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境界——慎獨
「慎獨」,就是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也能慎重行事;在別人聽不見的時候,還依舊保持清醒。獨處時最能顯現出一個人的本性,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往往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一些最微小的細節常常能夠折射出一個人的靈魂。
慎獨,意思是當自己一個人獨處時,仍然需要謹慎守禮。[1]這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種修身方法之一[2]。梁漱溟甚至認為慎獨貫穿了整個儒家思想。[3]唐朝詩人駱賓王亦有詩句:「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即是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亦不作不見得人的事情
慎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JUTBSq
唐朝詩人駱賓王所作《螢火賦》,其中一句曰:「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有修養的君子,即使獨處在沒人看見的地方,也不做虧心事。古人以「不欺暗室」稱讚那些慎獨自律的人。 https://is.gd/RNhQHf
新北市中小學營養午餐回扣弊案-32名校長一審被判有罪/共起訴78名校長、主任與評選委員、家長會長及業者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MlyhGz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發表「國人的公民素養」民意調查結果-台人觀念多為「不被抓就不必守法」-問:「多少國人抱持『如果不會被罰或被抓,就不必守法』的想法?」有35.6%的台灣人認為「很多」,30.9%認為「還算多」,相加起來高達66.5%。而在另一題中,題目列示:「有多少國人發現他人違反公共利益時有勇氣出面勸阻?」45%認為「不太多」,42.9%認為「很少」,相加起來高達87.9%。 https://tinyurl.com/y37osghq
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慎獨”一詞始見於《禮記‧中庸》,其意是說君子獨自一人時要謹慎行事。這是古人倡導的一種道德修養。對一個領導干部來說,“慎獨”尤為重要。
一般說來,在公開場合下不做壞事,還比較容易,而無人監督時仍能按堅定的信念支配自己的行動,按原則辦事,這就是道德修養的更高境界了。東漢名將楊震堪稱“慎獨”的楷模。史載昌邑縣令王密深夜去拜訪他,懷金十斤相送,並說:“暮夜無知者。”楊厲聲反問:“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一句話回絕。
後人在山東修了回知廟以紀念他這種“慎獨”精神。在我們的干部隊伍裡,能嚴以律己,做到“慎獨”的廉潔干部的,如身為西藏阿裡地區區委書記孔繁森,按說手中的權力可謂不小,但他的遺物裡隻有八元多錢現金和為阿裡人民謀幸福的十二條建議,從他身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達到“慎獨”境界的人。
然而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干部在“慎獨”這方面做得很不夠。如原山東省泰安市市委書記胡健學,他說:“官當到我這個級別,就沒有人能管我了。”巨貪胡長清曾在“自供狀”中說到:“我當上副省長之後,就好像小貓關進牛圈裡,天馬行空,來去自由。”還有一些狂賭分子,像馬向東、周長清等人,均在雙休日、穿梭式的往返內地、 港、澳門,最終,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遠。縱觀這些腐敗分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為一名領導干部,不加嚴格要求自己,身處“獨”時不“慎”,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方面。
“獨”時當“慎”,也非“慎”不可。這對我們每個領導干部來說,於公於私,均是良言忠告。
-----------------------------
懂得避嫌才能擁有幸福!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一對情侶站在馬里蘭州的波多馬克河岸﹐眺望對岸的維吉尼亞州。波多馬克河分隔了馬州和維州,但是兩地文化的溝壑似乎比這條河更寬。(圖片來源:MANDEL NGAN / 2005 AFP)
在談到「避嫌」這個問題時,我先來說一個發生在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我有位擔任業務工作的女性朋友,不僅年輕美麗,對工作也充滿企圖心。一位已婚的男客戶和她有許多工作上的往來,但這位男客戶居心不良,經常找各種機會打電話、傳訊息。朋友面對男友的質疑和爭吵,做出不會出軌、不會背叛的承諾,但為了達成更高的業績目標,她還是暗自默許男客戶的各種追求行為。
最後男友忍無可忍,指責女友明知客戶居心不良,卻利用對方的愛慕之情達成利益,儘管他們兩人交往多年、論及婚嫁,男友仍斷然提出分手。而客戶的老婆也在發現一切後,向朋友老闆提出控訴,謠言輿論在公司傳得沸沸揚揚。最後朋友受不了員工和客戶的指點,自己向老闆請辭了工作。
我朋友在提起這件事情時,非常憤恨不平,她始終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不但指責男友小題大作、內心狹隘、毫無度量,也認為自己心中坦蕩,懂得拿捏分寸,為何最後卻落個「賠了老公又折兵」的下場?
