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鈔/交鈔,或稱鈔,是中國金朝和元朝政府發行並且廣泛流通的紙幣。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0qluRV
銅錢/交子/紙鈔/會子是中國南宋時的紙幣,紹興三十年(1160年)於臨安首度發行/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中國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5rXafS

紙鈔/大明通行寶鈔/至元通行寶鈔/交鈔,或稱鈔,是中國金朝和元朝政府發行並且廣泛流通的紙幣。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0qluRV
銅錢/方孔錢,又稱「孔方錢」/交子/紙鈔/會子是中國南宋時的紙幣,紹興三十年(1160年)於臨安首度發行/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中國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5rXafS
紙鈔支票/大清戶部官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4d2Nb3

--------------------------------------

640px-AltechinesischeMuenzen  

方孔錢,又稱「孔方錢」、「圓形方孔錢」、「方孔圓錢」,是古中國錢幣中最常見的一種,一般以銅鑄造,故俗稱銅錢。方孔錢由圜錢演變而來,自秦朝統一貨幣,全國鑄行半兩錢之後,除王莽改制的短暫時間,方孔錢一直是中國流通貨幣的最主要貨幣形制,直至清朝末年該地位才被銀元所取代,但中國最晚的方孔錢是民國時期部分地區鑄行的民國通寶。

中國方孔錢的形制影響了古代周邊地區的造幣,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和地區均曾鑄行方孔錢。

