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6-094501_p020161016-094501_p120161016-094501_p220161016-094501_p320161016-094501_p4  

吸鴉片每人每日六錢,依當時住宿一日須2到十錢,推估一日吸鴉片須二日到三日所得,與嫖妓費用相當。

20161016-103615_p020161016-103615_p1  

------------------------------

清朝的鴉片如何與《易經》思想一拍即合?
清朝的鴉片如何與《易經》思想一拍即合?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http://goo.gl/SycwrG

清朝道光年間,鴉片的龐大需求除了受生理和經濟因素影響外,背後的心理及文化現象亦有一定關係,當中《易經》思想更是跟鴉片一拍即合。
清道光年間(1820-1850年),鴉片橫行無忌。高中時的經濟課便已經告訴我們,一個市場的規律,便是在於供應與需求。
以鴉片戰爭期間而言,有供無求的例子就如英國在鴉片戰爭前期輸入紡織品,但沒有需求一樣。有求無供,就像英國對茶葉絲綢需求殷切,但基於貿易逆差和1820年開始世界銀産大跌而使購買力大減的情況。1只有像嘉慶和道光年間清朝對鴉片的有供有求,才出現一個龐大的市場。
然而,教科書和史書卻沒有告訴我們,除了經濟和外交因素外,究竟為何鴉片會在中國產生如此巨大吸引力,並形成一股強烈的需求。對此,早前便有不同學者的研究指出,鴉片在中國之所以有強大需求,便是基於乾隆晚年(約1780年)所發明的鴉片單純吸食法所致。2
在單純吸食法發明之後,吸食者的癮頭劇增,鴉片需求量亦隨之逐年遞增。當然,遞增過程的期間由1780年起最少有一個世紀之久,當中不乏18世紀初鴉片入口價格大跌和及後國內產量提升使入口量價齊跌等因素。可是純屬在生理和經濟上的需求,又未必可以完全解釋到龐大需求背後的心理現象。

當我們將鴉片與《易經》融會貫通並發現其所驅動巨大需求的原動力後,便可以進一步解釋到鴉片吸食法能夠成為龐大需求背後如風般的動力來源。
opium_1
圖片來源:Opium Culture: The Art and Cultual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Peter Lee,由作者提供
那麼,鴉片和《易經》是如何融合的?我們先看看罌粟的功效。
醫學角度看生物鹼
全世界的罌粟植物有25屬200餘種,其中對人影響較大的是鴉片罌粟(papaver somniferum),既可食用亦可入藥,內含已知的生物鹼(alkaloid)有36種。當中6種構成罌粟的主要功能,而且被西方醫學分離出來作醫學用途。
若按化學結構和作用來劃分,可以將生物鹼分為兩大類:咖啡、可待因和蒂巴因的鎮痛麻醉作用,及罌粟鹼和那可丁等作松弛平滑肌的一類3:
嗎啡(Morphine,佔生鴉片生物鹼成份3-24%)
主要功效:減慢呼吸,舒緩支氣管,抑制食慾,妨碍消化,降溫等。
主要副作用:減低性慾、妨碍消化、便秘等。
可待咽(Codeine,0.4-1%)
主要功效:促進睡眠,舒緩咳嗽。
蒂巴因(Thebaine,0.4-0.8%)藥理與嗎啡相反。
主要作用:大腦刺激劑(因此可以抑制由罌粟中嗎啡和可待因引致的睡意)、止痛劑,和海洛英、嗎啡、鴉片的抗癮劑。
例如坊間售賣內含丁丙檢諾啡(Buprenorphine)的Buprenex或Subutex中主要毒品拮抗藥為蒂巴因。
罌粟碱(Papaverine,0.4-0.8%)
主要作用:舒緩不隨意肌,使增加血液循環和血管舒張、治療勃起功能障礙、高血壓等。
那可丁(Narcotine,4-7%)
主要作用:脊椎藥物,加速呼吸。
罌粟鹼(Narceine,0.2-0.5%)
產生溫和睡意和麻醉作用。
