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霸凌、領低薪到當執行長 黃仁勳曝成功就靠「這一句」
2024/03/16 13:33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必須承受苦難」是他的秘訣。
吳孟峰/核稿編輯從被霸凌、領低薪到當執行長 黃仁勳曝成功就靠「這一句」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qzIGT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回母校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演講,被問及如何提高成功機會,表示「必須承受苦難」是他的秘訣。
《Business Insider》報導,黃仁勳上週在史丹福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發表演說,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表示自己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期望非常低」
黃仁勳說:「大多數史丹佛大學畢業生都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他解釋,從地球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自然會提高學生對於未來的期望,但這可能阻礙他們邁向成功。
黃仁勳表示:「對自己期望很高的人,韌性都很低,然而要達到成功,韌性非常重要。」他又指:「除了希望你們承受苦難,我不知道要怎麼教這件事。」
黃仁勳分享,自己到現在也經常帶著愉悅的心情,向員工提到「痛苦與苦難」一詞,「你希望員工變得強大,但強大並非智力;強大來自品格,而品格不是來自聰明的人,而是來自承受苦難的人。」
黃仁勳也曾面臨不少挑戰。根據《紐約客》報導,他1963年出生於台灣,後來到肯塔基州一所寄宿學校就讀,但在那他遭遇同學的無故霸凌、誹謗。
他受訪表示,那時候他沒有人可以訴苦,只能堅強起來,繼續向前邁進。此外,黃仁勳在創業前也做過許多工作,包括在連鎖餐廳Denny's洗碗盤,甚至打掃廁所,領的是最低工資。
黃仁勳也開玩笑表示:「對於所有史丹佛大學的學生,我祝福你們承受足夠的痛苦和磨難」。
從被霸凌、領低薪到當執行長 黃仁勳曝成功就靠「這一句」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qzIGT


不要以為本身無成就沒有結果,成功不必在我,別人的成功,也即是自己的成功。讀歷史大家都知道,歷史上成功的人物,所有幫忙的、幫閒的亦都留名了,老實說,如果旁邊幫忙幫閒的人來幹,恐怕成不了功,大家也沒有名了,都淘汰下去了,所以要找一個人坐轎子,慢慢抬他,蠻有意思的,抬到最後大家都成功了。南懷瑾老師語錄 . | Facebook https://bit.ly/3SWYS0I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永不放棄」是很爛的人生建言/成功人士絕不