別稱
西晉魯褒著《錢神論》以諷時弊,擬錢為長兄,字曰「孔方」,因此方孔錢也被戲稱為「孔方兄」。

42_2027_7497924bc9ca527NNGC-66  

-----------------------------

[轉載]世界紙幣鼻祖——交子_cecilia623_新浪博客 - http://goo.gl/rk1Svq

銅錢棋

2016-03-26_2032142016-03-26_203237  

------------------------------------

銅錢
開放分類:歷史文化貨幣錢幣
銅錢:古代銅質輔幣,俗稱銅錢,是指秦漢以後的各類方孔圓錢,方孔圓錢的鑄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國初年。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發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鑑定成色的金屬稱量貨幣逐步不適應,而被金屬鑄幣所取代。中國歷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方孔錢(銅錢)是古代錢幣最常見的一種。幾千年來中國的貨幣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才能,創造出自成體系、光彩奪目、獨具特色的東方貨幣文化。古錢幣又稱之為泉、布、帛,孔方兄等。
中文全稱:銅錢 首次發行時間:秦漢
發行機構:古代官府金融機構 本質:古代銅質輔幣
銅錢- 貨幣簡介
銅錢
各種銅錢圖冊
方孔錢是中國古代錢幣最常見的一種。由於發行時間和發行量均遠大於其他種類的錢幣,方孔錢和中國古錢幣這兩個概念經常等同。
秦帝國以後兩千多年間的錢幣,除王莽一度行刀布外,中間都有一方孔,故稱錢為“方孔錢”,也被戲稱為“孔方兄”。方孔錢是由圜錢演變而來的,以秦帝國的“半兩錢”為最早,中華民國時期的“民國通寶”為最晚。
銅錢- 貨幣起源
銅錢
道光通寶圖冊
象徵天圓地方天地一統的秦半兩堪稱華夏方孔圓錢之鼻祖。孔也稱內穿,最早為圓孔而後演變成方孔。圓錢即圜錢或叫圓金,取像於璧環或紡輪。前336年《史記·秦始皇本紀》疏“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半兩)錢”。同年,《六國年表》載“天子賀,行錢”。即秦改革幣制,統一幣形,設爐壟斷鑄幣,劃定並投放半兩於秦轄區,此乃國之大事,故周顯王三十三年賀秦行錢。又從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秦簡旁證,其《秦律十八種·金幣律》載“官府授錢者,千錢畚,以丞、令印印。不盈千者,亦封印之”,若“出錢,獻封丞令,乃髮用之”。證明錢幣發行權歸秦政府。而《秦簡·封診式》一案例記載“甲、乙縛諸丙、丁及新錢百一十錢,容二合,告曰:丙盜鑄此錢,丁佐鑄。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錢 ​​容(钅容),來詣之”。足見秦嚴禁私鑄,錢法之威嚴。
秦行銖兩制,半兩為12銖,每銖約為今0.6克。錢幣以衡制命名始於秦。兩為加倍意,車有雙輪為兩(輛),重量以兩為錢名,源於車輪。半兩推行後,由於寓意深邃,體輕便攜,既省工省料,又美觀大方,所以首先影響近臨魏國,遂出現邑地垣、共等圓孔圓錢,東周王皇室也鑄圜錢東周和西周。之後,燕、齊繼之,先後出現燕召刀(或稱明化),齊貝益化、貝益四化、貝益六化等方孔圓錢。甚至出現具有商業行為拉鋸戰中的自由貨幣,如三孔布,其背文則以重量“一兩”或“十二朱”面世,足見秦半兩影響力之大。錢秦漢有之,秦代半兩可分戰國半兩和秦滅六國後半兩。其特點,從行用期上看,先秦115年,秦立國15年;從錢形上看,戰國半兩厚重、穿小,圓孔和方孔都有。秦半兩略輕薄,穿大,只有方孔;從書體與錢文上看,前者大篆體,錢文隱起、高挺,文字長且粗壯。後者由秦丞相李斯書小篆體,文字平整且見方。兩類秦半兩皆無內外廓,素背。由於鑄時多為泥範,故其錢文較隨意,版別變化紛繁。銅錢
銅錢圖冊
《史記·平準書》載“太史公曰:及至秦,中一國之 ​​幣為二等,黃金以貝益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然各隨時而輕重無常”。這不僅是秦代貨幣的政策,也是秦朝實行貨幣定型化的政令。是中國最早的貨幣立法。
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 ​​半兩同天下幣,結束了貝、布、刀幣長期混用的割裂局面,半兩成為中國最早的統一貨幣,標誌著中華幣史第一次重大轉折期的到來。半兩的影響主要有:一為後世2000多年鑄幣定形,即方孔圓錢;二為唐以前多數錢文書法定體,即見方的小篆體;3.為秦至隋800年間多數錢文,以衡制數詞和量詞組合方式定名,奠定基礎。秦半兩的誕生可謂劃時代的里程碑。
銅錢- 民國方孔錢
銅錢
銅錢圖冊
①方孔圓錢在我國已行用二千多年,“通寶”錢制也有千年曆史,它是帝王貨幣模式。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此錢成了“民初最後的複古錢型”,一奇也。
②此錢是機制,它和過去用範模鑄造工藝有根本的不同,它和銅元也不一樣,方孔銅元少見,錢文亦非“通寶”,二奇也。
③民初最後的方孔澆鑄錢是“洪憲通寶”(1915—1916年),與此同期還有“ 福建 ”、“閩省”“二文”方孔錢,皆用澆鑄法,但“民國通寶”卻是機制,一珍也。
④此錢譜上僅見一種天津機製鐵錢“民國通寶,一文”者。“十文”機制方孔錢創見、出譜,二珍也。
⑤此錢角通無點、雙點走之,貝字是異書,背穿上雙平月紋,罕中又罕,是錢局上乘精品,珍貴僅見,三珍也。
從以上“兩奇”、“三珍”可見“民國通寶、十文”機造方孔圓錢和以往封建皇帝年號平錢型式雖相同,但各方面的意義卻大不相同,無論在錢幣演化歷史方面,還是在收藏研究、文物、經濟價值方面都是第一手珍貴資料,它填補了歷史空白,起到補史、證史作用。
這種民國復古之最後的方孔錢,前身是中國傳統的製錢,僅以機造代範鑄,以“民國”代年號。從已發現的實物來看多是“一文”、“二文”面值。“十文”面值的“民國通寶”方孔機造錢,其大型(折二以上)的從未見過實物。
銅錢- 區分收藏
銅錢
銅錢圖冊
一、以鑄造地不同為區別,進行收藏。清代機制銅圓的鑄造由廣東伊始,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李鴻章奏准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圓。機制銅圓較之方孔銅錢鑄造精良,市商樂用,流通順暢。次年,清政府即諭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許仿鑄。爾後,全國各地紛紛開機鑄造銅圓。故當十銅圓的鑄造地各異,這是區分不同當十銅圓的最明顯特徵。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首先便可以從此處著手,按照當十銅圓的不同鑄造地,進行收藏。
清代當十銅圓主要分為兩大類:1、“光緒元寶”;2、“大清銅幣”。“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計有:1、中央戶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廣東;9、山東;10、福建;11、湖南;12 、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江蘇;17、安徽;18、廣西;19、新疆。其中,廣西“光緒元寶”當十銅圓,現今存世僅數枚而已,自然無法收集。“新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存世極少,極不易得。所以,現在收藏清代當十銅圓,一般以集齊十七省局為準。廣西“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則根本不去奢望。在餘下的十七省局中,吉林,奉天兩省所鑄銅圓,現存世相對較少,餘皆多見。
“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共有二十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中央鐫刻陰文或陽文省名簡稱。計有:1、中央戶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雲;10、滇;11、川滇; 12、贛;13、閩;14、粵;15、浙;16、蘇;17、淮;18、皖;19、東;20、寧。其中,吉字最少;川滇、雲字次之;滇、贛、蘇、浙、東字再次之;餘皆多見。
初入門的銅圓收藏者在集全上述三十七枚不同地區當十銅圓之後,則可在此基礎上註意各地省局名書寫鐫刻的不同之處,進行大版式的分門別類收藏。在“光緒元寶”當十銅圓中,福建省造銅圓有僅在其上緣書寫“福建官局造”者,亦有在左右加鐫“ 閩關 ”二字者。山東省造銅圓有將省名書寫在上緣者,俗稱“上山東”;亦有將省名分列於左右者,俗稱“橫山東”。四川省造銅圓有在其上緣書寫“ 四川省造”者,亦有書寫“四川官局造”者。四川省造銅圓上的省名,還有大字“四川”、小字“四川”之分;江西省造銅圓亦有大字“江西”、小字“江西”之分。“大清銅幣”中,蘇字、寧字有陰文、陽文之分。吉字、淮字、雲字、皖字亦有大小之分。這種差別非常明顯,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很容易區分,可以逐一進行收藏。
銅錢
銅錢圖冊
二、以鑄造年代不同為區別,進行收藏。清代鑄造機制銅圓訖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始,至1911年(宣統三年)止,歷時十餘年。1900年廣東開鑄銅圓之後,清政府諭令沿江沿海各省仿鑄時,並未規定統一的格式。全國各地皆自行開模鑄造,各行其是。因此,大多未曾鐫刻紀年,僅江南、江蘇、奉天三省,除鑄造無紀年當十銅圓之外,另鑄造了數種干支紀年銅圓。其中,江南鑄有壬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癸卯(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甲辰(光緒三十年,1904年)、乙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四種年號當十銅圓;江蘇鑄有壬寅、癸卯兩種年號當十銅圓;奉天鑄有癸卯、甲辰、乙巳、丙午(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四種年號當十銅圓。1906年,清政府下令停鑄“光緒元寶”,改鑄“大清銅幣”,並頒布統一的祖模,命各地仿鑄。故全國共二十個省局鑄造的“大清銅幣”,盡皆鐫鑄干支年號,無一例外。現存世的清代“大清銅幣”當十,共發現乙巳、丙午、丁未(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戊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己酉(宣統元年,1909年)、辛丑(宣統三年,1911年)六種年號。各省局鑄造不同年號“大清銅幣”的情況如下:1、乙巳,鑄此年號者,僅中央戶部(無銘文)及奉(奉天)兩局;2、丙午,鑄此年號者達十八局之多,計有中央、粵(廣東)、閩(福建)、直(直隸)、湘(湖南)、鄂(湖北)、川(四川)、川滇(康藏)、滇(雲南)、雲(雲南)、贛(江西)、汴(河南)、蘇(江蘇)、浙(浙江)、皖(安徽)、東(山東)、寧(江南)、淮(清江)等; 3、丁未,鑄此年號者五局,為中央、粵、寧、奉、汴等;4、戊申,鑄此年號者僅粵、寧兩局;5、己酉,鑄此年號者較多,計有中央、粵、閩、鄂、皖、川、汴、吉、奉等九局;6、辛丑,它局皆未鑄造,獨汴(河南)一局鑄此年號。
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在按局名集齊十七省二十局當十銅圓之後,則可以按年號收藏每一局所鑄造的銅圓。這是清代當十銅圓收藏必須首先進行的最基本的兩個步驟,只有完成了按局名按年號的收藏,才能進一步進行較細區別的版別收藏。
三、以鑄造工藝及鑄幣材質不同為區別,進行收藏。當十銅圓的鑄造工藝的不同,型製大小厚薄的不同,也是區別當十銅圓版別的重要之處。清代當十銅圓一般為光邊,但是也有少數省局鑄有齒邊當十銅圓。亦有極個別的省局鑄造了大於常品,或厚於常品的當十銅圓。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在揀選銅圓時,應當注意其是否齒邊,是否超厚、超大。如有厚度,直徑超過普通常品者,以及齒邊者,則應視為不同版別而入藏。
清代末期中央政府儘管明文規定鑄造銅圓的材質為“銅九五鉛四錫一”的紅銅,而且,大多省局鑄造的當十銅圓是合乎規定的紅銅圓,但是,仍有部分省局鑄造了含銅量僅佔七成的黃銅圓。現已在存世的當十銅圓中發現,四川、奉天、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北洋、山東、河南、福建等省局鑄造的黃銅圓。其中,奉天造當十銅圓絕大部分是黃銅質,紅銅者極少。四川、湖南、浙江三省造黃銅圓,現存世相對較多,尚不難覓。其餘省局鑄造的黃銅質當十銅圓,存世極其罕少,現今已可遇而不可求。
