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終始/陰陽家鄒衍的「五行德運」說/皇太極為何將國號從兵器的「金」改為柔情似水的「清」一六一六年,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西元一六三六年皇太極登基,改國號為「大清」/朱元璋把國號取為「明」是因為崇尚光明的日月神教?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fsgSca
中華傳統顏色的智慧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六月 8日, 2018
中國的五行對應。
攝像者: Wuxing_fr_2.svg: Ju gatsu mikka/Wikimedia Commons
瀏覽古代繪畫、瓷器,甚至古籍記載,中華先民對顏色的認知五彩斑斕,格外絢麗。中國古時,認為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構成的。五行無所不在,相生相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構成共生共榮的繁華世界。
每一種元素不僅對應著天地之間的物質,還對應著人體臟腑「肺、肝、腎、心、脾」,以及「白、青、黑、赤、黃」五種正色。
五行對應五臟的相生相剋關係。
攝像者: fotolia
基於五行的五色,彼此協調搭配,可以產生很多精美的顏色,中華的正統顏色是五正色,並不是現代所認為的只是大紅色。
除了五種正色,還有間色,包括綠、紅、碧、紫、黃(硫磺)、紺(gan)、紅、縹(piao)、紫、纁(xun),還有雜色,即其它的顏色。中國傳統的顏色,也像語言一樣,表達著先民看待世界的方式,認知萬事萬物的思想深度。
早在《周禮.考工記》中,就已記載了五色:「畫繢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青、赤、白、黑、黃,構成了傳統的審美五色,繼而可以互相搭配,演變成更多的色彩。
說文:白
《說文解字》曰:「白,西方色也。」白色,像白雪、白羽一樣素白的顏色,對應西方的金。
《說文》云:「白,從入合二。」古代小篆「二」的寫法,象徵天地之間,入是指日光進入天地之間。所以白字的造字本意,取陽光灑落於天地之間的景象。這一概念看似簡單,卻很宏觀,因為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從宏觀的整體上俯瞰人間,才能構造出「白」字。所以白字,看似素潔,背後引申的內涵卻很深廣。
白露。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Syl Lebar/大紀元)
《詩經》有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先民用蒼蒼的蒹葭、凝結的白露,勾勒出水邊的素潔風景,古人觀察到的美,很真實,很準確,很自然。
說文:青
《說文》曰:「青,東方色也。木生火,從生、丹。」青,五行中對應東方木的色彩,含義是生,象徵著萬物出生、生長之時的色彩。
《周禮‧秋官‧職金》記載:「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鄭玄註解:「青,空青也。」空青是孔雀石的一種,屬於天然礦產。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云:「空青生有銅處。」周朝時使用的青色,出自開採的礦石。
周朝時使用的青色,出自開採的礦石。圖為切開的孔雀石。
攝像者: Didier Descouens/Wikimedia Commons
青,對應東方,東方五行中屬木,木能生火,所以青字的金文、小篆都是從丹,將其作為青字的義符。丹,是赤色的礦石,青也是礦石。古人說:「丹靑之信言必然。」信如同丹青一樣,二者存在必然的相生之理。
說文:黑
《說文解字》曰:「黑,火所熏之色也。從炎,上出囪。囪,古窗字。」古人觀察到,大火燃燒之後形成黑炭,據此造出「黑」字。「(黑) 北方色也。」黑色,對應北方之水。
黑色是吸收了所有的光線,形成了明度最低的顏色。《釋名》曰:「黑,晦也,如晦冥時色也。」黑給人的視覺比較昏暗,不透亮。水的顏色深沉也會產生晦暗,比如深沉的大海,就因其「水黑如晦」而得名。
玄指代的天色,是接近黑色的一種顏色。
攝像者: fotolia
玄也常常被稱為黑色,但它並不是五色之一。《周易》中講天玄地黃,玄指代的天色,是接近黑色的一種顏色。《說文》說:「玄,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玄色,給人的視覺效果,深沉幽遠,黑中泛著赤色,就可稱為玄色。
說文:赤
《說文解字》曰:「赤,南方色也。」赤色,對應著南方,五行中屬火。從甲骨文到金文、小篆,「赤」字形體傳承,始終都有從大、從火之意。熾火熱烈地燃燒,火焰上竄,是古人對火的印象,《詩經》有「如火烈烈」的詩句。《釋名》則說:「赤,赫也。太陽之色也。」赤色,也被認為是太陽的顏色,意在陽明、熱烈。
赤色,也被認為是太陽的顏色,意在陽明、熱烈。
攝像者: fotolia
在古時,赤和朱常常用在一起。《說文》曰:「朱,赤心木。松柏屬。」朱的本意是紅心的樹木。朱色,是經過四道程式染出來的濃厚色彩。《說文解字註》釋義,表示正紅的朱和赤,會有深淺的微小差別。
《詩經‧小雅‧斯干》說「朱芾斯皇」,鄭玄箋:「芾者,天子純朱,諸侯黃朱。」周朝時,天子的服飾用純朱,是最高等級,諸侯則用黃朱。朱是純赤色。《詩經‧七月》說,「我朱孔陽,為公子裳。」朱是紅色,孔陽是鮮明,公子指貴族,意思是我染的紅色絲綢很鮮亮,拿來為公子做衣裳。傳統的赤色、朱色,就像故宮的紅牆,融入了一點土黃,顏色淳厚,溫暖而濃郁。
說文:黃
《説文》曰:「黃,地之色也。」黃色,大地的色彩。《周易‧坤卦‧文言》說:「天玄而地黃。」黃色,是古人對大地的印象。
黃色,是古人對大地的印象。土地示意圖。(王嘉益/大紀元)
而且在古人眼中,大地的色彩是明亮的。《釋名‧釋采帛》曰:「黃,晃也,猶晃晃,像日光色也。」黃色猶如日光的顏色,讓人感到開闊明亮。
先秦時期,作為正色的黃色,是以土地的顏色為主,偏暖色調,並不是指明黃色。從隋朝至大明朝,帝王的「黃袍」,崇尚的是柘黃色,直到清朝,「黃袍」才改為明黃色。
五正色可以互相調和成其它顏色,赤色加黃色變為橙色,藍色加赤色調出紫色,藍色加黃色調配出綠色,顏色千變萬化,也像語言單詞,可以任意組合成新的顏色。
了解五正色的基本含義,可略微探知傳統色彩包含的深度、先民的價值理念以及探索天地宇宙的智慧高度。
古人用五色對應五行,勾勒出對宇宙世界的認知,如此宏觀的顏色理念、如此深邃的智慧,想必也唯有出自於有著深遠文化的中國。@*#
責任編輯:王愉悅