華頓商學教授院格蘭特:「永不放棄」是很爛的人生建言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兩年前,臉書營運長桑德柏格遭逢喪夫之痛。在生命最黑暗悲慘的時刻,向她伸出援手的好友之一,是賓州大學教授格蘭特(Adam Grant)。
格蘭特教她學會復原力。「他告訴我,我需要掌握三件對培養復原力至關重要的事,」桑德柏格在臉書分享,這三件事包括:不把「自己」捲入其中、不把「永遠」捲入其中,以及不讓事情無止境擴大。
今年五月,桑德柏格和格蘭特合著的新書《人生備案:面對逆境,打造復原力,找到喜樂》(暫譯,Option B)問世,成為今年最受期待的勵志好書。
頂著大光頭,身形短小精悍,喜歡咧嘴而笑,今年三十五歲的格蘭特,是賓大華頓商學院的高人氣教授,被稱為「正向心理學明日之星」,兩本著作《給予》、《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都是全球暢銷書。
有人形容他是非典型的管理學者,他的演說同樣也很非典型。今年五月,猶他州立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格蘭特告訴畢業生,別太熱心助人,別太忠於自我,更別說你永不放棄,因為「有時候,放棄反而是一種美德,」以下是重點整理:
為了今天的畢業典禮演說,我做了一番研究後,決定來談談,大部份的畢典演說都沒告訴你們的幾件事。
我發現,幾乎所有的畢業典禮演講都在談美德,也就是做人做事要依循的一些良善原則。人生一帆風順時,做個有美德的人很容易;但是當人生陷入低潮,你的價值觀就面臨考驗。
為什麼需要復原力?
五月初,臉書營運長桑德柏格和我出版了一本探討逆境復原力的新書《Option B》。我們都面臨人生的各種挑戰:考試不及格、婚姻失敗、比賽輸球、親人過世等,復原力(resilience)讓我們得以度過這些考驗。而復原力的關鍵在於,當遇到挫折,我們如何找到力量,堅持初衷?
有人統計過,「慷慨助人」、「真實不作假」、「堅持不懈」,是畢典演講最常被提到的三種美德。重點是,你需要復原力,才能堅守這些美德──當你對人性失去信心時,你需要復原力來保持助人的熱情;當別人對你失去信心時,你需要復原力來做真實的自己;而當你對自己失去信心時,你需要復原力來堅持不懈。
我非常喜歡這三種美德,但我擔心,如果你過度執著於這些價值,可能會損害挫折復原力。因為美德就像維他命,對健康很重要,但吃多了就不好,例如,吃太多維他命D,可能會傷腎。
亞里斯多德也認為,美德太少或太多,對我們都不好,而是要在過與不及之間,找到平衡。就像幽默,少了會很枯燥,太多又顯得愚蠢;就像驕傲,少了讓人懦弱,多了變成自戀。
更多未必更好。想要追求幸福與成功,你必須在過多和過少的極端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找到剛剛好。
所以,讓我們來檢視第一個美德「慷慨助人」,這是畢業典禮演說最常見的主題,將近三分之二的演說都會提到。我絕對是這個美德的粉絲,還寫過一本書談助人如何帶來成功與幸福的人生。
但是,太過熱心助人,可能會讓你精疲力竭。以教師為例,我們都推崇那些誨人不倦、無私付出的老師,然而研究卻發現,最樂於幫助學生的老師,往往因為過勞,反而影響教學,使學生的測驗成績變差。
助人之前,先戴好氧氣罩
教學成效最好的老師,雖然同樣很關心學生,但就像搭飛機的人都會被告知:「幫助別人之前,你必須先戴好自己的氧氣罩,」他們懂得自我保護,不會因為來者不拒而過勞。聽起來有點自私,但這樣反而能幫助更多人。
因此,第一個啟示:幫助別人,但不要犧牲你自己。
第二個高人氣美德「真實」,意思是忠於自己,有超過一半的畢典演說以它為主題。做人當然要真誠,我絕不鼓勵你欺騙自己。
念研究所時,有個教書的朋友請我代班上課,我向來很怕公開演講,但為了幫忙還是答應了。上完課,我特地請學生填寫問卷,看自己教得怎樣。結果非常殘酷,一位學生寫道,我上課太緊張了,緊張到讓全班都開始顫抖。(笑聲)
真實的我,非常不喜歡公開演講,但是從那時起,我開始自願替其他老師代課,因為這是進步的唯一方法。我並沒有忠於原來的我,而是忠於那個想要進步、想要在講台上很自在的我。
這就是第二個啟示:做真實的自己,但不要因此阻礙自我的成長機會。
第三個美德「堅毅」,或永不放棄,出現在四成以上的畢典演說裡。堅持,是成功和幸福的必要條件之一。JK羅琳的小說曾多次被出版社退稿,藍儂和麥卡尼曾被樂評家揶揄「吉他樂團已經不流行了」;當年他們如果因此放棄,今天我們就不會有《哈利波特》和披頭四。
這些名人因為不肯放棄而成功,可是,有成千上萬的作家、音樂人和創業家,卻因為不肯放棄而失敗。
我自己是過來人。我從小熱愛運動,每天花幾個小時練習投籃。小學六年級時,我沒選上籃球校隊,就去參加克里斯韋伯(前NBA球星)的籃球營,拚了命練習,結果,七年級校隊沒有我,我繼續努力,八年級校隊還是沒有我。升高中時,我的身高不到五英尺,這時我才幡然覺悟,是該放棄籃球了。
然後,我決定改學跳水。第一天上課,教練就說我走路像科學怪人,長得又矮,連他的祖母都能跳得比我高。但是沒關係,他說跳水其實是書呆子的運動,很適合打籃球太矮、跑田徑太慢、打美式足球又太弱的人來學。因為太容易學了,我後來兩度進入青少年奧林匹克全美資格賽,還能參加大學校際比賽。
這段經驗讓我領悟,「永不放棄」是個很糟糕的建議。因為有時候,放棄反而是一種美德。堅毅並不是要你「持續去做失敗的事」,而是「在第一和第二個計劃都失敗時,拓展你對夢想的定義,並找到新的方法來實現夢想,」就像當年,我不得不放棄打NBA的美夢,但我不必放棄成為運動員的夢想。
有時,復原力來自於鼓起勇氣,承認自己的缺陷。
當我決定要寫第一本書時,經紀人叫我先寫份提案,結果我一寫就欲罷不能,整本書都寫了出來,超過十萬字。經紀人看了以後,委婉地告訴我,這書只有學術同行可能有興趣,一般人根本不會想看。
向童話中的金髮女孩看齊
如果我堅持不放棄,就可能要換經紀人,或者自己找出版社出書。但對我來說,復原力意味著,將他人的回饋謹記在心,從頭開始。我的目標沒變(寫一本關於慷慨助人的書),改變的是策略(寫出會吸引人閱讀的內容)。經紀人建議我,用上課講話的方式寫作,於是我重新寫起,這次寫出來的就是《給予》一書。
第三個啟示:不要放棄你的價值,但要願意放棄你的計劃。
今天我想送給你們的忠告,就是向童話故事《金髮女孩與三隻熊》中的金髮女孩(Goldilocks)看齊。(編按:指遵守「不太冷、不太熱、剛剛好」的適度原則。)
美德跟吃粥一樣,太熱或太冷都要小心。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生幸福、成功又有復原力,就要學會在慷慨助人、忠於自己和堅持不懈這些美德中,找到剛剛好的平衡點。


