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方人眼中的康熙大帝 (上)

康熙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cjlOv4


劉曉
更新時間: 2016-07-18 08:22 PM [紐約時間]

康熙大帝,宮廷畫家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在燦爛的中華文明史上,曾出現過幾位曠世君王,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明成祖,清朝的康熙大帝也是其中之一。
廣告


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崇儒重道,不僅引導著大清帝國擺脫明清之際的混亂與動盪,而且開啟康乾盛世,經過其治理,到康熙中葉以後,清朝社會呈現一派盛世景象。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富足。各個地方志的記載是「頗多開熟,村煙相接,雞犬相聞」,「環河洛間無曠土,無遊民」。而其「經文緯武,寰宇一統」,更使清朝成為當時世界上幅員最為遼闊、人口眾多也最為富庶的帝國。後世史家在評價康熙帝的一生時,認為其「雖曰守成,實同開創」,此言不虛。

締造盛世的康熙大帝亦是一位心胸開闊、博學的皇帝,他不但諳熟儒家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和藝術等頗有研究,而且對算學、天文、地理、光學、醫學、解剖學等自然科學也有著濃厚的興趣。

正是在康熙時期的開明寬鬆政策下,一批傳教士得以在中國傳播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和基督教義。康熙帝時,在清朝耶穌會傳教士的國籍,有意大利、法蘭西、日耳曼、奧地利、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瑞士、墨西哥等。他們中的一些人與康熙帝產生了交集,那他們是如何描寫他們眼中的康熙帝呢?


白晉《康熙大帝》蝴蝶頁(Eastday 數字圖書館)

另一個「太陽王」

長期在北京傳教並最終在北京去世的法國傳教士白晉,曾撰寫《中國現狀》和《康熙大帝》兩本書,並獻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他的眼中,康熙是除了路易十四之外的另一個「太陽王」:威武雄壯,儀表堂堂,身材高大,舉止不凡,五官端正,雙目炯炯有神,鼻尖略圓稍顯鷹鉤狀。

白晉描寫康熙天分極高,思維敏捷,博聞強識,明察秋毫。具有經得起紛繁複雜的事變考驗的堅強意志,並具有指定、指揮、完成宏偉規劃的卓越才能。他的嗜好和興趣均高雅不俗,與他的帝王身分十分相稱。他為人公正,主持正義,倡導德行,愛民如子,具有服從真理的可貴品質以及克制情慾的驚人自制力。」

康熙精通武藝,宮廷上下沒有一個王公能與之匹敵。不論是立射還是騎射,也不管馬是停下時還是飛奔時,他都能左右開弓、百發百中。飛禽走獸,無論是靜立的、飛跑的,他都能箭不虛發。


康熙戎裝像(公有領域)

康熙不僅掌握各種兵器,學習百般武藝,而且對音樂也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於歐洲音樂,他給予高度評價。他很喜歡歐洲音樂的樂理、樂器和演奏方法。

治理國家作為君王的首要任務,康熙皇帝對此更是專心致志。他一向不輕易流露自己的意圖,也不允許別人加以忖度。在召見臣下時,他總是提出問題,而很少主動給出自己的意見。他會一句不漏聽取臣下的上奏,以便認真考慮他們的意見。而且他公正無私,依法行事,任人唯賢。

康熙帝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別人談到的哪怕很細小的事情,或者只有過一面之緣的人的名字,他只要稍微認真一聽,就永遠不會忘記。他對事物洞察敏銳,因此別人不可能對他隱瞞事情的真相。同時他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具有極強的判斷力。即使事物紛繁複雜,他也能夠在其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這使得那些精明幹練的大臣們不得不坦率的承認,他們政治上的成就實際上依靠的是按照皇帝授予的旨意辦事,如在中俄關係中。

作為一國之主,康熙帝表現出強烈的責任感,這可以從發生災荒時他流露出的憂慮之情體會到。在災荒期間,他杜絕所有的娛樂,只有履行祭天祈雨的國俗時,才離開皇宮。


康熙南巡圖,局部(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康熙帝還經常到各省巡視,體察民情。他常常向老百姓提出各種問題,並且他一定要問他們對當地官吏是否滿意。如果老百姓普遍對某個官員不滿,康熙帝會將其撤職;但是如果老百姓讚揚某個官員,他卻不一定提拔那個官員。

力求節儉

在一般人看來,康熙帝應該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君主,但白晉看到的是其個人的生活用度遠非奢侈豪華。在飲食上,他吃的很少,從不鋪張浪費,不追求精細的美食,而只滿足於最普通的食物。