自我克制從感情做起
有句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我朋友自始至終就因不懂得「避嫌」,而困在「名利情」之中,不僅得不到伴侶的信任、家人的諒解和同事的支持,最後還傷及自身名譽,得到唯利是圖、不清不白的臭名。其實只要已有固定的伴侶,無論結婚還是單身,都要懂得自我克制,尊重自己的感情,也顧念另一半的感受,才是真正成熟的價值觀。
而社會上許多婚外情,就是從「不夠自制、不懂避嫌」開始的。剛開始,因為工作頻繁接觸而有了往來,從客氣到親切,從禮貌到熟絡,一個不小心便轉變成互開玩笑、打情罵俏。一來一往下,雙方擦槍走火、互生情愫,也逐漸衍生出不倫之戀。即使只有一方有情,另一方無意,但相處起來的曖昧感覺,還是會不時牽引著兩個人的思緒,進而影響雙方的家庭。
在人際交往相處中,有時不經意的眼神交流、不小心的肢體碰觸、不知情的言語行為,都會造成人和人之間的誤會。也許你真的沒有那個念頭,但卻無法阻止對方揣測我們的意圖,這樣的事分分秒秒在你我身邊上演,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懂得「避嫌」,這不只為了尊重另一半的感受,也是在保護自己的人格。
慎獨之外還要避嫌
自古就有「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的典故,經過瓜田,不彎下身來提鞋,免得人家懷疑摘瓜;走過李樹下面,不舉起手來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懷疑摘李子。這告訴我們僅有「慎獨」是不夠的,還要懂得「避嫌」,儘管你是一個遵守道德規範的正人君子,但在容易引起嫌疑誤會的地方,還是要主動避嫌,遠離爭端。
但如此簡單的道理,卻很少有人真正做到,人們寧可把時間花在解釋與澄清上,也不願事先避嫌,保護自己,眼睜睜看著婚姻破裂、感情失和、名譽受損的「可能」在未來發生。「避嫌」真實關係到我們的感情、家庭、婚姻、工作、名譽和未來,又怎能不謹慎嚴肅地看待呢?
其實,避嫌和坦蕩之間,存在著微妙的拉扯平衡。懂得避嫌的人,心中光明坦蕩,以為自己坦蕩的人,反而因不想避嫌而惹禍上身。環顧古今中外,不懂得避嫌的人,易生是非,終無寧日,儘管當下平安無事,也會因當時的差池一念,而讓因果報應回到身邊,所以我們更要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除了端正行為之外,內心的一思一念更不能馬虎怠慢。@*
---------------------------------------------------
慎獨之道
作者: 無思
【正見網2011年12月09日】
印表機版 簡體
慎獨是中國傳統文化極其重要的一個概念,源於儒家,是儒家修身養性的心法,講求道德的高度自覺和日常嚴格的自律,被譽為儒風最高境界,對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對整個傳統社會的影響也是相當廣泛的。孔子所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說自己言行舉止動念起意都能夠合乎禮、合乎道,可以稱為慎獨修為圓滿的典範了。
慎獨最早見於《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大意:道是不可須臾離開的;能夠離開的就不叫道。因此,君子會擔心自己有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嚴謹,害怕有自己聽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沒有比在那些不易覺察的地方更能表現君子的人格,沒有比細微之處更能顯示君子的風範了。所以,君子一定要嚴肅謹慎的對待自己。)。也見於《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後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大意:所謂誠其意者,不欺騙自己罷了。如同人人討厭惡臭、喜歡美色一樣不欺騙自己,這就是自己要發自內心的滿足,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獨處時保持謹慎的態度。小人在閒居獨處時什麼壞事都能幹出來;見到君子時候又躲藏遮掩自己的壞處,有意表現自己的美德。人觀察自己,如同能看到肺肝一樣透徹,那這樣的欺騙又有何用呢?(內心的譴責)這就叫內心真誠,必定表現出來,所以君子一定要慎獨啊。)
慎獨在中國文化中源遠流長,影響深遠,歷代大儒都對慎獨提出過自己的見解,象朱熹等。曾國藩的「日課四條」:慎獨、主敬、求仁、習勞,慎獨居其首,可見其在曾國藩心目中的位置。
歷來對慎獨的解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其最根本的內涵並沒有多大差異。比如,慎獨最基本樸素的認識就是:人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憑藉高度的自覺,保持自己清潔的操守,不因環境差異而改變,獨處時也能謹慎不苟。慎獨除了行之外,更重視意,重視個體細微的心理反應,要求必須誠其意,嚴肅對待自己的一思一念。《詩經》中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形象的描述了慎獨的狀態。如果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是慎獨的表象,那「非禮勿思」就可以說是其核心了。當然,其它的解釋還很多。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大可不必深究慎獨有多深多豐富的內涵,知道言行如一、內外如一、明暗如一就足矣了。簡單點說,不欺心,不欺人,不欺天,緊守良知,謹言慎行就是。
歷代有許多慎獨的事例,足堪垂範後人。這裡略據幾則,與大家共賞。
《詩•小雅•巷伯》毛傳記載:顏叔子獨處一室。在一個暴風雨之夜,鄰居寡婦的房子被雨淋壞,到顏叔子這裡避雨。顏叔子讓她進屋以後,一直讓寡婦用燭火照明取暖,後來柴草燒完了,就把屋子上的柴草抽取下來照明,通宵以禮相待。這就是「君子不欺暗室」的來歷,是顏叔子慎獨的表現。
