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莊/范氏義莊能存在八九百年,是其他任何義莊所無法比擬的/由北宋范仲淹首創要學習范仲淹設立義莊,照顧同宗族的人。范仲淹(1050年)創設義莊,成為後世崇信宗族制度者的楷模,范氏義莊有八九百年的漫長歷史,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義莊是一種由宗族維護的民間慈善機構,最早為范仲淹在蘇州設立的范氏義莊/明代276年間大約設置了200個,清代義莊的設置更是數以千計。義莊的慈善活動具體言之,有贍貧、恤病、助婚喪、養老、勸學、救急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6dCKCS


范仲淹《岳陽樓記》范仲淹的一生捨己為天下人,以「文正」矗立範式豐碑。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樓觀岳陽盡,川向*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迴。 https://is.gd/6qREzN


xiayong-yueyanglou-162110554972116211033453261621055023240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千古佳句(圖片:〔元〕夏永《岳陽樓圖》局部)
范仲淹給後代積攢了多少財富? 你恐怕沒想到
范仲淹(989年─1052年)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雖官至宰相,但家中用度十分節儉,妻兒的衣服和飯食,僅僅只夠充饑、禦寒。 他死的時候,窮得"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就是連喪葬費都不夠。
他真的那麼窮嗎? 其實不是的,因為在中國歷朝歷代,就屬宋朝官員的俸祿最高了。 不說蔡京那類利欲薰心的貪官,就是清官,日子也是可以過得奢華滋潤的。 那麼他那份豐厚的俸祿,還有皇帝的賞賜都去了哪裡? 他慷慨地、樂此不疲地送人了! 不過,從他的故事里,我們會發現,他掙的工資雖然基本沒花在自己身上,卻給後代帶來綿延八百年的福澤。 人常說"富不過三代",原來范仲淹是最會花錢的一個人啊!
話說范仲淹這個人從小就能吃苦,他年少時到醴(lǐ)泉寺寄宿學習,每天用小米煮一鍋粥,隔夜後粥凝固了用刀一切為四,早晚各吃兩塊,再切一些腌菜佐食,一吃就是三年,這就是成語"斷齑划粥"的故事。 後來他又到應天府讀書,冬天用冷水洗臉,食物不夠,還是吃粥。 一位同學告訴了父親,給他送來些美食,他竟一口不嘗,並說:"感謝長官深厚情意,我已習慣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食,日後怕吃不得苦。 "
范仲淹(图片:维基)
范仲淹(圖片:維琪)
別看范仲淹生活過得如此寒苦,其實他是很有點財緣的。
屋裡的一壇白銀
范仲淹兩歲時父親去世,母親謝氏孤苦無依,只好帶著他改嫁朱家。 後來他離家在醴泉寺裡讀書時,過著每天吃粥的生活,一次偶然發現自己的房間中埋藏著一壇子白銀,他一聲不響地仍把它掩蓋好。
後來范仲淹做了大官,寺裡僧人向他募捐,他寫信回去告訴他們銀子一事,僧人們果真在他原來住的房中找到了白銀,由衷地讚歎他的品行,說:"他做官,百姓放心了。 ”
方士的煉銀方與白銀
范仲淹隨母在朱家時,曾結識了一位方士,這位方士彌留之際,把一份煉銀方和煉好的白銀交給他說:"我懂得煉銀術,我的孩子尚小,不能傳授給他,就留給你吧。 ”
十多年後,待這位方士的兒子長大成人,范仲淹將這份煉銀方與方士所給的白銀,一併交還給方士的兒子。 這麼多年來,范仲淹從來就沒有看過方士的煉銀方一眼。
資助孤兒寡母
范仲淹在任越州(今浙江紹興)知州時,下屬有個姓孫的職員病逝,丟下年輕的妻子和兩個幼兒,因缺路費不能回鄉,景況十分淒涼。范仲淹便"以俸錢百緡周之",拿出自己的俸祿接濟他們母子三人。 在范仲淹的感召下,其他官員也紛紛捐助。 後來,范仲淹又派了一位幹練的老吏護送他們回原籍。
范仲淹出任陝西經略副使(副邊防長官)時,有效地防禦了西夏的侵擾,朝廷賞賜很多金銀,他卻全部分給部下,自己未留分文。
開辦蘇州郡學
他在蘇州做官時,買了蘇州的南園,本打算作為自己的住宅,聽風水先生說:"此地風水極好,後代定會公卿輩出。 "他想,這裡既然會出公卿,不如當作學堂,讓全蘇州人的子弟在此受教育,可使更多的人都興發顯貴。 於是他在這裏創設蘇州郡學,並請來名師授課,一時盛況空前,各地紛紛仿效。 蘇州郡學後來成了當時聞名的學校,培養了不少人才。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绘制的苏州府学图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繪製的蘇州府學圖
創設"義莊"
范仲淹晚年,用自己多年節省下來的俸祿,在蘇州近郊,購買了千畝良田,置為"義莊",用收來的租米救濟貧窮的族人。 他選出一些辦事公道的人主持義莊的事務,給貧窮的族人每人一天一升米,一年一匹布,併為他們的婚喪嫁娶、科舉考生提供資助。 此後雖經朝代更迭,范氏義莊依然運作良好,到了清朝宣統年間,義莊田地已達五千三百畝,一直持續了八百多年。
范仲淹买良田千亩,救济贫困的族人(示意图片:〔明〕仇英画作局部)
范仲淹買良田千畝,救濟貧困的族人(示意圖片:〔明〕仇英畫作局部)
兒子的綢缎幔帐的下場
范仲淹不僅自己儉樸,還把它當作家風傳代代相傳。
范仲淹的次子范純仁也是一代名相,在他長大成人即將迎娶妻子進門前,用綢缎做了個幔帳,用以裝飾家居,在別的官宦人家本是極其普通的事情,可范仲淹卻很不高興,對兒子說:"綾羅綢缎是用來做幔帳的嗎? 咱們家素來清寒儉樸,怎麼能隨便壞了家風? 你要是敢把綢幔帐拿出來,我就在庭院中一把火燒了它! ”
一船麥子
范仲淹為參知政事時,曾命范純仁將俸祿五百斛麥子,用船載回蘇州老家。 那時范純仁還很年輕,船過丹陽,純仁上岸見父親的老友石曼卿,得知石家當時處境十分艱難,三個家人去世都沒有下葬的錢,就將五百斛麥子和船悉數送給石家。 范仲淹聞知此事,連連稱讚兒子做得對。 即從此事,就可知范仲淹的家風,已經傳給了他的兒子。
范仲淹的言傳身教,對後代影響很深,范純仁繼承父風,他從布衣一直做到宰相,一直象范仲淹一樣保持著其廉潔儉樸的家風,人稱"布衣宰相"。 他的俸祿大多用來擴大范仲淹創設的"義莊"。 並對子孫要求也很嚴格,始終保持儉樸的門風。
中國人有句俗話:「富不過三代。 "給子孫留下錢財,子孫卻未必能守;留下詩書,子孫未必去讀;但留下陰德和正直儉樸、樂善好施的家風,卻能護佑子孫平安幸福,富貴綿長。 范仲淹的四個兒子都做到公卿,孫曾輩又再發達,代生賢良,歷八百年(至清朝)而不衰!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千古佳句,也留下了他以身垂範,以德傳家的故事。
范仲淹给后代积攒了多少财富?你恐怕没想到 | 范仲淹 | 范纯仁 | 宋朝 | 历史故事 |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希望之声 https://bit.ly/3hG5xeq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這句話出自北宋名臣范仲淹的《靈烏賦》。
范仲淹曾擔任北宋京城開封的知府,他在京城大力整頓官僚機構,剔除弊政,僅僅幾個月,開封就「肅然稱治」,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政績。只要他不再得罪什麼朝廷的大人物,本可憑此政績逐漸獲得進一步提升,然而他卻生性耿直,不僅不會阿諛奉承,看到朝政上的過失不管是不是在他的職責範圍之內,他都要理直氣壯的提出批評。
范仲淹發現當時的宰相呂夷簡(979年-1044年)廣開後門,濫用私人,便根據自己的調查,繪製了一張「百官圖」,在景佑三年(西元1036年)呈給宋仁宗。他指著圖中開列的眾官調升情況,對呂夷簡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不僅如此,范仲淹還連上四章,論斥呂夷簡的狡詐。偏偏呂夷簡老謀深算,蠱惑君主將范仲淹貶為饒州知州,後來幾乎又貶死在嶺南。
饒州在鄱陽湖畔。從開封走水路到此,至少須經十幾個州。除揚州外,一路之上竟無人出門接待范仲淹,范仲淹對此毫不介意,反而作詩道:「世間榮辱何須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不久,范仲淹的妻子李氏病死在饒州,他自己也得了重病。在附近做縣令的友人梅堯臣,寫了一首《啄木》詩和一首《靈烏賦》給他。梅堯臣在《啄木》詩中勸他不要象啄木鳥一樣,啄了林中蟲,卻招來殺身之禍,面對貪官污吏不要過於耿直;《靈烏賦》中也是說他在朝中屢次直言,都被當作烏鴉不祥的叫聲勸范仲淹應學報喜之鳥,而不要像烏鴉那樣報凶訊而「招唾罵於里閭」,希望他從此拴緊舌頭,鎖住嘴唇,除了隨意吃喝外,不要多事。
范仲淹立即也回寫了一首同樣題目的《靈烏賦》給梅堯臣,他在賦中斬釘截鐵的寫道,無論如何他都要堅持正義,堅持真理,不管人們怎樣厭惡烏鴉的啞啞之聲,他始終都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的這句名言,和他的另一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一樣為世人所千古傳頌,范仲淹的這種精神也成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學習的榜樣和楷模。