五德終始說是中國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所主張的歷史觀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終始”指“五德”的周而複始的循環運轉。鄒衍常常以這個學說來爲歷史變遷、皇朝興衰作解釋。後來,皇朝的最高統治者常常自稱“奉天承運皇帝”,當中所謂“承運”就是意味着五德終始說的“德”運。
鄒衍說“五德從所不勝,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由於黑色屬於水,所以秦朝崇尚黑色。按照鄒衍的說法,五行代表的五種德性是以相克的關係傳遞的,後世也有人提出五行相生的說法來解釋五德終始。
漢代起初在漢高祖劉邦時,張蒼認爲秦國祚太短且暴虐無道,不屬於正統朝代。應該由漢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漢朝之正朔應爲水德。到漢武帝時,又認爲秦屬於正統朝代,改漢正朔爲土德(因土克水),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劉向劉歆父子的說法,認爲漢朝屬於火德。漢光武帝光複漢室之後,正式承認了這種說法,從此確立漢朝正朔爲火德,東漢及以後的史書如漢書、三國志等皆采用了這種說法。因此漢朝有時也被稱爲“炎漢”,又因漢朝皇帝姓劉而稱“炎劉”。
在王莽篡漢之前,一般采用五行相克說。交替顺序爲:
黄帝(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漢(土)。
王莽篡漢後爲了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采用了劉向父子的五行相生說,並修改漢朝以前諸朝代的德性,交替顺序爲:
黄帝(土)→夏(金)→商(水)→周(木)→漢(火);
一直到元代皆采此說:
漢(火)→曹魏(土)→晉(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 後梁(金)→後漢(水)→後周(木)→宋(火)→金(土)→元(金)
自元之後,又變爲相克說:
元(金)→明(火)→清(水)。
自清以後,又變爲相生說:
清(水)→中華民國(木)(藍旗)→中華人民共和國(火)(紅旗)。
------------------------
陰陽家,是中國東周戰國中期主要學派之一。以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為宗旨,故名陰陽家,又稱「陰陽五行家」或「五行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列「陰陽家」為六大學派之首。《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戰國末期齊國的鄒衍。陰陽本指事物兩種相互對立的方面,「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繫辭傳》),莊子將之定義為氣所包含的矛盾對立要素,「陰陽,氣之大者也」(《莊子·則陽》)。陰陽家則把陰陽矛盾作用引起的變化推演至神秘化,「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典史記載
陰陽與陰陽家在史載上難以明確次第,但其學說卻深植在中國哲學諸子百家與後繼之學。大約在東周戰國中期發展︰
鄒衍以「大九州說」和「五德終始說」。
「五行」最早見於《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戰國時五行說相當流行,有相生相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和「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觀點。陰陽家以五行為五德,認為歷史朝代的嬗變即遵守五行相生相剋之道,是為『五德終始說』。
稷下學派中的黃老派和管仲派等又有新發展。
接著呂不韋及其所主編的《呂氏春秋》從陰陽氣數與天象、五行與物候和人事、世界圖式的和步整合等方面予以完善。
最後是劉安及其主編的《淮南子》,再將道分陰陽的宇畝圖式與五行生剋的社會體系進行整合,這樣陰陽家才正式確立。
司馬遷稱鄒衍「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以五行相剋的迴圈變化決定歷史朝代的更替,如夏、商、周三代之變,就是金(商)克木(夏)、火(周)克金(商),秦漢統治者均以此為自己統治的合理性尋找根據,對後世特別是漢代有很大影響。
《漢書·藝文志》云:「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
流派發展
陰陽家學派在魏晉以後已不復存在。《漢書·藝文志》著錄陰陽家著作「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都沒有流傳下來。但是從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還可以看到一些關於陰陽家的學說內容。
陰陽家的「陰陽」和「五行」等思想在戰國時期與道家、方仙道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而陰陽家在中國思想發展的重要性,則是具體化了自然世界對於人事的影響。這種想法,還可以在現在的黃曆或是農書、農民曆裏看到。
九流十家"之一。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使“諸子百家”(先秦至漢代出現的學術流派)著作上升到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最爲著名的學派不過有幾十家,有: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横家、農家、雜家、小說家等。
陰陽家-中文百科在線 - http://goo.gl/iFJZoV
陰陽家_互動百科 - http://goo.gl/RUa1Tv
-------------------
五德終始說是中國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所主張的歷史觀念,與天下的空間觀念構成中國文化重要成分。「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終始」指「五德」的週而復始的循環運轉。
緣起
中國戰國時代,齊國思想家鄒衍鼓吹按五行運行規律解釋王朝更替。[1]:206其要點為某王朝因得天授五行中一德,「受命」於天而成為天子。而當其德衰微,無法繼續統治時,便會有王朝具五行中排序下一德取代,「革命」於天而重新受命。[1]:206後來,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的皇朝最高統治者常常自稱「奉天承運皇帝」,當中所謂「承運」就是意味著五德終始說的「德」運。