《後漢書•楊震傳》記載:楊震四次調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上任路過昌邑時候,過去他曾經推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縣令。夜裡,王密去拜見楊震,懷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這是怎麼回事呀?」王密說:「深夜沒有人能知道的。」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能說沒人知道呢!」王密羞愧的退出去了。(1)
劉向《烈女傳•衛靈夫人》記載: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夜裡在宮中坐著,聽到車輪聲由遠而近,到宮門前就停下來,停一會兒,聲音又響起來。靈公問南子說:「你知道這是誰嗎?」南子回答道:「這一定是蘧伯玉啊。」靈公說:「你怎麼知道呢?」南子說:「我聽說,從禮節上講,做臣子的人,走過君上的公門口,一定要下車,看見了君上駕路車的馬,一定要行敬禮,之所以這樣就是表示敬重君主。凡是忠臣孝子,不因為在大庭廣眾之下就有意表現自己的禮節,也不肯在沒有人的地方,就放棄他的品行。蘧伯玉是個賢人君子,平日服事君上很盡敬禮,這個人一定不肯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禮節。」衛靈公差人去問,果然是蘧伯玉。(2)
君子不欺暗室、「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夫忠臣與孝子不為昭昭伸節,不為冥冥墮行。」說得好,做得好,這就是慎獨的修養,這就是慎獨的境界,這就是光明正大坦坦蕩蕩的君子之行,上不愧於天,下不怍於地,中不欺於人。這也是古聖先賢留給後人如何修心做人的精神財富。
說到慎獨,筆者以為,有個關鍵前提被忽視了,歷代大儒都沒有提及。什麼呢?就是古人對神佛天地、善惡有報的信仰。為何會忽視呢?因為對於古人來說,這實在是最最基本的常識,是深植於心底的誡命天法。這個前提有一定的約束力,尤其對於堅信不疑者來說,既有神佛的存在、報應的兌現,那肯定不會故意為惡啦。古人云:密室私語,天聞如雷;暗室欺心,神目如電。人在做,天在看。既如此,哪裡還存在冥冥、無知呢?一切不都是明朗昭彰嗎?試想,如果人都存有這樣的觀念,如何會去有意行惡呀?當然,這已經有點他律的味道了。不過,即使是他律,那也是建立在虔誠信奉的基礎之上的。由他律到自律,並不是很遠的距離,外在的約束內化為精神的自覺具有普遍的意義。
當今的中國人為何什麼都不信?什麼都敢幹?哪怕是明明白白連年慘痛的天譴都不以為然,頑固的用自然災害來掩飾。因為中共幾十年無神論、唯物論、進化論、鬥爭哲學的強力灌輸和形形色色的欺騙宣傳,徹底破壞了中國人心底的信仰,切斷了人與神、與天地的信約。這樣的人如何會講什麼慎獨呢?沒有信仰的人群是最危險的,也是最可悲的。
慎獨,在網上搜索一下,竟然也有海量的信息,甚至中共那些所謂的理論家、五毛們也在談慎獨,要求黨徒注重慎獨的修養,真是天大的笑話啊。一個以暴力和謊言控制社會的邪教,一個專擅陰謀詭計、鬼蜮伎倆的黑社會組織,一個做惡沒有任何底線的魔教,竟然要讓其黨徒講慎獨?!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欺騙和褻瀆。社會敗壞到這種程度了,眾多惡行都在光天化日下進行,眾多穢行都在公開場合赤裸裸表演,真善忍都成瘋狂迫害的對象了,這個時候宣揚慎獨,其實也是絕望之下無奈的哀鳴。
慎獨就是不自欺,慎獨就是修心,慎獨就是始終讓理性主宰自己,慎獨就是正念常在。只有真正有信仰的人,才能做得到;只有名利情仇都看淡了,才能做得到。沒有信仰、各種慾望都很強盛的人,如何能夠慎獨呢?不講良知、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如何會理解慎獨呢?其實,真正能夠做到慎獨的人,離聖者已經不遠了,或已經是聖者了。所以,歷史上留下來的那些典故,那些精華,也是古人修心修行的見證,那也都是有為而來的。
(1)附原文: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2)附原文:靈公與夫人南子夜坐。聞車轔轔,至闕而止,過闕復有聲。公問夫人曰:「知此謂誰?」夫人曰:「此必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聞禮下公門,式路馬,所以廣敬也。夫忠臣與孝子,不為昭昭伸節,不為冥冥墮行。蘧伯玉,衛之賢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廢禮,是以知之。」公使視之,果伯玉也。
-------------------------------------------------
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是個人風範的最高境界。出於《大學》、《中庸》對於其含義,東漢鄭玄注《中庸》“慎獨”雲:“慎其家居之所為。”人們一般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辭海》,或“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辭源》。
另外出土於湖北沙洋的郭店楚簡儒家類的典籍《五行》各有二章特地議論“慎獨”簡本《五行》16~18雲: “淑人小人,其義一也”。能為一而後能為小人,小人慎其獨也。“展望弗及,興高采烈”。能差池共羽而後能至哀,小人慎其獨也
一. “慎”就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意思是說,嚴格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靠別人監督,自覺控制自己的慾望。
二. “慎獨”:是一種修為境界。
三. 怎麼達到“慎獨”這種境界: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
四. 包含態度與方法。謹慎治學態度,推動”知行反“認識模式,以窮理盡性地形成完整的系統知識,慎全獨一。
------------------------------------------
