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的大國博弈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bfrerK
-----------------------------------------
三佛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oMNLjo
三佛齊(阿拉伯語:Zabadj,爪哇語:Samboja,?-1397年),中國古籍又稱室利佛逝(梵文:श्रीविजय Sri Vijaya)、佛逝、舊港,在阿拉伯文獻則稱為社婆格或室利佛哲,[1]是公元7世紀中葉在蘇門答臘島代替干陀利國的古國,683年以梵文撰寫的格度干武吉碑,是最早的室利佛逝本國記載。室利佛逝無文字,大量出土的碑文皆以梵文撰寫。鼎盛時期,其勢力範圍包括馬來半島和巽他群島的大部分地區。
歷史
三佛齊發源於現代蘇門答臘島上的巨港附近,是東南亞印度化古國之一。三佛齊的建國時代不詳,只知道7世紀開始到中國進貢。三佛齊位於馬六甲海峽南端,地理位置優越,成為當時馬來群島的香料貿易中心。經濟力量雄厚,又是當時東南亞佛教的中心,為當時東南亞的強國。
三佛齊強盛後,向外擴張,併吞古國末羅瑜,686年悉莫女王出征爪哇,經過半個世紀征服了爪哇島,勢力擴張到現代馬來西亞的吉打州地區,控制了馬六甲海峽的南北端。8世紀中葉,室利佛逝遷都婆羅伽斯,並進一步將其勢力伸入現代泰國的六坤(英文:Ligor)一帶。
同時期,爪哇島上出現了另外一個由印度人建立的佛教國家--岳帝王朝(Sailendra)。9世紀中葉,岳帝王朝通過婚姻關係,以國王母親是三佛齊公主的名義,繼承了三佛齊的王位。兩個佛教國家合而為一。成為馬六甲海峽的強國,穿行海峽的船隻都必須向它納稅。其勢力影響也遠達錫蘭島及印度東岸。
與印度注輦國的戰爭
注輦(英文:Chola)是當時印度東南海岸的一個泰米爾國家,位於現代印度丹柔里(英文:Tanjore)一帶,2世紀建國,6世紀一度衰落,9世紀又興盛,征服了整個印度東岸地區及錫蘭島,成為印度洋的海上強國。當時三佛齊控制了馬六甲海峽,三佛齊屬國迦托訶也控制了橫越克拉地峽的通道。注輦與中國的通商受到影響,而注輦的商人也受到三佛齊的攻擊。兩國的矛盾日深。1017年,注輦國王真陀羅出兵東征,先攻下了三佛齊的屬國迦托訶,建立了迦托訶傀儡政權。然後南下,直搗三佛齊首都巨港,巨港被佔領。一直打到1024年才回師。三佛齊雖未滅亡但受重創,之後慢慢恢復。
11世紀時,三佛齊仍是東南亞群島的權力中心,但領導地位開始受挑戰。1025年,注輦國王拉金德拉突擊三佛齊,巨港與許多大城市都被洗劫。同時高棉人和緬甸人向馬來半島北部的克拉地峽擴張,另一方面,爪哇國騷擾三佛齊東部,三佛齊失去爪哇中部,也無法控制與摩鹿加群島間的香料貿易。[2]
1067年,迦托訶傀儡政權被推翻,注輦國王毗利拉真陀羅(英文:Virirajendra)再出兵東征,平定迦托訶,恢復傀儡政權。稱霸馬六甲海峽。三佛齊承認了注輦對它的宗主權。一直到13世紀,三佛齊雖然已經衰弱,但還是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而注輦國相較之下更是衰弱。
13世紀起,三佛齊開始衰落。[3]三佛齊於1247年遠征錫蘭島,錫蘭島守軍敗逃。1270年,三佛齊再度遠征錫蘭,被錫蘭攝政王毗羅婆呼(英文:Virabahu)所敗,之後三佛齊國力漸弱,最後14世紀末被馬來群島最後一個印度化國家滿者伯夷王國所併吞。
與中國的關係史
5世紀-6世紀南北朝(420年-589年)時有干陀利國。梁武帝時,干陀利國王陀利奉表。陀利死後子披邪拔摩繼位。7世紀中葉,唐太宗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已利鼻國到中國進貢。已利鼻國是三佛齊國最早見於中國歷史籍的名字。一說671年唐高僧義淨到「佛逝」國取經,是三佛齊存在的最早記錄。而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佛逝國取代干陀利國而興起。
7世紀末葉唐高宗 咸亨二年(671年)高僧義淨,到「佛逝」國取經,停留六個月。根據義淨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記錄,到過佛逝國的高僧,還有交州僧人運期、高昌法師彼岸、智岸,晉州善行師者、洛陽智弘法師、荊州江陵無行闡師、襄州襄陽僧人法郎,以及僧人孟懷業、道宏、貞固等。
695年、702年、716年、724年、728年、742年佛逝國多次遷使朝貢。8世紀720年高僧金剛智到過佛逝。10世紀初葉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中國文獻改稱為三佛齊,時以勃林邦(今巨港)為首都。三佛齊是阿拉伯語Zabadj和爪哇語Samboja對音。
在宋代,南洋諸國中,三佛齊是出使中國人數最多的國家,可考的有28次,多在廣州上岸,兩國關係非常密切。[4]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二年(961年)三佛齊國王悉利大霞里壇遣使貢方物、三年(962年)三月、三年十二月王室利烏耶遣使貢方物。開寶七年貢象牙、乳香、薔薇水、萬歲棗、白砂糖等。太平興國 五年(981年)三佛齊王夏池遣使茶龍眉進貢。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東爪哇國崛起,統一爪哇島,勢力擴展到巴哩島並和三佛齊國交戰,并吞了三佛齊的國都渤林邦;三佛齊遷都占卑。三佛齊-東爪哇戰爭結果,東爪哇國失敗,國王穆羅茶(Dharmvamca)被殺。
11世紀宋真宗咸平六年(1004年)三佛齊國王立佛寺為宋真宗祝壽,宋真宗賜「承天萬壽」鍾。天禧元年,(1017年),三佛齊國王遣使貢珍珠、象牙。宋仁宗天聖六年(1029年),三佛齊國王室離疊華遣使進貢。宋神宗熙寧十年(1078年)遣使地華伽羅進貢,賜為保順慕化大將軍。11世紀,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七月三日三佛齊占卑使群陀畢羅、陀旁亞里來貢方物,宋神宗賜白銀一萬五百兩,封群陀畢羅為寧遠將軍,陀旁亞里為保順郎將。宋哲宗元祐三年(1089年)十二月遣使貢方物;元祐五年(1091年)遣使皮襪又貢,皮襪得封為懷遠將軍。
在11、12世紀之交,許多泉州商人到三佛齊貿易。[5]13世紀初葉,宋代泉州市舶司提舉趙汝適於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著《諸蕃志》有專條詳細敘述三佛齊國。當時三佛齊國勢力強盛,有十五個屬國,其中包括彭亨、吉蘭丹、日羅亭、登牙儂、潛邁、蘭無里、細蘭等。13世紀中葉,三佛齊遠征細蘭失敗,國力漸衰。
14世紀中葉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派趙述出使三佛齊,王坦麻沙那阿遣使隨趙述進貢。洪武四年(1371年),三佛齊王遣的力馬罕亦里麻思奉金字表文朝貢。洪武九年(1376年),坦麻沙那阿死,子麻那者巫里請紹封,獲封為三佛齊國王。洪武十年(1377年),遣使進貢黑熊、火雞、孔雀、鸚鵡、胡椒、肉豆蔻等。
新三佛齊國王梁道明
洪武三十年(1397年),爪哇滿者伯夷國王滅三佛齊舊王朝,國中大亂;當時旅居三佛齊的華人一千多人擁戴廣東南海人梁道明為三佛齊王。梁道明王領兵守衛三佛齊北方疆土,對抗滿者伯夷。十年間有幾萬軍民從廣東渡海投奔梁道明王。永樂三年(1405年),明成祖派梁道明國王的同鄉監察御史譚勝受和千戶楊信帶敕書前往招安;梁道明國王和臣子鄭伯可一同入朝貢方物,留下副手施進卿帶領眾軍民。
永樂五年(1407年),三保太監鄭和從非洲回航,經舊港,遭遇海盜陳祖義襲擊,施進卿請鄭和協助,鄭和陳兵大破陳祖義,押回明朝京師南京受戮。同年施進卿派女婿往京朝貢,明成祖昭命施進卿為舊港宣慰使。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施進卿卒,子施濟孫繼位。
國力
在7-12世紀,三佛齊在東南亞佔主導地位,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上的許多政權,都向三佛齊稱臣,成為附屬國。三佛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位於蘇門答臘東部的戰略重地,有強大的海陸軍,控制馬六甲海峽與巽他群島之間的制海權,主宰了印度洋到中國的航道,迫使航經船隻停泊和繳稅,掌握南海貿易。附屬國也向三佛齊大量進貢。大批奢侈品,如犀角、象牙、珍珠、香藥都滙集在此,再轉運中國等地。三佛齊利用國際貿易的財富,維持強大海軍,迫使附屬國臣服。11世紀起,附屬國開始參與國際貿易,但沒有影響到三佛齊對乳香、象牙等印度洋商品的壟斷,三佛齊依然強大興盛。[6]
風俗