從以上簡單罌粟藥理中的功能和副作用可得知,嗎啡會令用者出現嚴重副作用如便秘、呼吸困難等,但可待因和罌粟鹼卻可以刺激大腸以舒緩問題,而那可丁使呼吸加速的作用亦可抑制嗎啡所產生的睡意和呼吸問題。此外,對於嗎啡減慢血液循環的副作用,罌粟鹼亦能夠抑制。而嗎啡所引致的睡意,罌粟鹼和蒂巴因中的大腦刺激成份亦同時能夠舒緩。
當然,鴉片作為麻醉能力極強的藥品,假如使用不當,便極易成癮和中毒。倘若過量吞服鴉片或長期吸食鴉片煙,便容易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甚至死亡,情況就如19世紀英國人特別在英格蘭東部的沼澤地區(The Fens)濫用鴉片並造成大量急性中毒死亡後,政府在1868年立例(Pharmacy Act 1868)管制鴉片濫售一樣。4
opium_2
圖片來源︰Opium and The People: Opiate Use in Nineteenrh-Century England, Virginia Berridge and Griffith Edwaeds,由作者提供
19世紀沼澤區呑服鴉片的情況。
對傳統醫學而言,罌粟是近乎完美的陰陽代表
由此可見,罌粟主要生物鹼的功能提供一個互相協調和抑制的協同作用。因此無論是吞服還是製成鴉片膏來吸服,服用整個罌粟的藥用功能,比起單一抽取任何生物鹼製成的藥物,能夠更加完美地發揮平衡的效能。
這種效能,對於中國、印度甚至其他亞洲地區的傳統醫學來說,就是由大自然來設計其協同作用,產生天然的均衡融和,並按照人體系統和機能來發揮的自然功效。以中國傳統哲學來詮譯,這就是《易經》中的陰陽五行。
以罌粟來說,它整體的主要功效鎮靜和刺激,便是近乎完美的陰陽代表——使人心神平和、舒緩鎮靜的嗎啡、可待因和罌粟碱屬陰,而使人活躍、增添動力的蒂巴因、罌粟鹼和那可丁屬陽。
當吸煙者理解罌粟基本的陰陽面後,便可以在吸煙時配合適當性質的飲食,使之調和。例如高脂肪肉類、蝦、菌類、南瓜、酒精暖身等(當然,現今科學已告訴我們酒精暖身事實上是會弄巧反絕)熱性食物來緩衝鴉片的陰,而以寒性食物如肉桂、枸杞、五味子等來應對當中的陽。
從《易經》理解鴉片
透過現代醫學和臨床分析,我們當然可以瞬間理解罌粟的基本藥理,可是以當今這種目光來看待200年前的醫學水平,卻似乎有點不設實際。假如以重返當年的視角來探索,我們便可知道當時鴉片的功效,絕對不止於此。
在《易經》來說,陰陽是宇宙萬物最基本的構成元素,人類為宇宙萬物一種,自然亦由陰陽的系統所構成。中醫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並將其應用到人體的範圍規律、生理結構及各自功能的作用。因此只要達到陰陽平衡,不但能夠使身體調和,預防甚至驅除病痛,並使自強不息,而且在命理上亦能透過古人累積的足跡來了解過去,改變狀況甚至推測未來。
那麼吸食鴉片煙,如何能夠達此目的呢?吸食者又從而具體獲得甚麼呢?簡單來說,有三個層次。
火烘鴉片漿液,形成「既濟」卦
首先,無論是18世紀初由印度傳入清朝的曼達克吸食法(Madak/ madat)、5隨後由爪哇將其演變而來的鴉片水與煙草拌合吸食法,6還是在乾隆末年發明的單純吸食法服用鴉片,三者在制作的過程中都是先由火將鴉片漿液烘烤。
例如,單純吸食法的製法是,首先會將鴉片膏加水熬成黏液,然後倒在小銀罐中。在這個過程中,用《易經》六十四卦中代表火的第三十卦「離」,將鴉片煮熬成黏液,便形成了第二十九卦代表水的「坎」。火承托著水後,形成另一卦「既濟」。
那麼什麼是「既濟」呢?在易卦六爻中,二和四爻為陰位,三和五爻為陽位。若陽爻居陽位(三和五爻)而陰爻居陰位(二和四),一般為「得位」,將事物發展具有條件,主吉。在「既濟」卦中,既得中又得正,為大吉,表示其在時間和空間上均宜,多能成功。而在六十四卦中,只有既濟卦全部得中得正,為成功之象。7
