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寒食節/潤餅及草仔粿跟清明節直至唐宋,仍有記錄顯示寒食染蛋、雕蛋的風俗/清明踏青求偶民俗的佐證-當時盛行的是祭墓之餘,就在墓前飲饌作樂。這行徑顯然毫無緬懷先人的悲戚,使得衛道人士十分不滿,因而朝廷規定祭畢撤下供品後,要揮淚辭別祖先,再另覓他處野餐。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Cq1vfD
桃園市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首度舉行〈葉五美頌〉近萬人大合唱。(蔡明亘攝)
影》桃園新屋8千葉家人齊掃墓 首辦〈葉五美頌〉大合唱 https://bit.ly/49itf7W
桃園市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每年在新屋舉行「葉五美公祭祖」,為全台最大規模清明祭祖活動,今年齊聚來自全球各地的8000名子孫,更首度舉行家族歌曲〈葉五美頌〉近萬人大合唱,凝聚宗親間的情感。桃園市長張善政今上午也到場致意,並表示葉五美家族的大型祭祀活動,充分彰顯中華文化慎終追遠精神。
影》桃園新屋8千葉家人齊掃墓 首辦〈葉五美頌〉大合唱 https://bit.ly/49itf7W
桃園新屋葉五美公祭祖活動全程以客語進行。(蔡明亘攝)
© 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
新屋葉姓宗親開台祖葉春日1735年來台,與其子葉特鳳於新屋大牛欄落地生根,葉特鳳共生5子,分別以「榮、華、富、貴、春」命名,象徵人生最美5件事,因此稱為葉五美公,自此建立5大房系統。
如今五大房的後代子孫合建祠堂祭拜祖先,整建為現在的5層祖塔,每到清明節,來自台灣各地、港澳、澳洲、美加、歐洲及南非等地的葉姓後代都會回到家鄉祭祖,人數近萬人,每年的祭祖活動成為地方盛事,號稱全台最大祭祖活動。
影》桃園新屋8千葉家人齊掃墓 首辦〈葉五美頌〉大合唱 https://bit.ly/49itf7W
「葉家後代子孫都回來了!」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理事長葉國傑表示,今年約8000人參與,與去年人數差不多,協進會經過每季開會籌備,每年清明祭祀由5大房經理人輪派祭祀,採傳統客家儀式已傳承290年。此外,祖塔修繕部分,今年也將辦理晉金儀式,將暫置在祖塔兩側的祖先骨灰罈移至內部,也因為此處為寶地,祖塔未受到昨日強震影響。
張善政說,葉五美家族歷史脈絡清晰,從河南發跡一路到福建、廣東最後再到台灣,落腳桃園新屋,如今看見每房發展壯大,後代子孫事業有成、發展傑出,內心相當感動,相信能身為葉五美家族的後代子孫是非常光榮的事。
張善政提到,每年清明時節,新屋葉五美家族的後代子孫都會齊聚一堂祭拜祖先,可說是全台數一數二的大規模祭祖,其脈絡清晰的家族發展史,充分彰顯中華傳統文化慎終追遠的精神,祝福葉姓家族各個家庭美滿,未來持續壯大家族。
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5年前製作一首〈葉五美頌〉,今年首度設置大型看板舉行「近萬人大合唱」,宗親們還特別自發性組成合唱團領唱。現場宗親分享,這首歌能凝聚家族成員情感,看見這麼多親戚朋友在祖塔前獻唱,令人感動。
葉家後代葉時濤分享,從小開始每年清明都會回新屋,秉持飲水思源精神祭拜祖先,他今年也首次帶妻子張瑜前來,她說,現場人很多很熱鬧,以前家庭掃墓不會有攤販擺攤,相當壯觀,也顯示家族成員都抱有感恩的心,凝聚力非常強。
清明,大部分的家庭都會到靈骨塔、墓園掃墓或祭拜祖先和往生親人,但是,家中神明廳的公媽可別漏掉了!可能有人會納悶,不是都是祖先嗎?那既然掃過祖先的墓,應該就不用再特別拜家中的公媽了吧?答案是錯的,就算掃墓仍要祭拜家中公媽。
家中拜祖先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知名命理專家周映君老師曾在節目上解釋,每個人都有三魂七魄,往生後,一魂出世、一魂跟著屍骨走(在墳墓或靈骨塔塔位)、一魂則在家中的公媽牌位享受香火祭祀。所以,清明節祭祖追恩,除了掃墓外,家中神明廳的公媽也別遺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祭拜家中公媽最適合的時段為清明節當天早上至中午,準備三牲、三杯酒(清茶也可以)、六碗菜飯(八碗、十二碗也可以)、水果、紅龜粿、草仔粿、春捲等供品祭拜;此外,可再多準備「種子食物」六種,像是花生、瓜子、腰果、杏仁、開心果、龍眼乾、大紅豆等食物,象徵後代子孫興旺、碩果累累;燒金紙部分,焚燒刈金、銀紙即可,如此便大功告成。
掃墓和祭拜家中公媽缺一不可,墳墓或靈骨塔的祖先、家中神明廳公媽兩相呼應,相互輝映,共同護祐後代子孫、加持家運,讓家中香火永不斷。如果家中沒有設置公媽廳,則無此限,到墓園、靈骨塔祭祀祖先即可。
資料參考:習俗百科/清明祭祖別忘家中公媽!「種子食物」祐子孫 https://bit.ly/3mhh5W4
周映君命理諮詢顧問中心
客家人習慣在春節後就開始掃墓,泉州人大多選擇清明時節,而漳州人則選在農曆3月3日,也就是三日節來祭祖掃墓
玄天上帝聖誕,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
==================================
清明節的來源及兩大禮俗「三日節」和「清明節」