鄒衍說:「五德從所不勝,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木剋土、金剋木、火剋金、水剋火、土剋水。由於黑色屬於水,所以秦朝崇尚黑色。按照鄒衍的說法,五行代表的五種德性是以相剋的關係傳遞的,後世也有人提出五行相生的說法來解釋五德終始。
應用
戰國時秦始皇掃滅群雄,統一天下,全面接受鄒衍說,自稱以水德君臨天下。[1]:206因為按鄒衍說周為火德,勝火之水能取而代之。[1]:206秦朝以武力統一天下,但不能僅靠武力鎮壓,必須宣揚自己是真命天子受命於天,賴以服眾。[1]:206鄒衍說滿足秦始皇需要;按五行運行法,王朝受天命具備其中一德方為正統,否則再強大也非正統,不能予以承認。[1]:206
正統論到漢代進一步發展,五行運行法則先是相勝說,繼而是相生說占上風。[1]:206相勝說認為五行彼此相尅,水尅火、火尅金、金尅木、木尅土、土尅水,如此相勝,往復循環。[1]:206相勝說給人印象主張以武力推翻前王朝。[1]:207漢高祖劉邦時,張蒼認為秦國祚太短且暴虐無道、不屬於正統朝代,應該由漢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漢朝之正朔應為水德。
相生說認為五行彼此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此相生,往復循環。[1]:206相生說認為,失德者應讓位於有德者新受天命。[1]:207漢武帝時,認為秦屬於正統朝代,改漢正朔為土德(因土剋水)。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採用劉向劉歆父子說法,認為漢朝屬於火德。不過王莽並未正式舉行過禪讓儀式。[1]:207由於相生說滿足禪讓理論要求,因此從王莽利用相生說、以受讓形式實際篡奪漢朝起,歷次改朝換代都用相生說。[1]:207
西漢末年王莽圖謀篡位時,由於種種原因漢被視為「火德王朝」。[1]:207因此漢朝又常稱炎漢、炎劉(因漢朝皇帝姓劉)。[1]:207漢光武帝光復漢室之後,正式承認這種說法,從此確立漢朝正朔為火德,東漢及以後的史書如《漢書》、《三國志》等皆採用了這種說法[2][3]。
發展
在王莽篡漢之前,一般採用五行相剋說。交替順序為:
黃帝(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4],秦代尚黑,以十月為正)→漢(漢高祖時水、漢武帝時土,尚黃服);
王莽篡漢後為了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採用了劉向父子的五行相生說,並修改漢朝以前諸朝代的德性,交替順序為:
黃帝(土)→夏(金)→商(水)→周(木)→漢(火);
一直到元代皆採此說:
漢(火)→曹魏(土)→晉(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5],唐代以褚色為貴)→後梁、後晉(金)→後漢(水)→後周(木)→宋(火,午祖戌臘)[6]→金(土),金朝是最後一個官方討論德運的朝代,原認為土德,到後期宣宗時認為劉(豫)齊為土,金朝為金,→元代並沒有討論德運,(宮殿用藍色琉璃瓦,尚青白崇金銀色);明代亦然,宮殿用黃色琉璃瓦,包括民間喜用黃花梨做家具。清代官方亦無討論,宮殿沿用明代黃色琉璃瓦,民間喜用紫檀做家具。元明清都沒有「祖」「臘」之祀的制定,元代起臘八取代臘日,延續至今。今天少有人知道歲首氣始曰祖,歲末氣終曰臘,而錯把臘八當臘日。水、子祖辰臘;火、午祖戌臘;木、卯祖丑臘;金、酉祖丑臘;土、戌祖辰臘,周而復始,循環不絕。[7]
自元之後,又變為相剋說:
元(金)→明(火)→清(水);
另有一說,若是禪讓、逼禪等和平傳位則是相生,戰爭、造反、自立而成則是相剋。不過由明清時期並沒史實明言,多為史家推斷,僅可參考。
---------------------------------------------------
五德終始:王朝在「顏色革命」中迷狂
2014-04-18 14:36:05|
秦朝那個時代崇尚黑,就像現代中國曾被紅色覆蓋一樣。黑色卻給秦始皇帶來了黑色的悲劇;現代中國的紅色的彌漫和迷狂,也付出了無數鮮血的紅色代價。
崇尚黑色的秦朝
柏楊曾將中國古代帝王年號、諡號、避諱和過繼稱為「四大無聊」,其實還有一大無聊,可稱為第五無聊——顏色革命。
在專制體制下,人們的服裝等顏色都要統一起來,這種大一統的顏色有深意。許多人還估計還記得《英雄》中,軍隊黑雲般壓過來那個鏡頭,這可見張藝謀是知道「黑色秦朝」曆史的。秦朝那個時代崇尚黑,就像現代中中國曾被紅色覆蓋一樣,在萬歲萬歲萬萬歲的秦始皇的最高指示下,全國變成了一個顏色,山河一片黑。然而,黑色卻給秦始皇帶來了黑色的悲劇;現代中國的紅色的彌漫和迷狂,也付出了無數鮮血的紅色代價。
曆史上的改朝換代,往往意味着國家顏色的變換。看似簡單的黑紅白青黃背後,是一種影響了中國王朝政治幾千年的五德始終說。發明和販賣這種政治迷信的是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期齊國的鄒衍,他宣稱,每一個朝代都有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應的德,也就是來自天意的合法性依據;《文選·魏都賦》李善注引曰:「鄒子有終始五德,從所不勝,木德繼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一德對一色,金德對白,木德對青,水德對黑,火德對紅,土德對黃。五行相勝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終而複始,五德亦是,所以,每一個稱王作帝成功的人,都要給自己的王朝賦予一種克勝所滅朝代的所謂新德,而整個國家的顏色隨之改變,這就是中國曆史上特有的顏色革命。
黑色帝國
從五行說附會出的五德說顯然是迷信。但是,人擁有的越多,越容易迷信;擁有最高權力的帝王們,往往是最為迷信的群體。秦始皇初並天下,「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周是火德,秦始皇就采取了周德抵不過的水德,而水德相應的顏色就是黑,「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公元前221年,整個社會成了黑色帝國。
山河一片黑僅僅是秦始皇采用水德的顏色標志,水德還意味着一係列相應制度的改變,這才是最根本的。「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更重要的是,國家的執政方式都黑色,「以為水德之始,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於是急法,久者不赦。」也許,正是這種黑色,預定了秦始皇的黑色悲劇。
