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發明的傳統/對待街友可學黑色聖誕老人/紅衣白髮的聖誕老人是從荷蘭的聖尼可拉斯演變而成的+聖尼可拉斯(Sinterklaas)的荷語發音美國化後,變成了Santa Claus,結合美國新教徒慶祝聖誕節的傳統,征服全球的聖誕老公公就此誕生。/聖誕老人的故鄉是北極,或更「精確」地來說,是芬蘭的Rovaniemi…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zUVDEE

2016、(2015)年的客家桐花祭,即將於4月11日於「南投牛耳藝術渡假村」盛大舉辦開幕式,並於4月18日與民眾相約於新竹內灣線合興車站一同迎接四月雪美景。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2Z4pQQ

擂茶/客家文化隨處可見,無論是建築風格、美學美食皆獨具一格/客家人諺語:「一日擂茶三碗可保終日不疲倦;一天三碗擂茶可保活到九十八」/北埔璞鈺擂茶+屏東市永光里林仔內中國廣東省揭西縣河婆鎮的「河婆客」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7XR66M
「我們的擂茶是鹹口味的!有紫蘇、薄荷等」,屏東市永光里林仔內早年有一群來自中國廣東省揭西縣河婆鎮的「河婆客」,是一九四五年後來台的客家人,擁有特殊生活文化,子孫盡力保存原味+一九四八年來台定居屏東,當時形成客家聚落,許多生活習慣有異於南部六堆客家、北部客家族群,還有獨特的河婆腔客家話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JCMUPc
「客家花布手握墊」,可降低皮膚感染,延緩手指變形,獲得社團法人台灣護理之家協會「照護創意獎」。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l94GQZ

-------------------------------------------

客家花布應用小物培訓 展現花蓮客家文化元素 | ETNEWS地方 | ETNEWS新聞雲 - https://goo.gl/F4yChB


 

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  

達人教織傳統客家花帶 時裝學生:邊個話客家文化放唔到入設計?
撰文: 余思朗 發佈日期: 2017-04-20 07:00 最後更新日期: 2017-04-20 19:56
織花帶傳統在客家文化中流傳逾二百年。一條花帶,除了是勤檢簡樸的客家婦女身上唯一的裝飾,還是她們引以為傲的獨門手藝。一針一線,皆是客家婦女生活型態和文化的記載。然而時移世易,客家人褪去傳統藍衫,織花帶的傳統手藝也漸漸散失。
客家織花帶傳人徐月清(清姐)獲文化機構「文化葫蘆」邀請,把傳統客家花帶編織技巧授予時裝設計系學生,創作現代服裝,新舊融合,會擦出什麼新火花?
攝影:倫星揚
時裝設計系二年級學生湯凱婷以客家圍裙為靈感,營造出未嫁少女服飾的感覺。
客家花帶,是客家婦女的身份象徵,除了展示其手藝的高低外,花帶織得越好,也代表她們越勤勞,符合傳統客家「健婦」的良好品德。花帶一般佩戴在涼帽或圍裙旁。「婦女落田耕作,風吹啊吹,兩條帶跟住轉,所以要雙面織,兩邊都有花,睇嚟先靚。」清姐說。
傳統客家婦女以竹自製織花帶工具,在圓竹筒上排線,左右穿線,上下拉動,編織不同花紋圖案。清姐說,最早的花紋是「麻子花」,也是最簡單,後來則演化成五條線的雕花。線越多,圖案變化越多,難度也就越高。古時婦女不懂書寫記錄,花紋織法唯有全部記起來,少些心力都不行。
學生以傳統客家花帶為靈感,創作不同現代服飾。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環境及設計學院設計學系特任導師李頌詩說:「當中有學生是客家人,但連花帶係咩都未聽過。」因此,為期三天的工作坊,除了教授學生基本花帶編織技巧之餘,也講述客家傳統文化。40人的課堂在走訪客家圍村後,感受客家文化,用作靈感,設計出帶有傳統客家元素的現代服飾。
參與學生湯凱婷說:「好多人覺得客家文化放唔到入時裝,但其實唔係。在客家文化裏面,白色代表未出嫁,圍裙也是傳統的客家服飾,我用了這兩個元素創作,造出少女的感覺。」
12套由學生創作的作品,將在元朗劇院對出空地展覽,同場還有「文化葫蘆」其他講述香港文化的展覽,展覽期至本月23日。
達人教織傳統客家花帶 時裝學生:邊個話客家文化放唔到入設計?|香港01|社區| - https://goo.gl/jBWqlo