我國傳統的曆法中有所謂二十四節氣,“清明節”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後第一百零五日,「春分」後十五日,穀雨前十五日,此時正是春天時分,春暖花開,大地萬物潔而清明,充滿著一片氣清景明的現象,花卉草木在這樣的環境下,欣欣向榮地生長著,所以叫作“清明”,二十四節氣是物候的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令包含著一定的民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如古代以三月已日為〝上已日〞,魏晉以後定為〝上已節〞,唐宋以後〝上已節〞改為三月初三「重三」或「三日節」,明、清之際,福建地區還有「三日節」的行事。台灣地區的祖先,皆從福建、廣東二省遷徙,也就保有這樣的風俗,在清朝康熙以後,作〝三日節〞相當普遍,而〝三日節〞的行事,如〝上墳〞〝祭祖〞〝掃墓〞〝踏青〞〝讌飲〞等,也都和〝清明節〞的習俗相同。所以,現代台灣居民〝三日節、清明節〞掃墓習俗都己融合了。清明掃墓起源,應追述到殷商時代,殷人的厚葬,信鬼神,尤其特別崇拜祖先,認為他們的肉體雖然死了,但是魂魄仍然存在,地位、權威、享受與活的時候完全一樣,死後增加了一神秘力量,可以降福授禍於子孫,此外,殷人認為他們不能直接向上蒼求雨祈年,必須通過祖先和其他神來轉達,所以殷人對祖先均行「厚葬」。
據﹝太平御覽﹞引述劉向的話以為:我國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則故事:春秋時代。晉文公“重耳”為晉獻公次子,獻公非常寵愛貴妃驪姬,欲立驪姬之子為太子,於是殺了正宮太子申生,又欲殺害二太子重耳:重耳因而離國逃亡歷十九年,首先到達曹國,因走投無路,已經好幾天沒有吃飯,其隨從“介之推”則慨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股肉,煮給“重耳”吃,後來“重耳”返國為君後,對其隨從狐偃、趙衰、顛頡、魏雙皆有重賞封官,唯獨“介之推”沒有重賞,而“介之推”亦不肯報公求祿,“介之推”的下人見此心有不服,便寫下一詞,貼於宮門上,詞句如下:『有龍矯矯,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遊天下。龍饑乏食,蛇刲股:龍返於淵,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處處:一蛇無穴,號於中野。』
晉文公重耳見此恍然大悟,感到非常慚愧,便派人請介之推入宮,然此時“介之推”已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又名介山﹞,不願再下山入宮,晉文公乃親自勸他下山,“介之推”仍舊不肯。於是晉文公想藉燒山的方法把他逼出來,怎知介之推竟抱樹被活活燒死在山中。晉文公見了非常淒痛,撫木哀嘆,就砍樹木作成屐,衷曰:「悲乎足下!」。於是就在此地建廟紀念介之推,並下令全國每年此日為禁火冷食的日子,後人為紀念介之推,在每年的這一天不用火煮食物,只吃冷食,故「寒食節」又稱「禁火佳辰」。初期前後一個月不能生火,因時間太長使得民間百姓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於是到唐朝時代就改為三天。 周朝時代就有墓祭習俗,但祭期一直沒有固定,直到唐朝時代,民間在「寒食節」上墳墓祭拜的習俗,所以唐玄宗遂法定墓祭的日期訂在「寒食節」,於是這種「寒食節」掃墓的新規定,併同禁火的流俗,一起傳到宋朝。宋朝「寒食節」認為禁火三天的時間太長,宋代的官方不再強調,禁火的民俗就此廢弛下來,「寒食節」也因此名存實亡。而掃墓的新俗就順理成章的被「清明節」取代。
《夢華錄》記載:宋代京師汴京附近,以「寒食節」的第三天為「清明節」,凡是有新墳的人家,都利用此日祭拜墳墓。我國雖然自古就重視祭拜祖先的墳墓,但在清明節上墳墓祭拜的習俗,應該是確定在唐宋時代,這就是清明節的起源。
「三日節」和「清明節」同是祭拜祖先的節日,台灣地區的習俗「三日節」又稱「古清明」,因為時間固定在農曆三月三日,所以也叫「死節」。而「清明節」在農曆中沒有一定的日期,所以又稱「活節」。這兩個節日都有人掃墓祭祖,然自民國二十四年四月六日,農曆三月四日丑時「清明節」,政府派張繼前往謁陵,舉行首度民族掃墓後,就固定每年清明日遙祭祖先,以示不忘本,使得清明掃墓的意義更為彰顯,而「三日節」的意義反而不彰。如今祭祖掃墓大多數的人只知道「清明節」而淡忘「三日節」了。
================================
上巳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三月節、三日節、小清明[2],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農曆三月初三。
上巳節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祓即祓除疾病,清潔身心。禊為修整、淨身。上巳春浴的習俗,發源於周代水濱祓禊,後由朝廷主持,並專派女巫掌管此事,成為官定假日。[3]
「上巳」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這個節日在漢代以前有個很獨特的風俗,它同時是政府為男女青年舉辦的狂歡節;在河邊的男男女女除了臨水沐浴,於聚會期間還能不拘禮制地隨意交歡,並且任何人都不得干涉。《周禮•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其中的「奔」便是指男女於野外交歡,稱為「野合」[4]。《周禮》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當時的情形。
宋代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風俗在漢人文化中漸漸衰微,許多人在三月初三掃墓順便踏青,故又稱小清明。
古代漢族上巳節活動
祭祀軒轅黃帝,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祭祀象徵北極星的道教大神——真武大帝=玄天上帝
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
祓除畔浴,修禊之事,清潔身體,去除身上的晦氣。
