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17SujM

大秦咸陽宮

 File:China 2b2-zh-classical.pngFile:ZH-战国七雄地图.jpgFile:China Qin Dynasty.jpg

暴虐成性!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嗎? - 中時電子報 - http://goo.gl/N7SxGS

秦始皇定四海 恩威並用仁義兼施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秦始皇堪稱是一位雄才大略、無比偉大的皇帝,他在其近五十年的人生中,卻做了如下震古爍今之事:統一了天下;確定「皇帝」稱號;廢封國,實行郡縣制;採取三公九卿制;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法令;使車同軌、道同距;修建長城;修建靈渠;修建阿房宮;留下了世界奇蹟驪山陵墓⋯⋯可以說,歷史上沒有哪一個改朝換代的皇帝如他這般具有開創性,他所建立的全新的政治、文化和經濟制度,不僅影響了當世,而且垂范後世,影響達兩千年之久,迄今中國人仍深受其影響。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秦始皇,誠可謂是千古一帝!

天命所歸

秦始皇帝,嬴姓趙氏,名政,是秦國莊襄王的兒子,後世稱嬴政。莊襄王曾以秦昭王的孫子的身份作為人質抵押在趙國,生了嬴政。嬴政十三歲時繼位做了秦王。

說到秦始皇的先祖,必須提到春秋時期的秦穆公。正是秦穆公的勵精圖治,使位於西部的秦朝才得以強大,秦穆公亦成為五霸之一。秦穆公去世後,歷經十五世傳到秦獻公時,秦國因頻繁更換君主,無暇征戰,喪失了不少土地。但是從獻公開始,其後的幾代秦王,包括秦始皇的父親莊襄王等,都能廣施仁義,廣招賢才,並且知人善任,從而使秦國再次強大起來,在當時的七國中不容小覷。

《史記》中記載,公元前374年,周朝太史簷(dān)拜見秦獻公說:「周故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歲複合,合十七歲而霸王出。」《史記》作者司馬遷懷疑這個「太史簷」就是西出函谷關的道家鼻祖老子,而老子確實經過秦國,也具有超凡的能力。

這裡的「合」指非子受封於秦,定居於周王畿內;「別」指周平王東遷後,周與秦分居東方和西方。分開五百年後又合在一起,意指秦並周。秦並周一事發生在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4年),由此上溯至平王東遷,共515年,約數為五百歲。合在一起十七年後,將會有稱霸諸國統一天下的人出現,應指秦王政九年,這一年秦王舉行了表示已經成年的加冠禮,正式親政。剛剛親政,就發生了長信侯嫪毐(lào’ǎi)盜用秦王的大印和太后的印璽,發動叛亂的事件。秦王即後來的秦始皇,親自下令攻擊並平定了嫪毐之亂。

雖然無法肯定這位「太史簷」就是老子,但從其預言看,秦始皇與其他偉大的皇帝一樣,都是天命所歸,早有定數。

任用賢能,政治清明

揹負著上天使命的秦始皇,在祖輩們為其打下的基業的基礎上,自即位起,就開始了他統一六國、統一天下的準備和徵程。

一方面,秦始皇任用賢能,保持政治清明,從而使秦國在經濟、軍事等方面持續發展。他抑制自己的伯叔兄弟、子弟,不讓他們做高官,而是任用李斯、尉繚、王翦、蒙恬等有功勳、有才能之人。對於豪門大族,秦始皇則避免其擴張,並予以壓制;而對普通百姓,則予以表彰。民國時期的章太炎在《秦政記》中提到這樣一件事:巴郡有個寡婦名叫清,靠經營祖業成了富人,秦始皇就為她修建懷清台,以示表彰。

另一方面,從始皇元年(前246年)起,秦國就已經開始了對外征伐戰,先後與韓國、魏國、趙國、衛國、楚國交戰,並相繼攻占了這些國家的部分城池。秦始皇還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的措施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史書記載,秦始皇非常勤政,每天都要看600斤奏章,因為紙還沒有被發明出來,所以當時的文字是寫在竹簡上的

統一天下,寬仁定四海

秦國統一天下前的國內情況對於秦始皇一統天下極為有利。這是因為秦人已能做到孔子所說的「足食、足兵、國人信服」這三點。秦人有關中的沃野之利,有巴蜀的鹽鐵之利,南北還有都江堰、鄭國渠,可以「足食」。秦國百姓勇悍、單純、敢戰,而且由於秦國地廣人稀,常常招徠他國百姓到秦國耕種,並賜田宅,免兵役,秦國本土百姓可完全投入兵役,輪番作戰,可以「足兵」。商鞅變法以來,通過「徙木示信」,已做到「國人信服」。

此外,秦國地理位置優越,其西南北三個方向都沒有強大或者是勢均力敵的敵人;秦國兵器精良無比,軍隊裝備優良;有尉繚、李斯等謀臣,加之秦王的剛毅、果敢,知人善用,秦國統一天下已是萬事具備。

而此時六國之間的合縱關係十分脆弱,相互之間摩擦不斷;且六國經濟發展無法支持戰爭的開支及徵召,在面對強秦「橫掃六國」之勢下,最終的結局也只能有一個。在秦始皇的統籌下,在秦國大將王翦等人率領的大軍橫掃下,六國相繼滅亡。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滅韓,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二十五年(前222年)滅燕、滅趙,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彼時,秦始皇39歲。

歷史就此翻開了新的一頁,公元前22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走上了歷史的大舞台。顯然,這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而且從此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統一王朝遠遠多於分裂時期

讓人難以想像的,在秦始皇征討並滅六國的二十多年間,卻少有殺敵斬首的記錄。即便是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始皇,當秦軍在攻占燕國的薊城時,既沒有縱火屠城,也沒有殺害燕國王公大臣的性命。史載,秦始皇不過拿到了燕王派人送來的太子丹的首級而已。而在秦軍攻下其它國都時,也同樣沒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包括《史記》在內的史書,都沒有秦軍屠城、屠殺將軍、大臣和百姓的殘忍記錄,秦始皇反而採取了優撫政策。只是為了防止王公貴族們作亂,消除人們意識中仍然殘存的六國地域意識,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才「徙天下豪賦予咸陽十二萬戶」。

秦始皇不僅優撫六國王公貴族,而且厚待秦國的功臣,他在位的37年中,沒有殺過任何一名將軍或者大臣。即便大將王翦犯下當殺之罪,秦始皇亦讓其享受榮華富貴,終老天年。王翦的兩個兒子也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和任用。

這是怎樣的胸襟?這是怎樣的寬仁?這是怎樣的自信?這顯然與後世所言的「暴政」差之千里。

但另一方面,擔心或已經為秦始皇滅國的六國貴族,內心卻充滿了仇恨,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派人行刺秦始皇。在秦始皇的一生中,經歷過四次真正實施的刺殺行動,每次秦始皇都差一點喪命,但每一次卻都死裡逃生。

一次是燕國太子丹策劃的荊軻刺秦王事件,荊軻近距離舉起劇毒匕首刺向秦始皇時,居然有太醫夏無且用木箱擊中了荊軻,使秦始皇有機會抽出寶劍。一次是荊軻的摯友高漸離利用給秦始皇擊築之機,將灌有劇毒鉛粉的築擲向了秦始皇,卻不料築居然改變了飛行軌跡,從始皇身邊飛過。一次是秦始皇41歲出外巡遊時,張良派人行刺,擊中的卻是秦始皇的副車。還有一次是秦始皇43歲時,一天到咸陽郊外散心,遭遇刺客,所幸刺客為其護衛殺死。

秦始皇一再躲過刺殺,不正是冥冥中有天意?不正是因為他被上天賦予了更為重要的使命?毫無疑問,天命所歸的秦始皇必然有上天的護佑。

那麼,秦始皇被上天賦予的使命究竟是甚麼?

秦始皇「五統一」震爍古今

秦始皇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的最大的一個國家。歐洲人至今稱中國為China,一種說法就是由「秦」的漢語發音演變而來的。而秦始皇在政治、文化、法律、經濟等諸方面實施的一系列重大措施,以及所制定的一系列新的管理國家的法令、制度等,實屬開創,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秦始皇推行的「五統一」,為形成有共同地域、共同語言文字、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心理素質的漢民族奠定了基礎,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大發展,其貢獻震爍古今。這大概就是其所負的天命所在。具體如下:

● 修改帝號——「始皇」的由來

天下一統後,秦王嬴政命令丞相、御史「商議帝號」,以「顯揚其功業,傳給後代」。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都說:「『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尊貴。』所以請王稱為『泰皇』。發布教令稱為『制書』,下命令稱為『詔書』,天子自稱為『朕』。」

嬴政說:「去掉『泰』字,留下『皇』字,採用上古『帝』的位號,稱為『皇帝』,其它就按你們議論的辦。」於是下令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又下令說:「我聽說上古有號而沒有謚,中古有號,死後根據生前品行事跡給個謚號。這樣做,就是兒子議論父親,臣子議論君主,非常沒有意義,我不採取這種做法。從今以後,廢除謚法。我就叫做始皇帝,後代就從我這兒開始,稱二世、三世直到萬世,永遠相傳,沒有窮盡。」

古書《白虎通》中曾說:「君也,美也,大也,天之總美大稱也,時質故總之也,號之為皇者,煌煌人莫違也。」另一部古書《管子》也說「明一者皇」。意思是:稱之為「皇」的君主,深刻地洞察天道規律,而他管理人民所依據的是皇天對天地人萬事萬物無所不包、無所不覆、至大至美、光耀一切的天道規律。在天道規律下,陰陽相蕩,四時交替,人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沒有區別,人也沒有甚麼特殊性。「皇」乃王上之王。

而「帝」,是次於皇的名號,其所達到的境界和管理人民的依據是道德,以民為子,將人與萬物相區別,沒有「皇」的高遠廣大。

從秦朝開始,將「皇」、「帝」號合稱,並將它作為擁有天下者的尊名,自此,有了「皇帝」的稱謂。但這不僅僅是一個稱謂,更是一種境界,一種與天道、與人類生命的最初緊緊相連的境界。是以皇帝要垂范天下。

修改曆法和服色

秦始皇按照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剋、終始循環的原理進行推求,認為周朝占有火德的屬性,秦朝要取代周朝,就必須取周朝的火德所抵不過的水德。因是水德開始之年,為順天意,要更改一年的開始。群臣朝見拜賀便都在十月初一這一天。

衣服、符節和旗幟的裝飾,則崇尚黑色。因為水德屬陰,而《易》卦中表示陰的符號陰爻叫做「六」,就把數目以十為終極改成以六為終極,所以符節和御史所戴的法冠都規定為六寸,車寬為六尺,六尺為一步,一輛車駕六匹馬。所以秦始皇當時是穿黑色朝服的,不是現代人被誤導的「皇帝服飾的代表色是黃色」。

秦始皇又下令把黃河改名為「德水」,以此來表示水德的開始。

● 統一文字

在五千年中華文明歷史上,中國有很多方言,但為甚麼有許多方言的中國卻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在大部分時間中保持著統一和文化的傳承,而使用同一語言的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卻早已四分五裂?關鍵是在記載中文的漢字。

不過,在秦始皇統一前,七國不僅政治、經濟是分裂的,文字上也有很多差異,比如一個「馬」字就有不同的寫法,而這樣的結果是不便溝通和交流。也就是說,秦國的書籍拿到韓國去,有些內容韓國人就不容易懂,交流自然就出現混亂。

秦始皇統一後,下令廢除六國文字,制定統一的文字標準。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寫道:「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大致說要統一文字,三個人寫了三部標準的字書,制定出小篆,作為標準文字,通用於公文法令,不過現在都失傳了。

後來程邈又根據當時民間流行的字體,整理出更為簡便的新書體——隸書,作為通用文字在全國範圍推廣。湖北雲夢出土的秦簡,證明秦朝的官方文書已經使用隸書。

統一文字使中華文化不僅得以傳承至今,而且讓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之人可以共讀一本書,從而彌合了方言帶來的障礙。

● 統一貨幣和度量衡

戰國時期各國自鑄貨幣,其形狀、大小、輕重各不相同,特別是價值不等,換算十分困難。秦滅六國後,實行統一貨幣措施:貨幣分二等,以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圓形方孔的銅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只允許國家發行。這種錢幣既實用,還因外圓內方的特點,立即通行天下。這就結束了過去貨幣不統一的混亂狀態,便利了各地商品交換和經濟交流以及國家稅收,促進了經濟上的統一,進而鞏固了政治上的統一。從此,銅製的方孔圓錢作為主流貨幣,在中國流行了兩千年,直到清末才退出貨幣體系。

此外,戰國時期混亂的度量衡標準也得以統一。統一度量衡是指三種量具:度量長短、量容器、量重量。秦統一後,把商鞅變法時制定的度量衡制度推行到全國,並專門頒發了統一度量衡的詔書,把它銘刻在官定的度量衡器上,發到全國,作為標準器具。根據規定,六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這種算法延續了千年。現存咸陽出土的「大良造商鞅量」底面,即補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度量衡的詔書。同時,還繼續執行度量衡定期檢查制度,每年二月對全國度量衡器進行鑑定,以保證計量器具的準確和統一。

想一想,如果今天的我們在每個省使用不同的貨幣和度量衡,將給商品交換等方面帶來多少麻煩?這大概也是為何歐盟不少國家要推出統一的貨幣——歐元的原因。

● 統一車軌和道路

秦統一後,由於戰國時期七國的戰車、馬車的車輪各有差異,不易管理,所以秦始皇下令統一並規定車輛的軸距、車輪的直徑與寬度。規定車軌的統一寬度為六尺,保證車輛暢通無阻。

此外,秦始皇還下令拆除以往各國修築的關塞、堡壘等障礙物,並修建各種道路。公元前220年(始皇二十七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以首都咸陽為中心的「馳道」。主要幹線有兩條:一條向東直通燕齊,一條向南直達吳楚。這些馳道寬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栽青松一株。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命令蒙恬修了一條由咸陽向北延伸的「直道」,經雲陽、上郡直達九原,全長1800餘里,這條「直道」的遺蹟現在尚可辨識。

秦始皇亦下令在今雲貴地區修建「五尺道」,又在今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之間修築了攀越五嶺的「新道」。這樣,一個以咸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把全國各地聯繫在一起了。

2007年在河南南陽伏牛山山區發現了一條長三公里的古代木製軌道。經測定,正是秦帝國遺存。木製軌道與現代鐵路極為相似,它的建築規程是:厚築路基,基上鋪枕木,枕木上加軌道,車沿軌道奔馳。這和現代鐵軌的鋪設原理無異,只不過車子的牽引力不是用蒸汽機車,而是用馬匹拉動。做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尚保存完好。

最令人驚奇的是,秦代的木製軌道枕木之間的距離竟然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這顯然是經過精心設計而成。由於使用軌道,車輪的摩擦力大大減小,所以馬車可以一次拉很多貨物,還可以鏈接多個車體,稱之為軌道列車。這種軌道列車不僅節省運力,而且能夠裝載大量的貨物,很適用於戰爭年代的軍備物資運輸和緊急的軍事行動。據測算,專家們認為車的行駛速度每小時可達30—35公里一晝夜最高時速700公里,比古代信使的八百里加急還要快近一倍。而這被認為正是秦時修建的「馳道」。

● 設立三公九卿制度

秦始皇在自己之下設三公九卿,組成中央政府。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三公之間相互制約,類似現在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在三公之下設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廟禮儀;郎中令,掌管宮廷警衛;太僕,管理宮廷車馬;衛尉,掌管皇宮保衛;典客,處理少數民族事務及外交; 廷尉,負責司法;治粟內史,掌全國財政稅收;宗正,管理皇族內部事務;少府,掌管全國山河湖海稅收和手工業製造,以供皇室需要。

秦始皇設立的三公九卿制度,區分文武、分化相權、重視法制、提高效率,保證了權力結構的穩定和權力運行的順暢,對以後歷代政治制度都產生了影響。此後的朝代,雖然職務稱謂和構成等都有所變化,但大體是以此為基本框架的。

