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苑是中國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秦朝始建,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加以擴建。上林苑地跨長安、咸陽、周至、戶縣、藍田五縣境,縱橫300里,依漢華里換算約縱橫124公里,面積約是日本九州島的一半或是台灣大安溪以北的面積。
南部是由今藍田的焦岱鎮(鼎湖宮)開始,向西經長安的曲江池(宜春宮)、樊川(御宿宮),沿終南山北麓西至周至(五柞宮);北部是興平的渭河北岸(黃山宮),沿渭河之濱向東。有霸、產、涇、渭、豐、鎬、牢、橘八水出入其中。司馬相如的《上林賦》:「終始灞滻、出入涇渭。灃鎬澇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東西南北,馳騖往來。」是依據水係為上林苑劃定範圍。灞、滻二水自始至終不出上林苑;涇、渭二水從苑外流入又從苑內流出;灃、鎬、澇、潏四水紆迴曲折,周旋於苑中。

設苑門十二座。[1]上林苑外圍以終南山北坡和九崤山南坡、關中八條大河及附近天然湖泊為背景,重要池苑有昆明池、影娥池、琳池,太液池四處。[2]昆明池位於漢長安城西南,約一百餘公頃,具有訓練水軍、水上遊覽、漁業生產、模擬天象,蓄水生活等功能。池中置動物石雕,附近亦開發自然風景,建置觀、台建築。影娥池和琳池為漢武帝賞月玩水的觀景之處。太液池則在建章宮中,池中築三島模擬東海三山。
上林苑地域遼闊,地形複雜,有極為豐富的天然植被和人工載植的樹木。近旁豢養百獸,放逐各處。還設大量台觀建築及供應皇室所需的手工作坊。

