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高物價凶手|史上最複雜通膨》台灣影響、財富對策一次看2021/12/2 
誰是高物價凶手|史上最複雜通膨》台灣影響、財富對策一次看 https://bit.ly/3xXMQtb
2021/12/2 誰是高物價凶手|史上最複雜通膨》台灣影響、財富對策一次看© 商業周刊 誰是高物價凶手|史上最複雜通膨》台灣影響、財富對策一次看
台灣主計總處最新預測,今年2021消費者物價將上漲1.98%,創13年新高;美甚至預估未來2至3年內,累積通膨率將達20%至25%。
這是因為造成通膨的原因,從原本的央行放水、財政擴張,如今又加上變種病毒Omicron、綠色通膨(Greenflation)等各種非典型因素,各種力量同時發生,促成了「史上最複雜通膨」。它將引發哪些影響?又將如何影響你我財富?
綠色通膨,是指全球推動綠色經濟、節能減碳,對舊經濟投資、供應都下滑,結果推高原物料、金屬等相關產品價格。它是最新、也最可能帶來長久影響的因素。
資訊分析機構《銀行之日》說,「綠色通膨將是下一場金融危機。」對沖基金大老艾克曼(Bill Ackman)也說,與ESG投資相關的需求,「正在助長通膨飆升。」
舊經濟能源供應下降,帶來了連鎖效應。印度塔塔鋼鐵執行長表示,未來全球鋼鐵價格將「遠高於」過去十年。新舊經濟都需要的物資,包括太陽能或風力發電使用的銅、車廠標榜減碳使用的鋁,也同樣漲價。除了金屬,節能減碳風大盛,越來越多業者發現「以農養綠」有利可圖,攻生物燃料的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價格也在上漲。
這代表,用來填飽肚子的食物會減少。如近來巴西甘蔗多被用來做生物燃料,糖原料缺乏,導致糖價今年來漲約50%,其他農作物也有同樣情況,聯合國統計,如今全球食品成本升至10年來最高水準。
然而,這波綠色通膨不只出現在原物料、農作物,也出現在終端產品。在英國,政府正在制定計畫,用更環保、昂貴的暖氣系統,取代傳統燃氣鍋爐。這意味著一般家庭將因此花更多錢;歐美決策者甚至還打算推出碳關稅—對生產過程中碳排放較多的進口品,加徵額外關稅,此舉也將推高生產成本和價格。
綠色通膨讓不少人引以為憂。綠色體系金融網絡(NGFS)即指出,目前全球碳均價是每噸3美元,但若要實現2050年零碳排目標,2030年前須推行每噸160美元碳價。希臘央行行長就說,「遏制氣候變遷的碳定價,將助漲物價漲勢。」
這種綠色通膨,並非央行透過貨幣政策就能消除。未來如何避免推動綠色經濟導致「劫貧濟富」,將是各國政府的挑戰。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上漲,也助長通膨。
研究機構公民科學今年10月調查,在美國數千名受訪者中,11%表示,他們或他們認識的人因投資虛幣賺錢而辭掉工作。這比率看似不高,但如今比特幣在5萬美元上下震盪,每10人就有1人炒幣不工作。未來比特幣價格漲到10萬、20萬美元時,只怕工作誘因更低,將使缺工更嚴重
這種因為金融市場上漲帶來的缺工,使企業必須以更高工資招聘工人:美國勞動部今年第3季工資年成長率,漲幅就創下20年來最高。
面對工資大漲,大企業短期內也將因此增加資本支出,成本同樣會上升。對一般企業來說,只能被迫接受持續上漲的工資,雇用量與時數下降,導致產品供應減少,物價因此上揚,即所謂的「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都會使通膨加劇。
此外,中國越來越極端的清零政策,也阻礙了航運業全面復甦,並延長了全球港口和缺貨危機。為將病毒拒於門外,中國禁止外國船隻更換船員,對回國船員實施7週強制隔離。這導致中國成為全球港口壅塞率最高的地區,大批貨櫃空等無法入港。
清零的代價,是加劇全球供應鏈危機。全球最大油輪業者Euronav,光花在處理船員更換導致的業務中斷、隔離、旅行成本等,至今已達600萬美元。航運成本與2019年時的5年平均水準相比,運費飆升6倍。
綠色通膨、炒幣缺工、中國清零,這些非典型因素都對通膨推波助瀾。就算各國央行收水升息,也難一夕間讓物價平穩。
若疫情捲土重來,或能讓通膨暫時降溫。但若疫情重創經濟,各國央行為救經濟,若又再對貨幣放水、開始撒錢,將埋下通膨攀升的導火線
這也意味著人們手上現金能換到的商品服務,將不斷縮水。如持有新台幣現金1萬元,以每年物價漲1.5%計算,10年後這筆財富將打85折。若投入股市,9年就可翻倍。若投入定存,翻倍須等35年。若死抱現金,此生不得翻倍。
從綠色通膨、勞工短缺、航運斷鏈等因素,都顯示擁抱實體經濟的邊際報酬率上升。以大宗商品來說,不僅是綠色通膨下的搶手商品,舊經濟也有需求,因此易漲難跌。高盛大宗商品價格指數(GSCI)今年來漲逾3成,遠勝各國股市漲幅,顯示「實物為王」仍是優勢策略。
在「非典型通膨」之下,未來的物價水準,對各國央行來說將越來越難控制。不是單純在「升息」或「降息」裡二選一,就能解決。隨著市場起伏不定,人們恐怕要有迎接更大波動的心理準備。
誰是高物價凶手|史上最複雜通膨》台灣影響、財富對策一次看 https://bit.ly/3xXMQtb