● 設三十六郡

秦統一後,有大臣進言,請秦始皇封立各位皇子在原六國屬地為王,一些大臣認為這樣做有利,但廷尉李斯提出反對意見,認為,當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親屬很多,可是他們的後代卻逐漸疏遠了,互相攻擊,就像仇人一樣,諸侯之間彼此征戰,周天子也無法阻止。所以設置諸侯沒有好處。秦始皇深以為然。於是把天下分為三十六郡。每郡都設置守、尉、監,改稱人民為「黔首」,意思是「黑腦袋瓜」。

郡守,為一郡的最高長官,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轄。郡守之下,設郡尉,輔佐郡守掌管全郡軍事;又設監御史,負責監察。各郡每年必須定期向中央報告本地的租稅收入、戶口統計和治安情況。一郡之內轄若干縣,萬戶以上的縣設縣令,不足萬戶的設縣長,管理全縣人民。縣令、縣長之下設縣尉,管全縣軍事,設縣丞,助理縣令、縣長,並負責司法裁判。一縣之內分為若干鄉,鄉設三老,掌教化;嗇夫,負責徵收租稅和征發徭役;游徼負責地方治安。鄉之下有亭、里等,構成了一套嚴密的地方機構。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古籍刻本(Bjoertvedt/維基百科)
這種制度基本上杜絕了封君依持土地、臣民、權力與中央政府相抗衡的問題,更有利於政治一統,也有利於百姓。後世朝代基本遵循此種方法。對於這種制度,後人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制作政治,施於後王。」班固在《漢書‧敘傳上》中承認:「漢家承秦之制,郡縣治民,主有專己之威,臣無百年之柄。至於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國嗣三絕,禍自上起,傷不及下。」

● 統一法律

至於在法令方面,秦始皇廢除了六國不同的禮儀和法律,以秦律為基礎,參照六國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經過漢朝的損益,成為唐以前歷代法律的藍本。

根據新出土的秦簡顯示,秦國的法律寬嚴基本得當,並非史書中描繪的那樣血腥。比如《史記》中說陳勝、吳廣暴動是因為服徭役遲到了要斬首,但1975年湖北出土的秦簡卻透露,遲到五天的處罰只是口頭批評,五天以上也只是罰款,並且如果遇到下雨,徭役取消。而且,《史記》中也找不出秦國對某些人實施殘酷刑罰的典型案例。反之秦律中還出現了保護罪犯的條款,對審判者針對犯人用刑也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

此外,《史記》中記載秦始皇交辦的案件,包括行刺案,多次不能破案,但卻沒有甚麼替死鬼。這說明秦朝官吏完全是依法辦案,不冤枉好人。而秦始皇寬仁,不濫殺無辜才能做到這一點。

● 鑄造十二個銅人

史載,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在公元前221年收繳天下兵器,聚集到咸陽,冶鑄了12個重各千石的大銅人,立在宮殿前。關於銅人的高度和服飾,史料記載有三說:「高三丈」、「坐高三丈」、「有大人長五丈,足屢六尺,皆夷狄服⋯⋯」這就是說「秦銅人」的高度有三種可能,一種是三丈合今8.12米,另一種是五丈合今13.7米,第三種可能是像高加座高,合今16.24米。

為甚麼秦始皇要冶鑄12個巨型銅人?除了防止六國貴族再生戰亂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古時把大地分成十二地支,十二地支統合起來就是大地,大地隱喻天下,因此,12銅人蘊含「天下統一」之意。另外,一年四季,一季三月,一年十二個月,如此往復便是千秋萬代。天下統一,千秋萬代,與秦始皇定「始皇」稱謂意思一樣,即希望秦朝國運永祚。你了解秦始皇與十二金人懸案嗎? | 新鮮歷史 - http://goo.gl/qsxgPB

從秦始皇影響後世的諸多所為看,我們或許可以體悟到上天的良苦用心:秦始皇乃至後世的偉大皇帝,他們所承負的使命就是締造和維護中國大一統的政治局面,開疆拓土,創造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保江山? 秦始皇為何要鑄造十二銅人_科學探索_資訊中心_驅動中國 - http://goo.gl/5yq0sQ


皇帝時不時就以「寡人」或「朕」來自稱。大家聽得習慣,但可曾想過皇帝們為何要用「朕」來自稱?
用了2千年的「朕」!皇帝為何自稱「朕」 原因曝光 | 新奇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2ViextS
▲宮廷劇中,經常能夠聽到皇帝自稱「朕」。(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朕」這一個字,其實一開始並不僅是皇帝能夠用,而是全天下的人都可以用,就代表「我」,早在屈原《離騷》中就曾寫下「回朕車以復路兮」,而在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的單語言詞典《爾雅》中,就明白地寫下:「朕,身也。」意味在先秦時代,人人都是「朕」。
那又是什麼時候「朕」變得高貴,不再能夠人人使用呢?其實就是始於秦始皇。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規定「朕」只能皇帝使用。《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就寫下,「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自此開始,「朕」這個字就隨著中國朝代發展,一直使用到20世紀中國帝制瓦解後才退下了歷史的舞台。而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包括日本、大韓帝國、越南的皇帝也使用「朕」這個稱呼。
 ID-2626992
從秦始皇開始,「朕」就只能用在皇帝。(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至於「朕」這個字又為何會成為皇帝的自稱詞?眾說紛紜,有一說是指朕的象形字是由「舟」、「雙手」和「\」所組成,曾被乾隆特招入館任《四庫全書》的清代語言學家戴震,他在《考工記圖·函人注》就指出「舟之縫理曰朕」,認為「\」就是用來修理舟船的工具,他對《周禮·考工記》的這句「視其朕,欲其直也」的解釋就是在維修舟的時候,看到舟船板上的縫隙,要想辦法弄平直,讓它們能夠密合;也有甲骨文學者指出,「\」是造船所使用的標準原物件,而皇帝的意志就是標準,所以才會選用「朕」來自稱。用了2千年的「朕」!皇帝為何自稱「朕」 原因曝光 | 新奇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2ViextS


千古英雄人物】秦始皇第一章 紛爭殘局
秦始皇嬴政畫像。(新唐人《笑談風雲》提供)
萬代始皇帝

百年征戰,生靈塗炭,一朝得太平。
百家亂世,惑擾正道,一炬化灰揚。
百廢待興,大業初始,萬端啟正統。
百世築基,本正源清,萬代讚始皇!

引言

四千多年前全球性滔天洪水使人類幾乎處於完全毀滅狀態,神州大地上,創世主安排堯、舜、禹三位聖君來世間承前啟後,開創歷史新紀元。華夏子民們一直處在創世主呵護之下,這一段半神文化時期中,有許多神仙、真人與人同處,傳給人們各種文化、技藝,造就、規範人類道德及思想內涵,教導人類修煉、返本歸真乃做人根本。此時人們道德極為高尚,修煉成仙之人比比皆是。

華夏子民們在堯、舜、禹三位聖君之後又經歷了夏、商兩朝,一千多年,轉瞬即逝。自周武王建周之後,從西周、東周至大秦,又八百年滄桑,華夏先民們經歷了動盪紛爭並豐富多彩之重要歷史時期。特別是春秋戰國、建立大秦時期,五霸七雄、大秦一統,演繹「兵征天下,王者治國」乃人間傳播文化之手段;道儒問世、百家紛紜,詮釋返本歸真、修煉得道乃為人之根本。

但宇宙「成、住、壞、滅」規律導致人類道德逐漸下滑,此時人們道德水準相比三皇五帝之時,相差甚遠。每當人類社會處在此道德開始敗壞之時,創世主會安排神、佛下世傳法講道,歸正人類道德,教人向善,返本歸真,並度有緣之士重回天國。老子函谷西去,留下五千真言,闡述本次人類道家出世修煉經典。孔子周遊列國,講述中庸之道,修訂中國千年儒家入世為人本章。

然陰陽善惡,相生相剋。戰國末期,諸子百家齊來紛擾世間,正理不清,思想混亂,加之數百年爭戰,人心思定。

秦王嬴政(後為秦始皇),順天時、應地利、符人和、治百亂於一瞬,興百廢於一時,一統江山,正本清源,為華夏千古保正道、固良基,樹萬古豐碑。

第一章 紛爭殘局 神傳文化

世界上各個民族在歷史中皆深信神靈,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才會主動約束自己不做壞事,才能維持社會道德水準。隨著人們道德下滑、對神信仰減弱,神亦減少了示人神跡。在中國,老子於春秋時代出世傳道,其它國家釋迦牟尼、耶穌隨之出現,使本次人類知道什麼是佛、什麼是道、什麼是神, 如何通過修煉返本歸真、回歸天國, 同時使人類道德回升。

當走過這一段歷史,不難看出,春秋五霸迭起、戰國七強爭雄、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亦是在演繹「兵征天下,王者治國」。

一、道、儒問世,百家紛紜

春秋百國爭戰、亂世紛紜之際,世人被這混亂時局迷惑之時,創世主及眾神安排一大覺之士悄然下世——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開始傳法講道並留下了道家修煉之經典著作——《道德經》。

老子下世度人,揭示人來世間最根本的目的乃返本歸真。老子《道德經》,短短五千言,在如來層次上講出「道(法)生萬物」之真機,及宇宙一定空間中的相生相剋機制,告訴修煉人在人世間達到無為之境地才能得道,才能功成圓滿,才能具足神通而無不為。無形大道,看似無為,卻無不為,順道者昌,逆道者亡。老子把王者之道、儒家思想及用兵至理等囊括在寥寥數語中。

老子深知人間險惡,更清楚後世將有宇宙大法洪傳,只留下五千言《道德經》便匆匆西去。由於道家之單傳習慣,老子沒有像釋迦牟尼、耶穌那樣普度眾生,廣傳佛法。《道德經》使後人知道什麼是道家修煉。兩千多年來,中國及世界其它國家皆從《道德經》中汲取了治國安民、為人處世的正面內涵。

與中國老子同時,南亞次大陸上誕生了釋迦牟尼佛。其後五百年,西亞以色列也誕生了一位大覺者耶穌基督。無論是老子還是釋迦牟尼與耶穌,都轉生至人間傳法救人,奠定修煉文化。其重要原因為創世主明察人類道德開始走向衰敗,遂作了千秋萬代之安排。

在道家修煉文化之最底層,孔子也應運而生(公元前552年)。他帶領學生周遊列國,奔走遊說,講述「中庸之道」及「仁、義、禮、智、信」入世為人這個道理。孔子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禮儀制度,上起唐堯、虞舜,下至秦穆公,把華夏先皇們管理國家之歷史和文化整理、編輯,後人稱為儒家六經。


明人繪《孔子聖跡圖》冊頁之《問禮老聃圖》。(公有領域)
老子所講是修煉方法;孔子給人留下的只是一個做人辦法——中庸思想。道法、儒理問世,諸子百家齊出,正邪相混,真假難辨。除道、儒之外,春秋戰國時期,又有很多人自成一家,如兵家、墨家、法家、縱橫家、陰陽家、名家、醫家、農家、雜家、書畫家等主要十幾家,還有晏子、孫子、管子、莊子、荀子、孟子、墨子、鬼谷子、韓非子等諸子。當然,有些人是被派下來豐富人間文化,也有很多人是來干擾、破壞正道、正法流傳。為此,秦始皇不只需要武力征服六國,更要從思想方面正本清源,理清正念,保護中華神傳文化。

中國處於春秋末年,群雄並起、百家爭鳴,湧現出老子、孔子的同時,在歐洲,創世主也安排了古希臘文明興起。古希臘湧現出一批哲學家如泰勒斯、畢達哥拉斯、德謨克利特、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這些東西方智者創造了此次人類兩大文明體系。

古希臘先知蘇格拉底開創了古希臘文明。神傳古希臘文明對其後羅馬帝國有著重大影響,雄主凱撒大帝征服地中海及歐洲大陸時,又將神傳古希臘文明帶到環地中海及歐洲許多地區,為整個西方文明打下基礎。凱撒大帝文治武功作為全球整台歷史大戲AB角色之B角,其備份作用完成,也就成為歷史。隨後,歐洲思想、哲學及文化有著千餘年發展空檔,直到13世紀初世界君王成吉思汗黃金家族之大軍衝破了歐洲文藝復興黎明前的黑暗,其同時也為歐洲思想、文藝復興起了催生、啟明作用。(此為後話。)

整個這一段歷史儼然好似中華道、儒傳世,樹立對神之正信;秦皇漢武發揚、光大、保護神傳文化之一份翻版。

秦始皇貴為皇帝、天子——上天之子,承載開創新朝之重任,所有人間之理、之法、之道皆為秦始皇所選、為秦始皇所用。後人總想弄清秦始皇之思想來源到底是來自法家或是儒家,或是道家、陰陽家等等,卻總是不得其門。其實所有這些門派、思想皆是「唯其所用」、「供其選擇」而已。另外,諸子百家的出現,還因為秦始皇將開創神傳文化新時期,各天國體系皆欲與神州結緣,適時將其文化、思想、特點帶入中國五千年歷史大舞台,以備選擇。


秦始皇嬴政畫像。(新唐人《笑談風雲》提供)
二、兵征天下,王者治國

兵征天下,王者治國,正義之戰也會用來消滅惡人、惡勢力及惡國家,如黃帝伐蚩尤、成湯伐桀、武王伐紂等等。隨著人類敗壞,天災人禍、戰爭等越加頻繁。春秋戰國、大秦一統江山時代亦在演繹、規範這一規則。

史稱,夏時諸侯,號稱萬國,至商而有三千,至周而有八百,至春秋,百餘國。春秋與戰國時期,戰爭更為頻繁,規模更大。據《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一百四十多國。隨著諸多小國被吞併,最後只有七個較強的國家留下來,即秦、齊、楚、燕、韓、趙、魏,還有宋、越等幾個小國。歷史進入了後人所謂之戰國時代。這一時期戰爭規模更大,戰略、外交、合從、連橫將小國紛爭之式推演為大國之戰。

秦始皇順天時、得地利、以風捲殘雲之勢一統中國,結束春秋戰國時代。這一段歷史表面錯綜複雜,紛紜無序,神利用這爭戰教會世人主持正義、尊道敬天、處理紛爭,並通過最後結局——秦始皇一統天下,讓人明白天意不可違反之理。#

【千古英雄人物】秦始皇第二章 天下一統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第二章 始皇出世 天下一统

一、六世奮發,國富兵強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繼位後,求賢若渴,一時天下人才西流。秦國所用丞相及主要謀士,多來自他國「客卿」,如范睢、呂不韋、李斯等人。他們在本國雖不被重用,入秦卻成為名相或上卿。

戰國中期,秦、齊兩強東西對峙,秦軍實力最強。各國為此嚴重不安,遂應用蘇秦「合從」策略聯合抗秦。秦為制衡各國聯合,則採納張儀「連衡」之謀。

從公元前318年,到公元前269年,秦國與其它六國幾經征戰,日益強大,六國雖多次合從攻秦,但都無奈秦國大一統進程。秦國經過六代君王奮發努力,至此是國富民強,已為秦始皇最後一統江山打下絕好基礎。

二、始皇出世,建立大秦

公元前259年正月,秦始皇出生在趙國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史記‧秦始皇本紀》)。《東周列國志》如此描述:產時紅光滿室,百鳥飛翔。看那嬰兒,生得豐準長目,方額重瞳,口中含有數齒,背項有龍鱗一搭,啼聲宏大,街市皆聞。

有關大秦將產生一統天下雄主之預言早已有之。早在秦文公四年(公元前762年),秦人在汧(千)渭交匯處建城居住。一夜,「文公夢黃蛇自天下屬地,其口止於鄜衍。文公問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徵,君其祠之。』於是作鄜畤(祭壇名),用三牲郊祭白帝焉。」(《史記‧封禪書》)文公十九年,得「陳寶」,《封禪書》載如下:作鄜畤後九年,文公獲若石雲,於陳倉北阪城祠之。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來,來也常以夜,光輝若流星,從東南來集於祠城,則若雄雞,其聲殷雲,野雞夜雉,以一牢祠,命曰陳寶。(其大意為:建造鄜(現陝西延安富縣)畤(古代祭祀天地之處)後九年,秦文公得到一塊質似石之物,遂於陳倉山北城邑中祭祀。其神有時經歲不至,有時一年數次降臨,來時常在夜晚,光輝似流星,從東南方來集在祠城,像雄雞,鳴叫聲殷殷然,引得野雞夜啼。用牲畜一頭祭祀,起名陳寶。)據《封禪書》諸家所注,此石「質如石,似肺」,而其形則是「玉雞」或「石雞」,故陳寶祠又謂「寶雞神祠」。現陝西省寶雞市,其名即由此而來。得陳寶者,則有霸主之業。「另外,秦文公出獵,又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亦揭示秦國將應水德以取代(火)周。(《史記‧封禪書》)