四、以幣背龍型圖案不同為區別,進行收藏。清代當十銅圓鑄造之初,清政府並沒有對銅圓的紋飾圖案,作嚴格的規定。因此,各省局所鑄銅圓儘管其幣背皆採用龍型圖案,但龍型各異,種類繁多。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在按鑄地省局名,按年號,按材質分門別類收藏當十銅圓時,尚容易分辨,而按龍圖區分,則相對比較困難。所以,首先必須從幣背龍圖明顯區別之處著手。現存於世的清代當十銅圓,其幣背龍圖有多種,形狀差別較大,即使是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亦能明顯區別。但是,必須注意,以幣背龍圖不同為區別收藏當十銅圓,應當是在同一鑄地的基礎上進行收藏。即按同一省局在不同時期鑄造的當十銅圓,所具有的不同背龍圖案,進行收藏。
清代末期,不少的省局分別鑄造了多種背龍圖案的當十銅圓,尤其是在“光緒元寶”當十銅圓中,這種現象相當突出。如湖北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即有大蟠龍、小蟠龍、特大龍、水龍、坐龍、珠圈水龍、珠圈坐龍等多種背龍圖案。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為整頓圜法,下令停鑄“光緒元寶”,改鑄“大清銅幣”,並由中央統一頒發祖模。故“大清銅幣”的背龍圖案相對比較統一,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區別。如“鄂”銘“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則有“部頒大清龍”與“ 湖北大清龍”之分;“湘”銘“大清銅幣”,也有“部頒大清龍”、“乙字龍”、“駝背龍”、“掃帚龍”之分。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的收藏活動,當進入到按背龍圖案收藏當十銅圓時,最好手裡有一本銅圓類收藏圖譜。在對版式繁多的清代當十銅圓,不是非常熟悉的情況下,按圖索驥,仍然是必須的。
當初入門的銅圓收藏者,已經完全熟悉清代各省局的各類龍型圖案之後,便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收藏,更仔細地區分同一省局鑄造,同一類型龍圖當十銅圓的較小版式。一般來說對當十銅圓背龍圖案小版式的區分,主要是看龍頭(大頭龍、小頭龍、葫蘆頭)、龍尾(大尾龍、細尾龍、七尾龍、八尾龍)、龍角(角內彎、角外彎)、龍爪(四爪、五爪、龍爪下單寶、龍爪上下雙寶)、龍珠(大龍珠、小龍珠、龍珠三火焰、龍珠五火焰) 、龍刺(龍刺朝上、龍刺朝下),以及龍身周圍祥雲(大祥雲、小祥雲、雲團多寡)等等細微處的不同。由於現今銅圓圖譜拓制及印刷的關係,銅圓的細小差別不容易看清楚。所以,此時更重要的是必須進行銅圓與銅圓的比較。以最普通,最常見的版式為基礎,通過比較,揀選出與其不同的版式入藏。
銅錢
銅錢圖冊
五、以中花,邊花,珠圈及字體差異等為區別,進行收藏。清代末期各省局鑄造銅圓時,由於模具損毀的原因,往往頻繁修模換模,因此,不少省局鑄造的銅圓,即使是同一省局,同一類型的銅圓,也存在著差異。如中花,即有五瓣花、六瓣花、芙蓉花之分,還有中圓環、中金錢、中滿文等等;邊花,即有十字花、五瓣花、五點星、五角星、米字星等等;珠圈有大小之分,滿文、英文也有大小之分;字體亦有書寫及筆劃不同等等。銅圓收藏愛好者對當十銅圓的收藏到了這種程度,則已經不是初入門的,而是具有了相當的銅圓收藏經驗。隨著對清代當十銅圓各種大版式熟悉程度的增加,對小版式的區別亦會相應的逐漸熟練。以文飾,字體及龍紋細微處等差別,劃分出的當十銅圓小版式,相當繁多。銅圓收藏愛好者對當十銅圓細小版式的揀選收藏,最好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收藏當十銅圓的大小版式,多看多比較是必須的。收藏銅圓最大的樂趣就是發現,搜尋自己所沒有的版式。有興趣收藏銅圓的初入門的愛好者,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去刻意收集較稀少的錯版,合背,合面等等,而是從普通版式開始收藏。這無論是從經濟的角度,還是從收藏的角度來看,都是可取的。
銅錢- 古錢作偽
(1) 翻砂法。
翻砂法是我國古代鑄幣的主要工藝法。隋以前鑄錢多采用錢範鑄造,自唐代開始,則採取母錢翻砂的技術,不管是哪一種鑄造方法,除了某些歷史時期外,總體上說都比較講究鑄幣的工藝質量,錢幣的質地一般都比較緊密細緻,流傳至今,表面自然產生一層色呈深褐色的包漿,讓人感覺火氣盡退,色澤柔和。而偽品的鑄造工藝一般比較馬虎,致使錢質疏鬆,讓人感到火氣很重,錢面砂眼和氣孔雖經打磨,但總不及自然磨損而顯得光滑。製造偽錢一般採用母錢翻鑄的方法,極少有用錢範作偽的。古代鑄錢,放入砂箱中的母錢不止一枚,而是整箱,由於是整箱翻砂模,砂模壓力均勻,鑄造出來的錢幣厚薄一致。而作偽者一般僅雕刻一枚母錢,不是整箱翻砂模,因此,同樣是母錢翻鑄,由於母錢的數量和鑄造工藝不一樣,翻鑄出來的錢幣厚薄因變形而不同。古代鑄錢從砂模中取出的錢幣毛坯往往成樹形,需要加工打磨,由於古錢形制是方孔圓形,所以翻鑄出來的錢幣毛坯被串在同一根方棒上,同時旋轉打光,錢幣邊上留下的銼痕並不成直線狀,而成弧線形,與錢邊平行,從清代咸豐錢中的一些大錢還可以隱約地觀察到,即使如此,由於年代的久遠,錢邊的銼痕或者消失了,或者已不很清晰了。相反,作偽者銼毛坯時只知道反复銼磨,使錢邊光滑就行了,形成錢邊的銼痕雜亂無章,或者呈直線狀,使人有一種全新的印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王莽布幣的加工方法與眾不同,它們被加工時儘管也可能數十枚地串在一起,由於形制上並不是圓的,所以銼磨的痕跡或與錢面垂直,或與錢面成一定的斜交,成直線狀。而贗品一般並不注意這些,大多留有合模範線。鑑定錢幣,錢穿即錢幣的方孔也是應注意的地方,這是作偽者往往忽略的地方,古代的錢幣加入商品流通領域之後,人們使用時是用繩索之類的工具將錢幣串在一起的,所以,隨著錢幣流通時間的增加,錢穿經自然磨損已不再像新出爐的錢幣那樣棱角分明了,有的甚至會造成錢穿變形。偽錢卻不同,錢穿方整有棱,留有新銼痕跡。由於作偽者使用真錢翻制砂模時用力不勻,不但使錢幣厚薄不同,而且容易造成錢幣文字的高低也會不同,這種情況在真正的古錢中不多見。由於用翻砂法作偽會帶來如此多的麻煩,容易被識別,因此,作偽者常常會加上一些銅鏽來加以迷惑,這就需要我們具備多方面的鑑定知識,而不單單從翻砂這一點來推敲是否作偽。
(2) 改刻法。
這種作偽的方法比較重要,就是將一枚普通錢幣經過加工改刻之後,變成一枚珍貴的錢幣。改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種是利用流銅進行改刻。古代鑄錢,由於技術上的原因,銅錢表面會留下澆鑄時遺留的銅液結晶,錢幣界稱這種結晶為流銅。流銅的存在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在作偽者眼裡卻成了可以利用的對象。這些流銅往往被刻成星紋或月紋,也有的則被刻成文字,這些被刻成的星月紋或文字一般位置都不正。一種是直接在錢幣表面陰刻文字。出現陰刻文字的錢幣大多是半兩和五株錢兩種。作偽者常常會在錢幣表面刻上一些吉語或意義隱晦的符號、數字和文字,也有的在錢幣邊上或肉上刻上一些花紋圖案,這些附加在錢幣上的文字、符號、數字和花紋,由於是後刻上去的,往往與整個錢幣不相協調,給人有一種多餘感。一種是對原有錢文進行改刻。這種改刻又可分為兩種:一是對錢幣面文的改刻;一是對錢幣背文的改刻。戰國時期齊國鑄行的“齊大化”三字刀發現較多,算不上什麼珍貴,而“齊返邦張大化”六字刀卻不然,發現較少,於是,作偽者利用六字刀不易得而收藏者又急想得到的心理,將三字刀改刻成六字刀,混水摸魚。乍看起來,這些假的六字刀形制規整,符合先秦齊刀特徵,文字有的也一樣,但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文字排列擁擠和改刻時留下的刀痕。對錢幣面文改刻,有的採用將文字鏟去,如將太平天國背聖寶小平錢的“天國”兩字鏟掉,使之成為出譜的橫讀“太平”背“聖寶”。又如將康熙通寶之“熈”字鏟去第一筆撇劃成簡體字“熙”形,等等。在改刻的錢幣中,有一種利用舊有光背銅錢磨去面文進行改刻,比如有一枚直讀半兩錢,粗看上去,製作、銹色、包漿等都相當的好,但看文字卻讓人生疑,“半兩”二字與錢面一樣平,這在秦漢半兩錢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細細品味,“半兩”二字係人工琢刻而成,文字筆鋒處留有刀痕。據說,改刻錢幣還有一些離奇的方法,例如利用古銅鏡刻成錢幣等。以上這些改刻的方法,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即作偽者為了使改刻的地方不露痕跡,經常會施以假銹,這種假銹正因為是假的,所以與錢幣自然生成的真銹不一樣,容易剝落,給人一種矯揉造作之感,與整個錢幣極其的不相協調。然而,特別要注意的是一些仿清代雕母的贗品。由於清代距今不遠,雕母大多沒有鏽跡,這樣便給了作偽者可趁之機,不再需要像改刻其他錢幣那樣做假銹。如何區別雕母真偽呢?凡是真品雕母都用精銅雕琢而成,色澤溫潤、金黃,刀痕盡化而光滑,文字自然生動,渾成一體,而偽品卻不然,不僅所選擇的銅料不及真品,而且刻工粗糙,又由於是模仿之作,錢面文字總顯得有些呆滯,缺乏精神,尤其是滿文,特別要當心的是那些出自清代錢局雕模工匠之手的雕母仿製品。作偽的雕母中有些是用翻砂鑄成的,則比較容易識破。
(3) 嵌補法。
嵌補法是錢幣作偽的又一重要方法。傳統所說作偽的挖補法、拼合法、打製拼合法等,可以嵌補法一言以蔽之。古代錢幣常常會因錯範或移範而形成一些比較特殊的版別,例如合背,這種因鑄造工匠疏忽而形成的版別,一般都要比普通的錢幣為少見,對於收藏者來說,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品種。作偽者利用這點,或者將兩枚錢幣磨得很薄之後粘合在一起,或者各取錢幣的一半粘合在一起,使之成為少見的合背或面文。用這種方法造假的錢幣,無論從文字、還是從銹色等方面觀察,似乎都無懈可擊,但輕輕地扔在檯面上或地上,發出的聲音與真正的合背等錢幣相比較,真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有些厚肉贗品的製作方法也類同於此。挖補作偽是嵌補法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方法,這種方法大有偷梁換柱的感覺,即挖出錢文中的一個字或兩個字,然後用其他錢幣上的錢文代替補上,使之成為珍稀錢幣。如北宋“聖宋通寶”小平錢是罕見珍品,作偽者將普通的聖宋元寶錢之“元”字劑去,然後取下與宋錢文字風格接近的其他錢文中的“通”字粘在“元”字的位置上,就成了一枚“聖宋通寶”。再如將“慶元通寶”的“通”字剜去,以“洪武通寶”的“武”字嵌入,就成了“慶武元寶”,變成了一種臆造品。挖補作偽的方法容易留下以下的痕跡:一是,嵌入的文字與其它錢幣文字風格不一致;一是嵌補文字的地方所留下的蛛絲馬跡,或用假銹遮蓋。前者只要熟悉一個時代一種錢幣文字的書法風格,還是比較容易辨識的,後者除了用傳統方法辨別外,還可以用現代科技的探傷儀器進行識別。錢幣作偽除了翻砂、改刻、嵌補三種主要方法外,還有其他一些方法,比如使用腐蝕法,在一塊銅片上用油漆或蠟勾勒出所需要的錢幣輪廓、穿孔、文字,再放入腐蝕劑中,待一段時間後取出。用這種方法作偽的錢幣比較少見。現代人作偽不僅運用傳統工藝,而且還會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例如運用電腦,儘管這種方法在古錢作偽中還不曾見到,據說在銀銅幣膀品中已有發現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真品/偽品實物對照圖
破綻在於:1.偽品的直徑較正常品相小(因為是用真錢翻鑄的);2.偽品的文字和真品相比,已經變形,筆劃較真品無力;3.包漿不過關,為塗油做舊包漿,和真品相比,包漿過度不自然。
銅錢- 收藏方法
錢幣上的嚴重鏽蝕會影響到錢幣的質地與價值。有的古幣收藏者為了能使幣保持原有的“古代風采”,銅幣不願意除鏽,這樣古幣上可能會附上一層含有結晶水的無機鹽化合物,其化學反應就易形成更加嚴重的腐蝕。但除鏽時應小心謹慎,根據不同情況對症下藥。對古幣上輕微的銹色,則不必除去,因為古幣適當的銹色能增加其審美價值。此外由於年代久遠被氧化鏽蝕極其嚴重的“脫胎”古幣,因為其已十分脆弱,也不能作除鏽處理,否則錢體會斷裂。
銅錢- 保養方法
 古董銅錢如何去除銅鏽,古董銅錢上的嚴重鏽 ​​蝕會影響到錢幣的質地與價值。有的古幣收藏者為了能使幣保持原有的“古代風采”,不願意除鏽,這樣古幣上可能會附上一層含有結晶水的無機鹽化合物,其化學反應就易形成更加嚴重的腐蝕。那麼古董銅錢如何去除銅鏽呢?   一、機械法   即用刀(最好用直刀)、刷(可用大號油畫筆,並將筆頭棕毛剪至僅有0.5~0.7厘米)、剔針或牙科工具進行剔、挑、剝、刷等方法,去除錢幣鏽蝕。使用這種方法除鏽,應注意輕重適度,對比較珍貴的古幣則不宜用此方法。   二、加熱法   這種方法主要用於鏽蝕較淺的鐵錢。加熱時將錢幣放入承接器皿(如鍋等金屬容器),可適當加一 ​​些清水,用旺火加熱三四分鐘後,將錢幣取出,再用冷濕毛巾將錢摀住,鏽蝕即可脫落。對於鏽蝕嚴重的“脫胎”錢則不宜用此法。   三、醋泡法   使用這種方法前先將古錢洗淨,放在小碟中,再倒入少許食用醋,24小時後取出,用刷子刷去殘銹,最後用清水洗乾淨醋液,將水跡用布擦盡陰乾即可。   四、水洗法   這種方法宜用於鐵錢。把鐵錢浸泡在蒸餾水中,白天使溫度保持在98℃,夜裡使其冷卻,及時更換蒸餾水,並檢查除鏽程度,直至鐵鏽除淨。[1]