捨棄身體感官對疼痛的知覺,返回自心,謹慎內省。
之所以慎獨,天命之謂(氣)性,率(率領)性之謂道,修道(氣)之謂教。道(率氣)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人不可能一刻無性的假設)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有所看或者有所不看因人而異),恐懼乎其所不聞(有的聞有的不聞)。莫見乎隱(隱晦片甲不留),莫顯乎微(顯現草木不生)。故君子慎其獨也。(所以我們就要慎獨啦,慎獨是對的啦)
名家馮躍利書法
名家馮躍利書法
語出《禮記·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三國·魏曹植《卞太后誄》:“祇畏神明,敬惟慎獨。”
宋彭乘《續墨客揮犀·陶谷使江南》:“ 熙載使歌姬秦蒻蘭衣弊衣為驛卒女, 谷見之而喜,遂犯慎獨之戒。”
《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我們講理學的人,最講究的是慎獨工夫,總要能夠衾影無愧,屋漏不慚。”
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在這種不開通、不文明的地方,身當人師的人,那敢不慎獨?”
相關詞語
開頭相同:慎交 慎志慎核慎謹 慎慮 慎初 慎柬 慎終追遠 慎潰 慎修 慎審 慎思 慎終如始 慎測 慎軀 慎戒 慎容 慎辭[1]
結尾相同:全獨 躭獨 焭獨 群獨 危獨 不獨 狷獨速獨三獨 豈獨 簡獨 鶴獨 貧獨 非獨 矜獨 抱獨 合獨 百年孤獨
近義詞:斬草除根,(雜草比農草長得快,不除根很快就又冒出來了)嚴於律己,諱莫如深
儒學名詞
出土於湖北沙洋的郭店楚簡儒家類的典籍《五行》各有二章特地議論“慎獨”簡本《五行》16~18雲:
“淑人小人,其義一也”。能為一而後能為小人,小人慎其獨也。
“展望弗及,興高采烈”。能差池共羽而後能至哀,小人慎其獨也。[2]
慎獨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舉一例而言其深。
慎獨
慎獨
君不妨以慧心以觀世,芸芸眾生,一人不言不語,不哭不笑,不悲不哀,為之初見此人,席其身旁而坐,亦無過人之處,此人卻散發著一種磁場,一股正氣,壓的人好生喘不過氣來,唯有率先打破氣氛得以解。此何人也,其必是集“ 儒風五行,仁義禮智聖,誠於中,形於外,內外道德品行兼修慎獨之輩”。
在《大學》原文中,有這一段話是這麼說的,“小人閒居為不善”,意思是小人平時喜歡做不好的事情,當他見到慎獨的人後,卻試圖偽裝自己,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然而,人們的內心與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時不好的意念、想法總能在行為中表現出來,“人之視己,如見 其肺肝然” ,勉強在形跡上偽裝是偽裝不了的,只有像慎獨的人一樣“誠於中”,才能“形於外”,“誠於中,形於外”是慎獨的一個主要含義。
儒家對於慎獨的解釋是:“能為一者,言能以多為一;以多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為一也。”“慎其獨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謂也。獨然後一,一也者,夫五為一也,然後得之。”“仁義禮智聖”為其五,也就是儒家風範的重中之重,通稱為“ 儒風五行 ”。
按照“儒風五行”的規定,它是五種“形於內”的“德之行”。仁義禮智聖雖然是“形於內”、形成於內心的,但它還有“多”的嫌疑,還沒有真正統一於心,故需要捨棄仁義禮智聖形式上的外在差別,將其看作一個有機整體,使其真正統一於內心,故說“一也者,夫五為一心也”。因此,這裡的慎獨實際是指內心的專注、專一,具體講,是指內心專注於仁義禮智聖五種“德之行”的狀態。
慎獨釋為誠其意,是“儒風五行”的理解,還是當時人們的普遍理解?難道《大學》、《中庸》的慎獨也是指誠其意嗎?回答是肯定的。先秦典籍中的慎獨都是指誠其意,《大學》、《中庸》也不例外。
《大學》第一次出現慎獨一詞:
【原文】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譯文】 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就如同厭惡污穢的氣味那樣(不要欺騙自己),就如同喜愛美麗的女子那樣(不要欺騙自己),這就叫做讓自己對自己滿意。所以君子(為了讓自己對自己滿意)就一定會獨自面對自己的內心。
【註解】1、“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是解釋前一句話的“毋自欺也”;2、慎獨,在這里約等於捫心自問。如聶文濤博克:“孔子說的仁道,那是講給君子的。而我,曾經放棄了很多次救助孩子的機會,因此不能再談什麼仁道。我今天所要做的,是人道,是追求做人的基本價值。換句話說,面對這些孩子,我能否捫心自問:我還是一個人嗎?”。
《大學》第二次出現慎獨一詞:
【原文】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獨也。
【譯文】 那些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在閒居獨處的時候,無論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當他們見到那些有道德修養的人,卻又躲躲藏藏企圖掩蓋他們所做的壞事。而裝出一付似乎做過好事的模樣,設法顯示自己的美德。每個人來看自己的時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樣(直視內心),(自欺的結果只能是底氣不足),那麼(自欺)還有什麼用嗎?這就叫做內心的真誠會直達外表,所以君子一定會真誠面對自己。
【註解】1、“人之視己”,這裡的人不是別人,而是每個人。每個人看自己的時候,都能看得很深,“如見其肺肝然”。2、這裡講的是慎獨與真誠。
【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譯文】曾子說:“十隻眼睛看著,十隻手指著,這難道不令人畏懼嗎?!”