日本負利率政策 民眾轉向改炒套房

日本2016年2月開始實施負利率政策,促使民眾將手邊的錢轉而投入房市,連帶拉抬了都市房價,因此現在在東京等大城市,10坪左右的小公寓最搶手。至於京都,也因為外國遊客人數不斷攀升,導致商業地段地價從2015年到2016年,大漲了6.5%。

東京的房產公司裡,來洽詢的客人正在聆聽仲介的解說。因為日本從2016年2月開始實施負利率政策,錢存在銀行裡反而會被收取利息,民眾便將手頭上多餘的錢拿去投資房地產。

但由於日本三大都市,東京、大阪和名古屋的都會區地價持續上漲,現在當地流行的都是這種一間10坪左右的小公寓。

購屋客:「雖然想找更大一點的房子,但價格太貴了只好改找小一點的。」

至於京都,2016年商業地段的房價也上漲了有6.5%之多。由於到京都旅遊的旅客愈來愈多,即使在4年間旅館的數量增加了1.4倍,還是無法完全容納所有的旅客。

外國遊客的增加,反而造成了本國住宿客無房可住的窘境。京都市長也承諾會努力解決住宿設施不足的問題,將採取特別允許在住宅區興建高級旅館的方式,希望能增加京都市內的旅館數量。

這波日本地價的上漲,看來不只對想買房的人產生影響,也對觀光產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民視新聞吳彔瑾綜合報導)

-------------------------------------------------

史上最大崩盤即將爆發!買股、儲蓄都是瘋子 : 鉅亨網
news.cnyes.com查看原始檔
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 (Robert Kiyosaki) 週四 (25 日) 警告,今年全球可能爆發歷史上最大股災,因無論儲蓄型或長線型投資都已失準。不過他也表示,市場崩盤提供了逢低進場、創造財富的良機。

清崎接受《MarketWatch》訪問時指出,如今「錢已不再是錢」,原因之一是 1971 年美元與金本位脫鉤後,全球財富價值遭到摧毀。因此,現在就算努力工作存錢或投資股市,到頭來也是虧損。

但同一時間,有錢人卻不再需要為了錢而工作。清崎同意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桑德斯 (Bernie Sanders) 所言:「財富及收入不均的問題,是今日美國及全球面臨的最大道德危機。」

清崎警告,目前我們處於市場崩潰的「懸崖邊緣」,且這樣的處境「前所未有」:利率已降到負,繼續存錢的人是「瘋子」;而股票價格已與現實脫鉤,還繼續長線投資股市的人也「瘋了」。他表示自己繼續持有黃金,但不是為了投資而是為了避險,因為預期美元在 1、2 年內就會「完蛋」。