據白晉描寫,皇城很大,彷彿一座瑰麗的城市,但從宮殿的內部布置上,特別是從皇帝的內室來看,卻完全看不出這一點。皇帝的內室裝飾著兩三張壁畫,金屬鑲嵌的飾物以及粗糙的彩色織錦綢緞……除此之外,能夠稱得上裝飾的便是室內的整潔了。

至於在北京城二里遠的康熙帝的行宮(指北京西郊的暢春園),也是相當整潔樸素,與巴黎近郊王公們的別墅相比,這座行宮無論是從建築規制上,還是從占地面積看,都遠遠難以企及。

此外,從康熙帝的衣著也絲毫看不出有奢侈浪費的跡象。他冬天穿的皮袍是用兩三張黑貂皮和普通貂皮縫製而成的,這種皮袍在宮廷中極為普通;他的御衣都是用非常平常的絲織品縫製的,這種絲織品除了很窮的人以外,其他人都能穿得起。陰雨天時,他常常穿一件很普通的羊毛呢絨外套,也沒有甚麼異常之處。夏天,有時看到他穿著用麻布做的上衣,就是普通老百姓家中常見的那種麻布。除了舉行儀式的場合外,他的裝束上唯一能夠稱得上奢華的東西,就是他夏天戴的帽子帽簷上鑲著一顆大珍珠,而這是滿族人的風俗習慣。


1699年康熙帝讀書像(45歲)(公共領域)

對自己節儉的康熙帝,對利國利民之事卻從不吝嗇。為了修繕官署,以及為了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商業發展而治理河流、運河,建設橋樑,修造船隻等其他事情經常撥出巨款。」

這樣的康熙帝難怪讓白晉感歎道,他是一位為臣民所愛戴的君主。

優待外國人 學習西方科學

無疑,白晉對於康熙優待外國人印象十分深刻。書中寫著康熙帝生來胸懷寬廣,他優待的不僅僅是俄國人,對來北京的荷蘭和葡萄牙兩國使節同樣予以優厚待遇。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白晉、張誠等6位法國科學家在乾清宮受到康熙帝的召見,他們獻上從法國帶來的30件科技儀器和書籍作見面禮。這些非同尋常的禮品,令康熙帝天顏喜悅,當即決定讓他們入宮,擔任自己的科學顧問。從此開始外國科學家在清朝宮廷從事科學活動長達數十年的局面。

白晉等人入宮後,與康熙相處很融洽,而且受到尊重和照顧。他們對康熙熱衷科學的態度給予高度評價。

1690-1705 耶穌會士天文學家和康熙大帝織錦畫。(公共領域)

白晉在1698年巴黎出版的《康熙大帝》中有過如下記述:康熙帶著極大的興趣學習西方科學,每天都要花幾個小時同我們在一起,白天和晚上還要用更多的時間自學。他不喜歡嬌生慣養和遊手好閒,常常是起早貪黑。儘管我們謹慎地早早就來到宮中,但他還是經常在我們到達之前就做好準備,他急於向我們請教一些他已經做過的習題,或者是向我們提出一些新的問題……有時他親自用幾何方法測量距離、山的高度和池塘的寬度。他自己定位,調整各種儀器,精確地計算。然後他再讓別人測量距離。當他看到他計算的結果和別人測量的數據相符合,就十分高興。

對從法國帶來的科技儀器,白晉說康熙最喜歡的是用於觀察天體的雙筒望遠鏡、兩座掛鐘、水平儀,這種儀器精確度很高,他讓人把這些儀器擺放在自己的房間裡,他把著直尺和圓規愛不釋手。

近乎完美的帝王

很明顯,在外國人白晉的筆下,康熙帝是一位近乎完美的帝王,他具有高尚的人格,卓越的才能,更具備帝王的胸懷;他修身治民同樣嚴謹,獲得本國人民的擁戴和鄰國的尊敬。就他的偉大業績而言,他不僅威名顯赫,而且實力雄厚,德高望重。誠如斯言!@*

──轉自《大紀元》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6/07/19/a1276651.html#sthash.GQsuFOXm.dpuf

-------------------------------

 

西方人眼中的康熙大帝 (下)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如果說法國人白晉是全方位且直接地讚美了康熙大帝,那麼南懷仁、張誠、洪約翰等則是通過他們親身經歷的細小之事,從不同側面描摹了康熙大帝。