人名多冠以「蒲」,就是馬來語 「先生」。人民擅長水戰和陸戰,因此稱雄各國。土地肥沃,人煙稠密,水上架房屋居住。城牆周圍長几十里,國王出入乘船,文字用梵文,上章表用漢文。
物產
物產有梅花片腦、丁香、檀香、豆蔻。來自大食的有珍珠、貓兒睛、琥珀、檳榔、木棉布。外來商販通行物物交換,多用金、銀、瓷器、錦緞、糖、酒等。
-----------------
中世紀的東南亞霸主 - Srivijaya室利佛逝
室利佛逝,梵文Sri Vijaya(意為光榮勝利),在中國古代又稱做三佛齊(宋代以後改稱)、佛逝、舊港,是7世紀中葉在蘇門答臘島代替干陀利國的古國,它與群島諸國和中國、印度都建立了貿易關係,為此區的國際貿易與宗教中心,來自東亞、南亞、阿拉伯世界和東南亞的航海人都穿梭在其中。
室利佛逝王國在西元7世紀立國,因為控制麻六甲海峽的貿易而興盛起來,成為東南亞首要的商業霸主,長達640年之久。這個王國在極盛時期,版圖曾到達泰國南部、馬來半島、爪哇西部及婆羅洲。其強權地位一直維持到11世紀中葉,之後國力大為削弱,但又苟延殘喘了兩個世紀。
雖然考古證據有限,學者相信室利佛逝以散亂建築於樁條和木筏上的城市為都,其位置在今天蘇門達臘巴領旁(Palembang,又稱巨港)附近。這個城市一度是極為重要的區域貿易地點、宗教朝聖的中心,以及極具權勢的王廷所在地。室利佛逝王室極聚全力於一身,國王自稱“龍精”,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國王去世,百姓要被迫削髮服喪、國王的待從要被迫投火殉葬,是帶有濃厚的奴隸制殘餘的封建體制。
中國的朝代歷史、佛教朝聖者的編年史、阿拉伯人的紀錄,以及銘刻在各處紀念軍事征討和國王功績的碑文,都描述了這個海上帝國以及其輝煌盛況,可見其在中世紀的東南亞歷史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且其重要性是影響在各個面向的,我們從以下幾個面向來大略勾勒這個王國:
版圖與歷史
室利佛逝發源於現代蘇門答臘島上的巨港附近,最初為末羅遊(位於占卑地區,又稱末羅瑜)屬國,獨立後併吞末羅遊國。686年室利佛逝悉莫女王出征爪哇,經過半個世紀征服了爪哇島,勢力擴張到現代馬來西亞的吉打州地區,控制了馬六甲海峽的南北端。8世紀中葉,室利佛逝遷都婆羅伽斯,並進一步將其勢力伸入現代泰國的六坤(英文:Ligor)一帶,控制了整個麻六甲海峽以及佔領了水陸咽喉——克拉地峽,到1000年室利佛逝已占領爪哇島的大部分地區,也成為海上商業帝國。
在室利佛逝擴張版圖的同時,爪哇島上出現了另外一個由印度人建立的佛教國家--夏連特拉王朝(Sailendra,又稱岳帝王朝、山帝王朝、朗闍家族),7世紀時,爪哇島上印度教的珊闍耶王國與佛教的夏連特拉王朝在爭奪中爪哇的霸權。856年夏連特拉最後失敗,王子逃往蘇門答臘,繼承室利佛逝王位(夏連特拉以國王母親是三佛齊公主的名義,繼承了三佛齊的王位),兩個佛教國家合而為一,成為麻六甲海峽的強國,穿行海峽的船隻都必須向它納稅。其勢力影響也遠達錫蘭島及印度東岸。
10世紀末,室利佛逝受到伊夏納王國(中國史籍稱作闍婆,其政治中心在爪哇東部)的挑戰。991年,伊夏納曾派兵攻打室利佛逝。1006年,室利佛逝摧毀伊夏納首都。1017年,由於不滿過分的港口和入口税,印度注輦國(Chola,又稱朱羅)從坦喬爾(Tanjore)派出軍隊,大舉侵犯室利佛逝本土及其在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的各屬邦,室利佛逝的國力從此大受削弱,無力再行干預重新崛起的東爪哇愛爾棱加,兩國達成協議,馬來群島西部屬室利佛逝勢力範圍,東部則屬爪哇王國勢力範圍。
在後來的兩個世紀裡,室利佛逝將區域商業重整,貿易組織中心從巴領(Palembang)旁移往蘇門達臘的一個城市國家:占碑(Jambi)。遷都後,直至13世紀初,室利佛逝仍然控制著麻六甲和巽達海峽的兩岸地區和海上貿易,但其國力卻已遠不如前,爪哇北岸和馬來半島的其他港口紛紛崛起,與之一較長短。以後由於東爪哇新柯沙裡王國,特別是麻喏巴歇的崛起,各屬邦的分崩離析,馬來半島北部各港口為新崛起的素可泰王朝所侵奪,自1377年以後室利佛逝逐漸消亡。
貿易與與中國的關係
室利佛逝為東西海上交通要衝,轉口貿易興盛,中國、印度和阿拉伯往來商船彙集於,當地也產黃金。室利佛逝國家的收入相當一部分得自進出口貨物的稅收和海上劫掠,故各港口也堆滿大量本土以及中國、印度和阿拉伯諸國的土特產。西元9世紀中期,夏連特拉繼承室利佛逝王位,兩個佛教國家合而為一後,室利佛逝更鞏固馬六甲海峽的強國地位,穿行海峽的船隻都必須向它納稅,勢力影響也遠達錫蘭島及印度東岸。但由於身為貿易強國,室利佛逝過高的港口和入口税,以及過分的海上劫掠,也造成其受到印度注輦國的襲擊,貿易元氣大傷,甚至影響到了之後的國力與衰微。
室利佛逝統治者的權威無遠弗屆,他們僱用海盜作為貿易商或海軍,與上游控制河岸腹地資源的首領成立聯盟,並跟中國建立強穩的政治─經濟關係。無疑的,中國相當肯定室利佛逝扮演的「東西貿易守門人」的角色,並與之建立起互惠的外交關係,以保障雙方優越的貿易地位,彼此互相開放港口以進行貿易、維修船艦,以及提供航海人落腳之處。
事實上,室利佛逝一直與中國唐、五代、兩宋封建王朝維持密切友好的交往關係,兩國之間使節、僧人和商人往來不絕(唐僧義淨就先後三次到室利佛逝)。特別是宋代,兩國關係更加密切,從宋朝立國(960)至淳熙五年(1178)的二百餘年間,先後遣使三十多次,使節來華“上章表”時還使用中國文字。
宗教
室利佛逝雖以貿易出名,其國際化京城卻也是往返中國與印度的佛教朝聖者的重要中途站(像是中國佛教徒前往印度時就會在此停留),它在7世紀接納大乘佛教,其城市菁英顯然利用這個普世化宗教來取得政治的正當性,在此同時,它也成了一個媒介,使室利佛逝的文人得以參與印度、斯里蘭卡和中國僧侶社群進行的複雜對話。
印度著名的佛學大師夏基阿基爾蒂曾在此講學; 671年中國唐代高僧義淨(635~713)取海道前往印度學習佛法,曾在此學習六個月的梵語和佛教理論,從印度取經回來後,繼續留此從事翻譯和著述多年。直到11世紀初,室利佛逝仍為著當時傳播大乘佛教的中心。傳說中,國西藏頗有聲望的迦當派佛教領袖阿底娑曾到此向佛教團首領達摩黠底學習諸經凡十二年(1011~1023)。另外,在室利佛逝時期,他們也把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的一部分譯成爪哇散文,還整理頒佈印尼了第一部成文法。
-----------------------------------
dow船---古阿拉伯船
地理大發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DFbPOz
從地中海東岸出發,沿著絲綢之路穿越中亞抵達中國的西安,甚而抵達太平洋西岸。
------------------------------
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了(從歐洲)向西航行也能到達東方的市場。
-----------
大航海時代,又被稱作地理大發現,指在15世紀~17世紀世界各地,尤其是歐洲發起的廣泛跨洋活動與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這些遠洋活動促進了地球上各大洲之間的溝通,並隨之形成了眾多新的貿易路線。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開始抬頭。歐洲則在這個時期快速發展並奠定了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人們不僅在這個時代中發現了新的大陸,增長了大量的地理知識,也極大促進了歐洲的海外貿易,並成為歐洲資本主義興起的重要環節之一。而新航路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的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也是複雜而矛盾的。
需要指出的是,所謂“大發現”是以當時歐洲人的眼光,而非人類歷史上真正的第一次發現。有人誤以為“地理大發現”是單純的發現北美新大陸,其實是幾個地理事件的綜合。
航線開闢詳述編輯
地理大發現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歐洲人開闢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繞道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新航線以及第一次環球航行的成功,歷史上習慣稱為“地理大發現”。
15世紀末,由於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貨幣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貨幣不僅是商品交換的媒介,而且也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徵,好像誰有了它就