------------------------------------------

File:Jiao zi.jpg

中國古代貨幣 - http://goo.gl/ixlWwH

交子,是中國北宋時四川流行的票據和紙幣,是世上最早「正式」發行的紙幣。[1]交子是古代四川俚語,是票券、憑証的意思。
交子又有「官交子」和「私交子」之分,私交子是民間流行的票據,官交子是朝廷成立交子務後的官方紙幣。
作為票據
宋太祖下令回收四川的金銀和銅錢,運往中央,鑄造鐵錢代用,並禁止帶銅錢入四川。於是鐵錢成為四川的主要貨幣。但鐵錢原材料較廉價,重量更高,鐵錢1000文可重25斤,經常要用車子拉錢,使用上十分不便。民眾往往將鐵錢寄存在「交子鋪」中,換取票據交子,並在日常生活中用作交易。[2]
交子面額由一貫到十貫不等,發放時臨時填寫,「書填貫文,不限多少,收入人戶見錢,便給交子」。後改為印發,有五貫、十貫兩種,不久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交子的印刷技術是用紅、黑兩種顏色印刷,以秘密記號和圖樣來達到防偽的功效。[3]
益州知州張詠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官方指定專由以王昌懿為首的十六家富商特許經營[4],發行原有定額,每兩年整為一屆[5],到期造新換舊,嚴禁民間私造。
交子鋪將寄存的財物投資於邸店業務,由於過度投資,使交子難於兌換,多次發生擠兌的騷亂,「以至聚眾爭鬧,官為差官攔約,每一貫,多隻得七八百」[6],「富者資稍衰不能償所負、爭訟數起」[7]。甚至天禧四年(1020年)益州知州寇瑊一度下令取締交子,並將交子鋪封閉。[8]
作為紙幣
當時宋朝因與西夏交戰,軍費增加,天聖元年(1023年)下令交子鋪停止發行交子,已發行的交子全部回收,改由朝廷設益州交子務,由國家壟斷發行交子,即「官交子」,官交子規定均比照私交子,同樣以紅、青、黑三色銅版套印,亦有密碼花押,並加蓋本州州印。[9]交子遂取代鐵錢,成為四川的主要貨幣。
天聖元年(1023年)宋仁宗趙禎登基,轉運使薛田建議朝廷設置益州「交子務」[10],自二年二月發行「官交子」[11]。,即熙寧初年將偽造交子等同於偽造官方文書。熙寧二年(1069年)閏十一月,詔置交子務於潞州,熙寧五年,戴蒙建議將每界交子行用期延長到兩屆(四年),發行額等於增長一倍,此後交子開始貶值[12]。陝西等地也曾一度使用交子。南宋初年,淮南路發行過兩淮交子,簡稱「淮交」。
北宋政府規定「官交子」兌換儲備金有鐵錢三十六萬貫,以避免私交子使用時期,因交子戶挪用準備金,導致紙幣無法兌現。[13]官交子的發行有一定的上限,第一界官交子發行總額為一百二十五萬六千三百四十貫。[14]官交子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交界的時間至今仍有爭議,一般以為早期為二周年一界[15],從第一界至第二十四界均守此制。自第二十五界起改交子兩界並用,發行量實際上增加一倍,也就是四年二界的說法,也有三年一界之說[16]。交子面額單位起初是1-10貫,為了方便流通,滲入民間,後來將面額單位調整為1貫和500文。
貶值
哲宗時,無限制地增印,交子貶值更厲害。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改交子為錢引,舊交子皆毋得兌[17],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廣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諸路均改用「錢引」。
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每界交子發行量增至1406340貫[18],由於新舊兩界並行,實際上相當於每界發行2812680貫。元符元年(1098年),「增四十八萬道」,每界發行量增至1886340貫[19]。宋理宗時,交子與錢引發行滿九十九界[20],又改發三料川引。寶佑四年(1256年),改錢引為四川會子,此後未再更改。交子,是中國北宋時四川流行的票據和紙幣,是世上最早「正式」發行的紙幣。[1]交子是古代四川俚語,是票券、憑証的意思。
交子又有「官交子」和「私交子」之分,私交子是民間流行的票據,官交子是朝廷成立交子務後的官方紙幣。

作為票據
宋太祖下令回收四川的金銀和銅錢,運往中央,鑄造鐵錢代用,並禁止帶銅錢入四川。於是鐵錢成為四川的主要貨幣。但鐵錢原材料較廉價,重量更高,鐵錢1000文可重25斤,經常要用車子拉錢,使用上十分不便。民眾往往將鐵錢寄存在「交子鋪」中,換取票據交子,並在日常生活中用作交易。[2]
交子面額由一貫到十貫不等,發放時臨時填寫,「書填貫文,不限多少,收入人戶見錢,便給交子」。後改為印發,有五貫、十貫兩種,不久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交子的印刷技術是用紅、黑兩種顏色印刷,以秘密記號和圖樣來達到防偽的功效。[3]
益州知州張詠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官方指定專由以王昌懿為首的十六家富商特許經營[4],發行原有定額,每兩年整為一屆[5],到期造新換舊,嚴禁民間私造。
交子鋪將寄存的財物投資於邸店業務,由於過度投資,使交子難於兌換,多次發生擠兌的騷亂,「以至聚眾爭鬧,官為差官攔約,每一貫,多隻得七八百」[6],「富者資稍衰不能償所負、爭訟數起」[7]。甚至天禧四年(1020年)益州知州寇瑊一度下令取締交子,並將交子鋪封閉。[8]
作為紙幣
當時宋朝因與西夏交戰,軍費增加,天聖元年(1023年)下令交子鋪停止發行交子,已發行的交子全部回收,改由朝廷設益州交子務,由國家壟斷發行交子,即「官交子」,官交子規定均比照私交子,同樣以紅、青、黑三色銅版套印,亦有密碼花押,並加蓋本州州印。[9]交子遂取代鐵錢,成為四川的主要貨幣。
天聖元年(1023年)宋仁宗趙禎登基,轉運使薛田建議朝廷設置益州「交子務」[10],自二年二月發行「官交子」[11]。,即熙寧初年將偽造交子等同於偽造官方文書。熙寧二年(1069年)閏十一月,詔置交子務於潞州,熙寧五年,戴蒙建議將每界交子行用期延長到兩屆(四年),發行額等於增長一倍,此後交子開始貶值[12]。陝西等地也曾一度使用交子。南宋初年,淮南路發行過兩淮交子,簡稱「淮交」。
北宋政府規定「官交子」兌換儲備金有鐵錢三十六萬貫,以避免私交子使用時期,因交子戶挪用準備金,導致紙幣無法兌現。[13]官交子的發行有一定的上限,第一界官交子發行總額為一百二十五萬六千三百四十貫。[14]官交子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交界的時間至今仍有爭議,一般以為早期為二周年一界[15],從第一界至第二十四界均守此制。自第二十五界起改交子兩界並用,發行量實際上增加一倍,也就是四年二界的說法,也有三年一界之說[16]。交子面額單位起初是1-10貫,為了方便流通,滲入民間,後來將面額單位調整為1貫和500文。
貶值
哲宗時,無限制地增印,交子貶值更厲害。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改交子為錢引,舊交子皆毋得兌[17],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廣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諸路均改用「錢引」。
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每界交子發行量增至1406340貫[18],由於新舊兩界並行,實際上相當於每界發行2812680貫。元符元年(1098年),「增四十八萬道」,每界發行量增至1886340貫[19]。宋理宗時,交子與錢引發行滿九十九界[20],又改發三料川引。寶佑四年(1256年),改錢引為四川會子,此後未再更改。