清聖祖朝服全身像(中年)(公共領域)
親近百姓

比利時人南懷仁是清初最有影響的來華傳教士之一,他精通天文曆法,擅長鑄炮,深受康熙大帝的寵信。1682年,在康熙巡視東北時,南懷仁隨同巡行,並寫下《韃靼旅行記》。在這篇旅行記中,他除了記載遼東地區的風貌、途中的狩獵活動以及康熙祭拜長白山外,還記述康熙大帝是如何親民的。

南懷仁寫道,他親切的接近百姓,力圖讓所有人都能看見自己,就像在北京的慣例一樣,他諭令衛兵們不許阻止百姓靠近。所有的百姓,不管男女,都以為他們的皇帝是從天而降的,他們的目光中充滿異常的喜悅……對他們來說,皇帝親臨此地是從不曾有過的事情。皇帝也非常高興於臣民們赤誠的感情流露,他盡力撤去一切尊嚴的誇飾,讓百姓們靠近,以此向臣民們展示祖先傳下來的質樸精神。


來華傳教士南懷仁深受康熙大帝寵信(公有領域)
驍勇善射

法國人熱比雍,漢名張誠,與白晉同時在康熙時期供職於朝廷。他除了給康熙帝講授西方天文學、數學等知識外,還曾8次隨康熙或大臣出行蒙古和關外地區,在1689年中俄邊界談判中,曾被任命為使團翻譯。

1691年5月至9月,張誠曾跟隨康熙參加多倫會盟。他描寫康熙在途中狩獵的經過。「皇帝不扶韁繩,快馬疾馳,穿過高地低坑,滿弓發射,動作十分驍勇,技術相當嫻熟,頭三發就射中了兩隻被困而疾馳逃跑的狍子。」

張誠寫道,皇帝練習射擊弓弩作為消遣,他左右開弓,命中率都極高,宮廷大臣中無人能與之匹敵。皇帝對追獵毫不知疲倦,不斷張弓射箭。他每天要更換8到14匹坐騎,每到一地都要準備15匹馬備用。

在一次狩獵過程中,眾人發現了老虎,據張誠描寫,皇帝射擊三四發,但距離太遠,老虎只受了點輕傷,而後仍是不慌不忙地臥在荊棘叢中。過了一會兒,老虎突然躍出,以極快的速度衝向皇帝所在之處,但剛剛到山腳下,就突然轉向,竄回牠最初藏身的森林中。皇帝騎馬越過山谷,緊追老虎。在清楚地看到老虎後,他開槍射擊。僅射兩發,老虎便被擊中喪命。眾人一起圍攏過來,看到這只威猛的大老虎倒地斃命,都對皇帝欽佩不已。


《青年康熙出狩圖》(公有領域)
充滿學習熱情

另一位法國傳教士洪約翰則在寫給法國另一位神父的信中,詳細敘述了康熙大帝對於西方科學知識,如算術、實用幾何學、哲學等學習的熱情,而教材是幾位傳教士編寫的。

教士們每天都進宮講解,上午講兩個小時,晚上講兩個小時。講課時,康熙讓他們坐到御座旁或者他的身邊,以使他們講課更為自在。即使康熙住到郊外的暢春園後,也從不中斷課程。

在教士們離去後,康熙還會自己複習講過的知識,重看那些圖解,有時還叫來幾個皇子,親自給他們講解。如果他對所學的東西沒有弄明白,就一定會一直鑽研到弄明白為止。


康熙時期北京天文台的設備,許多設備由南懷仁所監造。(公有領域)
康熙帝就這樣一直勤奮學習了四五年,期間沒有一天耽誤上朝,沒有絲毫怠政。他並不滿足於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把所學應用到實踐中。比如,講到固體的成分時,他就會拿起一個球,精確地稱出它的重量、測量其直徑。然後,他會算出同樣材料、直徑不同的另一個球的重量,或者算出另一個比較大或比較小的球的直徑該是多少。計算出來後,康熙會拿來相應的直徑、重量的球,來證明實際情況是否與理論相符。