曲水流觴,是文人臨水宴飲、吟詩作賦的節日,最著名的是王羲之蘭亭之會。
春遊踏青,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好時機。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麗人行》)此時野合有所不禁。近世仍未絕跡,《善化縣志》中就有記載。
野餐
採集蘭花
現代
現代,在台灣、閩南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掃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連雅堂《台灣通史》:「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州人謂之三日節,祀祖祭墓。而泉州人以清明祭墓,謂之嘗墓。」近年一些上巳節習俗式微的漢族地區也有復興上巳節的趨勢,亦因為有春遊踏青、男女相會談情的傳統,部份人認為相比傳統沒有約會習俗的七夕,上巳節更適合稱為「中國情人節」。
很多中國少數民族至今仍是十分重要的節日,苗族、土家族、黎族、壯族等都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活動。「三月三」是壯族、侗族、苗族等的傳統歌唱節日,而廣西壯族自治區自2014年起更將三月三設為地方性法定假日,全區放假兩天。[5][6]雲南大理三月三日舉行的潑水節活動中,還可看到古時上巳節祓禊之俗的影子。一些地方的漢族在三月三也保存有特殊的習俗,如湖南等地有「三月三,地(薺)菜煮雞蛋」的傳統,而安徽等地有吃粑粑的傳統。[7]上巳節還是傳統節日人日,相傳女媧七天之內造出七種動物,按日排列為初一是雞日、初二是狗日、初三為羊日、初四為豬日、初五為牛日、初六是馬日、初七為人日。[3]按子丑寅卯戊己庚辛辛酉戌亥的天干排序和甲乙丙丁辰巳午未壬癸的地支排序法,初七為地支巳日,所以巳日即人日,因此上巳節,也就是人日的節日。紀念人日要吃「七寶羹」和「薰天」。「七寶羹」就是用七種菜做的菜餚,而「薰天」是露天作的煎餅。另外還要用五彩絲織品剪成人形或金箔刻成人形掛在屏風火帳子上,以求吉利。 [3]分布於福建、浙江等地的畲族的亦有「三月三」節日,它是穀米的生日。是日畲族家家戶戶都吃傳統的烏米飯。
東亞其他國家亦有慶祝。在日本,上巳(じょうし/じょうみ)屬於「五節句」之一的「桃之節句」(桃の節句),亦是女兒節(人偶節,雛祭り)。不過在明治維新後,這個節慶被移送到西曆的3月3日舉行。在朝鮮半島,朝鮮族有踏青、吃花煎、喝花菜的習俗。在琉球,婦女會在海邊沐浴,祈求健康。
春季的祭儀:清明
清明幾處有新煙―澎湖的清明節
《澎湖紀略》記載:清明節,澎人俱於節之前後五日內拜墓祭祖,邀請親友,壼漿殽核絡繹於原野之間。祭畢,藉草而飲,相為勸酬,必薄暮而返。或人家有新娶子婦者,即同新婦往祭,諸女客陪焉。也因澎民貧苦節儉,逢年過節才得宴飲飽食,故除媽宮外,豬肉平日亦不得食,西嶼地區是「遇節方屠宰」,望安更是「青菜、豆腐、豬肉俱無出賣」。除了祭祀祖先,清明節也是清代澎湖官民懷柔厲鬼的節日:「每歲清明、中元、十月朔,凡三祭。先期三日,牒告城隍;至日,迎城隍位於壇上以主之.設無祀鬼神牌於下,左右排列祭物、果品、羹飯、香燭、褚帛、冥衣數百具以祭焉」。百餘年後,我們清明節的習俗略有變化,從前後五日內變為前後十日內,拜墓祭祖。《澎湖廳志》也增加了澎湖人食春餅的習俗:「其製以麵粉煎成薄片,如鍋蓋狀,而以魚肉雜菜臠切至細,實其中,參以芥醬裹之,亦名薄餅。蓋本金、廈之俗也。」除了春餅,《望安鄉志》也記載:東坪村添丁娶媳當年的掃墓習俗,則是必須煮油飯來墳上祭拜先人。從清晨到黃昏的忙碌,由自家、宗祠到郊外的祖墳的奔波,都是澎湖人崇功報德的虔誠之心。
一年掃祭祖墳一次,祭祀的時間點澎湖人也十分講究,有的選擇當日午時陽氣最旺的11點左右開始祭祀,期待家族能如日中天;有的選擇潮水上漲的時刻,象徵運勢蒸蒸日上。砍除銀合歡與雜草,將祖靈安歇之地清潔打掃一番;再沿著墓龜以小石子壓上墓紙,馨香一束、虔誠祝禱祈求祖先的庇佑,此刻是不同世代,不同世界的溝通與交流。雖然「清明時節雨紛紛」帶著感傷,也因春雨使得「青草池塘處處蛙」,小孩子跟隨大人四處掃墓祭祖,有得吃又有得玩,平日人煙稀少的荒涼墓塚,也在此時憑添熱鬧的氣氛。
澎湖的清明節,除了本地獨特的飲食文化與習俗,西嶼竹灣村、小門村、二崁村,在農曆三月初三日掃墓,則有其大歷史的脈絡,這與1885年法軍攻打澎湖的戰役(中法戰爭)密切相連。1992年8月竹灣吳祖籠先生參與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提及:「西嶼鄉竹灣村、小門村、二崁村,都在農曆三月初三日掃墓,至今已沿用一百多年,據曾祖母在五、六歲時,剛好是中法戰爭,法國海軍登陸澎湖,追擊清兵,就在清明日的前夕(4月3日),在竹灣海灘登陸,法軍追擊逃亡的清兵,放了幾槍,上岸後到處搶刧,在路上走的雞鴨豬都被搶走。當刧後餘生的百姓回來,已過了清明日,大家商量,再來就是農曆三月三日,於是決定在這一天掃墓,三月節就這樣延續下來,……」
依民俗而言,1885年4月4日為乙酉清明節(1885年農曆2月19日) 。法軍於3月31日進佔媽宮後,孤拔將軍乃派遣一個海軍步兵中隊佔領漁翁島及西嶼燈塔一帶。4月4日法軍更編組游擊隊巡視澎湖全島,並在各村莊張貼告示安撫人心,澎湖因此很快平靜下來。假設法軍來到竹灣等村掃蕩殘餘清軍,竹灣等地居民驚嚇之餘逃難後再回到家鄉,可能已過陽曆4月4日清明節,而下一個節日為國曆4月17日(農曆3月初3日)的三月節,竹灣村民乃改以此節日掃墓祭祀祖先,就時間推算與歷史記載而言極為吻合,可信度頗高。藉由傳說與歷史的推敲,外國的元素又增添澎湖人清明節的文化深度。
時間的輪轉不曾停止,掃墓的地點也從郊野一座一座的墓龜,轉變為一層一層的巨塔。然而,澎湖的子民切不可遺忘「大蛤包飯」的滋味與底蘊,請記得在清明時節為我們的先人獻上一束裊裊香煙,傳承澎湖人世代的意志。
資訊引用|許玉河老師