上林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aEQxse

---------------------------------

上林苑是古代漢族園林建築漢武帝劉徹於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在秦代的一個舊苑址上擴建而成的宮苑,規模宏偉,宮室眾多,有多種功能和遊樂內容。今已無存。上林苑地跨長安、咸陽、周至、戶縣、藍田五縣縣境,縱橫300裡,有灞、滻、涇、渭、灃、鎬、澇、潏八水出入其中。上林苑既有優美的自然景物,又有華美的宮室組群分佈其中,是包羅多種多樣生活內容的園林總體,是秦漢時期漢族建築宮苑的典型。上林苑亦是當時漢武帝尚武之地,在此處有皇帝的親兵羽林軍,並由後來的大將軍衛青統領。漢武帝從此走向一個嶄新的歷史舞台。
中文名 古代的上林苑 主要成就秦漢時期建築宮苑的典型 建造者 劉徹 建造時間 公元前138
上林苑是中國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秦朝始建,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加以擴建。上林苑地跨長
安、咸陽、周至、戶縣、藍田五縣境,縱橫300裡,南部是由今藍田的焦岱鎮(鼎湖宮)開始,向西經長安的曲江池(宜春宮)、樊川(禦宿宮),沿終南山北麓西至周至(五柞宮);北部是興平的渭河北岸(黃山宮),沿渭河之濱向東。有灞、滻、涇、渭、灃、鎬、牢、橘八水出入其中。
司馬相如的《上林賦》:“終始灞滻、出入涇渭。灃鎬澇潏,紆馀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東西南北,馳騖往來。”是依據水係為上林苑劃定範圍。灞、滻二水自始至終不出上林苑;涇、渭二水從苑外流入又從苑內流出;灃、鎬、澇、潏四水紆回曲折,周旋於苑中。
上林苑內容,據《漢書 ·舊儀》載:“苑中養百獸,天子春秋射獵苑中,取獸無數。其中離宮七十所,容千騎萬乘。”可見仍保存著射獵遊樂的傳統,但主要內容已是宮室建築和園池。據《關中記》載,上林苑中有36苑、12宮、35觀。36苑中有供遊憩的宜春苑,供禦人止宿的御宿苑,為太子設置招賓客的思賢苑、博望苑等。上林苑中有大型宮城建章宮,還有一些各有用途的宮、觀建築。如演奏音樂和唱曲的宣曲宮;觀看賽狗、賽馬和觀賞魚鳥的犬台宮、走狗觀、走馬觀、魚鳥觀;飼養和觀賞大象、白鹿的觀像觀、白鹿觀;引種西域葡萄的葡萄宮和養南方奇花異木如菖蒲、山薑、桂、龍眼、荔枝、檳榔、橄欖、柑桔之類的扶荔宮;角抵表演場所平樂觀;養蠶的繭觀;還有承光宮、儲元宮、陽祿觀、陽德觀、鼎郊觀、三爵觀等。
上林苑中還有許多池沼,見於記載的有昆明池、鎬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積草池、東陂池、當路池、太液池、郎池等。其中昆明池是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所鑿,在長安西南,周長40裡,列觀環之,又造樓船高十餘丈,上插旗幟,十分壯觀。據《史記 ·平準書》和《關中記》,修昆明池是用來訓練水軍。據《三輔故事》:“昆明池三百二十五頃,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鯨,刻石為鯨魚,長三丈。”又載:“昆明池中有龍首船,常令宮女泛舟池中,張鳳蓋,建華旗,作濯歌,雜以鼓吹。”在池的東西兩岸立牽牛、織女的石像。上林苑中不僅天然植被豐富,初修時群臣還從遠方各獻名果異樹2000餘種。
秦漢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島,象征東海神山,開創了人為造山的先例。
變遷
秦國
上林苑始建於秦始皇時期。據《史記 ·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後,“徙天下富豪於咸陽十二萬戶。諸廟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 ;十年後(秦始皇三十五年),“乃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 ”。這些記載,為我們提供了上林苑在咸陽渭河之南和阿房宮在上林苑中這兩個依據。此後,史籍中便再無新說。
一直到了宋代,程大昌在他的《雍錄》一書中,才對上林苑作了頗有見地的表述:“秦之上林,其邊際所抵,難以詳究矣!《水經》於宜春觀曰:此秦上林故地也。《史記》載上林所起曰: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則宜春、阿房皆秦苑故地也。”
按照程大昌的定位,宜春宮和阿房宮都在秦上林苑中。阿房宮位置清楚,而宜春觀卻在何處?北魏酈道元的《水經註 ·渭水》條下有記:“(澇)水出南山澇谷,北迳漢宜春觀,又東北迳戶縣故城西。澇水際城北出,合渼陂水。(渼陂)水出宜春觀北,東北流注澇水,北流入於渭,即上林故地也。”這裡所說的宜春觀,指的是位於戶縣城西、渼陂水南的一處台觀。而在秦上林苑以東的曲江池,卻還另有一處苑囿,即宜春苑。《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即指此苑;唐顏師古在註說此苑時,也講“即今曲江池”之地。因該苑中又建有宜春宮,故後人往往將曲江池的宜春宮與戶縣的宜春觀混為一談。對此,顏師古在註《漢書·東方朔傳》時已經作了澄清:“宜春宮也,在長安城東南。……在戶者,自是宜春觀耳,在長安城西。”顯然,雖“宜春”同名,卻宮、觀異地。