2020-02-25_1449352020-02-25_144924


名句美德皆流芳 - 范仲淹的天下心
作者:唐笛
“岳陽樓景觀”,池大雅(1721年〜1776年,日本江戶時代畫家,書法家)繪。(wikiart)
更新:2019-04-05 1:06 AM    標籤: 標籤: 弘揚傳統文化徵文,范仲淹,“岳陽樓記”,傳統文化
【大紀元2019年0月日訊】范仲淹,北宋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和軍事家,擁有「一世之師」,「天下第一流人物」之美譽。他筆下的千古名句蘊含了中華傳統美德精神,啟迪後世。
公元1046年10月17日,范仲淹應好友,被貶至巴陵郡任太守的滕子京之請,為其重修岳陽樓而寫下了傳祭千古的散文“岳陽樓記”。
此記共368字,文筆簡潔,優美,融記事,寫景,抒情與議論於一體,其中兩個排比段落多用四言短句,對偶工麗,生動地描繪了岳陽樓在陰雨和晴日可觸發的不同心情,引出主題: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並且表達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理念與治國思想,展現了無私,高遠的境界。文末「微斯人,吾誰與歸」的嗟嘆,動人心魄。
在“岳陽樓記”問世前十年,即1036年,范仲淹向宋仁宗呈上一幅“百官圖”,抨擊宰相呂夷簡用人不當,他因而與呂發生爭執,後被貶為饒州知州友人。梅堯臣作“靈烏賦”贈與范仲淹,勸他拴緊舌頭,鎖住嘴唇(「結爾舌兮鈐爾喙 」 )。范仲淹便寫了同題“靈烏賦”回贈,以「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言其志。胡適曾撰文讚頌范仲淹的勇氣,視這一句話為古代文人爭取言論自由的代表性名言。
范仲淹當年被貶知饒州後,從開封走水路赴任,途經十幾個州,除揚州外,一路上無人出門接待范仲淹不但不在意,還作詩雲:「世間榮辱何須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范仲淹出身貧寒,耿直不阿,兩袖清風。他在官場上雖然數遭貶黜,卻始終保持澄清吏治,關愛百姓的赤誠。他用節省下來的俸祿,為家鄉蘇州的族人購買了「義田」千畝,並設立「義莊」,救濟貧窮的族人,還為科舉考生提供資助。而他自己甘願清貧,以至於去世時「身無以為殮,子無以為喪」。
歐陽修在給范仲淹寫的墓碑文裡說:「公少有大節,於富貴貧賤毀譽歡戚,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范仲淹的品行和操守,堪為後世楷模為人,他正直勤奮,忠孝剛勇;為官,他清廉守紀,造福一方無論進退榮辱,他都把國家百姓放在心中,因而獲贊「忠義滿朝廷,事業滿邊隅,功名滿天下」。
當代中國,多麼需要范仲淹所身體力行的美德與精神!
今天,「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氣節在中國日漸衰亡,大批知識分子的良知已被暴政高壓,黨文化的侵蝕以及私利私慾所蠶食。一批敢於挺身而出,為民請命的正義之士,無不受到當局的嚴酷打壓。在中共的謊言,恐怖與腐敗大網中,以權謀私已成官場的默契,人人為己,不擇手段的處世哲學正在把整個社會攪得天昏地暗。
破壞一個傳統文化,顛倒善惡,撲滅凜然正氣的政權,如何取信於民,又能營造出怎樣的社會環境?如此,「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將永遠可望不可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和寧靜,「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與無私,能夠歸正內心,強國強民。古代先賢的瀟灑磊落,輝映著傳統的道德精神,在向所有中國人發出提示:什麼樣的修為與人生,才能俯仰天地,無愧于心。


宋·范純仁撰范忠宣公全集二十五卷


范純仁是范仲淹的兒子,字堯夫。他自小聰明,八歲就能講解所讀過的書。范純仁是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進士,後來一直做官,仕至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實即朝廷的宰相)。范純仁開初反對王安石的新法,竭力加以抵制。至宋哲宗時,司馬光盡廢王安石新法,他又建議以穩緩為宜,不能急躁從事。當了宰相後,又引前代朋黨之禍的例子,主張對變法派要從寬處理。

范純仁是在父親范仲淹的嚴格管教下長大的,所以其言行均深受其父親的影響。范仲淹門下有很多賢士,如胡瑗、孫復、李覯等,范純仁平時總是跟從他們,讀書非常刻苦,常常到深夜都不睡覺,將燈放在帳中看書,以至帳頂被燈煙熏得墨黑。據《五朝名臣言行錄》記載,范純仁的夫人,一直把這頂帳子珍藏著。後來,她經常將這頂被燈煙燻黑的帳子,拿出來給子孫們看,要他們學習范純仁當年勤奮學習的精神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范純仁繼承父風,對子孫要求很嚴格,而且始終保持儉樸的門風。他和司馬光同在洛陽做官時,兩人均十分好客。家中卻都很貧困,於是互相約定,倡設「真率會」,宴客僅有粗米飯,酒數巡即罷。儘管如此,洛陽士人卻多將此當作盛事。范純仁從布衣一直做到宰相,其廉潔儉樸始終如一。他把做官得來的俸祿,大多用來擴大其父親范仲淹當時創設的救濟貧苦人的「義莊」。他去世的時候,其幼子和五個孫子,都還沒有出來做官。范純仁常常對子孫們說:「我平生所學到的,大多來自於『忠』、『恕』這兩個字,一輩子都受用不盡。以至於在朝做官、接待同僚、和睦親朋族人,沒有一刻離得開這兩個字。」觀其行為,也確實是如此,他在朝中有時受到排擠打擊,不僅自己不說政敵的壞話,也不准兒子們說對方的壞話。

范純仁常常教育子弟說:「即使是很愚蠢的人,要求別人的時候,也往往是很明白的;即使是很聰明的人,寬容自己的時候,也往往總是很糊塗的。如果能用苛求別人的心,來要求自己,用寬恕自己的心,來寬恕別人。就不怕做不到聖賢!」他又常常告誡說:「六經所記載的,都是聖人之事,你們知道了一個字,就要去實行一個字。即使艱難困苦、顛沛流離之時,也能處處按六經所說的去做,那就真可以稱作有為者了!」范純仁處處以儉樸和忠恕教育子弟,同時也這樣勸導自己的其他親屬。有個親屬來請教范純仁如何處世?范純仁告誡這位親友說:「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意思是只有儉樸才能助成廉潔之心,只有寬恕可以成就好的德性)這位親屬深以為然,將這兩句話寫在座位旁,當作自己的座右銘。

有一則軼事,可以從側面反映出范純仁的儉樸家風:范純仁在朝廷做官時,有一次,留自己的同僚、秘書監晁端在家中吃飯。晁端吃過飯回去後,鄭重其事地對旁人說:「可惜啊,范丞相家的家風變掉了!」聽到的人都不太相信這話,問他是怎麼回事?晁端回答說:「平時他們家吃飯,菜總是鹹菜、鹽豆腐之類。這次他家留我吃飯,鹹菜、鹽豆腐上面,居然放了兩小簇肉,這不是他家的家風變掉了嗎?」從晁端所說的范家的食譜,可見范純仁家中平時生活儉樸到了何等程度,與當時代那些錦衣玉食的官宦人家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