當然,處於顛峰狀態,亦是物極必反之時,一旦處理不當,便容易陷入懈怠和混亂。當中的具體例子,就如雍正年間由於鴉片煙成癮的惡習迅速由福建廈門台灣一帶蔓延,因此雍正七年(1729)清廷便頒布了中國第一道禁止販賣和製造鴉片煙命令。8後來由於在乾隆末年所發明的單純吸食法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最後於嘉慶四年(1799)連作用藥用的鴉片貿易也立例一同禁止。至於往後的混亂狀態如何發展,歷史已不辯自明,不作贅述。
Iching-hexagram-63_svg
Image Credit: Ben Finney
上坎下離的既濟卦。
鴉片汁烘烤成塊狀煙土,形成「明夷」卦
在第二個層次上,將鴉片膏加水熬成黏液後,一般製法會先將其倒在小銀罐上,然後以一尖頭平尾的銀簽沾些鴉片汁在燈上烘烤,等烘乾再沾汁烘烤,如此不斷重覆,直到銀簽上形成一個小球,稱為「煙泡」。之後,把煙泡放在煙槍未端的煙斗中,然後將煙斗部分置於帶有玻璃的燈火上燒烤,待煙泡遇火成煙後將煙吸入胸腔。
opium_3
圖片來源:Opium Culture: The Art and Cultual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Peter Lee,由作者提供
單純吸食法的製作過程。
將鴉片汁烘烤成塊狀煙土的步驟,便形成易經六十四卦中代表地的第二卦「坤」。而當把上卦「坤」置於下卦「離」之上,便會出現第三十六卦「明夷」。9那麼,「明夷」又是什麼呢?根據其卦辭「利艱貞」所引申的意思,「離」是指「明智」而「坤」是指「柔順」,內心明智外表柔順,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韜光養晦,低調內斂,避免樹大招風,如周文王箕子等人一樣,可以避免世間的嫉妒和官場的衝突。
Iching-hexagram-36_svg
Image Credit: Ben Finney
上坤下離明夷卦。
最後,吸食者透過風(呼吸)和火(燈)將水(鴉片)吸進體內,由代表水的陰,來平衡了代表陽的男性的過勞身軀和撫平了不定的心神,達致得中得正。步驟至此,三個層次完成。
當時鴉片是一種使內外調適的心靈雞湯
如此看來,在沒有生物化學和高科技實驗測試的清朝年代,中國人就是以傳統易經哲學糅合中醫理論來演繹出這三個層次的鴉片效能。吸食鴉片煙使人相信除了能使身體達至陰陽調和,甚至能夠使人在吸食後心理上達至一個天時地利人和,充滿希望的境界。
似乎,當時的中國人相當清楚,鴉片的功效不但遠遠超出於醫學基本原理,而且根本不可跟我們現時自殘的精神和麻醉藥物甚至香煙的範疇同日而語。對於當時的他們來說,鴉片可是一種使內外調適的心靈雞湯。然而,在廣義的角度來說,以上這三個層次的「功效」,本來就帶有中醫文化中重要部分「靜以修身」的異化色彩。
在兩晉南北朝時,中國思想和文化較為傾向放逸縱慾。後來唐朝孫思邈針對這些魏晉遺風而倡導「修身寡慾」、「恬淡虛無」為中醫養生學的核心理論。到了金元時期,亦提出了要「滋陰降火」、「修身養性」與藥物治療相輔相成。自此,「修身養性」便成為中醫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10
鴉片與《易經》一拍即合
不過,就如既濟卦一樣,由盛轉衰的清中葉開始追求心靈超脫的鴉片煙文化,卻把「修身養性」的概念誤解和異化。本來,鴉片煙由乾隆帝開始只是達官貴人「修身養性」的玩意,他們當然深諳作為清朝科舉必讀科目和糅合中醫文化的《易經》之道。
隨著國勢轉衰和鴉片逐漸普及,中下階層在經濟上亦開始逐漸能夠負擔鴉片消費。加上國家外憂內患日趨嚴重,整個社會逐漸產生了以精神自慰抗衡外部壓力的脆弱狀態,社會中上層的消費文化因而逐漸隨著經濟能力和社會狀況迅速向下傳播。
這種狀況無疑又須要借助一定的形式釋放出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靈丹妙藥作為心靈超脫和消極避世的追求,此時鴉片所帶來的功能,無論在心態上甚至社會上都完全符合需求,鴉片於是隨即與《易經》之道一拍即合。配合只需吸食「十餘口後乃其味醇醇,每欲請益」的單純吸食法,試問鴉片在中國過去200年又怎可能不大行其道?