清岐還說,他大部分的財富都是趁市場崩盤時賺到的,像在 2007 年及美國房市次貸危機爆發時。而他關注的重點,並非整體經濟或市場的情況,而是專注於尋找別人還沒看見的投資機會。

清岐總結,在全球央行拼命印鈔的情況下,金錢的價值已經毀壞中毒。因此別再追逐金錢的數字遊戲,應該開始「用腦」來購買真正的資產。

---------------------------------------------------

定存族注意了!台灣正式進入實質負利率 錢愈存愈薄...
2016-07-01 10:35 
錢不僅越來越難賺,現在把錢放到銀行也大縮水,因為隨著央行降息,實質負利率時代來了!目前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約1.12-1.15%,而主計處預測2016年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09%,因為央行又降息半碼,銀行最快下周也將跟進調降存款利率,台灣就正式進入實質負利率,也就是,存款利息的「趴數」追不上紙鈔變薄的速度,甚至也趕不上一個便當漲價的幅度。

目前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約1.12-1.15%,央行每次降息半碼,銀行會跟進調降存款利率,降幅大約是7-8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

以台灣銀行最新1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固定利率為1.15%為例,央行昨天降息半碼後,銀行存款利率可能自下周起,就會調降7個基本點,意即銀行一年定存利率會自1.15%降到1.08%,正式比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09%還低,「實質利率」轉為負值,若其他銀行存款利率更低,再降息後,實質負利率「吞噬」利息更嚴重。

全球陷入負利率,連台灣的名目利率也淪陷時,宣告實質負利率來臨,死忠定存族就要注意了,把錢放在銀行定存,利息恐怕會被物價通膨吃光光時,抱定存不如轉向投資打敗負利率。

--------------------------------------

「負利率」的最新受害者:全球航運業
www.msn.com查看原始檔
《彭博社》報導,當今全球航運業龍頭快桅 (Maersk Line) 週日 (8日) 表示,在全球幾間大型央行的「負利率」影響之下,全球航運業的未來已經遭到重創。

快桅公司首席執行長 Nils Smedegaard Andersen 在一通電話專訪中表示,央行們的「負利率」政策,已經使得全球航運業的整併時機往後拖延,Andersen 說道:「央行的負利率使得一些業績低迷的航運公司很容易在銀行的幫助之下,繼續勉強的經營下去。」

統計 WCI 全球貨櫃航運指數 40 呎貨櫃運價今年至今已暴跌逾 50% 之多,目前 WCI 的 40 呎貨櫃運價約在歷史低檔區間 750 美元一線附近游走,而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今年至今也是大幅下跌逾 30% 之多。

「負利率」政策的原意本來是為提振各國、各區域內的通膨成長預期,但是截至目前為止,已實施負利率的瑞士通膨率反為負值 -0.4 %、歐元區通膨率亦為負值 -0.2%、日本通膨率為 -0.1 %、丹麥通膨率為 0%,僅有瑞典通膨率達到微幅正成長 0.8%,顯示透過負利率來刺激通膨的理論,可以說是毫無成效。

Andersen 對此表示:「許多國家早就面臨到投資不足、競爭力落後等嚴重問題,但各國政客卻依然無意進行必要性的實體改革,反而將問題丟給央行,讓央行去擔憂經濟成長的問題。」

而當前全球航運業似乎正在成為全球央行們「負利率」政策之下的最新受害者,Andersen 直指,由於一些表現積弱的航運公司已經過度依賴「負利率」等金融刺激政策,負利率已對全球航運業產生出嚴重的負面影響。Andersen 憂慮地說道:「負利率這種不健康的徵兆,恐怕將衍生出嚴重的泡沫。」

由於今年以來全球貿易量快速驟減,導致全球航運業早已陷入重重陰霾,世界貿易組織 (WTO) 更曾在 4 月 8 日發表研究報告預估,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量恐怕僅只能夠增長 2.8%,為連續第五年出現放緩,同時也創下自 1980 年代以來的最慘紀錄。