在范純仁的教育下,其子范正平、范正思也能像祖、父輩一樣,立身守正,為官正直。范正平學行很高,雖平常說話,也必然要援引《孝經》、《論語》等。范純仁死後,按過去慣例,子弟可以有一人受庇蔭做官,范正平將官讓給自己的小弟弟做。後來范正平為開封尉,時任戶部尚書的蔡京強占民田、民宅,被人告到官衙中。范正平不避權貴,公正處理,結果蔡京被罰金子二十斤。從此,蔡京對范正平恨之入骨,蔡京入朝當宰相後,便對范正平加以誣陷迫害。從這些事中,可見范仲淹祖孫幾代人的風骨。

(《宋史‧范純仁傳》、《宋史‧范正平傳》、《語林‧德行》)@

----------------------------------------------------

揭秘北宋名相范仲淹的身世之謎2013-08-20 17:29:22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薄文軍:] [責編:蔣俊]字體:【大 中 小】

  按道理說,一個人的身世一旦被解密了,也就無所謂“謎”了。但閱讀北宋名相范仲淹(989~1052)的故事,感覺其身世解密本身就是一個謎。

  略有文史知識的人都知道,范仲淹幼年喪父,隨母改嫁,並隨養父姓朱,直到金榜題名,進入仕途,才恢復原姓。這背後主要是一個礪志苦學的故事,但除此之外呢?很少為人道及。《宋史》記載​​其身世說:“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後。其先邠州人也,後徙家江南,遂為蘇州吳縣人。仲淹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說。少有志操,既長,知其世家,乃感泣辭母,去之應天府,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舉進士第,為廣德軍司理參軍,迎其母歸養。改集慶軍節度推官,始還姓,更其名。監泰州西溪鹽稅,遷大理寺丞,徙監楚州糧料院,母喪去官……”

  這段文字起碼透露出以下信息:一是范仲淹生活的時代,包括他本人,是非常重視門第出身的。作為一代名相,其傳記一開篇就交代他是出身名門,是唐朝禮部尚書、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範履冰的後代。這本身符合封建社會“龍生龍,鳳生鳳”的邏輯,這份值得炫耀的家族基因也應該是范仲淹本人引為自豪的。其次,我們從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奉母至孝,先是“隨母改嫁”,後是“感泣辭母”,再是“迎其母歸養”,最後是“母喪去官”。當然,這些在漫長的古代封建社會並不稀奇。但作為傳記的重點來寫,就說明這事在他一生中佔有重要分量。第三,從《宋史》中這段文字,我們也知道范仲淹的養父姓朱,他本人在朱家的名字叫“朱說”。至於其他方面,他在朱家生活地怎樣?他跟養父的關係如何,不得而知。只能靠猜測,有些民間故事也未必可信,也許只是一廂情願的杜撰。

  不過,有一個細節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范仲淹,字希文。而許多資料都證實,他的養父名叫朱文翰。范家世代書香,人才輩出,包括范仲淹的父親範墉,也是跟隨吳越王錢俶歸降宋朝,歷任成德、武信、武寧節度掌書記(從八品,相當於副科級),淳化元年(990)卒於任所。而朱家只不過是淄州長山(今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長山鎮範公村)的一個殷實人家,朱文翰本人也不過是衙門的一名小吏。前程似錦的范仲淹在擔任集慶軍節度推官(正九品,相當於正股級)之後,恢復本姓,這也無可厚非。但蹊蹺的是,他更名後的表字裡偏偏嵌了養父名字裡的一個“文”字。

  要知道,那可是遙遠的中國宋代,既不像西方人,不怕冒犯祖先名諱,可以有查理十四、路易十六。也不像當代中國,張三的兒子可以叫張小三,王五的女兒可以叫王小五,誰聽了都感覺時髦。在中國唐宋時期,避先人諱的問題是很重要的。唐朝的“詩鬼”李賀因避其父李晉肅的名諱,而難以參加進士科考試。而那隻是因為音同,當時的名博主、文學大腕韓愈為其打抱不平,專門在網上發帖討論《諱辯》,仍難杜天下悠悠之口。宋朝皇帝的遠祖趙玄朗,也就是被奉為財神的趙公明、趙玄壇,被宋真宗追尊為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廟號聖祖。自此“玄”、“朗”兩字在宋代均不准出口、落筆,天下的“玄武廟”均改稱“真武廟”,楊家將的“楊延朗”也改名“楊延昭”,至今1000多年了仍沒改回去。

  而且,古人是諱名不諱姓、不諱字的。也就是說,“朱文翰”三個字,在當時起碼有兩個字是不允許他的晚輩說出口,亦不允許其他身份一般的人當著他的晚輩說出口的。而“范希文”三個字則是不需要避諱的,不但范仲淹自己可以自稱,其他人其實都可以叫。沒見孔夫子嗎?名字當中的“丘”字,包括“邱”字,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一是不允許說出口,二是落紙就要“變筆”。至於其表字“仲尼”,則是大人小孩都可以掛到嘴上的。是什麼原因導致范仲淹要用自己的表字,引領大家衝犯養父的名諱呢?很難說。但很顯然,范仲淹跟老朱家、跟養父是真的掰了。

  有資料說,范仲淹生於河北真定府,百日後隨家人去吳縣(今蘇州市)。父親去世後,母親謝氏因為貧困無依,帶著范仲淹改嫁蘇州推官(跟范仲淹恢復本姓時的職務一樣。有說平江府推官,應有誤。蘇州是北宋政和三年〈1113〉升為平江府的。蘇州、平江府治所均在吳縣)朱文翰,後又來到淄州朱家定居。取名朱說的范仲淹在長山富戶朱家是否受到虐待,不得而知。有關資料只說,他少年時候常去附近長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讀書。自己打理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用醋汁拌幾根醃菜佐餐,吃完繼續讀書。這就是後世所讚譽的“劃粥斷齏”,這份清苦也有類於簞食瓢飲、身居陋巷的顏回。是自找苦吃呢?還是在老朱家不受待見呢?不得而知。他是真的直到成年才知道自己是“拖油瓶”呢?還是一直揣著明白裝糊塗呢?也不得而知。

  又有資料說,范仲淹幼年跟隨養父在任所讀書,遊歷許多地方。范仲淹的母親謝氏常年陪伴朱文翰於任所,少年范仲淹自然要一起跟隨,這不足為奇。至於一些更細膩的描繪,則只能是建立在老朱家,起碼是朱文翰本人待其母子至厚的猜測基礎上的合理想像吧。真實情況,也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明白。不過,世界上許多涉及個人隱私、身世的秘密,往往是地球人都知道,只有當事人自己不知道。許多身世複雜的孩子也只有在小孩子們吵架的時候,才會被童言無忌的同伴們說破真相。范仲淹的身世之謎有類於此,不過這真相被道破的也確實太晚了。

  范仲淹成長地——山東鄒平方面有資料說,范仲淹在醴泉寺讀書時,有一次回家探望母親,發現自己的哥哥亂花錢就進行勸導。哪知道那位哥哥卻說:“我自花朱家錢,與你何干?”於是,23歲的范仲淹終於知道了個人身世,決定自立門戶。直到後來金榜高中,做了廣德軍司理參軍(從九品,相當於副股級),又把母親接出朱家,跟自己一起居住,直至最終改姓范氏,取名仲淹、表字希文。

  口不擇言也好,處心積慮也罷,不懂事的哥哥道破天機自是他的為人刻薄。但為什麼早不道破、晚不道破,偏偏要等范仲淹業已成年,可以自立門戶的時候才道破呢?除了這事件發生的時候,朱文翰是否在世屬於一個重要參考因素之外,應該存在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業已成年的范仲淹面臨著成家立業與朱家兄弟共分家產,逐漸開始受到排擠。直到有一天對方感覺契機來臨,通過一個小糾紛水到渠成道出大秘密,讓他自己惱羞成怒離開朱家。另一種可能,則是這些朱姓哥哥們從記事起就開始排擠范仲淹,含沙射影揭露他的身世。包括范仲淹到醴泉寺讀書、“劃粥斷齏”,也不是自願的,而是被排擠出來的。只是幼年的范仲淹尚沒有自立能力,彼此又沒有撕破面皮,加之有母親呵護,生活也算說得過去,只能臥薪嘗膽,隱忍以待。而今,讀書明禮,血氣方剛的范仲淹被當眾“揭短”,當然不肯再繼續寄人籬下,受那份窩囊氣。於是藉著遊學,含淚辭別母親,一走了之,再不肯踏進朱家門檻。

