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jlxqdv

當時造船工業發達的中國江南及沿海地區尚未被忽必烈完全征服,部分地區仍在南宋控制下。忽必烈只能把造船的任務交給造船技術落后的高麗人。

第二次遠征日本所用戰船中,高麗軍900艘戰船全部由高麗建造。而可以得到確認的江南所造戰船僅有至元十六年(1280年)的600艘,元水軍主力依舊使用的是來自南宋的內河船只。戰船吃水淺,抗風暴能力弱,普通的颱風便可使其遭受毀滅性打擊

2016-06-03_1500062016-06-03_150030  20141005115221a4ec6  File:Mooko-SamuraiShips.jpgFile:Mōko Shūrai Ekotoba.jpg

元日戰爭是元朝皇帝忽必烈與屬國高麗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攻打日本而引發的戰爭[1];這兩次侵略在日本合稱「元寇」或「蒙古襲来」,或依當時的日本年號稱抵禦元軍第一次進攻的戰事為「文永之役」,第二次為「弘安之役」。鎌倉、室町時代呼稱(蒙古襲來、異賊襲來、蒙古合戰、異國合戰)亦有用兇徒稱呼之,江戶時代大日本史稱為元寇。這兩次入侵也以北九州為主要戰場。當時元朝艦隊是世界史上最大規模的艦隊[2]。

1259年(正元元年・高麗憲宗9年)、高麗抵抗蒙古勢力武人政權倒台,1260年(文應元年、中統元年)忽必烈上台,對高麗方針由武力征服變更為懷柔政策。高麗成為後來元朝侵略日本的協力者[3]。

蒙古帝國征戰

東大寺尊勝院所藏「蒙古國牒狀」『調伏異朝怨敵抄』。圖中可以看到在漢字的左下角標上了「一」「二」「上」「下」,右上角標有「ナ」「ヲ」等片假名助詞,這是日本人在破讀漢文時做的語法標記,稱為「返り点」。
蒙古帝國消滅金朝以後,負責漠南漢地事務的忽必烈於1260年在中原即位稱帝。同年,高麗元宗向其稱臣,高麗成為其東藩,而且蒙古帝國又與高麗結盟。1271年忽必烈以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並於兩年之後要求高麗派使者奔赴日本,希望與日本「通好」。[4][5]後世陳舜臣認為,該國書傲慢無禮。

外交
1265年高麗人趙彝建議元廷出使日本,1266年(文永3年・至元3年)農曆八月蒙古兵部侍郎黑的持虎符、充國信使;禮部侍郎殷弘持金符、充國信副使、持國書出使日本。他們率使節團準備到日本遞交國書《大蒙古國皇帝奉書》[6],十一月二十五日(癸丑)使節團抵達高麗,二十八日(丙辰)高麗元宗命樞密院副使宋君斐、侍御史金贊等陪黑的等往日本[7]。高麗害怕蒙古索要軍費,次年正月,宋君斐、金贊與蒙古使團到至巨濟島松邊浦,宣揚風濤之險,高麗元宗讓宋君斐隨黑的回蒙古,宣揚『大洋萬里風濤蹴天』、『彼俗頑獷無禮義』,不要去的好。但是忽必烈要求必須去。最終高麗派遣起居舎人潘阜到日本,居住六個月,但未取得任何收穫。

1268年,忽必烈又要求高麗派遣第二批使者,正月,高麗使節團到大宰府,同樣是空手而回。使節團參見了鎮西奉行少貳資能,使節團代表潘阜向其遞交大蒙古國皇帝奉書(日本側呼稱:蒙古國牒狀)與高麗國王書狀,由其傳達鎌倉幕府的征夷大將軍及在京都的天皇。三月,北條時宗上台[8]。當時主管外交的是日本朝廷,因此幕府要將這一事件報告朝廷[9]。朝廷與幕府的中介、任職關東申次的西園寺實氏接受了國書,命名為「異國書」,轉交院政後嵯峨上皇。隨後朝廷連日開會討論[10]。幕府認為蒙古人有凶心,派遣牒使是蒙古軍襲來的前奏,傳達御家人做好準備[11]。鎌倉的建長寺,來了位南宋禪僧,僧侶告訴日本人,在大陸蒙古帝國種種暴行。潘阜因得不到答覆,率團回國報告[12]。五月,忽必烈命令高麗造可載米三四千石的戰艦一千艘,備戰[13]。高麗崔東秀向蒙古報告高麗備兵一萬,造船一千隻,十月庚寅(十三日)蒙古派明威將軍都統領脫朶兒、武徳將軍統領王國昌、武略將軍副統領劉傑等十四人到高麗,整閲軍隊、視察舟艦,表示隨時進攻南宋、日本。並視察黑山島赴日本道路。高麗官員陪同。

1269年2月,蒙古正使・黑的、副使・殷弘率使節團在高麗起居舎人潘阜等人陪同下,共計75名在日本對馬島上陸[14][15],因日本抗拒外交,蒙古人抓走日本平民塔二郎、彌二郎[16][17]。塔二郎、彌二郎到大都,忽必烈以為他們是日本使節,接見了他們。認為日本忠節可嘉、厚賜匹帛,又說:「爾國朝覲中國、其來尚矣、今朕欲爾國之來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於後耳。」讓塔二郎、彌二郎觀覽宮殿,塔二郎、彌二郎表示這是天堂佛剎,忽必烈大喜,又讓塔二郎、彌二郎瀏覽燕京萬壽山玉殿與諸城闕[18]。九月,被捕的對馬島人塔二郎與彌二郎從大都回國,同行的是高麗人金有成・高柔率領的使節團,使節團有蒙古帝國官人三人,同從人五人、高麗人六十七名,乘坐四艘船到對馬嶋豐岐浦登陸,到大宰府守護所[19]。使節攜帶忽必烈本人的國書、大蒙古國中央機關中書省的國書與高麗國書[20]。

此後,忽必烈或通過高麗,或自遣使者,又繼續發送了一系列的信件,並以戰爭相威脅。幕府時值鎌倉時代中期,幕府將軍惟康親王並無實權,實權掌握在權臣北條氏手中。當時的「執權」北條時宗認為書狀無禮決定不投降,並立刻著手加強日本最靠近高麗的領土,因此也是最有可能被首先侵略的地方——九州的防禦。首先,幕府命令分封在九州的大名回到自己的駐地,並將在九州的軍隊西移,以進一步增固可能的登陸點的防禦。另外,幕府還組織了大規模的宗教祈禱活動,以心理戰來應對這場危機,其他大多數公家活動亦被推遲。

忽必烈早在1268年就想發動戰爭,但卻發現朝鮮半島當時沒有足夠的財力提供充足的兵力;1273年他派了一支部隊去高麗做為先鋒,結果這支部隊卻無法在高麗的國土上自給自足,最終被迫返回中國以資補給。因為元軍騎兵所需的馬匹,以及所需的養馬草場,都嚴重限制了部隊的運動,以致於元軍無法在幾乎寸草不生的地方活動。

