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宗教的愛與關懷 天主教與佛教送暖外籍漁工
慈善新聞網/ 2020.11.30 00:04   
11月27日串起跨宗教的愛與關懷,由慈濟捐助相關禦寒物資,促成天主教與佛教寒冬送暖外籍漁工。
  歲末寒冬的氣息漸濃,天主教臺北總教區關懷在臺外勞的牧靈中心,自2017年起針對外籍漁工族群的在臺生活及工作狀況進一步訪視,自北海岸、東北岸至宜蘭南方澳等走訪大小三十四座港口,累計已拜訪四千多位漁工,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募集物資受到困難,經透過天主教台灣明愛會向慈濟表達需求,11月27日串起跨宗教的愛與關懷,由慈濟捐助相關禦寒物資,促成天主教與佛教寒冬送暖外籍漁工。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總計捐贈天主教牧靈中心300件加厚毛毯、2000條圍巾、2000雙厚襪、2000頂毛帽、925件外套及2組福慧床及薄毛毯,捐贈儀式在牧靈中心位於聖多福天主堂的辦公室主堂大殿莊嚴舉行,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張宗義副執行長,聖多福教堂陳文鐵神父、阮紅艷修女、菲律賓神父Edward M.pacquing主任及多位慈濟志工、外籍漁工及外籍學生共同參加,見證這場跨宗教的大愛
跨宗教的愛與關懷 天主教與佛教送暖外籍漁工 | 蕃新聞 https://bit.ly/3ok8ZMf

11278-511278-111278-411278-211278-3


2016年04月13日11:42
不滿僱主違法苛扣外籍漁工薪資政府卻不作為,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等勞團今與外籍漁工等一行約50多人到勞動部前抗議,要求勞動部應禁止僱主扣膳宿費,對違法扣薪或提供不相當膳宿的僱主應直接處罰。

我國目前約有1萬名外籍漁工,他們適用《勞基法》,最低工資須為2萬8元,但有提供食宿者僱主可扣膳宿費,最高每月可扣5000元。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代表許惟棟說,他們發現有許多漁工不但被亂扣薪,有扣膳宿費的僱主卻讓這些漁工睡在馬達邊,船沒有出海時漁工還沒東西吃,得自己去山上、河裡「打獵」來果腹,「這種竟然也要被扣5000元膳宿費!」

外籍漁工A(化名)說,他來台第一個月薪資只拿到2500元,第二個月只有6000元,但每天卻要工作長達20多個小時。

許惟棟說,他們去年8月向勞動部檢舉,但最後勞動部卻以「僱主已經返還積欠薪資」為由而不裁罰,也沒有查處僱主提供不相符的膳宿問題,要求勞動部拿出具體作為。

勞動力發展署專委陳昌邦說,上次勞團來申訴的案件共有13案,其中7件有查到違法,6件查無違法;7件違法案件中,有4件因僱主已在期限內返還,依法地方政府可不裁處;另外3件則僱主並未返回,僱主與仲介已各處6萬元罰鍰,並廢止外勞名額,後續將輔導外籍漁工透過訴訟追討。

陳昌邦說,對於勞團申訴案件,勞動部都有發函請地方政府查處,也正訂定相關膳宿費應提供的食宿標準,勞團陳情內容若有新檢舉案或對舊案有疑慮,也會再請地方政府處理。(唐鎮宇/台北報導)

普立茲獎揭曉 美聯社報導「血汗海鮮」獲大獎

《紐約時報》拿下「突發新聞攝影獎」,記者鏡頭捕捉難民擠在一條小船,尋求自由的決心。(取自《美聯社》)

2016-04-19  07:5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百年歷史的普立茲獎被視為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委員會今天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宣布得獎名單,《美聯社》奪得最高榮譽的「公共服務獎」。美聯記者經過一年多的追蹤調查,揭露印尼小島數百名奴工,被迫出海捕魚,若有不從則慘遭關進籠子裡,奴工所捕獲的血汗海鮮則被銷往世界各地。

普立茲獎委員會表示,「突發新聞攝影獎」由拍攝歐洲和中東難民危機相關照片的《路透社》和《紐約時報》獲得。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因報導加州聖伯納地諾(San Bernardino)屠殺事件而獲得突發新聞報導獎。

《坦帕灣時報》(Tampa Bay Times)和《薩拉索塔前鋒論壇報》(Sarasota Herald─Tribune)因報導佛州精神病院計劃,獲調查報導獎。

《坦帕灣時報》報導皮內拉斯郡(Pinellas)教育問題,拿下「地區新聞報導獎」。

《華盛頓郵報》獲得「國內新聞報導獎」。

「國際新聞報導獎」則由報導阿富汗婦女困境的《紐約時報》記者魯賓(Alissa J Rubin)奪得。

美聯社採訪團隊報導揭露印尼奴工被迫捕漁的不人道對待,獲得普立茲「公共服務獎」。(取自《美聯社》)

曾是捕漁奴工的男子與母親相擁而泣。(取自《美聯社》)

捕漁奴工被關在船公司後方的狹小空間。(取自《美聯社》)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