 

2017-03-19
台東成功首辦客家活動 為成立客協會暖身
【陳君明 台東成功】
據統計,台東縣的東海岸地區,客家人約占了10分之1,目前除了東河、長濱兩鄉,陸續成立客家協會外,成功鎮的客家鄉親,最近也正積極互相聯繫,18日就結合成功鎮農民節舉辦客家活動,希望為成立成功鎮客家協會來暖身。
小朋友靦腆地唱著客家童謠,台東成功鎮首次舉辦客家活動,有客語闖關遊戲、美食品嚐及歌舞表演,實際參與的在地鄉親雖然不多,鄰近鄉鎮客家社團卻是總動員。
台東縣客屬會理事長 蘇明珠:「這邊的鄉親一直希望我們,台東縣客屬會能夠來辦客家活動,可以聯繫我們客家人。」
據文史工作者的調查,成功鎮早在清朝與日治時期時,就有客籍鄉親遷入移墾,除了住在山區務農外,隨著漁業的興起,甚至出現「山頂頭家」,但畢竟是少數,許多客家人早被同化。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他住在山頂,不過是船的老闆,就僱福佬人、平埔族、原住民去出海。」
成功鎮民 石鄉蓮:「(客家人)都不見了,很多都被原住民同化了,所以很多人都不想出來,會講的也很少。」
台東縣客屬會表示除了辦活動以外,也常設一位區主任,協助籌設成功鎮客家協會,為客家文化發展來努力。
【黃文垚 新竹】
新竹竹北的新瓦屋是全台第一座客家保存園區,在台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撤離後,由新竹縣文化局進駐管理維護,經過6年的營造,讓新瓦屋成為假日休閒的最佳場所,也為進駐團隊帶進3千萬年營收。
竹北市的新瓦屋廣場,每逢假日總是停滿了車輛,在民國100年初,由新竹縣文化局無縫接管後,由於發現新瓦屋活化主題不夠鮮明,因此決定以客家文創雙重策略,除了在4季舉辦活動之外,並邀請藝文團體進駐。
新竹縣文化局局長 蔡榮光:「這裡面有13好市集,還有青農市集,也有二手家的作家市集,市集和駐村的店,加起來有3千萬,所以我們投入約1千萬,產值產出有3千萬,可以說我們公款,有發揮它的效益出來。」
經過6年的營造,目前新瓦屋有開設11間店面,更有藝術家及文史工作者,將近40位進駐。
客家歌手 劉榮昌:「地方政府還有管理的人,有辦法邀請藝術工作者,還有我們說的社區工作者來進駐,我們國語說的接地氣,這樣子對我們說的很多文化事情,就幫助得到。」
民眾 陳先生:「市集剛好可以帶小朋友,去來逛一逛走一走,可以看一下不同的東西。」
新瓦屋的客家聚落是全國第一座文化保存區,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客委會與新竹縣文化局均大力推動,文化局也將園區朝向委外管理,讓新瓦屋更具發展展現朝氣活力。


 

【超搶手】日本人來台 指定必買的十種伴手禮 | 即時新聞 | 20160626 | 蘋果日報 - http://goo.gl/RIaLWx

客家花布

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

----------------------------------------

李主委訪視高雄雲林地區 期客家語言文化永續傳承

  • 張貼日期:2016-05-28

105年度「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今(28)日舉行,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特別前往高雄市及雲林縣的認證所視察,並同時訪視雲林縣崇遠堂及詔安客家文化會館。李主委強調,應讓孩童在沉浸式的教學環境下,自然而然地學會使用客語。他也認為客家文化設施應與社區連結,獲得認同才有生命力,期許政府民間共同努力讓客家語言與文化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達成永續傳承的目標。0528-1

為了幫小朋友們加油打氣,李主委一早親自前往高雄市美濃國小附設幼兒園及雲林縣私立惠華幼兒園,視察105年度「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情形。許多闖關通過的小朋友們也興高采烈地拿著證書與禮物和李主委合照,留下難得的童年回憶。