新航路的開闢
新航路的開闢
有了一切。貴金屬金銀是理想的貨幣。中古的西歐,最初實行銀本位制,15世紀以後,逐漸過渡到金本位制,金銀同是國防貿易的支付手段。於是,西歐的國王貴族和商人像發瘋似地到處追求黃金和白銀,形成一股貴金屬熱。哥倫布就說過:“ 黃金是一個奇妙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成為他想要的一切東西的主人。有了金,甚至可以使靈魂進入天堂。”然而,歐洲產金不多,銀主要產於德國。從15世紀後半期起,德國年產銀量不斷增加,仍然不能滿足需要。西歐商人在同東方貿易中運進價格昂貴的絲綢和香料,又使貴金屬大量外流。有些國家為緩解貴金屬短缺,一再下令禁止金銀出口,仍然不能解決問題。1275年夏,威尼斯人馬可·波羅(Marcopolo,1254—1324年),隨父親、叔父來到中國,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盛宴歡迎。他在中國居住和為官17年,1295年回國後發表《馬可·波羅行記》(又名《東方見聞錄》,由馬可·波羅口述,比薩人魯思梯謙整理成書) 。書中描寫北京的宮牆、房壁和天花板滿塗金銀,日本的金多無數用來蓋房,而且聲言絕對確實可信。這本書廣泛流傳,使西歐人垂涎三尺,決心遠渡重洋、到富庶的東方去。恩格斯說:“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15世紀末以前,從西方通往東方的商路主要有三條。一條是陸路,即傳統的“ 絲綢之路 ”,從君士坦丁堡登陸,經小亞細亞、黑海和里海南岸至中亞,再翻越帕米爾高原到中國。另兩條是海路:一條從敘利亞和地中海東岸,經兩河流域到波斯灣,另一條從埃及經紅海至波斯灣,再換船到印度和中國。這幾條商路本來就經過意大利、阿拉伯、拜占庭和波斯等地的商人多次轉手,才能將貨物運抵西歐。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先後佔領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控制傳統商路,對過往商品徵收重稅,使運抵西歐的貨物不僅量少,而且比原價高8—10倍。於是,西歐的商人、貴族,迫切希望另闢一條繞過地中海東岸直達中國和印度的新航路。
15世紀時科學技術的提高和地理知識的進步,使遠洋航行成為可能,為開闢新航路創造了必
托勒密
托勒密
要的條件。當時的歐洲人已能製造多桅快速、載重數百噸甚至千噸適宜遠航的大船。我國發明的指南針,經阿拉伯人之手於14世紀傳入歐洲,已被普遍應用於航海事業。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的地圓說,日益被人們接受。1477年,佛羅倫薩地理學家托斯堪內裡(1397—1482年)繪製世界地圖,把中國和日本畫在歐洲的西方,堅信從歐洲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
中國、印度和阿拉伯人的航海成就,有助於歐洲人開闢直達東方的新航路。1405—1433年間,中國明朝偉大的航海家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先後訪問亞、非30餘國和地區,最遠抵達今東非肯尼亞的馬林迪,並有完整的航海圖,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印度和阿拉伯的航海家早就航行在印度洋上,他們還沿非洲東岸向南航行,最遠到達今莫桑比克。15世紀末,葡萄牙人達·伽馬就是利用上述航海成就,開闢了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達印度的新航路。
15世紀末,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完成領土統一和實現中央集權。兩國的專制君主以及貴族、商人,為掠奪黃金、白銀,擴張勢力,積極支持航海事業和開闢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的統一又是在“收復失地”、即反對伊斯蘭教徒的勝利鬥爭中實現的,於是15世紀末的伊比利亞半島出現一股空前的宗教狂熱,希望與信仰基督教的東方君主聯合起來,共同夾擊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人。上述各種因素起作用的結果,終於使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探索新航路和進行殖民掠奪的總先鋒。
西歐直達印度新航路的開闢
葡萄牙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南側,大部國土瀕臨大西洋。從15世紀初起,其統治者積極參加對非洲的航海探險和殖民活動,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終於開通繞道非洲南端直達印度的新航路
恩里克王子
恩里克王子
。
在里斯本著名的帝國廣場上,一座高大挺拔的乳白色大理石紀念碑屹立在波濤洶湧的特茹河畔。在由一組群雕構成的基座上,高聳筆直的碑柱直插雲霄。從側面看去,紀念碑猶如一艘在大海中劈波斬浪、昂首航行的大船。基座上雕刻的數十個人物都是葡萄牙航海家和航海事業的歷史功臣。
紀念碑正面的碑文寫著:獻給恩里克和發現海上之路的英雄。這個紀念碑於1960年葡萄牙航海大發現奠基人恩里克王子逝世500週年時所建,因此又稱恩里克王子紀念碑,也稱航海紀念碑。恩里克是最為世人熟知的葡萄牙人之一,以航海王子聞名於世。
恩里克王子實際上並沒有出海遠航,只是在1415年隨王國船隊出征過摩洛哥的休達。恩里克全名為唐·阿豐索·恩里克,1394年出生在波爾圖,是若奧一世國王的第三個兒子,他的母親是英國人。他自幼沉靜踏實,喜好鑽研,專心致志於既定目標。他隨船隊到達休達後,刻苦研究了大量歷史文獻,積累了寶貴的航海資料。他確信,地球上尚有許多未知的大陸等待人們去發現。於是,一個宏大的設想在他的腦海裡初步形成。他認定,葡萄牙歷史上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始。
自休達返國後,恩里克便一心一意地投身於航海事業。他遠離豪華舒適的宮廷,放棄了婚姻和家庭生活,選擇葡萄牙西南角荒涼的聖維森特角附近的薩格雷斯定居下來,在這裡創立了一所航海學校和一個天文台。他從國外招聘有名的宇宙學家和數學家,研究了蒐集來的大量信息。之後,在薩格雷斯開設船塢建造船隻。
經過多年的研究、訓練和準備後,恩里克於1418年派出船隊首次出航,並在當年發現了馬德群島的桑托斯港島,繼而於次年發現了馬德拉島。其後,他派出的船隊又相繼發現了亞速爾群島各島嶼。
從那個世紀30年代起,恩里克向當時人類的航海極限發起挑戰。他精心挑選了葡萄牙第一流的探險家和英勇無畏的水手。這些忠心耿耿為他的航海事業效勞的船長和船員,遵照他周密的計劃和部署,先後發現了幾內亞、塞內加爾、佛得角和塞拉里昂。
據史書記載,恩里克曾三令五申他的船長,要同被發現陸地上的土著人和睦相處,主張在那裡進行和平的殖民。這就是後人稱之為的地理大發現。後來,葡萄牙王室受到尋找黃金、販賣黑奴等物質利益的驅使,航海大發現變成了武力征服和掠奪,演變為殘酷的殖民主義統治和壓迫。
15世紀上半葉,葡萄牙航海發現取得的成就震驚歐洲,恩里克不僅為葡萄牙人所景仰,而且受到歐洲人的尊敬。歐洲人尊稱他航海家,葡萄牙人則親暱地稱呼他恩里克王子和航海王子。他對人類的貢獻遠遠超過一位航海家的豐功偉績。葡萄牙歷史學家雅依梅·科爾特桑說:“我們不能忘記這一事件的世界意義,因為它與過去有聯繫。”也就是說,葡萄牙人從其他民族以往的經驗中得到了啟迪,它的後果是對新人類的誕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葡萄牙人對恩里克的愛戴與崇拜達到極高的程度,以致把他的形像神聖化了。傳說,他是一個純粹而又嚴肅的修道式人物,把一切個人情感和慾望置之度外,從不為瑣碎之事佔用寶貴時光,耽誤航海事業。
恩里克1460年因病在他的航海基地薩格雷斯謝世,終年66歲。歷史學家都評價說,無論對葡萄牙還是對整個歐洲,他的一生及其事業的重要性是無法估量的。從他的航海時代起,每一個從事地理大發現的人,都是沿著他的足跡前進的。
為了表示對他的永久敬慕,葡萄牙人民為他建立了紀念碑,設立了《唐·阿方索·恩里克王子勳章》,表彰對葡萄牙做出貢獻的本國和外國文化人士。恩里克王子的名字永遠同葡萄牙的航海事業和航海大發現聯繫在一起.在15世紀70和80年代,葡萄牙人抵達剛果,安哥拉和納米比亞。1487年(或1486年),巴托洛繆· 迪亞士(約1450—1500年)率3隻船沿非洲西海岸繼續南下,途中遇到風暴,經過十幾天的搏鬥,竟於1487年2月漂到非洲東海岸的阿爾戈阿灣附近(南緯33度,東經22度)。這是歐洲人第一次繞過非洲南端到達非洲東海岸。1488年,迪亞士返航時到達好望角,由於風浪極大難於航行,稱之為“暴風角。”葡萄牙王認為,到了此地前往印度大有希望,遂改名“好望角。”迪亞士的航海圖和資料,在達·伽馬後來遠航印度時發揮了重要作用。