以文化落後的西夷打敗文明的東方六國,贏政正需要一套理論來證明秦帝國的合法性,這時候正好鄒衍理論的信徒上奏,「黃帝得土德,黃龍地螾見,夏得木德,青龍止於郊,草木暢茂。殷得金德,銀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這種還有符應的五德始終說,應該正中秦始皇下懷,他也就為我所用,成了曆史上第一位按照五德始終說進行制度設計和執政的帝王。
當然,五德始終說並不是帝王們深信的曆史規律,不過是一種給他們奪權鋪路和為權力提供「天意「合法性證明的工具。而目標是國家的最大投資家呂不韋很早利用五德始終說,為秦朝的兼並六國散布這種政治迷信了。
「槍杆子裏面出政權」,動輒坑殺數十萬降兵的秦始皇並不會相信什麼關於德的胡說的。但是,中國人相信迷信多是因為有用,結果一旦進入迷信的場,就難以自拔,一旦當真就身受其害了。五德始終說對於秦始皇也該如此吧,其本於韓非理論的嚴刑峻法的統治,在「剛毅戾深」、「刻削毋仁恩和義」的黑色水德的加強下,加速了秦朝覆亡的步伐。
漢朝的顏色之爭
鄒衍的五德始終說的起點是黃帝,他屬於土德,其後夏、商、周、秦分別為木、金、火,按照這樣「天意的曆史規律」,漢革秦命,土克水,漢應該是土德了。但劉邦卻自認為黑帝,乃水德,所以制度服色一仍秦舊;漢朝官方正式承認土德,是在劉家天下確定百年之後漢武帝時代才實現的。在公元前104年,正式宣布改制,中國又由黑色世界變成黃色世界,「以正月為歲首;服色尚黃;數用五;官名的印章改為五字。」漢武帝此次改制乃司馬遷等人推動完成的,中國的又一次顏色改變有它很大功勞;也許,這種為萬世立制度的天地煥然一新的感覺刺激了司馬遷,他就在這一年提起了筆,開寫千古絕唱的《史記》。
曆史上顏色革命的著名人物還有比秦朝壽命還少一年的新朝皇帝王莽。由於五德始終說的相克替代原理適用於暴力革命,對於王莽這些想要「和平革命」地禪讓的人來說,就有困難。
王莽當黃門侍郎時的同事、著名學者劉歆,創造性地提出禪讓屬於五德相生的理論,也就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他說自稱為舜後裔的王莽繼承舜的土德,漢室是堯的後裔,屬火德;五行中火生土,漢朝禪讓新朝就是自然之理了。在五德相克相勝之外,又出現了五德相生的創新發展,雖然所謂禪讓還是以槍杆子為後盾,但面子上顯得殺伐之氣少些。顧頡剛曾說從王莽後,中國曆史上凡是改朝換代都是禪讓,征伐隻發生在蒙古、滿族等異族的時候。筆者猜測也許是受了這種五德相生理論的影響,而相克的理論就少用了。當然,殺伐何曾少過絲毫!
劉歆由於論證有功,由此當上了國師,封為嘉新公。不過,王莽似乎真是相信了劉歆的論證,當綠林軍攻到皇宮,宮人婦女啼呼曰:「當奈何!」他仍然模仿孔子故事曰:「天生德於予,漢兵其如予何!」
既然王莽封漢為火德,東漢的劉秀乘勢利用了這一點,來做光複舊業的事業。公元25年,劉秀就成了火德皇帝,國色又變成了紅色。漢朝一會兒水德,一會兒土德,一會兒火德,更表明了這種迷信的曆史解釋完全操之於人。
國色的變遷
聲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東漢末黃巾起義,本來是暴力革命,卻要按照五德相克的理論,號稱土德,建立黃色世界。當時的革命綱領《太平經》提出,東漢是火德王,漢運衰,代漢而興者當為土德。起義頭目張角自稱」黃天」,以示將承漢祚而王天下。很不幸,他的黃色世界沒有建立起來。
倒是曹丕實現了黃色世界的夢想,他和平方式的禪讓,倒對應了五德相生的理論。220年,他不僅按照土德改制,還把年號定為黃色——「黃初」。但是,三國時期的中國也是三個顏色,因為劉備號稱自己是漢室正統,仍是火德的赤色;孫權剛開始也爭黃色的火德,後來要為漢報仇,按照五德相克的理論,就采用了木克土的木德,所以東吳的世界是青色。
晉又玩起了禪讓的把戲,取代了魏,那麼晉該什麼顏色什麼德呢?公元266年,也就是司馬炎泰始二年的九月,大臣們認為「今大晉繼三皇之蹤,踵舜、禹之跡,應天從民,受禪有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皆如有虞遵唐故事,於義為弘。」司馬炎似乎對此並不在意,也就同意了。
有一個叫孫盛的卻說,「仍舊,非也。且晉為金行,服色尚赤,考之天道,其違甚矣。」 他按照五德相生的算法,晉應該是金德,尚白。結果司馬炎又聽信了白色方案,結果中國變成了白色的海洋。
中國顏色最為複雜多變的是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滅了西晉,司馬氏偏安金陵繼續白色的金德。本來是匈奴後人的北漢始祖劉淵,也受五德始終說「污染」,竟認劉姓的漢朝視為祖先,大義凜然得采用了東漢的赤色火德。等到其侄劉曜篡位,又采納與晉金德相生的水德,尚黑,服色旗幟又改稱了黑色。北方的16個政權此起彼伏,百姓流離失所,社會的顏色也不斷變化。
南朝的顏色倒是簡單些,宋代替晉,金生水,尚黑;水生木,齊尚青;本是南齊皇室宗親的蕭衍開創的梁,繼承了齊的木德;木生火,陳尚赤。
隋代的是北周,後者是木德,尚青,所以隋朝是火德尚赤。火生土,偉大的唐朝於是順了土德,尚黃。
五代時期,後梁滅唐,土生金,尚赤;後唐號稱繼承唐王朝,故依然為土德,尚黃;後晉為金德,尚白;後漢為水德,尚黑;後周為木,尚青。
宋受禪於周,木生火,故宋為火德,尚赤;趙宋南遷,一仍火德,連高宗年號建炎都是火德中興的意思。而遼為水德,金先遼後滅宋,繼承宋德火德,火生土,故金為土德,尚黃。
其實,到了宋代以後,五德始終說基本在官方中壽終正寢了。所以,蒙古族的元代對五德始終說不感興趣,雖然民間認為它為水德;不過,這樣的話,滅了北宋的金是相生的土,滅了南宋的元卻是相克的水。所以,元朝就沒有統一的國家顏色了。
朱元璋參加的紅巾軍,是追認宋的火德而緻,紅色就成了反元武裝最鮮明的標幟,明朝也就崇火德,尚紅色。但是,按說按照相生還是相克,明朝都不應該是火德的。但是,「德運的確定在明朝已不再是關乎王朝正統的頭等大事,不再是一種鄭重莊嚴的國家行為,火德也好,土德也罷,都隻是朝野間流行的某些非正式的說法而已。」
五德始終說從而從官方理論抓為民間文化,所以,雖然清有所謂滅明的水,但水德並沒有得到滿族帝王的認可。
五德始終說的回光返照是袁世凱,他當「洪憲」皇帝,似乎是追認明朝的火德,尚赤,以至把紫禁城塗了個紅彤彤。袁世凱的鬧劇幾十天收場,五德始終說的曆史終於結束,官定的國家顏色就沒有了。
「山河一片紅」的傳統解讀
傳統從來不會很快消失,五德始終說雖然從官方轉到民間,但是中國傳統的顏色政治並沒有消失,特別是大一統的國家顏色,更容易引起五德的聯想。