秦獻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獻公曾見周烈王太史儋。太史儋對獻公說:「周故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歲複合,合十七歲而霸王出。」秦出霸王、秦人將一統天下之說法從此在秦國歷代嗣王之中秘密流傳。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左右。秦始皇應運而生,遂成就一統江山、建立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皇朝之驚天偉業。

秦始皇出生後幾經周折,終歸秦國。於十三歲弱冠為王。「年十三歲,莊襄王死,政代立為秦王。當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周,置三川郡。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遊士,欲以併天下。李斯為舍人。蒙驁、王齮、麃公等為將軍。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史記‧秦始皇本紀》)

在秦始皇親政前這九年中,因為年少,主要國事為相國呂不韋主持。

呂不韋集百家言論做《呂氏春秋》。當秦始皇成年並開始親政後,呂不韋因其前與嫪毐、趙太后沆瀣一氣,擾亂後宮,最終畏罪自裁。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於二十二歲在故都雍城成人加冕並正式親政。 「晉陽反,元年,將軍蒙驁擊定之。二年,麃公將卒攻卷,斬首三萬。三年,蒙驁攻韓,取十三城。」(《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親政僅三年,即顯示其超人的氣魄和膽識。


秦滅六國形勢圖(竹围墙/維基百科)
「五年,將軍驁攻魏,定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東郡。冬雷。六年,韓、魏、趙、衛、楚共擊秦,取壽陵。秦出兵,五國兵罷。拔衛,迫東郡,其君角率其支屬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內。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將軍驁死。以攻龍、孤、慶都,還兵攻汲。彗星復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親政不到十年,已然大敗合從之六國,快速果斷處理內亂。

秦始皇加快對六國各個擊破的步伐,不給各國聯合行動之機,合從戰略徹底破滅。其滅六國總戰略方針為由近及遠,集中力量,各個擊破;先北取趙,中去魏,南取韓,然後再進取燕、楚、齊。

秦始皇首選攻擊目標為趙國。當時,趙國實力在六國中最強,是秦國走向統一道路的最大障礙。但是,趙國有名將李牧、龐煖等,秦軍屢次進攻趙國均被趙國擊退。在用主力進攻趙國的同時,秦對韓採取逐步肢解策略。公元前231年,韓國南陽郡「假守」(即代理郡守)騰,向秦獻出其所轄屬地。騰被秦始皇任命為內史,後又派他率軍進攻韓國。於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俘獲韓王安。韓國滅亡。

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派大將王翦領兵攻趙。趙國派李牧、司馬尚率兵抵禦,雙方相持近一年。後趙王聽信讒言派人替代李牧並處死李牧,同時還殺掉了司馬尚。此後,秦軍如入無人之境。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軍攻破邯鄲。趙王獻出趙國地圖降秦。但是公子嘉卻逃到代郡(今河北尉縣),利用李牧之名,收代人心,自立為王。秦軍在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滅燕國後將其俘虜。至此,秦統一了北方。

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魏景湣王迫於秦國的強大威力,主動向秦進獻出麗邑,以求緩兵。此時,秦始皇正忙於滅趙,無暇分散兵力,遂接受獻地。使魏國得以苟延殘喘數年。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軍主力南下攻楚,秦始皇派王賁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軍緊閉城門,堅守不出。秦軍強攻不下。此時,齊國按兵不動,魏國孤立無援。王賁見連天大雨,黃河、卞河二水可用來攻城。即命秦軍士卒挖掘渠道,將二水引來,灌注大梁。大梁城牆壁壘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國就此而亡。

南方楚國,疆域遼闊,物產豐富,號稱甲士百萬。但其內亂不斷,君王大臣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楚幽王死。幽王同母弟猶,即位為哀王,但僅在位二月,即被異母兄負芻殺掉。負芻成為楚王。其在位三年,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始皇依年輕將領李信所言,派兵二十萬由李信南下攻楚。李信持傲自負,被楚軍項燕、屈定擊敗。此時秦始皇親駕再見老將王翦,並最終說服王翦親率六十萬秦軍攻楚。王翦入楚境後,採取屯兵練武,堅壁不出,麻痹敵人,以逸待勞之戰略。相持歲余,秦軍對楚地情況基本適應,士氣高昂,體力充沛,皆欲與楚軍一決雌雄。同時,項燕之楚軍,鬥志鬆懈,以為秦軍怯戰,王翦太老,只求自保;外加糧草不足,準備東歸。王翦就此下令全軍出擊。秦軍爭先奮勇,連戰連捷,一舉打垮楚軍主力,長驅直入,殺死楚軍統帥項燕,俘虜楚王負芻及新立之楚王。至此,楚國滅亡,時為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

當王翦大兵至錫山(今無錫也)時,造飯埋鍋,掘地得一古碑。上書: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問當地土人得知,此山自周平王起,盛產鉛錫,因名錫山。但近日出產漸少,亦不知此碑何人所造。王翦歎曰:「此碑出露,天下從此漸寧矣。豈非古人先窺其定數,故埋碑以示後乎?今後當名此地為無錫。」今無錫縣名,實始於此。秦國一統天下,早為天定。

在滅趙之中,秦軍已兵臨燕國邊境。燕國君喜惶惶不可終日。燕太子丹受田光之薦,讓荊軻冒險刺殺秦王,即歷史上的荊軻刺秦王,時值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刺殺行動失敗。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6年),秦始皇命王翦、王賁父子揮軍攻下燕都薊(今北京市),燕王喜與太子丹逃亡遼東郡。秦將李信率領秦軍數千人,窮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潛伏於水中倖免於死。後來,燕王喜派人將太子丹殺掉,將其首級獻給秦國,想以此求得休戰,保住燕國不亡。燕王喜逃到遼東以後,秦軍主力就調往南線進攻楚國。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賁奉命攻伐燕國在遼東的殘餘勢力,俘獲燕王喜,燕國徹底滅亡。同一年,剛在南方滅楚大軍,又乘勝降服越君,設置會稽郡。長江流域全部併入秦國版圖。

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令王賁揮戈南下,攻打東方六國中最後一國——齊國。從春秋到戰國中期,齊是山東諸國中較強大者。但是,公元前284年,燕、趙、韓、魏、楚五國攻齊,尤其是燕將樂毅橫掃齊國,令齊國險些滅亡。之後,齊國一直沒有復強。此時齊王建是個無能之輩。王賁南下伐齊,勢如破竹,長驅直入,來到臨淄,齊王建與後勝馬上向秦不戰而降,齊國滅亡。秦國走完了削平群雄、統一六國的最後一程。

秦始皇在十幾年征服六國、完成統一霸業的屢次征戰中,從不見有關其坑卒、屠城的記載,實為中國歷代最仁慈君王之一。後代歷史,文人多將秦始皇橫掃六國描述為「暴」;一些六國後裔,含亡國之恨,不念秦始皇仁慈活命之恩,反冠「殘暴」於秦始皇,非真秦始皇也!倘若秦始皇真如此「殘暴」,六國後裔恐怕早被趕盡殺絕。

從二十二歲親政,至三十九歲出兵擊敗山東齊國,進而完成統一中國之歷史大業,秦始皇在短短十七年之內,迅速結束春秋戰國時期長達幾百年的諸侯混戰局面,遂又不失時機制定與頒布一系列有利於統一之法令及措施,建立並完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皇朝。這種氣魄,遠非一般帝王能比。用前人未有之魄力、膽略,大刀闊斧,恰是應天時,順民心,讓世人重享安寧。

三、任人唯賢,善終不疑

秦始皇勇於開拓、十分開明,一生極為重視和重用人才。其用人眼光、膽識和胸襟氣度皆非同尋常,而且,既用之則充分信任、善始善終,其對人真誠寬容,遠超一般帝王之上。

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韓國水工鄭國受韓王之命假借協助修築水渠疲秦之謀敗露,秦宗室大臣藉機建議秦始皇驅逐在秦國謀事之所有諸侯國「客卿」,秦始皇遂頒「逐客令」,命令所有在秦任職「客卿」必須在規定時限內一律離開秦國。李斯在離秦途中給秦始皇上書《諫逐客書》,力陳「客卿」為秦所作貢獻、留用「客卿」重要及逐客之弊害,秦始皇閱後,立即收回「逐客令」,重邀被逐客卿回秦供職。不久還任用李斯做了廷尉。在李斯及鄭國的勸說下,秦始皇權衡利弊,毅然採納其建議,赦免疲秦之計主謀鄭國,並讓他繼續主持鄭國渠之修鑿,用近十年時間終於修成秦國第二大水利工程——鄭國渠。


鄭國渠的現今位置(Kmusser/維基百科)
秦始皇用人之道,任人唯賢,無國界之分。為得到著名謀略軍事家、當時尚在魏國作將軍之尉繚,秦始皇派李斯入魏勸說,最後終於說服尉繚入秦,成為他東征六國的主要謀士之一。有人把韓國公子韓非之書札傳到秦國,當秦始皇看到韓非《孤憤》、《五蠹》之書,不僅讚歎道:「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其後,秦始皇想方設法迎韓非於秦國。

滅楚之戰,秦始皇親請稱病在家的大將軍王翦出山,終於打動王翦並答應作征楚大統帥。最後贏得滅楚之戰。

因犯法而被關押之縣胥吏程邈在監獄裡研究文字改革,他把李斯創製的小篆圓折改成了方折,削繁就簡,經過十年努力,終於成就一種新體字,即隸書。後來有人把這些字上奏,秦始皇看後,認為很實用,遂赦免並起用程邈,讓其在御史寺里供職。

秦始皇身邊聚集了一大批頗有才能之「客卿」,其中包括:丞相李斯(來自楚國)、軍事家尉繚(來自魏國)、將軍趙佗(來自趙國)、上卿甘羅(秦將甘茂之孫,甘茂來自齊國)、將軍蒙武及其兒子大將軍蒙恬、蒙毅兄弟(蒙武是秦老將軍蒙驁之子,蒙驁來自齊國)、水利專家鄭國(來自韓國)、帝王權謀理論家韓非(來自韓國)、客卿茅焦(來自齊國)等。這些「客卿」都是後來秦始皇打江山、理國政的重臣。

秦始皇對人才極為尊重,與人相處,能屈能伸,和人情、近世理。為爭取到尉繚,秦始皇不惜以帝王之尊,「與之抗禮」,「衣服飲食與之同」。(《史記‧秦始皇本紀》)雖然尉繚對秦始皇之為人屢有微辭,秦始皇亦充耳不聞,繼續放心任用。

鄭國雖是敵國細作,秦始皇不但沒有誅殺他,反而予以重用,讓他主持完成著名水利工程「鄭國渠」,大大增強了秦國的經濟實力。荊軻刺秦時助手高漸離在荊軻刺秦失敗後流亡民間,秦始皇愛惜其音樂才華,「重赦之」,命他為宮廷樂師。

秦始皇用人之最大特點是放手,用人不疑,不干預,給手下將、相以極大自主權。他將二十萬大軍交於李信,將六十萬大軍交於王翦,將三十萬大軍交於蒙恬,不設置各種限制他們權力之障礙,也不干預他們指揮作戰的過程。李信年輕氣盛,率二十萬大軍攻楚,為楚所敗。但秦始皇沒有追究其責任,而是繼續信任他,使他與王賁一起攻燕,讓其得以立下俘虜燕王之功績。

統一全國後,秦始皇對那些功臣宿將,繼續委以重任,與重要人物比如李斯、王翦、蒙恬等著名將相都善始善終,關係相當融洽親密。秦始皇與李斯君臣三十年,有始有終,最為典型。#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

秦始皇暴政和焚書坑儒被誤讀千年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對於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偉大功績,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唐朝大詩人李白在詩《古風》中也寫道:「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而民國史學家柳詒徵的評價是:「蓋嬴政稱皇帝之年,實前此二千數百年之結局,亦為後此二千數百年之起點,不可謂非歷史一大關鍵。」

然而,秦始皇同樣被誤讀了兩千多年,一切皆源於他的「暴政」。後世指秦始皇「暴政」的一個重要依據是《史記》中所說的「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驪山」。以往的解釋是秦始皇僅修建驪山陵和阿房宮就動用了刑徒及奴隸70萬人,因為修建所用的從北山開採來的木料是從蜀地、荊地運來的,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

然而,這句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抽調宮中的官員,征派部分軍隊或六國的戰俘和囚犯,共70萬人,分別修建驪山陵和阿房宮,並非是普通的老百姓。「隱宮」指宮中的官員。

那麼,秦朝的兵役、徭役重嗎?《漢書》記載,秦朝一個男丁一生中服兵役一年,服預備役或屯墾一年,然後每年值更卒一個月。以一名20歲男子為例,到50歲時,他需要為國家服義務兵役四年半,與現在的某些國家相比,相差無幾。這自然也談不上什麼「暴政」。

有人曾大致統計過,秦始皇在位十一年間,,共徵召200萬到250萬人從事戰爭、建築、屯墾戍邊,而與此前的戰爭投入的兵力相比,顯然並不高。史載,秦昭王八年征戰期間,秦國與其它列國的部隊加在一起至少有500萬。用於戰爭的500萬與統一後用於工程等的200到250萬人相比,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兵役、徭役應該是大大減輕了,自然傷亡也是大大降低了。而且根據《秦律》規定,服徭役是有工資的,還管飯和衣服,且每戶不允許同時徵調兩人服役,這如何說得上是「暴政」?

另外,秦朝的刑罰種類看起來很殘酷,但這樣的刑罰並非秦朝發明,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列國都在使用。相反,秦朝通過刑法和大民法來保障國家、社會、各階層、各行業順暢運行。而《史記》中也沒有一例秦始皇使用酷刑的案例。

秦始皇的法治思想,在其泰山刻石上明確提出:「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大意是推動國家運轉,使各行各業協調發展,現在都有法律依據了。琅琊的刻石上亦有:「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大意是公平的法度,是萬事萬物的綱紀,使子孝父慈,人際關係和睦。

「暴」的含義

其實,在字典中,「暴」除了殘暴的意思外,還有一個意思是「強烈而快速」,「又猛又急」。現代漢語中的「暴風」、「暴雨」、「暴走」中的「暴」取的就是這個意思。

從這個層面上說,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短短十年間所推行的一系列舉措,包括修建若干龐大的工程,確實是強烈而快速的,又猛又急的。或許,是秦始皇希望在有生之年為後世留下更多的財富,而採取了這樣的方式。

同時秦始皇「暴」的文化給中華文化中注入了剛猛之力,在後世溫潤謙讓的儒文化中,提前注入了陽剛之猛,注入了頑強的生命力,使得中華文化歷經兩千年的風霜和戰火而留存至今。

大概,有人會質疑:難道「焚書坑儒」不是暴政?