而為了搶食快速萎縮的全球航運市場,今年 4 月 20 日台灣長榮海運 (Evergreen Marine)(2603-TW)、中國遠洋集團 (China COSCO)(601919-CH)、法國達飛輪船 (CMA CGM)、東方海外貨櫃航運 (Orient Overseas Container Line)(316-HK) 等全球四大貨櫃航運商也已宣布共同組建一個新的航運聯盟:「大洋聯盟」(OCEAN Alliance) 來挑戰 2M 的霸主地位。

2M 是由當今全球航運龍頭之一的馬士基 (Maersk Line) 和地中海航運巨頭 MSC 集團所共同組建,2M 目前掌控著近 34% 亞洲至歐洲的貨運航線,亞洲至歐洲航線是現今世界最有利可圖的航線之一。

市場人士推估,在大洋聯盟來勢洶洶的衝擊之下,2M 作為全球最大航運聯盟的龍頭寶座極可能出現不保。

-------------------------------

實質負利率…現在進行式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6 05:10 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經濟持續低迷,市場預估6月可能連四季降息。不過當前物價處偏高水準,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直指,實質負利率時代已來臨,政府要救經濟,應想想貨幣政策以外的做法。

主計總處2月預測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只有0.69%,但1到4月實際平均年增率已達1.77%,主計總處5月勢必上修物價漲幅預測。

台銀1年期定存利率只有1.135%(機動)、1.125%(固定),殷乃平說,今年前四個月錢存銀行,市場利率低於物價漲幅,鈔票愈來愈薄,實質負利率已經是進行式。

----------------------------------

負利率真能救經濟?或許可以來看看丹麥經驗
nr.news-republic.com查看原始檔

以經濟學理論而言,當一國的利率處於高檔區間的時候,民間貸款的意願將會大幅下滑、儲蓄率大幅上升;反之當利率處於低檔水平之時,民間貸款的意願將會上升、儲蓄率大幅下滑。而那麼當一國實施「負存款利率」之後,將會發生什麼事呢

或許全球實施「負存款利率」最久的國家:丹麥,其經驗可以給予全球其他央行來作為一面借鏡。

全球實施最負存款利率最久的國家:丹麥

由於歐洲央行在 2012 年間大幅度地進行降息以刺激歐元區經濟,導致丹麥本幣克朗面對著歐元有著極大的升值壓力,是故丹麥央行於 2012 年七月份時宣布,將該行存款利率 (Deposit Rate) 降至負值水平 -0.75%,雖然丹麥央行已於 2016 年 1 月 8 日調升了該行存款利率 5 個基點,但存款利率依舊是處在負值的 -0.65%。

《彭博社》報導,事實上自丹麥央行調降該行的存款利率至負利率水平之後,該國的民間儲蓄率卻令人意外的不減反增,同時民間投資的金額更是大幅下滑,這也意味著丹麥銀行業在過去數年中,皆普遍面臨到苦無放貸對象,不得不將手上資金存回央行,遭受丹麥央行大幅收取利息的窘境。

而丹麥央行實施「負存款利率」政策另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振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但是據丹麥通膨率數據顯示,丹麥央行自實施負利率之後,該國通膨率竟完全沒有受到提振,丹麥最新 4 月份通貨膨脹率再度下滑至 0%,顯見該國的通縮壓力依然是相當沉重。

負利率真能救經濟?

而一些經濟學家認為,負存款利率能夠將銀行業存放在央行系統之中的超額存款趕出,進一步強化銀行業的放貸意願及刺激經濟成長,但這項理論是否真的能夠達到「刺激經濟」的果效?或許投資人可以再從丹麥存款利率與實質 GDP 成長率的長期相關度,來作進一步觀察。