【原文】曾子曰,「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中庸》的慎獨也是如此。《中庸》首章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作者提出“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下面“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故君子慎其獨也”均是對此的進一步說明,因此,這裡的“道”具體指什麼,便成為理解慎獨的關鍵。由於本段以下,文章接著討論中庸,又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等論述,往往使人們容易認為這裡的“道”是指中庸之道,或至少與中庸有關,而慎獨就是指在獨居時謹慎其所為。但是我們知道,今本《中庸》實際包括兩個部分,從第二章(以朱熹《集注》本為準,下同)到第二十章上半段“所以行之者一也”為一個部分,第一章以及第二十章“凡事豫則立”以下為另一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談論中庸,後一部分主要談論誠明,它們被編纂一起乃是後來的事情。(參見拙文:《郭店竹簡與〈中庸〉公案》,《台大歷史學報》2000年第25期)所以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的“道”,不應是第二章以下,而應是第二十章以下所談論的道,也即是第二十章“誠者,天之道”的道,是第二十一章“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的道,是指誠而言。“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就是要時時保持內心的誠,它與《大學》的“誠其意”實際是一個意思。如果說上面的分析多少還帶有推論的話,我們不妨再來看更為直接的文獻材料。劉向《說苑· 敬慎》雲:存亡禍福,其要在身,聖人重誡,敬慎所忽。《中庸》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獨也。”諺曰:“誠無垢,思無辱。”夫不誠不思而以存身全國者亦難矣。《詩》曰:“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此之謂也。這裡明確提到《中庸》,說明它談論的正是《中庸》的慎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雖然略去了“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一句,但它先是提出“聖人重誠,敬慎所忽”,又在下面接著引時諺曰:“誠無垢,思無辱。”又說“夫不誠不思而以存身全國者亦難矣”,說明《中庸》的慎獨主要是對誠而言,乃是當時人所共知的事實;同時也說明我們對《中庸》文本的分析,確實是能夠成立的。
世間的事情往往是這樣,當人們過分關注外在的形式,內心的真情反而無法自然表達,所以真正懂得喪禮的人能夠超越喪服(衰絰)的外在形式,而關注內心的真情,“言至內者之不在外也。”在這即是“獨”:“獨也者,舍體也。”
“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後能至哀。君子慎其獨也。傳文的解釋是:“差池者,言不在衰絰。不在衰絰也,然後能至哀。夫喪,正絰修領而哀殺矣,言至內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謂獨。獨也者,舍體也。”
所謂“舍體”,即是捨棄身體感官對外物的知覺、感受,而返回於內在的心理狀態。所以慎獨的“獨”並非空間上的獨居、獨處,而是心理上的“未發”或未與外物接觸,指內心的意志、意念。“獨”的這種含義也見於先秦典籍之中。如:
《莊子·大宗師》說: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莊子所描繪的“見獨”頗類似於現象學中的先驗還原,即捨棄對世界的自然態度和固有看法,而回到純粹的先驗意識,見獨即發現內在、先驗的心理狀態。這裡的“獨”與“ 儒風五行 ”一樣,都是在“舍體”的意義上使用的。所以莊子的“見獨”與儒家的慎獨雖然在內容上有所不同,但就二者是指內心的精神狀態而言,則是一致的,這種一致性顯然是建立在他們對“獨”的共同理解之上。獨也可以做動詞,作“內” 講。“儒風五行”傳文解釋“君子之為德也,有與始,無與終”一句時說:“有與始者,言與其體始;無與終者,言捨其體而獨其心也。”這裡的獨即作“內” 講,“獨其心”即內其心。“內心”的說法也見於先秦典籍,並與慎獨聯繫在一起。如:
《禮記·禮器》說: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內心者也。德產之致也精微。觀天下之物無可以稱其德者,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對於“內心”,鄭玄的註釋是“用心於內,尚其德在內”。《禮器》以“內心”來理解慎獨,與“ 儒風五行 ”顯然是一致的,這應該即是慎獨的本來含義。那麼,到底什麼是慎獨呢?《爾雅》雲:“慎,誠也。”而據“儒風五行”傳文,獨是指“舍體”,也即內心的意志、意念,故慎獨即是誠其意。只不過慎獨在當時已成為一個專用名詞,其內涵已廣為人知,所以人們往往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解釋和說明,如“儒風五行”的“能為一”、《禮器》的“內心”等等。但不論是“能為一”還是“內心”,其實都是指誠其意,只是具體表述上有所不同而已。
《大學》
《大學》出現慎獨一詞:
原文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①。如惡惡臭②,如好好色③,此之謂自謙④。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⑤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
彭漢蒙書法
彭漢蒙書法