1497年7月8日,葡萄牙貴族瓦斯科·達·伽馬(約1460—1524年),奉葡王曼努埃爾之
瓦斯科·達·伽瑪
瓦斯科·達·伽瑪
命,率領約170名船員、分乘4艘船,從里斯本出發,前往印度。11月22日繞過好望角。12月初到達迪亞士所到最遠處阿爾戈阿灣,繼續北上。經莫桑比克、蒙巴薩,於1498年4月到達 肯尼亞的馬林迪。在這裡,遇到有經驗的阿拉伯水手阿哈默德·伊本·馬吉德。在他的領航下,沿著中國和阿拉伯海員早已熟悉的航線橫渡印度洋,於1498年5月20日到達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即《瀛涯勝覽》裡的古里)。次年9月,達·伽馬率領滿載香料、寶石的船隊回到里斯本,受到獎賞和隆重歡迎。這次航行所得純利為航行費用的60倍。1502年初,達·伽馬第二次率船隊遠航印度,沿途攔截商船,殺人滅口,炮轟卡利卡特,強佔果阿和柯欽。次年9月回到里斯本,被封為印度和海上事務顧問、維迪奎埃拉伯爵。1524年9月,達·伽馬第三次去印度,並被葡王任命為印度總督。達·伽馬的航行使西歐直通印度的新航路終於開闢成功,促進歐、亞兩洲商業和航運業的發展,同時也開始了西方殖民者對東方的血腥殖民掠奪。
哥倫布開闢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的航行和擴張,促使西班牙人積極尋找另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路。他們資助哥倫布一行從歐洲向西航行,結果到了美洲,開闢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約1451—1506年),早年經歷不詳,大概是熱那亞人,世世代代從事毛紡織業生產,生活不富裕。1469年,18歲的哥倫布成為水手,經常在地中海和北海航行,隨船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隊到過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和冰島一帶,熟悉地中海和東大西洋沿岸的航路。他讀過《馬可·波羅行記》,相信意大利地理學家托斯堪內裡的地圓說,認為從歐洲向西航行同樣可以到達盛產黃金、香料的中國和印度,萌發了西航思想。1476年8月,哥倫佈為一支熱那亞船隊護航,但在葡萄牙的聖維森提角附近海域遭葡萄牙和法國聯合艦隊的襲擊,哥倫布負傷落水,輾轉去里斯本。在葡萄牙期間,他與森特島(馬德拉群島)總督、著名航海家佩列斯特列勞的女兒結婚(1479年),得到岳父的手稿和海圖,又隨船訪問過黃金海岸的葡萄牙要塞米那。1484年,哥倫布向葡萄牙當局提出西航印度的建議,很快遭到拒絕,因為他們正忙於尋找繞道非洲南端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486年,哥倫布舉家遷往西班牙,希望西班牙國王支持他的西航計劃。經過許多周折,到1492年4月17日,即西班牙人攻陷格拉納達之後3個月,終於與西班牙國王簽訂著名的“聖大菲協定。”協定規定:西班牙國王是一切新發現土地的宗主和統治者,任命哥倫佈為上述地方的總督、欽差大臣和海軍司令,有權獲得當地總收入的1/10。“聖大菲協定”的簽訂使哥倫布的西航計劃有了實現的可能。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帶領87名水手,分乘聖瑪麗亞號(130噸)、平塔號(90噸)、尼尼亞號(60噸)3隻船,從巴羅斯港出發。為避開逆流和風暴,船隊先向西南方向航行,9月初抵達加那利群島之戈梅臘島。9月8日,又從戈梅臘島出發,先向西後向西南航行,進入茫茫的大西洋。經過34晝夜的艱苦航行,終於在10月12日凌晨到達巴哈馬群島東南方的薩馬納島(當地人稱“瓜納哈尼”)。哥倫布當即以西班牙國王的名義將其占領,命名為“ 聖薩爾瓦多 ”(意為“ 救世主 ”)。他認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稱當地居民為“ 印第安人 ”,即印度人,並向他們查詢黃金產地。哥倫布一行繼續南下,於10月28日到達古巴。他們誤認為古巴是中國的一個貧瘠地方,那它的東方就是日本。哥倫布的船隊掉頭轉向東方,12月7日到達海地,見其山川秀麗,有如西班牙,遂命名為“小西班牙”(“厄斯巴紐拉”)。聖誕節那天,旗艦聖瑪麗亞號在海地北岸觸礁擱淺,哥倫布利用船體修建第一個殖民據點取名“聖誕城”,留下39人駐守。1493年1月16日,哥倫布率兩隻船出發返航,3月15日回到巴羅斯港,受到隆重歡迎。5月底,西班牙國王頒布命令,任命哥倫佈為新發現地方的海軍司令、欽差大臣和總督,正式頒發授銜證書。
遠航歸來半年以後,哥倫布組織第二次更大規模的西航。1493年9月25日,哥倫布率領1500多人,其中有傳教士、官員和想去海外發洋財的貴族,帶著槍只彈藥、家畜、種子和生產工具,分乘17
船隻復原圖
船隻復原圖
艘船,離開加的斯港。他們到加那利群島後立即西南行,經20個晝夜到達小安的列斯群島的多米尼加島、瓜德羅普島和維爾京群島的波多黎各島,進行大規模的殖民掠奪。11月27日,船隊駛抵海地,發現他們建立的殖民據點已被印第安人夷為平地,留下的39人全被消滅。哥倫布率領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向海地的印第安人徵收人頭稅,甚至加以屠殺或擄為奴隸。1496年3月,哥倫布從海地回到西班牙,由其弟巴塞羅繆代理總督職務。巴塞羅繆在海地南岸修建聖多明各城,作為西班牙殖民者統治西印度群島的首府。1498年5月,哥倫布組織第三次西航到達特立尼達島和委內瑞拉的奧里諾科河口,望見南美大陸。不久,他與西班牙政府發生齟齬,特權被取消,本人被逮捕押解回國。哥倫布獲釋後,又於1502年開始第四次西航,到達洪都拉斯、哥斯達黎加和巴拿馬,1504年回到西班牙。
就在哥倫布西航期間,佛羅倫薩人阿美利哥·味斯普奇於1499—1502年間幾次去哥倫佈到達的地方考察,回歐洲後出版一部遊記,斷定那根本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陸” 。1507年,德國學者瓦爾茨·米勒按照阿美利哥的說法,稱新大陸為“阿美利加”洲。哥倫布的錯誤被糾正過來了,但加勒比海諸島至今仍稱西印度群島,美洲的原有居民一直被稱為印第安人。哥倫布的遠航開闢了從西歐通向美洲的新航路,結束了美洲的與世隔絕狀態,並為西班牙的海外掠奪和殖民統治奠定了基礎。
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哥倫布雖然開闢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卻沒有到達富庶的東方,也沒有給西班牙立刻帶來可觀的財富。而達·伽馬開闢開闢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後,卻給葡萄牙帶來驚人的利潤。西班牙當局對此忌羨
費爾南多·麥哲倫
費爾南多·麥哲倫
不已,希望也能找到一條直通東方的新航路,繼續支持遠洋探險活動。阿美利哥曾經設想,繞過新大陸的南端可以到達盛產香料的摩鹿加群島。1513年,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總督巴爾波亞(1475—1517年),率領探險隊越過巴拿馬地峽,在山頂上望見美洲西邊一片汪洋,稱之為“大南海”。他也相信,如能找到與“大南海”溝通的海峽,就可以到達盛產香料的東方了。1514和1515年,人們為尋找那個海峽先後南航到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口和聖馬提阿斯灣。麥哲倫密切注意上述動態,隨時準備完成這個任務。
費爾南多·麥哲倫(約1480—1521年),葡萄牙破落騎士家庭出身。1496年起,在葡萄牙的航海事務廳供職,熟悉航海事業。
1505—1512年,麥哲倫作為葡萄牙遠征隊的一名水手,前往印度、馬六甲、蘇門答臘、爪哇等地從事殖民活動,在海戰中多次負傷,受到葡王的青睞。他到過摩鹿加群島(又譯馬魯古群島)的布魯、安汶和班達島,熟知再往東就是一片汪洋大海。他相信地圓說,而且他的經歷使他很容易聯想到,經過摩鹿加群島以東的汪洋就能到達哥倫布所發現的美洲;換句話說,摩鹿加就在美洲的西方,只要能找到通往“大南海”的海峽,從歐洲西航同樣能夠到達摩鹿加群島。他向葡王提出自己的計劃,遭到拒絕。1517年10月,麥哲倫憤而遷往西班牙。1518年3月,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接見麥哲倫,並同他簽訂遠洋探險協定。協定規定:任命麥哲倫為新發現地的總督和欽差大臣,有權得到新發現地全部收入(扣除開支後)的1/20和新發現6個島嶼中的2個;西班牙王必須為探險隊裝備5艘船(130噸的和90噸的各2艘,60噸的1艘),提供必需的物資、武器和保障供應人員。