按照五德始終說的迷信傳統來看,清朝為水德,水生木,那麼民國就是木德,尚青,所以有青天白日旗;木生火,新中國就是火德,尚赤,所以,無怪乎後來全國成為紅色的世界;如果把袁世凱算在內,他搞的王莽式的禪讓鬧劇,所以當為水生木;而民國北伐當為相克,則為金德,尚白,所以有白日旗;共產黨革了民國的命,也是相克,火克金,則共產黨是火德,所以也要有紅軍、紅旗、紅色根據地、紅太陽。曆史上,共產黨把國統區稱為白區,國民黨則把紅軍稱為赤匪,紅白成為革命與反革命的隱喻圖騰,似乎與金德的尚白被尚紅的火德所克,是有一種文化背景上的聯係,而紅白的政治鬥爭,更是一種值得深入探究的話題。
雖然不再是受命改制式的改朝換代,但是無論是民國還是新中國,成立時都像曆代一樣,改正朔,易服色,變制度。1911民國建立時候,即采用國際通行的公曆,還將農曆元旦改為「春節」;改變清代的服裝禮儀制度,剪辮子,出現了中山裝。同樣,新中國建立後,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法」,把每年公曆的1月1日定為元旦;出現了毛裝;紅色進一步滲透到國徽中。
除了表現為紅黑白青黃顏色的五德始終說,20世紀中國紅白的對立和嬗變,似乎與曆史上的三統說相關。這種類似五德始終說的理論由漢武帝時代的董仲舒創造,所謂三統,就是曆史上王朝之遞嬗,按黑統、白統、赤統三統依次循環。如夏代為黑統,殷代為白統,周代為赤統。那麼,清為黑通,民國為白統,新中國為赤統,也就可以解釋得通了。
用五德始終說或三統說來理解20世紀中國史,都是有些附會臆測之嫌,因為,紅色中國是有着西方源泉的,在前蘇聯,紅色就是一種政治圖騰,而共產黨國家也多如此,在西方,紅色與革命是否也有一種文化信仰,則需要專門對共產黨文化起源進行研究。
------------------------------
漢代開始流行的五德終始之說,所以每個朝代的更替應是由五行生尅而來,下一個朝代的興起應是前一個朝代的五行所生,以下是根據王亭之著述中所說的朝代五德更替的情況(他只由漢開始論述):
漢(火紅)── 魏(土黃)── 晋(金白)── 隋(水黑)──
唐(木青)── 宋(火紅)── 元(土黃)── 明(金白)──
清(水黑)── 民國(木青)── 今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火紅)
如看五行生尅,可見由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然後一直循環。
漢高祖劉邦稱為「赤帝子」,漢重紅色,以赤紱朱綬為典章文物,所以是火德,而並非你所說的土德(西漢)、水德(東德)。但王亭之沒有說漢以前的情況,秦據史載的確是尚黑色,屬水德,如此則秦漢間似欠了一個五行(因為水不能生火),如果亡秦者為西楚霸王,以楚為木德,這樣就可連貫起來。
民國孫中山選青色為國民黨顏色,所以是木德,共產黨毛澤東用紅色,是火德。清代衣冠尚黑,是水德,明衣冠尚白,屬金德。
下面還有一些由王亭之所講的五德終始於朝代間的特徵。
火德,天下多要靠打出來,如劉邦、趙匡胤、毛澤東等都是戎馬半生。
木德,得天下有幸運成份,唐太宗李世民陰謀得位,孫中山亦沒有打過什麼硬仗。
土德,享國日子不長,如魏立國不過四十五年,元朝亦不過九十年左右而亡
金德,主亂政,晋有賈后之亂,後又有八王之亂,而明自燕王棣趕走建文帝後,其後有太監權臣勾結,終明一代,國勢均弱。
水德,有水利建設,隋及清代均多行治水措施。
以上均為王氏於「風水平談」一書中所論述。
如果根據以上論述,屬於火德的漢和宋都曾經亂事而遷都,然後分為西漢、東漢;北宋、南宋,那麼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後又會否遷都,又會否為土德(黃色)所取代?一切都是未知之數。
鄒衍的歷史學說『五德終始說』,是一種神秘的歷史循環觀念。它以五德相勝關
係說明王朝更替,先後順序為:一、土德,二、木德,三、金德,四、火德,五、
水德。水德之後又是土德,開始另一個周期,循環無窮。每一個王朝代表一德,當
一個王朝衰落後,必然被代表另一德的王朝取代。而新王朝興起的時候,在天意支
配下自然界必定出現某種符應。某個君主認識到符應的含義,便成為受命者,取得
統治天下的資格。他又自覺地效法符應顯示的那一德的性質為新王朝制訂各種制度
---------------------
五德:木(青色)、火(赤色)、土(黃色)、金(白色)、水(黑色)五行相剋的特質及其潛能;終始:周而復始、循環運轉。戰國陰陽家鄒衍(綽號談天衍)以為:「五德從所不勝,(唐)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相剋者: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因為周朝屬火德,故秦為水德,傳說先祖秦文公出獵,曾「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故尚黑色。後皇帝詔書每曰:「奉天、承運」,運即指五德,劉邦微時曾斬白蛇,據說為白帝子,故而斬蛇首──劉邦,為赤帝子,故劉邦打天下時尚赤色。漢高祖劉邦即位,承周而為土德,尚黃色,但漢文常之運。
時丞相張蒼以為秦國祚短而暴虐無道(秦始皇統一六國稱帝到嬰降漢,只15年),應不屬於正統年代,而應由漢接替周之火德,故定正朔為水德,尚黑色。漢武德時,又認為秦還是應該算為正統為水德,故又再定正朔為土(土剋水)。王莽篡漢,則採劉向劉歆父子跳脫前時土水相剋講法,一大逆轉,轉為五行相生理論,認為漢正朔為火德。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正式承認漢朝為火德講法,尚赤色。此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所說:「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建封禪,改正朔,易服式,受命於穆清,澤流罔極。」東漢及以後班固《漢書》及晉陳壽《三國志》也採用此一說法,謂漢為火德,稱炎漢、炎劉。正朔,正為元月,朔為初一,故一般將正朔作曆法解但定正朔則係指五德之說。
王莽篡漢前五德終始說法:
黃帝(土)→ 夏(木)→商(金)→秦(水)→漢(土)
王莽篡漢,其政權合理性,改上述五行相剋之說,為五行相生之說,金生水,水生土,土生木,木生火,火生金,術家沿用至元:
黃帝(土)→ 夏(木)→ 商(金) → 秦(水) → 漢(土)→ 曹魏(土)→ 晋(金)→北魏(水)→ 北周(木)→隋(火)→唐(土)→ 後梁(金)→ 後漢(水)→ 後周(木)→ 宋(火)→ 金(土)→ 元(金)(元之後又再回復五行相說)→ 明(火)→ 清(水)準此而論,中華民國屬甚麼呢?有謂禪讓、逼禪和平遜位用五行相生去推,政變、叛變和自而得位者,用五行相剋去推,由這個視點去看,中華民國逼清帝退位故應屬木(水生木),中共打天下建國,似應屬金(金剋木)── 但中共尚紅(赤),則又應火,屬金或火,難判。能從周、後周諸代(木德)推斷中華民國前景?或從夏、商、晋、後梁及元(金德),或漢、隋及宋(火德)諸代,推斷中共前景?