李主委在訪視雲林縣私立惠華幼兒園後指出,現代客語人口逐漸流失,尤其詔安腔客語更屬於客語中的弱勢語言,面臨消失危機,因此他主張在客家庄教學應使用客語,用客語教華語、英文等科目,讓孩童在沉浸式的教學環境下,自然而然地學會使用客語,同時建立對客家的認同。他說,學者研究也發現,孩童學習多種語言,學習反應會更快、成績更好,因此家長應鼓勵孩子學習客語,大家一起說「客家話」。

客委會表示,為帶動幼童及家長共同學習,「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突破傳統考試的模式,讓幼童在歡樂的氛圍中,輕鬆的聽、說0528-2客語。今年已邁入第4年,在全國18縣市68個鄉鎮,89所認證所、92個認證場同步展開,共有6629名滿五足歲到學齡前的幼童報名參加,實際完成認證人數6010人,通過認證比率達90.66%。

此外,為瞭解雲林地區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成果,李主委也前往視察西螺鎮崇遠堂(張廖家廟)。崇遠堂是詔安張廖家族渡臺開墾西螺、二崙、崙背等地區之初,為凝聚宗親團結、懷念袓先德澤所建之宗祠,是詔安客家人在臺灣的重要精神與信仰中心。李主委在聽取崇遠堂董事長廖介源說明崇遠堂修復工程執行情形後表示,崇遠堂修復工程是他在民國96年時擔任客委會主委任內核定補助開始執行,10年來修復工程進度已達成75%,今日見到主體已完成,感到非常欣慰。崇遠堂修復工程目前正進行裝飾藝術彩繪等修復工作,李主委相信工程完成後將成為當地重要觀光景點,進而帶動地方發展。

隨後,李主委一行再驅車轉往崙背鄉的詔安客家文化會館,在雲林縣政府文化處長林源泉及詔安客家文化會館館長李日存的陪同下參觀館內外設施,並聽取館方簡報營運情形與展望。針對館方反映詔安客家發展與文化保存的困境,李主委表示,詔安客家是客家中的弱勢,因此他在上任後的第二個周末就來到雲林訪視。他強調,客委會對當地客家族群非常關心與重視,一定全力支持推廣與保存當地客家文化,包括挹注資源進行文化資源調查與創新研發,以及製作更多詔安客語節目與報導,讓詔安客家能持續傳承發0528-3展。

李主委也提到,客家文化設施必須與當地社區結合,獲得當地居民認同,才具有生命力,進而帶動社區生活與產業的提升,期盼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讓客家文化與語言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達成永續傳承的目標。

晚間,李主委並前往雲林縣文化處表演廳觀賞客家音樂歌舞劇《香絲‧相思》。稍早,李主委於高雄美濃時,偕同立法委員邱議瑩服務處主任林世宏及楊萬昌先生等2位當年美濃初中的同學,拜訪同窗傅茂森先生,並致贈高齡91歲的傅府林太夫人中堂一幅,恭祝傅老夫人壽比南山。

--------------

 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

客家人砍它種木耳 林瑞珠:桐花不該當文化推廣材料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自從前總統府秘書長葉菊蘭在擔任客委會主委時,因舉辦「客家桐花祭」聲名大噪,此後只要想到「桐花祭」,大家都會把它和「客家」畫上等號。不過,新竹縣紀錄片工作者林瑞珠和準客委會副主委楊長鎮紛紛指出,油桐是外來樹種,兩者一點關係也沒有。
每年5月客家桐花季總吸引大批遊客朝聖,但桐花真的跟客家有關嗎?楊長鎮7日在臉書PO文提到,在女詩人陳秀喜的《美麗島》詩中,提到的水牛、稻米、香蕉和玉蘭花都是台灣的象徵,但水牛來自爪哇、現在吃的逢來米也從日本來、玉蘭花則源自華中,「只有香蕉是台灣原生改良種」。