-------------

交子,是發行於北宋於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的貨幣,曾作為官方法定的貨幣流通,稱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內流通近80年。交子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是中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
中文名 交子 外文名 Paper-money 發 行北宋仁宗天聖元年 類 型 貨幣
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最早出現於四川地區,發行於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
最初的交子實際上是一種存款憑證。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為不便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金保管業務的“交子舖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數額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紙捲上,再交還存款人,並收取一定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交子。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交子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許多商人聯合成立專營發行和兌換交子的交子舖,並在各地設分鋪。由於鋪戶恪守信用,隨到隨取,交子逐漸贏得了很高的信譽。商人之間的大額交易,為了避免鑄幣搬運的麻煩,也越來越多的直接用交子來支付貨款。後來交子舖戶在經營中發現,只動用部分存款,並不會危及交子信譽,於是他們便開始印刷有統一面額和格式的交子,作為一種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場發行。正是這一步步的發展,使得“交子”逐漸具備了信用貨幣的特性,真正了成為的紙幣。
隨著交子影響的逐步擴大,對其進行規範化管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張泳對交子舖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專由16戶富商經營。至此“交子”的發行正式取得了政府認可。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設益州交子務,以本錢36萬貫為準備金,首屆發行“官交子”126萬貫,準備金率為28%。
從商業信用憑證到官方法定貨幣,交子在短短數十年間就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具備了現代紙幣的各種基本要素,將還處在黑暗的中世紀的歐洲遠遠拋在後面。
據清《續通典 ·食貨》交子三年一屆,始於宋代之銅錢與鐵錢溷用而不便於攜;迄神宗時,交子正式由官方所承認,即熙寧初年將偽造交子等同於偽造官方文書。
起源編輯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發行。北宋初年,成都出現了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交子舖戶”。約1008年,成都16家官商聯合用楮樹皮紙印刷憑證,上有圖案、密碼、劃押、圖章等印記,面額依領用人所交現款臨時填寫,作為支付憑證流通。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人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捲面上,再交還存款人,當存款人提取現金時,每1000文收手續費30文。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交子”習慣稱為“交子”,又名“楮幣”。這時的“交子”,只是一種存款和取款憑據,而非貨幣。後因發現發行商拮据或破產不能兌現被禁止發行。[1] 
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在成都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偽造之弊 ​​”,嚴格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它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官交子”發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間“私交”,面額依然是臨時填寫,加蓋本州州印,只是分了一定等級,從1貫到10貫。並規定了流通的範圍。宋仁宗時(1039年起),一律改為五貫和十貫兩種。到宋神宗時(1068年起),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兩種。發行額也有限制,規定分界發行,每 ​​界三年(實足二年),界滿兌換新交子。首屆交子發行1256340貫,備本錢360000貫(以四川的鐵錢為鈔本),準備金相當於發行量的28%。後來因供應軍需超額發行,交子嚴重貶值。1105年遂停止發行,改用“錢引”。
“交子”的流通範圍也基本上限於在四川境內,後來雖在陝西、河東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廢止了。
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為“錢引”,改“交子務”為“錢引務”。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廣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諸路均改用“錢引”。後四川也於大觀三年(1109年)改交子為錢引。“錢引”與“交子”的最大區別,是它以“緡”為單位。“錢引”的紙張、印刷、圖畫和印鑑都很精良。但“錢引”不置鈔本,不許兌換,隨意增發,因此紙券價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時期,每緡只值現錢一百文。
到了元代,進一步完善了紙幣制度。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後,發現了元代使用的紙幣,於1298年撰寫的《馬可波羅記》中,詳細介紹了中國紙幣印製工藝和發行流通的情況。從此,歐洲人了解了紙幣。美國學者羅波特·坦普爾說:“最早的歐洲紙幣是受中國的影響,在1661年由瑞典發行。著名的傳世北宋“交子”鈔版已被日本人所收藏。
關於交子的起源,主要有五種說法。
1.交子起源於飛錢說,有以下諸家。朱契說:中國歷史學家,向以交鈔之製,始於唐之飛錢。劉厚滋認為飛錢是一種匯票,一曰飛子。其后買飛子者不復支錢,轉相授受,乃漸成一種習慣上的通用貨幣。《宋史·食貨志》下3 會子條的開頭說:"交子會子之法,蓋有取於唐之飛錢"。
2.也有說交子由契券發展而來。彭信威說:大概在五代十國的時候,已經有紙幣性質的流通手段。例如楚的馬殷時期(907~930年),在長沙鑄乾封泉寶大鐵錢,又大又重,使得市面上用契券指垛來交易,這豈不是和紙幣的性質一樣麼?當時使用鐵錢的地方很多,而四川
北宋交子的印版
北宋交子的印版
比湖南還更厲害。四川正是最先使用兌換券的地方。
3.交子起源於櫃坊說:"日人野開三郎認為,中唐以後,貨幣經濟益形發達,營金融業者之櫃坊,益為社會所需要。其經濟信用既漸增長,其票據的流通力遂亦愈大。同時商人皆感現錢交易之不便,竟以現錢存入櫃坊而換用票據,於是票據乃與現錢同時流通於市面。而櫃坊之性質,亦由財物保管者,進為票據發行者。櫃坊初起於長安,後經五代及宋,漸次波及各地,而尤以益州為甚。此票據的流通,及金融機關的發達,乃交子的前提。交子的發達即票據流通的延長,而主發交子之鋪(亦稱交子戶)蓋即由櫃坊性質而來者也。
4.李順起義,停止鑄錢,因錢少而產生交子說:《續資治通鑑長編》卷59真宗景德二年二月庚辰條云:"先是益、邛、嘉、眉等州(本無眉州,有雅州)歲鑄錢五十餘萬貫,自李順作亂,遂罷鑄,民間錢益少,私以交子為市,姦弊百出,獄訟滋多……"據此加藤繁認為,李順作亂後,蜀罷鑄錢,民間私造交子。為此,
5.交子是由錢重而促使發展起來的。彭信威說:到了宋代,四川以鐵錢為主,大的每千錢二十五斤,中等的(應系折二錢)十三斤,這對於商旅是一個很大阻礙。而且鐵錢的不便,不只在其每枚錢體積之大和份量之重,還在其每枚錢購買力之小。譬如宋初四川所行的鐵錢,也有小平,每枚重一錢,可是其購買力低,一匹羅要二萬個錢,有一百三十斤重,所以紙幣的產生於四川,不是偶然的。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交子”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許多商人聯合成立專營發行和兌換“交子”的交子舖,並在各地設交子分鋪。由於交子舖戶恪受信用,隨到隨取,所印“交子”圖案講究,隱作記號,黑紅間錯,親筆押字,他人難以偽造,所以“交子”贏得了很高的信譽。商人之間的大額交易,為了避免鑄幣搬運的麻煩,直接用隨時可變成現錢的“交子”來支付貨款的事例也日漸增多。正是在反復進行的流通過程中,“交子”逐漸具備了信用貨幣的品格。後來交子舖戶在經營中發現,只動用部分存款,並不會危及“交子”信譽。於是他們便開始印刷有統一面額和格式的“交子”,作為一種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場發行。這種“交子”已經是鑄幣的符號,真正成了紙幣。但此時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認可,還是民間發行的“私交”。
但並非所有的交子舖戶都是守法經營,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圖、貪得無厭的鋪戶,惡意欺詐,在濫發交子之後閉門不出,停止營業;或者挪用存款,經營他項買賣失敗而破產,使所發“交子”無法兌現。這樣,當存款者取錢而不能時,便往往激起事端,引發訴訟。於是,景德年間(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張泳對交子舖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專由十六戶富商經營。至此“交子”的發行始取得政府認可。
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偽造之弊 ​​”,嚴格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它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
“官交子”發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間“私交”,加蓋本州州印,只是臨時填寫的金額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貫至十貫,並規定了流通的範圍。宋仁宗時,一律改為五貫和十貫兩種。到宋神宗時,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兩種。發行額也有限制,規定分界發行,每 ​​界三年(實足二年),以新換舊。首屆交子發行1 256 340貫,備本錢360 000貫(以四川的鐵錢為鈔本),準備金相當於發行量的28%。“交子”的流通範圍也基本上限於在四川境內,後來雖在陝西、河東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廢止了。
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為“ 錢引 ”,改“交子務”為“錢引務”。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廣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諸路均改用“錢引”。後四川也於大觀三年(1109年)改交子為錢引。“錢引”與“交子”的最大區別,是它以“緡”為單位。“錢引”的紙張、印刷、圖畫和印鑑都很精良。但“錢引”不置鈔本,不許兌換,隨意增發,因此紙券價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時期,每緡只值現錢一百文。
到了元代,進一步完善了紙幣制度。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後,發現了元代使用的紙幣,於1298年撰寫的《馬可波羅遊記》中,詳細介紹了我國紙幣印製工藝和發行流通的情況。從此,歐洲人了解了紙幣。美國學者羅波特·坦普爾說:“最早的歐洲紙幣是受中國的影響,在1661年由瑞典發行。”
據說,著名的傳世北宋“交子”鈔版已被日本人所收藏。
興衰過程編輯
流通
最初交子由蜀地民間富商主持發行。《宋史·食貨志》記載:“富民十六戶主之。”在交子使用越來越廣泛的情況下,交子具有了統一的面額和格式,慢慢為大家所接受並作為支付工具使用,從而具有了信用貨幣的特徵,演變為鑄幣的符號,成為了真正的紙幣。作為紙幣的交子跟金銀銅鐵等鑄幣比,本身並沒有什麼價值,如果沒有鑄幣作支撐,其本身就變得一文不值了。因此,其流通功能的實現在於人們信任這一紙幣能夠代表實際的鑄幣,只要信用有保證,這一紙幣就能夠發揮其流通的功能而合理地存在下去。
然而信用的維持並不容易,一般人沒有能力長期保證這一信用的存在。富商主持下的交子因為富商道德的喪失或者經濟條件的變化,不久就出現了“富民貲稍衰,不能償所負”的局面,從而導致紙幣不能得到兌現,信用危機的出現,也就使交子無法由私人繼續主持發行下去。於是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在轉運使薛田和張若谷的建議下,設立益州交子務,自二年二月發行“官交子”,交子的發行權從此轉移到朝廷的手中。