成功人士絕不在職場透露的12個祕密|經營管理|201 : 1|即時|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 掌握世界每日趨勢!編輯每日嚴選,邀您免費訂閱天下每日報 >>

情緒智商測驗機構TalentSmart曾為超過100萬人測驗過情緒智商(EQ),而結果顯示,職場中有超好表現的人,EQ也通常比較高。這些人也懂得判讀別人的情緒,並容易從他人的反應解讀出,哪些想法可以與人分享,哪些事則留給自己就好。

以下為職場精英和成功人士們歸納出最好放在自己心裡,而不該告訴同事的12個祕密。

一、你有多恨自己的工作

成功人士分享,你最不該透露的事情就是「自己有多恨這份工作」。當你吐露恨意,別人最後發現你是個負面的人,而這會削弱團隊士氣。

老闆和主管們也絕對會盡量找出拖垮士氣的員工,為什麼呢?因為你或許恨工作,但找到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取代你,絕對是輕而易舉的事。

二、你覺得某人無能

任何公司一定都有不適任的人或冗員,而且實際情況是,老闆或主管們多少知道這些人的狀況了。如果沒有能力改善他們的狀況、增加他們的工作效率,或是你沒有權力開除他們,那們到處對外廣播這些人有多無能,其實一點幫助都沒有。

三、你賺多少薪水

你的父母可能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賺多少,但如果你是讓同事知道自己賺多少,便很難避免比較的心態。

一旦透露了薪資,很難避免同事拿你的工作表現和你的薪水做對照。就算是跟職場裡的好麻吉透露薪資,當薪水變得透明,你會發現兩人的關係發生微妙變化,就像一件商品的標價大剌剌的露在外頭,馬上就有高下之分。

四、政治甚至宗教信仰

政治和宗教信仰與個人的認同感密切相關,因此請盡量不要觸及這個話題。因為如果話到激動處,你不小心挑戰和反駁了對方的立場,便可能造成無法修復的裂痕。

注意,不要企圖改變他人的政治立場或宗教信仰,這只會讓你變成一個不尊重人、好戰的討厭鬼。

五、你在臉書的動態

在臉書上可能有成千上萬種讓你看起來很糟糕的方式,這可能包含你所說的話、你跟誰在一起,照片中你的狀態,甚至只是你朋友留下的一個評論。

之前也有員工因為在臉書抱怨公司,而遭開除的前例。因此,在臉書上謹言慎行吧,或許你可以讓同事和你在LinkedIn上做朋友,Facebook就留給私人生活吧。

六、房間裡的事不要說

不管你在臥房裡的私事如何精彩,這都不是該出現在辦公室裡的話題。這樣的話題可能讓人不舒服,甚至覺得被冒犯了。越過這條線,肯定是自找壞名聲。

七、拜託,也不要說人家臥房裡的事

不論是同事新交了男女朋友,或是剛新婚,請不要自以為有趣打探別人的私事,因為那不關你的事。

再怎麼好奇,請把你的想像留給自己。

八、不要透露你覬覦誰的職位

透露你有野心想要取代誰的位子,某種程度上是直接挑戰他,而且也顯示你把自己的成功放在首要順位,而非最重視團隊的成就。

在職場上,將自己取代他人的雄心大志昭告天下,有時候只會讓你顯得自私和城府深,而且這麼嚷嚷,也不會讓你達成目標。

九、你在大學玩得有多瘋

你的過去,的確會讓別人認定你是怎麼樣的人。在職場上敘述自己大學時玩得有多瘋,做過哪些傻事,只能讓別人知道「你曾經輕狂」,但卻不能讓別人相信「你已經長大了」,或是「你可以從過去那些事,培養犀利的判斷力」。

許多政治人物儘管被踢爆年少時的傻事,還是可以當選,但這不代表一般人可以複製這樣的成功,畢竟,一般人沒有厲害的形象顧問或公關幫忙妝點形象。

十、你想喝多醉

大談自己假日期間喝掛、喝到斷片,應該不會影響的專業形象?反正在職場的表現好,就是好員工了,假期誰會管?其實不見得!

