍牽制匈奴人,配合衛青作戰。二人不負眾望,殺死匈奴數千人,取得了勝利。

這是漢武帝反擊匈奴以來的第一次真正的勝利,朝廷上下大受鼓舞。漢武帝也是喜不自禁。@#


國人被騙上千年:中國曆史上被高估的9位名人
newscdn.newsrep.net查看原始檔
中國曆史博大精深,中國曆史人物更是讓人捉摸不透,以下為大家總結了史上那些名人背後的曆史。看看你被中國哪個曆史名人騙了。
最被高估的第九位,曹操
在人們的常識中,曹操是一個雄韜偉略,橫掃八方的奸雄,實際上曹操的江山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官渡之戰的殊死一搏,那過程其實十分幼稚,無論是袁紹一方還是曹操一方,所采取的戰略都是奇葩性質,雙方就在官渡對峙耗著,尤其是袁紹,居然連一丁點奇招都沒,比如說順著黃河而下偷襲濮陽,曹操完全不可能抵禦,縱觀曹操生平的征戰案例,基本上沒有一場戰爭讓人稱道,大多都是挑撥離間,攻擊不備,漁人之利的低級戰術。
最被高估第八位,諸葛亮
一提起諸葛亮,人們就會說他的智謀如何驚天地泣鬼神,事實上諸葛亮不過是一個政客,謀略相當有限,軍事方麵充其量二流水平。但氣節猶在!
諸葛亮
最被高估的第七位,李世民
一說李世民,肯定有人會想到什麼明君,還有貞觀之治,事實上貞觀之治的繁榮程度遠遠不如隋朝初期,由於隋朝留下了一個大糧倉,再加上唐初人口不到一千萬,所以人們通常都能勉強溫飽,為什麼勉強?
因為貞觀期間唐朝人口基本沒有增長,在那個時代會是一個怎麼樣的境況,可以想象,其次,李世民開啟了君王修改史書的先例,所有重要的史書都要經過他審閱,貞觀的繁榮水分可想而之;至於打天下方麵,李建成的功勞比李世民要出彩得多。
李世民
被高估的第六位,孫權
一輩子碌碌無能,錯過多次擴展東吳勢力的機會,袁紹兵敗官渡時,竟然不發兵攻占中原,毫無決戰蒼穹的魄力和誌在天下的雄心,偷襲關羽奪荊南那麼三個郡,互損實力,隻在乎眼前小利,愚蠢無比,這直接讓吳蜀失去了合力擊敗曹魏的機會。
要知道那時候關羽北上進攻,一旦劉備從漢中出兵遙相呼應,東吳隻要看準曹操調派軍隊救援的時機,瞬間攻下淮南,徐州都不在話下,至於孫權攻壽春竟然被張遼打得慘不忍睹,那點身為君主的判斷力和軍事決斷實在是不敢恭維,歸根到底不過是一個吃孫策老本的無能之輩。
最被高估第五位,孫子
孫子不過是為吳國打下的土地不值一提,他所經曆的戰爭和韓信這樣的名將更加相去甚遠,隻能說是一個不錯的軍事家,和頂尖水準差天共地,後世將孫子兵法奉為軍事聖經後,軍事上的謀略可以說是每況愈下,坐擁百萬大軍都拿區區的少數部落毫無辦法,孫子兵法的內容可取度不高,或者說不夠卓越。
最被高估的第四位,關羽
人稱武聖的關羽,被冠以忠義的標簽,黑白兩道都拜他,實際上他卻一度投靠了曹操,要不是曹操搶了他看上的女人,恐怕他還不會回到劉備身邊,所謂的武聖,不過是滿清時期惡捧出來,水分很大,畢竟關羽沒什麼讓人稱道的表現,水淹七軍有天災的成分,丟失荊州更是大過,其他諸如溫酒斬華雄,華容道放曹操,解白馬之圍,過五關斬六將,封金掛印...全部是虛構。
最被高估的第三位,張良
提到諸葛亮,可能有人會對他的智慧不屑一顧,但提到張良,幾乎所有人都會覺得是個智慧極高的軍師策士,事實卻並非如此,張良慫恿劉邦快速攻進洛陽,一度將劉邦陷入被項羽輾壓的絕境,短視可見一斑,在劉邦進攻彭城時繼續慫恿劉邦急行軍,結果又一次將劉邦陷入絕境,還好劉邦福大命大,他的那些功績說出來都是不值一提。
比如說四麵楚歌,那時候項羽敗局已定,身邊那些饑餓的殘兵留下來意義也不大,博浪沙偷襲秦始皇,根本不是什麼誤中副車,那時秦軍的馬車一模一樣,而已有上百輛,成功的機會不到百分之一,張良此舉隻是為了刷名聲。
最被高估的第二位,漢武帝劉徹
都說秦皇漢武,實際上漢武帝劉徹隻是個不折不扣的暴君,打匈奴毫無策略可言,將三代人儲存的財富一次性打光,讓漢朝人口減半,那句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更加是笑話,你誅別人十萬人,結果漢人就得死三十萬,這究竟是想誅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禍害千年,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殘暴不仁,眼光短淺,能力平庸。
最被高估第一位,劉邦
劉邦給人的第一印象除了是流氓,手段殘忍之外,相信不會有太多人質疑他的能力,反而會覺得項羽這個匹夫之勇的莽夫根本不可能是劉邦的對手,大多會將劉邦放在正麵來看待,劉邦擅長於籠絡人心,他之所以能夠打下江山除了險象環生的一次次經曆命大死不去之外,和他對待當時的世家大族很有關係,給予了各種承諾,後世都在跟風,致使中國的一個個皇朝從此變成了一蹶不振的守成派。
劉邦劇照
舉例說,一個平民除了要給朝廷納稅還要給當地世家納稅,將世家養得多肥可想而知,這個國家還有什麼錢糧去遠征,這種情況發展到明朝,已經成了一個笑話,劉邦在長遠的角度來看可謂曆史大罪人,必須站在負麵的位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