北宋朝廷為了保證交子發行的成功,出台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法規和政策來,其大致內容為:第一,交子的流通期限一般以二年到三年為一界,稱為“兌界”,期滿後必須兌換為下一界交子,方可使用。創立“兌界”的原因可能因為當時交子是楮紙所製,容易出現破損和偽造品;第二,每界的發行總量限定在一百二十五萬六千三百四十緡,其面額通常為一貫、五貫、十貫等;第三,每印發一界交子,必須備有一定的準備金,以保證紙幣能得到自由兌換;第四,禁止私人印刷交子,不僅私自印製交子的人要獲刑罰,甚至連知情而使用者以及知情不告者都要牽連入獄;第五,限定流通區域,開始時,“交子”主要限定在四川地區,後來擴大到陝西和京西等地。
在早期封建政府對於紙幣的發行是比較謹慎的,紙幣監管法律政策的出台也說明政府對紙幣依賴信用的特性和易於仿造和濫發的弱點是有充分認識的,這套金融監管體系和措施應當說在一定時期內保證了“交子”的順利流通。
發行氾濫
然而封建政府往往不能有效地控製紙幣的發行量,當出現政府巨額財政開支需要時,政府往往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利用手中的權力,濫用公信力,無限制地發行紙幣,最終造成通貨膨脹,從而使紙幣喪失了信用,也就變成了廢紙,北宋交子的命運也證明了這一點。
官府發行紙幣,有時竟沒有準備金,比如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年)益州交子務在陝西發行交子六十萬貫,以支付糧草費,無鈔本。官府也不再遵守每界固定的發行數額,而大量超額發行。《宋史·食貨志》載,哲宗紹聖年間(1094~1097年)“界率贈造,以給陝西沿邊糴買及募兵之用,少者數十萬緡,多者或至數百萬緡,而成都乏用,用請印造,故每歲書放亦無定數。”可見,為了滿足陝西軍情之需,多發的一次交子量竟會超過一界總量的數倍,甚至導致成都地區交子的缺乏,又要增造。其結果必然導致通貨膨脹和紙幣信用的喪失。
紙幣的分界發行慢慢成為了“通貨膨脹”的障眼法,因為每界發行新紙幣,往往規定新幣值舊鈔一比幾,比如元符年間(1098~1100年)換發時,新交子一緡要換回舊交子五緡,即新舊比價1∶5。
政府濫用信用,從而導致了交子成為其斂財的工具,交子沒有了信用,也就喪失了流通的功能,從而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價值。封建政府於是用更改紙幣名稱的辦法來掠奪民間財富。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令諸路更用錢引”,把紙幣定名為“錢引”,名稱雖變,但其實質為斂財工具沒變,甚至變本加厲了。大觀元年(1107年)把交子務改為錢引務,這年的發行數“較天聖一界逾二十倍,而價愈損。”也就是說發行量由一百二十萬緡增加到二千多萬緡。而且沒有準備金,“不蓄本錢而增造無藝,至引一緡當錢十數。”可見,價值一千錢的緡只能當錢十多個錢,紙幣貶值是多麼嚴重。
北宋交子的興衰歷程,對今天也是有借鑒的,政府的監管法制對於金融幣制的穩定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紙幣的發行和穩定,能夠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為國家創造了財富,對解決國家的一時之需有重大作用。政府毀壞了原有的金融法制,濫用了信用,其結局必然導致通貨膨脹,貨幣體系的崩潰。
歷史意義編輯
紙幣的出現是貨幣史上的一大進步。錢幣界有人認為中國紙幣的起源要追溯到漢武帝時的“ 白鹿皮幣 ”和唐代憲宗時的“ 飛錢 ”。漢武帝時期因長年與匈奴作戰,國庫空虛,為解決財政困難,在鑄行“ 三銖錢 ”和“白金幣”(用銀和錫鑄成的合金幣)的同時,又發行了“白鹿皮幣”。所謂“白鹿皮幣”,是用宮苑的白鹿皮作為幣材,每張一方尺,周邊彩繪,每張皮幣定值40萬錢。由於其價值遠遠脫離皮幣的自身價值,因此“白鹿皮幣”只是作為王侯之間貢贈之用,並沒有用於流通領域,因此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只能說是紙幣的先驅。“飛錢”出現於唐代中期,當時商人外出經商帶上大量銅錢有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著地方和錢幣的數目,之後持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此憑證即“飛錢”。“飛錢”實質上只是一種匯兌業務,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貨幣的職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則是真正紙幣的開始。
紙幣出現在北宋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當時的四川地區通行鐵錢,鐵錢值低量重,使用極為不便。當時一銅錢抵鐵錢十,每千鐵錢的重量,大錢25斤,中錢13斤。買一匹布需鐵錢兩萬,重約500斤,要用車載。因此客觀上需要輕便的貨幣,這也是紙幣最早出現於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雖然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但全國貨幣並不統一,存在著幾個貨幣區,各自為政,互不通用。當時有13路(宋代的行政單位)專用銅錢,4路專用鐵錢,陝西、河東則銅鐵錢兼用。各個貨幣區又嚴禁貨幣外流,使用紙幣正可防止銅鐵錢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交子”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的不足,是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大業績。此外,“交子”作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對研究我國古代紙幣印刷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意義及作用簡述:紙幣比金屬貨幣容易攜帶,可以在較大範圍內使用,有利於商品的流通,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誕生地考證編輯
交子
交子
過去的研究者曾認為,成都東門的“椒子街”應該是當時官方印製“交子”的地方。因為《成都城坊古蹟考》對成都東門“椒子街”有這樣的解釋,“一說街名曰'交子',以宋代嘗設交子務於此。”
但是當地的貨幣收藏家對此說法提出了質疑,因為根據《成都金融志》中的文字解釋:“北宋益州的'交子舖'實為四川歷史上最早的貨幣金融機構,而益州的交子務則是最早由國家批准設立的紙幣發行機構。”顯然,說紙幣發行機構就是印製地,是沒有依據的。也就是說,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椒子街”就是“交子”的誕生地。由於“交子”誕生已900多年,又無具體的實物考證,只有從文獻資料中查找。
早在3年前,貨幣博物館的詹星就開始從歷史典籍入手,查找“交子”的誕生地。他從圖書館找來《全蜀藝文志》,查到了元代費著的《楮幣譜》中有一段文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增1員;掌典10人,貼書69人,印匠81人,雕匠6人,鑄匠2人,雜役12人,廩給各有差。所用之紙,初自置場,以交子務官兼領,後慮其有弊,以他官董其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使特置官一員蒞之,移寓城西淨眾寺。”
這說明官方發行的“交子”印製地就在城西的淨眾寺,不過經過了900餘年,現在的成都早已沒有什麼淨眾寺了,怎麼找呢?後來,經過四川南充市的學者丁祖春的幫忙,詹星的查證又深入了一步,原來,淨眾寺最早建於東漢桓帝延熙年間,六朝時名為安浦寺,唐時名為淨眾寺,宋代換名淨因寺,元末明初更名為萬佛寺,明末張獻忠進川後毀於戰火,清代康熙初年重建,仍名為萬佛寺,地址就在成都西門通錦橋側(現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內)。
古錢幣新發現編輯
最早的紙幣
史學界一直認為,產生於北宋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錢幣博物館館長屠燕治解釋,四川的地理閉塞,促使北宋時期出現“交子”,但“交子”不直接參與流通,商人從四川攜帶“交子”外出,仍然需要將“交子”再兌換成金銀銅錢等貨幣進行交易。“交子”是有價證券,相當於現在的支票。到了南宋時期,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銅幣的製造已經不能滿足流通的需要,再加上南宋經濟主要靠海外貿易,導致錢幣大量流失海外,民間由此出現可以用於交易的“會子”,公元1160年臨安府知府錢端禮率先統一由政府出面發行“會子”,隨著他升任為戶部官員,“會子”也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直到元朝,馬可波羅才將紙幣傳播到伊朗,而後傳到日本、高麗。直到500年後,即1690年,歐洲瑞典才出現紙幣。
紙幣的產生某種程度上講也是經濟發達的象徵。在南宋152年的歷史中,使用紙幣的時間長達100多年,共發行“會子”近14億貫,如果按照南宋當時1兩黃金兌換35貫銅錢的換算方法,相當於發行了1600多噸黃金。紙幣的重要用途由此可見。
在具體證據方面,宋代吳自牧的《夢梁錄》記載:“造會紙局,在赤山湖濱。”赤山,在蘇堤第一橋西南,與玉岑山對峙,北連大麥嶺,東接太子灣。而且800多年前的另一部古書《咸淳臨安志》有一張現存最早的南宋《西湖圖》,圖中赤山教場與南山第一橋之間,清楚地標有“會子紙局”四個字,從中可以看出會子紙局的大致位置。它應是靠近杭州南山路、西山路和虎跑路三路交叉口的南山路以北一側。
發現於成都附近的交子
發現於成都附近的交子
圖為兩宋期間之小鈔,非交子,交子實物迄今未現.
交子
交子
據史料記載,宋代銅錢和鐵錢並用,四川地區盛行鐵錢,但鐵錢極為笨重,例如買一匹馬要用鐵錢二萬枚,重一百多斤,攜帶極不方便。宋真宗時,成都16家富戶聯合起來,共同發行“交子”,使用交子的人可向交子舖兌換現錢,每千錢扣除3%作為手續費。“交子”是四川地方俗話,也是票證、票券的概稱,有交合之意,即“合券取錢”。這是我國使用紙幣的開始。
我國最早出土 ​​的交子鈔版早年流失國外,最初發表在《東亞雜誌》,國內只有印版拓片圖,圖上無鈔名,定性待考。上圖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一塊交子印版的拓片圖(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版材為銅質,版面為豎長形,長16厘米,寬9.1厘米。上半部刻著“除四川外許於諸路州縣公私從便主管並同見錢七百七十陌流轉行使”二十九個字,下半部刻有房屋、人物和成袋的包裝物,以及3個人正在房屋外面空地上背運貨物等圖形。
最早紙幣北宋交子印版
猶太人助中國造“交子”
中國學者最新研究發現,誕生於800多年前的世界最早紙幣“交子”及其發行系統,可能是猶太人幫助中國創造的。
提出這一大膽結論的是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金史專家邱石玉。而此前中國學術界一般認為,“交子”是金國滅掉北宋後留用的宋朝鑄幣官吏發明的。
“交子”又名“交鈔”,首創於公元1154年,是世界上正式發行最早的紙幣。由於這種紙幣是以粗麻紙為原料,不易保存,到目前尚未發現實物;但中國歷史博物館現藏金代貞佑年間(公元1213年至1217年)的銅製“交鈔”版,則是研究金代紙幣的唯一實物資料。
邱石玉經考證發現,該銅鈔版版面4邊圖案有明顯的“翻葉”圖形,而這種圖形是猶太民族所獨有,至今各國貨幣4邊圖案都多少受此影響。
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10世紀中葉,一批猶太人攜帶大批棉布自印度乘船到中國開展貿易,其中部分猶太商人沿大運河和汴河到達當時東方最繁榮的商業都市———北宋王朝的首都汴州(今開封市)。公元12世紀中期,由中國北方遊獵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帝國滅掉北宋後佔領了汴州。在與當地的猶太商人進行貿易的過程中,女真人為猶太人在貿易和經營上的才能所折服,並在離開汴州時將這批商人帶回現位於黑龍江省阿城市的金國首都上京城。
邱石玉說,正是這批猶太人幫助金帝國發明了紙幣,改造了幣制,並創建了由政府控制下的銀行雛形。
據史料載,金帝國早在1141年就開始鑄造銅幣,但幣質一般,極易仿製,一些地方官吏、富豪大量私下鑄幣,造成造幣原料銅的短缺。在猶太人的幫助下,金帝國在中國歷史上首創全國流通紙幣“交鈔”,對緩解市場上銅幣的短缺、調節物價和促進商品流通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元1200年,同樣在猶太人的幫助下,金帝國又以白銀為鑄材,正式鑄成法定貨幣“寶貨”投入流通,從而將中國上溯幾千年、流通各朝、以稱量計價的銀錠,改鑄成法定銀幣。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中國。
更令人驚訝的是,金代還出現了一種名為“行人”的行團組織。據史料記載,這種行團組織受金帝國政府市買司控制,專門從事貨幣流通兌付,調節銀錠與銅幣、紙幣的兌換率,顯然已是一種政府控制下的銀行雛形。近年來,在從波斯到俄羅斯濱海地區廣大範圍內均發現有金國貨幣,說明金國的貿易已相當發達。
另據邱石玉考證,元朝建立後,在官方文件多次提到,其接管的金國政府各部門,如稅收、金融、貿易等,都有猶太人在主持工作,並稱:“他們可能無所不能。”
猶太人為金帝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贏得了巨大的榮譽。公元1161年,金代開明君主金世宗恩准在開封為猶太人建立了中國最早的猶太教堂,並賜御筆“ 一賜樂業教 ” [2]