----------------------
鄒衍認為,從天地剖判以來的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而五德轉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規律進行的。人類社會的歷史變化同自然界一樣,也是受土、木、金、火、水五種物質元素支配的,歷史上海一王朝的出現都體現了一種必然性。鄒衍說:「五德之次,從所不勝,故虞土、夏木」(《淮南子·齊俗訓》篇高誘注引《鄒子》)。《文選·魏都賦》李善注引《七略》曰:「鄒子有終始五德,從所不勝,木德繼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呂氏春秋·應同》講得更具體:「凡帝王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鳥銜丹書集於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則水。」上述引文據近代學者考證,應屬於鄒衍的佚文,至少體現了鄒衍的學說精神。鄒衍的這種學說為齊閔王稱東帝,燕昭王稱北帝奠定了理論基礎,因而受到他們的禮遇和重用是不難理解的。這種學說後來被秦始皇接了去,為他的稱帝及其統治服務。《史記·封禪書》說:「鄒子之徒論著終始·五德之運,及秦帝而齊人奏之,故始皇採用之。」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說:「東萊呂氏曰:『方鄒衍推五德之運,人視之,特陰陽末術耳,若無預於治亂之數也。及至始皇始採用之,定為水德。以為水德之治,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然後合五德之數。於是。急法,久者不赦,則其所系豈小哉!」鄒衍的五德終始說認為人類社會是在不斷變化的,自有其合理性,然以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來解釋,就陷入了機械論。至於秦始皇的「水德之治」,錯不在鄒衍身上。
鄒衍還有一個重要學說,即大小九州說。
五德終始說: 是中國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所主張的歷史觀念。 「五德」是指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 「終始」指「五德」的週而復始的循環運轉。 鄒衍常常以這個學說來為歷史變遷、 王朝興衰作解釋。
鄒衍說: 「五德從所不勝, 虞土、 夏木、 殷金、 周火。 」木剋土、 金剋木、 火剋金、 水剋火、 土剋水。 其要點為某王朝因得天授五行中一德, 「受命」於天而成為天子。 而當其德衰微, 無法繼續統治時, 便會有王朝具五行中排序下一德取代, 「革命」於天而重新受命。 後來, 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的皇朝最高統治者常常自稱「奉天承運皇帝」, 當中所謂「承運」就是意味著五德終始說的「德」運。
戰國時秦始皇掃滅群雄, 統一天下, 全面接受鄒衍說。 因為按鄒衍說周為火德, 勝火之水能取而代之, 故自稱以水德君臨天下。 由於黑色屬於水, 所以秦朝崇尚黑色。 秦朝以武力統一天下, 但不能僅靠武力鎮壓, 必須宣揚自己是真命天子受命於天, 才可服眾。 故此鄒衍的學說正滿足了秦始皇的需要, 以五行運行法來鞏固其統治權力
-------------------------
五德終始是戰國中期鄒衍所倡的學說(根據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衍為西元前三四五~二七五年間人),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中附有鄒衍傳,云:「騶衍重於齊;適梁,梁惠王郊迎,執賓主之禮;適趙,平原君側行襒席;如燕,昭王擁慧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築碣石官,身親往師之。」足見當時鄒衍名重諸侯之間。然而遺憾的是鄒衍的著作隨其身沒而亡,後世竟不傳,今所知者乃根據於諸書中不完全的記載,如史記鄒行傳中說他:「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並簡約介紹其五德轉移及瀛海九州之說。又封禪書中也說:「自齊威、宣之時,騶子之徒,論著終始五德之運。」及「騶衍以陰陽主運顯於諸侯」。集解兩引如淳曰:「今其書,有五德終始,五德各以所勝為行。」又曰:「今其書,有主運。五行相次轉用事,隨方面為服。」從史記鄒衍傳中看,鄒衍的學說似在五行思想下,作縱的時間與橫的空間兩方面發揮,空間方面是他的瀛海九州之說,而時間方面便是五德終始說。
五德終始是採取五行相勝-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的循環律,以解釋歷史演變中的朝代更替,將五行相勝視作一種形上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歷史演變,所以就性質上說,五德終始也可以說是歷史哲學,只是思想基礎不穩固。
鄒衍的五德終始說,根據王夢鷗鄒衍遺說考的研究,是以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帝為土德(此五帝即史記五帝本紀所採用者,均為黃帝血統);木勝土,故禹夏為木德;金勝木,故商湯為金德;火勝金,故武、成以下之周為火德。王夢鷗認為鄒衍的五德終始說,不採用五行相生,而採用五行相勝,主要原因是上述五德中尚缺水德,周為火德,而當時周之天命已至改易之時,人盡可見、故鄒衍迎合當時秦、齊、楚、燕諸國諸侯皆欲稱帝之心,倡此說,而代周者必為水德,因為水勝火。這一見解甚為可取,因為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在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更名河曰德水,以為水德之始。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然後合於五德之數。」由此看來,鄒衍的著作雖不傳,但他的學說,卻已為後世所接受。又漢劉向、劉歆父子後來有以五行相生為五德終始之設計,以伏羲氏木德起,唯不能與先秦有關文獻之記載相合。(高懷民)
--------------------------
中國最早的五行說───尚書鴻範篇:
「周書洪範云:『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
,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
曰建用皇極,次六曰又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
五福,威用六極。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
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
,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引自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維新.李漢三、P1
5)
史記中的鄒衍:
「其次騶衍,後孟子。騶衍睹有國者益淫後,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