據《彭博社》統計,自 1992 年至今,丹麥的存款利率長久以來便與實質 GDP 成長率,呈現著高度的正相關走勢。

而假設「負存款利率」真能夠提振到該國經濟,那麼在 2012 年丹麥調降存款利率至負值水平之後,丹麥的實質 GDP 應該與存款利率發生背離、經濟快速增長。

但事實上,即使丹麥在 2012 年 7 月份出手實行「負存款利率」政策之後,這近 4 年來的光景,丹麥實質 GDP 成長率至今依舊在 0% 附近徘徊,丹麥去年第四季 GDP 成長率僅為 0.1%。

關鍵:市場需求持續低迷

有經濟學家對此分析,傳統上單單認定執行「負存款利率」能夠刺激經濟成長、提振通膨的論述,很可能大有缺失。

經濟學家表示,這是因為即使央行大規模地執行負利率政策,但由於國家經濟成長的前景低迷,民間家庭和企業根本就不敢擴大貸款需求進行投資,甚至是沒有貸款需求

而市場上沒有貸款需求,意味著銀行業在市場上找尋不到放貸對象,只能夠將手上資金繼續存放於金融系統之中,再加上民眾的實質利率其實並不是負值,惟銀行業存放於丹麥央行之內的超額存款才必須收取「負利率」,這便導致了在丹麥央行執行「負存款利率」政策之後,民間儲蓄率卻反向大幅攀升的意外現象。

----------------------------------------------

物價漲1.88% 連三月走高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主計總處昨(5)日發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88%,已連續三個月在2%上下,漲幅偏高;不含能源和蔬果的核心CPI則年漲0.92%,創下13個月來最大漲幅。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副處長蔡鈺泰表示,0.92%的表現仍算是穩定平穩狀態。
去年上半年物價下跌,有通縮疑慮;去年下半年物價才回復上漲,擺脫通縮;不料今年1到4月CPI平均較上年同期漲1.77%,已逼近經建目標2%的底線。

蔡鈺泰說,今年來,蔬菜、水果在物價上扮演很重要的推力,2、3月CPI年增率都在2%以上,4月回到2%以下,反映了蔬果價格回穩。

所謂的回穩,只是漲幅收歛,但還是很貴。4月蔬菜、水果分別較去年同月上漲五成及二成五。影響所及,食物類漲幅達7.96%,在各類指數中漲幅最大。

食物類之外,其他類別物價相對平穩,有漲有跌。交通及通訊類下跌2.37%,主因油料費下跌一成二所致,但近幾個月油料費下跌幅度已開始收斂,對物價影響逐漸縮小。居住類也下跌0.47%。若以平均每月消費支出約6萬元規模的家庭為例,4月CPI年漲1.88%,表示在購買相同品質與數量的商品及服務下,平均支出會較前一年同月增1,128元,其中食物類會比去年同期多花1,289元、交通及通訊類則可以少花200元。


圖/經濟日報提供

4月菜價貴5成!核心物價漲幅創近13個月新高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主計總處資料顯示,蔬果價格仍高,未明顯回降。(圖/本報資料照)

記者林信男/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5日公布2016年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受第1季氣候狀況不穩影響,蔬菜價格較2015年同期飆漲50.85%,水果也漲了25.92%,整體食物類價格上漲7.96%;若扣除蔬果、能源價格,核心CPI為0.92%,創近13個月最大漲幅。

主計總處資料顯示,4月CPI較3月上漲0.34%,也比2015年同期增加1.88%,主要原因是蔬菜、水果、蛋類、水產品與肉類價格高於去年水準。

4月食物類商品漲幅7.96%,是2012年9月以來第3高,主要是受到蔬菜、水果價格上漲影響,兩者合計使總指數增加1.73個百分點。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副處長蔡鈺泰表示,4月食物漲幅較3月(8.62%)略降,「但還是比較高,蔬菜、水果(價格)是滿重要的因素。」

核心CPI(0.92%)創近13個月以來最大漲幅,蔡鈺泰說,核心CPI超過1的狀況不多,目前雖然接近1,但「還算穩定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4月水果價格較2015年同期大漲25.92%,創近43個月最大漲幅,蔡鈺泰解釋,水果產期比蔬菜長,一旦受天候影響,就會影響後續供應狀態。