  “劃粥斷齏”的生活具體發生在范仲淹離開朱家之前還是之後,說法不一,或許前後都是如此吧。當然,范仲淹的認祖歸宗之路也並不平坦。有資料說,範母謝氏是范墉的繼配,范仲淹前邊還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兄長范仲溫、范仲鎡。當年范仲淹的父親範墉去世後,蘇州范家只接納了範墉元配陳氏生養的兩個兒子仲溫、仲鎡,而不肯接納謝氏和仲淹母子二人。孤兒寡母,貧而無依,這才導致範母帶著幼子改嫁朱文翰。而在身為集慶軍節度推官的范仲淹迎回母親贍養之後,再次回到蘇州要求重歸范氏家族,仍遭到一些族人刁難。直到他聲堅稱只是恢復範姓,沒有其他企圖時,方才被允許恢復姓范。

  此後的日子裡,范仲淹本人及那些為他樹碑立傳的人們都沒有提供過其在朱家、范家有過什麼不和睦的情節。但是,“范希文”的表字又說明了什麼呢?只能說是在雪恥,在用另一種形式表達怨恨。抑或是認祖歸宗路途艱難時,為了向范家表明一種決心?范仲淹的名言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有如此廣闊胸襟的一代名相,心中依舊容不下一個恩撫他20年的養父朱文翰呢?還是當時的朱範兩家都容不下一個將來的朝廷重臣、千古名相,讓青年范仲淹進退維谷,最終壯士斷腕般辭絕養父以示今後不再腳踏兩條船呢?真的只有幾位當事人自己才明白。(華聲在線-精英博客薄文軍 )

-----------------------------------------------------

六經與六藝---
詩、書、易、禮、樂、春秋被稱為「六經」初見於莊子天運篇:「丘治詩、書、易、禮、樂、春秋六經。」荀子勸學篇中有「始乎誦經、終乎讀禮」的話,據此推斷,詩書等書、戰國時代已稱為「經」。在此以前沒有稱「經」的記載。

漢代稱「六經」為「六藝」。漢書藝文志著錄經書的部份,稱為六藝略。「六藝」另一解釋、不指「六經」而言、乃指「禮、樂、射、御、書、數。」此說出自周禮地官保氏。這「六藝」是六種藝能、和指「六經」而言的「六藝」全然不同。

「六經皆史」是清代史學家章學誠(1738~1801)的史學觀點,在其所著〔文史通義〕第一篇〔易教上〕開頭便說「六經皆史也」。認為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是夏商周三代政教法度與當時狀況的檔案記載,並非聖人有心撰述以留傳後世。章氏指出上古時代並無私人學術或著作,而只有官學。方的學術大抵是歷代典章制度的記錄和圖書文獻保留文獻的目的不在學術的考索,而是要做為施政治國的參考。掌理這些官方學術文獻的官員叫做「史」,這些文獻也統稱「史」。後世經學家所謂的「經」,就是上古官學的「史」,所以說「六經皆史」。   六經既然是上古典章法度的文獻記錄,必然和過去的時代狀況密切有關,後世應用時就不應當拘泥固執。章學誠指出六經內容中所蘊含的義理,固然有不可磨滅的價值,但是其中記載的各種規章法度卻不可一成不變的用於現在,經學家的復古之論和瑣細考證古代規制,都是沒有價值的作法。真正有意義的經學應該是通達六經大義,本著「禮時為大」的原則,著眼於當前的政治社會狀況,研究具體可行而合乎義理的作法,才是有價值的學術,也才合乎上古經學的真義。章氏詳論見該書〔原道論〕三篇。

-----------------------------------------------------

宋朝歷代皇帝圖集(組圖) - 新三才 - http://goo.gl/mpeQoj

訊】

宋太祖 (927—976)即趙匡胤。宋朝創建者(960—976)。涿州(今河北涿縣)人。原為後周殿前都點檢。建隆元年(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後周政權,稱帝於開封,建宋朝,史稱北宋。自建隆三年(963年)起採取「先南后北」的統一戰略,攻滅荊南等南方割據政權,且在北方要地駐兵防守。又以杯酒釋兵權等策,削奪禁軍宿將及藩鎮兵權。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縣長官。中央增設副相(參知政事),又使樞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財,以分相權。在位時加強中央集權,結束了藩鎮割據局面,但其重文輕武、「守內虛外」的方針,對宋代的「積貧積弱」有較大影響。
 

 

宋太宗(939—997)北宋皇帝(976—997)。名趙炅。太祖弟,初名匡義,后改光義,即位后,改名炅。他曾參加陳橋驛兵變,擁立其兄為帝。繼承太祖各個擊破割據政權的方針,迫吳越王獻土歸降,又親征滅北漢,試圖收復幽雲十六州。但在兩次對遼征戰失敗后,採取消極防守的方針。對內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擴大科舉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編《太平御覽》等。他注重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統治晚期剝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順起義。他背棄了「金匱之盟」,費其弟光美為庶人後殺掉,又費其長子楚王元左為百姓。997年,病逝於汴京萬授殿,終年五十九歲。
 

 

宋真宗(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名趙恆,原名趙德昌,太宗第三子。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壽王。后立為太子。統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間因勤於政事, 經濟發展,號稱治世。但景德元年(1004年)遼國進犯澶州,真宗親征,澶淵之役訂城下之盟,開創納歲幣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質換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後期任用王欽若大興祥瑞,東封泰山,西祀汾陽,又廣建佛寺道觀,勞民傷財,導致社會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於忭京宮中延慶殿,終年五十五歲,在位二十五年,葬於永定陵。
 

 

宋真宗(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名趙恆,原名趙德昌,太宗第三子。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壽王。后立為太子。統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間因勤於政事, 經濟發展,號稱治世。但景德元年(1004年)遼國進犯澶州,真宗親征,澶淵之役訂城下之盟,開創納歲幣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質換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後期任用王欽若大興祥瑞,東封泰山,西祀汾陽,又廣建佛寺道觀,勞民傷財,導致社會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於忭京宮中延慶殿,終年五十五歲,在位二十五年,葬於永定陵。
 

 

宋英宗名趙曙,太宗曾孫,濮王允讓之子。仁宗無子,英宗幼年被任宗接入皇宮撫養,賜名為宗寶。1050年為岳州團練使,後為秦州防禦使。1055年立以為嗣。英宗在位期間,任用舊臣韓琦等人,不想改革,但與遼國和西夏沒有發生戰爭。1067年,病逝於宮中福寧殿。在位四年葬於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楊延昭等。
 

 

宋神宗,英宗長子。全名趙頊,又名仲針,謚號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即位后,由於對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滿,且他素來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變法,以期振興北宋王朝,史稱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由於改革操之過急,不得其法,最終失敗收場,不過神宗還是維持新法將近二十年。時值夏惠宗在位,母黨梁氏專權,西夏國勢日非,宋神宗命兵伐西夏,期圖一舉殲滅西夏。在慶州(今甘肅慶陽)宋軍大破夏軍,佔領西夏二千里土地。不過後來在永樂城之戰中慘敗,滅夏之舉未能實現。事後,宋神宗在朝中當眾痛哭。他有抱負,勵精圖治,想滅西夏,惜壯志未酬,於元豐八年飲恨而歿,享年三十八歲。其子宋哲宗親政后,竭盡所能完成父親遺志。
 

 

宋哲宗趙煦,原名佣,神宗第六子。曾被封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時被立為太子。哲宗即位后,年僅九歲,由高太后執政,1093年,親政后,任用主張變法的大臣,對守舊派、中間派進行打擊。追貶司馬光,並將蘇轍等人流放到嶺南。恢復免役法、保甲法、青苗法等。終止與西夏的談判,加強邊境防禦,屢敗西下,迫使其求和。1100年正月,病逝於汴京,在位十五年,終年二十四歲,葬於永泰陵。
 

 