至於最被比喻為台灣的蕃藷,楊長鎮直言,它是從菲律賓轉口,來自中南美。話鋒一轉,他指出,「『油桐是外來樹種』,值得關切,但不必太上綱吧?」所以別忘了,除了台灣原住民以外的「台灣人」,都是外來物種。
無獨有偶,林瑞珠也透過《東森新聞》表示,油桐樹其實是日據時代,從長江流域引進來種植的樹種,因為只要3年就能長成大樹,所以被拿來做「家具」,且客家人也沒在種植,反而每年都在砍油桐,拿來當柴燒或種木耳。她甚至批評,不管文化部或客委會,都不能將它當成文化推廣的材料,「有一些縣市政府更加荒謬的在助長這個」。

原文網址: 客家人砍它種木耳 林瑞珠:桐花不該當文化推廣材料 | ETtoday公民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509/694496.htm#ixzz48AOebPi6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

2014-12-22_134035

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Eric Hobsbawm at his London home in 2007.
Photograph: Anne Katrin Purkiss/Rex Features 被發明的傳統(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一書是大師Eric Hobsbawm以及多位歷史學者合力編著的一本經典之作。討論整本書的內容顯然超過了這個簡短書評所預設的目標。因此,本文將焦點放在他的第一章 − 導論,進行一些介紹和分析。這樣做的好處是,本書很有系統的在導論一章即統攝了全書的梗概,即使在導論一章中,詳盡論述未盡完備,讀者卻可以透過這一章來一窺本書的全豹。以下分成三個章節討論本書的第一章 − 導論,即(一)「被發明的傳統」,書籍介紹,(二)導論 − 統攝全書的概念,(三)一些批判和(關於台灣的)反省。

(一)「被發明的傳統」,書籍介紹

被發明的傳統(以下稱本書)是Eric Hobsbawm和Terence Ranger擔任主編以及其他歷史學家一起合力著作的一本書。貫串全書的核心概念是,「被宣稱為古老的『傳統』,經常是在近代出現的,時而是被發明出來的。('Traditions' which appear or claim to be old are often quite recent in origin and sometimes invented .)」。而為什麼會有這本書的誕生呢?在導論中,Eric Hobsbawm表示寫作這本書的初衷是:「歷史學家們對許多傳統,其歷史脈絡的觀察,構成了由發行過去與現在(Past & Present )這本歷史期刊的單位所籌劃的歷史研討會的出發點,也成為本書的基本元素。」,而在導論的最後,他表示寫作本書的目的是:「對於『傳統的創發(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的研究是跨領域的,它需要歷史學家,社會人類學家以及其他不同領域的社會人文學者一起努力。呈現在大家眼前的這本書主要是由歷史學家貢獻而成。我(作者)希望其他人也會發現這本書有用。」

簡而言之,Eric Hobsbawm及若干歷史學者,經由對歷史的探究分析,而發現了「被發明的傳統」此一饒富趣味且值得探究的現象,而促發了本書的寫作和完成,並進而希望本書能有拋磚引玉的效果,吸引更多人來研究「被發明的傳統」。本書於1983年出版印刷,此後幾乎年年再版,足可見其確實發揮了廣大的影響力。

除第一章導論以外,本書尚有其餘六章,每一章分別由一位歷史學家針對特定的主題執筆撰寫。Eric Hobsbawm本人擔任主編,也負責撰寫第一章導論以及第七章 − 巨量創造傳統:歐洲,1870-1914。每一個篇章其實都是仔細探討我們現在認知的「傳統」及其歷史脈絡(他如何被創造?他與習俗和慣習的關係?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並非要告訴讀者,「被發明的傳統」是「假的」;因為對「被發明的傳統」的理解,誠如Eric Hobsbawm在導論中提及的,應該擺放在工業革命之後以及民族國家的興起之中;唯有如此,這個議題才會如此值得探究,而非僅僅做出形式上「真傳統」或「假傳統」的價值判斷。

底下,我將針對導論的部分做梗概的敘述,分析,反省和批判。

(二)導論 − 統攝全書的概念

2.1 傳統,習俗和慣例

以下所稱的「傳統」意指Eric Hobsbawm在本書中所說的「被發明的傳統(invented tradition)」。

這樣的傳統有什麼特徵呢?綜合本章所述,這樣的傳統大致可分為兩類:有些可以被明確指出「何時」被發明的,這通常是國家的力量介入而產生的,因為有明確的文獻記載,所以可以清楚追朔它被發明的脈絡。另一方面,有些這類傳統雖然是在近代被發明且快速廣為大眾接受的,但不容易追朔他的脈絡(特別當這類傳統部分是被私人群體所發明的時候),其起因也模糊不清。除此之外,這些傳統總是被宣稱與過去的(某階段,被選擇過的)歷史有某種連結;即使目的在斷裂歷史連續性的革命行為,也仍然會宣稱具有歷史連續性的「傳統」。這些傳統,如同儀式般,具有帶著象徵意義的符號,藉著反覆實踐達到對大眾灌輸某些價值觀的目的。
這種意義下的傳統,必須與習俗(custom)和慣例(convention or routine)區分。