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⑥乎。」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節選自《禮記 ·大學》)
註解
①毋:不要
自欺:自己騙自己
②惡:討厭
惡臭:難聞的氣味臭:氣味
③好:喜愛
好色:美麗的容顏
④謙:通“慊”,滿足。
⑤揜:即“掩”的異形字,掩蓋。
⑥嚴:厲害。
《禮記》:儒家經典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
1、“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是解釋前一句話的“毋自欺也”;
2、慎獨,在這里約等於捫心自問。如聶文濤博客:“孔子說的仁道,那是講給君子的。而我,曾經放棄了很多次救助孩子的機會,因此不能再談什麼仁道。我今天所要做的,是人道,是追求做人的基本價值。換句話說,面對這些孩子,我能否捫心自問:我還是一個人嗎?”。
3、“人之視己”,這裡的人不是別人,而是每個人。每個人看自己的時候,都能看得很深,“如見其肺肝然”。
4、這裡講的是慎獨與真誠。
譯文
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就如同厭惡污穢的氣味那樣(不要欺騙自己),就如同喜愛美麗的女子那樣(不要欺騙自己),這就是自己感到心安理得。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獨處的時候保持謹慎的態度。
那些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在閒居獨處的時候,無論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當他們見到那些有道德修養的人,卻又躲躲藏藏企圖掩蓋他們所做的壞事。而裝出一副似乎做過好事的模樣,設法顯示自己的美德。每個人來看自己的時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樣(直視內心),(自欺的結果只能是底氣不足),那麼(自欺)還有什麼用嗎?這就叫做內心的真誠會直達外表,所以君子一定會真誠面對自己。
曾子說:“許多隻眼睛看著,許多隻手指著,這難道不令人畏懼嗎?!”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道理
做人要發自內心的誠實,不能有半點虛偽,因為'人之視己,如見 其肺肝然','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中庸》
原文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譯文
(駕馭本性的)道啊,是時刻不能離開的。那些可以離開的束縛,都不能稱之為道。因此君子會因為擔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嚴謹,會因為擔心有自己聽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沒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覺的地方更能表現出君子人格的,也沒有比細微之處更能顯示君子風範的。所以,君子是要嚴肅地面對自己的。
註解
1、道,是用來駕馭本性的道。2、“其所不睹”的“其”,是君子自己,而不是別人。這是先秦的基本句法。“其所不聞”的“其”也是這個意思。3、“莫見乎隱”的主語是君子的特徵,這種特徵應該近似理解成君子的品格。4、“獨”是自己的意思;“慎其獨”是要嚴肅的面對自我。
君子,不是擔心會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縱自己,不是這樣的。做一個坦蕩的君子,不需要別人來約束自己。君子要捫心自問:看自己像個君子嗎?這是慎獨。聶文濤說:慎獨不是怕丟人,而是怕喪失人格。
《中庸》之慎獨另解
背景
《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記錄的孔門心法,首句言性、言道、言教,說的是修性修道的方法,可惜孟子之後漸漸流為學問之說,離其真意甚遠了。
其中“君子”和“慎獨”兩個概念,與原意大相徑庭,是理解原意的關鍵。《中庸》裡的君子,指的是依道受教、修行身心的人。慎獨,指的是謹慎地保有(自己在修道中得到的)獨特的見解。
原文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譯文
道,是生命中不可須臾離開的生起心念的那個能力,凡是生命可以離開的東西都不能稱之為道。(每個人從不間斷的思維作用、心念活動,就是道在人的生命中的體現。生起思維和心念的就是道、是天命、是生命的本源。)
所以,依照道來修行的人,對自己不能耳聞目睹的事物,應該保持慎重的戒心和畏懼的恭敬態度。雖然人的耳目感知有其局限性,但是依道修行的人,還是能夠在最隱秘的地方和最細微之處,感知到普通人無法感知的東西,所以修行人應該謹慎地保持其(在修行中獲得的)獨有的知見。
再譯一下中庸原文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譯文
喜怒哀樂的情緒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心是平靜安寧祥和無礙的狀態,稱之為“中”;如果情緒發生時也能由這種“中”的狀態節制,則稱之為“和”。『中』的狀態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狀態,也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人對事物發出情緒能夠用『和』原則來自製,則是最接近道的。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中”“和”,那麼天地之間的規則就能正確地發揮作用,萬事萬物就能興旺自然的發展了。
註解
發而皆中節:情緒發出時皆由“中”來節制。而不是通常所說的“情緒發生時皆符合節制”。根據語意的連貫性和前後文字的使用規則來看,都應該是“以中來節制”,而不是正中(讀重的音)節制。如果解釋為正中(符合)節制,那麼原文為什麼沒有對節制進行解說呢?