分享自己假日的瘋狂,不見得會讓所有同事或主管覺得你是一個有趣的人,有時候,難免有人反而會覺得你難以預測、不夠成熟。

十一、冒犯性笑話

如果說,我們可以從名人身上學到些什麼,那麼大概就是小心你所說的笑話。

冒犯性的笑話讓其他人覺得糟透了,更顯得你是個糟糕的人。遇到什麼樣的人,可以說怎麼樣的笑話,是門高深的學問。如果有一絲疑慮和擔心自己即將說出口的笑話可能惹毛對方,或讓對方不自在,請住口吧!

十二、找工作

《情商2.0》作者布萊德貝利博士(Travis Bradberry)說,小時候參加棒球隊,後來提前兩週告訴教練自己想要退出,他就發現接下來兩週他都坐冷板凳。

如果你告訴其他人(特別是主管),你要開始找工作了,你也可能發生類似的狀況,而被冷凍起來。因為交付你重要工作,或者栽培你,一瞬間都成了浪費時間的事。

-------------------------------------------------------------

給自己學習的機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womany 的特約作者 MUCstyle ,在德國定居長達八年,在自己的工作室裡做著喜歡的工作,也有親愛的家人們。生活很美好,但她也想是不是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於是,她決定給自己學習的機會--重返校園,她想用自身經驗告訴我們,無論再苦再累,現在投入的每一份精力,將來都會回到自己身上。(延伸閱讀:做自己,讓天賦自由)

從第一次踏上德國這片土地至今已經快要十年;真正定居也差不多要八年了;這些年來我變得不中不西,常常很多時候有種「遺失」了自己的錯覺,好像站在一個交界點上;覺得離家鄉好遠,但似乎又還沒融入德國當地的文化與人們。身邊的朋友、客戶總是對我好,積極配合以英文溝通;就算我說了一嘴糟糕德文,大伙也都一直鼓勵、稱讚我。時間久了,就真的以為自己上上超市、購物逛街程度的德文已經可以參加辯論社,再幾年也可以上脫口秀似的。不過回到家、關上門只有我明白,這些年來在德國的時光,大部分都浪費了、並沒有好好利用;而且,我一直騙自己:以為德文不重要,只要可以溝通就好了。
大錯特錯。
2013 年中,我一直思考自己在工作上有沒有突破進步的空間的可能,和先生討論結果:「回學校修學分似乎是一個很棒的主意。」自己年紀在心態上以及學習上經年累月下來難免有死角、執行行動力上也有惰性,如果可以踏出自己工作室看看現在學術界比較年輕一輩的想法,也許可以得到靈感而有所啟發。上網查詢了幾間學校,一律都是德文授課,這給了當頭棒喝:我得先學習德文、才有辦法進修想要的科目。逼到了死角沒有辦法,我詢問修過德文中級班、以及高級班的台灣朋友,介紹了慕尼黑附設的德文進修班,都蒐集好資訊之後,馬上到學校的辦公室報到。

說也奇怪,一旦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情,「在德老華人」要進修德文這件事似乎也鼓動了生活。註冊那天,我脫口而出好多心中已經列好的疑問,辦公室秘書給我逗笑了,要我慢慢來不要急。給人見笑,我一慌說出了心中的實情:「不好意思,這堂課我已經等了快要七年時間,我不能再等了。」在回家路上,胸中那口氣因為情緒的激動久久透不過來。原來,已經蹉跎了將近七年時光;現在有機會再度回到校園,這當中的驚滔駭浪不是繳學費完成註冊短短三十分鐘時間可以平撫。(延伸閱讀:為有趣的生活打拼)

第一天上課照慣例大伙自我介紹,班上有九成都是來德國念大學、念碩士的學生,長則在德國待了一年多、兩年,短則兩到三個月。輪到自己說話,我嘴巴一張開卻啞了嗓,說自己已經在德國居住了差不多八年時光,我同時聽到大夥到吸了一口氣,老師也張大了眼睛。我想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大氣球:「這人妻是不是來找碴的?」

兩個星期課程以來,證明了我因為在德文環境中的時間比較久,累積的字彙比較多、聽力能力比較好之外,其餘的,我和這群德文初學者沒有太多分別。也因為這樣,這當中有幾天在課堂上因為答錯了老師的發問而顯得好狼狽、自信心全毀;下了課馬上和客戶開會、拍照,回到家忙完工作家事、幫女兒複習功課,晚上十點才開始要做自己的德文作業、準備隔天的隨堂小考,凌晨一點上床睡覺,隔天早上六點又開始同樣的循環,一天早上在地鐵裡我問了自己:「這樣值得嗎?」