有時,康熙會親自用幾何方法測量距離、山的高度、河流和池塘的寬度等。之後,他再命人測量實際距離。每當他的計算結果和實際測量的數據符合時,就會非常高興。

寬容天主教 同意建教堂

胸懷寬廣、對外界事物持開放態度的康熙帝,通過與西方天主教傳教士的接觸,了解天主教教義,並對此持開放態度,允許教士們傳教,甚至還同意建教堂。


北京西什庫教堂(smartneddy/維基百科)
北京有一個著名的西什庫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它的4個高高的尖塔,3個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圓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莊而綺麗的立面。教堂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高16.5米,鐘樓塔尖高約31米。其前身要追溯到康熙時期。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因為兩名天主教傳教士治好康熙的疾病,應張誠的請求,康熙在皇城西安門內蠶池口一帶劃出一塊地方,並撥款項興建天主教教堂,這所教堂便是今天西什庫教堂的前身,當時名為救世堂。教堂在道光年間被查封,同治年間重新在西什庫這個地方興建新的教堂。

天家骨肉

在神父殷宏緒寫的一封信中,透露了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情形和康熙的反應。因為宮中發生一場政變,太子在一夜間被緝拿,康熙隨即下令將其廢除。之後,當康熙得知太子是受皇長子魘鎮而被冤枉的後,大怒,馬上將皇長子囚禁起來。

皇帝命人將太子帶到自己面前。太子在康熙面前哀告。康熙為之動情,甚至掉下眼淚。他幾次詢問大臣,是否有權釋放一個眾所周知的無辜受屈的兒子。大多數大臣沒有異議,但少部分人向他建議立新的太子。在權衡利弊後,充滿政治智慧的康熙選擇復立太子,並同時赦免天下。


《康熙南巡圖》局部(公有領域)
從上述西方人的描摹,離我們相距遙遠的康熙大帝的形象更加豐滿,中華歷史也因為有了這樣一位人格高尚、具有帝王胸懷、關心百姓且具備卓越政治才能的君王而熠熠生輝。@*

-------------------------------------

清朝皇室家譜《清玉牒》,揭秘康熙帝十四子被改名真相
更新時間: 2016-07-18 01:18 AM [紐約時間]
清朝皇室家譜 | 玉牒 | 康熙

對於康熙帝的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皇位之爭,因為影視劇熱播,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後來證實說,所謂篡改遺詔是後人杜撰的,但還是讓大家對這兩位阿哥充滿了興趣。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十四爺曾經因為雍正改過名字,這段歷史就記載在清朝皇室家譜《清玉牒》上。
廣告


玉牒,是中國歷代皇族族譜的名稱,從唐代就有了,宋代每十年一修,沿及明清。清代玉牒分滿、漢兩種文本,自順治十三年(1656年)題準,每十年編續一次,在清代共編26次,民國後到1921年又修兩次。分帝系,支係等。清代玉牒現存1070冊,是中國唯一完整系統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譜,也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家譜。

清代玉牒分別用黃、紅色綾子做冊籍封面,裝幀華美、紙張考究,書法雋秀。在世的人名用紅筆書寫,離世的人名用墨筆書寫。

順治十二年(1655年)規定,每十年纂修一次玉牒。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生育過子女的后妃方可載入玉牒,就連皇后也不能例外。直到道光十七年(1838年)才規定,皇后有無子女均可載入玉牒,皇貴妃以下,生有子女者才可以載入。

據《清玉牒》記載,雍正皇帝名胤禛,他的十四弟名胤禎。讀音相同。雍正即位後,為避名諱,其兄弟名字中「胤」均改為「允」。胤禎又因「禎」與「禛」字同音,改名「允禵」。

皇帝御覽玉牒禮儀隆重

玉牒修成後,要舉行「恭呈御覽」的禮儀,請皇帝「禦保和殿受書,禦太和殿受慶賀禮」。先由欽天監擇良辰吉日,禮部在太和門設玉牒香案,宗人府設彩亭,自玉牒館恭捧玉牒置於彩亭內,行至太和殿,捧置中和殿案上,展開玉牒,請皇帝升中和殿「恭閱玉牒」。

迎送玉牒的禮儀中,由侍衛前引後護,另有黃蓋、龍旗、禦仗並奏導迎樂,文武百官盛朝服跪迎、跪送。禮儀結束,一套玉牒送皇史宬尊藏,另一套送宗人府玉牒庫暫存,備送盛京(即今遼寧省瀋陽市)故宮,以示皇帝對清祖先的尊重和敬仰。
(1625年清太祖把都城從遼陽遷到瀋陽,並在瀋陽著手修建皇宮。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瀋陽為「盛京」。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後,瀋陽為留都。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瀋陽設奉天府,故瀋陽又名「奉天」。)