庶矣。乃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始終、大聖之篇十餘萬言,其語閎大不經,必
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先序今以上至黃帝,學者所共術,大並世盛衰,
因載其禨祥度制,推而遠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孤考而原也。先列中國各山大川
,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稱引天地剖
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玆。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
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
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
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其術
皆此類也。然要其歸,必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始也濫耳。王公大人
初見其術,懼然顧化,其後不能行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史記中的陰陽家:
「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
也。---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
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
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史記》司
馬談<論六家要旨>)
漢書中的陰陽家: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
也;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泥於小數,捨人事而任鬼神。』(劉向、劉歆《漢
書》,《藝文志》)
漢代桑弘羊論鄒衍:
「漢代的桓寬引桑弘羊的話說:『鄒子疾晚世之儒墨不知天地之弘,昭曠之道,將
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萬方,猶無法準平而欲知高下,無規矩而欲知方圓
也。於是推大聖終始之運,以喻王公列士。』(《鹽鐵論‧論鄒》)可見鄒衍的學
說,在漢代時代是很有影響的。」(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馮友蘭、P339
)
陰陽家思想的主題:
「陰陽五行學說對《呂氏春秋》思想體系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據《史
記》的《孟荀列傳》、《封襌書》和李善的《文選‧魏都賦注》所載,鄒衍的哲學
思想要點有三:一是『深觀陰陽消息』,以陰陽消長說明四時的更替;二是『禨祥
度制』,即天瑞天譴說;三是『五德轉移』或稱『終始五德』,以五行相生相勝解
釋朝代的興衰。」(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任、P18)
鄒衍學說分類:
「鄒衍的學說包括天文、地理、歷史三個部分,構成一個閎大的體系。..他的天
文知識相當豐富,...被人們稱為『談天衍』。但其具體內容如何,現已無從得
知了。...他的地理學說就是『大小九州』說。」(中國思想史.上.張豈之主
編、P161)
鄒衍的五德終始說:
「鄒衍的歷史學說『五德終始說』,是一種神秘的歷史循環觀念。它以五德相勝關
係說明王朝更替,先後順序為:一、土德,二、木德,三、金德,四、火德,五、
水德。水德之後又是土德,開始另一個周期,循環無窮。每一個王朝代表一德,當
一個王朝衰落後,必然被代表另一德的王朝取代。而新王朝興起的時候,在天意支
配下自然界必定出現某種符應。某個君主認識到符應的含義,便成為受命者,取得
統治天下的資格。他又自覺地效法符應顯示的那一德的性質為新王朝制訂各種制度
。」(中國思想史.上.張豈之主編、P162-P163)
唐君毅論五德終始說:
「吾今首當論者,為晚周漢唐之際,五德終始說中之帝王受命說之涵義。此說倡自
騶衍,而其書已佚。然據呂覽月令、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史記封禪書、大戴禮、孔
子家語,及淮南子等書,猶可考見其言『五德轉移,符應若茲』(史記孟荀列傳語
),『五行相次轉用事』(史記封禪書如淳注語)之大旨。世之學者,類能道之。
本吾人之見以觀,此說在根本上為宗教性兼政治性者,乃無疑義。其原蓋是由殷周
之際以來,潛存於民間,王者必受天命而王之思想之復蘇。五德終始之說,與殷周
之際之天命觀不同,則在此中有五帝代興之說,而非只有一昊天上帝,降新命於新
王。此五帝說之興起,或初由當時之有齊秦之東西二帝,乃漸有此天上之東南西北
中央五帝之說。蓋又以東南西北,為春夏秋冬四時中,日之出沒所偏之方向;而五
帝之德,即首與運於四時中五行之德,五行之色彩、如青白赤黑黃等,亦互相配合
。人間之帝王,應天上之五帝之德之一而興之後,繼起之人王,即當依五行之序,
而另應五帝之一德以興。帝王為政之道,所尚之色彩,及所立之種種制度,亦自當
依五行之次序而轉變。為此五德終始之說者,即本之以論天地剖判以來,唐虞夏商
周歷代政治之道與制度之代易,以及當今主運符應之所存。然此中五行之次序,究
竟為一相剋之次序,或相生之次序,又當今之人王應在天上之何帝,則有不同之說
。如史記始皇紀,謂『秦政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然後合於五德之數。』索隱注
曰:『水主陰,陰刑德。』則秦乃以周為火德,而自謂應水德以勝之。然漢之張蒼
,又以漢應水德,以勝周火。賈誼、公孫臣,乃主漢應土德,以勝秦水。此皆本騶
衍之『五行之次,從所不勝,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淮南子齊俗訓)之說以
為論,亦即依五行相剋之次序以為論者也。然後之劉向,又改而主依五行相生之次
序。後漢之光武,亦信此五德之說,以赤符自稱火德,而繼王莽以起,謂『天心可
革可禪』。此中,以五行之相剋或相生為序,謂當今之人王,應在天上何帝之德以
興,因與實際上之政治權力之爭,互相夾雜,固多穿鑿附會之論。然觀此數百年之
中之帝王,皆必托諸此五德終始之說,乃能自固其王位,而聚訟之多又若此;則想
見此時代人宗教思想之篤,正無殊於耶穌降世前後之數百年中之西方人。此時在印
度,亦即部派佛教,與印度各派之宗教哲學大盛之時代。人類東西之思想之步履,
蓋有其不謀而合者在。」(中國哲學原論.唐君毅、P542)
陰陽家思想在漢代學術分類中是屬於數術類思想:
「觀察自然現象,用來推測國家命運和個人前途的作法,在古代十分流行,並且出
現了不少這類著作。漢代人把這種作法和這類著作叫做術數或數術。《漢書‧藝文
誌》有《數術略》,為七略之一,包括了一百一十種著作,二千五百五十八卷,可
見數術在先秦思想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數術略》又把這著作分為天文、歷譜、
五行、蓍龜、雜占、形法六類。其中蓍龜、雜占兩類純屬宗教迷信著作,其它四類
著作中包含著天文、歷法、地理等古代科學知識,也與宗教迷信結合在一起。《漢