------------------------------



孫思邈:人畏懼5樣東西 心思清明 不被傷害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一月 25日, 2018
孫思邈認為,人應順應自然規律生活,違背了正常規律就要生病了。
攝像者: Shutterstock
孫思邈是華原人,曾在太白山做隱士,是個修行有道之人。他擅長天象曆法和攝生養性之術。顯慶三年唐高宗召見他時,孫思邈已經九十多歲了,但是他的視力和聽力一點都沒有減弱。詩人盧照鄰和當時的名士宋令文等人,都用對老師的禮節待孫思邈。
人體是自然的縮影
他們曾問孫思邈:「名醫能治好病,是根據什麼道理呢?」
孫思邈說:「我聽說通曉天的人,一定能在人的身上找到它的本體;熟悉人的人,一定是以天為本體。所以天有春、夏、秋、冬,黑夜、白晝輪流更替,寒來暑往交換更迭,這是大自然在運動;人體有四肢和五臟,醒著、睡著,呼出吸進,吐故納新,經脈和氣血循環。流動就是氣血循環,顯現出來就是人的氣色,這是人體的正常運動。」
「陽用它的精華,陰用它的形體,這是天與人相同的,違背了正常規律就要生病了。蒸就發熱,不然就生寒,淤結就成為瘤贅(肉疙瘩),阻隔就成為癰疽(毒瘡)。根據表面的診斷可以檢查出身體內部的變化。從身體類比自然界也是這樣。星辰運行中出現差錯,日蝕、月蝕現象,彗星的隕落,這是自然界的危險徵兆!良醫用藥物進行輸導,用針灸治病救人。聖明的人用高尚的道德和善於用賢任能來治理天下。所以身體有可以消除的疾病,天有可以去掉的災害,這全都是氣數啊!」
做人膽要大 心要小
盧照鄰問:「人世間的事情該怎麼做?」
孫思邈回答說:「膽要大,心要小,智慮要圓通,行為要方正不苟。」
照鄰問:「怎麼講呢?」
孫思邈答道:「心是五臟的元首,它應該遵循規律辦事,所以要謹慎。膽是五臟的將領,它必須要堅決果斷,所以膽要大。有智慧的人行動如天,所以要圓通,仁義的人沉靜如同地,所以要方正不苟。《傳》說:『不因為有利可圖就返回去;不因為行仁施義就悔疚,這就是仁義之人的方正不苟。』《易經》說:『遇到機會就要立刻去做,不能整天等待,這就是明智人的圓通。』」
人有「五畏」 心思才清明
盧照鄰又問:「養性的道理,最重要是什麼呢?」
孫思邈說:「天有滿有虧,人世間的事情有許多艱難困苦。如果不謹慎行事而能從危險中解脫出來的人,從來也沒有過。所以講求養性的人,自己首先要懂得謹慎。
「《詩經》說:『人不畏懼災禍,天就要降災難給你。』
「畏懼,最重要的是畏道,然後是畏天,其次是畏物,再次是畏人,最後是畏你自身。
「因此失掉了憂畏的人,就易心思紊亂沒有條理,行為焦躁難以自持,神散氣越,意迷志搖。
「能懂的這些道理的人,在水中航船,蛟龍不能害你;在路上行走,兇猛的動物不能傷你;各種疾病、瘟疫也傳染不上你;愛說別人壞話的人也譭謗不了你。了解這個道理的人,人世間的一切事情就全明白了。」
不久,孫思邈被授予承務郎,執掌藥局事務。孫思邈在唐高宗永淳初年去世,他留下遺囑:要薄葬,不要焚燒那些紙紮的陰間器物,祭祀時不宰殺牲畜。他死後一個多月,顏色還和活著的時候一樣。當抬他的屍體放入棺中時,給人的感覺就像抬的是空衣服一樣。孫思邈一生撰寫《千金方》三十卷,傳給後世。


