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神社
橋頭神社為昭和6年(西元1931年)之所建無格社,為橋仔頭製糖所的廠內社,主祀天照大神、豐受大神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戰後初期橋頭神社仍被保存了下來,但祭拜的神明從日本神道的神祇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改成了福德正神,直到民國54年(西元1965年)才將原橋頭神社的大殿改建為現在的中山堂。
橋頭神社現今仍存石燈籠數座(部分遭移位或僅存基座)、社號碑、手水舍及狛犬一對,目前皆已被列為文化資產。
(最後一張照片為橋頭神社舊貌)
📍神社小資料📍 (4) 港都文史百景 Culture & History of Takao - 貼文 | Facebook
社 名:橋仔頭社 (きょうしとうしゃ)
所在地:高雄州岡山郡岡山街
社 格:無格社
主 祀:天照大神、豐受大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例祭日:11月5日
興 建:昭和6年(1931)
拆 除:民國54年(1965)
現 況:改建為橋頭糖廠中山堂
殘 跡:社號碑、手水舍、狛犬一對、石燈籠數座(部分移位)
社號碑背面修圖一下會清楚一些,上面應該是寫「昭和六年十一月一日」 (於03102020拍攝)
(4) 港都文史百景 Culture & History of Takao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wPvA79

93846539_128842835425270_8754354276622401536_n (1)93323747_128843058758581_4145442467765813248_n92824345_128842975425256_6277294835695091712_n93859022_128842982091922_1013608644018700288_n (1)93226764_128842952091925_3729125283400253440_n92570467_128842932091927_7995483389924737024_n93890210_128842882091932_1871510855108001792_n93244098_128842858758601_1550765880013488128_n93846539_128842835425270_8754354276622401536_n


日客遊港都 獨鍾懷舊日式建築
情有獨鍾 為什麼日本人愛去高雄這幾個地方? | 生活 | 即時 | 聯合新聞網 - http://goo.gl/gp985z

壽山風景區忠烈祠有一座牌樓是日治時代神社的鳥居,吸引不少日本觀光客。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高雄市與日本的經貿交流越來越頻繁,旅遊市場也積極地向日客招手。
市府觀光局表示,高雄市許多知名景點受觀光客歡迎,日客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具懷舊風情的日治時期建築,特別讓日客情有獨鍾,流連駐足。

觀光局表示,高雄市觀光景點最常被日本旅遊書提到的是蓮池潭,猶如大陸旅遊書最常提到日月潭一樣,蓮池潭在日本人心裡,已經成為來高雄必遊的重點景點。

此外,有美麗海岸線和海水浴場的旗津,頗有南國小島的風情,還可欣賞美麗日落,也很吸引日客,尤其到了夏天,高雄市區往旗津的輪渡站,經常是大排長龍。

觀光局說,最近大樹區的佛陀紀念館也有不少日客,因為近期的旅遊手冊上都有登載宣傳,不少自由行日客會按圖索驥前往,旅行社也經常安排佛陀紀念館為景點行程。

至於高雄市赫赫有名的西子灣、英國領事館等景點,觀光局說,這些景點不只是陸客多,各國觀光客也不少,日、韓、歐美的旅客都有,幾乎是外國遊客的朝聖之地。

不過特別的是,高雄市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歷史建築,如鼓山武德殿、旗山車站、橋頭糖廠等,因有濃濃日本味,特別讓日客情有獨鍾,喜歡來懷舊一番。

日式鳥居改成中式牌樓

神社應屬神明照流,雖本殿已改為浩然台,鳥居也被加上中國式的琉璃瓦,但基本上鳥居、高麗犬、參拜路等都仍有跡可循。

-------------------------------------------

員林神社遺跡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 http://goo.gl/mTT3KV

文化資產類別
歷史建築     種類 神社
歷史沿革 神社是所有日本傳統建築中,最具日本文化及宗教色彩的建築。「神社」顧名思義就是神明的祠堂,亦即日本人拜神之所。台灣在日治時期建有兩百多個神社,從大城市到高山海濱的部落都有,雖然目前保存完整的只有桃園神社一座,不過許多地區神社的殘跡仍然可循,而神社參拜也是許多地方耆老記憶的一部份。日本神社有所謂的「社格」之分(神社的等級)。
明治時期,社格重新調整,分為官社與地方性神社,官社又分為國幣社與官幣社兩種。每種又分為上、中、下三等。國幣社舉行祭典時是由日本國庫支付費用,官幣社則由日本皇室支付,地方性神社分府、縣、鄉、村及無格社,分別由所屬層級之地方性政府提供祭祀時帛料。
員林神社為日治時期員林郡最主要的地方性神社,鎮座年約在昭和6年(西元1931年),根據總督府公文類纂記載,於日昭和17年(1942年)列格為鄉社。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彰化縣重大意義歷史建築調查研究》、《員林鎮誌》、《日治時期台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總督府公文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 為日治時期員林郡唯一的神社,具過去地方發展之歷史意義及價值,雖神社本殿已不存,但是空間中包括鳥居、參道、石燈籠、駁坎、老樹大致仍維持原神社之配置,具歷史保存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3、4條評定辦理。
公告日期
2006/08/01 公告文號 府授文資字第0950002911B號
主旨 公告「員林神社遺跡」登錄為歷史建築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彰化縣 員林鎮
地址或位置 員林百果山風景區內,近員林鎮源水路與湖水巷。
經度 120.606379106742
緯度 23.9486607272975
主管機關
名稱   彰化縣文化局 聯絡單位   文化資產科
聯絡電話   04-7292201
聯絡地址   彰化縣 彰化市 卦山路3號
管理人/使用人
  關係 名稱
  管理人 員林鎮公所
代表圖像
地籍圖 下載檔案
土地使用分區
或編定使用類別
都市地區 風景區
定著土地之範圍 員林鎮水源段491、492、493、494、495、496、497、498、499、500、501、504、505、506、515等15筆地號,約8412.95平方公尺
所有權屬
  關係 公私有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公有 員林鎮公所
 