「清明節,澎人俱於節之前後五日內拜墓祭祖,邀請親友,壺漿殽核絡繹於原野之間。祭畢,藉草而飲,相為勸酬,必薄暮而返。或人家有新娶子婦者,即同新婦往祭,諸女客陪焉」。林豪不僅提及「清明節,澎人俱於節之前後十日內,拜墓祭祖」。並引《石蘭山館遺集》所載:「按澎人清明節,家家皆食春餅。其製以麵粉煎成薄片,如鍋蓋狀,而以魚肉雜菜臠切至細,實其中,參以芥醬裹之,亦名薄餅。蓋本金、廈之俗也」。
澎湖有一諺語「公婆儘看清明七月半」,其意為死去的祖先每年期待的是清明及中元節,因為此二節慶是過年之外要盛大祭祖的日子,當日也要祭拜地基主與門口公。清明節不僅要往墳地掃墓,也要在家中祭拜堂上的歷代祖先。雖然掃墓在清明前後十日均可,若非特別原因一般家庭都選在清明當日。白沙島的漳州裔居民以及西嶼的竹灣、小門二村則在陰曆的3月3日掃墓。
掃墓時每門祖墳須準備供品及紙錢各兩份,一祭祖先另一拜后土;子孫在墳前燒香行禮後,可分頭壓掛墓紙及清理墳旁的環境。墓紙係裁成條狀的白或黃紙,可檢取石塊壓放在墳堆、墓碑、墳垣等處。新喪之墳及家中娶媳婦、添男孫者3年之中掃墓須慎重地準備牲禮,並在墓碑頂上加壓一疊五色紙,墓紙中也須雜以若干紅紙條。
一如林豪所言,澎湖人在清明當日食「薄餅」,並以此祭祖;「薄餅」一詞係來自廈門,臺灣各地及金門大都稱「潤餅」。但是近半世紀來並未聞澎人的薄餅中有參以芥醬者,實際上薄餅的「內餡」除切成細絲的肉、蛋、蔬菜、海藻、紅蘿蔔等等之外,另一要項是將炒花生加糖粉碾碎,吃薄餅時先鋪一層花生粉在餅皮上,放上肉、菜等之後再灑上一層花生粉,利用花生粉吸收菜湯以免餅皮破裂。清明日中午祭拜祖先時,薄餅及上述做為內餡的諸物項當然是不可或缺的。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宗教志》
清明節約農曆三月,新曆四月四號或五號,為掃墓的節日。若家族中有新婚的夫婦,就由新人決定整個家族掃墓的時間,除了讓祖先認識家族的新成員,也是讓新人與家族更為熟稔,聯絡彼此間感情。掃墓的時間多為清晨天剛亮時,攜帶著牲禮、炸棗、菜繭前往祭拜。先整理墓地周圍環境,繼而壓「膏」仔錢,燒金紙拜土地公,燒銀紙祭祖。家族成員趁此機會至郊外走走,故也稱為「踏青」、「踏草青」。有的民眾會以白紙錢一排排掛在墳墓上(掛墓紙),意謂為替墳墓整新門面,所以掃墓又稱為「翻厝」。有的民眾會在祖墳上以石塊「壓墓紙」,表示有後嗣子孫來祭拜。清明節當天在家裡也要準備飯菜拜公媽。
資訊引用|《七美鄉志》
清明節約農曆三月,新曆四月四號或五號,為掃墓的節日。目前原先土葬墳墓已撿骨至第一納骨堂或祥源莊,101鄉公所也會舉行清明節祭拜儀式。
另在基督徒方面,七美教會在清明時節亦會舉辦「清明省墓禮拜」,讓基督徒們聚集在主恩堂,透過禮拜,緬懷與家人過去生活的點滴,並祈求上帝為返回天家的親人賜福,亦是十分應景且溫馨的在地習俗活動。
若家族中有新婚的夫婦,就由新人決定整個家族掃墓的時間,除了讓祖先認識家族的新成員,也是讓新人與家族更為熟稔,聯絡彼此間感情。掃墓的時間多為清晨天剛亮時,攜帶著牲禮、炸棗、菜繭前往祭拜。先整理墓地周圍環境,繼而壓「膏」仔錢,燒金紙拜土地公,燒銀紙祭祖。家族成員趁此機會至郊外走走,故也稱為「踏青」、「踏草青」。有的民眾會以白紙錢一排排掛在墳墓上(掛墓紙),意謂為替墳墓整新門面,所以掃墓又稱為「翻厝」。102有的民眾會在祖墳上以石塊「壓墓紙」,表示有後嗣子孫來祭拜。103清明節當天在家裡也要準備飯菜拜公媽。
春季的祭儀:清明 https://bit.ly/4cGLkzh
記者吳昭明、陳銀全報導
今年國曆四月五日清明節,農曆三月三日,清明節和「三日節」恰是同一天,三十八年才一次,並不多見。由於清明和三日節,府城分別有包潤餅的習俗,預期各傳統市場將滿是購買潤餅皮和菜餚的人潮。
農曆和陽曆,每三十八年為一週期,即三十八年重疊一次,由於清明是「活節」,有時四月四日,有時四月五日,因此和「三日節」同一天更難得。清明節和三日節「撞期」,最近一次是民國六十二年,距今剛好三十八年。
清明節包潤餅,可能和春秋時代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燒死而不生火煮食,只吃冷的食物,衍生出來的寒食節有關。
台灣清明節的習俗,像府城有包潤餅祭拜祖先的傳統,家家戶戶上市場,因而擠爆市場。民間傳說,為了採買潤餅皮和包潤餅的菜餚,導致漳、泉兩地移民械鬥,贏的一方,繼續在清明節那天包潤餅,輸的「食三日節」。
今年,清明和三日節同一天,應不至於再出現類似早年漳、泉鬥的場景,不過,可以預期的是傳統市場一定滿是人潮,尤其「擦」潤餅皮的攤位,一清早就是長長的人龍。
至於清明掃墓的習俗,府城稍有不同,一般台南人多在春節期間「探墓厝」,當家裡有紅白喜事,像娶媳婦、生子、蓋房子、搬新家,或家人往生,第一年清明或三日節前「培墓」,第二年清明或三日節當天培墓,第三年清明節或三日節之後培墓。或是守喪三年、廬墓三年的意涵。
習俗上人們會在農曆三月祭祖
有的會選清明節,但有些人是用三日節(農曆三月初三)
我林氏家族就是用三月初三來祭祖
"清明"乃二十四節氣之一
國曆大都是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
但農曆就不一定是那天
一般來說會在農曆三月初一左右
而今年就早在農曆二月十七日就是清明
因政府機關明定清明為掃墓節
所以有許多人就以清明來掃墓跟祭祖
.
但有些家族在三月祭祖
不選"清明"而是用農曆三月初三又稱三日節
.
為什麼會有的家族是選用農曆三月初三
原因眾說紛紜,但比較多人採信的說法是
.
一.鄭成功當年立志"反清復明",
因為"清明"兩字,"清"在前 "明"在後,聽來相當不爽惱火
就像現今很多人聽到"中國"或"台獨"的反應差不多啦
所以鄭成功下令不要在"清明"祭祖掃墓,而改用三日節
.
二.早年漳泉械鬥,若同一天祭祖掃墓
很容易在市場或墓園碰到,仇人見面份外眼紅
到時還沒祭祖掃墓就先打上一架就不好了
所以有泉州移民在清明祭祖掃墓
而漳州移民在三月初三祭祖掃墓之說
但我個人覺得這第二種說法也不盡合理
因為我林氏先祖是來自福建泉州同安
但還是選用農曆三月初三來祭祖.
.