由此可見,秦上林苑的故地,應在今戶縣城西渼陂向東至西安三橋阿房宮遺址一帶;而今咸陽渭河以南的廣大地域,正處於秦上林苑的中心地區。
西漢
上林苑的擴建,始於漢武帝時期。據《漢書 ·東方朔傳》記載: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武帝命太中大夫吾丘壽王在今三橋鎮以南、終南山以北、周至以東、曲江池以西的範圍內,開始擴建上林苑,並有償徵收這個範圍內民間的全部耕地和草地,用以修建苑內的各種景觀。後來,上林苑又進一步向東部和北部擴展:北部擴至渭河北,東部擴至滻、灞以東,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規模,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
如此巨大的皇家園林,在建設之初就受到了常侍郎東方朔“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的諫阻。歷經昭、宣二帝之後,到元帝時,因朝廷不堪重負而裁撤了管理上林苑的官員,同時把宜春苑所佔的池、田發還給了貧民使用。成帝時,又將“三垂”(東、南、西三邊)的苑地劃給了平民。西漢末,王莽於地皇元年(公元20年)拆毀了上林苑中的十餘處宮館,取其材瓦,營造了九處宗廟;接踵而來的又是王莽政權與赤眉義軍爭奪都城的戰火,使上林苑遭受了毀滅性的劫難。
《西都賦》講到:“徒觀跡於舊墟,聞之乎故老”,說明東漢初期班固在寫《西都賦》時,上林苑已是一片廢墟了。上林苑自秦至西漢,在中國歷史上大約存在了240多年。
規模
分流相背
而異態。東西南北,馳騖往來。”這裡是依據水係為上林苑劃定的範圍。大意是說,灞、滻二水自始至終不出上林苑;涇、渭二水從苑外流入,又從苑內流出;灃、鎬、澇、潏四水紆回曲折,周旋於苑中。
這段文字勾畫出的上林苑範圍是:灞、滻為東界,涇、渭為北界,灃、澇為西界,鎬、潏為南界。這八條河流的水流方向不同,且以各自的形態,環繞或交錯於上林苑之中。
《羽獵賦》:“武帝廣開上林,東南至宜春、鼎湖、禦宿、昆吾;旁南山,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黃山,濱渭而東。週袤數百里。”這裡是依據周邊宮觀的位置為上林苑劃的界限,而且範圍的界定比《上林賦》中的表述更明晰。究其原因主要是:司馬相如與漢武帝雖是同代人,但比武帝年長23歲,在武帝執政中期(公元前118年)就已謝世;他寫《上林賦》時,上林苑正處在擴展時期,因此依據水系界定自有道理。而揚雄處於西漢晚期,他的《羽獵賦》比《上林賦》要晚大約100年,而且是在隨從漢成帝遊獵上林苑、身臨其境的情況下寫成的,這時上林苑規模早已定型,因而賦中所劃界限便更為具體。
按照《羽獵賦》劃定的界線,上林苑的南部是由今藍田的焦岱鎮(鼎湖宮)開始,北部是由興平的渭河北岸(黃山宮),沿渭河之濱向東。
《羽獵賦》對上林苑的劃界雖比《上林賦》明晰,但卻存在兩個疑點:一是“北繞黃山,濱渭而東”,東到何處,指向不明;二是“週袤數百里”,數百里是多少,長度不清。所幸的是,這兩個疑點卻在後來班固的《西都賦》和張衡的《西京賦》裡得到了回答。
班固的《西都賦》上說:上林苑“繚以周牆,四百餘里”;張衡的《西京賦》上說:“上林禁苑,跨谷彌阜。東至鼎湖,邪界細柳。掩長楊而聯五柞,繞黃山而款牛首。繚垣綿聯,四百餘里。”這兩段記述,正好解決了上述兩個疑點:第一,用“邪(斜)界細柳"四個字,劃出了黃山宮以東的上林苑的界線,也就是從細柳(今咸陽市區)沿漢長安城南,向東南至鼎湖(今藍田焦岱鎮)所劃定的一條斜線。第二,所謂“四百餘里”,相對於《羽獵賦》來說,上林苑的範圍有了一個量的概數,無疑也是一大貢獻。
綜上所述,上林苑的規模,以現今的區域度量,應是地跨藍田、長安、戶縣、周至、興平五個縣(市)和西安、咸陽的兩個市區。東起藍田焦岱鎮,西到周至東南19公里的五柞宮遺址,直線長約100公里;南起五柞宮,北到興平境內的黃山宮,直線長約25公里;總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減去40平方公里的漢長安城面積之後,上林苑的實際面積約為2460平方公里。這樣宏大的規模,是中國歷代王朝的皇家園林無法逾越的。
建築
設苑門十二座。上林苑外圍以終南山北坡和九崤山南坡、關中八條大河及附近天然湖泊為背景,重要池苑有昆明池、影娥池、琳池,太液池四處。昆明池位於漢長安城西南,約一百餘公頃,具有訓練水軍、水上游覽、漁業生產、模擬天象,蓄水生活等功能。池中置動物石雕,附近亦開發自然風景,建置觀、台建築。影娥池和琳池為漢武帝賞月玩水的觀景之處。太液池則在建章宮中,池中築三島模擬東海三山。
上林苑地域遼闊,地形複雜,有極為豐富的天然植被和人工載植的樹木。近旁豢養百獸,放逐各處。還設大量台觀建築及供應皇室所需的手工作坊。