宋徽宗 (1082—1135)北宋皇帝(l100—1125)。名趙佶。統治期間重用蔡京、童貫等奸臣權閹,貪污橫暴, 掠奪民財。又尊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大興木土、廣建宮觀庭院,設局搜刮奇花異石,稱「花石綱」。於京師築「艮嶽」,勞民傷財,導致農民揭竿起義。宣和七年(1125年)傳位給欽宗趙桓,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為金兵俘虜北去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至死不得歸。工於書畫,以花鳥畫和「瘦金書」書法名於世。書法初師薛稷,草書學黃庭堅。楷書瘦勁峻麗,有「屈鐵斷金」之譽,自成法度,世稱「瘦金體」。傳世書跡有《真草千字文》、《臨寫蘭亭絹本》等。
 

 

宋欽宗 (1100—1156)北宋皇帝。名趙桓。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時受父徽宗之禪即位。次年被迫起用主戰派李綱抗金,斬殺罷黜了蔡京一黨。但仍答應以賠款、割太原等三鎮乞降求和。汴京城破后,降金,北宋滅亡。靖康二年(1127年)與徽宗為金兵俘擄北去,囚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1161年,欽宗趙桓在金國被馬踩死,終年五十七歲,葬處不明。


 

宋高宗 (1107—1187)南宋皇帝。名趙構。徽宗子。靖康二年(ll27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后,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拒絕主戰派抗金主張,南逃至臨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權。統治期間,雖迫於形勢以岳飛、韓世忠等大將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檜。后以割地、納貢、稱臣等屈辱條件向金人乞降求和,收韓世忠等三大將兵權,殺害岳飛。1161年,金帝完顏亮撕毀和議,再次南侵。高宗以屈辱求苟安的國策遭到強烈反對。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傳位於孝宗,自稱太上皇。1187年,病逝與臨安宮中的德壽殿,終年八十一歲,葬於永思陵。著有《翰墨志》。
 

 

宋寧宗趙擴,南宋第四代皇帝,年號慶元。寧宗即位后,任用趙汝愚和韓侂胄。趙、韓兩派鬥爭激烈。宰相趙汝愚倡導理學,引薦朱熹,企圖組織韓侂胄參政。寧宗罷免了趙汝愚,韓黨專權。又定理學為偽學,禁止趙汝愚、朱熹等人擔任官職,參加科舉。這就是「慶元黨禁」。1202年,才宣布弛禁。寧宗還追封岳飛為鄂王,削去秦檜封爵,大快人心,打擊了投降派。1206年,韓侂胄冒然北進而大敗,被楊皇后所害,主和派把持了朝政。1208年,與金訂立屈辱的「嘉定和議 」。1224年,死於宮中。在位三十年,終年五十七歲,葬用茂陵。
 

 

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寧宗養子。寧宗病死後,宰相史彌遠擁立其為帝,年號寶慶。理宗即位后,有史彌遠專政,他只沉湎於酒色,朝政昏暗如故。1233 年,史彌遠亡,理宗親政。1234年與蒙古軍聯合滅金。理宗崇尚理學,任用奸臣。1259年,蒙古軍攻打鄂州,,奸相賈似道稱臣納貢,划長江為界國家敗亡之勢已成。1264年10月,理宗病死於臨安,在位40年,終年60歲,葬於永穆陵。
 

 

宋度宗姓趙名(礻基),理宗之侄,被收為養子1260年立為皇太子,理宗死後他繼位。年號咸淳。即位后昏庸荒淫,重用奸臣賈似道,封其為太師,倍加寵信,朝政統統交給他。襄陽被困兩年,賈似道密而不報,還騙度宗說元兵已經退去,此時的南宋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1274年7月,度宗病逝於宮中,終年三十五歲,在位十年。葬於永紹陵。

------------------------------

十三經是十三部儒家經書的合稱,是儒學的核心文獻,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附《春秋》)、《公羊傳》、《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十三經」的整體性概念成熟於明朝(1368-1644),以萬曆十二年(西元1584年)神宗頒布詔令欽定《十三經註疏》為完全確立的標誌;是從漢武帝(前156-前87在位)確立五經博士開始,學術潮流與政治權力不斷調整儒家經書名目的共同成果,是儒家經書的最近一次結集。[1]
十三經的內容龐雜,來源及時代不一,主要形成於先秦,既有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之前已經長期流傳的古代文獻,也有主要由戰國(前468-前221)儒家學者編寫的著述。其中一部份與孔子、早期儒家思想和其他儒家典籍的關係存在爭議,如《春秋》、《周禮》、《左傳》。更強烈的爭議是所謂的「偽書」問題,如今本《尚書》的部份篇目。
儒家經書的整理、加工、流傳與結集是一個非常複雜且漫長的過程,從孔子用當時已經很古老的文獻教育學生開始,直至十三經完全確立,已經跨越了兩千多年。時至今日,整理工作仍然持續。其間的合稱先後有比較正式的六經、五經、九經和相對隨意的七經、十二經、十四經等,各自涵蓋名目不盡相同的典籍。
儒學是中國從漢武帝到清朝(1644-1911)結束的官方意識形態、主流學術思想,其提倡的價值觀念、道德倫理是千百年來華人社會日常生活的普遍指導原則。儒學的核心是經學。經學即研究經書、闡發經義的學問。儒家經書既是經學研究的直接對象,也是不同時代各派儒學理論與相應的社會、人生主張及實踐得以成立的根基所在。十三經及其前身五經、九經等,是傳統中國社會和中華文化的「聖經」,與基督宗教《新舊約全書》、伊斯蘭教《古蘭經》在其各自社會及文化傳統中的作用與地位非常類似。[2]