「傳統」的客體(object)對象是遙遠的過去,意味著「不改變」,「恆常的」,「歷史連續性」。但習俗則不是這樣。習俗意指一個社會某些早就存在的規則,這些規則決定了對新事務的接受或拒絕;這也就是說,習俗所指向的客體並非恆常的或歷史連續性之類的,習俗只是一組規則,決定要或不要接受改變或新事物。

慣例則指向一個社會中為了因應某事物,為了方便,效率,而發展出來的重複性的實踐行為。他可以很快的被改變,或很容易接受新的,簡而言之,慣例通常是技術性的。它不具有符號的功能也不是儀式性的行為,這點與「傳統」非常的不同。

習俗和慣例與傳統是可以清楚區分的。習俗和慣例是社會結構的下層,物質性的和技術性的,而傳統則是在上層,具有象徵意義的,文化的,充滿符號的。千萬不要將它們混淆在一起。習俗和慣例的實踐在失去實用功能時,原本的一些元素就會被解放出來,而可以被符號化,成為生產或創造傳統的材料。

2.2 被發明的傳統與民族國家的誕生

「傳統」到底怎麼崛起的呢?Eric Hobsbawm是這樣說的,當社會快速變遷的時候,「舊」傳統衰弱並且失去對新情境的適應力和彈性的時候,它就會讓出空間,讓「傳統」有機會產生並發揮它的功效。Eric Hobsbawm指的「社會快速變遷的時候而舊傳統孱弱之時」正是工業革命之後,民族國家興起的那段期間,大量的「傳統」被發明出來。

在這個論述的脈絡下,那些被發明的傳統有三種類型,三個主要的功能:第一是建立或象徵化社會凝聚力或團體認同。第二,建立或合法化/正當化權力或當權者的機構,地位,及(與社會其他人的)關係。第三,目的是「社會化」,即灌輸教育人們一套信仰,價值體系,以及行為的慣例。這三者,即便內涵可能相當複雜,但是都與「認同」的建立有關,而認同的型塑則更進一步連結到「想像共同體」的形成以及民族國家的興起。

在國家脈絡之下所創發的傳統則與那些非爲/非因國家而產生的傳統不同。Eric Hobsbawm認為,部落社會中的傳統 − 特別指通過儀式(rite of passage)是「被發明的傳統」的基本型(basic type)。並且,「通過儀式」經常是這些部落社會的標幟,不過,這些儀式卻不是包山包海的假社群 − 國家 - 的標幟。為了國家而創發的傳統其實需要這些部落社會中的儀式的特性的,這些特性乃是宣稱此部落社會自古以來即是永恆且不變的。這種特性,即是政客們,政府,發明者,在創造發明傳統的時候尋求的。

2.3 為什麼要研究被發明的傳統?

Eric Hobsbawm在導論的最後提及了一個頗為實際的問題:「研究被發明的傳統對歷史學者們有什麼好處呢(What benefit can historians derive from the study of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

作者說,最重要的,這些傳統是一些癥候,可作為指標讓我們得以發現那些難以察覺的問題所在,並且,若不去研究這些傳統,將很難把事情的發展和時程給辨識出來( they are important symptoms and therefore indicators of problems which otherwise be recognized, and developments which are otherwise difficult to identify and to date. )。作者舉德國為例,「國旗」是民族國家發明的傳統之一,當德國的國旗由黑紅金三色快速的變成黑白紅三色,這種象徵符號的轉變,反映出德國轉變為帝國式的擴張主義。像這樣,對傳統的研究,作者提醒道,不能自外於大歷史的框架,因為除非將這類研究整合進大歷史的框架中來理解,這類研究將僅能告訴我們它自身局限性的發現而已。

第二,研究這些傳統,給了理解人們和過往歷史的關係一個新的方向。因為那些被發明的傳統都是用歷史的素材來當做其合法的證據和團結眾人的材料。就算是革命創新,也經常必須要尋找過去的歷史為其所本。那麼,當民族國家興起時,當革命的口號喊的響亮時,人們和歷史的關係就在其中被建構了!如果不透過研究這些「傳統」,我們要如何了解(現代)人們和過往歷史的關係如何被建構呢?