創建年代 日昭和年間6年
創建年代(西元) 西元 1931 年
竣工年代 日昭和年間 6年
竣工年代(西元) 西元 1931 年
外觀特徵
員林神社應屬神明照流,雖本殿已改為浩然台,鳥居也被加上中國式的琉璃瓦,但基本上鳥居、高麗犬、參拜路等都仍有跡可循。
目前參拜道有兩條,一條由西南角往東北,一條由西往東,兩條交會後成為一條參拜道為西往東向。員林神柱共有三道鳥居,第一道鳥居位於東南角參拜入口,第二道鳥居位於兩條參拜道交會處,第三道鳥居位於浩然臺前。兩條參拜交會前,東南角參拜左右立有兩個石獅,右側手洗臺本仍留存,近年則拆除改為花台。原有的三座鳥居,屋頂加上廡殿燕尾頂、斗栱等元素,使其改造成類似中國牌樓的形式。鳥居支柱表面塗紅色油漆、加上圓珠狀洗石子面柱腳。
目前神社構造物留有:三道鳥居、兩座高麗犬、一座銅馬、御手洗及十二對石燈幢基座、參拜道。
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
位於百果山風景區內,供民眾旅遊休憩。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員林神社遺址除了相關神社設施之外,周邊景觀及植栽、駁坎多為日治時期之原貌,倘若進行修復工程或調查研究計畫時,當一併納入考量。
附近景觀
員林神社位於員林百果山風景區內,現況森林蓊鬱、古木參道,整體景觀保持尚稱完好,景觀宜人,具有整體再利用之潛力。
土地使用狀況
員林百果山風景區。
構造
構造:加強磚造
材料
加強磚造(鳥居、石燈籠)、石材(石高麗犬)、銅(銅馬)
簡介
日治時期,日人在台灣建有許多的神社,神社是日本人祭祀神明的地方。神社又分為官社與地方性神社。員林神社建於昭和6年(1931),原為無格社,昭和17年(1942)列格為鄉社,是日治時期員林郡的神社之一。
員林神社的祀神有造化三神(大國魂命、少彥名命、大己貴命)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員林神社共有三道鳥居,由參拜道通往本殿,神社參拜道上的鳥居,已改為傳統廟宇的牌坊造型。參拜道兩旁仍保留石燈籠、銅馬、及獅座。
民國49年員林神社本殿遭拆毀,改為浩然台,一樓為涼亭,二樓做為忠烈祠,內部供奉「明延平郡王靈位」、「國軍陣亡將士靈位」及「國民革命先烈靈位」。
現狀
本殿已改為浩然台,鳥居也被加上中國式的琉璃瓦,但基本上鳥居、高麗犬、參拜路等都仍有跡可循。目前神社構造物留有:三道鳥居、兩座高麗犬、一座銅馬、御手洗及十二對石燈籠基座、參拜道。現定為忠烈祠使用,原鳥居及參拜道功能未變,原本殿位置已改建為「浩然台」,一樓為涼亭,二樓為國民政府國軍英雄祭祀神位。而原有神社本殿兩側之黑松仍保留。
是否辦理容積移轉
建築風格
以二條參拜道通往本殿,其間有三道鳥居;沿途石燈籠、銅馬、高麗犬仍保留原貌,原有的三座鳥居,屋頂加上廡殿燕尾頂、斗栱等元素,使其改造成類似中國牌樓的形式。鳥居支柱表面塗紅色油漆、加上圓珠狀洗石子面柱腳。本殿原址則改建為中式廡殿之浩然台。
格局
目前參拜道有兩條,一條由西南角通往東北,一條由西往東,兩條交會後成為一條參拜道為西往東向。員林神社共有三道鳥居,第一道鳥居位於東南角參拜道入口,第二道鳥居位於兩條參拜道交會處,第三道鳥居位於浩然台(原本殿)前。兩條參拜道交會前,東南角參拜道左右立有兩個石高麗犬,右側設有手洗臺,目前僅留地坪、柱礎以及御手洗。兩條參拜道,會合處於東西向參拜道上有一個旗臺座。

-------------------

【淡水】探訪淡水神社遺跡:忠烈祠→行忠堂 @ TR Travels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QM6Yp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