其實任何習俗和文化
都有其演變的原因和形成的背景
能朔本探源,知其所以當然很好
但如果因年代久遠 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那也沒關係
重點是那慎終追遠,緬懷先人的心意在就可以了
一般會稱「三日節」、「三月節」其實有三種說法:
一、法軍影響:竹灣過三月節
在清代的時候,有一次發生了中法戰爭,法國海軍登陸澎湖,到處追擊清兵,就在清明日的前夕(四月三日),在竹灣的海灘登陸(?),清兵不幸戰敗而逃亡,法國海軍在後追擊,上岸後到處搶劫,附近幾個村子都遭受波及,村民就相偕逃走避難。
當劫後餘生的百姓回來,已過了清明節,大家商量,再來就是農曆三月三日,於是決定在這一天掃墓,「三月節」就這樣延續下來,本村旅外的鄉親也都會在這一天回來竹灣掃墓。
二、買菜糾紛:漳州人過三月節
台灣早期移民以漳、泉兩地為主。兩地移民掃墓日期各自不同,漳州人多在三月三日上墳,泉州人則在清明節掃墓。
關於日子的岐異,有一種說法是:漳、泉人常因清明節買菜引發糾紛,彼此械鬥,所以由官府出面調停,規定漳州人在三日節、泉州人在清明節掃墓。
三、漳泉械鬥:泉州人過三月節
另一種說法是:清明節從魏、晉後就被定在陰曆三月三日,相傳以前,福建省漳州、泉州來台灣的人很多,因意見不合,曾好幾次發生械鬥,稱做「漳泉拼」。漳州人占多數,每次都勝利;泉州人少,死傷很多。因此泉州人對漳州人怨恨入骨,互不相讓,甚至互不婚娶,且連祖先掃墓日也不願同日舉行。泉州人就選農曆三月三日為掃墓日,漳州人仍以清明節為掃墓日。
農曆三月三日的典故
2010/04/16 16:32瀏覽5,430迴響1推薦33引用0
以前上班時未曾注意家裏祭拜祖先的日子與時間,之後婆家寫了一張清單詳載日期、時間及準備的貢品等等,只要按著指示照辦即可,但是所記載的時間大都以農曆為主,而我因從小讀書至工作後一向都以陽曆為主,如不提醒仍然會忘記農曆的日月..
我們的清明節雖是陽曆的四月五日,而婆家卻提醒著我們要過的是農曆三月三日,這天要祭祖..然而我想起最近正在看的柏陽版資治通鑑中,也曾提到三月三日的由來,卻很難想起與掃墓與清明的事有關連性…
據查《台灣通史》記載:「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人謂之三日節,祀祖祭墓。而泉人以清明祭墓謂之嘗墓;嘗,春祭也。祭以餑餅,治牲醴,掛紙錢,歸乃食之。餑餅以麵為衣,內裹蔬菜,炸油者謂之春餅。嘗墓之禮,富貴家歲一行之,常人則兩、三年一行。婦孺歸時,各插榕枝於髻,以祓不祥。」
「清明」最初指的是節氣。在我國傳統的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用來反映氣候變化和指導農業生產,而「清明」時間大約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換算成陽曆,約在 四月四日 或五日。在《淮南子》一書中記載:「清明」是在冬至過後的106日,也是「春分」後的第15日,這時候萬物潔淨,空氣清新,風景明麗,花卉草木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所以多數人們喜歡在清明節祭拜祖先,也是掃墓園的節日子,這在魏晉時代就定在農曆三月三日,我們的國曆四月五日清明節,與原農曆三月三日時序也很接近。
在秦代,就有臨河拔楔的習俗,即在春秋兩季到河中洗浴,以去除不祥,去病消災,拔除其心垢,在農曆三月三日上巳修楔尤為盛行。三月三日「修禊」是一種消除污穢的祭祀,選擇水邊,大家一方面祭神,同時也清洗手腳,來排除邪惡不祥。而這儀式源自於西周,最初只是祭神,後來逐漸增加唱歌、宴會、作詩等節目。再到後來,「修禊」已重在賞玩景物、飲酒作詩,成為士大夫文人的遊戲,祭神、清除污穢的原意逐漸消失。
台灣早期的移民,以漳、泉兩地為主。
兩地移民掃墓的日期各自不同。
漳州人多在三月三日〈俗稱三日節〉上墳掃墓,
泉州人就在清明節培墓祭祖。
為何會有這個日子的歧異,
傳說是:漳、泉人常因清明節買潤餅皮和作潤餅的菜餚
引發糾紛,發生械鬥。
最後由官府出面調停後‧
規定漳州人在三日節、泉州人在清明節掃墓。
從這裡也就可以知道,自己是漳州人或泉州人了,
另外也有一種分辨方法,從前就有流傳一句話:『泉人無全甲』
意思就是說,泉州人的腳掌小指的指甲,
是由一大片旁邊又有一小小片,
由兩片組成的。大家可以自己看看,如果是兩片的就是泉州人。
而也就是在清明節掃墓的族群。
不過現在倒也沒那麼分了,反正有假日或有空就去,
免得去跟人家擠, 也有些人就乾脆〝三日節〞上墳,
〝清明節〞在家祭祖作節, 這樣比較輕鬆點。
清明祭祖掃墓免不了的就是要〝潤餅〞,
這個由來改天再來說說,
我來給大家看個卡通,是出自〝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內記載的故事, 讓大家要去掃墓祭祖準備供品時當個參考~~
又掃墓又吃春捲─「三日節」與「清明節」傻傻分不清楚
──李建霖
您知道為什麼農曆3月3日要吃春捲嗎?為什麼有些人在國曆4月5日掃墓,有些人卻在農曆3月3日掃墓?您是否曾有過「為何不在清明節掃墓」的疑問?是否也曾懷疑為何清明節既然是中國傳統節氣,但時間卻不是農曆,而是國曆?事實上這牽涉到族群文化和複雜的歷史脈絡。
4月12日這天,我驅車來到每日都會經過的路線─美和路轉角,發現這兒似乎與平日有些不同,一個店家門口擠了許多排隊的人潮,仔細一看原來是賣春捲,我還納悶著為何今日大家要排隊來吃春捲,同事才告訴我,原來今天是農曆3月3日,也就是俗稱「三日節」。
「三日節」,又稱三月三,或三月節又一名為古清明,不過它的正式名稱叫做「上巳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但宋代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森嚴,上巳節風俗在漢人文化中漸漸衰微。
不過在台灣,三日節卻是許多人掃墓的日子,這實際上牽涉到族群習俗,各族群的掃墓時間並不相同,例如客家人習慣在春節後就開始掃墓,泉州人大多選擇清明時節,而漳州人則選在農曆3月3日,也就是三日節來祭祖掃墓。連橫也在《台灣通史》中記載:「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人謂之三日節,祀祖祭墓。而泉人以清明祭墓謂之嘗墓……」。因此,並非所有的漢人都是選擇清明節前後祭祖。至於為何漳、泉兩個族群選擇以不同時間來祭祖,眾說紛紜,其一是漳州和泉州人因為清明節買菜引發糾紛而發生械鬥,而後官府規定泉州人在清明節、漳州人在三日節掃墓;還有一種較為類似的說法,只是爭端的原因從蔬菜換成豬肉;還有一種說法是清明節在魏、晉以後就訂在3月3日,但在台灣發生漳泉械鬥後,因為泉州人人數較少,往往落敗,對漳州人恨之入骨,互不婚娶,甚至連掃墓也不願同日,因此泉州人選在現在的清明掃墓,而漳州人則維持原3月3日掃墓。當然這些說法都還需要進一步探究,但民間說法儘管有多種版本,但似乎均認為與漳泉械鬥有關。