----------------------------------

File:Hui zi.jpg

會子印樣。中間有橫行大字「行在會子庫」,指臨時首都管理會子的部門。右上方印「大壹貫文省」,左上方印「第壹佰拾料」,中間印「敕偽造會子犯人處斬 賞錢壹阡貫 如不願支賞 與補進義校尉 若徒中及窩藏之家能自告首 特與免罪 亦支上件賞錢 或願補前項名目者聽」

會子是中國南宋時的紙幣,紹興三十年(1160年)於臨安首度發行
發行
紹興末年,南宋政府銅錢緊缺,開始以票據「會子」應付開支,先在臨安地區使用,叫「東南會子」。
紹興三十年(1160年)二月,錢端禮為臨安太守,仿照四川發行的交子,將會子官辦[1],「許於城內外與銅錢並行。」南宋正式成立行在會子務[2],發行會子,分一貫、二貫、三貫,在東南各路流通,又稱「東南會子」。由戶部侍郎錢端禮主持該事,會紙取於徽、池,續造於成都、臨安,「仍賜左帑錢十萬緡為本。」
政府發行會子後,經反復嘗試,最後訂立「錢會中半制」,即政府開支以一半銅錢、一半會子支付。實行「錢會中半制」是為了維持會子信譽,防止貶值。部份地區,如兩浙東西路、江南東西路、湖南等,亦發行會子,逐漸流行,成為主要貨幣,銅錢開始消失,人們也用會子標價。
孝宗時軍費膨脹,政府進一步增發紙幣。增發的紙幣無法全部在臨安兌換銅錢,政府下令「都督府會子」(又叫「淮南交子」)和「湖北會子」分別在建康和鄂州兌錢,以免加深臨安錢荒,防止其他地方的會子流入京城。孝宗一度下令江北不可使用東南會子,但此舉妨礙商人貿易,後來江北亦可使用東南會子,但不可兌換銅錢。
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又造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會。洪适在《戶部乞免發見錢札子》中說:「小郡在山谷之間,無積鏹之家,富商大賈足跡不到,貨泉之流通於鄘肆者甚少,民間皆是出會子往來兌使。」[3]
時值宋金戰爭期間,金海陵王完顏亮率領大軍南下,鈔票不斷印製,不數年發生貶值現象。到乾道二年(1166年)十一月十四日為止,共發行一千五百六十幾萬道(貫)。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下詔出內庫銀二百萬兩以500萬新會收換舊會,收舊會子焚棄。隔年定三年為一界,每界以一千萬貫為限。
南宋起初盡力維持「錢會中半制」,不輕易改變比率,但銅錢騰貴,政府先在收入方面於棄「錢會中半制」,提高會子比率,甚至全由會子繳納。由於銅錢收入減少,開支方面無法維持中半制,唯有全用會子。會子價值雖跌,卻逐步取代銅錢成為主要貨幣。會子可用作繳納兩稅、折帛錢,故農民也使用會子,紙幣發展迅速。
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杭州會子庫設置監官。開禧三年(1207),南宋發行會子的金額平均相當於其賦稅收入金額的82%[4]。嘉定二年(1209年),會子的流通額度是一億一千五六百萬貫,已經高達乾道四年的11倍。嘉定十一年(1218年)又增印五百萬道作抗金軍費。
隨著會子發行量的逐漸增多,為防止偽鈔的流通,會子的發行有分界之說,分界即期限。乾道四年始有分界,會子分界發行後,三年為一界,舊會子收回,但未嚴格執行[5]。淳佑七年(1247年)甚至規定第17、18界會子更不立限,取消了分界發行辦法,最後造成了通貨膨脹[6],十八界會子二百貫甚至買不到一雙草鞋。[7]
另有鉛錫會子,是出賣鉛錫給政府後所得的取錢憑證。[8]史料上載的會子還有錢會子、寄附錢物會子等。
貶值
理宗紹定三年(1230年)以後,有李全之亂,隔年有蒙古帝國兵攻川、陝,到了紹定五年會子高達三億二千九百多萬,增加33倍,偽造紙鈔更多。淳祐五年(1245年)又有大量軍需。淳祐六年(1246年)各界會子共計六億五千萬貫。淳祐七年(1247年),會子已達惡性膨脹的現象。淳祐九年(1249年)會子每貫合銅錢六百文足錢。景定五年(1264年),賈似道當國,又發行「見錢關子」,取代貶值過甚的會子,每貫折合銅錢七百七十文。元兵南下後,會子與關子皆被鈔所取代。

--------------------------

紙幣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貨幣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中國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中國是世界上使用貨幣較早的國家。根據文獻記載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證,我國貨幣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歷史,從原始貝幣到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以及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流行的方孔錢,中國貨幣文化的發展可謂源遠而流長。到北宋時期,我國出現了紙幣——“交子”。
  最早紙幣交子圖:
  紙幣的起源在我國至少已有1000年的歷史。最早的紙幣,是從北宋初年在四川成都開始流行的,它是世界上最早流行的紙幣。成都在北宋時期是一個商業繁榮、商品​​交易發達的地區,而其最初使用的交換貨幣是鐵錢。這種鐵質的錢雖然很重,但價值卻很低。據說當時人們要買一匹布,須帶上的鐵錢約七八十斤重,遇上大買賣就更麻煩了,對於商人來說這極不方便。
  鐵錢的使用不便,促使一些商人在交易中發明了一種制楮(紙)的捲,他們在楮卷上暗藏標記,隱蔽密碼,並以此代替鐵錢,從而大大方便了商人們交易商品。當時這種楮卷被稱為“交子”,它的性質與現在的存款憑據很相似。曾在四川廣泛使用過的“交子”,迄今尚未發現其實物,據說,著名的傳世北宋“交子”鈔版已被日本人所收藏。“交子”作為我國乃至全世界發行最早的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貨幣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交子,是發行於北宋於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的貨幣,曾作為官方法定的貨幣流通,稱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內流通近80年。交子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是中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
  紙幣的出現是貨幣史上的一大進步。錢幣界有人認為中國紙幣的起源要追溯到漢武帝時的“白鹿皮幣”和唐代憲宗時的“飛錢”。漢武帝時期因長年與匈奴作戰,國庫空虛,為解決財政困難,在鑄行“三銖錢”和“白金幣”(用銀和錫鑄成的合金幣)的同時,又發行了“白鹿皮幣”。所謂“白鹿皮幣”,是用宮苑的白鹿皮作為幣材,每張一方尺,周邊彩繪,每張皮幣定值40萬錢。由於其價值遠遠脫離皮幣的自身價值,因此“白鹿皮幣”只是作為王侯之間貢贈之用,並沒有用於流通領域,因此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只能說是紙幣的先驅。“飛錢”出現於唐代中期,當時商人外出經商帶上大量銅錢有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著地方和錢幣的數目,之後持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此憑證即“飛錢”。“飛錢”實質上只是一種匯兌業務,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貨幣的職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則是真正紙幣的開始。
  紙幣出現在北宋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當時的四川地區通行鐵錢,鐵錢值低量重,使用極為不便。當時一銅錢抵鐵錢十,每千鐵錢的重量,大錢25斤,中錢13斤。買一匹布需鐵錢兩萬,重約500斤,要用車載。因此客觀上需要輕便的貨幣,這也是紙幣最早出現於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雖然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但全國貨幣並不統一,存在著幾個貨幣區,各自為政,互不通用。當時有13路(宋代的行政單位)專用銅錢,4路專用鐵錢,陝西、河東則銅鐵錢兼用。各個貨幣區又嚴禁貨幣外流,使用紙幣正可防止銅鐵錢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交子”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的不足,是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大業績。此外,“交子”作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對研究我國古代紙幣印刷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意義及作用簡述:紙幣比金屬貨幣容易攜帶,可以在較大範圍內使用,有利於商品的流通,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

交子,是北宋於仁宗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發行的貨幣。初始發明人為成都知府張詠。被認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交子麵額由一貫至十貫不等,發放時臨時填寫。後改為印發,有五貫、十貫兩種,不久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發行原有定額,每兩年整為一屆,到期造新換舊,嚴禁民間私造。據清《續通典.食貨》的〈錢幣.上〉寫著,交子應為三年一屆,其肇因始於宋代之銅錢與鐵錢混用而不便於攜;迄神宗時,交子正式由官方所承認,即熙寧初年將偽造交子等同於偽造官方文書,是我國最先出現的紙幣。
交子舊時紙幣,行於宋。宋初幣制混亂,四川用的鐵錢體大值小,交易不便,大鐵錢每千文重25斤,中者千錢13斤,一匹羅賣2萬錢要用車載。故四川商人發行一種紙幣“交子”,以鐵錢作為準備金,稱“鈔本”。兌現時的錢為主,亦有金銀和“度牒”的,交子用鋼版印刷,版畫圖案精美,三色套印,上有密碼、圖案、圖章等印記。交子是由私交子演變為官交子的。最初私商零散發行,形制不統一,後由益州16家富商聯合發行,每年向政府交納一定費用。此種交子形制統一,面額仍依領用人所交現款臨時填寫,不限多少,兌現時,每貫收手續費30文。後常因發行人破產而不能兌現,爭訟不息。政府遂禁止私人發行,改為官辦。 [轉載]世界紙幣鼻祖——交子
天聖元年(1023)設置益州交子務,次年二月發行官交子。一交一緡(千文錢為一緡),面額仍為臨時填寫,但有一定等級,自1貫至10貫。寶元二年(1039)改為5貫和10貫兩種,並規定發行額中10貫佔80%,5貫佔20%。熙寧元年(1068)改為1貫和500文兩種,規定發行額中60%為一貫,其餘為500文。交子分界發行,三年為一界,界滿兌換新鈔。其後流通地區日廣,供應軍餉,發行愈濫,貶值愈速,發行界滿時,四緡舊交子方能兌換一緡新交子。徽宗崇寧四年(1105)改為錢交。南宋高宗紹興六年(1136)在江淮和東南發行交子,旋即廢。後在兩淮發行交子,稱“淮交”。
北宋的張詠被譽為“紙幣之父”。按照通常的說法,他在擔任益州(治所在今四川成都)知州時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為了紀念世界經濟史上這一重要事件,在英國倫敦英格蘭銀行中央的一個天井裡,種著一棵在英國很少見的中國桑樹,因為製造“交子”所用紙張的主要原料就是桑樹葉。在中國發行“交子”600年後,英格蘭銀行才開始印製英鎊紙幣。 據《續資治通鑑》記載:“先是益、邛、嘉、眉等州歲鑄錢五十餘萬貫,自李順作亂遂罷鑄,民間錢益少,私以交子為市。” 紙幣的出現是貨幣史上的一大進步。錢幣界有人認為中國紙幣的起源要追溯到漢武帝時的“白鹿皮幣”和唐代憲宗時的“飛錢”。漢武帝時期因長年與匈奴作戰,國庫空虛,為解決財政困難,在鑄行“三銖錢”和“白金幣”(用銀和錫鑄成的合金幣)的同時,又發行了“白鹿皮幣”。所謂“白鹿皮幣”,是用宮苑的白鹿皮作為幣材,每張一方尺,周邊彩繪,每張皮幣定值40萬錢。由於其價值遠遠脫離皮幣的自身價值,因此“白鹿皮幣”只是作為王侯之間貢贈之用,並沒有用於流通領域,因此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只能說是紙幣的先驅。“飛錢”出現於唐代中期,當時商人外出經商帶上大量銅錢有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著地方和錢幣的數目,之後持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此憑證即“飛錢”。“飛錢”實質上只是一種匯兌業務,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貨幣的職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則是真正紙幣的開始。 紙幣出現在北宋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當時的四川地區通行鐵錢,鐵錢值低量重,使用極為不便。當時一銅錢抵鐵錢十,每千鐵錢的重量,大錢25斤,中錢13斤。買一匹布需鐵錢兩萬,重約500斤,要用車載。因此客觀上需要輕便的貨幣,這也是紙幣最早出現於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雖然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但全國貨幣並不統一,存在著幾個貨幣區,各自為政,互不通用。當時有13路(宋代的行政單位)專用銅錢,4路專用鐵錢,陝西、河東則銅鐵錢兼用。各個貨幣區又嚴禁貨幣外流,使用紙幣正可防止銅鐵錢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交子”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的不足,是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大業績。此外,“交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對研究我國古代紙幣印刷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