---------------------------------------

蒙古征日 毀於豆腐渣戰船
  鎌倉幕府武士竹崎季長1293年繪製成《蒙古襲來繪詞》組圖,圖為元朝戰船侵攻日本,遭到日本軍抵抗時情景。資料圖片

  公元1274年和1281年,日本兩次從蒙古大軍的攻擊下死裏逃生,日本人將此歸功於天佑日本的“神風”。然而最新的考古發現卻表明,蒙古軍隊使用的“豆腐渣”戰船才是戰爭逆轉的關鍵。

  首征日本高麗造劣質戰船盡毀

  公元1274年10月,元朝至元十一年,900多隻艦船組成的蒙古艦隊在朝鮮合浦(今韓國東南慶尚道)整裝待發。這支艦隊的統帥是蒙古人呼敦,他奉忽必烈的命令征討不肯向蒙古人納貢稱臣的“蕞爾小邦”——日本。那時,不善理財的蒙古貴族對奢侈品的需求極其旺盛,帝國財政捉襟見肘。忽必烈之前的兩位可汗貴由和蒙哥甚至用未來的戰利品抵押部分債務。在過去數百年中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産地兼出口國的日本,在急需大量金銀的蒙古人眼裏自然是一塊肥肉。

  1274年的這次遠征軍隊是蒙古、漢、高麗三方混雜。蒙漢人有2.5萬人,高麗人8000人,所有船工水師都來自高麗。蒙古軍隊登陸九州后,遇到日軍的堅決抵抗,未能深入日本本島。蒙古軍隊因弓矢給養消耗大,副帥劉復亨中箭受傷停止進攻。戰后的軍事會議上,蒙古人高估了日軍數量,選擇撤退。就在蒙古軍隊退上艦船當晚,海面颳起大風。900多隻戰船,大部分都像蛋殼一樣被狂風卷起,有的撞上岸邊的崖壁碰得粉碎,高麗將軍金侁墜海身亡,蒙漢聯軍士氣一落千丈。艦隊駛回合浦后,經過清點,蒙古艦隊此役共陣亡約1.35萬名將士。蒙古首次攻日就這樣失敗

  中日兩國的史料都記載了當年這場颶風。然而根據現存資料,人們無法判斷出具體強度及風暴與蒙古艦隊的沉沒究竟有多大關係。倒是那些蒙古戰艦的遺骸為人們提供了研究這場戰爭的證據。

  德克薩斯州農業機械大學的考古學家蘭德爾·佐佐木在對1981年從高島附近海底打撈上來的700多塊蒙古戰艦殘骸進行了仔細研究和分析后指出,戰艦設計上的缺陷、拙劣的做工及所用的劣質材料可能是蒙古艦隊覆滅的根本原因。

  佐佐木说:“很多蒙古戰艦龍骨上的鉚釘過於密集;甚至有時在同一個地方有五六個鉚釘。這说明,這些肋材在造船時曾反復使用,而且很多龍骨(船的主承力梁,用來支撐船體結構)本身質量就很低劣。”

  當時造船工業發達的中國江南及沿海地區尚未被忽必烈完全征服,部分地區仍在南宋控制下。忽必烈只能把造船的任務交給造船技術落后的高麗人。《元史》對此有詳細記載:公元1274年正月,忽必烈命高麗王造艦900艘,其中可載1000石或4000石的大艦300艘,由金方慶負責建造;拔都魯輕疾舟(快速艦)300艘、汲水小船300艘,由洪茶丘負責建造。正月15日動工,6月900艘軍艦完工。如此短的時間,如此浩繁的工程量,這些艦船的質量可想而知。

  再征日本 南宋造江河之舟蹈海

  公元1279年,忽必烈再度派出使者到日本,規勸日本臣服,日本盡斬來使,蒙古再次征討。

  公元1281年,至元十八年,忽必烈組織了當時世界上空前的大艦隊:擁有近5000艘艦船和20萬名士兵,其中蒙古人4.5萬,高麗人逾5萬,漢人約10萬,漢人大半為“新附軍”(收編的南宋軍)。5月,高麗艦隊先行出海,5月底抵達博多灣。主力南方艦隊緊隨其后,6月上旬與高麗艦隊在九州外海會合。之后元軍開始在九龍山登陸作戰。這次遠征軍遇到更頑強的抵抗。日軍不斷擊退元軍進攻,伺機組織反擊。高麗統帥洪茶丘被俘后被殺,幾名蒙古高級指揮官相繼陣亡。戰鬥持續一個多月。7月下旬,元軍糧草箭矢告罄,元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然而元軍的最終災難還在后面。8月1日,太平洋上突然颳起猛烈的颶風,其強度遠超上次。風暴持續4天,元軍南方艦隊基本被毀,北方艦隊也損失大半。待5日風停,元軍統帥范文虎等諸將“自擇堅好船乘之,棄士卒十余萬於山下。”日軍乘機進攻,“盡死,余二三萬,為其虜去。”此次大戰,南方艦隊全軍覆沒,“十萬之衆,得還者三人耳。”

  此次戰敗,颶風與元軍指揮上的不當,固然是重要因素,然而其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卻還是元軍所使用的戰船。

  元朝水軍主力是前南宋水師,元軍征服南宋的過程中,從南宋水軍收穫的戰船大部分是由從襄陽之戰到臨安入城,在漢水、長江流域江上作戰、受降所得。沿海、海上所獲南宋戰船則是在崖山之戰前后得自南宋殘存政權。

  當時南宋水軍的主要戰鬥在內河與近海,南宋水師熟悉河戰卻不解海戰。收編南宋水軍裝備的大都是平底船,這種船大約發明於唐代,宋以后被普遍採用。其船在結構上便於分艙,有利於軍隊在航行途中進行軍需品的管理和裝卸,但是艙板結構取代了加設肋骨的工藝,簡化了主體結構,導致船舶整體的橫向強度的削弱。內河由於水平浪緩,這種船能很好地勝任,但在茫茫大海浪上,不堪大風浪的拍打。

  忽必烈也曾命南宋故地揚州、湖南、贛州、泉州等地建造600艘戰船,但至元十八年(1281年)二月,福建省左丞蒲壽庚上言“詔造海船二百艘,今成者,民實艱苦”,造船之事遂中止。此外,江浙行省的泉州、江西行省等戰船營造也困難重重。據《元史》可知,第二次遠征日本所用戰船中,高麗軍900艘戰船全部由高麗建造。而可以得到確認的江南所造戰船僅有至元十六年(1280年)的600艘,元水軍主力依舊使用的是來自南宋的內河船只。

  這些船只與明代長江流域使用的“九江式哨船”形狀大體相同。這樣的戰船吃水淺,抗風暴能力弱,普通的颱風便可使其遭受毀滅性打擊,更不用说是日本海的颶風。

  佐佐木通過考古發現,也指出了這一點,他说:“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在高島附近海域發現V字型遠洋船的龍骨,我們可以想象那種為內河航運而設計的船遭遇海中大風浪時將會出現何種混亂的情形。當颶風襲來時,這種吃水不深,不具備破浪能力的戰船似乎也只有傾覆這一種結局了。