至於「清明」,乃是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大約是每年國曆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因此「清明」必須按照太陽在天空中運行的真實位置而定,它是一個「時刻」,而非「一日」。而《曆書》則記載清明是春分後十五日,因此清明時間大多落在國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此外清明也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所以原本「清明」並不是固定在國曆4月5日,而是自民國24年(1935年)起,國民政府明訂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全民休假一天以便掃墓,此後,越來越多的人配合習俗以及工作假期,選在清明節祭祀。1975年總統蔣介石逝世的日子碰巧為國曆4月5日,與清明節兩者時日相近,但並無關連,不過過去三十多年來,清明節向來合併舉行故總統蔣介石逝世紀念活動,讓部分民眾常誤解兩個節日是同一天。
但是不論是清明節或是三日節,在台灣除了掃墓外,還有一種跟這兩者密切相關的習俗,那就是吃春捲。文史專家表示祭祖時吃春捲其實與春秋時代的「寒食節」有關,而寒食節在漢代確定為在清明前三日,而到唐代時,縮減為清明前一日,但此後逐漸式微,與清明節合一。
關於寒食節春捲的傳說,最盛行的說法莫過於春秋時代晉國的介之推,當時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流亡,介之推便是隨行大臣之一,重耳流亡19年,但介之推一直忠心耿耿,有次重耳生重病,極想喝肉湯,介之推便割下自己腿肉,煮了一碗熱騰騰的肉湯給重耳喝。後來重耳當上了晉文公後,想嘉勉冊封介之推,但介之推拒絕,並帶著母親悄悄來到棉山隱居,此時有大臣建言說介之推是個孝子,如果放火燒山的話,為了保全母親,他必定帶著母親一起逃命,於是晉文公便放火燒了棉山,欲逼介之推出山,但大火燒了三日,卻遲遲不見介之推出現,後來晉文公發現介之推抱著母親一同燒死在柳樹下,為了感念介之推,晉文公便訂介之推被燒死之日不舉火、吃冷食,是為寒食節由來,而古代多吃蔥、蒜、韭菜等辛辣食物,難以入口,所以用潤餅皮包著吃,也就逐漸演變成現在我們吃的春捲。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相傳在太平天國時期,當時捻匪作亂,一直蔓延到閩南,尤其是漳、泉一帶,由於兵荒馬亂,沒有時間準備祭品,便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所有的食物捲進麵皮中,以此來祭墓,久而久之清明吃潤餅就成為一項傳統習俗,不過這種說法值得探究,因為在唐朝時期就已有在立春吃春捲的習俗,杜甫的詩劇中便曾提及『春日春盤細生菜』。
「清明節」或「三日節」原先的意義與「寒食節」大不相同,不過由於時間相近以及都有緬懷先人的寓意在其中,因此逐漸合併。傳統、習俗向來是不斷流變、不斷創造的,有時是找不到所謂「真實起源」,不論這些穿鑿附會的說法是否真實,當它對我們當代人們產生意義,那麼它就成為事實,我們奉行著三日節或清明節掃墓和吃春捲的習俗,就像美國人類學者Geertz所言:「人是懸浮在一張由他自己所編織的意義之網中」,文化是一張網,編織著我們的行動,我們也不斷地編織著文化之網。至少,我還懂得在掃墓的那日排著人龍買春捲,享受著這一年一次的甜美滋味。
=======================
三月三,是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在廣闊的中國,不同地區對於“三月三”的定義是不同的,節日的叫法和習俗自然也大相徑庭。
★上巳節
上巳節是漢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上巳”不僅是祛邪求吉的節日,也被稱作女兒節,女兒們在此時要行成年禮。
上巳節的由來已久: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在古代,三月三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可惜,宋代以後禮教漸嚴,男女私會不被容許,這個節日也日趨沒落,最終被人們遺忘。踏青也改在清明進行。>>>>
水的節日:如果重陽節可以稱為山頂上的節日,那麼上巳節就可以稱為水邊上的節日了。這個節日是在農曆三月初三,主要內容是臨水洗浴,以祛除不祥。時當暮春,風和日暖,官民人等,聚集水邊,撩水于身,踏青於野,別有一番生活情致。
《論語》中記載,孔子和他的幾個學生在暮春之時,穿著春裝,在沂水中沐浴,就是這種節日習俗的痕跡。最早記錄這個節日的是西漢初期的文獻,鄭玄《周禮》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經過文化名人的點綴,這個節日便具有了高雅情調。>>>>
上巳節習俗:著漢服、跳《踏歌舞》、放風箏、沐浴、踏青 、祭祀高禖
曲水流觴,傳說:“上巳節”也與中國書法有著聯繫——西元353年的“上巳節”,王羲之和41位文友聚會紹興蘭亭,並寫就《蘭亭序》,此後“文人雅聚,曲水流觴”成為千古佳話。
上巳節食俗:古人有浮蛋乞子的習俗。在野餐時將煮熟的雞蛋、鴨蛋等投入河中,使其順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從水中取而食之,謂之“曲水浮素卵”;也有人將紅棗投入激流中,叫“曲水浮絳棗”。剛煮熟的熱雞蛋很難剝,投在清水裏漂一會再吃倒是個好玩的主意。蛋在任何一個文化裏都是生育的符號。壯族、侗族等民族,三月三還有吃彩蛋的習俗。唐朝時,三月三仍然是一個全國性的重要節日。每逢此節,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謂“曲水流觴”,自宋代之後逐漸消失了上巳節的許多傳統。>>>>
★敬祖節
首先是"三日節"。閩南人每逢農曆三月初三,有敬祖舊俗,叫做"三、三節",也叫做"三日節"。"三月三"的由來根據傳說是和民族英雄鄭成功有著密切的關係。
由來:一種傳說是:鄭成功據守廈門、金門根據地抗清,為實現“反清復明”的願望,同仇敵愾,矢志不移,連聽到一個“清”字,都感到逆耳。當時有人把“喝茶”說為“喝清茶”,他聽了很氣惱,立即予以訓斥糾正。特別對於“清明節”,把“清”字壓在“明”字上頭,更使他惱火,因此他下令所在地人民不要在“清明節”掃墓,而改在“三月三”敬祖。
另一種傳說是:清兵屢次被鄭成功軍隊擊敗後,懷恨在心,後來鄭成功移兵驅逐荷蘭,收復台灣,清軍乘機入侵廈門、金門,毀城拆屋,燒殺淫掠,造成“嘉禾斷人種”的慘劇。>>>>
臺胞中,有的家庭在清明節掃墓,有的家庭在三月節(三日節)掃墓,前者為泉州移民,後者為漳州移民。
習俗:吃薄餅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日敬祖的時候,人們用薄餅祭祖宗,然後一家圍著吃食薄餅。薄餅,也叫潤餅或春餅,由精麵粉製成薄而韌的皮,卷上配料而成。薄餅的關鍵在於配料。配料或稱為餡,通常用豆腐幹、豬肉、豆芽菜、筍片、紅蘿蔔、白蘿蔔、韭菜、蒜白等合起來炒煮而配成。吃時將配料放在薄餅皮上,卷成竹筒狀,表面涂些辣醬,芥末等,因各種菜肴混合一起,吃起來味香可口。有人說,閩南烹飪中,沒有什麼比薄餅更好吃的了。>>>>