669fb864td0779486bdb7&6902016-03-26_205152  669fb864td07796a8216e&690  


古代通貨 銅錢的鑄造方法
作者:宋應星 譯者:汪水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更新: 2018-01-02 6:38 AM       標籤: 天工開物, 冶鑄, 宋應星
【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冶鑄第八卷──錢
鑄銅錢
將銅鑄成錢,是為便於民用。錢的一面鑄有年號「某某通寶」四字,工部有專門機構掌管此事。通行的銅錢十文等於一分銀的價值。其中的大錢相當於五分、十分銀,缺點是便於偽鑄,反而害民,故中央和地方發行後又不通行了。
每鑄十斤銅錢,用紅銅六或七斤,鋅(京中叫水錫)四或三斤,這是大致的比例。鋅每遇高溫,必損耗四分之一。本朝(明朝)通用錢成色高的,只有北京寶源局的黃錢和廣東高州府(今茂名)的青錢(高州錢通行於福建漳州、泉州地區),其面值一文等於南直隸(今江蘇、安徽)、浙江的二文。
黃錢又分二等:用四火銅所鑄的叫金背錢,二火銅所鑄的叫火漆錢。
鑄錢熔銅的坩堝,是用絕細土末(打碎的乾土磚最好)和木炭粉做成的(北京爐用牛蹄甲,不知道有何作用)。每十兩坩堝原材料中,土末占七兩,木炭粉三兩,因為炭粉能保溫,與土末配合使銅易於熔化。
坩堝長八寸,口徑二寸五分。一堝約裝銅、鋅十斤。先將銅裝入熔化,然後投入鋅。熔爐鼓風,傾注熔液於鑄錢模內。
鑄錢的模,用四根木條作成空框。木條長一尺二寸,寬一寸二分。用篩選極細的土末、木炭粉填實於框中,上面微撒些杉木炭粉或柳木炭粉,或用松香與菜子油的煙熏模。然後把一百個母錢(錢模,用錫刻成)。按有字的正面或無字的背面鋪排在框面上,再用一個木柱按前法填實土末、炭粉,對準蓋在此木框之上。蓋合之後,便構成錢的面、背兩個框模,隨手翻轉過去,則錢模盡落於後框之上。再用另一木框填實,合蓋在後框上,照樣翻轉。這樣反覆作成十多個框模,然後將其以繩捆定。
木框上邊原留有注入銅的眼孔,鑄工用鷹嘴鉗把熔銅坩堝從爐中取出,一人用另一鐵鉗扶托坩堝底,逐一將熔液注入模的孔中。冷卻後解繩打開框,則一百個銅錢像樹枝上的花果一樣呈現出來。模中原刻出流銅液的空溝,銅流動冷卻後成樹枝形狀,夾出逐一摘斷,以待磨銼成錢。
錢要先銼邊沿,方法是用竹、木條將數百個銅錢直串起來一起磨銼。然後逐個銼平錢表面不規則的地方。
錢的成色高低,以含鋅多少來區分。其厚重與輕薄,是顯而易見的。由於鋅賤而銅貴,私鑄者甚至將二者對半配合鑄錢,將錢扔到石階上,聲音像木石的是成色低的錢。如含銅十分之九、含鋅十分之一的成色高的錢,則擲落在地上有金屬聲。
用廢銅器鑄錢,每熔化一次要損耗其十分之一,因鋅先行跑掉,剩下的銅成色逐漸提高,勝於用新銅初次熔化的錢。
至於琉球諸國鑄的銀幣,其錢模就刻在鐵鉗頭上。銀熔化時,用鉗頭從坩堝里夾取銀液,在冷水中淬火,則一塊銀便落水中,見插圖。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附:鐵錢
鐵這種原料很賤,自古以來不用以鑄錢。鐵錢起於唐代藩鎮的魏博等地,因買不到銅,遂開始冶鐵鑄錢,這不過是權宜之計。
王朝盛時則冶銀為銀豆作娛樂,藩鎮各霸衰落時,則鑄鐵為錢,就記此以表博物者之感慨。
原文
《天工開物》冶鑄第八卷──錢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凡鑄銅為錢,以利民用,一面刊國號通寶四字,工部分司主之。凡錢通利者,以十文抵銀一分值。其大錢當五、當十,其弊便於私鑄,反以害民,故中外行而輒不行也。
凡鑄錢每十斤,紅銅居六、七,倭鉛(京中名水錫)居四、三,此等分大略。倭鉛每見烈火,必耗四分之一。
我朝行用錢高色者,唯北京寶源局黃錢與廣東高州爐青錢(高州錢行盛漳、泉路),其價一文,敵南直、江浙等二文。黃錢又分二等,四火銅所鑄曰金背錢,二火銅所鑄曰火漆錢。 凡鑄錢熔銅之罐,以絕細土末(打碎乾土磚妙)和炭末為之(京爐用牛蹄甲,未詳何作用)。罐料十兩,土居七而炭居三,以炭灰性煖,佐土使易化物也。罐長八寸,口徑二寸五分。一罐約載銅、鉛十斤,銅先入化,然後投鉛,洪爐扇合,傾入模內。
凡鑄錢模,以木四條為空匡(木長一尺二寸,闊一寸二分)。土、炭末篩令極細,填實匡中,微灑杉木炭灰或柳木炭灰於其面上,或熏模則用松香與清油。然後,以母錢百文(用錫雕成),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匡,如前法填實合蓋之。既合之後,已成面、背兩匡。隨手覆轉,則母錢盡落後匡之上。又用一匡填實,合上後匡,如是轉覆,只合十餘匡。然後,以繩捆定。其木匡上弦留入銅眼孔,鑄工用鷹嘴鉗,洪爐提出熔罐,一人以別鉗扶抬罐底相助,逐一傾入孔中。冷定,解繩開匡,則磊落百文,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銅如樹枝樣。挾出逐一摘斷,以待磨銼成錢。凡錢,先錯邊沿,以竹木條直貫數百文受銼;後銼平面,則逐一為之。
凡錢高低,以鉛(按﹕倭鉛)多寡分,其厚重與薄削,則昭然易見。鉛賤銅貴,私鑄者至對半為之,以之擲階石上,聲如木石者,此低錢也。若高錢銅九鉛一,則擲地作金聲矣。凡將成器廢銅鑄錢者,每火十耗其一。蓋鉛質先走,其銅色漸高,勝於新銅初化者。 若琉球諸國銀錢,其模即鑿鍥鐵鉗頭上,銀化之時,入鍋夾取,淬於冷水之中,即落一錢其內。圖並具右。
附:鐵錢
鐵質賤甚,從古無鑄錢,起於唐藩鎮魏博諸地,銅貨不通,始冶為之,蓋斯須之計也。皇家盛時,則冶銀為豆;雜伯衰時,則鑄鐵為錢。併志博物者感慨。
【注釋】
鑄錢模--此處敘述實體模型鑄造技術。實體模型為錫質錢模(或叫母錢)。
煙熏模:在模型腔表面撒一層木炭末,或燃燒松香、清油(菜籽油)使煙熏模,目的是當液態金屬流經這些材料時,炭末燃燒,使鑄件與鑄模分離。
冶銀為豆:宮內將豆粒大的銀豆撒在地上,讓宮女、宦官去搶,藉以取樂。#


說起古代的貨幣,我們通常會想到「銀子」、「金子」和「銅錢」,最多還能想到的是銀票。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古代人也有使用「紙幣」,當時的紙幣實際上跟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差不多。那麼在古代究竟哪些國家已經在使用紙幣進行商品交易了呢?其實,在中國古代很早就出現紙幣這種產物,最典型的就有北宋時期的「交子」,因為在宋朝的時候,商品經濟十分繁榮,沉重的銅錢和鐵錢,銀錢等貨幣已經不能適應大規模商品交易的需要,於是四川一些富商們就聯合起來發行了一種名叫「交子」的紙幣;慢慢的,這一改進迅速被官方所重視,他們也覺得現在要應對當下商品經濟交換的困難,就非得發行這種紙幣不可,於是官方便將這種紙幣的發行權收歸國有,於是那時就產生了最早的貨幣—「交子」。
朱元璋比西方早六百年發明這東西!未料最後卻拖垮明朝經濟 https://bit.ly/380w1Br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朱元璋在洪武8年推出明朝專屬紙幣—「大明寶鈔」。(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往後幾個朝代都有發行對應的紙幣。例如在元朝的時候,就有一種叫「至元寶鈔」的紙幣。為了規範這種紙幣的發行制度,元朝政府還頒布了《整治鈔法條畫》和《至元寶鈔通行條畫》兩條政策法規來規範和控制紙幣的發行;當時由元朝中央政府發行的紙幣成為當時全國唯一的法定貨幣,直到元朝滅亡近10年之後,「至元寶鈔」才被真正的斷絕,由此可見其影響之大。
到了明朝以後,明太祖朱元璋也想發行屬於自己朝代的紙幣,不過當時人們還是習慣使用元朝紙幣,即便那時「至元寶鈔」已經貶值得十分嚴重,朱元璋在洪武8年推出明朝專屬紙幣—「大明寶鈔」,比西方領先了約600多年,這種紙幣長約34公分,寬約20公分,比A4紙還大一點,是自古至今尺寸最大的紙幣,大明寶鈔和銅錢一起成為全國流通貨幣,並從朱元璋時期一直使用到崇禎帝時,通行了約270年。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大明寶鈔發行初期幣值相當穩定,後來卻因只發不收導致嚴重貶值。(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在大明寶鈔發行初期,其幣值相當穩定,一貫大明寶鈔等於1千文銅錢,不過隨著發行量越來越大,並且只發行不回收,大明寶鈔很快就因市場的通貨膨脹而貶值,到了洪武27年,一貫大明寶鈔僅等同於160文銅錢,貶值相當嚴重;朱元璋為此還惱羞成怒,下令禁止使用銅錢,頓時間,百姓們就開始紛紛使用金銀作為貨幣,於是他又重申禁令,只准用大明寶鈔,但卻無法阻止其繼續貶值,到了宣德7年,一貫大明寶鈔只值5文銅錢,直到正德年間,大明寶鈔實際已經廢止;此後,明朝不再發行紙幣。
朱元璋比西方早六百年發明這東西!未料最後卻拖垮明朝經濟 https://bit.ly/380w1B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