盤古心學
“慎獨”是說慎重承擔自己具有獨立性的生命,或者說是謹慎面對自己生命本質上具有獨立的事實。
這個獨立特別是在說人的感覺具有無法被任何他者替換來感覺的根本事實。比如說你肚子餓了,這是很踏實的感覺,別人不能好意幫你吃東西,只有你自己吃東西肚子才能感覺飽,你心裡很難過,懂得體貼與同情的別人只能“感同身受”你的難過,這個感同身受意思是說他會想起自己往日很難過的情境,因此特別知道如何細緻對待你,卻無法跟你替換來難過,來進去此刻你自己難過的情境本身。
“獨”字就是獨立,承認生命本質上的獨立,與其往外逐浪,不如承認浪起浪落都在心內,獨立是對本體的一種具象描寫,當你看見你自身的獨立,你就看見本體。每個人降生在這個宇宙裡,都具有完全獨立的心靈,來吸收與消化他感知的各種訊息,並做出自覺適當的回應,這是人會駕馭萬物,與天並立共存的原因。因此,“慎獨”兩字首先只是要人開始確認自己如此珍貴的存在現象。
《中庸》說: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君子戒慎恐懼自己有什麼狀況沒有看見與聽見,內在的盲點常會在陰暗處更鮮活,細微處更顯著,因此君子更要慎重承擔自己具有獨立性的生命,不要懷著攀附心態而自毀自棄。
“慎獨”是我國古代儒家創造出來的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見於《禮記 ·大學》和《禮記· 中庸》。
傳統解釋
這一解釋是社會上廣為接受的,字面上也比較容易為世人接受的解釋。
朱子解釋《大學》的“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說:“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為善以去其惡,則當實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惡惡則如惡惡臭,好善則如好好色,皆務決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於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為人也。然其實與不實,蓋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獨知之者,故必謹之於此以審其幾焉”
“慎獨”指的是人們在個人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能自覺地嚴於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違道德的慾念和行為發生,從而使道義時時刻刻伴隨主體之身。
劉少奇對慎獨作了更通俗的解釋:一個人獨立工 作、無人監督時,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壞事,能否做到“慎獨”,以及堅持“慎獨”所能達到的程度,是衡量人們是否堅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績大小的重要標尺。“慎獨”作為自我修身方法,不僅在古代的道德實踐中發揮過重要作用,而且對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仍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曾國藩總結自己一生的處世經驗,寫了著名的“日課四條”,即:慎獨、主敬、求仁、習勞。這四條,慎獨是根本,是“體”;其他三條是枝葉,是“用”。
較新解釋
這一解釋是一些專門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儒學的學者所持的意見。所謂“慎獨”或“慎其獨”,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從功夫論說,“慎獨”就是面對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對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覺。從消極的角度說,“慎獨”是一個防止和約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現的過程;從積極的角度說,“慎獨”則是一個保持和守護“自我”道德本性的過程。
清人主張釋“慎獨”的“慎”為“誠”,相應地有人就把“獨”解釋為“身”,如陳碩甫說:“《中庸》言慎獨,即是誠身。”(見王先謙《荀子集解·不苟篇》,中華書局,1997年)
慎獨的解釋:
《五行》篇的“說”,從喪服制度與內心悲哀的關係,解釋《詩·邶風·燕燕》“ 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之詩句說:“能差池其羽然後能至哀。言至也。差池者,言不在衰絰。不在衰絰也,然後能至哀。夫喪,正絰修領而哀殺矣,言至內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謂獨。獨也者,舍體也。”另外還有“捨其體而獨其心”、“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謂獨”的說法。明確地把“心”界定為“獨”,或者以“心”為“獨”。