我呼了口氣,看看對面上班男子手上的早報,我念了標題,诶,我看得懂;定神一看副標題也都懂,但是內文呢?密密麻麻一堆好像小螞蟻,提醒了自己這些年來買的時尚雜誌,通通也只看圖片而已;這也是使我一直無法融入德國社會的主要原因,所有文字資訊通通被自己阻擋在外。如果是這樣,我如何透過了解而學習、因為學習而有所長進、因為開拓了視野而同時打開心胸。沒有辦法,如果沒有辦法跨出德文這一步,永遠都只會是一個半邊卡在台灣、另一邊又跨不進德國的半調子。我想,這不會是我願意在二十年後才了解的簡單道理。(延伸閱讀:另類教育,讓德國的孩子不一樣)

我又想起了在學校辦公室註冊那天,秘書跟我分享的一句話,她說: 「相信我,現在你所投入的每一分精力,都會在將來回報給你自己的。
坐在桌的我,給自己沖了一杯咖啡,打開字典翻開課本。這一切當然都值得,唯有再重新擁有這個機會的自己才會懂得、才會珍惜的。
別再給自己不去做的藉口
〉〉豁出去!真正的世界在舒適圈外面
〉〉矽谷大人物的高效能祕訣:勤寫筆記
〉〉趁年輕時,擴展自己的視野
-------------------------------------------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散文)
——金礦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散文)
  
金礦
  
有一位很有事業責任心的朋友,在十多年前他就有一句口頭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當時我對他調度這句格言很欣賞,認為這既是一種語言創新,也是一種人格寫照。正因為他有這句座右銘,所以是事業的成功者,有好多專業成績上都鳳毛麟角。這一次他的科研論文又成了整個行業學術的引領篇,我是既欽佩又仰望,我相信他就是在追求更好中才如此優秀的。
  
這幾年,我看到電視上經常出現這樣時髦廣告用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把一個產品質量吹上了天,也有好多年輕人平常口語會常說這句話,顯得洋洋灑灑,怡然自得。我想到那朋友君當年還真有點英明創意,今天流行的話已經是他的牙慧了。
  
至於最好,可是一個極限的頂點,它的使用就是表明沒有可比的極限。記得那年我們到連雲港采風,該市文聯老劉介紹連雲港說有江蘇四最,即最大海港連雲港,最高山峰雲台山主峰,最大鹽場淮北鹽場,最邊遠的天涯海角。第四最雖然顯得很牽強。但還能湊合著工穩。它只能代表江甦的極點。相對用到其它地方就不存在這種極點之最了,或者多少年以後,也許這“四最”都會發生較大地變化。
  
在學世界地理時,老師曾要求我們背熟一系列的世界之最。好在那些特殊的個例很容易記憶,有好多至現在還忘不了。還有收入吉尼斯世界記錄的各種事件,有多少人都是付出生命的代價來創造他。說實話這一點我相信,既然是創造世界奇蹟就必須冒很大風險,“無限風光在險峰”。在這些方面好像都是展示“最”的風景。
  
記得文革動亂時,這“最”字口號是鋪天蓋地,那階段已經把一個正常人推向了瘋狂的巔峰。有些地方還要把最字疊起來用,語氣上的突出,語義上是加深,這樣一位偉人和一個政黨也就被奉承到了極點,也就出現了最最偉大、最最英明等等極度崇拜的詞組。作為專門研究矛盾論的那位偉人,他卻並沒有看出這些語義上的缺點,在轟轟烈烈的朝拜中昏昏然,在心安理得地接受著。
  
我在想,哲學家提出的口號“沒有最好”是有一定道理的,這就是一種相對論的體現。也就是說世界上沒有絕對只有相對。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天外還有天,最高的數字沒有人知道和理解,我童年上私塾時,曾問先生最大的數字是什麼,先生說叫無窮大。在現在想來他還特別明智,就是沒有盡頭的意思,也就是說沒有最好。如果說你是最好的人,那隻是一種恭維和抬舉,你能達到那個“最”的標準嗎?
  