書‧藝文誌》說:『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凶之象,聖王所以
參政也。』『歷譜者,序四時之位,正分至之節,會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生殺
之實。故聖王必正歷數,以定三統服色之制。』『五行者,五帝之形氣也。』『貌
、言、視、聽、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亂。』『形法者,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舍
形,人及六畜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把自然知識和人事吉
凶牽合在一起,是數術的特點。...數術之學與陰陽五行學說本來是結合在一起
的。蓋數術家陳其數,而陰陽家明其義耳』。(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第142
頁)戰國時出現了一個學派,將陰陽數術思想加以發展,企圖構造世界圖式,以說
明世界的整體聯繫,這個學派就是陰陽家,又叫五行家,或陰陽五行家。」(中國
思想史.上.張豈之主編、P160)
漢代的天文學有五行說的系統在:
「司馬遷敘述當時關於天文的知識說:『仰則觀象於天,俯則法類於地。天則有日
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三光者,陰陽
之精,氣本在地,而聖人統理之』。(《史記‧天官書》)這說明,『術數』的『
天文』和『五行』是聯繫在一起的。天上的水、火、木、金、土五星,就是『法類
』於地上的五行而得名。水、火、木、金、土是『術數』中的『五行』的範疇,也
是『術數』中的『天文』的範疇。」(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馮友蘭、P32
5)
中國哲學史上的五行思想類別:
「直到現在,我們基本上已把五行的各種意義分析過了,為了清楚起見,我們再把
這幾種意義綜合列舉如下:
(1)指五種行為原則,疑為荀子所持。
(2)指五種物性,如尚書洪範及周子太極圖說所持。
(3)指人類生活上的五種必須的物質條件,如左傳裏蔡墨所持。
(4)為分類學上的五種分類原則,如呂氏春秋所持。
(5)指藉著陰陽二氣之流動而存在的五種『存在形式』,如白虎通及黃帝內經素
問所持。
(6)指木材(植物)、火炎、泥土、金屬及流水。它們的象徵意義分別為生機興
發,活動或變化,孕育或培植,禁制與伏藏。此為蕭吉所持。
以上有關五行的六種意義,除(1)及(3)之外,若把其餘(2)(4)(5)
及(6)這四項結合起來,才是陰陽五行思想中五行的完整意義。(鄺、P207
)
馮友蘭論陰陽五行家思想對於中國哲學和科學發展的影響:
「陰陽五行家思想是一個科學和巫術相混合的體系,陰陽和五行這些概念,本來都
是指一些物質的東西。在戰國時代的陰陽五行家的體系裡,所謂陰陽五行,還保持
原來的意義,就是說,他們所說的五行和陰陽基本上還是物質性的東西。...鄒
衍稱五行為五德,就是五種性質。...」(前引書、P342)
「《呂氏春秋》稱五行為五氣。五氣就是具有五種性質的氣。這五種氣,經常流動
運行於世界之中,所以稱為五行。五行在本質上都是氣。陰陽也都是氣,那就是說
,它們都是物質性的東西。在這個意義下,陰陽五行的概念,對於中國科學的發展
,有很大的影響。...
就中國古代科學發展的歷史來看,陰陽五行的思想對古代的天文學、醫學、化學的
發展都起了一定的影響。古代的科學家們或者把陰陽和五行看成是具有不同性質的
物質原素,用以說明物質的構成;或者用陰陽五行的相互作用,說明物質現象間的
相互聯繫。...
就醫學而論,中國古代醫學認為人身的內部,與自然界有密切的聯繫;人身的組織
,是與自然界的陰陽、五行相適應的。因此陰陽五行家的世界圖式,也成為生理學
的根據。《內經》說,有天之陰陽,有人之陰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
陽也(按四時說是夏)』。『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秋)』。『合夜
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冬)』。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春)
』。『人亦應之』,『陽中之陽,心也』;『陽中之陰,肺也』;『陰中之陰,腎
也』;『陰中之陽,肝也』;『陰中之至陰,脾也』(《金匱真言論》)。照這樣
說起來,人的五臟,跟四時和四方是完全配合的。...
《內經》說:『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就是各有『收』於自然界而『受』之。
例如『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類草木』。『南方赤色入
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其類火』。『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
藏精於脾』,『其類土』。『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其類
金』,『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其類水』。(《金匱真
言論》)『五臟應四時』,肝應『春氣』,心應『夏氣』,肺應『秋氣』,腎應『
冬氣』。這一種的生理學完全是以陰陽五行家的世界圖式為基礎的。...
因此從衛生方面說,也有《月令》。例如《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
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
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
臥早起,無厭於日。』。『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三
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此秋氣之應,養
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
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四氣調神大
論》)一年四季的變化使生物有生、長、收、藏的反應。人也應該隨著四季的變化
,對於自己的身體,作生、長、收、藏的適應。《內經》認為,人若是能照著這個
『月令』去行,就可以卻病延年。『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同上)這是以預防為主的醫學理論。」(前引書、P342-P344)
管子書中的陰陽說:
「《管子》中的《形勢解》:『春者,陽氣始上,故萬物生;夏者,陽氣華上,故
萬物長;秋者,陽氣始上,故萬物收;冬者,陽氣華下,故萬物藏。故春夏生長,
秋冬收藏,四時之節也。』」
「《管子》:『是故陰陽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時者,陰陽之大經也。刑德者,四
時之合也;刑德合於時則生福,詭則生禍。』(《四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