-----------------------------------

第一次戰爭經過
第一次元日戰爭
(文永之役)

日、元水軍海戰,
竹崎季長繪《蒙古襲來繪詞》(1293年)
日期: 1274年
地點: 日本對馬、壹岐、
肥前玄界灘、筑前博多等地
結果: 元朝在戰爭中勝利,但是在撤軍回國途中遇到颱風,導致艦隊損失慘重。
參戰方
元朝
高麗 日本鎌倉幕府
指揮官和領導者
元朝:
忻都
洪茶丘
劉復亨
昭勇大將軍阿剌帖木兒
高麗:
金方慶
金侁
金文庇[21] 少貳資能[22]
少弐景資
菊池武房
大友賴康
藤原經資
竹崎季長
島津久經
平景隆(平經高)†
宗資國†
佐志房†佐志直†佐志留†佐志勇(松浦黨)
山代階(松浦黨)等
兵力
15,000名蒙古及女真士兵
5,600名高麗兵士,
6,700名高麗水手 100,000名[23][24]
傷亡與損失
13,500名淹死[25] 不明
對馬守護代宗資國等戰死
壱岐守護代平景隆等自殺
松浦黨佐志房、佐志直、佐志留、佐志勇等戰死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文永の役
假名 ぶんえいの えき
平文式羅馬字 Bunei no Eki
1274年(日本後宇多天皇文永十一年,元至元十一年)農曆六月,忽必烈委託高麗造大小艦900艘[26]。;八月,任命忻都為征東都元帥、洪茶丘為右副帥(統志願軍3,000人)[來源請求]、劉復亨為左副帥,統帥蒙古人及女真士兵15,000人[27](元代所謂漢人即指金朝轄下契丹、女真、及北方漢人,惟軍人以遼金為主),高麗將軍金方慶統高麗軍5,600人。[28] ,加上高麗水手6,700人,組成共計超過3萬人的大軍[29],遠征日本。

武士末永氏力戰元軍,竹崎季長繪《蒙古襲來繪詞》(1293年)
同年農曆十月三日,元軍從高麗合浦(今大韓民國鎮海灣馬山浦附近)出發,六日成功登陸對馬島,全殲島上日守軍。十四日傍晚,元軍400餘人登陸壹岐島,守護代宗助國父子率領八十騎攔阻,被全殲,元軍立赤旗為標記。守軍左衛門尉平經高(平內左衛門景隆)率百餘騎與元軍激戰。元軍採用密集戰術,與「鐵砲」(石火矢)等武器,日軍不敵,退守城內。次日城破,平景隆自殺。元軍在逼近肥前國沿海島嶼時,遭到肥前守護松浦一族(松浦黨)的強烈抗擊,雙方有一番激戰,松浦黨死傷慘重。

蒙古型皮鎧,重量7公斤
「元寇史料館」藏
11月19日,元軍在筑前國的博多港(位於今福岡縣福岡市),進逼今津,次日即發生了博多港之戰。雖然元軍在兵器和戰術上占優,但他們的人數遠遠少於準備了很久的日本武士,而且這些武士在得知對馬、壹岐失陷後得到了增援。此外,元軍登陸地點地形不利於大部隊展開,且距當時的九州首府大宰府尚有一日行程,於是在堅持了一整天之後,元軍於當晚撤回船上,準備次日清晨重新登陸發動進攻。

二十日晨(11月26日),元軍分二路在博多登陸。幕府聚集了由少貳景資、大友賴泰、菊池武房、島津久經、竹崎季長等統率的九州諸國部隊總數約十萬迎戰。元軍西路軍在百道原登陸,藤原經資率500騎前來迎戰元軍,元軍東路軍在博多灣東部的博多箱崎郡成功登陸,擊敗守軍,佔領岸邊松林,從背後突襲在百道原同元軍作戰的日軍。日軍腹背受敵,死傷慘重,餘部向太宰府水城(日本於白江口之役戰敗後修築的一座水壩兼防禦工事)方向撤退。此時天色已晚,副帥劉復亨中箭受傷,元軍停止進攻。當晚,元軍召開軍議,由於後援不足,多數將領主張撤退(金方慶反對)。於是忻都下令撤退,撤退當晚竟遭到颱風侵襲,「會夜大風雨,戰艦觸巖崖多敗」,二十一日晨海面上只剩下一些破碎的木片,元軍損失1.3萬餘人,大多死於這場風暴。最後輾轉回到中國的只剩下1萬3千500人。而忻都(忽敦)則虜了兩百名日本人,獻給高麗王。[30]

文永之役後,鎌倉幕府為防元軍再犯,沿博多灣海岸西從今津東至香椎,修造了約20公里的石壘,以阻止元軍登陸,即所謂元寇防壘。

第二次戰爭經過
第二次元日戰爭
(弘安之役)
Mooko-HakataWall.jpg

博多的防禦牆,
竹崎季長繪《蒙古襲來繪詞》(1293年)
日期: 1281年8月15日
地點: 日本對馬、壹岐、
肥前玄界灘、筑前博多等地
結果: 日本勝利,元征日失敗
參戰方
元朝
高麗 日本鎌倉幕府
指揮官和領導者
阿剌罕
阿塔海
東征都元帥忻都
東征都元帥洪茶丘
征日本都元帥金方慶(高麗軍)
東征左副都元帥阿剌帖木兒
管高麗國征日本軍萬戸朴球
管高麗國征日本軍萬戸金周鼎
管軍萬戸也速䚟兒
管軍上百戶張成
郎將康彥
郎將康師子
日本行省右丞范文虎(江南軍)
日本行省左丞李庭(江南軍)
都元帥張禧
都元帥哈剌䚟
管軍萬戸葛剌歹
管軍萬戸厲徳彪
管軍総管楚鼎
招討使王國佐
水手総管陸文政
等 鎮西(異國征伐)大將軍北條實政
草野七郎
少貳資能†[22]
少貳經資
少貳景資
菊池武房
安達盛宗
大友賴康
宇都宮貞綱
竹崎季長
河野通有[31]
兵力
江南軍100,000名以上
東路軍40,000名(蒙金軍19000人,高麗軍10000,水手17000) 大宰府守備軍25,000名
長門國守備軍15,000名
據江戶時代編纂之《歴代鎮西要略》,倭軍共計約250,000人
傷亡與損失
東路八、九成沒有回國,江南軍損失六七成以上[32][33][34][35][36]
高麗軍7592人[37]

江南軍95,000名以上死亡
東路軍7,000名以上死亡
東路軍33,000名逃亡[來源請求]

不明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弘安の役
假名 こうあんの えき
平文式羅馬字 Kōan no Eki

蒙古型兜
福岡市元寇史料館藏
第一次攻打日本失敗後,高麗國王多次與元朝談判,反對進一步的侵略日本計劃。而元朝也派遣使者至日本,但日本兩次下令將元朝欽差杜世忠等人斬首;忽必烈非常惱火,開始積極籌劃第二次進攻。