十三經的觀念濫觴於南宋(1127-1279)中後期,發軔於明(1368-1644)初,成熟於武宗正德(1505-1521)、世宗嘉靖(1522-1567)中。萬曆十二年,神宗皇帝頒布詔令欽定「十三經註疏」,並命京師國子監校勘印行;十三部典籍同時被朝廷尊奉為經,十三經的概念及地位得以完全確立。[1]
經者,「織縱絲也」[3],即紡織時縱向的線。古人紡織時,先將前後走向的縱線(經)撐直,再將左右走向的橫線(緯)編入,所以「經」字有綱領、法則等引申義。華語中將對於人生、社會具有根本性指導意義的書稱為經,即取此義,除儒經外,如《道德經》、佛教諸經、基督宗教《聖經》、伊斯蘭教《古蘭經》等皆是;同時亦將某一領域內的重要書籍稱為「經」,如《水經》、《茶經》、「武經七書」等。
先秦典籍中已有用「經」字命名的書或篇章,如《山海經》、《墨子》中的《經》上下、《韓非子》中的《八經》等。一般認為,儒家所崇奉的典籍被稱為經,首見於《莊子·天運》:「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 六經,自以為久矣。』」(孔子對老聃說:「我孔丘鑽研《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自認很久了。」)
與經相對的概念為傳ㄓㄨㄢˋ、記。「傳」字本義為傳遞,引申為傳授。某一學術流派對某重要典籍的解說被稱為傳,即取此義。除十三經內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及《周易》的《易傳》部份、《禮記》部份篇目外,西漢(前202-後9)寫定的《尚書大傳》、《韓詩外傳》皆為儒家釋經之傳。東漢(25-220)初年成書的《漢書·藝文志》中還記錄有後世失傳的《老子》傳。「記」字本義即記錄。學生將老師的言行記錄下來,或者加以發揮,寫成長短不一的文字,經過整理、編集之後,就成為類似《論語》、《禮記》、《孝經》、《孟子》一類的書,稱為記。依照這個標準,十三經中不僅包括經,也包括傳、記。
歷史上部份學者認為某部儒家典籍是否算得上經,取決於這部書和孔子的關係,如其內容早於孔子存在,或經過孔子整理、解說,甚至由孔子創作。
歷史上,哪些儒家典籍能成為經,不僅是學術問題,也是政治焦點。總體上說,學術思潮趨向在先,政治權力尊奉在後。經在學術上的標準取決於某一時代主流學術思潮對典籍的偏好;政治上的標準則與帝王朝廷的尊奉、博士官制度、科舉制度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歷史
從先秦六經到南宋十三經
《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俗稱為六藝),六藝中的《樂經》很早就亡佚了,《漢書·藝文志》中已無此書的記載。其他五種著作就稱為「五經」。漢朝時,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立於學官。唐朝時五經中的《儀禮》改為《禮記》,沿用至今。
後來經書的內涵不斷擴大。《後漢書·趙典傳》和《三國志·秦宓傳》中都有「七經」的記載,但未記載是哪七部典籍。後人有六經加上紀錄孔子言行的《論語》;東漢將五經加上《論語》、《孝經》;五經加上《周禮》、《禮記》三種說法。唐代時有「九經」的記載,後人認為是五經加上《論語》、《孝經》、《周禮》、《儀禮》或是五經加上《周禮》、《儀禮》並用春秋三傳即《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代替《春秋》。九經也立於學官,用於開科取士。宋代的晁公武說唐文宗開成年間,在國子學刻石,將五經中《春秋》改為春秋三傳,再加上《周禮》、《禮記》、《論語》、《孝經》、《爾雅》為「十二經」。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提倡《孟子》之書。取《禮記》中的《中庸》、《大學》兩篇單獨成書,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於是本為子部書的《孟子》也升格成為經書的一部分,合稱十三經。
明代李元陽刻十三經註疏,十三經之名完全確定。
清朝乾隆帝鐫刻《十三經》經文於石,1815年學者阮元刻《十三經註疏》,從此,「十三經」在儒學典籍中的地位更加鞏固。
影響較小的分類
五代十國時後蜀國主孟昶刻「十一經」,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經》、《爾雅》。也有將十三經加上大戴禮記為十四經。
十三經簡介
周易
主條目:周易
《周易》也稱《易》、《易經》,本是古代占卜之書,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文敘述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傳》為解釋卦名、卦義、卦辭、爻辭的七種十篇,稱為「十翼」、「《易傳》」、「《易大傳》」。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出現當在西周以前的遠古年代,有學者認為《經》的編訂在商末周初,《傳》作於春秋戰國,非一人一時之作。[4]古人認為經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等歷代聖人編定而成。內容廣泛記錄了西周社會各方面,包含史料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其外層神秘,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
尚書
主條目:尚書 (經)
《尚書》古時稱《書》,是記言記事的簡冊泛稱,主要記載帝王言論及活動。到孔子時代,《書》大約只殘存百餘篇,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時民間所藏的《書》基本上被焚毀,國家所藏的《書》也毀於戰火。漢文帝時,秦朝博士伏生講授保存下來的28篇《尚書》,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稱為《今文尚書》。《尚書》的稱謂中「尚」便指「上古」,記載上起堯舜,下至東周,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
漢武帝末年。魯恭王拆除孔子的舊宅,從牆壁夾層中得到用秦代以前的大篆(籀文)寫成的《尚書》,稱為《古文尚書》,除與《今文尚書》相同的28篇外,多出16篇,共45篇。西晉後,《尚書》全部散佚。東晉時梅賾獻《孔傳古文尚書》,包括與《今文尚書》相同的28篇(但析為33篇)和另外25篇,遂流傳至今。現認為《孔傳古文尚書》是偽書。[5]
詩經
主條目:詩經
《詩經》在先秦稱《詩》,或《詩三百》,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匯集了春秋中期前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史記》認為是由孔子所編定。但學者認為是由魯國樂官所編。[6]《詩》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此書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各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影響深遠。漢時有魯、齊、韓三家言《詩》,後來又有毛《詩》。只有《毛詩》流傳至今。
周禮
主條目:周禮
《周禮》古名《周官》,記述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官制。先秦典籍中無有徵引《周官》,漢初,河間獻王收於民間,為古文經。王莽時經劉歆整理改名《周禮》,始立博士。由於此背景,《周禮》的作者以及成書年代自古就頗多爭議。劉歆為代表的古文學派認為它是周公所作,記述周朝的官制;而何休等今文學家則指其為後世托偽之作。如今多數學者認同其成書年代可能在戰國時期,但融合了上古的資料以及作者的理念設想。《周禮》官制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冬官亡佚,以《考工記》補),所述政體制度宏大而縝密,多含儒家、法家、陰陽五行的思想印記,對後世的中國乃至海外(如日本)的政治實踐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儀禮
主條目:儀禮
《儀禮》原稱為《禮》,在漢代也稱作《士禮》,對應於《禮記》而言,《儀禮》又可以稱為《禮經》,《禮記》是它的傳。到晉代才稱為《儀禮》。其17篇為各種禮儀的記錄,而未談各種禮儀的意義。《史記》、《漢書》和《禮記》均稱其出於孔子[7]。唐朝時,《儀禮》在五經中的地位被較為通暢易讀,流傳較廣的《禮記》取代。今本《儀禮》17篇的順序是鄭玄採用劉向《別錄》中的次序。
禮記
主條目:禮記
《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共49篇,是先秦到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最初為西漢的戴聖所纂,但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8]戴聖本是今文《儀禮》博士,《儀禮》僅17篇,所記大多為士禮,故漢朝的儒家學者雜采當時能見到的各種文獻以為己用。其內容較為駁雜,大致有記述禮節、記述政令、解釋《儀禮》、記孔子言論、記述孔門及時人事、禮節考證、通論禮意或學術、記述制度、記述掌故、雜記等十種。[9]東漢時鄭玄為之作注,其文字較為通暢易讀,流傳較廣。唐朝時取代《儀禮》,成為五經之一。
左傳
主條目:左傳
《左傳》是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共三十五卷,相傳是春秋末期的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10],現在一般認為該書非一人一時之作,自左丘明始,成書應於戰國中期[11]。全書按照魯國十二公的順序,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總計254年,記錄了當時各諸候國的歷史。全書約18萬字,是十三經中字數最多者。《左傳》作為《春秋經》的補充,側重於對史實的敘述,行文生動流暢,是先秦文學、史學的傑出作品。
公羊傳
主條目:公羊傳
《公羊傳》為《春秋經》之傳,相傳是公羊高受之於子夏,在春秋三傳裡立學最早,為今文學。同《左傳》不同的是,《公羊傳》疏於敘事,而是以問答的形式闡發春秋義理。作為《春秋》的齊學,公羊學側重春秋經義的政教含義,通過歷代大儒如胡母生、董仲舒、何休等人的闡釋發揮,逐漸發展成包括大一統、尊王攘夷、三科九旨等義例的天人政治顯學,為漢朝儒術治國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後因讖緯災異之學大興,廣受批判,於東漢之後衰落。
穀梁傳
主條目:穀梁傳
孝經
主條目:孝經
《孝經》共十八章,約一千八百多字,是十三經中字數最少的。
論語
主條目:論語
爾雅
主條目:爾雅
中國最早的詞典
孟子
主條目:孟子 (中國古典典籍)
南宋朱熹將《孟子》與中庸、大學及論語合稱四書。是最晚加入十三經者,原本《孟子》是子部書。
註疏
主條目:十三經註疏
「注」是指對十三經的字句進行註解,又可稱之為傳、箋、解、章句。「疏」則是對「注」的進行再註解,又稱義疏、正義、疏義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著錄的「經部」書籍達一千七百餘部,約兩萬卷。一卷以一萬字計算,估計約有二億字,這尚不包括四庫全書未收之書。
影響
自西漢以來,經書被確立為國家經典,宋代以來又被定為科舉用書,成為讀書人之必讀。故其地位崇高,影響巨大。《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經部總敘》:「經稟聖裁,垂型萬世,刪定之旨,如日中天。無所容其贊述,所論次者,詁經之說而已。自漢京以後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學凡六變。其初專門授受,遞稟師承,非惟詁訓相傳,莫敢同異,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聞,其學篤實謹嚴,及其弊也拘。……要其歸宿,則不過漢學宋學兩家互為勝負。夫漢學具有根柢,講學者以淺陋輕之,不足服漢儒也。宋學具有精微,讀書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門戶之見而各取所長,則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經義明矣。蓋經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12]十三經不過65萬字[13],而關於它們的註解達到三億字左右,為原文的四五百倍。
版本
《五代監本九經》,後唐國子監於932年-953年,歷時22年時間完工。同時還刻印《五經文字》,《九經字樣》兩種輔助著作,共130冊。[14]