「焚書坑儒」的真相

首先,「焚書」和「坑儒」是兩個不同的事情,「坑儒」以及將它們聯繫在一起的說法最早見於東晉人假冒漢代學者孔安國偽作的《古文尚書》的序中。這說明無論是在秦朝還是在漢朝,都沒有「坑儒」並將二者聯繫在一起的說法。

「焚書」和「坑儒」一個發生在公元前213年,全國統一已有八年,一個發生在公元前212年。

●關於「焚書」,《史記》的描述是:秦始皇生日那天,他在咸陽宮擺設酒宴,七十位博士上前獻酒並頌祝壽辭。《漢書‧百官公卿表》中說「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員多至數十人。」《續漢志》中說:「博士,掌教弟子,國有疑事,掌承問對。」也就是說,秦朝的博士制度承沿戰國傳統,他們可以參加國家大政的商討會議。他們的地位很高。

在酒宴上,分管教育的博士周青臣,首先致辭稱頌了秦始皇的功勳。他回顧了秦國的過去「秦地不過千里」,但依靠秦始皇「平定海內,放逐蠻夷」,「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因此「自上古不及陛下之德」。秦始皇聽後很高興。但博士齊人淳于越卻認為這是諂媚之語,並以商周為例,認為分封制好,提出凡事應師法古人才能長久。

公開厚古薄今,且否定業已實行的郡縣制,而且又是在秦始皇的生日宴會上,淳于越的膽子不可謂不大,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彼時博士們可以各抒己見,言論還是相當自由的。更讓人驚奇的是秦始皇的反應,《史記》的記載是「始皇下其議」,就是讓大家再討論討論。如果是「暴君」,會在這樣的氛圍下容納他人不同的意見嗎?

幾日後,丞相李斯以淳于越食古不化、攻擊新制的理由,上書《焚書令》,反對取法夏、商、周三代,稱「從前諸侯並起紛爭,才大量招攬遊說之士。現在天下平定,法令出自陛下一人,百姓在家就應該致力於農工生產,讀書人就應該學習法令刑禁」,因此請求始皇下令禁止私人辦學,並讓史官把不是秦國的典籍全部焚毀。除博士官署所掌管的之外,天下敢有收藏《詩》、《書》、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送到地方官那裡去一起燒掉。不取締的書只是醫藥、占卜、種植之類的書等等。

對於李斯的上書,秦始皇的批示是「制曰:可。」但不是「詔曰:可。」這小小的區別大有文章。通常來說,「制曰」只為宣示百官之用,並不下達於普通百姓,而「詔曰」則是要詔告天下。這個頗為中性的批示,既肯定了李斯的忠心,但也暗示了焚書的範圍和程度。

而從漢朝建立後並沒有出現典籍奇缺(除了秦國文書),需要官方復刻、搶救的現象來看,從今天在湖北出土的秦簡看,秦朝時應該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焚書事件。《劍橋中國秦漢史》也認為,秦朝「焚書所引起的實際損失,遠沒有想像的那樣嚴重」,更多的是毀於戰亂。

這也就意味著李斯聽懂了秦始皇的弦外之音,並沒有在全國下令焚書,即便有,也只是在國都咸陽小規模進行的,而且要注意的是博士官署保留的大量書籍並沒有被毀。此外,淳于越本人也沒有受到任何處罰。

從這件事上,我們看到的是秦始皇對儒生的大度和寬容,看到的是他的才智超群,看到的是他對全局的認真審視、對文化的傳承負責的態度,以及其高超的處理藝術。這樣的秦始皇的身上,閃耀的是奪目的人格魅力,哪裡是「暴君」?

●關於「坑儒」,《史記》中的記載是有兩個方士盧生和侯生,平日很得秦始皇的信任。但是他們背後議論指責秦始皇,說他剛愎自用、任人唯親、不重視博士們、貪戀權勢等,所以不想為他煉仙藥(實際上是害怕煉不出來),於是就悄悄逃跑了。

《史記》說,秦始皇知道了這件事情後,非常生氣,派御史審問咸陽的其他方士,結果參與煉丹的方士們相互舉報,犯禁者一共460多人,都被秦始皇下令「坑殺」了,並「使天下知之,以懲後」,意思是將這些有悖君臣之義、欺騙君王的方士們的惡行昭告天下,以為前車之鑑。依據戰國和秦時的用詞習慣,「坑殺」應該是指殺死後坑埋,不許收斂下葬,而非現代所理解的「活埋」。

顯然,《史記》中說的也是「坑殺方士」,而非「儒生」。從秦始皇對待儒生淳于越的態度看,此時被坑殺的的確是欺騙了秦始皇的方士。他們曾告訴他可以煉製不老仙丹。至於是否真的「坑殺」了460名方士,同樣令人生疑,因為這與秦始皇「使天下知之,以懲後」相矛盾:難道秦始皇要將自己的「暴行」昭告天下?極有可能,這個數字也是以訛傳訛,或是編造出來的,至於原因還需探究。

沒有屠城,沒有殺過功臣

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在秦始皇征討並滅六國的二十多年間,卻少有殺敵斬首的記錄。即便是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始皇,當秦軍在攻占燕國的薊城時,既沒有縱火屠城,也沒有殺害燕國王公大臣的性命。史載,秦始皇不過拿到了燕王派人送來的太子丹的首級而已。而在秦軍攻下其它國都時,也同樣沒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包括《史記》在內的史書,都沒有秦軍屠城、屠殺將軍、大臣和百姓的殘忍記錄,秦始皇反而採取了優撫政策。

秦始皇不僅優撫六國王公貴族,而且厚待秦國的功臣,他在位的三十七年中,沒有殺過任何一名將軍或者大臣。即便大將王翦犯下當殺之罪,秦始皇亦讓其享受榮華富貴,終老天年。王翦的兩個兒子也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和任用。這顯然與「暴政」差之千里。

另外,出人意料的是,在《史記‧酷吏列傳》中,居然沒有一個秦朝官員入選,反而入選的都是漢朝官員。如果秦朝實行的是「暴政」,酷吏應該比比皆是啊。

無疑,兩千多年來,無數人都誤讀了偉大的秦始皇,讓其千古蒙冤。是時候還原這位偉大皇帝真實所為的時候了。@#

責任編輯:張憲義

-----------------------------------

秦始皇的恢宏工程締造千古奇蹟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看,那一個個表情栩栩如生、無一雷同、或跪或站的秦軍將士;看,那一匹匹昂首嘶鳴、奮蹄欲奔的戰馬;看,那一排排整齊、嚴謹、氣勢恢宏的隊列,漫步在兵馬俑俑坑旁的你仿佛穿越到了兩千年前的古戰場,在北風瀟瀟戰馬嘶鳴鼓聲陣陣中,親身領略秦國將士的勇猛!這是怎樣令世人歎為觀止的千古奇蹟!這個奇蹟的締造者依舊是那已做了諸多震古爍今之事的秦始皇帝。

然而,與秦始皇這個偉大的人物聯繫在一起的偉大工程並非只有位於陝西的秦始皇陵,還有巍巍的長城、宏偉壯麗的阿房宮和歷經二千載依然屹立的靈渠。它們的背後,閃耀的是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放眼天下、未來的氣魄。

拓展疆土築長城

匈奴族是居住在北方的遊牧民族之一,長期以來活動於南達陰山、北至貝加爾湖之間,成為北方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它經常深入中原,進行襲擾和掠奪。秦統一全國後,匈奴族對秦的威脅仍然很大。

為了解除匈奴的威脅,秦始皇於公元前218年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向河套(即所謂「河南地」)征伐。三年後,蒙恬收復了河套南北的廣大地區,並在這個地區設置了四十四個縣,重設九原郡。公元前213年,秦朝把過去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接起來,修築了一條西起臨洮(甘肅岷縣)東到遼東碣石的萬里長城。這條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內地人民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長城不但用於防禦,蒙恬還將其改良為可以進攻的戰略場所。萬里長城可以說是人類史上罕見的巨大軍防工程。


萬里長城(Hau Wei/維基百科)
不僅如此,秦始皇還於公元前211年遷徙三萬多戶居民到北河、榆中(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墾田生產,開拓邊疆。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又揮師五十萬南下,平定「百越」,並設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把受貶謫的人派去防守。又派將軍蒙恬渡過黃河去奪取高闕、陽山、北假一帶的地方,築起堡壘以驅逐戎狄。

經過對匈奴、越族的戰爭後,秦朝郡級建置達到四十個,秦朝的疆域空前遼闊,東達大海,西至臨洮,「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併陰山至遼東」,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從此後,中華帝國的版圖在此基礎上,一步步拓展著。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為後世開創的基業,輝映在中華歷史上。

天下第一宮:阿房宮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下令遷徙關東六國富豪十二萬戶入咸陽,其中以齊楚兩地出身的富豪為主。他還決定在咸陽宮的基礎上對咸陽城市重新規劃,即按照天象重新規劃,以便區分「神界」與「人界」。他首先改造「咸陽宮」,用來對應天帝居住的「紫宮」。他把流經咸陽的渭水比作天上的「銀河」,在渭河上建橫跨的橫橋,象徵「牽牛星」,即「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之後,秦始皇把新建的「信宮」改作「極廟」,同天帝的「天廟」(南斗)對應。

咸陽的其它重要宮苑、池囿、府庫等重大建築設施,似乎都能從天上找到它對應著的星宿。如東郊的「蘭池宮」和宮中的「蘭池」,對著天上畢宿中的「五車」和「咸池」;南岸的「宜春苑」、「上林苑」,對應的是昂宿的「天苑」;咸陽的諸府庫,在天就有奎宿的「天府」、胃宿的「天囷」、「天廩」;都城中皇帝的各種御道,在天上同樣有天帝「輦道」、「閣道」等等。

公元前212年,即秦始皇統一天下九年後,秦始皇認為國都咸陽人口眾多,而且先王的宮殿也太窄小,所以決定建造一座新的宮殿,作為新的政治中心。他聽說西周文王和武王建的豐、鎬兩城之間,才是帝王的都城所在,所以就在渭水南上林苑內修建朝宮。而這說明當時秦朝無論是國力和各方面的發展,都足以支撐其建造如此龐大的工程,並非是不顧百姓生活。史載,當時的咸陽十分繁盛,川流不息的車馬、人來人往的經商車隊,都匯集在街道上,顯然商業非常發達。秦帝國的實力由此可見。

對於新的宮殿,秦始皇同樣要求與天象相對應。他先命人在阿城建前殿,東西長五百步,南北寬五十丈,宮中可以容納一萬人,下面可以樹立五丈高的大旗。四周架有天橋可供馳走,從宮殿之下一直通到南山。在南山的頂峰修建門闕作為標誌。又修造天橋,從阿房跨過渭水,與咸陽連接起來,以象徵天上的北極星、閣道星跨過銀河抵達營室星。因為是在阿城修築此宮,所以人們就稱它為「阿房宮」。

清‧袁耀《阿房宮圖》(公有領域)
阿房宮包含兩大建築群,一是前殿建築群,另一個是「上天台」建築群。其前殿占地約800畝,相當於90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在秦朝滅亡時,阿房宮只建成了其中的前殿地基。然而,僅僅就是其殘留的龐大遺址,就足可以將其稱為「天下第一宮」。

史料顯示,阿房宮內包括祭祀天神的建築上天台和祭祀土地的祭地壇,這與先秦帝王通過祭天、祭地來表達對神明的敬畏一脈相承。秦朝之後的皇帝也是如此。這是因為雖然帝王在人間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但他們一定要秉承上天的旨意,聆聽來自上天的警示。

今天,世人能看到的宏偉宮殿惟有北京的故宮,那麼,不曾建好的阿房宮,在秦始皇的藍圖中又該是何等的雄偉壯觀?!

世界奇蹟:秦始皇陵

古人重視「生」也重視「死」,認為人死後會去一個幽冥的世界。因此,視「死」如「生」。秦始皇也不例外。他在建造阿房宮的同時,還在陝西的驪山為自己建造陵墓。秦亡時,阿房宮沒有建完,但驪山墓則最終完成,成為世界的一大奇蹟。

《史記》記載,陵墓鑿地有三重泉水那麼深,然後灌注銅水,填塞縫隙,並把外棺放進去,又修造宮觀,設置百官位次,再把珍奇器物、珍寶怪石等搬了進去,放得滿滿的。陵墓中,還用水銀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機器遞相灌注輸送,頂壁裝有天文圖象,下面置有地理圖形;用娃娃魚的油脂做成火炬,很久都不會熄滅。不過,迄今世人還無緣見到,對於陵墓中諸多的秘密尚不知曉。

此外,秦始皇陵周圍地下還存在規模巨大的阻排水渠,底部由厚達17米的防水性強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寬的黃土夯成,規模大到難以想像。《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穿三泉」中,「三」其實是個概數,其實應該是指在施工過程期間遇到水淹,所以才修建阻排水渠,正好擋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滲透,有效保護墓室不遭水浸。

史載,秦始皇又命令工匠製造由機關操縱的弓箭,如有人挖墓一走近就能射死他。

秦始皇陵出土的四匹銅馬和一架銅馬車。當時的馬蒙古馬,相較於現代常見的龍馬體型較小。(公有領域)
秦陵四周還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包括目前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兵馬俑坑。按照發掘的順序分為一、二、三號坑,三坑成品字形排列,共8000陶俑、100餘乘戰車、400餘件陶馬和數萬件兵器組成了古代嚴密的軍陣,總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總占地面積則達5萬多平方米。其磅礴的氣勢,展現了昔日秦帝國的輝煌。那麼,未知的秦始皇陵中該蘊含著怎樣的氣魄?

千年靈渠

「六王畢,四海一」。秦始皇吞併六國、平定中原後,立即北伐匈奴並南下平定「百越」。為儘速征服嶺南,秦始皇下令開鑿了靈渠。靈渠位於今天廣西興安縣境內。


靈渠(Farm/維基百科)
靈渠工程主體包括鏵堤、南北渠、秦堤、陡門等,完整精巧,設計巧妙,通三江、貫五嶺,溝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的水路運輸。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秦軍在百越戰場上兵鋒凌厲、勢如破竹。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秦朝的版圖進一步擴大。

此後的靈渠,對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其自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歷經洪水沖刷,卻依舊能夠巍然屹立,並仍在發揮著功用。看看建成不過十年的三峽大壩,狀況頻出,這個問題自然讓我們好奇。

上個世紀80年代維修大壩時人們找到了答案。原來靈渠一些地段灘陡、流急、水淺,航行困難。為解決這個問題,古人在水流較急或渠水較淺的地方,設立了陡門,把渠道劃分成若干段,裝上閘門,打開兩段之間的閘門,兩段的水位就能升、降到同一水平,便於船隻航行。靈渠最多時有陡門36座,因此又有「陡河」之稱。難怪靈渠被稱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築的明珠」,「陡門是世界船閘之父」。

肩負上天使命,締造中國大一統的政治局面的秦始皇,為後世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即便是兩千多年後的我們,依然從中受益。今天的我們在為中華文明自豪的同時,怎能不感佩這輝煌的締造者?@#