蒙古型兜
福岡市元寇史料館藏藏
1279年,元軍征服南宋之後,忽必烈於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本後宇多天皇弘安四年)春發動了對日本的第二次侵略。元軍的這次侵略規模大於第一次,東路軍由忻都、洪茶丘率領蒙古人及女真、契丹(金朝降軍見漢人 (元))士兵19,000人,金方慶統高麗軍10,000人,乘戰艦900艘,加上高麗水手17,000人,攜軍糧10萬石,由高麗出發;另由范文虎、李庭等人率領的蠻軍(指南宋降軍)十萬人[38] ,乘戰船三千五百艘,從慶元、定海(今浙江省寧波市)出發[39];兩軍約定於6月會合,東路軍負責作戰,江南軍則在佔領區屯田,生產米糧,以為長久之計。


玄界灘旁的松林(今福岡市西區)。這裡是《蒙古襲來繪詞》描繪的弘安之役的戰場。為防備元再度進攻,玄界灘沿岸築起石壘,現存遺跡。圖片為復原的當時場景(2015年5月攝)
自1275年起,幕府就開始積極為可能的元軍第二次侵略做了準備,除了改進弓箭,使與蒙古強弓不相上下,同時更完備地組織起九州的武士外,幕府還在很多元軍可能登陸的地點修建堡壘和其它防禦工事;北條時宗下令在日本沿岸所有重要地區都建起了「元寇防壘」,這時起了重大防衛作用——元軍的戰艦在到達日本近海時,竟找不到登陸的地點,只得以泊於博多灣中的艦船為陣地長達一個月。這段期間,元軍發動幾次強行登陸作戰均告失敗,並且一直遭到河野通直(河野黨)等人的襲擾(也受海賊草野黨偷襲),直到七月初,南北兩軍在九州外海會合。元軍會師後再度發動登陸作戰,這次遠征軍遇到了更頑強更有效的抵抗,日軍以石牆為掩護,不斷擊退元軍的進攻,許多蒙古軍將領相繼陣亡,戰鬥又持續了一個多月,元軍的損失慘重,依然不能突破石牆。


日本武士登上元軍戰船。《蒙古襲來繪詞》(1293年)
元軍艦隊因供應和人員登載問題而推遲了起航。高麗軍先行進發,在對馬島慘遭失敗而返。同年夏,元軍聯合朝鮮軍隊奪取了壹岐島,向九州進發,並在不同地點登陸。在經歷一些獨立的小戰鬥後,元軍被趕回了船上。此時一場持續兩天的颱風襲擊了元軍艦隊,並摧毀了大部分的船隻。

八月一日(7月30日),元軍再次遭到颱風的襲擊,風暴持續四天,軍艦大部分沉沒,范文虎落水被張禧救起;范文虎乃擅自決定班師。平戶島尚有被救起的士卒四千餘人無船可乘,張禧將船上的七十五匹戰馬棄於島上,載四千士卒回國。

被遺棄在日本九龍山的海灘上的元軍尚有三萬餘人,日本發動反攻,將殘存的元軍驅趕至一處名為八角島的狹窄地區;這些元軍大部分戰死,其餘數萬士兵被俘[來源請求]。

總計元朝第二次攻打日本的軍隊,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生還。有3名士兵拼湊小船回中國;通過這3名士兵,忽必烈知道真相後大怒,將范文虎革職。

決定戰爭結果的因素

懲罰侵略者鎌倉武士(白水六三郎作)
「元寇史料館」
一般認為颱風是造成元軍失敗的最大原因。有一種說法認為元軍艦隊之所以被颱風摧毀,是因為使用了錯誤的船型。日本水下考古學家林田憲三的研究團隊研究元朝艦隊的沉船後,認為他們使用的是在運河航行的平底船,採用了當時較為流行的水密隔艙設置,而不是在海洋上航行的海船。[40]

戰爭目的
馬可·波羅書中寫道,蒙古人認為,日本到處是黃金和美食,引起忽必烈的貪慾[41]。鄭思肖認為,『元賊聞其豊庶、怒倭主不來臣、竭此土民力、弁舟艦、往攻焉』[42]。

影響

「敵國降伏」筥崎宮伏敵門。
兩次出師失利,並未使忽必烈放棄征服日本的計劃。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忽必烈下令重建攻日大軍,建造船隻,蒐集糧草,準備第三次征日。此舉引起江南人民的強烈反抗,迫使其暫緩造船事宜;同時,元帝國在南方對越南陳朝發動的進攻受挫,造成國力匱乏,三度攻日之議因而作罷。直到1294年(元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忽必烈逝世,都未再攻打日本。

兩次擊退「元寇」後,幕府繼續加強九州的防務,那裡的許多軍事設施很多年後還有效;然而,為了應對「元寇」而進行的全國範圍動員,使得日本的經濟和軍事都處於重壓之下,資源使用已經到了極限,幕府也無法充分賞賜抗元將士,加劇了國內武士集團間的矛盾,埋下了鎌倉幕府統治體系於14世紀前半葉瓦解的背景。