關於薄餅的傳說
民間有兩傳說。一是說明代時有個狀元蔡復一,同安人,長相不佳,眇目,歪嘴,跛足,可天生聰明,滿腹經綸。當年皇帝也愛他才能,重用他,任他為七省經略和十三省巡按。朝廷中有人擁護他,有人嫉妒他,有人想謀害他。有人有意讓他忙碌得連飯都吃不上,想把他餓死....另一說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民眾就用薄餅在農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閩南一帶民眾每年于三月初三日用薄餅祭祖,通稱三日節或三三節。>>>>
★神、皇誕辰紀念
要說“三月三”的來歷,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軒轅黃帝誕辰日
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軒轅黃帝被尊為中華人文始祖,是華夏子孫的共同祖先。史料記載,河南新鄭市在黃帝時期稱有熊國,現有黃帝文化遺跡二十多處,是黃帝出生、創業、建都之地。軒轅黃帝在這一帶修德振兵、撫萬民、度四方、融炎帝一統天下。>>>>
後人為紀念黃帝的功德,每年三月初三這天都要在黃帝故里舉行各種拜祖活動,尤其到了春秋時期,鄭國名相子產更是讓這一民間活動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興起了三月三登具茨山(位於新鄭市,係黃帝活動遺跡)朝拜軒轅黃帝活動,並形成民俗延續下來。
蟠桃大會
晚清《都門雜咏》裏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裏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說西王母原是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
蟠桃宮全名“護國太平蟠桃宮”,就在護城河南岸小土臺上。坐南朝北,與朝陽門外的東嶽廟,遙遙相望。最早建於明代,供奉著王母娘娘和鬥姥娘娘等列位神仙,後來殘毀,清康熙元年重建。
進香求子,就是許多香客的迫切願望。這也是蟠桃宮廟會不同於京城其他廟會之處。香客跪求娘娘,許了願後,便畢恭畢敬地從神像腳下的一堆泥娃娃中,相中一個,用事先備好的小衣裳包起,揣入懷中,請回家中“養”著,以求得子,這在北京叫“拴娃娃”。
近幾年的三月三,在蟠桃宮舊址的北邊,就著明清古城墻遺址公園,就會出現繁花似錦、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
周公祓禊
相傳,周公當年率領能工巧匠,費盡移山之力營建洛邑。洛邑建成之後,他登上邙山,看見城中街巷井然,又見洛水蜿蜒,繞城東去,內心十分喜悅。他下令文武百官到洛水邊集結,要舉行一項大型活動。這一大型活動就是依據殷人舊習,在春陽初上、寒氣未盡、乍暖還寒、容易得病之時,讓大家到洛水邊舉行“祓禊”活動,以防治疾病,祈望健康。>>>>
谷米的生日
畬族的“三月三”真是別具一格,它是谷米的生日。在這天,畬族家家戶戶都吃傳統的烏米飯,村前村後都飄蕩著清香。
為什麼畬族“三月三”是谷米的生日?並且一定要吃烏米飯?說來還有個故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三月,由於年前遭受蟲害,收成不好,再加上山主加租增稅,畬族人民家家斷糧。可惡的山主連谷種都搶走。畬族人民飽受饑餓之苦。可是,狼心狗肺的山主卻幸災樂禍,他們不但不借出谷種,反而放出惡狗,把前來求借的畬族人民咬傷。>>>>
道教興起後,認為農曆三月三為西王母蟠桃會之日。拜西王母在全國普遍盛行,但其他地方也有祭其他神求子的風俗,如揚州拜三茅真君,又稱瞎子賽會。
溫州則在農曆三月三供無常鬼,祈求健康,多生貴子。廈門有石獅會,成都有拋童子會。在拋童子會上,誰搶到童子,誰就能生子,故搶到童子的人被視為英雄。山東齊河不育婦女,在農曆三月三要去娘娘廟燒香叩拜,主持賜給一根紅線,求育者用紅線拴一個泥娃娃,象徵娘娘神賜子,生子後把泥娃娃放在墻洞內,每年的農曆三月三都要給娘娘神燒香上供。
現在農曆三月三已經逐漸被淘汰了,但各地還有類似風俗,如安徽繁昌的接三姑娘、浙江麗水的龍子廟會、吉林永吉的龍王祭、浙江海寧的雙忠廟會等等。
民間流傳的麥生日,就認為麥與人一樣有一種生育能力。農曆三月三在吉林有許多節日活動:一種是瞎子會,即盲人集會,選會首,共聚餐,實行自我保護;另一種是大神節,在此舉行薩滿出師會,並抬神出巡,此後作法時就可獨立跳神了。有的當天還要祭倉神,成為祭犁日,從此開始春耕活動。正因為如此,上巳節之後,人們就開始了農忙。>>>>
“三月三、踏沙灘”是象山石浦鎮的一種民俗。關於它的由來,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與生產勞動有關:當地農曆三月初三前後,地溫和水溫開始升高,淺海辣螺爭相爬上灘頭繁殖。當地人便在這個季節去沙灘拾螺,由此產生 “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
如今,雖然灘頭資源逐漸枯竭,當地老人仍耐不住在這個日子帶著晚輩趕沙灘,重溫昔日拾螺的場面。“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也逐漸形成一個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動。>>>>
★愛情節
“三月三”是黎族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稱“愛情節”。這是黎族苗族人民悼念祖先、慶賀新生、讚美生活和歌頌英雄、歌頌愛情的傳統佳節。因在農曆三月三日歡慶,故稱“三月三”。
由來:“三月三”是黎族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稱“愛情節”。這是黎族苗族人民悼念祖先、慶賀新生、讚美生活和歌頌英雄、歌頌愛情的傳統佳節。因在農曆三月三日歡慶,故稱“三月三”。
關於黎族“三月三”的傳說,據說遠古時代,人類遭受大洪災,一對男女躲進葫蘆瓜裏,隨洪水漂流到寥無人煙的海南島。為了繁衍人類,在三月三日那一天,倆人對歌表衷情結成夫妻,繁衍了黎族的後代。黎族後人每逢三月三日都以各種方式紀念始祖的美滿婚姻和繁衍黎族的功績。
“三月三”也是苗族人民紀念先祖的傳統節日。據苗族古歌中傳說,在遠古時候,有五位苗族祖先(姓鄧、盤、李、趙、蔣)遠渡重洋來到海南島。他們在過海途中約定:到岸後,各走一方,各自為生,但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要相逢一次。後來,遵照祖先的囑咐,每年三月三,苗族人民都要團聚在一起,以紀念自己的祖先。>>>>
黎族“孚念孚”的傳說
黎語音譯,“三月三”的意思。黎族民產傳統節日。流行于海南島黎族地區。每年農曆三月袥初三舉行。黎族為紀念先人傳家接代,每年祭拜,相沿成俗。後發展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