從北京運送玉牒到盛京要用20幾天,動用馬車40乘。由朝陽門出發,經煙郊、興隆寺、天台山、深河等站至山海關,又經前屯衛、文橋、廣寧等站到盛京。北京派出的官員至山海關交接後即行撤回。盛京將軍派副都統等護送玉牒到盛京,將玉牒尊藏於故宮敬典閣。

光緒三十年(1908年)玉牒修成後,運送玉牒回盛京改為火車,經停天津、唐山、山海關、錦州,僅用4天。

玉牒現已列入中國檔案文化遺產名錄,現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和遼寧省檔案館各一套。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6/07/18/a1146169.html#sthash.S28LmN94.dpuf


少年康熙的老師——無名南士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8日, 2018
史載,凡是康熙帝所坐的地方,四周都是環列著書籍。圖為1699年康熙帝讀書像(45歲)。(公有領域)
康熙年幼時,孝莊皇太后問他:「你想要什麼?」康熙說:「我沒有想要的,只是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樂,與民共享太平,我就足矣。」太皇太后很驚喜孫兒的志向,於是為他聘請老師,好好輔導他。
康熙帝的漢文老師,根據英雨亭太守所說,是一個南方士子。史書沒有記載他的名字,只稱為「南士」。這名南士進京趕考,但是沒有考中,他收拾一番,準備回家。當天夜晚,忽然聽到一陣敲門聲。士子開門,看到幾名健壯的護衛陪著一位富翁,對方說:「久聞先生的道德文章,令人敬仰敬佩。我有一個孩子,希望託付給先生教導。」
清代佚名宮廷畫家筆下的少年康熙皇帝。(公有領域)
南士謙虛地說:「我只是南方的一個下士,進京趕考都沒考中。我擇日就準備回去了,怎麼還能當孩子的老師呢?」
富翁堅持地說:「我家嫂嫂寡居多年,只有這麼一個孩子。現在希望找個好的老師,教教他。先生既然來了,不如耐心再等三年,或許還能考中。」
南士見富翁實在誠懇,想想在京三年,一面教育孩子,一面等待下一屆科考,也未嘗不可。於是,他就答應了。第二天晚上,富翁派來護衛和車馬就把南士接走了。一行人走了很多路,將南士帶到一座宅子,僕人為他準備好一切,吃穿住用等一應俱全。南士覺得很奇怪,但又不方便過問。
次日,富翁就帶著一個孩子來了。小孩按照拜師的禮節,恭恭敬敬地拜了南士。南士見這孩子實在聰穎,也很樂意做他的老師。三年來,富翁招待南士很厚道,常常過來噓寒問暖。凡是需要往家裡寄的錢物書信,都不用南士經手,富翁派人打點得妥妥當當,就這樣一晃三年過去了。
南士想去參加考試,但是主人不允許,說:「先生何必那麼著急?總有一天你會飛黃騰達!你再教這孩子三年吧。」南士無奈,就又教了三年。雖然富翁待他很好,凡是他所需要的一切,也都一應俱備。但他思鄉心切,懇請還鄉。
這天,富翁過來對他說:「我這孩子承蒙先生的教誨,已經長大成人了。先生急於功名,我也不敢再留。改天,我就送送先生。」南士非常高興。
康熙讀書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一天晚上,僕人將他帶到一個地方。南士在這裡看到四五個穿著宦官衣服的人。宦官帶他穿過了美奐美侖的宮殿走廊,他心裡很是驚訝。當他進入大殿後,看到龍椅上坐著一個年輕人,正是他的弟子。這年輕人就是當朝的康熙皇帝。南士親眼目睹龍顏,心中又驚又喜,不由得跪了下來,參拜皇帝。康熙帝欽賜他頂戴官職。
得益於漢人老師的教導,康熙帝學會看漢文的四書五經。他從漢文經典中汲取了很多的養分,在《庭訓格言》中他教育皇子,要熟讀經史,不看小說。他說,只要打開經史書籍,就會利於修身。
康熙帝喜讀漢文經典,由於讀書太過用功,以致累得咳血。史載,凡是康熙帝所坐的地方,四周都是環列著書籍。在他的書房中,掛著幾幅座右銘,都是康熙帝親自寫的,正中寫著「敬天」;左面寫著「以愛己之心愛人」;右面寫著「以責人之心責己」。這幾個座右銘,也是康熙大帝一生德業的寫照。
《康熙南巡圖》局部。(公有領域)
(事據《清代名人軼事輯覽》之「聖祖康熙玄燁」


康熙遺詔正本曝光!雍正才沒有偷改篡位! | 新奇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