--------------------------------------------

日本拒絕接見蒙古來使
鎌倉幕府建立幾十年之後,到了龜山天皇文永五年(1268年),也就是蒙古和南宋對峙的時期,蒙古大汗忽必烈派遣兩個使臣出使日本
可是忽必烈的使臣途經高麗,看到海面波濤洶湧,心生畏懼。今天我們看朝鮮海峽,狹窄極了,在那個年代卻被人視為畏途,尤其蒙古使臣是騎慣了馬的,根本不敢過海,就讓高麗國派遣使臣把國書送到了日本。
國書到日本後,在日本國引起了巨大的震動。自平清盛以來宋日之間貿易非常頻繁,而宋朝來的商人會把蒙古人的情況告訴日本人,包括蒙古人怎麼攻城略地,怎麼野蠻,怎麼殺人……日本對蒙古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應該是很清楚的。接到蒙古國書,上到後嵯峨上皇、後深草上皇、龜山天皇,下到公卿大臣,一時間都亂成了一團。
討論了許久之後,日本朝廷給蒙古國寫了一封回書。但此時日本天皇並不掌權,權力在幕府手裡,而幕府的權力又在執權北條氏手裡。當時幕府執權北條時宗是個十八九歲的翩翩少年,別看他年紀小,但這個小孩不尋常,智謀廣遠,心機很成熟。朝廷的回書送到執權手里之後,執權不屑一顧地講:“蒙古國無禮,沒有回書的必要,甭搭理他。”以這種方式處理了蒙古的來書。
此後,蒙古數次遣使,甚至蒙古使臣趙良弼親自到了日本國,但也只能到九州,根本就不被允許去京都,更別說去鎌倉面見幕府將軍。忽必烈幾次遣使日本全失敗了,日本國拒絕接見來使,而且也拒复蒙古國書。
日本人為什麼會這樣做?這緣於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很深,也有華夷之辨的思想。在日本人看來,自己深受唐朝文化影響,又跟宋朝貿易往來頻繁,自己也是小中華,而蒙古是游牧的野蠻民族。對於野蠻民族,日本根本不屑搭理,因此拒絕了蒙古來書。
忽必烈派出軍隊遠征日本
高麗國戰船毀了忽必烈東征夢
(蒙古與日本士兵示意圖)
公元1274年時,忽必烈已經是元朝皇帝。惱羞成怒的忽必烈派出兩萬五千由蒙、漢、女真人組成的元軍,加上八千高麗軍配合,浩浩蕩盪殺向日本,準備武力討伐。
日本幾百年間,雖然也沒少打仗,但是自從白江口一戰敗給唐朝以後,從沒有遇到外敵入侵。國內雖然戰亂不休,但都是日本人打日本人,耗子扛槍窩裡橫,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根本不了解外部世界軍事水平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元軍在日本博多灣一登陸,就給日本人上了一課,日本人終於知道刀是鐵打的了。
日本人從來就沒有見識過各種部隊統一配合的作戰。當時元軍用的兵器也比日軍先進得多元軍使用的弓箭,射程能達到二百二十米,而日軍的弓箭射程只有一百米。元軍甚至還使用了名叫震天雷的火器。
有一個日本武士叫竹崎季長,參加了討伐元軍的戰鬥。後來他讓人把自己的戰鬥經歷用連環畫的形式畫了下來,就是《蒙古襲來繪詞》,在這個繪卷中保留了很多生動的一手資料,和今天的照片錄像差不多,裡面清楚地描繪了震天雷爆炸的場面。
元軍進退是以鑼鼓為號令,擊鼓向前,鳴金收兵。日本人從來沒有使用過,馬匹也不習慣,往往聽見元軍的鑼鼓就驚退了。元軍都是集團作戰,擺成陣法。日本人仍然是一騎打,來將通名。
跟元軍激戰了一天,日軍大敗。雖然日本武士個人軍事素質可能優於元軍,畢竟元軍不都是蒙古人,還有漢人、女真人、高麗人,這些人出身並不是戰士,而是農民,日本參戰的都是職業武士。但是,元軍在戰法上的優勢彌補了單兵素質上的差距。夢想揚名立萬的日本武士,面對元軍的集團戰法,遭到了慘重的損失
人類學研究表明,鎌倉時代,日本成年男性身高也就一米五左右,而且體形偏瘦,甚至到了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只有一米六九,就是日本國罕見的巨漢了,豐臣秀吉只有一米五四。日本國的馬,生長在海島上,沒有草原可以馳騁。馬的塊頭,據說也就跟中國的毛驢差不多,比蒙古馬矮小得多。中國人稱日本人為倭人,倭就是矮的意思。身材矮小的日本人、日本馬,跟體型壯碩的蒙古人、高大強健的蒙古馬比起來,不管在哪個方面都處於劣勢。
日本的武士如果跟元軍比賽射箭的話,好比拿手槍跟步槍對射,肯定落下風。據說元軍還在箭頭上塗了毒藥,只要箭一射中日本武士,哪怕不是射中要害,也會讓日本武士伸腿瞪眼,吹燈拔蠟。日本武士只能大罵元軍卑鄙,不符合武士道精神,軍人的不是,武士的不是,卻沒有任何破解的辦法。
給日本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並不是元軍甲胄武器的先進,而是元軍講究集體配合的協同戰法。當武士們亂哄哄地沖向元軍陣營的時候,首先迎接​​日本武士的是密集的箭雨。即便有人僥倖沒被箭雨射中,毫髮無損地衝到元軍陣前,元軍弓箭手迅速後撤,用盾牌保護的長矛大刀手衝上前來。任何敢於和這個銅牆鐵壁單挑的武士,不是被戳成篩子,就是被剁成肉醬。
日本沒有國家軍隊,武士都是私人部曲。而這些武士發動進攻的目的,只是為了撈點兒戰利品,日後能得到幕府的封賞,改善家裡貧困的生活。一小股一小股的日本武士,仨一群,倆一夥,頂多十個八個就沖向元軍大隊。
元軍一看,一幫小個子騎在比狗大不了多少的馬上沖著他們嘰里呱啦地怪叫。蒙古人聽不懂日語,更沒有耐心聽你說你老祖宗是誰,你打過什麼仗,亂箭齊發,一下子就把吱哇亂叫的日本武士射成了刺猬。這些武士就跟飛蛾撲火一樣,就像小小的浪花拍在巨岩上,摔得粉碎,然後再上來一撥,再摔得粉碎,周而復始。
一天下來,日軍慘敗!但是日本武士唯一的優勢,就是不要命的狠勁,無腦拼命。像竹崎季長這樣的人,帶著五六個人就敢向元軍發動進攻,第一次跟元軍拼命的時候被射下馬來。一共帶了五個郎黨被射死了倆,他在地上趴著,等元軍過去之後,又爬上馬繼續跟元軍格鬥。
日本就是靠這種玩兒命的精神,彌補了他們戰術的不足,橫的怕不要命的,元軍佔領的灘頭陣地並不穩固。
元軍雖然在戰鬥中佔了上風,但是到了晚上便退回船上休息。
不想夜裡颱風降臨,元軍戰船被吹散,大量的士卒落水溺斃。強悍可怕的元軍竟然毀於一場颱風,日本武士欣喜若狂,早知道白天就不打了,白死了那麼多人。
豆腐渣工程救了日本
高麗國戰船毀了忽必烈東征夢
(蒙古大軍徵日遭遇颱風)
元軍第一次東征日本失利之後,轉過年來,忽必烈仍然派遣使臣出使日本,對日本進行威脅。東征軍雖然打了敗仗,回國後並不敢跟忽必烈實言相告,而是諱敗為勝,侵入了日本國,大敗日本軍隊。這倒不是完全說瞎話,確實侵入了日本國,確實大敗了日本軍隊,但是沒有向忽必烈匯報戰勝之後遇到颱風,幾乎全軍覆沒。
忽必烈也沒到過前線,不了解前線的實際情況,非常得意,很快派遣吏部侍郎、兵部郎中等外交使臣出使日本。這次使團沒有走原來出使的老路,而是直接在日本的本州島登陸,準備強行到京都面見天皇。
這一次他們到了鎌倉,也就是日本幕府所在地。但是元朝使節也不知道自家軍隊實際上在前線是敗了。一路之上趾高氣揚,對於日本人頤指氣使,告訴日本:只有投降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日本幕府勃然大怒,把四個元使、一個陪著來的高麗使臣全部處斬,他們的墓地今天仍然在日本鎌倉的一座寺廟內。因為當時的通信手段不發達,直到四年之後,也就是至元十七年(1280年),忽必烈才得到情報,日本人毀書斬使,引發了忽必烈第二次東征日本
1279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南宋最後一支抵抗力量在崖山覆滅,中國大陸已經被大元完全統治。至元十八年(1281年),也即日本後宇多天皇弘安四年,元軍在時隔六年之後再一次登陸日本。
這次元軍是兵分兩路來襲,北路軍仍然是由蒙古將領統帥,南路軍是南宋降軍,兩路合兵,總兵力十四萬人。可能是元軍殺戮太重,老天爺也看不過眼,這一次元軍沒怎麼經過像樣的戰鬥,又遭遇了颱風,船毀人亡,日本人白撿了一個​​便宜。
據說元軍被日本人俘虜了兩三萬人,日本人對這些俘虜加以甄別,蒙古人、高麗人、女真人、北方漢人被斬首,南路軍中的南宋降人被收為奴隸。
戰前,日本的朝廷和幕府四處求神拜佛,一幫小個子,跪在地上跟雞啄米似的,不停地磕頭,祈禱一國祥瑞。而這兩次元軍攻打日本,竟然都因為遭遇颱風而落敗,日本人認為這兩場颱風是挽救了日本國的神風。
弘安之役的勝利,更是助長了日本人的神國情結。他們認為,只要有外敵膽敢入侵日本,就會遭到神風的懲罰。這種思維一直延續到二戰晚期,美軍迫近日本本土,日本飛行員還組成神風特攻隊,想用自殺式襲擊阻止美軍的前進。
當時的日本幕府執權北條時宗,已經從十八九歲的翩翩少年成為年近三十的成熟男子了。由於他不顧死活,冒險犯難,兩次打退了元軍的進攻,就成了日本的民族英雄。
實際上今天很多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通過對博多灣戰場的考古,發現神風並不像日本人吹噓得那麼神,因為那個地方經常會出現颶風。有人認為,元軍覆亡的最主要原因是——戰船是高麗人打造的。
高麗是附屬國,元朝給高麗施加了很大的壓力,讓高麗在半年之內打造數千艘戰船,所以這些戰船都是豆腐渣工程。該用釘子的地方用了膠水,該用膠水的地方也是隨便糊弄。這樣的劣質戰船經不起風浪,風平浪靜的時候航海沒問題,一遇風浪就吹散了。這些豆腐渣戰船毀了忽必烈的東征夢,也使得日本躲過了危險。
經此一役,日本人也見識到了元軍的厲害,對於元軍的再次進攻常備不懈,絲毫不敢大意,不斷地派禦家人輪流到西國去加強守衛,從而加重了禦家人武士的負擔。繁重的軍役負擔,引起了日本武士極大的不滿。
另外,由於跟蒙古作戰是防御之戰,把蒙古人打跑就完了,並沒有繳獲戰利品,更沒有獲得土地。打了勝仗的御家人並沒有得到任何封賞。竹崎季長為什麼要把自己戰鬥的場面畫成連環畫?不是為了給後世看,而是為了向上級上訪,說明我不容易,我在戰鬥當中立了大功,我有畫為證,是為了跟上級要封賞。他還不錯,下了這麼大血本,總算要到了。但大多數日本武士沒要到。
日本武士認為:作為武士,必須服從上級,為上級賣命,但同樣作為武士的上級,更應該對賣命的武​​士賜予相應的恩賞。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蒙古來襲沒有佔領日本,鎌倉幕府取得了勝利,但是遺留下來的問題,最後導致了鎌倉幕府的滅亡。