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率領265人,分乘5艘船,從塞維利亞的外港聖盧卡啟航。1520年1月,麥哲倫一行到達拉普拉塔河口,經實地勘察證明它不是一個海峽。2月24日,船隊駛抵聖馬提阿斯灣。再往南行都是航海家從未到過的地方,而且冬季臨近,風雪交加,航行極其困難。3月31日,船隊駛進接近南緯50度的聖胡利安港,只好在這裡過冬。8月24日,麥哲倫的船隊繼續南航。10月24日,船隊駛進南緯52度處的一個海峽;這個海峽很長,而且忽寬忽窄,彎彎曲曲,港汊交錯,潮汐洶湧。有一條船在困難面前喪失信心,掉頭逃回西班牙。麥哲倫率領3艘船(另一艘早已沉沒),經過38天的艱苦航行,於11月28日走出海峽,進入浩翰無邊的“大南海”。溝通大西洋和“大南海”的通道終於找到,下一步就是要在“大南海”裡前進了。從1520年11月底到1521年3月初,船隊在“大南海”裡航行3個多月,竟沒有遇到一次暴風雨,於是麥哲倫便稱它“ 太平洋 ”,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1521年3月,麥哲倫的船隊駛抵菲律賓群島的馬薩瓦島(馬索華島)。8年前麥哲倫從東方回到西方,現在他又從西方繞到東方,實際上他的西航理想已基本實現。4月27日,麥哲倫率領數十名殖民者進攻宿務島以東的馬克坦島,強令該島人民稱臣納貢,被當地首領拉普拉普領導的戰士擊斃。不久,西班牙殖民者用血腥手段征服這個地區,並以王子菲利普的名字命名,這就是今天的菲律賓。5月1日,船隊離開宿務島,於11月8日輾轉到達摩鹿加群島的提多爾島。12月21日,剩下的一艘船維多利亞號,在船長埃里·卡諾的率領下單獨返航。該船滿載香料,為避免葡萄牙人攔截,直接橫渡印度洋,繞道好望角,再沿非洲西海岸北上,於1522年9月6日回到出發地聖盧卡港。麥哲倫的船隊整整用3年時間,完成人類史上第一次的環球航行,無可辯駁地證明地圓學說是正確的,為人們地理知識的擴大和科學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葡萄牙對亞非人民的殖民掠奪
葡萄牙和西班牙積極探索新航路,也先於其他國家開始對亞、非和美洲的殖民掠奪。兩國把所到之處都宣佈為本國的領土,自然發生衝突。經過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的調停,兩國於1494年6月簽訂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在佛得角群島以西約370 裡加處(1裡加等於5.92公里,370裡加約合2184多公里,大致在西經46度),從北極到南極劃一條分界線(稱“ 教皇子午線 ”),線東“發現”的非基督教國土地歸葡萄牙所有,線西的歸西班牙。然而地球是圓的,當麥哲倫向西航行抵達摩鹿加群島時,雙方對該島的歸屬又發生爭執。1529年,兩國在薩拉哥撒再簽新約,將西班牙殖民活動的西界定在摩鹿加群島以東17度。根據兩個條約,西班牙幾乎獨占整個美洲,葡萄牙的勢力範圍在亞洲和非洲廣大地區。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瓜分殖民地。
葡萄牙人早就听說非洲盛產黃金,但不知道確切的地方。他們一踏上非洲土地,就醉心於到處搜羅黃金。約1434年,一支探險隊來到今西撒哈拉沿海的博哈多爾角附近,以為那裡就是傳說裡盛產黃金的“金河”,遂命名為“里奧德奧羅”(意為“金河”),從此前來淘金的人絡繹不絕。後來,葡萄牙人航行到加納沿海,發現三尖角與海岸角之間地區盛產金砂,遂命名為米那(意為“礦藏”),後稱“黃金海岸。”他們發現有些地方出產象牙,就稱為“ 象牙海岸 ”。從1480到1530年,葡萄牙人在幾內亞灣掠得的黃金值10萬英鎊,佔當時世界黃金總量的10%。早在15世紀40年代,葡萄牙殖民者就經營販賣黑人為奴隸的勾當,謀取暴利。例如,1444年,他們從西非運走235名黑人,在歐洲市場上公開拍賣。隨後,每年約有800—1000人被他們運往歐洲,充當奴僕、礦工,或從事艱苦的農業勞動。1502年,即哥倫佈到達美洲後10年,第一艘葡萄牙人運送奴隸的船隻到達加勒比海的聖多明各,把黑人賣給甘蔗種植園主作奴隸,獲得巨額利潤。1510年,西班牙公開出售販奴特許證(阿西恩托),持有此證者方可販賣奴隸去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葡萄牙奴隸販子大量購買,壟斷了美洲的奴隸貿易。他們在西非沿海,特別是人煙稠密的塞內加爾河、岡比亞河流域和幾內亞灣,公開圍捕黑人,或挑起部落衝突購買戰俘,甚至用廉價的商品誘使當地酋長出賣其臣民,然後給這些無辜的黑人套上木枷、腳鐐,用鐵鍊鎖在一起,押往奴隸貿易據點,裝船運往美洲。在黃金海岸一帶,竟有這種大小據點三、四十個,有些遺址至今猶存。貝寧一帶著名的奴隸貿易中心,被奴隸販子稱為“奴隸海岸”。後來,奴隸貿易擴展到非洲東岸的莫桑比克、坦桑尼亞和馬達加斯加島。
達·伽馬開闢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後,葡萄牙的侵略魔爪隨即伸向亞洲。16世紀初的葡萄牙不過是一個百多萬人的小國,無力佔領許多文化悠久、土地遼闊的大國,所以主要採用建立軍事據點、壟斷商路和進行欺詐性貿易的方法進行掠奪。葡萄牙殖民者很快佔領控制紅海航路的索科拉特島(1506年)和扼波斯灣入口處的霍爾木茲島,在第烏擊敗印度、土耳其和阿拉伯的聯合艦隊(1509年),並於1510年佔領印度的果阿作為東方殖民地的首府,設總督統治。他們繼續向東侵略,先後佔領馬六甲(1511年)、爪哇、蘇門答臘、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和號稱“香料之國”的摩鹿加群島。16世紀中葉是葡萄牙殖民帝國的極盛時期,它在西非、東非、阿拉伯半島、印度、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都設有軍事據點和商站,壟斷了歐、亞、非之間的主要貿易通道。葡萄牙人視印度洋為自己的內海,公然攔截、追擊和搶劫其他國家的船隻,殺人越貨,甚至將婦女和兒童沉入大海。他們向被佔領地的人民徵稅、勒索香料,或用鏡子、別針、玻璃球等廉價的小商品騙取珍珠、寶石和象牙等貴重物品,運回里斯本高價出賣,獲得驚人利潤。例如,在印度一公擔胡椒不到3 杜卡特,運到里斯本可賣40杜卡特。
1517年,葡萄牙人開始與中國通商。1553年,藉口上岸曬貨,入居澳門。1557年起,設官府,修砲台,竊取澳門為殖民據點。1543年,葡萄牙殖民者到達日本,不久在九州設立商站。
西班牙對美洲的征服和掠奪
與哥倫布開闢通往美洲新航路的同時,西班牙人就開始了對西印度群島的征服和掠奪。1492年底,哥倫佈在海地北部建立第一個殖民據點。1496年,哥倫布之弟在海地南岸修建聖多明各城,作為統治西印度群島的首府。西班牙殖民者以海地為基地,進而征服牙買加、波多黎各(1509年)、古巴(1512年)和整個西印度群島,在塞維利亞設印度事務部(1511年)治理。他們“象窮凶極惡的豺狼闖進馴服的羔羊中”那樣,對印第安人“濫施暴行、肆意屠殺”。①到16世紀40年代,海地島上6多萬印第安人僅剩下500人,而牙買加、波多黎各和古巴等地的幾十萬印第安人已被斬盡殺絕。
1519—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墨西哥是印第安人文化的搖籃,瑪雅人和阿斯特克人先後在那裡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瑪雅人是唯一有文字的印第安人,被稱為“新世界的希臘人。”早在公元前1千年前,他們已培育出玉米、番茄、甘藷、南瓜、辣椒、可可、棉花和煙草,為豐富人類生活做出重大貢獻。他們創制太陽曆,分一年為18個月,每月20天,剩下最後5天為禁忌日,4年一閏加1天,總長365.2420日,接近現代科學的預測。阿斯特克人已經建立奴隸制國家,中心在墨西哥城(意為“戰神指定的地方”),有居民8萬人,是當時世界人口眾多的城市之一。1519年4月,西班牙小貴族荷南·科爾蒂斯(1485—1547年),率領約600名步兵和200名印第安人,攜帶10門大砲、16匹戰馬,分乘11艘船,在墨西哥東海岸韋臘克魯斯登陸,向阿斯特克人的國家發動進攻。國王蒙特祖馬二世(1475—1520年)派人給科爾蒂斯送去大量金銀珠寶,請求退兵。科爾蒂斯則極盡挑撥離間之能事,竟與許多對蒙特祖馬不滿的部族結成同盟,於11月進入墨西哥城。蒙特祖馬不僅不抵抗,反而親自主持盛大的歡迎式,把科爾蒂斯迎進王宮裡。科爾蒂斯設計逮捕蒙特祖馬,並以他的名義實行統治,勒索金銀珠寶。1520年6月,印第安人奮起反抗,科爾蒂斯一夥乘夜雨倉惶出逃,被殺和落入湖里淹死者不計其數,搶來的財寶落入湖底,這就是著名的“憂傷之夜。”1521年8月,科爾蒂斯再度率兵攻入墨西哥城,變墨西哥為西班牙的殖民地,稱“ 新西班牙。”1523—1524年,西班牙人又侵入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薩爾瓦多。