2021-02-21_1032352021-02-21_1032522021-02-21_103243

唐代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說,「所以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Fotolia)
 醫者不圖利不貪色 冥冥中自有神明護佑 | 張彥明 | 聶從志 | 醫德 | 大紀元 https://bit.ly/3sdSeEh
老子云:「人行陽德,人自報之;行陰德,鬼神善之。」唐代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說,「所以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歷代有許多修真之人、大德之士也都曾講過醫術與天道間的因果關聯。明朝的「虞山儒醫」繆仲淳在《祝醫五則》一篇中談到,醫者「當勤求道術,以濟物命。縱有功效,任其自酬。勿責濃報。等心施治,勿輕貧賤。如此,則德植厥躬,鬼神幽贊矣」。唐朝賢相陸贄曾說:「醫乃仁慈之術,須披髮攖冠而往救之可也。否則焦濡之禍及」;「今見醫家後裔多獲餘慶,榮擢高科,此天道果報之驗」。
據《太微仙君功過格》中記載,「以符法針藥救重疾,一人為十功;小疾,一人為五功。如受病家賄賂,則無功。」於是,南宋名醫張杲在《醫說》中寫道,「醫者當自念云:人身疾苦,與我無異。凡來請召,急去無遲。或止求藥,宜即發付。勿問貴賤,勿擇貧富」;只因「專以救人為心,冥冥中自有祐之者。乘人之急,故意求財,用心不仁,冥冥中自有禍之者」。
張杲有一同鄉,名叫張彥明,「為醫而口終不言錢,可謂醫人中第一等人」凡僧人、道士、兵士或貧苦之人來求藥,他從不收受其藥費,甚至還將自家的錢糧施捨給他們。對來求藥的人,他不看花費多少,只想著如何讓病人康復痊癒。哪怕要多給人家配藥,也必不讓那人再攜錢來買藥。對於病情嚴重的患者,他總是選用上等的藥材,以此來寬慰病人,始終不提錢的事。
對來求藥的人,張彥明不看花費多少,只想著如何讓病人康復痊癒。圖為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之藥房。(公有領域)
有一天,城中起大火,周圍的房舍都燒光了,唯有張彥明的屋舍能在火海、煙焰中倖存下來。還有一年,張彥明所住的村子惡疾盛行,但只有他一人未染病。他的兒子是讀書人,後來在鄉試中一舉奪魁。他的兩三個孫子也都是風姿俊爽、心胸寬厚之人。張杲很感慨地說,這真是「神明助祐之」、「天道福善之」。
同樣都有著不凡的醫術,張彥明能「以救人為心」,而宜興有位段承務卻「故意求財,用心不仁」。不是特別有權勢的人來請他,他都不會屈從前往。北宋名臣翟汝文住在常熟時想見他,得託平江守梁尚書邀請他,他才肯去。
有一次,平江有位富人得了病,想求段醫去診治。段醫說:「這病只需服用數劑湯藥即可痊癒,但非得付給我五百千錢不可。」最初,富人只想付一半,不想段醫竟拂袖而去。無奈之下,富人答應會支付全額的診費,還表示會多付五十星作為藥資。段醫聽後,又提出將藥資增至一百星。