------------------------------

圖說中國皇帝大傳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zwl4uA

下載 (9)鳥蟲書--壽字

下載 (10)下載 (11)imaffgges  

鳥蟲書
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上的鳥書;下方—劍上文字的一部分: "越王自作"。湖北省博物館
鳥蟲書(或稱鳥蟲文、鳥蟲篆、鳥蟲體,又名蟲書、鳥書、鳥篆、魚書),是中國春秋中期至戰國時代盛行於中國南方的一種文字。它的特點是其字型類似鳥蟲魚的形狀,故有此命名。屬於篆書的一類。有人把它比擬成阿拉伯語中的「庫法體」。
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有提到鳥蟲書說,「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是篆刻的使用字體之一。
起源與發展
鳥蟲書在春秋時期發展成為各種不同的類型。最早的鳥蟲書出現在春秋中葉,在春秋晚期流行開來,於戰國時達到鼎盛。鳥蟲書較常見於當時的南方各國,如吳、越、楚、蔡、徐、宋等。在戰國時代,可能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鳥蟲書變體。
鳥蟲書是春秋戰國時期流行於南方地區的一種裝飾性銘文字體,其特點是將字體的一些筆畫寫成鳥的形象,秦代定書體有八種,其中之一是蟲書,即鳥蟲書,這是因為古代將鳥類稱為羽蟲之故。在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敘》中講到古代書體:「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分析:「書『幡』謂書旗幟,書『信』謂書符節。」但從實物遺存中可知,鳥蟲書並不僅僅是寫在旗幟、符節上的,符節上寫的也不一定都是鳥蟲書。如(吳)大王光戈、王子於戈、(越)王者旨於戈上的銘文,都是典型的鳥蟲書。(楚)王子午鼎銘字體雖不作鳥形,但奇屈變化也屬於鳥蟲一類。值得一提的是,秦代國璽「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據傳即為鳥蟲書,但如今只能見到一方宋人臆造的、藝術水準很低的假印璽。
春秋戰國時期的鳥蟲書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在漢字的邊上(左右上下都有可能)額外加上鳥的紋飾;一種是將漢字筆畫做多少有些誇張的曲折變形以達到類似蟲的效果,但沒有額外鳥飾。漢印中的「鳥蟲篆」則更傾向於泛指一種動物形象化的、或高度曲折變形的藝術字體,因為在鳥蟲篆玉印中,除了分明可辨的鳥的形象,還有大量的變形了的龍、蛇的形象,以及一部分分明的魚與獸的形象;而在絕大部分鳥蟲篆銅印中,漢字筆畫只經過盤曲變形,而沒有分明的動物形象。
中國書法通常不認同直接將鳥蟲書作為一種書法;認為它更應被視為有特殊用途的藝術變體(比如在印章中使用)。唐代的書法理論著作認為那只是繪畫之流,算不得書法藝術。此外,如唐代《升仙太子之碑》的這標題六字,是否屬於鳥蟲書也頗有爭論。
使用
鳥書經常能夠在越國的青銅器或鐵器文物上找到,而且常常是青銅或鐵制兵器,比如劍。這樣的做法是為了標示劍主人的身份或者表明武器生產的時間地點。越王勾踐劍上的文字是最好的例子(見右圖)。在同時期的銅製容器和玉器上也有一些鳥書出現,漢朝的篆書中偶爾也會有。
蟲書比較常見,很可能最早產生於吳國或越國,盛行於吳越強橫的二百年間(自吳國稱王開始直至越國衰敗),並在此期間一度流傳至楚、宋、蔡、徐等周邊各國。例字可以在青銅武器、青銅容器、玉器、篆書甚至建築或裝飾用品(比如牆磚)上面找到。吳王夫差矛上的文字是最好的例子。
作為裝飾效果很強的字體,其形成類似於阿拉伯文庫法體和瑪雅文字的頭型符、全身符。
消失
秦朝以後,鳥蟲書的使用減少了,只有漢朝時的少量鳥蟲書存世。這可能是因為,漢代的時候隸書興起並取代了篆書的地位;同時,鳥蟲書相當依賴於篆書的圓轉筆畫,而無法以筆畫方直的隸書為基礎,因此鳥蟲書隨著篆書一同沒落了。

--------------------------

昇龍圖

fgssdfgdfgdfgdfart5060430795zc-13189-sml-793  

-----------------------------------------

赤金龍------行走的龍

唐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窖藏出土。呈奔走狀。用纖細的陰線刻出眉毛、眼睛和頸部的毛髮,通體鏨刻細密的鱗紋,精美、異常而生動自然。

名稱:唐赤金龍    .
類別:金銀器    
年代:唐代    
收藏:南京博物院    
出土地址: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窖藏出土

01200000135945134426568242914_simageskat下載 (21)  

-----------------------

Qianling_Mausoleum_40_2013-082015-08-25_085741Da_Jin_huang_di_dutong_jinglüe_langjun_xingji_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  

乾陵無字碑
本文介紹的是唐乾陵的無字碑。關於其他無字碑,詳見「無字碑」。
無字碑由一塊完整的石頭雕成,通高7.53米、寬為2.1米、厚1.49米,重達98.8噸。[4]碑身上則左右各雕有四條相互纏繞的螭龍,並飾以天雲龍紋。碑座上則刻有駿馬、雄獅、雲紋等,[2]長2.14米、寬0.66米。[4]同時碑身上還刻有宋朝以後前來遊覽的各路人士的題字。
無字原因
無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清乾隆年間《雍州金石記》有記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對於武則天為何立無字碑的原因,歷來說法不一,常見的說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武則天認為自己的功德是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的,在她統治期間國泰民安、政治清明。[2][5]
武則天自認為罪孽深重,或對自己稱帝感到愧疚。[2][5]
武則天認為:父母恩情大似天,不能迕逆在堂前.無法言表,故為"無字碑"[2][5]
來自武則天的臨終遺言:「己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2][4][5]
該碑為唐中宗李顯為武則天所立,但對於是將她稱為皇帝還是母后有爭議,才擱置下來成了無字碑。[5][6]
陝西文物研究所曾在考查中發現無字碑陽面刻滿了長4厘米、寬5厘米的方格子,有人便認為這是當初準備用來刻字時留下的。於是有人推測,武則天已將寫好的碑文交給了兒子李顯,但李顯對母親廢唐建周的行為不滿、不想對她歌功頌德,但卻也不好公開批評,於是才留下了無字碑。[3][5]
其他的說法還有「信佛說」[5]、「仿效說」、「非碑說」等。[6]
事實上,如明十三陵除成祖由仁宗撰寫3500字的紀功碑文,其餘陵門碑亭皆為無字碑。由嗣皇帝評說先人,本就不是如此簡單之事。
後世題字

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
雖然最初並未刻字,不過在宋朝之後,人們開始在無字碑上題字,1938年《乾縣新志》記載:「向無字。金元後,往來登眺,有題詠詩篇刊其上。」目前共有39人所題的42段文字[1][4](一說13段[2])。其中題字最早的是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谷正叔所題的文字:
“ 開封王谷正叔,按行邊部南還京兆,道經奉天,同邑尉李定應之恭拜乾陵時,男僅從行。崇寧癸未季冬初八日題。 ”
——谷正叔
在金天會十二年(1134年),金國皇弟完顏宗堯曾題在其上的《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簡稱《郎君行記》),由契丹小字和漢語譯文相對照。其中漢語譯文為:
“ 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嚮㠯疆場無事,獵於梁山之陽,至唐乾陵,殿廡頹然,一無所睹,爰命有司鳩工修飾。今復謁陵下,繪象一新,迴廊四起,不勝欣懌,與醴陽太守酣飲而歸。時天會十二年歲次甲寅仲冬十有四日。尚書職方郎中黃應期,宥州刺史王圭從行,奉命題。右譯前言。 ”
——《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
對於這種文字究竟是何文字,日本學者山路廣明稱其為「二十世紀之謎」。[4][5]明朝金石學家趙崡在《石墨鐫華》中認為這是女真字。[7]然而在1920年代,考古學家在內蒙古巴林右旗發現遼代帝後的墓誌,對照之後才了解到其實這些文字是早期的契丹小字,從而解開了這一謎團。[2]

這個「無字碑」樹立在唐高宗李治(628-683 年)和武則天(624-705 年)的合葬墓乾陵前,位於西安市西北的乾縣梁山上,建於神龍元年(公元 705 年)[1]。墓前有兩碑高 6.3 公尺的石碑,西面是歌頌唐高宗功績的「述聖記碑」;東面的是武則天的「無字碑」,無字碑取材於一塊完整的巨石,寬 2.1 公尺,厚 1.3 米,重 98.8 噸。碑頭雕有 8 條的螭首,「飾以天雲龍紋,碑座則用駿馬飲水、雄獅、雲紋等線」刻畫而成 [2]。

可是,奇怪的是在唐高宗的「述聖記碑」上,刻有由武則天撰文、唐中宗(656-710 年)書寫長達 8000 字的碑文,而武則天的石碑上卻未留下一字 [3],因此而得名「無字碑」。據清乾隆年間(1711-1799 年)的《雍州金石記》記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 [4]。」雖然無字碑最初碑上未刻一字,不過在宋朝(960 年 - 1279 年)以後,人們開始在無字碑上題字,據 1938 年編纂的《乾縣新志》載:「向無字。金元後,往來登眺,有題咏詩篇刊其上 [5]。」


歷史意義

通過無字碑,可以得知古代社會以男性為中心,而女性地位卑微。當時學者之所以猛烈抨擊武則天,是受到西周末期的女禍論影響,認為女子干預政事會導致國家的滅亡,當中是因為古代對女性不公平的偏見所致。武則天死後,一無所有,只有自己爭取得來的無字碑,可悲的是,無字碑飽經風霜,滿目瘡痍,再看看它的西邊,唐朝給平庸的高宗立的做工精湛的「述聖紀碑」,可見武則天的附屬地位。武則天和唐高宗同樣是皇帝,死後的待遇卻有著巨大的落差,只是因為武則天是女人。一代女皇武則天竟然死後遭到如此的對待,由此可反映出古代社會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此外,宋金以後,人們開始在無字碑上題字,卻因此而保留了珍貴的史料。無字碑上一共有 13 段文字,而這些文字中還有一種少數民族文字,一直都沒有人識別這種文字。經考證後,原來這種文字是金太宗之弟所刻的〈大金皇帝都統經略郎君行記〉[6]。直到 20 世紀 20 年代才發現,原來碑上的刻文並不是金文,考古人員在內蒙古巴林右旗附近發現遼代帝后的墓誌,發現無字碑上的文字和墓誌上的文字相同,是早期的契丹文字 [7]。契丹文字始創於公元 920 年,但隨著國家的滅亡已少有人認識,到了明代更成為「死文字」了。這一失傳的文字是一份極為珍貴的文字史料,卻因為無字碑而得以保留下來,這無疑是無字碑的一大貢獻。

另外,無字碑標示著朝代的更替。武則天奪得皇位後建立新王朝,史稱武周(690-705 年)。武則天以廢帝、兒子李顯(高宗第七子)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以延續武家的天下。可是,神龍元年正月,武則天提拔的張柬之等人闖入武則天的病房要脅她,張柬之說:「高宗皇帝將太子殿下託付給陛下。現在太子年紀已長,天意人心都歸順太子。臣等不忘太宗、高宗皇帝的厚恩,所以奉太子誅賊,請陛下立即傳位太子,上順天心,下孚民望。」[8] 這樣,武氏諸王被降為公爵,李唐君臣登場。對於武則天死後如何評價她,中宗李顯既不能公開表達對母親的憎恨,又說不出對母親的好話,只好迫武則天說:「我最後的要求,就是希望你們在先帝陵前給我也立一塊石碑,碑上無字!」於是,武周王朝的旗幟落下,天下又正式回到了李唐皇室的手中。由此可見,無字碑可說明出由周武王朝恢復唐朝的經過。

 

相關史料説明

作為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應該好好歌頌自己才對,而且武則天還為「述聖記碑」撰寫了碑文,為高宗歌功頌德,她比高宗晚死 22 年,有足夠時間為自己籌劃碑文一事。那麼,為什麼武則天沒有利用這塊碑為自己歌功頌德呢?

根據考古人員的觀察研究發現,在「無字碑」的陽面佈滿了長 4 厘米,寬 5 厘米的方格。這些格子從上到下 84 格,從左到右 44 格,這些線刻格子雖然經過 1300 多年風雨侵蝕,至今仍清晰可見 [9]。這些格子絕對不是後來刻上去的,是擬好碑文後才在碑上刻格子。根據格子的總數,該碑文約有 3300 餘字。有些是一個格子刻幾個字,有的是幾個格子刻一個字,這又說明碑上的格子原來就有 [10]。格子已經刻成,最終卻未有刻上一字,很大可能與上述政治形勢有關。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已經刻上了文字,但又被唐玄宗命人磨去,目的是為了消除武周政權給李唐政權帶來的恥辱。

許多人都會以為武則天的無字碑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無字碑,事實上,除武則天無字碑以外,歷史中還遺漏了多塊無字碑,例如泰山登封台無字碑、南宋奸相秦檜無字碑、東晉名臣謝安無字碑等。這些無字碑,許多至今仍是個謎。

 

延伸研究用途

武則天的無字碑上的格子刻線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證據,證明武則天並非一心死後打算立無字碑。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學術界可以嘗試爭取挖掘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墓。他們的合葬墓從未被挖掘,根據述聖記碑上的碑文記載,唐高宗臨死時,曾遺言把他生前所喜愛的字畫埋進墓內 [15]。加上有傳武則天曾為自己撰寫碑文,可能是後來被唐中宗埋葬在乾陵的地宮裏。所以,挖掘墓穴有助收集更多資料,或許能解開一切的謎團,幫助我們後人更好地了解唐代的歷史。

在未來的研究中,學術界可以利用相關的不同時期的無字碑,對武則天的無字碑的了解作切入點。石碑可以反映歷史人物,學術界忽略了對武則天生平的綜合考察。謝安的無字碑是為歌頌他而立;秦檜的無字碑是為了表達對他的憎恨;武則天的無字碑有不同說法。但他們之間有著身份上的差別,武則天是一位皇帝,前者都只是臣子。皇帝和臣子立無字碑的意義可能會有不同,學術界可以利用這個差別,對武則天的無字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也許會有新發現。

此外,封建社會的帝王陵前向來都是不樹碑的,用意是認為皇帝的功德太大,難以用文字去表達。但是,在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墓乾陵前卻豎了兩塊壯觀的石碑,一個是女皇武則天的「無字碑」,一個是唐高宗的「述聖記碑」,堪稱「歷代群碑之冠」,為什麼乾陵突破了這一慣例?學術界可以從這方面考究,有助對唐朝文化有更全面的認識。

sfddf7519300001236771131651193985316  

武則天墓之謎:揭秘武則天無字碑無字原因
2014年11月19日 


  導讀:武則天無字碑為什麼無字呢?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的問題,民間也有很多關於無字碑無字的說法,其實武則天無字碑上是準備刻上字的,字格都已經打好,只是後來鬥轉星移,恩怨是非。
  無字碑上為何無字,民間有多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誇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武則天從公元655年做皇后開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後參與和掌握最高權力達五十年之久。如果從唐高宗死時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傑出的女皇帝。她在政治上打擊豪門世族,並通過發展科舉制度,使得大量人才進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門壟斷;她獎勵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並整頓均田制,使社會經濟不斷上升,民戶數不斷增長;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勵各級官吏舉薦人才,並虛心納諫,職是之故,「累朝得多士之用」。她加強封建國家的邊防,改善與邊境各族的關係。總之,武則天是一個富有政治才幹和理想的人,在她統治期間作過許多符合民眾利益的事,穩固和發展了「貞觀之治」,把歷史推進一大步,並對後來「開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第二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第一,武則天以阿諛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從地位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權的皇后,最後竊居皇位。第二,培養黨羽、建立宮廷姦黨集團,並打著李唐「朝廷」的旗號,消滅異己。第三,任用酷吏,實行告密和濫刑的恐怖政策。第四,唐初社會經濟發展呈馬鞍形,而武則天當政時處於最低處。第五,在其當政期間,曾失掉了安西四鎮,危害了國家的統一。職是之由,武則天無法為自己立傳,而只能以「無字碑」來為後世定基調。

  第三種說法認為,武則天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因為武則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應該否定的地方。武則天當政期間,貞觀以來經濟發展的趨勢,仍在繼續;在處理唐高宗去世前後的複雜局面中,她表現了不平凡的個人才幹;就「納諫」和「用人」這兩點,連許多具有封建正統思想的人士,為之讚歎不已。但是,武則天的消極面也十分突出。她為了鞏固個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濫殺無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費。特別是統治後期,朝廷政治日趨腐敗,形成一批為武則天所縱容支持的新的特權貴族。武則天被迫交出權力,還政於唐中宗,她知道對自己的一生,人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評價,碑文寫好寫壞都是難事,因此決定立「無字碑」,由後人去評價。
  還有幾種說法認為:
  一是,繼位的唐中宗李顯對武則天無法稱謂,是稱武則天為先帝呢?還是稱其為太后?
  二是,唐中宗雖然是武則天的兒子,卻曾被廢而復立,因而心懷嫉妒,在李唐王朝中插進一個21年的「武周」更是奇恥大辱,為了雪恨,故意立碑,讓她難堪、出醜。
  三是,如何撰寫碑文,評價武則天,一直爭論不休,由於沒完沒了,那碑就始終空著。
  這三種說法可信之處在於,帝王一般不會死前下詔對如何撰寫碑文評論自己發表意見的。
  還有一說,武則天離世後,政局動盪,無人過多關注,待人們重新關注,他的那段歷史早已眾說紛紜,真假難辨。
  前段時間,陝西文物研究所在一次考查時,無意間發現在無字碑的陽面,從上到下刻滿了方格子,經考證,這些並不是後人刻上去的。這些方格子每個長4厘米,寬5厘米,排列整齊。只有一種可能,它們就是當初準備在石碑上刻字用的,而且已經準備好了碑文。根據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計算,碑文大約有3300多字。那麼,為什麼已經準備好的碑文沒有刻在石碑上呢?
  歷史學家做出了這樣的推測:武則天生前已經撰寫好了碑文,並交給了李顯,武則天叱吒風雲幾十年,但「神龍政變」後,武則天被迫讓位給李顯,將國號「週」恢復為「唐」,李顯雖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卻長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後雖然不能發洩憎恨,但也講不出對母親歌功頌德的好話,只好不說不刻,為武則天留下了一塊無字碑。