日本負利率政策 民眾轉向改炒套房

日本2016年2月開始實施負利率政策,促使民眾將手邊的錢轉而投入房市,連帶拉抬了都市房價,因此現在在東京等大城市,10坪左右的小公寓最搶手。至於京都,也因為外國遊客人數不斷攀升,導致商業地段地價從2015年到2016年,大漲了6.5%。

東京的房產公司裡,來洽詢的客人正在聆聽仲介的解說。因為日本從2016年2月開始實施負利率政策,錢存在銀行裡反而會被收取利息,民眾便將手頭上多餘的錢拿去投資房地產。

但由於日本三大都市,東京、大阪和名古屋的都會區地價持續上漲,現在當地流行的都是這種一間10坪左右的小公寓。

購屋客:「雖然想找更大一點的房子,但價格太貴了只好改找小一點的。」

至於京都,2016年商業地段的房價也上漲了有6.5%之多。由於到京都旅遊的旅客愈來愈多,即使在4年間旅館的數量增加了1.4倍,還是無法完全容納所有的旅客。

外國遊客的增加,反而造成了本國住宿客無房可住的窘境。京都市長也承諾會努力解決住宿設施不足的問題,將採取特別允許在住宅區興建高級旅館的方式,希望能增加京都市內的旅館數量。

這波日本地價的上漲,看來不只對想買房的人產生影響,也對觀光產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民視新聞吳彔瑾綜合報導)