-----------------------------

7871377301  

中國古代園林,或稱中國傳統園林或古典園林。它歷史悠久,文化含量豐富,個性特徵鮮明,而又多采多姿,極具藝術魅力,為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之最。在中國古代各建築類型中它可算得上是藝術的極品。在近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裏,留下了它深深的履痕,也為世界文化遺産寶庫增添了一顆璀燦奪目的東方文明之珠。
據有關典籍記載,我國造園應始於商周,其時稱之為囿。商紂王“好酒淫樂,益收狗馬奇物,充牣宮室,益廣沙丘苑臺(注:河北邢臺廣宗一帶),多取野獸(飛)鳥置其中……”。周文王建靈囿,“方七十里,其間草木茂盛,鳥獸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優美的地方圈起來,放養禽獸,供帝王狩獵,所以也叫遊囿。天子、諸侯都有囿,只是範圍和規格等級上的差別,“天子百里,諸侯四十”。
漢起稱苑。漢朝在秦朝的基礎上把早期的遊囿,發展到以園林為主的帝王苑囿行宮,除佈置園景供皇帝遊憩之外,還舉行朝賀,處理朝政。漢高祖的“未央宮”,漢文帝的“思賢園”,漢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東苑”(又稱梁園、菟園、睢園),宣帝的“樂遊園”等,都是這一時期的著名苑囿。從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苑囿亭閣,元人李容瑾的漢苑圖軸中,可以看出漢時的造園已經有很高水準,而且規模很大。枚乘的《菟園賦》,司馬相如的《上林賦》,班固的《西都賦》,司馬遷的《史記》,以及《西京雜記》、典籍錄《三輔黃圖》等史書和文獻,對於上述的囿苑,都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上林苑是漢武帝在秦時舊苑基礎上擴建的,離宮別院數十所廣布苑中,其中太液池運用山池結合手法,造蓬萊、方丈、瀛洲三島,島上建宮室亭臺,植奇花異草,自然成趣。這種池中建島、山石點綴手法,被後人稱為秦漢典範。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社會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時期,一度社會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士大夫階層追求自然環境美,遊歷名山大川成為社會上層普遍風尚。劉勰的《文心雕龍》,鐘嶸的《詩品》,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等許多名篇,都是這一時期問世的。
山水畫為題材的創作階段。文人、畫家參與造園,進一步發展了“秦漢典範”。北魏張倫府苑,吳郡顧辟疆的“辟疆園”,司馬炎的“瓊圃園”、“靈芝園”,吳王在南京修建的宮苑“華林園”等,又是這一時期有代表性的園苑。“華林園”(即芳林園),規模宏大,建築華麗。時隔許久,晉簡文帝遊樂時還讚揚説:會心處不心在遠,翛然林木,便有濠濮閒趣。
真正大批文人、畫家參與造園,還是在隋唐之後。造園家與文人、畫家相結合,運用詩畫傳統表現手法,把詩畫作品所描繪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園景創作上,甚至直接用繪畫作品為底稿,寓畫意于景,寄山水為情,逐漸把我國造園藝術從自然山水園階段,推進到寫意山水園階段。唐朝王維是當時倍受推崇的一位,他辭官隱居到藍田縣輞川,相地造園,園內山風溪流、堂前小橋亭臺,都依照他所繪的畫圖佈局築建,如詩如畫的園景,正表達出他那詩作與畫作的風格。蘇軾稱讚説:“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而他創作的園林藝術,也正是這樣。蘇州名園獅子林,是元朝天如和尚與大畫家倪瓚合作建造的。倪瓚在我國繪畫史上是有名的山水畫大師,出於他手的造園藝術品自然不同凡響,清乾隆南巡到蘇州時,看了也稱讚不已。獅子林雖經多次修葺,迄今仍景象奇異。
隋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後期的戰亂狀態,社會經濟一度繁榮,加上當朝皇帝的荒淫奢糜,造園之風大興。隋煬帝“親自看天下山水圖,求勝地造宮苑”。遷都洛陽之後,“徵發大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以及嘉木異草、珍禽奇獸”,都運到洛陽去充實各園苑,一時間古都洛陽成了以園林著稱的京都,“芳華神都苑”、“西苑”等宮苑都窮極豪華。在城市與鄉村日益隔離的情況下,那些身居繁華都市的封建帝王和朝野達官貴人,為了逍遙玩賞大自然山水景色,便就近仿傚自然山水建造園苑,不出家門,卻能享“主入山門綠,水隱湖中花”的樂趣。因而作為政治、經濟中心的都市,也就成了皇家宮苑和王府宅第花園聚集的地方。隋煬帝除了在首都興建園苑外,還到處建築行宮別院。他三下揚州看瓊花,最後被縊死在江都宮的花園裏。

唐太宗“勵精圖治,國運昌盛”,社會進入了盛唐時代,宮廷禦苑設計也愈發精緻,特別是由於石雕工藝已經嫺熟,宮殿建築雕欄玉砌,格外顯得華麗。“禁殿苑”、“東都苑”、“神都苑”、“翠微宮”等等,都旖旎空前。當年唐太宗在西安驪山所建的“湯泉宮”,後來被唐玄宗改作“華清宮”。這裡的宮室殿宇樓閣,“連接成城”,唐王在裏面“緩歌慢舞凝絲竹,盡且君王看不足”。杜甫曾有一首《自京赴奉先縣情五百字》的長詩,描述和痛斥了王侯權貴們的腐朽生活。
宋朝元朝造園也都有一個興盛時期,特別是在用石方面,有較大發展。宋徽宗在“豐亨豫大”的口號下大興土木。他對繪畫有些造詣,尤其喜歡把石頭作為欣賞對象。先在蘇州、杭州設置了“造作局” ,後來又在蘇州添設“應奉局”,專司蒐集民間奇花異石,舟船相接地運往京都開封建造宮苑。“壽山艮岳”的萬壽山是一座具有相當規模的禦苑。此外,還有“瓊華苑”、“宜春苑”、“芳林苑”等一些名園。現今開封相國寺裏展出的幾塊湖石,形體確乎奇異不凡。蘇州、揚州、北京等地也都有“花石綱”遺物,均甚奇觀。這期間,大批文人、畫家參與造園,進一步加強了寫意山水園的創作意境。