而“只有更好”這句話就沒有那麼玄秘了,也就是說在相對中一個比一個好,這個更字是一種遞進的層次語言。農民心態是指望收成和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只有更好”這也是一種執著地追求,是一種向上的信念。如果一個人想著更好,這就意味著他還不滿足前一點,也就是不滿足眼前,他想著向著更好的一級前進和攀登。
  
其實要談“只有更好”,也有兩種思想境界。一種是享受和揮霍向著更好追求,心底的私慾​​膨脹到不滿足的程度。這種人的心就是無底洞,物極必反,那些貪官就是受這種思想的迷信走向了墮落的深淵。而另一種境界就光明了,我們有好多人,也就是社會上所有正直的人,他們對自己的事業、學習、學術始終感到不滿足。向著“只有更好”的方向去努力和進軍。當然他也會得到更好地收穫,取得更好的成績,擁有更好的輝煌
  
只有更好”也是一個人生的進步坐標,走過風雨的人就知道這一點的珍貴,我們悔恨自己年少年輕時沒有樹立“只有更好”的追求目標,一輩子懶懶散散、無所事事,導致上了年齡以後有了敗北的悲觀和惆悵。所以我們這些很隨便送走自己青春的老人就特別羨慕年輕的一輩、年少的一輩,自己錯過了努力更好的機遇,才開始鼓勵年輕的後生們從腳下起步,要向著“只有更好”去努力和追求。
  
“只有更好”,就是要求我們要把著眼點放在“更”字上,這個更字前面的一個台階還有一個“平”字,就是已經走過的、已經取得的也就很平常了,更美的風景還是在前面一步,還是在未來,還是在明天。“只有更好”,它適合於不同年齡、不同等級、不同階層人的進取,只要比前一步好,前進了一步,厚重了一步,那就是更好,別看我們這些上了年歲的文化斷層人士,又何嘗不想努力超越自我,也在憧憬著想著實現更好呀,“更有一年好風景,桃花依舊笑春風”……。
  
賜教處: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南閘文化站
---------------------------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主要內容:出類拔萃的傑出人士並不會把成就視為一個固定的終點。這類成功人士最大的特點之一,就在於他們能夠不斷地朝未來邁進,應對新的挑戰,並且對於應該完成的工作具有非常清楚的概念。
人生的志向並不是超越別人,而是超越自己刷新自己的記錄,以今日更新更好的表現凌駕在昨天的成績之上。
目錄編輯
第一章相信自己,你會做得更好
1.自信是人生新境界的“原動力”
2.自信:迎接成功的最好方式
3.隨身帶上自信的習慣
4.相信自己,不要“懷疑”
5.自信自有沖天力
6.想什麼,就會成為什麼
7.如何讓自己更加充滿自信
8.一分自信,一分成功
9.盡量把自信“展示”給別人
第二章小目標製造小收穫,大目標換來大收穫
1.沒有“方向”的行動是盲目的
2.目標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
3.“整體策劃”你的人生
4.先實現“次目標”,再完成“主目標”
5.盯住一個目標不放
6.樹立目標,越早越好
7.抓住適合自己的目標
8.放棄短視,把目光放遠
第三章提升自己,發展自己
1.不要滿足於現在的自己
2.一專多能,多元化發展
3.經常給自己“充充電”
4.珍惜時間,善待今日
5.真才實學比一張文憑更重要
6. 世上無難事,只怕工作狂
7.在工作當中邊幹邊學
8.學無止境,成功需要終生學習
9.小事情積累大成功
第四章有時“敢做”比“會做”更重要
1.讓自己的膽子大一點
2.不敢冒險是最大的“危險”
3.拿出你的勇氣,大膽行動
4.退縮是要不得的
5.“敢做”比“會做”更重要
6.大氣魄,大成功
7.勇氣可以帶來“運氣”
8.培養你真正的勇氣
第五章你不理機遇,機遇也不理你
1.創造機遇才能獲得更大成功
2.機遇來了,要狠狠抓住
3.只有行動才能抓住機遇
4.多一次用心,就多一次發現
5.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
6.靠悟性登上機遇的“快車”
7.善於利用每一次機遇
8.培養自己敏銳的機遇觸覺
第六章從自己身上“ 挖金子 ”
1.抬起你委靡不振的頭
2.步入激發潛能的氣氛中
3.別放棄,再堅持一下
4.在心中造個不倒翁
5.自認不行,永遠不行
6.把“不可能”改寫為“可能”
7.不是做不到,是我們在給自己設限
8.生存就要對抗挑戰
第七章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1.“逆境”是最嚴厲的老師
2.恆心,成敗轉折點的通行證
3. 不到黃河心不死
4.意志力——克服一切的利器
5.貴在“與眾不同”
6.別人看得起,不如自己看得起
7.失敗的對面是成功
8.另闢蹊徑,將腦袋打開一毫米
9.調整思路就能找到出路
第八章“不知足”者才“常樂”
1.進取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
2.激情,成功的一把火
3.積極的心態可以創造財富
4.希望之火時時刻刻都不能熄滅
5.進取心是成功的動力,意志力是成功的保障
6.挫折只是一道小坎兒
7.強者的心態鑄造強者 ​​的命運
8.成敗只在一念之間
第九章扔掉壞習慣,讓自己更優秀
1.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健康之本
2.守住“勤”字,忌掉“懶”字
3.把事情組織得有條有理
4.發揮財商,讓錢為你工作
5.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資源”
6.思考可以告別平庸,走向卓越
7.放鬆自己,才活得不累
8.謙虛而不驕傲
9.積極工作的心態,讓你更出色
-----------------------------
 出類拔萃的傑出人士並不會把成就視為一個固定的終點。這類成功人士最大的特點之一,就在於他們能夠不斷地朝未來邁進,應對新的挑戰,並且對於應該完成的工作具有非常清楚的概念。
  人生的志向並不是超越別人,而是超越自己,刷新自己的記錄,以今日更新更好的表現凌駕在昨天的成績之上。
本書特色
  人生的志向並不是超越別人,而是超越自己。刷新自己的紀錄,以今日更新更好的表現凌駕在昨天的成績之上。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智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知足者,目光短淺;知足者,固步自封。知足,使人愚昧,鬥志消磨,給人帶來"常憂"而不是"常樂"。人生,只有不知足,才能超越;靈魂,只有不知足,才能達到一個高度,進入一種境界。永不滿足於已有的成就,以更大的熱情去獲取更大的成功,不斷給自己加壓,不斷給自己創造成功的機會,永遠不讓發動機熄火,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之車駛至盡可能遠的奇境。
作者簡介
王志剛
  資深編輯和暢銷作家,對人的性格研究與命運歸宿及歷史軌跡,有多角度、多層面的觀察研究。近年推出的代表作品有《自動自發》、《態度》…等,其著作廣受眾多讀者的喜愛。此書章節簡潔易懂,讀者可以最輕鬆的閱讀方式,在最短的時間汲取作者的研究心得。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更好”便汇成一个人一生的“最好”。不断地超越昨天,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学习,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可以像蜘蛛,只从自己肚中抽丝;而应该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学习与做事、做人是一样的,只要真诚的付出,便会收获成功与快乐。