-------------------

無字碑,位於陝西省咸陽市區向西北方,五十公里處的乾陵。在乾陵司馬道東側,北靠土闕,南依翁仲,西與述聖紀碑相對,奇崛瑰麗,巍峨壯觀。自秦漢以來,帝王將相無不希望死後能樹碑立傳,中國歷史上惟一一個女皇帝的石碑卻沒有刻一個字。
無字碑無字碑位於咸陽市區向西北方,五十公里處的乾陵。在乾陵司馬道東側,北靠土闕,南依翁仲,西與述聖紀碑相對,奇崛瑰麗,巍峨壯觀。

無字碑是用一塊完整的巨石雕鑿而成的,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重達百噸,給人以凝重厚實,渾然一體的美感。碑首雕刻了8條螭龍,巧妙地纏繞在一起,鱗甲分明,筋骨裸露,靜中寓動,生氣勃勃。碑的兩側有《昇龍圖》,龍騰若翔,栩栩如生。碑座上有《獅馬圖》,其馬屈蹄俯首,溫順可愛;雄獅則昂首怒目,十分威嚴。碑上還有許多花草紋飾,線條精細流暢,因而這座無字碑歷來聞名遐邇。無字碑位於咸陽市區向西北方,五十公里處的乾陵。在乾陵司馬道東側,北靠土闕,南依翁仲,西與述聖紀碑相對,奇崛瑰麗,巍峨壯觀。

無字碑- 概述
1000多年前,武則天,一個統治中國50年的女人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被埋葬在距陝西西安80公里的梁山上。一對夫婦,兩朝皇帝,合葬一室,而且在千年的時間裡原封未動,這在中國歷代帝陵中都是最特殊的一個。
無字碑是用一塊完整的巨石雕鑿而成的,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重達百噸,給人以凝重厚實,渾然一體的美感。碑首雕刻了8條螭龍,巧妙地纏繞在一起,鱗甲分明,筋骨裸露,靜中寓動,生氣勃勃。碑的兩側有《昇龍圖》,龍騰若翔,栩栩如生。碑座上有《獅馬圖》,其馬屈蹄俯首,溫順可愛;雄獅則昂首怒目,十分威嚴。碑上還有許多花草紋飾,線條精細流暢,因而這座無字碑歷來聞名遐​​邇。
無字碑
無字碑圖冊
據有關史書記載,唐高宗死後,乾陵的選址、設計以及營建,都是在武則天直接指導下進行的。作為乾陵地面的主要​​大型石雕——無字碑也很有可能是當時樹立的。又從無字碑與述聖紀碑相互對應來看,很可能兩碑是同時樹起的。由此看來,無字碑無疑是武則天樹立的。
武則天精心設計並樹立的無字碑,在整個乾陵陵園的石雕中,不僅因處於顯著位置而引入註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藝術,獨特的豐姿韻味,以及種種富於傳奇色彩的傳說故事而倍受青睞,名播八方。遊客們到乾陵來,幾乎都要在無字碑前駐足,或凝眸注視,或攝影留念,或指點評說。無字碑在無數遊人眼中不僅是乾陵的象徵,更是女皇武則天的象徵。
宋金(960-1234)以後才有遊人題字於碑,成為有字碑。1135年女真文字刻《大金皇帝都統經略記》保存比較完整(旁有譯文)。女真文字現已絕跡,因此,碑上的文字成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國少數民族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巍巍無字碑,歷經宋、金、元、明、清各代,鐫刻了許多文字,不僅在內容上自然形成了評價武則天的'碑文',而且在書法上真、草、隸、篆、行五體皆備。說得形像一點,它的確稱得上是一部跨朝代的石質巨書。這可能正符合武則天當初立碑的本意。
泰山登封台無字碑 
  在玉皇頂的大門下,登封台的北邊。碑高5.2米,碑身上段稍細,頂上有復蓋,碑色黃白,兩面無字。有人說它是無字碑,但也有人說它是石表或石函。“秦始皇泰山立無字碑,解者紛紜不定。或以為碑函,或以為鎮石,或以為欲刻而未成,或以為表望,皆臆說也。”(選自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二》)對於此碑,古代人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秦始皇立的,具體又有兩種說法,一是因秦始皇的功德之大,難以用文字形容,故無字;一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後無人會寫字了,故無字。當然,這些均無據可考。
  第二種說法是漢武帝劉徹立的,一直沒有定論。《岱覽》的編者唐仲冕,引用了《考古錄》中顧炎武的一段話。顧炎武在閱讀了《史記·封禪書》和《後漢書》以後,說:“岳頂無字碑,世傳為秦始皇立。按秦碑在玉女池上,李斯篆書,高不過五尺,而銘文並二世詔書咸具,不當又立此大碑也。考之宋以前,亦無此說。因取《史記》反覆讀之,知為漢武帝所立也。”(選自《日知錄·泰山立石》)郭沫若在1961年上旬登泰山時,在他寫的《觀日出未遂》一詩中說“磨撫碑無字,回思漢武年”,也肯定了是漢武帝所立。原詩已刻成碑立於無字碑的一側,與明代張銓的詩碑相對(張銓說“袖攜五色如椽筆,來補秦王無字碑”。他認為是秦始皇的)。 
謝安無字碑與秦檜無字碑 
  無字碑多指為功業隆重或德行穢敗而難以文字狀述者所立的沒有文字的碑,後亦用以為典,謂豐碑自在人們心中,例如“功高百世何勝記,宇內常留無字碑。”(選自《天津日報》1977.1.16)。其中著名的兩個例子是謝安的無字碑與秦檜的無字碑。“《劉賓客嘉話錄》雲:東晉謝太傅墓碑,但樹貞石,初無文字,蓋重難制述之意也。此說亦通。”(選自明·胡侍《真珠船·無字碑》),又如“謝太傅墓碑無字,偉績豐功不勝記也;秦太師墓碑無字,穢德醜行不屑書也。”(選自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沒字碑》)。
  ◎謝安的無字碑
  位於南京梅崗,為東晉謝安(也稱謝太傅)的墓碑,“有石而無其辭,人呼為'無字碑'”。原因是“以(謝)安之功德,難為稱述,故立白碑”(選自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四)。所謂白碑即言碑上無字。在淝水之戰中,謝安以八千之眾勝前秦苻堅的百萬大軍,使東晉又偏安38年,也因此之故,為謝安之墓豎一通無字碑,蓋“偉績豐功不勝記也”。另一說法為謝安臨終之前,問他請誰撰寫碑文,他不語,也有人提到陶潛和王獻之,他搖頭,直到死也未確定誰寫碑文,只好立無字碑了。還有一說是謝安功高蓋世,褒既難,貶又不該,只好空著了。
  ◎秦檜的無字碑
  位於南京牧牛亭,“有其額而無其辭,臥一石草間”(選自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四)。秦檜66歲病死後,其家人請了不少人為其撰寫碑文,由於他“陰險如崖阱,深阻竟叵測”,“晚年殘忍太甚,數興大獄,而又喜諛佞,不避形跡”,“一時忠臣良將,不避形跡”(《宋史·本傳》),所以沒有一人為秦檜撰寫碑文,於是只好立一塊沒有碑文的無字碑。 
無字碑- 無字碑的樹立
據有關史書記載,唐高宗死後,乾陵的選址、設計以及營建,都是在武則天直接指導下進行的。作為乾陵地面的主要大型石雕——無字碑也很有可能是當時樹立的。又從無字碑與述聖紀碑相互對應來看,很可能兩碑是同時樹起的。由此看來,無字碑無疑是武則天樹立的。
無字碑- 特點
武則天精心設計並樹立的無字碑,在整個乾陵陵園的石雕中,不僅因處於顯著位置而引入註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藝術,獨特的豐姿韻味,以及種種富於傳奇色彩的傳說故事而倍受青睞,名播八方。遊客們到乾陵來,幾乎都要在無字碑前駐足,或凝眸注視,或攝影留念,或指點評說。無字碑在無數遊人眼中不僅是乾陵的象徵,更是女皇武則天的象徵。
無字碑- 碑上的文字
宋金(960-1234)以後才有遊人題字於碑,成為有字碑。1135年女真文字刻《大金皇帝都統經略記》保存比較完整(旁有譯文)。女真文字現已絕跡,因此,碑上的文字成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國少數民族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無字碑- 石質巨書
巍巍無字碑,歷經宋、金、元、明、清各代,
無字碑
無字碑圖冊
鐫刻了許多文字,不僅在內容上自然形成了評價武則天的'碑文',而且在書法上真、草、隸、篆、行五體皆備。說得形像一點,它的確稱得上是一部跨朝代的石質巨書。這可能正符合武則天當初立碑的本意。
無字碑- 事出有因
對於武則天為什麼在自己的墓碑上一字不鐫?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縱觀諸說,主要有三種說法:“誇耀功德”說、“罪孽深重”說、“自知之明”說。果真如此嗎?非也。不少史學專家對武則天其人其事早有評說。
“誇耀功德”之說,認為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千載獨步,唯我一人”,她自視功績遍布寰宇,無法用語言文字來形容,只能以“無字碑”來誇耀自己,把“無字碑”看作“表功碑”。對此,有不少學者不同意此說。認為武則天是喜表現、好張揚的人,動輒以文字彰現。武則天即位後,大興土木,藉機炫耀自己。公元694年(距其死11年),耗資百億鑄造“天樞”,上刻其功德和頌週貶唐之詞及由她親筆書寫的“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公元695年,又下令鑄九州銅鼎和十二生肖,置於通天宮。……那麼,晚年的武則天怎麼會不想藉這塊巨碑來為自己歌功頌德呢?況且,武則天比高宗晚死22年,她有足夠時間為自己這塊石碑籌劃碑文一事。
難怪有文質疑道:“一個好'舞文弄墨'的人又怎麼會'棄文不書'呢?不可理喻!若說功德,武則天也沒有什麼功德可言。”岑仲勉、呂思勉等隋唐史專家就持這種觀點。他們據朱熹的《通鑑綱目》和歐陽修的《新唐書》等史籍,認為武則天無功可記,無德可載。“即使撇去私德不論,總觀其在位二十一年實際,無絲毫政績可記”。還說“武則天對外族侵凌,全乏對策,而又居心疑忌,秉性殘酷,陷人於罪,全憑鍛煉;賦民間農器立頌德天樞,鑄九鼎,構天堂,對國民生計毫無裨益。”(岑仲勉《隋唐史》)呂思勉則在其兩卷本《隋唐五代史》中,把武則天說成是“暴君”,說她“使濫刑,任酷吏”,所謂“識人才”也是她拉幫結夥,結黨營私而已。儘管無有功德可記載,可武則天時刻藉機炫耀自己,而且絕不會使用“無字”之術
無字碑
無字碑圖冊