明、清是中國園林創作的高峰期。皇家園林創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時期最為活躍。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給建造大規模寫意自然園林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圓明園”、“避暑山莊”、“暢春園”等等。私家園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園林為主要成就,如“滄浪亭”、“休園”、“拙政園”、“寄暢園”等等。同時在明末還産生了園林藝術創作的理論書籍《園冶》。它們在創作思想上,仍然沿襲唐宋時期的創作源泉,從審美觀到園林意境的創造都是以“小中見大”、“須彌芥子”、“壺中天地”等為創造手法。自然觀、寫意、詩情畫意成為創作的主導地位,園林中的建築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為造景的主要手段。園林從遊賞到可遊可居方面逐漸發展。大型園林不但摹倣自然山水,而且還集倣各地名勝於一園,形成園中有園、大園套小園的風格。
自然風景以山、水地貌為基礎,植被做裝點。中國古典園林絕非簡單地摹倣這些構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識地加以改造、調整、加工、提煉,從而表現一個精練概括濃縮的自然。它既有“靜觀”又有“動觀”,從總體到局部包含著濃郁的詩情畫意。這種空間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築如亭、榭等來配景,使風景與建築巧妙地融糅到一起。優秀園林作品雖然處處有建築,卻處處洋溢著大自然的盎然生機。明、清時期正是因為園林有這一特點和創造手法的豐富而成為中國古典園林集大成時期。


到了清末,造園理論探索停滯不前,加之社會由於外來侵略,西方文化的衝擊,國民經濟的崩潰等等原因,使園林創作由全盛到衰落。但中國園林的成就卻達到了它歷史的峰巔,其造園手法已被西方國家所推崇和摹倣,在西方國家掀起了一股“中國園林熱”。中國園林藝術從東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認的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
中國造園藝術,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目的。它深浸著中國文化的內蘊,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藝術珍品,是一個民族內在精神品格的寫照,是我們今天需要繼承與發展的瑰麗事業。

-----------------------------------

-------------------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300餘里,隔離天日”,我們今天所了解的阿房宮,幾乎完全來自杜牧的這首《阿房宮賦》,不過考古學家們可不能這樣去描繪歷史上的阿房宮。2002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李毓芳親自帶隊,一支阿房宮考古工作隊進駐陝西,開始了為期5年的阿房宮考古,試圖揭開阿房宮留給後人的無盡猜想。
幾乎就在圓明園動土興建的同時,有一位清朝畫家畫了一幅《阿房宮圖》。雖然畫的是秦代的阿房宮,可是看上去那些圖畫裡的亭台樓閣卻更像是當時圓明園和其他清代皇家園林裡的建築。
“他是憑想像畫出來的,根據恐怕就是杜牧的《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所以它表現得高低錯落,而很多宮殿的樣子全是清朝的樣子。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專家楊鴻勛說。
如今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能夠肯定的一點只是:在秦朝末年的戰火中,阿房宮忽然消失在中國最早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之中。
阿房宮:宮殿還是宮苑?
2002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李毓芳親自帶隊,一支阿房宮考古工作隊進駐陝西,開始了為期5年的阿房宮考古。“阿房宮其實是坐落在戰國秦上林苑內的一座大型宮殿,而這裡也是漢代上林苑故地,”李毓芳說。對此《史記·秦始皇本紀》曾有明確記載,“(秦始皇)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
上林苑是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的皇家園林之一,它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皇家苑囿發展而來,有大片的森林草場和成群的野生動物供王侯貴族們狩獵,同時也有一些離宮式的宮殿建築。2004年末在阿房宮前殿遺址西1150米處的上林苑1號建築遺址曾經發現了一座宮殿建築遺址,“那就是戰國秦上林苑的高台宮殿建築遺址之一,不過與後來阿房宮的建築沒有關係,是在秦統一以前建成的。”李毓芳說。
甚至也有專家認為,阿房宮本來就是一座宮苑合一的宮殿建築,其宏偉建築不過也是秦代皇家園林整體中的一部分,“它和明清紫禁城不是一個概念,明清紫禁城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幾何形的城池,而阿房宮和當時秦朝宮的概念是一個大環境的設計,一個依託於自然的人為環境的空間創造。”楊鴻勛說。
對於阿房宮的遺址發掘仍然在進行之中,無論歷史的事實如何,能夠肯定的一點是,阿房宮及其所在的秦漢上林苑代表了中國宮殿建築和園林建築的第一個高峰,只是這座“峰”​​有多高,仍然掩藏在歷史的層層迷霧之中……