(三)一些批判和(關於台灣的)反省

本書中文譯本由多人共同翻譯,貓頭鷹出版社於2002年出版。然而,此本中文譯本的翻譯品質實在非常不堪。以第一章導論為例,其中錯譯,誤譯,漏譯,或橫生中文枝節(原文沒有的文句在中文譯本中卻出現了),這些錯誤俯拾皆是。舉例如下,中文頁20第二段一開始,「有一個研究上的難處在於, 像民族國家這類較大的社會實體不僅僅是種共同體,而且是可被人們接受的體系。」,然而英文版第九頁寫的卻是:「One difficulty was that such larger social entities were plainly not Gemeinschaften or even systems of accepted ranks.」,正確中譯應該是:「有個困難在於,這一類的大型社會實體一定不是 同質的國族,甚至也不是任何位階的社會體系。」,本書的貓頭鷹中譯版本,卻完全把意思譯成相反地了!另外,中文版頁21第二段第一行:「假使『社群』的傳統...」,此語出自英文版第10頁,「社群」一詞應是communitarian的訛譯。依整段文字的脈絡讀來,communitarian在此的意思應為「原始的共產社會部落」,中譯「社群」,令讀者摸不著頭緒。同一個段落的第三行,中文:「儀式推移進展的過程」,原文是「rites of passage」!「Rites of passage」是指「通過儀式」,這是指人們在階段轉變的時候經常會有的儀式行為。此處的中文翻譯是嚴重的錯誤,也透露出該書譯者缺乏專業!在此我只舉出幾個非常明顯且離譜的錯誤,由於類似的錯誤太多(還只是第一章而已),使得此書中文譯本實有重新翻譯之必要。

撇開中文翻譯的問題,回到原文的文本上。對於本書,歷來評價都很不錯,但一些評論家卻提出對本書的核心概念「被發明的傳統」的批判 — 真正的傳統和被發明的傳統要怎麼區分?基底(radically)的追究所有的傳統,他們必然都是人為的發明呢。其實,Eric Hobsbawm在導論中即有試圖回答此批判,他說:「前者(古老的傳統)是具有清晰明確的特異性的,並且強力的和社會實踐結合,而後者(被發明的傳統)的面目傾向於非特異並且空泛,並以此指涉團體成員的價值觀,權利和義務的本質(The former were specific and strongly binding social practices, the latter tended to be quite unspecific and vague as to the nature of the value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group membership )。」另外,如同前文提及的,那些古老時代的傳統,可能的確是來自工業化前的社會的遺緒,他們是「被發明的傳統」的原型;這些原型本身並沒有強烈宣稱歷史連續性的企圖。我們在台灣可以找到這樣的「原型」,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做十六歲」的成年禮。然而當這樣的原型進入工業化後的社會,進入現代之後,它原本的技術面可能變得不再有用,導致古老的傳統就此消失,或者,它會成為材料被重新組裝,重新宣稱,搖身一變成為「被發明的傳統」。明顯的例子如本書導論中提及的,1848年席捲歐洲的那一場革命,導致原屬於貴族菁英的大學,轉而成為普通人可以去念的大學,不過,歐洲「大學的傳統」仍然被宣稱著。台俗做十六歲也正歷經著這樣的轉變:台南市政府以觀光和行銷為目的,重新包裝「做十六歲」,並且宣稱它有著古老的歷史,令人遙想的文化;此同時,也有部分學者,以發掘「做十六歲」的「歷史真實」為名,連結台灣與中國。不論是前者或後者,所做的都是去塑造(或許是想像的)歷史連續性,並藉此宣告某種正當性以獲取認同,而那些在歷史中發生的分枝、斷裂、轉變,則完全被抹平了。Eric Hobsbawm因此提醒了歷史學者在此應該更謹慎小心,因為:「那些被發明的傳統通常不是來自真實的集體記憶的建構,而是採擷了被選擇過的材料(what has been selected, written, pictured, popular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來建構的。」,而這些被選擇過的材料的提供者,不正是歷史學家嗎?