據說很久以前,七指嶺地區遇到罕見的大旱,人們度日如年。一天清早,一個名叫亞銀的年青人告訴大家,說他夢見一隻百靈鳥,要想擺脫這場災難,必須爬上五指山的頂峰,吹起鼻簫誘捕它。>>>>
說起三月三,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遠古的時候,洪水氾濫,淹沒了平原和山嶺,吞沒了大地的一切。只剩下兄妹兩人——天妃和觀音,他們抱住了葫蘆瓢,在滔天的洪水中到處漂泊。兄妹倆決定分頭去尋找親人。臨走前,兩人約定每年三月三回到燕窩嶺相會。他們走遍了天涯海角,到處都見不到人跡。哥哥找不到女郎配偶,妹妹找不到男子成親。在一年的三月三,兄妹倆就在燕窩嶺下結成夫妻,生男育女。
每年三月三日,正是山花爛漫時,觀音和天妃便率領著子孫們一起載歌載舞,迎接春天的到來。後來,不知過了多久,天妃和觀音便死在山洞裏,化成了觀音石,黎家子孫後代為了紀念天妃和觀音,把山洞取名為娘母洞。
從此,三月三也就成了青年男女定情的日子。>>>>
習俗:節日前半個月,各村寨男子相邀上山狩獵,並把獵獲物集中腌制風乾,待到過節時使用。過節時,各寨老主持祭拜儀式。未婚男女帶上糯米甜酒和粽子到野外,對歌說情。其餘的人到河邊打魚、做飯,邊吃邊喝,歡度節日。入夜,人們圍坐在篝火旁,舉行盪鞦千、鑽火圈、摔跤、跳舞等娛樂活動。
海南黎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除了有豐富的文娛活動,期間還有全牛、魚茶、山蘭酒、竹筒飯、三色飯等三月三黎苗族傳統美食品嘗。
竹筒飯 三色飯
全牛宴:三月三品全牛
黎族以牛和銅鑼為財富象徵,擁有的越多社會地位越高。“吃牛”為苗族的最大祭奠,歷時四至五天。此次海南黎苗族三月三,市民和遊客可免費品嘗到全牛。
魚茶:聞名即聞香
魚茶並非普通意義上泡水喝的茶,而是一種腌制食品,其香味卻可與茶香媲美,用來“下飯”,胃口大開。
山蘭酒:一醉方休
山蘭酒用黎話稱為“biang”,黎族同胞依山傍水而居,酒採用所居山區一種旱糯稻———山蘭稻穀釀製。製作時,將山蘭米蒸熟揉散成粒,再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製成的“球餅”碾至粉狀摻入其中,裝進壇裏。一日後取少量冷水沁入並封口。逢重大節假日或是迎接賓客,熱情的黎族人民便取出來招待,一同痛飲。
苗家三色飯:三種植物,三種色澤
撥開粽葉,紅、黃、黑三色躍入眼簾,品之香酥柔韌,帶有藥香甘甜。苗家五色飯現已改為三色飯,分別取色于新鮮植物紅葵、黃姜和三角楓,或是桑葉、紅藍藤葉和黃姜。
黎家竹筒飯:竹筒裏糯米飄香
竹筒飯是海南黎族傳統美食,通常是黎家人出遠門,上山打獵或招待客人時才做的。>>>>
一年一度的黎族“三月三”(2010年4月16日)即將到來,甘什嶺檳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遊覽區作為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者,真摯邀請原住民同胞以及本島居民前往檳榔谷景區共度黎族最傳統盛大的節日。>>>>
★歌圩節
農曆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為最隆重。
由來:關於歌圩節的來歷,壯族民間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有人說,古代有一對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經常唱山歌來表達相互的愛慕之情。但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使他倆不能結為夫妻,於是他們絕望地雙雙殉情身亡。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情侶,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也有人說,在唐代,壯族出了一個歌仙,名叫"劉三姐"。她聰明過人,經常用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揭露財主們的罪惡,財主們對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財主派人砍斷了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劉三姐遇難這天聚會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習俗:
1.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有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
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拋繡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歌節是民貿的盛會,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
2. 家家戶戶都用嫩綠的楓葉、紅蘭草等煮成的紅、黃、藍、紫、白五色的米飯,人們在門楣上和房屋周圍插上一枝枝楓樹葉,在村頭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襬上五色的米飯等供品,男女老少圍著布棚唱歌,趕歌迂,老年人還把染色的熟雞蛋裝在小網兜裏,挂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趕歌迂時,還要“碰蛋”。壯族三月初三為什麼有這種習俗呢?相傳,很久以前,狀鄉有個叫韋達桂的人,在一個土皇帝手下當臣相。>>>>
各地習俗總覽
文學作品裏的“三月三”
杜甫《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1。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2。
......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7。犀筯厭飫久末下,鸞刀縷切空紛綸8。>>>>
《詩經》
情感豐富的華夏先民在《詩經》時代就曾舉辦過自己的情人節——“上巳節”,也有表達愛意的花朵——“芍藥”: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芍藥。(《詩經·鄭風·溱洧》)>>>>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 https://goo.gl/tWBLjt
============================
香港/中國
--------------------------------
台灣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