-----------------------------------

蒙古兩次出征日本沒能取勝的真正原因
03/17/2008/13:55
華夏經緯網

日本人的長弓與當時最先進的英格蘭長弓有幾分相似,長約1.5米。由於日本人本來就很矮小,畫面上的日本弓箭手好像比他們所持的弓還短。

在日本廣泛流傳著這樣的傳奇故事:“神風”在元朝時期曾兩度施威摧毀蒙古入侵者的船艦,將日本從危難之中解救出來。此後數百年中,日本人一直對神風頂禮膜拜,興起了大規模拜神的活動。然而,科學最新發現卻否定了這個傳奇故事。近期發表在英國《新科學家》週刊的一項考古新發現指出:拙劣的造船工藝和船體設計是導致蒙古艦隊葬入魚腹的主要原因。

西元1274年,忽必烈的第一次遠征日本遇上颱風,日本人稱是“神風”救了他們。

歷史記載,西元1274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命風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立,以900艘戰船,1.5萬名士兵,遠征日本。元軍在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很多輝煌戰果。

井上靖這樣記載:蒙古于“西元1274年10月初,佔領了對馬、壹岐兩島,繼而侵入肥前松浦郡……使日軍處於不利,不得不暫時退卻到大宰府附近。元軍雖然趕走了日軍,但不在陸地宿營,夜間仍回船艦。當元軍回到船艦後,恰遇當夜有暴風雨,元艦沉沒兩百餘只,所余元軍撤退,日本才免於難。”

颱風乍起之時,當時由於不熟悉地形,元軍停泊在博多灣口的艦隊一片混亂,不是互相碰撞而翻,就是被大浪打沉;午夜後,颱風漸停,但暴雨又降,加上漆黑一片,落海的兵卒根本無法相救。忻都怕日軍乘機來襲,下令冒雨撤軍回國。此役,元軍死亡兵卒達1.35萬人。日本史書則稱之為“文水之役”。

第二天即22日早,日軍在大宰府水城列陣,但不見元軍進攻,派出偵察人員始知博多海面已無元軍船隻,元軍撤退了。日本朝野對突如其來的颱風趕走元軍十分驚喜,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大規模拜神的活動,稱為“神風”。此後“神風”陪伴了日本人670多年,直到西元1945年。

西元1281年,忽必烈第二次東征日本,兩個月之後,又是一場巨大的颱風讓元軍慘敗。

及至西元1281年,忽必烈“以日本殺使臣為由,結集南宋新附軍10萬人組成一支大軍遠征日本。兵分兩路:洪茶丘、忻都率蒙古、高麗、漢軍4萬,從高麗渡海;阿塔海、範文虎、李庭率新附軍乘海船9000艘,從慶元、定海啟航”。高麗國王為元朝“提供了1萬軍隊,1500名水手,900隻船和大批糧食”。然而,日本守軍已有前次抗擊蒙古的經驗,他們在箱崎、今津等處沿岸構築防禦工事,並以精銳部隊開進志賀島,與東征元軍進行了激烈戰鬥。

元軍因高麗、漢、蒙古統率之間的矛盾而不能協調作戰。這樣,“蒙古軍在毫無蔭蔽的前提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兩方對峙達兩個月之久。蒙古軍隊沒有看到勝利的希望。兩個月之後,一場巨大的颱風襲擊了庫樹海岸,蒙古軍再次企圖撤入海上,但他們的努力是徒勞的”。

在此次颱風襲擊下,蒙古東路軍損失1/3,江南軍損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日本人屠殺或溺死。”漢文史料也記載到,由於元軍戰船“縛艦為城”,因而在“波如山”的颱風襲擊下“震撼擊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呼溺死海中如麻。”蒙古人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

美國考古學家對打撈上來的蒙古戰艦殘骸進行了仔細研究,發現蒙古戰艦粗製濫造,品質低劣。

雖然,在古代文獻中確實能夠找到關於那兩場日本台風的記載,然而根據現存證據,研究人員並無法判斷出那場風暴的具體強度,以及風暴與蒙古艦隊的沉沒究竟有多大關係。美國得克薩斯州農業機械大學的考古學家蘭德爾?佐佐木對1981年從高島附近海底打撈上來的700多塊蒙古戰艦殘骸進行了仔細研究和分析。