1531—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秘魯。秘魯是印第安人的又一個文明中心,自稱為太陽後代的印加人在這裡建立龐大的帝國。印加人擅長建築,被譽為印第安人的建築工程師。首都庫斯科有金碧輝煌的太陽廟和栩栩如生的“黃金花園”。他們修建的貫通南北大的大道,被認為是人類最偉大的工程之一。1531年1月,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約1475—1541年)帶領180名士兵,攜帶2門大砲、50匹戰馬,分乘3艘船,離開巴拿馬,在秘魯西北沿海登陸。1532年11月,皮薩羅乘印加發生王位爭端之機,佔領北方重鎮卡哈馬卡,並巧設伏兵突然襲擊,活捉國王阿塔華爾巴,殺死兩千多印加人。皮薩羅向國王勒索能填滿關押他的牢房(長6.71米,寬5.19米,高2.75米,約合96立方米)的黃金和大量的白銀後,又背信棄義地把他殺掉。1533年11月15日,皮薩羅帶兵攻入印加首都庫斯科,變秘魯為殖民地。
接著,西班牙殖民者又征服厄瓜多爾(1534年)、哥倫比亞、玻利維亞(1538年)、智利(1541年)等南美國家。到16世紀中葉,西班牙已侵占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建立龐大的殖民帝國。
16世紀初,西班牙成立直接對國王負責的印度事務委員會,主管美洲殖民地的行政、軍事、財政、立法、宗教等事務。還成立貿易專署,負責西班牙與美洲的貿易。在美洲,設立新西班牙(墨西哥)、新格拉那大(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和拉普拉塔(阿根廷)四個總督區,派總督治理。西班牙在美洲推行“監護製、(又稱“監護徵賦制”、“大授地制”),其內容是將大量土地和印第安人分給西班牙貴族、寵臣、冒險家和天主教會(稱“監護人”)世襲佔有,他們有權迫使印第安人從事建築、開發礦藏、耕種土地、繳納賦稅和服種種勞役(給極少報酬),有權使印第安人成為基督教徒。印第安人名義上是自由人,實際上是奴隸。“監護製”最初在聖多明各推行,後來擴及到整個西屬美洲。隨著印第安人的滅絕,“監護製”被黑人奴隸制代替。西班牙殖民者夥同葡萄牙人,把大批非洲黑人運往美洲,迫使他們在礦井里和種植園裡從事極其艱苦的勞動。據說,青壯年人在種植園裡的平均勞動壽命只有7年。礦井裡的勞動艱苦、勞動條件差,當礦工往往有去無還,親人往往事先為其送葬。16世紀運到美洲的黑人為90萬人,17世紀為275萬人,18世紀達到高峰700萬人。到19世紀70年代,共有1500萬黑人被運往美洲。每販運一個黑人到美洲,就有5人死在非洲大陸和販運途中。這樣,非洲約損人口6千萬到一億。西班牙殖民者在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白骨上積累了大量的財富。1521—1544年,他們平均每年從美洲運走黃金2900公斤、白銀30700公斤。到1545—1560年,黃金增至5500公斤,白銀為246000公斤。16世紀末,西班牙在美洲開采的貴金屬佔世界總產量的83%。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於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誌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 毛澤東同志說:“萬惡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制度是隨著奴役和販賣黑人而興盛起來的,它也必將隨著黑色人種的徹底解放而告終。”
開闢新航路的後果
開闢新航路和隨之而來的殖民掠奪,對世界各國的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亞洲、非洲和美洲許多國家,從此逐漸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為西方殖民者掠奪的對象。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殖民掠奪的總先鋒,而後起的荷蘭、英國和法國等,利用其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力量擠掉西班牙和葡萄牙,繼續在亞、非、美洲進行殘酷的殖民掠奪,給這些地區的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然而,事情也有另一面。新航路開闢以後世界連成一體,有利於經濟和文化交流,促使一些地區如美洲在吸收外來文化基礎上形成獨具一格的文化圈,促進世界文明的匯合。
新航路的開闢和殖民掠奪,對西歐也有重大影響,引起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歸根結底促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的興起。所謂商業革命,指商業擴大、商品種類增多、經營方式改變和商路商業中心的轉移,開始形成世界市場。歐洲與亞洲、非洲之間的商業擴大了,並開始與美洲有了商業聯繫。亞、非美洲的眾多商品,開始或大量出現在歐洲市場上。歐洲的商路和商業中心漸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業城市趨於衰落,里斯本、安特衛普、倫敦等日益繁榮。新的金融機構如股份公司和交易所相繼出現。從殖民地掠奪和開采的大量廉價的貴金屬,源源不斷地流入歐洲,引起物價飛漲,被稱為價格革命。16世紀,歐洲的黃金從55萬公斤增加到119萬多公斤,白銀從700萬公斤增加到2140萬公斤。西班牙從殖民地得到的金銀最多,物價上漲最多最快,16世紀時平均上漲4.5倍,糧價上漲5倍。英、法、德國一般上漲2倍到2.5倍。物價上漲使靠工資為生的工人實際工資下降,日趨貧困。按傳統方式徵收定額貨幣地租的封建主,收入減少了。新興的資產階、新貴族靠使用廉價的勞動力和高價出售產品而得到好處。正如馬克思所說:“土地所有者階級和勞動者階級,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資本家階級,資產階級則相應地上升了。”①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是資本原始積累的因素之一,並使階級矛盾更加尖銳複雜,加速了封建制的沒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從此,西歐諸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開速超越亞洲、非洲和美洲許多國家。
黑三角貿易
在16世紀到19世紀北大西洋進行的“ 黑三角貿易 ”即奴隸貿易。歐洲奴隸販子從本國出發裝載鹽、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換成奴隸沿著所謂的"中央航路"通過大西洋,在美洲換成糖、煙草和稻米等返航。在歐洲西部、非洲的幾內亞灣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島之間,航線大致構成三角形狀,由於被販運的是黑色人種,故又稱“黑
三角貿易示意圖
三角貿易示意圖
三角貿易”。歷時400年之久。
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政府的默認,歐洲殖民者對利潤的瘋狂追逐,加上非洲人民由於原始的社會結構造成的愚昧,是“黑三角貿易”順利進行的主要歷史原因。
由加那利寒流、幾內亞暖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所組成的三角形形狀的環流,為“黑三角貿易”提供了極為有利的航運條件,使得奴隸販子在出程、中程、歸程中一直順風順水,奴隸貿易的速度因此加快。美洲合適的氣候條件以及較為豐富的金銀礦產資源,使種植園和採礦業發展很快,產生了巨額利潤,是整個黑三角貿易進行的主要動力,亦在客觀上為“黑三角貿易”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條件。