“罪孽深重”之說,認為武則天在位時行為荒淫腐朽,國家動盪,又丟失了安西四鎮,自知罪孽深重,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有人視此“無字碑”為“悔過碑”。真是如此嗎?非也。武則天是個非常自信的人,從來不認輸不言敗的女強人,她的性格十分剛強,著名的“馴服烈馬”事件足以凸現她那種“馬愈強吾則愈強”的豪情。她說一不二,若有逆其意者,嚴加打擊,對反叛者的鎮壓更是毫不手軟。對徐敬業、李沖、李貞等發難者,或死於戰場,或被捕殺,無一倖免。還把對叛亂者的斬殺以及廣泛的株連,都視作“天意”;借“佛僧法明”之口,廣造輿論:“武后為彌勒佛轉生,當代唐為天子。”始終把自己的所作所為視作“順天之意”,未曾有過“自知罪孽深重”之感。
不過,武則天頭腦有一點是清楚的,她明白唐宗室與一些大臣對其掌權進而稱帝心中不服,懷疑時刻會有人暗算她,於是提倡告密,重用酷吏,結果弄得滿朝“盛行依阿” 。當時的一些官吏逆來順受,唯唯諾諾。有一名叫婁師德的宰相,當其弟赴任代州刺史時,他告誡其弟說:為了確保自己的榮寵富貴,務必順受,即使有人“唾汝面”,也得“當笑而受之”(《資治通鑑》卷205)。還有一個叫蘇味道的宰相,多年來一直“ 依阿取容 ”,不敢得罪於人,辦事總是模棱兩可,故被人稱為“蘇模棱”(同上卷206)。對此,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指出:“宰相們逃避政治鬥爭的態度,正說明武則天時期籠罩著恐怖的政治氣氛。在這種情況下,必然存在一種潛在的敵對力量。”可是,武則天始終看不到這種危機。
那種認為“武則天自知罪孽深重,刻了碑文恐怕更遭世人辱罵,還是不寫為好”。或認為“武則天建立大周朝後,內心感覺愧疚不安,更害怕世人責罵起篡位之罪,因而留下無字碑藉以自贖”。這是一種好意的猜測、一種歷史的假設。如此過高估計武則天善心和覺悟,實在沒有必要,也不合歷史事實。《中國通史》的編纂者在對待武則天的評價上反復強調:“正因為如此,過高地估價武則天的歷史作用也是不適當的。”“無字碑”與“述聖記碑”是在高宗去世時由武則天同時主持豎立的,而且武則天為“述聖記碑”撰寫了長達8000餘字的碑文,為高宗歌功頌德(碑文為中宗李顯書楷書),而武則天預先為自己準備“功德碑”,為自己撰好碑文也是必然的事。
“自知之明”之說,認為武則天是個極其聰明的人,駕崩前深知自己名聲重要,碑文語言輕重很難把握,乾脆來個“走為上策”。將此謂為“何等睿智”之舉。果真如此嗎?非也。武則天是以阿諛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從地位較底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權的皇后,最後竊居皇位。但是,她始終沒有意識到此為“篡位”,而是“神授”。她重用污吏橫行,能有自知之明嗎?沒有。她濫殺無辜,能有自知之明嗎?沒有。她好大喜功,能有自知之明嗎?沒有。她生活奢靡,能有自知之明嗎?對其所有“舉棋”,武則天均視作“天意”。她對自​​己有一個極高的自我評價:“上尊天示”、“順從眾議”,當登臨大寶,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夙願,改唐為“週”之時自號“聖神皇帝”。中國歷史上還有哪個皇帝自封為“聖神”,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又把自己裝成“一座金佛”的皇帝怎麼會把“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呢?壓根兒就不承認自己有“過”有“非”、毫無羞恥之心的人,將“是非功過”交與後人評說是不可能的。
武則天的殘忍就在於無知。範文瀾、翦伯讚等,他們在援引唐代政論家陸贄的《翰苑集》、南宋史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明代思想家李贄的《續焚書》之後,認為武則天聰穎機警,常作驚人之舉,但絕無“自明之識”。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第三冊說道:武則天是一位“剛強機智的政治家”。這裡所言“機智”,無非是說武則天善用權術,就是說,武則天在立碑之後,沒有即刻把事先撰好的碑文刻上。尚鉞《中國古代通史》對於武則天也作了恰如其分的評述,認為武則天沒有特別的功德可言,若有亦為上代之策,明言道:“武則天以狄仁傑為相,一切政治政策,基本上還是承襲著唐太宗的遺策。”武則天為了排除異己,任用酷吏,使用酷刑苛罰,枉死者甚眾。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也指出:“不能只說她是打擊關隴統治集團,也不能說她只是打擊了門閥世族,而不包括世族和庶族。不論什麼人,只要有一些跡象表明是在反對她,她就殘酷地加以鎮壓。……不知屈害了多少人,造成了多少冤案。”如此驕矜、傲慢和殘忍正說明武則天是“徒有其智卻沒有自知之明的人”。
無字碑
無字碑圖冊
武則天豎立巨碑的初衷就是為了給自己歌功頌德。完整巨石,通高7.53米,寬2.1米,厚1.649米,重達百噸。高大雄渾,巍峨壯觀。與西邊的“述聖紀碑”相對應。其位其勢就足以表明了立碑者的主旨和自我評說。再者,碑上的圖飾更表達了一種豐功偉績。碑首刻有八條纏繞生動有力的螭龍,左右兩側各4條。螭是古代傳說中—種沒有角的龍。碑身兩側刻有龍騰若翔的“昇龍圖”,高4.12米.寬1.19米,龍爪鋒勁尖利。身軀矯健扭功,栩栩如生,這是迄今為止見到的最大的昇龍圖像。碑座陽面正中線刻“獅子圖”,長2.14米,寬o.66米。圖中雄獅昂首怒目,十分威武,其馬卻屈蹄俯首,非常溫順。整個“無字碑”渾然一體,雕刻精美,不愧為中國歷代群碑之冠。它已經強烈向世人展現豎碑者非同凡響的豐功偉績了!如此紋飾蓋為碑文鋪墊造勢的。
為什麼又“一字不鐫”呢?眾多學者及界外人士對此捉摸了一千二百多年。一直圍繞武則天的身世為人來考察。看來,單從武則天身上,特別是從武則天的思想境界上尋找原因,所得出的“誇耀功德”說、“罪孽深重”說、“自知之明”說等,都是難以令人信服的答案。
今讀“李顯拒刻”之說,倒是很有見解的新穎之說。提出此說者為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田亞岐與乾陵博物館幹部高發。他們研究後認為,“無字碑”不應從武則天本人身上尋找原因,而需要聯繫當時的政治形勢來考量,從她的繼任者身上尋找底細。此話持之有據,令人信服。
其一,武則天在世時撰寫了3000餘字的碑文,如今碑上留有刻3000餘字的格子為證。這是有根據的推斷。“無字碑”的陽面佈滿了4.5厘米見方的細線刻格子。這些格子一氣刻成,而且整面貫通,從上到下84格,從左到右44格,儘管有些線刻格子經1300多年風雨剝蝕至今仍然清晰。根據碑陽面格子的總數算,該碑文約有3000餘字。田亞岐、高發考證後說,格子絕非後來刻上去的,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擬好碑文後才在碑上刻格子。同時,從文物考古學的疊壓關係來看,“無字碑”上現有的題刻共有42段文字起於宋朝,終於明朝。田亞岐等研究發現,這些題刻對細線格子都存在疊壓關係,即:格子在前,題刻在後。從部分題詞的拓片可以看出,有些是一個格子刻幾個字,有的是幾個格子刻一個字。這些又說明巨碑上的格子原來就有。碑文有多少字,才刻多少格。這種推測是符合邏輯的。
其二,繼承人唐中宗李顯對武則天濫施酷刑,濫殺無辜,一直懷恨在心,對其碑文,不能苟同,擱置一邊。這是合理的推斷。唐中宗李顯雖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但卻長期在其淫威下惶恐過日,幾度險遭毒手。武則天先後毒死太子李弘,廢太子李賢為庶人,後又逼其自殺。李顯自己當初即位不到一年,就被武則天廢黜皇位,貶逐出京。先後20多年間,李顯惶惶不可終日,每次聽到武則天派人來探望,他都嚇得膽戰心驚。李顯長子李重潤,女兒李仙蕙都因出言不慎被武則天處死。武則天還一直謀劃著將皇位傳給其武家侄兒。飽受如此折磨經歷的李顯,重登皇位之後雖然不能馬上公開發洩對母親的憎恨,但也講不出對她歌功頌德的好話,只好把武則天撰定了3000餘字的碑文,置於一邊,遲遲不予施刻,於是,為武則天留下一塊“無字碑”。
無字碑
無字碑圖冊
那麼,武則天在世時撰寫的碑文到哪兒去了?田亞岐等研究推斷,武則天在世時撰寫的3000餘字碑文,極有可能同武則天的《垂拱集》、《金輪集》及其它珍貴史冊圖冊,一起被埋藏在乾陵的地宮裡。應該說,這種分析推斷也是合乎邏輯的。郭沫若先生曾對周恩來總理說過:“毫無疑問:肯定有不少字畫書籍保存在墓室裡!打開乾陵,說不定武則天的《垂拱集》百捲和《金輪集》十卷可重見天日!也說不定武后的畫像、上官婉兒等人的手跡都能見到!石破天驚,一定是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郭老的分析有見地,也是有根據的。因為唐高宗和武則天在世之時正處於唐朝最繁盛的時期,經濟發達,國富民強。在埋葬唐高宗之時,據稱隨葬品的價值就佔了全國財政的三分之一。二十多年之後,武則天駕崩,又將盛唐數不清的珍寶玉石,至少三分之一的金銀珠寶被帶進了乾陵。很自然,武則天看重的碑文也隨著金銀珠寶進入乾陵。
由此看來,“無字碑”之謎,惟有打開乾陵地宮才有可能大白於天下。

《垂拱集》共一百卷,是武則天仿王羲之行書書寫而成,內容可分兩大部分,一是記敘她如何從一個才女到昭儀,後到皇后,最後當上皇帝的過程,是她宮廷生活的日記;另一部分是她治國的經驗總結。
據史書記載,武則天臨終時,曾囑李顯,要把她的《垂拱集》作為陪葬品,同她一起埋入乾陵中。
關於《垂拱集》還有一個故事:當年武氏侍奉太宗時,受李世民影響,也十分喜愛王羲之書法,並勤加練習,可以寫一手漂亮的王體行書。有一次,李治進宮問候李世民,李世民考問他《蘭亭集序》內容及書法特點,李治竟一問三不知,武則天在旁提示,結果被李世民發現,勃然大怒:“無恥奴才,竟敢提示吾兒,今問你三個問題,若回答出來罷了;否則,拖出去亂棍打死!”李世民自然問的是有關王羲之行書的問題,沒想到,武則天竟回答得頭頭是道,且很有自己的見解,連太宗都佩服不已。
2 主要內容
《垂拱集》記敘了唐高宗、武則天兩朝的許多重大宮廷事件,對於研究唐代歷史,揭開唐史上許多疑點具有重大史料價值。同時,《垂拱集》也是武則天在處理朝政之餘,以王體行書寫成,自然又是我國書法藝術寶庫中的一件珍品!
此外,在武則天的陪葬品中,還有一張她生前非常喜愛的畫像,據說是唯一一張武則天的寫真畫。據說,一天大畫家閻立本被太宗召入宮中,他見到太宗身邊有一位容貌非常,氣質高妙的女侍者,不覺呆住了。原來太宗正是讓他來給這位武才人畫像的。
太宗吩咐人備好筆墨,閻立本俯在案上作起畫來。不一會兒便畫好了,交給太宗。太宗看著不住點頭,又遞給了武則天。
這是武則天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畫像,心中十分高興,就把畫收藏起來。武則天死後,此畫像隨她葬入乾陵。這是武則天唯一一張可以令後人一睹真顏的畫像,其價值可以說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乾陵中的文物不僅引來了貪婪的盜墓賊,同時也引起了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極大興趣。歷史學家、考古大家郭沫若生前曾對周恩來總理說過:“毫無疑問,肯定有不少字畫、書籍保存在墓室裡,打開乾陵,說不定武則天的《垂拱集》可重見天日,武后的畫像,上官婉兒的手跡,一定會石破天驚!”

---------------------

秦人的盾

圖說中國皇帝大傳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zwl4uA

秦人的盾79_9193781秦人的盾9_6283651秦人的盾_1027653秦人的盾93781秦人的盾fdffd秦人的盾  

--------------------------------------------------------

秦朝的為官之道
作者:劉曉
1975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效律》部分條文(貓貓的日記本/維基百科)
1975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效律》部分條文(貓貓的日記本/維基百科)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6-04-10 4:55 PM 標籤: 做官, 為官之道, 秦始皇, 秦朝
秦國以及統一後的秦朝非常重視治吏。為了加強吏治,秦法對官吏的選任、官吏的職責、官吏的考核以及官吏的獎懲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規定。


做官需要德行高

什麼樣的人可以做官?1975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為吏之道》有著詳盡的闡述,具體要求是:

●要清白正直,慎重嚴謹如一,思想上沒有私心,賞功罰過得當。即「凡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慎謹堅固,審悉毋私,微密纖蔡,安靜毋苛,審當賞罰。」

●要待人和氣,與人相處誠摯講信義,要善於聽不同的意見。即「嚴剛毋暴,廉而毋刖,毋復期勝,毋以忿怒決。寬容忠信,和平毋怨,悔過勿重。慈下勿陵,敬上勿犯,聽諫勿塞」。

●要勤於政事,摒棄私慾雜念,多多反思自己,即「審知民能,善度民力,勞以率之,正以矯之。反赦其身,止欲去願」。

●要尊敬賢能善待俊傑,無論在野為民還是在朝為官都始終如一,即「尊賢養孽,原野如廷」。

●要能剛柔相濟,仁義忍讓,這樣蠻橫無理的人也對你無可奈何,即「樂能哀,智能愚,壯能衰,勇能屈,剛能柔,仁能忍,強良不得」。

●要審慎對待耳聞目睹口言之事,聽說十遍不如親自去看一看,即「審耳目口,十耳當一目」。

●要戒除安逸享樂的念頭,要忠誠,不為貪圖富貴做官,要正行修身,即「安樂必戒」,「以忠為干」,「欲富太甚,貧不可得;欲貴太甚,賤不可得。毋喜富,毋惡貧,正行修身,禍去福存」。

除了這些要求,做官吏還有五大善行,即「忠信敬上,清廉毋謗,舉事審當,喜為善行,恭敬多讓」。如果這五件事都能做到,那就會得到朝廷的褒獎和百姓的擁戴。

做官吏要避免五大過失,即「夸以迣(lì),貴以泰,擅裚(jì)割,犯上弗知害,賤士而貴貨貝」,大意是避免「過度驕奢淫逸,腐化揮霍;因富貴而驕傲自得,不可一世;獨斷專行,擅自做主;頂撞冒犯上司,不管後果與危害;藐視賢才,看重並撈取錢財」。

還要避免的五大過失是「見民倨傲,不安其朝,居官善取,受令不僂,安家室忘官府」,意思是「看到百姓便傲慢起來;身在朝廷心裡不平衡;任職期間特別能謀取地位、名譽和錢財;不聽命令自行其事;心裡只想著損公濟私」。

還有五大過失也要避免「不察所親則怨數至;不知所使則以權衡求利;興事不當則民指;善言惰行,則士毋所比;非上,身及於死」,大意是「對所親近的人袒護而不加以認真考察,就會造成種種怨恨;對所使喚的部下不了解,就會造成他們以權謀取私利的機會;興辦的事情不合乎國情民意,這將造成百姓不感興趣,對法令、指示不重視;只會花言巧語就是不辦正事,造成賢才不來和你親近;非議上司,造成自身傷害甚至殺身之禍」。

因此,做官者要「戒之戒之,財不可歸」,「謹之謹之,謀不可遺」,「慎之慎之,言不可追」,「綦(jì,註:禁忌)之綦之,食不可償」。做官為吏者若能審慎地照此行事,那就能勝任官職治理好一方,立下的志向能夠完全實現,為君主者(為上司)仁德賢明,為臣子者(為下級者)恭敬服從。君主溫和寬容,臣子仁義忠誠,父親仁慈和藹,兒子孝順恭敬,這是為政的根本。君主仁德賢明,臣子恭敬服從,這是治理的關鍵

上述所列表明秦朝對官吏的要求無疑是重在道德標準,而其中的寬仁、忠信、恭敬等與儒家提倡的「仁義禮智信」相契合,「剛柔相濟」等與道家思想相契合,這顯然顛覆了後人誤以為的秦朝重「法」輕「仁義」的治國理政的認知。應該說,秦朝的治國理念中不單單有法家思想,還包含有儒家、道家等其它思想,只要是有利於百姓和國家的,就為其所用。

如何做好官?

似乎是還嫌上述要求不夠明確,《為吏之道》還不嫌麻煩詳細列出了官員們如何可以做個好官:

●要除害興利,對百姓仁慈恩愛,不加罪於無辜者,也不加罪於可以赦免者。要救濟孤寡貧窮百姓,扶助老弱病殘民眾,徭役均攤而賞罰分明,嚴厲打擊凶悍殘暴的惡人,鼓勵人們墾田自足,徵收賦稅適當而有限度,城牆官府按時修繕,關卡門戶牢牢把守,交通要道要暢通,信息按規定準時傳送,公事隨時就辦不拖延,不要輕易借債,道路橋樑時常維修,糧倉高牆保護好以應付緊急情況,灌溉溝渠疏通,保管好犀角象牙一類珍寶,皮革一類包裝物要防止蟲蛀,刻有標識的文書之類妥善保存。

●管好公家的糧倉,兵器鎧甲齊備,城牆城樓要堅固,兵器鎧甲要齊備,官印封泥要放好,時刻提防水火和盜賊,錢財之類要看輕,人口增長是大事要看重,犯人服役期滿就釋放,手藝人按照規定去使用,老弱病殘者應特別照顧,缺衣少食者應格外加以撫恤,對百姓有恩惠而不貪財,房屋破樓及時修理,苑囿池塘時常清理,牲畜放牧飼養不放鬆,工作之餘習文弄墨不間斷。

●要做到遇事不懈怠,待人不驕橫傲慢,對百姓不阻撓為難,應改變民間不良習俗,自身有過錯及時糾正,做事要看農時,既不緩令急征,也不貪贓枉法,既不貪污錢財,也不圖謀私利。

●起居要像齋戒一樣莊重嚴肅,說出話來要像盟誓一樣誠信恪守,出入應當謙恭有禮,不要丟掉應遵循的準則。言論行為當如明亮的光輝。

●所推行的措施是老百姓喜愛的,要用恩惠來得到民心,以寬和治理一方,嚴格要求而不輕易治罪。和百姓一道按約定期限辦事,如同車前導從的騎士步履穩健,不能使百姓有恐懼心理。辦事快捷但誠惶誠恐只怕出錯,舉措簡潔而不鄙俗。

●勤於政事就能有政績,做事就能如期完成。治理好而有政績一定要敬重並信賴老百姓,施政有方平息他們的怨言,只要社會安定了其實很好管理(百姓就會服從);了解百姓疾苦,傾聽他們陳述,及時對錯誤和不當之處加以糾正;審時度勢,推行善政,興辦善舉。看看百姓的勞作,明白了(民與官)就像車輪與車廂的密切關係。

●大凡做官為吏者處理政事,敢于堅持準則底線。要處處以身作則,只有這樣百姓才會照著做而且和楷模一樣。如果楷模本身就不端正,那麼民心也會隨之轉移並且難以與官府親近同心。

秦朝選擇這樣忠信敬上、廉潔奉公、寬厚平和、嚴格執法、勤於政務的官員掌管國家公器,又如何能有暴政?這也就難怪秦始皇滅六國時沒有屠城,也沒有殺過什麼功臣,《史記‧酷吏列傳》中也沒有一個秦朝官員入選。由此觀之,後世對秦朝「暴政」的誤解何其深也。

選任官吏方式

秦朝如何可以選出德行高、有才能的官員?史載,秦朝採用察舉制、徵召制和任子制來選拔官員。察舉制度,即由朝廷或主管官員進行考察的一種由下而上的舉薦人才的為官方式。為了保證所推薦之人確實是德才兼備的,秦朝規定了「保任連坐制」,即推薦人對被推薦之人的不勝任和犯罪要負連帶責任。如范雎曾為秦昭王丞相,他推薦的將軍鄭平安率軍伐趙時,兵敗投降,范雎也受到追究,被免去了相職。

徵召制指的是朝廷對各地有名望的人士採取的自上而下的徵召方式到官府為官。任子制又稱「葆子」,指的是一定級別的官吏可以保舉自己的子弟為官,雲夢秦簡中多次出現「葆子」。

應該說,這樣的制度,盡最大可能保證了選拔出來的官吏的質量,同時使權力在手的官員不敢亂為,不敢不為。

官吏的考核

秦法對官吏的爵制、祿秩、任免、調動、考核、獎懲等方面作了嚴格的規定,分為定期的地方對中央的上計制度和對諸曹官吏結合具體執掌進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兩種。

按照考核結果,給予官員獎賞或懲罰。雲夢睡虎地秦簡中,至少有28種律令涉及官吏治理:《置吏律》《除吏律》《除弟子律》對官吏的任、免、補,以及任吏不審或違令、官吏不稱職等問題作出了詳細而明確的規定;其它如《田律》《倉律》《工人程》《工律》也明確規定了對相關部門官吏的履職要求。

官吏的懲治

秦法同樣規定了如何對官吏的不法行為進行懲治,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規定了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秦律規定,凡不履行職責義務的官吏,都要給予行政處分,包括訓誡斥責、罰金、免去職務以及永不敘用。而官吏在執行公務時,給國家財產造成損失,除承擔相應的刑事和行政責任外,還要負責民事賠償。

此外,秦始皇時期還繼承了西周時的御史之名,但將其從掌管文書的職務變成了糾察百官的最高監察官吏。秦代的中央監察機關為御史台,御史大夫為御史之長,全面掌握群臣奏章和下達皇帝詔令,並監察文武百官。秦在地方還設有監御史,這是由中央派往地方的官吏,其主要職責是對所在郡的官吏進行監督並參與治理刑獄。可以說,秦代開創了中國官員監察制度的先河,並為後世的歷朝所承襲,影響深遠。

從秦朝重視吏治的一系列做法看,秦國的強盛、秦始皇能夠統一、秦朝能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都絕非偶然。國運雖短的秦朝和偉大的秦始皇,給後世留下了太多珍貴的財富,而我們卻對其知之還太少。@#

------------------------------------------------

秦始皇一統中國 掃六合何雄哉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公元前259年正月,距秦趙的長平之戰數月不遠,四十萬大軍慘敗的趙國之殤尚未撫平,趙都邯鄲又出現了一樁異事。《東周列國誌》載,城中某處人家, 紅光耀天,百鳥翔集,一聲嘹亮宏大的嬰兒啼聲響徹了周邊街巷。再看那嬰兒,豐準長目,方額重瞳,口中含有數齒,背項有龍鱗一 搭,真帝王之相也!