《荀子 ·不苟》篇:“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惟仁之為守,惟義之為變化代興,謂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 …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類至。”
明儒中,則有:
王凱(字懷遠)書寫慎獨
王凱(字懷遠)書寫慎獨
劉宗周:“聖賢千言萬語說本體說工夫,總不離慎獨二字,獨即天命之性所藏精處,而慎獨即盡性之學。”(《劉子全書》卷五《聖學宗要?陽明王子》)
“獨之外別無本體,慎獨之外別無功夫。”(《劉子全書》卷八《中庸首章說》)
“慎獨之功,只向本心呈露時隨處體認去,使得全體熒然,與天地合德。”(《劉子全書》卷六《證學雜解》)
慎的解釋:
《左傳》:“ 慎守其一”
《周書》:“慎,德之守也。守終純固”
上博簡《三德》:“君子不慎其德”、“慎守其□”、“各慎其度,毋失其道”
《成之聞之》篇:“ 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言慎求之於己,而可以至順天常矣。……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
《韓非子·解老》:“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亂其精神。真者,慎之固也。修之身,其德乃真。”
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凡為吏之道,必清挈正直,慎謹堅固,審悉無私”
從以上“慎”的一些用例,可以得出幾點重要看法:一是“慎”與“守”直接合用,“ 慎守 ”可以解釋為“ 持守 ”(或者“專注”);二是“慎”與“固”和“堅固”放在一起使用,其“慎”有牢固保持的意思;三是根據文句的意思,“慎”可釋為“守”;四是“慎”關注的都是人的“內心”和“內在性”。根據這幾點,“慎獨”的“慎”完全可以從“保持”、“敬重”、“敬持”、“專注”、“持守”和“固守”等相近的意義上加以界定,這應[1] 該正是“慎獨”之“慎”的確切意義。
---------------------------
「故君子慎其獨也」,用白話說明非常簡單,為「所以君子在自己一人獨處的時候要特別謹慎」,引申其意為「在沒有人監督、約束、管教之下,人的舉止行為也要如同是君子」,好比「在暗室中,沒人看見,其行為也是一位君子」,也如「單位主管公差外出時,員工之工作精神態度,毫不鬆懈」,另如「夫妻因工作關係而分隔兩地,彼此雙方均須自重,尤其身為丈夫者,須以君子自居」,人能如此,才算是真君子。
若能奉行貫徹「故君子慎其獨也」的精神,人生一定是光明磊落、樂觀積極及陽光燦爛般一樣,多年來一切順利圓滿,為感謝老天的厚愛,特提出往日之心得和大家分享。
抄錄「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不欺暗室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19日, 2019
從不欺暗室做起,可修得人見人愛的好氣質。圖為南宋李唐《晉文公復國圖》(局部)。(公有領域/大紀元製圖)
一位有道德的正人君子,並不會因為他人看不到就放縱自己。春秋時期的衛國大夫蘧伯玉,就是這樣一位「不欺暗室」的君子。
劉向《列女傳》記載了一段故事:有天晚上,衛靈公和夫人同坐宮內,聽見車子行進的聲音。待車子行到宮殿外的瞭望樓台那兒,就沒聲音了。過了一會,車子離開瞭望台,才又有聲響。
《列女傳》插圖之衛靈公、靈公夫人與蘧伯玉。(公有領域)
衛靈公詢問夫人說:「妳知道這是誰嗎?」夫人肯定説道:「這一定是蘧伯玉。」衛靈公說:「妳怎麽知道是他呢?」
夫人如此解釋:「按照禮制的規定,經過君王的門口,應該下車。看見了為君王駕車的馬,手應憑依著車前的橫木以示敬重。凡是忠臣和孝子,不會張揚自己的節操,也不會在沒人看見的地方,就為所欲為。」
她接著說:「蘧伯玉是衛國的賢大夫,仁而有智,對於尊長很是敬重。這樣的人,一定不會在人看不到的地方,就不守禮節。所以我知道,那個在黑夜裡還如此守禮的人,一定是蘧伯玉。」
衛靈公派人出去探個究竟,果然被夫人說中了。
而衛靈公卻故意對夫人說:「妳猜錯囉,這不是蘧伯玉。」
東晉 顧愷之《列女傳仁智圖》(摹本)之衛靈公、靈公夫人。(公有領域)
只見夫人斟了杯酒,拜賀衛靈公。衛靈公不理解為何夫人要恭喜他,夫人解釋道:「原本我以為衛國僅有蘧伯玉一位賢臣,沒想到現在衛國,竟還有人可與他相提並論,這樣您就有兩位賢臣了。國多賢臣,這是國家的福氣,所以我才會慶賀呀!」
衛靈公聽罷,不禁叫好。他也不忘將實情告訴夫人:「夫人確實沒猜錯,那人確實是蘧伯玉。」
東晉 顧愷之《列女傳仁智圖》(摹本)之蘧伯玉車。(公有領域)
只在別人面前不做壞事,歸正行為,還不能算是一位真君子。
蘧伯玉暗室不欺,說來簡單。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在沒人看見時,有多少人都能做正呢?有人常常做不到,有人大致能做到,有人時時刻刻能做到。
一個人做得越紮實,不僅身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而且起心動念都能時時歸正自己,相信自內而外散發出的氣質,就會越加純正善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