迎着冬日皑皑的白雪,回味着多彩的童年,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春天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撒播希望的种子,让心跟着希望在走……

当一个人孤傲、狂放的时候,她忘了感恩惜福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她忘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忽略亲人的时候,她忘了爱与关怀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惊慌失措的时候,她忘了提前准备是一种习惯。

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请尽情的跳跃、自由的飞翔吧!把你奋斗的足迹、拼搏的风采书写在这里……

人生充满了机遇,人生充满了挑战。做做这张试卷,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学会了很多知识,有一种成就感。请自信地拿起手中的笔,尽情地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会惊奇的发现,自己原来真的很棒!

责任感是一个男孩子必备的素质,特别是自己对自己负责,更是一个男孩子的立身之本。责任心是孩子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一个孩子只要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他就会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也只有具备了责任感,孩子才能够不断地鞭策自己,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三心二意或者心不在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切不可仅躬身注视脚下的方寸之地,只有让身心充满阳光,昂首挺胸地放眼广阔的地平线,才能寻觅到通达理想的最佳途径。

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位,才能尝出真味道;人生似一座高山,奋力登攀,才能体会困苦艰险。

没有落日般的瑰丽,没有流云般的飘渺,但可以有水晶般的清纯与透明;没有大山般的巍峨,没有湖水般的轻柔,但可以有岩石般的坚毅与稳重;没有大海般的浩瀚,没有瀑布般的飞泻,但可以有泥土般的朴素与随和。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芳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阴凉;风从秋走过,留下阵阵金浪;雪从冬走过,留下种种希望。啊!朋友,我们从人生的四季走过,将给人生留下些什么?

假如你要培养一个奴才,那你可以创设一个令人压抑、阴森、恐怖强制力量的环境;如果你要培养一个幸福生活的创造者、民主社会的建设者,那么,你就需要创设一个充满真情与关爱、融洽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的自主权和主动性,自发性得到认可和欣赏.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不仅生活有趣,也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每天至少对一个人说,你为什么赏识他;不要只看别人的缺点,这种做法会导致双方不愉悦;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权利,这只是浪费精力;不要老是纠正别人,经常面带微笑;不要打断别人的话,不要让别人为你的过失负责;接受不成功的事实,天不会因此而塌下来;请忘记凡事必须完美的想法,你自己也不是完美的,这样生活才能轻松愉快。