--------------------------------------------

php3dGkIe

LTN經濟通》美元拚命印也不怕 關鍵在此 - 自由財經

美元拚命印也不怕 關鍵在此
2020/11/30 08:00
美元地位也並非無懈可擊,在二戰後就曾經發生過信心危機。(法新社)
金屬貨幣具有價值 但攜帶不便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當前全球貿易是以美元為主要交易貨幣,所有商品幾乎都以美元定價,美國主導世界貨幣體系,並制定世界金融、經濟秩序與規則;然而美元也並非無懈可擊,在1960、1970年代就曾經發生過信心危機。
早期通貨是由金屬鑄幣為主,金屬由於耐用且有價值的特性,因此早期被鑄成錢幣象徵價值,錢幣有攜帶方便、易於辨識等優點,便成了人們的交易媒介。在西元前500到700年左右,錢幣開始在市面上流通。不過錢幣也有缺點,例如體積和重量太大等。
隨後紙鈔開始在歐洲風行,最初任何銀行都能自行印鈔,價值則和銀行本身的信譽有關,直到1694年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 BoE)才成為英格蘭政府唯一的發鈔機構。各地政府成立發鈔機構後,紙幣仍能兌換等值黃金,但逐漸開始受到限制。1933年美國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禁止美國民眾私自持有黃金,美元遂走向「法定貨幣」,價值來自發行國政府而非任何實物。
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多數歐美國家採金本位制,也就是1國的貨幣價值與一定數量的黃金掛鉤。但隨著時間演變,金本位制也逐漸暴露其缺點,包括太過僵化無法支持不斷擴大的全球經濟與金融、難以因應波動又變化多端的國際經濟等。因此,二戰前金本位制實質上已經接近垮台。
就在二戰後即將步入尾聲之際,當時的氛圍認為同盟國將贏得勝利,且普遍認為,美國在戰後將成為經濟巨人。在此背景下,1944年7月,以美國為首的44國在美國的布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召開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籌劃戰後重建全球金融體系。
二戰後35美元確保能兌換1盎司黃金
會後各會員國簽訂了2大貨幣條款,同意讓本國匯率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承諾適時買賣美元使該國匯率與固定匯率的誤差保持在1%內;美國方面,為保持此架構的穩定,則有義務確保35美元能兌換1盎司黃金。
在此之前,美國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曾面臨通縮,戰爭期間又遭遇貿易入超、各國以黃金償付美國債權,使美國累積大量黃金準備,要達成上述承諾並不困難。布雷頓森林體系就這樣讓美國成為國際金融體系的中心,此後美元迎來黃金盛世,成為全球準備貨幣。
另外,為了抑制倫敦市場的黃金價格,1961年美國和7個歐洲主要國家建立了倫敦黃金互助基金(London Gold Pool),一旦黃金價格超過每盎司35美元時便會出手,最初幾年,此機制大獲成功,效果甚至超出原先預期。
黃金兌換承諾就這樣維持了27年,然而在美國內政支出擴大、越戰不斷升級和美蘇太空競賽之下,使美國陷入財政危機,聯準會不斷加大美元供應,氾濫的美元吞噬了黃金互助基金的盈餘;加上各國經濟復興,美國又扮演「全球最後消費者」的角色,美國面臨通膨和嚴重的貿易赤字。
尼克森切斷美元聯繫黃金 各國拋售美元
最終,外界對美國能兌現承諾的疑慮升高,各國認為固定匯率對其不利,紛紛向美國兌換黃金,導致25年之間,美國黃金準備流失了2/3。為了阻止金價波動,美國與其夥伴黃金互助基金必須賣出大量黃金,但實在難以為繼。1967年法國率先開第1槍要求退出,把存在紐約聯準銀行的黃金全數運回巴黎。布雷頓森林體系在1970年代走入末路。
美國政府為了維持美元兌黃金的價格,不斷出售黃金,愈賣愈多,直到發生「尼克森震撼(Nixon Shock)」。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在未與任何盟國商量的情況下,突然宣布停止黃金兌換,切斷美元與黃金的聯繫,全球進入浮動匯率時代。美元危機爆發,各國開始拋售美元。至此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黃金則在市場上自由交易。
尼克森提出油元體系,使得美國有機會在往後數十年持續主宰全球金融。(美聯社)
季辛吉協商原油用美元交易 確保美元地位
當黃金不再屬於貨幣體系的一環,此時美元需要透過別種方式來維持全球準備貨幣的地位。有1個比黃金對全球經濟更重要的原物料出現,那就是「石油」。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提出油元體系(petrodollar system),使得美國有機會在往後數十年持續主宰全球金融。
尼克森在關閉黃金兌換窗口後,派出時任國務卿的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赴沙烏地阿拉伯,向沙國王室紹德家族(Saud)提議,美國政府願意出兵保護沙國及其油田,出售任何他們所需要的武器,防止以色列、伊朗等國家入侵,最重要的是確保紹德家族能永遠統治沙烏地阿拉伯。
而做為條件交換,沙烏地阿拉伯則必須答應2個要求,1是石油交易只以美元進行;2是賣出石油多餘的收益必須投資美國公債。紹德家族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十分樂於接受強權的保護,認為季辛吉的提議很好。
1974年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簽署雙邊協議,且如美國所料,成功影響其他OPEC會員國也紛紛跟進簽署,所有會員國在1975年擁抱油元體系。也因此往後只要世界需要石油,就會需要美元。對美國而言,「美元兌換石油」的體系勝過「美元換黃金」的體系,從此以後,美國不需維持麻煩的承諾,也可以大肆印鈔來購買進口商品。
這也引發後續效應,由於世界各國十分需要石油,而石油僅能以美元購買,因此各國紛紛儲備美元,聯準會無須成本就能印鈔尼克森的油元體系則讓美國在往後數十年,維持全球經濟霸主的地位。LTN經濟通》美元拚命印也不怕 關鍵在此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6kf70z


布列敦森林體系(英語:Bretton Woods system)是1944年7月至1973年間,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加入以美元作為國際貨幣中心的貨幣體系[1]。
布列敦森林協定對各國就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國際儲備資產的構成等問題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確定的規則、採取之措施及相應組織機構形式的總和。該協定源自1944年7月,44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列敦森林公園內的華盛頓山旅館(Mount Washington Hotel)召開聯合國和盟國貨幣金融會議,其會議稱為「布列敦森林會議」。這次會議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協議最後決議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兩個附件,總稱《布列敦森林協定》(英語:Bretton Woods Agreements,或譯為布列敦伍茲協定、布列敦伍德協定)。
布列敦森林體系正式形成,但卻因為多次爆發美元危機與美國經濟危機、制度本身不可解決的矛盾性,布列敦森林體系於1973年宣告結束[2]。布列敦森林體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oCo7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