對於現代國家而言,發明傳統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用以教化民眾,建構認同。歷史學家要小心翼翼的,才不會淪為權力擁有者的政治工具。當然,有些時候,歷史學家是甘於成為工具的。以現在的台灣來看,過去的歷史學者幫忙統治者發明了哪些傳統呢?他們發明了「中國國民黨起義革命」和「國共內戰」的史觀,抹平了戰前戰後台灣人集體歷史記憶曾經轉變、斷裂的痕跡,借由籠絡台灣精英份子以及透過教育體系,將基於這些史觀而發明的傳統,教化給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Eric Hobsbawm稱此為『偷渡(smuggled )』)。

Eric Hobsbawm在本書導論中引用R. Firth的話語:「國旗,國歌和國徽,這三者是現代國家的象徵,用以宣告它的認同和主權,並在宣告的同時令人立即產生尊敬和忠誠。這三者本身反映了一國的背景,思想和文化。(The National Flag, the National Anthem and the National Emblem are the three symbols through which an independent country proclaims its identity and sovereignty, and as such they command instantaneous respect and loyalty. In themselves they reflect the entire background, thought and culture of a nation. )」

中國國民黨在台灣實踐其發明的傳統,包括了國父、國旗、國歌、國花、國語、國訂假期、中國(華)文化(高中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等等。而這些象徵所反映的正是中國國民黨的革命史觀,以及國共內戰的史觀。毫無意外的,這一切與本書所述的被發明的傳統若合符節。

由此延伸的問題即是,當台灣仍然處於遭受「內部殖民」的狀態中,而那些被發明的傳統如此深植人心的時候,我們有多少能動性可以擺脫此種困境呢?導論中沒有觸及這樣的問題和可能解套的方式。然而,本書的第六章「非洲的殖民時期中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in Colonial Africa)」,也許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觀點可供我們思索。由於超出了本文聚焦的範圍,這一部分將不在此討論。

最後,我想提出一個可供咀嚼的論點:傳統既然可被創造出來,它應當也是可以被消解的。由於傳統並不是一技術性的事物,它自然不能像刀劍在戰場上被拋棄而由槍砲取代那樣的被消解。傳統是一項帶有「歷史連續性」意味的符號,指向一個模糊不清的目標,因為目標是那樣模糊不清,讓權力可以遊刃有餘的運作而塑造情境,建構起認同、價值、規則,拉攏一群人成為社會實體(Gemeinschaft,entity),國族,國家。消解一個傳統顯然首先要弄清楚那被創造的傳統中的元素有哪些,讓這些元素凝聚在一起的情境是如何,以及權力運作關係怎樣進行;消解一個傳統就是把被拉攏的一群人解散而已,不必然伴隨著再創造一個新的傳統 − 就像我們不再舉國歡騰的慶祝雙十節(家家戶戶懸掛國旗不再有,當天只剩下總統府前形式上的升旗典禮和充滿娛樂性質的表演),然而台灣開國紀念日卻並未產生。
------------------------------------