阿房宮的迷霧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龐大的秦帝國,隨後他以舉國之力開始了三項巨大的建築工程:長城、始皇陵與阿房宮。兩千多年後,人們仍然感嘆於秦長城的雄偉和始皇陵的肅殺,然而阿房宮卻因為戰火而離開了人們的視野。如此規模龐大的阿房宮竟然沒有留下太多記載,於是,在歷代建築師的眼中,阿房宮的設計圖成為了一個永遠嚮往而不能觸及的秘密。
由於殘存資料的稀缺,後代的工匠只能通過歷史記載中的只言片語找尋戰國時期建築的種種特點,通過旁證的方法盡量復原阿房宮的舊貌。楊鴻勛曾經根據他的經驗繪製了一張阿房宮圖,“因為沒有發掘,所以只能是一個階段性的初步的設想。我們還不能叫復原圖,可以叫復原的設想或者對原狀的一個設想。 ”楊鴻勛的依據就是那個時代前前後後怎麼蓋房,最高級的建築怎麼蓋,以及它現在殘留的遺跡是什麼樣子,再根據文獻描述它的原狀是什麼樣子。“能夠肯定的是,當時的阿房宮建築主要是臺榭式的高台建築。只是到底是幾層台,台上邊的建築群怎麼佈置的,有多少座,具體位置準確在哪兒,每一座多大,因為沒有做過發掘,這些具體的情況說不出來。”而隨著發掘工作的​​進行,關於阿房宮的歷史卻有了更多的疑問。
項羽有沒有燒阿房宮?“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在杜牧的《阿房宮賦》中曾將阿房宮的突然消失歸咎於霸王項羽,可是根據李毓芳和考古隊的最新發現,這種說法可能完全是詩人的一種臆想。李毓芳說:“我可以肯定地說,阿房宮前殿遺址沒有發現被大火焚燒的痕跡,通過考古工作,發現項羽當年燒的只是秦咸陽宮的建築,而不是阿房宮!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的項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這裡的宮室應當是指秦咸陽宮而非阿房宮。”
甚至連阿房宮有沒有落成都成了一種疑問。在近期的阿房宮考古中,專家們發現阿房宮的前殿其實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築。既沒有發現秦代宮殿建築中必不可少的建築材料—瓦當,也沒有發現秦代宮殿建築的遺跡,如牆、殿址、壁柱、明柱、柱礎石及廊道和散水及窖穴、排水設施等等。於是專家們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阿房宮前殿當時沒有建成,只建成了北牆、東牆和西牆。”
不過,即使沒有最後落成,即使已經湮沒在歷史之中,阿房宮仍然留給了我們無盡的想像和震撼。在今天的渭南平原上,有一個叫做阿房村的小村子,在這個村子的不遠,有一個巨大的土台,那就是考古隊現在發掘的夯土台基。
“1956年我第一次去,我到了這個土台上面後感覺非常驚訝,僅僅是這個大土台就給我一種震撼的力量。”楊鴻勛是學建築出身,所以在他眼裡,這不僅僅是一個土疙瘩,而是一個體積巨大、高低錯落有致的建築物,“蕭何曾說,帝王的房子應'非壯麗無以重威',就是說必須壯麗才能有威懾力量,使被統治者一看見就害怕。如今秦朝宮殿的雄偉果然把幾千年後的現代人嚇倒了,可以說,修建秦宮殿的目的達到了。”
消失在上林苑
當阿房宮消失在秦末的戰火之中,它所在的皇家園林上林苑卻被西漢的帝王們所繼承下來,甚至到了東漢,在洛陽附近興建的皇家園林仍然也被稱為上林苑。從阿房宮和秦漢兩代的上林苑開始,中國的離宮型皇家園林不斷得到發展,並在清代達到藝術的頂峰。
尤其是圓明園,它既吸收江南風景與園林的精華,又根據北方的氣候地理條件加以仿建,構成不同景區的壯觀多姿的離宮型皇家園林,雖然面積上遠遜秦漢,但仍是當時世界上最壯觀的皇家園林。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兩千多年曆史的中國古典皇家園林,並沒有給今天的世人留下太多的遺跡——當考古隊員們仍然在辛苦尋找那些消失的古代建築和園林藝術的同時,當代的中國建築中,卻似乎再也難以發現可以與之一脈相承的古典傳統。

--------------------------------------------------------------

道教思想對我國古典園林的影響

醉紅塵
2014-12-22 14:31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尊老子為教主。在哲學上,老子以“道”為最高範疇,認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萬物,亦是萬物存在的根據,指出:“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同時主張“大地以自然為運,聖人以自然為用,自然者道也。”後來,莊子繼承並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從自然為宗,強調無為。他認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莊看來,大自然之所以美,並不在於它的形成,而恰恰在於它最充分、最完全地體現了這種“無為而無不為”的“道”,大自然本身並未有意識地去追求什麼,但它卻在無形中造就了-切。而中國古典園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實際上並不在於對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於對潛在自然之中的“道”與“理”的探求。由此可見,道家的自然觀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對古代藝術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極為重要的精神表現為崇尚自然、逍遙虛靜、無為順應、樸質貴清、淡泊自由、浪漫飄逸,於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響下,以自然仙境為造園藝術題材的園林便應運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