佐佐木表示:“很多蒙古戰艦龍骨上的鉚釘過於密集,甚至有時在同一個地方有五六個鉚釘。這說明,這些肋材在造船時曾反復使用,而且很多龍骨本身品質就很低劣。”

據漢文史料記載,西元1274年正月,忽必烈命令高麗王造艦900艘,其中大艦可載千石或四千石者300艘,由金方慶負責建造;拔都魯輕疾舟(快速艦)300艘,汲水小船300艘,由洪茶丘負責建造,並規定於正月15日動工,限期完成。6月,900艘軍艦完工。

當時,造船工業發達的中國江南及沿海地區尚未被忽必烈完全征服,部分地區仍在南宋軍隊的控制之下。所以,忽必烈不得不將造船的任務交給技術較為落後的高麗人。一方面,高麗對於造船很反感,認為元朝出兵日本肯定會要求高麗參戰,這必將給高麗人帶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讓造船技術落後的高麗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忽必烈強壓的任務實屬難事。高麗人只得在匆忙間敷衍了事,這些艦船的品質也就可想而知了。

1281年蒙古軍隊的大多數戰艦都是平底河船,而此種戰艦的結構並不適於航海作戰。

至於船艦的設計,據史料記載,1281年蒙古軍隊的大多數戰艦都是平底河船,採用了當時較為流行的水密隔艙設置,但是此種結構並不適於航海作戰。

所謂水密隔艙,就是用隔艙板把船艙分成互不相通的一個一個艙區,艙數一般為8或13個。它大約發明于唐代,宋以後被普遍採用。雖然該結構便於船上分艙,有利於元軍在航海途中進行軍需品的管理和裝卸,但是艙板結構取代了加設肋骨的工藝,簡化了主體結構,削弱了船舶整體的橫向強度。佐佐木指出,“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在高島附近海域發現V字型遠洋船的龍骨,我們可以想像那種為內河航運而設計的船遭遇海中大風浪時將會出現何種混亂的情形。”

佐佐木還發現:戰艦殘骸的碎片沒有一塊超過3米,大多數碎片都在10釐米到1米之間。他據此推測,蒙古戰船可能採用了類似新安古船的一種“魚鱗式”船殼結構形式。其船殼板之間不是平接,而是搭接的。這種結構在巨浪的拍擊之下容易碎裂。佐佐木表示,對沉船遺址的現有研究只是冰山一角,他希望能夠借助聲納和探地雷達,得以更深入地了解當時蒙古的造船技藝,進而破解沉船真相。

還有研究認為,除了艦隊拖後腿之外,蒙古人的後勤和裝備也比不上日本人的。

若論吃苦耐勞,當時的蒙古戰士無人可敵,必要時他們可以靠吃生馬肉,喝馬血維持生命。蒙古人作戰時機動性第一,一般只帶很少的給養,士兵的吃穿問題主要通過掠奪戰爭地區的平民解決。可是在這兩次戰爭中蒙古人偏偏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他們一直未能突入內地居民區,自不可能有平民供他們掠奪。

此外,日本人的武器也優於蒙古人。當時日本的冶煉和刀具製作技術世界一流,日本戰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亞出產的大馬士革鋼刀可以媲美。古代最優良的鋼按性能排列依次為:大馬士革鋼(鑄造花紋鋼),日本鋼(暗光花紋鋼),馬來鋼(焊接花紋鋼)。中國最好的鋼(鑌鐵)其實也是一種焊接花紋鋼,不過性能沒有馬來鋼那樣出色。日本除了具有好鋼之外,其戰刀的優良性能還來自其獨特的後期淬火工藝。日本刀製造成本低廉使得普通民兵都可擁有一把好刀,而蒙古軍隊使用的品質較差的鑌鐵刀,很多大刀在對砍時失去了利刃。

在兩次戰爭中的八年間隙期間,日本人還改進了他們的弓箭,第二次入侵時,蒙古人發現日本人弓箭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已與蒙古強弓不相上下。從保留至今的圖畫看:日本人的長弓與當時最先進的英格蘭長弓有幾分相似,長約1.5米。由於日本人本來就很矮小,畫面上的日本弓箭手好像比他們所持的弓還短。

-------------------------

忽必烈也是中國曆史上向外出兵擴張的皇帝。他兩次出兵攻打日本,並出兵侵入安南、占城、爪哇、緬甸等國。直至元成宗即位,下詔罷徵南之役始結束,並由此轉入商業、文化交往。

   1274年,忽必烈以忻都、洪茶丘和範文虎為徵東行省右丞,李庭為左丞,率領一支由900艘戰艦組成的艦隊東征日本,元軍在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很多輝煌戰果。後又因天氣惡劣被迫撤退,最終遭遇"神風"全軍覆沒。

   井上靖這樣記載:蒙古於"公元1274年10月初,占領了對馬、壹岐兩島,繼而侵入肥前松浦郡......使日軍處於不利,不得不暫時退卻到大宰府附近。元軍雖然趕走了日軍,但不在陸地宿營,夜間仍回船艦。當元軍回到船艦後,恰遇當夜有暴風雨,元艦沉沒兩百餘只,所餘元軍撤退,日本才免於難。"

   颱風乍起之時,當時由於不熟悉地形,元軍停泊在博多灣口的艦隊一片混亂,不是互相碰撞而翻,就是被大浪打沉;午夜後,颱風漸停,但暴雨又降,加上漆黑一片,落海的兵卒根本無法相救。忻都怕日軍乘機來襲,下令冒雨撤軍回國。此役,元軍死亡兵卒達1.35萬人。日本史書則稱之為"文水之役"。

   第二天一大早,日軍在大宰府水城列陣,但不見元軍進攻,派出偵察人員始知博多海面已無元軍船隻,元軍撤退了。

   1281年,忽必烈"以日本殺使臣為由,結集南宋新附軍10萬人組成一支大軍二次東征日本。元軍兵分兩路:洪茶丘、忻都率蒙古、高麗、漢軍4萬,從高麗渡海;阿塔海、範文虎、李庭率新附軍乘海船9000艘,從慶元、定海啟航"。高麗國王為元朝"提供了1萬軍隊,1500名水手,900只船和大批糧食"。然而,日本守軍已有前次抗擊蒙古的經驗,他們在箱崎、今津等處沿岸構築防禦工事,並以精銳部隊開進志賀島,與東征元軍進行了激烈戰鬥。

   元軍因高麗、漢、蒙古統率之間的矛盾而不能協調作戰。這樣,"蒙古軍在毫無蔭蔽的前提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兩方對峙達兩個月之久。蒙古軍隊沒有看到勝利的希望。兩個月之後,一場巨大的颱風襲擊了庫樹海岸,蒙古軍再次企圖撤入海上,但他們的努力是徒勞的"。