所以,“黑三角貿易”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下、在有利的地理條件下,以巨額利潤為動力,順利進行數百年。
大航海時代之戰船配置
19世紀中葉以前為古代時期。那時候最早出現的戰船於公元前1200多年出現於埃及、希臘和腓尼基,主要用划漿為動力,有時輔以風帆航行。中國在古代造船技術一度處於世界的領先水平,在7000年前已經能製造獨木舟和船漿,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770---前221)已經建造用於水戰的大型戰船。公元前5世紀,地中海國家已經建立海上艦隊,有雙層和三層漿戰船,首柱下端有船首衝角。古代史上著名的布匿戰爭 (公元前264----前146)中,羅馬艦隊用這種戰船擊潰海上強國迦太基,建立了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權。中國在三國時期(220---280),有高三四層的樓船以及艨艟、走舸等多種船型,並且已經有風帆戰船。南北朝時期發明車船,以用腳力踏木輪為推動。公元11世紀,中國已經將指南針用於舟師航海。經過唐、宋時期木質艦船建造技術已經達到比較成熟的階段。明代艦船更是古代造船技術發展的頂峰時期,從1368年開始已有關於造船的專著;關於航海技術的專著,以及涉及大量戰船武備的。15世紀,中國艦船已成為世界上最大、適航性最好的船舶。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七下西洋,這已能綜合使用陸標導航、羅經指向、天文定位、計程、計時等技術,留下了著名的。西方帆船艦隊的發展,帆裝和駛帆等技術的日趨完善,對15、16世紀新航路的開闢及殖民地的掠奪起了推動作用。中國古代海軍兵器除刀、矛、弩、矢等冷兵器外,還有專門用於水戰的長鉤矛、長斧、鉤拒、拍竿等。在世界歷史上,中國最早出現火藥武器。明代的記載有戰船使用的”火龍出水”(這應該是火箭的皺型吧)等藥武器;最遲在明洪武十年,中國戰船開始裝備金屬管形火器——火統;明代唐順之所輯記載有人工操作的”水底雷”等。由於古代生產力底下,科學技術水平不高,海軍技術發展緩慢,所以木質漿帆戰船一直沿用了近30個世紀。這段時期總的來說,前期的戰船為漿帆戰船,船體為木結構,動力以人工漿為主,風帆為輔,作戰的武器以冷兵器為主,較原始的火器為輔,作戰方式為撞擊戰和接舷戰;後期的戰船為風帆戰船,船體也為木質結構,動力為豐帆,武器以前裝滑膛砲為主,作戰方式為近距離砲戰。船上戰鬥人員主要使用刀、矛、箭、投擲器和早期的火器等進行交戰。
相關歷史年表編輯
1298年後《馬可·波羅遊記》成書。這本書在歐洲的廣泛流傳,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文明與財富的傾慕與貪婪,最終引發了新航路和新大陸的發現。
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
1375年歐洲當時最完備的航海地圖-加塔蘭地圖完成。
1405年~1433年航海家鄭和奉明成祖之命七次出使“西洋”各國,“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藉以促使東南亞國家向明稱臣納貢,向世界宣揚國威。
1415年葡萄牙佔領北非的穆斯林據點休達。
1415年後葡萄牙亨利王子的遠征船隊開始非洲西北部的探索,陸續發現加那利群島,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以及位於非洲和巴西之間的中途的佛得角及佛得角群島。
1450年歐洲的活版印刷技術出現,書本的大量印刷,使得知識得到廣泛傳播,不再是一部分僧侶的專利,由於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對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越來越強烈,為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思想基礎。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通往東方的陸上和海上商路分別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
1455年羅馬教皇尼古拉五世頒布特權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1467年日本應仁之亂(~1477年),戰國時代開始。戰亂之中的失敗武士淪為浪人,不斷騷擾洗劫我國東南沿海。倭寇之患由此開始,並越演越烈!!
1480年大航海時代3代的開始年代。
1488年巴瑟羅繆· 迪亞士發現非洲好望角。
1492年克里斯托弗·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同年,德國人馬丁·倍海謨設計出第一台地球儀。
1494年瓜分世界的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簽訂。
1498年華斯科·達·伽馬到達印度卡利卡特,開闢了印度航路。
1499年奧斯曼海軍擊敗威尼斯,開始爭奪東地中海地區的製海權。
1501年亞美利哥·維斯普奇對南美洲東北部沿岸作了詳細考察,確認這是一塊新的大陸,但不是印度,後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塊大陸為“亞美利加”。
1502年大航海時代1代的開始年代。
1510年葡萄牙佔領印度的果阿。
1517年馬丁·路德在德國維騰堡發表95條條陳,宗教改革開始。葡使節到達廣州。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的船隊出發,力圖環繞地球航行以發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1520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里曼一世即位,帝國達到了鼎盛。
1520年10月麥哲倫穿過美洲南段與火地島之間的海峽,進入太平洋。後人將這個海峽命名為“ 麥哲倫海 峽 ”。
1521年西班牙的埃爾南多. 科爾特斯攻取特諾奇蒂特蘭城,新大陸墨西哥的阿茲特克帝國滅亡。
1521年4月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捲入當地土人的衝突,戰死。其手下繼續航行,發現摩鹿加群島(就是著名的香料群島 ),隨後越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
1521年8月中葡“ 屯門之戰 ”爆發,9月,葡萄牙船敗逃馬六甲。
1522年大航海時代2代的開始年代;同年9月6日,麥哲倫的船隊回到聖盧卡港,世界一周航路完成。
1525年大航海時代2代外傳的開始年代。成吉思汗的後裔巴貝爾統一印度北方建立莫臥兒王朝。
1529年葡西兩國簽訂《薩拉哥斯新條約》,在摩鹿加群島以東17度處又劃了一條分界線,完成了亞洲地區的勢力劃分。
1532年葡萄牙貴族馬丁·蘇沙從法國人手里奪回巴西。
1533年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皮薩羅滅亡新大陸的“ 黃金之國” 印加帝國。中國成為世界上僅存的古文明。
1558年英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1603年),為了擴展英國的海上勢力而積極的鼓勵海盜活動。
1561年倭寇大舉侵犯台州,戚繼光率領所部九戰九勝,取得舉世聞名的台州大捷!以後的幾年又會同俞大猷所率俞家軍進行興化、平海、等平倭戰役,連戰連勝。1565年,長期為害的倭寇之患,終被蕩平。
1566年西屬尼德蘭地區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1569年墨卡托首創用圓柱投影法編繪世界地圖。
1571年勒班多戰役爆發,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在該戰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打敗,失去了對地中海的控制。從此,奧斯曼帝國開始走下坡路。
1580年西班牙吞併葡萄牙。
1581年原尼德蘭北部地區宣布獨立,荷蘭誕生。
1588年英國擊潰西班牙“ 無敵艦隊 ”。
1592年朝鮮 “壬辰衛國戰爭”,豐臣秀吉跨海入侵朝鮮,中國援朝,中朝聯軍最終擊破日軍。
1595年荷蘭人范·林斯霍特編著了最早的航海志,記述了大西洋的風系和海流。
16世紀末大航海時代四代的開始年代。
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直至1858年被英國政府正式取消。