漢建章宮圖

據《關中記》載,上林苑設牽牛織女象徵天河,置噴水石鯨、築蓬萊三島以像征東海扶桑。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宮苑建章宮,建章宮北為太液池,是一個相當寬廣的人工湖,因池中築有三神山而著稱。

據《史記孝武小記》載.“其北治大池,漸台高二十餘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像海小神山,龜魚之屬?”;這種“一池三山”的佈局對後世園林有深遠影響,並成為創作池山的一種模式,促成了園林藝術的發展。這中在宮苑裡鑿池築島,用造闊的方式來摹擬東神山,對傳統中國園林空間的發展至少具有以下顯著的意義:

(1)完整的主附水體的建立:漢上林苑不但擁有數量眾多的大小池沼作為附屬水體,而且具備了太液池、昆明池這樣水面浩瀚的主水。昆明池遺址的面積至今仍是清代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面積總和的三、四倍。同時,主附水體之間已有明確的仰承呼應關係。班固雲:“前唐中(池)而後太液,覽滄海之湯湯。”數量眾多,相互映襯的水面形態,千姿百態的水體穿插於龐大宮苑建築和山體之間,大大開拓了園林藝木空間,產生高低錯落、起伏有致的和諧韻律。

(2)為中國園林山水體系的確定奠定了基礎。山體與水體之間的關係由過去長期的一水環一山,一池環一台變成了一龐大水體環繞三山,大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園林空間藝術,促進了園林藝術的發展。


一池三山

(3)以水體為紐帶的山、水、建築組合關係的建立在已往單純的山或高台建築為核心,以道路建築為紐帶的園林形式中加入了以水體為核心和紐帶的新格局。這不僅大大豐富了園林藝術手段,促進山、水、建築及植物景觀間更複雜的穿插、滲透、映襯等組合關係的出現和發展,為傳統園林最終採取一種流暢柔美、富於自然韻致的組合方式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一池三山”的模式後來為歷代皇家宮苑所沿用,並影響到宮苑以外的園林,如揚州曾有“小方壺園”,蘇州留園有“小蓬萊”,杭州三潭印月景區有“小瀛洲”等。

 ----------------------------------

酌古鑒今:從「詠烏拜官」說到大唐詩盛之必然!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李義府(614—666年)寄居在蜀地的時候,袁天綱(唐代著名相術家)看到他,便大感驚奇,說:「這位少年郎君,將來的富貴必定會達到臣僚的極限,但壽命卻不長久。」因而留他在自己家裡住下來,還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他,說:「我這孩子有當七品官的命相,希望您照看、提拔他。」李義府答應下來,然後又問袁天綱:自己的壽命究竟有多少年?袁天綱回答說:「您五十二歲以後,就不是我能夠預知的了。」

後來,安撫使李大亮、侍中劉洎等人,連續不斷地向朝廷推薦李義府。唐太宗便召見了李義府,並要求他吟詠一首描寫烏鴉的詩,李義府立即吟成,《詠烏》詩曰:

日裡颺彩霞,
琴中半夜啼。
上林如許樹,
不借一枝棲。(烏鴉是不吉祥的鳥,所以不讓它棲息)

詩的意思是:「烏鴉在朝陽下,渾身輝耀著雲霞光彩,夜晚琴曲聲裡又可以聽到《烏夜啼》。皇家上林苑囿中生長著這樣茂密的樹木,卻不能借一條樹枝讓它棲息。」

唐太宗非常讚賞李義府的這首詩,說:「我將把整株樹借給你,又豈只是一根樹枝呢!(唐太宗不嫌棄出身低賤,唯賢是用,由此可見其大度能容)於是,就由門下省典儀的小官,破格提拔李義府擔任監察御史。以後,李義府的職位和壽命,都被袁天綱的預言說中了。

這則「詠烏拜官」佳話,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唐太宗李世民對詩歌的嗜好和對詩人的獎掖。實實在在,李義府這首即興詠烏詩也寫得頗不錯。他借詠烏而抒懷,委婉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希望獲得升遷的心意。詩中的烏鴉,實際上喻指著李義府自己。「日裡飈朝彩」,使人聯想到李義府沐浴著大唐皇家的溫暖陽光,因為在封建社會,人們往往把皇帝比作太陽。「琴中半夜啼」句,由《烏夜啼》的琴曲生發出來;而烏鴉的夜啼,也就說明李義府對自己的屈居下僚,有所感懷了。「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兩句,是全詩的情感重心。「上林苑」本為秦漢時皇家苑囿,這裡代指唐宮苑囿。兩句詩緊密相連,意在言外。其內蘊的深意是:朝廷設有如此多的官位,卻沒有我李義府一席之地啊!如此詩意,唐太宗李世民一聽便心領神會了。所以,他立即表態說:「我將全樹借汝,豈唯一枝!」這樣,李義府便由門下省典儀的小官,破格提拔為監察御史了。