不久,富人的病好了,段醫所獲頗豐,滿載而歸。途中夜宿旅店時,夢見有朱衣人對他說:「天帝讓你行醫救人,你卻用醫術來斂財牟利,當真無半點仁心,現要將你杖脊二十,以示懲戒。」說完,便下令讓左右行刑者將段醫拖出去鞭打。第二天,段醫醒來,頓覺背脊疼痛。於是他讓人來看,竟發現他背上果真有被打過的痕跡。後來,他到家沒幾天就死了。
不久,富人的病好了,段醫所獲頗豐,滿載而歸。示意圖。 (fotolia)
神傳漢字博大精深,「利」字右側豎著刀,「色」字頭上懸著刀。可見,利與色都是本該謹守醫德、醫道的醫者之大忌。被上天賦予了懸壺之術的人,若不為金帛所動、色慾所誘,才可得到神明的助祐。
宋朝時,儀州華亭邑丞之妻李氏病危,經當地良醫聶從志診治後活了下來。李氏貌美卻十分淫蕩,她看上聶從志的英俊相貌,因此想要勾引他。一天,邑丞去了旁郡,李氏便趁機裝病,請聶從志來診治。
他來後,李氏對他說:「我差點兒就入了鬼錄,賴君得以復生。君於我有救命之恩,用世間萬物都不足以報答,現下我願以身報償,供君枕席之奉。」聶從志聽完這話,嚇得跑了出去。到了晚上,李氏又精心裝扮了一番,再去找聶從志。兩人推搡之間,聶從志扯斷自己的衣袖,再次逃出門去。他還守口如瓶,一直未曾與旁人提過此事。
一年多後,儀州推官黃靖國病得不省人事了,一日迷迷糊糊被陰間的官吏帶到地府。回來時走到河邊,見有獄吏正剖開一位婦人的肚子,將她的腸子拉出來清洗。旁邊的僧人對他說:「這是某官之妻,她想與醫者聶生私通,可聶生是有德之士,沒答應。本來他的壽命只有六十年,因守此陰德,便可再延壽十二年,且他的後世子孫代代都會有一人做官。至於那位淫蕩婦人,她失去的將會與聶生得到的一樣多。陰間獄吏濯洗她的腸胃,就是為了祛除她的淫邪之慾。」
黃靖國與聶從志素來交好,他病好之後,就去拜訪聶從志,並私下問他是否遇到過那樣一位婦人。聶從志聽後,吃驚地問道:「這件事只有我與那位婦人知道,你是如何得知的?」黃靖國就把那日在陰曹地府的所見所聞告訴了他。後來,聶從志果然有一子登科。他的孫子也很有抱負,至南宋紹興年間,當上了漢中雒縣的縣丞。
後來,聶從志果然有一子登科。圖為宋朝的科舉考試情景。(公有領域)
當時,因不貪色而得福報的不止聶醫一人。北宋宣和年間,有位士人常年抱病,百治不愈。當地一位名叫何澄的醫者醫術精良,於是士人的妻子便把他請到家中。這位婦人將何澄帶進內室,對他說:「我丈夫抱病多年,我把值錢的東西都賣光了,現下沒錢付藥費,只能以身相酬。」何澄聽了,很嚴肅地拒絕她,說道:「小娘子何出此言,你放心,我定會為你的夫君好好治病,讓他痊癒。你切不可行此舉來玷污你我的名節,讓旁人知道了,還以為我的醫術不行呢。若真幹了傷風敗德的事,沒有人誅,也會有鬼責的。」
沒過多久,何澄就醫好了那位士人的病。一天晚上,何澄夢見自己被人帶進神祠,一位判官對他說:「你治病救人有功,而且沒趁人之危、與良家婦女行淫亂之事。所以天帝下令賜你五萬貫錢,還要給你官當。」
幾個月後,東宮太子患疾,御醫們都治不好,皇帝下詔要請民間的大夫來診治。何澄應了詔,用自己調配的湯劑治好了太子的病。朝廷恩賞他,賜給他三千貫錢和初品官的官位。從此,何澄聲名鵲起,他的醫術在京師久盛不衰。這當真是應了老子那句「行陰德,鬼神善之」!@*#
醫者不圖利不貪色 冥冥中自有神明護佑 | 張彥明 | 聶從志 | 醫德 | 大紀元 https://bit.ly/3sdSeE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