1602年荷屬東印度公司成立,英荷兩國矛盾加劇。
17世紀初荷蘭眼鏡商人帕理席發明望遠鏡。
1604年法國的東印度公司成立。
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占我國寶島台灣。
1640年里斯本發生起義,葡萄牙恢復獨立。查理一世重開一會,世界近代史開始。
1668年西班牙承認葡萄牙獨立。
1642年荷屬東印度公司的航海家塔斯曼發現了今澳大利亞東南的一個大島,後命名為塔斯曼尼亞島。
1652年~1654年第一次英荷戰爭,先後發生9次海戰,互有勝負,但總體是荷蘭戰敗。
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成功趕走盤踞台灣的荷蘭人。
1665年~1667年第二次英荷戰爭,各有失利,雙方最後簽訂《布里達合約》。
1672年~1674年第三次英荷戰爭,在此以後荷蘭勢力有所削弱,英國取得了最後勝利。
1675年丹麥人羅默首創恆星中天法測時
1688年~1697年法國與反法的奧格斯堡同盟(由英,荷,奧,西等國組成)之間發生戰爭。
這是英法之間海上爭霸戰的開始。丹彼爾發現澳大利亞。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
1699年最後一次十字軍東征結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個讓特蘭斯瓦尼亞給奧地利。亞德里亞海新娘-威尼斯崛起。
1702年~1713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的第二次交鋒,結果英國取得了海上霸權的 明顯優勢。
1713年英西戰爭結束。英國取得海上霸權。大航海時代進入尾聲。
詹姆斯·庫克
詹姆斯·庫克
1730年英國人西森發明經緯儀。
美國人哥德弗萊和英國人哈德利首創用六分儀在海上進行天文定位測量。
1732年俄皇彼得一世派白令考察俄國東端海域,發現“ 白令海峽 ”。
1740年~1748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的第三次交鋒,法國還是失利。
1756年~1763年“ 七年戰爭 ”,這是18世紀英法爭奪海洋和殖民霸權的 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戰爭結束,英國取得了最終勝利,從而確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 日不落帝國 ”建立!
1768年~1779年英國的詹姆斯. 庫克船長進行了3次南太平洋考察,將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納入英國版圖,並且發現了夏威夷。但庫克的功績在於發現了用橙汁和捲心泡菜來防治壞血病的方法,從而拯救了大量水手的生命。庫克在航海史上佔有比較重要的位置。
1779年2月,庫克在與夏威夷人的衝突中被殺。
---------------------------------
----------------------
-------------------------
課本沒講清 台灣「這樣」走進世界歷史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雖然我們生長在台灣,但您可知道,台灣是在何時躍上世界舞台呢?以動畫短片方式訴說台灣歷史的「台灣吧-Taiwan Bar」,今日推出全新影片,述說台灣走進世界史篇章的故事。
影片中表示,台灣走進世界史,起源於十六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當時葡萄牙、西班牙的海上冒險,開啟了歐洲大航海時代的來臨,眼紅於兩國貿易利潤的荷蘭人,為了分一杯羹,也勇敢的向東方前進,為了尋找能和中國交易絲綢、瓷器等高價品的貿易據點,輾轉來到了台灣。第一批到達台灣的荷蘭人,並不是代表荷蘭這個國家,而是一家在1602年由十四家經營海上貿易的公司合併成立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荷蘭語: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VOC抵達台灣後,起初在台南一帶的大員落腳,當時的台灣處於無政府的混亂狀態,中國和日本在此進行貿易轉運,但海盜與走私在此也十分盛行。VOC抵達此處後,陸續和當地的原住民、日本人陸續發生武力衝突,也就是後世的「濱田彌兵衛事件」與「麻豆社事件」。隨著VOC統治的加深,他們對台灣投入的成本也越來越高,於是VOC開始尋找屬於台灣的產出商品,這時他們看上的就是台灣的甘蔗與稻米。為了耕種這些經濟作物,便招募許多中國沿海的漢人來台灣耕種,但在漢人數量曾多後,對VOC的統治感到不滿,終於爆發足足捲入四、五千名漢人進行武力抗爭的「郭懷一事件」。雖然「郭懷一事件」在VOC武力鎮壓下落幕,但同時也暴露出少量人數的荷蘭人,對台灣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之後再更強勢的鄭成功武力驅逐下,VOC終於被迫離開了台灣。網友看完這支短片,紛紛留言表示:「最喜歡世界史了啊!」、「太好看了!馬上長知識」、「每次看到你們講很多我們當時不知道的歷史,都讓我有更多不同的思考角度」,也有年輕網友留言表示:「希望歷史課本也可以做的這麼有趣」、「看完這集才發現以前上的歷史課都好狹隘好偏頗,所謂的荷西時期跟明政時期都是2、3頁就草草帶過…」(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五月花(May Flower)”號是英國3桅蓋輪船,長19.50米, 寬7.95米, 吃水3.35米,排水量180噸,於1615年下水。1620年9月6日,該船載有包括男、女及兒童在內的102名清教徒由英國出發。隨著美國的獨立,該船就此名聞遐邇。1957年在英國德文郡(Devon)布里克瑟姆(Brixham)建造了“五月花”號,作為送給美國的紀念禮品。1995年美國普利茅斯城決定復原“五月花”號作為一艘展覽船,作為普利茅斯移民社會發展的標誌。五月花號(Mayflower)並非從英國移民駛往北美的第一艘船隻,但卻是英國移民駛往北美的一艘最為著名的船隻。五月花號載重約180噸,長19.5米。以運載一批分離派清教徒到北美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和在該船上製定《五月花號公約》而聞名。
清教徒分離主義派是英國清教中最激進的一派,由於受英國國教的殘酷迫害,1608年8月離開英國到荷蘭。其中一部分教徒決定遷居北美,並與弗吉尼亞公司簽訂移民合同。1620年9月16日,在牧師布萊斯特率領下乘五月花號前往北美。全船乘客102名,其中,分離派教徒35名,餘為工匠、漁民、貧苦農民及14名契約奴。11月21日,到達科德角(今馬薩諸塞州普羅文斯敦),於感恩節後第一天在普利茅斯地方上岸。在登陸前,即11月21日由分離派領袖在船艙內主持制定一個共同遵守的《五月花號公約》,有41名自由的成年男子在上面簽字。其內容為:組織公民團體;擬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規章和條例。此公約奠定了新英格蘭諸州自治政府的基礎。此次航行的主要領袖是威廉·布拉德福德( William Bradford )和威廉·布魯斯特( William Brewster ),他們當時用的主要是日內瓦聖經,分別被美國清教徒博物館(Pilgrim Hall Museum)和海外蔣博士收藏。五月花號是英國的一艘三桅杆輪船,排水量180噸。從它的載重和當時180噸商船的一般尺寸出發,可以估計它長約90–110英尺(27.4-33.5米)、寬約25英尺(7.6米)。經過更詳細的研究,人們製作了一件盡可能和原船相近的複製品“五月花二號”(MayflowerII),於1956年9月22日下水)[1]。
五月花號在前往新大陸之前是一艘進行商業貿易(通常是葡萄酒)的貨船,主要來往於英國和法國,以及挪威、德國、西班牙等其他歐洲國家之間。在1609年至1622年間,這艘船歸克里斯托弗·瓊斯(Christopher Jones)所有,他是一位跨大西洋航行的艦長,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羅瑟爾港。在瓊斯逝世後,該船很有可能在1623年在羅瑟爾港被分割為木材。據稱位於英國白金漢喬丹教友派信徒村外的五月花號庫房就是用這些木材建造的。五月花號_五月花號[五月花號輪船]_互動百科 http://bit.ly/39UU2cN
[遊記篇] 波士頓:美國歷史的搖籃☆普利茅斯五月花號(May Flower II ) @ 波比看世界 :: 痞客邦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