這種破格提拔,究竟對不對呢?是否過於偏重了詩才呢?筆者以為並非如此。因為在唐太宗當面考核李義府的詩才之前,大臣李大亮、劉洎、馬周等人都曾—再舉薦,太宗對李義府的道德才能已是很了解的,更何況這些情況也並非通過一次談話或面試就能完全掌握。同時,監察御史雖為中央御史台察院官員,權限不小,但品級也僅為正八品上,常作為低級官員的進身職位。對於日理萬機的唐太宗來說,他是不可能為任命一位八品官員而去親自調查一番的。這樣,他就只有基本上相信大臣們的推薦意見了。當面試試詩才,只能是提供一個粗略印象而已。

至於後來李義府在高宗朝由於諂媚武則天而爬上宰相高位,幹了不少壞事,墮落成有名的奸臣,又因貪贓除名,流放而死,這就完全不是唐太宗的責任了。正如武則天在太宗妃嬪中,原只是一名地位不高的「才人」,後來卻在高宗朝成為「天后」,高宗逝世後,又當上了皇帝,如此的發展,誰又能預料得到呢?

唐太宗這位文武大聖皇帝,在唐代詩壇實在具有奠基人的地位。明代胡震亨曾讚揚他有「首闢吟源」的大貢獻。太宗登基後,勵精圖治,有始有終,使大唐王朝政治清明,經濟高漲,文化發達,國力強盛,史稱「貞觀之治」,這就為唐詩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基礎。在這個基礎建設上,唐太宗特別強調全國政通人和的政治思想局面的形成。他一登基就詔令全國:「有隋御宇(隋王朝統治天下),政刻刑煩。上懷猜阻,下無和暢。致使朋友遊好,慶弔不通;卿士聯官,請問斯絕。自今以後,宜革前弊,庶上下交泰,品物咸通。布告天下,使知朕意。」

從此,唐代的官俗民風,為之一變,上下交融和暢的大團結局面,逐漸形成。從太宗開始,唐代帝王大都心胸較為開闊,對自己的統治地位,也具有較強的自信心,不搞文字獄,也不勉強壓抑人性的自由發展。即如李白那樣「戲萬乘若僚友,視儔列如草芥」的傲狂,杜甫那樣「紈禱不餓死,儒冠多誤身」的激憤,白居易那樣「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兩絲,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的直諷,都沒有受到責罰。相反,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十分欣賞他們傑出的詩才。這種寬鬆的政治環境,無疑為唐詩題材內容的拓展和多種風格流派的形成,都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同時唐太宗自己也是一位出色的詩人。他在日理「萬機之暇,遊息藝文」.先後開設文學館、弘文館,招攬文學之士,經常吟詠唱和。他還特別注重科舉詩賦取士制度的完善。在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李世民不禁高興地說:「天下英雄都到我這裡來了。」太宗又採取多種形式,延請「四方文學之士」,予以重獎,當時人稱之為「登瀛州(神仙福地)」。這些措施就使詩人們贏得了社會的榮譽和尊重。

在詩風上,唐太宗雖然還未能完全擺脫齊梁的艷麗舊習,但也努力提倡詩風的「雅正」。《帝京篇序》中就主張「用咸英之曲(古樂名。相傳《咸池》是黃帝的樂曲,《六英》是帝嚳的樂曲,「咸英之曲」即古雅純正的詩歌),變爛漫之音」。一次,太宗寫了一首浮艷的宮體詩,要虞世南唱和。虞世南拒絕說:「聖上詩篇雖然寫得工巧,體制卻不雅正。上有所好,下必為甚。我擔心這詩傳出去,天下風靡仿效。因此我不敢接受您的命令。」

太宗說:「我這是考驗考驗你的!」於是,賞賜給虞世南絹帛五十匹。虞世南逝世,太宗特意作了一首雅正的詩歌,敘說古代興廢存亡的歷史教訓,還嘆息說:「鍾子期死,伯牙不復彈琴;我這首詩將給誰欣賞呢!」最後,他命令起居郎褚遂良拿著這首詩,到虞世南靈位前燒化了。這個故事不但說明唐太宗主張詩風雅正,而且也說明他勇於聽取臣下的意見,不斷端正自己的詩風。

唐太宗對詩歌的特殊愛好,以及他所採取的一系列提倡詩歌、優待詩人的得力措施,一直影響著以後的帝王們,影響著唐代詩歌的普及、繁榮。這也真是「上有所好,下必為甚」了。

(詠烏拜官事據唐代劉肅《大唐新語》卷七)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指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種愛好,在下面的人必定愛好得更厲害。指上行下效,影響深重。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編輯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指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種愛好,在下面的人必定愛好得更厲害。指上行下效,影響深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