2020-12-04_120128

范仲淹在被貶期間,寵辱皆忘,但卻時時刻刻,不忘貧苦人。圖為岳陽樓。(shutterstock)
 「光榮」多次的范仲淹 | 古風悠悠 | 大紀元 https://bit.ly/36AX2LT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曾寫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的佳句,其中「寵辱皆忘」四字,堪稱夫子自謂的定評。事實上,他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一直是將個人「寵辱」置之度外的。
乾興元年(1022年),宋真宗趙恆去世,年僅13歲的仁宗趙禎即位,劉太后垂簾聽政。時至天聖七年(1029年),仁宗本來可以親政了,但劉太后仍不願還政於仁宗,還打算在自己61歲壽辰時,讓仁宗親率文武百官為她上壽。范仲淹認為:若如此,則有損主威,有虧君體。於是,他毅然上疏反對,還奏請劉太后「撤簾還政」於仁宗,不久便被貶為河中府通判。他對此無怨無悔,還為自己的忠直而感到欣慰。臨離京時,他的一些朋友,到郊外為他餞行,一致說他:為伸張正義而遭貶,「此行極其光榮」。
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死,宋仁宗親政,范仲淹被召回京,擔任了右司諫。一日,郭皇后與尚美人起了爭執,仁宗勸阻,郭皇后因此誤傷了仁宗的頸部,仁宗大怒。宰相呂夷簡因與郭皇后有過私怨,便也乘機慫恿仁宗廢黜郭皇后。范仲淹得知後,先是上疏反對,繼而率御史和諫官到垂拱殿門前,伏奏皇后不應當廢。然後,又同御史中丞孔道輔、諫官孔祖德等一起找到呂夷簡,詰問他:「大臣們對待帝后,應如同兒子對待父母;父母不和,理當勸諫,豈能順著父親把母親趕走?」然而,仁宗並未因此而改變主意,不但廢掉了郭皇后,而且將范仲淹貶為了睦州太守。當朋友們再次為他餞行時,都說他「此行更加光榮!」他也頻頻點頭,愉快地接受了友人的讚許。
景佑三年(1036年),范仲淹任職國子監,權知開封府。他見宰相呂夷簡大權獨攬,任人唯親,搞得吏治十分腐敗,便繪製一幅《百官圖》,進獻給了皇帝。圖中還標明了京官晉升情況,指出哪些是按規定正當晉升的,哪些是憑個人關係爬上去的。他奏請皇帝:削弱呂夷簡的權力。呂夷簡聞訊大怒,反告范仲淹越職言事,離間君臣。結果,皇帝又偏聽了呂夷簡的讒言,將范仲淹貶為饒州太守。此事引起了強烈反響,朝中許多重臣,都公開為范仲淹抱不平。當范仲淹的朋友們再次為他餞行時,又一致祝賀他:「此行尤其光榮!」他也笑著答道:「仲淹我前後已經光榮三次了!」
此後,范仲淹為了報國濟民,還繼續「光榮」過好幾次。其間,詩人梅堯臣為表示對他的欽佩和關切,曾贈他一首《靈鳥賦》,將他喻為靈鳥,並勸靈鳥「結爾舌兮鈐爾喙」(閉口不講話,以免再受貶)。范仲淹感激詩人的好意,卻沒有接受詩人的勸告,還在自己所作的《靈鳥賦》中表示:「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不久,他又寫了《和謝希深學士見寄》詩,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詩云:
天地久開泰,過言防結括。
誰憐多出處,自省有本末。
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奪。
盡室得江行,君恩與全活。
回頭諫諍路,尚願無壅遏。
豈獨世所非,千載成迂闊。
詩的大意是講:
在天下太平的的年代,講話太多了是應該少說。
誰能理解我多次遭貶?自知原因與始末。
我的心如磐石堅硬,可以擊碎,不可剝奪!
滿朝之人皆隨大流而行,感謝皇上還讓我活著。
回顧我諫諍的正直之道,仍希望以後言路通拓。
我不怕今人評頭論腳,後世講我迂闊。
我為民為國,不願苟活;寧鳴而死,實在值得!
范仲淹在被貶期間,寵辱皆忘,但卻時時刻刻,不忘貧苦人。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遇到貧困者,他總是慷慨相助。在他任越州(今浙江紹興)知州時,得知一位貧寒小吏,死於任所,留下了體弱多病的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兒子,家貧如洗,無以為生,想回老家而不得。立即「以俸錢百緡賙之」,並派老吏用船送他們母子三人回老家去。范仲淹怕過水上關卡時,會遇到麻煩,又特地為他們寫了一首詩,權當通行證。詩說:
一葉輕舟泛巨川,
來時煖熱去涼天。
關津若要知名姓。
此是孤兒寡母船!
這首詩的大意是:
有一隻小船,會在江上行得很遠,
來時是炎夏,去時可能是秋天。
關防若要盤問她們的姓名,
請多加關照:這是孤兒寡母的船!
(事據《宋史》《范文正公年譜》《宋人軼事匯編卷八》)
「光榮」多次的范仲淹 | 古風悠悠 | 大紀元 https://bit.ly/36AX2LT

宋范仲淹所作之《百官升遷次序圖》/昇官圖+陞官圖/大富翁/由於陞官圖採用明代官制/古代上朝時間一般都很早,大約為卯時(5—7點)。 現在民間有「上班點個卯」的說法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宋代反腐有高招:范仲淹繪製《百官圖》斗老臣(圖)
2020-12-04_121226
史料記載,景祐三年(1036年)夏天的某日,宋仁宗在審理奏摺時,突然收到了范仲淹的一道奏章,還有他繪畫的一張《百宮圖》。
《百官圖》,是范仲淹嘔心瀝血繪製的一張百官升遷圖,是他苦心研究後的「成果」。這張圖詳細記錄了這些年來,呂夷簡當政期間,所有文武百官的升、降、遷、貶。
范仲淹在上面一一指出,朝廷哪些官員的升遷是合法的,哪些官員的升遷是花錢買的。這些非正常升遷的官員,全是呂夷簡的親信。呂夷簡排除異己,任用親信,蒙蔽聖上,還望陛下明察!(「如此為序遷,如此為不次,如此則公,如此則私。況進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在奏章上,范仲淹除了痛罵呂夷簡一手遮天、私自升遷官員,他還諫言了《帝王好尚論》《選賢任能論》《近名論》《推委臣下論》四論,希望皇帝任用賢能,重振朝綱。
此外,在奏章中,范仲淹還加入了一個歷史典故,痛罵呂夷簡是一個「小人」,是讓西漢亡國的奸臣張禹的轉世投胎。「漢成帝信張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禍。臣恐今日亦有張禹,壞陛下家法。」
這個典故出自西漢。當時,漢成帝的母親王政君垂簾聽政,開始重用娘家人。
在母親的授權下,皇帝的很多舅舅都當了侯——王鳳成為陽平侯,王崇成為安成侯,王譚成為平阿侯,王商成為成都侯,王立成為紅陽侯,王根成為曲陽侯,王逢時成為高平侯,等等。
活人冊封完了,王政君又瞄上那些死去的親戚。當時,皇太后王政君有一個叫王曼的小弟弟,因為早死沒有封侯,王政君頗為遺憾。後來,王政君一琢磨,說讓王曼的次子繼承他的侯爵之位,不就得了。何況,王曼的這個次子,據說很有「本事」。於是,王政君大筆一揮,就讓這個孩子繼承父親的爵位,成為新都哀侯。
這個新上任的新都哀侯,就是王莽。
後來,因為有這麼一個「巨型娘家」當靠山,王莽越混越強,終於在幾十年後,篡奪了漢朝的江山,建立了自己的新朝政權。
那麼,王莽篡位的事情,又跟張禹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大了去了!要知道,張禹是漢成帝的老師,要不是他一味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力保王家忠誠,玩命勸慰皇帝冊封王家諸侯,王家何以做大做強,最終達到一個尾大不掉、無法控制的局面?
這個張禹,堪稱西漢最大的罪臣,沒有之一。
在這裡,范仲淹舉出張禹的例子,用意非常明顯。他就是告訴皇帝,這個呂夷簡,就是西漢的張禹。皇帝現在這樣不講原則,胡亂聽信官員,鬧不好哪天就能冊封出一個「王莽」來。到時候血洗趙氏一族,毀掉宋朝天下,您那個時候再後悔,就晚了!
范仲淹的這封奏摺,真可謂殺氣騰騰,這個人已經不計後果了。范仲淹這麼做,不僅把呂夷簡往絕路上逼,也把自己推到懸崖邊上了。
這樣的結果,也顯而易見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來吧,呂夷簡,好好反駁我的奏章和《百官圖》吧。我的奏章脈絡清晰、有理有據、條條是道。就算你呂夷簡為相多年、根深蒂固、君眷深重,被這些罪名攻擊,你也承受不了,不死也得被扒層皮。且看你如何反駁!
范仲淹想得挺美,但可惜的是,他還是太小看呂夷簡了。史料記載,面對范仲淹的指控,呂夷簡毫不畏懼,他僅僅用了十二個字,就輕輕鬆鬆地化解了這場公關危機。
這十二個字就是:越職言事,薦引朋黨,離間君臣。
呂夷簡回擊的這十二個字,真可謂字字見血、句句見肉。
呂夷簡告訴皇帝:
第一,范仲淹是開封府尹,不是言官,他現在胡亂上奏,就是妄議朝政、就是越權,必須嚴懲不貸。
第二,范仲淹言事,動不動就呼朋引伴,一堆人「跟著他」一起干,長此以往,范仲淹將建立一黨,成為朝廷一禍,必將危害大宋社稷。
第三,離間君臣這條,請皇帝參考前兩條,若陛下相信范仲淹,當我沒說。反之,若陛下相信前兩條,范仲淹就是在離間君臣、陷害忠良!
呂夷簡老謀深算,他清楚地知道如何反擊制勝。他的這種反擊,完全應驗了兵法上「避其鋒芒、暗度陳倉、抄其後路」的戰術。呂夷簡不正面回答范仲淹指控的罪證,而是另闢蹊徑,高調論證范仲淹是一個「越職言事,薦引朋黨,離間君臣」之人,把戰火引到范仲淹的身邊,以偷換概念,好全身而退。
姜,還是老的辣。
史料記載,呂夷簡反擊後,當宋仁宗看見這十二個字,特別是「薦引朋黨」這四個字後,嚇了一跳。
綜觀二十四史,哪個帝王不對「朋黨」二字過敏呀!宋仁宗就算是再寬仁、再厚道,也不允許下面的人組建自己的小團體。何況,范仲淹這些年來,只要跟自己作對,都是「率領」一幫人來,這「前仆後繼」的,要說范仲淹沒有結黨營私,估計只有他自己才相信(這倒是事實)。
看完了呂夷簡反擊的說辭,宋仁宗略加思索後,就做出選擇了。
一邊,是無足輕重,還動不動就「薦引朋黨」,來找自己打架的范仲淹;另一邊,是無黨無派,雖然作風有點兒問題,但一直忠於自己的老臣呂夷簡。但凡一個「明白事理」的皇帝,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畢竟,「薦引朋黨」的「威力」太大了。宋仁宗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
宋仁宗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呂夷簡。最終,他頒布了一道聖旨,以「朋黨榜朝堂,戒百官越職言事」的罪名,把開封府尹、天章閣侍制范仲淹轟出朝廷,貶到饒州去了。
就這樣,在這次交戰中,范仲淹再一次完敗,第三次被轟出了朝廷,完成了一個「三黜人」的壯舉。
這一年,范仲淹48歲。他這一被貶,就被貶了整整5年。
5年後,當范仲淹重新回到朝廷時,他完成了一次永載史冊的蛻變,從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變成一個縱橫沙場的名將。
原文網址:http://read01.com/dEOg0n2.html