披薩歷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tYKuHW


走過半世紀 台灣花布由盛轉衰
  台灣花布,在一般的傳統布店中常被稱為「被單布」或「花仔布」,最早出現在日治時間的台灣,活躍於1960~1990年,當時除了台北的遠東紡織廠外,南部的南紡及彰化和美的紡織業,也都生產花布。
  早期台灣傳統花布的製作是由手工及滾筒方式印染,但因為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台灣的遠東印染廠便從日本引進自動染印機器及技術,生產出來的花布也因此被稱為「遠東花仔布」。而印刷技術的提升,更使得原本平面單調的花布更具立體感,色彩也更加艷麗 (吳清桂,2008:13, 14) 台灣花布曾經是台灣家家戶戶生活用品上常見圖案,但在70年代後,卻因為產量大、價格低,開始被視為廉價過氣產品。
⬆台北永樂布市中各式台灣花布產品 (圖片來源:台北畫刊)
客家花布與客家文化原來沒關係?
  而台灣花布的起源,其實與客家文化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被台灣各族群廣泛使用。在網路上許多探討花布起源的文章中,表示因為客家人個性節儉,許多東西捨不得丟,各家不要的布料聚集起來,自然成了花花綠綠的用品,才讓花布成為客家的代表。
  根據花樣工作室負責人陳宗萍在2013年接受採訪時表示「台灣傳統花布不等於客家花布,花布是特屬台灣地方才有的花樣特色,亦是台灣特有的文化情感。」雖然台灣傳統花布文化應由各族群所共享,並非單一特定族群使用的布料。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客委會大力推動宣傳下,台灣花布已經成為客家文化經典意象代表,對於花布文化的保存與延續功不可沒。
台灣花布圖案 文化混種的創新紋樣
別再叫我客家花布-台灣花布歷史3分鐘搞懂! https://bit.ly/42bl5MC
  那台灣花布上的圖案,又是怎麼來的呢?根據陳右欣(2011)所做的研究,現在台灣花布圖案其實是「多元文化混種誕生出的印染設計」,主要受到「日本布料」及西洋「裝飾派藝術」影響。
融合多元文化特色的台灣花布圖案
  50年代以前,許多台灣布商以日本布料作為材料,聘請日本繪畫專家來台灣指導繪畫技術及培育人才,並將原先日本布料的圖案,重新改良成台灣人喜歡的風格圖案。像是台灣花布中經典的牡丹花紋樣,便是結合日式設計與中國人喜愛具有富貴吉祥寓意的牡丹花造型。
  而日本的布料創作,其實承襲西方裝飾派藝術的影響。根據陳右欣的研究,「裝飾派藝術時期如同一個大雜燴,承接新藝術常用的大自然元素,添加野獸派的繪畫風格,轉化成為扭曲、變形的裝飾派藝術風格」(陳右欣, 2011)。
  台灣花布便是在不同文化借用及混種中誕生的創新紋樣。不僅保留了台灣原有文化,更混合了東西方視覺風格,成了具有獨特台灣奔放性格的花布圖案。而台灣花布圖騰,曾是許多台灣人生活用品上的圖案,更因此成了許多台灣人之間情感連結的文化共鳴。
從一床棉被單到LV台灣旗艦店
  而這個看似有點俗豔、過時的圖案,卻在2003年有了命運的翻轉。隨著台灣主體意識抬頭,文建會在2003年開始尋找台灣文化代表色,台灣花布被選為台灣文化意象代表「台灣紅」,而藝術家林明弘透過對台灣花布的重新翻轉與詮釋,不僅讓台灣花布紋樣成了世界各地裝置藝術作品,更接連受到國際時尚品牌Louis Vuitton及Chanel的邀請,讓鮮豔大紅牡丹花搖身一變,成了國際品牌的溝通視覺符碼。2019年,台灣視覺設計師江孟芝,也以台灣客家花布為主題,讓紐約地鐵的車箱裡充滿著濃濃的台灣味。
⬆ 台灣花布在紐約地鐵車箱中搖曳生姿。(圖片來源:NYDeTour、江孟芝 I MengChih Chiang)
  可惜的是,台灣花布圖樣並沒有自此一帆風順,像芬蘭印花品牌Marimekko充滿生命力的罌粟花一樣,在國際間大放異彩。在短暫的絢爛之後,再度歸於平淡。藝文產業工作者黃莉翔,在她2017年介紹台灣花布的文章中這樣寫道:「實在很不甘心一朵日本櫻花和村上隆,一顆顆圓點和草間彌生,都因為時尚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光亮與賺進驚人財富。」要到什麼時候,台灣花布才能擺脫「俗豔」印象,或者是,它應該捨棄它原生自然的傲嬌與俗豔姿態嗎?是圖案本身該被創新或轉化,又或者僅是行銷語言與展演的場域與載體不同造成的差異呢
?別再叫我客家花布-台灣花布歷史3分鐘搞懂! https://bit.ly/42bl5MC

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


走出國門變時尚?陸博主穿「東北大花」 闖巴黎街頭 艷麗行頭超吸睛 | 翻牆來尋奇 | 兩岸 | 聯合新聞網

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

走出國門變時尚?陸博主穿「東北大花」 闖巴黎街頭 艷麗行頭超吸睛 | 翻牆來尋奇 | 兩岸 | 聯合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