   "在此次颱風襲擊下,蒙古東路軍損失1/3,江南軍損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日本人屠殺或溺死。"漢文史料也記載到,由於元軍戰船"縛艦為城",因而在"波如山"的颱風襲擊下"震撼擊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呼溺死海中如麻"。蒙古人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次年,派水、陸軍遠攻占城(今越南南部)。

   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的元世祖忽必烈遠征日本卻始終未果,於是在日本流傳著這樣的傳說:是"神靈之風"(神風)兩度將日本從蒙古人手中解救出來。此後數百年中,日本人一直對神風頂禮膜拜,興起了大規模拜神的活動。此後"神風"陪伴了日本人670多年,直到公元1945年。然而,對蒙古戰艦的考證卻否定了這個傳奇。近期發表在英國《新科學家》週刊的一項考古新發現指出:拙劣的設計和造船技藝是導致蒙古艦隊失敗的主要原因

   雖然古代文獻中確有關於1281年日本颱風的記載,但根據現存證據,研究人員無法判斷出那場風暴的強度,以及風暴與蒙古艦隊的沉沒究竟有多大關係。

   美國考古學家蘭德爾·佐佐木對1981年從高島附近打撈上來的700多塊蒙古戰艦殘骸進行了仔細研究和分析,發現蒙古戰艦粗製濫造,質量低劣。"蒙古戰艦龍骨上的鉚釘過於密集,甚至在同一個地方有五六個鉚釘。這說明這些材料在造船時曾反覆使用,而且許多龍骨本身質量就很低劣。至於蒙古軍隊的艦船設計,據記載大多是平底河船,並不適於航海。迄今為止,我們沒有在高島附近海域發現V字型遠洋船的龍骨。"佐佐木說。

   據漢文史料記載,1274年正月,忽必烈命令高麗王造艦900艘,其中大艦可載千石或四千石者300艘,由金方慶負責建造;拔都魯輕疾舟(快速艦)300艘,汲水小船300艘,由洪茶丘負責建造,並規定於正月15日動工,限期完成。6月,900艘軍艦完工。

   當時,造船工業發達的中國江南及沿海地區尚未被忽必烈完全征服,部分地區扔在南宋軍隊的控制之下。所以,忽必烈不得不將造船的任務交給技術較為落後的高麗人。一方面,高麗對於造船很反感,認為元朝出兵日本肯定會要求高麗參戰,這必將給高麗人帶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讓造船技術落後的高麗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忽必烈強壓的任務實屬難事。高麗人只得在匆忙間敷衍了事,這些艦船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至於船艦的設計,據史料記載,1281年蒙古軍隊的大多數戰艦都是平底河船,採用了當時較為流行的水密隔艙設置,但是此種結構並不適於航海作戰。

   所謂水密隔艙,就是用隔艙板把船艙分成互不相通的一個一個艙區,艙數一般為8或13個。它大約發明於唐代,宋以後被普遍採用。雖然該結構便於船上分艙,有利於元軍在航海途中進行軍需品的管理和裝卸,但是艙板結構取代了加設肋骨的工藝,簡化了主體結構,削弱了船舶整體的橫向強度。佐佐木指出,"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在高島附近海域發現V字型遠洋船的龍骨,我們可以想像那種為內河航運而設計的船遭遇海中大風浪時將會出現何種混亂的情形。"

   佐佐木還發現:戰艦殘骸的碎片沒有一塊超過3米,大多數碎片都在10釐米到1米之間。他據此推測,蒙古戰船可能採用了類似新安古船的一種"魚鱗式"船殼結構形式。其船殼板之間不是平接,而是搭接的。這種結構在巨浪的拍擊之下容易碎裂。佐佐木表示,對沉船遺址的現有研究只是冰山一角,他希望能夠借助聲納和探地雷達,得以更深入地瞭解當時蒙古的造船技藝,進而破解沉船真相。

   還有的研究者認為,除了艦隊拖後腿之外,蒙古人的後勤和裝備也比不上日本人。

   若論吃苦耐勞,當時的蒙古戰士無人可敵,必要時他們可以靠吃生馬肉,喝馬血維持生命。蒙古人作戰時機動性第一,一般只帶很少的給養,士兵的吃穿問題主要通過掠奪戰爭地區的平民解決。可是在這兩次戰爭中蒙古人偏偏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他們一直未能突入內地居民區,自不可能有平民供他們掠奪。

   此外,日本人的武器也優於蒙古人。當時日本的冶煉和刀具製作技術世界一流,日本戰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亞出產的大馬士革鋼刀可以媲美。古代最優良的鋼按性能排列依次為:大馬士革鋼(鑄造花紋鋼),日本鋼(暗光花紋鋼),馬來鋼(焊接花紋鋼)。中國最好的鋼(鑌鐵)其實也是一種焊接花紋鋼,不過性能沒有馬來鋼那樣出色。日本除了具有好鋼之外,其戰刀的優良性能還來自其獨特的後期淬火工藝。日本刀製造成本低廉使得普通民兵都可擁有一把好刀,而蒙古軍隊使用的質量較差的鑌鐵刀,很多大刀在對砍時失去了利刃。

   在兩次戰爭中的八年間隙期間,日本人似乎還改進了他們的弓箭,第二次入侵時,蒙古人發現日本人弓箭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已與蒙古強弓不相上下。從保留至今的圖畫看:日本人的長弓與當時最先進的英格蘭長弓有幾分相似,長約1.5米。由於日本人本來就很矮小,畫面上的日本弓箭手好像比他們所持的弓還短。

中國明朝時的先進火砲技術在清朝失傳之謎(圖) - http://goo.gl/Hv8pG8

---------------------------------------------------

兩本宋朝的官方書籍:軍事和科學手冊《武經總要》和建築手冊《營造法式》。
宋朝雖然一直都被外敵所欺,但是在政治,文學和科學方面都仍算是一個豐富成熟的年代。宋仁宗年代由曾公亮和丁度修編的《武經總要》,更是我們今日了解宋朝軍事和科學的一個「通道」。
很多人一看到那些像是《通勝》的「卡通」就覺得是老土的東西。是一種普遍的崇洋媚外心態。但是換上現代的觀念,再看一看這些古藉,就會發現,我們的老祖宗,曾是站在世界文化潮流的最前方。

宋軍的其中一種戰車---雲梯,好型。好比今日的裝甲運兵車 圖中的兵士的表情也畫得很細膩。

 

「蒜頭」也是兵器? 李小龍的「雙節棍」是不是由「連珠雙鐵鞭」發展出來?

 


「拒馬木鎗」和二次大戰諾曼地德軍的反登陸設施相似。

 

武器也得要添加一點藝術!

 

宋軍的《海豹突擊隊》Navy Seal 。渡河也要戴上軍帽,必定是 The best of the best!


特種部隊當然還要懂得利用手上任何一種東西作戰!還有宋代的「英偉男子」應該和老夫子的秦先生差不多。
雖然宋代有了這樣一本的軍事鉅著,但還是敗給文化水平較低的元軍手下。可見,書讀得多,也不一定成功!我們不應死守書本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