2rr00001o36868n120ro2rq90001pr5prr203o702rqs0001osss3070n5r6


王羲之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大家,擅長隸書、楷書、行書等多種字體。他博採眾長,卻又自成一家,剛柔並濟,有著「書聖」的稱謂,並影響著後世的書法大家。南朝梁武帝蕭衍讚歎道:「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酷愛其書寫的《蘭亭集序》的唐太宗亦給了相當高的評價:「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王羲之入木三分與范仲淹斷齏劃粥 | 書聖 | 大紀元 https://bit.ly/349C1X8
能取得如此成就的王羲之,自然與其刻苦練習和信奉道教密不可分。他的父親王曠,是當時有名的書法家。受父親影響,王羲之六歲就開始練字,七歲時拜有名的女書法家衛鑠衛夫人為師,有一種說法是衛夫人是他的姨母。衛夫人酷愛書法,是大書法家鍾繇的徒弟,「得其規矩,特善隸書」。鍾繇曾稱頌衛夫人的書法道:「碎玉壺之冰,爛瑤台之月,婉然若樹,穆若清風。」
有著家學淵源和名師的指導,加上王羲之的勤奮,他的書法進步很快。十二歲那年,他偶然在父親的枕頭下發現前朝的一本叫《筆論》的書,內容是教人寫字時如何運筆的。王羲之就偷偷將書拿到自己的房間閱讀。
被父親發現後,王曠問他為何要偷拿自己祕藏之書,王羲之笑而不答。王曠擔心他現在的年齡還看不懂用筆之法,無法體會其中的奧妙,就說等他再長大一些再傳與他,但王羲之卻向父親拜請說:「請允許兒子現在就看這本書吧。等長大了再看就耽誤兒子的發展了。」王曠很高興看到兒子這般努力,就同意了兒子的請求。
在此後的日子裡,王羲之按照《筆論》中所講的方法練習,不到一個月就有了長足的進步。
王羲之畫像(公有領域)
衛夫人看到王羲之新寫的字後,大為感慨,她對太常王策說:「這個孩子一定是看到過如何用筆的祕訣了,如今見他的書法,已頗為老成。」又道:「將來他的成就一定會超過我的。」
對於老師的誇讚,王羲之淡然處之,更加刻苦練字。相傳他即便在休息的時候,也在揣摩字體的結構、間架和氣勢,時常手隨心想,在衣襟上勾勾劃劃,時間一久,把衣襟都劃破了。還有傳說指王羲之家旁邊有一個水池,他常常在池邊習字,因此池水盡黑。
除了刻苦之外,影響王羲之書法風格的還有其對道教的信仰以及由此形成的曠達的性格。史載,王氏家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早期王羲之曾抄寫經書,性格等難免受到道教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書法體現的平和自然以及筆勢透出的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就是例證。
長大後,王羲之最初也踏入了官場,先做了祕書郎,其後征西將軍庾亮請他做了參軍,王羲之的職位累遷至長史。
一次,皇帝在北郊舉行祭祀儀式,需要更換寫有祝祭文的木板,祭文由王羲之書寫。工匠們在削刻王羲之的字時,發現他的筆跡竟然透入木板有三分之深,可見其筆力是何等的雄厚。「入木三分」的成語由此而來,後來用來比喻評論深刻中肯或描寫生動逼真。
三十三歲時,王羲之寫下了傳世之作《蘭亭集序》,三十七歲寫了《黃庭經》。在他寫完《黃庭經》時,空中突然傳來一個聲音:「你的書法連我都被感動,何況常人呢。我是天台丈人。」天台丈人應該是一位神仙吧。
北京故宮南薰殿珍藏的范仲淹像(公有領域)
堪比王羲之刻苦之功的歷代名家中,不能不提到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范仲淹不僅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而且他推崇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和節操,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范仲淹不到三歲時,父親過世,母親謝氏帶著幼兒,改嫁到淄州長山人朱文翰家,范仲淹也改從其姓,取名朱說。雖然家貧,但年少的范仲淹就開始發奮讀書,並去附近山上的醴泉寺寄宿學習。
在醴泉寺讀書期間,范仲淹每天「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薤十數莖,酢汁半盅,入少鹽,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就是說,范仲淹每天用二合(容量單位)小米煮一鍋粥,過了一宿凝結後,就用刀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再切些薤莖(一種蔬菜),澆上醋汁,加點鹽,熱一熱就吃了。吃完繼續讀書,但他對如此清苦的生活卻並不在意。這一吃就是三年。
成語「斷齏(音同「機」)劃粥」即來源於此。薤,同齏,醬菜或醃菜之類的。後該成語用來形容貧苦中刻苦求學。
長大後,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十分傷感。此後,他辭別母親,前往應天府(今商丘)讀書。《宋史》上說他讀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意思是說他讀書日夜不輟,在寒冷的冬天,學習累了,就用冷水洗臉提神。食物不夠,就用粥充飢。別人難以忍受的,范仲淹卻不以為苦。
另據記錄宋代重要人物事蹟的《三朝名臣言行錄》中記載,范仲淹在應天府讀書時,「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時的范仲淹就有如此抱負,怎不令人景仰!
無疑,王羲之的入木三分與范仲淹的斷齏劃粥都在啟迪後人,若想取得不凡的成就,首先要做到的是勞其筋骨、苦其心志。但看古今有大成就者,哪個不是如此呢
王羲之入木三分與范仲淹斷齏劃粥 | 書聖 | 大紀元 https://bit.ly/349C1X8

2020-12-13_2115122020-12-13_2115302020-12-13_2115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