每當聖賢下世,必有異於常人的徵兆,天地間也多呈現祥瑞氣象,這些真實的歷史總因時光久遠而逐漸被後人誤認為傳說。這段秦始皇出世的神聖場面,雖是小說家言,卻將這位千古一帝的非凡與神異生動再現。這個伴著神蹟而來的幼小生命,此時貯藏著一個偉岸英武的靈魂,攜強秦之靈威、六國之震悚降臨人間。甫出世,他便已擁有君臨天下的風采,在未來的數十年歲月中,他將擁有無雙的智慧和魄力,把中國歷史推向一個嶄新的紀元!

生於戰火憂患的秦王政

生在趙國,母親姓趙,那個嬰兒理所當然以「趙」為姓,是為趙政。他更有一個尊貴的身份——秦昭襄王的重孫。而他生於憂患,因父親異人入質於趙,不得不寄人籬下;加上兩國緊張的對戰關係,一家人的生命隨時處在危險之中。

這憂患也是天下人的。周天子式微,禮崩樂壞,春秋戰國的諸侯國君併起爭霸,使這片神州大地慘遭五百餘年戰火。這戰火正在趙政身邊蔓延。趙政尚不滿周歲,秦、趙之間又發生了持續兩年之久的邯鄲之戰,這一次,乃是趙、魏、楚三國聯手,重創十萬秦兵。兩歲時,父親回國登基,他和母親的境遇更加艱難。

公元前255年,楚考烈王發兵攻魯,次年滅魯。公元前254年,衛國被魏國兼併,成為其附庸國。公元前251年,燕國攻趙,反割讓五座城池;也就在這一年,八歲的趙政與母親得以歸秦,更名為嬴政。從這之後,小嬴政的運勢發生逆轉,13歲登基,委國事於大臣;22歲親政,肅清朝野風氣,主掌大權。

秦王政在戰火中出世,又在秦國乃至天下的戰火中堅強成長。從趙政、嬴政到秦王,生命最初的十三年,他在天意的安排下走過一段曲折的成長之路。或許可以設想,秦王政的童年深入民間,親身體驗著征伐帶給百姓的苦難。危難之中蘊含著轉機,這段經歷更磨礪了他處危亂而不驚的沉穩和毅力,激發了他開萬世太平的理想與氣魄。因此,他又用十年的時間,隱忍待發,從秦王宮的幕後登上舞臺。當他端坐朝堂,接受百官拜賀時,一位弱冠少年正式成為經天緯地的國君;此時,他振羽揚鞭,山河為幕,兵馬為筆,即將親筆書寫一段氣勢恢弘而又輝煌無比的秦朝歷史!

趙、韓、燕歸秦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經數百年征戰兼併,只剩秦、齊、楚、燕、韓、趙、魏七雄及宋、越等幾個小國。諸侯不臣,妄圖尊大,各地謀士遊說列國,戰略、外交、合縱、連橫等戰術層出不窮,致使戰事越發頻繁,道德也越發淪喪。無論天下共主的上古時代,還是封土建國的夏商周朝,中國歷史的大勢是「合」。世道愈亂,愈是走向終結的尾聲。而此時周王室,已無實力號令天下。而秦王政繼承的秦國,經過六代君王勵精圖治,國富兵強,盡收天下英才。此時由他收拾舊山河,又有王翦、王賁、蒙恬、李信等大將助他決勝千里,因此秦國君臣甫出場,便如山洪奔流、風捲殘雲,治百亂於一瞬。


戰國七雄形勢(Philg88/維基百科)
戰國七雄之國力,以西邊秦國最強,其餘六國在東,土地南北相連,多次組成「合縱」聯盟抗秦。歷史沒有告訴後人,秦王政如何發奮圖強、如何研習兵書武藝,但秦王政是上天送來的英主,獨秉天資,他生於一朝亂世的戰火,便已預示著他將利用戰火滌蕩這個混亂無道的世界。他不曾上馬殺敵,卻是秦國軍事核心的決策者,用「遠交近攻」的戰術迅速瓦解了東方諸侯的聯盟,一鼓作氣連年征戰,終將各個諸侯國徹底擊敗。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Bjoertvedt/維基百科)
翻開《秦始皇本紀》便可看到,秦王政親政第二年(公元前236年),便調兵遣將,把戰事速速推向臨近的趙國。當時趙軍北上伐燕,秦王政以為是絕佳戰機,派秦將王翦、楊端和、桓齮領兵東向,發起初戰。長平之戰後,趙國雖未恢復元氣,但實力猶存,大將李牧能征善戰,是統一道路上最強勁的對手。滅趙之戰,不僅是一場硬碰硬的強者對決,更是將士們的心理和身體素質的重大考驗。秦軍兵分兩路,沿西路和南路逐步合圍邯鄲,戰事的進展互有勝負,甚為曲折,每當遇到趙將李牧,兩軍便處在相時而動的對峙場面。一等就是兩年、三年,秦國將士不敢有一刻鬆懈。就在千鈞一髮之時,趙王受離間計迷惑,冤殺李牧,終致軍心渙散。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王翦從太行山高地向下進攻,勢不可擋,一舉攻克邯鄲,俘獲趙王。趙公子率殘部逃亡代邑,自立代王,與燕聯手欲作最後抵抗。這支窮寇已不足為懼,王翦帶領秦軍繼續東行,等待新的任務。

秦師九年攻戰,五出奇兵,終於收降實力最強的趙國。放眼四望,誰堪為秦王敵手?趙國覆滅,直接原因是趙王的猜忌和昏昧,自毀長城;而更深層的原因,仍是秦國君臣一心,奉行天道。秦將指揮若定,秦軍驍勇善戰,而敢於放手軍隊深入敵國九年的秦王,又是怎樣的胸襟和魄力,將數萬兵馬全權交付幾位愛領,靜心等待他們的捷報!

攻趙的過程中,秦王政仍有作為,創造不戰而屈人之國的奇蹟。前兩次攻趙,韓王震恐,於秦王政十四年(前233年)請降,主動獻出韓國地圖和國璽,願為藩臣。兩年後,秦王派內史騰入韓,將韓改置為潁川郡,不費一兵一卒招降韓國。

在天下一統的大勢中,六國之中有順應天命主動歸附的,也有逆天而行自取滅亡的。趙國國土併入秦之後,弱小的燕國瞬間與秦接壤,隔易水而望。王翦率軍入駐中山,燕國上下寢食不安。燕太子丹按捺不住,謀劃「荊軻刺秦」的毒計。秦王政二十年(前237年),天子一怒,揮師伐燕,王翦率秦軍主力從易水上游突襲燕、代聯軍,大破之,繼而北進,攻克都城薊,燕王與太子逃亡遼東,燕名存實亡。

楚、魏、齊歸秦

秦王政雷厲風行,親政幾年間便一路向東,迅速瓦解合縱聯盟。此時天下僅剩齊、楚、魏三國。齊國在最東方,向來與秦交好;魏國在秦、楚之間,國土日削月割,僅剩都城大梁及周邊小城;楚國雖然也被侵蝕,仍然擁有六國中最廣的土地,而且戰國以來素有「橫則秦帝,縱則楚王」的輿論,此時的楚國成為統一進程的又一阻力。

二十二年(前225年),三十多歲的秦王政雄才偉略,決心發起滅楚之戰。他大膽啟用新人李信和蒙恬,領二十萬大軍浩浩南下。李信曾在追擊燕軍殘部時,一路追擊到遼東,他過人的武勇和毅力將燕軍逼向絕境,最終獻太子首級乞降。秦王政對年輕小將激賞不已,一番問答過後,便決心拜為主將,攻打南方最大的楚國。然而,當時的老將王翦認為,非六十萬大軍不能克楚,在進諫無果後負氣辭官還鄉。

秦楚對陣,楚國派出了身經百戰的名將項燕。李信兵分兩路,和蒙恬各領一軍攻楚,一路都未遇到激戰,順利進入平輿、界首兩地。初時頻頻告捷,李信一隊孤軍深入,遭到項燕的全力反擊,頓時大亂。李信率殘部奔至城父,與蒙恬會合,項燕領楚軍窮追不捨,疾行三日三夜,發起強攻。第一戰,以楚人的暫時勝利告終。

秦王政得知兵敗消息,並沒有深陷於挫敗感,而是立即醒悟,前往王翦家宅,請求他復出滅楚。時值嚴冬,秦王政不惜以帝王之尊,頂著凜冽寒風,乘四馬輦車登門拜訪。老將王翦心中感佩,立即應允出征。他同李信一樣,順利進入楚境平輿一帶,卻下令讓六十萬大軍安營紮寨。每日他只是慰問士卒,堅守不出,如此一年之久。反觀楚軍,項燕進退兩難,因兵力不足無法驅逐秦軍,日夜嚴陣以待,反被楚王誤以為「怯戰」,屢被催促責備。寒冬又至,項燕只得調兵東撤,王翦大軍經一年休養生息,完全適應楚地水土,兵強馬壯,突然全面出兵,一戰而擊潰楚軍主力。隨後,秦軍破楚都,俘楚王,將楚納入秦國版圖。秦軍巧用「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的兵法,從心理和氣勢上完勝楚軍,故而能夠以逸待勞,一舉攻城。

在攻楚的第一年,王翦之子王賁便分領一支軍隊,轉道攻打魏國。魏都城大梁城牆堅實,易守難攻,王賁借地利之便,引附近的狼湯河水倒灌大梁。水淹三月,城牆紛紛坍塌,魏王出城投降。

時至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神州大地僅剩下兼併五國的秦國和孤立東海畔的齊國。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6年),王賁奉命伐齊,兵臨齊都臨淄。齊王建才能平庸,心知歸秦已是天下大勢,遂不戰而降。至此,秦王政走完了削平六國、重整山河的統一之路。

收百越、逐匈奴

五百年的紛爭殘局,秦王政用短短十九年,將散落的子民重新凝聚,將分裂的國土重新化為一體。自西向東,自北而南,秦王政所到之處,盡為王土,周天子做不到的事情,他圓滿地完成了,當仁不讓成為人間的主宰。

秦併天下之初,他曾對臣子講述滅六國的原由:六國或是背其盟約,或是彼此勾結謀害秦國,或是使用陰謀詭計暗害秦王,各國君主先後阻撓秦國統一,唯恐天下不亂,因此平六國乃是順天意、合民心之舉。他還說:「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有此番豐功偉業,他正式從秦王政改尊號為秦始皇,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中國也進入延續兩千年的統一帝國時代。這第一個時代的國號,名「秦」!

秦始皇以秦為西陲,向東一直打到海濱,中原大定,他又將戰線推向南北兩端。眼前疆域萬里,但在嶺南一帶的密林深處,黃河流域的風沙塞外,尚有外族百姓散居山嶺,侵擾秦境。南征百越,北逐匈奴,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南征北戰,秦始皇在統一後的開邊戰爭,奠定了未來中國的遼闊疆域,同樣是功在千秋的帝國鴻業。

在即位的第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趙佗兩位大將出馬,領兵五十萬,南下進攻百越。屠睢兵分五路南下,每路約十萬兵力,行進中各自徵集或抓捕逃犯、流浪者、商人、貶官等人赴百越墾殖定居,將打仗和移民任務同時進行,在多民族統一的進程中,同時加速中原文化的傳播。起初,秦兵長期在北方生活、作戰,難以適應南國濕熱的氣候,加上糧餉供給不足,第一次出兵並不順利。百越人善於跋山涉水,多次在夜間偷襲秦軍,一度獲勝,主帥屠睢戰死沙場,戰爭進入對峙階段。


現代殘存的靈渠(Farm/維基百科)
為了扭轉糧草供給的困境,秦始皇一封詔令,秦國上下集中人力耗時五年,開鑿一條自東向西溝通湘江、漓江的靈渠。靈渠的開鑿,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統一嶺南提供了可靠的物資保證。在竣工的當年(前214年),任囂、趙佗奉帝命再次出征,三十萬秦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很快擊潰百越軍,將嶺南地區劃入秦朝版圖。四年之後(前210年),秦軍第三次出兵,把疆域擴展至今天的越南北部,百越之戰這才落下帷幕。

北逐匈奴,始於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出征的大將是當年隨李信攻楚的蒙恬。戰國時期,北方活動著三大遊牧民族,其中以匈奴最強。在秦始皇忙於統一六國期間,匈奴人趁虛而入,侵占隴西、河套一帶,襲掠秦、趙、燕之北境。待完成統一大業,秦終於有機會抽出大量兵力驅逐匈奴,解決邊患。蒙恬兵分兩路,親率主力從上郡北出長城攻其東,另一路經義渠、蕭關攻其西,在黃河之濱展開一場激戰,收取河南地。次年,蒙恬又率大軍北渡黃河,殺入陰山、賀蘭山,迫使匈奴人倉皇而逃,遠遁北漠七百里,不敢南下而牧馬,原先被占領的秦、燕、趙之地盡數收復。北逐匈奴後,蒙恬又長期鎮守邊疆,帶領著三十萬雄師修築長城,抵禦匈奴。

至此,秦始皇時代的戰爭基本結束,古代中國在秦始皇的縱橫指揮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秦朝的版圖,東臨大海,南抵越南,西至荒漠,北及陰山,當時人跡所及之地,盡在秦始皇掌握之中,可謂坐擁天下。從分崩離析的群雄爭霸,到四海歸附的多民族統一帝國,秦始皇發動二十餘年的義戰,終結紛亂的戰國殘局,與之相伴的,還有秦始皇獨創的一系列舉措,皇帝制度、政治體制、文化政策、經濟政策,涵蓋帝國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一切,共同托起了一個輝煌的時代,確立了統一帝國的歷史傳統。終是李白的古風道出了秦始皇一統山河的氣勢和天威:「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

2013.12.23新聞龍捲風part5 萬里「馳道」7尺同寬? 秦「9條高速公路」建造者是? - YouTube - https://goo.gl/IxvbD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