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荣辱,不要太在意
--------------------
習近平:保護人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2015年 10月 21日
分享
Image copyrightEPA
Image caption
習近平還說,中國願意與英國和其他國家加強在人權領域的合作。
英國首相卡梅倫周三(21日)在唐寧街10號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簽署了數十億美元的合同後聯合舉行記者招待會。
卡梅倫與習近平會談兩個多小時,之後舉行聯合記者會。
習近平表示,兩人的對話富成效,達成多項重要共識,中英將構建立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共創持久共贏的中英關係黃金時代。
在談到人權問題時,習近平強調說,「中國高度重視人權問題,」人權問題要結合中國的國情
「保護人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習近平說,任何國家都要改進人權現狀,「人權問題上,最大的發言權,還是所在國人民」。
習近平還說,中國願意與英國和其他國家加強在人權領域的合作。
經貿問題
卡梅倫說北京有意減少供應廉價鋼材供應以避免影響英國不景氣的鋼鐵企業。
習近平還說,不僅英國,整個世界都面臨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
習近平說, 「全球鋼鐵正在面臨產能過剩,」中國鋼鐵產業也正面臨產能過剩。中國壓縮了7780萬噸的鋼鐵製造,安置大量職工。
他說,截至2014年有500多家中資企業在英國投資,創造6000多個職位,他此行中英簽署一系列協議,將為英國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習近平還警告中英不要產生貿易保護摩擦。他說,「通過合作,我們將能解決貿易爭端和摩擦,避免貿易保護措施,這樣就能推進我們的貿易關係。」
在談到中國經濟形勢時,習近平表示,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階段,雖然面臨下行壓力,但預計能夠達到70%左右的增長,不會硬著陸。
習近平說,中國不會對外關上大門,中國仍然致力於市場經濟改革。他說,中國需要維持公平和開發的市場秩序。
網絡安全
卡梅倫在記者會上說,英中兩國領導人在諸如網絡完全等困難問題上進行了開誠佈公的討論,他們就網絡商業間諜問題達成了新的協議。
中國和英國一致同意致力於避免黑客攻擊盜取工業和貿易機密。
卡梅倫的發言人說,雙方在此問題上作了明確的聲明,承諾不進行網絡盜竊知識產權,行業機密或保密的商業信息。
習近平上月訪問美國期間,中國和美國也達成了類似的協議。
之前一直存在對中國投資英國諸如欣克利角核電站等敏感的基礎設施的擔憂,不過英國首相府表示,中國投資英國核電並非是達成上述協議的原因。
(編譯:橫路/責編:路西)
---------------------------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EMBA雜誌總編輯 方素惠
很多人說,不景氣是企業強化體質、整理隊伍的最好時候。那麼,促進跨部門合作,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只要公司成長到一定的規模,會議桌上(有時還延續到會議室外)就不免硝煙四起。某個部門配合度很差、某個單位主管很官僚……,不只專案受影響,公司的發展也受限。


合作真的很難。同一個辦公室裡已經很難溝通,更不用說有的部門在樓上樓下,有的在不同廠區,有的根本就遠在太平洋的那一端。要如何讓這些跨部門、跨領域、跨疆界的人合作呢?


學者指出,釐清責任和角色很重要,但強化協調,進行承諾管理,更是關鍵。因為環境變動太快,很多時候會出現很多突發狀況,超越了組織分工和流程制度,需要各部門更大的自主動力。


正式的流程很重要,但非正式的互動同樣重要。公司應該創造有助互動的機會,也許是工作輪調,也許是下班後的活動,增加彼此熟悉度,會協助解決很多問題(見第276期第三八頁)。


另外一個值得在這時投入心力的,則是改善流程,提高效率。在這方面一直為人稱道的,莫過於豐田式管理。


關於流程的合理化、現場改善、目視化管理等豐田式管理的原則,很多人都聽過,但它絕不只適用於製造業。我們必須承認,在服務業的流程管理或品質掌控方面,很多企業實在還太過原始。


豐田集團關係企業慧國工業在公司裡設立了一個豐田式管理的道場,教育員工,也協助供應商。公司希望,員工都能夠主動思考,發現問題,提出改善(見第276期第一○○頁)。


在進行一個下午的訪談與參觀,浸淫在豐田式思維之後,第二天回到辦公室,我彎身關掉一個數據機時,忽然一個念頭閃過:「這個動作不合理。」為什麼需要彎腰?因為數據機的位置放在下層的櫥櫃裡。為什麼放在下層?不知道。


過去至少做過千次的動作,在這一刻忽然跳了出來。重要的不是動作本身,而是用新角度看待工作的流程。


「領導人永遠要問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是不是應該要更早改變?」BCG顧問公司全球CEO博克納(Hans-Paul Burkner)說。


本期EMBA雜誌專訪這家世界級企業的領導人,問他,有沒有什麼是他過去這幾年學到,而更早的時候不知道的?他思索了一下說:「你永遠要有勇氣比你已經做的,更早進行改變,嘗試更多改變。」(見第276期第二八頁)

 

企業經營顯然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